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林学专业实习报告(共7篇)
最新林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1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报告
学 院:林 学 院 专 业:林 学 班 级:10a
班 学 号:1009030034 学生姓名: 罗 晓 蔓
目 录
一:实习时间.....................................3 二:实习地点.....................................3
三、实习目的及意义...............................3
四、实习内容及过程...............................4 第一站 黎平县东风林场......................4 第二站 黎平县油茶实验基地..................5 第三站 黎平县天生桥景区....................5 第四站 黎平县佳禾木材加工厂................6 第五站 黎平县蓝莓种植基地..................6 第六站 黎平县林业局.......................11 第七站 龙里县龙架山森林公园...............12 第八站 修文县扎佐林场.....................12
五、实习总结....................................15
六、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6
七、实习心得体会................................17
一:实习时间
2013年6月24日——2013年6月28日
二:实习地点
黎平县、龙里县、修文县
三、实习目的及意义
林学并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专业性学科,它是一门涵盖多科的学科。林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个专业,围绕本学期(2012-2013)第二学期所学课程,包括有深林培育学、森林昆虫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林木病理学等课程,均系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进行一周的专业综合实习。为了让我们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习的意义:
(1)增强实践能力,巩固专业知识(2)了解当前林业发展趋势及现状(3)明确方向
(4)深入了解、贯彻、实施国家林业方针
四、实习内容及过程
第一站
黎平县东风林场
建于1976年,占地13020亩,是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是油茶种子资源收集圃。林场内依次分为杉木种子园,杉木初级种子园、杉木1.5代种子园、杉木2代种子园。与其配套的项目有杉木子代测定林。杉木优树收集区,面积157.5亩。这里,收集保存了南方8省(区)的杉木优树无性系1686斤。
杉木初级种子园共有900亩。1.5代杉木种子园200亩已经建成,产种。杉木2代种子园已经嫁接60亩。
秃杉搜集区,面积30亩。收集了73个秃杉无性系。山茶物种收集区,面积40余亩。收集和保存了山茶属植物种类33种及48株油茶优树种子繁衍的后代。
还有集百树为一体的植物王国——树木园。树木园120亩。内分树木标本园、优良树种母树林和松杉柏类引种区。重点收集黔、桂、湘三省区邻境的珍贵、稀有、濒危树种。园内共收集保存树种80科,38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4种,二级保护树种30种。
东风林场内各具特色的经营区丰富了内涵,使黎平这一片少见的喀斯特丘陵分外妖娆。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科研成果,是旅游休闲和科普教育融为一体的圣地。
该场在科研方面取得较显著的成就,国内外林业专家和党政领导人先后到树种园参观考察,并在这里种树留念。第二站
油茶实验基地
黎平县现有油茶林生产基地15万多亩,其中,新建成油茶示范基地林3万亩,已初步进入丰产期的近500亩。至2025年,全县将发展油茶林生产基地80万亩,其中,新建高产油茶林基地67.61万亩,更新改造和抚育油茶林12.39万亩;力争新造和低改抚育油茶林年均亩产油30公斤以上,年茶油产量在2.4万吨以上,实现茶油产值16.9亿多元,打造全国知名的油茶良种基地和侗乡茶油精品品牌。第三站
天生桥景区
于贵州省黎平县城德凤镇东北16公里处,距贵州省会贵阳460公里,清水江支流福禄江穿流而过。天生桥与八舟河景区和黎平城关人文景区(历史文化名城)紧密相连,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主要景点之一。
黎平天生桥为天然石拱桥,全长256米,主拱横跨福禄江上,跨度138.4米,桥宽118米,拱高至水面36.64米,拱顶岩层厚40米;附拱拱跨78米,高28米,宽119米。仅主拱跨度就远大于目前世界基尼斯记录美国犹他州天生桥雷思博桥(跨度88米,高30米),黎平天生桥在2001年1月15日正式获得基尼斯世界之最证书。
黎平天生桥雄伟壮观,气势宏大,其结构之精致,拱弧之圆率,拱底之光滑、拱顶岩层之规整,丝毫不假人手,纯天然而成,不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第四站
黎平县佳禾木材加工厂
贵州黎平县佳禾木材加工场坐落在美丽的多彩贵州东南部,邻近湖南及广西(三省交界处),贵州黎平县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杉木、松木、原始森林等随处可见。交通运输极为便捷,现有贵广高(贵阳至广州)速铁路距离公司23公里,县城黎洛高速公路(黎平至洛香)连接厦蓉(成都至厦门)高速公路,而贵阳至凯里及连接三穗至黎平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交通运输出境(广西北海港口)只有600公里。公司主要生产及销售原木(杉木及松木)、杉木板材(半成品及成品)、杉木制品加工,木制工艺品、杉木制宠物笼,竹制品等。
第五站
蓝莓种植基地
黎府办发(2012)91号关于印发黎平县蓝莓产业发展2012-201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黎府办发〔2012〕91号,说明了蓝莓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政府的极力认可。
在蓝莓种植基地,我们参观了蓝莓的无性培育技术,蓝莓的移栽技术,蓝莓培育的管理技术等,并听取黎平县林业局的姜局长我们讲解蓝莓的发展历程,内容如下:为认真贯彻落实黔东南州委〔2011〕23号《关于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意见》,扎实推进我县蓝莓产业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把蓝莓产业打造成我县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结合黎平实际,制定蓝莓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围绕“加速发展,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主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投入机制扶持,加大科技支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充分利用招商引资企业带动,引导“公司+基地+农户”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实施“产、加、销”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推动我县蓝莓产业快速高效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示范带动,稳步推进,适度规模发展。
(二)坚持以市场运营为导向,主体投入为主,政府引导与扶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三)坚持以科技为依托,搞好与校(院、所)合作,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把新技术、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强化管理,努力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四)坚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与大户,多元投入,引导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新机制。
(五)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整合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方面涉农项目资金扶持。
三、目标任务及基地规划要求
(一)总体目标。2012-2015年力争完成2万亩以上,到2020年努力实现全县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目标。其中:2012年,高标准示范种植200亩,2013年完成4000-5000亩,2014年完成6000-8000亩,2015年完成10000亩以上。鼓励有能力、有苗源的蓝莓项目开发人,在优先采用县内指定的苗木基地的合格苗木情况下,可超前、超规模的建设种植基地。在鲜果冷冻保鲜库与果品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上,从2014年起,扶持1-3家规模以上企业按照基地建设进度及规划要求,着手配套建设鲜果冷冻保鲜库与果品深加工厂,确保按期投产。
(二)种植基地规划与要求。2015年前,主要以德凤经坝寨、茅贡至九潮旅游干道沿线,以及德凤经岩洞至双江接高速公路沿线,德凤经中潮、永从至肇兴沿线等乡镇旅游干道区域,作为蓝莓种植基地建设规划的重点区域。规划基地原则上要求土壤PH 值为4.5-5.5,有机质含量8-12%,坡度30°以下,土质松软、通透条件好、保水保肥力强的黄壤或黄红壤的林地和坡耕地。
2012年启动200亩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于2012年5月底前落实地块并完成整地,于2012年6月底前完成植苗,确保达到规范化种植要求。
各相关乡镇要规划好蓝莓种植区域,按目标任务规划到山头地块。
四、工作措施
(一)县蓝莓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相关成员单位要认真按照《黎平县蓝莓产业发展建设规划》工作分工要求,履行职责,开展好工作。
(二)抓好蓝莓种植基地土地流转工作。
1.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协调集体或个人把符合蓝莓种植基地建设规划要求的林地、坡耕地用于蓝莓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每个乡镇,应明确至少1名领导和1名以上工作人员专门抓蓝莓产业基地建设土地流转管理工作;
2.健全规划基地建设区域村民发展蓝莓产业“一事一议”制度,增强广大农民参与蓝莓产业发展意识,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创造条件扶持乡镇蓝莓示范基地,带动蓝莓产业发展。3.全县上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营造浓厚蓝莓产业发展氛围; 4.林业部门要做好服务,确保宜林荒山荒地、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疏林地(残次林地)以及原设计树种造林成效差(以相关部门实地核实为准)的退耕还林林地等依法、有效流转,用于开发蓝莓产业基地建设。
(三)建立工作激励机制。
1.对积极协调集体所有林地坡耕地实施蓝莓种植、工作得力、服务到位且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由县人民政府按每亩奖励10元,其中5元奖励乡镇,5元奖励林地所在村。2.当年新建基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含50亩),经验收合格,按照林业、扶贫项目计划资金给予种苗补助; 3.国土部门按土地整治政策配套完善相关项目建设; 4.非土地整治项目的基地,按每30亩配套新建一口30立方米水窖,水窖盛水使用后,每口按水利部门政策予以补助; 5.基地建设规模在100亩以上,新建冷藏库的,经县蓝莓产业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合格,50-99立方米冷藏库给一次性补助1.5万元、100立方米以上冷藏库给一次性补助3万元。6.凡在我县投资开发蓝莓产业的单位或个人,总投资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由县人民政府签约实施;总投资200万元以下项目,可由乡镇人民政府签约实施,并报县蓝莓产业办、县监察、国土资源、审计等部门备案。
7.凡投资蓝莓精深加工企业,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企业同等待遇。
(四)鼓励干部、职工(特别是农林技术人员)参与蓝莓产业开发。
(五)强化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发展蓝莓产业氛围。在县电视台、政务服务中心电子平台等载体开设专栏,发布蓝莓产业信息,定时在各农村远程教育广播站播报蓝莓产业信息等,积极宣传我县蓝莓产业发展,提高群众知晓率。
(六)高标准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要按照规范化示范园要求,统一标准、统一技术,高标准、高起点地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集休闲、观光、品果为一体的园林式花果园与现代化果园,确保示范基地效果。
(七)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扩大种植面积和带动农民增收。
第六站
黎平县林业局
在黎平林业局,我们听取了林业局的各位领导的介绍,有林业局局长对我们介绍了整个黎平县的状况,黎平的东风林场是南方贵州省排名第一的基因库,也有天保工程的杨主任为我们介绍林业局天保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实施内容以及实施的现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关措施。黎平县是贵州省唯一一个设置有林业资源站的县城,黎平县林业资源站吴站长给我们介绍了黎平县的所有状况。第七站
龙架山森林公园
贵州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龙里县城郊,距离龙里县城1.5公里,总面积6079公顷。公园内延绵起伏的山脉好似群龙飞舞,因此而得名——龙架山。园区内珍稀植物众多,珍禽异兽活跃其间,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物种基因库。公园森林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省会贵阳近郊生态旅游明珠。
公园具有十分优越的旅游地理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距贵阳市区30分钟车程,距贵阳龙洞堡机场20分钟车程。有320国道、贵新高速、贵广高速、湘黔铁路、黔贵铁路相通,是贵阳市的后花园、贵州东南线旅游的第一站,是贵阳市民自驾游的理想选择。
公园具有强大的科技优势,设有“贵州高原濒危植物繁育中心”、“贵州省中亚热带珍稀植物园”、“贵州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现已引种培育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5种,桫椤、鹅掌楸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1种,贵州省级保护植物和特有树种54种,配有植物组织培养室。
第八站
扎佐林场
贵州省扎佐林场系贵州省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场部位于贵阳市北郊修文县扎佐镇,地域跨越修文、息烽、开阳、惠水县及白云区、乌当两区。
林场现有经营面积15.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9.3万亩,森林蓄积量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95%(未含已经营之惠水祥摆伐木场数据)。主要经营树种有柳杉、马尾松、华山松、杞木等。
林场下设三元、六屯、冷水沟三个分场,下设白云区靛山营林站、惠水柏龙营林站2个营林站。
林场现有在册职工442人,其中在职职工161人,离退休职工281人。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人,中级技术职称14人,初级技术职称39人,技术工人114人。
近年来林场在坚持主业建设的同时,按照“抢抓发展机遇、向外拓展空间、盘活现有资源、做大经济总量”的发展方针,积极与白云区、惠水县政府及当地村组沟通、协调,通过联营、承包等方式流转入当地宜林荒山近6万余亩,通过几年来的植树造林工作,早期流转入荒山林相已长势喜人。同时,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林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加大经济工作建设力度,先后引进了安泰、科开、天方、和仁堂等14家药厂、引进了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贵阳野生动物园等知名企业,同时于2010年建成了集饮食、娱乐为一体的“快活林”饮食文化街(一期)项目。
林场各项大胆地创新尝试,不仅改善了自身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得到省林业厅领导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认可,为地方生态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贵州省扎佐林场近年来,按照“用活现有资源、提高环境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突出公园建设、塑造对象形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森林生态经营的运转机制,以环境改善为基础,以公园建设为重点,以实施林地资源的增量储备和合理流转为途径,以经济快速增长为目的,发挥林场区位优势,将林场的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1996年1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项目落户在林场三元分场。1996年5月 与修文县海盛公司合资兴建“林海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1999年8月
引进贵阳绿之春园林有限公司,承包林场珍珠井分场100亩土地建绿化苗圃。2000年7月
通过招商引资,安泰药业落户林场三元分场。2000年7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和仁堂(奇士)制药有限公司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2001年8月
赖稼食府(红太阳山庄)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2001年11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长生(奥鑫)制药有限公司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2000年11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恒和(金康)医药供应有限公司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2001年12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天方药业有限公司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
2001年12月通过招商引资,贵州维康药业有限公司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2001年12月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医学科技开发药品销售部GMP技改项目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2002年12月通过招商引资,贵州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GMP生产线落户林场珍珠井分场。2002年12月通过招商引资,贵州丽康制药公司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2003年5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浩诚(金源)制药有限公司落户林场台墩坝分场。
2003年8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金格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生产线项目落户林场通过台墩坝分场。2005年3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在林场冷水沟分场破土动工。2008年3月 通过招商引资,贵州省景阳森林公园饮食文化街项目正式在林场场部动工。2008年,森林精气温泉项目正式立项。
五、实习总结
林业的地位及作用在我省甚至全国及全世界都得到重视。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事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季美的宏伟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必须管理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抓好退耕还林,优化林业结构,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林业职工和农民收入。
林业在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业,我们必须保护好天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和古树名木,努力营造好主要流域沙地边缘沿海地带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和堤岸防护林、努力营造好宜林荒山,同时还要加快林业结构调整部分、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快林业管理的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调动各方面发展林业积极性,来实现林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六、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实习存在的问题:时间倡促,虽说历时五天,但真正实习调查实践的却太少了,未能全面的分析实地情况。我们的知识面窄,未能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实习的全部意义。
建议:① 实习时在车上的时间很,但没有好好利用起来,以后老师们可以在车上进行一些讲解和介绍,或进行一些问答活动,这样使车程更轻松又能学到更多知识。
② 因为实习人多时间,实习时间也较长,而讲解的工作人员和老师有限,无法顾及的每个同学,难免会有同学漏掉一些内容,所以在实习前,可以对实习地相关信息,或要讲解的内容打印成册,发与同学们,这样就能使每个同学都了解到更多内容。
③ 实习目标应该更明确,在总的目标下,对于每个分的实习地点下,都应该有更明确的实习目标,避免同学们的盲目感。
④ 实习缺少少了苗圃相关内容,苗圃是林学的一个大块,以后实习路线上,可能的话可以试着涉及有关苗圃的实习内容。
七、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本次实习圆满结束。老实说,这几天确实还是有点累,但每个同学都觉得非常的快乐开心,甚至有累到在车上睡觉的同学,在睡觉时嘴角还挂着丝丝的微笑。这是因为通过这次实习,不且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间以及同老师们的感情,将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次实习为我们林学系同学们绘制了一个蓝图,指明了一个方向,电容了一盏心灯。在整个实习工程中,老师的高风亮节,社会竞争的残酷无情,课内只是的枯燥却实用,实践知识的单调却有效。这次实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是它给我们的震撼却是不可替代,相信这次实习将会永远的烙到我们林学每一个人的灵魂中。
林学专业野外实习管理模式探讨 篇2
关键词:林学类专业;野外实习;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8-162-02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Models of the Forestry Fiel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un Yueyan et al.
(Forestry Colleg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estry as an Example,the process of practice management on different levels is discussed,the research result can affor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iel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relative majors.
Key words:The forestry;Field practical;Management models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自成立以来,坚持每年组织大三本科生到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課程综合实习,野外实习已成为我校林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野外实习既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灌输式”课堂教学的单一现象,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寓学于乐”、让老师“寓教于乐”,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相关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及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1-2]。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为例,主要从学院分级管理角度来探讨实习前的管理,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实习结束后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完善该专业野外课程综合实习提供理论指导。
1 野外实习的分级管理模式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的野外实习实行分级管理的模式如下:教学院长→系主任→任课教师→系主任→教学秘书。
教学院长督促系主任按照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安排、执行实习任务;由系主任组织相关任课教师负责完成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的制定等前期准备工作及安排任课老师按照实习计划准时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班委把实习报告装订成册交给系主任,由系主任组织任课教师评阅实习报告,将实习成绩和实习报告交系主任,组后系主任统一交给院教学秘书,由教学秘书保存实习报告和成绩并存档。
2 实习前的管理
2.1 野外实习任务的安排 按照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每年春季学期(第六学期,主要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已经完成)教学院长督促系主任上交实习计划,经院领导审议通过后,安排系主任组织大三学生到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综合实习。
2.2 制定实习计划 野外实习是林学专业本课教学的必修环节。教学计划经院领导审议通过后,教学院长安排系主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习大纲和路线来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
2.3 实习动员 系主任制定好详细的实习计划后,出发前组织召开师生动员大会,把具体的实习安排通知到学生和教师,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野外实习,把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 实习过程中的管理
3.1 教师的管理 参加实习的教师包括各门实习课程的指导教师(负责相关课程的实习)、生活后勤教师(负责学生的食宿及相关生活要求)及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安全、了解学生的生活、实习情况),由学院统一指派。实习指导教师要服从学院领导和实习负责人的具体安排,协助管理学生生活起居、安全和实习情况。生活后勤教师和辅导员跟随学生一起出发,课程指导教师应于实习前一天到达实习地点,做好实习准备工作。到达实习地点后,按照日程安排,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按照实习目的、要求及实习内容开始调查、记录及标本采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课程实习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野外调查、记录和整理调查资料的方法,学习动物、植物、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及压制方法,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野外工作的能力。
3.2 学生的管理 由于实习学生较多,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实习小组的组长。各组长实习前通知组员携带相关的实习仪器、生活用品等;在实习时负责清点人数整队并及时传达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将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反馈给指导教师;每门课程实习结束后,组织组员编写实习总结和心得体会。学生应按要求完成实习内容,做好实习记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和内业工作。
4 实习结束后的管理
4.1 调查数据及资料的管理 野外实习结束后,实习的学生按小组对采集到的标本(动物、植物、微生物)整理归类并制作成标本以便保存;人工及天然林调查数据、样地及标准地调查数据、森林种群及群落数据、土壤、自然地理景观及森林景观图片等进行整理分析,结合野外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撰写各门课程的实习总结报告。
4.2 实习成绩评定 各门课程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作业和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提出所负责课程的建议成绩,系主任结合各任课教师的评定成绩给出综合成绩。
4.3 总结经验教训 实习工作全部结束后,教学院长安排系主任组织各实习教师召开教研活动,分析野外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认真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取长补短,为今后的实习奠定基础。
5 几点建议
5.1 实践教学方法需改进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目前传统的实践教学是教师边走边讲,学生边走边记[3]。笔者认为,可在野外实习出发前先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播放具体实习地点的生态现象,然后通过实地讲解,最后在撰写实习报告时形成科学思维,真正实现“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问、有所悟”,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释现实问题。
5.2 实践教学基地需多样化 建议野外综合实习专业基础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可增加具有一定特色的森林旅游景区;专业课程可根据课程体系的侧重点不同优化选择特色实习地点,增加实习地点。
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致谢 篇3
本文是在导师吴承祯教授、何东进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同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也得到了洪伟教授、林思祖教授、郑郁善教授、马祥庆教授、陈世品副教授等老师给予的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我有幸师从吴承祯教授和何东进教授从事林业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三年来,二位导师广博深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高尚的为人风范深深激励着我,鼓励着我,孜孜不倦地教诲让我在研究项目立题、研究方案实施、数据收集、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帮助。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二位导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三年来对我的不倦教诲。另外,洪伟教授、林思祖教授、郑郁善教授、马祥庆教授、陈世品副教授等老师在我三年的在职研究生学习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不仅是我的领导,更是我的老师,三年来教诲我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与他们点点滴滴的帮助和照顾是分不开的。此外,我的同事黄嘉琦、吴琼华、林立群、杨莹、张再垡、陈文、王德海、黄智勇、沈锐强、林栋、魏丽卿、陈岚等老师以及在职硕士研究生班的同学们也为我能顺利完成论文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再一次向这些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当然,尤其是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理解和关怀一直以来都是我学习和工作上最大的动力,正是家人在时间上和精神上给予我的最大支持,才使我能够心无旁鹜地完成学业。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妻子。
最后,谨以此文向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我三年在职学习生涯中给予我的指导、帮助、关心和支持。
最新畜牧兽医专业实习报告 篇4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养殖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记得初到公司里时,我拿到的他们给予的一些专业书籍,理解也仅停留在字面上,这里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既新鲜也处处存在挑战。不懂就学,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了各相关资料,并从网络上摄取了大量的有用素材,再加上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养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我们的公司不仅仅是养猪的聚集地,更重要的是作为养猪主人交流的地方。在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我知道了工作和学习的差别,这样的差别也让我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
在实习中我们知道了工作和在学校学习完全是不一样的,在学校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在工作中完全要靠自己自主的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那些老员工会毫不吝啬的把他们多年的经验教授给你,让你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做起工作来就更顺手。
虽然在学校也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还是没有工作中体现的那么明显,在工作中团队精神尤其重要。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学校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这个小的社会中我们也在学习着怎么样来为人处事,但是毕竟还是比较没有那么老道或者说是左右逢源。但是在社会中我们碰到的事情多了,次数多了,我们就能够很快学会怎么样来处理社会中的事情,就能够学会怎么样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在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在实习中,要学会自主学习,要有团队精神,要懂得为人处事,要有积极学习的态度,要懂得礼貌对人等等,很多的东西在学校是学不到的,通过实习这一实践训练,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经验,获得提高。
虽然实习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有时候会感觉很累,累倒你会不想再回到实习的地方去,但是等你恢复过来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我今天又做了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疲惫被驱散了。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东西。这些将会使我终生受益的,期望我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20xx年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理论,但从未付诸实践过,也许等到真正运用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需要更加努力的奋斗下去。
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就业前景 篇5
林学专业主要课程:
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旅游管理、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林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农学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林学专业就业率及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率:35.62%。
热门分析: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地球上森林的面积正在急剧萎缩,从南美洲到非洲再到亚洲,森林破坏皆十分严重。同时,因为森林资源的破坏,土地沙化日益严重。
考生类别:理工类。
就业前景:主要到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云南、辽宁、湖北、陕西、广西。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就业行业或部门 百分率
民营及私营企业 6.94%
录取研究生 6.12%
机关 4.87%
其他事业单位 3.80%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 3.34%
科研设计单位 2.67%
部队 1.76%
高等学校 0.88%
三资企业 0.45%
其它 0.07%
注: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林学50.44%、森林保护40.12%、经济林36.11%、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15.79%。
最新林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6
在专委会主任委员、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昌的主持下,参会领导和代表在参观了仙湖植物园引种区、科研区之后,针对“园林植物区划及专利花木的市场应用”“乡土植物的开发与应用”及“植物与生态景观规划的创新思路”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会人员认为我省园林植物应用存在科研不受重视、水平较低、人才流失严重;重大树,轻中小规格植物;大树进城导致大树原生地生态受到破坏;园林行业法规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重视乡土植物科学研究及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开展外来园林植物对生态群落影响的研究,优选适宜的外来植物这两个思路。建议由专委会牵头,加强保护新优园林植物专利权,引导乡土植物产业链开发,引导规范化、标准化的行业行为,开拓创新、提升科研水平,以引导园林植物科学应用,发挥园林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彭承宜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专委会采取委员单位轮流承办会议的方式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专委会不仅是委员单位的交流平台,更要能解决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林学083树木学实习报告第二组 篇7
(一)实习报告
——野菜资源调查
实习小组:林学083班第二组
组
长:汪梦梅
组
员:何天驰 于培培 宋雪恩 沈天垚
缪心栋 牟梦晓 屠晓群 陈
咪
指导老师:金水虎 李根有 马丹丹
实习时间:2010年7月9日~7月15日
实习地点:浙江临安清凉峰镇顺溪村
各成员最终将改后的内容复制并替换对应内容,因为我改在这份,时间什么的全改过了。到最后的时候,组长检查,吧这段红色字删掉,千万不要忘记
前言
树木学是林业院校所开设的一门特色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树木的形态识别及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利用的学科,学好并掌握这么门课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有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很好,只有通过实践,将课本上的知识用于实践,我们才能更好的运用。
这次为期7天的实习使我们把课堂上的知识与实践生动结合起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也使同学们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学习和训练。要求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掌握浙江临安林区200余种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特点,生态习性,以及经济利用价值,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树种间的生物关系,学会野外植物调查的方法及有关工序,都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我们于2010年7月9日开始在浙江西部的临安市境内进行了一次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专业基础课——林学基础综合实习的第一部分:树木学实习。7月9日至7月15日,我们以临安清凉峰镇顺溪村为实习中心地点。实习主要分两部分:外业和内业。外业主要是到野外采集标本,带着修枝剪、海拔仪、采集袋、相机、手持放大镜等工具,严格遵循野外采集记录的两条原则进行野外记录;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掌握各种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两个半天以及一整天,共三次。内业主要是压制当天采回来的标本,通过查询《浙江植物志》等工具书,填写好标本签并且对采集来的植物做了分类和形态特征的认识等工作,在压制与填写过程中,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以便加强印象。
在这为期7天的树木学实习中,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学们采集标本、认植物的热情。我们在金水虎老师老师的带领下,不仅巩固了在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从而学到了很多课堂中所学不到的知识;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发扬了吃苦耐劳的作风,是一次很有意义的野外实习。
水芹菜
革命菜
败酱
灰藜
垂盆草
树参
何首乌
龙葵
牛尾菜
鸭跖草
鱼腥草
豆腐柴
虎杖
大青
栀子
薜荔
酢浆草 珍珠莲
目录
引言…………………………………………………………2
1.实习地概况………………………………………………7 2.调查方法、时间与路线…………………………………7 3.实习过程与内容…………………………………………7 4.结果与分析………………………………………………8 4.1总体结果………………………………………………8 4.2主要野菜植物简介……………………………………9 5.实习体会与建议…………………………………………15 6.参考文献…………………………………………………16 7.附录………………………………………………………17
1、实习地概况
顺溪隶属临安市清凉峰镇。距锦城镇92公里,是临安市最西部的山村之一,杭徽公路穿村而过,再往西行5公里便是浙、皖两省交界处的昱岭关,关西属安徽地界,沿顺溪坞往南约7.5公里与淳安县接壤,西北和安徽绩溪县毗邻。
驻地海拔360米,多年平均气温为15.9℃,七月为最热月,历年平均是最高气温为28.1℃,昼夜温差大,气候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悬殊。1月为最冷月,历年平均最低气温为3.4℃。极端高温41.9℃(1996年8月6日),极端低温-13.3℃(1967年1月16日)。平均日照明数1939小时,无霜期234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6月雨量最多,12月雨量最少,平均相对湿度为76%。保护区地形隆起,海拔抬升迅速,落差较大,沟谷众多,人为活动较少;处于亚热带温和湿润区,季风型气候明显,暖平流易进难出,冷平流易出难进,具有垂直差异的地带性气候特征。在海拔650米以下以红壤土份为主,650米以上有黄土和岩性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就座落在顺溪的西北方向,浙皖交界处的临安市境内,总面积11525公顷。主峰清凉峰海拔1787.6米,为浙西第一高峰,素有“浙西之巅”之称。清凉峰是珍稀动植物的王国,是国内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保护区之一。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976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银缕梅等三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植物有16种。
2、调查方法、时间与路线
2.1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顺溪村,直源等
采集标本:以采集木本为主,辅以草本采集;草本全株挖取,木本剪取。
观察记录:在采集同时做好标签和野外记录,如海拔,植物高度,习性等。
标本压制与鉴定:对植物进行修枝并及时压制与鉴定。
查阅资料:浙江植物志和其他相关资料。
2.2 时间与线路
2010年7月9日 顺溪村——耖沙潭沿路
2010年7月10日 顺溪村——新燕——阳川——昱岭关沿路
2010年7月12日 顺溪村——顺溪坞直源沿路
3、实习过程与内容
各小组分配好组员任务,在老师带领下,按指定线路采集所需植物标本并及时压制、鉴定标本。对于已压制的标本尽量做到每日一翻,确保标本快速干燥,防止标本霉烂。同时每位同学应该记忆树种特点,做到实习结束后能够识别一定数量的植物。
7月9日
下午顺溪村至耖沙潭沿路采集树种,共57种;晚上压制标本并鉴定识记树种。
7月10日
上午沿路至昱岭关采集标本,共79种;晚上压制鉴定新采集标本,并对前一天压制的标本进行翻新换纸并整理。
7月11日
内业。翻标本,再次记忆树种特征,识别已采集到的标本。
7月12日
白天去直源并采集标本,共采集树种136种;晚上压制鉴定新标本,翻看已压制第标本。
7月13日
全天内业。压制直源采回的标本并鉴定识记树种。7月14日,全天内业,整理标本并换纸,再次记忆 7月15日
考试
4、结果与分析 4.1 总体结果(这个我不知道啊,你看看,多少树种改一下)
经鉴定,实习期间共采集了272号标本,鉴定出257种植物标本,属于84个科。其中蕨类植物有3个科,分别为堇菜科、海金沙科、卷柏科,包括3个种;裸子植物有3个科,分别为杉科、柏科、红豆杉科,包括3个种;被子植物有80个科,分别是透骨草科、罂粟科、银杏科、三白草科、杨柳科、胡桃科、桦木科、壳斗科、榆科、桑科、荨麻科、铁青树科、蓼科、藜科、苋科、商陆科、毛茛科、木通科、防己科、木兰科、腊梅科、樟科、虎耳草科、海桐花科、金缕梅科、杜仲科、悬铃木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苦木科、楝科、大戟科、漆树科、冬青科、卫矛科、省沽油科、槭树科、清风藤科、凤仙花科、鼠李科、葡萄科、杜英科、椴树科、猕猴桃科、山茶科、藤黄科、大风子科、旌节花科、胡颓子科、蓝果树科、八角枫科、桃金娘科、野牡丹科、五加科、伞形科、山茱萸科、山柳科、杜鹃花科、紫金牛科、报春花科、柿树科、山矾科、安息香科、木犀科、马钱科、夹竹桃科、马鞭草科、茄科、茜草科、忍冬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天南星科、鸭跖草科、百合科、兰科、紫草科和苦苣苔,包括253种。
4.2浙江临安顺溪主要野菜植物介绍
4.2.1龙葵 Solanum nigrum(茄科 Salanaceae)
形态特征:一年生直立草本。茎高30~60cm。多分枝,有纵棱,棱上疏生细毛。也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9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而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不对称,稍下延至叶柄,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波状浅齿,两面无毛或疏生短柔毛;叶柄长1~2.5cm。蝎尾状花序近伞形状,腋外生,有花4~10朵;总花梗长1~2.5cm,具短柔毛;花梗长5~10mm,下垂,稀具短柔毛;花萼小,浅杯状,长约2mm,花后不增大,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冠白色,辐状。长约7mm,5深裂,裂片椭圆形,长约4mm;雄蕊5,不伸出花冠外,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黄色。长约1.2cm,孔裂,顶孔向内;子房卵形,无毛,花柱中部以下具白色绒毛,柱头小,头状,与雄蕊等长。浆果球形,直径4~6mm,熟时紫黑色,有光泽。种子多数,卵形,直径约1.5mm,黄色,具细网纹。花期6~9月,果期7~11月。
分布:产全国各地。生长与山坡林缘、溪畔灌草丛中和村庄附近、田边及路旁。分布与全国各地。亚、欧、美洲的温带至热带地区也有。
食用部分:幼苗 采收季节:春
处理与食用方法:水烫、漂洗。炒食或凉拌。其他用途:全草药用,能清热解毒,平喘,止痒。
4.2.2革命菜Gynura crepidioides Benth.(菊科 Compositae)
一年生高大草本;茎直立,高50-120cm,具纵条纹,光滑无毛,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7-12cm,宽4-5cm,先端渐尖,边缘有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分裂,两面近无毛;叶柄长1-2.5cm。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圆锥状聚伞花序;总苞圆柱形;总苞片2层等长,条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白色,顶端有短簇毛;花全为筒状两性花,粉红色,花冠顶端5齿裂,花柱分枝有细长钻形的附器。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纵条,被毛;冠毛丰富,白色。花果期9-11月。
分布地区:产全省各地。生于海拔400-900m的山坡或沟边 食用部位:嫩茎叶。采收季节:春。
处理及食用方法:水烫、浸泡,炒或凉拌;炒食甜滑可口,味道极美。其他用途:茎叶可作绿肥。
4.2.3青葙 Celosia argentea Linn.(苋科 Amaranthaceae)
一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绿色或带红紫色,有纵条纹。叶互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cm,宽1~3cm。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淡红色,后变白色,苞片3;花被片5;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子房上位,柱头2裂。胞果卵形,盖裂。种子扁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9月。
分布地区:产于全省各地,生于平原或山坡;有栽培,几遍全国。食用部位:嫩茎叶 采收季节:春夏
处理及食用方法:将青箱洗净去杂后炒食或凉拌。
其他用途:种子具有药用作用,可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4.2.4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Harms)Merr.(五加科Araliaceae)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无毛,有许多半透明红棕色腺点,二型,不裂或掌状深裂;不裂叶生于枝下部,椭圆形、长椭圆状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7-10cm,宽1.5-4.5cm;分裂叶生于枝顶,倒三角形,有2-3掌状深裂;全缘或有锯齿,三出脉,两面网脉均隆起。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5个组成复伞形花序;萼缘有5细齿;花瓣5,淡绿白色;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基部合生,顶端分离,果期离生的部分向外反曲。果几球形,直径5-6毫米,有5稜,每稜又有纵脊3条。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除北部平原外,全省各地均产。生于海拔200-1200米的山谷西边石隙旁或山坡林中禾林缘。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
食用部位:嫩叶; 采收季节:春、夏;
处理及食用方法:清香鲜嫩、松脆爽口,可炒食、煮汤或凉拌。
其他用途:根、树皮及叶入药,有驱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 4.2.5 香椿 Toona sinensis(A.Juss.)Roem.(楝科 Meliaceae)落叶乔木,高达25m;树干挺直;树皮灰褐色,浅纵裂,老时薄片状脱落。小枝暗黄褐色,粗壮,幼时被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有特殊气味,小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红色,基部膨大,无毛;小叶片纸质或近纸质,卵状披针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尾尖,基部圆形,稍偏斜,全缘或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通常稍呈粉绿色,两面无毛,无斑点,仅于下面脉腋有髯毛,侧脉下面稍隆起;圆锥花序顶生,比复叶长或稍短,无毛或被短柔毛,有多数花;花有香气,花萼无齿裂或浅波状,被微毛或睫毛;花瓣白色,长椭圆形,先端钝,无毛;花盘近串珠状,无毛;子房上位,花柱比子房长,柱头盘状。蒴果褐色,有苍白色小皮孔,狭椭圆形,基部狭,果瓣薄。种子上端有膜质长翅。花期5-6月,果期8-11月。
产全省各地。生于向阳山坡杂木林内或山谷溪旁疏林缘,常栽培与村边、路旁、房前屋后。从辽宁南部以南,西至甘肃,东至华东,南至海南,西南至四川均有分布和栽培。
食用部分:幼芽、嫩叶 采收季节:春
处理与食用方法:沸水烫一下,清水冲凉,沥去水分,切细。凉拌、拌豆腐、炒鸡蛋、炸香椿鱼或晒干菜、盐渍保存。清香爽口、风味独特。
其他用途:木材耐腐,材色美丽,可供建筑、船舶、车辆、家具、农具、乐器等用;嫩芽称“香椿头”,味美可生食、熟食或腌食,各地常作蔬菜栽培;枝、叶入药,有清热止血、止痛之效;种子可榨油。
4.2.6地肤 Kochia scoparia(linn.)Schrad.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cm一1.5m。茎直立,多分枝;分枝与小枝散射或斜升,淡绿色或浅红色,幼时有软毛,后变光滑。叶片线形或披针形,长3—8厘米,宽4—12毫米,两端均渐狭细,全缘,无毛或有短柔毛;无柄。花无梗,1—2朵生于叶腋;花被5裂,下部联合,结果后,背部各生一横翅。胞果扁球形,包在草质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分布地区: 各地普遍分布,生于荒野、宅边、路旁,也有栽培;分布遍及全国各省,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也有。
食用部位:幼苗及嫩茎叶。采收季节:夏季,初秋
处理及食用方法:炒食或做馅,也可烫后晒成干菜贮备,食时用水发开。
其他用途:观赏栽培;药用,地肤性味寒,有清热解毒、利尿等作用。地肤种子含油量约15%,供食用和工业用。
4.2.7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多年生草本,高14—45cm。匍匐茎细长,分枝,红紫色。叶通常数枚至10余枚基生;叶片肉质,圆形或肾形,长1.5—7cm,宽2.2—8.5cm,基部心形或截形,上面绿色,常具白色或淡绿色斑纹,下面紫红色,两面被伏毛,边缘浅裂并具不规则浅牙齿;叶柄长可达14cm,基部扁宽,与茎均有赤褐色伸展的长柔毛。花序疏圆锥状,被短腺毛;花梗长5—10mm;苞片披针形,具柔毛;花不整齐;萼片5枚,卵形,花时反折;花瓣白色,5枚,上方3枚小,有黄色及紫红色斑点,卵形,下方2枚大,无斑纹,披针形,雄蕊10枚,花丝棒状。蒴果宽卵形,顶端呈喙状2深裂。种子卵形,具瘤状突起。花期4—8月,果期6—10月。
产安吉、德清、杭州、临安、建德、等地。生于山地阴湿处、溪边石缝及林下。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或及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朝鲜、日本、菲律宾也有。
食用部分:叶 采收季节:春至秋
处理与食用方法:洗净,水烫,漂洗。炒、凉拌、做汤或拖面油炸。
其他用途: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痛,主治中耳炎、咽炎等症。也可盆栽供观赏。
4.2.8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百合科Liliaceae)
攀援草本。根状茎不甚发达,具粗壮发达的须根。茎长1—2m,近中空,干后凹瘪而具沟槽,无刺。叶片草质至薄纸质,卵形、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6cm,宽2—10cm,先端凸尖,骤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至近圆形,二面无毛,具5—7主脉;叶柄长0.7—2cm,具卷须,翅状鞘极短或线状披针形,长为叶柄的1/5—1/2,全部与叶柄合生,脱落点位于叶柄顶端的稍下方。伞形花序具多数花;总花梗长1—7cm,纤细,有数条纵棱,有时棱上具细小的乳头状突起;花序托稍膨大;小苞片花期不脱落;花黄绿色;雄花花被片长约4毫米,雄蕊6,花药镰刀状弯曲,长约1,5mm;雌花较雄花略小,通常无退化雄蕊。浆果直径7—9mm,成熟时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全省各地。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上帝路边或沟边草丛中。分布于除西藏、宁夏、青海、新疆及内蒙古外的全国各省、区。日本、朝鲜、菲律宾也有。
食用部分:嫩芽、幼叶 采收季节:春至夏初
处理与食用方法:水烫。凉拌、拖面油炸、切丝炒蛋、切段炒肉丝或做汤。
其他用途:根有祛风、活血、散瘀之效,能治头痛、头晕、风湿痹痛、白带过多、跌打损伤、淋巴结核。
4.2.9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inn.(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叶互生,带肉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狭
[2]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苞片心状卵形,绿色;花被6,2列,绿白色,小形,萼片状,内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状披针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蓝色,成花瓣状,卵圆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发育;蜂蕊1,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压扁状,成熟时裂开。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暗褐色,有皱纹而具窝点,长2~3毫米。花期夏季。
产于全省各地,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缘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实用部位:嫩茎嫩叶 采收季节:6~7月
处理及食用方法:将鸭跖草去杂洗净,焯一下捞出切段,与猪肉煸炒熟即可。也可与鸡肉同炖,汤鲜清香。
其他用途: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发热口干,或表热证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或毒蛇咬伤;痢疾;热淋,小便短赤,或水肿,小便不利而有热者。4.2.10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三白草科Saururaceae)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腥臭味。根状茎细长,横走,白色。茎上部直立,基部伏生,紫红色,无毛。叶互生,心形,长3-8cm,宽4-6cm,密生细腺点,先端急尖,全缘,老时上面微带紫色,下面带紫红色,两面除叶脉外均无毛;叶柄常有疏毛;托叶膜质,披针形,基部与叶柄连合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长1-3cm,基部有4片白色花瓣状总苞;总苞倒卵形或长圆状侄 卵形,密生腺点;花小而密,两性,无花被,苞片线形;雄蕊3枚,花丝细长,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离。蒴果壶形,项端开裂。种子卵圆形,有条纹。花期4-7月,果期6-9月。
产全省各地。喜生于背阴湿地、林缘路边、田塍上、沟边草坡或草丛中。分布于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日本也有。
食用部位:嫩叶; 采收季节:春、夏 处理及食用方法:用清水洗净后,用沸水烫一下,倾其苦水,再漂洗几次,去掉苦腥味,即可凉拌、炒食。
其他用途:消炎、解毒、驱虫;主治肺脓疡、肺炎、支所管炎、肠痛、痢疾、尿路感染、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4.2.11豆腐柴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落叶灌木。幼枝有上向柔毛,老枝变无毛。叶片纸质,揉之成团有气味,卵状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长4~11cm,宽1.5~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有疏锯齿至全缘,两面无毛有短柔毛;叶柄长0.2~1.5cm。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塔形圆锥花序,几无毛;花萼杯状,长1.5mm,果时略增大,5浅裂,裂片边缘有睫毛;花冠淡黄色,长5~8mm,外面有短柔毛和腺点,顶端4浅裂,略呈二唇形;雄蕊内藏。核果倒卵形至近球形,幼时绿色,熟时紫黑色。花期5~6月,8~10月。
产全国各地,但舟山群岛未见。生长于14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或林缘。分布华东、华中、华南及四川、贵州等地。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宁波。
食用部分:嫩叶 采收季节:春至夏初
处理与食用方法:富含果胶。捣烂过滤做“树叶豆腐”食用或水烫后加酱油、醋、辣油、味精等凉拌,美味可口;也可与肉丝烹炒,别具风味。
其他用途:也可制豆腐,供食用,也可提取果胶;根、也入药,治阑尾炎、无名肿毒,烫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及毒蛇咬伤等。[4][3]4.2.12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蓼科 Polygonaceae)
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直立,丛生,基部木质化,分枝,无毛,中空,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叶有短柄;叶片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宽5-9cm,顶端有短骤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成腋生的圆锥状花序;花梗细长,中部有关节,上部有翅;花被5深裂,裂片2轮,外轮3片在果时增大,背部生翅;雄花雄蕊8;雌花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椭圆形,有3稜,黑褐色,光亮,包于增大的翅状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9-10月。
产全省各地。生于山谷溪边、海岸、沟旁积路边草丛中,海拔高度可达1200m处。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江西、福建、台湾、云南、四川和贵州,朝鲜,日本也有。
食用部位:嫩茎、幼叶; 采收季节:春;
处理及食用方法:嫩茎去皮去节。切段压裂加盐、糖、麻油凉拌或做沙拉。酸甜松脆、清爽可口。嫩叶水烫后可凉拌、炒食;
其他用途:根状茎药用,有活血散痰、祛风解毒、消炎止痛、去湿热黄疸、治慢性气管炎、降低血脂等功效;全草可作兽药,治牛鼓胀症、黄蜂胃病;并可制农药,对防止螟虫、蚜虫等有效;根状茎和叶都含鞣质,可提制栲胶。
4.2.13大青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灌木或小乔木,枝内中髓色白而坚实。叶长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6-17cm,宽3-7cm,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无毛;叶柄长1.5-4.5cm。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有柑桔香味;花萼粉红色,长约3mm,结果时增大,变紫红色;花冠白色,花冠筒长约1cm,顶端5裂,裂片长约5mm。果实球形或倒卵形,成熟时蓝紫色,直径5-7mm。花果期7-12月。
全省各地均产。生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平原、丘陵、山地林下或溪谷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朝鲜与马来西亚也有。
食用部位:嫩叶; 采收季节:春;
处理及食用方法:水烫、浸泡,炒或凉拌;
其他用途:根叶入药,有凉血、清热、解毒、利尿之效,主治菌痢、咽喉炎、扁桃腺炎、黄疸、丹毒、偏头痛、虫咬、蜂螫等症。叶大而丰富,柔嫩,牛、羊喜食;切碎后可喂猪;采摘后发酵或晒干制成草粉,供家畜和猪、禽利用。4.2.14薜荔Fiicus pumila Linn.(桑科 Moraceae)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二型:营养枝上的叶片小而薄,心状卵形,长约2.5厘米或更短;果枝上的叶片较大,革质,卵形椭圆形,长4—10cm,先端钝,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有短柔毛,网脉突起成蜂窝状;叶柄粗短。隐头花序具短梗,单生与叶腋,基生苞片3;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隐头花序中,隐头花序长椭圆形,长约5cm,径约3cm,雄花生于孔口,有梗,萼片3—4,条形,雄蕊2—3;瘿花有萼片4—5,花柱较短;雌花生于里一隐头花序中,稍大,梨形,雌花有梗,萼片4—5,条形,花柱较长生于子房一侧的总部。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产于全省各地。常见于攀援于树上、墙上或溪边岩石上。我国长江及南各省都有。食用部分:雌榕果 采收季节:夏、秋
处理与食用方法:剖开榕果,取出瘦果装入纱布袋,在冷开水中搓出胶质,置片刻即凝成凉粉,加糖、桂花、薄荷油及冰块后食用。为暑期极好的清凉食品。
其他用途:根、茎、藤、叶及未成熟的隐花果可入药。瘦果可做凉粉使用。4.2.15紫藤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豆科Leguminosae)落叶木质藤本;茎皮黄褐色。嫩枝伏生丝状毛,后渐无毛。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7—13枚;托叶线状披针形,早落;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1cm,宽2—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小托叶针刺状。总状花序生于去年生枝顶端,下垂,花密集;总花梗及花序轴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梗长1—2cm,被短柔毛;花冠紫色或深紫色,旗瓣近圆形,长约2cm,有短柄,翼瓣和龙骨瓣稍短于旗瓣。荚果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约10—20cm,扁平,密被灰黄色绒毛;有1—3粒种子,成熟时开裂。花期4—5月,果期5—10月。
产全省各地。生于向阳山坡、沟谷、旷地、灌草丛中或疏林下。我国北自辽宁、内蒙古,南至广东、广西均有野生或栽培。
食用部分:花 采收季节:春
处理与食用方法:花洗净,晒干,加盐拌匀,切细、和面,做“炸藤萝饼”,也可鲜花加葱丝挂糊油炸食用。
其他用途: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制绳索或造纸;根、茎皮及花均入药,能利尿消肿、解毒驱虫、止吐泻;种子有防腐作用。常作庭园栽培树种,供观赏。4.2.16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杜鹃花科 Ericaceae)
常绿灌木,高1-4m,分枝多;幼枝有灰褐色细柔毛。叶革质,椭圆状卵形、狭椭圆形或卵形,长2.5-6cm,宽1-2.5cm,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尖硬细齿,上面有光泽,中脉两面多少疏生短毛,网脉下面明显;叶柄长2-4mm。总状花序腋生,长2-6cm,有微柔毛;苞片大,宿存,长5-10mm,边缘有疏细毛;花梗短;花萼5浅裂,裂片三角形,有细柔毛;花冠白色,通常下垂,筒状卵形,长5-7mm,5浅裂,有细柔毛;雄蕊10,花药无芒;子房下位。浆果球形,直径4-6mm,幼时有细柔毛,熟时紫黑色,稍被白粉。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全省各地均产。从低海拔的丘陵到海拔1700米的山地,生于酸性土的山坡灌丛或林下。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南至台湾、广东(海南岛);朝鲜,越南,日本,泰国也有。
食用部位:嫩叶; 采收季节:春;
处理及食用方法:捣汁浸米做“做乌米饭”食用。
其他用途:浆果味甜,可生食。根:散瘀,消肿,止痛。治牙痛。果:强筋,益气,固精。根:主治跌打损伤肿痛,鲜根捣烂水煎外洗。
4.2.17紫藤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豆科Leguminosae)落叶木质藤本;茎皮黄褐色。嫩枝伏生丝状毛,后渐无毛。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7—13枚;托叶线状披针形,早落;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1cm,宽2—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小托叶针刺状。总状花序生于去年生枝顶端,长15—30cm,下垂,花密集;总花梗及花序轴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梗长1—2cm,被短柔毛;花冠紫色或深紫色,旗瓣近圆形,长约2cm,有短柄,翼瓣和龙骨瓣稍短于旗瓣。荚果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约10—20cm,扁平,密被灰黄色绒毛;有1—3粒种子,成熟时开裂。花期4—5月,果期5—10月。
产全省各地。生于向阳山坡、沟谷、旷地、灌草丛中或疏林下。我国北自辽宁、内蒙古,南至广东、广西均有野生或栽培。
食用部分:花 采收季节:春
处理与食用方法:花洗净,晒干,加盐拌匀,切细、和面,做“炸藤萝饼”,也可鲜花加葱丝挂糊油炸食用。其他用途: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制绳索或造纸;根、茎皮及花均入药,能利尿消肿、解毒驱虫、止吐泻;种子有防腐作用。常作庭园栽培树种,供观赏。4.2.18菊芋 Helianthus tuberosus Linn.(菊科 Compositae)
多年生草本。地下茎块状。茎直立,高1~3米,有分枝,被糙毛及刚毛。下部叶通常对生,上部叶互生;下部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有时微心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有短粗毛,下面被柔毛,具离基三出脉,有长柄;上部叶片长椭圆形至宽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成具狭翅的短柄。头状花序直径5~9厘米,少数或多数,单生于枝端,直立;总苞片多层,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外面被短伏毛;托片长圆形,先端不等3浅裂;缘花舌状,黄色,舌片长椭圆形,开展;盘花管状,黄色。瘦果楔形,上端有2~4枚锥状扁芒。花果期8~10月。
原产北美。全省各地亦较为常见。我国各地普遍栽培。食用部分:块茎 采收季节:秋至春
处理与食用方法:洗净,切片炒食、做沙拉或醋渍、盐渍、酱渍食用 其他用途:块茎俗称“洋姜”,富含淀粉,可使用或作酱菜,也能提制酒精和白酒;也可作猪饲料;茎皮纤维亦可作工业原料。
4.2.19珍珠菜 Lysimachia clethroides Duby(报春花科 Primuaceae)
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根茎。茎直立,高45~100cm,圆柱形,下部近无毛,上部生棕色渐尖,基部楔形,渐狭窄成短柄,幼时上面具贴伏短毛,下面脉上毛较长,两面疏生黑色腺点。总状花序顶生,初时稍短,果时伸长可达34厘米;苞片线形,长5~8(~15)mm;花梗长5mm,果期长达1cm;花萼5深裂,长2.5~3.5mm,裂片椭圆形,散生黑色腺点,边膜质,有缘毛;花冠白色,管状钟形,长6~9mm,裂片长圆形,有时上端散生黑色腺点,直径约2.5mm,具宿存长约2mm的花柱。花期6~7月,果期8~10月。
产全省各地。生于山坡林下及林缘。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及东北均有分布。日本,朝鲜也有。
食用部分:幼苗 采收季节:春
处理与食用方法:沸水烫1min,清水浸泡4h。炒或做汤。
其他用途:全草入药,消炎活血,去风湿,又可治蛇咬伤等;种子含油,可制皂用;叶可作饲料。
4.2.20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伞形科Umbelliferae)
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全体无毛;茎具叉状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三角形,宽2-10cm,三出复叶,中间小叶菱状倒卵形,长3-10cm,侧生小叶歪卵形,边缘都有不规则尖锐重锯齿或有时2-3浅裂;叶柄长5-17cm,基部成鞘抱茎;茎顶部的叶无柄,小叶披针形。复伞形花序疏松,不规则;总苞片及小总苞片各1-3,条形,早落;伞幅2-7,斜上;花梗2-4;花白色。双悬果条状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5一6.5mm,宽1-2mm。花期4-5月,果期6-10月。
产于本省山区、半山区各地。生于林下阴湿处。分布几遍全国;朝鲜,日本也有。食用部位:幼苗; 采收季节:春; 处理及食用方法:水烫、浸泡。炒、凉拌、油炸、做汤
其他用途:全草入药,用以祛风止咳,活血祛瘀。用于感冒咳嗽,跌打损伤;外用治皮肤瘙痒;种子含油约22%,供制皂和油漆。
4.2.21 灰绿藜 Chenopodium glaucum Linn.(藜科Chenopodiaceae)
[5]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120厘米。茎直,粗壮,多分枝。叶互生,叶片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3-6厘米,宽2.5-5厘米,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秋季开黄绿色小花,花两性,数个集成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胞果、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果皮薄和种子紧贴。种子双凸镜形,光亮。
产于全省各地,生境分布:生于田间路边、旷野宅旁等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市。广布于世界各国。
食用部位:嫩茎叶 采收季节:春夏季 处理及食用方法:去杂洗净后,水焯一下与其他调料凉拌即可,也可水焯过后晒成菜干。其他用途:全草入药,有小毒。能清热利湿,止痒透疹。幼苗饲牲畜,种子可榨油。
5、实习体会与建议
本次树木学实习是我们08级综合实习的第一部分,7月9日至7月15日实习地在清凉峰镇顺溪村附近。在金水虎老师、李根有老师以及马丹丹老师的带领下,树木学实习进行的很顺利。
在顺溪实习的7天时间中,我们分外业和内业工作。
外业的时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各地点采集标本,各组分工明确,实习进行的很有次序。同学们都很爱学,充分运用树木学理论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实体标本的采集加深印象,学的很快,也很开心。最后一次外业我们去了直源。直源的路很难走,还有恐吓人心的蚂蟥,但大家实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没有人落队,紧跟着老师,边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边照顾身边的同学。我班有位男生拿着刀枝剪采集标本过于专心不小心跌入水潭,幸亏水浅,只是湿了下半身,大家因此更加团结和好学上进;记得最后一段山路很陡,很窄,很难走,男生在前在后帮助女生,虽然很危险但我们都达到目的地,在采集过程中紧随老师,因为我们都不会错过这次实习的机会。
内业的时候,我们各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标本的压制。在压制过程中,我们边压制边认识,通过查阅浙江植物志了解所采标本的种名、科名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自己总结各标本的识别特征,达到温故知新和加深记忆的效果。整个压制、学习过程是相当轻松的。
在顺溪实习中的生活也很让人怀念。大家住在农家,彼此都是近邻,在休息时间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聊聊很轻松也很快乐,每日晚饭后的小小散步更是给我们闲聊和交流多了机会,可以舒缓疲劳的感觉。
7月15日中午我们回到浙江林学院。在实习过程中,除了学习植物之外,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进行外业的时候。在外业时候,任何情况发生都是有可能的,比如中暑、遭受蛇虫的攻击等,因此我们必须听从老师的指挥,不私自离开集体,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尽可能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一旦遇到问题,首先得保持镇静,采取正确的解决办法。在本次实习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指导,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除了个别同学受到蚂蟥袭击,大家都安全归来。
既然是树木学实习,那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认识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做好笔记,勤翻标本,总经特征,大家互帮互助,加深记忆。在辨析识别标本的时候,我们应该多翻植物志,通过书中知识与实体标本的对比,相识种类之间的对比,形成强大的记忆网,达到长久记忆的效果。总的来说,要想很好的识别以及记忆植物,关键在于自己要把心用在实习过程中。
在本次实习中,还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我们3班的同学都很好学,学习劲头很足,能吃苦耐劳,在做事过程中不会轻易放弃,并且大家都很友好,会彼此照顾,是一个很团结、很有优秀的团体。
6、参考文献
[1]浙江植物志编委会,浙江植物志(1—7卷)[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 朱 櫹,中国的野菜,南海出版社,2008.[3]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4]曾珍,野菜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金冬梅、东惠茹,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王振宇、刘荣,《植物资源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附录
临安市清凉峰镇主要维管植物名录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一.卷柏科Selaginellaceae 1.卷 柏 Selaginella Puluinata LX0722-057
二.海金沙科Lygodiaceae 2.海金 沙 Lgodium japonicum(Thumb.)Sw.LX0722-050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
三.银杏科Ginkgoaceae
3.银 杏 Ginkgo biloba L.LX0722-024
四.杉科Taxodiaceac 4.柳 杉 Cryptomeria fortunei Hcoibrenk ex Otto et Dietr LX0722-026
五.柏科Cupressaceae 5.龙 柏 Sabina squamata(buch.-Hami.)Ant cv.Kaizuca LX0722-156
六.红豆杉科Taxaceae 6.南方红豆杉 Taxus mairei(Lemee et Levl.)S.Y.Hu ex Liu LX0722-006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七.三白草科Saururaceae 7.鱼 腥 草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LX0722-105
八.杨柳科Salicaceae 8.银 叶 柳 Salix chienii Cheng LX0722-133
九.胡桃科Juglandaceae 9.山 核 桃 Carya cathayensis Sarg.Lx0722-066 10.青 钱 柳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Lx0722-205 11.华东野核桃 Juglans cathayensis Dode var.formosana(Hayata)A.M.Lu et R.H.Chang Lx0722-243 12.化 香 树 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Lx0722-058 13.枫 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C.LX0722-014
十.桦木科Betulaceae 14.雷公鹅耳枥 Carpinus viminra Wall.LX0722-162
十一.壳斗科Fagaceae 15.甜 槠 Castanopsis eyrei(Champ.ex Benth.)Tutch LX0722-207 16.苦 槠 C.sclerophylla(Lindl.)Schott LX0722-001 17.青 冈 栎 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LX0722-157 18.槲 栎 Quercus aliena LX0722-060 19.短 柄 枹 Q.glandulifera Blume var.brevipetiolata(DC.)Nakai LX0722-040 20.栓 皮 栎 Quercus variabilis Blume.LX0722-030
十二.榆科Ulmaceae 21.糙 叶 树 Aphanathe aspera(Thunb.)Phanch LX0722-145 22.黄 果 朴 Celtis labilis LX0722-085 23.杭 州 榆 Ulmus changii Cheng LX0722-090 24.长 序 榆 U.elongata L.K.Fuet C.S.Ding LX0722-234 25.榉 树 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 LX0722-053
十三.桑科Moraceae 26.桑 Morus alba Linn.LX0722-134 27.小 构 树 B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LX722-012 28.霹 荔 Ficus pumila Linn.LX0722-049 29.珍 珠 莲 F.sarmentosa Buch.LX0722-148 30.柘 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ex Lavall.LX0722-047
十四.荨麻科 Urticaceae 31.苎 麻 Boehmeria nivea(Linn.)Gaudich.LX0722-037
十五.铁青树科Olacaceae 32.青 皮 木 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et Zucc.LX0722-225 33.野 荞 麦34.虎 杖35.何 首 乌36.杠 板 归37.羊 蹄38.灰 绿 藜39.地 肤40.青 葙41.美洲 商陆42.女 萎43.三叶 木通 Akebia trifoliate(Thunb.)Koidz.LX0722-084 44.鹰 爪 枫45.大 血 藤 Sargentodoxa 46.尾 叶 挪藤 Stauntonia 47.木 防 己48.防 己49.金线钓乌龟50.天目 木 兰51.黄山 木 兰52.乳源 木 莲53.华中五味子54.夏 腊 梅55.浙 江 樟56.细叶 香桂57.乌 药十六.蓼科Polygonaceae
十七.藜科Chenopodiaceae
十八.苋科 Amaranthaceae
十九.商路科 Phytolaccaceae
二十.毛茛科 Ranunculaceae
二十一.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
cuneata(Oliv.)Rehd.et wils LX0722-131 hexaphylla(Thunb.)Decne.f.urophylla Hand.LX0722-203
二十二.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二十三.木兰科 Magnoliaceae
二十四.腊梅科 Calycanthaceae
二十五.樟科 Lauraceae Fagopyrum dibotry(D.Don)Hara LX0722-116 Polygonum cuspidate Sieb.et Zucc.LX0722-118 P.multiflorum Thunb.LX0722-146 P.perfoliatum Linn.LX0722-022 Rumex japonicus Houtt LX0722-023 Chenopodium glaucum Linn.LX0722-020 Kochia scoparia(linn.)Schrad.LX0722-009 Celosia argentea Linn.LX0722-008 Phytolacca Americana Linn.LX722-013 Clematis apiifolia DC.LX0722-055 Holboellia coriacea Diels LX0722-231 Cocculus orbiculatus(Linn.)DC.LX0722-044 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LX0722-068 Stephania cephalantha Hayata LX0722-180 Magnolia amoena cheng LX0722-244 M.cylindrica Wils.LX0722-214 Manglietia yuyuanensis Law LX0722-212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r Wils LX0722-199 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Y.Chang LX0722-245 C.chekiangense Nakai LX0722-229 C.subavenium Miq.LX0722-248 Lindera aggregata(Sims)Kasterm LX0722-086 58.红果 钓樟 L.erythrocarpa Makino LX0722-042 59.山 胡 椒 L.glauca(Sieb.et Zucc)Blume LX0722-061 60.山 橿 L.reflexa Hemsl LX0722-094 61.红脉 钓樟 L.rubronervia Gamble LX0722-170 62.山 鸡 椒 L.cubebe(Lour.)Pers.LX0722-153 63.黄丹木姜子 L.elongata(Wall.ex Nees)Benth.et Hook.f.LX0722-240 64.华 东 楠 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 LX0722-213 65.红 楠 M.thunbergii Sieb.et Zucc LX0722-120 66.浙江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Hayata)Koidz.var Chekiangensis LX0722-228 67.紫 楠 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 LX0722-079 68.檫 木 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LX0722-224
二十六.罂粟科Papaveraceae 69.博 落 回 Macleaya cordata(Willd.)R.Br.LX0722-182
二十七.虎耳草科 Saxifragaccae 70.宁波 溲疏 Deutzia ningpoensis Rehd.LX0722-043 71.伞形 绣球 Hydrangea angustipetala Hayata.LX0722-169 72.腊莲 绣球 H.strigosa Rehd.LX0722-216 73.鼠 刺 Itea chinensis Hook.et Arn.LX0722-191 74.疏花山梅花 Philadelphus brachybotrys(Koehne)Koehne var.laxiflorus(Cheng)S.Y.Hu LX0722-135 75.冠 盖 藤 Plieostegia viburnoides Hook.f.et Thoms LX0722-218 76.虎 耳 草 Saxifraga stolonifora Meerb.LX0722-147
二十八.海桐花科 Pittosporaceae 77.海 金 子 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ino LX0722-215
二十九.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78.灰白蜡瓣花 Corylopsis glandulifera Hemsl.var.hypoglauca(Cheng)H.T.Chang
LX0722-189 79.枫 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LX0722-051 80.檵 木 Loropetalum chinensis(R.Br)Oliv.LX0722-069
三 十.杜仲科 Eucommiaceae 81.杜 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LX0722-007
三十一.悬铃木科 Platanaceae 82.二球悬铃木 Platanus X acerifolia(P.orientalis X occidentalis)(Ait.)Willd.LX0722-019
三十二.蔷薇科 Rosaceae 83.野 山 楂 Crataegi cuneatae LX0722-035 84.枇 杷 Eriobotrya japonica LX0722-016 85.细齿 稠李 Padus obtusata(Koehne)Yü et Ku.LX0722-230 86.迎 春 樱 P.discoidea(Yu et Li)YuetLi ex Z.Wei et Y.B.Chang transl.nov.LX0722-124 87.刺叶 桂樱 P.spinulosa Sieb.et Zucc LX0722-137 88.小果 蔷薇 Rosa cymosa Tratt.LX0722-072 89.周毛悬钩子 Rubus amphidasys LX0722-097 90.掌叶复盆子 Rubus chingii Hu LX0722-129 91.软条七蔷薇 R.henryi Bouleng.LX0722-074 92.金 樱 子 R.Laevigata Michx LX0722-065 93.野 蔷 薇 R.multiflora Thunb.LX0722-103 94.插 田 泡 R.coreanus miq LX0722-036 95.中华绣线菊 Spiraea chinensis Maxim LX0722-071 96.粉花绣线菊 S.japonica Linn.f.LX0722-172 97.野 珠 兰 Stephanandra chinensis Hance LX0722-175
三十三.豆科 Leguminosae 98.合 欢 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LX0722-069 99.山 合 欢 A.Kalkora(Roxb.)Prain LX0722-126 100.紫 穗 槐101.香 槐102.黄 檀103.马 棘104.绿叶胡枝子105.铁 马 鞭106.刺 槐107.紫 藤108.松 风 草109.臭 辣 树110.吴 茱 萸111.臭 椿112.苦 木113.苦 楝114.香 椿115.重 阳 木116.算 盘 子117.白 背 叶118.野 桐119.石 岩 枫120.青灰叶下珠121.白木 乌桕122.乌 桕123.油 桐124.盐 肤 木125.大叶 冬青126.小果 冬青fruticosa Linn.LX0722-032 wilsonii Takeda LX0722-206 hupeana Hance LX0722-089 pseudotinctoria Mats.LX0722-015 三十四.芸香科 Rutacea
三十五.苦木科 Simaroubaceae
三十六.楝科 Meliaceae
三十七.大戟科 Euphorbiaceae Hwang LX0722-034
三十八.漆树科 Anacardiaceae
三十九.冬青科Apuifoliacexi
latifolia Thunb.LX0722-028 20 Amorpha Cladrastis Dalbergia I.Lespedeza buergeri Miq.LX0722-249 L.pilosa(Thunb.)Sieb.Et Zucc.LX0722-095 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LX0722-039 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 LX0722-187 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Hook.)Meisn.LX0722-251 Euodia fargesii Dode LX0722-197 E.rutaecarpa(Juss.)Benth LX0722-136 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 LX0722-027 Picrasma quassioides(D.Don)Benn.LX0722-254 Melia azedarach Linn.LX0722-088 Toona sinensis(A.Juss.)Roem LX0722-154 Bischofia polycarpa(Levl.)Ariy LX0722-038 Glochidion pnberum(Linn.)Hutch LX0722-152 Mallotus apeltus(Lour.)Muell.LX0722-092 M.japonicus(Thunb.)Muell.var.floccosus(Muell.-Arg.)S.M.M.repandus(Willd.)Muell.LX0722-083 Phyllanthus glaucus Wall.ex Muell.LX0722-082 Sapium japonicum(Sieb.et Zucc.)Pax et Hoffm.LX0722-237 S.sebiferum(Linn.)Roxb.LX0722-025 Vernicia fordii(Hemsl.)Airy-shaw LX0722-119 Rhus chinensis Mill.LX0722-046 Ilex.I.micrococca Maxiim.LX0722-128 127.冬 青 I.purpurea Hassk.LX0722-179 128.铁 冬 青 I.rotunda Thunb.LX0722-226
四十.卫矛科Celastraceae 129.大芽南蛇藤 Celastrus gemmatus Loes.LX0722-143 130.短梗南蛇藤 C.rosthornianus Loes.LX0722-198 131.苦 皮 藤 C.angulatus Maxim.LX0722-202 132.肉花 卫矛 Euonymus carnosus Hemsl.LX0722-113 133.雷 公 藤 Radix Tripterygii Wilfordii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LX0722-139
四十一.省沽油科Staphylaceae 134.野 鸦 椿 Euscaphis japonica(Thunb.)Kanitz LX0722-062
四十二.槭树科Aceraceae 135.阔 叶 槭 Acer amplum Rehd.LX0722-242 136.青 榨 槭 A.davidii Franch.LX0722-235 137.秀 丽 槭 A.elegantulum Fang et P.L.Chiu ex Fang LX0722-238 138.苦 茶 槭 A.ginnala Maxim.ssp.Theiferum(fang)fang LX0722-173 139.建 始 槭 A.henryi Pax LX0722-236
四十三.清风藤科Sabiaceae 140.柔毛泡花树 Meliosma myriantha Sieb.et Zucc.var.pilosa(Lecomte)Law LX0722-127 141.红 枝 柴 M.oldhamii Maxim.LX0722-185 142.鄂西清风藤 Sabia campanulata Wall.ex Roxb.subsp.ritchieae(Rehd.et Wils.)Y.F.Wu LX0722-252 143.清 风 藤 S.japonica Maxim.LX0722-104
四十四.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144.浙江凤仙花 Impatiens chekiangensis Y.L.Chen LX0722-108
四十五.鼠李科Rhamnaceae 145.牯岭勾儿茶 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LX0722-102 146.大叶勾儿茶 B.huana Rehd.LX0722-112 147.光叶毛果枳椇 Hovenia trichocarpa Chun et Tsiang var.robusta(Nakai et Y.Kimura)Y.L.Chen et P.K.Chou LX0722-217 148.长叶 冻绿 Rhamnus crenata Sieb.et Zucc.LX0722-151 149.雀 梅 藤 Sageretia thea(Osbeck)Johnst.LX0722-080 150.枣 Ziziphus jujuba Mill.LX0722-100
四十六.葡萄科Vitaceae 151.广东蛇葡萄 Ampelopsis contoniensis(Hook.et Zrn.)K.Koch LX0722-188 152.蛇 葡 萄 A.sinica(Miq.)W.T.Wang LX0722-045 153.乌 蔹 莓 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ep.LX0722-125 154.绿爬 山虎 Parthenocissus laetevirens Rehd.LX0722-021
四十七.杜英科Elaeocarpaceae 155.薯 豆 Elaeocarpus japonicus Sieb.et Zucc.LX0722-196
四十八.椴树科Tiliaceae 156.扁 担 杆 Grewia biloba G.Don LX0722-064
四十九.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157.异色猕猴桃 Actinidia callosa Lindl.var discolor LX0722-087 158.对萼猕猴桃 A.valvata Dunn LX0722-091 159.中华猕猴桃 A.chinensis Planch.LX0722-031 160.小叶猕猴桃 A.lanceolata Dunn LX0722-177
五十.山茶科Theaceae 161.尖连 蕊茶 Camellia cuspidata(Kochs)Wright LX0722-223 162.连 蕊 茶 C.trichoclada LX0722-073 163.茶 C.sinensis(Linn.)O.Ktze LX0722-220 164.红 淡 比 Cleyera japonica Thunb LX0722-192 165.隔 药 柃166.窄基红褐柃167.木 荷168.紫 茎169.元 宝 草170.南山堇菜 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W.Becker LX0722-255 171.毛叶山桐子172.中国旌节花173.蔓胡 颓子174.胡 颓 子175.牛 奶 子176.蓝 果 树177.八 角 枫178毛 八角 枫 A.kurzii Craib LX0722-106 179.赤 楠180.方枝野海棠181.吴茱萸五加182.细柱五加 A.gracilistylus W.W.Smith LX0722-331 183.树 参 Dendropanax dentinger(Harms)Merr.LX0722-204 184.中华常春藤185.明党参 Changium 186.鸭儿芹 Cryptotaenia 187.灯 台 树五十一.藤黄科Guttiferae
五十二.堇菜科Violaceae
五十三.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
五十四.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
五十五.胡颓子科Elaeagnaceae
五十六.蓝果树科Nyssacea
五十七.八角枫科Alangiaceae
五十八.桃金娘科Myreaceae
五十九.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
六十.五加科Araliaceae
六十一.伞形科Umbelliferae
smyrnioides Wolff LX0722-070 japonica Hassk.LX0722-110
六十二.山茱萸科Cornaceae
Evrya muricata Dunn LX0722-096 E.rubiginosa H.T.Chang var.Attenuata H.T.Chang LX0722-250 Schima superba Gargn.et Champ.LX0722-149 Stewartia sinensis Rehd.Et Wils.,emend Spongberg LX0722-258 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 LX0722-101 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Vestita Diels LX0722-233 Stachyurus Chinensis Franch LX0722-247 Elaeagnns glabra thunb LX0722-222 E.pungens Thunb.LX0722-077 E.umbellate Thunb.LX0722-163 Nyssa sinensis Oliv.LX0722-227 Alangium chinensis(Lour.)Harms LX0722-081 Rhodomyrtus tomentosa(Ait.)Hassk.LX0722-194 Bredia quadrangularis Cogn.LX0722-166 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Franch.LX0722-219 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Sinensis(Tobl.)Rehd LX0722-056 Cornus controversa Hemsl.Ex Prain LX0722-263 188.山 茱 萸 C.officinalis Sieb.Et Zucc LX0722-109
六十三.山柳科 Clethraceae 189.华东 山柳 Clethra barbinervis Sieb.et Zucc.LX0722-200
六十四.杜鹃花科 Ericaceae 190.毛果 南烛 Lyonia ovalifolia(Wall.)Drude var.hebecarpa(Franch.ex Forb.Et hemsl.)Chun LX0722-155 191.马 醉 木 Pieris japonica(Thunb.)D.Don LX0722-239 192.天目 杜鹃 Rhododendron fortunei Lindl.LX0722-261 193.麂角 杜鹃 Rh.latoucheae Franch.LX0722-168 194.马 银 花195.乌 饭 树196.紫 金 牛197.珍 珠 菜198.过 路 黄199.浙 江 柿200.柿 树201.薄叶 山矾202.老 鼠 矢203.赤 杨 叶204.白 花 龙205.郁香安息香206.小叶白辛树207.雪 柳208.宁波 木犀209.牛 矢 果210.醉 鱼 草211.络 石212.厚 壳 树213.华 紫 珠214.大 青216.白棠 子树217.老 鸦 糊218.浙江 大青219.豆 腐 柴六十五.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六十六.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六十七.柿科 Ebenaceae
六十八.山矾科 Symplocaeae
六十九.安息香科 Styracaceae
七十.木犀科 Oleacee
七十一.马钱科 Loganiaceae
七十二.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七十三.紫草科 Boraginaceae
七十四.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Rh.ovatum Planch.LX0722-098 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LX0722-1 Ardisia japonica(Thunb.)Bl.LX0722-208 Lysimachia clethroides Duby LX0722-148 L.longipes Hemsl.LX0722-111 Diospyros glaucifolia Metc.LX0722-174 D.kaki Thunb.LX0722-052 Symplocos anomala Brand LX0722-201 S.stellaris Brand LX0722-195 Alniphyllum fortunei(Hemsl.)Perk.LX0722-130 Styrax faberi Perk.LX0722-184 S.odoratissimus Champ.LX0722-161 Pterostyrax corymbosus Sieb.et Zucc.LX0722-171 Fontanesia fortunei Carr.LX0722-266 Osmanthus cooperi Hemsl.LX0722-190 O.matsumuranus Hayata LX0722-211 Buddle jalindleyana Fort.LX0722-041 Tr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LX0722-011 Ehretia thysiflora(Sieb.et Zucc)Nakai LX0722-165 Callicarpa cathayana H.T.Chang LX0722-099 C.cyrtophyllum Turcz.LX0722-063 C.dichotoma(Lour.)K.Koch LX0722-159 C.giraldii Hesse ex Rehd.LX0722-221 C.kaichianum Hsu LX0722-178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LX0722-115 220.牡 荆 var.cannabifolia(Sieb.et Zucc)Hand.LX0722-141
七十五.茄科Solanaceae 221.龙 葵 Solanum mgrum Linn.LX0722-003 222.白 英 S.lyratum Thunb.LX0722-029
七十六.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223.苦 苣 苔 Conandron ramondioides Sieb.et Zucc.LX0722-2
七十七.透骨草科
224.透 骨 草 Phryma leptostachya Linn.var.asiatica Hara LX0722-256 225.香 果 树226.栀 子227.长序鸡屎藤228.毛鸡 屎藤229.鸡 屎 藤230.茜 草231.白 马 骨232.灰毡毛忍冬233.接 骨 草234.接 骨 木235.蝴蝶戏珠花236.饭 汤 子237.水 马 桑238.绞 股 蓝239.栝 楼240.南 赤 瓟241.半 边 莲242.三脉叶马兰243.奇 蒿244.革 命 菜245.菊 芋246.蒲 儿 根247.千 里 光248.苍 耳249.滴 水 珠250.鸭 跖 草 七十八.茜草科Rubiaceae
七十九.忍冬科Capifoliaceae
八十.葫芦科Cucurbitaceae
八十一.桔梗科Campanulaceae
八十二.菊科Compositae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八十三.天南星科Araceae
cordata N.E.Brown LX0722-144
八十四.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LX0722-232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LX0722-183 Paederia cavaleriei Levl.LX0722-158 P.scandens(Lour.)Merr.Var.tomentosa(Bl.)Hand.LX0722-078 P.scandens(Lour.)Merr.LX0722-002 Rubia argyi(Levl.et Vant.)Hara ex Lauener LX0722-005 Serissa serissoides(DC.)Druce LX0722-121 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LX0722-210 Sambucus chinensis Lindl.LX0722-122 S.williamii Hance LX0722-241 Viburnum plicatum Thunb.form.LX0722-262 V.setigerum Hance LX0722-260 Weigela japonica Thunb.var.sinica(Rehd.)Bailey LX0722-033 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 LX0722-117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LX0722-114 Thladiantha nudiflore Hemsl.ex Forbes et Hemsl.LX0722-107 Lobelia chinensis Lour.LX0722-160 Aster ageratoides Turcz LX0722-138 Artemisia anomala S.Moore LX0722-017 Gynura crepidioides Benth.LX0722-004 Helianthus tuberosus Linn.LX0722-067 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LX0722-018 S.scandens Buch.LX0722-142 Xanth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 LX0722-181 Pinellia Commelina communis Linn.LX0722-054
八十五.百合科Liliaceae 251.黄 花 菜 Hemerocallis citrine Baroni.LX0722-010 252.多花 黄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LX0722-093 253.菝 葜 Smilax china Linn.LX0722-048 254.小果 菝葜 S.davidiana A.DC.LX0722-075 255.光叶 菝葜 S.glabra Roxb.LX0722-076 256.牛 尾 菜 S.riparia LX0722-164
八十六.兰科Orchidaceae 257.独 蒜 兰 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 LX0722-259
整体排版及审核:XXXX
【最新林学专业实习报告】推荐阅读:
林学专业10-24
林学07-15
林学理论07-07
林学基础知识06-28
林学类课程论文06-08
林学概论复习思考题10-16
林学院小品大赛策划12-21
2019年广西大学林学院11-08
茶林学校2009年下学期团队工作总结06-18
林学院党校学员请假制度 - 华南农业大学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