《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2024-09-1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精选12篇)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分析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先认真审题,再列式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

(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学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汽车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学生可提出车上还剩多少人?)

2.根据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

(1)妈妈买来12个苹果,________。还剩多少个?

(2)小明拍球50下,________。小明和小刚一共拍了多少下?

3.做书上的准备题

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

4.订正板演24-20=4(个)答:还剩4个。

问: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是什么,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学习新课

师说:刚才的复习题大家做得很好,老师知道大家对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将第1个已知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出,而告诉你“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你会算吗?(出示例1),这道题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还剩多少个。我们今天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1.学习例

1(1)读题

小声自由读一遍,指名读一遍,齐读一遍。

(2)找已知、求

学生口述,教师在题中标出。

师问:和复习题比较,哪儿变了?哪儿没变?(已知条件变了,问题没变)已知条件变成几个了?谁能再说一说?教师同时贴出皮球的实物图。(课本P6图)

(3)分析数量关系

师问:要求还剩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一共有多少个和卖了多少个?)哪个已知没给?哪个直接给了?那应该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根据哪两个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同时板书:(2)学校里原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认真读题后,问:这两题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现在有多少盒粉笔,已知条件不同,第(1)题有两个已知条件,是一步应用题,第(2)题有三个已知条件,是两步应用题)

4.总结

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先加再减,先减再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出数量关系比较容易分析的。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它们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解题思路相近,就是要求剩下多少或者一共有多少,必须先求出原有的数。

两步应用题是由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的,所以在复习准过程中,安排了补问题、补已知条件和一步应用题,以此巩固一步应用题的结构,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由此引出其中一个已知不直接给出,而换成另外两个条件,就不能用一步解答,引出新课: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按照(1)认真读题;(2)找准已知、求;(3)分析数量关系;(4)正确解答这四步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明确找准中间问题是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关键。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先完成做一做,引导学生按四步完成此题,并通过追问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然后独立完成两题,接着再通过一组应用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篇2

例1.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 到胜利站下去18人, 上来9人, 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例1的事物情节比较简单, 事物的发展过程与学生的思路比较吻合, 学生只要理解“车上乘客”这个整体的分合状态, 便可以找到“下去以后, 车上乘客还有多少人?”这个中间问题。教学的思维训练应放在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 即“根据是什么, 可以求出什么”上。由于这是学生初步接触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 学生对这类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都还很陌生, 所以, 对例题教学既要全面分析, 又要把握重点, 使学生对由因导果的综合法思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牢固的基础。

例2.一本《爱科学》有98页, 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 第二天看了38页, 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这是一道连减的应用题, 解法比较灵活, 思路比较宽阔。在本节教材的三个例题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必须着力教学。从思维方法上看, 例2既可以从条件到问题进行顺思考, 又可以从问题到条件进行逆思考。

教学这个例题, 我的体会是要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来进行。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三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第三天看了多少页”即“看了两天后还剩多少页”然后让学生采用例1所学的“由因导果”的思考方法, 逐步推出所求的问题, 其思路可表示为:

总页数:98页, 看了一天后还剩多少页?

第一天看的页数:35页, 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也就是看了两天后还剩多少页)

第二天看的页数:38页。

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还可以鼓励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由因导果”即根据“第一天看的页数”和“第二天看的页数”先求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这个中间问题, 再根据“总页数”和“两天一共看的页数”就可以求出“第三天看的页数”。

另外, 鉴于例2的“启下”作用, 我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 进行“由因导果”的分析。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开始应放在“要求什么, 必须知道什么, 什么题目里没有直接告诉, 所以要先求出什么”上, 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思维模式, 然后随着学生思维的变化, 认识的提高, 再过渡到“要求什么, 必须先求出什么”。其思路可表示为:

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总页数:98页。

已经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3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38页。

由上可知, 解答复合应用题, 一般有两个思考路线, 它们的思考顺序是相反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有意识的反复地按照这两个不同的思考顺序进行思维训练。

例3.石桥小学买了白粉笔80盒, 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 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这是一道反复结构的联合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它不同于前两个例题, 因为例3只有两个已知条件, 且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全过程中使用两次。因此, 它是教学上的难点, 对例3的思路分析用“由果索问”的方法较好。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例3和例2相比, 虽然题目给出的条件只有两个, 但思路方法大同小异。这样, 从事理上讲, 也易突破“用两次”这个难点, 并能帮助学生明确哪个已知条件必须用两次。

综上所述, 在两步计算加减应用题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要想进行好思维训练, 我认为要尤其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说的训练。语言是思维的窗口, 只有想的清楚才能说的明白, 说是想的表达方式, 是想的精华。在应用题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读题训练, 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 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便于针对性的采用措施, 也有利于学生使思维条理化, 具有逻辑性, 对于培养学生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准确地使用教学术语的能力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应用题教学中“说”的训练包括“复述题意”、“口述思维”和“口算式意义”三个方面。复述题意是对学生是否理解题意的检查;口算式方可避免盲目模仿和机械照搬, 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学生能当堂口述思维过程, 这是培养学生理解题意的关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意念往往是朦胧的、不连贯的, 甚至带有一定的试探性, 通过口述思维过程, 学生可以有条不紊的把分析推理的过程表达出来, 促使学生自觉地掌握正确的分析推理方法,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克服定势干扰, 错误迁移现象。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对算术应用题的理解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小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能力低的原因之一是在简单的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只按类型教, 让学生死背数量关系, 使学生对概念未能进行精确化分, 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因此, 开始列综合算式时, 有不少学生选错运算符号, 甚至不知道选用哪种运算符号, 经常出现“多”就加, “少”就减的错误。同时, 学生在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中出现的错误, 也会在两步、多步计算的应用题中出现。

3.以思维训练为主打好基础, 两步加减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决不能以算代想, 以做代说。如:连续两个问题的加减应用题的训练, 要突出第一问题的结果是第二问的条件, 补充条件和提出问题的训练, 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有清楚的认识。一般可以设计几个题, 强化分析思路把重点放在“由果索问”上。

4.注意教学中的验算, 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是“验算”。检验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计算结果正确是否, 还有利于思维的强化, 因此, 对应用题验算的本身就是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 我比较注意引导学生根据题的特点, 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验算。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应用题对学生理解各种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培养运算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数学教学的难点, 是开发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题型。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篇3

长期以来,许多数学教师都认为应用题的本质是一种习题,对于应用题的教学也基本上采用先讲例题,然后训练的方式进行。其中,训练也是学生先做题,之后教师再讲。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那些理解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根本没有成效。所以,大部分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只好搞题海战术。在这样缺乏有效解题策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应用题难学,教师们也感到应用题教学的困难,使应用题的教学陷入了困境。

应用题的教学到底应教给学生什么呢?新课程标准作出了如下描述:初步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首先应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苏教版教材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后,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而应用题的呈现还应注意结合操作和直观。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他们的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即使高年级的儿童在学习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如果没有直观材料的支持,也会感到有很大困难。如“4辆三轮车共有多少个车轮?”这样的应用题,看似简单,但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一开始就能理解的。有的学生头脑里面无法想象画面,就用“4+3”来计算。对于这部分学生,引导他们结合学具摆一摆或画图形来代替,明确题意是4个3相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在应用题编排中要注意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让他们画一画,亲眼看见辅助图以后,知道要求的是4个3相加是多少,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认为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低年级虽没有突出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性,我想分析数量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只注重教给学生记类型、套公式,这种教法割断了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不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分析数量关系就是分析题中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再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确定正确的算法。学生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遇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都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这样就会逐步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合理的问题都必然有其突破口,只是有的数量关系被叙述的情节所掩盖,学生一下子无法找到。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学生提炼数量关系,寻找突破口就成了要害。如《除法》中有这样一题:小明和小红买本子,小明买了5本,小红买了3本,小明比小红多付了8角钱,每本本子多少钱?在这道题目上,部分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不能发现该题与例题的相通性。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点明为什么会多付8角钱?这样也就抓住了解题的要害,学生就可以分析出“2本本子价钱=8角钱”,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另外,我们应引导学生形成解题策略,体验方法,发展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重视培养学生一般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才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学生在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后,当遇到各种新问题时,才能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解题策略进行解决。

对于一些有不同解题方法的应用题,我们要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对他们思维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训练。在解题中,重要的是学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这样一题:“小红比小华高4厘米,小华比小英高7厘米,小英128厘米,小红比小英高多少厘米?”许多学生先算出小红的身高,再用小红的身高减去小英的身高。这种方法是对的,而且容易理解,适用于全体学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直接用“4+7=11”来计算,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有些学生的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

总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篇4

(五)(参考教案二)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最佳解题方案。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最佳方案。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和幻灯。教学过程设计

(一)做一做,说一说

“一个缝纫组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课堂巡视,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

学生甲98-48=50(米)学生乙48+45=93(米)50-45=5(米)98-93=5(米)

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设疑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刚才这道题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只要求同学用一种方法解答,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方法的选择问题,就是选择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怎样选择呢?下面请同学们研究两道题,请你分别选择一种简便方法进行解答。

1.光明小学艺术小组做了96个风车,送给第一幼儿园16个,第二幼儿园38个,还剩多少个?

2.妈妈给小红买了一双鞋25元,又买了一双袜子5元,给售货员50元,请你算一算应该找回多少元钱?

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个)80-38=42(个)答:还剩42元。

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50 -30=20(元)答:应该找回20元。

学生解答后,教师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对两种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

教师要求同学全体动笔,列式计算解答。教师课堂巡视,尤其要照顾一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请中、下等水平学生说一说解答过程。

(三)巩固发展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

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对于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刚买了3支,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请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课堂练习本上。(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完成后,进行订正,并请同学们叙述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同时在比较中指出解法二为最简便解法。

(四)比较沟通联系

通过上述几道题的研究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答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解答方法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即两次求剩余;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两种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回事,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其结果不变。这一知识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减法性质),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五)试着做一做

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红有1元钱,要买3支,还差多少钱?

3.看图解答下题

(想一想,怎样解答比较简便。)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综合练习课,重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课堂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注意: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解答中比较两种方法区别与联系进而加深和理解两种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课堂设计用了四个教学环节完成上述任务,即,“做一做、说一说”,“设疑激发兴趣”、“巩固发展”、“比较沟通联系”,从而使学生在逐步理解、比较中强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认识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的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巩固和掌握分析应用题的综合思路,培养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基本训练

1、出示

(1)杨树45棵,柳树比杨树多20棵,?

(2)杨树45棵,柳树比杨树少20棵,?

学生补充问题,口头列式解答。

2、对比练习

练习二十第6题

(1)学生读题

(2)根据条件,线段图应怎样画?

讲解第(2)小题

根据鸡21只和鸡的2倍,可以求出鸡2倍是多少只?

再根据求出的鸡的2倍只数和鸭比鸡的2倍多4只,可求出鸭有多少只?

(3)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4)学生列式解答,并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比较:

①第(1)小题和第(2)小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有不同?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二十第7题

①学生读题

②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③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二十第9题

①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②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作业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 篇6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

问:读懂题意再干吗?

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

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

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

(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6×4=24(个)

(2)还剩多少个?

24-20=4(个)

答:还剩4个。

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送给同学5张,现在有多少张画片?

(1)先读题。

(2)划出已知、求。

(3)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说解题思路:根据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再根据送给同学5张,可以求出现在有多少张。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注意要把相同加数写在前面。

2.改一改

问:能不能将第3个已知条件改一改,变成另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又买来4张,现在有多少张?

两步计算应用题 篇7

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有两点感受:

(1)、学生读题的习惯不是很好:不会看图,弄不清题意,对于图文的题目不会综合分析,题目里面隐含的条件较难找出来,因此导致诸多错误。比如:画面上有两个筐,框里放8个西瓜,问题是:6个筐里放多少个西瓜这道题用一步计算的同学真不少,他们看一遍就做,8×6=48,没有看见图中画的是两个筐,你必须想一个筐里放的是4个,才能算6个筐里放多少,应该8÷2=4(个),4×6=24(个)。

(2)、有的学生只看教师判的对错,自己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列式。比如:整理和复习第三题,让学生看图提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要运24筐水果,一辆三轮车每次能运4筐。可以提出“几次可以运完”或“要一次运完,需要几辆三轮车”第一种做法,24÷4=6(次)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第二种做法,24÷4=6(辆)只有一部分的人理解,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的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理解题目的过程。

1、充分利用小组开展讨论,整理出图文信息,在教学中多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挖掘题意,做到能完整表述应用

题。学生能在讲题的过程中,保留有用信息,通过有条理讲题,理解题意。

2、尽量让学生多说,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思,充分理解题意。

3、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各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对中间问题,理清解题思路。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休闲假日》信息窗1。101—10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3、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分布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教学难点: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旅游中的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一个旅游团,有很多汽车„„)

课件依次出示旅游团、停车场情境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根据相关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问题马上口头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放入问题口袋。教师有选择的进行板书。(1)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2)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3)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解决“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1)找到相关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2)谈话: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再和小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列式情况)。

2、全班交流思路

学生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结合题目,让学生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说说数量关系。

3、提炼解题思路

师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无论从问题出发,还是从条件出发,都是先算了4个组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4、试一试

独立解决问题(2)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做完后交流想法。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解决“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1)再独立列式做在本上,做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让学生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观察这几道题的特点,师板书:两步计算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做在本上,做完后同桌交流想法,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师谈话:这节课有收获吗?从以下三方面谈收获。(1)你学会了哪些知识?(2)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3)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1、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1)9×4=36(人)

36+5=41(人)

答:旅游团一共有41人。

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3×7=21(辆)21-9=12(元)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篇9

1、商店原来有98筐桔子,卖出29筐后,又运进40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2、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3、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28筐,下午卖出29筐,还剩102筐.运来多少筐?

4、果园里有9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5、老师有9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6、食堂买来50棵白菜,第一次吃去12棵,第二次吃去15棵.还剩多少棵?(用两种方法解答)

7、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0页,小明看了4天看了36页,按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要看几天?

8、同学们分8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每组写8封,后来又写了19封,一共写了多少封?

9、妈妈买来99米纱布,做蚊帐用去56米,做两床被子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

10、果园里有果树98棵,其中苹果树29棵,梨树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11、妈妈带了50元,买了4包饼干,每包12元,还剩多少元?

12、小华有一些邮票,送给同学28张后,把剩下的贴在集邮册上,每页贴8张,贴了7页,小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13、水果店运来58筐苹果,上午卖出14筐,下午卖出19筐.还剩多少筐?(用两种方法解答)

14、蛋糕每个4元,橙汁每瓶9元。买6个蛋糕和2瓶橙汁,一共要付多少元?

15、要折45架纸飞机,已经折了27架。剩下的3个同学折,平均每个同学折多少架?

16、铅笔盒

38元

圆珠笔

3元

修改液

7元

(1)强强有50元钱。如果他想买1个文具盒,剩下的钱用来买圆珠笔。他最多可以买多少支圆珠笔?(2)强强有50元钱。如果他买了2瓶修改液,剩下的钱还能买文具盒吗?

17、一条绳子长35米,剪去8米后,把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

18、方便面3元∕桶

苹果汁6元∕瓶

饼干8元∕盒

(1)买3瓶苹果汁和1盒饼干,要付多少元?

(2)小明带了30元钱,买了4桶方便面,还剩多少元?

19、妈妈买了2袋肉松,拿出50元,找回34元。1袋肉松多少元?

20、用36元钱可以买9支康乃馨。1枝玫瑰花比1枝康乃馨贵2元。1枝玫瑰花要多少元? 21、1枝菊花要8元,1枝玫瑰花比1枝菊花便宜2元。48元钱可以买多少枝玫瑰花?

22、白皮球有40个,红皮球比白皮球少5个,蓝皮球有7个。红皮球的个数是蓝皮球的几倍?

23、迪迪有98枚邮票,强强有80枚。迪迪送给强强几枚后,两人的邮票一样多?

24、大筐原来有36个梨,从大筐里拿出6个梨放入小筐后,两筐梨的个数相等。原来小筐里有多少个梨?

25、桃汁和苹果汁共有72瓶,其中桃汁有27瓶,橙汁比苹果汁少9瓶。橙汁有多少瓶?

26、树上有9只猴子,树下的猴子是树上的8倍,树上和树下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27、二年级一共有38人,女生比男生多4人,二年级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28、妈妈去商店买笔记本和铅笔盒,已知妈妈买12个铅笔盒和买8个笔记本花的钱一样多,铅笔盒6元一个。问笔记本单价是多少元?

29、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卖出18筐后,又运进40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30、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

31、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32、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支,卖了28支,还剩多少支?

33、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34、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35、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36、同学们2.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0页,小明看了4天,每天看9页,还剩多少页?

37、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每组写8封,后来又写了15封,一共写了多少封?

38、同学们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每组写8封,寄出30封,还有多少封信没有寄出?

39、妈妈带了50元,买了4包饼干,每包4元,还剩多少元?

40、小华有一些邮票,送给同学16张后,把剩下的贴在集邮册上,每页贴8张,贴了7页,小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41、一本故事书96页,小明第一天看了8页,第二天看的跟第一天同样多,没 看的有多少页?

42、食堂买来50棵白菜,第一次吃去12棵,第二次吃去15棵.还剩多少棵?

43、妈妈买来99米纱布,做蚊帐用去56米,做被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

44、果园里有果树98棵,其中苹果树36棵,梨树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45、李老师拿100元钱,买足球用去36元,买排球用去55元,还剩多少元?

46、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47、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

48、二(1)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1)班有学生多少人?

49、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多少人?

50、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

51、一小桶牛奶5元钱,一大桶牛奶是一小桶的4倍,买一大一小两桶牛奶共需要多少钱?

52、女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一共有多少人?

53、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母鸡比公鸡多16只。一共有多少只鸡?

54、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

55、小刚存了8元,小兵存的是小刚的9倍,小兵和小刚一共存了多少钱?

56、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

57、小东有4元,小明的钱的小东的3倍。小明买6个本子刚好把钱用完,每个本子几元?

58、二年级一班有5个红皮球,黄皮球的个数是红皮球的3倍,黄皮球比红皮球多几个?

59、王老师在文具店买了5张绿卡纸,15张红卡纸。红卡纸是绿卡纸的多少倍?

60、小永家养了8只绵羊,32只山羊,山羊的只数是绵羊的多少倍? 61、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

62、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第二天卖的是第一天的几倍?两天共卖出几箱?

63、小白兔有72只,小狗有9只,小白兔的只数是小狗的几倍

64、绿化带种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绿化带中有松树几棵?有杨树几棵?

65、动物园有18只小鹿,6只小猴,小鹿是小猴的几倍?

66、校门口摆了4行月季花,每行9盆,又摆了6盆蝴蝶花,月季花是蝴蝶花的几倍?

67、有2箱水,每箱有8瓶,把这些水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几瓶?

68、王老师买8条跳绳用了40元,一个皮球比一条跳绳贵3元,一个皮球多少元?

69、有4篮苹果,每篮9个,把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几个?70、小红每天做8朵红花,做了3天。她要把红花奖给6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多少朵?

71、妈妈买了3个茶杯用去24元,爸爸买了4个碗用去36元。茶杯和碗哪个贵?贵多少?

72、一本故事书24页,小红每天看6页,几天看完?这本故事书小明8天看完,每天要看几页?

73、操场上有6行,每行6人,如果排成4行,每行有多少人?

74、有24张画,平均挂在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多少张?

75、玩具厂打算做50个布娃娃。已经做了32个,剩下的要在3天内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个?

76、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发给二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乒乓球?

77、二年级一班有20名男生,22名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几名同学?

78、李老师有50元钱。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

79、妈妈买来9个桃,爸爸买来15个桃,把这些桃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桃?(写综合式)

80、有两群猴子,每群9只,现把它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只猴子?

81、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

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

82、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共用了21元。每支钢笔12元,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83、2张纸可以做8朵花,5张纸能做多少朵?

84、张姨用15元买了3双鞋,买5双鞋要多少元?

85、3个小动物吃了12个苹果,7个小动物要吃多少个苹果?

86、3只猴子摘了15个桃,9只猴子能摘多少个桃?

87、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88、15元可以买3个水杯,买7个水杯要多少钱?

89、有4只小兔,小猴的只数是小兔的3倍,现在每2只小猴分成一组去抬东西,可以分成几组?

90、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6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需要几只袋子?

91、有45人去东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

92、二小一班有32人,二班有40人,做游戏每8人一个组,可以分几组玩?

93、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

94、操场上原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这些同学每5个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多少组?

95、二(3)班有男生22人,女生20人,每7人坐一个小组,全班同学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96、有同学在公路两边种树,每边都种8棵,如果每组种4棵,需要几个小组 97、妈妈买了3条鱼用了24元,照这样,如果妈妈有40元钱,能买几条鱼?

98、饲养小组养白兔12只,灰兔8只,把这些兔子每4只关在一个笼子里,需要笼子几个?

99、三年二班有45个同学,在文体活动中,27个人去参加兴趣小组。剩下的6人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几组?

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一 篇10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4.完成26页的“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

4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

三、巩固发展

1.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七第1题,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3.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学生独立做练习七4题,集体订正结果。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题、3题。

六、课后记事: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篇11

一、用脱式计算

(1)(37–28)×4(2)8×6–30(3)42–30÷6======(4)19+6×5(5)35÷(28–21)(6)5×(28÷4)======

二、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式,然后脱式计算)

(1)21加上24,再减去45得多少?(2)8乘以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

三、应用题

(1)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还剩多少米?

(2)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米,还剩多少米?

(3)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去60元,还剩多少元?

(4)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60元,剩下的买了4根跳绳,每根跳绳多少元?

(5)菜站运来60筐黄瓜,一个食堂拉走30筐,剩下的分给6个副食店,平均每个副食店分到多少筐?

(6)水泥厂一天生产了98袋水泥,上午运走50袋,下午运走23袋,还剩多少袋?

(7)自行车厂要生产80辆自行车,已经生产了50辆,剩下的每天生产6辆,还需要多少天?

(8)要修一条90米长的水渠,修好 了60米, ――――――――?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案 篇12

本节课时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基本能掌握方法,但本节课还多了项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内容。上课前我和同年级数学老师交流了下,这里的线段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这种方法吗?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也有求会吗?结果我们就陷入误区,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线段图的画法,结果导致学生对于自己本来能够理解的方法都晕了,更别说另一种方法的出来。教学内容也没完成。

后来我看了教师用书,上面写道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方式画线段图,对画法不要作统一的规定,不要提出一题多解的要求,这才知道我要求过高了,不适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

另外对于本节课我和同年级老师还专门去请教了我们的师傅该如何上,下一篇会写上。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下一篇: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