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 影评

2024-09-29

钢的琴 影评(精选8篇)

钢的琴 影评 篇1

万里西风瀚海沙

——《钢的琴》之诗意写实

曾几何时,诗意写实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风格流派,它让我们在感叹其营造秀美意境的同时,也为其深刻的写实风格所折服。《零分的操行》、《城南旧事》、《巴黎屋檐下》,这些影片画面的纯净诗意让我们不知不觉沉醉其中,与此,也对其诗意背后所隐现的现实主义表现内容唏嘘不已。

潮来潮往,岁月更迭。而今,商业大片运用强大的视听感官刺激占据着电影市场的大半江山。然而《钢的琴》作为诗意写实的代表,它通过隽永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在这商业大片汹涌奔腾、肆虐嚣张的影坛,依旧有它独特的魅力,撼动万里黄沙。

诗歌的意境辅助影片内核

《钢的琴》讲述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陈桂林与妻子离异,为了留住喜欢钢琴的女儿,贫穷的他决定运用自己的技能与朋友一起动手做一架钢琴,这本来就是一件充满着浪漫和想象的事情。从表面看来,《钢的琴》是在平凡的和日常的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惊人的诗意。但是具体分析影片,会发现影片的诗意不仅是形式的,也是内容的。《钢的琴》诗意写实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钢的琴》开篇起就是陈桂林与妻子两人站在破旧的厂子关于婚姻的一次对话。阴霾的被电线分割的天空,破旧的向画面深处延伸的厂房,被风掀起铁皮的工棚,以及远处枯黄的野草,近处黑色的煤炭,导演张猛在影片画面上首先就予以诗的意象,奠定影片诗意写实的风格。从而辅助影片表达主人公陈桂林的落魄贫穷身份和随后不着边际的梦想。接着在第二场戏中,这种意境运用的更加丰富圆润,把诗意象的难以言说,转换成用具体的景物去诠释和解读。所以在第二场戏我们看到的画面更加意味深长,烟雨濛濛中,齐腰深的枯黄的杂草,褐色的斑驳的院墙,院墙背后冒着白烟的大烟囱,这个场景的主人公是吹着唢呐和萨克斯,弹着手风琴,穿着深色服装,唱着俄罗斯葬歌的一群人。冷色调的人和物,以及环境的处理,这种具体意境的刻画和描绘,除了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古人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的诗意境之外,也让我们体会到影片主人公当时心境的阴郁。导演通过对意境的渲染,进而达到诠释影片主题内核的目的。

主人公陈桂林其作为个体,生活方式也是诗意的。盗窃学校钢琴不成,索性返回,在漫天飞雪中弹奏。影片中如此类似的诗意生活写照很多,如做钢琴的时候秦海璐饰演的淑娴在钢铁工厂废墟中纳鞋垫儿,一排排白色的鞋垫儿挂在褐色的铁架上,这种诗意糅合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性情,传达着诗的意味儿。

中国诗艺术如同中国古代哲学一样,潜藏静水深流的大爱和智慧,在影片《钢的琴》中这点也有呈现。主人公陈桂林为了留住女儿、为了和女儿生活在一起而去做钢琴,他背着女儿,动用自己的技术伙伴关系,通过偷偷地做一架钢琴留住女儿来表现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沉稳的爱。就算这个过程中发生女友移情别恋、朋友被警察抓走、父亲去世等一系列的困难,他依旧用自己大爱无声的隐忍,充满诗意的诠释着对女儿的呵护和关怀。

写实突出影片主旨

在影片中,虽然每场戏的诗歌意境都很有味道,但是其背后的写实特点也不容忽视。影片《钢的琴》写实与其诗意的特点相得益彰。

主人公陈桂林作为一个工人,其个人命运与工厂命运密切相连。工厂的倒闭和大烟囱的倒地,预示着他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他如同当今下岗职工的命运一样。就连他的生活环境也与现实社会有相仿,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写实。《钢的琴》的写实风格还体现在导演给主人公与女儿关系的设置。主人公窘困的生活状态与离异的妻子丰厚的生活条件相比,女儿虽然跟着主人公长大,但是妻子小菊归来之后,给女儿买礼物,女儿就开始依从她的妈妈小菊,这是对生活赤裸裸的写实。同样的,女儿说出“谁给我钢琴,你们离婚后我跟谁”的话,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讽刺,更是对影片写实的深化。

西风撼动万里黄沙,漫天黄沙飞舞遮天蔽日,本就是一种美学表现,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对西北风光的一种写实。影片《钢的琴》同这句诗一样,不仅具有隽永的诗艺术美学风格,还具有详细的写实特点。作为一部诗意写实电影,它在滚滚商业电影浪潮中,如西风阵阵,力度较小却撼动着浩瀚沙海。

钢的琴 影评 篇2

成功的电影都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精彩开头,《钢的琴》这部电影就是如此。

一男一女表情木然的面对镜头,用冷冷的语调谈论离婚事宜。背后两个巨大棚子的屋面,因为透视的缘故,看上去就像两人身后巨大的翅膀——翅膀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有了特别的意义——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建筑在这电影里担当的角色堪称惊艳:建筑诠释了故事,如此巧妙而有匠心。( 图1)

随后的镜头是一群同样表情漠然的人在葬礼上演奏乐曲《三套车》。他们身上披着黑色的塑料膜,看上去就像是垃圾袋——这装束似乎有隐喻这些人物前途命运的意味——乐曲舒缓,歌声沉重。镜头拉远,显露出人群背后几个巨大的抛物线烟囱。肥胖的烟囱体量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形成背景。胖烟囱冒着出的白色烟雾无力地缓缓飘动,就像配合那忧伤的乐曲声一样。画面沉闷但协调。建筑、人物和音乐一起表达出一种对过去的工业时代的伤感。但这种和谐的场面没持续多久,就被场外的喊停声打断——乐队的雇主抱怨乐曲过于悲伤沉重 , 于是乐队应要求改奏《步步高》。《步步高》那欢快的乐曲使这个画面突生了荒诞感和矛盾感。雇主那句对逝者“走的步伐得多沉重”的抱怨似乎正表明了社会对这群人,对这些建筑,对那个即将过去的时代的那种急不可耐的态度——不要无所谓的悲伤,快点,再快点,把这些衰败的东西都埋葬掉。(图2)

笔者认为这是电影开宗明义之笔,奠定了整部电影沉重但又不失诙谐的基调。

工业建筑和群体命运:真实而残酷的衰败

建筑在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值得令人玩味。故事使这些普通的工业建筑呈现出特别的面貌,展现出特别的美感,而建筑又参与故事的烘托和隐喻。

提起工业建筑的美感,建筑师们总会想到各种厂房改造的项目,如北京798工厂。这些老旧的工业建筑,因为艺术家等租客的介入,使用功能发生了转变,旧的使用功能的痕迹和新加入的元素融合在一起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同时带有那么一丝怀旧和新潮、工业与人文,也因此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但《钢的琴》中的工业建筑不是这样。

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新鲜血液,他们完完全全仅仅是老去的建筑,衰败的建筑。没有人对他们感兴趣,没人愿意对他们进行改造。等待他们的只是衰败乃至被拆毁的命运。

电影中的人物和这些旧建筑一样,都走在衰败的路上。他们和这些建筑一样,没有利用价值,他们是同一个命运。

衰败的建筑的命运无可避免。但那些衰败的人尽管知道自己的命运,但并不是十分甘心被抛弃。正是为了留住女儿,才使囊中羞涩的男主角在经历了“半夜偷练琴”,“借钱买琴““做假钢琴”“偷琴未遂”种种碰壁后,决定动手给女儿做一架钢琴。男主角找来帮忙的这些朋友以前在工厂中都有自己的角色,他们是退休工程师,沙模工,油漆工,车床工,木工,电焊工,吊车司机…. 这些人们来帮助陈桂林,多半也是因为造琴过程能帮他们找回在过去的岁月中的职业自豪感和价值感。

厂房 : 空间搭建的舞台

造琴事业在众人高涨的热情中本来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却一度因为女主角的移情别恋而中止。片中有一个女主角淑娴和王抗美(第三者)打情骂俏的片段,二人处于高大的厂房空间中的一个一层多高的屋面平台上。也许是想故意刺激男主角,女主角淑娴正放声大笑,此时男主角陈桂林坐在载着钢琴骨架的推车上从平台下经过。陈桂林听着那放浪的笑声,抬头观看,默不作声。淑娴和王抗美所处的平台独特的空间,自然形成厂房中的视觉焦点,淑娴的笑声和众人的静默形成对比,使那个小平台更像大空间中的舞台。面对舞台上挑衅的表演,无奈的观众喝彩也不是,抗议也不是,只能静默。这组镜头中淑娴和陈桂林两人所处的空间位置的落差,暗示着两人此时的距离和隔阂。建筑空间在这里又一次巧妙地烘托了情节。(图3)

烟囱:时代标志的坍塌

片中另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场景是烟囱的爆破事件。两个大烟囱要被定向爆破拆除的事一直是电影的一条暗线。在这个片段中,众人齐聚厂区附近山头,观望爆破。(图4)男主角当日办完了离婚手续,为了女儿的幸福把女儿交给了前妻抚养,心态轻松,因此殷勤地向众人派发香烟。但一向聒噪的众人皆默不作声,都在静待烟囱爆破。几声沉闷而空洞的响声后,烟囱缓缓倾斜,烟尘弥漫,遮住本就模糊的厂区。随后镜头反向,烟囱也弥漫遮住在山头上观望的众人。这组镜头中在山上远眺的厂区图景特别具有表现力和象征意味,如同那过去时代的缩影。烟尘弥漫遮蔽住厂区,又似乎暗示那被人豪不留情地抛弃的过去。在这里建筑的场景又一次在参与了主题的讲述。而随后众人被烟尘遮住的镜头,又似乎暗示这些人将一同像烟囱一样化为烟尘的命运。(图5)

烟囱消逝,承载这些人过去青春记忆的载体不复存在;人到中年,激情退却,缺少这个社会需求的技能,他们的未来又在哪?这样的一群人,在这个社会上既找不到过去也找不到将来,就像这个社会的孤儿。有时候,人们看着充满新建筑的城市,陌生感便油然而生,如同在面对一个孤儿——看不到它过去的痕迹,既不知它今天的面貌是继承了上辈的哪些基因,也想象不出它将来的神采。暂且不提那些荒废的工业建筑对这些人的情感价值,对一个城市来说,那些旧有建筑其实是城市的历史见证 : 如同一个人儿时的玩具,年少时的情书,它们使人们获得对城市特色的认知。旧建筑可以在原有的躯体上经过改造获得重生,从而使城市的记忆得到保留,使一群人的感情得到尊重,也展现了新时代的包容和创新 , 就像798工厂那样,需要只是这个社会的一点点耐心——不知道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是否“耐心”就是一种奢求呢?

斗牛士舞曲:舞台再现,困兽狂欢

烟囱爆破事件后,电影中出现一组冬季厂区的镜头。雪中的厂区静谧而肃杀,毫无生气。这种画面气氛正和厂房中钢琴重新开工的仪式形成鲜明对比——固然是因为男女主角弥补了裂痕的缘故使造琴事业复工,但似乎也是因为烟囱爆破事件让这些参与的人心理上受到的冲击,他们用一种几乎是亢奋的热情来举行钢琴的复工仪式。伴随着西班牙斗牛士欢快的舞曲,一群红裙女子在厂房中翩翩起舞。光鲜的红裙同破败的厂房形成的强烈反差(图6)——这种人和建筑环境强烈的对比显露出一种明显的不协调。在陈桂林女儿归前妻抚养后,造琴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目的,但就如同在战局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的战士一样,他们并不在乎胜利,只是想完成自己。斗牛舞让人感受到的欢乐像只是强颜欢笑。也许造琴事业就是这些人的强心针和兴奋剂吧。

钢的琴:颓败上开出的花

片子以钢的琴最后亮相结束。当男主角的女儿来看做好的钢琴时,钢琴被用厂房的吊车从远处一堆工业废料中吊出。伴随吊车的轰响,一架泛着黑色金属光亮的钢琴在高大的厂房空间的半空中缓缓行进到眼前。(图7)出场虽不华丽,但极具仪式感。它表明钢琴那从一开始制作就与生俱来的衰败的基因——它的原料来自那些衰败的建筑,天生就带有衰败的气质和怀旧的感伤色彩。随着女孩弹起钢琴,那钢琴响起一阵叮叮当当的并不悦耳的声音。声音悦不悦耳根本就无人在意。渐渐,一片舒缓的柔美的钢琴乐曲声接续上那笨拙的原始的琴声——如同众人的幻觉。

悲喜《钢的琴》 篇3

600万元,这是《钢的琴》最终在市场上拿到的成绩单。笔者不愿意老生常谈地以票房成败论英雄。尘埃落定,关于影片在网上引发的大讨论也告一段落,我们更应该从影片本身找到一些对业界有用的新内容。

《钢的琴》之所以获得“交口称赞”,是因为导演张猛把刺痛一代人的生活场景和人生况味搬上了大银幕。用文学评论者的语汇,就是“现实主义”手法。《钢的琴》故事扎根于现实,里面有一些小幻想,也使一些小坏,最后以一个煽情感动收尾,就如同赵本山的小品一般。美国电影《农民宇航员》讲一个退役空军,不安心干农场的活,而是鼓捣起了火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双手,圆了去太空的梦想。《钢的琴》里的男主角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他只想给女儿造一架钢琴,不是单干,而是拉上一批老工友,他像车间主任一样,把早就下岗的大伙又组织了起来。

俗与雅,同样是中国电影一直在纠结的问题。很多专家批评赵本山的小品太俗,就如同“二人转”无论被改造得再“绿色”,都不可能跟“雅”划上等号。然而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还是奔着那路数去,就连港台导演,也在武侠片里大讲各地方言。甚至王家卫的电影,都开始融入“东北元素”,即使小沈阳对“老王”的电影连了解都谈不上。有时候,此种情景并不是出在“太俗”,而是不知道如何才能算得上高雅,同时又不太过于阳春白雪,从而与普通观众绝缘。

《钢的琴》没有回避那份俗,反而是用工整甚至稍带一丝圣洁的画面氛围,来表现那份俗气,从而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反差。秦海璐在片中大唱苏联民歌,大跳斗牛舞,那份专注会让人想起《立春》中的蒋雯丽。这是一部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电影,但却很难在当下把普通观众“忽悠”进电影院,尽管影片表现的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为此,宣传方也想了很多招数,比如把一款预告片剪得跟动作大片一样,但还是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也曾想改一个商业味较重的片名,比如网友们推荐的《疯狂的钢琴》《钢琴总动员》《最钢的琴》⋯⋯其实影片给人的整体感觉,还是“钢琴是怎样炼成的”。下岗职工当然是个讨巧的角色设定,之前《疯狂的石头》里那一帮保安如果不是处在下岗的边缘,影片的“质感”估计会打不小的折扣。

钢的琴 篇4

钢的琴

文/何珊珊[杭州学军中学高一]

与键盘为伍已过十载了,黑白琴键与指尖的亲吻、缠绵,常常令人感到幸福。有时会突然觉得,这琴就是我,我就是这琴。

(一)黑白论

琴是刚的,木质的身体,挺拔;钢质的内部,坚毅――若非如此,又为何被称作“钢琴”?而它刚的灵魂就在琴键上。琴键,是一个个分明的方块,规律地排列着,简单的黑白二色。但真的是非黑即白吗?那又为何黑键不能填满每个空隙?

后来学了更多的乐理知识,与琴键有了更多的接触,开始慢慢懂得了音阶的构成,明白了“半音”这玩意。我一直认为黑为半,白为整,但其实E与F.B与C,似是两块白键彼此相邻,并不是完整的个体,而是半音的联系,因此有了黑的缺失。

没有黑,白是不完整的;没有白,黑是残缺的。就算是黑白,也没有绝对的概念划分。

神奇的琴键为我印证了一句话,世间本就无绝对之物。联想起太极中的阴阳交融,刚柔相济,惊讶中竟发现其中的一点儿联系。

我实是这万物之一,深爱这琴而已。手指在琴键上,永远游离在高低起伏的黑白之间,略往前移,就是另一个音符,后移一格,就成了另一曲调。想越过这黑键,却发现白与黑也无异,反而破坏了原本的和谐。

近几日的心情,就像这琴。自我否定与重拾信心轮番轰炸着心灵。命运的咽喉此刻正在我手中,能否扼住全赖我自己。坦荡荡终归不易做到,于是就想选择逃避。但如果选择了逃避,不就等于亲手葬送了命运送给你的良机?

这正如黑与白的境界啊!

矛盾、挫折、喜悦……频繁交织在生活中,令人感觉疲乏。琴,永远也是黑白并存的。但它依然和谐,依然刚毅地挺立高雅的身躯,不是吗?

(二)变化论

琴的迷人之处,于我,不是高雅的琴身所具有的强大气场,而是那琴音所表现出的多变而雅致的情感。琴的“钢”给了它得天独厚的清脆音质。88个琴键铺陈在你面前,足以令它展现小桥流水的水乡美景,描绘神圣的伊甸园奇景,传达缠绵悱侧的情愫,倾诉气吞山河的坎坷命运……

琴谱上,小蝌蚪在纤细的线条之间游动,趣味盎然。我常常为这变化而目眩神迷,流连忘返。摸索,弹奏,聆听……在琴声的共鸣中,那感觉真如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

呵,流连忘返。生活的变化多端,人生的跌宕起伏,还真令我迷失了方向。那么,不妨看看钢琴的智慧?

琴是有自己的智慧的。它没有千变万化的自身条件,它有的`只是7个音。但它却能通过改变其排列顺序,或将几个组在一起成了和弦,抑或令音符的位置移高8度,降低8度……这已足矣,其中的无数种变化,浩瀚如宇宙,广阔如星空。

琴键始终未曾改变,手指却能在其上飞舞,创造出迥然相异的听觉享受,这是真正的神奇。

不禁感慨,一切变动都仰赖于几个不变的真理之上啊!

岁月悠悠,命运多舛,我们定会身不由己地被身边的洪流卷入历史的长河之中,起起伏伏。但若能坚持自己的所好所忠所爱,便能无所畏惧,甚或成为“千古风流人物”,为后人品评。

我曾经困惑,在变化的世界中,属于我的路是什么。琴告诉我,坚持自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情调,其余的自会改变。至此,我开始如这琴,以刚毅的品格,坚定自己的信念,直面人生。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追求的钢琴奏鸣曲。复调的曲式,丰富了乐曲的内涵;而明朗流畅的旋律,更将“黑白之间,刚柔相济;变化之中,不离其宗”的生命感悟演绎得细腻婉转,情真意切。

古人云“万物静观皆有得”,格物参理,需要慧眼,更需要静心。静心自处,方有慧眼,方能在一事一物问看出一番哲理来;方能在日常点滴中看清自己的品性和追求;也方能在变化纷纭的世界中看开前路,完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交响曲。

《钢的琴》观后感 篇5

在真正接触到影片的主题之前,我一直以为《钢的琴》是一部关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励志电影,一个普通工人为了满足女儿的音乐梦想,用工厂废料做了一架钢琴,这个一个多么《生活空间》的情感奇观故事啊,类似的题材还有农民造飞机、村民拍电视剧等等。但是电影演到最后,这架钢琴能否造出来,圆圆是否能够留在父亲身边,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他们暗淡生活中的一抹梦幻曙光,这架钢琴如一台时光机,引领他们重温往日的温暖和荣耀,这是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已经忘却很久的感觉了。

《钢的琴》是在辽宁鞍山拍的,我的整个青春期也是在一个类似的东北重工业城市度过的,因此我曾亲眼看着这些产业工人几乎是一夜之间褪去了身上的荣光而变成歧路亡羊,他们最大程度地承受了改革的阵痛,却不得不接受被时代抛弃的命运。《钢的琴》就是为他们拍的电影,与影片导演张猛的第一部作品《大耳朵有福》一样,这里弥漫着一种颓废的反励志主题,但这反而让我觉得熨帖。因为对于这些由社会主人翁沦为弱势群体的人来说,下岗再就业的成功事迹离他们很遥远,“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歌声听上去有点刺耳,只有触手可及的困窘磨砺着他们的精神和肉体……《钢的琴》没有《耳朵大有福》那么绝望,于是更像是一场有抑有扬的春梦,这样的精神抚慰更能体现出一种实际的人文关怀,其功能就相当于伴着苦哈哈的哥几个喝一顿大酒,遥望一下当年的意气风发和志得意满,然后回家睡个舒坦的囫囵觉,第二天起来各自继续面对糟烂的生活……只有这些真正在困境中挣扎求存的人才知道这片刻的超脱对自己有多么重要,知道了这些才能真正读懂当他们高唱《怀念战友》时脸上的忘我和陶醉,才会知道那两个面临拆毁的烟囱对于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电影就是在为我们再造和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真实。

《钢的琴》让我想起了一些优秀的东欧电影,如捷克的《柯利亚》、前南斯拉夫的《爸爸出差时》、《我与铁托》等,都是用一个温情的故事来折射社会巨变之下心理动荡,而且片中大量运用前苏联和俄罗斯各个时期的流行歌曲作为配乐和有源音乐,更是突出了这种语境。可贵的是影片在涉及到有关怀旧的惆怅和现实的无奈这些情绪处理时,避免了廉价的煽情,而是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来化解掉影片本应有的沉重和感伤,这一方面有利于观众始终以较为兴奋的状态接收信息,另方面也不至于让黑暗和消极内容影响到影片过审,面对目前的观众趣味和审查体制,《钢的琴》体现出一种通俗而不媚俗的智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两位主演,王千源和秦海璐,都表现出人物所应有的极精准的生活状态。

钢的琴作文800字 篇6

大厅里都是陪考的家长,他们一脸焦急的神情中又带着一丝期待,眼睛直直地望向考场。隔一段时间,就下来一个考完的同学,他们或兴高采烈,或垂头丧气。我焦急地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被带进等候区。我心跳加速,努力回忆着琴谱,希望考级时不要因为紧张而弹错。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嗨,钦钦!”“金金!”我们两个好朋友在考场相遇了,开始吐槽起考级来。“我最怕遇见那种戴着眼镜,要求很严格的女老师了。”金金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嗯,我也是,希望不要碰到特别严肃的老师。”我俩一起祈祷着。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走进考级教室。正在考级的那位同学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没有好好准备,弹奏得很不流畅,而且每首曲子都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情感,听起来很无趣。只见评委老师微微蹙着眉头,轻轻地摇了摇头,说:“同学,这次准备得不充分啊!”接着轮到我前面的一位同学考级,她的手轻触琴键,一串美妙的旋律就流了出来,情感也很丰富,与之前那位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评委老师舒展开眉头,嘴角微微上扬,早早地把优秀证书递给了她。轮到我了,我把准考证交给老师,坐上琴凳,心里忐忑不安起来,心跳声也格外清晰。我努力调整心情,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开始了第一首曲子的演奏。出乎我的意料,我的每首曲子都弹奏得很流畅,没有弹错,还加入了一些情感。我时而放低音量,旋律圆润优美;时而加快速度,旋律活泼轻快;时而跳动音符,旋律激昂澎湃。“可以了。”我正投入地弹着,评委老师忽然喊停,我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心情又紧张起来:不会是评委老师不喜欢听吧?我走向评委老师,只见老师微笑着递给我一张金灿灿的优秀证书,说我弹得很好,让我继续加油。我飞奔下楼,找到妈妈,这才发现我的腿还在微微发抖。

钢的琴 影评 篇7

1、《钢的琴》

就在“国产电影”身陷各种浮躁、尴尬的境地,正演变成全民乃至全球笑柄的今天,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身的电影——《钢的琴》横扫诸多奖项,一跃成为2011 年的“黑马”,被誉为2011 年度口碑第一片。

《钢的琴》是一部由张猛执导,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喜剧电影。该片讲述了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获取女儿的抚养权和坚持女儿的钢琴梦想,借钱无果,偷琴未遂,最后被逼无奈之下邀集下岗工友们回到已近于废墟的原铸造分厂,在破败的厂房里历尽艰辛,最终真的打造出了一架“钢”的琴的故事。

2、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重视人本主义,内蕴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与厚德载物、中庸尚和等丰富的人文精神,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色。

二、解构《钢的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钢的琴》影片第一句台词中的“相互成全”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该片之间关系最贴切的形容。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厚重的底蕴、博且深的内涵赋予该片独特的魅力和隽永的风格;《钢的琴》也以其独特的镜头语汇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春风化雨。

1、视听造型艺术

影视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是运动的视觉造型和流动的听觉造型。其中视听语言作为影视艺术独特的造型手段,具有非常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功能。《钢的琴》这部电影在视听造型方面有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表现得无以复加。

(1)色调与光线

《钢的琴》在色调方面富蕴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观念。影片整体抽去了绿色,产生负面反冲的效果,赋予画面以油画般的气质,加以朦胧粉尘似的画面质感,符合人们心中的工业基地形象。导演张猛在光影效果上也是匠心独运,传神地表达了传统意境之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主光以侧光为主,人物面部立体感特别强,造成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补光用漫反射的灯光来柔化阴影,营造迷离不振的情感氛围。

(2)场景与构图

该片的场景中含有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的摆有灵堂,请有杂技的葬礼在片首登堂,还将中国独有的工厂中建立生活区的场景运用其中。舞台设计出身的导演张猛对于构图有着独特的理念,透露着“厚德载物、而不同”的传统智慧。

(3)声音

该片的声音效果处处围绕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本主义”的实质。这里的“人本主义”既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的人本主义。该片一共有24 首插曲。该片画外音的处理张驰有度,从刚开始的“离婚就是相互成全,你放我一马,我放你一马的事”就把观众直接引入正题,到陈桂林和小菊在讨论小元出生时体重时产生的分歧暗示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的变化等,寓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思想。

该片同期声几乎全是东北话,是真正的本土性的东西。东北话有着与其它方言完全不同的声、韵、调风格,在表现豪爽、诙谐、幽默等方面有着独特魅力。

2、叙事结构谋略

叙事普遍地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是人们表达思想的有力方式。而当前的国产影片大多都是简单的照抄桥段。无论是叙事模式还是感情渲染上都带有浓浓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味道,很难承载中国的文化及其文明形态。《钢的琴》在叙事结构谋略方面是很值得研究的,特别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运用和锐意创新,从表现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三层次逐步深入解析,对于我国现在电影的发展是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3、人物剧情设置

不得不说,中国传统文化在《钢的琴》的每个角色中都有深刻而细腻的体现,这也是该片能打动观众和业内人士的所在。

王千源不仅仅是以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大家,更是在于其饰演的角色自身所具有的丰富的内在品质。陈桂林完美塑造了一个独特丰满的传统家庭中的父亲形象,以贴近90 年代的朴素的着装和不留痕迹的表演,讲述了一个温馨质朴的故事。淑贤可以说是一个传统而伟大的女人,在背后一直默默支撑着陈桂林,尽管他们还没有名分,只是“各取所需”。淑贤有着中国道家“无为而为”的智慧,有着理性的冷静。面对残酷的现实,淑贤只想过安稳的生活,不想陈桂林受更大的伤害。淑贤、胖头、二姐夫、季哥、快手、汪工、王抗美和陈桂林八人组成了“敢死队”,土造钢琴,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三、由《钢的琴》引发对中国电影发展现状的思考

1、现状:两个“迷失”

市场经济迷失。《钢的琴》中有着很美的写意空间的呈现,也加入了歌舞片的元素,歌舞设置的契机也把握得很恰当,场面调度得很好,这些都是该影片的闪光点。但由于中国主流观影人群是大城市年轻人,以白领小资为主体,加之电影《钢的琴》是没有大牌导演和大牌明星的小成本电影,纵使在国外大奖不断,口碑再好,在回归海内发行时,没有发行公司院线接纳。最终非常完美公司出手买断该片,却为了迎合主流受众,引发《钢的琴》改名风波,贻误发行最佳档期。

2、问题:缺失文化价值取向

自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步伐以来,票房数字代替思想含量和艺术品位成为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中国电影已由以传统审美为主的相对单一的格局逐渐演变为以追求商业利润为主的情势。

3、有中国特色艺术电影发展之路

如今商业影片主流下各国竞相输出主流价值观,尤以美国好莱坞大片独领风骚的世界电影生态格局中,中国艺术电影发展进退维谷。就如《钢的琴》这样叫好不叫座是不行的。结合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实际,将我国电影事业常规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艺术电影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

(1)构建核心价值观

这里的“极”的价值体系是在以黄会林、高永亮教授提倡的“第三极”电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极”的价值体系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内圣外王、无为而为的精神品格和道德追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与仁义礼智信、慈孝贞敬悌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中庸尚和与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要义和科学精髓;兼相爱、交相利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文追求和共同理想等。

(2)坚持全面和谐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艺术电影发展之路在坚持以“极”的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同时,必须坚持全面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基于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关于国家竞争的分析范式——“钻石模型”,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具体实际相结合。

摘要:商业电影不断冲刺着人们的眼球,其中以《钢的琴》为代表,被誉为2011年度口碑第一片,然而其票房却是令人大跌眼镜,仅有六百多万。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法从视听造型艺术、叙事结构设置以及人物剧情设置等方面来解构中国传统文化在该片中的体现,明确该片对我们的启示。

浅析《钢的琴》的现实主义元素 篇8

片中的“钢的琴”代表的是一种符号化的精神象征,寄予了这群小人物对理想生活和生活理想的向往,但这个小事件却集亲情、友情、爱情叙述于一身,折射出人性中的种种面孔,可以说导演张猛凭借自身受父亲影响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倾向,[1]它体现在电影中景深镜头和移镜头的大量运用。例如影片中陈桂林的小乐队演出的时候,即将和他离婚的小菊来找他谈女儿小元的教育问题这场戏就用了景深镜头。前景中左边的石柱底部已经破损,柱体上还有黑色的斑点,右边红色的舞台幕布在轻轻飘动都非常清楚。后景中是两个人物在谈话,人物背后是瓷砖片贴的墙,上面污渍斑驳都很清晰。再例如,陈桂林劝说屠户加入造钢琴时,在杀猪场发生的这场戏也是用的景深镜头:前景是一大块很清晰的猪腿,猪肉以及骨架清晰可见,后景中人物背后的瓷砖墙上,有的瓷砖片已经破损了,有满是锈迹的铁管还有各种发黑的大缸之类的器皿。当人物走出这个镜头框架的时候,摄影机依然停留在这个画面没有移动,增加了一种那个环境的真实感。景深镜头具有瞬间性和真实性,景深镜头的运用使得环境更加细腻逼真,营造了一种真实与诚恳的感觉,同时让观众从画面中接受更多的信息,进而积极投入思考,慢慢品味。巴赞在谈及场面调度时认为,用景深镜头,既表现画面的前景,同时又不忽略画面的后景,这才是对现实的一种尊重。所以他要求叙述者尽可能地保持现实中的多义性和暧昧性,让接受者在接受的过程中,自己对故事做出选择。但在大多数的电影中,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那些电影往往大量的运用近景和特写,谁说话就将镜头推给谁,迫使观众相信影片发生的事情。叙述者给予接受者的画面是带有强迫性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单一的,接受者只有去接受。景深镜头的记录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本影片隐藏了导演的视角,影片的叙事显得客观冷静,强调用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提示观众进行选择,让观众自由选择他们自己对事物和事件的解释。

横移镜头在影片中出现的次数非常之多,这种镜头运动方式,极易产生律动和节奏感,从而获得特殊的美学效果。例如在废弃工厂中,胖头一边走一边接电话,摄影机跟随着胖头向右移动,胖头接完电话向左走出画面,摄影机继续向右移到正在交谈的陈桂林和快手并固定下来。这种移镜头的运用,使导演保持一种客观冷静的观察视角,给观众一种客观真实的感觉。在陈桂林要偷钢琴之前,叫来几个朋友一起在小饭店吃饭。就在陈桂林开始说正事的时候,画面里只有陈桂林、淑娴、胖头等四个人,然后镜头开始从右向左慢慢移动,有的人物也开始依次入画,有的则不再在画面中了。所有人物都不在画面中了,镜头继续向左移动,镜头里出现了一堆酒瓶子。这样的镜头运动不仅仅只是展现电影人物的行为动作,更是将他们所处的环境展现出来,把人物置身于他们所在的环境,让环境突出人物的形象,让环境推动人物行动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陈桂林几个人偷钢琴被抓到公安局时,镜头从左到右移动,依次展现了陈桂林、淑娴、猪肉王子等五个人,就像一幅卷轴画一样,人物一一展现出来。这样就避免了像类型电影那样,总是会特别多的给予各种景别的画面来突出表现某一个人物,而这种移镜头更能体现出一种集体主义,也更符合观众的视角。

影片的现实主义还表现在处处营造小人物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是对集体主义的缅怀。电影塑造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陈桂林,他是被时代抛弃的一类人的代表。本来他的工人的身份是很受人尊重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他的这种身份被剥夺,只能组织小乐队去卖唱,生活很艰辛,没钱给女儿买钢琴,只能为女儿制造一架。在影片中有很多意象都能反映出这群人他们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生活,从而导致生活的艰辛,例如快手,他拥有很娴熟的技术,却只能在一个狭小的店铺中每天去配二十几把钥匙勉强度日,又例如,陈桂林家中墙上挂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字画,还有一幅桂林山水的油画。陈桂林的父亲给他取名“桂林”是希望他能像桂林山水一样出人头地,但是字画与现实做出的对比是,社会的转型给他们造成了强烈的精神创伤和生活上的贫困,他们有美好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影片开头的时候就出现了两根高高的烟囱,两根烟囱的命运也是影片的副线之一。在影片的开头,有一场工厂外地葬礼的场景。一个远景中,两根高高的烟囱下,有人搭了小屋在办丧礼。在画面中看去,具有很深的象征意味,犹如是一场对烟囱的葬礼,再加上小乐队给葬礼吹的曲子用的乐器,都体现了新旧文化的碰撞之下,隐含了影片中烟囱即将被炸掉的命运,同时也是对旧时代的祭奠。两根烟囱即是五六十年代大炼钢铁那个时代的象征,是集体主义时代过后遗留下来的产物,对曾经经历过轰轰烈烈“大炼钢铁”那个年代的人它是那个年代的标志,对它有种特殊的感情,甚至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就像汪工在影片中所说的“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发展的进程要求他离开,我们总要做点什么……如果失败,它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在影片的最后,烟囱被炸掉了,同时意味着那个时代永远的离去。在大家伙儿吃饭的时候,陈桂林提议把钢琴的木结构改成钢结构。汪工说“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陈桂林说“我们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他们依然具有工人的那种敢做敢拼努力工作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季哥被警察带走的时候,他说自己还有点活儿没有做完,说自己做完就走。这就体现了他们还具有工人的那种恪守岗位完成任务并且一定要做到最好的精神。他们拥有美好的工人的精神品质,却在时代转型的时候被时代所抛弃,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生活,过着艰苦的日子。他们在废弃的工厂中一起打造钢琴,犹如回到了以前的时代。他们浑身干劲热火朝天,拿出荒废已久的精湛的技术,将自己的精神浇铸成钢琴。他们是在这个制造的过程中,想象着重复着过去,得到了想象中的满足。陈桂林为女儿打造的是一架钢铁材质造的琴,显然它不能够发出钢琴那样优美的声音。但是它一方面是陈桂林对女儿父爱的凝结,一方面是下岗工人尊严的凝聚,同时也是对过去集体主义的一种缅怀。

本片中还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比如在陈桂林一伙儿偷钢琴被抓前和被抓后之间有一段陈桂林弹钢琴的情节,这一段用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手法来表现,在黑暗中,一束灯光从上方照下来,雪花飘洒在四周。这一段虽然是陈桂林的想象,是对人物内心的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左岸派”电影认为这种想象是头脑中的现实,是更高一层的现实。这种将头脑中的现实与眼前面对的现实结合起来,将原有的现实主义改为一种易为公众所理解与接收的高级现实主义。[2]包括电影后面歌舞的桥段这些看来是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更应该理解为是一种内心的现实主义元素。当然这部电影中也还具有其他现实主义的因素,例如,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很高,色彩都很鲜艳,而且黑白对比也很强烈,宛如油画一样,给人一种环境人物都很真实的感觉。在影片中大量的运用平衡构图,平衡构图会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但是同时也象征了这些人生活的贫乏和艰辛。

电影《钢的琴》唤起了大众对陈桂林们这个群体的关注,导演用现实主义风格的手法使他们又重回过去热火朝天的集体劳动场景,每个人又感受到了理想和尊严。同时,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去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在新的环境下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并尽力在新的位置上做好。导演在小成本电影的创作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得《钢的琴》获得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的认可,值得同类电影借鉴。

[1]《谁动了我的心弦》——电影《钢的琴》评析,[J],王天,2011年23期

上一篇:苏教三上近反义词下一篇:读《星星闪耀的日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