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扬尘防治技术措施及监控要点

2024-06-22

第四章 扬尘防治技术措施及监控要点(通用2篇)

第四章 扬尘防治技术措施及监控要点 篇1

第四章 扬尘防治技术措施及监控要点

1、对道路扬尘污染的控制要点

(1)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在在施工现场道路两侧进行种草绿化模式,或者实施硬化措施,或者绿化和硬化相结合,并要消灭裸露地面。

(2)施工运输道路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硬化,或定期洒水以保持路面低尘负荷状态。

(3)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制定了详细的防尘计划,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施工期限。同时承担施工点附近路段的保洁和清洗责任。

(4)监督检查施工单位运送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是否实行密闭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撤或泄漏。出入施工工地的车辆,驶离工地前应清洗车轮及车身。

2、对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要点 2.1工程施工阶段

(1)建设工程施工期间,检查施工单位是否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标志牌应当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开工和计划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以及等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污染举报电话。

(2)检查监督是否在工地边界设置1.8 米以上的围挡,(3)检查监督其所使用的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是否密闭处理。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配合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

(4)检查监督施工工地内车行路径,是否采取铺设钢板、铺设混凝土、铺设沥青混凝土、铺设用礁渣、细石材料等措施之一,防止机动车扬尘。

(5)检查监督工地内裸露地面,是否采取了下列防尘措施之一: ①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

②铺设钢板、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礁渣、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 ③植被绿化; ④定期洒水;

⑤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

(6)检查监督物料、渣土运输车辆的出入口内侧是否设置洗车平台,设施是否符合下列要求: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物料、渣土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

(7)检查监督对工地建筑结构施工架外侧设置是否有防治扬尘的防尘网或防尘布。

(8)检查工地内建筑上层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或地下楼层时,是否从电梯孔道、建筑内部管道或密闭输送管道输送,或者进行人工搬运。

(9)检查监督施工单位对应负责的工地周边道路的保洁与清洗责任。2.2 工程装饰阶段(1)检查施工期间,是否设置了施工标志牌,标明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污染举报电话。(2)检查施工期间,是否设置工地边界1.8 米以上的围挡。

(4)检查施工期间,工地内建筑上层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或地下楼层时,是否从电梯、建筑内部管道或密闭输送管道输送,或者进行人工搬运。

3、堆场扬尘污染控制措施要点

建筑材料堆积(如砂石、水泥、石灰等)、建筑渣土及垃圾、生活垃圾等堆积和装卸操作以及风蚀形成的扬尘。检查堆场扬尘的控制措施是否落实:

(1)采取密闭存储措施。这主要针对原料堆,利用仓库、封闭堆场、形式,避免风蚀作用。(2)堆场露天装卸作业,应采取洒水等抑尘措施。

(3)采用防尘网和防尘布覆盖物料堆,必要时进行喷淋。

(4)临时性建筑渣土及垃圾、生活垃圾,应设置高于建筑渣土及垃圾、生活垃圾的围挡;是否定期洒水、喷洒。水必须做到二级沉淀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沉淀池应经常清污,以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

第五章 工程监理范围、工程内容

1、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和健全控制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

2、土方开挖必须选用经相关管理部门核发资质和证照的土方施工单位。

3、督促和检查各施工单位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扬尘污染防治的教育情况,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意识,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切实做好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

3、督促各施工单位按扬尘污染防治方案要求,落实施工前交底手续,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扬尘污染源,采取针对性的专项交底。

4、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档,围档应从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并应采用硬质材料进行封闭围档。

5、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场地应进行硬化,保证不扬尘。土方、砂石、锯末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的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6、施工现场内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应适时洒水,防止扬尘;清扫路面时,应采取先洒水降尘后清扫的方法操作。

7、土方作业时,应有专人及时清除路面遗洒的泥土,路面应始终保持较湿润状态,做到不泥泞、不扬尘。土石方施工期间,当气象预报风速达到5级以上时,应停止施工作业。

8、道路、管线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集中堆放,并及时完成清运。

9、施工现场的各类运输车辆应当做好车辆保洁工作,车辆进出施工现场时,应当采取清洗保洁措施,确保车辆不污染环境。

11、施工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经营性运输资质和建筑垃圾运输资质的单位(以下简称运输单位)运输建筑垃圾。

12、施工单位应监督运输单位采用车厢密闭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以下简称车辆)装运建筑垃圾,采用密闭式槽罐车装运工程泥浆。

1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专业管理部门核发的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携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核发的处置核准文件。

14、本工程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进出施工现场的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辆应保持干净,出场时尾部放料口应收到位。

第四章 扬尘防治技术措施及监控要点 篇2

关键词:玉米;栽培要点;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9

1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择

玉米品种是玉米增产内在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品种的选择依据是综合当地实际肥力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经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同时应根据自身所在地区有效积温来选择玉米品种。中晚熟区——生育期间有效积温2800℃~3000℃,以中晚熟品种为主;中熟区——生育期间有效积温2600℃~2800℃,以中熟品种为主;中早熟区——生育期间有效积温2400℃~2600℃,以中早熟品种为主;早熟区——生育期间有效积温2400℃以下,以早熟品种为主。

1.2 播种前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对所选的种子在晴朗天气下进行充分晾晒2天,以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为其早发芽和出苗齐打下坚实基础。播种前1天将种子用清水浸润,为其发芽提供充足的水分,也可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浸种,杀灭种子自身携带的病菌及避免播种后土传病害的为害。

1.3合理种植密度

玉米种植密度对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合理种植密度,应根据所选的品种和当地气候条件综合确定。生产上一般是土壤的条件比较好的地块可以适当降低种植密度,立地条件比较差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选择种植非紧凑型品种的地块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增加,紧凑型的玉米可以降低种植密度,目的是在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条件的前提下获得玉米的高产高质。

1.4 播种

当耕层5厘米处低温稳定超过6℃~8℃的时候即可播种,播种时保证土壤的含水量在20%左右,干旱年份可提前抢墒播种,多雨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以确保全苗。目前生产上的玉米播种多数是机械播种,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根据要求确定用种量,一般是35~40公斤/公顷。

1.5田间管理

1.5.1苗期管理  苗期是玉米根叶分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此时的管理重点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和发育,为高质优产打下坚实基础。幼苗进入3~5片真叶期应及时进行定苗处理,方法是拔出多余幼苗确保每穴预留一株健壮幼苗,以后一段时间内及时做好查苗和补苗工作,一旦发现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栽。同时在苗期要做好中耕除草,5~6片真叶期时可以同时施入尿素。

1.5.2穗期管理  穗期管理是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一般在穗期对玉米进行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及时补充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穗期最主要的是做好水分管理,避免阴雨天气影响玉米授粉和倒伏现象。

2病虫害防治

2.1播种前药剂拌种

播种前药剂拌种能有效杀灭种子自身携带病菌、虫卵和土壤中残存的病害和害虫,生产上建议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的已经进行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这样的种子能够有效避免或降低地下害虫及苗期病虫害的为害,进一步提高玉米品种的抗病能力。也可在播种前选择吡虫啉或者呋喃丹等药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2.2及时除去田间杂草

草害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难题,杂草不仅和作物竞争水肥,还会传播病虫。播种前一定要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杀灭残存的杂草种子,对减少蚜虫为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长期可以在玉米苗期选择玉米专用除草剂进行杂草防治,同时有大型杂草出现时也可人工拔除。

2.3 褐斑病的防治

玉米褐斑病是从玉米苗期到喇叭口期主要的病害,防治该种疾病应该采用预防为主,在玉米苗期和喇叭口期可以选择使用烯唑醇等药剂进行田间防治。

2.4 苗期虫害防治

玉米定苗之后到小喇叭口期这段时间被称为玉米苗期,这个时期由于玉米抵抗外界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这个时期是蚜虫、灰飞虱和大小斑病的发病高峰期,可以选择使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菊酯类药物、阿维菌素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防治蚜虫、灰飞虱和大小斑病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

2.5 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在玉米螟第二代成虫和第三代虫卵高峰期,每亩玉米田中悬挂蜂卡8个左右,赤眼蜂的数量在1万只左右。如果虫害严重还可以进行二次放蜂。每代玉米螟释放赤眼蜂2次。采用要药剂防治可以在玉米心叶期,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把药液喷施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杀死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也可用氟氯氰菊酯,或速克毙等菊酯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付春龙.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7).

[2]姜玉英,曾娟,陆明红,刘杰.2013年全国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J].植物保护,2013,(02).

[3]艾宏伟,董立.论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

[4]白雪冬,郑金波.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0).

上一篇:汕头市中考满分作文-鸟儿羽毛丰满欲展翅下一篇:报关员行业介绍及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