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通用8篇)
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篇1
2018年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2007年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2007-12-16 22:50:2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2007年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2007年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2)文章标题:2007年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1.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初中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毕业率达;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以上。
2.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创优工程,进一步缩小中学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间的差距,整体提高初、高中办学水平。年内再建成1~2所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
3.以推广与应用“十五”局领课题研究成果为指引,进一步深入推进初、高中
新课程实验,力求在课程管理、课程实施和新型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普通高中特别要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和学分管理及选修模块开设上加强探索与实践,努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4.以全面实施“__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校本评价指导意见”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改革,努力形成学生勤奋好学、教师爱岗敬业、校长品位办学的良好氛围。
5.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开展对中、高考改革的研究与指导,进一步提升初高中教育质量和水平。中考各学科合格率力争达到85以上,六科一次性合格率达到80以上;高考本二以上进线人数再创新高,万人本科进线率达到以上。
6.全面启动局领“十一五”省级重点课题“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研究工作,力争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在学校特色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德育管理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科课题研究等内容上取得明显进展,为全面提升区域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7.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意见(试行)》,深入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围绕课程实施、教育管理、特色建设、评价改革等要素,整体设计并构建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顺畅对接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二、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水平1.明确学习和研究的主体,改变学习和研究的方式,拓宽学习和研究的内容。要以教师为主体,以校本研究为载体,加强学校各个层面的学习、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本区的学习和培训资源,灵活地选择培训“菜单”的内容,变原来的单一讲座“菜单”为综合性的学习、研究“菜单”,形式多样地开展以校为本的学习研讨活动。
2.建好学习与研究平台,提供学习与研究资料,开通学习与研究渠道。丰富和改建__教研网站,增加新课程理论知识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和改版《__区课改实验工作通讯》,强化理论学习和教育科研内容。继续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沙龙研讨活动,促进全区教师深化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并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和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3.选择学习和研究主题,明确学习和研究要求,落实学习和研究效果。继续大力开展以教学案例解读、课型教学研讨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紧密围绕教育局总课题《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设计学习和培训主题,不断形成具有教师教学个性和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在现代教学特色、课程特色和办学特色方面有新 的探索与突破。
(二)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出新阶段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1.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惑。确立学科教研的主线,努力构建学科教学特色,构建多元化多形态的教学课型,大力提高学科教学研究水平。根据新课程在初中和高中各个年级均以开展实验的基本情况,通过调研,制定新的课程改革实施策略和意见,加快研制并出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推进意见。
2.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态。制订有关的评价标准,提出给教师的具体建议,促进全区教师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上有明显的转变。同时,要落实科学的质量观,在每学年开好初中、高中质量分析会的基础上,加大对教学质量的过程监
控。
3.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整体素养,努力打造骨干教师群体。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整体素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科研素养和现代信息技术素养。针对部分教师在“教育科研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的欠缺问题,继续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和“教研与科研共进”活动,促进教师四种素养全面和谐发展。
4.不断创新教研方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区教育教学业务部门要积极探索集体调研的新途径和新形态,改变传统的集体调研方式。继续丰富“和教师一起备课”、“和教师一起研讨”、“和教师一起上课”活动。在个别调研中,加强跟踪调研和重点调研的2007年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篇2
关键词:教学要点,实验演示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演示实验在整个中学物理实验中占有重要位置, 是保证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物理教师来说, 突出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是一项过硬基本功, 要勤学苦练, 要讲究循序渐进, 从理论认识到具体实践都要有真才实学, 才能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思考, 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掌握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细致, 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探究自然而推进科学和文明发展过程的。因此, 物理教学中, 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对于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 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先列述其要点如下:
第一, 要善于设计演示实验。为达到教学目的使设计的演示实验应具有明显性、趣味性与启发性、遵循简明性原则。切忌为演示而演示, 实验本身是教学手段, 不是教学目的。因此进行实验设计必须服从教学目的, 只有为达到教学目的需要来设计的实验, 才有好的教学效果可言。下面就谈谈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为提供课堂所研究的物理现象, 便于学生反复观察测量, 以导致发现它的本质与规律, 就得考虑实验装置和器材选择是否恰当、适宜, 将直接影响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 应依照实验的物理原理和教学要求, 精心选择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 确保实验条件得到满足;对新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必要的条件下必然重复出现相同的物理现象,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亲身观察体验和操作中,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认清它的发生、发展与因果依存关系, 加深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并学习一些实验操作方法, 为自己实验莫定基础。在这样一个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进一步运用教学原则来进行精心改装, 要尽可能使展现的物理现象增加明显性、趣味性与启发性, 易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明显性, 就是要让全班学生对演示过程都看得一清二楚, 十分醒目, 色彩鲜明, 可见度大, 清晰度好。所谓趣味性, 就是要美观, 给人美感, 使学生看得兴味盎然, 很富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所谓启发性, 就是在发现其基本特征的同时, 要使人感到并异常出彩, 形成悬念, 发人深省, 有悟出其中奥秘的迫切要求与强烈愿望。
第二, 实验设计的最直接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怎样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呢?决不要满足于教师口头上喊学生注意观察, 而是使学生了解观察是什么?观察它的重要意义, 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观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通过演示把教师的教学目的巧妙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 激发起学生注意观察的情感和意志, 使学生乐于观察, 善于观察, 激发学生不洞悉其中的真谛不肯罢休的求知欲。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用波动演示器演示横波时, 在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上, 应该分层次, 分步骤进行, 采取系列化观察法, 先做快速摇动, 是学生对于横波获得一个完整形象;再放慢摇, 使学生观察到每一个质点都在平衡位置做上下振动, 只有先后次序不同;再摇的更慢, 使学生看清每个质点是怎样一次振动的变化规律, 这是定性观察, 然后引导学生用比较看法的第一和第七, 第一和第十三个质点的振动情况, 就洞悉各个质点振动的相应关系, 这又是一个层次, 在学生了解到相应关系的基础上, 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相邻的同相质点间都有等长的距离, 就使学生建立起波长的概念, 这样一步步引导, 就使学生具有对复杂现象的观察能力, 从而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以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第三, 为了突出中学生物理教学特点, 必须把物理实验充分运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使物理学习的气氛更浓、效果更好。例如在力学、电学、光学中有许多研究动态变化的习题, 动态变化类习题中的某个物理量发生变化时, 往往会引起其它几个物理量也跟着发生变化。这类题目, 若单从理论上分析, 显得抽象, 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弄不懂, 想不通。但是假如把演示实验引入习题, 改为边实验边分析题意的方法, 把抽象的理论分析变为具体直观的实验讨论, 一是让学生看到物理现象, 增强可信度;二是运用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启发、诱导他们, 通过眼、手、脑并用, 学生很快就会理解题意, 并掌握这类题目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而且印象深刻, 兴趣大增, 不仅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解脱题海。因此,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不应局限在讲授新课中, 就是巩固、练习、复习都用实验作提问。
中学生物教学要点 篇3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要点
中国分类号:G633.91
前言
在中学阶段课程设置中,生物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高中阶段,生物课已经列入高考的综合科内容之一,要做好生物教学工作,我们首先要分析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好地解决途径,提出生物教学要点,对症下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顽疾,使中学生物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一、现阶段中学生物教学中易忽略的要点
现阶段中学生物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因素是造成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认识到生物教学真正的教育意义、本身具备的价值和地位,生物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二是没有认识到生物教学的真正的目标。对初高中各阶段生物学对学生重点培养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三是生物教学课程编排不重视,,课程随意串改,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四是不注重教学技能的应用和提升,传统应试教学和灌输型课堂教学意味仍然严重。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注意的要点分析
(一)正确理解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和地位。生物教学是一门涵盖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教学技术和内容的学科,它具有各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的,既有文、又有理学科特点,作为生物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生物教学的性质、地位和价值,明白生物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从生物学性质来说,它是一门科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属于学科课程,它所体现的价值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在学业结束,学生步入社会择业时提供帮助。当前,生物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准确掌握中学阶段生物学课程目标
作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一定要准确掌握生物教学在中学时代不同阶段对学生教育的意义不同之处,才能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真正的目标。
1.初中阶段生物学的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获取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规律的知识,了解和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社会中以及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能初步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文明道德素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含义,在思想中,逐渐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2.高中阶段生物学的课程目标。此阶段,让学生获得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为将来在工作中创新发展打下基础;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较强的生物基本操作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觀和价值观;进一步了解生物科学相关领域,更好地将学校融入社会,让学生感应社会的发展速度。
(三)合理编排设置生物教学课程。生物教学课程设置主要是在具体阶段中,开设的生物学科授课总学时以及所占比例达到教学要求,合理编排和设置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生物态度和兴趣具有一定影响,它反映了生物课程在学校的地位、作用以及重视程度。现阶段,生物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专指生物学,一般在高中阶段,综合课程一般是初中阶段的主要设课方式,它包括生物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空间等学科内容综合一起的理科课课程。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主要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及《课程计划》来制定并实施的。生物教学主要内容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四个部分内容,与其它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它的目的也是通过对生物教学合理课程设置,达到各阶段教育真正的目标。
(四)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几种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提升。一是教学语言技能的提升。语言是沟通的方式,在课堂上要讲解教材、组织练习、传授知识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要运用语言,语言沟通技巧的好坏也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加强对语言技能的掌握,语言提升要从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语法等几个要素提升;二是加强导入技能的应用。导入技能就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引起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点的一种活动方式,分为经验导入、直接导入、实例导入、旧知识导入、悬念导入、设疑导入、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它的结构一般是引起注意到激起动机到组织指引到建立联系,导入技能要注意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并具有关联性,导入要有趣味性和艺术魅力性;三是注重演示技能的锻炼。演示技能在教学中是一项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演示技能的方法分为分析法、质疑法、归纳法、声像法和展示法,教师通过实际表演和师范操作,运用各种材料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以及归纳总结。熟练的演示技能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学习兴趣、演绎、推理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四是变化技能的应用。就是在生物教学中运用信息传递、各种媒体教学、资料等变化,刺激学生,引起学习兴趣,变化技能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热情、丰富学习环境,变化技能一般分为教态的变化,信息传播通道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结语
中学生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怎样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也是现代教育中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中学生物教学要点,主要是加强生物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长教学技能、注意教学事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合顺;浅析初中生物学习方法,新课程教研,2011年7月
[2]王剑;中学生物教学要点论述,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3月
教育体育工作要点 篇4
育,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系统大局平安稳定,不断提升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努力开创教育体育工作新局面。
**年全县教育体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突出“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紧扣“质量” 和“安全”两个重点,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中、高考质量稳中有升,确保教体系统平安稳定。
一、工作重点及目标
(一)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细化德育工作内容,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加大德育工作考核检查力度,大力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抓好中小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以“我的中国梦”、“ 三爱教育”、“三生教育”等为核心,以理想信念、中华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为重点的主题教育,全面开展各类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和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注留守儿童、单亲生、学困生的成长,完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努力构建家庭、社会、学校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校树立德育品牌意识,丰富学校德育文化内涵,抓好“两节一会”和“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积极创建“一校一品”,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开展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深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及时召开全县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组织好德育工作专题培训。
2、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提质量、保平安、创特色,学校工作三年改进行动”。持续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大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和质量分析跟踪督查力度,促进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潜能,注重教育管理的常规化和系列化,抓好细节,优化过程,提升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致化水平。切实做好各类招生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平安顺利。强化“保学控辍”和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工作,确保初中升学率达到规定要求。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好“阳光体育”等文体、科技、卫生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抗挫能力和吃苦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质量。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以打造高效课堂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抓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加强县、校教科研队伍建设,从解决问题入手,科学确立校本研修课题,深入研究,寻找工作突破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深入开展优质课送教下乡活动和学校之间“强强联手,强弱帮扶”结对活动。全面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高考学科备考指导工作组,整合全县高中教师资源,发挥名优教师作用,力争使名牌大学录取人数有新的突破。做好基础教育成果评比、推荐推广工作,及时开展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工作,找准问题、认真研究、强化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效能,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4、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基础教育专网和县级资源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班班通”及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5、积极发展校外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强对特教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不断完善校外教育工作相应政策和激励保障措施,逐步建成结构合理、覆盖面广、充满活力的校外教育活动网络。
6、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加大新建成公办中心幼儿园业务指导力度,规范各类幼儿园(学前班)办园行为,抓好幼儿园常规管理的检查、考核工作,落实“一日保教流程”,努力提高保教水平。开展新教材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新教材送教下乡活动。创建3所市级一类幼儿园,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5%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以上。
7、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民办教育。职教中心抓好内部管理和专业设置,努力建成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展各类成人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民办教育属地管理责任,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监管力度,开展办学行为清理整顿工作,查处清理各类非法招生、办学、办班行为,逐步关停取缔不合格
培训学校,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1、全面启动“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制定 “双高双普”一校一案规划方案,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硬化、绿化、美化工作,积极争取省、市、县项目支持,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4300万元,大力实施公租房、学校运动
场等建设项目,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1.6万平方米,建设运动场5万平方米。
2、积极做好南郑县龙岗教育创业园区开发建设、兴办龙岗实验中学相关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落实配套政策。做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收尾工作,确保新建幼儿园及早投入使用。
(三)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创造平安和谐育人环境
1、加强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和责任重于山的思想。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先、全员参与、全程监督”的工作原则。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全面做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人人学安全、处处讲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持续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突出季节和学校特点,持续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夯实安全责任,严格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安全工作考核,认真落实《关于落实校园安全监管责任的实施意见》(南教体发[**]187号)文件精神和“一岗双责”制,努力形成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职员工人人抓的良好局面。大力开展各类平安创建活动,创建省级平安校园1个,市级平安单位2个,县级平安单位5个,市级平安校园3个,县级平安校园10个。认真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定期组织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实现零安全责任事故目标。
2、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降低信访率。及时办理信访案件,提高信访办结率,实现“一控双降”目标。
(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1、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深入开展“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活动,举办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2、大力培养一支规模合理、结构科学、优势突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提升全县竞技体育水平,力争在体育赛事中取得好成绩。
3、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南郑县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抓好农民健身工程和社区体育器材配送工程,加快镇、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分批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普及全民健身项目,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二、保障措施
(一)深入学习调研,推动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
组织教育体育系统全体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教育体育相关政策法规,深入贯彻中省市县教育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把全县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上来,切实增强加快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维护平安稳定为重点,对涉及教育体育各方面工作认真调研,找准症结、理清思路、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推动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大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育培训和监管力度,突出作风和能力建设,提高领导干部队伍政策理论和科学管理水平,强化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发展意识、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进一步完善和推行校长公开竞聘上岗制度,加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训力度,合理配置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制定下发《南郑县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完善校长管理、监督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校长考核管理办法。加大校长轮岗交流力度。深入开展校长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校长活动。大力提升学校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开展师德专项评估活动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活动,提升整体师德水平。大力实施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强化教师业务培训,灵活形式,注重成效,组织教师参加中、省、市各类培训及全员继续教育培训,完成6000人次以上的培训任务。同时,引导广大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完善自我。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评选表彰100名县级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激发队伍活力。
(三)强化教育督导评估,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1、深入开展第二轮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完成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评估工作,研究高中教学过程督导方式和措施,同步开展学校工作三年改进行动实施情况、学校德育工作及校长履职督导评估,强化对学校各项工作目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情况的督导检查。
2、按照县政府“双高双普”实施意见,抓好“双高双普”督导检查工作,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3、强化督政工作,巩固教育强镇创建成果,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教育的局面,为全县教育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外部环境。
4、抓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创建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各1所。
5、全面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和关口前推的“一线工作法”,既要结果,更要抓好过程。对教育管理或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典型、重大事件或问题进行专项督查,实行全局性重大工作督办问责制。
(四)认真落实教育投入政策,加强教育经费管理。
1、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确保各项教育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及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和各类专项资金,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2、科学合理使用教育体育经费。加大教育经费管理力度,规范教育经费使用行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严格执行教育体育经费预决算制和大额开支审批制。强化系统内经费审计监督,全面落实中、省、市、县关于教育经费管理各项政策和制度,对教育体育经费进行动态管理,切实减少“三公”经费开支,集中财力实施“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大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认真执行学前教育“一免一补”,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一补,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高中贫困生补助等惠民政策。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管理制度,规范资助程序,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五)加强后勤管理工作,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1、全力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水平。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夯实工作责任,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水平。创建市级标准化食堂和标准化宿舍各3个。
2、规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制度和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控。
3、积极开展全县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的检测评估和疾病防控工作。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治理校园环境卫生,切实做好南郑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相关工作。
(六)加强党团、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行风建设和宣传等工作,树立教育体育系统良好形象。
1、加强党建和群团工作。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高标准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职能作用,为教育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教育,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教育活动和廉政文化进机关、进校园活动,增强全体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廉政意识。坚持“一岗双责”, 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等制度,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抓好典型示范和专项警示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促进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3、加强教育体育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相关纪律要求,加大落实情况的督查、处理力度,大兴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之风,坚持密切联系师生,倾听群众呼声,坚持说实话、干实事、出实招、见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杜绝奢靡之风,不断转变行业风气,提升社会满意率。全面落实教育收费相关政策,杜绝教育乱收费。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暨“创佳评差”活动,积极开展 “文明校园”、“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着力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4、积极实施妇女儿童《两个规划》,不断强化妇女儿童工作。认真落实人口计生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人口计生工作一票否决制。
5、加强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亮化、美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优美整洁、文化氛围浓厚的办公环境。规范机关办事程序和工作行为,严肃工作纪律,提高服务效能。
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篇5
11-12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协调、内涵发展这一主线,紧扣质量这一中心,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和课堂教学有效性为重点,以促进各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管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管理中心“研究、服务、指导的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我镇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开创我镇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性。
(1)建立例会制度,对教学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以教委常规考核为依据,制定《长沙教育管理中心教学常规管理量化考核标准》,对中心校及村校教师的教学计划、总结、教学过程(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辅导、考核评价等教学“六认真”)进行量化考核。量化考核结果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考评,作为对学校常规考评的重要依据。考核方式是用抽测、查阅与“推门听课”的形式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动态检查。年度内对辖区所有教师(重点在村校)进行教学普查,并告知学校及教师本人。
(2)规范教师备课制度,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备课是提高课堂 1
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各学校要根据实际建立适合教师专业技术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利用远教与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实际,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各学校要制订教师学习与研究、备课与上课、批改与辅导、反思与交流等措施,完善教学管理,运用规章制度和教育思想管理教学工作,同时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关注教师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关注教师的内心和谐,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教师学生自信、快乐、幸福的工作和生活。
(3)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重视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教师应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与分析。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改善教学行为。采用评语激励等多样化的作业批改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恰当的指导和激励。
(4)建立学生评价制度。根据新课程改革与课程(纲要)要求,积极探索中小学的评价制度改革的办法,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强化过程性评价,做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同时适当兼顾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关注课堂,尊重课堂,各校要坚持“目标定向、以学为主、以学定教”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把教学工作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在一起,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年度管理中心将加强中心教研组(初中及小学教研组)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行为,推进教育教学质量。
(2)开展“班班通通训与新教材培训”。将“班班通”和“新教材”这两个环节的整合,掀起“适应新教材,适应新教学手段”的训练高潮。通过训练,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逐步转变教育观念,熟悉和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全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加强镇内学校间的横向交流,举办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为全镇教师交流学习搭建平台,加强校校协作下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送教下村校工作,促进教育的整体推进与教育的均衡发展。
(4)积极配合市、县全面开展高中新课改及学前教育工作。加强高中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工作。督导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园行为,积极引导民办园的保教质量稳步推进。本期将配合教研室对辖区高中教学质量进行调研。协同学前教育科开展辖区民办园学前教育及保教活动,整体提升辖区民办园的保教质量。
3、开展教学研讨与交流,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效益。
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运用新课改观念实施教学的力度,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有效实施新课改的保证。教育管理中心将分层设立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中心教研组。大力开展教材培训工作,开展“班班通”通训工作,开展教学研讨工作。各校要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通过培训、讲座、课题研究等形式深化和推进课程改革;要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培训与观摩学习,促进教师提升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教学方法;要创设渠道开展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和开展新课改优质课展评活动,促进教师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摸式,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智能建构为核心”、“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课堂效益,本年度将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双基”教学的研究活动,加强学生优良学习规范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具备扎实的知识技能,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素质品行。促进辖区各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4、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出口)的监控与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加强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跟踪管理和指导研究,按照教委“八个一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全镇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加强“两级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出口)的监控与管理。要通过成绩分析,了解各学科的教情学情,增强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要积极深入课堂听课,要经常到学校调研,面对实际进行研究、服务、交流、探讨、实践,要同学校一起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各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两级”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毕业班各项工作的管理,力争中、小学毕业班教学成绩进一步上台阶。
5、抓好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学深化改革。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可以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内化成为教师自觉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将自己点滴的零星的经验与感悟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要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把教育科研切入到教学改革中,通过开展科研实践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继续做好各校课题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定期检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促进相关课题深入研究,健康发展。本年度,教管中心要对各校已立项的课题进行督查,将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并深入学校,了解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认真听取学校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施的意见,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对课题研究中发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剖析,以形成阶段性指导结果。骨干教师立足本校实际,开展教研科研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效性,推动我镇教科研深入发展。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分层培训机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力度,落实“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启动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着力打造一批理念新、业务精、方法活的教师队伍。
三、其他工作。
1、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各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职责,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追究。切实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各种安全措施,坚持24小时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做到安全人人有责任,岗位处处有职责。确保实现“双零”(零事故、零伤亡)的工作目标。
2、加强民办学前教育工作。各校必须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加强对幼儿园管理和建设,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活动,规范保教及一日常规,管理中心不断加强督导、指导,使我镇民办幼教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3、加强团、队工作。各校要切实落实新时期团队工作纲要,制定工作计划(方案),“人、物”给予保障,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培育“五好、四有”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4、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各校(园)力争做到一校一特色,坚持做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史、校风、教风、学风的有机相结合。
5、继续加强辖区校点布局调整、加强村校管理工作。配合教委稳步推进校点布局调整,加强辖区村校工作的分层管理(一类村校、二类村校)。确保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继续督导辖区各校做好村校留守儿童工作。做好学生鸡蛋营养餐工作。做好中学生寄宿制管理工作。
6、做好财务后勤工作。各校要切实加强“两委会”工作(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实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禁止乱开支,乱收费,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当开支,管好学校固定资产(特别是村校),帐、卡、物相符。
开县长沙教育管理中心
2014年教育工作要点 篇6
结合我校实际,以下是2014年教育工作的几点看法,仅供领导参考。
一、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一)认真落实课程方案。按照《山东省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计划》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指导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的实施,组织地方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召开全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培训会,规范全县教学常规管理。式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
(二)分类组织课改培训。落实省、市、县教师课改培训任务,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级课改培训,更新课改理念。立足本县实际,开展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课堂教学方法等内容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提高培训实效。开展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均衡学
(三)全面深化有效教学。配合县教研室的各项活动,探索提高备、讲、批、辅、评等教学环节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有效教学常态化,教学管理精细化,学校发展内涵化。组织全区中小学精细化管理现场会,促进学校有效管理。组织全县小学“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交流有效教学经验。继续深化昌乐二中的“271”教育模式,真正使师生受益。
(四)切实提高视导实效。推行行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开展课改视导活动。避免一些无实效的活动,开展常规视导,把深入课堂听课、查看教案作业、访谈领导教师、组织说课评课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亮点视导,指导学校实验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开设。开展重点视导,对新上岗教师进行课改指导,提高新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
(五)全面优化素质评价。制定切实有效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真正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全面发展,将来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篇7
一、继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1.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研究制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实施意见》, 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会议, 展示交流体育教学经验和成果, 推广“一校一品”教学模式, 实施学校体育示范引领项目。印发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规程。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2.加强高校体育工作。印发《全国高等职业学校 (专科) 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研制《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指导意见》。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贯彻落实, 研制《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达标工作专项评估检查办法, 组织开展高校达标专项评估和检查工作。组织开展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工作。
3.加强学校体育运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动落实《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 加强校园运动伤害风险防范, 研制学校体育运动保险制度, 鼓励各地在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 政府购买学生意外伤害险, 试点推行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
4.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落实,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继续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抽查复核工作, 发布2015年学校体育年度工作报告。开展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工作, 验收各地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二、加快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
5.深化足球教学改革。推动各地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 积极推进足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布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标准, 规范指导校园足球教学。研制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大纲, 指导学校合理组织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依托有条件的单位遴选和建立5-6个校园足球运动研究基地, 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资源库, 启动450节校园足球教学示范课和365集面向中小学学生的足球技能示范视频的开发工作。组织开展校园足球教学交流活动。
6.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竞赛。积极开展2015年-2016年赛季校园足球四级联赛, 组织实施学生夏 (冬) 令营活动, 拟选送一批优秀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方案。试点推动竞赛体系改革, 搭建完善校内、校际和选拔性竞赛体系。完善竞赛监督制度, 严肃赛纪, 规范青少年观赛行为, 形成良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风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学生足球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 推进学生注册共享机制。
7.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制订校园足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专项培训, 开发相关培训资源, 拟培训5000名足球教师、1000名足球教练员, 200名优秀退役运动员, 着力提升足球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继续实施引进外籍足球教师支持项目, 支持地方聘用150名左右的足球外教。选派部分优秀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管理人员、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到国外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
8.加强特色学校及试点单位建设。推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单位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提高水平和办出特色, 发挥其在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中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研制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单位考核评价与管理办法, 并组织遴选第二批特色学校。
9.加强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推动各地落实足球场地建设规划, 把校园足球活动的场地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足球场地建设规划。加强校园足球运动伤害风险管理, 推动各地试点校园足球保险基金的做法, 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
10.破解改革难题, 形成良性工作机制。会同中国足协共同研究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中的急需完善的政策, 处理好校园足球和青训体系的关系, 对接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和U系列竞赛及选拔机制, 建立健全足球运动员注册共享机制, 研制一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行业标准, 加强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指导。
11.鼓励社会参与, 总结各地经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积极性, 启动全国校园足球接受赞助和收益分配管理办法的研制。开展校园足球调研工作, 总结各地经验做法, 积极筹备全国校园足球推进会议。
12.加强典型引领, 强化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宣传, 做好政策解读。大力宣传校园足球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及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鼓舞士气、提振信心。争取中央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等对转播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和有关大型活动的支持。继续组织校园足球先锋和校园足球神州行。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足球科学研究和科普知识宣传, 向社会、家长和学生广泛进行宣传, 形成全社会关心、热爱和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全面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 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
13.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根据新《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 修订《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研究制定加强学校食品 (饮水) 安全管理等相关文件。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并督促各地做好食品 (饮水) 安全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 多途径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14.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继续落实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文件, 推进并扩大高校艾滋病防控试点工作, 探索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教育与针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干预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及时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召开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及高校艾滋病防控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 强调工作要求, 总结经验, 推进工作。组织开发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网络课程, 并利用智慧树网平台, 向高校学生推送。通过教师培训、优秀教案和优质课展示、网上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途径推进中小学健康教育, 扩大健康教育受众面, 提升健康教育实施效果。
15.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学校结核病防控及藏区包虫病预防教育等工作。研究制定高校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修订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以及学校结核病防控相关文件。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做好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及藏区中小学生包虫病预防教育工作。联合教育报等媒体, 宣传推广各地开展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16.继续开展学校卫生队伍能力提升工作。开展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调研工作。举办学校卫生人员业务培训班。组织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论文评选活动。继续配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实施“健康守护行动”, 即通过配备校医室器材、培训校医、开展健康教育等, 促进学生健康。
四、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 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
17.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分省推进学校美育综合改革, 启动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 推动以省为单位确定推进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加强对各地制定实施意见和组织实施的指导与检查。举办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领导干部学校美育工作专题研修班。召开高校美育工作会议。建立各地美育工作沟通交流机制, 建设一批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实践基地。
18.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 深入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举办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加强美育课程信息化建设, 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 加大区域内美育统筹力度, 探索大中小学美育课程开设模式。依托高校力量, 建立学校美育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及专业艺术院校对口支持中小学校美育基地, 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
19.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大力弘扬民族文化, 深入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创建工作, 举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结合传统节日探索学生群体性艺术活动的展示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建设一批体现正确育人导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美育环境示范学校。
20.推进美育评价工作。指导实验区和各地贯彻落实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组织第三方机构编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五、深化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改革
21.健全军事营地机制, 引导学校军事教学改革。创新方式方法, 丰富活动内容, 以引领学校深化军事教学改革为着力点, 探索建立学生军事营地育人长效机制。继续会同军地有关部门举办学生军事训练营, 2016年第三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拟于8月份举办。
22.继续开展专题培训, 提升学校国防教育管理水平。继续委托国防大学和空军指挥学院举办3期高校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专题研修班。继续委托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举办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教育部干部培训项目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 认真组织实施好研修班项目评估工作。举办2016年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军事教学高级研修班。
23.开展军事教学检验, 建立学生军训质量监测机制。以提升学生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为目标, 将军事教学检验范围扩展至10公里野营拉练、无线电测向、核生化防护、识图用图等军事项目及军事教师教学能力。试行分区域学生军训年度报告制度, 以视频、汇编或现场展示等方式促进学生军训工作经验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学生军训质量监测、学生军事素养评价、学校军事教学改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领域的专题研究。
24.创新教与学的方式, 共建共享优质军事理论教学资源。加强慕课、视频公开课、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企之间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的有效机制, 建设并推出一批国家级优质军事理论教学资源。
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 篇8
一、深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分类指导东中西部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 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推进解决超大班额问题。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定期通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推动项目省份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开展学区制管理工作调研,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对各地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情况开展过程性调研。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搭建工作推进平台,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推进图书馆、条件装备标准制定与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均衡配置。
二、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
印发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各地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组织升学、规范办理手续、实行阳光招生、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管理水平。印发进一步做好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导和帮助大城市明确总体要求、细化阶段目标、规范招生行为、加强监督查处,全力做好中心城区、热点学校、主要时段、关键环节工作,加快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题。坚持实事求是,区分建制镇和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不同情况,指导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三、深化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
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印发减负工作规定,推动各地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追究办法。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部署各地减负自查;开展减负工作督查巡视,及时查处和通报不规范办学行为;开展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工作,抽查每个地市的一些学校予以施测,并将开展减负工作的情况加权考虑,得出合理结果,适时公布。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积极倡导“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科学理念,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出一批轻负优质先进案例,加以培育和推广。
四、深化基础教育治理结构改革
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学校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开展管办评分离工作调研。探索发挥家委会作用的有效机制。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督促各地制定实施细则,抓好系统培训,部署系统运用。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实验区工作。指导各地按照备案的专项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制定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标准,细化工作指导,落实岗位职责。将人防、物防、技防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研制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创新方式方法,举办好第19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进一步指导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开展以消防、安全防范、校车管理等为重点的安全检查。召开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总结交流和积极推广校车试点运营地区经验。推动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工作的意见》,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形式。
五、深化基础教育德育工作改革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组织上好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启动“德育在行动”计划,让学生广泛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三爱”教育、“三节”活动,深化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鼓励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扩大研学旅行试点,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联合相关部委发挥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生文明出行工作的通知。修订完善中小学生守则,注重养成教育。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制定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基本标准。指导做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工作。
【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推荐阅读:
18年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要点07-02
增城市第一中学2012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年度验证工作要点09-07
中学生物教学要点09-25
雷山民族中学教学工作要点07-19
在线教育工作要点07-29
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09-03
去年教育系统共青团工作要点05-25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要点06-01
灵山县2012年教育工作要点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