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论文

2025-02-16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论文(通用8篇)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论文 篇1

电 子 商 务 概 论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

摘要电子商务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先进手段,作为创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商业领域,为了跟上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潮流,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每个人都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积极了解电子商务、参与电子商务,尽快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

电子商务现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中,跟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而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固然掌握电子商务的知识与技能就得学好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电子商务设计,而商务系统的规划主要包括商务模型规划和商务系统规划两个层次,建设电子商务系统要经历商务、设计、建设变革、整合运行四个阶段。在规划的基础上,从物理配置、功能模块和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三方面来进行系统设计。而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是企业电子商务的第一步,是一个包括商务、技术、支付、物流等很多角色与要素的系统工程。在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系统之前,必须充分涉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所有因素,全面分析、统筹规划,形成尽可能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方案。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是指以完成企业核心业务转向电子商务为目标,给定未来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支持未来这种转变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说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选择构造这一系统的技术方案,给出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说明系统建设的职员组织,评估系统建设的开销和收益。

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有所不同,传统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进步企业的生产、治理效率。尽管它对企业的商务活动有所改善,但是并不直接对企业的商务模式产生变革式的,换句话说,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以企业商务模式处于稳定的状态为条件,它是在企业既有商务模式的基础上,集中针对企业内部信息流进行的技术改进和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不仅是对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还包括商务模型规划和商务系统规划两个基本层次。

1.1 商务模型规划

这是一种战略层的规划,目标是明确企业将核心业务从传统方式转移到电子商务模式时需要采取的策略,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型。商务模型规划并不直接针对企业未来需要建造的电子商务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商务模型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确定企业核心业务未来如何,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商务运作方式获取市场利益,即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式;其次是确定支持企业商务运作的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流程,即规划企业的商务模型。

1.2 商务系统规划

商务系统的规划是一种战术层的规划,它侧重于以商务模型为基础,规划支持企业未来商务活动的技术手段,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讲就是规划企业可以采用哪些电子手段做生意。

商务模型的规划确定企业未来核心业务的路线,假如没有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未来的业务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是一种战略层次的规划,确定这种规划的职员不仅仅是技术职员,更重要的是商务治理和决策层面的职员。商务系电 子 商 务 概 论第 1页

统的规划则给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可依据的一个基本框架,所要解决的基本是如何实现商务活动。由于这种规划过程侧重于技术实现,所以它的主要参与职员以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各类工程技术职员为主。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步骤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2.1 商务分析阶段

这是实现电子商务应用计划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充分的商务分析,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包括企业自身需求、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求等)和市场分析(包括市场环境、客户分析、供求分析和竞争分析等)两个方面。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范围扩大,创新速度加快,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拟建的电子商务系统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尽可能做出分析,最大限度地避免竞争失利。此外,还要对企业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对企业组织、治理、业务流程、资源、未来发展的分析,等等。要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从供给链的角度重新审阅企业组织、治理与业务流程,寻找与电子商务的最佳结合部。.2 设计阶段

在完成上述商务分析的基础上,在把握电子商务最新技术进展的情况下,充分结合商务和技术两方面因素,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规划,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角色,提出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格式,亦即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的商务模式,以及与商务模式密切相关的网上品牌、网上商品、服务支持和营销策略四个要素。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工作可以由此展开,也即从子系统、前台、后台、技术支持、系统流程、职员设置等各个方面全面构架电子商务系统。此阶段的工作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后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将来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和应用的成功与否。

2.3 建设变革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按照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调整、变革传统的组织、治理和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运作方式的要求;另一条线是按照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全面进行机软硬件配置、平台建设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完成电子商务系统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从技术上保障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作。

2.4 整合运行阶段

上述建设变革阶段完成后,就可以将经过变革的组织、治理和业务流程,与已经建好的电子商务技术平台整合起来,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试运行。再经过必要的调整、改进以后,实现电子商务的工作就可以进进整合运行阶段,开始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从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规划和分析阶段产生的文档,考虑到技术、经济和系统实现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等方面的条件,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地选择计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以确保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目标实现。1.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原则。(1)技术的先进性。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先进的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子商务系统的竞争力与技术的先进性密切相关,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应采用最新的技术成果、立足先进的技术,从而使系统有较高的技术起点。(2)系统的兼容性。很多企业目前都已

经完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系统良好的兼容性可以使电子商务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设备和信息,发挥其功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企业投资成本,更大程度上实现企业信息的增值。(3)系统的安全性。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确保主机、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物流实体的安全和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4)系统的开放性。电子商务系统良好的开放性可以有利于电子商务的独立运转。所谓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系统规划的,界定系统的外部边界,说明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和相互关系,描述系统的处理流程,给出未来系统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3.1 电子商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系统硬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平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留意到整个硬件平台不仅要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一定的网络吞吐能力,还要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企业未来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

(2)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工作,实际上是对确定的硬件结构中的每台计算机指定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操纵系统、数据库治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开发工具软件等。

3.2 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从治理职能的角度,可以把电子商务系统看作是由不同职能的一系列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可以再分解成更小的子系统和模块,整个电子商务系统就是由这些功能模块构成的。每个子系统都有为完成有关的各种信息处理工作的专用或公共场所用的计算机程序。在每个职能子系统内部都包含用于事务处理、作业控制、治理控制和战略计划的具体应用。

3.3 电子商务系统数据处理的总体结构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的数据处理可以分为集中式数据处理、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协作式数据处理三种方式。在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中,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心系统,由数据库治理系统进行治理,所有的处理都由该中心系统完成,终端是客户机,只是用来输进和输出,本身不做任何处理。但是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性能得到极大的进步,使处理能力分布到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成为可能,这也使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在协作式数据处理方式中,系统内的计算性能够联合处理数据,处理既可集中实施,也可分区实施。协作式计算答应各个计算机合作处理一项共同的任务,采用这种完成的速度要快于仅在一个客户计算机上运行;协作式计算答应计算机在整个网络内共享处理能力,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上的处理能力完成任务。除了具有在多个计算机系统上处理任务的能力外,该类型的网络在共享资源方面类似于分布式计算。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方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的技术框架业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架构体系必须突出以下特点:有利于软件维护及系统治理;满足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便于业务级权限治理;进步系统性能,减少网络数据流量和进步数据库的响应速度;保护前期已有应用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应用系统层次结构如下:

(1)基础系统平台。指为应用系统提供底层支持的部分,包括网络(内部网、互联网)、硬件平台(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等)、操纵系统(Unix/Windows

/Linux等)、数据库治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

(2)J2EE架构平台。Java技术由于其跨平台特性、面向对象特性、安全特性等,使之已经成为构建企业级应用的事实上的标准。J2EE(企业级Java)把数据库访问、企业级Java组件、命名和目录服务、动态页面天生、XML、消息服务、事务服务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且提供集群等高级特性,使之特别适合构建复杂的大型应用,并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3)业务平台。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时要涉及很多具体的业务平台,业务架构平台是新一代的业务系统基础运行环境,可以使基础技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有机隔离,应用系统的执行只与应用架构平台有关,而与基础技术平台无关,同时提供一些基础的、公共的组件。对于企业级应用,以信息门户和交易门户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组件,以办公自动化软件OA为核心的系统治理组件是重点。系统还可以包括,以进销存和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供给链治理组件,以账务、报表、本钱核算为核心的财务治理组件,以生产计划、车间治理、工程治理、质量治理、设备治理为核心的生产治理组件,以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为核心的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组件以及人力资源治理、科研治理、后勤治理等其他业务组件,终极形成了全面企业电子化治理方案的产品组合。

(4)门户网站。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通过安全隔离通道(防火墙)与企业内网、专网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同一的数据接收、发布。

(5)维护治理平台。为系统提供各种治理维护功能,包括用户治理、权限治理、内容维护、数据备份、安全审计等。

(6)安全解决方案。为系统提供安全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硬件、操纵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职员治理等多个层次,是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用得最广泛的是PKI技术,包括CA认证机构、RA系统、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等部分。

结束语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企业电子商务提供了先进的开发工具,同时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最终要以Internet为基础,通过完整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并推动交易进行,开辟新的市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收入。基于B/S模式外贸电子商务系统能够使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管理进出口业务,减少人工操作的随意性、增强企业内部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企业通过利用以Internet 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创建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信息流和价值流,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开展外贸活动,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最低成本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和巩固企业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企业也已经离不开电子商务,可见我们的就业前景是乐观的,现在我们只要好好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将来毕业就不会面临失业!

那如何学好专业知识,首先我们要掌握理论知识,如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虽然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操作是复杂的,但其却是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的基础,就好比如果想建立一栋大楼没有钢筋水泥作为粘稠那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学好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掌握电子商务的第一步。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论文 篇2

为提高规划管理部门审批的规范性、科学性、严密性、高效性, 保证规划设计成果图顺利转入太原市城乡规划局的“规划一张图”管理信息系统, 保证规划管理部门能快速准确地核算规划指标数据, 以及对规划审批案件实行统一管理, 太原市城乡规划局提出了建立“太原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的需求, 同时颁布了《太原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技术要求细则》。

1 建设目标

在现有“太原动态规划一张图”系统的总体框架下, 参照《太原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技术要求细则》的要求, 进一步建立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整、审核、建库、更新系统, 实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标准化整理与建库, 实现与总体规划、分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张图集成与应用。在修建性详细规划标准化建库的基础上, 进一步实现自动完成用地平衡、技术经济指标等的指标核算, 并与日照分析集成。

主要建设目标

1) 实现修建性详细规划数据的规范化整理

根据《太原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技术要求细则》中规定的数据标准, 对设计单位提交的原始DWG数据进行数据监理, 并提供工具辅助完成数据规整工作。

2) 集成鸿业日照分析软件

能够保存鸿业日照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 实现建筑物与分析结果的关联;可以在GIS系统中查询日照分析结果。

3) 完成单体建筑的审核

(1) 退红线距离;

(2) 退地界距离;

(3) 建筑间距;

(4) 建筑高度;

(5) 退绿线;

(6) 退蓝线;

4) 方案的审核

5) 用地平衡等各种数据统计

6) 修建性详细规划数据建库

7) 做为三维规划审批系统的数据提供者

2 建设内容

2.1 标准体系建设

1) CAD制图标准

2) GIS数据标准

3) 审核规范配置数据库标准

2.2 系统建设内容

1) CAD数据规整子系统

(1) 将不规范的原始设计图纸整理成符合审核规范的图纸;

(2) 挂接属性数据。

2) GIS审核子系统

(1) 项目指标统计;

(2) 单体建筑审核;

(3) 输出审核报表;

(4) 三维浏览。

3) 日照分析结果管理子系统

(1) 日照分析结果数据进行集中管理;

(2) 分析结果与GIS数据的关联。

2.3 总体设计

系统集成移动技术、GIS技术、Web Service技术、SOA技术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后台管理、系统运营维护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成果的监理、规整、转换、审核。

3 总体结构

系统分为数据层、服务层与应用层3层。

1) 数据层

数据层包括了已经建立的一张图数据库和修详审核数据库。修详数据库包括审核方案库和审核归档库。审核方案库采用FTP方式存储审核数据;审核数据归档之后, 把空间数据存储到Arc SDE中。

2) 服务层

服务层采用Web Service方式提供了标准、日照分析结果数据的集中管理。

3) 应用层

整个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分为数据预处理子系统、日照分析结果管理系统和GIS审核子系统3个子系统。

(1) 数据预处理子系统

数据预处理子系统完成DWG数据的监理与标准化整理, 包括了数据监理、数据规整、数据打包、数据转换的功能。

(2) 日照分析结果管理系统

日照分析结果管理系统负责对日照分析结果数据进行集中管理, 并维护分析结果与GIS数据的关联关系。

(3) GIS审核子系统

GIS审核子系统负责对转换后的修详GIS数据方案库进行审核, 包括单体建筑审核与修详方案审核。

3.1 工作流程 (见图1)

3.2 关键技术

3.2.1 Object ARX

Object ARX是Auto Desk公司针对Auto CAD平台上的二次开发而推出的1个开发软件包, 它提供了以C++为基础的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及应用程序接口, 能真正快速地访问Auto CAD图形数据库。与以往的Auto CAD二次开发工具Auto LISP和ADS不同, Object ARX应用程序是一个DLL (动态链接库) , 共享Auto CAD的地址空间, 对Auto CAD进行直接函数调用。所以, 使用ARX编程的函数的执行速度得以大大提高。ARX类库采用了标准的C++类库的封装形式, 这大大提高了程序员编程的可靠度和效率。

3.2.2 Arc GIS Engine

Arc GIS Engine是用于构建定制应用的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的GIS组件库。利用Arc GISEngine, 开发者能将Arc GIS功能集成到一些应用软件, 如Microsoft Word和Excel中, 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针对GIS解决方案的定制应用。

3.2.3 SOA架构技术

面向服务架构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描述了一种架构方法, 它依赖于将业务流程和底层活动分解为基于标准的服务。在基于SOA架构的系统中, 系统功能是由一些松耦合并且具有统一接口定义方式的服务 (Service) 组合构建起来的。服务是SOA架构体系的核心。与此同时, 构件技术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面向构件的思想源自那个困扰软件工程领域30多年的难题———软件复用。

3.3 系统特点

1) 与“规划一张图”系统高度集成;

2) 与日照分析软件无缝集成;

3) 完善的制图标准检测与规整工具集;

4) 多种属性数据挂接方式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5) 丰富的数据统计功能为辅助决策提供支持;

6) 智能化的数据审核与人工验收相结合;

7) 各类统计与审核报表自动生成;

8) 数据动态更新与建库。

4 数据预处理子系统 (见图2)

4.1 属性录入

在CAD里采取人工补录的方式, 输入实体属性值。在CAD监理软件中根据修详的制图标准增加配置信息, 包括CAD图层、实体、打包模板。

4.2 数据检查

按照标准规范对设计成果进行检查, 检查分为图层标准检查、实体标准检查、拓扑关系检查、属性逻辑检查等类别, 从各方面保证设计成果的规范性。

4.3 数据规整

系统需要能够对不符合规范的编制提交数据错误进行辅助整理, 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数据整理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对错误的数据进行纠正, 比如面类实体自相交时需要对自相交部分进行处理;二是对现有数据进行转换, 将没有放到标准图层上的实体放置到标准图层上, 同时对颜色、线型等实体属性同步修改;三是提供一些常用的工具对数据进行加工转换, 比如根据填充生成闭合多段线实体、建筑物拼接、道路拼接, 实体闭合等;四是提供一些高级的GIS拓扑功能。

4.4 数据转换

按照CAD与GIS对照关系, 把CAD数据转换为GIS数据。转换包括了图形转换和属性提取。

5 GIS审核子系统 (见图3)

5.1 项目管理

5.1.1 新建项目

通过选择审核数据文件, 建立审核项目, 并将审核文件中的图层加载到二维地图区域中, 并自动定位到审核项目的规划范围 (见图4) 。

5.1.2 项目归档

项目归档时, 需要选择项目是否通过审核。对于已经通过审核的项目, 将图形数据入库到SDE中。

用户选择其他类型的文档 (文档材料、原始图纸等) 保存到文档服务器中, 并与项目关联。关联原则是文档服务器上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串号。

5.2 建筑属性浏览

查看所选建筑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日照情况和墙信息。

基本信息和日照情况从建筑物的属性中提取。

建筑名称与楼号从建筑的属性信息中提取。

建筑类型根据建筑所在图层划分为规划住宅、规划公建、现状住宅和现状公建。

朝向角度按照建筑与横轴的夹角来确定。

建筑样式按照建筑高度与面宽比来确定。

建筑分层:低层 (1~3) 、多层 (4~6) 、中高层 (7~9) 、高层 (10层以上) 。

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层数。

公建类型根据公建属性获取。

日照时间根据建筑属性字段获取 (见图5) 。

5.3 建筑审核

审核检测实体录入的属性值是否与文本一致。

审核地块面积、道路红线宽度、建筑退距距离的输入值是否与图形反映的情况一致。

检测地块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检测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限高、配套车位、禁止开口路段、红线宽度、建筑退距距离、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等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以及相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见图6) 。

建筑审核分为单个建筑审核和所有建筑审核两种模式。

单个建筑审核:用户可以选择单个建筑, 对该建筑进行审核。

审核所有建筑:通过选择审核项, 针对当前项目中所有建筑进行审核。

5.4 三维浏览

5.4.1 显示三维模型

将二维地图中显示的图层添加到三维地图中, 并将建筑根据建筑高度生成三维模型。

点击三维显示按钮时, 系统将当前二维视图中所有显示的图层加载到三维窗口, 用户可以通过控制二维地图图层显示状态实现对三维图层的管理。

三维地图显示范围与二维地图同步。

5.4.2 三维浏览

实现三维地图的缩放、移动等操作 (见图7) 。

1) 导航

2) 放大

3) 缩小

4) 缩放

5) 全图

6) 移动

7) 查看地块限高

该功能将按照地块限高要求, 建立地块三维模型, 用户可以通过其查看地块三维模型, 审查建筑是否超过地块限高要求。

5.5 审核结果管理

5.5.1 查看审核结果 (见图8)

以表格和图形两种方式显示审核结果。

点击审核记录, 将在地图上显示结果标线, 包含结果标线的审核项目有退红线、退地界、建筑间距、退蓝线和退绿线。

双击审核结果记录, 在地图上将闪烁对应的图形。

点击表格下方的显示标线按钮, 将表格中显示记录对应的标线显示在二维地图上 (见图9) 。

5.5.2 审核结果过滤

设定好过滤条件之后, 表格中将显示满足过滤条件的数据。

5.5.3 审核结果分组

可以指定使用某一列进行分组, 如想按照审核建筑进行分组需查看退地界情况 (见图10) 。

5.6报表管理

审核结果可以以报表方式显示, 报表按照审核建筑分组显示。报表也可以输出为外部文件, 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Excel2003、Excel2007、PDF文件、Word文件、Html文件和普通文本文件 (见图11) 。

5.6.1数据输出

将审核结果中显示的列表数据输出到外部文件, 文件格式包括:

Excel2003、Excel2007、PDF文件、Word文件、Html文件表管理图

和普通文本文件。

数据输出有两种模式:

1) 输出当前结果

将当前显示的结果输出为外部文件。

2) 输出所有结果

将所有结果输出为外部文件, 每种结果保存为1个文件。

5.7指标统计

系统能够自动完成以下统计:

1) 技术经济指标表 (见表1) ;

2) 绿地指标表;

3) 停车统计表;

4) 配套设施统计表。

5.8文档材料管理

5.8.1加载文档材料

点击“文档材料”工具栏按钮, 系统连接文档服务器, 如果文档服务器可正常连接且存在当前项目对应的文档材料, 则在下方的文档材料内容区域显示出当前项目对应的文档材料。

5.8.2查看文档材料

鼠标双击需要查看的文档材料, 将会启动文档对应的应用程序打开文档。

6系统应用情况

6.1规划设计单位

根据《太原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技术要求细则》中规定的数据标准, CAD数据规整子系统 (数据预处理子系统) 对设计单位提交的原始DWG数据进行数据监理, 并提供工具辅助完成数据规整工作, 极大地方便了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 同时, 对设计成果的标准进行了规范化。

6.2规划管理单位

系统的运行使审核人员从繁琐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 系统内置的各种统计模型, 可以精确、快速、便捷地进行各种统计, 避免了人为计算产生的错误。系统通过GIS技术准确地进行各类空间分析, 避免了手工图面量测可能会出现的误差, 使得审核结果的准确性、权威性得到了保证。系统自动生成各类审核结果报表, 规范了审核结果的格式, 减轻了人工填写报表的工作强度。

7总结与展望

太原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规范了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成果, 在规划设计与管理过程中为业务人员的办公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方便了成果设计、成果审核, 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升了规划设计与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

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篇3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网站规划内容 设计原则 功能模块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总称。它是通过网络、使用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利用计算机这种载体,将买卖双方的商务信息、产品信息、销售信息、服务信息以及电子支付等活动,用相互认同的交易标准来实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平台是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在企业的电子商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站内容规划是否合理、设计的好坏、推广的成败,直接关系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能否成功。

一、电子商务网站规划的内容

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是指从战略高度,对网站建设、运营进行的全盘谋略与策划。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网站构建目标和开展的业务分析、网站目标客户分析、网站市场定位分析、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分析、运行环境和技术及工具的选择等等,下面仅简单地论述前几个问题。

1.网站构建目标和开展的业务分析。目标是网站构建的出发点,企业能够在网上开展的业务是以自身的商务需求和产品特色及行业特点作为选择的标准。

2.网站目标客户分析。调查与分析目标客户,了解网站可能服务的对象和他们的需求,规划与设计符合目标客户群的商务网站,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以及满足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吸引他们对网站的注意力,使企业的网站不仅仅是停留在公司形象宣传、信息发布与简单的信息浏览的层面上,而是真正成为满足客户需求的商务网站。

3.网站市场定位分析。现代企业的运行,在生产和制造产品之前,往往都会对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何种位置、竞争对手的情况、市场份额以及消费者心理做出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然后再生产,这样才能做到与消费者紧密无间的配合,电子商务网站亦是如此。盲目地建立一个网站就发布在因特网上,只能徒增企业的成本而已,因此市场定位分析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是必要而又行之有效的。

4.技术与经济及人员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构建与运行电子商务网站所必需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技术对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支撑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构建与运行网站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组织人员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保证网站构建与运行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组织设计和管理制度的分析。学会有效的管理,使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因此,一个好的电子商务网站管理系统应在这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原则

经过对以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企业网站整体规划,确定网站的发展方向和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服务项目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网站的设计工作。

电子商务网站既要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同消费者之间大量复杂而零散的数据和信息,又要保证数据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因此与普通的Web网站相比在数据处理和传输方面要求更高,流程也更加复杂。因此,要使电子商务系统满足以下原则:

1.系统的安全性。在任何情况下,保证网站安全、稳定的运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恢复性无疑是网站设计的前提。

2.系统的经济性。高性价比是一个好网站的重要指标。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可扩展性,避免重复建设。

3.系统的开放性。商务网站只是企业整个商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它可能是企业的第一个系统,但决不应该是最后的一个。因此,它必须设计成支持开放性、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系统,使其能与原有系统(如果有的话)协调工作,并与将来新建系统相互兼容。

4.系统的先进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我们在设计时,要尽量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系统高效、可靠安全地运行。与此同时,也要防止片面地追求“一步到位”的倾向。

5.系统的易用性。网站必须设计成易于使用,而不只是信息的简单堆砌。因此,要求网站要有良好的导航功能;当网站的网页数目比较多时,应该提供站内搜索引擎服务,便于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站内查找所需的信息。其次,网页要有可读性,可以考虑把长篇的网页分成多幅,或者提供网页之内的书签链接。

三、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模块

1.网上电子商务系统。商务网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网上开展电子营销。因此该系统是整个网站的核心模块,也是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中技术最成熟的模块。

2.用户认证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网站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对客户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的进行分析,对不同业务系统的用户登录进行统一认证。包括用户密码、身份及权限的认证等。

3.询价系统。电子商务网站中的询价系统应为用户提供灵活的商品价格查询和分析手段,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复杂的查询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去搜寻自己需要的商品和价格。

4.商品检索引擎。商品检索引擎系统应支持多种方式的检索:既支持简单的关键词检索,也支持复杂的智能检索。并且支持同时对商品、分类等进行的高速查询服务。

5.网上调查系统。网上调查系统用于各种调查活动,可以插入在各种栏目中,商务网站中一般采用通用网上WEB调查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协助企业在网上开展调查,用来了解客户的消费心理,从而更好地改善服务。并且能通过调查结果,及时地掌握客户需求和市场走向。

6.广告管理与发布系统。可以实现按年、月、日、时对广告投放点击进行统计,并对网友进行区域分析,提供商家各种相关的数据。

参考文献:

[1]王日芬丁晟春等: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篇4

一、名词、简答、论述:

1、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步骤:

1)调查分析阶段2)需求预测阶段

3)规划设计阶段4)方案评价阶段

5)实施阶段6)时效评估阶段

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

1)成本评价指标2)资产评价指标

3)生产率评价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

5)反应时间评价指标6)供应链密切度指标

3、系统规划常用方法:1)战略目标集合转移法(SST)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T)

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BIAIT)

5)投资回收法(ROI)

6)产出/方法分析(E/M)

7)零线预算法

8)阶石法

4、物流系统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建模并进行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物流系统性能的方法。

5、配送的类型: 按配送组织者不同 :配送中心配送

商店配送仓库配送

④生产企业配送

6、集疏配送:是指只改变产品数量组成形态而不改变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形态的,与干线运输相配合的一种配送方式。

7、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对于基本固定的用户和基本确定的配送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在自己销售的同时,承担用户有计划供应者的职能,既是销售者同时又成为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起到用户供应代理人的作用。

8、代存代供配送:用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对本身的配送

9、配送不合理表现形式:1)经营观念不合理2)资源筹措不合理

3)库存决策不合理4)配上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价格不合理6)送货中不合理

10、物流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共同配送

3)实行送取配合4)推行即时配送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11、配送系统的构成:1.配送的主体2.配送的客体

3.配送的环境4.配送的设备

12、配送系统的目标:1.快速2.及时3.可靠4.节约

13、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结合内部环境的变化配置适宜的车辆并提高单位装载率,防止交错运输,尽可能降低配送差错率,不断改善流通加工、验货、包装等功能,是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制定出各自发绩效考核指标等

14、装卸搬运系统设计方法:是对搬运系统进行设计时的方案制定,包括确定搬运路线系统、确定装卸搬运设备和确定运输装卸单元,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15、托盘作业法:是用托盘系列集装工具将货物形成成组货物单元,以便于采取叉车等设备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的装卸作业法。

16、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2)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

17、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18、自动仓储系统:是指能自动存储和取出物料的系统

19、自动仓储系统发展趋势:1)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2)与工艺流程结合更为紧密

3)储存货物品种多样化

4)提高仓库出入库周转率

5)提高仓库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降低噪声

20、仓储空间评价要素:1.仓储成本2.空间效率

3.作业时间4.货品流量

5.作用感觉

21、货位优化策略:1)周期流通性的货位优化2)销售量的货位优化

3)单位体积的货位优化4)分拣密度的货位优化

22、库存管理模式(论):1)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2)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4)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23、仓库布局合理化:1)提高仓储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2)采用有效的存储定位系统

3)采用有效的检测清点方式

4)采用现代存储保养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是存储合理化的重要方式

5)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输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24、公路主枢纽:是指在公路主骨架与水路主通道、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的全国综合运输网重要节点上,逐步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和装卸储运、中介代理、通信信息和辅助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公路运输站场服务系统

25、物流网络:即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指物流系统(物流企业或组织)构造和组织的与经营有关的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的空间网络结构。

26、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中货物运往最终消费者过程中临时停靠的地方,如制造商、供应商、仓库、配送中心、零售商等

27、物流节点功能: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

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

28、流通仓库不同之处:1)仓库的位置不同2)仓库相对的吞吐能力不同

3)仓库内部构造及机械装备不同

29流通性节点包括:1)流通仓库2)集货中心

3)分货中心4)加工中心

5)配送中心6)物流中心

7)物流园区

30、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1)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

物流线路规划

2)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3)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设计

4)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5)物流运作系统规划

31、物流系统合理化:是指物流过程中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协调运行,能适应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准则

32、(物流设施设备的)布置设计:就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做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配置的最优化

二、图题:197-199页

1.自营型配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的配送。

2.共同配送模式: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

3.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一七月的方式达成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的配送模式。

4.第三方配送模式: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

图8-3矩阵图决策法加199页文字

三、计算题:127页定量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

四、单选、判断:

1.期中试卷

2.80页----4.3运输决策--1)成本比较法

3.90页----5.2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构成4.107页---5.3物流设施设备规划设计

5.110页---5.4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6.138页---7.1.3--1)物料分类

2)移动

7.146页---7.3现代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

8.154页--7.5装卸搬运设备的分类、选择与运用

9.160页--7.6物流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方法 10.192页--(5)数据分析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论文 篇5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名称

管理学院

物流工程

级物流工程班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2016年7月4日—2016年7月15日

一、设计题目

设计任务:运输方案设计

二、设计目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对物流系统做一次系统的设计训练,它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物流节点选址、网点布局优化、物流业务流程设计、物流组织等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2、通过选址与布局规划、流程设计,掌握物流网点规划的基本原理与运作方式,培养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通过常用数学优化方法的使用,数学模型的建立,进一步强化学生业务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地图的利用,强化学生对其它业务工具的应用能力。

4、组织结构与职位设计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学生走入实际工作进行物流组织变革,形成高效的物流管理运行机制以及毕业后快速走上中高管理层奠定理论基础

三、设计要求

1、任选一个设计任务,独立按时完成,禁止抄袭。

2、各项计算、分析、绘图、制表正确。

2、严格按照设计任务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严禁雷同。

3、课程设计报告严格排版要求,要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0字。

4、课程设计结束后,将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稿按规定时间交给班长,由班长统一交指导教师批改。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

4.1案例背景介绍:

基本情况

4.1.1国内某汽车制造企业(为方便计算,生产和发运地假设为西安市)的销售物流业务,上年总生产汽车为24万辆,出口2万辆,其它全国范围内销售;

4.1.2淡旺季情况:每年11月到次年2月为旺季运输,是正常运输运力需求的200%;每年5-7月为淡季运输,是正常运输运力需求的50%;其他为正常运输;

4.1.3上年以前基本全部为公路汽车运输方式,点对点运输到二级以上城市(包括省会城市),简化起见,可以在每个省份内挑选重要的二级城市5个左右;

4.1.4运费标准:每辆商品车的运费为1200元,即1200元/辆。

4.1.5订单周期:假设为2周一次。

4.2客户要求

4.2.1商品车要求“零”公里交货(即交车时车辆行驶里程不高于50公里);

4.2.2运输时间:从装车到交到客户4S店或指定地点在一周内;

4.2.3商品车交车时无破损,否则按照厂家规定赔偿;

4.2.4相关保险费用包含在运输价格内,并由物流企业负责。

4.3相关信息和数据

4.3.1车型和数据

车型分类

车型外型尺寸(长*宽*高,mm)

可选择运输方式

A

3745*1505*1925

公路、船舶

B

3588*1563*1574

公路、铁路、船舶

C

3885*1695*1635

公路、铁路、船舶

D

4434*1708*1471

公路、铁路、船舶

表1

4.3.2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数据

运输设备

载运内尺寸(长*宽*高,m)

备注

专用汽车

19.6*2.40*

双层,平均可以装8辆

专用火车厢

17.0*2.69*(1.60上层,1.65下层)

双层,一列43节车皮

RO-RO船300、600、800个车位

高度满足车辆外尺寸

表2

4.3.3上年国内销售信息

区域

省份

各车型年销售量(台)

年总销售量(台)

A

B

C

D

汽车运次

总运量

东北

黑龙江

10180

2692

1940

288

150

14400

吉林

5476

1482

1268

153

7680

辽宁

8164

2173

1752

230

120

11520

内蒙古

5476

1482

1268

153

7680

华北

北京

17572

4592

2496

499

260

24960

天津

6820

1828

1560

192

9600

河北

12196

3210

1728

345

180

17280

河南

10852

2864

1536

307

160

15360

山东

10180

2692

1440

288

150

14400

山西

5476

1482

968

153

7680

西北

陕西

12116

918

788

2880

宁夏

6209

1311

172

1728

青海

6008

1259

944

1440

甘肃

7344

1345

792

1920

西南

重庆

1806

1207

415

1152

四川

9720

1728

1960

192

9600

云南

5344

1345

892

1920

贵州

6881

1483

968

2688

华中

安徽

9016

1918

888

2880

湖北

8838

1944

1191

138

6912

湖南

9368

1923

1124

124

6240

华南

广东

18752

2764

1936

307

160

15360

广西

2916

1518

988

2880

海南

1008

1259

744

1440

华东

上海

2008

1259

844

1440

江苏

12617

2730

1916

303

158

15168

浙江

6451

1658

1921

184

9216

华东南

福建

6612

1414

1230

2304

江西

6612

1414

1230

2304

合计

154022

39605

22003

4400

2292

220032

表3

4.3.4成本费用(单位:元/辆*公里)

A型车

B型车

C型车

D型车

公路

0.65

0.70

0.70

0.75

铁路

0.65

0.65

0.70

水路

0.60

0.60

0.60

0.60

表4

(铁路、水路运输成本中不含卸车、卸船前后的短途公路运费)

4.2要求

4.2.1仔细阅读参考资料。

4.2.2选择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确定西安市到所选区域的各个省省会及二级城市(每个省份内挑选重要的二级城市5个左右)的运输距离。(如果由省会进行转运可计算西安市到省会距离+省会到各个二级城市距离。)

4.2.3计算西安市到所选区域各个省的二级城市的单程运输时间(分别计算各种可能运输方式组合所需时间,如到达沿海城市的运输时间为公路或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时间)。

4.2.4计算上年各省各种车型每天平均需求量(一年按365天计算)。

4.2.5请根据上述相关信息进行此汽车制造企业的商品车销售物流的分析和优化

方案设计,相关信息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合理假设。方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分析原物流操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见案例内容)。

第二部分:提出新的运输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遵循满足服务要求前提下的成本最低原则。新的设计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确定使用的运输方式(公路、水运、铁路)组合。(例如省内可以用公路直运,沿海可组合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省外内陆地区可组合铁路+公路运输…)

2)

根据你所设计的系统,描述需要哪些运输方式(公路、水运、铁路)?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资源如何配备(需要多少汽车、船舶和专用火车车厢)?

3)

绘制该项目运输网络节点布局图(可在地图上标出)。

4)

计算各省每次运输量。(每天平均需求量×订单周期)

5)

计算各省每年运输次数。

6)

计算合计运输批量与运输次数。

4.3以华北区域为例

4.3.1计算距离

4.3.1.1华北区域的省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省份的二级城市:①北京:

②天津:

③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④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⑤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⑥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4.3.1.2以西安为中心分别计算到各省份的距离:

①公路

(单位:公里)

以西安为中心

直接到达的距离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北京

1081.4

天津

1105.1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482.3

372.3

643.5

537.5

410.8

530.2

482.3

136.7

188.5

78.0

265.2

97.2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796.1

703.1

930.9

1080.5

1212.6

1359.0

796.1

170.6

141.8

428.2

423.6

567.3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895.7

1185.1

1357.5

1419.0

964.7

1111.0

895.7

365.3

460.8

522.3

262.7

214.3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610.4

822.3

885.7

365.0

242.4

558.8

610.4

213.3

276.7

263.9

392.8

223.0

表5

②铁路:

(单位:)

以西安为中心

直接到达的距离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北京

1157.7

天津

1310.5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507.3

384.9

677.0

575.7

454.8

592.1

507.3

128.3

188.4

69.3

371.2

94.9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907.1

739.1

1034.5

1361.3

1501.1

1659.3

907.1

180.2

143.7

450.7

489.6

568.4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1170.0

1534.6

1664.9

1749.9

1199.0

1370.4

1170.0

367.8

498.1

574.4

343.2

203.6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1193.6

866.0

996.9

381.6

243.6

781.5

1193.6

222.7

352.6

273.3

411.4

285.7

表6

③组合运输:

(单位:)

以西安为中心

组合方式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水路

北京

796.1

297.3

天津

875.7

418.8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796.1

796.1

796.1

450.7

489.6

568.4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436.2

436.2

623.8

678.2

651.5

507.3

725.6

851.3

851.3

507.3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表7

4.3.2单程运输时间

4.3.2.1单程运输时间

(单位:时间)

以西安为中心

单程运输时间

单程运输时间

组合运输时间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公路+铁路+水路

北京

13h04m

12h34m

10h32m+1h20m

天津

12h16m

16h10m

3h40m+11h20m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5h39m

4h34m

7h03m

5h57m

5h13m

6h02m

6h42m

5h20m

8h17m

7h30m

7h13m

9h34m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9h51m

7h35m

10h25m

10h34m

13h51m

15h14m

10h40m

11h11m

11h5m

15h52m

20h55m

23h31m

13h04m+7h47m

13h04m+8h11m

13h04m+8h02m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9h50m

12h55m

14h37m

15h23m

10h33m

12h02m

13h52m

18h52m

25h04m

25h34m

14h30m

16h45m

5h27m+6h42m

8h16m+6h24m

6h14m+9h38m

7h05m+9h38m

7h54m+6h42m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6h55m

8h57m

9h32m

10h32m

3h06m

6h24m

9h26m

15h25m

17h32m

6h32m

4h26m

9h31m

表8

4.3.3由省级汇转

以西安为中心

单程运输时间

单程运输时间

单程运输时间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水路

北京

13h04m

12h34m

天津

2h10m

2h16m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5h56m

1h50m

2h20m

1h16m

3h15m

1h16m

6h42m

2h11m

2h15m

2h17m

5h40m

2h30m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10h11m

2h15m

1h56m

5h10m

4h49m

6h15m

10h40m

3h12m

2h04m

7h43m

8h11m

8h02m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10h15m

4h26m

5h15m

6h00m

3h33m

2h37m

13h52m

4h33m

6h30m

9h00m

4h03m

2h30m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7h14m

2h40m

3h19m

3h26m

4h46m

3h07m

9h26m

4h23m

4h02m

4h29m

6h51m

6h16m

表9

4.3.4计算上年各省各种车型每天平均需求量

m----每天平均需求量

n----年总销售量

d----时间

单位(辆)

各车型每天平均销售量(台)

省份

A

B

C

D

平均运量

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表10

4.4分析原物流操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4.1存在的问题:

运输方式单一,主要是点对点运输模式;

旺季车辆严重积压、运力资源不足,甚至造成停产;

淡季运力资源过剩,运输司机业务不饱和,经济利益受损,司机抱怨;

运输提前期难以控制,不能均衡生产和运输。

4.5新的运输设计方案

4.5.1确定使用的运输方式

经过调查确定使用:

①经由省会汇转的方式运输。

②公路加铁路组合运输的方式。

③天津、河北(秦皇岛、张家口、唐山)、山东省(济南、青岛、潍坊、威海、烟台)采用公路加铁路的方式运输,其余采用公路运输。

4.5.2运输方式与运力分配

4.5.2.1运输方式为:公路与铁路组合运输

4.5.2.2运力分配

各车型每年平均销售量(台)

运输方式

公路

公路+铁路

省份

A

总计

B

C

D

总计

北京

17572

17572

4592

2496

499

7587

天津

6820

6820

1828

1560

192

3580

河北

12196

12196

3210

1728

345

5313

河南

10852

10852

2864

1536

307

4707

山东

10180

10180

2692

1440

288

4420

山西

55476

55476

1482

968

153

2603

表11

各车型每次订单平均需求运力资源

淡季

平常

旺季

省份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

北京

42(+19)+1

84(+37)+2

168(+74)+3

天津

16(+8)+1

32(+16)+1

64(+32)+1

河北

29(+14)+1

58(+27)+1

161(+54)+2

河南

27(+11)+1

53(+21)+1

106(+42)+2

山东

25(+11)+1

49(21)+1

98(+42)+2

山西

13(+7)+1

25(+13)+1

50(26)+1

表12

其中:A类车只能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BCD类车可采用公路和铁路组合的方式运输。

北京:672/8=84(辆)[西安--北京]

294/8=37(辆)[西安--石家庄]

294/258=2(列)[石家庄--北京]

天津:252/8=32(辆)[北京--天津]

126/258=1(列)[北京--天津]

或者

126/8=16(辆)[北京--天津]

河北:462/8=58(辆)[西安--石家庄]

210/8=27(辆)[西安--石家庄]

或者

210/258=1(列)[西安--石家庄]

河南:420/8=53(辆)[西安--郑州]

168/8=21(辆)[西安--郑州]

或者

168/258=1(列)[西安--郑州]

山东:392/8=49(辆)[西安--济南]

168/8=21(辆)[西安--济南]

或者

168/258=1(列)[西安--济南]

山西:196/8=25(辆)[西安--太原]

98/8=13(辆)[西安--太原]

或者

98/258=1(列)[西安--太原]

各车型每次订单实际需求运力资源

淡季

平常

旺季

省份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

北京

58(27)+1

116(+53)+2

242+4

天津

河北

29(+14)+1

58(+27)+1

161(+54)+2

河南

27(+11)+1

53(+21)+1

106(+42)+2

山东

25(+11)+1

49(21)+1

98(+42)+2

山西

13(+7)+1

25(+13)+1

50(26)+2

表13实际运力需求表

4.5.3绘制运输网络节点布局图

以西安为起点,分别将各个省份的省会城市作为网络节点,形成物流网络,设计运输方式。

图1

华北区运输节点网络系统

图2

北京为起点网络图

图3

太原为起点网络图

图4

济南为起点网络图

图5综合网络图

4.5.4计算各省每次运输量

a----每天平均需求量

b----订单周期

c----各省每次运输量

得c=

省份

每天平均需求量

订单周期

每次运输量

北京

2(周)

138

天津

2(周)

河北

2(周)

河南

2(周)

山东

2(周)

山西

2(周)

表14

4.5.5计算各省每年运输次数

d----各省每年运输次数

f----各省每年运输量

g----各省每次运输量

得d=

各省每年运输次数

省份

f

g

d

北京

25159

138

183

天津

10400

180

河北

17479

182

河南

15559

181

山东

14600

183

山西

8079

176

表15

4.5.6计算合计运输批量与运输次数

合计运输批量与运输次数

运输批量

运输次数

北京

138

183

天津

180

河北

182

河南

181

山东

183

山西

176

合计

504

1085

表16

4.5.7成本费用

4.5.7.1距离

以西安为中心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北京

天津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482.3

136.7

188.5

78.0

265.2

7.2

507.3

128.3

188.4

69.3

371.2

94.9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796.1

170.6

141.8

428.2

423.6

567.3

907.1

180.2

143.7

450.7

489.6

568.4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895.7

365.3

460.8

522.3

262.7

214.3

1170.0

367.8

498.1

574.4

343.2

203.6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610.4

213.3

276.7

263.9

392.8

223.0

1193.6

222.7

352.6

273.3

411.4

285.7

表17

4.5.7.2费用

以西安为中心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北京

天津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1350.44

382.76

527.8

218.4

742.56

272.16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2229.08

477.68

397.04

969.01

1052.64

1222.06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735.56

2515.5

790.77

1070.92

1234.96

437.74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1709.12

597.24

774.76

738.92

1099.84

642.4

表18

4.5.7.3实际费用

以西安为中心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北京

2229.08

639.20

天津

2451.96

900.42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1350.44

382.76

527.8

218.4

742.56

272.16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2229.08

477.68

397.04

1198.4

1186.08

567.3

969.01

1052.64

1222.06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2507.96

1022.84

1290.24

11462.44

735.56

600.04

2515.5

790.77

1070.92

1234.96

437.74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1709.12

597.24

774.76

738.92

1099.84

642.4

表19

五、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运输方案设计者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足。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实验过程中,也对自我能力的考察,让我知道要努力学习,在成功后体会喜悦的心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指导教师签字: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报告 篇6

规 划 报 告

院(部)名 称:商学院

学 生 姓 名: 陈尚杰

专 业: 电子商务 学 号: 20143008 指导教师姓名:李 明 报告提交时间:

目录一、二、系统开发背景描述.................................................................................................1 企业需求描述.........................................................................................................1

企业核心业务描述..........................................................................................1 核心业务分析..................................................................................................1(一)(二)

三、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的原则及目标...........................................................................1

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基本策略........................................................................1 电子商务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1(一)(二)

四、商务模型建议.........................................................................................................1

商务模式分析和建议.......................................................................................1 商务模型.........................................................................................................2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核心商务流程的说明......................................................2 外部信息系统接口..........................................................................................2 内部系统整合..................................................................................................2(一)(二)(三)(四)(五)

五、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2

(一)系统各层次的构成及作用...................................................................................3

(二)Intranet............................................................................................................3

六、应用系统方案.........................................................................................................3

(一)应用软件结构.....................................................................................................3

(二)应用软件的实现..................................................................................................3

七、网络基础设施.........................................................................................................3

网络基本结构..................................................................................................3

(一)(二)(三)

八、Internet及接入.............................................................................................3 网络互联方式..................................................................................................4

联机交易中的支付与认证......................................................................................4

联机支付方式..................................................................................................4 认证方式.........................................................................................................4(一)(二)

九、系统安全及管理.....................................................................................................4

系统安全体系..................................................................................................4 系统管理.........................................................................................................5(一)(二)

十、系统优化及评估.....................................................................................................5

系统可靠性.....................................................................................................5 性能优化方案..................................................................................................5 系统集成方案.....................................................................................................5平台结构.........................................................................................................5 软件及中间件..................................................................................................6 硬件................................................................................................................6 实施方案............................................................................................................6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6 实施进度安排..................................................................................................6 实施过程的分阶段目标...................................................................................6 实施人员组织..................................................................................................6(一)(二)

十一、(一)(二)(三)

十二、(一)(二)(三)(四)

一、系统开发背景描述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人们对于网上购物的认可程度也将越来越高,网上书店业务将来会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网上书店的系统化解决了书籍区域销售问题,使现有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网上书店为全国各地用户提供了更好、更多、更快的选择。减少图书销售的经营成本,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

二、企业需求描述

(一)企业核心业务描述

该企业主要销售学生用书主要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书籍以及大学教材,因此,书店的主要客户是学生。(二)核心业务分析

1.该企业的核心商务流程:就是学习书籍的销售流程。

2.商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基于现如今竞争激烈的局面,成本的压缩已迫在眉睫,否则很难使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图书销售人员不便于管理图书,出错率很高。

3.施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困难:目前该书店的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并不是很有竞争力,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发展成熟的网站书店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如淘宝网、新浪网、易趣网等,他们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网上销售的流程。而该书店业务范围在大多少顾客心中都认为是一个传统的书店,以固定店面销售为主。这种在顾客心中的企业形象对书店开展电子商务网上销售是很不利的。

三、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的原则及目标

(一)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基本策略

首先,以建立一个高效、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系统作为企业建造电子商务系统的首要目标;其次,基于全球化经济考虑系统需求,把支撑企业运营目标作为核心要素之一;最后,重视电子商务系统的价值衡量,建立责任控制体系。(二)

1.2.3.4.5.电子商务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

使企业在国际国内虚拟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在虚拟市场上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品牌。完善企业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加速企业内部信息化,实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四、商务模型建议

(一)商务模式分析和建议

该店采用的电子商务模式是B2C模式。B2C的电子商务模式的优点: 1.充分利用Internet作为企业的销售渠道,由于减少分销等商务中介,因此企业成本能够大幅度降低,产品的零售价格进而降低。

2.由于采用直销的方式,消费者能够得到实惠,因此企业有竞争优势。3.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采取个性化服务。缺点:电子零售的利润率并不高,电站零售必须依靠完整的物流配送系统支持,否则,越难以完成真正的销售过程。

特别要注意:在电子商务中,服务是商务活动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二)商务模型

在建设本企业网站时,应充分考虑好网上经营模式和网上经营的商品及其生产厂家的选择。从赢利的角度出发,商品和生产企业的选择应考虑: 1.企业知名度。选择高知名度企业,可减少市场的宣传费用; 2.市场份额和营业额;

3.忠诚客户和持续性供应。网上商品交易集市在选择上网企业和商品的时候,应该选择的供应商,一类是较高知名度的不间断消耗用品的企业;另一类是大型连锁店模式和物资交易模式的企业;

4.能将客户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的服务商,如电信、银行、物业管理。(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核心商务流程的说明

企业的电子商务核心商务流程是联机交易(包括联机定购和在线订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信息的电子目录 2.在线虚拟商店 3.网络销售 4.网络拍卖 5.联机支付(四)外部信息系统接口

1.通过分析企业及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关系,可在存在共同市场或者客户的电子商务系统间建议他们之间的信息接口;

2.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存在密切的信息交换;则可以确定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流通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接口;

3.分析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的中介机构有哪些,企业和这些机构的信息交换接口是什么、交换的信息是什么。(五)内部系统整合

通过分析内部信息系统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依赖的内部信息资源。

2.界定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之间的界限。

3.给出内部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及接口。4.明确电子商务系统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互相影响。

五、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

(一)系统各层次的构成及作用

1.2.3.4.5.客户端,负责对商务系统处理的结果作最终解释。

服务表达,直接为应用系统提供服务,优化应用层的功能。应用逻辑,实现系统的核心商务逻辑。支持平台,为商务系统的应用软件提供辅助功能,简化应用程序的开发。基础网络,电子商务系统的允许环境。

(二)Intranet Intranet指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专用网络。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Intranet可实现的功能包括:

1.利用Web电子出版发布企业各种信息,供企业内部或指定客户使用。2.远程用户登录,企业分支机构可以通过电话线路访问总部的信息。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应用,如一般的人事、财务管理系统。4.通过与Internet相连,进行全球范围的通信及视频会议。

六、应用系统方案

(一)应用软件结构

采用B/S模式,使用javaApplet技术,后台数据库用MySQL。

(二)应用软件的实现

该模块的实现平台是:操作系统为HP UX10.20,数据库为Oracle7.3,Web服务器为Oracle Web Server,Java开发工具为NetBeans,JDBC驱动程序为Oracle JDBC Thin。

七、网络基础设施

(一)网络基本结构

1.网络主干采用6芯多模光纤,光纤布线采用星形拓扑结构。2.网络主干设备采用100/1000M自适应全双工交换机。3.广域路由器选用Cisco公司的2511路由器,网络通过ISDN连入INTERNET。另配置一台3COM公司的USR MODEM POOL,以满足单机用户和校外用户以PPP方式上网。

4.网络中心配备4台IBM5100 PC服务器分别用作LAN计费、拨号用户认证及计费、网管、数据库及办公自动化系统、视频点播(VOD)系统、BBS系统、代理服务及计费等,配备1台笔记本电脑用作调试终端。(二)Internet及接入

本企业采用ISDN接入方式。采用ISDN技术接入Internet,用户可以得到最高128bit/s 的接入速度。(三)网络互联方式

采用交换式千兆以太网作为企业范围内的全网主干,10M /100M交换式子网接入。

八、联机交易中的支付与认证

(一)联机支付方式 1.2.3.4.5.智能卡支付 电子现金支付 电子钱包支付 电子支票支付 电子资金划拨

(二)认证方式

1.身份认证:采用USB Key认证 技术。2.信息认证:采用数字签名。

九、(一)系统安全及管理

系统安全体系

1.安全策略

<1>局域网内部安全性,局域网安全有一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1)网络物理是否安全 2)网络平台是否安全 3)系统是否安全 4)应用是否安全 5)管理是否安全

<2> 防火墙内部用户的安全性:信任、部分信任、不信任。<3>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有效性、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4>广域网的安全性:隐私性、真实性、非伪装性、非否认性。2.安全体系

<1>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等 <2> 网络安全措施:

1)系统安全,尽量打上必须的系统补丁; 2)装上杀毒软件 3)开启防火墙

4)在高安全应用网络,进行入侵检测,漏洞扫描; 5)保护关键主机。<3> 主机系统安全

1)采用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认证通过的加密芯片,安全性能有保证;

2)运行稳定、安全、高效;

3)结构紧凑,稳定性高,具有平台无关性,兼容各种类型主机; 4)严格的管理性能、身份认证功能; <4> 应用安全措施

1)建专门的标准机房

2)机房门窗安全、牢固,防撬防盗性能好,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3)服务器平时处于锁定状态,并保管好登录密码;4)后台管理界面须设置超级用户名及密码,并绑定IP,以防他人登入。5)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之间设置经公安部认证的防火墙,并做好安全策略,拒绝外来的 6)恶意攻击。(二)系统管理

1.网络管理

管理员可以在管理机器上对整个内部网络上的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网络上的防病毒软件、入侵检测探测器进行综合管理。

2.服务器管理

主要是对系统进行安全备份。除了对全系统进行每月一次的备份外,还应对修改过的数据进行每周一次的备份;重要系统文件存放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3.授权与审计 这个阶段,除了要使用网管软件和系统监控管理系统,而且还要使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网络监控设备或实时入侵检测设备,以便对进出各级局域网的常见操作进行实时检查、监控、报警和阻断,从而防止针对网络的攻击与犯罪行为。

十、(一)系统优化及评估

系统可靠性

数据及设备备份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先进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软、硬件平台,在数据备份与恢复过程中不能引发新的数据安全隐患。

2.充分利用数据压缩技术,选择具有良好保密功能的数据压缩算法。3.在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中,必须通过口令、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智能卡技术、认证协议等技术手段,增强系统的信息安全性,使备份与恢复自身具有免疫功能。

4.数据备份介质应标明备份及保存要素,防止修改存储介质标签中的关键信息,并存放在一个安全环境中,使备份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可靠性、经济性对备份的磁介质要定期更新。

5.备份时应保持其相对独立完整,避免使用追加备份,并保护好至关重要的运行日志,不生成渗入系统的隐蔽通道。(二)性能优化方案

系统负载的来源主要有静态网页请求和动态网页请求两部分。本企业采用扩展的负载均衡技术。

十一、系统集成方案

(一)平台结构 主要由Web服务器、应用处理系统服务器和数据库组成。CA认证中心、支付系统、物流系统、商家服务器构成商城的外围系统,通过与电子商城应用处理系统服务器的通信完成业务流程。(二)软件及中间件

对系统的要求有:稳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兼容性良好;成熟,能提供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机制,同时还要易于升级;支持开放的网络协议。

中间件的要求有:提供丰富的系统管理软件和良好的用户界面以及开发工具。(三)硬件

硬件平台主要选择:

1.数据库服务器和文档服务器:选用3.2GB/s的Enterprise3500服务器 2.Web服务器、Email/News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邮件中转服务器:选用Enterprise450、250服务器

3.网管工作站:选用Ultra Creator系列Ultra 60高性能图形工作站 4.防火墙工作站:选用SUN公司的Ultra 5工作站。

5.磁盘阵列:选用了SUN公司具备光纤通道连接能力的Shared Disk Array 5100系列

十二、实施方案

(一)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

1.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系统设计、服务器端组件、应用编程、客户端应用或脚本编写 2.内容设计与编写:站点设计与策划、页面编程、内容创建或者信息采编。(二)

1.2.3.4.(三)实施进度安排 电子商务的战略规划 电子商务的内容管理 电子商务的应用管理 电子商务的知识管理 实施过程的分阶段目标

在第一阶段完成企业电子商务的整体规划;

在第二阶段完成企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开发出企业的数据库系统,进行企业信息内容的编排;

在第三阶段完成网站的建设工作,并建立各个部分的连接和整合; 在第四阶段开展企业的网上业务。(四)

1.2.3.4.实施人员组织

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系统开发的组织协调 站点设计师:负责系统设计、策划

应用工程师:负责应用系统前、后台应用的编写、组件开发 系统工程师:负责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维护 5.6.7.8.9.网络工程师:负责网络集成

硬件工程师:负责硬件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论文 篇7

1、WCDMA室内覆盖系统规划的重要性

在3G时代, 大量的数据语音业务主要来自于室内。良好的室内覆盖环境就意味着高容量的网络和高质量的服务, 可以有效提高用户感受、发展高端客户、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从工作频段来看, WCDMA工作的核心频段为2GHz频段, 与2G网络的800-900MHz频段相比, 高频信号的无线链路损耗更大, 绕射能力就较差。如果仅靠室外宏站对室内部分进行覆盖, 其效果很差, 所以目前城市里面室内覆盖已经成为影响WCDMA网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达到WCDMA网络对室内信号网络的良好覆盖, 必须通过新建室内分布系统或改造原有2G网室内分布系统, 来解决城市建筑物内部无线网络的覆盖和话务吸收等问题。

WCDMA室内覆盖系统是WCDMA网络的一个“小网”或者“子网”。因此WCDMA室内覆盖系统具有WCDMA宏小区一切网络特性;WCDMA室内覆盖系统应作为整个网络的一部分来设计, 且必须统一进行规划;WCDMA室内覆盖系统首先应保证大楼内良好的WCDMA网络特性, 同时也要保证对室外网络的影响可控、可忽略。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时, 我们如果室内信号控制不好, 会对室外“大网”造成严重干扰, 造成导频污染、切换掉话、容量下降等影响网络质量的事情。因此, 加强室内覆盖网络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2、WCDMA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1) 室内覆盖系统规划基本原则

对于室内覆盖, 应优先考虑采用室外宏蜂窝直接覆盖, 并通过网络优化达到覆盖目的;在室外宏蜂窝不能解决室内覆盖的情况下, 采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解决。根据市场发展形势, 从全网的角度出发, 根据楼宇的重要性及影响力, 分轻重缓急进行工程建设, 优先建设那些人流量大、人员层次高、对联通品牌影响比较大的楼宇或隧道。

(2)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思路

WCDMA室内覆盖系统是指通过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将无线信号较均匀地分布于建筑物室内, 用于改善建筑物室内无线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提高无线网络容量的系统。W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设计思路在于采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与网络优化相结合的方法使室内小区和室外宏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更加清晰明确, 降低干扰等级, 提高上行的容量, 解决覆盖与容量间的平衡问题, 通过室内外协同覆盖的方式完善网络。设计思路如下:

1) 尽可能保证室内良好的网络覆盖特性;

2) 保证“容量”最大化, 包括WCDMA室内覆盖系统网络“容量”最大化和WCDMA室外网络“容量”最大化;

3) 设置合理的切换和切换区域, 保证切换的发生不给整个网络带来负面影响;

4) 保证WCDMA整体网络干扰最小化, 包括室内覆盖系统干扰最小化和室外网络干扰最小化, 从而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

(3) 室内覆盖规划设计方案

室内覆盖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室内用户, 其原理是利用分布式天线系统将基站信号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 满足室内通信需求。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分布式天线系统组成。

1) 室内覆盖信号源的选择

能够为室内分布系统提供信号源的设备有:宏基站、微蜂窝、“BBU+RRU”和直放站等。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建筑结构、覆盖面积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最终采用既可达到所需的覆盖要求又可合理控制成本的信源方式。具体选择原则如下:1) 对于业务需求特别大的场所如大型商场、大型写字楼、机场、火车/汽车站、体育场馆、会议会展中心等, 宜采用宏蜂窝基站或BBU+RRU方式作信号源;2) 对于业务量热点的局部区域覆盖可采用室内型微蜂窝或射频拉远;3) 对于仅以覆盖为目的, 业务需求较低的建筑, 如覆盖区域分散的小区、补盲覆盖的电梯、地下室等场所可采用光纤直放站。

2) 室内覆盖系统分布系统的选择

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的分布系统:对于建筑物内部结构简单、墙体屏蔽较小、楼层较低的场景优先选用无源分布系统;对于建筑物内部结构简单、墙体屏蔽较小、楼层较低但建筑物较为分散的场景优先选用光纤分布系统:对于建筑物内部结构复杂、墙体屏蔽较大、楼层较高的场景优先选用有源分布系统 (宏基站+RRU覆盖方式) ;对于建筑物内部结构狭长的特别区域可选用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3) 室内覆盖系统基站天线的布放

室内分布系统的天线布放虽简单但重要, 是室内覆盖系统设计的关键点。一般遵循“小功率, 多天线”的原则, 保证信号均匀覆盖整个目标建筑物。采用小功率的优点是信号易于控制, 辐射小, 对外干扰小;缺点是会提高整个室内覆盖系统的总造价, 因此需要在布放原则和经济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室内天线布放时还要注意金属结构和墙体结构对信号的影响, 要尽量避开天花板上强电管道、监控管线和风机盘管等, 选择合适位置, 要尽量明装, 有效的降低因天花板的反射 (甚至全反射) 带来的损耗。

4) 室内覆盖系统的频率规划

W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频率规划主要有四种组网方案, 全同频组网和低层同频高层异频方案属于同频组网范畴, 全异频组网和一层同频全楼异频方案则属于异频组网范畴。考虑不同场景的同频异频组网方案需要从建设场景的建筑结构、系统干扰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采用哪种组网方案, 需要具体分析。在实际设计中, 常常既有同频方案, 又有异频方案, 如果建筑物穿透损耗大, 干扰可以控制, 则采用同频方式, 如干扰难以控制, 则可采用异频方式组网。

5) 室内覆盖系统的切换策略

在WCDMA系统中, 根据频率规划组网方式和室内外小区划分, 存在软切换和硬切换,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网络中设置相应参数和调整各小区的覆盖场强直到合适的信号强度, 使切换更加平滑。首先, 应考虑室内各小区之间及与室外小区之间话务流量, 合理设置室内、室外的切换区域;其次,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室外基站和室内基站的切换参数, 避免产生过多的软切换。一般来说, 易发生切换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室内外出入口、电梯内外、靠窗位置及室内多小区之间, 其中室内外出入口需要设置合理的切换区, 尽量采用同频切换, 必要时可引入过渡小区, 靠窗区域则应尽量避免成为切换区, 对于室内多小区之间建议采用软切换, 应避免发生室外小区到室内时的电梯硬切换等。

3、结论

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应与网络优化紧密结合起来, 重点在于根据室内结构选择合适的覆盖信号源和覆盖方式, 合理设置切换区域, 合理规划频率等。同时, WCDMA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远远复杂于GSM系统, 需要在今后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韩永涛.WCDMA网络室内覆盖规划与优化[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 (12) .

(2) 赵巨纳.WCDMA室内覆盖解决方案[J].邮电设计技术, 2009 (11) .

(3) 张长钢, 孙保红, 李猛.WCDMA无线网络规划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4) Harri Holma, Antti Toskala.WCDMA技术与系统设计[M].陈译强, 周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5) 郭东亮.WCDMA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6) 陈慧剑.W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探讨[J].移动通信, 2006 (1) .

(7) 樊荣, 肖伟明.3G室内分布系统网络规划[J].烽火科技, 2005.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论文 篇8

关键词:高校就业;职业生涯;管理规划;设计与解析

21世纪的信息时代为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高校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就业情况是该国经济实力的指标之一,而高校的就业情况首当其冲。把网络系统运用到就业管理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学生的就业状况,缓解了高校学生的压力。但是,在此系统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做简要分析:

一、高校的就业现状

中国普通高校一直在进行扩招,大学生已经基本上不具备什么优势了,并且在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就业压力一直在不断地增加,就业问题一直到受到国家的重视,在不断地调节当中。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是高校的教育体系并不是十分完善,高校教育并不能将学生完整地推向社会,教会学生自身的生存技能,学生并不具备招人单位的要求,往往需要重新学习,甚至有大部分都从事着与自身专业无关的职业,在陌生的领域里如同稚儿,一

切都必须从头学起;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人机制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很多大学生在再择业结构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有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小企业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冲击,而宣告破产,这就导致又一部分失业人员流入社会,也使学生失去了一些就业的机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在小一些的公司里可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培养,有更多的机会学到专业的技能来充实自己,为谋取更好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在高等院校教育不断普及的同时,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单位、学校、自身的四重压力,造成就业难的状况。

二、高校就业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现状

网络的引入很大限度地改善了我国高校就业率的现状,为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网络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使之能够智能化地将就业人员的信息与某单位进行匹配,从而提高社会上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1.就业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

无论对于一个刚进入社会的高校生,还是经过社会打磨以后仍在努力的求职人员,根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所在城市的现状,合理科学地进行一个就业管理和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使得就业人员在求职的海洋中不会盲目没有目标地失去自己的方向,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具备这方面潜力的人员,只要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努力,对自身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仅仅是时间的关系。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就会像玉米地里的猴子一样,什么都不会落下,反而会让人觉得精疲力竭。因此,就业人员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就业管理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2.高校就业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作用

高校就业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系统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各个院校的学生的职业技能,就业单位所缺人才类型,生源信息,学生就业政策、合同签约情况等信息进行综合整理,智能化地设计出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该系统不仅仅站在学院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它还考虑了社会现状、公司规划、管理者等多方面的信息,全面地、科学地、合理地进行规划,并且不仅仅将院校学生的就业进行管理,还会针对社会和某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潜力,进行一个评估,对未来有一个预测,对该学生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目前缺少什么,和自身的优势,从而确定近几年内需要努力的方向,不断地向最终目标靠近,会使刚刚进入社会并不是十分了解社会的人员少走很多弯路。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系统,是因为它并不是将一大堆信息堆积在求职人员面前,而是合理、科学地对职业生涯进行长远和近期的规划。

在社会压力不断提升的现状下,高校就业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对提升高校就业率,有着明显的辅助作用,但是其系统才刚刚发展,并不是十分完善,国家应该加强该系统的投入,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使该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大极限,更加有效地解决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郭志超.高校就业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设计与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

上一篇:金融企业会计--计算下一篇:口腔医学生口腔内科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