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2024-11-24

新高一数学学习方法(精选6篇)

新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篇1

新高一新生如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数学成绩的分化是必然的,那么成绩落后的原因何在?学习数学有困难的新高一同学应怎样顺利度过适应期呢?

【原因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新高一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因此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在初中数学考试都接近满分,怎么到了高中会考试不及格?!

【应对方法】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在勤学的基础上好问。

【原因二】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数学的不同要求所致。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70分左右。如果一个班有50名学生,通常会有10个以下不及格,90分以上人数较少。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重点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会特别有压力。

【应对方法】看学生的成绩不能仅看分数值,关键要看在班级或年级的相对位置,同时还要看学生所在学校在全市所处的位置,综合考虑就会心理平衡,不必要的负担也就随之而去。

【原因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

【应对方法】课堂上不仅要听懂,还要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适当地记下来,课后最好把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不要一边做题一边看笔记或看公式。课后尽可能再选择一些相关问题来练习,以便做到触类旁通。

【原因四】思想上有所放松。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部分智力较好的男生“恃才傲物”,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严重。

【应对方法】高一的课程内容不得懈怠,函数知识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思想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利器,学好函数对整个高中数学都很重要,放松不得。在高一开始时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有十几章内容,高一数学主要是函数,有些同学函数学得不怎么好,但高二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却能学得不错,因此,一定要用变化的观点对待学生。鼓励和自信是永不失效的教育法宝。

新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篇2

一、调整学习心态, 树立新的目标

很多同学经历了辛苦的初三学习, 到了高一也许会有想要先松一口气休息休息的想法, 于是思想上有所放松. 毕竟距离高考还有三年时间, 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 还指望“重温旧梦”, 这是很危险的想法. 高一的数学内容不得懈怠, 其中的集合和函数将会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 因此, 从思想上来讲, 应该将高一数学看成是一个新的开始, 脚踏实地, 为今后三年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 数学成绩的分化是必然现象. 也许有的同学初中时候数学作业几乎全对, 数学成绩也是接近满分, 那么进入高一之后, 便很有可能无法接受数学成绩大幅下滑的心理落差, 从而倍感压力, 甚至变得缺乏信心.我们应当明白, 初、高中不同的学习阶段, 对数学的要求是不同的, 所以摆正学习心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哪怕初中时候自己学习数学相当轻松, 但是那绝不代表你也照样可以轻轻松松掌握高中数学的内容. 想要学好数学, 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 看成绩的同时, 更应参考自己在班级或是年级的相对位置, 明确自身的学习情况, 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树立新的目标, 有志者, 事竟成.

二、了解教材差异, 做好衔接工作

近年来, 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已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 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 逻辑推理强, 抽象程度高, 知识难度大. 现行高中数学课本 ( 必修本) , 与初中数学相比, 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著特点: 从直观到抽象; 从单一到复杂; 从浅显至严谨; 从定量到定性. 初中数学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 语法结构简单、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 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 因此, 学生对初中数学并不感到太难. 高中数学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 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 再加之教材从数学的知识体系出发, 将最难的部分“函数”放在高一阶段, 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造成障碍.

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以下“脱节”

1. 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初中已删去不讲, 而高中的运算还在用.

2. 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 ”的分解, 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 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 但高中教材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 如解方程、不等式等.

3. 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 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

4. 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 学生处于了解水平, 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 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 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

5. 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韦达定理) 在初中不作要求, 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 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 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

6. 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 初中只作简单介绍, 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 对其图像的上、下; 左、右平移, 两个函数关于原点, 轴、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

7. 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 初中不作要求, 只作定量研究, 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8. 几何部分很多概念 ( 如重心、垂心等) 和定理 ( 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 射影定理, 相交弦定理等) 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 而高中都要涉及.

因此, 作为新高一学生, 应当充分利用初三暑假这个假期, 有意识、有目标、有条理地对这些需要衔接的知识点做好初步了解工作, 并利用网络或是查阅相关书籍, 梳理初中所学过的数学知识, 有针对性地将其中部分内容加以深化, 从而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转变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习惯

在初中, 由于内容少, 课容量小, 进度慢, 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 对各类习题的解法, 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 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 而高中数学课堂内容容量大, 教师在授课时要求从概念的发生发展、理解、灵活运用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注重理解和举一反三、知识和能力并重. 作为学生来讲, 他们已习惯于初中时候被动的学习方法, 缺乏自我安排时间和自学的能力, 对老师的依赖性过强. 因此, 转变学习方法变得格外重要.

把握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 抓住上课时候的每一分钟, 提高听课的效率, 这是转变的第一步. 在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之后, 对有关问题进行反复思考, 再三研究, 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 并适时向老师请教. 由于高中数学学习进度较快, 因此, 作为学生, 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将老师补充的内容适当记下来, 课后最好把当天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 不能一边做题一边查看笔记或是公式. 对于每一节内容的知识点, 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自身的学习方法, 应当懂得适时变通, 针对自己近期的学习情况, 将对学习有效的方法继续保持下去, 逐渐变成自己的学习习惯, 唯有真正适合自己的, 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新高一各科学习方法攻略 篇3

一般学校到高中都会安排自习课的时间,自习课是很重要的,作业完成后就是复习。不知道你初中是在那么过的,偶的初中很混沌(呃„„),不过到了高中就完全不一样。复习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不仅是语数外三门,可能高一看起来还没那么重要,但是那的确是学好的要点。

文科类复习,不是你光背背书就好的,像语文要靠积累,拼音,成语,看起来都是小儿科的东西,真正用起来错误百出,所以要准备好一本字典,而且要勤翻,积累得多了就自然会了(偶是语文课代表,相信偶~)。要注意要求背诵的课文,特别是古文(初中的古文有机会也拿出来温习温习好了,高三也是要背的),作文么,平时多读点好的文章,比如老舍的,余秋雨的,偶都很喜欢,文章读很有深度,再买本杂志,《青年文摘》、《读者》之类的就好。

语文基础只是慢慢积累,如作家作品,朝代之类的;语文的语句分析和短文理解跟着老师找到方法和感觉;古文阅读也靠积累常用字词。一句话,语文在于积累,这样到了高三语文的复习你就相当轻松了,而且感受到厚积薄发的感觉。

高中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以单词为大方向的,建议你坚持每天词汇量守恒,即把你每天上英语课学习的单词记住,然后自己给自己增加5-10个单词,根据当天的学习内容或者课后作业量,记住,要每天,词汇量的扩增会让你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星期天不背,作为前六天的回忆复习。

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要课内的,课外也要积累,比如看些杂志/电影,尽量不看中文翻译,不要产生依赖心理,逼自己去看懂这些东西,对比东西方思维差异。

英语老师很喜欢抽一点课堂时间给我们放英文电影,同桌就有一个偶觉得乱好的习惯,她喜欢把一些比较简单(适合偶们水平,基本能看懂)的,有些哲理或比较有意思的句子记下来,记在小本子上,下课也会读读,顺便练练口语。

物理这一课重要的在于各个理论的连接点,如果前一个知识点没有弄清楚往往会影响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所以明白理论,敲定公式的理解并且能相互迁移就会举一反三。还有要注意观察生活哟~~像我当初学业水平测试时,看到篮球都会惊呼“抛物线”。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有些知识实在不懂也不要太着急,多做题,就能慢慢的掌握一些解题的思路,甚至有些是不经意之间就会用了,这时候,你会发现不懂的题目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在理科的复习上,要熟记每一个公式每一条理论,特别是数学好了,化学物理都会跟着进步。用物理老师的一句经典来说;“说数学就是用来为理化服务的。”

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相互穿插,有助于放松,不至于一直紧绷在同一根弦上,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

但不能一直不停的轮换,这样跟本不可能看进什么为东西,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时间强度。

最后来谈谈笔记和辅导书。

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

人的记忆有限,只有不断重复才能化短暂记忆为永久记忆,而老师不可能只为你不断重复,所以笔记是自主学习的重点。

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笔记不要求漂亮,但要求整洁,至少自己要能看的懂,自己要能看得下去,偶见过太多一团浆糊的笔记了,简直不堪入目。

笔记因为反复要看所以不能只有一种颜色,重难点,不会的、不懂的,都要在二次复习是勾画出来。

我的习惯是做笔记喜欢用三种颜色的笔。其中,黑色笔用来抄题,蓝色笔解题,红色笔划出重点。种颜色做笔记,复习时,看着笔记,大脑受到不同颜色的刺激,不容易疲劳,看的效果也好一些。

教辅材料偶以前的观点是“不会做就不要买”,现在发现是错了,应该是“不会做就不要‘多’买”,数学必备《玖久高考专项突破》不是做广告,是真的很有用,当然你买别的也可以,理科尽量买些资

料,结合自身情况,有专门练习的,也有练习加课堂知识点的,不多说。

不赞成题海战,但是适当的练习总是需要的,老师那永远是给一般同学的,想要前几就要给自己压力。

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需要吃得透一些,每天坚持做一些拓展题,像数学,每天做两题,这些题目并不是老师布置的,而是自己主动找来做,选择题目时,尽量选择一些能训练思维、一题多解的题目。有的题目是要挤出时间去做的,像中午休息前花个10几分钟来解答。(这里可不能偷懒,对于“高中”的学生很重要哦~~)其实偶也很懒的,谁不想多看看电视,打打电脑,偶现在上网回答你的问题也是一种偷懒不是么。偶认为学习就要学会“偷懒”,在学习时就抓紧一切时间把该完成的做完,这才能有余下的时间来偷个闲,对不?

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学习总是很累的,么办法,有时就要逼着自己学,想想自己的目标(所以一开始就说目标很重要嘛~~),看看周围人的学习状态,有时候,光想想自己离周围拿下好同学的差距时就会冷汗涔涔,自然就不敢偷懒了。我这儿也不谈什么找学习的快乐之类的空话,等你真正钻进去了自然会了解。学习是为了让人明白事理,让人生有前进的方向以及途径,应试教育很讨厌但是身处这样的环境只能适应了,所以只能是端正自己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用烦躁的心情去抵抗,无论做什么学什么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是要遇到困难的,就看你怎么看困难。懂得去比较,也就知

新高一暑假学习计划怎么制定 篇4

2、学会读书 。 成功的学问家,都有着迷地读书的特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中学生,读书,首先要读好课本,然后还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1)正确使用课本 。 课本,是教与学的根据。要学习好各个学科,必须重视并学会阅读课本。有些同学不知道应该怎样使用课本,往往只是在课后从书本中找出解题的公式,把习题做出来,就以为是读了课本了。这种用书的方法,在高中是决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中,都要阅读课本,但有不同的要求。在上课前,最好先预习课本中将要讲授的内容,这一遍是略读,只要知道将要讲什么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处记下来,课堂上认真听明白它。预习是为了使听课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第一件事不是做练习,而是阅读课文。课后复习,是消化阶段,是自己进行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的积极思维过程,必须及时地、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本,并在此基础上,动脑动手,积极消化。最后,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把整章课文再阅读,做一个全章总结,把全章内容整理成有纲有目的系统内容,有系统地掌握它。这是一种知识归纳。

(2)广泛的课外阅读 。 除了精读课本外,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学能力,还应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特别是科普书籍和报刊。对科普报刊上的文章,除了自己特别有兴趣的可以精读外,一般只要泛读就可以了。在泛读中可能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太懂的问题,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活跃你的思维。

3、认真做好实验 。 实验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学会实验。

4、养成做练习的良好习惯和规范。 做练习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同学们所重视,它对透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练习,必须有良好的习惯。如果只追求解题的答案和数量,陷入题海中,必然收效甚微。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完成练习的前提条件。基本概念、规律是解题的依据。不会解题或解题错误,常常是因为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好的缘故。

新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篇5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NO1

语言建构与运用

NO2

思维发展与提升

NO3

审美鉴赏与创造

NO4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同时,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也会在高考中呈现。

我们再来看一下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其比重按学分计,安排如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

必修(8学分)

选择性必修(6学分)

选修(任选)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1学分)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

当代文化参与

(0.5学分)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0,5学分)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学分)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学分)

汉字汉语专题研讨

(2学分)

文学阅读与写作

(2.5学分)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2学分)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2学分)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0.5学分)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

(2学分)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5学分)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0.5学分)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

(2学分)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1学分)

跨文化专题研讨

(2学分)

实用类阅读与交流

(1学分)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1学分)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2学分)

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因为高中语文将会采用新教材,如何在高一迅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如何调动自己的语文积累?如何掌握阅读规律?如何进行有效且高质量的写作?非常语文给全市千万高一语文学子进行精选、科学、权威的学习规划:

NO1

态度决定一切。不要认为语文随便学学即可,反正分数都能考那么多;不要认为作为主科的语文重要性不如数学英语,语文的提升首先是态度的端正。

NO2

要明确高一语文上学期学习内容与方法!高一语文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阅读和写作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方面,更注重整本书阅读、跨媒介阅读与思辨性、实用性阅读,在现代文、诗词鉴赏和文言文的难度上都有较大提升;写作方面,更注重记叙文的提升训练和议论文的基础训练,如何写更好的记叙文?怎样写好议论文?这是高一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面临的问题。

NO3

掌握高中语文题目的做题方法。比如面对社科类文章,如何做好信息的处理;面对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等等。

NO4

新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篇6

关键词:创新,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

“减负增效”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课堂主旋律, 它的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如何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成为新时期历史课堂“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见解。

一、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学会自主探究

中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敏捷, 针对某一问题喜欢追根溯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一些学生难免会出现标新立异的想法或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对于历史教师而言, 教师先不要进行简单的禁止和否定。相反, 教师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 学生的这种标新立异有的时候也会成为其创新思维生长的土壤, 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不懈动力。

例如, 我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个专题时, 通常要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原因;在谈到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呈现突飞猛进趋势的原因时, 一般强调“一战期间,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一主要原因。有学生就对此提出异议, 并反问“美国和日本并没有受到一战的影响, 理应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才对”。对此, 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经过学生的努力, 很多课本没有的知识被发掘出来。有学生不仅发现了课本上未曾提到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北洋军阀政府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 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得以继续发展”。而且有的学生还指出, 这段时间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的确减少了, 并提供了具体数据:“据统计, 1913年至1920年, 主要消费品的输入明显下降,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棉纱由269万担下降到129万担, 粗布由521万担下降到253万担……”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 不仅强化了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 而且加深了基础史实的储备。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一) 找出历史教材中的错误和模糊不清的知识点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存在错误和模糊不清的表述, 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也存在各种矛盾的表述。以我市所用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 课文表述“鸦片战争前夕, 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 又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学生对此表示不解。这时候, 教师可适当引导, 要求学生自主探究, 分清楚“解体”这种现象“出现”和“普遍存在”的差别,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 对历史教材的某些传统观点提出质疑

现今高考试题中非常注重对最新史学研究成果的吸纳。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 使历史教材编写的滞后性愈加明显, 特别是一些陈旧的历史观点和结论, 已经明显过时, 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在遇到此类问题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结论提出质疑, 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 并引用史实加以论证或驳斥, 不能盲从“权威”。

(三) 对教辅资料、日常的练习题提出质疑

在现今高中教学中, 学生不可避免要使用相当多的教辅资料。一方面, 教师应要求学生慎重选择;另一方面, 也对学生提出了分析鉴别能力的要求。即使是成熟的课外资料, 也不见得没有缺陷和错误。许多学生在使用中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和矛盾, 或与课本描述相悖, 或习题答案错误。对于此类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立足史实, 发挥创造思维, 给予批驳指正。

(四) 对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质疑

教师虽然是知识的传播者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但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权威者与垄断者。况且, 很多历史问题还尚处在研究阶段。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中对于学生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教授单一科目的教师知识储备不如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学生也不足为怪。所以, 学生能发现问题, 甚至反过来指导教师也不足为奇。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疑义, 求得解决, 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精神。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对于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样尤为重要。只有当学习变成了一种主动求知的过程, 学生才能有长远的进步。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求知

(一) 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即以现场辩论的形式将历史探究课题引入课堂。在教学中, 教师应认真组织正反双方, 引导学生针对关键问题进行辩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互相补充和完善本方观点。最后, 教师进行总结, 并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例如, 在古代史章节的教学中, 课堂讨论题目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比较”, 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 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

(二)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 就是以史实中的某一要素为线索, 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教师可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以时间、区域、事件为线索,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总结和归纳, 从而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

(三) 问题教学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即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 再通过课堂讨论, 或师生的共同探讨, 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激发其创造潜能, 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 把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总之, 教学改革也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关系。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关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上面所提到的很多想法和做法, 有的还很粗浅, 有的想法还待实践检验。教海无涯, 学无止境, 我将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汲取, 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小兰, 《新课改中“问题教学”的“问题”反思》,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8.02

[2] .李茵梅, 《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14

上一篇: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下一篇:设计合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