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项目审计

2024-07-21

通信工程项目审计(精选8篇)

通信工程项目审计 篇1

通信企业内部通信工程项目主要有基站建设工程和线路建设工程。其竣工结算审计,是指以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资料为依据,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进行全面的审查,是核实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要客观、准确地对一个单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审计,我们有必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设备、材料费的审查

审查设备、材料的数量和单价。对照图纸根据工程量计算材料的用量进行逐一核对。地方材料应按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信息价,在结算中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材料的价格,通信专业材料要按设计预算表与进货单据进行核对,看有无提价或降价的。

如某线路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时,发现水泥杆及钢绞线的购货合同中要求生产厂家供货到施工现场,而在工程结算主材费用中不仅计列了水泥杆、钢绞线的合同价值,还计列了供销部门手续费、运杂费等费用。审计时,我们就应该把供销部门手续费、运杂费这两项费用进行核减。

如果合同中未对该材料价格进行明确,则审计时我们应采用该工程施工前期的当地材料市场信息价,作为审定价格。如果该材料当地无市场价,必须到外地采购的,则建议按照采购地的材料市场信息价加上运输费作为该材料的审定价格,运输费不再另外计取。

二、取费标准的审查

土建工程取费标准必须按照各省自行制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取费定额进行,线路建设工程必须按照邮电部1995年的通信建设工程定额取费。在审查取费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核对施工企业的级别和工程类别;审查施工企业距施工地的距离;审查夜间施工增加费及工程干扰费的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如在某单位的线路、管道工程的竣工结算审计时,发现属于四类工程的单项工程按三类工程的取费标准进行计取费用,人为抬高了单项工程的造价。因此,必须按照四类工程取费标准重新审定。

三、结算中相关定额的执行情况审查

审查工程结算中工程量的单位定额值是否按照相应的预算定额的规定正确套用。核实工程结算所列的工程名称、计量单位等与预算定额所列的内容应当一致,对需套用其他定额或需拟临时定额,应经建设单位认定,在施工合同中写明,并报送上级工程主管单位备案。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工程结算在套用定额时有就高不就低错套等现象。因此,在审核通信工程结算的过程中,一定要逐项仔细认真核对定额执行情况。

四、工程量审查

工程量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准确度,是工程结算审计的重点。工程量计算的审核,要看计算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计算表中采用的各项公式是否与工程量计算规则和预算定额规定相符,有关数字的演算有无多算、少算、重算、漏算、错算等现象;审查计取基数是否任意扩大,套用定额规定的系数是否正确,计算是否准确。如在市话线路工程结算审计时经常会发现工程量有多计的现象;通信建设工程工程量计算审计中经常会发现施工单位把主材的用料数量作为工程量来计算的现象。

五、工程现场审查

在对工程现场进行审计复核时,我们必须根据结算材料清单,与工程现场进行一一核对,既要核对材料是否使用过,又要核对该材料的规格、型号和使用数量是否准确。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工程项目中所用材料的质量与规格、型号与工程结算所提供资料的材料根本不符,不但材料价格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差价,而且材料的质量和功能不合乎图纸的施工要求,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结果导致了工程质量的整体效果差,缩短了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

六、签证单审查

在工程结算中隐蔽工程的签证常引起争议,因为签证人员往往重视技术及时间的前提下,忽视了计费问题,结果签证中出现了在定额内已包括的内容重复签证的现象。再者建设单位的施工现场员即甲方代表必须亲临施工现场,掌握施工内容,做到签证内容与施工内容相符合,在现场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在签证单上只体现工程量和施工内容,绝不能体现工程费用。这就需要甲方代表既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又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既懂得本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审计时,我们既要对签证内容进行现场核实,又要严格审核签证单的手续是否齐全,甲方签字及监理签字内容是否规范。必要时,最好对签证人员进行相关签证规范的培训。

通信企业的建设工程数量多,单项金额不大,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定期对审计项目进行总结归类。按照不同类别的工程项目,引进标杆管理模式,通过不同工程项目审定价格的对比,防止审计价格出现明显偏离,为建设单位把好建设工程成本的管理关。

如何做好通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篇2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条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首先,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活动,说明内部审计机构是组织内部的一个机构,是从属于组织的;其次,内部审计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独立,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再次,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也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与外部审计的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 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开展内部审计,可以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通过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 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缺陷和控制弱点,帮助企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章可循、有章能循。

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以后必须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约束作用,否则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摆设。内部审计通过穿行测试等手段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促使企业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防范控制缺陷产生的经营风险。

(二) 开展内部审计,可以促进企业遵章守纪,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回避各种法律风险,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内部审计通过审查企业经营活动资料,发现其中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提出处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追究舞弊者的经济、行政责任,在企业内部营造遵章守纪的气氛,靠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健康有序进行。

(三)开展内部审计,可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管理,保护干部

内部审计具有咨询服务的职能,内部审计通过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负责人提供政策支持,可以避免或减少企业负责人在经营管理中因不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而发生问题或错误。

另外,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让企业负责人看清自己任期内的功过是非,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发扬优点,纠正错误和改进工作,促进企业领导人保持自警、自省、自律,强化执行力、提高经济效益。

三、通信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审计缺乏IT审计人才

通信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是,通信企业提供的基本产品是电信传输服务,为用户提供点到点的服务或者提供点到面的服务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信息服务。通信业务的开展都是基于通信网络系统,其业务收入的数据都来自于各个计费系统。因此通信企业内部审计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涉及到对信息系统的审计,但目前,通信企业内部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审计人员多是来自于财务等岗位,IT专业知识有限,内部审计严重缺乏IT审计人才。

(二)内部审计重监督检查、轻咨询服务

通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把自己的工作与社会审计看齐,日常主要工作都放在了检查监督、鉴证和评价上,忽视了内部审计的服務职能,忽视了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不同,内部审计从属于企业,首先是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应有为实现企业目标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内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总是对被审单位抱着怀疑的态度开展工作,往往造成被审计单位对内审人员存在防备抵触心理,使内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格格不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

(三) 内部审计重审计轻整改

通信企业审计整改工作是整个审计工作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重审计而轻整改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在完成现场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后,思想意识里就认为审计项目做完了,至于审计结果是否被采用,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就很少关注了。由于忽视后续审计,对审计整改的监督力度远小于当初审计时的力度,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也未认真对待,再加上内审部门缺乏处理处罚权限,对被审单位拖延整改或不彻底整改缺乏制裁措施,无法促其整改到位。长期忽视后续审计工作,审计整改得不到落实,审计结果未能有效利用,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四、加强通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就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通信企业内审人员要具备审计、财务、工程、计算机、通讯等多领域中的知识,可以说优秀的审计人员要具备的知识要远远大于其他专业领域应具备的知识。 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多层次、全方位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相关技能的培训,内部审计人员自己也要主动学习,多参加企业各部门为员工举办的业务培训,增加对经营业务各环节的了解,特别是注意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增加对各计费系统平台的了解,从而提高审计人员信息系统审计能力。

(二)正确处理好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的关系,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好参谋

监督和服务是内部审计的两种形式,监督和服务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不仅要监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揭露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监督和评价,还要把服务意识及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大局的精神贯穿在内部审计工作中。通过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工作不但能够堵塞管理中的漏洞,还能够在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发挥作用。针对审计的服务职能有关专家还提出内部审计就是企业的经济良医,把内部审计定位于企业的医生,为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把脉,找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健康的东西,甚至找出危害企业生命的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那么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就会重视和关注审计工作,也能够欣然接受审计结果,对于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优化审计环境、树立审计人员权威、确立审计机构地位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就是审计人员的生命,只有审计质量提高了,审计结果才能有效利用。通信企业应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管理贯穿于审计的全部环节。针对每一个审计项目,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和方案,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按方案执行。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才能提高整个项目的审计质量。另外区别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应注重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协调,使各职能部门能有效配合内部审计,对提高审计质量也很重要。

(四)加强审计整改,促进企业管理

督促被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通信企业内部审计首先要完善审计整改制度,明确规定审计整改各个环节的工作,明确内部审计部门、各职能部门、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整改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使审计整改工作具体可操作,在审计整改过程中严格按制度办事。再者要争取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内部审计部门,督促指导下属单位进行整改。另外,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应查清来龙去脉,从制度上、机制上以及内部控制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审计通报,警示其他单位,使审计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改善管理。

通信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审计 篇3

一、信息安全管理审计

风险1:缺乏企业管理层的信息安全指导, 企业无法统一管理信息安全问题。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公司文件, 查看管理层在安全治理上的职责、承诺等内容。2) 访谈公司管理层, 确认公司主要领导是否是信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了解公司是否成立了独立的信息安全部门, 公司在信息安全治理方面的执行情况, 并获取相关证明材料。

风险2:缺乏业务导向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公司管理层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安全决策的风险。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公司在业务导向的风险评估、信息安全规划和预算方面的制度和文件。2) 访谈公司领导, 了解风险评估、信息安全规划和预算方面的执行情况, 检查管理层是否对信息安全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阅, 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风险3:员工未签署保密协议, 无法在信息安全方面对员工要求和考核的风险。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公司在员工保密方面的制度和措施。2) 访谈公司管理层并了解是否与员工签订保密条款, 获取并查看公司在安全意识教育方面的计划、执行情况, 并取得相关证明资料。3) 检查离职员工系统账号的清理情况。

二、数据泄露保护审计

风险1:CRM、计费、经营分析、网上营业厅等应用系统在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方面的控制风险。具体包括:外包人员在不受限或未授权的状态下访问生产测试环境, 进行数据修改或拷贝;测试环境、生产环境信息保护不足, 增加了数据泄漏的风险等。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开发上线流程授权管理制度和流程;查看公司在应用系统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方面的管理制度;访谈系统管理员, 了解服务器功能和工作流程。2) 访谈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负责人, 了解对用户授权、密码策略、日志的管理情况;查看是否包含对开发人员权限管理的控制、开发上线流程所涉及服务器的现有账号的授权审批、密码策略、日志 (登录日志、操作日志) 的管理情况;如开发人员中包括外包人员, 须特别标出并查看;了解日志审阅情况, 并获取相关证明资料。3) 访谈测试环境、生产环境应用负责人, 获取并查看公司的数据安全性分级标准、了解数据导出和查询功能授权标准;了解数据导出和查询功能是否有安全风险评估、上线前是否有功能测试、上线后权限授予审批情况, 并取得相关资料;

风险2:业务支撑系统的测试数据库、生产数据库方面的控制风险。具体包括:环境保护不足, 存在数据库环境未授权修改、数据泄露、数据库停机的风险;关键业务数据未加密存储, 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有漏洞, 存在数据泄露和停止服务的风险等。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测试数据库、生产数据库管理制度;访谈数据库管理员, 了解数据库的用户访问控制、密码策略、数据库日志 (登录日志、操作日志) 审阅情况;了解数据库用户密码的保存方式是否为明文、是否已修改默认密码。2) 获取并查看公司对业务数据加密的管理规定和要求;访谈应用管理员, 了解业务数据加密情况, 并获取相关证明资料;3) 获取并查看公司在安全性扫描方面的管理制度;访谈相关人员, 了解安全性扫描执行情况;通过扫描生产环境、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方式, 测试生产环境、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是否存在漏洞;访谈相关人员, 确认未打补丁的漏洞的合理性;

风险3:网络架构及防火墙设置不当等方面的控制风险。包括:网络保护和划分不当, 存在计算机环境被攻击的风险;防火墙控制不当, 存在未授权访问、关键设备保护不当的风险;服务器间传输未加密, 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等。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公司网络管理制度流程、网络拓扑图;访谈网络管理员, 了解生产服务器是否在独立网段, 此网段是否存在非生产服务器;了解外包人员所在网段是否为独立网段。2) 获取并查看公司防火墙管理制度流程, 获取生产服务器所在网段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通过在非生产网段个人计算机扫描生产网段IP地址的方式, 测试生产网段向非生产网段开放了那些IP地址和端口, 确认已开放IP地址和端口的合理性。3) 获取并查看公司对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间加密传输的管理规定和要求;了解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间传输是否加密, 并获取相关证明资料。

三、IP外包管理审计

风险1:软件开发上线流程风险。检查是否存在不规范的软件开发和上线流程, 是否存在代码被恶意更改的风险。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软件开发和上线相关制度流程。2) 对软件开发和上线流程进行穿行测试, 了解软件开发和上线流程中现有账号是否经过授权审批 (如:源代码服务器、编译服务器、版本服务器等环境中的账号是否经过授权审批) , 并获取相关证明资料。

风险2:应用系统源代码审阅风险, 检查源代码中是否插入了恶意代码等。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公司对源代码安全性的审阅制度, 如:源代码安全标准, 审阅内容、频度、人员、范围等。2) 访谈相关负责人, 了解源代码审阅情况, 并获取相关资料。

风险3:数据脱敏处理风险, 主要是客户信息通过测试数据泄露的风险。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公司在非生产环境敏感信息清理方面的制度、敏感信息的定义。2) 对数据脱敏情况进行穿行测试, 实地查看非生产环境的应用系统, 检查非生产环境是否存在未脱敏信息, 尤其需要验证高保密性信息, 如党政军客户信息等。

四、信息系统监控审计

风险1:应用系统、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监控、网络监控等方面的风险。包括缺少应用和用户行为监控, 无法对用户的恶意行为进行有效监控的风险;缺乏服务器和数据库监控, 无法及时发现服务器和数据库的安全故障, 存在数据泄露和业务系统停止服务的风险;缺乏网络监控, 无法及时发现潜在或实际存在的恶意入侵或网络攻击, 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审计方法:1) 获取并查看公司对用户行为监控、设备监控、网络监控等方面的制度;访谈监控管理员, 了解监控执行情况、监控日志定期审阅情况;访谈网络管理员, 了解网络检测设备的使用。2) 访谈应用系统管理员, 了解应用系统日志 (登录日志、操作日志) 审阅情况;访谈设备管理员, 了解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日志 (登录日志、操作日志) 的审阅情况;访谈网络管理员, 了解对网络操作日志的审阅情况。

除以上常见风险点外, 还可以关注未加密的个人计算机、未加密的移动存储介质等, 这些都可能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还可以对IT外包合同进行检查, 防范外包人员在服务过程中, 发生损害企业信息安全的行为。H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信息系统审计操作指引[M], 2009.

通信工程项目审计 篇4

关键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风险,甘肃移动

甘肃移动是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于2004年在香港及海外上市, 作为一家海外上市电信企业, 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领域十分广泛, 包括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审计、工程审计、运营审计、风险评估等, 开展各项内部审计工作必然面临不同程度的审计风险, 近几年来, 随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力度的加强,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逐渐增加。笔者拟通过对甘肃移动经济责任的审计风险进行研究, 探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含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指出:“审计风险通常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它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方面。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 所收集的各类资料不真实、不可靠, 未能全面了解负责人所在企业的情况而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和判断, 从而导致对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准确或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引起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表现形式

在审计工作实践中, 甘肃移动常见的经济责任风险有以下方面: (1) 因审计程序不当产生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指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未按规定的审计程序开展工作, 而使被审计对象以不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为由提出异议的风险。主要表现在:①没有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审计原则。目前, 甘肃移动各分公司总经理换届较频繁, 审计任务非常集中, 因此实际做法为“先离任、后审计”。②审前调查不够充分。受审计时间、审计力量限制, 审前调查主要通过访谈形式开展, 因此对责任者和所在单位的情况掌握有限, 不利于日后审计工作的开展。 (2) 因审计范围受限产生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因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执业谨慎态度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致使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导致审计结果产生偏差的可能性。①抽样风险:现代审计中, 抽样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无论采取判断抽样、统计抽样, 都会因样本量不足而产生误差。②取证风险:是指审计人员由于在现场审计中由于取证范围有限使审计结果偏离事实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在取证时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如果取证不充分, 也会产生审计风险。 (3) 因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产生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目前, 甘肃移动开展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依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表, 从创收能力、业务拓展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 但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决策是否科学、各项KPI考核指标的完成是否真实等评价较少, 造成经济责任界定不完善。

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1) 实施ABC分类审计法, 体现“先审计、后离任”原则。笔者认为, 甘肃移动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审计力量和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通过实施ABC分类审计法以解决“先离任、后审计”的问题。A类干部指拟晋升、提拔的企业负责人, B类干部指平调的企业负责人, C类干部指转岗、退休的企业负责人, 对不同类别的干部应采取不同的审计计划。对A类干部应优先安排审计;对B类干部可尝试探索“先离岗、后审计、再任用”的做法, 即对其无法在离任前实施或结束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干部, 先脱离原来的领导岗位, 审计部门对其实施审计后, 人事部门再根据审计结果进行任免;对C类领导干部可以先离任、后审计。 (2) 在经济责任领域开展风险导向审计, 建立风险评级模型, 降低任用领导干部风险。甘肃移动规定:各分公司负责人离任必审, 任期超过两年要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通过灵活安排任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通过“同步式”审计进一步完善公司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体系, 促使审计关口前移, 避免“秋后算账”。在现场审计结束后, 审计组应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风险评级并分类汇总, 建立风险评级模型, 根据评级结果为公司管理层领导决策和被审计单位整改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认为, 可将审计发现的问题按照性质划分为5类:Ⅰ类指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问题;Ⅱ类指严重违反中国移动及省移动各项管理规定的问题;Ⅲ类指存在内部控制漏洞及风险的问题;Ⅳ类指影响效率、效益的问题;Ⅴ类指一般差错。审计发现问题按照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 划分为红、黄、蓝三个风险等级:红指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损失或严重影响企业形象的事项;黄指对企业生产经营会造成一定损失的事项;蓝指对企业经营不会造成损失但需关注或性质严重但影响不大的事项。 (3) 建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宇宙”, 增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性。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必须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经营指标完成评价等向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招投标程序、县公司管理等多领域延伸, “由线到面”地拓展审计范围, 建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宇宙”。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注重与其他审计项目的互动, 针对重点问题深入挖掘, 以揭示高风险点和管理缺陷。

根据审计工作需要, 可大胆运用IT工具诊断、发现问题, 利用SQL、ACL软件分析海量数据, 提高审计效率。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要全方位审视企业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进一步梳理企业在市场、网络、服务、财务、法律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全面落实各种防范措施。

(4) 健全审计评价体系, 做到客观、公正、审慎。控制评价是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秘诀”,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也不例外。审计评价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 应建立在查清审计事实、准确界定经济责任的基础之上, 充分考虑政策、市场、竞争等主客观因素, 尽可能量化评价。在财务基础评价法的基础上, 要广泛采用专家评议法、分析性复核法、内部控制测评法等六种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量化评价指标。审计评价要做到四个经得起:经得起上级检查、经得起外部审计、经得起群众监督、经得起历史检验, 最终要做到精准“画像”, 体现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晓慧, 2009:风险管理框架下审计理论与流程研究[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劳伦斯B·索耶, 1998:现代内部审计学实务[M],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3]胡春元, 2009:风险导向审计[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朱锦余、赵新杰, 2002:任期经济责任审计[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蒙贞, 2007:浅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J], 科协论坛

通信工程项目审计 篇5

笔者认为,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实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控制目标的基础, 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始终, 是项目管理的灵魂。因此以审查合同管理情况为抓手, 加强对合同主体的资格鉴别、合同签订及合同履行等环节的审计监督, 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范工程项目风险, 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本文结合实践工作中的切身体会, 谈谈对合同管理审计的几点认识, 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合同主体资格的鉴别审核

对于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而言, 选择什么样的施工企业是工程项目是否能保质、按期、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审计人员在对合同主体资格进行审查时, 应把握好两个要点, 一是检查合同签订主体的选择是否阳光普照;二是检查合同实施主体是否名至实归。

(一) 合同签订主体的审核

目前, 建设单位对于施工方企业的选择, 主要依赖于对外公开招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降低工程项目造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曾一度被誉为“阳光法案”。然而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之下, 各类规避以及破坏公开招标的行为屡见不鲜, 手法也层出不穷, 严重扭曲了招标制度的设计初衷。审计人员在对企业招投标程序进行审计时, 首先应检查企业的招投标行为是否遵守了国家和企业的相关规定。例如, 根据《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 利用国家资金建设的项目, 在勘查、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等环节必须进行公开招标。另外, 各个单位也都各自规定了需要进行公开招标的情形。在实践中, 审计人员应对照相关制度进行检查, 防止企业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将应该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肢解为若干小项目或分阶段进行, 使之达不到进行公开招标的标准, 或仅对部分主体工程进行招标。其次, 审计人员还应关注招标程序是否健全、完备, 以判断招标程序的有效性。审计中常常发现, 部分单位虽然设立了招投标程序, 但执行起来却大打折扣。有的单位, 以邀请招标代替公开招标, 从而达到排斥潜在投标人的目的;有的项目因为有个别领导干部的介绍或者指定, 因此该单位不得不创造条件, 进行暗箱操作, 采用加设招标条件等方法让该单位中标。综上不难看出, 完备的招标环节对于确立合同签订主体的具有重大意义。

(二) 对合同实施主体的审核

值得注意的是, 之所以提及名至实归的话题, 是因为目前建筑领域较为普遍地存在建设工程合同签约主体与合同执行主体不一致的现象, 即建设领域中的挂靠、转包、以及违法分包等行为时有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相关规定:禁止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包工程, 禁止其他单位使用本单位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接工程;以及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 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施工单位为规避上述法律规定, 通常采用无施工资质或低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挂靠高资质施工单位的方式, 签订施工合同并承接施工任务, 以至于当前建设领域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一级施工队伍中标, 二级施工队伍签合同, 三级施工队伍甚至无等级施工队伍进行施工。这种现象的存在, 严重地损害了建设单位的利益。针对上述现象,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 应严格比对合同的签订实体和实施实体,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存在, 应立即指出, 并提请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

二、对合同签订环节的审计监督

建设项目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各方当事人意愿的真实表达。笔者认为, 这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所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合规;二是相关合同条款是否严谨周密、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完整。

(一) 合同合法合规性的审查

首先来看合同的合法性。合法性是合同签订的前提条件。在建筑行业, 很多企业为追逐利润, 不惜采用各种手段, 签订非法合同。以目前普遍存在的“阴阳合同”为例。通常情况下, 项目的建设方与施工方会就同一建设项目同时签订金额高低不同的两份合同, 企业之间按高金额, 即所谓阴合同结算;而纳税时则按照低金额, 即所谓阳合同进行申报, 借以达到避税的目的。一般因为“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效力, 而“阴合同”则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通常被认定为有效合同。然而, 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 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 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 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实践中, 鉴于“阴阳合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税收管理规定, 经查实后, 如果属于一般偷税行为, 行政机关有权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 则可能构成犯罪。综上足以看出, 审计人员在合同签订环节进行审查时, 应首要关注其合法性。

(二) 合同条款周密严谨性的审查

实践中, 因合同条款不够严谨而导致当事人利益受到损失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 某施工合同中因对总包方责任的约定存在瑕疵, 将导致建设方需要协调的问题增多, 最终会给建设方带来很多麻烦, 甚至会因此影响工程进度, 造成返工或工程量的增加。又如, 对于某些施工前没有完整图纸的建设项目, 未签订固定单价合同, 而采用总包合同的方式。试图把工程量没有固定的风险转嫁给施工方, 但事实上, 这样反而会导致施工单位高估冒算, 最终损害的是建设方的利益。由此可见, 合同条款的周密严谨性对于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 在审查合同条款时, 还应格外留意格式条款。目前, 在建设工程领域, 在我国建设部、工商总局推荐使用的示范合同中, 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等都列明了格式条款, 但部分格式条款过于原则化, 并不能令当事人的意愿得以完整表达。因此, 审计人员还应就相关条款与当事人意愿是否相符, 风险分担是否合理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

三、合同执行情况审查

合同执行阶段进行合同管理的重点是保障合同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 此阶段的审计工作应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一) 检查企业是否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对合同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跟踪, 是否建立了合同台帐, 是否建立了完备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

对于合同执行情况的管理是否做到了专业化、系统化。这样, 一方面可以使促使项目管理人员对合同实施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对合同实施现状、趋向和结果都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 由于具体情况的千变万化, 合同实施常常偏离预定目标。审计人员应定期进行跟踪, 防止因合同执行的偏差对合同总体目标的实现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 检查合同资料的保管是否完整

在实践中, 由于合同资料的缺失, 使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遭受损失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 企业应重视项目合同资料保管工作,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建立合同文档系统, 科学、系统、完整地整理和保存工程施工中各有关事件和活动的一切资料。

加强合同管理审计对于保障合同的顺利进行、防范工程项目风险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 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多为概预算执行情况或竣工决算审计, 这两种审计都属于事后审计。试想, 如果待合同主体已然确定, 合同条款已经签订下来再进行审计, 那么即使发现了不合理之处, 也将很难扭转事情的局面。因此, 内审人员应加快内审职能转型的步伐, 变结果审计为过程审计, 由审计人员直接参与到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咨询功能, 未雨绸缪, 拾遗补漏。相信, 随审计职能的不断转变, 将对项目合同管理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

摘要: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灵魂。因此以审查合同管理情况为抓手, 加强对合同主体的资格鉴别、合同签订及合同履行等环节的审计监督, 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范工程项目风险, 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合同管理,合同主体,“阴阳合同”,格式条款,合同履行

参考文献

[1]无忧考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

[2]考试大:《加强风险评估, 搞好建设项目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 篇6

一、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优势。

作为一种创新的工程审计手段,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 现已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重大的投资项目、重大的民生项目等搞劳民伤财和“豆腐渣”工程, 有效地提高了资金投资的效益。具体而言, 项目工程跟踪审计独具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 跟踪审计将传统审计中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相结合审计转变, 减少了审计时耗, 提高了功效, 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工程项目跟踪审计, 将工程项目的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有效结合, 有效监督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从源头解决了在传统的事后审计中所出现的诸如, 因隐蔽工程或多次变更部位导致细节记录不详, 难以区分清楚、无法做出正确判定的现象, 并有效避免了事后审计“虽然查出问题, 但已既成事实, 纠正起来难度较大”这一难题。 (2) 传统审计模式属于静态的审计它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 这时就必须要面对在施工阶段各个施工程序中发生的大量鉴证, 工作量大效率低;而跟踪审计属于动态审计, 它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 可以分时段分内容地对工程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从而使审核思路更清晰, 可有效地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压力, 并且跟踪设计的动态性也使得它得以对工程建设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灵活有效的监督。 (3) 从实践效果看, 跟踪审计在监督财政基金的管理使用、防止损失浪费、促进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更加有效地实现了审计理念的改变和审计模式的转变, 不仅完善了传统的审计方式, 而且推进了政府完善相关制度、改进相关审计机制的进程, 有效发挥了审计部门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另外, 由于跟踪审计是从工程项目筹建时起至竣工验收时止,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 所发生的技术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审计与监督, 因此它不但强调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而且相比传统的审计方式, 更加注重对前期决策工作的审计, 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审计, 最终得以积极介入招投标阶段的跟踪审计, 使审计工作更加完善。

二、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广泛性、全面性、过程性等特性, 它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一些局限性, 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审计实践较为被动, 跟踪审计深度难以把握, 审计目标容易发生偏离。这是因为关于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定义, 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容易混淆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 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 而错误地介入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 (2) 跟踪审计的审计时间介入点模糊, 审计效果不明显。国内对跟踪总审计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工程项目上, 但是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中, 研究的对象也有差异, 有的研究工程项目全过程得出跟踪审计, 有的则仅限于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进行跟踪审计之前若没有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 常常会造成审计时间介入点的模糊。其他存在的局限性还体现在诸如跟踪审计力量有限, 审计风险增大;跟踪审计收费不规范, 审计质量难以保证等方面。

三、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审计工作实践和上述跟踪审计的局限性, 并针对目前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遇到的现实问题, 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合理定位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介入深度, 把握跟踪审计的介入力度, 不可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相混淆;准确把握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 保证在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能够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健全和完善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 确保跟踪审计工作得以有效进行;把握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关键环节, 充分利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动态审计的优势;规范项目工程跟踪审计收费, 优化跟踪审计人员配备, 以最少的损耗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总之,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是为了解决事后审计的弱效性问题, 它着重强调工程项目实施的事先预防和控制, 具有监督、鉴证、控制、评价和初审等职能, 是现行的所有工程项目审计方式中较为有效的一种审计方式。为了使得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在实践中广泛地开展, 必须努力建立健全跟踪审计的法律和法规, 使跟踪审计制度更为完善成熟, 从而保证跟踪审计更好地起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并能够协助完善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以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并促使建设活动过程中的受托经济活动得以全面有效地履行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日玲.审计机关强化跟踪审计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 2009 (6) [1]白日玲.审计机关强化跟踪审计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 2009 (6)

[2]王德福.企业建设项目内部跟踪审计探析[J].财经界, 2009 (9) [2]王德福.企业建设项目内部跟踪审计探析[J].财经界, 2009 (9)

[3]罗建飞.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5) [3]罗建飞.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5)

[4]任延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及对策[J].审计月报, 2007 (1) [4]任延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及对策[J].审计月报, 2007 (1)

[5]杨明亮,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案例》,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年[5]杨明亮,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案例》,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年

浅析通信工程项目后评价 篇7

2003年,中央国资委与中国电信负责人签订业绩合同,根据企业发展对负责人进行任期考核;中国电信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的战略,要求企业投资策略更趋理性,关注投资效益和风险控制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的要求;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电信的投资业绩关注度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世界可比公司相比,ROIC和ROA等效益指标水平较低,CAPEX收入偏高,急需改善财务状况;总之,企业发展、改革深化和市场经营、竞争环境变化,必须重视和开展投资效益后评价。

2007年,江西电信正在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我公司是第一批试点单位,选择了《景德镇新都民营陶瓷园管线工程二期》进行了项目后评价。考虑到政企客户是中国电信转型以来发展的主要市场之一,工业园区的工程项目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技术方案合理性、市场报价的合理性、投入产出的合理性,都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对工程项目的建设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找出项目中成功经验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总结经验教训,供相似管线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参考;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提高未来类似专业园区管线建设项目的决策水平和投资决策管理的水平。

一、项目后评估的内涵

(一)项目后评估

从广义讲,凡是对已经发生的人物、活动、事件进行分析评价,给予结论性的评判,以昭示后人的工作就是后评价。

中国电信项目后评价的定义:电信投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或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企业内部相关或相对独立的专业机构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项目进行系统评价,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未来项目的决策、实施、管理水平,准确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依据:集团及省公司对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管理办法、流程及细则规定;集团及省公司总体、各项投资建设项目相关发展规划和专项建设规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形成的正式文件;项目实施阶段形成的正式文件;项目运营后的调查数据及文档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自评报告。

开展项目后评价的主要目的:一是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关政策、计划、进度,改进或完善在建项目;二是增强项目实施的透明度和管理部门的责任心,提高投资管理水平;三是通过经验教训的反馈,提高决策水平,改进投资计划和项目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二)建设项目后评价在项目周期中的时点与范围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评估的区别:

1、评价时点

后评估-发生在项目竣工投产或建设实施一段时间之后。

前评估-发生在项目决策之前。

2、评价方法

后评估-以对比法为主要方法,侧重于对过去的总结,以项目实际发生的数据为依据,同时预测未来,具有很强的实证性。

前评估-以预测为主要方法,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采用预测数据和参数,具有探索性。

3、服务目的

后评估-间接为项目投资的立项决策服务,同时为改善项目的经营管理、调整建设目标服务。

前评估-直接为项目投资立项决策服务。

4、属性区别

后评估-属于出资人对项目投资活动和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前评估-属于项目周期中决策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稽核审计的区别:

1、目的不同

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投资决策服务。

稽核审计-检查财务收支上遵纪守法情况,确定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公允性、合理性及效益性,为维护财经纪律服务。

2、依据不同

后评价-依据决策时所定目的、目标进行对比评价,按照合理、合规性进行分析。

稽核审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稽审。

3、内容不同

后评价-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全过程,内容含决策程序与方法、实施组织与管理以及工程技术、财务经济、环保、社会影响、项目可持续性分析。

稽核审计-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

4、依据不同

后评价-提出的决策建议供参考,不具有强制约束力。

稽核审计-提出的问题必须执行、具有强制约束力。

二、项目后评估的基本内容

项目后评价基本内容包括:项目目标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和项目持续性评价。

针对电信三大业务网络实现上的差异,在网络指标评价方面,具体的指标有不同,如固定网络,取交换机容量、实装率和话务量等;小灵通网络,取网络覆盖率、掉话率、来话接通率等;宽带网络,取网络丢包率、时延达标率、接入层端口数完成率、核心层等效2M电路数完成率等。

后评价内容重点:针对有无直接产生经济收益项目,其差别在于效益评价的关注程度,直接产生经济收益的项目一般要关注效果和效益评价,关注用户数、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等效益指标;针对不产生效益项目,如支撑类的综合性项目,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有序性、业务发展的持续性乃至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有较大贡献,该类项目可以淡化经济效益评价、财务指标评价,而凸现项目的社会效益、影响评价、持续性评价等。

针对单期项目和多期项目,差别在于过程评价的关注点以及效益分摊方法的不同:针对单期项目,一般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评价,通过对项目投资每个环节的逐一分析,从中找出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多期项目,由于其过程复杂涉及多个管控节点,采用分阶段对比评价方法,即针对项目前期决策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分别对每期的管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单期项目,在计算实际收益时可能涉及两次收入的分摊;针对多期项目,需要对各期工程进行整体考虑,不涉及单期成本效益分摊,但要考虑对其他资源的占用情况。

三、项目后评估的实施操作流程

1、计划与组织

按照评估单位或第三方机构选择条件和要求选定后评价机构或者在企业内部选择相关专家成员,成立后评价工作成员小组,制定后评价工作计划。

2、执行与研究

项目单位按照要求提交《自评报告》,评价小组进行收集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情况的资料和数据,同时进行项目调研访谈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对后评价的重点、存在问题,组织相关专家人员进行会审,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后评价结论。

3、报告与反馈

召集相关专家成员对后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将项目后评价中揭示的重要问题及其对策或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

项目后评估团队需要由建设部门、财务部门、需求部门、运营部门、设计施工监理部门共同组成,职责如下:

需求部门:配合评估单位或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针对项目前期需求以及投入运营情况,参与后评价工作的调研访谈和资料收集工作,按时按质提交后评价项目相关资料。

建设部门:配合评估单位或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针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各个工作环节,接受调研访谈,并按时按质提交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文档资料。

维护使用部门:配合评估单位或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针对项目投产运营情况,参与后评价工作的调研访谈和资料收集工作,按时按质提交后评价项目相关资料。

财务部门:配合评估单位或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针对整个项目建设运营的资金使用、项目效益分析等,接受调研访谈,并协助第三方评价机构完成项目效益评价。

可研、设计单位:配合评估单位或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针对项目设计情况,配合参与后评价工作的调研访谈和资料收集工作,并提供后评价项目相关资料。

四、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项目后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前后对比法、有无对比法、成功度评价法、逻辑框架法等。由于电信行业全程全网的运营等特点,电信项目后评估内容有其特殊性,不同项目评价内容侧重点、评价方法不尽相同。一般的全过程评价不能单靠一种方法评价,要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对项目进行综合后评价。

1、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是项目后评价的综合方法,它是用一张简单的框图,将一个复杂项目的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思考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按层次分析其内涵,得出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用以确定工作范围和任务,指导、管理和评价一项活动的工作方法。它是一种综合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模式,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

逻辑框架法的核心概念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如果”提出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1)目标:通常是指高层次的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该目标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项目的范畴,它是指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及项目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2)目的:目的是指“为什么”要实施这个项目,即项目直接的效果、效益和作用。一般应考虑项目为受益目标群带来什么,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

(3)产出: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干了些什么”,即项目的建设内容或投入的产出物。一般要提供项目可计量的直接结果。

(4)投入和活动: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的投入量和时间等。

2、成功度评价法

成功度评价法也是通常所称的打分方法,是依靠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后评价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的结论。它主要是对项目预期目标的成败程度给出一个定性的结论,可以用五个等级来区分:A-完全成功的;B-基本成功的;C-部分成功的;D-不成功的;E-失败的。

成功度测定:设置测评指标;确定指标与项目的相关重要性;评定各指标的成功等级。

“相关性”:即权重,是指该项指标对项目的重要性,分重要、次重要、不重要。

3、对比法

注:①各指标权重采用主观权构和客观权构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②评定等级分为:5分:成功;4分:基本成功;3分:部分成功;2分:不成功;1失败。

对比法是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是一种相对比较的方法。对比法又分“前后对比”、“有无对比”、横向对比,要同口径对比。

1)、前后对比法

前后对比法是以建设项目的可研、评估预测结论和决策目标以及工程设计确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与项目建成的实际运行结果及在后评价时点所做的预测相比较。采用前后对比法,要注意前后数据的可比性。

前后对比法分析主要用于项目的目标评价,尤其适用于业务目标评价、网络目标评价、收益目标评价和进度评价,此类评价一般都可以用定量指标进行前后对比。

2)、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是指将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的作用和影响与项目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项目的实施所付出的资源代价,与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项目的评价结论。有无对比的关键是要求投入的代价与产出的效果口径一致。也就是说,所度量的效果要真正归因于项目。

五、建立电信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

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是由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组成的。反馈指控制系统的输出信息转变为新的输入信息并影响再输出,从而起到控制作用的过程。从管理学角度讲,反馈信息是一项政策或计划实施以后项目干系人对此的反应,是实施控制的必需信息。事实上,管理是一个借助于反馈信息控制客观过程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电信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是一个表达和扩散后评价成果的动态过程,包含后评价成果的反馈流程和管控机制。通过该机制的有效运作,使后评价成果在新建或已有项目、或其他开发活动中得到采纳和应用,最终使实际结果逼近计划目标(如图所示:项目评价的闭环过程)。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建立有效电信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机制的建立是实现投资项目管理从决策、执行、评价、反馈到决策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投资决策机制的持续优化,提升投资决策水平;其次,根据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建立有效的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可以改变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结果的预期,提升项目决策者、建设者、运营者的工作责任心,从而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第三,通过后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并与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必要的接口,能够约束项目需求单位的行为,增强项目前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使项目投资决策更加科学。

积极探索电信项目后评价工作方法,对于中国电信实施战略转型与精确化管理,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与战略价值。目前,电信项目后评价工作刚刚起步,借本文抛砖引玉拓宽思路,促使该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途径 篇8

1、项目连续实施并持续交错进行。

由于通信用户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通信建设项目通常会以一年多期或者一期的形式进行, 并且大多数主要是基于现有的网络建设。每期都是单独的项目, 但通常这一期的建设还没完成, 新阶段项目就已经启动, 甚至有时由于预算批准等因素导致几乎合并两个或三个项目实施, 导致项目管理带来了一些不便。

2、工序复杂, 沟通频繁通信建设项目通常涉及设计、

设备制造商、建筑承包商、和其他企业, 这些企业负责运营商和运营商本身也将承担责任, 比如房间租赁等, 这些工作交错, 互相限制。由于其中一个工序或者多道工序导致施工延迟的现象非常普遍。只要沟通不畅, 工期、成本、质量问题都可能客户不满。

3、技术难度大, 项目人员替代性较差。

人力成本是通信建设项目的主要成本, 并且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有高素质, 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 很难轻易取代。项目的计划也需要对技术水平员工的责任感和热情, 甚至身体状态、家庭状况等有足够的了解, 以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

4、特殊的时间进度要求。

通信建设项目时间目标比较模糊, 但它是一个关键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其对项目经理的灵活应变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运营商早期通常需要更激进, 由于各种原因使工程不能按进度要求完成。除此之外, 通信建设项目中只有少数可以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从而导致出现对目标有明确的要求, 但完不成也不深究的想象。所以, 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和客户保持沟通, 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工期问题导致客户不满意的想象出现。

二、通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途径

1、制定控制计划, 控制成本。

事前控制是使用科学的方法, 帮助企业减少工程造价打造出最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整个过程成本控制计划应包括工程涉及的管理费用, 材料的成本, 机械;涉及变更的成本建设的计划, 各种辅助施工成本、设施费和其他费用和成本失控风险。充分考虑各种费用来确定劳动力、材料、机械控制标准、工期进度, 从项目的早期阶段控制工程成本。

2、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方面的选择, 只需要实现通信工程的质量需要, 因为不同的工程位置, 也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工程设计不需要每个项目完成都按照最高标准。沟通项目的材料成本和设备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应该在57%左右, 这部分的成本控制将极大地优化成本管理问题。具体来说, 除了设计链接组件的选择, 采购部门也应该货比三家采购, 通过比较价格选择质量好, 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 从源头来实现控制的成本。此外, 还应注意通信工程新材料记录, 入库环节应该测试质量控制部门负责质量第一, 同时检查采购部门提供单据。报销时, 必须有发票, 禁止出现口头报销现象, 否则容易导致账目混乱造成的成本损失。

3、加强员工管理, 提高内部管控能力。

企业的重要资源就是人才, 其也是企业最有创造价值的资源, 要想从根本上确保企业的成本控制, 就要大力发掘人才。因此在通信工程项目中, 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的内部控制, 预防作为首要任务, 并辅以控制。使用先进企业的经验, 做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但可以使员工操作规范, 还可以增加考核力度, 完善的评价体系, 提高员工的责任感。

4、加强项目的资本管制。

项目资金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预算, 通信施工企业应该一方面从总量控制, 另一方面也应该从过程控制。尤其是对结算管理。严格按照当前国家法规规定结算, 根据法定程序审批;进一步加强资金安全管理, 确保资金的安全。而且还增加审批成本, 最好是做进一步审批, 与控制一切。努力实现动态控制成本。

5、设置成本核算专员。

通常都是由专业的企业来建设通信工程, 由于通信行业迅速的发展, 其也越来越完善和发达, 然后对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需要引进成本核算专员, 定期进行培训。与此同时, 要不断寻找成本核算管理的新方法, 不断推进通信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通信工程项目建设, 成本管理工作是计划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 并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成本控制模式, 有效降低项目总成本, 缩短项目周期, 提高施工效率, 更好的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通信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为了实现协调和控制工程造价, 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目的。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 参与通信工程、建筑工程、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内容, 要求工程管理人员的质量非常高。

摘要:随着中国通信行业的深入改革和逐步自由化的市场, 加剧了通信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要想保证通信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和安全控制的同时, 可以合理利用人力和物质资源、财务资源、有效的降低通信工程项目成本, 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加强成本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通信工程,成本管理,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洪昌.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途径[J]。现代商业, 2014, 02:143-144.

[2]严梅.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风, 2014, 02:245.

[3]李文彬.强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几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1:239-240.

上一篇: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下一篇:运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