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通信工程建设

2024-10-13

工信部通信工程建设(精选9篇)

工信部通信工程建设 篇1

7月21日消息,近日,工信部明确逐步扩大通信建设工程监理的覆盖面,要求项目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的电信枢纽、通信、信息网络等项目必须实行监理。《通知》要求建设单位要按照与监理企业签订的合同约定,按规定支付相应的监理费用。通知要求,必须实施监理的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支付监理费,监理费浮动幅度不得高于20%;对于投资在500万元以下工程,监理费应按不低于投资为500万元工程的取费费率(3.3%)计取;监理费的计取应按每个项目批准的投资额为基数单独计取,不得将多个项目投资额汇总做基数计取监理费;建设单位要求监理企业承担监理业务以外的工作,应另行支付费用。

此外,还将加大对监理招投标、监理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未按规定实施监理、低价竞标、无资质、超资质或挂靠投标、出借资质收取管理费以及转让监理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此前,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勇指出,工程治理重点领域集中检查工作取得预期效果。这次工程治理重点领域集中检查,在以往全面排查的基础上,突出了工程治理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是工程治理监督检查方式的一种创新。

2010年12月,工信部于通报2010年第三季度通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情况,有80个被抽查的项目被指出有问题,本季度未收到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申报质监项目涉及金额近462亿元,其中,中国电信120亿元,中国移动近230亿元,中国联通112亿多元。

工信部通信工程建设 篇2

杨学山:提出五点要求推动标准化工作

杨学山副部长在讲话时深入分析了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充分肯定了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并就做好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要准确把握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服务产业发展。要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标准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产业急需、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制定, 加快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 大力推进标准有效实施, 加强标准化与政策规划、行业准入、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等工作的衔接。

二是紧紧扭住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的主线, 全力支撑转型升级。标准化工作要切实发挥技术基础作用, 紧密围绕转型升级这条主线, 重点开展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关键设备和关键工艺标准的制定, 建立和完善适应转型升级需要的标准体系, 全面提升现有标准技术水平, 推动产品品种质量的改善、工艺流程的改进以及产业链的改造升级。

三是牢牢抓住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的着力点, 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当前, 标准研制与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的结合越来越明显, 标准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要把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标准化工作的着力点, 切实做好重大技术标准研制与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要用标准助推科技成果应用,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四是完善和优化工作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要积极改革创新, 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和标准化技术组织为平台, 各方有机结合的标准化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标准制修订机制和标准制定工作程序, 确保标准制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公开透明、科学高效。要完善科学的标准化技术组织支撑体系, 使标准化技术组织布局更加合理, 体系更加完备, 更加贴近企业和产业, 代表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 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是相关各方要加强协作, 形成推动标准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合力。要注重“部门联合”, 不断强化与国家标准委、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的会商合作。深化“部省联动”, 继续支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企事业单位申报行业标准项目, 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标准研制, 推动标准示范应用和对标贯标。加强“行业协作”, 积极促进跨行业的标准化协作, 创建和谐、合作的标准化文化。

杨学山副部长还强调, 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要坚持做好“四个服务”, 要服务于创新, 服务于培育和拓展市场, 服务于形成良好的行业规范, 服务于建立消费者的信心;夯实“三个基础”, 要加强标准化工作思想建设, 加强标准化工作制度建设, 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抓住“两个重点”, 重点解决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重点解决产业发展、行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突出“一个特点”, 标准化工作要依靠各方的参与和支持, 形成合力。

方向:四大机制创新、四大领域突破和四大体系建设

国家标准委副主任方向介绍了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是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二是坚持以提升标准化发展整体质量效益为核心目标。三是坚持“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基本要求。

围绕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今年标准化工作突出强调四大机制创新、四大领域突破和四大体系建设。四大机制创新包括:完善标准分类管理机制;完善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机制;完善标准与科技紧密结合机制;完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四大领域突破包括: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进程;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增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四大体系建设包括:完善标准化政策法规体系;构建标准化科技支撑体系;构建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标准化技术机构和人才队伍体系。

对于标准化工作如何更好地支撑工业发展, 他提出:一是要加强标准化工作与工业行业政策措施的紧密结合。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加强顶层设计, 做好宏观规划, 发挥标准化的引领作用, 促进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加快产业化进程。要通过机制创新,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各项自主技术标准快速出台, 解决新技术无法产业化落地应用、各类新业态无序发展的问题。二是要立足国内和国际标准化两个大局, 继续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我们已经在信息通信领域如第四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要深入研究推进如何将标准的突破转化为我国自主产业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鼓励企业走出去,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推动相应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三是要根据产业急需和领域特点, 适时启动综合标准化工作。要加强综合标准化理论研究;要开展综合标准化示范试点;要运用综合标准化完善工作机制。工信部今年的标准化重点工作中也提出积极探索综合标准化工作模式, 深化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 并选取电动汽车、物联网、三网融合、半导体照明、锂离子电池等领域作为试点非常有针对性, 可以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

闻库:提出“重点突破, 整体提升”, 并实施两大工程

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做了题为《继往开来携手奋进开创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 四年来工信部紧紧围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自主创新、工业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等重点工作, 加大了标准制定与复审工作力度, 共下达行业标准制定计划10 065项, 制定完成行业标准4 714项、国家标准4494项, 完成24 904项行业标准复审工作, 基本扭转了标准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局面。

闻库司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强调要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年) 》, 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为主线, 以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着力点, 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 按照“重点突破, 整体提升”的工作要求, 加强标准的顶层设计, 加快制定产业急需、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 成套成体系推进标准制定工作, 加快建立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 带动标准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支撑工业和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

工信部通信工程建设 篇3

图片新闻

上海市市长韩正近日表示:到今年底,上海市光纤入户家庭将达到600万户,到明年底,全市超过400处主要公共场所将实现WIFI覆盖。

工信部公开征集通信行业标准意见

本报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申请立项的《双栈防火墙设备技术要求》等39项通信行业标准和《支持通信应用的北斗授时设备技术要求》通信行业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予以公示,公众如果对拟立项标准项目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间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反馈意见,截止日期为6月28日。

其中,正在制定的《双栈防火墙设备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是我国首个对IPv4向IPv6过渡中的防火墙设备的技术规范标准。IPv4地址已经分配殆尽,IPv6的发展已经被迫提上了日程。但是,IPv6网络的发展还缺少商业需求。所以,IPv4和IPv6长期共存不可避免。那么发展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则变得异常重要。因此,中国移动牵头、华为参与,起草了《双栈防火墙设备技术要求》行业标准。该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中,预计2013年完成。

北京上线全国首个省级宏观数据库

本报讯 近日,北京市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一期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宏观库”)正式上线运行,用户可以随时查询和使用。今后,无论是市民还是企业,想要了解时间跨度在数年到数十年不等的北京市宏观经济数据和社会指标情况,只需上网便可查询。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个立项实施的宏观库,也是第一个建成并上线运行的省级宏观库。

宏观库从2007年正式立项到2011年竣工验收,共经历4年时间。作为北京首个经济社会综合数据库,宏观库数据涵盖了3900多个数据指标,分国民经济核算、价格指数、人民生活等37个应用主题。北京市宏观库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吉林指出,宏观库的建成上线充分体现了政府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也提供了公众服务,有利于政府部门及公众更加便利地获得北京市各项数据。

全市目前有23个委办局参加宏观库建设,改变了过去各个政府部门数据信息形成信息孤岛的状况,实现了资源互通、信息共享。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青海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本报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宁市签订了《工业和信息化部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按照此次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十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支持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加快建立特色优势产业和循环产业体系。二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支持青海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统筹发展的产业格局。四是加大对青海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指导做好国家级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批。五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六是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两化”融合,推动三网融合,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七是推动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加大产业援青力度。八是支持青海实行差别化的节能降耗政策,在专项资金、政策措施等方面支持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九是支持办好“青洽会”,促进“青洽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十是进一步完善干部双向挂职锻炼机制,开阔青海干部视野。

中小企业单个项目最高获400万元资助

本报讯 财政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专项资金将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方式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每个企业或单位只能选择一种支持方式。此外,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的额度,每个项目一般不超过200万元,对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环境项目的支持额度最多不超过400万元。

此次两部联合出台的管理办法规定,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宽带发展推动光通信设备市场增长

本报讯 受国家“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及电信企业投资推动,国内光纤接入(FTTx)、光纤光缆、系统集成等光通信设备市场需求旺盛。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2016年中国光纤接入业务收入规模将超过1400亿元,光接入、传输和骨干网络设备市场规模超260亿元,用户数将达1.5亿户,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网络设备市场。

2017年移动互联网将覆盖全球85%人口

工信部通信工程建设 篇4

〖政策回顾〗2012年3月22日,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国家海洋局制定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政策分析〗《规划》从面向需求、突出重点、总包牵引、专业发展、合理布局,完善体系等五个发展方向出发,提出经过十年的努力,使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的目标。在政策方面,提出要积极培育装备市场、规范和引导社会投入、完善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加大科研开发支持力度、推动建立产业联盟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对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目标等方面进行指引,并明确提出了国家在财税政策等方面对该行业的扶持,对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海工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而无论是对于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船舶制造业还是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34工信部第259号 篇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经贸委、工业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现将《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组织实施方案。

各地工业、质检、工商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及时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八年十月十八日

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一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这次事件暴露出乳制品企业缺乏社会责任,企业管理和制度执行存在漏洞,乳制品行业管理薄弱等突出问题。为贯彻国务院对乳制品行业进行整顿和规范的工作部署,落实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建立促进我国乳制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企业奶源基地建设、原辅料进厂、生产加工、储藏运输、产品出厂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产品信息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通过实施行业整顿和规范,确保企业生产的乳制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行业整体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

(一)确保原辅料100%合格

所有生产用原辅料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入加工环节的原辅料100%合格;支持企业自建奶源基地(自建牧场或投资参股养殖小区),确保生鲜乳合格。

(二)确保乳制品100%合格

严把乳制品生产关和出厂关,所有生产企业具备三聚氰胺检测条件(包括建立合法、固定的产品检测渠道);出厂的乳制品100%符合国家对产品所含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

(三)严格规范生产秩序

经过生产企业整顿,打击违法行为,纠正违规行为,规范企业的生产销售秩序,使整顿合格企业的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依法关闭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要求、在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验收条件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取缔非法生产企业。

(四)履行企业社会承诺

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行动,加强企业管理,增强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水平,完善检测制度,保证乳制品质量。向消费者负责,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恢复产品市场信誉,重振民族品牌。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企业奶源基地建设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要求企业加快奶源基地建设,企业要提高奶源基地(自建牧场或投资参股小区)养殖技术水平,依据《良好农业规范》(GB/T20014.8),分批实现标准化管理,杜绝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饲料入场。

(二)规范原辅料收购秩序

各地政府要合理划定收奶区域,严格禁止企业争抢奶源;企业实行入厂原辅料质量批批检测,严控原辅料采购质量,健全质量检测制度,杜绝含有三聚氰胺等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健康物质的原辅料进厂;建立企业原辅料采购信息档案,完善原辅料质量追溯制度。

(三)严格乳制品生产管理

完善企业乳制品生产工艺、设备、检测手段;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标准;严禁在生产过程添加三聚氰胺等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健康物质。

(四)强化乳制品出厂检验

企业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测仪器(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或气相色谱—质谱仪)和掌握检测方法的人员或建立合法、固定的检测渠道,制定严格的乳制品出厂检验制度,出厂产品批批检测。

(五)规范产品追溯与召回管理

生产企业要建立和实施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从原料、辅料到成品等各环节均具有可追溯性,杜绝生产环节的不合格产品出厂。生产企业应对已进入流通环节的不合格产品迅速采取处置措施,实施召回和销毁,并及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

(六)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档案、《生鲜乳、原辅料检验规范》、《化学品及食品添加剂管理规范》、《成品检验规范》、《生产工艺操作规范》、《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文件记录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规范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到位,责任到人。乳制品生产企业要逐步建立良好生产规范体系(GMP)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22000-2006)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

(七)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建立乳制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提高从业人员道德和质量、法律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八)加强生产企业监管

地方工业、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和产品质量的监管,健全乳制品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完善监督检测手段;建立乳制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不良记录档案,公布不合格产品及处置结果,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九)贯彻落实产业政策

地方工业、卫生、质检等部门要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和《乳制品行业准入条件》,规范行业投资行为,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闭在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验收条件的企业。工商部门按照《食品卫生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依法责令企业变更经营范围或吊销营业执照。

三、进度安排

用半年时间集中开展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整顿和规范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自查自纠和监督整改阶段(9月19日—12月31日)

企业自查自纠要有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通过内部管理整顿和产品自检等,开展自查自纠,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各地工业、质检、工商部门要制定组织实施整顿和规范工作的方案,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查处企业的违法行为,纠正违规行为,重点对企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整改效果进行检查。

企业自查自纠要做到:

1.严格执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2.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定的管理制度,健全质量安全责任制;

3.在原辅料进厂、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杜绝加入三聚氰胺等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健康物质;

4.具备合理的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安全必备的检测手段;

5.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各项质量标准;

6.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产品信息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等。不合格产品全部下架、召回、销毁。

对自查出的问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要求,逐一整改,彻底纠正,并进行自查整顿总结。

监督企业整改的重点是:

1.监督企业对整改前和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否逐一梳理,认真整改,措施落实,已见成效;

2.监督企业是否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产品检测手段,配备了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兑现向社会所做的各项承诺;

3.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克服困难,切实履行原料奶收购合同,维护奶农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4.督促具备产品质量保证条件的企业顾全大局,积极恢复生产,保证市场供应;

5.加强对整改工作的分类指导,适时召开企业整改现场会,推动整改工作落实、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整改工作成效明显企业的好做法;

6.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

(二)检查验收阶段(2009年1月1日—2月28日)

由各地工业主管部门会同质检、工商部门组织开展对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的检查验收工作,对验收不合格企业应责令停产再整顿,至2009年2月底验收不合格的企业应予关闭。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工商部门依法责令企业变更经营范围或吊销营业执照。各地要将验收合格企业在地方媒体进行公布,并将验收结果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

企业整顿验收合格条件为:

1.企业生产经营证照齐全(食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2.整改前企业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已逐一纠正,并消除隐患,做到逐项整改归零,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了产品质量报告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建立了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

3.企业已按照良好规范(GMP)要求组织生产。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22000-2006)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生产专供婴幼儿奶粉的企业必须实施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4.企业具备健全的原辅料进厂检验,进入加工环节的原辅料100%合格;企业具备三聚氰胺检测仪器和掌握检测方法的人员或建立合法、固定的检测渠道,具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过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的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出厂的乳制品100%符合国家对产品所含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

5.有完整的整改报告,重点是企业整改内容、采取的具体措施,所存在问题解决的情况及企业整改取得的成效。

(三)巩固成果阶段(2009年3月1日-3月31日)

通过整顿规范工作,乳制品生产企业恢复到正常水平;扶持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一批整改见效企业,淘汰一批落后企业,关闭一批在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验收条件的企业,取缔一批非法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加快企业集团化、集约化进程,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行业加强自律和企业规范工作,加强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并适时修订完善产业政策,严格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建立乳制品质量安全事故和企业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国家质检总局加强对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资质监管;加强对乳制品质量的监督检查;逐步推行良好生产规范认证(GMP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2000-2006)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HACCP认证);健全乳制品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检测预警体系。国家工商总局指导系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乳制品生产企业工商登记工作。对无前置许可或许可过期的,责令办理变更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全面提升乳制品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巩固整顿规范工作成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组织协调,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工业、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认真负责地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

(二)整顿规范工作要落实到企业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会同质检、工商等部门将辖区内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纳入整顿和规范的范围,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真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整顿和规范的实施方案,更有针对性的做好整顿和规范工作;要对照任务要求,严格依法行政,贯彻政策和标准,逐一企业、逐一环节,将整顿和规范工作落实到企业,落实到生产加工全过程,切实改进和完善企业管理,确保生产合格产品。

(三)加强信息报送,加大宣传力度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准确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反映乳制品生产企业动态(生鲜乳收购、企业生产、产品质量、产品库存和销售)、企业整顿和规范工作进展、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各地工业、质检、工商部门要相互通报情况,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及时会商解决问题;生产企业要与政府建立信息直报渠道和信息报告制度,定期向所在省级政府工业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

各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点宣传企业在生鲜乳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所采取有效措施以及改善经营管理、加强质量监督、配备检测设备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宣传整顿和规范工作取得的成效、好的企业典型及其优质合格产品,对态度消极、整改不力的企业要给予通报、曝光。

(四)加强行业管理,严禁新开工项目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乳制品行业管理,及时了解、协调企业整改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整顿和规范期间,一律暂停乳制品加工新上项目(企业)的核准;改扩建项目(企业)必须报国家有关部门核准。

(五)做好资产清理,维护社会稳定

各地要把握政策界限,严格依法妥善处理好关闭在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验收条件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取缔违法企业中涉及的企业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等问题,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六)做好整顿规范总结,巩固工作成果

各地工业、质检、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整顿和行业规范中好做法、好经验的推广工作,巩固整顿规范成果。要结合本地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总结,并分别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

工信部领导讲话稿精选 篇6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和把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发展为契机,推动服务和技术的发展,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结合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趋势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进一步加快宽带网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国家宽带计划,推进宽带到用户的普及应用,如有国家在宽带技术上的提出与一个世纪的电一样,宽带是经济增长、就业、全球经济和创造更多生活的基石。尽管我国近些年的宽带网发展速度很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宽带差距的背后是国家信息优势的差别,我们加快光纤到户、到楼的建设,推动宽带局域网的产业发展。

二是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移动通信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网络随时随地可接入的便利性使得移动终端成为新的媒体资源,手机搜索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将会移动互联网获得最大的空间,进一步深入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快速发展的契机。

三是促进智能终端的长期健康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电子信息制造业新的增长点。并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加快相关的规划,培育市场、产业引导、科技投入等方面引入智能终端产业健康发展,控制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研发工作,以市场为导向鼓励系统开发、终端制造等环境加强合作,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四是保证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应用的深入,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业界必须更加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在业务开发、网络建设的同时,同步考虑落实网络信息安全措施,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满足消费者对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内容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各位来宾、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民经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更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在在座各位精英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信息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更快的发展。深圳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支持深圳市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的核心能力,推动深圳信息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工信部通信工程建设 篇7

中央纪委驻工信部纪检组长、部党组成员、部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郭炎炎, 工信部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黄文玉,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局长韩夏总结了2009年通信行业“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 同时也部署了2010年通信服务的重点工作。

据记者在会议现场了解的情况, 在推进3G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3大运营商将按照工信部的要求, 今年继续推进针对手机有害短信、网络淫秽色情传播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对手机内置业务、增值服务中用户反映较多的诱导消费、乱收费以及服务不规范等热点问题的处理力度;另外还将完成农村通信“十一五”规划, 全面推开“信息下乡”。

工信部确立行风建设新思路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 工信部2009年确立了新的行风建设工作办法。黄文玉表示, 工信部首先确立了部党组统一领导、纪检和监察部门居中协调、业务司局牵头推进的工作思路, 然后成立了部党组成员领导的行风建设领导小组。

据记者了解, 作为通信业务归口司局,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2009年在“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主题下开展了“服务明星、明星班组”等活动。郭炎炎告诉记者, 去年工信部围绕如何在3G环境下保障通信服务质量而出台的一系列文件, 这些文件对于推动3G通信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也对指导运营企业在改革重组过渡期做好通信服务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韩夏在总结去年工作时表示, 2009年我国“电信服务水平稳中有升, 3G和TD建设及市场发展进展顺利, 净化网络环境初见成果, 违规经营行为得到了依法处置, 农村电信普遍服务取得新进展, 圆满完成了国家各项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

12321举报中心的统计表明, 2009年我国通信服务用户举报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短信息服务环境也得到明显净化。

运营商狠抓通信服务热点问题

去年, 工信部开展的垃圾短信治理、手机涉黄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活动社会关注度最高。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小伟、中国移动副总裁李跃、中国联通副总经理赵继东分别总结了去年的治理工作之后表示, 将从源头上治理通信服务的热点、难点问题, 并且会常抓不懈。

杨小伟介绍, 有关不良与垃圾短信以及网络低俗信息的治理工作在中国电信已逐渐实现常态化, 比如垃圾短信, 面对网间垃圾短信举报以及12321举报中心转办的端口类垃圾短信举报, 中国电信确立了100%“逐条查处举报、溯源分析源头、及时整改补漏“的工作办法。

李跃也介绍了中国移动的工作方法, 中国移动的思路是首先建立投诉的举报机制, 其次是全面停止社会性质的互联网营销活动, 第三是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建立专门平台, 组建专业团队, 拦截相关信息, 第四是建立基于WAP网站的拨测系统, 加强监测。

2010年关注新情况新问题

韩夏指出了2010年通信服务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一是市场竞争加剧, 个别基层电信企业市场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二是当前用户关注的垃圾短信、网络不良信息等热点问题尚未根治, 需要常抓不懈;三是新业务种类繁多, 出现了一些服务上的问题和缺陷, 也出现了用户维权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需要从维护用户权益的角度去加以解决。

作为对主管部门的回应, 杨小伟告诉记者, “中国电信正围绕‘消费与服务’年度消费维权主题以及‘规范服务、放心消费’的工信部服务主题, 筹备开展一系列客户服务活动”。李跃则表示, 中国移动将妥善处理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服务问题, 同时着力推动TD建设和运营水平、全力保障上海世博会。

2010年, 中国移动将针对确有质量问题的TD-S C D M A上网卡、上网本以及早期不成熟的手机终端, 探索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予以召回。

工信部通信工程建设 篇8

在支持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方面,工信部将继续通过资金、项目、人才等手段,加大力度促进宁夏企业技术改造,并在中央技术改造专项中对宁夏项目予以倾斜考虑,积极协调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之开展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工信部鼓励宁夏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支持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宁夏构建循环工业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支持宁夏有典型示范经验的工业园区申报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

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工信部将积极指导并大力支持宁夏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申报国家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同时建议宁夏在申报工作中注重区域的合理布局和产业差异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

工信部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篇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信网络运行监督管理,保障电信网络运行稳定可靠,预防电信网络运行事故发生,促进电信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电信监管部门)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运行维护(包括局数据和软件版本管理等),网络运行安全,安全生产,网络运行事故的预防、报告、处理等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而采取的应急通信保障措施,应对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病毒、非法远程控制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为满足特殊通信需求而采取的网络运行安全措施,为防止和减少涉及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而采取的安全生产措施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网络运行事故是指由于突发公共事件、人为破坏、施工损坏或网络自身故障造成的电信基础设施损坏、电信网络中断、电信业务中断等情况。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网络运行事故划分见附件一)。

第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是网络运行维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遵守本办法和有关网络运行维护的行业标准,加强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运行维护监督制度,完善网络运行安全条件,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 电信监管部门是网络运行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在本行政区内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章 网络运行维护责任

第六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网络运行维护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网络运行维护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网络运行维护制度,不断完善网络运行维护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网络运行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网络运行维护工作,对本单位网络运行安全状况进行考核与评估,及时消除网络运行事故隐患;

(五)加强本单位网络规划、建设施工与网络运行维护的协调,防止对网络运行可能造成的危害;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网络运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七)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八)及时、如实报告网络运行事故。

第七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网络运行管理能力,负责指挥、协调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网络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当确保每天24小时沟通渠道的畅通。

各级网络运行维护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网络运行维护知识,熟悉并严格执行有关网络运行维护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网络运行维护技能,增强网络运行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八条 在重大活动及重要节假日期间,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配合电信监管部门采取相应的网络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必要时,应当按照电信监管部门的要求,停止相关通信干线和通信枢纽的施工、系统割接、版本升级等工作。

遇有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电信监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本企业的网络拓扑图、网络运行基础数据等信息,并接受电信监管部门的指挥、调度以及对网络资源的调配,保障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第九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加强电信基础设施的日常巡护和重要部位的重点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护力量,推广技防应用,不断提高电信基础设施防护能力,防止和减少盗窃、破坏电信设施事件的发生。

第十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本单位网络建设与运行维护的日常沟通机制,对网络运行稳定可靠可能造成影响的施工,建设部门应当提前与运行维护部门协商一致,避免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网络运行事故的发生。

第十一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相关网络运行维护行业标准和安全防护行业标准的要求,严格机房出入制度,利用人防、技防等手段,加强机房的封闭式管理。对机房划分区域管理,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重要区域应当配置门禁设施,控制进入人员。

第十二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掌握电信网络的技术特性,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维护手册操作,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好机房等电信设施的防火、防雷、防水、防潮、防鼠、防虫、防尘、防盗、防静电和防电磁干扰等工作。

第十三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网络运行维护岗位责任制,强化值班与交接班制度,加强备品备件和技术档案管理,定期对电信设备的多重节点、多重路由、负荷分担、自动倒换、冗余配置等网络架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与演练,定期对供电、空调、消防、安防等配套设施进行检查与保养。

第十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定期对电信设备进行测试、清洁、维修,合理调整电信设备配置,做好全程全网的协作配合,定期分析网络运行质量情况,保证电信设备的各项维护技术指标达到相关行业标准,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第十五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将电信设备、传输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外包的,应当严格考查代维企业的资质,签署保密协议,留存操作记录,定期检查和评估代维企业的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并对代维企业在网络运行维护工作中造成的网络运行事故负责。

第十六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电话网局数据(如交换网中的路由、局向、电路、信令、计费、控制方式等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并定期备份相关系统文件和局数据文件。

局数据的创建、修改应当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密码。修改重要局数据或大量局数据时应当制定相关预案并在话务闲时进行,相关局数据修改前应当制作系统备份文件。

第十七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交换、传输、信令等设备的软件版本进行分级管理,并做好系统文件的备份。软件版本升级前应当制定相关预案,在软件版本升级失败时,能及时倒换恢复。

国际出入口局、长途交换局、TMSC(汇接移动交换中心,下同)、网间关口局、省际传输设备、省际信令设备等的软件版本应当由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定期报送;汇接局、端局、MSC(移动交换中心,下同)、省内传输设备、省内信令设备等的软件版本应当由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定期报送。

第十八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其省级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分别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定期报送网络运行基础数据,报送内容应当真实有效。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加强事故隐患的分析与检查,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第三章 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第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的网络架构保护措施是指对交换设备、传输设备、传输线路、供电系统等通信设施以及信令网、同步网等支撑网设备所采取的多重节点、多重路由、负荷分担、自动倒换、冗余配置等保护措施。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隐患,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可靠。

第二十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国内长途电话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省会城市和具备条件的非省会城市的长途交换局应当采用双节点或多节点方式配置,并通过负荷分担方式来保证业务畅通,避免单一长途交换局瘫痪时导致业务全阻。

省际长途交换局间应当具备两个以上长途路由,省际长途交换局应当与两个以上的国际出入口局相连。

(二)长途电路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一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固定本地电话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汇接局应当采用双节点或多节点方式配置,并通过负荷分担方式来保证业务畅通,避免单一汇接局瘫痪时导致业务全阻。

汇接局与长途交换局间应当具备两个以上路由。

(二)在条件具备时,端局至长途交换局、汇接局、端局间应当具备双路由或多路由。

(三)局间中继电路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二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TMSC应当采用双节点或多节点方式配置,并通过负荷分担方式来保证业务畅通,避免单一TMSC瘫痪时导致业务全阻。

TMSC间及其与国际出入口局间应当具备两个以上路由。

(二)在条件具备时,MSC至TMSC、MSC间应当具备双路由或多路由。

(三)在条件具备时,HLR(归属位置寄存器)应当采用1+1或N+1备份。

(四)局间中继电路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五)在条件具备时,基站传输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三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卫星通信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在条件具备时,重要卫星地球站的发射机等配置应当采用N+1备份。在条件具备时,不同卫星地球站之间应当采用卫星链路备份,避免单一卫星链路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二)在条件具备时,卫星地球站至其他电信网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三)在条件具备时,卫星通信网在组网时应当有备份卫星转发器,避免单一卫星转发器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互联网骨干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网络路由设备均须采用双路由或多路由、双归属或多归属方式互为备份,在条件具备时,采用双节点或多节点方式互为冗余。

(二)应当在域名解析服务器等重要服务器使用防火墙和防病毒等软件,具备一定的容错、防病毒传播、防恶意软件、防网络攻击、防黑客攻击及防范其他来自内部和外部各种常见攻击的能力。

(三)域名解析服务器应当冗余配置,在条件具备时,其他应用服务器应当冗余配置,并有相应的数据备份机制,在单一服务器发生故障或进行系统升级时,避免引起互联网业务的中断或系统瘫痪。

(四)应当对重要服务器的各种操作进行权限控制,并保留相应的操作记录。相关服务器应当设置必要的控制策略,尽可能减少相关服务器的共享和开放端口。

第二十五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网间互联互通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网间关口局应当成对设置。暂不具备成对设置关口局的,应当通过其他具备关口局功能的交换机疏通网间业务。

(二)网间中继电路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网间业务全阻。

网间中继电路除配备直达中继电路以外,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相互配合,制作相关局数据,预置经由第三方网络转接的迂回电路,避免直达中继电路都中断时导致网间业务全阻。

(三)网间关口局至本网络应当采用物理上的双路由或多路由方式配备,在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相互保护,确保传输路径的可靠,避免单一传输通道阻断时导致业务全阻。

第二十六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机房供电系统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机房供电线路应当配置过电压防护设备,并根据需要配置稳压器。

(二)交流电力供应应当采用来自不同主变压器的双路供电,在条件具备时,应当采用来自不同电网的双路供电。

(三)在交流电停电或断电的情况下,应当由蓄电池提供备用电力供应,并立即启动油机发电。

(四)应当定期对蓄电池及油机供电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第二十七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信令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信令路由组中应当设置多个信令路由,包括直达信令路由、准直联信令路由以及采用负荷分担方式的信令路由,保证两个具有信令关系的信令点之间传送信令的可靠性。

第二十八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同步网采取以下网络架构保护措施:

(一)同步网应当采用主从同步法,网络拓扑结构应当采用三级等级结构。每个同步网节点都赋予一个等级,只容许高等级节点向较低等级或同等级的节点传送定时基准信号。

(二)应当选择稳定可靠、传输性能好的物理路由作为同步网的定时链路。二级和三级节点时钟应当能接收到至少两路来自一级基准时钟的主备用定时信号,其对应的主用和备用定时链路应当选择不同的物理路由。

(三)同步网定时源头的配置应当保证每个同步区均有两个定时基准源。定时基准源可以是以铯钟作为主用的全国基准时钟PRC,也可以是以卫星定位系统作为主用的区域基准时钟LPR。LPR应当至少有两路地面信号作为备用定时信号,其中至少一路能够溯源至PRC。

第二十九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国际出入口局、国际通信陆海光(电)缆采取的网络架构保护措施另行规定。

第四章网络运行事故处理

第三十条 发生网络运行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修,防止事故扩大,减少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

第三十一条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事故情况,同时其省级机构应当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报告事故情况。

发生较大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应当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报告事故情况。

发生一般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应当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定期报送。

发生网络运行事故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三十二条 网络运行事故报告分为口头报告、简要书面报告(格式见附件二)和专题书面报告(格式见附件三)三种。

发生网络运行事故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其省级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向电信监管部门报告(具体报告时限见附件四)。

第三十三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上报的简要书面报告应当经本企业主管领导或主管部门领导认定,专题书面报告须经本企业主管领导认定。

第三十四条 事故的口头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预计影响范围、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已经或即将采取的措施。简要书面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初步处理措施等。专题书面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

第三十五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排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并将对事故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报相关电信监管部门。

第五章 网络运行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运行维护责任制、网络运行维护制度、网络运行维护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网络运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网络架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测试和演练、对从业人员网络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根据实际需要,电信监管部门按照网络运行维护行业标准和安全防护行业标准,对网络架构保护措施进行抽测。经抽测,不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由电信监管部门督促相关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整改。

第三十八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电信监管部门依据本办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或检测,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三十九条 电信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保守企业秘密,在监督、检查或检测过程中,不得干扰电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第四十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组织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信设施的行为,督促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电信设施的防护工作。

第四十一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责成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网络运行事故调查处理,按照相关时限提交简要书面报告和专题书面报告。必要时,电信监管部门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等情况;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四十二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网络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通报网络运行情况。

第四十三条 电信监管部门应当结合电信行业实际情况,组织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从业人员进行网络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十四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电信监管部门应当予以警告并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在行业内予以通报批评。

(一)未建立网络运行维护责任制,或者未制定网络运行维护制度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保证网络运行安全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网络运行安全条件的;

(三)未制定和演练网络运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

(四)未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运行安全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的;

(五)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时未同时考虑网络运行安全设施建设的;

(六)未执行网络运行维护行业标准的;

(七)对电信设备、传输线路的代维企业管理不力,引发网络运行事故的;

(八)发生网络运行事故,未及时、如实上报或者对事故调查处理不力的;

(九)未按时向电信监管部门报送网络运行基础数据的;

(十)不配合电信监管部门对网络运行维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及对网络运行事故的调查处理的;

(十一)在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以及公共突发事件时,不执行网络运行安全管理措施或不听从电信监管部门指挥、调度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公用电信网与专用电信网之间的网络运行监督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电信运营业重大事故报告规定(试行)》(信部电[2002]114号)同时废止。

附件1:

电信网络运行事故划分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

(一)3条以上国际通信陆海光(电)缆中断,或通达某一国家的国际电话通信全阻持续超过1小时;

(二)5个以上卫星转发器通信中断持续超过1小时;

(三)不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电话通信全阻持续超过5小时;

(四)省际长途电话通信1个方向全阻持续超过2小时;

(五)固定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50万户,且持续超过1小时;

(六)移动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50万户,且持续超过1小时;

(七)短消息平台、多媒体消息平台及其他增值业务平台中断服务持续超过5小时;

(八)省级以上党政军重要机关、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直接有关的重要企事业单位相关通信中断。

二、重大事故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不属于特别重大事故的情况:

(一)1条以上国际通信陆海光(电)缆中断;

(二)1个以上卫星转发器通信中断持续超过1小时;

(三)不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电话通信全阻持续超过2小时或者直接影响范围5万(用户×小时)以上;

(四)长途电话通信1个方向全阻超过1小时;

(五)固定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10万户,且持续超过1小时;

(六)移动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10万户,且持续超过1小时;

(七)短消息平台、多媒体消息平台及其他增值业务平台中断服务持续超过1小时;

(八)地市级以上党政军重要机关、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直接有关的重要企事业单位相关通信中断;

(九)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活动期间等相关通信中断。

三、较大事故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不属于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的情况:

(一)卫星转发器通信中断持续超过20分钟;

(二)不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电话通信全阻持续超过20分钟或者直接影响范围1万(用户×小时)以上;

(三)长途电话通信1个方向全阻持续超过20分钟;

(四)固定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3万户,且持续超过20分钟;

(五)移动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3万户,且持续超过20分钟;

(六)短消息平台、多媒体消息平台及其他增值业务平台中断服务持续超过20分钟;

(七)地市级以下党政军重要机关、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直接有关的重要企事业单位相关通信中断。四、一般事故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不属于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的情况:

(一)卫星转发器通信中断;

(二)不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间电话通信全阻;

(三)长途电话通信1个方向全阻;

(四)固定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1万户;

(五)移动电话通信中断影响超过1万户;

(六)短消息平台、多媒体消息平台及其他增值业务平台中断服务;

注:“网络运行事故划分”中所称“以上”包括本数,所称“以下”不包括本数。

附件2:

电信网络运行事故简要报告

报告单位(盖章):

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主送单位:

事故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基本情况(含事故影响范围):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事故处理措施:

附件3:

电信网络运行事故专题报告

报告单位(盖章):

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主送单位:

时 分 时 分

事故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状况: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事故影响范围:

事故原因:

事故处理过程:

责任认定:

处理意见:

防范措施:

其他:

附件4:

电信网络运行事故报告时限

一、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其省级机构应当在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立即分别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4小时内做出简要书面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的2日内做出专题书面报告。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当在接到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的口头报告后,立即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并于次日10:00前在“突发事件通信恢复及保障情况每日报告”中书面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在接到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或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的口头报告后,立即上报主管部领导。

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总部及其省级机构应当在重大事故发生后,在4小时内分别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24小时内做出简要书面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的5日内做出专题书面报告。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当在接到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的口头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并于次日10:00前在“突发事件通信恢复及保障情况每日报告”中书面报告。

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省级机构应当在较大事故发生后,在4小时内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做出口头报告,24小时内做出简要书面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的5日内做出专题书面报告。

上一篇:小露珠说课稿下一篇:2024年度淡季开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