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活动总结

2024-12-18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活动总结(共10篇)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活动总结 篇1

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校园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广大新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在经济学部学生会的组织下,2011年9月23日在A5-101举行了“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第一课之安全教育”——“保定急救中心走进新校区”主题讲座。本次活动本着以“增强安全意识”为目的,以建立“平安,和谐”校园为宗旨。

参加活动的老师有:保定急救中心急诊科副主任陈江山,急救中心分站站长梁青,急救中心社区部主任吕炜。本次活动深受我校学生干部的重视,参加活动的嘉宾有经济学部学生会主席:刘政,经济学部学生会副主席:卢灿,付修人,王晶。

本次活动共分为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伴随着《生命的力量》的音乐,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急救中心老师入场。

第二个环节:有请梁老师为大一新生讲解:意外灾害避险逃生及急救互助方法和外伤骨折的紧急处理方法。

第三个环节:有请陈江山老师为我们讲解徒手心肺复苏术和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

第四个环节:致结束词,伴随着《生命的力量》,本次活动落下帷幕,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到场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活动强调了安全为本的主题,通过主讲老师细致的讲解和示范,让大一新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了很多关于安全的知识,但是我们的活动仍有不足之处。如活动快要结束时现场秩序混乱等等。

在之后的中我们应加以改正。

相信经过本次讲座,我们真正将安全教育宣传于人心,将安全警钟长长鸣起。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安全战役仍在进行。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活动总结 篇2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关键环节。 目前各高校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不可谓不重视, 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和经费, 但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 被形容为“做时轰轰烈烈, 做完过眼云烟” (1) 。 梳理近年国内学者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研究, 可见当前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存在以下三个根本问题:

第一, 目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并未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具体表现为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与“90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比, 存在显著的滞后性。 当代大学生受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影响, 思想观念呈现活跃、开放、多元的特点。 但在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 当前某些高校却仍在沿用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思维, 即仅仅从教育主体 (相关教育部门、学校) 方便管理的需要出发, 推行以规章制度和专业介绍为主要内容, 以“你听我讲”的单向灌输为主要形式的入学教育, 而这一点从根本上与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是不符的。

根据“以人为本”理念, 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紧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和实际需要。 “9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强, 规则观念相对薄弱, 因此, 约束性的制度、规范教育必不可少, 但相比耳提面命的说教更倾向激发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潜能的软性引导;“90后”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需要理论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但形式活泼、内容贴近实际的实践、体验式教育, 使个性张扬、参与意识强的“90后”大学生获得更大的自我价值实现感, 并在行动探索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加速大学适应;最后, 初入大学的“90后”新生需要“面对面”的帮助和服务, 但他们更习惯于方便、及时、亲和力和互动性强的网络交流和引导。 总之, 真正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因势利导的入学教育, 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取得教育实效。

第二, 现阶段的新生入学教育缺乏系统性。 近年某些高校如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等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设计和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绩[1]。 但多数普通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仍一直沿用粗放式的入学教育模式, 即学生工作部门在军训中或军训前后组织开展集中式“入学教育”讲座, 一般为期一周, 将新生必须了解的规章制度、入学常识 (如奖助贷、校园文化活动、医保知识) 、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内容简单累加在一起, 一股脑地灌输给新生, 并未从“全员育人”的高度出发, 进行全校性系统的新生入学教育资源整合和精细的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设计。 简单、粗糙、缺乏体系的入学教育自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 新生入学教育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 在某些高校, 入学教育的考核被等同于校纪校规考试, 开卷答题个个能过;还有某些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者认为入学教育的实效短期内很难评估, 因此认为入学教育工作考核无法或无需进行。 缺乏有效的教育效果考评, 使新生入学教育流于形式, 更重要的是这种对入学教育终极目标实现与否的轻视, 长此以往会令教育主体自我迷失, 使这项工作难以突破和改进。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理念

针对现阶段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切实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理念:

(一)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立足学生的成长成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 入学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参与性, 逐步从传统的无差别、大众化教育转向重主体性的差异化教育。

(二) 充分发挥 “实践育人”和 “网络引导”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与理论教育相比, 实践育人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 并大大提高思政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还必须主动适应“90后”大学生的网络化生存方式, 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引导。

(三) 以 “系统化”思维开展入学教育, 坚持精细化设计和科学化管理考核并重。 新生入学教育要站在全校的高度统筹规划, 调动全体教师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 逐步建立入学教育联动工作模式;进行科学的内容形式设计, 扎实做好过程管理和评价考核, 促进该项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脉动青春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一) 活动背景。 “脉动青春”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在2014年针对新生入学教育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创新尝试。 2014年以前, 新华学院的入学教育一直采用“入学教育讲座”式, 存在明显的单向度、系统性弱、实效差的问题。 为切实增强新生入学教育效果, 学生工作部从上文提出的入学教育创新改革的三大理念出发, 着手打造全院联动, 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又令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而将改革后的新生教育命名为“脉动青春”, 是期望该活动的实际效果就如同时下“脉动”饮料广告传递的涵义那样, 让体验过它的新生尽快从对大学和未来迷茫的状态转入端正、健康、向上的状态,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活动内容。 “脉动青春”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以理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方式, 对新生进行三观引导, 锻炼提高新生的大学适应力和综合素质的主题教育活动。 内容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部分: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精神和入学必备知识为主的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精神教育对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以校长、学者讲座和校史馆参观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德育和大学人文精神熏陶是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 从新生初入大学的切身需求出发, “脉动青春”活动整合推出“新生入学必备知识讲座”, 该讲座的课程设计涵盖规章制度、奖助政策、学生医保和意外险、校园文化、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六个部分, 内容既抓住大一这一“立规矩”的关键期, 加强新生的权利义务和制度规范教育, 又为新生提供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 有助于新生尽快认识和适应新环境。

2.以系列校园文化子活动为依托的实践育人

为促进新生全面发展, 深化新生对入学教育理论部分的认知, “脉动青春”入学教育活动推出教育子目标各有侧重, 形式丰富有趣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以新生自主选择参与的方式, 达到新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提升的效果。 2014到2015年, “脉动青春”陆续推出七个校园子活动, 包括学业规划大赛、宿舍文化大赛、“文明”主题创意设计大赛、“爱校荣校”百米长卷绘画大赛、感恩演讲比赛、“我的青春, 我的大学”微视频创作大赛和“新生入学必备知识”微信竞答活动。 内容上, 这些活动培养了新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着力强化新生感恩意识、爱校情怀、理想信念和文明修身意识的培养;形式上, 活动引入当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演说、创意海报设计、微视频、微信竞答等形式, 各活动还全程配合QQ、微信、微博宣传、网络投票和互动, 活泼多样的形式满足了大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并多途径拓展了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扩大了入学教育的影响力。

(三) 活动实施过程与基本成果。 2014、2015年的两届 “脉动青春”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各历时5个多月, 从策划、实施到总结表彰、考核评价, 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活动体系。 期间, 累计举办入学教育理论部分讲座64场, 校史馆参观活动76场, 全面覆盖2014、2015级全体新生;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新生参与人数连续两年达到当年新生总数的67%以上, 网络平台的活动关注量 (含微博、微信中相关活动信息的阅读、转载量及网络投票、微信竞答的参与量) 则从2014年的38900飙升至2015年的85794, 可见该活动获得的认可度和利用新媒体宣传的成果。

(四) 活动特色与创新。 第一, “脉动青春”活动是以新生需求为中心, 设计系统完整, 注重反馈评价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首先, 脉动青春活动真正做到“贴近学生”。 它从新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 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平台的设计, 让新生感到实用有益且乐于接受;其次, 脉动青春活动总体框架设计完整而系统;最后, “脉动青春”主题活动注重后期评估, 在活动结束后提取15%的新生进行活动反馈调查, 并将调查结果作为下一年入学教育工作改革的重要依据。 第二, “脉动青春”活动是将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完美融合, 并充分发挥网络引导作用的新生入学教育。 “脉动青春”活动不否认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但通过实践内容的设计, 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 实践育人对新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也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感染力。 此外, “脉动青春”活动的网络引导成效显著。 该活动注重全方位网络宣传平台的构建和网络宣传文字的制作。 从院网、学工部、院系两级学生会官微到各系学生组织的微博、微信、QQ群, 脉动青春活动以多种网络渠道进入学生视野。 更值得一提的是, 活动宣传文案质量高, 极大拉动了活动的关注度。 以微视频大赛宣传为例, 子活动主办方以“作品背后故事”的形式编写宣传文案, 既传递了大赛青春向上的主题, 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2015年微视频创作大赛关注量更高达34000。第三, “脉动青春”活动是整合多方资源, 发挥教育合力的新生入学教育。 从邀请校长、学界泰斗开展“大学精神”讲座到联合教务做好新生入学规章常识讲座的排课与考核命题, 再到动员专职教师、辅导员参与新生参赛作品的指导, “脉动青春”活动以广泛的途径将对新生有利的教育资源集合到一起, 使新生得到多方位的引导和帮助。

近两年,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入学教育工作确实取得一些成绩, 但其实践过程和活动的反馈调查显示, 该活动仍需在内容设计、 形式创新和入学教育联动工作模式建设方面继续努力。

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创新本质上是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挑战与突破。 期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紧随时代步伐, 真正服务学生, 成为新生公认的进入高校最有意义的“第一堂课”。

参考文献

[1]曲云进, 姜松.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 2009 (11) .

[2]张希.“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7) .

[3]张革, 王秀彦, 高春娣.以主题教育为载体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北京工业大学主题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8) .

[4]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13) .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活动总结 篇3

关键词:高校 大学新生 安全教育 必要性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安全教育缺乏规范性

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一般采取说教式的思想宣传,没有统一的教学课程管理,宣传的时间比较分散,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也不强。以广东省为例,大部分高校的新生入学安全教育主要依照《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等相关教材来制定安全教育材料,分派给各个学院的辅导员进行安全教育,并没有强制性,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也不得而知。这也直接导致了安全教育规范性的缺失。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全面

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主要集中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几个最基础的方面,关于国家安全,信息网络安全和心理健康安全涉及太少。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时间有限,内容不能涵盖所有方面。

(三)安全教育的手段单一

由于高校师资力量的局限,许多高校的安全教育都采取讲座式的方法,一般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学校保卫干部以讲座报告的形式开展,这也导致安全教育对象仅仅是几千名学生,并不能涵盖全体在校学生,且大多是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另外,多数高校主要依靠理论教学的方式,缺乏实际的操作演练,学生对于安全防范和防灾避灾的具体操作都很不了解。

(四)安全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

从广东省高校的安全教育情况来看,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首先缺乏的是专业教师,高校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并没有发挥优势。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学校并没有专门教师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少数学院只能联系保卫处军事理论教研室教师或公安部门专业人员对新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大多数学院只是由本院书记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入学安全教育,他们相对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其次,因为高校安全教育经费的缺乏,许多安全活动组织困难,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现场观摩和实际演练。

二、开展大学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大学校园是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在上学期间以及步入社会后免受伤害和不去伤害别人的有利保障。根据广东省高校案件调查来看,发生在大学生中失窃和上当受骗案件占学生治安案件的一半以上,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是由于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财务保管不当,轻信他人造成的。更为担忧的是学生因此造成的人身伤害的损失。因为缺乏基础的安全防范技能,不能正确的识别风险和掌握基本的安全逃生知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当事故灾害发生时,多数大学生如同高中生一样不知所措。其次,新生是开展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18至23岁是个体人格与能力发展的最突出阶段,也是最能起到教育效果的阶段。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校园对于个体发展的安全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高校的所有学生中,新生是重点也最有效果的安全教育对象。最后,新生入学时期是开展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安全教育应该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就要尽早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而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是开展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有助于实现安全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三、大学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机制探讨

(一)开设新生安全教育课程,将其列入必修教学计划

高校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程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关注新生这个重点人群,利用这个重要时期,适时开设新生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各地方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文件,具体规定大学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的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效果,将其列入大学生必修教学计划,统一规范大学新生安全教育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新生入学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各高校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考核等方面构建起完整而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必须涵盖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心理健康安全。

(二)成立新生安全教育小组,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队伍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新生安全教育小组,承担高校新生安全教育教学研究和安全教育宣传演练工作。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笔者认为可在新生入学时期,由保卫处、学生处、研究生处、思政部等部门组成联合成立新生安全教育小组,专门负责新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主管高校新生的安全教育课程以及新生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与安全教育实践演练和讲座。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可以先从学校保卫部门与思政部门人员中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教学技能,具有丰富的安全保卫经验的同志专门负责从事安全教育工作,再逐步对外招聘具有相关专业和技能的专职教授担任新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师。

(三)实现大学新生安全教育模式多样化

1、安全教育课程教学

大学新生安全教育最基本的模式就是课程教育,笔者认为大学新生入学后即可安排为期一个月的安全教育必修课程。课程教师由保卫处安全教育专职教授与高校思政部门的教授担任,由保卫处、学生处与教务处联合统一落实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课程考核。笔者认为安全教育课程可参照党课课程设置,形成大课堂模式,每周课时3小时,一个月后闭卷考核并纳入必修学分。课程内容包括基础法律知识,国家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人身安全与交通消防安全以及心理健康安全知识,突发事件以及防灾救灾应变技能。

2、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和实践演练

首先可以利用大学新生军训的特殊条件,组织学生到消防队参观学习,并邀请消防、治安警务人员来校为新生讲解消防、治安安全知识,进行现场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演练,邀请司法、卫生、安全部门专家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急救知识进行讲解、示范,对典型的安全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其次,可以利用学校团委组建新生治安志愿者服务社团,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中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也可以增强学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责任感。最后,发挥社区机关的力量,建立学校与社区、居委会、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的共建机制,让学生开展安全实践演练活动,各高校可以与上述部门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实践与具体操作演练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

3、新生安全教育文化活动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活动总结 篇4

开展“新生入学禁毒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9月20日上午,景星镇中心小学校开展“新生入学禁毒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这次宣传教育活动主要以入校新生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学生,全体师生集中在操场,学校分管禁毒工作的领导罗副校长在此次活动活动中宣讲了毒品的种类、特征和危害,介绍了防范毒品侵害的方法,要求青少年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全校各班级由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组织“禁毒防艾,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教育和讨论。引导学生们通过查阅、展示资料,了解我国吸毒人员现状,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提高拒毒、防毒能力。同时通过禁毒手抄报的征集,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毒品防范能力,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学校相关负责人还对全体师生进行禁毒知识提问,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通过提问调查,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明确禁毒、防毒意识,真正做到全方位提高学生对毒品的深刻认识,真正将毒品预防工作深入学生心中。

毒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公害,禁毒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重大工作,景星镇中心小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把禁毒教育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

景星乡中心小学校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材料 篇5

安全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全过程,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同学们对于安全教育不能不重视,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将使同学们终生受益。

大学生入学之前,基本上都是从家门到校门,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主要由家长和学校的老师肩负着,在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呵护下,社会上的各种危害和不安定因素对学生影响相对较小。如今学生走出家门,远离父母,来到高校学习,一切事情都得靠自己去安排,急需增长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面临一个新环境,生活经验简单,社会阅历较浅,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在安全问题上,表现在防火、防盗、防骗、防意外伤害等方面缺乏基本常识,致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对于一些骗局必意外情况,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往往一眼就能识破并应对自如,而一些学生常常难以应付,或是误入陷阱,或是缺乏临险救助的常识,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或者可以防止的损失。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大学生的现在,也影响到大学生的未来。大学生要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人身、财产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能够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不涉足违法犯罪活动。

大学校园并非“世外桃园”

大学校园并非“世外桃园”,与现实社会无时不刻不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静谧和欢乐的校园中也存在着许多学生必须时刻关注的安全问题。高校的治安状况总体上是好的,校园安全防范力量较强,学校安全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师生员工在校园中是有安全感的。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隐患不断增多,安全防范方面存在漏洞,安全控制十分困难,导致各类案件上升,校园治安出现一些复杂情况。

一是盗窃案件居高不下;二是诈骗案件成倍增加;三是杀人、强奸、抢劫和伤害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四是公共场所失窃多,高校的公共场所包括餐厅、教室、浴室、图书馆和体育场等,这些场所人员较杂,有些学生安全意识差,吃饭时用书包占座,洗澡时携带贵重物品等,失窃案件屡屡发生;五是外来流动人员作案比例高;六是大学生作案突出,有些大学生法制意识淡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扭曲,对自己的不良意识缺乏理智的控制,导致违法犯罪;七是高校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重点目标,学生消费水平比过去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手中的现金多,购买电脑、手机和名牌服装成为部分学生的消费时尚,这就使社会上不法分子把目光盯住了高校,有的诈骗、抢劫,有的盗窃团伙甚至是专吃高校。高校少数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使犯罪分子作案容易得手,犯罪嫌疑人把侵害的目标对准高校,主要通过以下三种作案方式进行犯罪活动。一是混进来,在校园内实施盗窃、诈骗;二是引出去,将大学生引到校外实施犯罪;三是利用电话或网络设骗局。

你的防范意识有没有?

高校校园内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且呈连年上升势头,除了犯罪分子活动猖獗以及内部防范工作相对薄弱等原因之外,高校的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是个重要原因,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入宿舍时不注意关锁门窗,为犯罪分子作案提供方便。

在盗窃案件中,入室盗窃案件居多,学生宿舍是此类案件的重灾区。学生宿舍人员密集,存放贵重物品集中,是犯罪分子侵财作案的主要目标。而大学生在思想上缺乏安全意识,离开宿舍时往往不注意关锁门窗,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2.自我管理能力差。

无论在宿舍还是在教室、图书馆、体育馆(场)、食堂等公共场所,贵重物品随意放,为犯罪分子“顺手牵羊”作案提供条件。因为这些场所人员流动性大,案发现场难以保护,犯罪分子留下痕迹易被破坏,破案困难,因此,这些场所是犯罪分子经常涉足的地方。

3.交友不慎。

每个人必须合理构建自身所拥有的一切社会关系。作为刚刚步入大学的新同学,尤其是独生子女,社会交往较少,社会经验缺乏,更是需要谨慎交友。同学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业,但是交往不能只顾感情,不顾防范。

4.轻信陌生人。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有时会轻易相信陌生人讲的话,而且,轻率地向陌生人谈起自己或者自己的亲属、朋友、同学的有关情况,还有的把陌生人带到学校、宿舍甚至留宿,结果不但自己上当受骗,而且还连累其他人。

校园防盗那些事

校园内中大多数的被盗案件都是由于粗心大意所致,出门没有随手关门或留宿外来人员,在食堂、图书馆或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没有警惕,自行车随意停放忘记上锁等等。预防盗窃,首先要牢固树立防盗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千万不要以为大学校园是太平世界,是保险箱。盗窃分子时时盯着大学校园,特别是盯着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大学校园里时常有盗窃分子出入,身边的大学生中极个别人也可能有盗窃行为。因此,在防止盗窃时,既要防外贼,也要防内贼。

哪些场所最易发生盗窃? 1.我们的小窝——宿舍;

2.食堂、图书馆、体育场(馆)、教室、机房和实验室; 3.虚拟物品的盗窃,主要发生在计算机互联网特殊环境中。发生失窃的时间规律 1.早上起来洗漱时;

2.白天上课或晚上自修期间;

3.午休或晚上睡觉时因各种原因未锁门时,更容易让小偷有机可乘; 4.新生刚入校时;

5.新学期开学初、临近放假的学期末; 6.假期中。

学生宿舍常见的盗窃方式

1.顺手牵羊

趁学生宿舍没人、或物主短暂离开、临时外出、粗心大意或注意力不集中时,顺手拿走他人的笔记本电脑、手机、钱包、MP3等贵重物品; 2.趁虚而入

在学生宿舍中,往往一间寝室住四、五个学生,有的是不同系,不同班的混合寝室,常常出现不锁门窃贼入室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贵重物品和随身物品保管不严,随意搁置,往往给趁虚而入者以可趁之机; 3.翻窗破门

有的同学离开宿舍时经常不关窗户,很多窃贼轻易就能翻窗入室实施盗窃。有的宿舍门锁损坏或钥匙丢失不及时报修,也给窃贼留下方便之门;

4.外员留宿

一些同学违反学校相关规定,擅自带老乡、以前的同学等留宿在宿舍,在自己和宿舍同学去上课时,放心地将钥匙交给他们,留宿人员在宿舍内进行盗窃作案。

学生宿舍的防盗措施 1.在宿舍内尽量少放现金;

2.钱包、手机和相机等物品要妥善保管,不要随手放在显眼处,放在抽屉、箱子后要及时上锁,在给手机等充电时,最好不要离开;

3.笔记本电脑是当前盗窃案件的主要目标,用后及时锁进柜子或用钢绳锁固定在床上、桌子上;

4.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务必要锁好门,关好窗,要上好保险;晚上临睡前,务必锁好门,即使在夏天也要如此,不要为了某些不带钥匙的同学而不锁门睡觉,否则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5.贵重衣物不要晾晒在公共阳台或户外,住一楼的同学还应特别注意关好窗,注意将衣物和贵重物品远离窗口放置,以免被他人从窗口“钓”走;

6.保管好自己的钥匙,随身携带;

7.寝室门锁、窗及铁栅损坏的,寝室门如果与门框之间留有较大缝隙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修理; 8.宿舍内千万不要留宿外来人员;

9.特别注意来宿舍推销商品的外来人员,防止他们进入宿舍顺便牵羊; 10.节假日、假期离校、不要将贵物品留在宿舍。发生盗窃案的处理 1.保护好现场; 2.第一时间报保卫处;

3.配合保卫处和公安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4.做好事后补救工作;

5.发现可疑人员或窃贼要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依靠集体力量,以正压邪。【案件链接】2012年11月,有貌似学生模样的社会青年流窜到江苏多所高校的超市和食堂扒窃作案,在排队结账或买饭的高峰时段伺机下手,已有多名师生的高档手机被盗。窃贼都是手上拿着衣服、书报等作掩护,盯着他人的钱包、手机和口袋,伺机作案。此例案件集中发生在就餐高峰时段,侵害对象多为女生,一方面部分女同学防范意识差,手机就装在外套的口袋里;另一方面,女生力量小,即使小偷被发现,他们也容易脱身。提醒广大同学随时都要提高警惕,在人多拥挤的地方,保管好贵重物品,谨防被盗!一旦发生案件,要立即向保卫处或公安机关报告。

防不胜防的骗局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受害者往往会上当。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来分析一下骗子主要的作案手法。

1.直接接触

在开学初期,同学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利用同学们对校园的陌生与好奇心,骗子会假冒校内人员行骗,比如假冒老师,假冒学生家长,假冒高年级学长等等,他们往往以帮忙做事,做校园向导或临时借物错钱等手段行骗,甚至抢劫,因此对于热情洋溢的“校友”保持一定的警惕是有必要的。骗子还可能假冒推销人员,向同学们推销假货,或者让同学代卖假货,以骗取预付款的形式行骗。对于希望能早日踏入社会,实践自己的同学来说,过分热情的培训机构和招聘公司也许是个大陷阱,他们可能会以假借收取培训费的形式来诈骗,并且还会让你身边的同学一起上钩。另外还需警惕的是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便宜,避免上当受骗。

2.电话诈骗

个人信息的泄露,会让我们跌入各种诈骗陷阱中,常见的情况有,利用短信或电话通知你的亲人,说你突发情况急需用钱,更有甚者,会先联系你本人以线路检查等借口或者干脆不断打骚电话让你关机,从而使你的亲人无法联系上你,情急之下上当受骗。除了电话诈骗,还有短信诈骗,发短信告诉你有过期传票,或者在邮局有你的藏毒包裹,更为常见的有“响一声”来电,如果被叫者回拨询问,骗子会趁机扣除话费。

3.互联网诈骗

网络赋予了我们许多的新的生活方式,它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却也处处隐藏着危机。比如网络购物,虽然可以享受足不出户的轻松购物,却使我们的个人账户信息存在着泄露的风险,还有网上充值、网上交友、网络游戏等可能涉及网络交易的操作,都可能使个人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网络诈骗的方式主要为钓鱼网站,通过高仿我们常用的网站,骗取我们的关键信息,比如银行账号和密码,同时网络购物市场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无良商家,QQ等聊天软件是网络诈骗的另一重灾区,盗用亲人或朋友的QQ谎称急用钱需汇款,更高明的骗子甚至能预先获取你的个人信息,并主动提出视频聊天验明身份,谁知道那视频的前后,是真人还是照片呢?

生活中存在着诸多隐患与陷阱,需要大家提高警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莫名的事情要保持警惕,天上不会掉下免费的馅饼,会掉下来的只有砸晕你的陷阱。

【特别提示】新生入学时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不要让陌生人代管,各种入学手续要由本人或家属直接办理,不要让陌生人代办各种交费、存款、证件手续,防止钱财被骗,及时把学院和辅导员联系方法告诉家长,一旦发生情况使家长能与学校沟通上。

防患于未“燃”

大学校园里,火灾也是威胁我们安全的重要因素。“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如何防止火灾在宿舍发生

学生宿舍是学校防火工作的重点部位,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在夜间,将对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一、学生宿舍起火的主要原因

1.违章用电 使用劣质电器和大功率电器,学生基本没有经济收入,又缺乏社会经验,往往会购买价低劣质的电器在宿舍使用,还有的学生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水壶、电饭锅、电热毯等),使电线超负荷,因此很容易造成线路短路引起火情。

2.抽烟 男同学中抽烟的为数不少,有的烟抽完后不掐灭烟头,随手扔掉,万一掉在易燃物品上,很容易引起火情。

3.使用明火 在宿舍或走廊内使用明火、焚烧杂物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人离开而火未灭,引燃书籍、床板等可燃物品,极易引起火灾。

二、学生宿舍防火注意事项

1.不乱接电源,不违章用电,充电器做到不用时切断电源; 2.不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3.不点蜡烛照明;

4.严禁用裸线线头插接电源; 5.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焚烧杂物;

6.宿舍内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毯和床头灯等电器; 7.发现电器或电源开关、插座、线路故障应该及时报修; 8.不在宿舍消防安全通道上堆放杂物。

9.爱护消防设施,发现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失火如何报警处理

一、怎样正确使用“119”电话? 1.报警时,首先要觉着冷静,不要惊慌;

2.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姓名、所用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

3.要早报警,为消防队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二、发生火灾时先报警还是先扑救?

火势在“初起阶段”,具备灭火条件的,有1个或几个人在场,有把握将火扑灭的,应该以先扑灭为主。若只有1人,又不具备灭火条件的,应首先跑出去呼救,并立即报告学校保卫处或打 119 火警电话,尔后再回来扑救。

三、灭火有哪些基本方法?

1.一般物质起火,可直接用水泼洒着火物质上,使其温度降至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以下,火就会熄灭;

2.电器设备起火,首先切断电源,再用被褥后盖、扑打将火扑灭; 3.也可将着火周围可燃物体移开或趁火势不大时,将着火物移到周围没有可燃物的地方;

4.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先拨下保销,将喷枪对准火焰根部,握住提把,然后用力按下压把,阀门开启,干粉即从喷管喷出灭火。

四、发生火灾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房间门窗紧闭时,空气不流畅,室内供氧不足,因此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窗被打开,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迅速发展;同时一旦烟气涌入,容易使人中毒、窒息而死亡。另外,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火焰就会向外窜出,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失火如何逃生自救

1.进入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3.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4.穿过浓烟逃生时,用湿毛巾、手帕等捂住口鼻,贴近地面弯腰或匍匐前进。

5.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新生入学教育总结 篇6

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工作总结

专业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新生更好地了解专业, 热爱所学专业, 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 物理学院一直把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并贯穿学期始终。自2011级新生入学以来,学院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全面推进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 以师生见面会为契机,进行系统专业思想教育。

开学伊始,针对新生刚入大学,专业思想意识模糊的情况,学院紧紧抓住师生见面会的契机,由资历深、知识面广的院长、副院长对新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思想教育。首先通过向新生介绍物理学科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让新生对所学专业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通过讲解本专业的具体情况, 如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软硬件情况,让新生初步了解通过四年的学习应该学好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进一步树立发展目标。接下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向新生解释课程设置的思路、本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课程安排及开课目的、时间、要求,让新生对今后要学的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方便其调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最后,介绍了物理专业在各行各业的运用情况、未来的就业形式、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增强新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 以“成功论坛”为导航,树立专业学习的目标

为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导航作用, 通过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引导, 影响、感染和帮助大一新生尽快树立人生目标,从10月下旬开始,物理学院举办“成功论坛”系列讲座。前后邀请多名教授学者开展相关专题报告,其中,杨大卫教授“宇宙正加速膨胀——2011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说”的学术讲座让同学们初次感受到宇宙世界的神奇;加拿大籍教授Davison带来的“到西方国家留学,你该如何准备?”的英文讲座大大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学而思集团副总裁石鑫杰则以现场问答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选择、职业发展路径等问题。一场场生动形象、充满趣味性的报告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为激励新生科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了解所学专业,尽早接受学术熏陶,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专业兴趣和创新精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 以教学工作新生座谈会为反馈,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稳固专业思想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前提。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物理学院在第一学期过半之时,及时召开了教学培养工作新生座谈会,及时掌握新生在各专业课中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以及对专业基础课教师教风教法的评价情况。经过前期调研、问题整理等工作,参加座谈会的学生代表纷纷在座谈会上踊跃发言,就专业课程设置、开放式作业的布置、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建议的反馈,使得专业基础课老师更加了解学生需求,在授课环节中能够有的放矢的引导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尽快适应专业课的学习,提高了新生专业学习的效率。

四 以“党员教师联系宿舍”制度为桥梁,搭建师生沟通平台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新生各方面思想状况,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新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新生走好大学阶段第一步,物理学院启动“党员教师联系宿舍”制度。每位党员教师联系一个新生宿舍,通过邀请新生到实验室或深入宿舍面对面谈话、讨论的形式与新生交流思想, 解释和疏通新生遇到的学习问题, 使之树立学好专业课的自信心,为新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同时,教育新生正确处理专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取得积极显著的效果。

五 以“榜样力量”为引领,坚定专业学习的信念

开学之初,物理学院以品牌活动“榜样力量报告团”为契机,举办“榜样力量”新生专场报告会,在新生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向榜样学习”活动。在报告中,榜样们或以自己的大学生活为例,生动形象地向新生展示在校期间在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或畅谈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绩, 使新生了解到优秀学长们所走过的路,鼓励新生安心本专业的学习、激发他们对专业的热爱, 使新生树立学好专业并成为专业人才的信心。

六 以系列班级活动为载体,提升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为了提升新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结合专业特点,组织了以“树优良学风,弘物理精神”为主题的系列班级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迸发智慧之光,感受物理魅力”物理趣味知识竞赛以及“百

人答百题”物理知识闯关活动,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激发了同学们对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专业学习的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去查阅专业图书和专业资料, 从而有效地掌握和熟悉了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追寻科技之光,感受时代脉搏”畅游科技馆活动则让同学充分领略了科学技术的神奇和美妙,激发同学们对物理专业的兴趣。而为期三天的“放飞梦想 走进科创”科技创新实践培训活动,充分训练新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其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使新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并得以充分发挥,既陶冶情操,又锻炼能力,达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情的目的,从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析 篇7

1. 大一新生的困惑

1.1 生活上的不适应

生活上的不适应首先表现为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中学时期, 很多学生吃住在家里, 饭菜的口味都是父母按照自己的要求调配, 也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所以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大学, 吃的是食堂, 饭菜的口味可能对不住自己的胃口, 住的是集体宿舍, 与室友之间在语言、生活及卫生习惯之间的冲突随之而来。其次, 不适应简陋的生活设施。如今的新生基本上为“90后”,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优越, 适应不了大学简陋的生活设施。2010年就有武汉大学的一位新生报到第一晚睡到半夜对家长哭诉:“妈妈, 我觉得好像火从被子烧到心口了。”引得家长向校长抱怨:“我女儿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为什么不能给新生寝室装空调?”引来社会一片热议。再次, 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有的独生子女平时依赖父母的照顾, 进入大学后, 连最基本的换洗衣服等日常杂事都完成不了, 不得不定期将脏衣服快递回家, 让家人清洗, 这样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 让人沉思。当然, 也有来自偏远地区的贫困大学生, 面对高昂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倍感压力, 甚至绝望。

1.2 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大学是面向全国招生的, 五湖四海的学生相聚在一起, 宗教信仰、文化习俗、饮食生活习惯千差万别, 从而造成同学之间的摩擦甚至冲突。从小在父母精心呵护下长大的“90后”,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包容、尊重与忍让, 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摩擦甚至剧烈冲突而引发种种矛盾, 造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困惑。这种困惑在中学时不是特别突出, 因为中学学业紧张, 没有过多闲暇时间与同学增进友谊, 再加上中学时期很多同学选择在家里住宿, 与同学密切接触时间较短,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进入大学, 由于离家较远, 吃住在学校集体宿舍, 再加上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闲暇时间增多, 同学之间渴望交往, 增加友情, 随着同学之间交往的加深, 伴随而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 使得初次独自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学新生感到无所适从。

1.3 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

大学和高中学习上有很大的不同。高中出于升学的压力, 老师上课时反复讲解, 反复考核, 唯恐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 老师把每一步都为学生安排好了, 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节奏、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大学课堂则有很大的不同, 老师讲课进度很快, 课时较少, 平时没有时间督促检查学生落实情况, 这对于那些习惯了老师满堂灌的同学很不适应, 无所适从。

1.4 心理上的不适应

很多新生是带着天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进入高校的, 他们从小到大是老师眼中的学习尖子, 是班上同学崇拜的偶像, 是万众瞩目的中心。殊不知, 进入大学的校门, 他们感觉自己只不过是这其中最普通的一员。没有了老师的夸奖, 没有了同学崇拜的眼神, 没有了聚光灯的照射, 中学阶段建立起来的自信瞬间崩塌。即便是那些成绩仍然高人一等的学生, 也仍然感到困惑:为什么大家都不关注我, 而关注他?那些在球场上叱咤风云、舞台上潇洒自如的学生成绩没有自己好, 但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许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学习不重要吗?

2. 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蜕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面对大一新生的种种困惑,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主动关心他们, 大力加强入学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环境和生活。

2.1 校史校规教育

校史教育能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 一部校史就是整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校史蕴涵了一个学校的悠久的历史、内在的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相关教育, 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同时, 校史中记载的历届杰出校友的骄人业绩, 会更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从而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祖国的荣辱兴衰紧密结合在一起。

校纪校规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每到大学毕业时, 总有一些大学生无法按期毕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本不应该发生的情况最终发生了?关键是从新生入学开始, 很多高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学校应该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校纪校规, 让学生明确, 如果违反了校纪校规, 就有可能受到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

2.2 人际交往指导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教育学生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与他人交往做到“平等尊重、以诚相待、理解宽容”, 只有自己首先遵循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原则, 才能用真心赢得他人的尊重。其次, 要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特别是运用语言的技巧。有句老话叫做“祸从口出”, 说明语言技巧的重要性。语言要幽默风趣, 要文明礼貌、掌握分寸, 不在公众场合揭他人伤疤, 尽量寻找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等。这些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技巧。最后, 教育学生主动交往。在学生处于信任危机、人际危机时, 主动出击、耐心解释、削除误解能够迅速赢得他人的信任, 摆脱危机。这就要求大学生自信, 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 增进相互了解, 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好基础。

2.3 专业教育和学习指导

专业教育主要是向新生介绍本专业的社会前景、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及四年的课程安排等信息。了解这些信息, 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安排学习进程、提高专业素养, 做到心中有数。有些学生由于不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 听别人道听途说, 一进入校门, 就盲目要求转专业。还有些学生转了一大圈后, 又要求转回来, 认为还是原专业更适合自己, 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之所业出现这样盲目转专业的闹剧, 根源在于没有搞好这方面的教育。

在学习方法方面, 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曾经的“六十分万岁”的口号仍然在当今的校园有广阔的市场。经历了紧张的高中阶段的学习后,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了, 发誓“要把逝去的青春玩回来”, 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学习态度产生了偏差, 最后导致很多功课不及格, 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其次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大学与高中阶段学习方法很不一样, 高中阶段老师以“填鸭式”满堂灌的应试教育方法为主, 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大学则不一样, 老师讲课的进度、讲课的方法、时间的安排和高中差别很大, 这就要求学生更多地主动学习, 自我探索, 这方面的教育尤其要加强。

3. 应注意的问题

3.1 时间上宜早不宜迟

某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往往入学之后才开始, 事实上, 从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开始, 他就是本校的学生, 所以我们的入学教育工作就应该从这一时期开始。只不过这一时期的入学教育工作和入校后的入学教育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在录取通知书中另外夹寄一封信件, 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 譬如通过网站熟悉校史、校纪校规, 了解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 开学后进行相关知识竞赛。通过这方面的了解和学习, 学生在入校前就对所报考的学校及相关专业和规章制度有所了解, 懂得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心。如有的高校给学生布置习题, 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计算未来四年学习的有效时间, 除去节假日、除去休息时间, 剩余的时间还剩多少, 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 上好紧箍咒, 不要让学生觉得进入大学可以松一口气。也有的高校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提出相应要求, 如有的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就提出鼓励大学生独立报到, 尽量不要父母陪同的建言。总之, 相关教育工作进行得越早越好。

3.2 形式上宜灵活忌呆板

入学教育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内容不同, 方法就不一样。有的内容可能以游戏的方式最好, 有的则适合采取辩论的形式, 有的可能分小组进行讨论大家积极性更高, 有的则适合辅导员或班主任搞主题班会, 还有的可能适合大型的全校性的讲座。关于由谁来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问题上, 则要具体内容具体对待, 切忌一刀切。有的内容必须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老专家进行讲授, 如专业教育方面;有的可能更适合已经毕业的优秀校友现身说法, 如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前途;有的可能请在校学长更合适一些, 如学习方法等。

3.3 对象上群体与个体兼顾

每个个体是有差异的, 在学生入学教育中, 我们针对整个群体的共性方面的教育要加强, 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有些学生遇到心理危机, 我们应该指定相关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替他们解决心理障碍, 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有些学生身体有残疾, 行动和生活不便, 有些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生活习惯可能与汉族不一样, 在住宿方面需要特殊照顾, 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还有一些学生生活困难, 我们要在开学之初做好摸底、评定工作,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所以, 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工作在入学教育中一定要体现出来, 不能一刀切。

3.4 方法上传统与新媒体并重

传统方法固然重要, 也一直被我们采用。但是, 针对“90后”的新生, 新媒体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新媒体如QQ、微信、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有传统媒介不具备的优点。它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比较隐蔽。我们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 就可以将相应的信息告知新生, 如可以以录取学科为单位建立相关QQ群, 有什么困惑可以在里面交流, 群主可以是相关专业的权威教师, 也可以是所在院系辅导员, 对学生所关注的本专业前景、用人单位需求状况等困惑进行答疑。也可以通过微信图文并茂地定期推送一些有关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如用电安全、女生防狼手册等。这些新媒体的应用对“90后”大学生来说相对更容易接受, 也有兴趣参与, 比传统的说较容易收到更好的效果。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入学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6-0069-01

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个特殊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定型,思想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可塑空间,作为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本课题选题的缘由、目的

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是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95”后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思想特征、心理特点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征。

第二,当今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加之中学由高考指挥棒形成的应试教育的惯性,使他们进人大学校园后,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下降、人际关系紧张、行为上的惰性等对大学生活不适的现象。因此,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必须作为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课。

二、本体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大学教育模式与中学教育模式差别

大学教育有别于中学教育。面对刚从中学毕业的大一新生,如何让大学新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就成为能否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问题。

第一,角色转变: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在中学时,新生当中大多数的同学都是学校的佼佼者,而在人才荟萃的大学中,他们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普通而平凡的众多学生之一。

第二,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普通基础知识学习”转变为“自学为主的自学学习”。大学采用的是学分制,老师在多数情况下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主要是靠自己的自觉和控制力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

第三,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家庭生活”转变为“半社会化的集体生活”。在中学时,许多生活琐事都是父母解决,学生只需要专心学习。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都要由自己处理安排;

第四,个性发展的转变,从“无个性状态”转变为“充分重视个性化发展”。在中学,学生们只是埋头苦学,学生们就像在同一模子中“浇注”出来的,没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在有着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个性发展得到充分的培养。

第二部分:目前新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单一,对新生特点认识不足:目前大一新生都是95后,个人发展目标不明确,竞争意识强烈,心理素质偏低,抗挫折能力较差等。

第二,全员育人意识不强:入学教育往往被认为仅仅是学生工作内容之一,由辅导员唱“独角戏”,教育效果不全面,学校其他部门,专业教师和专家级人员参与有限。

第三部分: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对策

第一,基础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在基础教育进行的同时,针对少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兴趣不高的情况,重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少数经济贫困群体和心理障碍群体要加强疏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等等,使新生进校后能转变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及抗挫能力。

第二,加强专业教育:学生对这个问题最为关心,入校后迫切想知道专业的内容与就业去向,适当的专业教育是学生培养学业兴趣的起点。

第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建立学生档案,积极跟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争取获得家长对大学教育理念的认同与支持,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优势互补。

第四,全面教育:除了专家教授、辅导员、班主任对新生的引导教育以外,还要广泛发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积极参与新生教育。专业老师、班主任等担任新生“生活指导老师”,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解读教学计划、指导选课等:或是选拔思想觉悟高、专业基础扎实、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级学生干部任新生班主任助理。在实施中,为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可考虑给予老师一定的课时和工作量,给学生一定的学分,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多方共赢。

第五,新生自我管理教育:通过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以优秀学生本身的影响力作指导,加强新生中学生干部能力素质培养,带动新生自我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建成.关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2]张有理.大一新生[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务均.浅谈加强新入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

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总结 篇9

第一场是朱安东老师关于对当前中国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的讲座,朱老师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局,提出对清华学生的建议,一是要志存高远,二是要脚踏实地,三是要道术相长,四是要独立思考。

第二场是胡鞍钢老师关于中国之路的讲座,详细讲述了中国道路的独特性。第三场是张小平老师关于如何更好地度过研究生生涯以及保卫处老师关于校园安全的讲座。张老师从读研究生的目的、如何更好地度过研究生生涯、如何做好全面发展、有关就业理念四个方面讲述;校园安全主要从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出发,提醒学生要有警惕心。

第四场是钱易老师关于学术学风道德教育的讲座,钱老师主要以自己熟悉的环境保护领域为切入点,鼓励我们要放眼全人类,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貌。

第五场是胡和平老师关于清华大学历史与传统的讲座,以清华的校训、校风、学风,老一辈清华人的事例,讲述了清华优秀的历史传统以及精神风貌。

在这么多讲座中,感触最深的是胡和平老师讲述的一代代清华人的事迹,思考最多的是张老师关于如何更好地度过研究生生涯。对比一代代老清华人,或以身许国,或为祖国健康国工作五十年,个人的理想始终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自己感到十分惭愧。回想自己为什么读研究生,因为自己喜欢安静的环境,喜欢看书,喜欢专注的做一件事,所以想要读个博士,增进学识,提高自己。对于读什么专业,当时真没怎么想过,也没有对某个方向特别感兴趣,所以找了个相对学术的老师。整个过程,都没怎么考虑国家的需求,与清华老学长们为了祖国的腾飞毅然选择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学祖国最缺的东西,我感到很惭愧。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目前这个专业,所谓365行,行行出状元,我想自己这个普通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我所在的专业低温等离子体,中国还是很落后,全国高校开这个实验室的就很少,更别说跟国外比了。我们实验室,经常有国外的教授、博士后来交流指导,深刻感受到在这个领域我们懂得太少,特别是基础理论上的研究以及各种探测手段上的落后。既然选择了读这个专业的博士,就要在这一行有所突破,努力赶超国外的水准。

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那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早日达到这个目标呢?

首先是树立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观念:学术至上,全面发展。研究生学习与本科学习是完全不同的,本科更多的是通识教育,学的是基本的知识,而且主张各方面发展,兴趣很广泛;研究生却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搞科学研究工作,为了一个目标学习,更多的是自己主动学习,看文献,学仪器操作;而不是讲课等灌输式的学习。如果兴趣还是非常广泛,东看看西看看,书海之大,那是人一辈子能看完的啊,很可能落得个什么都懂有什么都不懂的境地。我们应该精通一种,然后以此为辐射中心,向外拓展,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不是盲目的追求。

接着,要借助清华这个大舞台,抓住机遇,好好学习。无论是清华的学术传统还是设施条件,都是极利于学术的。清华自强不息的校训,“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的梅贻琦,立志横扫图书馆的钱钟书,“科学求真”的吴良镛,这些优秀的清华学术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清华人,也必将激励我们前进。清华的设施条件,那更是全国领先。硬件上,充足的科研经费,先进的实验设备,都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软件设施上,教师资源丰富且优质,院士、长江学者、百人计划,引进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在学校里就能及时向这个领域的专家请教;几乎每天都有学术讲座,不少领域的海内外知名专家来清华给大家做讲座;经常性的国外教授学者来实验室访问指导,我们实验室还有国外博士后在学习,在实验室就能接触到这领域的巨头,了解到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受益不小。学校图书馆,巨大的数据库,给我们搜索下载文献资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还有每年一次的博士生论坛,给不同院系的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去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人亲身体会国外的学术氛围,开拓视野,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

然后再做好科研的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全面培养。做科研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咬牙挺住了,才能有所突破。在期间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如果遇到挫折失落时,分散下注意力,有助于卷土重来。作为一个合格的人,只会做事是不行的,做人更重要,要多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提供自己的人文素养。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激励着我们要加强身体锻炼,一个好的身体才是将来做出更大贡献的保障。作为一个合格的清华人,应该多关注国家大事,把自己的眼光放远,把科研重点与国家需求紧密联系上。

最后是关于就业的问题。只有规划好的人生,才能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在刚读研究生,就树立有关就业的观念,有助于其今后的发展。我始终觉得找一份工作,并不难,填好肚子也不难;难的是找一个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一个自己喜欢又对社会有贡献的工作。这不就指引着我们在一开始学习时就应该学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专业吗?这样,工作时才能自己与国家都不误。

高校2016新生入学教育总结 篇10

在2016年8月15日、16日,我校迎来了2016级新生。为帮助2016级新生能快速地融入到学校校园文化氛围内,使当代技校生能选择好自我专业,我科在得到学校招生办2016招生数据后,按照生源情况和学校宿舍总体安排,依照相关原则提前对2016级新生进行了分班和宿舍安排,并提前为每位新生配备了宿舍钥匙。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班主任积极配合,分工协作,使新生在入学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熟悉校园环境和学校相关制度。熟悉学校的学生管理,了解防火防盗的相关知识,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领会《学生手册》中的各项条款,寻找锻炼平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入学教育中,各位专业老师,特邀嘉宾及学校领导对2016级新生倾诉心声,共同交流,确保了此次入学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首先,组建新集体,建立临时班委。在2016年8月16日,2016级新生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到各班级的指定教室中进行了第一次班会。辅导员老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清点,并收集好各位学生的相关资料。辅导员老师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并组建临时班委,通过第一次班会,让同学们快速地了解集体成员,共同交流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临时班委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学生的主心骨,为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第二,专业教育。在8月17日上午,对2016级新生进行了专业知识教育。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从业岗位,学籍学分等方面介绍了专业,使学生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为学生在本校的专业选择提供了参考。除此之外,各科室老师在军训期间深入到各班级中,更加详细地介绍专业,分析专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深入到理性认识。

第三,学生工作者介绍。8月17日下午,举行全校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在会上校长莫非,副校长卢文武为全体新生介绍了我校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并为广大新生系统地介绍了全校各个专业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勉励新生树立远大理想。学生科科长刘志作了主题为“新环境,新任务,新要求”的报告,对新生进行了人身和财物安全、学业学习、职业规划等各方面的教育,勉励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为了解新生入学后的基本情况,辅导员、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后,多次深入学生宿舍,走访看望新生,了解学生的困难并给予尽力的帮助和支持,收集了287份新生档案材料并进一步整理,建立了2016级新生个人信息库;建立了班级学生组织,选拔了一批学生干部,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入学教育后,新生普遍感到受益匪浅,入学教育的开展使他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开始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很好地实现了由高中生向技校生的角色转变。另外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所关注的问题,新生入学工作是一项涉及人数和部门多、工作强度大、影响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尽管教学部学生工作人员进行了周密布署,提前进行了准备。教学部学生工作者为更好的服务于同学,与同学们进行了见面会,学生科领导从工作职责,工作要求等方面详细介绍。并带领2011级新生到学生会办公室参观、学习,以及学校的各个办公室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快速的找到相应的对接部门,解决问题。

第四,安全知识教育,在8月18日上午,进行了安全知识教育,学生科在开学时就为同学准备了一次学生安全报告会,使学生能了解在校园内的各项安全知识。学生安全报告从防火防盗,法制,突发事件处理,安全教育,学生宿舍财产管理等方面详细的介绍学院的安全知识。在教育会场上,学生科的老师领导通过现实案例,为同学们讲解校内的安全知识。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以便更好的保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在8月18日下午,对2016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为避免同学们不能大声地倾诉自身的心声,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各学生的心理情况,从而,为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切入点。在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及时反思自身。为2016级新生度过一个快乐而幸福的校园生活提供了基本保证。

第六,选择学习方法。在8月18日,各班级班主任为2016级新生详细介绍校园学习方法。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努力学习人文知识、社会知识等等,为了让同学们能励志成才,完善自我,班主任老师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供参考与选择的学习方式。通过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为顺利成才提供了捷径。对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学习,了解了学生社团,学生会各部门聘用办法,社会勤工俭学等相关知识。在校园内的成长,关键在于锻炼机会的寻找,只有在锻炼平台上认真思考,努力工作才能确保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七,在学生科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全校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我校2016级新生军训及入学教育工作圆满结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整个新生军训及入学教育包括军事训练、入学专题教育和学习讨论三大内容,分为基本训练教育和阅兵式及开学典礼两大阶段。在新生军事训练过程中,全体军训教官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与全体新生一道,头顶烈日,不畏艰辛,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形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严格规范的军事队列训练,不仅锻炼提高了新生的身心素质,也全面提高了学生刻苦、守纪、团结、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良好作风。为加强新生的素质教育,在军训的同时我们还专门聘请有关教师和部队教官,以讲座的形式对新生进行了“树立正确学习目的和优良学风”、“学生管理制度与学生行为规范”、“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大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主动适应,立志成才”以及“军事思想与现代军事技术”等六个专题的入学教育,同时,利用晚间的时间,由各分队教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学习“学生行为准则”、“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以及学唱革命歌曲等。通过这些专门活动,使全院广大新生在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并自觉遵守大学生行为规范,努力培养提高自身的道德、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和安全意识以及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主动适应新的环境等多个

方面,都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教育,为他们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全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我校今年的新生军训及入学教育工作,虽然时间较短,招生、迎新及其他各项工作任务都十分繁杂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实现了工作目标。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此项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如新生内务管理状况还不平衡、后续报到新生的补训补课工作还有欠缺、阅兵式暨开学典礼的组织保障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等一些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总结经验,认清不足,不断提升新生军训及入学教育的工作的实际水平。

最后,我部新生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并组织举办了的各种迎新活动。学校本次入学集中教育内容全面、丰富,主要包括校史校情教育、学籍管理、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医疗制度介绍、保险介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安全教育。学校领导、学生科、教务科、就业办、等职能部门领导、老师为新生作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我学生科密切配合学校安排,结合自身实际特点,精心安排其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学生科

上一篇:《快乐的小兔子》说课稿下一篇:人教版海燕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