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专业

2024-10-24

林学专业(精选11篇)

林学专业 篇1

摘要:从林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林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林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情况,指出社会、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高等林业院校应从不同方面共同努力,逐步提高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满足林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力资源,招生制度,财政支持体系

人力资源是行业发展的“生产力”,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为活跃、最具创造性的因素。林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水平决定了林业行业的发展,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关键载体。近年来,我国林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构建了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明体系。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林业技术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即林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下降并普遍低于其他行业,林业工程技术人员文化素质低于整个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的平均水平,林业工人文化素质低于整个工人队伍平均水平[1],其原因是林业教育发展的速度滞后于林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从“精英式”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过程中,林业高等教育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份额却在降低,在与其他专业的竞争过程中,林学专业也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比例低、录取学生的成绩较低、毕业后从事林业工作的学生较少[2]。如何提高林学专业的吸引力,确保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引起林业行业主管部门、林业教育的管理者和全社会的关注。

一、林业的特点

作为大农业的组成部分,林业既具有农业的特点,如依赖于土地资源、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分散性等[3],又具有如下自身特点。

1.基础性更强。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解决了吃饭问题,社会才能发展,因此农业的基础地位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传统林业是以木材生产为主,尽管俗语中也有“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说明森林保障农业丰收中的作用,但相对于“民以食为天”的意识中农业的基础地位而言,林业基础性的地位并没有被社会认可。

2.收益慢、风险高。与农作物相比,林木需要数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砍伐利用,成熟周期长,获得收益慢。尽管在此期间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这些效益看不见、摸不着,只有经济收益才最为直接。此外,在生长过程中林木还极易遭受病、虫、鼠、火等灾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而收益不稳定、风险高,因此林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处于弱势地位,缺乏竞争力,较难吸引私人投资,在重视GDP的政绩观下,也难以得到财政资金的支持。

3.复杂性。早在1995年,Austin S H就提出林业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部门,是在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调整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状态,使其多种效益不断增长。森林生态系统无论从分布、组成、结构等来看,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复杂的空间结构、广泛的时空异质性和尺度的复杂性。因此经营、管理好这样复杂的系统,需要从业人员全面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机制和格局,才能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林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1.现代林业发展需要数量适度、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人才是实现科技支撑、引领林业未来的根本[4]。特别是湿地保护、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权流转评估等新兴领域急需人才。在森林管护、林木育种与栽培、森林旅游、园林工程、木材加工、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供需缺口也较大。但目前林业从业人员中偏科人才比重较大,复合型人才数量太少,基层单位和中小型企业人才普遍不足[3]。

2.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林业人才。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是主战场,是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和绿色农产品等生态产品的主要生产者。这些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这就要求林业从业人员能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规律,根据规律制定适应性的管理措施。因此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对林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林业行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

三、提高林学专业吸引力,发展高等林业教育的建议

在林业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调查及规划、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需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需要林业高等教育来为其提供。为实现林业的科学发展,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适度扩大我国高等林业教育,吸引青年才俊报考林学专业,并从事林业事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提升林业在我国的地位和影响,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的关注程度。公众对林业的正确认识是保持林科类专业招生的关键,影响到学生报考林学专业的志愿。由于缺乏宣传,普通民众只能从传统的林业活动中获得对林业的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如林业仅是挖坑栽树,没有科技含量;林业就是砍树,破坏环境;林业就是在荒无人烟的偏远地方工作,辛苦、无聊;等等。这无疑与当代青年学生的工作目标不一致。这就需要宣传部门大力宣传林业,也需要林业教育部门走出校园宣传、介绍林业。这方面国外已经开始了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学期必须到森林中去与林业人员进行交流,使孩子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接受了林业基础知识的熏陶,培养了他们的林学兴趣[5]。在美国,国家大学森林资源项目协会(NAUFRP)等公共机构和部门促进林业活动在国家中的影响力,提高林业活动的知名度,高等林业教育的投入也得到增加[6]。

2.改革招生制度,实行特殊专业特殊对待。应仿照其他艰苦行业在林学专业的招生政策上予以照顾。如针对第一志愿填报林科专业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加分并一次性投档;扩大高等林业院校招生自主权,允许高等林业院校招收保送生和一定比例的定向生,直接为亟需人才的基层单位、偏远地区培养人才;设立“林业基层场站大学生”计划,推进学校与林业基层单位和国家相关科研单位建设合作实体等[5]。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林业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体系。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对高等林业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林学专业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的投入,缩小与其他专业的差距。给予林科专业在校生优惠的政策待遇,如设立专业助(奖)学金、延长助学贷款归还期限、在林业基层单位服务达到一定期限的予以减免助学贷款等。

4.林业高等教育部门应做好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学林、爱林的专业思想。林业高等教育部门不仅要通过传统专业改造,积极探索林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专业方向[7]、课程设置和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全过程的综合改革[8,9],提高林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应在高考志愿的填报阶段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能全面了解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社会需求和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学生入校后,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将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的理想追求结合起来,践行积极的成才观和择业观。

5.多方努力,解决基层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逐步提高薪金待遇。林业主管部门应制定优惠、倾斜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建立和完善林业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对林业行业进行定岗定位,尤其是要为林业行业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医疗、住房、保险、深造等各方面的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随着人类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识更加全面,并且已经能够量化的背景下,部分地方也已经实施了绿色GDP考核机制,因此森林生态效益及成本评估和核算指标体系将有助于规范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林业投入机制,要逐步形成财政和税收政策指引下的人才流动机制,改变林业工作报酬偏低的局面,使林业专业人员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同时,在大学生村官、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等方面制定有利于林学专业等涉农专业录用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海水.林业教育视角下的林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4,39(1):101-104,110.

[2]高晓琴,韦彪.林科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3):29-33.

[3]殷财,郑小贤.对林业及其特点与属性的若干思考[J].林业勘查设计,2001,(2):1-3.

[4]张劲松,朱宗武,管凤仙,李淑艳.我国林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下)[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56-64.

[5]钟少伟,杨逸廷,何贤勤.德国林业概况及其可借鉴的经验[J].湖南林业科技,2014,41(2):69-73.

[6]王锦,Dingying Tang,Guangyu Wang.中美林业发展与林业高等教育联动关系比较与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1):82-88.

[7]宋曰钦,曹万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设置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15-17.

[8]宋曰钦,潘健,陈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林业卓越人才——以黄山学院林学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4):8-10.

[9]刘月秀.林学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17-19.

林学专业 篇2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非林专业学生对“林学概论”专业必修和选修课重视程度低、实践教学环节弱、大小班教学效果的问题,通过对2013-2015级212个学生进行课程实践教学开设与模式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小班教学为主,最好40人左右,实习分班教学效果好,且最好20人左右;实习报告以小组形式、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提交且汇报陈述的方式开展,边上课边实习,且植物认知、种苗培育方面多些;以上这些教学改革将会对学生综合能力、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林学概论 实践教学 非林专业

【基金项目】资助项目: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针对非林学专业林学概论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编号:yb201542。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53-02

“林学概论”作为西南林业大学面向全校非林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在培养林业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林学概论”是对林学知识的概括的、综合的论述,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林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技术及方法等部分;它是一门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包含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1]。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可以成为与林业有关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常识基础。

为进一步了解“林学概论”在非林专业学生的认识程度、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以及大小班方式的教学效果,笔者于2016年对2013-2015级经济管理学院的非林专业学生212人进行了有关该门课程实践教学开设与模式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12个问题,所有问题为单选或多选,主要围绕学生现有实习模式、课程实验和实习的重要性、分大小班实习、实习报告的提交方式、今后实践教学的时间、学时和内容选择等展开调查[2]。

一、“林学概论”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

认知是学生选择该课程的前提,75%的学生认为实习或实验对课程的理论学习有影响,选择无影响和有点但不是很重要的人数到11%和14%,说明有不少学生认识到实践教学对理论课程的教学有影响,说明目前开设实践课程教学还是十分重要的。从本次调查中,有是否应用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林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结果看,选择有的人数占83人左右,说明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是较多的,且被人们所熟知;而且当调查到是否认为本门课的理论知识应该增加实验、生产实践或实习环节时,有86%的同学认为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可见。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林业相关人才[3]。

(二)大小班教学的效果

从西南林业大学开设“林学概论”课程很多是面向非林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且很多是48学时的必修课,而有些则是32学时的选修课;因此,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学时不断被缩减和上课人数偏多的现象,一般都是80多人以上,极少数40多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教学效果,所以大小班教学效果的调查也是本文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可以看到(图1),采用大班(>60人/班)进行理论授课教学的占到91%,大班教学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以后的教学中建议小班教学,最好是40人左右,尤其是有些班级上课人数在90-100人左右时,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或实践教学过程中参与度降低的现象较为严重[3];针对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调查,可以看到认为应全班共同实习有78人,同意分班实习有116人,不知道的有10人,大部分学生针对实习或实践教学,选择分班实习还是占到多数,其实很多学生对理论和实习课程还是很认真很感兴趣的,但是人数偏多的现状,对学生的上课效果和质量还是影响挺大的;若分班实习,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同意20人/班实习且有98人,赞同20-30人/班实习的有63人,30-40人/班的有47人(图2),因此,学生认为实习环节每班人数越少,参与度越高,更大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更好。

图1 大小班教学调查 图2 具体分班实习人数的调查

(三)实习报告的提交方式

大学里的每门课程每位教师考核的方式都不尽相同,课程考核内容和形式影响着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风[2]。对课程实习报告提交方式的调查中,选择小组形式提交的占到68%,而选择个人形式提交的有26%;具体对实习报告提交方式中以每个独立实习都提交、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提交、选择一个重点内容提交、不知道的调查中,结果显示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提交的占到了122人,学生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巩固重点内容,有针对性的重点学习,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提高认知和兴趣;每个独立实习都提交的有46人,认为可以更好的巩固知识;选择一个重点内容提交的有53人,认为可以突出重点,缩小范围方便记忆,重点学习集中掌握,因此,在今后实践教学中,实习报告提交方式可以选择几个重点内容整理、分析、撰写并提交。

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兴趣,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都采用讨论式、研讨式互动教学方式,即针对主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介绍或畅谈,然后同学和老师之间交流,一般小班教学以学生为主導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大班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主导[4]。在本文调查中也有针对实习报告是否有必要向同学和老师介绍和陈述,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占到60%,这些学生认为可以锻炼自己,强化和巩固对知识的认识,加强了交流、归纳、整理的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分享经验,检验学习成果;没必要的有30%,这部分学生认为费时间,只需提交即可;但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将实习报告内容向同学老师陈述、交流或介绍的方式,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而且会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在讲台上做幻灯片的方式,对所做的实习报告进行汇报,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最好方式。选择这种考核形式的学生最多,效果较好。通过以往汇报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展示了较好的幻灯片制作技术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考核形式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较好的专业素养[5]。

(四)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检验,“林学概论”实践教学在加强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业界对林业相关专业的认可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通过调查课程实验实习学时,应多些(48学时)还是少些(32学时)合适时,选择多些的学生占到50%,这些学生认为理论应与实践结合,才能联系实际,更好掌握和巩固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选择少些的有38%;由于林业方面很多内容的实习,涉及季节性很强,如种苗繁育、种子播种、扦插嫁接都需要在春季进行,上课期间就可以开展实习,针对林学概论课程实习时间的调查中,同意边上课边实习的同学有152人,占73%(见图3),选择期末集中实习有22%,因此,结合学科课程特点,建议今后按照生产节令边上课边实习。

图3 实习的时间选择调查 图4 实践教学开展内容调查

最后针对学生对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列出了一些方面进行多项选择(见图4),调查结果显示,对植物认知的开展选择最多,有136人,大部分非林专业的同学都具有认识植物的强烈意愿和学习热情,植物认知内容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是种苗培育,有130人,然后依次是立地认知109人,嫁接108人,扦插106人,病虫害97人,造林规划设计86人,林分调查84人,种子特性82人;今后会加强这些方面的内容的开展。

二、 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笔者对本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转变,更多地从实际应用和专业普及的基础知识讲解,使课程教学内容尽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学科知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保证重点知识内容掌握的基础上,加入了科学研究项目的介绍,将具体知识转化更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让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和研究前沿带进课堂。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以上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改进了教学内容,如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开设了认知实习环节,共计30学时,具体包括植物认知、林分调查、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森林生态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具体内容安排该学科的专任教师,植物认知中加入了校园认识植物的环节,参观智能温室、标本馆和各种育苗设施,并学生亲自动手处理和播种种子、培育种苗,观察昆虫活动习性并制作标本等活动,这些都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专门用2-4学时左右对育苗技术进行探讨,通过观察智能温室,介绍种苗繁育的类型,如播种苗、扦插苗、嫁接苗、组培苗、容器育苗等,紧扣每个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介绍,谈谈自己对种苗繁育手段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方式都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在校园内和标本馆的认知,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有了很好的熟悉和掌握。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习报告按照小组的形式提交,并根据几个重点内容汇报陈述的方式展开,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参与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往不认真听讲和缺课的现象有所减少,且很多学生都融入其中,讲出自己的看法、见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学生们分工合作,极大地锻炼了互助协作和配合的团队精神,同时,一些基本的统计分析、表达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尤其学生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对于学生以后的毕业汇报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程分别安排了生产季和期末实习,但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期末实习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但是边上课边实习和分小班教学的方式还是值得继续改革的方向。

三、教学方法改革成效

经过一些教学方面的改革和调整,选择“林学概论”课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2016年选本课程的人数达到202人,会计學等专业仅有1人没有选,选课率达到了99%,缺课人数仅有3人,占到1%;且期末考核成绩合格达到100%,优良的更是占到89%;学生的热情、兴趣、积极性、参与度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在学生的出勤和选课率上有所体现;学生对本课程的授课方式、开设内容和考核方式上较为满意,同时,学生的专业技能、沟通交流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的提高;这些方法的改革和推进都将会使“林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平晓燕,王铁梅,苏德荣.“草地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16,34(2):62-65.

[2]王若水,贺康宁. “农田防护林学及复合农林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16,34(2):71-74.

[3]孙飞达,干友民,张新全,马 啸,刘 琳. 西南区草业科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16,34(2):31-34.

[4]汪小刚,戴朝卿,储修祥,倪涌舟,吕卫君. 基于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林业教育,2016,34(1):54-57.

[5]赵红蕊,金岩,孟庆繁,李燕.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2016,34(1):61-63.

[6]张晓丽. “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16,34(1):47-50.

作者简介:

林学专业 篇3

林学专业坚持以培养能力为核心, 倡导强基础、重能力、倡导个性、求创新的办学特色。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达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用人单位“能用、快用、好用”, 二是确保人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两个确保, 除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把好课堂教学质量关外,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林学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已基本完善, 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目前最为缺乏的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学校缺乏创新能力训练, 在工作岗位上就缺乏敢想敢做、大胆开拓的思想意识,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前途。因此, 作为林学专业的教师, 自2006年贵州大学第一次启动大学生SRT项目以来, 就开始指导学生从事创新性项目研究, 先后指导国家创新性实验项目2项, 指导贵州大学SRT项目3项, 林学院SRT项目4项。通过在指导中循序渐进, 不断摸索, 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供同行借鉴。

1 多途径宣传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 深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 教学中积极通过不同途径向学生宣传从事科研实践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申报项目。首先, 是新生入学教育时的宣传, 主要应用往届师兄师姐创新能力培养的先进事例激发学生, 引导学生; 其次, 把创新实验项目的申请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自从2008年承担《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后改名《试验研究法》) 课程后, 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以外, 还将学生撰写“SRT项目申请书”作为课程重点考查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文献、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选题和研究方案设计, 将所学知识体现在项目申报书中。并组织以相关专业老师、研究生为评委的小组进行PPT汇报和答辩以此评定成绩。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科研项目申报的方法, 将所学《试验研究法》知识应用到项目设计中, 而且扩大了贵州大学SRT项目、国家及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学生中的影响。更为难得的是, 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迸发出很多创造灵感, 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林学院申报的很多创新性实验项目、SRT项目均由此产生。

2 选题重在自主和引导, 科研引领创新

选题是创新性实验项目和SRT项目实施的首要任务, 也是贯穿整体计划的核心。选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能命中课题。对于从未涉及过科学研究、又尚未深度接触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来说, 最大的难题就是选题。因此, 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具体的做法是: 在学校下达申请创新性实验项目和SRT项目通知前2 ~ 3周就开始引导学生去选题, 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选题有两种方式: 一是学生结合自己已有专业知识和兴趣自主提出题目; 二是向学生介绍自己或其他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涉及的领域选择指导老师, 在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内选题。最难的是学生自主选题。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学生阅历浅, 看的资料少, 选题不新颖; 二是学生思维太活跃、选题新颖, 但现有知识水平和现实条件无法完成; 三是学生选题跨越了专业, 指导和实施难度大。作为指导老师, 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又要恰当、中肯地为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引导学生正确选题。学生在教师科研领域内选题是最为普遍、成功率又高的选题方式。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内容、方案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承担林学专业骨干课程《森林培育学》教学, 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常将科研和《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将科研内容设计到林学专业的教学实习中, 既解决了教学实习经费的不足, 又完成了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通过科研促实践的教学环节, 一些创新性、主动性强的学生在其中潜移默化, 逐渐培养了科研兴趣, 就自觉、主动地加入到科研实践中, 从中寻找突破点开展创新项目的研究。在林学院学生申请的创新性研究项目中, 90% 以上都是从教师科研中选题。可见, 科研促创新作用巨大。

3 项目实施加强过程管理, 在探索中培养科研素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必须注意过程培养, 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其中文献综述的撰写、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实施中的田间管理和数据收集、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和论文撰写几个环节最重要。对于文献综述的撰写, 比较好的做法是首先给学生介绍文献综述撰写的必要性、文献综述写作的特点和要求、如何查阅文献; 其次是指导学生对文献进行归类管理和比较阅读、辨析阅读, 学会分析与归纳;然后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撰写合乎要求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案的制定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反复讨论、论证有助于方案的完善。比较好的做法是集思广益。导师先不急于给学生以答案, 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去拟定方案, 然后组织研究生和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一起讨论、论证, 导师最后再对方案进行修正。这样既锻炼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又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和交流的作用。田间管理和数据收集是最能培养学生科研品格、磨练意志的环节。细节决定成败, 在项目实施中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按方案实施, 培养认真细致观察记载和一丝不苟的实验操作作风。项目实施的阶段检查十分必要, 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因为林业科研项目季节性很强, 一旦错过解决问题的时机, 就很难弥补。因此,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要求学生进行定期检查汇报,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探讨, 寻求解决方案, 化解了很多不能弥补的风险。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和论文撰写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如何运用数学工具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整个创新研究的凝练和升华。对于第一次从事创新项目研究的本科生来说, 难度最大。在这一环节学生通常出现的问题有两种: 一是不能恰当运用数据处理方法, 二是数据处理完后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对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对于第一种情况, 需要引导学生去巩固数理统计分析和常用软件应用知识, 介绍不同数学分析方法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然后选取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第二种情况, 首先要求学生去学习、分析同类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在此基础上模仿前人进行论文的撰写; 再结合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复的讨论、分析, 提炼出与别人不同的东西, 最后进行文字的凝练和润色。

在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许多困难对他们来说, 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巨大的困难面前, 作为指导教师, 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另一方面要及时给予关爱和指点, 切忌对学生的能力持怀疑、否定态度。综上所述,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在研究过程控制中得到不断提升, 而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则是对学生意志的磨练。

4 学习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团队合作奉献集体智慧

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性项目研究, 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十分必要。交流即所谓“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 交流后我们各有两个思想”, 通过交流, 不仅具有互通信息、开阔视野、掌握新知的作用, 而且具有激励 ( 激活、激发) 、启迪作用, 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使人奋起、振作, 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精神。因此, 经常组织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进行交流十分必要, 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新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研究的阶段性成就或发现的问题、新的创意或想法、或遇到的困难, 大家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分享成果、化解难题、争论求证, 通过“智力的碰撞”和“智力的协作”形成“集体大脑”, 迸发出新的思想和创新。这项活动得到历届学生的欢迎, 并一直持续不断。

林业科研持续时间长又都比较艰苦, 通常要通过野外调查、田间试验、实验室分析多种方法相结合方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因此, 团队合作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项目申请的过程中, 作为项目主持者, 选好团队成员和根据团队成员特点合理分工十分关键。一般来说, 项目主持人组织的团队一般都是平时志趣相投的同学, 相处基本不成问题, 主要就是合理分工协作的问题。在研究实施中, 野外调查、田间试验、涉及体力活的主要由男生完成, 实验室分析、记录记载、观察则多分给工作细心、耐心的同学。分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自所长, 但实施中不会截然分开, 更多的时候是发挥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很多困难、很多疑惑都在团队的集体智慧下迎刃而解。

5 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乎国家的未来[2]。一件件鲜明的事例证明, 国家、高校不同层面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确确实实提高了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使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所指导的学生中, 几乎都得到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有的已经硕士研究生毕业, 有的还在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创新性研究, 有6位学生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虽然指导林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由于经费和实验条件的限制, 国家和学校对创新项目的资助面比较窄, 学校能对大学生创新研究提供的开放实验室不多, 致使不能对更多的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 今后还将进一步探索如何普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结合指导林学专业大学生实施不同层次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践, 对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申报、选题、过程管理、交流学习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林学专业,创新能力,过程管理,学习交流

参考文献

[1]刘惠民, 杜官本, 何新元, 等.西南林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C].林业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8.

林学专业博士就业前景 篇4

热门分析: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地球上森林的面积正在急剧萎缩,从南美洲到非洲再到亚洲,森林破坏皆十分严重。同时,因为森林资源的破坏,土地沙化日益严重。

考生类别:理工类。

就业前景:主要到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云南、辽宁、湖北、陕西、广西。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就业行业或部门 百分率

民营及私营企业 6.94%

录取研究生 6.12%

机关 4.87%

其他事业单位 3.80%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 3.34%

科研设计单位 2.67%

部队 1.76%

高等学校 0.88%

三资企业 0.45%

其它 0.07%

注: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林学50.44%、森林保护40.12%、经济林36.11%、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15.79%。

富兰克林学表演 篇5

富兰克林的台词特别多。在家里,他一遍又一遍地背台词。他对爸爸妈妈说:“演出的时候候我要是不忘词该多好呀。”爸爸妈妈鼓励富兰克林说:“好好练习,你一定没问题。”可是,富兰克林还是很担心。

演出前的一周,教室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

每个小伙伴都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小鹅在背台词,小海狸在练习芭蕾舞步,合唱队在练习唱歌……

小浣熊负责装扮舞台,他的小组又是剪贴又是粉刷,把舞台装扮得好看极了。

小熊是服装设计师,他和同学们用零零碎碎的布料设计了很多精致的服装。

演员们在认真地练习台词。獾是舞台管理员,演员忘词的时候,獾就会为他们提示台词。

“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好,”猫头鹰老师说,“可是富兰克林去哪儿了?”

小浣熊指了指艺术品展柜。

富兰克林从展柜后面偷偷地探出头,说:“我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背台词,我每次背了后面就忘了前面。”

貓头鹰老师说:“我们大家一起背台词吧!”天慢慢黑了下来。快放学的时候,富兰克林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一个字也没错。

猫头鹰老师说:“富兰克林太棒了!”

明天演出就要开始了,节目单和观众席的座位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是同学们第一次在舞台上排练。猫头鹰老师让他们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小兔高兴地跳来跳去。

猫头鹰老师说:“大家安静,演出就要开始了。”

富兰克林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背着台词。

大幕“哗”的一下拉开了,富兰克林站在舞台上,一句话也不说。

猫头鹰老师悄悄地对他说:“演出开始了。”

富兰克林很想大声地说出台词,可是他觉得喉咙特别紧。每次富兰克林看到空空的座椅,就觉得很害怕。

獾小声说:“嘿,富兰克林!我会告诉你台词的。”

可是富兰克林不用别人提示,他记住了所有的台词。

他只是不能大声地说出来。

猫头鹰老师把富兰克林叫到一边,对他说:“你可能有点儿怯场,试着不要去想观众。”

富兰克林试了三四次,每次大幕一拉开,他的嘴巴就闭得紧紧的。

富兰克林不想放弃,可是离演出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富兰克林问猫头鹰老师,可不可以让獾代替他演出。獾记得住所有的台词,她一定能演好胡桃夹子王子。

同学们又开始排练了。獾站在舞台的后面,大家都听不到她的声音。

猫头鹰老师拍了拍富兰克林,说:“你来帮帮她吧!”

富兰克林站在獾身边,对她说:“看我的,台词应该这样说。”

富兰克林大声地说着台词,他本来只想说一句,可是一不小心把整场演出的台词都说了出来。

当富兰克林说完最后一句台词时,大家都笑了起来。

猫头鹰老师高兴地说:“你现在一点儿都不怯场了!”

富兰克林也开心地说:“哈哈,没错!”

獾好像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晚上,当大幕拉开的时候,富兰克林看到爸爸妈妈坐在第一排,心里踏实了好多,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富兰克林勇敢地说出了第一句台词。他对自己说:“加油,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做到了,他演得棒极了,大家都觉得他就是真正的胡桃夹子王子!

《胡桃夹子》的演出特别成功。

晚上回到家,富兰克林在火炉旁为自己沏了一杯暖暖的热咖啡,他把演出的照片贴到了剪贴本上。

林学专业 篇6

在技术职业教育中, 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指将理论上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实践中的技能、训练进行合理的结合, 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式将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集科学研究、人才培训、技术应用为一体, 在学习与应用中提升学生专业技术。

林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大兴安岭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主要是指结合大兴安岭实际情况, 以林业企业为依托, 以合理的林学专业课程为基础, 以各林业局、企业以及校内基地为支撑, 加大学员实践与课堂学习的紧密度, 真正实现教学实践合一, 进而培养出专业技能扎实的森林管护人才。

二、林学专业实施教学一体化的必要性

(一) 培养大兴安岭林区所需技术工人的需要

大兴安岭作为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 总面积达到8.46万平方公里, 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 占全国总蓄积量7.8%, 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林木资源如此富集的林区中, 建设一大批无私奉献、专业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护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林区内, 服务于森林管护的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管护的需要。究其原因有许多, 其中主要一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 导致实践性人才短缺。以大兴安岭技师学院林学中的森林管护为例, 从培养方案来看, 实践数量和学时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 由于某些原因, 有些课程实践教学比例仍然偏少, 需进一步调整, 导致部分理论知识学习偏于实践, 学员毕业参与管护工作后, 仍需进行实践培训,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森林管护专业人才的短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它可以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从而培养出一批懂知识、有技能的林区落地型技术工人。

(二) 大兴安岭林学专业发展的需要

林学是一个实践与应用皆比较强的专业,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前沿的林学知识, 而且还要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森林培育、管理、保护技术, 并且需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与科研素质, 以保证专业的可续性。大兴安岭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林区, 森林管理专业的系统学习院校较少, 其中大兴安岭技师学院的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教研室是培养森林防火、管护等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该教研室成立于2008年, 分为森林防火、森林管护、林业三个方向, 共设置林业政策与法规、森林计测、营林机械、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林火监测与通讯、林火原理与火环境等课程。在授课过程中, 以上课程皆可以采取教学一体化模式。但在现实中, 仅仅森林防火方向的课程设置了基地, 学生可在基地里进行实践学习, 初步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其余森林管护与林业两个方向, 尚没有实现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学专业的发展。为保证大兴安岭林学专业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必由之路。

三、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一) 修订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首要环节是需修订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制订应考虑到许多因素, 比如用人单位需求、实践单位或者基地实际状况、企业人才信息情况反馈、毕业生所需知识反馈等。以上因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比如到用人企业调查研究, 分发“林学专业技能要求调查表”, 了解企业对学员的需求;到毕业生所在单位调查研究, 分发“林学专业技能人才情况反馈调查表”, 了解企业对毕业学员的评价;向毕业生分发“毕业生所需知识调查表”, 掌握毕业生就业后所需知识情况等。而后根据调研结果形成调研报告, 根据调研报告修订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体系。

(二) 优化课程体系

现今职业院校在林学专业课程教学与实习安排上, 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 比如教学与实习内容陈旧, 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教学与实习的时间较短, 缺乏一定的成效性;教学与实习的考核方式单一, 没有发挥出一定的激励作用等。这些弊端限制了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也限制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基于此, 优化课程体系就成为了推行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环节,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 系统安排课程与实习, 形成一定的规范;其次, 构建合理的课程与实习体系, 保证课程与实习时间、空间、衔接上更加合理;最后, 完善教学课程与实习的考核评价机制, 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等。

(三) 加强校内基地建设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教学与实践同等重要。实践方式除了联系用人单位、林业企业等渠道外, 还可以通过加强校内基地建设来实现。与用人单位、企业相比, 校内基地在林业生产与教学安排的衔接上有更大的自主性。尤其是在实践细节上, 能够更加灵活自主的掌握时间, 安排实习内容, 组织实习学生, 更加便于实践任务的落实。

摘要:大兴安岭作为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 需要建设一大批专业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林业技术人才。大兴安岭技师学院作为大兴安岭唯一一家高职院校, 在培养林学专业人才上责无旁贷。本文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涵与必要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以期为大兴安岭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林学专业 篇7

一、教学内容

林木病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在病原种类分类上, 近年来国外的真菌分类第9版, 就对病原菌的所属种类进行了重新划分;在病害防治上也不断有新技术、方法涌现, 所以林木病理学理论课教学中, 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更注重知识的更新。教学内容上力求把世界上最新的成果吸进来,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该领域发展的动态。本门课程在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方面上, 把林木病理学课程分为七个主要部分来讲解, 第一部是林木病害基本概念, 重点介绍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病害症状类型;第二部分是非侵染性病害, 重点掌握非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及症状表现;第三部分是侵染性病害, 主要讲授真菌、细菌、线虫、病毒、植原体、藻类、螨类等病原种类特性及其所致病害;重点是林木病原真菌的生理特性, 病原真菌的种类及其所引起的病害类型;第四部分是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包括侵染程序、病原的传播、病原的越冬越夏和病害的预测预报等内容, 其中病害的侵染过程的接触期、侵入气、潜育期、发病期四个时期和病害的预测预报为重点内容;第五部分是林木病害的防治, 介绍了林木检疫、林业技术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病害防治方法, 多种防治方法要结合使用, 才能达到很好的防治病害发生的效果;第六部分是林木病害各论, 对林木常见叶部、枝干、根部病害种类 (例如松落针病、杨树烂皮病、根癌病等) 从分布危害、病原、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等5个方面作了介绍;第七部分是林木病害调查, 重点讲授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 病害等级的划分, 病情指数的计算。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

课堂教学是主要方式, 我们的教学对象多是大三学生, 他们已有树木学, 植物生理学等的基础知识, 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基础, 合理的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现在已经改变了以前的板书教学, 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 应当紧密联系实践经验, 广泛搜集图片、影音等视频资料, 插入大量的真实的案例和林木病害危害情景,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早接触、早认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虽然形象生动, 还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缺陷, 如信息量过大, 学生存在着记笔记困难等情况, 可以将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调节单一黑板板书教学和单一多媒体教学的缺陷, 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提问式教学, “简单问答”、“自问自答”或“问而不答”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和促使学生思考,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在教学中介绍著名科学家突破一些重大课题的思路和实验, 近年来的科学发展动态, 现在的热门研究方向, 以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对科学的热爱。可以采用鼓励式教学, 专门安排提问时间, 鼓励学生提问, 先让学生讨论解答, 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 学生能体会其中的快乐,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还可让学生多多参加教学过程, 让学生制作幻灯片课件, 在课堂讨论上演示和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上的表现评分。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锻炼了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同时林木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中贯穿理论联系实践, 可以采用走出课堂采用实践教学法。

三、对于学生试验技能的培养

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 进行实验课学习, 以达到理论结合实践。林木病理学试验因为没有普通病理学的初级试验为基础, 所以试验课程开设由简单到复杂。首先, 进行病害种类和症状类型的初级分类识别;其次, 观看真菌病原的各个类群微观切片形态特征, 对各个类群进行区别比较;第三, 采集林木受害部位, 实验室内制作徒手切片, 在显微镜下观看病原形态特征;第四, 制作真菌分离常用的培养基PDA, 了解各类培养基的配方及用途, 掌握培养基的制作方法;第六, 分离培养病原菌。第五,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 学生观看标本了解的病害症状的表现型, 亲自在显微镜下观看病原菌的微观形态特征, 对林木病原的第一大类真菌的分类识别上也能区分各类之间的特征差别, 比如对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腔4类子囊果, 各种类型的担子果, 锈菌的各个时期的孢子类型, 分生孢子器的各种类型等都有了感性上的认识, 对病原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 加深了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培养基, 分离培养真菌, 进行林木病理学研究的基础实验, 也为广大学生将来从事林业科研和实践工作打下基础。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与科研项目的结合, 把国内外科研工作的前沿进展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参加老师或研究生的科研工作, 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 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以上是本人对林学专业森林保护专业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 林学专业的林木病理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的几点体会。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由简到难、由理论到实践, 可以克服理论课传授时学生对于看不见摸不到的病原种类理解上的困难, 而导致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不能够真正地理解, 厌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等问题, 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仲铭.林木病理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1]李穿道, 周仲铭, 鞠国柱.森林植物病理学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林学专业 篇8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微生物学是一门历史较短、发展较快、纵横交错和广泛联系实际的学科, 具有内容覆盖面广和跨度大等特点[1], 在生命科学重大基础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行程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与其他学科交叉与渗透的前沿研究领域[2]。微生物学的内容广泛涉及几乎所有生物学科,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养分转化、环境净化、动植物生长、工农业生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正因如此, 《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成为了生物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程。

鉴于国内林学专业通常把微生物学作为专业选修课, 林学专业教师和本科生对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没有足够的认识, 本文对微生物学在林学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做一探讨, 并结合自身经验探讨林学专业 《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林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

(一) 微生物学是林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 与植物、动物的生理生态息息相关。微生物涉及很多林学相关的生物学过程, 如林木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林木抗逆生理、森林土壤营养循环、森林植被恢复等;同时微生物学的知识涉及到《森林培育学》《土壤学》《树木生理学》《森林生态学》《林木病理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等多门林学专业课程。因而《微生物学》课程作为基础先导课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林学专业课程。

(二) 微生物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林学理论的把握

微生物学的内容庞杂、知识点繁多, 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酶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对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将这些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 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林学相关的生物学过程, 如凋落物分解、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共生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等。

二、林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 理论教学环节

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结构同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一样, 均从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五个层面揭示微生物的生物学规律。鉴于林学专业的特点, 在针对林学专业本科生的微生物教学中应当侧重森林微生物相关内容的介绍。另外, 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的倾向性

可适当删减介绍动物和人体微生物的相关内容, 转而更多地介绍林学专业涉及的微生物学知识。如动物微生物相关的“传染和免疫”章节只做了解性介绍, 反之可扩展微生物生态章节中植物病原微生物和共生微生物的教学内容。

2.思维导图的运用

思维导图 (Mind Map) 是放射性思维 (Radiant thinking) 的可视化表达, 是一种辅助思考和记忆的工具[4], 自20世纪60年代Tony Buzan发明思维导图后, 已经有不少人提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逻辑性和创造性是备课的核心要求, 思维导图的发散结构决定了这一工具应用于微生物学教学备课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远远大于文字。思维导图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出的若干结构, 使用文字、线条、图形图表等将零散的知识信息系统化整合, 转变成容易记忆的“图”[5]。如图1所示为微生物生态章节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本章节的知识点和逻辑构成。思维导图的运用, 一方面使教师能够清楚地把握讲课重点, 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整个课程的逻辑和知识结构。

3.案例启发式教学

针对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案例和生物学现象, 从案例和生物学现象中引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地衣作为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能够抵御各种极端环境, 华山松大小蠹携带蓝变真菌腐蚀木材等生物学现象的引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知兴趣。

针对林学专业的特点, 开设微生物学在林学中的应用相关专题讲座, 如“林木微生物病害的发生、识别和防治”、“土壤微生物与森林健康”、“林下宝库——食用菌”等内容。这些专题讲座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系统化和形象化, 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微生物领域奠基人和知名专家事迹, 培养和陶冶学生的科研热情和情操。如微生物学之父——Louis Pasteur通过试验否定了微生物的“自生说”, 建立了病原学说, 其发明的巴氏灭菌法目前仍然广泛应用于食品业;细菌学家Rorbert Koch提出了病原体验证的经典理论——科赫原则, 其创立的微生物学方法为微生物学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独立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Joshua Lederberg因发现细菌遗传物质及基因重组现象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Carl Woese率先研究了原核生物的进化关系, 发现并定义了古生菌 (Archaea)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Marshall和Warren以身试菌, 发现了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

4.多媒体教学工具及教学模型的使用

微生物个体微小、形态、营养和遗传类型多样、代谢机制错综复杂, 往往使学生感到微生物知识繁琐、抽象和难以理解。多媒体技术如动画、显微观测视频、PPT课件等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微观世界宏观化, 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 教学模型的使用对学生理解一些重要的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有良好的助益作用。例如病毒体型微小, 不能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测, 因而针对病毒结构的介绍比较晦涩难懂。然而借助现有的商品化模型可以很形象的解决这一难题。

5.微生物学最新研究技术和理论介绍

微生物学是一个相对年轻但发展迅速的学科, 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极快。因而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中应当实时关注学科的最新动态。 例如, 近些年环境微生物的分析技术正迎来剧变,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引入从微生物群落角度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认识;从细菌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开发而来的CRISPR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和动物基因组编辑, 已成为生命科学最热门的技术。在课程中穿插引入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把握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动态,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热情。

(二) 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现行微生物实验课程通常由若干个独立的实验构成, 实验之间缺乏关联性, 导致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没有系统的认识;学生掌握的是一些零星分散的实验技术, 如何将有关知识技术整合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产和科研应用问题则显得比较欠缺[6]。基于此, 我们认为在具体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可将微生物学实验和实践课程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和开放性实验探索两个方面, 具体如下:

1.基础共性实验技能训练

微生物学基础共性实验技能是进行微生物研究的基础必备技能, 通过基础共性实验技能训练,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实验室安全意识, 特别是规范化使用易制毒试剂和高压容器;其次, 同植物组织培养一样, 微生物学实验也要养成“无菌”操作意识, 避免环境微生物对目标微生物的污染。

基础共性实验技能训练主要以验证为主, 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针对微生物相关实验操作的特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体式和复式显微镜、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摇床和小型发酵罐等仪器设备的操作, 熟悉微生物的形态观测、培养基配制及灭菌、菌种分离、 纯化和培养等实验技能。

2.开放性实验的开设

开放性实验以探索为主, 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科研探索 (图2) , 让学生切实参与到科研的每个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注重实验过程中多学科实验技能的交叉应用, 如结合形态学、生理学、酶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知识来鉴定微生物。

针对林学的特点设置开放性和探索性综合实验, 如“林木叶片病斑识别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类群分析”、“植物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发酵和代谢产物提取”、“蘑菇的采集、形态观测和鉴定”等。另外, 鼓励学生组建科研兴趣小组, 围绕微生物在林学上的科学问题, 通过野外观察和现象分析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科学设想, 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可行的实验方案并依方案进行独立实验探索。开放性实验以撰写科研报告并结合小组PPT汇报的形式进行考核, 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 对林学专业学生掌握基础理论、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应相互独立, 而应该相互配合、穿插进行, 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检验并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为此, 建议微生物学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平行进行, 互为补益。

参考文献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胡廷章, 黄小云, 刘仁华.提高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体验[J].微生物学通报, 2007, 34 (4) :812-815.

[3]宋富强.微生物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4]Buzan T, Buzan B, Harrison J.2010.The mind map book:unlock your creativity, boost your memory, change your life.Pearson BBC Active, 2010.

[5]陈小清, 黄志坚.利用思维导图有效加强生物课堂教学[J].教学与管理, 2014, 4:47-48.

[6]张茵, 徐旭士, 何伟等.微生物学实验模块“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培养和选育”的教改研究和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 (11) :1698-1700.

林学专业 篇9

一、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其特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气氛以及教学评价的标准甚至教学评价的实施等都是由教师决定的,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掌握书本知识,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 “教”重于“学”, 学生的学习多是通过刻板地练习和死记硬背而完成的[1]。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 其代表人是赫尔巴特, 他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该理论强调教师及书本的作用, 格外重视知识传授、怎样有效地传授以及传授的结果如何等问题, 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但是, 如果教学活动仅围绕教师而开展, 则教学活动重点转移, 就会产生重“教”轻“学”的问题。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引导协助作用, 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负责, 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者, 更主要的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学”重于“教”, 注重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 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创新性, 承认学生之前的经验和技能, 学生的自我评估具有重要作用。该理论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发展而来, 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学生的特点、突出教师的权威角色等做法, 他提出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与需要作为课程核心, 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 起到决定作用[1,2]。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发展促使我们认识到,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与“学”的矛盾中, 学生的学是关键问题, 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学生发挥主观积极性, 才能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 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林学专业课特点及学情分析

林学专业主要研究森林结构与功能、林木生长发育遗传特性, 探求如何培育林木优良品种和森林的形成、培育、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研究解决林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每年都为我国林木良种选育、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培养大量的一线人才, 属于专业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应用学科范畴[3]。

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 专业课程主要涉及树木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测树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造林学和森林病虫害及保护等方面。这些专业课程理论性较强, 需要理解掌握的科学理论内容较多, 同时课程的应用性也比较强, 要求掌握相应技术知识并能够应用, 而且需要对本学科的发展和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林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 基础课知识储备较好, 大学前两年开设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气象学等基础课程, 这些基础课程的开设为我们专业课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大多基础课教学仍采用教师中心式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适应了该教学模式, 在学习中多靠死记硬背、刻板地练习等方式学习, 导致学习模式僵化, 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学习氛围不浓, 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等现象, 而且关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发展, 仍然是被动式的学习。学生的这种学情状况对后续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和困难。

三、学生中心式教学法在专业课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在我们的专业课授课中, 我们采用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 具体应用了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方法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探讨。首先, 授课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问题。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 多数都不是由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 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专业训练, 对于教学的理念模式和相应教学方法的认识比较模糊, 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使得这些教师在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遵循着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即使授课教师采用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 但是该教学模式涉及的教学方法很多, 如小组讨论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 在形式上虽然教师由主导变成了指导, 似乎教学任务更为轻松, 但实际上对教师的基本素质, 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 个人认为对于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应当定期给予一定程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培训工作, 让授课教师系统性地认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和发展。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组织者, 更是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者、咨询者和指导者, 要认识到教学中心的转变、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调整等问题。其次, 授课规模及课程问题。林学专业课的授课班级里学生人数一般约60人左右, 人数较多, 为大班型的授课。而在欧美国家高校里, 应用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授课班级规模一般多在20~30人。尤其典型的是斯坦福大学, 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 2000多名教师, 开设了6000多门本科课程, 平均每个学生可以单独享有一门课程, 这样小型的授课班级里, 能够确保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 确保了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4]。而我们大班型的授课班级里, 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利于学生与教师间互动交流, 不利于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而且在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 近年来授课学时被压缩, 授课内容较多, 任务繁重, 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课上疲于完成授课内容, 往往忽视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在学生成绩考核方面依然拘泥于旧式的期末考试形式, 平时学习的考核方式简单, 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的考试, 并不注重平时的主动性学习。上述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没有真正地应用起来, 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真正地发展。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教师本身所能解决的, 需要学校、教师和授课对象的共同努力, 通过教学改革等途径来解决相应问题。

通过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在林学专业课中的应用, 遇到了一些值得我们去探讨解决的问题, 但同时也促进我们对该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教学模式由教师中心式发展到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 这是一种进步, 而且仍在进一步发展中, 这让我们认识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辩证统一体, 是一个双向交互的活动过程, 绝不是两个对立的过程, 其核心理念就是学习。因此, 我们在林学专业课的授课中, 一方面应用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和理念开展专业课教学工作, 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 更需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这个核心问题, 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正体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耿玉香.“学生中心论”教学模式浅析[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7 (3) :58-59.

[2]任丹丹, 徐媛媛.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及其整合发展趋势[J].邢台学院学报, 2011, 26 (1) :45-47.

[3]张启昌, 刘盛, 孙广仁.林学专业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实习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 2009, 27 (6) :1-5.

广东园林学会突出贡献奖名单 篇10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王绍仪原广州地区绿委办主任工程师、广州插花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园林学会第六届插花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朱 纯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党委书记、广东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广东园林》杂志常务副主编

刘 彦肇庆市城乡规划局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肇庆市园林学会理事长,广东园林学会常务理事

许惠浓原广州市园林局科技处调研员,广东园林学会第二届至第四届常务副秘书长(学会1978年恢复活动经办人)、顾问、资深会员

庄雪影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教授,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园林》杂志副主编

苏 苡原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副调研员,现广东园林学会副秘书长

何 昉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教授,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 敏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广东园林学会副秘书长、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协和原广州园林中专学校副校长、广州大学副教授、广州花卉协会副会长、广东园林学会资深会员

吴桂昌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肇钊原中国对外建筑深圳公司总工程师、广东园林学会会员

张清明原广东省建委城建处处长,广东园林学会顾问、资深会员

陈定如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原《广东园林》杂志副主编,广东园林学会顾问、资深会员

孟杏元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广东园林学会第二、三届理事,现为学会资深会员

周大珠广州白云山管理局原副巡视员,广东园林学会第三届至第五届副理事长、资深会员

涂善忠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黄兆儒原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巡视员,广东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为学会顾问

黄就伟中国盆景高级艺术师、广州盆景协会副会长、广东园林学会盆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梁心如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原院长、高级工程师,原广东园林学会理事、资深会员

谭广文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广东园林学会理事,《广东园林》杂志原常务副主编

沉重的追忆——许家林学行纪事 篇11

家林走了, 会计界失去了一位寻道士

八月二十三日农历处暑, 这个送走武汉百年不遇酷暑夏天的日子, 并没有消除我的愁绪。我与会计界的同仁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 在武汉送走了活跃于当代会计界的知名学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教授许家林。

早晨八时不到, 从全国各地及武汉三镇前来吊唁的人群, 已经站满了吊唁大厅, 大厅外也排起了吊唁人群的长龙。人群中既有银丝白发的长者, 也有他的同代人, 更多的是年轻学子。在“家园不幸顷刻间德星陨落泪如雨, 林泉有知烛光里师魂圣君化神”的巨幅挽联和他那右偏习惯微笑的遗像前, 人们用泪水与祈祷, 与这位学者作最后的诀别。

我得知家林离逝的噩耗是在他去逝的第二天。二十日一早上班, 第一件事上网浏览新闻。在我固定只看之一的“新华网”的“新华聚焦”中, 看到一则“中南财大知名博导被抑郁症妻子砍死”消息, 出于作为该校兼职对其所发生事格外关注, 打开看后发现竟然是许家林遇害消息。我当时第一反映这又是网络谣言, 而当我细看并冷静思量后开始紧张起来, 因为消息是由《武汉晚报》根据公安局官方微博采写, 国内最权威的官方“新华网”发布了此消息, 其真实性较高, 但我仍然心存疑虑。

为了准确核实消息, 我随即拿起电话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同行求证, 在得到消息属实的答复后, 我顿时陷入了一种茫然无措的状态中。怎么也想不到“宿草新坟多友生”的悲剧再次重演。两年前在老家一个与我亲如兄弟的挚友突发急病离去, 而今天业界我的又一知己猝然长逝。天之报施善人, 而苍天竟然是如此的残酷无情与不公, 过早地夺去了这个会计界公认知名学者的生命。

前不久我与他通电话, 他说在整理文献资料时, 看到我每期写的刊物卷首语, 认为很有价值, 建议我集结出版。我告诉他我正在整理准备年底出版, 他连续说了几个“期待”。近期我已拟定了文集名称, 正准备这几天打电话向他征求文集名称的意见。哪知这竟然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原想文集出版后送的第一个人是他却再也无法送了, 他也再看不到所“期待”的文集了。

这些天来, 我的心绪一直难以平静, 始终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处于不能正常逻辑思维的境况中。文集的整理出版一再中断, 正在准备撰写十年前就构思的管理报告研究文章再次搁浅。从此以后, 再也看不到他那习惯性偏头的可亲容貌, 再也听不到他那带着少许荆楚口音的声音, 再也收不到他那些既有极富哲理又有让人忍俊不禁的短信, 再也无法得到他那龙飞凤舞般狂草签名的著作……相信我的悲伤, 也是每个熟悉并与他交往人共同的感受, 都为失去这样一位英才而无比痛惜。

我与家林面识相交较晚, 但相互相知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 是从财务会计专业期刊发表的文集中, “认识”了对方。我对他的多产记忆尤深, 经常在各种会计期刊中看到他的文章, 而他也以我发表文章的类型确认了我的研究重点。双方虽从未谋面, 但相互已经很熟悉了, 以至于我们什么时候首次见面我都想不起来了。

我与家林的深度交往, 是近十年才开始的, 他从外地调入武汉, 我也从南方回归本刊。由于共同的职业追求与理念兴趣的共识, 由他领衔组成的学术团队, 与本刊展开了全面的合作, 共同策划与推出了多个财务与会计专题研究系列, 为推动我国会计学术研究的发展, 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在深切体味失去肺腑之交这人世间大悲恸的同时, 我一直在思考与寻求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怎样悼念这位会计学界的寻道者。我与家林是因文结缘的, 他很喜欢读我写的文章。因此, 选择以文送亡友或许是最合适的纪念方式。考证他的学术思想、追寻他的学术精神、梳理他的学术遗产, 对会计学术研究繁荣与发展, 具有启迪与引领作用, 同时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我与家林的交往更多的是学术行为, 我所记述的家林只是其代表作品及有限的学术交往, 或许只是其侧影。然而透过这些挂一漏万的学行, 仍能真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个专注于学问而不保守、倾心于学术而不世故、深藏厚学而不跋扈、勇于探索从不歇步、勤于助人不求回报的完美学者。

(二)

家林走了, 他给会计学界留下了极具特性的学术遗产

梳理家林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发现, 他的学术研究具有诸多的珍贵特性。

思想性强是家林学术研究最基本的特征。

思想是学术的灵魂, 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后而产生的结果, 学术思想的形成是研究者理念、逻辑、思考和判断的结晶。有没有学术思想取决于研究者的探索勇气、理念信仰、价值判断。特别是在当下物欲横流、价值颠倒的时代, 学术思想显得尤为珍贵。于近日与世长辞的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奠基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称:“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 即缺乏思想市场, 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

近年来追逐国际化在会计界颇为盛行, 一些学者不遗余力地追赶西方学术前沿, 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纳入所谓的国际化版图。大量缺失思想的成果占据了研究阵地, 使会计研究陷入了纯工具化的迷途。会计研究缺乏具有思想意识的创新, 更多的是搬用异域理论与方法来裁剪我国的现实, 这在会计的各领域普遍存在。具有思想性的研究成为落伍的象征, 会计思想在所谓的国际化潮流中已无落脚之地, 思想及其作用几乎到了令人遗忘的地步。

作为会计学界有限的会计学术思想坚守者, 家林是其代表人物之一。观察他的学术成果可以发现, 无论是学术专著还是专业论文, 具有独立见解的学术思想贯穿在其研究成果中。

由他主笔统领完成的《会计理论发展通论》三卷本, 这部超过百万字的会计理论宏篇巨著, 是当代会计理论研究的经典作品。在这部经典专著中, 他全面深刻地揭示了会计发展的轨迹, 认为经济的发展导致会计实务变化, 由此形成会计职业需求, 并构建会计方法体系, 诞生会计理论, 指导会计实务与促进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了全方位会计理论的观点, 并由此构建了现代会计理论体系。这不仅突破了传统会计理论研究的视角, 也弥补了会计理论研究碎片化的狭隘局限, 构建了系统、完整、规范、科学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 为促进会计科学的发展发挥了奠基作用。

在本刊发表的《论会计思维指导下的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一文, 是家林会计理论研究原创性的扛鼎之作。他集会计理论研究与教学之大成, 提出了“会计思维与会计理论研究”的命题,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述、科学直观的图解表达, 全面、深刻、系统、科学地阐述了用会计思维指导会计理论研究的理念、路径与方法, 为会计理论研究构建了科学框架体系。该文在本刊发表后, 在会计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不仅其被引用频次居于前列, 全文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财务与会计导刊》转载。文章为会计科学理论研究发挥了开拓引领作用。

家林会计理论研究学术思想没有仅停留在方法论层面, 而是上升到上层建筑高度。他关于会计法研究的一系列论文, 不仅对会计法律体系变迁的制度背景进行了系统分析, 还对会计法规体系不协调的表现与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 提出了会计法规体系协调的原则及政策建议。这不仅有别于一般会计法规研究文章, 只作现象描述及词义解释, 缺乏深度分析建议思路的现象, 同时也丰富了会计法规研究理论文献, 更为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完善, 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文章发表后不仅得到理论界支持, 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文献中心的《财务与会计导刊》全文转载, 而且也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在全国及省均获奖。

家林对会计学术研究始终保持具有独立见识学术思想的坚持, 不仅体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学术品德, 也为矫枉当下会计学术研究中对思想的漠视、遗忘、甚至不屑一顾等极其有害风气发挥了示范作用。

系统性是家林学术研究最为突出的特征。

无论是会计学术研究对象的选择, 还是会计学术研究内容的构建, 或是会计学术研究文献的梳理归集, 系统性贯穿于家林会计学术研究的全过程。他认为, 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行为的本质及其演变与发展规律, 进行研究后所形成的系统理性认识。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系统研究会计科学的发展。

在宏观层面, 他构建了以会计人员作为主体、会计组织作为客体、会计文献作为工具、会计规范作为手段、会计传播媒介作为平台组成的会计学术元素理论体系。他从本世纪初开始构建编纂“中外会计人文系列丛书”工程, 计划出版《西方会计名家传略》、《中国会计名家传略》、《西方会计规范集卒》、《西方会计名著导读 (上、下) 》、《中外会计组织掠影》、《中外会计期刊概览》等著作, 系统地研究会计科学发展轨迹与成就, 其中部分著作已经出版。这一浩瀚工程的完成, 是对我国乃至全球会计界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在中观方面, 他对会计理论内容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 构建了逻辑结构完整、系统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他将会计理论分为“会计理论发展”、“会计理论结构”、“会计理论类型”、“会计理论创新”等, 涵盖了会计理论起源发展与演变, 会计学说观点提出与形成, 会计理论结构框架与要素, 会计理论与相关科学的联系与影响等全面、系统的会计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 不仅有效克服了传统会计理论研究单一与割裂的弊端, 而且也拓展了会计理论研究的视野, 为提高会计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在微观方面, 他专注于文献的系统梳理、潜心校对、整理归类, 这是他学术研究中最有价值的突出贡献。

科学研究中理工科学靠实验, 人文科学靠文献的定律, 是科学研究赖以进行与取得成功关键。尤其是科学研究文献, 不仅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 能使人类的知识突破时空局限而持续传承;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知识水平, 人们可从中汲取知识、利用知识并创造知识服务于现实社会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 只有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才能探求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 进而做更深入的研究。正源于此, 古今中外, 凡是从事科学研究, 都需要以掌握相关文献为基础, 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概莫能外。

基于这样的认识, 他制定了系统庞大的文献建设规划, 对涉及会计理论研究主要元素的文献进行全面地梳理, 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研究文库。

为了完成这一浩繁的工程, 他先后组织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2000至2011级共11届200余名硕士研究生, 以及2004至2011级100多名博士研究生参与这一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西方会计名著、会计规范、会计名家、会计职业组织、会计专业期刊、以及经典会计案例等方面的中外文资料;进行全面的编译与整理;组织英文基础较好的青年教师进行校译;最后组织专家对全部文献资料进行校订。对已形成的主要文献, 与国内专业核心期刊进行合作, 系列刊载发表。

从2006年开始, 本刊与他共同策划推出了多个系列文献。2006年推出了“会计准则中外比较系列”;2007年推出了“会计实证研究经典文献系列”;2009年推出了“中国会计发展史专题系列”;2010年推出了“中国会计改革专题系列”;2011年推出了“中外会计重大事件专题系列”;2012年推出了“西方会计名家专题系列”;2013年推出了“世界会计模式述评专题系列”。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 他基本完成了会计文献系列这一会计学研究的基础性工程。这不仅体现了他潜心学问的可贵精神, 也为传承和发扬会计学术思想作出了杰出贡献。前沿性是家林学术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

学术研究的前沿性, 是学术研究的本质, 是学术研究取得成功与突破的关键, 始终是学术研究者所追寻的目标。而学术研究前沿性需要研究者, 具有一种建立在对研究学科历史透视基础上的超越性视野, 一种弃而不舍的创新勇气与精神, 一种紧贴社会实践发展的敏锐感悟, 只有这样学术研究及成果才具有前沿性。家林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尤其是自然资源, 由于具有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 其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 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人类社会面临生存的严峻挑战。因此, 合理开发、科学配置资源, 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资源会计学作为会计学科新领域, 既是前沿研究课题, 更是新学科的突破与建立。虽然资源开发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微观层次上从定量性的角度来全面研究资源核算则较少涉及, 特别是有关资源存量和增量的价值变化、开发和利用效益的核算及考核、资源耗费与价值补偿的确认及计量等, 技术性的微观核算方法方面还是空白。从会计学角度系统地研究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运用、储存、保护、综合利用和再生各个阶段经济效益核算问题, 是会计理论界及会计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崭新课题。如何构建这一会计领域新学科, 既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 更需要跨学科的相关知识。

基于历史责任感及前瞻的敏锐性, 家林较早地开始渉足这一新领域的探索。他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资源会计, 并将其视为最主要的攻克对象, 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

他采用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交叉运用, 从会计理论结构的视角, 提出了资源会计学科形成的核算基础;确立了资源资产与管理体制、资源耗费与资源折耗、资源成本与资源损失、资源价值与资源价格、资源收益形成及分配等, 构成资源会计专项要素内涵、确认范围与基本计量模式;分析了在会计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资源会计信息及结构、资源会计规范及建设、资源会计运行及考核等资源会计学科的原理, 构建了资源会计新的学科体系。

资源会计新学科的建立, 其意义是深远而重大的, 不仅填补了资源会计学科的空白, 而且实现了诸多的创新。提出了资源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管理相适应的观点, 资源会计确认的基本原则与资源会计计量的特殊要求;从产权规范的角度对其管理进行了设计, 提出了资源成本结构观和资源损失会计确认与计量模型;分析了资源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及其披露体系, 对资源会计规范结构及资源会计准则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提出了不同资源会计核算的基础观念、产权特征、价值评估、核算规范建设的原则。这些创新认识与观点不仅有助于拓展会计研究思维, 也为制定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决策咨询与理论依据, 更为资源会计的实践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技术支持。

资源会计学科的建立, 受到我国会计理论界的高度评价。有学者指出, 资源会计学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与会计学科相链接, 创造性地构建了我国资源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代表了我国在资源会计这一领域的最具开创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成果, 具有极大的借鉴和研究价值, 应当引起会计研究者的广泛重视。

资源会计学科建设, 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资源会计学科得到了我国最高学术权威机构的认定, 2002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 获得了国家资助。

从1996年开始关注并涉足资源会计科学, 到2006年完成学科研究任务并结题, 历经十年的探索与攻坚, 共取得了与学科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达30余项, 这是家林学术研究十年磨一剑精神的映证。

现实性是家林学术研究最显著的特征。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会计科学研究现实性是指会计理论研究要从我国会计工作的现实出发, 紧紧围绕会计实践提出的要求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和结论有助于推动实践的发展, 舍此而求他, 会计理论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

随着经济活动复杂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记录经济运行的会计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这就要求会计科学研究者, 要立足时代需要, 把握时代脉搏, 应对时代挑战, 主动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家林以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专业敏感性, 从空间的维度与时间的跨度, 对会计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与准确的回答。

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作为中国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改革, 同样是中国会计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关注中国会计改革是会计学者应尽的职责。家林始终将中国会计改革的重大课题作为其关注研究的重点, 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是中国会计改革的标志性工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成及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的意义是深远的, 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乃至世界会计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 蕴涵着我国众多会计人的心血、经验与智慧。无数的会计人为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 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家林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中, 他对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如会计准则制定、协同、趋同过程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其他国家或地区会计国际协调或趋同过程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结构和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异同, 推动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完善及实施效果等问题, 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这些极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观点, 集中地体现在由他主笔完成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发展、比较、协调》专著中。这部以系统梳理国际会计协调的运行过程与全面比较研究结论为基础, 对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现实提出的若干创新性理论认识, 其体现的学术研究方式与表达的学术观点对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实务工作者以及会计专业学生的研究、工作和学习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会计准则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更为会计准则研究丰富了文献。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新时期我国改革与发展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需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会计制度体系, 作为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具体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典范。改革开放30多年、新中国建立60多年, 有很多重大会计问题需要研究。家林对这一历史时期会计发展的重大事件, 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总结, 为当代中国会计史研究作出了应有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会计改革, 特别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规范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与划时代的进步, 已在国际会计舞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已经跃上了新的历史台阶。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会计改革历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梳理, 总结其经验教训, 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会计改革, 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体系,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是会计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与应当承担的责任。

自2007年开始, 家林组织团队与本刊合作, 策划了不同的专题, 对改革开放以来30年会计理论发展、30年会计规范体系建设、30年会计教育、30年会计改革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其核心研究成果相继在本刊发表, 在会计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 我国会计在曲折中前进、在摸索中创新, 既有辉煌的过去, 也有曲折的历程。新中国60年间的会计流行语, 不仅记录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 呈现出不同阶段会计发展的时代特征, 折射出会计实务与理论的变迁轨迹, 体现着不同时期会计发展的方向和主流, 更演绎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会计理论演进相互依存的规律。

家林从会计“流行语”变迁的特殊视角, 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为代表的会计规范体系演变过程作为主要线索, 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 不同阶段会计制度变迁进行梳理, 从而形成了由主流行语、次流行语和派生流行语共60个会计流行语, 不仅记录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也论证了会计历史演进规律。文章在本刊发表后, 在会计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好评, 同时也被国内重要专业报刊转载。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当代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经济社会全球化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其相关信息, 既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环境下对企业的必然要求, 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与财务报告制度相比, 以企业自愿披露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等非财务信息为基础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特别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社会责任披露机制,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才刚刚起步, 距离高质量的社会责任信息生成与披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协调我国与相关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提高我国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在国际社会责任竞争中取得先机, 进而成为可持续发展并具有竞争力及活力的经济实体, 是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由此成为紧迫而又重大的现实课题。在成功完成资源会计学科建设的基础上, 家林率领他的团队再次发起新的攻坚, 承担构建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重任。

社会责任会计同是会计领域新学科, 并且具有非货币量化的特性。其确认、计量、计算、报告等需要设计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特别是核算体系, 为有效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供必要的信息, 特别是货币量化方面的信息。

为了构建科学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他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路线图, 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创新的内容与方法;设计了有效运行的社会责任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结构体系。为了使社会责任会计既能服务于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又能融于国际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了解国际领域社会责任会计最新研究动态, 学习西方社会责任会计建设的成功经验, 他组织翻译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的论著, 为社会责任会计学科构建提供了借鉴。

经过五年的探索攻坚, 家林率领其团队在会计新学科研究中又一次取得了丰硕成果, 完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会计体系创新》的专著, 并取得了与此相关多达50余项的研究成果。研究也再次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 获得了国家支持与资助。这既体现了家林学术研究所具有强烈的现实责任感, 又折射了其敏锐的职业意识。

多元性是家林学术研究最独有的特征。

学术研究多元化包括研究对象与内容的多元性, 研究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而要实现学术研究多元性, 不仅需要研究者具有坚定的毅力, 更需要研究者具备广博的知识。

将会计现象作为会计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 是众多会计学者通常的主流, 基于兴趣及价值取向, 以及知识的储备与积累, 多数会计学者大多倾向于集中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 单一化是其基本特性。虽然有学者进行多元性研究, 但具有建树并取得突出成就者极少数。

家林则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他在关注重点问题的同时, 同时也将围绕会计学科相关的领域纳入其研究范畴。他在多元化研究中, 不仅关注了被多数研究者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问题, 而且具有独到的见解, 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关注研究方法是家林学术研究多元性的突出特征。他指出, 在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建立过程中, 方法论及方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记录与反映经济运行的会计学科, 研究方法对这一学科的发展尤为重要。经济现象纷繁杂陈, 现象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如果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 则不可能对这些复杂问题做出科学的解答, 会计科学研究也不可能得到发展。因此, 现代会计科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就是不断创新会计研究方法。

他认为, 不同学科能否运用正确而科学的研究方法, 对其成果的科学价值尤为重要。一门学科是否具有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完整的研究规范并得到较好的运用, 是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 注重会计方法论的研究, 特别是注重将研究方法具体应用于会计科学的研究过程中, 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 贯穿于家林会计科学研究始终。

我国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应用, 早期较多采用的是规范研究方法, 近年来实证研究方法盛行。然而无论是早期主流规范研究, 还是当下盛行的实证研究, 都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早期主流的规范研究方法存在目标不做界定、推理不甚缜密。而目前盛行的实证研究方法被滥用, 为实证而实证, 不考虑研究成果对人类知识是否有贡献等。

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人们对经济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 不利于会计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 重视会计研究方法是发展会计学科、提升这一学科整体理论水平的迫切要求。

在会计研究方法论的认识与选择应用上, 多数学者表现出了偏好的习惯, 大多认同及有选择地采用某一种方法。如在当下饱受争议的实证研究方法上, 出现了赞同与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点。家林则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态度。他既不像赞同者那样将其捧为圣经, 也不像反对者那样全盘否定, 而是将其客观地再现出来, 由研究者自行甄别选择。由他主持翻译出版的西方会计实证研究经典文献系列, 不仅为人们正确认识实证研究方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也丰富了会计科学研究方法文献。

对跨界会计专业期刊编辑出版有着深刻地见解, 是家林学术研究多元性的重要特征, 这在会计学者极为鲜有。

笔者从事会计专业期刊编辑出版近二十年, 对编辑出版行业有着深刻体会。它同会计学科一样, 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 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绝不亚于会计学科。在其人文知识等方面, 远严于会计学科。

2008年本刊策划推出了专业期刊如何发挥作用的专题, 约请了国内会计界著名学者进行笔谈。家林作为被邀请的学者之一, 其所提出的见解, 即使是期刊编辑出版专业人士也都为之赞赏。

他指出, 会计专业期刊在会计学术研究中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

首先, 要做专业知识的普及者。要紧扣会计发展的时代脉搏, 注重并有效的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 向读者群传递最权威、最专业、最具指导性的会计发展与改革信息, 所刊发的文章应当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其次, 要做学术思想的传播者。要及时地传递会计前沿学术思想与先进的研究方法, 积极有效地引导会计理论研究方向;大力推动会计理论的学术创新。成为引导会计研究方向, 激发研究热情和推动学术创新的载体。所刊发的文章应该具有学术性、原则性、时代性和实用性。

第三, 要做学术新人的培育者。会计专业期刊在编审稿件时, 应当采用规范的审稿机制, 不能因名而取文, 特别应当注意关注新生的学术群体, 要有特别机制保证新人在期刊上发表文章, 多给一些学术关注。为孕育会计人才提供平台与机遇。

第四, 要做学术规范的推广者。要在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 制定出适合自身刊物特色的基本规范, 所载论文既符合国家标准, 又具有自身的特色, 还要便于对外国际交流。为中国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提供阵地。

第五, 要做学术道德的推动者。要在履行维护学术道德责任的过程中, 加大对学术规范遵循情况的批评与监督, 要把学术规范遵循情况乃至失范现象的批评纳入其载文范围。开辟专门的学术规范研讨栏目, 给无意性的学术失范者提供警示, 使故意性学术失范者付出代价, 让学术失范严重者能受到制度性的学术惩罚。

这些见解不仅与笔者办刊思想产生强烈共鸣, 也始终贯彻于本刊的办刊过程中。

主动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研究所提出的挑战, 积极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助推会计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是家林学术研究多元性的时代特征。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动摇了传统社会运行的基础。面对网络信息洪流的冲击, 家林以其超越时代的勇气, 勇敢地站立于激流的潮头, 将网络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会计科学研究, 为现代会计学科新技术应用树立了典范。他不仅建立了会计专业网络平台, 而且在会计教学研讨中广泛应用网络技术, 不仅极大提高了会计科学研究的效率, 同时也使会计科学研究赋予了现代气息, 为会计科学研究的现代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

家林走了, 他为会计学界树立了崇高的品格与严谨的学风

家林供职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训是:“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其涵义是:知识渊博, 缜密思维;识高才优, 求真去伪。守身崇德, 人格完备;报国为民, 服务社会。家林以自己的践行将校训的内涵作了生动诠释。

一个人的行为, 是其品格的本质反映, 也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方位。一个人如果在金钱至上的时代, 他能坚守信念;身处娱乐至极的盛世, 他能淡定自如;行走于价值倾倒的乱世, 他能保持本色;倚居文人相轻的场所, 他能守住清白……这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而家林却做到了。

孜孜不倦的求索, 是家林品格的鉴证。

由于其家境的原因, 家林属晚入道的会计学者, 尤其是他进入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基本环境的时期。在他30年的职业生涯中, 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术资源有限的地方院校;他在不惑之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而众多的学者在这个年龄已经是博士生导师。他从地方院校进入高等学府时, 已步入不惑之年, 而这一年龄段也早已过了人生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更加不利的是这个时期的社会是一个商业至上、娱乐横行的社会转型时代, 其缺失学术氛围的环境不利于学术研究。

基于晚到的现实, 面临社会的诱惑, 家林没有怨悔, 更没有气馁, 而是奋起直追, 在会计前沿学科多个领域全面出击, 并取得令人折服的成就, 创造了学术研究的奇迹。

他首次构建了资源会计学科, 填补了会计前沿学科的空白;创新了“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为社会责任会计学科奠定了基础;完善了“会计理论”体系, 为会计基本理论研究提供了引领;他建立了庞大会计学术文库, 为会计科学发展提供了借鉴。

在近20年的时间内, 他在国内专业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达200余篇, 有超过百分之十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30余部, 总字数达千万, 每年平均达50万字, 堪称会计学研究的丰产高质学者。

在近十年中, 他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达20余项, 五项被国家最高学术权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批准立项, 得到国家的支持与资助。年平均有两项不同级别研究课题完成。在会计学研究领域均为罕见。

在近十年内, 他获得近30项的奖励, 既有中央部委级国家奖, 也有省、市级政府奖;既有省委及学校党组织政治荣誉奖, 也有教育部及省教委师德奖;既有国家及省级科研成果奖, 也有省、校教书育人奖。年平均获得两项以上奖励荣誉。在会计学界是空前奇迹。

他在进入不惑之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并取得教授资格, 仅在十年后, 他不仅跻身于教授行列高端的博士生导师, 而且还被评委为极少数的二级教授。

他用20年时间的辛勤探索与矢志追求, 跻身于会计科学研究的前列, 用同类学者一半的时间走完了学术研究人生路程。为会计学界树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严谨求实的学风, 是家林治学的写照。

学术风气是学者人格特征、探索精神、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人类学术史表明, 学风不仅能影响士风和民风, 还能影响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学术风气健康向上, 既能影响研究者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产生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更能引领青少学子奋发向上、成为一代又一代才俊, 传承民族精神与文化, 促进学术繁荣与发展。

遗憾的是当下学风不正现象异常突出。有学者成名之后游离于学界, 在社会花天酒地到处游乐;有学者学术道德观念淡薄, 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有学者学风浮躁急功近利, 粗制滥造制造大量学术泡沫;有学者不以学问为事业, 醉心于权力专行学术投机而追名逐利;更有学者以攻击政局为噱头, 蛊惑公众借端大肆炒作……

凡此种种, 严重败坏了学风, 腐蚀了学术氛围, 损害了学者的人格良心, 戕害了青年学子。

在这学风渐退的环境中, 仍然还有不计得失、潜心治学的坚守者, 家林是其典型代表。

梳理家林学术研究成果, 探索其学术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出, 他的学术研究绝大部份是原创性与基础性研究。凡从事学术研究者都深知, 原创性研究不仅需要前瞻的职业敏感性, 还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 更需要广博的知识与极强的研究能力。而基础性研究既要耗费时间, 又要耗费精力。急功近利做不了原创性与基础性研究。而原创性与基础性研究, 不仅对应用研究具有决定性意义, 而且更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与灵魂。

严谨的学风体现在家林治学的所有方面。

在研究内容上, 他注重系统性与完整性。比较同类研究可以发现, 他的研究大多是从知识源结构方面进行系统布局, 区别于一般研究多是简单描述, 缺乏对问题的深层思考及解决方案。而他的研究既有纵向的发展轨迹及规律的深度分析, 又有横向的观点陈述与方案设计, 同时还关注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交融。每项研究都能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

在研究方法上, 他将规范性置于学术研究全过程。他强调, 研究方法是否符合学术规范, 不仅影响理论研究成果的扩散程度, 而且还会影响各学科的学术地位及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认同程度。一门学科是否具有比较完整的学术研究规范并得到较好地推广与运用, 是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科学研究方法指导下进行会计科学研究, 不仅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程序, 更要将研究成果按照规范的学术要求予以表达, 只有这样才会提高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 才可促使会计学科地位不断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术规范不仅是学人的知识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 更是学术意识问题、学术自律问题, 以及学术道德问题。

纵观家林学术研究可以发现, 无论是研究过程学术规范的遵循, 还是研究成果表达学术规范的应用, 无论是研究成果运用学术规范的推介, 或是研究成果评价学术规范的实施, 还是研究成果发布学术规范的表现, 他都是忠实的实践者与呐喊者, 为学术研究规范的推广发挥了表率作用。

家林严谨的学风, 不仅体现在他直接的学术研究中, 也间接地反映在他的教学中。笔者受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 在每年研究生论文评阅中发现, 凡家林弟子的论文, 是最为规范者之一。他治学的严谨学风, 也深刻影响了与他共事的同行, 无一不交口称赞, 成为学风严谨的典范与引领者。

秉直谦和的师德, 是家林品格的映照。

他著述等身而不张扬, 这是业界熟悉家林的同仁异口同声看法。

在喧哗风光显露自我的场景, 你看不到他的身影, 因为他正在追寻学问的荆棘丛中探求学术的本源, 为学科的建立而开山筑路……

在华丽气壮张扬自我的大厅, 你听不到他的声音, 因为他正在尽无声处的角落, 捜寻校订中外学术文献, 为学术的发展而添砖增瓦……

在追金逐利寻租获益的行者中, 你看不到他的名字, 因为他正在昏暗的灯光下, 埋头学问、著述立说, 为学术传承而笔耕不辍……

他才学厚重而不居功自傲, 这是家林人格品德的真实写照。

他对不认同的学术观点, 从不妄加评论、恶意歪曲, 而是以应有的学术态度共同研讨;他对不符合自己主观意志的事, 从不随意抵毁、尽其贬损, 而是以开明的态度包容处理;他对不认同的学术思想, 从不以权威自居而全盘否定、无情打击, 而是以客观的立场共同探析;他对不尊从自己意志的活动, 从不横加指责、大加鞭挞, 而是任其发展由社会公正评价;他对不熟悉的学术方法, 从不大肆抨击、任意践踏, 而是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应对……

这不仅是一个学者基本的品格, 也是一个大家应有的风范, 家林作了生动的演绎, 为会计学界树立了参照的标杆。

他有着超乎寻常的凝聚力, 这是其共事同仁及学子的共同看法。

探寻家林的学术研究历程可以发现, 他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探索者, 更是学术研究的引领者。无论是其担纲宏篇论著, 还是其承担重大研究课题, 无论是其领衔的系列丛书编纂, 还是其主导的学术文献归集, 他都组织了庞大的团队进行协同作战。

与一般意义学术研究团体以派系为主要形式不同, 家林的学术研究团队, 则是一个跨时间、跨门派真正意义上开放的学术团队。在他的学术研究团队中, 隶属上既有他的关门弟子, 也有其执教的学生, 而更多的是他执教以外其他教师执教的学生, 以至于我经常将其他教师学生误认为是他的弟子。时间上既有其应届的学生, 还有其跨届的学生。在其主持的“中外会计文化系列”丛书中, 他组织了长达十余届的硕士生及博士生数百人参与, 并取得了成功。

在既无强制性行政力量约束, 又缺乏有效经济手段支撑的环境下, 家林能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内, 广泛组织不同的学子组成学术研究团队, 持续不断地进行集体学术攻关, 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作为非行政力量主导而纯自愿组织学术研究, 这在会计界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是罕见的。这不仅彰显了家林超常的凝聚力, 也折射了他独特的人格魄力。

(四)

家林走了, 他给会计学界留下了无尽的怀念与遗憾

家林毫无征兆地猝然离去, 在会计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惊, 无论是熟知他的同行, 还是受教于他的学子, 无不极度的悲伤与深切的怀念。

在得知家林故去的消息后, 从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相关部委, 到湖北省政府、省财政厅、省审计厅, 省统计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从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全国相关行业协会, 到地方有关科研机构;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著名学府, 到上海、浙江、广东、安徽、河南、贵州地方相关院校;从大型集团公司, 到专业期刊及出版社;从政府高级官员, 到院校与集团公司领导;从知名学者, 到悻悻学子……人们用唁电、悼文、短讯、微博等不同方式, 对失去这位学者进行深切悼念。

有大学在唁电称“他为我国会计界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逝世是我国会计界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他曾经担任独立董事的大型集团来唁电称“他为公司规范运作和重大经营决策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中心唁函道“四十载苦心孤诣, 融中贯西、著作等身;五百年旷世良师, 金玉良言, 桃满天下”……

众多的学子为失去这位治学严谨又谦和可亲的导师而痛惜不已。有学生在唁电中写道“老师的离去我感觉精神撕裂般的疼痛”;还有学子称“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 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 真诚待人的处事原则, 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前进”;更有学生称“成为您的学生是我们最幸运的事情”, “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来世还要做您的学生……

会计界知名人士与学者, 对家林的故去也是极度惋惜。会计知名人士张连起得知家林离世后在微博中写道“家有会计, 林中响箭;孜孜痴迷, 矻矻钻研。融注人文, 接通西念;世道离乱, 天不假年。何以悲沧, 如彼凄惨;唯有痛苦, 怒问苍天!”与他共事的知名学者唐国平给笔者发短信称:“家林学问好, 人品更好”;青年学者张孰力在发给我的短信中写道:“许家林教授逝世, 我如同失去亲叔叔一般”;青年学子张琦对我说:“许家林教授在会计学院没有瑕疵”。对此我深有同感, 这些天来我在努力追忆与家林的交往, 类似笔者这样挑剔而又特别认真的人, 竞然也找不出他有什么缺陷。

在众多的悼念文章中, 与家林共事的青年学者詹雷的悼念文章最能还原再现他的本质形象。这位清华博士才女, 在其《追忆许家林教授》文章中写道:

他是论道务实著作等身的学者, 理论之深厚总能高屋建瓴切中要害, 治学之严谨堪称学界典范, 以至于他和他门下弟子已成为吾等师生, 在对学术规范拿捏不准时共同寻求的精神标杆。

他是虚怀若谷胸襟坦荡的智者, 拨开功名利禄的浮云, 直指本源问题, 不走捷径的执着, 不计成本的较真, 不耻下问的谦和, 武装着会计游击队员, 探索不止、笔耕不辍、成果不断。

他是宽厚温和平易近人的长者, 对年轻人呵护有加, 大家自己可能都不曾察觉或者不值一提的优点, 他都看在眼里挂在嘴边, 给予肯定保护信心鼓励成长。

他充满好奇心, 自嘲为会计游击队员, 却俘获无数正规军为铁杆粉丝。在年轻人扎堆的seminar上常见其身影, 在隔着学术代沟的实证领域里不乏其研究, 同辈学者里实为罕有。

他充满正能量, 声朗朗张嘴便扣人心弦, 笑盈盈见面就遍洒阳光, 行走如风驾车如电, 登山身形矫健下水乘风破浪, 让一众在他加油声中气喘如牛的年轻人既羡且妒。

他追星, 曾嘱托赴澳同事去探寻他心中偶像会计名人Chambers的私人图书馆, 那份远渡重洋的追星激情毫不亚于90后少男少女;说起Littleton等大师的生平、贡献兴致盎然如数家珍。

他旅行, 记得某次在院里做研究方法报告时最后一张PPT里他拍摄的自己影子的照片意境瞬间把我击中, 也记得为数不多的同行旅途中, 每每因为他的渊博而平添的许多乐趣。

他是倾囊相授的老师, 且不论天下桃李如何被其幽默激情引经据典所吸引, 为其博学多才人格魅力所折服, 多少人被引领进入会计殿堂受益终生, 多少人跟随他推开研究大门流连忘返, 多少人在其会计加油站获取动力, 就连素不相识慕名而来的网友提问, 他都一一耐心作答授业解惑指点迷津。

他是拔刀相助的同事, 每个与之有过接触的人都能回忆起无数接受他关怀帮助的温暖片段, 哪怕是校内外不相识的许多人, 也都听闻过这个好人的轶事。

他是有追求有底蕴的博主, 其博文精当的分类, 工整的标题, 博大的内容, 精深的思想, 启发激励过的人远远超出机器统计出的粉丝数量。

他是有境界有情怀的文人, 其离开前的一条微博, “这世界上, 有一种心情叫承重, 举得起放得下的叫举重, 举得起放不下的叫负重。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 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 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 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便可管中窥豹, 映射出他丰富深沉的内心世界。

他是事事体贴处处周到的好人, 馈赠施予越多, 便有越多的公益活动找上门来, 从不会拒绝的善良和从不允许应付的认真, 给他增加了多少辛苦负累可想而知, 而更多时候我们只是装作不知。

他是有担当不放弃的男人, 知其不可为而尽其所能地照顾、体恤、宠爱、迁就着崇拜他痴恋他直至末路的妻子。他妻子眼中太过耀眼的幸福, 曾经在不同的旅途中照耀过同行的我们。

很遗憾, 未曾与他有更多接触更多交集, 所知其好不足万一, 所触及的寥寥几束光芒, 已让我心生景仰崇敬。在文人相轻风险最高的环境里, 在口味越来越挑剔的学生中, 能做到让所有人称道, 离开让所有人痛惜的, 放眼四周, 难有其他。

我的想象中, 是他那个笑声同样爽朗步伐同样激昂的妻子, 拉着他的手奔向我们渐渐看不见的远方, 追寻她遗失在霞光里的一片灿烂丝巾去了。仿佛看见他带着熟悉的有一分嗔怪、无奈、而更多是和蔼包容的笑意, 又一次依顺了她, 并抢在她前面去帮她捡……

惟愿他在尽头可以不再负重, 得到他想要的礼物。

一个人能得到几个人的好评并不难, 能得到少数人的认同也可以做到, 而要做到众人的交口称誉, 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而家林做到了。

人们对家林的赞许是真诚的, 因为他既没有权力的施舍以换取人们的感恩, 也没有金钱财富的馈赠而博取人们的报答, 而是以其赤诚忠心、崇高的品德, 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家林走了, 他给会计界留下了诸多的遗憾。在喧闹浮躁的学术环境中, 少了一个严肃的坚守者;在探索会计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少了一个执著的寻道夫;会计界的同行失去了一位真诚的挚友;会计学子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导师与领路人……

家林走了, 离开了他所钟爱的会计学业, 留下了他未尽的学术事业, 正在撰写的专著还未完成, 主导的“中外会计文化丛书”工程还未出版, 指导的学生还未完成学业……

家林走了, 本刊失去了一位合作伙伴, 再也得不到他独到见解的学术原作, 再也不能与他合作推出一个又一个系列作品, 再也听不到他真知灼见的建言……

家林走了, 我失去了一位知己的同行。每当我萌发新的创意与他商讨时, 未等我开口他已将我的意图全盘托出, 其契合的程度有时连自己都难以置信;每当我在编写文章对诸如概念、名词、人物、时间、地点等拿捏不准时, 在他那里总能找到准确答案;每当我力量不足人手不够时, 他总能给我推荐合适人选……

家林走了, 我失去了一位推心置腹的挚友。他满腹经纶, 但不缺乏风趣与享受生活。在你迷惘时, 会收到他那极具哲理的邮件, 助你思考;在你烦恼时, 他会给你发来情趣幽默短信, 让你悦笑;在你困倦时, 他会邀上弟子带上美酒请你斟酌, 解你累乏……

家林走了, 或许人们只是惋惜会计学术界过早陨落了一颗学术明星, 但对于我而言, 少了家林觉得少了许多依靠, 不知道将来遇到难题时再到哪里去寻找答案……

上一篇:RBF网络预测控制下一篇:隔爆型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