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拯救生命的发现

2024-09-13

血型:拯救生命的发现(精选5篇)

血型:拯救生命的发现 篇1

血型:拯救生命的发现

凌光

血型的发现让输血救人成为可能。

兰茨坦纳

新闻背景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一所大学的演讲中,对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在海南大学学习期间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并称赞他为“中哈友谊的使者”。

鲁斯兰的血型是Rh阴性血,在中国是十分稀有的血型,被称为“熊猫血”。而说到血型的发现,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输血的困扰:救人还是害人?

血,是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出血过多者机体不能代偿而导致贫血,甚至发生休克乃至死亡。

失血就要补血,人们很早以前就想到输血治疗。起初是医生将未经检验的“健康”献血员的血,从静脉内引出,通过一根管道直接输入病人血管内,从而救活了部分严重失血而又生命垂危的病人。

孟宪惠所著的《血型趣谈》一书中讲到,1492年,年老的教皇若诺森八世体弱多病,虔诚的教徒们将三名男童的血液输进了教皇的血管里。然而,血液的输入,不但没有使教皇长生不老,反而使教皇送了命,教徒们都惶惑不解。

1667年,法国御医詹恩·丹尼斯把240毫升羊血输给了一名垂危的年轻患者,获得成功。后来他又给几个病人输了羊血或牛犊血,并不解其因地记录了输血后病人有排黑色尿的现象。第二年当他为第四个病人进行第三次输血时,病人在输血时当即死亡。输血事故轰动了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丹尼斯因“误杀罪”曾一度被投入监狱。法国议会断然宣布禁止输血。英国皇家学会也宣布,不赞成输血。从此,输血的尝试中断了近150年之久。

一个半世纪之后,英国伦敦的妇产科医生简姆·勃兰台尔,面对很多产妇因大出血死亡而束手无策的惨景,又进行了一系列输血试验,他发现狗与狗之间的输血是成功的,而羊与狗之间的输血则造成死亡。1818年,他发表了这篇试验论文。其后,他用健康人的血给8名大出血的产妇直接输血,有4人得救。勃兰台尔这一工作使输血又复兴起来。但这种方法传到欧洲一些国家后,多数病人输血后死亡,或者出现严重输血反应,于是输血的尝试又停滞了下来。大量的失血可以断送人的生命,而把一个健康人的血液输给失血人的同时,同样也可能使人送命,这种矛盾的境地一直困扰着人们。

发现血型,救活了亿万人

190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工作的兰茨坦纳注意到,正常人血清中存在一种凝集素,能够凝集其他人的红细胞。于是他想到了输血反应。输血反应的原因,是不是输血者和受血者血液中的血清与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缘故呢?

于是他召集来实验室里的五位同事,同他们谈了自己的设想,他想用他们六个人的血液来作一次实验。同事们很支持他。于是他小心地从每个人的静脉里抽取了一小管血液,再抽出自己的血。他把来自同一个人的血清,分别滴在6个载玻片上,又把从每人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红细胞,分别滴在每一滴血清上。

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有几个载玻片上的血清滴入红细胞后,呈现均匀的淡红色;而另几个载玻片上的红细胞却凝结成絮团状,红色的凝集块散布在淡黄色的血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

兰茨坦纳把凡是滴入红细胞后出现絮状凝集团的,用“+”号表示,不出现凝集团的,用“-”号表示。当他把六个人的血清按照同样的方法试验一遍后,就得出了一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格。

兰茨坦纳对这张表格着了迷,一连几天,他对这张表格凝神思考,苦苦分析。他发现:每个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红细胞相遇,都不会发生凝集;而不同人的红细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遇,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果产生凝集,那絮状团块就会堵塞毛细血管,造成输血反应。这一点充分证实了他原先的猜想。他抑制住内心的兴奋,继续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六个人的反应恰巧呈现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和第六例,全部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反应,兰茨坦纳把它们划为A型;第二和第五例的凝集反应相同,划为B型;第三和第四例也相同,划为C型(即现在的O型)。

根据上述结果,1901年,兰茨坦纳正式宣布:人类有三种血型,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和血清相混而产生的凝集,是导致输血反应的真正原因。只要输血前预先测定血型,选择与病人相同血型的输血者,就可以保证输血的安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血型实际上存在A、B、O、AB四种。1930年,兰茨坦纳由于发现血型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医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为输血奠定了基础,它使亿万人通过输血获得了新生。

血液离开人体很快发生凝固,如何使血液不凝固,是输血工作广泛开展的又一难关。开始有人发现水蛙素能防止血液凝固,但对人体有很大的毒性。1915年,罗兹发现枸橼酸钠能和血液中钙离子结合而使血液不凝,而且对人无害。1916年学者们用枸橼酸钠和葡萄糖制成保存液,1918年应用于临床,开创了间接输血时代。

但输血真正广泛用于临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3年学者们用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制成“ACD保存液”,经过多年观察,这种保存液得到了肯定。从此,各国相继建立“血库”、“血站”、“输血中心”。所以说输血的广泛开展,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

血型抗原组合远远超过人类数

1939年,德国学者莱恩等人发现一种奇异现象。有一名产妇生了一个死婴儿,因分娩时大量出血,医生给她输了同型的她的丈夫的血(都是O型),但输血后她发生了严重的输血反应。对这种奇异现象,他们进行了研究。他们取这位产妇的血清与104名O型人的血液做凝集试验,发现了有83人凝集,21人不凝集。这说明这个产妇的血清里,存在着同ABO血型毫不相干的某些物质。

1940年,兰茨坦纳与威尔纳用恒河猴的红细胞免疫动物所得免疫血清,与纽约市白种人血液做凝集试验,发现85%的人凝集,15%的人不凝集,结果与那个产妇血清的凝集试验类似。经研究证明,产妇血清与免疫动物血清里含有相同的物质。于是,他们用猴子的前两个字母命名,凝集者称Rh阳性,不凝集者称Rh阴性。这样,又一种重要的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被发现了。需要说明的是,Rh阴性在中国人中只占约1%,相当稀少,故俗称“熊猫血”。

这样就发现了在输血实践中仅次于ABO血型系同样可引起严重溶血反应的Rh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逐渐被后人发展、完善。Rh血型系统的发现与临床应用,使溶血性输血反应进一步减少,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而且这种溶血病目前已有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事实上,在Rh血型系统发现之前,人们也发现了其他的血型系统。1927年,还是兰茨坦纳和他的助手们发现了MN血型,随后被补充总结为MNSs系血型。同年,仍然是兰茨坦纳又发现了P系血型。看来,在血型研究领域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兰茨坦纳实至名归。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标记,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血液的特征之一。确切地说,血型是指红细胞上所含抗原的不同。自从上世纪50年代起,相继发现了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表面亦存在抗原的差异,在上世纪60年代又发现了红细胞酶型的差异。因此如今血型这一概念被扩展为各种血液成分的差异,亦即遗传多态性标记。人类血型抗原的组合数到底有多少,这是无法估计的。有文献报告,远远超过了地球上的人类数。所以,世界上除了双胞胎外要想找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事实上,人类的血型没有绝对相同的,所谓血型相同,不过是指某一血型抗原相同而已。ABO血型系统只是其中最基本并与临床应用关系最密切和最重要的血型罢了。

前沿探索

人造血不存在血型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术等大型手术的开展,血液需求量剧增,使本来就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于是,科学家们试图以人造血取而代之。

1966年,美国辛辛那提科学家克拉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人造血,从而谱写了输血史上的新篇章。当时,在医药研究实验室里,一只实验用的田鼠逃窜时跌入一只装有氟碳化合物的容器中,几小时后才被发现,其呼吸道里的氟碳化合物经排出后,小鼠竟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这使克拉克首先发现,曾用于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氟碳化合物具有运载氧的能力。从此,世界各国生物学家和有机化学家们开始了以氟碳化合物为主的人造血液的研究。

1970年,日本医生内藤良一,用氟碳为狗更换了全身90%的血液,实验狗竟存活了几个月。1978年,他研究成功了人造血液——弗洛索尔达。

1979年4月,日本福岛医科大学的医务人员,给一名前列腺手术后大出血的患者,输注人造血1000毫升,疗效令人满意。1980年7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22届世界外科医科大学会议上,日本福岛的本多宪儿教授宣布:已给150名病危患者输注了人造血。

1980年,我国人造血液研制成功,这是工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第三军医大学通过五年的协作攻关结下的硕果,它标志着我国人造血液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业。

人造血不会发生溶血反应,不会发生因输人血所带来的传染病,它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

现代的人造血,实质上是一种“人造红细胞”,有朝一日,科学家们能研究出代替人血全部功能的真正人造血,那将是输血时代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知传递

血型可能会暂时性改变

于新发所著《血型的奥秘》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1979年,阳春三月的一天,上海某医院为一个出生仅40余天的男婴做手术,术前患者血型为O型,曾两次输入O型血共400毫升。手术后,患婴并发肠道和肺部细菌感染,抵抗力极差,为了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决定第三次输注O型血。半小时后,病婴突然嘴唇发青,面色萎黄,小便呈酱油色,医生们断定,这是输血后的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再次复查血型,结果为B型血,与术前O型血发生了矛盾。

难道血型会有改变吗?一般说来,血型是一种遗传性状,每个人的血型都是由遗传决定的,一生中固定不变。原来,婴儿肠道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如O88株,产生一种与B血型物质相类似的抗原-类B抗原,抗原入血,吸附在红细胞上,形成所谓类B血型。

原因找到后,经积极抢救,病儿转危为安,半月后肠道感染被控制,肺部炎症消退,类B抗原消失,患儿血型回复到O型。

这是暂时性血型抗原的变化。除了细菌污染可使O型变为B型,A型变为AB型外,还有些疾病对血型抗原也有影响。目前国内至少报道了8例急性白血病血型抗原发生改变,主要是在发病过程中或晚期发生。白血病病前为A型者,发病后可变为O型,AB型可转化为B型。其他一些恶性肿瘤如大肠癌亦可有血型改变。

上述癌症引起的血型改变、细菌感染导致血型改变以及曾报道过的尿毒症患者的血型改变等等,都是暂时性的。

更加难以想象的是,人类甚至能将自身的血型加以改变。1981年11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地将人类B型血液转变为O型血。纽约血液中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杰克戈德汀教授的指导下,用咖啡豆提取一种特殊的红细胞上某一个糖分子,使这些红细胞与O型红细胞真伪难辨。临床应用结果证明,这种经转换了血型的血液,对输入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这种加工过了的红细胞,在输血后一个月仍有50%存活。

误识纠正

O型血不是万能输血者

上世纪40年代,O型血对于非O型受血者的危险性还没有搞清楚,认为O型血除了输给O型受血者外,还可输给A型、B型或AB型患者,以至于目前仍有不少医务人员认为O型血是“万能血”而将O型血输给非O型血患者。

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吗?在ABO血型系统里,由于O型血可以输给其他任何一种血型的人,所以有“万能输血者”之说。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血源困难,加上人们对血型的片面认识,在医疗实践中,O型血的人确实作为“万能输血者”,经常输给其他血型的患者。

事实上,ABO血型系统,仅仅是几十个血型系统中的比较重要的一个系统,所谓同型输血,多指ABO血型系统同型,对于其他几十个血型系统中的血型型别是否相同,是一个极大的问号。前面我们也已经讲过,在世界上除双胞胎外,血型完全相同的人,几乎是找不到的,同型输血经常出现输血反应,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O型血的人不是万能输血者了。

再者,O型血的人尽管其血细胞表面不存在A或B抗原物质,但在其血浆中却存有能对抗A或B抗原的物质,如果输入其他血型患者体内,常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所以,目前临床对输血的要求是,第一须坚持同型输血,第二对有反复输血史、如新生儿溶血症病史或经产妇等情况时,则应采用更多的方法鉴定其他血型和做输血前的配血试验,以保证输血安全。

统计规律

血型分布与人种有关

早在1918年,就有人发现在不同的人种中,血型分布存在差异。血型家族中的元老ABO血型在各种族之间存在着量的差异,美洲的印地安人几乎都是O型,缺少A和B基因;欧洲白人O基因和A基因频率最高,而亚洲人中则以高频率的B基因为特征。ABO血型在一个民族中的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一个非常长的时间内,不论人群移居多远,或散居不同的地域,仍保持它固有的特征。

ABO血型在中国分布特点,从北向南B基因频率逐渐下降,而O基因频率升高,云贵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A基因频率升高。因此,中国人可被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群,前者以B基因频率高为特征,后者以O型频率高为特征。这可能是由于远古时代大陆上两大不同人群迁移和混杂的结果。

血型:拯救生命的发现 篇2

———摘自《古兰经》

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 而是一个动词。诗意语文永远走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行走。自赎, 是对诗意语文行走的价值取向的再发现。价值取向, 是对诗意语文所作的本体论的思考, 属于形而上的道。拯救, 则是对诗意语文坚持前行的实践智慧的再发现。实践智慧, 是对诗意语文所作的方法论的探索, 属于形而下的术。两者互参, 则道术不二。唯道术不二, 才有望进入诗意语文的澄明之境。

一、审美与存在:诗意语文价值取向的再发现

价值转乾坤。对诗意语文的探索, 素来都不缺犁行于实践大地的方略和技术, 缺的是行动之前的价值关怀、行动之后的价值皈依。丢了价值的憬悟, 就是丢了诗意语文的魂。诗意语文的价值观, 不妨从以下几个维度加以考量:

1.诗性品质, 本体价值的再确证。

汉语的诗性品质, 集中表现在它“以象见意的诗性特征” (辛国刚) , 它是中国诗性文化的终极表达, 也是汉语有别于印欧语系的根性特征。

汉字是汉语诗性品质的基因, 象形是汉字诗性品质的基础表征。“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 (诗人郑敏) , 用语言学家范诺洛萨的话说, 汉字充满动感, 不像拼音文字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汉字的结构保持了与生活之间的隐喻关系。汉字排除了拼音文字无生命的逻辑性, 充满感性色彩。

汉语同样感性郁郁, 在表达人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上比拼音文字要直接、自然。汉语没有冠词, 无位格、时态、语态等变化, 不用或者少用连接词, 在语法上比逻辑严密的拼音文字要灵活自由得多。王力先生认为:“西洋人做文章是把语言化零为整, 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汉语能“随物赋形”, 重“意合”而轻“形合”, 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

诗意语文强调汉语的诗性品质, 旨在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

2.审美解读, 文本价值的再开掘。

文本解读从总体上看, 大致存有三种方式, 即:功利解读、科学解读和审美解读。功利解读以了解和掌握文本提供的有用信息和知识为己任;科学解读, 则以探寻和发现文本的客观规律为鹄的;审美解读, 它以观照和体认文本的情感境界为旨趣, 最终走向自我理解。这是由语文课程的载体特征所决定的。不可否认, “文学作品”是语文课程的主要载体。曹明海先生指出, 文学是感情的产物。在文学解读中, 必须切实把握文学感情化的特性和规律, 着力于作品中“情化的自然”的审美透视。

姚斯指出, 文学作品并不是一种“自在之物”, 而是“为它之物”。因此, 审美解读是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 还原为鲜活生命的唯一可能的魔术。但是, 审美解读并不需要对作品的原意复原, 也无法复原, 而“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态度” (王岳川) 。

审美解读, 不仅关注文本的审美内容, 同样关注它的审美形式, 诸如文本语言的形象美、情韵美、意境美、建筑美、音乐美等。审美解读, 为语文教育的审美化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3.陶冶功效, 过程价值的再思考。

学者谭维智认为:“教学不是工艺, 而是哲学, 是艺术, 是诗篇, 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对话具有多种功效, 诸如启迪、唤醒、激励、构建、协调、灌输等。诗意语文从生命成长和母语习得的视角出发, 更讲究对话的陶冶功效。

陶冶性对话, 强调理解言语生命、回归言语生活、融入言语情感、激活言语体验、丰富言语想象、培植言语人格。

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陶冶性对话, 正是语文教育生命化的一个必然选择。

4.游戏天性, 主体价值的再澄明。

席勒认为:“人只有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 才游戏;而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 他才是完全的人。”儿童的游戏天性, 使他们比成人更容易进入“全人”的状态。这样的状态, 实为诗意的状态。

语文教育, 正是要顺应和牧养儿童的这种游戏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不无感慨地指出:“游戏———这是一扇巨大的、明亮的窗子, 正是通过这扇窗子, 关于周围世界的图景、概念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光流, 才照射到了儿童的精神世界。游戏———这是点燃儿童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的火种。”

诗意语文, 它丰富的言语想象、多彩的情感体验、灵动的对话交流以及高度的精神投入, 无不在某种意义上契合了儿童的游戏天性, 而对这种游戏天性的顺应、引导和牧养, 将成为儿童言语人生乃至诗意人生的一抹温暖的亮色, 这也是语文教育儿童化的秘密配方。

二、陶冶与表现:诗意语文实践智慧的再发现

诗意语文拒斥一切教育实践的程式化、套路化, 诗意本身所蕴含着的灵动、超越的情味, 昭示着诗意语文永恒的开放姿态和包容情怀。智慧凌驾于方法之上, 智慧让诗意语文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一) 起点———文本诗意的阐释与重构

诗意语文的实践智慧, 始自对“文本诗意”的阐释和重构。潘新和先生主张:阅读活动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从审美的角度看, 我们不妨将这“秘妙”称之为“文本诗意”。

文本诗意, 往往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 个个笔下无”的言语存在, 它可能是某种言语表现形式, 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 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 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文本诗意, 大体上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文本秘妙———诗意的话语形式。

诗意的话语形式, 意指文本中那些独特的、有机的、充满着情感意义的话语存在。从教材实际看, 诗意的话语形式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诗歌。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艾青的《希望》、泰戈尔的《对岸》等。

第二类是美文。如朱自清的《春》、郑振铎的《鸬鹚》、琦君的《桂花雨》、巴金的《鸟的天堂》等。

第三类是佳辞。散见于诗歌、美文之外的其他文本中, 或是一个词, 或是一句话, 或是一段文, 具有诗意话语的基本特征。如:梁晓声《慈母情深》中的这样一段话: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从陌生化的角度看, 这段话语有两个特点:第一, “我的母亲”连续出现三次;第二, “我的母亲”以后置的方式出现。这样的话语表达, 是对日常语言的一种明显的偏离和反抗, 却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目光驻留到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话语形式上。从语言潜力显性化的角度看, 排比的句式、长短句的参差错落、一唱三叹的语言节律以及省略号的绵绵韵味, 使这个语段恰似一首短小精致的诗。而其中蕴含着的慈母神态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慈母深情, 显然有着极高的审美含量。母亲在极其疲惫的劳作中艰难转身的这个细节恰如朱自清先生刻画的父亲的背影, 成了表达至爱亲情的一种诗意符号。

2. 全息视点———诗意的典型意象。

诗意的典型意象, 旨在强化和突出这种意象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往往是文本意蕴的一种具有全息性的视点。从教材情况看, 诗意的典型意象包括“景物意象”“事件意象”“人物意象”“动物意象”等。

如《丑小鸭》中“丑小鸭”这个动物意象, 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童话典型。作家梅子涵对“丑小鸭”这个意象有过这样一番充满诗意的阐释:

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天鹅, 首先在于它逃离了鸭场。面对鸭场里一天糟于一天的生活, 它只能惹不起还躲不起了。它“飞过篱笆”, 飞过篱笆对它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一个转折。否则它会一辈子呆在鸭场里。看别人的脸色, 听别人闲言碎语, 让别人推一把, 啄一下, 说它长得这么丑。

道路在篱笆的外面。道路又通向了后来的湖。在路上小鸭是辛劳的也是艰难的, 但是艰辛的路使它通往了湖。篱笆里面是不幸, 道路是过程, 湖是结局。

湖上的喜剧解释了飞过篱笆的意义, 在湖上, 小鸭有了施展的机会, 有了表现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真正身份、自己的美丽的机会, 因为它的同类们就在它的边上。美丽的发现是需要印证的, 需要标准。湖上的白天鹅就是小鸭的印证, 就是小鸭被证实为不是小鸭的标准, 丑成了误会。

美丽成了丑, 是由于篱笆的限制;丑成了美, 是由于走出了篱笆。

从这段阐释看, 诗意的典型意象, 首先是充满诗意的、丰富的、细节的, 离开了感性的细节特征, 意象只是一个朦胧的轮廓而已;其次, 诗意的典型意象, 往往有着独特的情感意义和价值, 给人以丰富的精神启示和慰藉。

3. 精神嘶鸣———诗意的思想感情。

文本诗意本身就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性方面的元素。诗意的思想感情, 是一种悲悯良善的同情之心, 对生命、对世界、对生活充满了垂爱和怜惜;是一种生命不息、梦想不止的浪漫情怀, 它有无限美好的憧憬和遐想, 以此来慰藉人生的伤感和孤苦;是一种使学生爱之不尽、流连忘返的情趣;是一种使学生思之无穷、味之无极的情味;是一种含蓄而微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意蕴;是一种纯真而飘逸、崇高而坚定的精神;是一种使学生幽思绵绵、浮想联翩的情绪;是一种激励生命去欢腾、去烦恼、去憧憬、去悲伤的力量;是一种让心灵不断净化、人格不断升华的境界。

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引发我们对贫苦、对孤独的深深同情之时, 也使我们诗意地感受到梦想对人生痛苦的超越的意义和价值。类似这样的诗意思想、诗意情怀, 是可跨越时间、空间、历史、民族乃至意识形态的种种阻隔而成为人生永恒的普世价值的。

4. 超越修辞———诗意的思维方式。

隐含在诗意的言语形式背后的, 往往是诗意的思维方式。诗意的思维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辞思维能力, 诸如比喻、排比、夸张、对偶、层递、拈连、通感、衬托、反问、拟人、同语、追加、抵牾等。

修辞思维能力, 指的是对言语交际效果的预期和关注的能力, 是为了追求预期效果而必须具备的语境认知能力和变异创新能力。文本诗意的根, 不在语言层面, 而在思维层面、精神层面。

以“比喻”为例, 作为语文课程中最常见的一个修辞格, 从表面上看, 它不过是一种修辞行为, 但是, 从深层次看, 则是一种诗意化的思维方式。譬如: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 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尤安·艾肯《走遍天下书为侣》)

总之, 文本诗意, 乃是语文学科赖以处世立身的根本, 赖以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全部特殊矛盾之所在。也因此, 文本诗意理所当然地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 过程———教学诗意的涵养与创生

1. 整合与融入———开掘教学目标的诗意。

语文教学目标, 关涉多种元素, 其实现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

有些目标, 落实一个是一个, 相互之间各不搭界, 此所谓“点式”的落实;也有些目标, 前后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 需要一个挨一个地逐次落实, 此所谓“线性”的落实;还有些目标, 既非点式, 也非线性, 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各自的实现都同时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目标的达成, 此所谓“网状”的落实。

倘以诗性的尺度观照语文教学目标, 则“网状”的实现过程最富诗意。因此, 尽可能地将语文教学的知识、技能、习惯、思想、情感、态度等目标编入一张有机的、整体的网, 当是诗意语文的一种自觉追求。

如《二泉映月》中的一个目标:

读写并懂得以下新词:茫茫月夜、一泓清泉、流水淙淙、如银月光、静影沉璧、月光照水、蜿蜒而来、水波映月。

这个目标, 可以有以下三种实现方式:

(1) 初读检查中的“点式落实”。

在初读全文之后, 出示上述8个新词, 或指名读, 或流水读, 或集体读, 解决正音问题。然后, 重点请学生说说对“一泓清泉、静影沉璧、蜿蜒而来”这些相对陌生的新词的理解, 甚至还可以将上述新词重新放回课文的相关语句中读一读, 体会它们各自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2) 随文识词中的“线性落实”。

即对上述新词的教学不单列一个环节, 而是将它们搁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之中, 随文解词、逐次落实。当然, 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因词、因文而异。像“如银月光、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可以一读而过, 不作驻留;对“一泓清泉、流水淙淙、蜿蜒而来”不妨略加解释, 体会意味;而“茫茫月夜、静影沉璧”则须咬文嚼字、细细品味。

(3) 整体语境中的“网状落实”。

先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所有描写“二泉映月”景色的词句, 从中选定上述8个新词, 呈现时将其做如下排列:

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蜿蜒而来

流水淙淙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然后, 请学生反复诵读这组词语, 开始不妨两个词语作为一组读, 叫一位读一组, 要求读出节奏和味道, 最后可以全部连在一起读, 读时继续关注节奏和韵味。接着让学生展开想象, 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你的感受和心情如何?交流之后, 可以让学生带着各自的感受和心情再读8个新词。最后, 顺着学生对美好景物的感受, 设置疑问:这景这情对瞎子阿炳来说却意味着什么?教学借此转入到精读环节。

试想, 哪种目标落实方式富有诗意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开掘教学目标的诗意, 就是尽可能地为那些貌似“自闭”的目标寻找内在的、深层的意义联系, 使之结为一个有机的网状的目标群落。这样一个结网的过程, 是需要一种诗意的敏感和想象的。

2. 陌生与期待———彰显教学结构的诗意。

陈钟梁先生曾以一种颇具诗意的方式来描述教学结构的诗意:导言———未成曲调先有情;提问———惊风乱芙蓉水;讲述———语不惊人死不休;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小节———似曾相识燕归来;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其实, 教学结构的诗意, 主要体现于它的“独特性”。对学生而言, 每一堂课, 都应该成为一个不可复制的唯一的存在。在诗意语文看来, “陌生化”则是彰显教学结构诗意的基本策略。充满诗意的教学结构, 总是在“熟悉”和“陌生”的两极之间寻求期待的视野和投入的张力。陌生化, 总是意味着对教学结构的平庸化和模式化的自觉颠覆。

如我执教的《两小儿辩日》, 教学结构的呈现和延展大体上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

(1) 探日———“理”的寻思。

先听写“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4个新词, 再探寻“车盖和盘盂”“沧沧凉凉和探汤”“车盖和沧沧凉凉”“盘盂和探汤”这4组词语在辩日语境中的特殊关系, 引出辩日这个矛盾的焦点。这个过程, 学生不断感受到一种陌生、一种惊讶, 他们心中悬疑迭起:干吗要以这种方式听写这4个词语?4个词语以这样一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呈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2) 辩日———“趣”的体验。

围绕文中两小儿辩斗的语段, 以4个递进的层次呈现4种辩斗的方式。第一层次, 同桌对读, 限于字正腔圆;第二层次, 同桌演读, 复活文字情味;第三层次, 师生范读, 还原辩斗场景;第四层次, 全班辩读, 体验角色情趣。每个层次的转换, 都让学生意想不到、意犹未尽:啊?原来还能这么辩啊!

(3) 悟日———“智”的启迪。

通过“小儿”“孔子”的多重角色置换, 感悟各自的内心体验, 提升辩斗的思想含量, 再以“孔子究竟会不会说”这一悬疑结束教学。王小庆先生在解读这一课境时, 曾这样认为:课堂内“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 (莱辛) 被定格, 它将课堂文本的不确定性留给了读者, 让读者去想象, 去完成这件艺术品的终极意义。

3. 造型与表现———传递教学语言的诗意。

诗意语文自然离不开诗意的教学语言, 但诗意的教学语言并非只是一味的华丽、绚烂、文学化, 那种大段的、话剧式的独白意味的教学语言, 常常是对“诗意”的一种“去诗意”。诗意的教学语言, 关键在于它的表现力和穿透力。

语言的表现力, 跟语言的造型密不可分。在教学语言中, 提问语言、讲述语言和评价语言尤其需要注意造型。充满诗意的语言造型, 对学生的影响和感染是潜移默化、绵延深远的。

(1) 聚焦、强化———提问语言的造型。

比如《慈母情深》中有这样的提问, 第一步, 直问学生:“鼻子一酸”是种什么感觉?第二步, 反问学生:母亲明明已经将钱给了“我”, 一元五角, 一分没少, 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按理, “我”应该感到怎样?第三步, 追问学生:此刻的“我”不但没有丝毫的高兴、丝毫的快乐, 相反, 此刻的“我”只有伤心、只有难受、只有鼻子一酸的感受, 为什么? (稍顿) 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

(2) 体认、激励———评价语言的造型。

如学生朗读了《慈母情深》的重点语段之后, 老师的评价语言:

“那么长的一段话, 你不但没念错一个地方, 还读得这样通顺, 这样字正腔圆, 可见平时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

“你把自己放进去了, 你已经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你不是在读文字呀, 你是在替作者, 不, 你就是作者, 你在向自己的母亲倾诉啊。”

“经你这么一读, 这段文字的意思就全明白了, 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所以, 有了疑问, 最好的方法还是读书啊。”

“听得出, 你在努力, 在一点一点地进步。跟第一次朗读相比,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3) 灵动、机智———讲述语言的造型。

如《慈母情深》中, 教师跟学生之间有如下随机的讲述:

针对文字情感的讲述。当学生读懂了母亲疲惫的神情时, 老师说:“母亲的眼睛会说话呀!然而, 这一切, 如今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此时此刻, 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发现, 母亲的背不再坚挺, 母亲的脸不再红润, 母亲的眼睛不再清澈、不再炯炯有神。母亲啊, 我的母亲!你怎么会变得如此憔悴、如此瘦弱、如此疲惫?” (稍顿, 全场一片静寂。)

针对言语知识的讲述。当学生体悟到文中一个排比句的表达情味时, 老师说:“说得好!这就叫作一语中的啊!第二句呢, 尽管意思完全相同, 但是, 4个表示‘立刻’的词不同了, 所以, 就无法形成一种排比的语势、排比的节奏, 所以, 那种急促的、忙碌的感觉就被淡化了。是这个理儿吧?”

针对朗读情境的讲述。当学生领会了母亲“塞”钱这个细节时, 老师说:“有力也罢, 慷慨也罢, 毫不犹豫也罢, 其实都无须再说, 因为, 它们都已经深深地嵌在这个‘塞’字上了。来, 让我们读出这个字的神情。”

4. 渲染与烘托———营造教学氛围的诗意。

教学氛围的诗意, 主要在于它深含着的情感价值。氛围是一种“场”, 氛围的诗意是一种场的效应。在一个诗意的“场”里, 教师与学生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其间, 或设身处地, 或身临其境, 或感同身受, 或心驰神往, 共同进入一种“审美自失”的精神状态。

如《鱼游到了纸上》的一个教学片段:

(1) “在场”氛围的营造。

师: (课件呈现:哟, 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同学们想一想, 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 你突然听到这么一声喊叫,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我觉得非常奇怪, 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来了呢?鱼不是生活在水里吗?我就想过去看个明白。

生:我的脑子里有千万个问号, 鱼一离开水就会死的, 它为什么还会在纸上游来游去?我也想过去看看。

师:还有谁也想迫不及待地挤过去看个究竟?

(生纷纷举手)

师:好的, 哪位来做这个小女孩? (指名一学生起立) 我请她喊这一声, 你们注意, 作出你们的第一反应。 (手指着教室) 这是在茶室的后院, 这里有好几口金鱼缸, 青年就在这儿画画。一开始你们都没注意, 东张西望, 走马观花。突然, 你们的耳边传来这样一声惊奇的喊叫———

生: (朗读) 哟, 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其余学生纷纷围到读句子的同学身边, 气氛热烈。)

(2) “在感”氛围的烘托。

师: (走到学生身边) 请问, 是什么把你吸引过来的?

生:是小女孩惊奇的叫声。

生:是小女孩对青年画画的惊叹。

师:同学们, 你们刚才都说是小女孩的叫声把你吸引过来的, 真的如此吗? (稍顿) 我们听, 假如小女孩的喊声是这样: (课件呈现:哟, 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哟, 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还是惊奇地喊, 还是惊讶地叫, 请问, 你还会作出刚才那样的反应吗?

生: (齐答) 不会。

师:为什么?

生:我想画就画呗, 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自己也会画的。

生:金鱼每个人都会画的, 我们何必挤过去看呢?每个人都会画。

师:说得是呀!所以, 真正吸引你过去的, 真正让你迫不及待想看个究竟的, 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游”。

(3) “在思”氛围的渲染。

师:这个“游”字, 是对青年画鱼的惊叹!读着这个“游”字, 我们仿佛听到了这样的赞叹———

生:画得太棒了!

生:真是画得栩栩如生啊!

生:他把金鱼画得跟活的一样!

生:画得太像了, 跟真的一样!

生:他画画的水平简直是超一流的!

师:是的, 这一声声的赞叹, 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 (课件呈现:哟, 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这里, 教师采用“拟境”的手段, 引领学生还原了女孩赞画的那个生活场景, 使学生更真切、更传神地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语言情味。

(三) 彼岸———诗意人生的引领和确证

潘新和先生指出:语文教育的极境, 当是诗意人生的教育。诗意人生, 就是指充满“诗意”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引领和确证, 是一个无限开放、生生不息的过程, 它对诗意语文的跋涉和奋进, 更多地展现出某种彼岸的意义。

1. 止于至善———诗意人生的情怀。

诗意, 滋生于悲天悯人的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讲, 诗意语文是一种“宗教”。人性中最美好的一切, 皆始于对生命、对自身、对他人的关爱和怜惜。诗意语文, 正是要依托和借助一切“不朽的文字”, 在童年时期为学生培植“善根”, 为他们的人生涂上一抹温暖的底色。

2. 自由对话———诗意人生的诉求。

生命的自由, 表现在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性自由。无论何种自由形态, 它都首先要求人成为一种独立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主体。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 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的生成, 并启动其自由天性。”诗意语文, 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的自由对话。因其自由, 思想即为独立、情感即为自主、意志即为能动。因此, 诗意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 诗意语文追求的学习氛围是自由、自然的氛围, 诗意语文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

3. 精神契合———诗意人生的澄明。

诗意的境界, 是一种“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境界。诗意语文, 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 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契合, 是包括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 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 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 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4. 追寻幸福———诗意人生的境界。

诗意是一种不为外力所迫的自由自在, 因此也是一种幸福的境界。赵汀阳先生指出, 幸福要有“双重关注”, 既关注结果的价值, 也关注通向结果的行动的价值。诗意语文之诗意, 重在对话过程中的欣赏和体验, 这一过程, 恰似“山阴道上行, 山川自相映发, 使人应接不暇。”一个人, 只有在天真烂漫的创造性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生命追求, 他才是一个幸福的人。

5. 实现自我———诗意人生的灵魂。

诗意体验, 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 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是一种高峰体验,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一种高峰体验, “大家赞叹着, 议论着, 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更是一种高峰体验。诗意语文, 就是要努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高峰体验, 在当下实现自我。从目的上看, 诗意语文并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习惯的养成。诗意语文, 更为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 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温暖其心灵、充盈其精神, 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

血型的发现史 篇3

以血为药,古已有之。据记载,在埃及等地,血被作为麻风的特效药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而罗马人则自古就相信喝人血可以治疗癫痫症。我国这样的事也不少,比如唐《本草拾遗》就有记载,“人血馒头”是治疗肺痨的良药。当然,那时还没有输血这回事,差不多到16世纪,人类才开始试验输血。

输羊血的丹尼斯

西方医学史上,最先以输血救人的是法国国王的御用医生詹恩·丹尼斯。他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以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精神性疾病。1667年6月15日,丹尼斯以银质细管将羊动脉与人体静脉相连,将羊血输给了一个15岁的男孩。这个小男孩居然奇迹般地活了!年代已远,这个小男孩究竟是怎么活了下来的已无法探究,但是根据这些年关于血型的研究进展,我们还是可以推测一二的。

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只小羊的血型刚好和小男孩的血型相同。早前有研究人员发现,欧洲盘羊的血液也有B型和AB型之分,所以这个小男孩是有可能撞上一只和他血型一样的小羊的。不过瞎猫撞上死耗子的概率是很低的,所以小男孩没死更可能是因为输入的羊血量较少,没有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才保住了小命。

虽然不知道小男孩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但是丹尼斯还是备受鼓舞,又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好几次实验,结果还都歪打正着地成功了。不过运气总有用完的时候,于是他遇到了安托万·莫里。莫里患有癫痫,某次病发离家,流落巴黎街头时,被丹尼斯带回家中诊治。第一次输血后,莫里的病情确实有所好转。许是丹尼斯想要趁热打铁,一举将其治好,所以又给他输了次血,结果莫里却开始发烧、腹痛、尿血。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典型的排斥反应,若处理得当,或还有救。可是当时的丹尼斯不知道呀,救人心切的丹尼斯给莫里进行了第三次输血,却不想这次输血直接把莫里送去了天堂。

同时期也有其他人进行类似的实验,不过都是活的人少,死的人多,输血疗法才刚刚冒出小芽就已是声名狼藉。后来,莫里的妻子状告丹尼斯杀人罪,法国议会为此特别制定法律:不准再进行输血治疗!这一法令直接将输血疗法打入了冷宫,其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鲜有人敢涉足。

发现“人类只能输人血”的

布伦德尔

不过总有胆子壮的,比如19世纪早期的英国一位叫詹姆斯·布伦德尔的医生,在见过太多孕妇因在分娩时失血过多而香消玉殒之后,他再也按捺不住,决定重拾丹尼斯未竟的工作。布伦德尔认为,之前输血的失败之处在于输的是动物的血液。他觉得不同物种的血液是非常不同的,所以医生不应该在不同物种间进行输血,人类患病应该输人血才对!

想通这一点之后,布伦德尔开始着手尝试,他设计了一套由漏斗、注射器和试管组成的简易输血装置,能把血液从献血者体内直接输入到患者体内。虽然在狗身上有成功的经验,但有无数失败的案例在前,布伦德尔不敢任性妄为,只是在生命垂危、药石无救的病人身上进行尝试。他给这位病人静脉注射了14盎司(约400克)的血液。输血之后,病人告诉布伦德尔他感觉好多了。但这还是没能拦住死神的脚步,两天后,这位病人便离世了。

虽如是,布伦德尔依然没有放弃,他坚信输血之法是可行的,必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于是,之后的几年中,他前前后后给10位垂死的病人输血,成功从死神手里抢回了4人。这个概率已经算高的了,超过了瞎猫撞死耗子的概率。

布伦德尔认识到了人类只能输人类的血,但却没能发现人类的血液也不总是一样的。那4位被他救活的病人当真命大,因为布伦德尔并不清楚他们是怎么被救活的,而那些没被救活的则就很冤了,因为估计他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

发现血型的兰德斯泰纳

直到差不多100年后,人类有不同的血型才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研究员卡尔·兰德斯泰纳认识到。

其实在兰德斯泰纳之前,已经有人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产生了血块。这些研究者把不同人的血液混合在同一试管中,发现有时候血细胞会黏合在一起。但这些血液多取自病患,所以他们误以为这些血块是某种病症,不值得深究。而兰德斯泰纳比他们好奇了一点点,深究了这个奇怪的现象,便发现了人类血型之差异,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收入囊中,更是救亿万人于生命垂危之际。

兰德斯泰纳发现正常人的血液也会出现凝集现象,于是他开始到处收集血液凝集的模式,实验室的同仁们都没能逃过他的“魔爪”,被抽了血。他很聪明,想到了将血液中的细胞和血浆分离,然后将一个人的血浆与另一个人的血细胞混合。

兰德斯泰纳发现只有当他把某些人的血细胞和血浆混合到一起时,血液才会凝集成块。通过测试,他将这些被测试的人分成了三组,名之以A、B、C,后改C组为O。而几年之后,他的学生发现了另外一种组合,也就是AB型。如此ABO血型系统初现端倪。

在实验过程中,兰德斯泰纳还发现一些规律,那就是:这4组组内人员的血细胞和血浆混合后,血液不发生变化,仍呈液体状态;但组间混合,比如将A组的血浆和B组的血细胞混合或将B组的血浆和A组的血细胞混合,血液就出现凝块。不过,O组血液的表现却不相同:当兰德斯泰纳将A组或B组的血细胞和O组的血浆混在一起时,红细胞会凝结成块;但当他将O组的血细胞加入A型或B型血的血浆时,却不会出现任何凝块。

兰德斯泰纳虽然发现了血型,也发现了血型的这些规律,却没能最终弄清楚什么是血型,也没找到这些规律背后的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语,用来形容当时的兰德斯泰纳再合适不过了。

由于兰德斯泰纳的贡献,之后关于血型的研究飞速进行,科学家们很快便解开了血型之谜。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血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血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不同。比如,ABO血型系统就有A、B抗原两种血型抗原,若只存在A抗原的红细胞便为A型血,若只存在B抗原的红细胞便为B型血,二者皆有便为AB型血,二者皆无则为O型血。

除了ABO血型外,人类还有许多其他的血型系统,比如常被人提到的Rh血型。目前被接受和认可的血型系统已多达33种,血型抗原更是超过了600种。

编辑/佟馨

拯救生命作文 篇4

这幅《等待》漫画上,画着一个人掉进河里,拼命挣扎着向岸上的人呼救。河边站着许多记者,只见他们有的摆好了摄像机,有的转身观望着,他们都盼望着“英雄”的到来。好让他们拍到英雄救人的精彩的一幕。水里的人在急切地等待着有人能赶快救他,岸上的记者也在急切的等待着能出现救人的英雄,他们都在等待。眼看着一个生命正在消失,这些记者仍然无动于衷,始终不见救人者出现。

每个人都知道“生命诚可贵”,然而一个人竟然到了见死不救的地步,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他的生命还有什么可贵之处呢?孟子说:“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岸上等待拍摄救人场面的那些记者们,对工作真可谓尽职尽责了,可他们却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落水人即将沉如水底,也不主动跳下河去救,这是因为他们是在职业道德和人性道德发生冲突时,他们选取了职业道德而抛弃了人性道德。他们宁可用华丽的词藻去修饰一个生命的终结,也不愿意用实际行动来拯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可悲啊!

与此相反的是,我国人民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了精诚团结、共同抗震救灾的主人翁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是任何困难压不倒的,是神圣不可战胜的。正如于丹所说“让人们记住两件事,一个是地震一个是奥运。两者形成了一个经纬坐标,一个是喜一个是悲。地震过不去,奥运也过不去。”奥运和地震,是融入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中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震撼。在地震现场,死神和生命赛跑,救援的人在与时间赛跑。在那里,每个幸存的生命,都是许许多多的人用心、用双手、用汗水、用眼泪换来的。每一个生命都那么的珍贵,又都是那么的脆弱。老师、学生,大人、小孩,都显示出了人性的至善至美。从几秒几分到几小时,从几天几夜到十几天十几夜,他们在煎熬中等待,等待下一个什么时间被救出。在这些救援人员心中,无论陌生还是熟悉,被压者都是他们的亲人。一个孩子的父母,就是所有孩子的.父母,一个父母的孩子,就是所有父母的孩子。生命,在这里被拯救;生命,在这里被诠释;生命的质量在这里被提升。

钱可以拯救生命作文 篇5

见我不回答,他连忙说:“对不起,可能你没钱!”哼,这明摆的是瞧不起我嘛,没看到我是从银行,再从超市出来的吗?怎么可能没钱?

他走了,我望着老爷爷的背影,我见他突然停下来,和一个青年说起话来。我便躲在一旁,想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只见青年面不改色地从包里掏出钱包,拿出一元钱递给那个老爷爷。原来老爷爷是想他要钱啊! 真是的,一元钱能买到什么啊?我最烦的就是这种人,明明想要多一点的钱,却不敢说!就是这么死要面子!

我见老爷爷进了一家面包店,过了一会儿,他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面包在吃着。看样子,他饿极了!是那个青年久了他一命。不,最准确的说是那一元钱救了他!

上一篇:皮具护理基本知识下一篇:花秋镇卫生院院感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