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2024-08-01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精选12篇)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篇1

我市建立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连续5年来,我市均有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病例报告,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近日,市卫计局下发通知,决定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

上报疫情将明确职业分布

据介绍,近年来,东莞学校艾滋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5年来每年均有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病例报告,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性传播为主。

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为此,市卫计局联合教育、人力资源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镇街(园区)卫生计生、教育、人力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的艾滋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工作措施,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各镇街(园区)将建立健全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工作会商制度,疫情通报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通报个案信息。

市疾控中心将根据疫情情况,每半年向市卫计局报告全市学生艾滋病疫情情况,同时向疫情所在的镇街(园区)疾控中心通报疫情情况。镇街(园区)疾控制中心接报后,将尽快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疫情所在的学校通报学生艾滋病疫情。在艾滋病疫情上报时,各部门应明确15—24岁年龄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的职业分布,职业为“学生”的还应明确其所在的学校等相关信息。

初中学段需落实专题教育

根据要求,各镇街(园区)要认真落实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高校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时间。

为加强对学校艾滋病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我市成立学校艾滋病病防控专家指导组,为学校提供政策宣讲,健康教育、防治技术指导和专业咨询服务,协助开展学校艾滋病病防控督查等工作。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篇2

据了解, 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桐梓县4个县 (市) 同处于遵义市境内的赤水河流域与支流区域, 地域面积约9970平方公里, 2014年底人口约246万人。该区域自1995年 (桐梓县) 首发艾滋病毒感染以来, 到2015年7月止, 4县 (市) 累计发病655例, 存活539例;今年前8月, 性传播当年占比为98.1%;性别比男女为2∶1。4地中有的县 (市) 处于低流行水平, 但个别地方已发展为二类流行县 (赤水市) 水平。

据介绍, 一是目前艾滋病经性传播已向高年龄和低年龄两端扩散。发现年龄最小者16岁 (赤水市) 、最大者86岁 (仁怀市) 。二是疫情传播区域正在从城区向乡 (镇) 扩散, 性价低廉的商业性行为日益凸显。4县 (市) 中仁怀市疫情今年是最后一个遍布所有乡 (镇) 的县 (市) 。习水县的乡 (镇) 养老院内也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三是男男同性发展快, 呈逐年增长趋势。4地男男同性疫情累计数均为两位数, 而男男同性恋发现也较为困难。目前, 贵州省属于全国13个艾滋病疫情重点省份之一。

从流行模式上看, 城市和农村无明显差异, 均以异性传播为主, 职业分布以农民、无业人员为主。从人群上看, 中老年男性疫情上升明显。全省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 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 占70.1%, 男男同性传播占10.9%;静注毒品传播占14.6%;经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占0.6%;输血/血制品和采血浆传播占0.2%;母婴传播占0.9%;不详占2.7%。

针对近年来学生中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的情况, 自2010年起, 贵州省在贵阳市设立了青年学生监测哨点, 每年监测800人, 尚未发现阳性病例。从2010年至今, 学生病例的每年病例数分别为57例、58例、77例、61例、89例、55例。2004年发现报告首例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在累计报告的443例“艾滋学生”中, 男性占89.8%, 女性占10.2%。男学生以同性传播为主, 占64.1%, 异性传播占32.2%;女学生以异性传播为主, 占53.3%, 无同性传播。

据了解, 目前该省已为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开展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药品。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已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障范围, 目前该省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已覆盖全省88个县 (市、区) 。

正安县艾滋病疫情分析 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78-02

[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正安县艾滋病疫情,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正安县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病例在全县?个乡镇呈不均匀分布状态;样本来源以专题调查为主,其次为自愿咨询检测;阳性育龄妇女和单阳配偶全部接受咨询与随访。结果:全部112例HIV/AIDS感染者中,以农民感染者为主;感染途径以血途径感染为主,占8482%。结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针对HIV感染者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HIV/AIDS;疫情;流行病学;调研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免疫系统受损和机会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1]。本病传播极为迅速,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根本治愈方法,且社会危害性很大,主要造成以间接经济负担为主的社会负面影响。为了解和掌握正安县HIV/AIDS感染者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进一步做好HIV/AIDS感染者的管理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对正安县HIV/AIDS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资料全部来源于贵州省正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数据库。

1.2方法:运用贵州省艾滋病防治所设计、规范的《艾滋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对HIV/AIDS感染者采用专业人员与患者一对一的调查方式,对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质量控制:全部调查人员均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县级或乡级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并由专人及时审核,纠正不规范调查表,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2结果

2.1感染状况:

正安县人口数60万,从200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到2008年12月底,正安县累计报告HIV/AIDS感染者112例,其中有偿供血者阳性80例,占71.43%。

2.2发病情况:全部112例感染者中,发病18例,死亡8例,接受抗机会感染8例。

2.3年龄分布:正安县HIV/AIDS感染者年龄分布:112例HIV/AIDS感染者中,小于10岁的有3例(3.57%),10~19岁的有4例(2.68%),20~29岁7例(5.36%),30~39岁有36例(32.14%),40~49岁有30例(26.79%),50~59岁有29例(25.89%),大于60岁的有3例(2.68%).最小年龄为4岁,最大年龄为77岁,平均年龄为41.90岁,以青壮年为多,占58.93%。

2.4性别分布:全部112例感染者中,男性68例,占感染者总数60.7%;女性44例,占感染者总数39.3%。

2.5职业分布:全县112例感染者中,农民91例,学生1例,专业技术人员6例,待业2例,司机8例,个体户4例。其中农民感染者占总数81.25%。

2.6地区分布:病例在全县乡镇呈不均匀分布状态,最高的乡达到31例,最少的两个乡均为1例,HIV感染者超过8例的乡镇有3个,感染总数为48例,占全县感染者总数的42.86%。

2.7感染途径:正安县HIV/AIDS感染者感染途径分布情况如下:血液传播95例(84.82%);性传播11例(9.82%);母婴传播(3.57%);不祥(1.78%)。

2.8样本来源统计,见表1。

2.9随访情况:首先,阳性育龄妇女随访情况。截止到2008年12月底,全县共有阳性育龄妇女33人,其中已婚31人,丧偶2人,全部接受咨询与随访,随访率100%。

其次,夫妇单方阳性者配偶随访及定期监测情况。截止到2006年6月底,全县共有单方阳性者配偶31人,全部接受随访,随访率100%,定期监测31人,监测率为100%,发现HIV阳性1人,婚内感染率为1.25%。

3讨论

全部112例HIV/AIDS感染者中,血途径感染95例,占总数84.82%,其中有偿供血者占71.18%,大多为农民,这与农村的经济文化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发病18人,占感染总数16.07%,说明正安县HIV早期感染者已进入潜伏期末、发病的高峰期,其中有8人进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在现实工作中,做好HIV/AIDS患者的工作,有利于政府政策的贯彻执行。既要给予有症状的患者以关怀和治疗,也要帮助和开导无症状的HIV感染者,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延缓其向AIDS过渡,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从年龄分布情况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HIV/AIDS感染者大多为青壮年,他們感染HIV后都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影响,也给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人们的歧视和不理解除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也会加剧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地区分布不均匀的状态是由90年代有偿供血形成的。据调查,有偿供血员有局部集聚性,供血员发展供血员,供血员有自发的组织性,其中间有一位供血组织者(相当于供血队长)。因有偿供血人员感染HIV的机率高,所以形成了以有偿供血员集聚的村为HIV感染的高发村、高发地区。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重点防御,普遍宣传。

从上表可以看出,样本来源以专题调查为主达到62.5%,这是2008年针对全县既往有偿供血人员HIV感染情况专项调查的结果。其次为自愿咨询检测占29.46%,说明除开展的专项突击调查外,自愿咨询检测是发现HIV感染者的主要方法。我国自2004年陆续开展了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有学者[2]的研究表明,高危行为人群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有很大的需求,增加VCT的可获得性和提高VCT服务质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倍显重要。正安县自2001年开始开展孕产妇检测工作,孕、产妇接受检测率达到90%以上,有2例是在孕期及产前检查时被发现的,说明了目前开展孕、产妇HIV检测阻断母婴HIV传播的重要性及必须性。

艾滋病疫情监测分析 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南充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南充市1995-2011年HIV/AIDS病例报告,以及近年来的哨点监测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 771例,年平均报告增长速度为34.49%,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2.55:1;年龄分布以20~49岁组为主,占79.64%,且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出现向高年龄段发展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76.52%,其中同性传播增长较快,占8.56%。各类人群的HIV监测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检出率从2008年的3.07%上升到2011年的12.00%。结论 南充市的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性传播已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传播途径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其广泛的流行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直接伤害和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2]。南充市自1995年首次在出国务工人员中检出HIV阳性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南充市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南充市1995-2011年艾滋病疫情及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南充市1995-2011年艾滋病常规监测资料、哨点监测、专题调查资料以及南充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艾滋病病例报告及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1.2 监测对象 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吸毒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献血者、出入境人员、可疑患者等。

l.3 检测方法 初筛试剂使用卫生部批文和批检报告的试剂,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确认试验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

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南充市各地报告的HIV/AIDS病例传染病报告卡和随访资料应用Microsoft Excel、SPSS17.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2 结果

2.1 HIV/AIDS流行概况 南充市自1995年在出国务工人员中报告发现首例感染者来,截至2011-12-31日累计报告HIV感染者771例,其中HIV感染者480例,艾滋病患者291例。南充市艾滋病流行大约分为3个时期,1995前年为传入期,HIV感染上升速度较慢,感染者主要以出国务工人员为主;1995-2000年为播散期,在有偿献血人群、吸毒者和性乱人群均发现感染者;2001年起进入快速增长期, 报告的感染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3],年平均报告增长速度为34.49%(图1),母婴传播和夫妻间传播开始出现,感染呈现多元化,波及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2.2.2 职业分布 771例HIV/AIDS 中, 农民所占比例最高, 为40.60%(313/771), 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14.91%, 115/771)。

2.2.3地区分布 全市9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生,以顺庆区为多,占发现病例总数的22.44%(173/771),其次是高坪区和嘉陵区,分别占14.27%(110/771)和11.93%(92/771),3区发病病例占总的48.64%。报告的病例中有425例有外出流动史,占55.12%,其中252例为外地报至本地病例。

2.3 感染途径 1995-2011年累计报告的771例HIV/AIDS中,以性传播感染为主,占76.52%(590/771),其中异性传播524例,占67.96%,同性传播66例,占8.56%;注射吸毒130例,占16.86%;采血(浆)7例,占0.91%;输血/血制品1例,占0.13%;母婴传播4 例,占0.52%;其他/不详39例,占5.06%。2.4 HIV监测结果

2.4.1 HIV监测概况 目前全市有26家初筛实验室,31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点。南充市建立了暗娼、吸毒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4个国家级监测哨点;2008-2009年承担了国家61个城市MSM人群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对南充市的MSM人群开展3轮监测,2009-2011年在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每年对南充市的MSM人群开展一次综合监测。随着艾滋病防控力度不断加大,检测水平逐步提高,监测系统逐渐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市疾控中心为核心的监测网络。

2.4.2 病例发现来源分布 2007年以前,主要发现病例的来源是检测咨询和专题调查,而2008年以来,随着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的开展,术前检测、其他就诊者检测以及检测咨询持续成为南充市的主要病例发现来源,同时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无偿献血筛查发现的病例比例在逐年增多。2011报告的病例中,有31.53%的病例样本来源于其他就诊者检测,26.58%的病例来源于检测咨询,17.57% 的病例来源于术前检测,4.51%的来源于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3.16%的来源于无偿献血筛查。

2.4.3 人群HIV监测 自2002年国家性艾中心在南充市性病门诊建立首个国家级哨点以来,到2011年已经在全市建立吸毒人群、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孕产妇4个国家级哨点,2008年以来在国家61个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项目及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了HIV监测。截至2011年,除孕产妇哨点外其余哨点均已发现有感染者,吸毒人群监测检出率开始下降,男男性行为人群监测检出率逐年递增,见表2。3 讨论

南充市艾滋病仍呈低流行态势,但随着艾滋病防控力度不断加大,检测水平逐步提高,监测系统逐渐完善,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该市的艾滋病疫情仍将处于上升阶段。

资料显示,南充市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2010年以来增长幅度较大,2010-2011年报告HIV/AIDS病例占累计报告总数的54.35%。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艾滋病进入快速增长期,已出现从高危人群向低危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②2009年来该市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目前该市有艾滋病筛查实验室26家,广泛分布于疾控机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确证实验室1家,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31家。监测力度和检测范围加大,检测模式逐渐由对高危人群开展检测转变为常规覆盖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的自愿咨询检测服务(VCT)及医疗系统主动提供的检测咨询服务(PITC)并存的模式[4]。③南充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劳务输出达170万人,人口流动频繁,报告数中的流动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例(55.12%)。流动人口易将艾滋病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或工业区带到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农村地区[5],这一情况应当引起高度重视。④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上升迅速,监测显示该人群的感染率已由2008年的3.07%上升到2011年的12.00%,接近与该市比邻的几个城市MSM人群HIV感染率水平[6,7]。

资料分析结果,南充市HIV/AIDS的传播途径以转变为性传播途径为主占76.52%,与全国艾滋病疫情情况相同[8],提示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控制经性途径传播措施力度,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男男性接触者同性传播占报告病例的8.56%,据南充市对男男性接触者调查,这部分人群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率较低,性伴数较多且更换频繁[9],2011年抗体阳性检测率为12.00%,说明今后几年里,同性传播比例将大幅上升。对男男性接触者的干预是当前该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充分发挥专业部门技术支持作用,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能力培训,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在MSM人群中开展广泛而持续的VCT服务,及早发现感染者,及时提供治疗、心理支持、社会关怀等服务,促进行为改变,预防HIV在MSM人群中的迅速传播[10]。

50岁及以上年龄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该人群的发病率已达到当年报告总人数的28.38%,老年艾滋病患者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老年人防艾知识缺乏,退休后生活空虚,社交频繁,外来诱惑增多,婚外性行为大幅度上升等。这提示我们今后要加大对老年人的艾滋病宣传工作,在各方面多关心老年人,特别是丧偶或独居老人。

山西太原艾滋病疫情覆盖全市 篇5

山西太原艾滋病疫情覆盖全市

记者从7月14日我市召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会上获悉,目前我市艾滋病疫情覆盖全市,感染者的职业几乎涵盖各行各业,形成了以青壮年为主,以性传播为主的流行特点。从疫情形势看,艾滋病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身边。

据了解,自2008年起,我市每年艾滋病报告病例数均居全省第一位,其疫情已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我市艾滋病报告病例快速增长,且多数为外来病例,其中,外省病例占54.91%,本省外地病例占31.47%,本市病例占13.53%;职业分布几乎涵盖各行各业;感染者以20岁至40岁青壮年为主,占感染者总数的80%,发病年龄最小的1岁,年龄最大为80岁;感染者职业分布复杂,几乎涵盖各行各业;外来人口中以静脉吸毒感染为主,本地感染者以性传播为主。基于此,我市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大众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认真组织实施艾滋病防治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矿山、进学校”活动,切实提高农民、建筑工人等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一步扩大高危人群干预覆盖面,加强娱乐、洗浴、住宿等高危场所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提高干预技巧和艾滋病筛查的准确性,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依法加强对艾滋病病人的管理,定期随访,对病人信息严格保密。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解决好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医疗保障、生产自救、未成年子女教育等问题,对艾滋病孤儿、孤老实施生活救助、就医安置等措施,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及其家属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艾滋病消毒隔离制度 篇6

一、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间按要求穿工作服、裤、鞋戴工作帽。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需洗手、消毒。

三、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产房、无菌器械、敷料室、隔离观察室、传染病房有保洁措施和监控手段每天清洁地面。病房和门诊要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做好监测工作及登记。

四、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服药杯应固定使用定期清洗、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牙钻、漱口杯每次使用后应彻底消毒。

五、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需注明日期、时间、责任人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无菌稀释液等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责任人、用途尽量使用小包装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六、无菌物品每天检查一次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应标明开启日期、时间、责任人在24小时内使用尽量使用小包装。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签。

七、严禁使用过期无菌物品。

八、虽然无菌物品有效期未过期但如果无菌包被医务人员多次接触可能存在污染应重新消毒。

九、复洗复消复用的物品消毒时以物品的最小配置单位进行包装如不得仅用一个包装袋包装多付弯盘送消毒。

十、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十一、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氧气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每周消毒一次氧气湿化液每天更换一次。

十二、使用后的各种治疗器械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后方可送供应室消毒处理医疗废物根据市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三、病房应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床头柜、床头、椅子门把等每日湿擦。对床单元实行一人一巾一湿扫一桌一抹布。用后清洗消毒处理。如使用紫外线消毒要登记消毒时间、消毒累计时间责任人定期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

十四、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做好床单位或病房终末消毒床、椅、桌及墙壁应使用消毒液擦洗。

十五、脏被服放于指定位置不随地乱丢不在病室走道清点。

十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严格消毒后备用。住院病人床上用品每周更换一次出现污迹随时更换药杯、餐具、痰杯、便器每次使用后做消毒处理。

十七、疑诊传染病时应在隔离室观察。非传染病科检出传染病时应及时会诊、转科。

十八、传染科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应当穿隔离衣、鞋戴口罩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应脱离隔离衣、鞋洗手。

十九、传染病人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用过的物品及传染病人的出院、转科后的终末消毒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细则》的规定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传染区也不得给他人使用。传染病人用的被服应当消毒后在清洗。医院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余氯应达到

4。

二十、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员应严密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住过的房间应彻底消毒用过的敷料、棉球应单独收集并焚烧。二

十一、凡灭菌的物品必须保持灭菌状态无菌物品放置于清洁、干燥离地20cm的柜内定点放置并注明有效期高压消毒有效期为一周。疑有污染和失效物品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二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篇7

1.1 疫情报告的情况

哈尔滨市自1993年报告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 截止到2009年10月31日, 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533例, 其中艾滋病感染者353例, 艾滋病病人180例, 死亡72例。在报告的病例中, 城区占65.5%%, 农村占10.0%%, 外地占25.5%。男女比例为5.13:1。在报告的病例中年龄最大的78岁, 最小的3岁, 20~45岁的393例, 占73.8%。经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共328例, 占61.5%。其中同性传播占43.7%, 异性传播占17.8%。在发现途径中, 医疗机构30%、专题调查29%、检测咨询28%、供血人员检测10%、其他3%。在职业分布上, 工人、农民、干部、退休人员、无职业等各职业人群均有分布。

1.2 疫情发生的特点

(1) 报告的人数近4年迅速增加, 1993年~2002年为传入期, 10年间共报告24例, 占报告总数的4.4%。2003年~2005年为扩散期, 报告79例, 占报告总数的14.3%;2006年~2009年为快速增长期, 4年报告448例, 占报告总数的81.3%, 是前13年的4.4倍。 (2) 性传播的比例上升, 2009年1月~10月底, 哈尔滨市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50例, 死亡12例, 经性传播的99例, 占72.9%, 其中经同性性传播占60%, 经异性传播占12.9%。 (3) 在同性性传播中, 高学历和年轻化是不可忽视的群体。 (4) 专题调查和免费自愿咨询检测 (VCT) 所占比重较大, 为51.4%。

1.3 疫情升高的原因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发现的多, 二是新发感染增多。发现的多在以下几方面体现。 (1) 2006年7月全球基金项目的启动, 加大了VCT工作的力度, 并增加了这方面的投入, 更多高危行为的人接受检测并被发现。 (2) 医疗机构手术前的检测, 劳改、劳教及赴刑人员的强制检测。 (3) 2008年中盖项目的启动及全国男男性行为调查试点工作的动员检测, 使很多的感染者被发现, 仅2008年一年就发现181例, 是2007年的2.6倍, 新发感染增加。最近, 我们对近几年MSM人群进行队列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MSM人群新发感染率在3%~6%,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 近年来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2.1 政府高度重视

全市已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市政府成立由32个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每年对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形成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合力。随着艾滋病防治经费逐年增多, 特别是2006年全球基金项目启动后, 每年配套经费又在原有的基础上, 2007、2008、2009年经费每年都大幅度增加, 各项工作随着经费投入的增加也逐渐深入。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 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2.2 广泛开展宣传

充分利用媒体、社区、网络等媒介在不同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反歧视宣传活动, 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逐年上升, 其中公安、司法人员由2006年的44.5%上升到2009年的94.1%。大众人群由2006年的15.7%上升到2009年的70.7%。

2.3 加大干预力度

借助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中盖艾滋病防治项目、中央转移支付等艾滋病防治项目在暗娼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吸毒人群、流动人群4类重点人群中调查摸底基础上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地高危行为干预, 暗娼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率由2006年的42.9%上升到2009年的89.6%, 男男性接触的人群的干预工作有所深入, 干预的覆盖面在逐渐扩大。

2.4 拓展咨询检测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VCT) 工作逐年深入, 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建立VCT, 近几年每年为2万余人开展艾滋病咨询及检测服务, 为高危人群减轻了心理压力, 为感染者建立了生活信心。拓展了VCT工作范围并建立后续随访机制, VCT已经成为发现感染者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 通过VCT发现的病例占28%, 并通过工作人员耐心的沟通和交流, 挽救了很多轻生的感染者。

2.5 规范救治病人

贯彻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对艾滋病病人进行随访和关怀, 及时对感染者和病人进行CD4检测, 对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全部实施抗病毒治疗, 并对一部分感染者实施中药治疗。

2.6 扩大检测网络

到目前为止, 全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网络已达74家,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自2006年通过国家确证实验室验收以来, 较好地完成了全市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确证工作。遍布全市18个区县 (市) , 初筛检测样本数逐年增加, 近两年每年完成了约10万份标本的艾滋病筛查、复检和确证工作。

2.7 促进民间合作

近几年在国际艾滋病防治项目支持下, 艾滋病防治民间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他们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政府不能替代的作用, 与专业部门密切合作, 为我市艾滋病防控工作贡献了力量。民间草根组织由最初的3个, 现已发展到17个, 他们活跃在全市的一些高危场所, 开展艾滋病的宣传和干预工作。

3 问题与困难

3.1 宣传普及不够深入

虽然艾滋病知识的普及逐步深入, 但是, 发展的还不够平衡, 大学、中学仍是宣传的重点, 农村地区艾滋病的知识普遍偏低, 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尚未做到家喻户晓, 城市社区仍需进一步加强。

3.2 扩大干预难度较大

组织相关专家, 几次对MSM高危人群规模进行估计, 目前, 保守估计具有高危行为的约4万人, 按目前我们干预的数量, 干预覆盖率仅仅为29%, 还有相当数量的MSM人群尚未接受任何干预, 而这个人群中, 有大约3%甚至更高的人已经是感染者。另外, 在这个群体中存在“高知低行”现象。

3.3 性病治疗仍需加强

目前MSM人群的梅毒检出率已经高达16.6%, 但是接受过性病检查及治疗的比例只有21.5%。虽然已设定了6家性病转介服务点, 其中只有少数运行情况良好, 不规范的性病诊治或不及时诊治, 在艾滋病的传播上, 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4 歧视现象仍然存在

由于受传统的文化影响, 艾滋病似乎是一种“不检点”的疾病, 那种“病耻感”仍根深蒂固。在日常生活中, 歧视现象仍较为普遍。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 大众人群中愿意与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一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比率虽然比2006年的24.8%有所增加, 但是仍未达到半数, 仅为41.0%。这种歧视不仅仅来自于知识的缺位, 很重要的是文化的背景, 这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来改变人们的这种观念。

3.5 溯源调查难度较大

最近, 在盖茨基金的支持下, 在国内的部分省、市进行了溯源工作, 由于哈尔滨市报告的病例以MSM人群为主, 因此, 在溯源调查中, 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提供其密切接触者的检测率较低, 主要是因为新报告的感染者大多数是男男同性恋人群, 他们的特点是多性伴且不固定。由于检测阳性率相当高, 且检测率低, 使很多艾滋病感染者未及时发现, 溯源调查工作难度较大。

4 应对策略

4.1 贯彻法规落实计划

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第一部艾滋病防治的法规《艾滋病防治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 明确了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权利和义务。为预防艾滋病发生和流行, 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实现“遏制艾滋, 履行就承诺”, 无疑是法律的保障。2006年国务院颁布《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明确了工作原则、工作目标、防治策略、保障措施及督导评估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10年将是实现该目标的最后一年, 宣传、干预、自愿咨询检测等8项指标, 需进一步落实。

4.2 部门配合广泛合作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部委成员单位在防治艾滋病工作职责中明确了相关方面的职责, 各省、市也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 制订了工作要求。全市有良好的部门配合的基础,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基础上, 我们仍需加大部门之间的配合, 使成员单位将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项内容, 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成员单位的考核力度, 使艾滋病的各项防治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

4.3 加大宣传普及知识

从政府层面上, 应在政府常务会上进行一次艾滋病形势的分析与应对的报告, 将艾滋病知识的普及与全市的艾滋病疫情纳入市党校的课程, 有一定的学时宣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形势。纳入高等教育和高中初中健康教育的课程。在宣传部门的支持下, 媒体的宣传纳入每年的工作计划, 作为常规的宣传。专业机构组成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讲团, 常年深入机关、企事业、工厂、学校、公共场所、社区等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宣传。采取电视、视频、网络、广播、报纸、宣传单、演讲、演出等多种形式, 使人们形成一种立体的视觉冲击, 强化知识的普及和高危行为的改变。这种普及不仅仅在城市, 农村是艾滋病防治不可忽略的重要群体, 城市的流动人口是我们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4.4 理解关爱营造氛围

1999年4月卫生部颁布《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的意见》, 明确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管理的原则、方式和措施, 明确了感染者和病人的权利和义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 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不能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 也不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2003年我们国家就出台了“四免一关怀”的政策。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 其中第3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些法规和政策的出台, 不仅仅是保证这些人的合法权益, 也是遏制艾滋所必须做到的。

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 在我们所有的宣传中都应增加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关爱及反歧视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在医务人员中, 进行反歧视的宣传和教育, 医务人员的歧视是最大的歧视, 因为发病后第一个接触的就是医生, 而医生也能够影响周围的人群。在政府官员中进行宣传, 是做好反歧视的重要环节。全市已经在人大的倡导下, 对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给予了一定的经费补助, 在生活救助等方面还应出台相关方面的政策, 鼓励感染者接受随访、接受治疗, 鼓励有高危行为的人接受免费自愿咨询检测, 从而达到及时发现感染者的目的。要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理解他们的氛围, 使他们感受到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宽容、人们的友爱、家人的亲情。让关爱取代歧视, 让温暖驱走孤独, 让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权益, 更是一种尊严, 社会获得的将是文明和进步。

4.5 男男干预重中之重

最近, 国家借助于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支持, 在全市进行全国的试点, 聘请中国航天北京信息控制所 (国家艾滋病战略规划制定权威机构) 的专家, 共同分析了哈尔滨市目前的艾滋病流行形势。结果显示, 如果继续按照现有的工作模式, 哈尔滨到2019年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将占到感染者总数的80%以上, 将达到约万人。而且, 从2011年起男男性接触 (MSM) 人群的感染率将超过5%而进入中流行地区, 到2019年感染率将达到约30%。针对目前哈尔滨市MSM人群的实际情况, 我们应当把MSM人群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放在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首位, 广泛宣传, 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采取网络干预、场所干预及家庭式干预等多种干预模式加大MSM人群的干预力度, 扩大干预及检测的覆盖面, 持续开展溯源调查, 进行减少多性伴及降低高危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融入更多学科的理性思考, 积极实践, 加强与不同层面的男男同性性接触者的交流, 有效的控制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蔓延。这项工作难度大、情况复杂, 任重而道远, 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

4.6 调查研究, 科学应对

艾滋病治疗保密工作制度 篇8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

三、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将咨询者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情况向外界公布或传播。

四、患者所有咨询资料由专人、专室、专柜保管,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查阅资料。

五、患者咨询者在咨询时任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咨询室。

六、受检者有权知道检测结果信息,但也有改变自己不安全行为的道德义务。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保密工作制度 篇9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

3、咨询环境安静,无打扰,能够做到保护隐私;

4、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记录与求询者个人识别特征有关的信息;不得接受对有关求询者感染情况的调查;

5、未经求询者同意,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将咨询者姓名、住址和有关个人、家庭、工作、检测结果、治疗、求助、转介等信息情况向外界公布或传播。

6、咨询者所有咨询资料(病历、登记表、化验单等)由专人、专室、专柜保管,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查阅资料。

7、咨询者在咨询时任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咨询室。

8、受检者有权知道检测结果信息,但也有改变自己不安全行为的道德义务。

9、当感染者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出现矛盾,保密工作必须与医学道德准则和有关的法律条文一致。

10、对咨询内容、检测结果以及求询者前来咨询这件事均要保密。

11、在咨询门诊(室)的环境布置、咨询过程、检测报告、转介服务、档案记录和计算机信息等各个管理与服务环节中未做好保密,泄露隐私,对求询者造成伤害的相关责任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篇10

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的特殊性、感染人群的隐匿性、社会歧视以及感染人群的健康意识普遍淡薄导致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较低, 使得HIV/AIDS病例报告数不能真实反映HIV/AIDS疫情状况, 运用workbook进行HIV/AIDS疫情估计成为了解人群实际感染情况的重要手段[1,2]。为估计福州市艾滋病各类高危人群规模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 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009年10月, 我们利用现有资料, 并参考有关文献, 运用workbook估计法对福州市艾滋病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1

987—2009全市历年艾滋病病例报告数, 1993—2009年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 2003—2009年全市艾滋病血清学监测资料, 2005—2009年全市看守所、戒毒所等监管场所的艾滋病筛查资料, 公安部门提供的在册吸毒者资料, 2009年全市人口资料及人群分布状况等。

1.2 方法

采用全世界统一的workbook方法, 该方法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UNAIDS) 推荐的适合中国艾滋病流行点的疫情估计方法, 是对艾滋病流行现状的时点估计, 首先根据本地区艾滋病流行特点, 确定了各类高危人群的种类, 然后确定各类高危人群的高值和低值。workbood使用是将各人群基数的高值和低值、感染率的高值和低值分别相乘, 求出人群基数低值×感染率低值 (A值) 、人群基数低值×感染率高值 (B值) 、人群基数高值×感染率低值 (C值) 、人群基数高值×感染率高值 (D值) , 将A值和B值的平均值、C值和D值的平均值分别作为最终估计感染人数的低值和高值。

1.3 数据使用

1.3.1 吸毒人群基数使用公安登记数, 根据2003—2009年福州吸毒人员人群监测结果, 注射吸毒比例为52.5%。注射毒品人群规模使用吸毒人群基数2.5倍作为低值, 6.5倍作为高值。感染率使用2003—2008年对吸毒人群连续6年血清和行为学监测结果率的低高值为1.12%、2.12%。

1.3.2 城市男男性接触者规模基数为城镇男性成年 (15~49岁) 人口数的1%、3%, 感染率根据福建省监测结果按1.61%、1.89%计算。农村男男性接触者按农村男成年人口数的0.5%、1.0%计算, 感染率按1.3%、1.60%计算。

1.3.3 暗娼人群规模使用摸底调查数据作为低值, 以高值为低值2倍计算, 规模为9632人、12 040人。暗娼感染率按2003-2008年9次监测数据0.4%、1.6%计算。

1.3.4 嫖客规模基数估计按暗娼10倍计算, 规模为96 320人、120 400人。感染率高值使用2003—2009年性病门诊监测高值作为嫖客感染率, 低值使用暗娼低值的50%, 感染率按0.2%、0.84%计算。

2 结果

福州市艾滋病高危人群估计为135 572~279 665人。其中, 注射吸毒者11 370~29 562人;男性同性恋者城市11 996~23 991人, 农村6 254~12 508人;暗娼为9 632~19 264人, 嫖客为96 320~192 640人。估计高危人群中现存HIV/AIDS为1534 (986, 2082人) 。见表1。

注:A—人口基数低值×HIV感染率低值;B—人口基数低值×HIV感染率高值;C—人口基数高值×HIV感染率低值;D—人口基数高值×HIV感染率高值。

根据艾滋病高危人群估计结果, workbook法得出相应的低危人群估计数为823~959人, 其中阳性吸毒者的性伴146~169人, 城市阳性男同性恋者的女性性伴220~252人, 农村阳性男同性恋者的性伴95~109人, 阳性暗娼的性伴58~65人, 阳性嫖客的性伴303~364人。福州市低危人群中现存HIV/AIDS成年人为123 (113, 133) 人。全市合计现存HIV/AIDS成年人为1656 (1098, 2214) 。

3 讨论

福州为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流动人口较多, 在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例中, 非福州市籍及外地报福州籍病例占较多比例, 接触史多样化, 流动人群感染者将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3]。由于workbook模型不能覆盖所有人群。如母婴传播人群、50~64岁男男性接触者、既往暗娼人群、输血、血制品使用者等都未能纳入本次估计中, 同时由于男男性接触者缺乏较为连续完整的资料、暗娼人群较隐蔽导致估计不足, 以及将各类高危人群的固定性伴列入一般人群计算等原因, 本次估计存在低于真实疫情的可能。

福州艾滋病高危人群估计为135 572~279 665人, 高危人群占总人口的2.01%~4.15%;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1656人, 全人群平均感染率约为0.0418%, 明显低于卫生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艾滋病疫情评估的0.053%的平均水平。

从评估结果来看, 福州市目前仍处于艾滋疫低流行状态, 但艾滋病高危人群规模较大, 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较快, 有向中度流行发展的趋势。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仍然在高危人群的监测、有效干预及已发现病例的管理上, 以从源头上阻止艾滋在我市的蔓延。要根据疫情评估的结果, 深入重点人群开展自愿咨询检测, 尽可能找出潜在的感染者, 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避免艾滋病病毒在高危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要提高监测的敏感性, 收集更准确的基线资料, 从而更客观地评估分析本地艾滋病的流行形势;要根据本地艾滋病主要经性传播的特点, 重点开展低收入性工作者和男男性接触人群的防治需求评估, 积极开展同伴教育, 以降低感染率。

参考文献

[1]Schwartlander B, Stanechi KA, Brown T, et al.Country-specif-ic esti-mates and models of HIVand AIDS:methods and limita-tions[J].AIDS, 1999, 13:2445-2458.

[2]吕繁, 张大鹏, 贺雄, 等.艾滋病高危人群规模估计及方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 (11) :987-990.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篇11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

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成立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技术专家组。负责本院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小组成员: 组

长: 业务院长

成员: 医务科科长

护理部主任

妇产科主任

门诊部主任

妇产科助产长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二、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

三、在产科门诊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四、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

五、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保障工作顺畅运转。

七、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应当遵照普遍性防护原则,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八、加强信息管理。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九、监督指导与评估。定期开展自查与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工作质量。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 篇12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1

一、环境卫生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经常保持室内外清洁和定期清扫的制度。每天1小扫,每周1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要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蟑螂等害虫。室外无杂草、碎砖、污物和污水,下水道要通畅,无蚊、蝇孳生地。

2、玩具柜及玩具要每月1次清洗消毒,保持整洁。

3、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冬季室温3岁以上15—18℃。(3岁以下20—22℃)

4、厕所要整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保证无污迹及臭味。

5、幼儿桌、椅、床每周擦1次。

6、幼儿被子、床单、枕套等要定期洗换,保持清洁,叠放整齐。

7、固定地点设垃圾箱,定期消毒清扫。

8、及时作好传染病幼儿大小便等物处理。

9、有计划搞好室内、外环境,做到“五化”(美化、绿化、净化、安全化、儿童化)。

二、个人卫生

1、合理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让他们饮食、睡眠和活动都有一定规律,生活得活泼愉快。

2、婴幼儿每人一碗一巾,日常生活用品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3、养成早、晚洗手洗脸,饭前、便后洗手、脏了随时洗手的好习惯。要让婴幼儿用流动水洗手脸。

4、饭后漱口,中、大班幼儿每日早晚要刷牙。

5、每周洗头1次,夏季每日至少洗澡1次,随时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

6、每天洗脚、洗屁股,洗屁股巾要每天消毒。

7、手指甲要每周剪1次,脚指甲每两周剪1次。

8、手绢要专人专用,每日换洗。婴儿尿布要勤换,洗净后用开水烫或日光曝晒。

9、保持婴幼儿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晒。

10、培养幼儿文明卫生习惯,如:不随地擤鼻涕,不要随地大小便,不把手放在嘴里,不用手擦眼睛,挖鼻孔等以及正确进餐、睡眠、穿脱衣服等。

11、保护婴幼儿视力。教室要注意采光,有良好的照明设备。看电视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小班不超过10—15分钟,大班不超过20—30分钟。电视机应放在距离地面1—1.2米桌上,并按着调试表获得最好的图象。第一排距离屏幕不少于2米,最后一排不超过5米。

三、消毒制度

1、洗脸巾、洗脚巾专用,每日消毒,饭碗、盘、勺、筷每餐消毒,消毒后注意不污染。

2、餐桌使用前要用肥皂水进行擦洗,用餐后消毒,擦桌布要专用,用后消毒。

3、水果洗后削皮或剥皮食用。

4、餐具应用专门的洗涤液洗后在用清水冲洗最后再消毒。

5、发生传染病,检疫期要求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

6、注射器严格消毒达到灭菌效果,做到一人一针一筒。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2

一、室外环境:

1、活动场地:干净、清洁、安全,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随时做好保洁工作。

2、绿化带:随时清除杂草、纸屑、落叶、果皮等杂物,定时浇水、修枝、松土。

3、厕所:及时冲刷,做到清洁,无异味,每天上下午各消毒一次。

4、周边环境;无乱堆放现象,及时清除杂物,做好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二、幼儿活动室及办公室:

1、地面(空气):干净、清洁,每天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喷洒、拖洗。

2、门窗、桌椅、储柜等:窗明几净,每天清洁并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擦洗。

3、毛巾、口杯:每天清洁一次,并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浸泡消毒。口杯周二、周四用蒸汽各消毒一次。

4、玩具:每周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浸泡消毒一次。

5、幼儿用书:每周阳光下暴晒一次。

三、午睡室:

1、床围栏、门窗等儿童接触密切的物品,每日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擦洗消毒。

2、地面:干净、清洁,每天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拖洗。

3、空气:每日上午开窗透气,每周紫外线消毒两次。

4、被褥、床单:每天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每两周换洗一次,每月阳光曝晒一次。

四、午餐室:

桌椅、地面、门窗、地面:每天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喷洒、擦洗消毒。

五、厨房:

1、干净、清洁,摆放有序,每日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清洗灶台、储存台、水池、地面等。

2、幼儿餐具每日用餐后洗净并消毒,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消毒方法:消毒柜消毒30分钟。

3、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使用前必须消毒,炊具用后清洗干净,保持清洁。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3

一、环境卫生

1、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要消灭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2、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经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室内要有防蚊、防蝇、防暑、防寒设施。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儿童用的便盆,每次用后要立即倾倒,刷洗干净,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岁以上幼儿要提倡用蹲式厕所。

5、幼儿桌椅高度应符合要求。

6、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7、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来园。

8、幼儿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9、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及时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二巾二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动水洗手和脸,经常保持清洁。

3、饭后要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定期洗头和洗澡,保持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晒。

5、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过长,看时不要离的太近。电视机安放高度要适中。

6、工作人员要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4

为贯彻上级主管领导指示精神,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改善托幼机构卫生条件,防止疾病传播,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制度。

一.设立由园长负责的消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督促消毒工作。

二.在园教师应身体健康,具有一定卫生知识,每年体检一次。急慢性的传染病(包括疑拟病人)及病源携带者,均不得从事幼教工作。

三.入托儿童必须提供免疫接种证,防止传染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和近期急性的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入园。

四.值班老师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

五.教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服装要大方整洁。

六.室内要做到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用84溶液喷雾消毒。

七.窗台、地面、桌椅等每日用清水擦抹一次,每日用84溶液喷雾消毒一次。

八.幼儿马桶每日清洗,每日用消毒液消毒。

九.每人原则上自带水壶,让幼儿按时喝水,便后要洗手。

十、教育幼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5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二、口杯消毒。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口杯。

三、加强幼儿一日生活管理,保持幼儿个人的清洁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幼儿用餐桌子、三餐擦嘴毛巾每餐一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一次,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五、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消毒.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洗一次。

六、幼儿寝室、活动室、厕所地面随时清扫。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把擦洗消毒一次。

七、玩具消毒。幼儿玩具每周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一次30分钟,并晒干。

八、厕所要清洁通风,随时清扫,做到无异味,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冲洗、浸泡消毒一次。

九、工作人员要保持仪表整洁,要勤洗澡,勤剪指甲。

十、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6

幼儿园餐具消毒卫生制度

1、幼儿餐后餐具立即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

2、负责餐具消毒保教人员应身体健康、工作认真。

3、餐具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操作,热力消毒程序: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4、餐具消毒应达到下列要求:

热力消毒:煮沸蒸汽100℃,时间10分钟。

5、消毒完毕的餐具,应立即放于清洁的橱、柜内保洁、防止再污染,并做好记录。

配菜卫生制度

1、检查食品质量,不新鲜食品、腐败变质和有毒有害食品不切配。

2、食品不着地存放,以销定量及时加工切配,幼儿园不存放食品,当天食品,当天用完。

3、切配水产品的刀、砧板、抹布,刮清洗净后再切配其他食品。

4、食品容器清洁卫生,配菜盆与出菜盆分开,并能明显区分。

5、工具用具清洁,做到刀不锈,砧扳不霉,加工台面、抹布干净。生熟食品切配工具分开使用、存放。

6、冰箱专人管理,定期化霜、清理,经常检查食品质量,各类食品分类存放,生食品与半成品隔开存放。

7、配菜结束后,刀、砧板、抹布、工具、用具、容器清洗干净,配菜台面、菜架、食品橱整理干净,地面拖清,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卫生制度

1、学校食堂必须向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禁止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2、采购食品时应按照有关规定索证验证,严格查验食品质量和定型包装食品标签,并建立台帐制度。

3、采购肉类食品时必须核查检验检疫证明。

4、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7

一、消毒负责部门:

校长负总责,学校总务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相关人员具体实施。

二、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并做好记录。厕所用生石灰粉进行消毒。

三、消毒时间:

每周对校园进行卫生大扫除,确保校园整洁干净。每天应有一定时间(中午12:30时下午学生放学后17:30时)打开教室门窗、寝室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洁员按时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四、异常情况:

如发现校内出现类似“流感”现象传染病,班主任及教师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学校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对患传染病学生上课的教室、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情节严重的及时联系家长进行隔离治疗。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五、餐饮具消毒:

1、食堂工作人员按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2、学生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经常晾晒被子。

六、消毒记录:

专人记录消毒情况,消毒人员若贻误消毒工作造成不良后果,按相应的教师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8

为了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1、加强教室、食堂、厕所、办公室等校园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并做好消毒记录。

4、教室应在每天上课前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直到放学,其他教学用房也要每天开窗通风。

5、楼道、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两至三次进行。

6、班级每星期两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二、个人卫生要求:

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

3、保持居住房间的通风换气。

4、避免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来往,如要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尽量缩短接触时间,不要直接面对,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

5、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9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

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 ~ 60℃为宜;

笫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

第三步是消毒,笫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

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査批准方能生产、使用。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药物兌自来水0.5公斤的比例配制消毒液,然后将洗净的碗盘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内,浸泡3-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法。用自来水配制成1%84肝炎消毒液即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毫升广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备用,配制均用自来水,不得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

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曰常管理,做到消毒经常化。并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

(1)感官检查。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有无弄虛作假,省略消毒程序;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是否漏水,有无消毒液,消毒拒的温度等;最后检査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讲,卫生质量较好的餐具应当是内外壁和底部无油膩,呈现本色。

(3)余氯试纸检查法。这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检査方法,适用于使用氯制消毒的餐具,其灵敏度很高,残留余氯在50帅时也能检出。具体操作法是取余氯试纸一小块,投入备用碗盘内接触残留液,数秒后进行观察,若试纸变为淡紫色或深蓝色,表明该餐具已消毒,其颜色的深浅与消毒剂浓度的髙低相关,一般要求试纸呈深蓝色,其余氯浓度约为300PPm,若试纸仍为白色,证明该餐具未经消毒液消毒。

(4)细菌学检查法。一般由国家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使用。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10

为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各学校积极筹备卫生清洁消毒物资,为开学和开学后日常防疫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定要规范储存、使用和管理,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1、清洁消毒物资包括消毒剂和消毒器材。消毒物资存放在学校专用存放地点,场所应选择在有监控覆盖的地方,并离开学生活动区域。

2、存放地点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除湿、消除静电等安全设施。

3、存放场所封闭管理。存储仓库要悬挂警示标牌,设置警界线等隔离措施。

4、物资应当分类分项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

5、将安全管理制度、每种消毒剂安全使用说明在存放场所放大张贴。

6、安排专人出入库管理,建好物资管理台账,包括来源(接受捐赠、购买)、数量、购买(接收人)、入库时间等。

7、物资出库做好登记,对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量等详细记录。领取和归还均双方签字确认。

8、向使用人发放消毒用品时,应附送简练表述的安全注意事项。

9、使用人要做消杀情况记录,包括消杀时间,区域(面积),可在归还物品时记录备案,存在问题及时向主管人(保管人)反馈。

10、消毒剂(粉、片、液)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比、使用,严格遵守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1、消毒剂和消杀用具应即用即还,或每日取还。不应在固定存储场所以外其他地方存放。

12、管理人员要定期查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明确负责人和检查人。

13、消杀要适时、适度、适量,防止过度消毒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学校公布制度时,应同时公布责任人(尽量双人管理),以确保制度落实。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制度管理制度11

一、盛放冷荤及烹饪、加工好的直接入口食品的盆、盘、碟、碗等容器在盛放直接入口食品前必须洗刷洁净并进行有效的消毒。

二、容器具洗刷,洗涤消毒池严格专用,明确标识洗涤池、消毒池、清洗池,使用的洗涤灵、消毒水须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消毒液的配比浓度达到250ppm(试纸校验为300ppm)。

三、容器具洗刷按照一刮去残渣、二洗、三冲、四消毒、五清水、六保洁的顺序进行。

四、严格执行餐饮具、工用具、容器洗刷消毒程序:

ⅰ、热力消毒至少设两个水池,洗消程序为去残渣、洗涤剂洗刷、净水冲、热力消毒四道,感官检查光、洁、涩、干。

ⅱ、化学消毒至少设三个水池,程序为去残渣、洗涤剂洗刷、药物消毒、净水冲四道工序;消毒水池内壁有水面高度标志线,池中预先放自来水(使用有效氯消毒剂消毒时应使用常温水)达标志高度后,再向水中加入规定容积的消毒药剂,使有效氯浓度达到250ppm,用试纸校验达到300ppm,药剂分散混匀后(勿重叠)放入欲消毒的餐饮具容器,使餐饮具、容器充分浸入消毒液面内,维持消毒时间5分钟以上,取出后以净水冲洗表面的消毒剂残留,感官检查洁净、无异味。

五、根据消毒程序要求,直接接触成品的用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采取不同消毒方法,严格执行关键限值标准。

A、煮沸消毒:温度100℃以上 时间≥10分钟

B、营养餐重复使用的餐具热风消毒:温度95℃ 时间≥60分钟

C、红外线消毒:温度 120℃ 时间≥10分钟。

D、洗碗机消毒:水温 85℃ 时间≥40秒钟

六、消毒有专职人员负责,严格执行消毒标准要求,做好当日记录。

七、消毒好的物品按卫生要求存放与使用,严格餐饮具用后洗净、用前消毒原则;已消毒与未消毒的餐饮具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标有明显的“已消毒”、“未消毒”标记;消毒后的餐饮具放入密闭保洁柜中储存,分类摆放、整洁有序。餐具保洁柜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洁净;保洁柜内无杂物及个人用品。

八、洗碗机保持洁净,热力洗消用水、气达到规定的温度;设备上的温度显示装置正常无故障。洗碗机、洗消池用后保持洁净,无残渣,台面、地面清洁无污垢。

九、从餐饮具、容器上清除下来的废弃物以专用带盖容器盛放,做到废弃物不暴露、不积压、不外溢、容器外观清洁。

十、从事洗刷、消毒工作的从业人员经健康培训合格,持有效健康、培训证明上岗;熟练掌握洗消工序与洗涤、消毒的相关卫生知识。

十一、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需经检验合格,符合国家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卫生标准与要求,保证对人体安全无害,索取的检验证明存档备查。

十二、未经消毒的餐饮具、容器不得用于盛放直接入口食品及供餐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的餐饮具。

上一篇:六班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下一篇:关于乔布斯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