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2024-08-20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通用10篇)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1

投票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选民写票,其他人不得围观和干预。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书写选票的,可以委托其信任的人代写。

第五十条 选民应当到投票站或者参加选举大会投票。在选举期间外出的选民,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本选区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并应当持委托人的委托书和选民证领取选票,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为投票。

第五十一条 选民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选民,也可以弃权。

第五十二条 投票前,由监票人当众检查票箱并加封条,然后开始投票。投票结束,当众封箱。开箱计票时,应当将投票人数和票数加以核对,并作出记录,由监票人签字。流动票箱应当与本选区其他票箱一起,在监票人监督下开箱计票。

第五十三条 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

每一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者少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多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

第五十四条 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人数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本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另行选举时,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三分之一。

第五十五条 各选区的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依法确定是否有效,并分别在各选区予以公布。

第五十六条 区、县和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均不得同时担任无隶属关系的其他行政区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八章 代表的补选

第五十七条 区、县、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任期内,因故出缺,由原选区补选。

第五十八条 补选区、县、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设立补选机构,主持补选工作。

第五十九条 补选出缺的代表时,应当重新核对选区现有选民名单。在投票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由补选机构公布选民名单、投票选举日期和地点。

第六十条 补选代表,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可以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也可以同应选代表的名额相等,代表候选人的具体人数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六十一条 补选机构应当在投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公布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经选民酝酿协商后,由补选机构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并在投票选举日的三日以前公布。

第六十二条 补选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补选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第六十三条 补选出缺的代表时,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实施细则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九章 对破坏选举的制裁

第六十四条 为保障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破坏选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妨害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二)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害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三)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四)对于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者对于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的。

国家工作人员有前款所列行为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以本条第一款所列违法行为当选的,其当选无效。

第六十五条 选举委员会发现有破坏选举的行为或者收到对破坏选举行为的举报,应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及时移送有关机关予以处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2

会上, 第三届机关党委书记任云代表管局机关党委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几年管局机关党委在省直机关工委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协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等专题学习教育工作以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对几年来党建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党建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还包括了近几年来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

会议通过民主选举程序, 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第四届机关委员会和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省直机关工委委员杨明对新当选的“两委”委员表示祝贺。他要求省通信管理局新一届机关党委和纪委在局党组的领导下,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坚持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一要尽职尽责, 切实增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 引导全体党员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二要不忘初心, 把管局机关党建工作推向深入。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做到“五个坚持”, 深化思想政治工作, 深化组织建设, 抓住党支部这个基础, 开展好“三会一课”, 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三要着眼根本, 加强机关“两委”自身建设。机关“两委”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 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支部和每一名党员, 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的“两委”班子, 通过真抓实干, 创造新业绩, 做出新贡献。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3

【发布日期】1995-11-30 【生效日期】1995-11-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北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实施细则

(1984年7月18日湖北省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1987年2月17日湖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北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选举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1995年11月30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17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北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选举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第一条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结合我省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第二条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

第三条 第三条 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市区内的,其所属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选民,参加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参加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驻在乡、民族乡、镇的中央、省、自治州、地区所属机关、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选民,可以只参加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参加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第二章 选举机构

第四条 第四条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乡、民族乡、镇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省、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

第五条 第五条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选举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其成员十一至十五人,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五人,委员若干人,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乡、民族乡、镇选举委员会由五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委员若干人,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选举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办理选举具体事宜。

第六条 第六条 城市街道办事处以及大型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等,根据工作需要,成立选举工作指导组,作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选举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办理本辖区域的选举事宜。

第七条 第七条 选区设立选举工作组,办理本选区的选举事宜。选区内划分若干选民小组,由选民推选组长、副组长。

第八条 第八条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选举委员会的任务:

(一)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二)制定选举工作计划,训练选举工作人员,组织选举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划分选区,向选区分配应选代表名额;

(四)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印发选民证;

(五)受理对于选民名单的不同意见的申诉,并作出决定;

(六)组织推荐代表候选人,汇总公布选民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名单,向选民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并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七)规定选举日期;

(八)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

(九)编制选举经费预决算,负责选举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十)代表选出后,拟出总结报告,并将选举工作的全部文件分别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归档。

(十一)其他有关选举事宜。

第九条 第九条 选举工作结束后,选举机构即行撤销。

第三章 代表名额

第十条 第十条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一百六十五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四百五十名;人口不足五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一百二十名。

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九万的乡、民族乡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一百名;人口超过十三万的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一百三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乡、民族乡、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四十名。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具体名额,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细则》确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具体名额,由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细则》确定,报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应选代表的名额应在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以前,一次分配到选区,并向选民公布。

第四章 选区划分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划分选区应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和选举的组织工作,便于选民了解和监督代表,便于代表联系选民。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一至三名代表划分。

(一)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乡、村民委员会可以单独或者联合划分选区;市区和城镇按照街道或者居民委员会划分选区;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可以单独或者联合划分选区,也可以和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联合划分选区。

(二)选举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农村可以几个村民小组联合划分选区,村民委员会或者人口多的村民小组,也可以单独划分选区。城镇一般按照居民委员会划分选区。乡、镇机关和所属企业、事业单位一般参加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划分的选区,也可以单独或者联合划分选区。

(三)在人口稀疏、地区辽阔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划分选区。

第五章 选民登记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凡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按选区进行选民登记。

年满十八周岁公民年龄的计算,以当地选举日为准。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每一选民只能在一个选区登记。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以后新满十八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

各选区设立选民登记站,办理选民登记。也可由选举工作人员到选民中进行登记。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下列人员应当予以登记,行使选举权利:

(一)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二)被判处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

(四)正在取保候审或者被监视居住的;

(五)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六)正在受拘留处罚的;

上列第(一)、(三)、(五)、(六)项人员,在执行地所在选区登记;第(二)、(四)项人员在户口所在地选区登记。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下列人员不予登记:

(一)因反革命案或者其他严重刑事犯罪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

(二)正在服刑的反革命罪犯和被判死刑、无期徒刑的其他罪犯;

(三)被判处有期徒刑(包括原判死缓、无期徒刑后减为有期徒刑的)、现在正在服刑的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流氓、盗窃(重大)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罪犯,经人民法院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精神病患者和呆傻人员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选民,在所在单位进行登记。农村中的选民在所在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企业事业单位登记。城市中没有工作单位的选民,在户口所在地登记。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人与户口不在一地的选民,在户口所在地登记,也可以在选民所在地登记;对在选民所在地登记的,应在选民户口所在地的选举委员会或者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以上单位取得选民资格证明。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选民登记完毕后,应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以前张榜公布选民名单,并发给选民证。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投票选举前,选区选举工作组和选民小组要对选民登记工作进行复查、核对,做到不漏、不错、不重登。

第六章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提名产生。

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均不得超过本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各选区应将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选民推荐的代表候选人上报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汇总各方面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名单,于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按选区张榜公布。

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选民推荐的代表候选人,都应列入代表候选人名单,选举委员会不得调换和增减。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选举委员会或者选区选举工作组应向选民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可以在选民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但在选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对公布的代表候选人名单,应由各选区的选民小组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正式代表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三分之一至一倍。

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列。

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应于选举日的五日以前,按选区张榜公布。

第七章 投票选举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选举日的前五日各选区应宣布选举日期和投票地点。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各选区本着有利于生产、方便选民的原则,设立投票站、流动票箱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

选票由选举委员会统一印制,投票箱由选区选举工作组制作。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选举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选举大会和投票站的选举由选举委员会委托选区选举工作组主持,由主持人报告选民登记人数和实到人数,宣布正式候选人名单,通过由选民推荐的监票员和计票员,并向选民交代选举注意事项。

代表候选人不得主持本选区的选举,也不得担任监票员或者计票员。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选举工作组凭选民证当场发给选票。选民要亲自参加选举大会或者到投票站投票。因故不能到会、到站参加投票的选民,选区应事先逐人登记,可以在流动票箱投票。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其信任的人代写。代写人不得违背委托人的意愿。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选民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等于或者少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选举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名额超过应选代表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的名额少于应选代表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应当在没有当选的代表候选人中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根据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本《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另行选举的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三分之一。另行选举后,仍有不足的名额,暂作缺额处理。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选举结果于当日宣布。选出的代表,经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代表资格是否有效后,再颁发代表证书。

第八章 对代表的监督、罢免和补选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的监督。选民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对于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罢免要求应当写明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选民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也可以书面提出申辩意见。

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将罢免要求和被提出罢免的代表的书面申辩意见印发原选区选民。

表决罢免要求,由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派有关负责人主持。

罢免县级和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代表在任期内调离、迁出本行政区域、死亡或者被罢免,其缺额由原选区补选。

不设区的市、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根据政党、人民团体或者选民十人以上联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通知原选区补选。代表候选人可以等于应补选代表名额,也可以比应补选代表名额多一倍,由选区召开选民大会补选,选举时可以实行无记名投票,也可以举手表决。

补选的代表,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代表资格有效后,即发给代表证书。

补选的代表,任期到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期满为止。

第九章 对破坏选举的制裁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为保障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在选举中有破坏行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予以制裁。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4

中共底庙镇委员会

关于印发《底庙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

现将《底庙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底庙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

中共底庙镇委员会

2011年8月5日 抄报:县委办、县人大办。

县委组织部。档

(二)底庙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县委批转《中共旬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旬邑县县、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有关工作的意见>》(旬字„2011‟37号)要求,并经镇党委同意,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换届选举工作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

这次镇人大换届选举,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目的是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依法直接选举产生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全镇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以进一步加强镇领导班子和人大代表队伍建设为目标,通过换届选举,把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和法律、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具备履行代表职务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的公民推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选出一批具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工作作风扎实,依法办事,勤政廉洁,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镇人大、政府领导成员,进一步巩固国家基层政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各

(一)准备阶段(7月1日至8月10日)

主要任务是印发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召开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确定新一届人大代表名额及构成比例。(二)选民登记阶段(8月11日至9月30日)主要任务是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进行选民登记,经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核对选民增减情况,经确认新增的选民发给选民证。选民登记要采取登记选民和选民登记相结合的办法,按选区进行,做到合法、准确、不重、不漏、不错,保障选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采取“三增三减”的方法核对选民:“三增”即,新满十八周岁的(1993年7月31日前出生);恢复政治权利的;新迁入的。“三减”即,迁出的;依法剥夺或者停止政治权利的;死亡的。流动人口中的选民,取得居住地证明后,限时到指定选民登记站自行登记。过期不登记者,视为自动放弃选举权利。精神病患者和智障人员无法行使选举权利的,由监护人所在单位(村委会)或者医疗单位证明,经镇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三)推荐和提名确定代表候选人阶段(10月1日至11月15日)主要任务是推荐代表候选人,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介绍候选人情况,公布候选人名单;酝酿、讨论、协商候选人,根据多数选民的意见,按照多于应选代表的三分之一至一倍确定正式候选人;对正式代表候选人不能形成较为一致意见的,报镇人大换届领导小组备案。

(五)召开新一届镇人大一次会议

代表选出后,镇筹备召开人代会工作。选举镇人大主席、人大副主席和政府镇长、副镇长,安排新一届人大、政府工作。

四、代表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选好人大代表是本次换届选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选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我镇新一届人大代表名额确定为53名,具体结构比例为农民代表占67%以上,干部代表占27%,工人、个体工商户、企业家代表占6%。其中妇女代表占30%;非中共党员代表占27%;连任代表占43%。

五、具体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

为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人大换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各选区做好选举工作。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支部书记亲自负责,精心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对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

(二)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章办事

认真贯彻执行《选举法》、《组织法》、《代表法》和《实施<代表法>办法》,宣传好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和法定程序,提高广大选民的公民意识、人大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促使选民积极主动地参选,认真负责地投票,圆满完成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三)切实防止和及时依法处理选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认真贯彻执行选举法的有关规定,杜绝选举中的不正之风,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注意防止和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行为,严禁贿选,严防家族、宗教势力干预和操纵选举,严惩黑恶势力干扰破坏选举。对以金钱或其他财物贿赂选民和代表的,对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对仿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的,对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进行压制、报复或有其他违法行为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要注意区分选举中的工作失误、思想认识问题与违法行为的界限,正确处理各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四)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履行各项报批手续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5

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和省、市、县统一部署,我镇人民代表大会应于2012年2月底前进行换届选举,同步直接选举产生县、镇两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新一届镇人民政府及其领导班子。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省、市、县委的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顺利实现“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率先崛起、富民强县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是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为确保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整个过程分五个阶段进行,具体方案如下:

二、基本步骤

(一)准备阶段。成立选举工作机构,制定选举工作计划,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做好宣传发动工

个,镇人大代表选举选区划分为60个。

4、分配代表名额。根据确定的代表名额,由镇选举委员会根据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大体相等的原则分配。各选区具体名额分配方案由镇选举委员会以专门文件形式下发。

新一届人大代表应具有先进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各方面都应有一定比例的代表。省委18号文件规定,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中,非中共党员应不少于35%,妇女代表的比例要比上一届有所上升,连任的人大代表可占30%左右。要切实保证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代表中的比例比本届有所提高。少数民族代表和归侨代表要按照法律的规定予以保证。除工作需要外,上下级人大代表,县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般不要交叉安排。妇女代表候选人一般不少于25%。对推荐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级人大代表的人数,应注意从严掌握。

5、做好有关准备工作。镇选举领导组办公室印制好各种证件、表格、选举资料、宣传材料。

6、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选举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要以《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省选举实施细则》为依据,结合普法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使换届选举的意义和选举各阶段的法律程序做到家喻户晓,从而在全镇形成一个强烈的民主选举气氛。

(二)选民登记阶段(2011年12月上旬至26日)。2011年12月26日前公布选民名单。

1、选民登记。继续采取补充登记和增减的办法进行。个别村或社区如果选民登记表保存不完整或丢失的,应全部重新进行

性、广泛性和代表性。这次换届选举中,一定要按照《代表法》和上级人大的要求,注意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对人大代表不要单纯地作为荣誉职务安排,应具备与执行代表职务相适应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基本上没有时间参加代表活动的以及缺乏履行代表职务能力的,不要安排为代表候选人。要按照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努力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切实把好代表候选人推荐关,要坚决防止有涉黑涉恶、参与邪教活动等违法行为的人或品行恶劣的人被推荐为代表候选人,一经发现,必须妥善做好工作,由推荐者及时撤回提名。

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推荐按《省选举实施细则》第六章的规定进行,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和候选人情况应于2011年12月31日前报县、镇选举委员会汇总,并同一天在各选区分别以县、镇选举委员会名义张榜公布。然后按照法定程序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正式代表候选人要按照“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的规定确定,并连同各候选人的情况于2012年1月8日前报县、镇选举委员会汇总,并同一天在各选区分别以县、镇选举委员会名义张榜公布,再次公布选举日期和地点。

2、介绍候选人情况。初步代表候选人提名和正式代表候选人确定公布后,县、镇选举委员会要以选区为单位,依法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向选民介绍他们的情况。选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3、做好投票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印制好选票;二是加强宣传,通知选民按时参加投票选举,争取有较高的参选率;

代表培训工作,明确其权力和义务,掌握履职的方式方法,增强履职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召开@@镇第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这次换届选举的核心,必须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并于2012年2月底前召开。

(五)总结阶段(2012年2月底)。

镇人大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对整个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一次认真总结,写成书面总结上报,同时做好选举文书归档工作。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镇县、镇两级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筹备领导组,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为办公室成员。

(二)县、镇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指导组(见附件)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工会法》。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参与医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审议重大决策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对较大的提高,根据我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任期将满的情况,依照《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规定,报院党委审批,决定进行职工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换届选举工作筹备组

职代会换届工作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为保证此次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以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换届选举工作筹备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二、职工代表的比例、结构和条件

(一)职工代表的比例

依照《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规定,职工代表的比例为全院职工总数的XX%,医院现有职工XXX人(九月份在编人数),应产生代表XXX人,医院班子成员XXX人、工会委员XXX人,党办主任、院办主任工会办各XXX人,共XXX人,占代表指

标在各系统选举,余下XXX名代表按XXX%的比例分到各科室进行推荐上报(具体分配人数见附表)。

(二)职工代表结构

为使职工代表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代表性,职工代表中应有医、护、药、技人员、领导干部和管理及其他方面的人员。其中每个科室干部(科主任、护士长)只能推荐一人为职工代表。

(三)职工代表条件

按照法律规定享有政治权利的医院干部职工,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代表应具备以下条件: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纪守法。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具有较强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

3、具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参政、议政能力。

4、关心集体、遵纪守法、联系群众、办事公道;在职工中具有较高威信。

5、能够了解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三、选举职工代表的程序

1、进行宣传发动。各科室要组织好宣传发动工作,要

对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意义和职权,以及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广大职工充分明确选举职工代表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选好职工代表。

2、在组织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以科室为单位,充分发扬民主,积极酝酿和推荐职工代表候选人。

3、选举职工代表。各科室按照分配的代表名额,直接选举产生职工代表(联合分配指标的科室,由分配表中处在第一位的科室牵头集中选举)。选举时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参加。选举的方式,采用无记名方式差额选举。职工代表要有过半的同意票方能有效。

4、职工代表资格的审查。有职工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对选出的职工代表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是:选出的职工代表是否享有政治权利的本单位职工,选举过程是否严格按照民主程序,是否存在不正当的竞选行为等。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取消其代表资格。

5、组成个代表组。职工代表选出后,应按选举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组成代表组,选举产生代表组长。

6、换届选举工作在2012年11月30日前结束,并填写好职工代表审批表于2012年11月30日前报院工会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1、职工代表选举过程,是对广大职工进行民主政治教育的过程,要通过职工代表选举,使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增强

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管好医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各科室要切实担负起工作职责,精心组织,确保各阶段工作圆满完成。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7

实施方案

依照《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的规定,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我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重要意义

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法律为依据,按照有关要求,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新××打下坚实基础。

这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是选举法修改后实施的第一次选举工作,是全乡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进我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各村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全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二、时间安排与工作步骤

(一)、时间安排

根据我乡实际,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日为2011年5月26日,2011年6月上旬召开我乡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二)、工作步骤。换届选举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日至4月26日)

1、成立机构。根据选举法的有关规定,成立西村乡选举委员会。我乡选举委员会由乡党委和乡人大主席团协商提名,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乡选举委员会共由20人组成,乡党委书记任主任,乡长、人大主席和乡党委副书记任副主任。选举委员会在县委、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下主持县乡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各村和乡直单位选区分别设立领导小组,由3至5人组成,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密切配合选举工作。

2、选区划分及代表名额分配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我乡此次应产生的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为15 名。应产生的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63名。在此次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县人大代表中,中共党员代表不超过63%,妇女代表不少于23%;乡人大代表中,中共党员不超过63%,农民代表不少于60%,妇女代表不少于23%。

第二阶段:选民登记,公布选民名单(2011年4月27日至2011年5月6日)。具体要求是:

(1)、本次选举选民登记在上届2007年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选民登记的基础上,通过“三增三减一不列”进行。即增加年满18周岁、对于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选民、新迁入本选区的选民,减去死亡和依法剥夺政治权利以及迁出本选区的选区的选民,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乡选举委员会确认后,不列入选民名单。选民年龄的计算:截止时间为1993 年5月26日。

(2)、各选区选民登记结束时,选民名单经核对无误后在选举日的20天前(即2011年5月6日前)进行张榜公布,并发选民证。

第三阶段确定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介绍代表候选人情况(2011年5月7日至2011年5月25日)。

(1)、提名、推荐、酝酿代表候选人:我乡人大代表中,中共党员不超过63%,农民代表不少于60%,妇女代表不少于23%;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尽量不要交叉,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宜交叉,连任的人大代表应有适当的比例;代表候选人应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具有一定履职能力。

(2)、各民主团体和本选区选民10人以上联名推荐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均不得超过本选区应选代表数。推荐代表候选人时,推荐者应向选举委员会如实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正式代表候选人确定后,由选举委员会统一向选民介绍候选人情况。介绍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基本情况和简历,还应包括德、才和工作实绩等。包括是否获得国(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期居留许可,是否在其它地方参加选举并当选为人大代表等。

(3)、县人大代表候选人经乡(镇)及县直选举委员会汇总后,报县选举委员会;乡人大代表候选人经选区汇总后,报乡选举委员会。乡选举委员会要对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进行深入了解,认真核实。

(4)、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5)、规范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第四阶段:投票选举阶段(2011年5月26日)。2011年5月26日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统一选举日。

根据选举法的有关规定,投票选举由西村乡选举委员会主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同时进行,分箱投票。

代表选举一律实行差额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选民凭《选民证》领取县人大代表选票和乡人大代表选票各一张,在选举中每个选民有一次选举县人大代表投票权和一次选举乡人大代表投票权。

投票选举采取召开选举大会的形式进行,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选民因病不能到会投票的,由选举委员会派监察员、计票员和工作人员带流动票箱登门接受投票。流动票箱只能作为选民投票的辅助形式,不能作为主要形式。使用流动票箱的,要有2名以上监票人员负责。流动票箱的投票必须在本选区计票前完成。

选民如果是文盲或因残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当场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

选区的监、计票工作人员,由选民推选。代表候选人的近亲属不得担任监、计票人员。投票结束后,有监、计票人员统计选举情况,做出记录并签字。主持选举工作的选举委员会成员当场向选民公布投票结果。

县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经县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后予以确认。

第五阶段:召开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1年6月中旬至6月下旬)

(1)、2011年6月中旬召开新一届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2011年6月20日前对选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及时撰写、上报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三、加强党的领导,完善选举制度

(一)、加强党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

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成立县乡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依法有序进行。县乡两级人大和选举委员会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对选举工作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乡选举委员会要及时向乡党委请示报告。对选举中出现的重大情况、重大问题及时研究并提出建议,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顺利进行。

(二)、切实防止和及时依法处理选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认真贯彻执行选举法的有关规定,杜绝选举中的不正之风,切实保障选民和代表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注意防止和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行为,严禁贿选,严防家族、宗教势力干预和操纵选举,严惩黑恶势力干扰破坏选举。对以金钱或其他财物贿赂选民和代表的,对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对仿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的,对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进行压制、报复或有其他违法行为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要注意区分选举中的工作失误、思想认识问题与违法行为的界限,正确处理各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8

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产生及团委

换届选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乡团的组织建设,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的省委组织部团委《关于做好省、市、县、乡四级团委换届工作的通知》要求,经乡党委同意并结全我乡实际,决定于2010年9月在全乡集中开展团委换届选举工作,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团章》为依据,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扬团内民主,严格选举程序,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配好团委会班子。通过换届,使团委班子进一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动,成为解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竭诚服务青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为共青团更好地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关于驼峰乡第十六次团代会的代表的名额分配,要求和

产生办法

1、代表名额:出席共青团浑源县驼峰乡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为30人。

2、代表构成意向:正式代表名额分配主要考虑团员区域分布,兼顾各条战线,并按照有利于组织的召开会议,有利于团员了解和直接参与团内事务,有利于讨论和决定问题的原则确定。团的各级专兼职干部不超过30%,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代表占35,团员代表不少于50%。

3、代表条件:①代表必须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或中国共产党党员;②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拥护、支持并积极参与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③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遵守国家法令、法规,遵守团的纪律;④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超模范带头作用,热心于团的工作,积级参加团的各项活动,正确代表团员青年利益,为广大团员青年所拥护、信任;⑤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

4、代表产生办法:代表可由团委按照分配的名额及构成要求,交广大团员和团组织进行推荐,也可由上级团组织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拟出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报经党组织和团县

委同意后,由大会主席团根据代表队酝酿讨论情况,将代表候选人提交团代会差额选举(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20%),产生出席县第十五次团代会的正式代表。

三、团代会

1、团代会代表:根据团的有关规定并考虑实际,团代会的代表数确定为30人,由团的代表大会差额选举产生。

2、团代会召开时间:为保证乡第十六次团代会按期召开,团委换届时间为9月18日——9月28日。

3、团代会的主要任务:审议通过上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选举产生出席县第十六次团代会的代表。

四、换届选举工作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此次团委集中换届工作于文件下发之日起启动,9月底全面结束。

(一)集中调研、摸清底数阶段

根据团县委换届工作方案要求,深入基层,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对团干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对集中换届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宣传动员、制定换届工作方案阶段

按照团县委的统一要求,研究部署换届工作,大力宣传换届

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换届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团员民主责任感。通过宣传动员,使广大团员明确换届工作的指导思想、程序步骤的方式方法。

(三)培训骨干、督察指导阶段

在培训阶段,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团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等相关内容,了解掌据换届工作的规定程序和方式步骤。换届领导小组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增加团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

(四)工作实施阶段

团委换届选举工作在8月31日前完成。选举采取提名候选人方式进行,各基层团委设委员职数7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2名;书记年龄不超过30周岁,应由专职团干部担任,原则上是党员、公务员身份。委员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人名额的20%,其中至少有一名女性,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

新一届团的委员会,应由上届委的委员会在民主推荐、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确定出候选人建议人建议名单,经同级组织和团县委同意后,提交人大主席团审议的代表酝酿讨论,然后提交代表大会进行差额选举产生,选举结果及委员分工经组织同意后报团县委批复。

委员候选人中,作为团委书记或副书记的专职团干人选,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过同级党委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上报团县委。

团委要以换届为契机,对农村基层团组织的设置方式,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拓展工作领域,推动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入发展,一是选好乡镇团代表大会代表,代表名额为30人。其中团的专职工作者不超过30%,党员不超过50%,女代表不少于代表总额的25%。二是充分做好换届考察工作,配齐配强团委专职干部。

五、工作要求

1、团委向党组织汇报,争取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做好团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团代会按期召开。

2、团代会一定要按照《团章》和团的有关规定进行选举;要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候选人的产生要广泛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广大团员和团组织意见,并在征得同级党组织同意,经团县委批复后,方可提交团代会选举。

3、团代会结束后,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组成情况报告团县委批复,以利于及时开展工作。同时,为便于代表资格审查,选举产生的出席县第十六次团代会的代表名单及代表登记表,上

报团县委。

共青团浑源县驼峰乡委员会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9

【发布文号】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发布日期】2002-07-20 【生效日期】2002-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

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7号

2002年7月20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已由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7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2年7月2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使其与城乡规划相衔接。

第三条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使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四条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渔业、农机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

第六条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第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的制度。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由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建设项目方可投入使用。

第八条第八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在15日前向原申报部门办理变更申报手续。

排污单位闲置或拆除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予以批复。

第九条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规定,划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

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国务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核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并实行审验制度。

持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单位,应按照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规定的条件排放污染物。

第十条第十条 国家划定的省会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列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市、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和划入国家酸雨控制区的城市列为省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以下均简称“重点城市”)。世界遗产和省级以上的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为大气污染防治特别保护区域(以下简称“特别保护区域”)。

重点城市和特别保护区域应当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未达到的,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采取严格措施,限期达标。

在特别保护区域内不得新建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的,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核定总量。已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核定总量的,应限期治理。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发生事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的单位,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必须立即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重大、特大事故应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可能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布污染状况公告,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责令排污单位停产或部分停产。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大气污染监测制度和全省监测网络、应急系统,直接或者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周报、季报和年报。

重点城市和特别保护区域的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和本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统一监测,直接或者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日报、周报和年报,并逐步开展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工作。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应按照规定进行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安装污染物排放的连续自动监测、监控装置,并确保其正常运转。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应当按规划进行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第三章 燃煤产生大气污染的防治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含硫量超过3%的原煤应限制开采;含硫量超过2%、含灰份超过40%的原煤,煤炭生产企业应进行洗、选加工,使其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其他企业,应当采取控制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措施,使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核定的排放总量指标。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使用燃煤锅炉和燃煤窑炉必须配备有效的防治污染设施,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重点城市的规划区和特别保护区域内,禁止使用原煤、煤矸石、重油等高污染燃料。现已使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应限期改用清洁能源。

第四章 机动车船排气污染的防治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凡不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禁止行驶,公安、交通、渔业、农机管理部门不得核发牌证、通过年审。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车定期检验的单位或有尾气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定期检测。

交通、渔业、农机等有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船舶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船舶排气污染进行检测。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船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必须保证排气净化装置的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闲置和更改。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重点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大气环境状况,制定在一定区域内的交通管制措施,限制机动车行驶车型和行驶时段。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在重点城市和特别保护区域内,应鼓励和推行机动车船使用清洁燃料。

第五章 废气、尘和恶臭污染的防治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或限期搬迁,防止人口聚居区受到污染。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和特别保护区域内焚烧垃圾、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等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在人口集中地区、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城镇建筑施工需要熔化沥青的,应采取防治或者减轻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的措施。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的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管理,实施打围作业,封闭施工,硬化工地出口道路,对驶出工地的车辆应进行除泥除尘处理。运输建筑垃圾和产生尘污染的建筑材料车辆应密闭。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进入重点城市市区的机动车辆应保持车容整洁。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扫,应避开人流高峰时段,推行机械化清扫,防止扬尘污染。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城市饮食服务业排放油烟和烟尘的,应安装净化装置和除尘设施,使排放的污染物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情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以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未按规定申报、变更申报污染物排放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二)机动车船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或擅自拆除、闲置、更改尾气净化装置的,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大气污染事故,未采取应急防治措施或者未按规定报告的,处以直接经济损失10%以下罚款,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处以直接经济损失20%以下罚款,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可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一)未按规定对防治污染的设施进行检验验收的;

(二)对排污单位闲置或拆除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申请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批复的;

(三)对发生的重、特大大气污染事故未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或报告的;

(四)未按规定及时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报告的;

(五)未按规定核发机动车船牌证或通过年审的;

(六)对污染大气环境的检举和控告未及时处理的;

(七)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 篇10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四川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

(川办发[2009]32号)

省交通厅组织编制的《四川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1年)》已经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定,现予转发,请抓紧组织实施,确保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各市(州)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工作主体,要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并搞好资金平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省直有关部门要创新机制,公布规划,明确补助政策,采取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和申报制度,支持积极性高、前期工作到位、建设资金落实的市(州)、县(市、区)加快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技术水平和通行能力,切实改善农村居民出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四川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1年)

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的部署,结合农村断头公路基本情况和全省农村公路发展实际,编制四川省2009-2011年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1号文件)。

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农村公路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20号)。

3.四川省“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4.四川省农村公路专项调查成果。

5.四川省公路统计年报。

二、基本情况

2003年,我省开始启动农村公路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县际公路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完成全省农村公路普查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以“油路到乡、公路到村”为主要目标的“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计划建设1.6万公里县通乡油路(水泥路)和5.3万公里通村公路,到2010年将实现全省90%的乡(镇)通油路,98%的建制村通公路。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修路积极性空前高涨,我省农村公路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建设规模和完成投资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截至2008年底,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20万公里,实现了69%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79%的建制村通公路。预计2009年底,我省内地将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但是,受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省农村公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路网不完善。受建设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十一五”确定的“油路到乡、公路到村”的目标是按行政节点进行规划的,只能在县域内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乡(镇)辐射的树状路网结构。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迫切需要的农村断头公路,因不符合“十一五”农村公路规划原则,无法改造建设,使当地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善。

(二)技术等级低。截至2008年底,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0.55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占59.47%,铺装高级、次高级路面的公路占31.27%。等级过低、有路不畅、晴通雨阻等问题严重削弱了农村公路网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随着我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的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我省农村公路网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反响强烈,有必要加快发展。

(三)发展不平衡。我省地域广阔,社会经济发展、地形地貌、基础条件差异大,农村公路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内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快、效果好,预计2009年底,内地绝大部分地区将基本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有能力、有条件进一步建设农村断头公路;而盆周山区,特别是三州地区由于公路建设成本高、经济基础差,建设资金筹措能力弱,农村公路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地方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加快“十一五”农村公路规划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已确定的规划目标。

三、农村断头公路的成因

由于我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经济欠发达等原因,农村公路基础条件相对较差,部分具有重要连接作用,且地形条件许可的农村公路,因未连通、未修建必要的独立大、中桥,以及因公路技术等级低、未铺装高级、次高级路面等问题,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断头公路。随着“十一五”农村公路县通乡油路(水泥路)规划的实施,我省将基本实现县城到乡(镇)通油路(水泥路)。由于“十一五”通乡油路是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树状路网,部分乡(镇)位于县域农村公路网络的末端,通乡油路进入乡(镇)后,就不再继续延伸,导致部分相邻省、市、县的乡(镇)之间具有重要连通功能的公路不通,不能适应物资集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部分发展依存度较高的相邻乡(镇),因相连的重要公路通道不符合规划原则,未纳入“十一五”县通乡油路(水泥路)规划,在行政区域内形成农村公路发展的薄弱环节,不利于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不利于区域经济交流和发展。

因此,目前我省急需解决的农村断头公路是里程较短、地形条件许可、工程难度较小和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最迫切的县乡道断头公路。

四、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实施“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为基础,通过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构建布局合理、标准适宜的农村公路网,提高农村公路整体服务水平,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安排原则

(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根据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全面认真研究全省农村断头公路现状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发挥农村公路网络最大效益为目标,以连通重要断头公路为主要内容,合理选择路线走向,科学规划路网布局;统筹各地建设断头公路的需要,兼顾“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统一建设标准和实施时序,确保同步建成。

(二)突出重点、效益优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项目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项目社会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分轻重缓急,科学确定项目建设时序,确保建一条成一条,不能搞“半拉子”工程。重点建设里程较短、地形条件许可、工程难度较小和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最迫切的农村县乡道断头公路。

(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我省农村断头公路规模大、分布广、情况复杂,许多区域地广人稀、山高沟深,交通需求量小,主要受地形和投入限制,短时间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全面解决。要结合当前农村公路网的建设水平和需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条件、建设难度、市(县)政府的积极性和建设资金筹措落实情况,量力而行,分阶段、有步骤建设完善。

(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在建设项目安排上要具体把握我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妥善处理经济相对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对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需要;妥善处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对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需要;处理好三州地区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中“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和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关系,促进全省各地农村公路协调发展。

六、实施方案

(一)建设规模。

根据我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重点,结合“十一五”期间各地农村公路发展水平和断头公路现状,综合考虑区域地形类别、项目的覆盖人口和建设效益,全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总规模确定为17354.8公里,其中:

1.按照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使用中央灾后重建基金安排建设我省地震重灾区39个县的农村断头公路3663.4公里。

2.利用亚行贷款安排建设我省地震重灾区19个县的农村断头公路3541.4公里。

3.争取交通运输部交通扶贫资金安排阿坝州农村断头公路400公里。

4.省安排补助资金建设农村断头公路9750公里,其中内地8950公里,甘孜州和凉山州各400公里,并安排农村断头公路大、中桥梁建设1万延米。

(二)建设时间。

本方案实施期为2009-2011年,分三年组织实施,其中:2009年实施8700公里,2010年实施6000公里,2011年实施2655公里。

(三)建设标准。

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不得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采用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独立大、中桥采用的技术指标应与所在路段相适应。县际和省际间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标准应在适应两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协商一致。

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应贯彻“川九路”建设理念,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注重用地节约、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

(四)资金测算。

1.补助标准。

(1)通过中央灾后重建基金和亚行贷款安排的农村断头公路按已确定的补助标准执行,交通运输部交通扶贫资金安排阿坝州农村断头公路按部确定的标准补助。

(2)本次农村断头公路省补助标准参照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十一五”县通乡油路补助标准,并综合考虑全省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形条件和资金筹措能力,拟将省补助标准分为三州和其他地区两类,同时新增加农村断头公路独立大、中桥建设补助标准。补助标准如下:

三州地区:每公里补助50万元。

其他地区:每公里补助40万元。

大、中桥建设:每延米补助7000元-10000元,平均补助8000元。

2.资金构成。

根据我省2009-2011年农村断头公路的建设规模和补助标准,按照目前县通乡油路(水泥路)平均建设成本,2009-2011年估算需要投入建设资金126.3亿元(含中央和省补助83亿元),其中:

(1)通过中央灾后重建基金安排建设地震重灾区39个县的农村断头公路3663.4公里,总投资23.5亿元,中央补助20亿元。

(2)利用亚行贷款全额投资建设地震重灾区19个县的农村断头公路3541.4公里,总投资20.4亿元,全部由中央申请亚行贷款安排。

(3)通过交通运输部交通扶贫政策解决阿坝州400公里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估算总投资约2.4亿元,争取交通运输部补助安排2亿元。

(4)通过省安排补助资金建设农村断头公路9750公里,总投资78亿元,安排农村断头公路独立大、中桥建设1万延米,总投资2亿元。需省补助资金合计40.6亿元,其中农村断头公路补助39.8亿,独立大、中桥建设补助0.8亿。根据分年建设计划安排,2009年投入建设资金约40亿元,省补助20亿元;2010年投入建设资金约20亿元,省补助10.6亿元,2011年投入建设资金约20亿元,省补助10亿元。

省补助资金由省交通厅使用国有商业银行长期贷款解决,用成品油税费改革收入返还资金省级预算分年还本付息,省补助资金按照贷款行要求实行专户管理。

(5)建设农村断头公路,需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筹集的建设资金约43.3亿元。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断头公路的专项资金投入,除补助资金外,建设资金由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统筹平衡、全额解决,不得向农民群众乱集资、乱摊派。

(五)建设效果。

通过实施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到2011年末,我省将基本解决里程较短、地形条件许可、工程难度较小,群众需求最迫切、投入产出效益最大、社会经济效果最显著的农村断头公路问题。随着“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实施和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将使我省农村公路进一步联网成片,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公路网络的综合效益有效提升。有利于在更大范围促进群众交流和货物集散;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增进农村跨区域社会交往和经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有利于进一步统筹城乡,带动区域周边经济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较强的交通基础保障。

(六)项目申报。

中央灾后重建基金、亚行贷款安排的公路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内农村断头公路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省补助资金安排的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项目,坚持规划指导、政策扶持、县为主体、竞争发展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和申报制,不一次性确定各地农村断头公路建设规模和项目。

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实施主体和资金平衡主体,按省制定的规划方案和补助政策实行项目申报制。省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强指导。

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条件,落实项目业主,做好前期工作和资金平衡,经市(州)人民政府审核后,向省交通厅申报,自下而上确定建设计划,干不干、干多少,由地方政府确定,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市、县政府要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杜绝出现“半拉子”工程。

省交通厅负责对各地申报的农村断头公路项目进行审查,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重点支持符合建设规划、地方积极性高、创新能力强、前期工作到位、资金筹措落实、建设条件具备的项目,对达不到建设条件的项目不纳入计划安排。同时,加强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情况的过程监管和中期评估,严格目标考核,并根据各地进展情况,适时调整规划和建设计划,形成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竞争立项、动态管理的激励机制,确保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顺利实施。

各地要按照群众自愿、竞争立项的方式选择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项目,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坚决不修群众不愿修的路。要根据项目建设的轻重缓急,结合当地资金筹措落实情况,申请农村断头公路计划。

申请纳入计划的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项目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项目符合我省农村断头公路规划原则和发展重点;

2.完成建设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

(1)已形成《村民大会决议》、《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和《县人民政府立项申请》;

(2)设计已批准;

(3)项目业主已明确;

(4)建设资金落实,已形成市(州)、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确认的项目建

设资金平衡方案,并出具资金落实承诺文件及相关附件。

七、政策措施

1.农村断头公路建设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建设顺利实施,将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进行考核,并严格按照省政府川府发〔2006〕20号文件有关要求规范建设管理行为,坚持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

2.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组建项目法人,实施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农村断头公路建设。

3.市(州)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州)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多渠道整合资源、筹集资金,搭建融资平台,落实建设资金;要建立跨地区的协调机制,确保跨地区断头公路建设项目同步建成;要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农村断头公路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4.农村断头公路建设要坚持民主、自愿的原则,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不修农民不需要、不愿意、不参与修的路。

5.省交通厅要细化农村断头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帮助地方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并对各地完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对上报项目弄虚作假和建成“半拉子”工程的县(市、区),省交通厅除向全省通报批评外,还将联合省财政厅扣回该项目省补助资金,并在两年内不再安排所在县(市、区)有关公路建设项目。

附件:1.四川省2009-2011年农村断头公路建设规模汇总表(略)

2.四川省2009-2011年农村断头公路建设项目明细表(略)

上一篇:大学生信用消费大背景下一篇:11年教师个人研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