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试题

2025-01-19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试题(通用9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试题 篇1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百分数概念总结

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无单位名称。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25%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5%。

3.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分子部分可为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

4.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6.百分率公式(很多,自己写几个):

如:合格率=合格产品数÷受检产品总数×100%

7.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8.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

9.纳税的种类: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10.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11.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1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13.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14.存款的类型: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

15.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16.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17.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18.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9.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20.银行存款利息的税金=利息×20% 或 =本金×利率×时间×20%

21.国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2.本息: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做本息。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试题 篇2

教材地位:《标准 (2011) 版》中对扇形的要求是“知道扇形”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扇形, 理解圆心角, 感受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扇形, 为后续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 认识扇形, 了解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片断: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1) 师:拿出你手中的圆片, 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举起来, 仔细观察,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认识扇形的基本特征)

生: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几条对称轴?折折看, 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动手操作, 并总结出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只有一条。

(2) 师:放下手中的图形, 请看黑板, 在这个圆中有扇形吗? (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在圆中放了一个活动角, 活动角的的长度与黑板上所画圆的半径相等, 活动角的顶点放在圆心上——图一左一)

生:有扇形。

师:这个图中的扇形中哪儿, 谁能帮我指出来, 它的圆心角又在哪儿呢?

指名学生上到黑板前指出来。

师: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现在呢?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大——图一)

生:变大、变大、变大。

师:我是通过改变什么而使扇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圆心角的大小。

师:观察真仔细!再观察, 现在扇形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小——图二) ?

生:扇形变小了, 变小、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改变圆心角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生2: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师:还有谁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生3:在同一圆中, 圆心角越大, 扇形越大, 圆心角越小, 扇形越小。

师: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图再来验证这一结论:仔细观察, 在这个三个扇形中, 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大?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大?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小?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同一个圆中, 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教师板书。

三、教学反思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我通过让学生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的表象认识;再仔细观察图形手中的扇形;最后动手操作折一折来研究扇形的对称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会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 虽说简单, 但是要想使学生能理解, 并且印象深刻, 教师通过活动角直观动态地呈现扇形的大小变化,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在这之后我又通过同一个图内三个大小明显的扇形以及它们对应的圆心角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有利于深入掌握扇形的特征。

在本节课中, 我开课简洁, 开门见山, 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 在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巧妙的建立起一个联系的纽带, 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高效课堂迈出了第一步。

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体现了“以学而导, 学导结合”的教学理念,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观察, 交流和动手操作中, 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 了解了扇形的特点。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实现了预期目标。

练习设计合理, 有梯度, 并注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如在认识了圆心角之后, 马上出现了一组图, 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圆心角, 讲练结合,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圆心角的认识。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环节中, 设计了4 个练习:分别是根据扇形的含义, 在生活物体找扇形;判断哪些图是扇形;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画扇形, 培养学生作图能力;拓展介绍扇环的相关知识, 求扇环的面积。练习题层层深入, 既考查巩固了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 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前,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 合理地把握了扇形概念的教学要求。《标准 (2011 版) 》中对扇形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扇形”, 所以只要学生“能用实例说明对象的特征, 或者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对象”即可。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适当地补充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试题 篇3

x靚g f? y#5 zi zh? y臁? c"Do ch#3ng

ji"^ m鑙 x鷑 zh#3o l鷑 chu醤 m韓 z?

r髇g y臁? nu#3n huo s"恘g sh? zu? ti"Dn

二、填空。(44分)

1.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客( ) 坏( ) 昨( ) 粉( )

容( ) 环( ) 咋( ) 份( )

3.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 耐心地 )等待 饿 得( 发慌 )

( )奔跑 开心得( )

( )成长 冷 得( )

( )劳动 长 得( )

一( 块 )菜地 一( 口 )水井

一( )菜油 一( )白菜

一( )菜籽

4.选字填空。(9分)

幸 辛 在 再 己 已 以 渴 喝

我( )苦地走到离家很远的街上,( )运地( )那家小店里( )次找到这件玩具,买下来( )后就回家了。到家( )经很晚了,我口( )得很,就自( )倒了一杯饮料,一口气( )了个精光。

5.照样子填写。(6分)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欢呼起来

极了 来 去 立刻

极了 来 去 立刻

6.填写诗句。(8分)

①写老朋友分别时难舍难分的诗句是: , 。

② 写诗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再回到自己故乡的诗句是: , 。

三、写出句子中带点字的反义词。(4分)

1.天这么晚了,你还要上哪儿? ( )

2.火车在铁路上高速行驶。 ( )

3.这时,一辆新型火车开了过来。 ( )

4.燕子南归天气转寒。 ( )

四、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请写序号)。(6分)

①d"恥 ②d"? ③h醝 ④hu醤 ⑤h鄌 ⑥h#3o

都市( ) 还有( ) 好事( )

都是( ) 还书( ) 好奇( )

五、给句子加上标点。(5分)

1.你们快过去吧( )

2.你不是开玩笑吧( )

3.我就买这支铅笔吧( )

4.开始上课了吧( )

5.举例来说吧( )我们班就从来没有人缺过课。

六、给下列句子重新排队(在括号里写序号)。(6分)

( )我生气地走了。

( )有一道题,我怎么也做不出来。

( )我要看他的答案,他怎么也不给我看。

( )小刚来到我家,给我讲明了道理。

( )我们又和好了。

( )我和小刚一起做数学作业。

七、读短文,答问题。(13分)

(一)

一个秋天的下午,忽然间,雨点落下来了。毛泽东看见毛四阿婆正在收稻谷,就连忙栓好牛,跑过去帮忙。有了他的帮助,阿婆家的稻谷没有淋着大雨,可毛泽东家的稻谷却被雨淋湿了。

1.收稻谷的事发生在(时间) ,主要讲(谁) 。(2分)

2.用“——”画出毛泽东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句子。(2分)

3.这件事说明毛泽东是个 的孩子。(3分)

(二)燕子过海

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

我看见一群过海的燕子。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停地飞呀飞……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就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

1.燕子往哪儿飞?为什么要过海?(4分)

2.燕子看到船后,为什么一起落在甲板上?(2分)

八、写一篇日记。(10分)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试题 篇4

一、填空。

1、5的6倍是( ),7的9倍是( )。

2、5个7相加,列加法算式是( ),列乘法算式是( ),读作( ),在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 )。

3、把口诀补充完整。

八九( )

( )六十三

三七( )

六九( )

三八( )

( )二十七

四八( )

五九( )

二、在( )里最大能填几?

5( )41

( )873

34( )7

( )437

7( )50

( )611

55 8( )

( )917

三、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填在横线上,并列式解答。

1、玩具店中有摩托车42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轿车有几辆?

(①小轿车比摩托车少18辆。 ②摩托车比火车多18辆。)

2、玩具店中有火车29辆,火车比小轿车少27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小轿车比火车多多少辆? ②小轿车有多少辆?)

四、应用题。

1、学校买来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2本,其中故事书46本,连环画有几本?

2、买一个变形金刚48元,买一辆遥控车85元,变形金刚比遥控车便宜几元?

3、水果店里苹果有45个,比橘子少16个,橘子有几个?

★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同步检测题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三单元的同步试题

★ 二年级同步试题

★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自测练习题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题

★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 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篇5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五单元

单元内容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个具体的内容,这三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单元学情

圆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这一平面上的曲线图形,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自己获取一些有关圆的特征的知识,这样回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中,结合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动,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圆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3、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及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1、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学习时数

12课时

备注

圆的认识

轴对称图形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扇形

圆整理与复习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1课时

圆的认识

教材第57—58页及做一做,完成练习十三第1/2/3题

学习内容

教材首先说明什么是圆,并结合周围物体说一说,这样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通过画圆、折圆、测量等活动,展现圆的特征,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中的各部分关系,从而掌握圆的特征并解释生活中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几种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平面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以及轴对称图形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圆的概念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实物或实物图形中引出的。由于在小学一般不介绍圆的定义,只说明所见实物的外形或图形是圆,所以教学中观察与操作的成份很大。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展示互动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画圆中感受“圆”

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介绍各种画圆方法,并实践

(二)认识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关系

1、用圆规画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剪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

2、反馈: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一个圆里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三)认识圆心、半径作用

1、圆的中心位置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决定圆的什么?圆心确定了圆的中心位置就确定了。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三、练习中深化认识圆

1、看图填空。

四、运用圆设计图案

请你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五、实践与应用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4.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二)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2.5厘米.

(三)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六、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第58页,做一做。第60页练习十三,第1题、第2、3题。

圆的认识

圆的半径

直径周长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2课时

轴对称图形

完成教材第59页内容和练习十三第7—10题

学习内容

教材说明了什么是圆,再通过画圆、折圆、测量等活动,展现圆的轴对称特征,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中的各部分关系,从而掌握轴对称并解释生活中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和五年级都已经接触过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也会画某些图形的对称轴,在此基础上前一类推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学会画圆的对称轴。应该是是很容易接受的。

学习目标

1、在前面所学得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圆的对称轴。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学习方式

探究交流、动手操作、展示互动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折纸等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飞机、门窗、圆中的钟面、月饼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探究新知:

1、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

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

三、悟学:

1、在方格上画对称轴,并量出对称轴两边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对称轴两侧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4、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长方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

环形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完成练习十三第7-10题

轴对称图形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推举:圆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3课时

圆的周长(一)完成教材第62---63页内容和练习十四第1—3题

学习内容

教材向我们呈现了什么是圆的周长,以及通过操作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展示了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可见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发现的,教学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学情分析

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前,多数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圆周率已经有所了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怎样让学生验证并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是个难点。

学习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推导并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学习准备

多媒体,软尺,圆规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问题引入

圆桌和菜板都有点开裂,需要在它们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

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啊?

同学们,你们有办法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一)测量圆周长

1、课件演示

2、像这样,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除了上面的方法,还可以怎样求圆的周长呢?

圆的周长和圆的大小有关系,圆的大小取决于圆的半径……

(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找一些圆形的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下表中,看看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发现:原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2、认识圆周率

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π≈3.14。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

(三)学习例1

三、知识应用

2、完成教材第64页第2题

四、介绍圆周率

五、课堂小结

完成练习十四第1,2,3,4题

圆的周长(一)

圆周率:π=3.14……

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2πr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4课时

圆的周长(二)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8题

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了圆周长的有关练习,有半径求周长,有直径求周长,有周长求面积等等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进一步巩固圆周长的相关知识。最后还安排有拓展题,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操作,学生们已经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发现的,那么在本节课周长的应用中,学生们应该是学习的得心应手。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动

学习准备

多媒体,圆规,直尺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π表示什么吗?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πd

C=2πr

(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

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二、快速计算:

1、口答。

10π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4厘米

0

2厘米

0

三、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c=3.77m

求:d=?

(2)做一做。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ww

w.xkb

1.com

已知:c=1.2米

R=c÷(2Π)

求:r=?

四、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D=8厘米

3.14×8

3.14×8×2

3.14×8÷2+8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2×3.14=125.6(厘米)

(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则: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

20×2×3.14=125.6(厘米)

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

125.6×=94.2(厘米)

5厘米

4、P66第10题思考题。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

五、课堂小结。

完成练习十四第5---8题

圆的周长(二)

C=πd

C=2πr

直径=周长÷圆周率

半径=周长÷(圆周率×2)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5课时

圆的面积(一)完成第67--68页内容和练习十五第1—5题

学习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而且还能应用公式进行有关圆的面积计算。

学情分析

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4、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极限思想的渗透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动

学习准备

多媒体,圆规,直尺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

能不能和学过的图形联系起来呢?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可以计算出图中圆内外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介于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间。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1、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动画课件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近似(),宽近似于()。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所以圆面积=()×()=()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

(二)应用公式

1、出示:圆形草坪的直径是20m,每平方米草皮8元,铺满草坪需要多少钱?

2、从题目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要求铺满草坪需要多少钱,先要求出圆形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学生尝试解决

20÷2=10(m)

314×8=2512(元)

3.14×10²=314(m²)

答:铺满草皮需要2512元。

(三)探索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2、怎样利用内圆和外圆的面积求出圆环的面积?

3、学生尝试

4、汇报

3.14×6²-3.14×2²

=113.04-12.56

=100.48(cm²)

3.14×(6²-2²)

=3.14×32

=100.48(cm²)

答:圆环的面积是100.48

cm²。

三、知识应用

1.一个圆形茶几桌面的直径是1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0.5(m)

3.14×0.5²=0.785(m²)

答:它的面积是0.785m²。先求出半径,再求圆的面积。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作业:第71页,练习十五,第2题~第4题。

第72页,第5题。

圆的面积(一)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6课时

圆的面积(二)完成练习十五第6---14题

学习内容

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学习,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我将在本节课圆的运用中为“复习导入——分层训练--拓展思维——总结全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进行,努力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4、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方式

复习导入——分层训练--拓展思维——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学习准备

多媒体,圆规,直尺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cm,求它的半径?12.56÷3.14÷2=2(cm)

2.一个圆形茶几面的半径是3d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14×3²=28.26(dm²)

二、探究新知

1、中国建筑中经常能见到“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设计。上图中的两个圆半径都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上图中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m,怎样求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呢?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3、那么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验证吗?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当r=1

m时,和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三、知识应用

(一)解决问题。

右图是一面我国唐代外圆内方的铜镜。铜镜的直径是24.8

cm。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

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二)生活中的数学。

车轮,井盖

讨论:井盖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轮为什么可以轻松的转动?

学生交流:因为圆的边缘没有棱角,圆的一周都是光滑的曲线围成的,所以井盖制成圆形,盖起来方便。

车轮制成圆形,滚动起来轻松。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第6---10题

完成练习十五第11---14题

圆的面积(二)

右图是一面我国唐代外圆内方的铜镜。铜镜的直径是24.8

cm。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

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7课时

圆的周长和练习课(一)

完成练习十四第9—11题和练习十五第15—17题

学习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学习中操作、观察,引导学生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学情分析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求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我将在本节课圆的知识运用中为“复习导入——分层训练--拓展思维——总结全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进行,努力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学习难点:复杂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的分析。

学习方式

复习导入——分层训练--拓展思维——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学习准备

多媒体,圆规,直尺

学习时数

一课时

一、学习过程:复习导入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d=7厘米

R=3厘米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求圆的周长公式:C=πd

C=2πr

求圆的面积公式:S=π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²。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6厘米

(4)

面积:3.14×62=3.14×12=37.68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⑴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半圆的面积: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新-课

-标-

第-一-网

已知:C=25.12米

求:S=?

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已知:R=7厘米=0.7分米

r=0.5分米

求:S=?

三、巩固发展.思考题: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

(1)围成长方形:

31.4÷2=15.7(m)(长和宽的和)

×

=

面积

当长和宽越接近面积也就越大,长和宽相等时,此时正方形面积最大.(2)围成圆形

直径:31.4÷3.14=10(m)半径:10÷2=5(m)面积:3.14×

52=78.5(m2)

(3)比较:长方形面积:61.6

m2

正方形面积:61.6225

m2

圆面积:78.5

m2

围成圆的面积最大。

完成练习十四第9—11题和练习十五第15—17题

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课

面积:3.14×62=3.14×12=37.68

(平方厘米)

S环=π×(R2-r2)

3.14×(0.72-0.52)

=3.14×0.24

=0.7536(平方分米)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8课时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二)

自己设计的练习题

学习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学习中操作、观察,引导学生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学情分析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求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我将在本节课圆的知识运用中为“复习导入——分层训练--拓展思维——总结全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进行,努力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面积。

学习难点:复杂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的分析。

学习方式

复习导入——分层训练--拓展思维——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学习准备

多媒体,圆规,直尺

学习时数

一课时

一、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已知圆的半径、直径、周长怎样求圆面积?

2、在一个圆中,圆的面积指什么?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3、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研究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板书:长方形:S长=ab

正方形:S正=a2

圆形:C圆=2πr=

πd

S圆=πr2

二、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圆的面积。

(1)r=2cm

(2)d=6dm

(3)c=12.56cm

小结:计算圆的面积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1、注意半径与直径,使用半径而不是直径进行计算

2、注意算半径的平方,不要计算为r×2

三、计算圆环的面积(课件出示)

(1)什么叫圆环?

(2)圆环的面积指那一部分?半径的平方差指什么?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3)做这一题你希望提醒同学注意些什么?(注意:求环形面积必须知道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不能直接用直径求面积。)

(4)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计算成果。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

(1)观察上面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是一个组合图形,在一个正方形内花了一个最大的的圆)

(2)分析题目,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圆的面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半径),怎样求圆的半径?

(3)请学生拿出卡片动手画图分析,寻找计算圆的面积需要的条件。

(4)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上台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

五、延伸练习(课件展示)

(1)学生思考,并汇报解题思路。(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二)

S长=ab

边长=直径(即d=a)

S正=a2

S

正=a×a=d×d=12

C圆=2πr=

πd

因为d=2r,所以2r×2r=12

S圆=πr2

4r2=12,r2=3(m2)

S圆环=π(R2-r2)

S圆=πr2=3.14

×3=9.42(m2)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9课时

扇形的认识

完成教材第75—76页的内容

学习内容

本节课学习扇形的相关知识,认识弧,扇形,圆心角,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在变与不变的分析中研究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扇形并不陌生,所以我在引课时,尽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知识入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所研究图形的观察和揣摩,这样由客观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和掌握。

学习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的概念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2、在变与不变的分析中研究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3、在学习中,感受祖国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

学习方式

观察—探究—交流—展示—归纳

学习准备

小扇子,圆规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课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1)这些物体都分别叫什么?(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

(1)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弧。

课件出示扇形图。

(1)用课件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部分。

(2)学习弧的概念。

师指图: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和B,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课件出示概念: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3)尝试画弧。

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弧。

教师课件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2.认识扇形。

(1)演示先出现彩色的OA、OB两条半径,同时在弧AB与半径OA、半径OB所围成的图形中涂上颜色。

(2)扇形的概念。

师指图:这块涂有颜色的图形就是扇形。

师小结: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扇形)

(4)教师指着屏幕上圆中扇形的另一边空白部分问学生,这个图形叫什么?(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明确: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所以也是一个扇形。

3.认识圆心角。

(1)课件显示:OA、OB两条半径闪动,然后问:“两条半径所夹的角∠AOB,它的顶点在哪儿?”

师明确: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扇形中找圆心角,并标上∠1的标志。

问:说一说自己画的∠1为什么也是圆心角。

师生共同总结:圆心角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角的顶点在圆心;二是角的两条边是圆的半径。

(3)课件出示三个大小、方向不同的扇形图,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扇形。

师小结:这三个图形都可以称为扇形,因为它们都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4.三角形和扇形的区别。

(1)出示一个扇形和一个三角形。

问:这两个图形一样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小结5.设疑:在同一个圆中,怎样判断扇形的大小?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全班汇报。

师小结: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大的扇形大,圆心角小的扇形小。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在括号里画“√”。

2.判断。

(1)顶点在圆上的角是圆心角。()

(2)因为扇形是它所在圆的一部分,那么圆的一部分一定是扇形。()

(3)在同一个圆内,圆心角越大,扇形也就越大。()

(4)圆比扇形大。()

(5)半圆也是一个扇形。()

3.画一个半径是2

cm的圆,再在圆中画一个圆心角是100°的扇形。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教材76页1--4题。

扇形的认识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10课时

整理与复习

完成教材第77—78面的练习十七第1—4题

学习内容

学习完本单元知识后,我们可以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对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扇形,都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并且掌握了有关有关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解决生活中有关圆的问题。本节课设计了有关圆的知识,以考察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习目标

1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清解决题的分析解答思路。

学习方式

复习—--巩固—--归纳---应用

学习准备

多媒体,圆规,直尺

学习时数

一课时

一、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1、什么是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圆面积公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计算下题。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

r=2厘米

O

(1)学生动手计算。

(2)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

概念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单位不同。

3、判断。两个图形相比较,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错。周长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4米,周长是多少米?

3.14×4=12.56(米)

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2.56米,直径是多少米?

12.56÷3.14=4(米)

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4×22=12.56(平方米)

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r=12.56÷(2×3.14)=

2(米)

3.14×22=12.56(平方米)

5、一个环形铁片,外直径是6米,内直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4×()2=28.26(平方米)

3.14×()2=12.56(平方米)

28.26-12.56=15.7

(平方米)

=

5(平方米)

3.14×5=15.7(平方米)

6、先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半圆的周长和面积。(解答结果保留整厘米数)

7、一个圆形餐桌面直径是2m,它的周长多少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三、综合练习。

1、判断对错,(1)圆的半径都相等。

()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周长约是半径的6.28倍。

()

(3)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2、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圆形铁板的半径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形的铁板的直径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圆形铁板的周长是28.2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解题思路。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5米,小明围着它跑了5圈,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2)在草地的木桩上栓着一只羊,绳长3米,这只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最大是

多少平方米?

四、课堂小结

练习十七第1---4题

整理与复习

半径,直径,周长,面积

3.14×()2=28.26(平方米)

3.14×()2=12.56(平方米)

28.26-12.56=15.7

(平方米)

=

5(平方米)

3.14×5=15.7(平方米)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11课时

完成教材第80---81页内容

学习内容

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普遍喜欢体育活动;我们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到体育场,或做操或运动,因此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理性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也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学习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学习难点: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学习方式

观察---讨论—展示---应用

学习准备

多媒体,圆规,直尺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情景导入:(100米和400米的比赛实况录像)

师:同学们对刚刚的两场比赛有什么看法?

生:终点位置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2.赛事回放: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起跑时的图片。

师:对比这两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

生:100米起跑在直道,距离相等;400米要经过弯道,起点不一样在弯道。)

师:同学们的想法与我们体育比赛中的想法一样,进行400米的比赛。如果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外道比内道长,相邻跑道之间有差距,那就不公平了。为了公平的原则,400米比赛时会将起跑线依次向前移。那么这个距离可以随便移动的吗?如果不是随便移动的,各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呢?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的知识找出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确定一个公平的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了解跑道结构:(出示完整跑道图)

这是一个标准的运动场平面图。一般来说,标准跑道是400米,共有8个道,最里面的一条我们通常叫做第一跑道,从里到外一次是1到8跑道。同学们这个400米的运动场400米指的是哪条跑道?(第一条跑道的内侧线)同学们还看懂了什么?

生1:直道长都是85.96米,跑道宽是1.25米,第一条跑道的半圆形弯道的直径是72.6米。

生2:每一条跑道的两个弯道能组成一个圆。

师:一条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课件演示一条跑道)(两个直道和两个弯道)。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出示:跑道一圈长度=2个弯道长度+2个直道长度)

师: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一条直道吗?400米比赛,运动员绕着每条跑道跑,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生:差距在两个弯道。

(二)讨论寻求解决方法:

1、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友情提示:

(1)、弯道是什么形状?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图形?

(2)、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3)、怎样求相邻跑道的长度差?

三、课堂小结

完成第81页的填表题。

确定起跑线

相邻两条跑道的差=道宽*2*π

1.25*2*3.14159=7.85(米)

数学

章(组)

学习内容

第12课时

整理与复习

完成教材第77—78面的练习十七第6—9题

学习内容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圆这一章节所有的知识,包括圆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求法,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以及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求法,这一节课就是要对以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学期末的整理和复习和一般的某一章节结束的复习课不同,不但要起到一个回顾知识点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将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

学情分析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整理和复习课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引发知识的重新构建,并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因此,在安排这节复习课前我着重考虑到两点:一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因为是复习课,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问题在于如何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知识网络。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以学生为本,引导他们自主去整理知识,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培养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严密性等。

学习目标

1、通过展示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意义;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增强应用意识。

2、通过展示提高学生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清解决题的分析解答思路。

学习方式

复习—--巩固—--归纳---应用

学习准备

多媒体,圆规,直尺

学习时数

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在圆周长这节课里,我们通过在直尺上滚、用绳子围等方法,找到了()和()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变化规律(1)圆的半径扩大若干倍,它的直径和周长____________,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2)圆的半径缩小到它的几分之几,它的直径和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师精讲

针对学生讨论,梳理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反馈训练

三、明察秋毫

(说出判断的理由)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它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2)画一个半径是3cm的圆时,就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确定为3cm。()

(3)圆的周长是各自直径的3.14倍。()

(4)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就是圆周率。

()

(5)要剪两个直径是6cm的圆,至少需要一张面积为56.52cm2的长方形纸。()

(6)当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比正方形面积要大。

()

(7)在一个圆形中,剪去一个圆,剩余部分一定是环形。()

四、对号入座:

1.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针尖大约走过了()cm。

A.31.4

B.125.6

C.314

2.要在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中剪出尽可能大的圆,最多可剪()个。

A.1

B.2

C.3

D.4

3.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л

B.лr

C.лr+2r

4.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这个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比较

五、应用生活

1.要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挂钟,分针长50厘米,经过一个小时,分针的尖端走过的长度是多少米?分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指名板演)

六、总结归纳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和疑问?

七、作业

1、一张长方形纸,它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用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请用圆规和直尺画出长方形和半圆。这个图形有多少条对称轴?如果在这张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又该如何画?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又是多少呢?

2、把一个圆形纸片等分成若干份后,剪开拼成一个宽等于半径,面积不变的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cm。原来这个圆形纸片的面积是多少cm2?

练习十七第6---9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扇形教案 篇6

六年级 上册

扇形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75-76扇形及相关练习【课标描述】

通过观察和操作,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图。【学习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2.理解扇形的概念,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学习难点: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评价设计】

1.学生欣赏生活中扇形图形了解扇形,完成目标1。

2.学生根据学案的自学提示了解弧、圆心角、扇形,比较三角形和扇形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扇形的概念。完成目标1、2。

3.通过设疑在同一个圆中,怎样判断扇形的大小?探索扇形和圆心角的关系。完成目标2。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与学生谈话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学生根据学案的自学提示了解弧、圆心角、扇形。(完成学习目标1(1)学生根据课本及学案自学5分钟。

(2)同位之间互相讲解一下。

(3)学生代表上台给大家讲一讲。(4)教师总结讲解。

2.比较三角形和扇形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扇形的概念。(完成学习目标1(1)多媒体出示三角形和扇形图片。

(2)学生根据图片说一说。))

3.小试牛刀。(完成学习目标

1)

4.设疑:在同一个圆中,怎样判断扇形的大小?(完成学习目标2(1)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全班汇报。)圆为弧的扇形呢?(2)观察思考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及以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提问“你学到了什么?”与学生一起思考回顾本节知识要点。

四、学习评价单

1.仔细想,认真填。(完成学习目标

1)

(1)如右图,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读作()。图中涂色部分是(),像∠AOB这样,定点在圆心的角叫做()。

(2)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1)的大小有关。(3)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以 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4 2.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是的打“√”,不是的打“×”。(完成学习目标1)

3.画一个半径为0.9 cm为120°的扇形。(完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试题 篇7

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百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案例进行了尝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2.使学生会交流、会质疑、会借鉴、会合作,从而培养他们收集处理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自学

这一步要求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时,要求完成几件事:(1)划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2)例题是否看得懂,在不懂的地方注上记号:(3)做一二道题试试看,哪里有困难。(4)想想今天学的内容和前面内容有什么联系,写出你的新发现、新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

师先讲明自学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第89-90页上的内容。学生在自学时,可播放一些不干扰自学的钢琴曲。

2.说学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自由地汇报所学到的内容,有一点说一点,同时也让学生说出新的发现、新的解法和一些创新的想法,还要让学生谈谈自学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暂时撂置,这一过程大约需要7分钟,说学一般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学到了什么。

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注意每组必须安排一个好的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大约3分钟

第二步:汇报小组上讲台做自学汇报,并进行适当的板演。(小组交流时已经进行分工)

生1:在投篮比赛中,张小华投中的比率高一些,投中的比率是指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生2:我学到了什么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生2:我学到了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因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用百分数非常简便!一眼就看出谁大、谁小。

生3:我学会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采用百分号“%”来表示。

生4:我学会了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

第三步:其他小组同学发表意见:可以评价、补充或者总结。

生1:我发现百分数不能约分。

生2:我发现百分数的分母固定是100,而分子有的是整数,有的是小数。

生3:吴易浓同学讲得好,投篮的成绩好,并不是投中的次数多,而是说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比率高。

第四步:让学生质疑问。

3.导学

(1)你能举出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

(2)百分数概念中提到几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

(3)百分数和分数有何区别?有没有最大和最小的百分数?

(4)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误解和遗漏的东西,这一步则要求教师能针对教材的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针对性问题,看这些问题中学生哪些已经搞懂,哪些还存在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自己再回去看看书,或同学讨论解决。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生生合作探讨。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讨。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这一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

4.帮学

对于部分学生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要过早解答,而是让会的学生帮助不会的学生,或让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对于全班都不会的,教师则给予点拨指导。

5.检学

这一步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一定量的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既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创新。练习以多种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12分钟左右。

6.评学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五步自主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

生1:我认为李欣宇同学在讲百分数的特征时讲的非常清楚、好懂。我以后一定要向她学习,看书时认真总结,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生2:王静伟同学在讲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时,讲的真好!好像老师讲的一样,我们一听就懂了。

生3:我认为我们组几个同学在自学和讨论时都比较认真。

后记:

本节课通过以“六学”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彰显。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得以培养。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试题 篇8

《折扣》是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第五单元中的一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使学生理解折扣意义,懂得求折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打折的含义,进一步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法;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要求和目的,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折扣的含义,并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难点是弄清原价、现价、降价对应的分率。

二、说学情

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事物,直观认知能力较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多采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会,多让学生动口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传授本节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依据教学规律,我采用了“指导--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四、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桥梁”的教学思想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自学、练习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突破重点、难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成五大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引入:用我星期天上街的情境来切入课题,进而导入到课本中的例4。既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道理。

第二环节是例题教学: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学课本,明确折扣数的意义,在学习的基础上,独立解答例4。掌握了已知原价和打几折,求现价的问题。接着,通过计算买随身听的原价是160元,打九折后,便宜了多少元的问题,让学生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解答。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知识。

第三环节是拓展延伸:学生已经学会了已知原价和打几折,求现价的问题了。还要让学生学会已知现价和打几折,求原价的问题。我设计了一组对比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比较出每两道题的异同点。会求原价是多少钱?”继续拓展求打几折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原价,现价,降价,及对应的分率。对三种量举一反三。

第四环节是归纳小结:通过与本节课所学的“折扣”比较,其它几种促销方法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哪种获得的实慧更多呢?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

六、本节课的教学理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试题 篇9

一、填空。(34分)

(1)小丽家的家庭月收入4500元记作+4500,他们家水、电、煤气支出260元,应记作( )元。

(2)如果向西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向东走40米应该记作( )。

(3)一位银行职员在10分钟内办了收存款20000元、付取款5000元,收存款400元3笔业务,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分别是+20000、( )、( )。

(4)浪费是可耻的,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大米,全国13亿人口每天就要浪费( )吨大米。(50粒大米大约重一克)这些大米用每次能运10吨的卡车运走,需要( )辆这样的卡车。

(5)北京市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为-8℃~-15℃,那么北京市这天的最高气温是( ),温差是( )。

(6)某市服装一厂、二厂的产值统计图

①( )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一些。

②服装一厂在( )年产值增长得最快。

③服装一厂产值比服装二厂多( )%。

二、填一填,做一做。(30分)

(1)新民乡试验田2005~20的玉米与小麦的产量如下表:

年份2007年

玉米150017002000

小麦120014001500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新民乡试验田2005~2007年的玉米与小麦的.产量统计图

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②算一算2007年小麦的产量比20约增长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③2006年玉米的产量比20增长百分之几?

④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根据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某班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

①这个班级一共有( )名学生。

②数学成绩( )分的人数最多,有( )人。

③不及格的有( )人。

④算一算,这次数学考试的及格率是多少?

⑤算一算,这次数学考试的优秀率是多少?(85分以上的算优秀,包括85分)

(3)2006年甲、乙两个城市月降水量的统计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甲市4122022601502002405530128

乙市2040601203204503004203001403520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006年甲、乙两个城市月降水量的统计图

回答下面问题:

①降水量最大的月份甲市出现在( )月,乙市出现在( )月。

②两个城市的月降水量最大时相差( )毫米。

③从总体上看,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④说说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三、解答下列各题。(36分)

(1)我们的矿泉水瓶可以再回收利用,如果在一个城市的垃圾中每天回收废塑料瓶150吨,运输这些塑料瓶一次需要多少辆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清运车一次可以清理1.5吨垃圾)如果每吨废塑料可炼出汽油250升,这些废塑料瓶可炼出多少升汽油?

(2)白色污染一直在破坏我们生活环境,一个普通的塑料袋丢弃在地上占地面积大约是0.04平方米,如果我们的城市大约有人口50万,每人丢弃一个塑料袋,会污染多大面积?

(3)光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秒,光从太阳到地球上大约需要8分16秒,算一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4)在我们国家的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孩子因为学费不能够正常上学,每个孩子上学每年需要200元钱,如果我们13亿人每天节约1元钱,节约下来的钱能够让多少个孩子上学?

上一篇:园林艺术概论感想下一篇:2023元宵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