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词语(共9篇)
三下语文词语 篇1
三下语文词语解释姓名
1、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像天空中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着。形容又多又密。
2、难以计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3、变幻无常: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指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
4、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又多又快。
5、一泻千里:泻:倾泻。形容江河往下奔流,流得又快又远。
6、千姿百态:姿态万千。
7、云遮雾罩:罩,遮盖。山被云雾笼罩,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
8、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不愿离去。忘:忘记;返:回去。形容恋恋不舍的样子。
9、不知所措:措: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10、尽心尽力:用尽自己的心思和力气,竭尽全力。
11、胸有成竹:画竹子之前心中就有了竹子的形象。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2、文思如泉:形容人写文章的时候,话语像泉水一样涌出,流个不停。
13、笔走如飞:形容思维敏捷,写作速度非常快。
14、拍案叫绝:案:桌子。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15、束手就擒:就:受;擒:活捉;束手:捆住手。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16、古诗两首川:河流。疑:好像。含:包含。泊:停泊。
17、谈笑风生:生:生趣。风:风趣。谈:谈话。形容谈话时又说又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
18、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形容非常小心的样子。
19、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0、生机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生机:富有生命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21、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杂。
22、异口同声:异:不同的。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23、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24、窃窃私语:窃窃:偷偷;私:私下;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25、一筹莫展:筹:筹划、计策;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26、翻山越岭: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27、披荆斩棘:披:打开;斩:砍断;荆、棘:带刺的小灌木。斩除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克服困难。
28、筋疲力尽:筋:筋骨;疲:疲劳;尽:完。形容非常劳累。
29、兴致勃勃:兴致:兴趣;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趣浓厚,情绪很高。
30、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31、不以为然:然: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32、争论不休:争论:各抒己见,互相辩论。休:停止的意思。互相争论不停。
33、将信将疑:将:且,又。半信半疑。
三下语文词语 篇2
“还原”就是回过去, 从语言回到生活, 从语言回到生命。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
“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 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 车子扔在一边。我们走过去, 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 脚上没穿鞋, 地上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 抬起头来,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有经验的语文老师, 一般都会关注其中的一个词语———饱经风霜。其一, 这是一个成语, 要理解它不能望文生义。其二, 这个词语很好地刻画了车夫的外貌特征。理解了这个词语就能更好地理解车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 进而理解鲁迅先生的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博大情怀。在教学这个词语时,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还原。
第一步, 老师问:“同学们, 请闭上眼睛想一想, 在生活当中, 有没有见到过‘饱经风霜’的脸, 如果有, 请举手示意一下。”
第二步, 老师说:“现在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 不使用‘饱经风霜’这个词语, 但是要把这个词的意思说出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了。他们有的说“我看到那个车夫额头上面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 嘴唇干裂干裂的, 眼眶深深地陷进去, 颧骨高高地突出来。”有的说“我看到那个车夫脸蜡黄蜡黄的, 他实际上才三十来岁, 但是看上去就像五十好几了。”有的说“他的头发像一堆稻草, 脸精瘦精瘦的, 就剩一张皮了, 明显营养不良。”一个个不说“饱经风霜”, 一个个说的又是“饱经风霜”。
第三步, 老师又问:“同学们, 那你能不能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出点别的什么来?”一个说:“我知道那车夫干活肯定非常累, 没日没夜地拉车, 不管是烈日酷暑, 还是暴风骤雨, 为了家庭生活, 他要拼命干活。”一个说“他家里一定很穷, 估计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第四步, 老师接着说:“是呀!就是这样一个车夫, 那么冷的天, 他居然还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 他的脚被玻璃的碎片刺破了, 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就这样, 通过对“饱经风霜”一次的体验、猜测、想象, 将词语的形象、意蕴进行了一次生动的还原, 学生把词语演绎得酣畅淋漓, 在今后的正确有效地使用中也一定能灵活自如。在这样一次语言情境的“还原”中, 你的“还原”越真切, 越细致、越生动、越深入, 对语言的学习就越能进入积极、高效的状态。
“融入”也就是透过词语的品读, 让学生进入文本, 融入文本, 活在文本中。在教学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的16课《护士长日记》, 引导学生品味“硬赶”一词, 把自己放进文本中, 体会文中表达的情味。
师:这则日记里包含着深深地母女情, 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妈妈对我的爱?哪些地方又体现了我对妈妈的爱?
生:我担心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妈妈, 早几天就把她“赶”到姐姐家去了。
生:老师, 为什么这个“赶”要加上双引号?
师:好, 别急, 谁能用“赶”“赶开”“赶走”说一句话?
生:我在草地上, 看见一条蛇, 我用棍子把它赶开。
生:妈妈带我去玩, 遇见一条大狗, 妈妈担心我害怕, 忙把它赶走了。
师:同学们, 仔细体会一下, 大家说的“赶”与课文中的“赶”有什么不同?
生:课文中的硬“赶”不是害怕妈妈讨厌妈妈, 也不是不喜欢妈妈, 和我们说的不一样。
生:这个“硬”字还能看出妈妈也很关心我, 不愿意离开我, 是我硬把她赶走的。
……
就这样, 伴随着这样一次生活与生命的还原过程, 学生融入了文本, 进入了文本情景。语言的学习自然是伴随着情感、生命参与的高效学习过程。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技巧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词语教学 技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词语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规定:通过词汇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联系自身的生活以及上下文的意思,对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了解和认知,确保学生能够明白在文章特定语境下该词汇的真实含义,对不同词语的情感色彩进行辨别,能够充分领悟该词汇的使用和表达效果。然而,在小学语文的词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利用字典等工具对词语进行解释和理解,使学生在词汇的学习中脱离了文章和情境,学生盲目地对词语进行死记硬背,极大地影响了课堂词语教学效果。因而,我们语文教师要探究词语教学的技巧使其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一、积极与上下文相结合,对词语进行理解
(一)结合上下文词句义,对词语的意思进行直接感知
在文章中,通过对上下文的阅读和理解,并不难概括和归纳出部分词语的真实内涵,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的同时学会对部分词语的意思进行揣摩,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行解决词语问题。例如,在《将相和》这篇文章中,关于“负荆请罪”这一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读课文,并找出与“负荆请罪”相关的语料,“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通过这句话学生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负荆请罪”的意思和用法,这样他们对词语意思进行了直接感知,并达到了理解的目的。再比如,课文《翠鸟》中对“鲜艳”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鲜艳”一词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结合文章内容来理解。如果教师只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生硬的讲解,学生将很难真正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就更不用说掌握它们的用法了。
(二)结合前后文语句间的联系,对词语进行理解
语句之间具有较为复杂的关系,特别是一些虚词,由于其较为抽象,若教师一味地利用字典等工具进行口头的解释,学生将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难以达到词语教学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在解决这些比较抽象的词语问题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对上下文相关句子进行反复的阅读和理解,并对语句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思考,以便加深他们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课文《海滨小城》中有句“人们把街道打掃的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教师引导学生对“甚至”这一词语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让他们弄懂和理解“甚至”这词语前后短句之间的关系,前文“打扫的十分干净”远没有后句“连一篇落叶也没有”所表示的干净程度深,而且由于干净的效果十分突出而明显,所以在文中使用了“甚至”一词,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便能够对“甚至”这一词语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能明白在何种情境中可以使用该词。
(三)结合上下文句子,感悟故事情节发展
在记叙文中,教师通常会选择对文中相关故事情节的感悟和叙述来对词语进行讲解。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经验不足,对新鲜的事物和故事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将词汇的讲解穿插到故事叙述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例如,在课文《养花》中对“循环”这一词语的理解,教师若是仅仅从字典意思去解释,学生往往很难明白,这时教师可以对课文中这一片段进行叙述,“所以我想借养花来调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于是,总是写一会而就到院子里看看……然后……然后回……然后再……”,通过这样一直重复重复,学生对“循环”一词有了准确深入的理解。
二、通过对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来理解词语
虽然日常生活中的部分知识和小学语文教学有密切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某些词语的理解。然而,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大部分信息并没有真正做到与书面词语相联系。因此,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某些生活化的词语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指导,以便他们将这些词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比如对于书面词语“乳白”“枣红”“米黄”等进行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牛奶的颜色、所吃枣和小米的颜色,并鼓励学生进行回忆,这样学生就能够明白这些书面词语所代表的颜色究竟是什么样的。另外,对于书面词语“树冠”等这类词,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呈现,使学生能够对其的形状和特点进行记忆和把握。
三、开展游戏活动,理解词语
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利用学生这一特点,积极组织和开展游戏活动,并将词语教学贯穿于游戏活动中,将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词语,而且这样的形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操场上》这一课中,教师除了对词语进行基本的介绍和讲解之外,还可以组织和开展词语归类游戏,帮助学生对所学生词进行归类和认知。教师合理地向学生分配“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这些词语卡片,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类,并阐明这样归类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词语。
综上所述,词语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这样才能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明才.浅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技巧[J].小学教育研究,2012(14).
[2]彭梅花.浅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技巧[J].语文教育研究,2013(33).
三下四字词语归类 篇4
ABB式
绿油油、白花花、黑乎乎、红通通、金灿灿、笑哈哈、乐呵呵、气乎乎 兴冲冲、喜滋滋、羞答答、干巴巴、光秃秃、沉甸甸、胖乎乎、慢吞吞 AABB式
家家户户 郁郁葱葱 密密麻麻 干干净净 红红火火 结结实实 零零星星 挨挨挤挤 整整齐齐 匆匆忙忙 反反复复 是是非非 风风火火 干干净净 ABAB式
乌黑乌黑、瓦蓝瓦蓝、打扫打扫、打扮打扮、比划比划、商量商量、研究研究 AABC式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多多益善 津津有味 落落大方 斤斤计较 闷闷不乐 井井有条 息息相关 面面俱到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ABCC式
议论纷纷、得意洋洋、怒气冲冲、可怜兮兮、白发苍苍、硕果累累、生机勃勃 ABAC式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惟妙惟肖 无影无踪 无边无际 将信将疑 快人快语 ABCA式
防不胜防、话中有话、见所未见、精益求精、举不胜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ABCB式
出尔反尔、将计就计、将错就错、应有尽有、见怪不怪、一动不动、一了百了 又„又„式的四字词语:
又香又甜 又大又圆 又白又胖 又细又长、又跳又唱 又打又骂 又亲又抱 含数字的四字词语:
一本正经 一心一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千言万语 五湖四海 含十二生肖的四字词语
胆小如鼠、力大如牛、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叶龙好龙、虎头蛇尾、一马当先、亡羊补牢、杀鸡吓猴、鸡犬不宁、狗急跳墙、猪朋狗友 带有人体器官的四字词语
头重脚轻、目不转睛、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浓眉大眼、一手遮天、掌上明珠 带有颜色的四字词语
橙黄橘绿、花红柳绿、万紫千红、是非黑白、心灰意冷、白发苍苍、青出于蓝 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春满人间 风和日丽 万紫千红 鸟语花香 百花争艳 百花齐放 春回大地 春色满园 阳春三月 争奇斗艳 草长莺飞 群芳吐艳 描写夏天的四字词语:
骄阳似火 大雨倾盆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烈日当空 郁郁葱葱 夏日炎炎 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秋雨绵绵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果实累累 瓜果飘香 五谷丰登 天高云淡 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
瑞雪纷飞 数九寒冬 白雪皑皑 天寒地冻 冰天雪地 寒冬腊月 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 姹紫嫣红 高大挺拔 千姿百态 百花怒放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 描写自然现象的四字词语: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光芒万丈 夜幕降临 星光灿烂 光芒万丈 落英缤纷 满天飞舞 群芳吐艳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光彩夺目 与读书、治学有关的四字词语: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和时间有关的四字词语:
争分夺秒 惜时如金 一刻千金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 三年五载 日久天长 表现朋友之间情谊的四字词语:
高山流水 情同手足 手足情深 肝胆相照 地久天长 深情厚谊 情投意合 惺惺相惜 朝思暮想
带“不”的四字词语:
迫不及待 得不偿失 貌不惊人 爱不释手 兵不厌诈 惨不忍睹 词不达意 含有比喻修辞的四字词语
水平如镜、挥汗如雨、心乱如麻、胆小如鼠、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柔情似水 含有夸张修辞的四字词语
一步登天、一字千金、胆大包天、气吞山河、惊天动地、人山人海、排山倒海 含有拟人修辞的四字词语
莺歌燕舞、春风得意、兔死狐悲、龙争虎斗、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狗急跳墙带含有近义词的四字成语
自言自语、千呼万唤、千辛万苦、东倒西歪、左邻右舍、五颜六色、七拼八凑 良师益友、摇头摆尾、胡言乱语、粉身碎骨、改朝换代、颠三倒
四、察言观色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南辕北辙 南来北往 天南地北 东张西望 东倒西歪 异口同声 大惊小怪 无中生有 谈古论今 喜新厌旧 深入浅出 小题大做 左邻右舍 左顾右盼(1)有两组反义词:
悲欢离合 古今中外 古往今来 天南地北 出生入死、此起彼伏、大同小异(2)1与2位是反义词: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败垂成 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 轻重缓急 轻重倒置(3)3与4位是反义词: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 举足轻重 无足轻重 礼尚往来(4)1与3位是反义词:
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5)2与4位是反义词: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承上启下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取长补短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绝后
七上八下
积少成多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南辕北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 惊弓之鸟、亡羊补牢、自相矛盾、买椟还珠
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历史故事: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煮豆燃萁、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四面楚歌、纸上谈兵、指鹿为马、入木三分 选择合适的词语
(1)光彩夺目 万紫千红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寸草不生
目不转睛 五湖四海 迫不及待 恋恋不舍
身无分文 身上没有一文钱。形容极其穷困。()形容颜色和光泽非常耀眼。()
紧紧靠拢在一起。课文指荷叶长得很茂密,互相挤在一起。()形容舞姿轻快优美。()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连小草都不长。形容十分荒凉。()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舍不得离开。
()
指全国各地。课文中指全世界。()
(2)神气十足 异口同声 寂然无声 七嘴八舌 迫在眉睫
喜出望外 如愿以偿 蹑手蹑脚 饥寒交迫 不约而同 形容寂静的样子。()
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非常得意或傲慢的样子。()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愿望得到实现。()
形容很多人说这说那,议论纷纷。()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逼近眼前。()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高兴。()形容走路时轻手轻脚的样子。()饥饿和寒冷同时逼迫。()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3)小巧玲珑 成千上万 郁郁葱葱 应有尽有 清澈见底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南辕北辙 大吃一惊 孤单失群指水清而透明,可以看见水底。()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形容物品很多。()
形容小而灵巧、精制。()形容数量非常多。()(草木)苍翠茂盛。()
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形容对意外发生的事情非常吃惊。()孤孤单单,找不到同伴。()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心理想往南边去,却驾车往北走。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4)和颜悦色 连绵不断 若隐若现 恍然大悟 提心吊胆
日月如梭 情不自禁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脱口而出 受益无穷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形容隐隐约约、模糊不清。()(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得到数不尽的好处或利益。()形容非常真诚。()
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形容聚集的人很多。()不假思索,随口说出。()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5)趔趔趄趄
名不虚传
面如土色
琳琅满目
和颜悦色
栩栩如生
语无伦次
下落不明
传播的好名声一点不虚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身体歪斜,脚步不稳。()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形容非常生动,像活的一样。()
三下语文园地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教学重难点: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练习修改习作。2.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预习设计:
1.借助工具书了解反义词和诗句的意思。2.初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3.了解家乡的环境,搜集有关环保的资料。教学准备:
1.积累意思相反的词语以及优美的诗句。2.收集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课下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以及口语交际的练习,学生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要求学生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教学思路:
指导学生整理口语交际课的材料,或想象几年后的家乡变化,或回忆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写成作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写作,训练学生整理材料的习惯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观察、想象相结合进行写作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做一个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孩子。【习作要求】
通过对本组的学习,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写完后,多读一读,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学习中,没准儿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二、读题,明确要求
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请大家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以及与同学交流的收获、体会写下来。作文主题:环境保护;内容选择:可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展开想象,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可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
三、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确定写作范围 提示:如选择写几年后家乡的变化可正面或反面进行描写,也可编童话故事,但主题要明确。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四、自拟题目
(1)“写什么”:自由作文,可以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展开想象,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还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学习中有趣的事情。(2)写作要求:写具体、写清楚、不写错别字。
(3)拟题要力求题目新颖,短小,语言活泼,引人入胜。
五、议一议
1、选出你最喜欢写又最擅长写的那一类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1)组内交流。(2)每组选出一名交流。(3)师生评价。
2、练习写作。
(1)学习范文,引导写作。(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改一改
1、学生自改习作。
修改提示:(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七、誊抄 范文:
我为家乡做贡献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县城,她有着: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柏油马路,一座座拨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辆辆汽车在路上来回穿梭,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可几十年前我的家乡却又是另外一种景象。
爷爷说,他们那时候住的是茅草房,一下雨屋顶就漏雨,而且那时候吃的是野菜,穿的是粗布做的衣服,天天早出晚归干活,却吃不饱,穿不暖。
妈妈告诉我,她们小时候吃饭,桌子上的菜飘着几滴油花,就乐不可支了。那时候天天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时才可以吃点肉,可以吃上饺子。现在好了,整天大鱼大肉的吃着,饺子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了„„是啊,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很大变化,鸡鸭鱼肉经常出现在餐桌上,人们不再追求吃饱,而是追求吃出健康。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原来相比,是多么的幸福啊!
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全球气温升高,从而引发不断的自然灾害。作为少年儿童的我,从现在开始,要为家乡做一点贡献,那就是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实行低碳生活。
在我的倡导下,我家的生活就慢慢低碳了:淘米水留着洗菜,洗衣水留着冲厕所,照明灯全部换成节能灯,纸张正反面使用,无人房间不开灯,电脑用完及时关闭„„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事。每个家庭有着不同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设计的不同减碳方案,都会让我们过着舒适的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很简单,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我们的低碳生活方式,从而为我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3)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4)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5)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2.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4)男女生比赛读
(5)采取多种形式引导背诵诗句。(6)抄写诗句。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
四、限时作业: 1.背诵并抄写诗句。
三下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篇6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àn gē fǎng fú sì yǎng zhèng fǔ yù yán
( ) ( ) ( ) ( ) ( )
jiǎng tái jīng gōng zhī niǎo rén shān rén hǎi
( ) ( ) (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群( )吐( ) 饥( )交( )
( )精( )勤 ( )颜( )色
( )羊( )牢 受( )无( )
1、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我。
2 、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我们一生( )。
三、照样子,写词语。(12分)
例:来来往往
例:美丽——漂亮
叮嘱——( ) 教诲——( ) 能手——( ) 宽阔——( )
例:(光彩夺目)的春天 (认 真)地画
( )的山峰 ( )地说
( )的掌声 ( )地叹气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0分)
1、例:小草发芽了。
小草睡醒了。
A: 荷花随风摆动。
2、例:我们要珍惜时间。
我们怎么能不珍惜时间呢?
A:他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3、例:珍珍的字写得很快。 珍珍的字写得很好。
珍珍的字不但写得很快,而且写得很好。
A:明天有新的太阳。 明天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4、天空中飞着小鸟。(扩句)
5、池塘里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鱼虾。(修改病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不知细叶谁裁出, 。
2、,人无再少年。
3、,万紫千红总是春。
4、日日行, ;常常做, 。
5、回忆《和时间赛跑》课文内容,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 , “ 还让我感到可怕,比 , ”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6、《检阅》一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是指 。“这些小伙子真棒”是指 。学习了这一课,我懂得了同学之间 应该 。
六、选词填空。(4分)
摸索 探索
1、我长大以后要飞上太空( )宇宙的奥秘。
2、他们在暴风雨的黑夜( )着前进。
奥秘 神秘
3、这些有趣的天文现象,勾起他探索宇宙( )的强烈愿望。
4、科学技术并不那么( ),只要努力钻研,就可以掌握它。
七、口语交际。(4分)
期中考试就要到了,大家都在认真的复习功课,可是明明却成天懒洋洋的,上课玩东西,回家看电视,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劝他珍惜时间呢?用上一两句珍惜时间的格言,对他说上几句吧。
八、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15分)
(一)回忆《争吵》这篇课文,回答问题。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 )愤怒,( )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悲哀——( ) 防御——( )
3、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分别是什么呢?(2分)
(二)老虎和狐狸的新故事
自从上次“狐假虎威”事件发生以后,老虎十分生气,它要抓住一切机会报仇。
一天,老虎好不容易发现狐狸正在找东西吃,便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捉住了它。老虎说:“这次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相信你了,除非你能说得我心服口服。”狐狸想:“这次可不能故伎重(chóng zhòng)演了,必须得(dé de děi)想到一个新圈套,让它中(zhòng zhōng)计才行。”不一会儿,它就想到了一个妙计。于是,它对老虎说:“要不是我没发现你,我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你还捉得到我?”老虎不信,说:“那我们就来跑步比赛吧,我要是跑赢了你,我就把你吃了。”只听一声枪响,老虎便拼命向前跑去,连脸都涨(zhǎng zhàng)红了。狐狸却故意跑得很慢,等老虎跑远了,便一溜烟地跑进了林子里。老虎跑呀跑,半天都不见狐狸的踪影,知道上当了。
老虎用爪子拍着脑门说:“我怎么这么笨呢!又让这家伙逃跑了。”
1、划去( )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2、写一句话,用上“无论……都……”。(2分)
3、给画“ ”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2分)
4、读了短文你想对谁说什么呢?(2分)
5、老虎为什么又上了狐狸的当?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3分)
九、习作(25分)
我学会了
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游泳、骑自行车、洗衣服、做饭……
2、回忆你学本领过程中发生的趣事,有什么体会,再按事情发展顺序,就是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清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抓住特点,描写细致,抓住自己学本领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怎么做的就怎么写。
附答案
一、赞歌 仿佛 饲养 政府 寓言
讲台 惊弓之鸟 人山人海
二、群芳吐艳 饥寒交迫
业精于勤 五颜六色
亡羊补牢 受益无穷
1、饥寒交迫
2、受益无穷
三、略
四、略
五、1、二月春风似剪刀
2、花有重开日
3、等闲识得东风面
4、不怕千万里 不怕千万事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6、博莱克 儿童队员
互相尊重 互相关爱
六、1、探索
2、摸索
3、奥秘
4、神秘
七、略
八、略
关注词语教学彰显语文本色 篇7
一、整体粘连——让词语在学生的脑海里“活”起来
维果斯基说过:“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 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 教师应当将词语与生活联系起来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
我在执教《哪吒闹海》这一课时, 发现这篇课文有一系列形容东海龙王父子的四字词语, 如: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胡作非为。这三个词语大同小异, 都有肆意做坏事、搞破坏的意思。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哪吒闹海的原因, 我就紧扣词语进行教学, 先让学生圈出描写东海龙王父子的这几个词语, 再让学生自由朗读, 最后进行交流。教学片段如下:
(指读第一段)
师:读得真流利!这段话当中有些词语很重要, 要读重音, 你知道是哪些词语吗?
生: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胡作非为、治一治。
师:请大家再读第一段, 注意重点词重读。 (学生齐读)
师:嗯, 有轻有重, 就有起伏, 就好听了。这就是进步!这一段讲东海龙王父子的什么行为呢?
生: (齐) 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师:是啊, 龙王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你一定被吓坏了吧? (众笑)
生:龙王父子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生:龙王父子欺压百姓, 胡作非为。
师:真好!你们是真的读懂啦!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是讲龙王父子——
生: (齐读) 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胡作非为。
师:所以哪吒要——
生:治一治他们!
生: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在这里, 无须对这些词语进行逐个讲解, 完全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 让学生思考:读了这三个词语, 脑海里会播放怎样的画面?这样一来, 更加丰富了词语的情感内涵, 学生在读课外书及看动画片时, 对反面人物就会有所了解。让学生自主想象, 在脑海中播放动画片,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果然, 学生说得很精彩, 一个个词语在学生的脑海中仿佛活了起来, 有了生命。
二、表演展示——让词语在学生的动作下“神”起来
好表演是儿童的天性,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也应从儿童的这一天性出发, 充分彰显语文教学的活力, 发展儿童的特性。“词语教学, 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 而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贯穿词语教学, 那么如何让呆板的词语“神”起来, 这就要借助学生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表情、动作。这种表演不是为拓展巩固而演, 而是为帮助理解而交流。
在教《小稻秧脱险记》时, 曾模仿于永正老师对一二自然段进行教学:
师:这两段话中, 还有哪些词语也是写杂草的?
生: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团团围住。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 (生读)
师:读得很准确, 但是你们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吗?我们知道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查字典, 也可以查无字词典, 今天我们换种方式, 通过表演来理解, 好不好?
师:现在老师就是小稻秧, 谁愿意和老师合作, 来演杂草?
师: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 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围住教师)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 (脸上能笑嘻嘻的吗?不够气势汹汹, 动作呢?)
师:我刚搬到稻田来, 正需要营养, 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问台下学生:现在他们应该干什么了?抢)
师:让小稻秧发言吗?小稻秧的争辩有用吗?他们这就叫——不由分说。
生:杂草们, 快抢啊!
师:瞧他们拼命抢营养的样子, 真是—— (出示词语) 蛮不讲理。
这个环节中, 于老师并没有用查字典等一些惯用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而是引导学生演一演、说一说, 并通过亲身实践, 获得亲身体验, 这样就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腐朽为神奇, 教学过程也更加生动形象。在这种不待言说中, 学生已春风化雨般地深刻领会了词语的真谛, 同时, 也加深了对课文及人物的理解。
三、情感“悦”读——让词语在学生的嘴巴中“美”起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几乎是每篇课文都要设立的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也总会三令五申, 要求学生读书要有感情,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不要学小和尚念经。可我们在重视朗读时, 却经常忽略了这样一个学习规律:读好词语是读好书的基础。在教学词语时应注意读出词语的个性, 赋予它感情, 这不但有助于读好课文,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潜在的情感内涵。
正如上例“气势汹汹”一词的教学, 我就注重了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有效“悦”读中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教学片段如下:
师:假如我是小稻秧, 你们几个是杂草。现在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了, 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生笑)
师:你们, 你们要干什么? (装出惊慌的样子)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 (学生普遍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 声音要大, 把腰卡起来。 (师大声地提示)
生: (卡腰、大声、凶恶地) 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刚搬到稻田不久, 正需要营养, 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师小声地, 此时, 学生不知所措)
师:他们应该干什么? (问全体同学)
生:他们应该上前跟您抢营养。
师:对, 要抢。营养在地里, 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 抢起了营养。“小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 下面的同学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不厉害?凶不凶? (生:厉害、凶) 这就是“气势汹汹”。 (生笑)
可见, 在教学中, 只要我们随时注意到词语的个性, 并把他们用不同的声音、表情表现出来, 那么学再多的词语, 学生也不会感到厌烦;只有充分发挥词语的个性, 才能让词语不再呆板, 不再千篇一律, 具有个性美。
要注重语文的词语教学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词语学习 课堂教学
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内容,而是必不可少的,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基础性较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如果以机械式的、僵化的、被动的教学来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其结果可想而知。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作如下探讨。
一、立足生活,化无形为有形
就小学的认知特点而言,以直观认知为主,而抽象认知还处于发展中,高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词语本身是意义的载体,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教学中只注重对词语的外形的掌握而忽视词语本身的意义,不仅学习起来困难,学习后的应用效率也较低。众所周知,一个词语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一种信息,承载的是一种文化,它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词语时,要注重生活这一潜在资源,让学生将学习在生活中内化,从而形成丰富的认知体验。
1.将书中词语返回到生活。如喜悦、愤怒、悲伤和忧愁四个词语的学习,或许学生们心中对几个词语都有大概的体验,但无法用语言来进行表达。此时,教师以“表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喜悦、愤怒、悲伤和忧愁这四个词语所代表的情绪,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感受,然后再进行描述。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类似情感的时候体验这些词语。如此,当学习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学就上升到了用的过程。
2.要利用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感受词语所具有的内涵。上文说到,一个词语就是一种感情,就是一种信息,如果只是用干瘪的概念或意义来定义词语教学,那未免显得太狭隘了。如对“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意盎然”一类词语的学习,光是靠词典、黑板来进行,学生根本无法感受春天的那种生机和活力,而若能带领学生到户外走走,去真切地感受、体验,那么学就不再是“要我学”了,“我要学”的欲望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究,获得的体验会更加深刻,对词语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二、巧用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
词语本身的抽象性让以直观认知为主的小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重重。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词语教学获得了新的生机。多媒体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将静止的东西动态化,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如对“郁郁葱葱”一词的学习,教学中教师先用幻灯片来展示各类茂盛的植物,然后以郁郁葱葱来进行形容,再引导学生了解其具体含义,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再如对“惊慌失措”的学习,教师先用一个简短的视频(如某小偷偷东西被警察发现时的动作)做引导,再让学生对该词语进行描述,结合词义进行造句,这样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掌握。
1.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切不可为了演示忽视教学的本质,让多媒体成为“独媒体”。这种情况在教学中也是经常会遇到的,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整堂课中都在使用多媒体,课堂表面上看很积极热闹,而实质上学生将注意力放到了寻找刺激中,从而忽视了学习过程本身。
2.不用多媒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和上述做法相反的是,一些教师认为多媒体就是“作秀”,还需要花时间进行课件制作,不如让学生多读几遍,多抄几遍。其实不然,多媒体应该使用,关键是要注意如何使用的问题。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另一方面除了要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注意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内容上。如此,多媒体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工具,而不至于教师成为多媒体的技术员。
三、积累应用,活学活用
1.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或偷懒。但在积累过程中,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新课标提倡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进行学习。如词语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结构进行分类记忆,也可根据词语所描写的内容进行分类记忆。如从结构上分为楚楚动人、察察而明、绰绰有余 、花花世界、耿耿于怀、耿耿于怀、呱呱坠地、斤斤计较、历历可数、琅琅上口、朗朗上口等;按颜色进行分类如: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绿衣黄里、五光十色、青红皂白、绿水青山、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等;描写人物表情的如没精打采、勃然大怒、炯炯有神、和蔼可亲、忍俊不禁、神气十足等。
2.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造句,很多教师的一贯做法是让学生抄写词语,然后一一造句。而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法虽对学生的记忆有效,但对学生的词语应用能力培养效果不佳。教学中可提倡在学习一篇课文后选择3~5个词语写话的方式进行,但这主要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教学。这样做的优点在于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只要教师能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从生活出发,结合多媒體和词语的构造特点进行词语教学,相信会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张淑荣.浅析小学语文词语的教学[J].新课程(中),2011,(05).
[2]谢常亮.浅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J].琼州学院学报,2007,(S1).
三下语文荷花教学设计 篇9
一. 导语,揭示课题。(以旧带新,激发学习兴趣)
1. 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板书:莲花)
2. 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
3. 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 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充分利用插图,图文结合,知道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荷花的。)
1、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2、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 自学课文。
四. 自学讨论,理清层次。(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1.“我”去看荷花。2.“我”看荷花。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五. 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第一节:
1. 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 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3.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第二节: 1. 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 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3. 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板书:色彩美)
4. 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 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 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8.(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
表情朗读第四节。
9. 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
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 ]看着满池的荷花。”
(例: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10.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这时放轻音乐,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深情地凝视着图画。其间轻轻地提示:“荷花翩翩起舞了”)
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
(“想着”下面板书“爱”)
“自己仿佛”要读得慢一些,要像真的一样,好像看出了神似的,“风吹来”“风过了”由动到静,要交代清楚。
13.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学生准备。
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板书设计]
荷
花 色彩美
看着 美 冒 露 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 爱 风过了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2. 学生齐读课文。二. 复习阅读。
1. 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2. 第四节是展开想象,课文中的“自己仿佛”“自己觉得”后面写的就是想象的内容。什么叫“仿佛”?(“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
(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例句:
(1)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2)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去采蜜去了。(3)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4)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三. 教补充教材。1.《王冕看荷花》(略读)
(1)导语:刚才同学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们在一年级学习了《王冕学画》,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
教师介绍读物: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有名的书《儒林外史》里选出来的,写的是《王冕看荷花》。小朋友们很快地把这材料看一遍。(学生阅读课文)
(2)指导: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查字典,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针对学生已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等。通过这篇节选的教材,意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读”,理解内容。)
“须臾”是什么意思?天气烦躁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要学会看注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猜读。
(板书:须臾、烦躁)看注释:“须臾”就是一会儿的意思;“烦躁”是指天气闷热。
(4)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突出“人在画图中”)看这些长篇的文章要学会抓主要的。
(5)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意思,你们想想应该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画图中”)
(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
(让学生运用这一句话,不仅是画龙点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指导的意境的体会。)2.《爱莲说》中的两句话。
(1)导入:由于荷花的色彩很美,姿态也很美,因此使人陶醉在画图之中,其实荷花不仅外表美,它的品格也是很美的。宋朝有个哲学家曾这样赞美荷花。(教师板书两句话)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教师先在“甚蕃”、“淤”字上加上拼音,领读两遍,再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讲讲“甚蕃”的意思。然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这两句话的意思。)
(2)讲解:这两句话,前一句的意思是说,水上的、陆上的花草,可爱的很多,后一句是说作者最爱莲花,爱它生长在淤泥之中,却全身洁白不受污染,这是作者对莲花的内在品格的赞羡。
(同学带着赞美荷花的语调读两遍。)
(3)学了这两句话,你们知道李老师要说荷花的什么美? 荷花更美的是品格上的美。(板书:在原来“色彩美”“姿态美”下面加上“品格美”)
正因为荷花不仅外表美,内在的品格也很美,所以我们爱荷花。我现在请小朋友用这样的句式连贯地说荷花的美。板书:
我爱(),我爱(),我更爱()。
例句:
我爱荷花的美丽色彩,我爱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我更爱荷花的品格,她出淤泥而不染。(这里补充荷花的品格美,目的是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再深化一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加深对荷花的情感。)
(4)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中,但是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我们就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他们。说话训练: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野外看了野花,野花有许许多多,有各种美的色彩,也有好的品格,你们觉得那一种野花最美?
我们就来说蒲公英,你们自己出个题目吧。(学生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
荷花
蒲公英 色彩
我爱,花
外表美 姿态美 我爱,茎叶
内在美 品格
我更爱。
课后反思:
《荷花》一文,我这样设计 : 一欣赏、品味、情境感悟
由谈话引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配乐范读,纠正字音的同时,激发学生朗读情趣。其后,充分利用书上插图,学生在音乐和教师的讲述中欣赏文中一幅幅精美的荷花插图。在美的欣赏后,学生再次自读课文,细细品味并设想自己站在荷花前的情境,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二 摘抄、诵读、亲密接触
孩子们在音乐中摘抄那些精彩的句子,细细揣摩那些令她喜欢的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美美地摘抄之后,学生在音乐中朗读自己摘抄的语句,交流相互情感体验。此时,学生经历了由文到像,由像到文,由文入境,由境激情,人文相融地过程。就能达到感悟了解、无为而至的语言积累的目标。
这样的课文积累是乎已经完成,但是,我却没有就此止步,积累不能停止在课文中。三积累、运用、才情勃发
以课文做为始发点,将积累引发到课外。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语句之后,出示中国古典诗词,师生共同诵读,在《小池》 《荷花》,以及晏殊的《渔家傲》中共享荷香四溢,在《爱莲说》中感受荷魂精髓。学生再次摘抄这些凝聚了中国文化精华的诗句,他们被语言文字的美所震撼。
是不是到此就结束了呢?当然不,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将摘抄的语句进行修改、加工,结合《练习七》学用字词句,写写自己喜欢的另一种花。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围绕课题设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指名朗读课题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三)交流自学情况
1、交流第一个问题
(通过品读,感受汤姆钓鱼技术的熟练以及钓着大鲈鱼后惊喜激动的心情和爸爸对儿子的赞赏。)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爸爸”“赞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2)比较句子
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 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通过汤姆心情变化的词句,感受爸爸的高尚人格,感悟汤姆心情变化的原因和当时的想法。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
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分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提示
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2)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五)作业
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 惊喜 → 不情愿 爸爸: 赞赏 → 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反思
【三下语文词语】推荐阅读:
三下语文词语积累1课件10-08
三下语文生字组词07-02
三下语文渗透环保教育07-10
三下语文德育渗透教案07-27
三下语文复习要点110-10
苏教版三下语文 雪儿 教学设计10-12
苏教版语文课堂作业本三下答案07-27
三下07-22
三下乡06-25
三下数总结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