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提纲3、14课

2024-06-17

预习提纲3、14课(共4篇)

预习提纲3、14课 篇1

13、只有一个地球 预习提纲

1.自由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

▲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准备听写。

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

2、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我能理请课文的顺序,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读了课文,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

14、鹿和狼的故事

1.自由读诗,扫清字词障碍。

▲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准备听写。

生机勃勃一命呜呼苟延残喘罪魁祸首繁殖厄运毙命宠儿糟蹋相悖

2.预习课文在课文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答案

(1)人们捕杀狼前和捕杀狼后,森林有什么变化?

(2)人们捕杀狼前和捕杀狼后,鹿群有什么变化?

(3)人们捕杀狼前和捕杀狼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3.填空

《鹿和狼的故事》一文以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这一客观

规律。

4.读完课文,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从而导致了巨大的为例,阐明了

预习提纲3、14课 篇2

一、导入

请思考: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

二、旧体诗歌

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三类,近体诗又有“律诗”、“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三、诗歌赏析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发挥想象,联想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示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画面总合: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板书:

时间、地点、天气 静景:月、松、泉、石 动景:浣女归、渔舟下 诗人愿望 2.练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请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范文)山居秋暝

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里缓缓游动。

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在了枝头。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流向远方。

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曳的少女提着浣沙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

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的河心,收网的汉子,驾着满仓沉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万念俱寂,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纯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

四、深入探究、欣赏品味 问题: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字是诗眼,“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2.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女”“下渔舟”?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又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当然,还有平仄押韵方面的考虑)

欣赏练习:

1.对课文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题目中“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暝”是傍晚的意思。

B.首句中“空山”写出山中树林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C.“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枝,竹枝发出沙沙声;晚风吹来,莲叶摇曳多姿。D.“随意”“王孙”两句是说春草任其凋枯,如此秋景,“王孙”亦可自留。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摄取月、松、泉、石、竹、莲及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画面,诗中有画,寄寓诗人的高洁情趣。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沉情绪。

五、唐诗中“空”的多重品读(汤倩倩)

唐代诗坛群星荟萃,异彩纷呈。诗人大多精于炼字,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便是一个明证。唐诗中一个“空”字,在情感丰富的诗人笔下,便能生出多彩意蕴,寄寓无尽情怀。

一、“空”:反映百无聊赖、无所寄寓的情感 杜甫《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句给予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祠堂中的凄凉、冷落气氛,包含了作者的感伤叹惋之情: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去听呢?时间已过去了五百多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寂寞之情、荒凉之意无限。闭上眼,你能想象一位老人,孑孓独行,满怀心事,徘徊于武侯祠庙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中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之句。“空”字蕴涵了作者对昭君身死匈奴,骨留青冢,只有灵魂能在月夜回归汉室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也借昭君的悲剧,抒发了自己空有报国之志而无从实现的悲愤之情。盛唐边塞诗人高适也曾在《燕歌行》中写道:“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前句写城南少妇因惦念前线的丈夫而日夜悲愁,伤心断肠;后句的“空”字写出了征人在战地徒然回首的凄凉场景。夫妻间相去万里,相见之日无期的绝望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二、“空”:寄托繁华易逝、盛衰无常的感慨

怀古诗常是这类情感的有力载体。英年早逝的天才王勃,站在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滕王阁中唱道:“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当初建造滕王阁的“帝子”李元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唯有槛外的长江永恒地东流无尽,见证着历史。“空”字写出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千古悲叹。另一位诗人韦庄面对曾经繁华的六朝古都,写道:“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鸟鸣草绿,春色常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空啼的鸟儿、无情的柳树引发了诗人怀古伤今之情。诗歌很好地表达了台城昔盛今衰、繁华不再以及唐王朝将不可避免地重演六朝悲剧的历史遗恨。

三、“空”:营造空灵澄净、冷清幽寂的意境

《山居秋暝》中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诗句,诗人将“空”置于首联的首字,构思巧妙。一妙在点题,写出了秋雨过后,大山的清新、幽然、旷远,山林显得格外晶莹、碧透、空灵,简直连人的五脏六腑也都洗净了,心胸一下变得空旷、开阔起来。二妙在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却说“空山”。原来这山中树木繁茂,遮掩了人们劳作的身影,真可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又由于那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一般人自然不知道山中有人了。三妙在作者真切地表达了离开漂浮的宦海,远离喧嚣的市朝,在山中感受到的清净空灵和惬意的世外情趣。因此,“山居”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空”,即寂静、空灵、远大。与其说诗人写出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不如说诗人流露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空山”二字隐喻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归隐于此。“空”字是诗眼。韩愈在《答张十一》中写道:“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春山明净,春水空阔澄澈,猿啼声中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寥寥数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犹如一幅寓意深远的水墨画,渲染着作者在仕途冷遇中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之情。

四、“空”:蕴涵荡然无存、一扫而空的悲叹

高一语文预习提纲 篇3

一、走进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 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五集)。

文革期间,巴金受到各种迫害,文革结束后,从1978年底到1986年8月带病写随时随地的感情。后辑成《随想录》一书。这部作品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此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的里程碑。《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其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巴金在十年文革的**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小狗包弟》完成于1980年1月4日。

二、巴金在文革中: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一九六六年 六十二岁〔上海——北京——上海〕

六月,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任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七月10日,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京市人民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大会,为主席团成员,在会上见到老舍,这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同月在武汉、杭州,继续参加亚非作家会议,月底去杭州参加亚非作家“湖上大联欢”。

八月1日,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在上海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晚上出席盛大欢送会。2日下午,出席亚非作家常设局秘书长希普里耶•森纳亚克和夫人举行的招待会;晚,到机场欢送部分外宾。

本月,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被关在上海文联资料室的“牛棚”里。

下旬,感到大祸临头,将保存了四十几年的大哥尧枚的信件全部烧掉,共一百多封。包括1923——1931年之间的来信及大哥自杀前写的绝命书的抄本等。九月10日,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这期间,肖珊也频遭批斗。一九六七年 六十三岁〔上海〕

一月,上海“一月革命”后,外地来沪的造反派增多,挨斗更频。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称为“小牛棚”。五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

九月18日,被“红卫兵”带到复旦大学,关在学生宿舍六号楼近一个月。26日开批判会。

十月,“造反派”在上海作协旧址批斗前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被拉去陪斗。本年,上海市红代(筹)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三、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并注音下列加点字词。

舔舐作揖租赁叱骂解剖堕落舐犊.情深缉毒修葺编辑

预习提纲

一、走进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 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五集)。

文革期间,巴金受到各种迫害,文革结束后,从1978年底到1986年8月带病写随时随地的感情。后辑成《随想录》一书。这部作品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此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的里程碑。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其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巴金在十年文革的**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小狗包弟》完成于1980年1月4日。

二、巴金在文革中: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一九六六年 六十二岁〔上海——北京——上海〕

六月,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任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七月10日,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京市人民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大会,为主席团成员,在会上见到老舍,这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同月在武汉、杭州,继续参加亚非作家会议,月底去杭州参加亚非作家“湖上大联欢”。

八月1日,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在上海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晚上出席盛大欢送会。2日下午,出席亚非作家常设局秘书长希普里耶•森纳亚克和夫人举行的招待会;晚,到机场欢送部分外宾。

本月,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被关在上海文联资料室的“牛棚”里。

下旬,感到大祸临头,将保存了四十几年的大哥尧枚的信件全部烧掉,共一百多封。包括1923——1931年之间的来信及大哥自杀前写的绝命书的抄本等。九月10日,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这期间,肖珊也频遭批斗。一九六七年 六十三岁〔上海〕

一月,上海“一月革命”后,外地来沪的造反派增多,挨斗更频。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称为“小牛棚”。五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

九月18日,被“红卫兵”带到复旦大学,关在学生宿舍六号楼近一个月。26日开批判会。

十月,“造反派”在上海作协旧址批斗前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被拉去陪斗。本年,上海市红代(筹)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三、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并注音下列加点字词。

舔舐作揖租赁叱骂解剖堕落舐犊情深缉毒修葺

9土地的誓言预习提纲 篇4

1、在预习本上学会本课“读一读,写一写”和课下注释中的重点字词。

2、借助《教材全解》《同步解析与测评》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3、熟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作者在文如何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热爱的?请在书中做标注。

6、请在书中对文中精彩语言进行点评赏析。

7、请积累爱国名言警句,经典诗句。

下面的练习请在课堂上做。1.给加粗字注音。

炽痛()嗥叫()斑斓()亘古()默契()田垄()污秽()镐头()2.文学常识填空。

《土地的誓言》选自《________》卷一,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作家。

《土地的誓言》预习提纲

1、在预习本上学会本课“读一读,写一写”和课下注释中的重点字词。

2、借助《教材全解》《同步解析与测评》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3、熟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作者在文如何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热爱的?请在书中做标注。

6、请在书中对文中精彩语言进行点评赏析。

7、请积累爱国名言警句,经典诗句。

下面的练习请在课堂上做。1.给加粗字注音。

炽痛()嗥叫()斑斓()亘古()默契()田垄()污秽()镐头()2.文学常识填空。

上一篇:六点零五分用英语怎么表达下一篇:七年级牛津英语听力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