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肿瘤科科建设(精选6篇)
中医院肿瘤科科建设 篇1
肿瘤放疗科科室简介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WHO权威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约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放疗的贡献约为18%。约70%的肿瘤病人在其治疗的过程中需作放疗。放疗的主要治疗病种为: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妇科肿瘤和淋巴瘤等常见肿瘤。然而,随着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和放射技术的发展,现代放疗范围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实体肿瘤,包括肝癌、胃癌、胰腺癌等。
北京肿瘤医院放疗科始建于1976年,放疗科人员有20余人。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第一台直线加速器在这里研制成功。20多年来,放疗科一直在发展壮大,先后添置了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Co-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模拟定位机、二维计划治疗系统、三维计划治疗系统、浅部热疗机、深部热疗机和全身热疗机等大型设备。2000年放疗科开始开展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至今已治疗患者2000余例,2004年放疗科安装了北京市唯一一台三维适形动态调强放射治疗系统,迄今已治疗患者400余例,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科室现有医生、技术员和护士48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生及主管技师6名。放疗科每年收治近两千例患者,在多种常见肿瘤如头颈肿瘤、肺癌、消化道肿瘤、淋巴瘤、软组织肿瘤等的放疗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在动态调强治疗、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等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在肿瘤基因治疗结合放疗、热疗的科研和临床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
科室大部分医疗人员有出国深造的经历,与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关系密切,每年都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顶尖医生和物理师来放疗科报告交流。放疗科不仅重视对外交流,而且院内交流也十分频繁,如每周二下午都要与外科、内科进行肺癌的多中心联合会诊等。
1995年放疗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此后,一直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直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修生的培养、教学任务。由朱广迎主任医师主编的《放射肿瘤学》教材自2001年出版以来,每年都加印一次,已成为最有影响的放射治疗教材之一。迄今,已培养研究生7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6名;在读研究生10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6名。每年培养进修生15名左右。1999年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新药的临床试验资格后,已参与了十多项临床实验,而且在“腺病毒携带人P53抑癌基因提高头颈鳞癌放疗疗效的II期临床研究”及“腺病毒携带人P53抑癌基因提高头颈肿瘤放疗疗效的IV期临床研究”中,为组长单位。
科室人员十多年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研基金及973项目在内的19项科研任务,在国内获奖4项,发表论文二百余篇。有多人在国内外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学术兼职包括:中华放射肿瘤学会热疗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热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临床热疗学会副主席,国家医药管理总局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副主编(香港世界卫生出版社);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常委,北京放射肿瘤学会常务委员;北京市放射物理组组长;北京放射技术组组长;北京放射肿瘤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会热疗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抗癌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室人员秉承北大的良好学风和医风,以减轻患者痛苦、征服肿瘤为己任,正不断进取,努力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医疗服务。
中医院肿瘤科科建设 篇2
1 何谓医院文化
1. 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至今尚没有取得共识,它是运用于企业管理,而又高于企业制度的一种意识形态。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 《寻求优势》一书中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成员 “共有的价值观”或 “基本信念”。他们说,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者积极倡导的,由企业领导者将其基本信念、基本价值观等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进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而工作,就会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
1. 2 医院文化的内涵
医院文化是20 世纪80 年代,一位医院管理学者把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运用于医院管理中所得到的衍生物,指的是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思想、宗旨、观念等意识形态,再配以相互适应的制度和完整的组织结构。[2]
1. 3 医院文化的特性
医院文化和企业文化具有相同的特性,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的是职工价值和团队精神。医院团队和企业团队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信念作支撑,去追求长期经营和树立品牌的远大目标。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之间的竞争从原有的技术竞争和规模竞争,逐步转向服务意识与内涵建设的竞争。唯一不同的是,企业通过文化建设追求品牌价值的最大化,最终产生利润的最大化; 而医院追求的是 “为人民服务” 和 “救死扶伤”的宗旨,品牌价值体现的是百姓的口碑。
2 云南省肿瘤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2. 1 以文化建设为先导
医院文化是医院职工一整套共享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云南省肿瘤医院始终提倡以文化建设为先导,努力打造团队精神,确立医院核心价值体系,把每一个职工的个人梦想同医院愿景、宗旨、目标联系起来,凝炼了全体职工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医院核心价值的认同。职工不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自觉自愿地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前行,从而推动医院不断发展。
2. 2 以文化建设代替制度建设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能有效改善医院职业环境。医院制度的强制实施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按部就班缺乏人性化,容易导致职工出现倦怠心理,扼杀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文化建设是将医院的发展目标和行为准则植入每一名职工的思想,让职工具备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同时树立起担当意识,如果每个人的辛苦付出都能得到认可,那就能自然体现出一所医院的医疗文化和价值文化。[3]文化所产生的引导力量远比规章制度有效得多,因为它能将医院职工凝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2. 3 通过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云南省肿瘤医院近年来通过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科研实力明显增强,教学工作稳步推进。2013 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4 年获批云南省首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云南省肿瘤诊治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詹启敏院士工作站及云南省多个护士培训基地先后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成立。2014 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实现了云南省单个医院一次性获得2 项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医院在发展的20 多年间,收到来自西南地区癌症康复者的感谢信多达数百封,医院从建院初期的无人知晓,到发展成为西南边陲最知名的三甲医院之一,这些累累硕果的取得,离不开医院每一名职工对医院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不计回报的拼搏奉献精神赢得了荣誉,换来了个人和医院的共同成长。
3 加强肿瘤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3. 1 引入医院识别系统以提升医院形象
医院形象包括医院信誉、医疗人才队伍、技术力量与服务水平、职工工作态度和精气神,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个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可以为医院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医院形象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医院医疗服务的信任程度,影响医院的凝聚力和职工士气,影响医疗同行与其交流合作的态度,影响医院自身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塑造优秀的医院形象就必须引人医院识别系统来打造医院文化,运用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和其他识别系统的构建来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4]
3. 2 打造良好的团队精神
医务人员的行为最能体现医院文化的精髓,行为好坏需要思想高度做支撑。良好团队精神的打造,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通过设定团队目标,强化大局意识,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不断加强职工对医院宗旨、愿景、目标的观念认同,使之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领悟到团队利益至高无上的深刻含义,让职工在工作中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在思想意识上规范自己,最终合力为一支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队伍,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教研水平、服务能力的综合提升。
3. 3 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每一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心情愉快地工作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潜能就会被无限激发。因此,要让职工自觉自愿地为实现医院目标而努力付出,就需要领导干部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对职工情感的激励来关注他们的成长,发现职工的优点都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赞美,出现纰漏要把握正确的引导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总之,要运用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职工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为其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营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尊重他人成绩,鼓励职工积极向上。
3. 4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卫生事业守护亿万人民的健康,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新医改的宗旨就是要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确保医疗卫生服务回归公益性。” 这是国家卫计委王培安副主任于2015 年1 月30 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的关于部分省份推进医改工作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5]王培安明确指出,公立医院的首要职责就是公益性。因此,医院文化建设要以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出发点,树立职工服务群众的意识,建立良好医德医风,严格执行医疗行业“九不准”要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注重换位思考,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支持与疏导,为患者提供一个放心、舒适的医疗环境。通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用一点一滴的用心服务去赢取医院声誉。
4 结论
医院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但只要医院领导者不断超越自我、创新机制,按照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符合医院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并使之渗透到医院管理的每个角落,就能使文化发挥出强大的引导作用,成为推动医院持续发展的利器。
摘要:持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是肿瘤专科医院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名片,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的管理理念。云南省肿瘤医院在近年的文化建设实践中,构建了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导向,以培育职工凝聚力为主要模式,以营造和谐医患氛围为主要追求,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逐步渗透到了医院经营管理和医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大幅提升了医院在西南地区的知名度,推动医院发展步入快车道。文章将围绕云南省肿瘤医院近年来的文化建设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肿瘤医院,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忠义,马建辉.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4-25.
[2]徐艳.以医院发展为目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1,20(11):233-234.
[3]刘运祥,李成修,尹爱田,等.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125-126.
[4]王茜.浅议文化对推动医院管理的重要性[J].兵团工运,2011,6(11):119-120.
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 篇3
1 西医治疗肿瘤的缺陷
常规治疗形式主义严重, 缺乏治疗的针对性。临床上常可见到, 几乎所有手术后的肿瘤患者都要经历一段放疗或化疗或放化疗, 以此作为辅助治疗, 目的是杀灭术后残存的癌细胞, 好象是更保险一些, 这对医者或是患者都从情感上、愿望上早已习以为常, 约定俗成, 就广泛运用。殊不知, 除乳腺癌、结肠癌等少部分肿瘤经辅助化疗后, 可降低其5年复发率和死亡外, 绝大多数肿瘤的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善其预后。这样, 非但没有良好作用, 还极可能产生一些副反应和并发症, 徒受放化疗之苦。对于一些已无法行根治切除术且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 临床运用放疗、化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延长一些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然而, 除了乳腺癌能预测化疗的疗效外, 对于绝大多数肿瘤来说难以较准确预测某一患者对某一疗法的反应情况。临床发现, 确有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 无论是否经手术切除、或放化疗是否有效, 其生存期并未明显延长, 甚至因过度强化的治疗而变症并发, 使生存期缩短。现代医学尽管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成绩突出, 但也暴露出了以上诸多缺陷, 这些缺陷的弥补正是中医药的独到优势所在, 也正是博四、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模式。大精深的传统医药新世纪施展优势的广阔天地。
2 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中医药学对本病有着十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历代观察积累了数百张煎服方剂和肿瘤外治经验与方法, 民间也积累了大量的单方验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理气、养阴生津、软坚散结等治法至今仍在肿瘤临床治疗上广泛运用, 并且愈来愈证实这些方法的科学性、可靠性, 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西医术后辅助疗法的不足。
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独特的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 主要可概括为:
2.1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
主要是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改善患者症状, 稳定瘤体, 达到“带瘤生存”, 而不是或很少是直接杀灭癌细胞。因此。瘤体的缩小或改变较缓慢。其有效病例的疗效特点与西医治疗的最大差别是前者瘤体缩小不明显或较缓慢, 但是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较高, 总的生存期延长, 中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稳定病灶、增强体质, 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 使患者顺利接受各种治疗。陕西省中医医院著名老中医谢远明采用加味一贯煎治疗肺癌106例, 总有效率56.6%[2];有报道使用清消养正颗粒治疗消化道肿瘤60例, 结果显示中医证候改善率实验组为96.67%, 对照组为46.67%, 生存期延长, 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 , 提示:应用清消养正颗粒治疗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3]。张亚密, 王希胜, 高玉梅, 使用清瘀扶正汤治疗中晚期胃癌30例, 采用自拟清瘀扶正汤 (黄芪、白芍、元胡、草果、乌贼骨等) 和化疗 (EPA方案、小剂量CF方案)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但中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刘铁成等将7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0例接受抗癌平丸联合FED方案化疗, 对照组36例只接受FED方案化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睡眠、食欲及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但两组近期疗效与毒性反应差异不显著, 得出结论:抗癌平丸能改善睡眠、增强食欲、缓解体质量下降,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5]。刘丹等将72例经细胞或病理学确诊的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 (生脉注射液+梅花点舌丹+NP方案) 及西医组 (单纯NP方案)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实体瘤疠灶、生活质量及中医症状积分, 结果西医组和中西医组的完全缓解 (CR) 均为0, 部分缓解 (PR) 分别为35.29%和28.95%, 稳定 (SD) 分别为47.06%和60.53%, 进展 (PD) 分别为17.65%和10.52%, 两组有效率 (CR+PR) 与控制率 (CR+PR+SD) 比较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P>0.05;而两组中医证候比较, 中西医组较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得出结论生脉注射液、梅花点舌丹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较之单纯NP方案疗效为好[6]。唐静雯师从郑玉玲、杨峰教授, 运用生血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30例, 并与单纯化疗26例做对照观察, 治疗组由于采用生血解毒汤配合化疗治疗, 多数患者生活质量保持良好, 40.0%的患者卡氏评分提高, 而对照组仅有15.4%的患者卡氏评分提高。两组对比, 经卡方检验, χ2=5.60, P<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7]。
2.2 增效减毒
与放化疗结合治疗肿瘤患者, 明显减少其毒副反应发生率;杨树明等将9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 治疗组在放疗的同时服用中药参芪六味地黄汤, 结果显示参芪六味地黄汤加放疗可明显提高食管癌的近期疗效, 减轻毒副反应[8]。郭洪斌等将恶性肿瘤患者596例, 分为A组 (应用黄芪+化疗) 312例, B组 (单纯应用化疗) 284例。A组化疗前2~4d起到化疗周期结束后5~7d应用黄芪注射液30~40m L/d静脉滴注;B组单纯应用化疗, 化疗后抽静脉血测定两组患者HB、WBC、PLT、ALT、AST、BUN、Cr、CK-MB、CD3、CD4、CD8, 比较胃肠道毒性。结果显示A组HB、WBC、PLT、ALT、AST、Cr、CK-MB及胃肠道毒性发生率、程度低于B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CD3+、CD4+、CD8+、虽然两组都下降, 但是A组下降轻微, 有统计学意义。得出化疗中应用黄芪可提高免疫功能, 增加疗效, 减轻毒副作用[9]。黄莉等将63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予顺铂加康艾, B组单用顺铂, 予腹腔内注入, 每周1次, 连续4周, 再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顺铂加康艾组腹腔内给药有效率较单用顺铂组有显著提高, 两组治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另外, 加用康艾组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较单药组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得出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水在提高了临床疗效的同时, 能减轻化疗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10]。何建平, 徐建辉, 任莉, 易成等, 使用康莱特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结果显示不同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疗效不同。其中对肺癌、乳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有效率分别为73.3%和66.6%, 2例淋巴瘤所致的胸腔积液均无效。康莱特联合顺铂胸腔给药的毒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 (35.0%) , 无明显骨髓抑制现象, 亦无心、肝、肾毒性[11]。廖国清王红梅等将28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2组, 每组144例。治疗组使用NP方案 (诺维本+顺铂) +康莱特注射液200mL, 每天1次, 连用20d;对照组:单用NP方案。完成2周期后作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44.4%, 对照组33.3%,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血液毒副反应和消化道反应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化疗后较化疗前比较, CD3比例略有上升, CD4和CD4/CD8明显上升, CD8明显下降 (均P<0.05) 。得出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 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
2.3 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吴继萍等对6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 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 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藤颗粒 (组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 加用红藤、黄芪等药物组成) 。结果显示:治疗组免疫功能提高, 总有效率83.3%, 显著优于对照组[13]。吴玉泉等用复方抗瘤冲剂 (黄芪、生晒参、白花蛇舌草、三七、赤芍、土茯苓、冬虫草、拳参、姜半夏、枳壳、神曲等近20种药物) 治疗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21例。化疗2个疗程 (6周) 结束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免疫球蛋白, 有效率100%[14]。姜初明等将101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药加化疗) 54例, 对照组 (单纯化疗) 47例, 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益肾中药 (生黄芪、紫丹参、猪苓、茯苓、枸杞子、女贞子、仙灵脾、半枝莲、炙鳖甲、生薏苡仁、红枣) , 并随证加减。观察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治疗后免疫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5]。罗长义以益气养阴方 (生黄芪、北沙参、生白术、天门冬) 为主治疗化疗后晚期肺癌30例, 酌情配伍清热解毒 (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 和软坚散结 (夏枯草、生牡蛎、海藻、瓜蒌皮) 药物, 3个月后免疫指标测定好转[16]。张明等报道, 康莱特注射液 (中药薏苡仁制剂) 单用治疗放、化疗后晚期实体瘤患者32例, 总有效率78.1%。经动物实验证实, 该药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减低放、化疗的副作用, 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17]。刘景田等发现中药多糖对红细胞免疫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如地黄多糖是通过影响荷瘤小鼠的免疫监视系统, 特别是T淋巴细胞功能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茯苓多糖及猪苓多糖可以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 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香菇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及冬虫夏草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亦可作为肿瘤化、放疗的辅助用药[18]。
2.4 具有抑制癌基因转录和癌蛋白表达及抗细胞突变、促进肿瘤凋亡与良性分化的作用
索晴等采用MTT法检测黄药子及黄药子配伍当归后的含药血清对肉瘤细胞 (S180) 和肝癌细胞 (H22) 增殖的抑制作用,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用药后两种癌细胞的P-糖蛋白 (P-gp) 的表达。结果:当归可提高黄药子对两种癌细胞的抑制率, 同时可降低P-gp的表达。结论显示黄药子配伍当归后可能通过降低P-gp的表达增加黄药子的抗肿瘤作用[19]。黄金玲, 蔡横, 顾武军, 用ICR小鼠建立S180和EAC移植瘤模型, 分别观察加味小陷胸汤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与荷瘤生存时间的影响;用MTT法检测其对人胃癌SGC-7901及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显示加味小陷胸汤 (40g·kg-1、80g·kg-1) 对小鼠S180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4.70%和51.12%, 对荷EAC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3.47%和53.26%;加味小陷胸汤 (1.0~4.0mg/mL) 对人胃癌SGC-7901、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制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得出结论:加味小陷胸汤具有抗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EAC及人胃癌SGC-7901、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作用[20]。杨传标等, 制备大鼠实验性肝癌脾虚证和湿热证模型, 设正常对照组, 肝癌脾虚证模型组, 肝癌湿热证模型组, 肝癌脾虚证治疗组, 肝癌湿热证治疗组。肝癌脾虚证治疗组和肝癌湿热证治疗组各鼠给予健脾康复方治疗。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IGF-ⅡmRNA表达, 观察健脾康复方对IGF-Ⅱ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肝癌脾虚证和肝癌湿热证模型组IGF-Ⅱm 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 。肝癌脾虚证治疗组IGF-Ⅱm RNA表达显著低于肝癌脾虚证模型组 (P<0.05) , 肝癌湿热证治疗组IGF-Ⅱm 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 (P>0.05) 。得出结论:健脾康复方对大鼠实验性肝癌脾虚证IGF-Ⅱm 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21]。杨传标等采用1, 2-二甲基肼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大肠癌模型, 观察健脾康复丸对大鼠大肠癌TERTmRNA表达及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原位杂交法检测大肠组织TERT mRNA表达。结果:健脾康复丸高剂量组TERT mRNA阳性表达率为33.3%, 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的75% (P<0.05) 。实验结束时健脾康复丸高剂量组体质量高于模型对照组 (P<0.01) 和希罗达对照组 (P<0.01) , 健脾康复丸低剂量组体质量也高于模型对照组 (P<0.01) 。结论:健脾康复丸能够抑制大鼠大肠癌TERTm R NA表达, 并能防止大肠癌大鼠体质量下降[22]。裘维焰建立小鼠Hep A和S180肉瘤动物模型, 造模动物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环磷酰胺 (CTX) 组、四君子汤、r IL-2组、四君子汤+r IL-2组、IFN-γ组、四君子汤+IFN-γ组, 另设正常小鼠组。连续用药10d, 计算抑瘤率, 摘取脾脏进行免疫功能测定。结果:两者合用能明显提高抑瘤率, 并能不同程度的提高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IL-2、IFN和NK细胞活性。结论:四君子汤能有效增强生物反应调节因子 (IL-2和IFN-γ) 的抗肿瘤活性[23]。熊丽等,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TDHGG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肿瘤细胞抑制率与药物剂量呈直线相关;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处理组;肝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3.9%、18.1%、5.8%,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其中G0/G1期细胞数增加, 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结论:TDHGG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生长, 并可干扰肝癌细胞增殖周期,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24]。金国梁等采用注射己烯雌酚和黄体酮进行子宫肌瘤造模, 对造模大鼠分别给予消颗粒、桂枝茯苓胶囊和三苯氧胺, 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子宫大体解剖形态学和光镜下病理形态改变, 并检测血清免疫因子IL-2、TNF-α水平及抗细胞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大鼠均出现较明显的子宫平滑肌瘤样改变, 消颗粒各剂量组大鼠子宫肌瘤样增生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模型组相比, 其血清IL-2水平升高 (P<0.01或P<0.05) , TNF-α水平 (P<0.01) 降低, 尤以消颗粒高剂量组最为明显;在细胞凋亡调控方面, , 尚能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 与模型组相比, ,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1) 。结论:消颗粒对于大鼠实验性子宫肌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调整并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防治子宫肌瘤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25]。李彦博等, 血道转移实验为小鼠经尾静脉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 观察荷瘤小鼠的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淋巴道转移实验以腹水型肝癌H22瘤株在小鼠右下肢爪垫内侧皮下注射接种, 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重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小鼠免疫器官的变化。结果:益气养阴方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并且可明显改善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结论:益气养阴方对H22腹水型肝癌血道及淋巴道两种转移途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26]。张彦, 对39例肝癌疼痛患者采用莲莪止痛方 (柴胡、半枝莲、莪术、丹参、郁金等) 口服, 配合金香散结膏外贴治疗, 7d为1个疗程, 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有效率为83.6%。提示:本方法可以缓解肝癌疼痛,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7]。
3 结语
中医疗法对肿瘤康复的意义 篇4
1 中医辨证在肿瘤康复中的作用
中医疗法在肿瘤康复中的应用越来越被大家认可。西医个体化治疗与中医的辨证论治不谋而合。在肿瘤康复中应用辨证分型治疗, 不仅能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而且能够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 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中医学主张调理阴阳, 促进阴平阳秘, 这是肿瘤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2 调节情志对肿瘤康复的作用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格致余论》记载:“忧怒抑郁, 朝夕积累, 脾气消阻, 肝气积滞, 遂成隐核, 又名乳岩”;《素问》:“膈塞闭绝, 上下不通, 则暴忧之病也”。
2 . 1 药物调节情志:临床中广泛应用中药、方剂调节情志。陈杏清[4]等用解郁方 (柴胡、延胡索、制香附、当归、白芍) 治疗肿瘤患者, 结果显示解郁方能缓解多种肿瘤 (如:乳腺癌、呼吸道肿瘤、消化道肿瘤等) 患者的情绪异常, 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2.2 注重心理疗法:心理疗法别具特色, 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中医心理疗法包括:劝说开导、移情易性、暗示解惑、顺情从欲。具体方法如下: (1) 启发诱导患者, 解除患者的疑虑, 提高患者的信心, 主动配合治疗。 (2) 据患者病情、性格的不同而酌情运用, 旨在调神。 (3) 通过患者亲友、单位及社会的配合, 共同为癌症患者奉献更多爱心与人伦温暖, 以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5]。
3 音乐疗法的应用
音乐疗法是近几年才受到关注的方法, 而中医理论自古就有五音入五脏的说法, 五音为角、徵、宫、商、羽。五脏为肝、心、脾、肺、肾。宫调为长夏音, 具“土”的特性, 主化, 通脾, 协调脾胃升降, 兼能保肺利肾, 患者孤独苦闷时可多听, 如《蓝色多瑙河》、《春江花月夜》等。商调为秋音, 具“金”的特性, 主收, 通肺, 促进全身气机内收, 调节肺气宣降, 兼养阴保肺、补肾利肝, 患者悲伤绝望时可多听, 如《第五命运交响曲》、《悲怆》交响曲等。角调为春音, 具“木”的特性, 主生, 通肝, 能调节肝胆疏泄, 兼助心调脾和胃, 患者愤怒时可多听, 如《春之声圆舞曲》、《春》等。徵调为夏音, 具“火”的特性, 通心, 促进全身气机升提, 益心阳、助心气, 兼助脾胃、利肺气, 患者绝望时可多听, 如《喜洋洋》、《步步高》等。羽调为冬音, 具“水”的特性, 主藏, 通肾, 促进气机下降, 利于肾藏精, 兼助肝阴、降心火, 患者暴躁时可多听, 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小夜曲》等[5,6]。
4 食疗在肿瘤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 食疗在中医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中医的一大特色。食疗也广泛应用于肿瘤康复治疗中, 其原则是:扶正固本, 保护胃气, 调理阴阳[7]。
4.1 扶正固本:肿瘤发生与正气虚弱有密切联系, 因而扶正固本为肿瘤食疗的首要原则, 且临证时需衡量气血阴阳辨证施“膳”。气虚者可食用珠玉二宝粥 (《医学衷中参西录》) 、补虚正气粥 (《圣济总录》) 、山药清汤 (《圣济总录》) 、薏苡仁莲子粥 (《粥谱》) 、百合薏苡莲子羹 (《本草纲目拾遗》) 等[8];阳虚者可食用羊肉羹、狗肉汤等;血虚者可食用桂圆红枣粥等;阴虚者可食用地黄粥、黄精玉竹粥等[7]。放化疗后食用菜花、甘蓝、芹菜等减轻放疗反应;食用银耳、绿茶抗辐射;食用生姜、无花果健胃止呕[9]。
4.2 保护胃气:古人云:“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 “胃气一败, 百药难施”, 因此肿瘤的康复治疗关键在于保护胃气。顾护胃气选用糯米粥、豇豆粥、红枣粥、鸭汁粥等;提高食欲促消化可选陈皮鸭、白萝卜饼、山碴神曲粥等[7]。
4.3 调理阴阳:食疗应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进行调补。如阳偏胜者, 可食用五汁饮、海带冬瓜豆瓣汤等;而阴偏胜者, 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肉桂甘草牛肉羹等[7]。总而言之, 其目的在于恢复机体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
5 针灸对肿瘤康复的影响
针灸对疾病的疗效已获得普遍认同, 其对肿瘤康复的作用主要有: (1) 缓解癌症疼痛。王盛春[10]等研究发现针刺加穴位注射组比吗啡治疗组镇痛起效快, 且在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吗啡组。 (2) 改善骨髓抑制反应。周俊青[11]等将化疗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 (口服维生素B、 吗丁啉等) , 结果治疗后针刺组的Hb、WBC、RBC数值均高于药物组, 且针刺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 (3) 减轻消化道反应。王孝平[12]等发现针灸治疗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 (4) 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研究报道针灸不但能提高白细胞数量, 还能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预防感染、协助化疗的顺利完成[13]。
6 运动疗法在肿瘤康复中的作用
运动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的一般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免疫系统功能的提高[14]。中医传统功法, 如传统气功、五禽戏、太极拳、练功十八法、八段锦。传统气功注重调整呼吸、身体活动和意识, 是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为目的的锻炼方法。它不仅可以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 也能改善人体的心理功能[6]。五禽戏是以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来练习的一种功法, 主要用于肿瘤康复时期四肢锻炼;太极拳给人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以自身暖和微汗为度, 此功法适用于体力较差的肿瘤患者[15]。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问题, 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随着中医疗法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证实中医对肿瘤康复具有可观的疗效, 我们应该重视、肯定它的作用, 并善用这一传统瑰宝。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今后可从更多途径研究治疗肿瘤的方法, 从而在肿瘤的防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基层医院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护理 篇5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护理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将是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1]。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射线、化学药物、中医药及生物治疗等。化疗是基层医院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是中晚期肿瘤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化疗有许多的毒副反应, 根据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 能减轻病人痛苦, 促进病人舒适, 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元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各类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病人112例, 其中男73例, 女39例。年龄最大者83岁, 最小7岁, 平均年龄45.2岁。原发性肝癌31例, 白血病25例, 肺癌21例, 恶性淋巴瘤9例, 乳腺癌9例, 胃癌7例, 大肠癌6例, 脑胶质瘤2例, 食管癌2例。
2 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T、P、R、BP、尿量、神志、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并及时做好各种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2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一般都有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的不良情绪, 争取家属配合, 共同给予心理支持。
2.3 饮食护理
对恶性肿瘤病人给予足够的营养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肉类、蛋类、奶类、鱼、豆制品, 多吃绿叶蔬菜及水果等。食物温度要适宜, 温度过高可加重呕吐, 过冷可刺激胃出现痉挛有腹胀而引起呕吐[2]。禁食坚硬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常吃一些可抑制癌细胞生长的食物, 如卷心菜、荠菜、黑木耳、蘑菇等。
2.4 药物不良反应护理
2.4.1 脱发护理
部分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脱发, 特别是应用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等药物的病人更加明显。因此, 在应用化疗药物前应告知病人可能有脱发, 但在化疗间歇期会长出新发, 使其有心理准备:给药前10min用冰帽, 持续至停药后30min, 对防止或减轻脱发有一定的作用:对脱发者, 可指导病人带假发或帽子维护自我形象。
2.4.2 呕吐护理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 整洁, 去除异味:避免进食与化疗药物稀释后颜色相同的食物, 以防产生不良刺激:静脉化疗最好于餐后3~4h进行, 因为此时胃充盈度小, 发生呕吐的机率小:对药物反应严重者, 可在病人午睡时给药:病人出现呕吐时应及时给予安慰, 帮助病人用温水漱口, 及时清理呕吐物, 呕吐剧烈者, 应根据医嘱使用胃复胺、维生素B6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
2.4.3 泌尿系护理
大多数化疗药物对肾脏有较强的毒性作用, 因此化疗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每日饮水4000m L以上, 保证病人的尿液每天达3000m L以上, 并定期监测肾功能。对留置导尿者应做好会阴护理、尿道口护理, 保持导尿系统密闭, 防止尿路感染。
2.4.4 骨髓抑制护理
许多化疗药物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骼抑制, 导致全血细胞减少。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每周测体重1次, 查血象1~2次, 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嘱患者不用手挖鼻孔, 不宜用电剃须刀, 防止损伤皮肤。若白细胞低于3.0×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时需暂停给药, 并给予补血药物, 加强营养。若白细胞低于1.0×109/L时, 需行保护性隔离。
2.5 药物外漏的护理
化疗药物对血管有较强的刺激性, 加之恶性肿瘤病人大多情绪不稳定, 易造成药物外漏。首先应仔细、科学地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 妥善固定。一旦发现患者药液外漏, 应立即停止输液, 抬高患肢, 保留针头, 回抽外渗药物并注5~10m L生理盐水稀释渗出的药物, 局部冷敷和/或用硫酸镁湿敷, 也可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还可用六神丸30粒研末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采用暴露疗法, 每日2~3次[3]或洗必泰湿敷, 一般在2d内有效或治愈。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新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化疗是基层医院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而由于化学药物均有其不同的毒性作用, 在治疗过程病人会产生各种不适, 故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同时, 更应注意心理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等, 使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处于最佳状态, 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与满意度,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佩云.肿瘤的社区护理[J].社区常见健康问题, 2007, 112.
[2]陆茸茸, 吴群.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中西结合饮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9) :744~745.
中医院肿瘤科科建设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2~2013年收治接受肿瘤介入治疗的医院感染患者共32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5岁,其平均年龄为(44.5±5.5)岁。本次研究所有对象均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关于医院感染的诊断相符合。
1.2 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内容主要有:年龄、肿瘤癌变部位、感染和基础疾病、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相关抗菌药物使用等。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单因素分析出为显著性变量的结果进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高危因素多元性分析。
2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以下为高危因素:年龄、癌症部位、多种抗菌药物使用、放化疗治疗以及住院时间(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危因素为:癌症部位(OR=8.3)、住院时间(OR=6.8)、放化疗治疗(OR=5.3)以及多种抗菌药物使用(OR=4.5),所有因素P均<0.01。
3 讨论
肿瘤介入治疗是通过把化疗药物以特定的导管作为渠道,直接注入到靶血管病变区域,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保持药物的浓度,且有着极强杀伤力,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全身性不良反应事件的概率偏低。患者的年龄越大,则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相对也会越高,年纪超过60岁的介入治疗肿瘤患者,其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大约在35%左右,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呈现出衰退的情况,防御能力相对于中青年也有所不如导致。在本次研究中,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癌症部位、住院时间、放化疗治疗以及多种抗菌药物使用等。出现医院感染患者的癌变部位主要为上、下呼吸道,其感染率接近50%。医院内部的病原菌较多,可以空气为媒介进行传播,另外此类癌变部位患者需要接受气管插管吸痰等侵入性操作,对呼吸道黏膜会有伤害效果,因此癌变部位在呼吸系统时最易出现院内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则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越高,本次研究患者住院时间大部分超过3个星期。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致病菌出现交叉感染的概率正在不断升高,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得患者体内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这也使得患者真菌感染事件发生概率增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可知危险因素之间并非独立关系,而是能够互相影响,因此在对患者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时应该注意各种因素。
【中医院肿瘤科科建设】推荐阅读:
结肠肿瘤/中医药疗法07-16
乳腺肿瘤/中医药疗法论文02-02
中医院创省中医名院建设规划10-06
中医院中药房建设08-18
中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2-23
中医医院护理学科建设01-09
中医医院妇产科建设06-26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01-01
医院度中医药文化建设总结09-26
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申请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