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女儿读后感

2024-07-15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精选10篇)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 篇1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大全(5篇)

【篇一:读《饥饿的女儿》有感】

重庆,这个我一直向往的城市,它的繁花似锦,它的热情似火,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前不久的重庆之行也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重庆到处都洋溢这一种年轻的气氛,它是一座很有活力的城市。爱吃火锅的重庆人总是成群结伴的,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重庆的女人都很漂亮,由于常年多雾,重庆女人的皮肤白而光洁,山城也给了重庆女人好的身材;而且重庆女人们都很时尚,无论老的少的都穿的光鲜靓丽的,慢悠悠的在山城了晃荡。

而《饥饿的女儿》却给我一个不一样的重庆,就在这样一座沧桑的历史名城,在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下,一个贫穷潦倒的母亲,一个身世离奇的叛逆女儿。在小说的开始,铺天盖地的是一个孤僻的女孩心中的独白,关于她在贫民窟的家,稀奇古怪的小巷,满满拥挤着的简易木穿斗结构的小板房,十平米的房子。她体弱多病的父亲,和为了生计奔波的母亲,一群从小疏离的兄弟姐妹。

我时不时觉得背脊发凉,我感到有一双眼睛盯着我,故事的一开始就是从这双背后的眼睛开始的,慢慢的一层一层的揭开谜底,到处母亲年轻时那个动荡的年代和那个时候的人和事。我的母亲年轻时是个美丽的女人,可是在那个年代,美丽大多时候都与坎坷联系在一起的,母亲从逃婚到嫁给袍哥,后来又逃走,嫁给我老实多病的养父,到后来和我的生父偷情生下了我。在那个饥荒的年代,要靠她她常年忙于生计,岁月在几乎磨光了她所有的美丽,她变的粗俗丑陋,在也没有半点当年的风韵,也讲小女人的那一点点温情和慈爱丢进了长江里。

而从小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身心都饱受着饥饿的煎熬。我从小就会感到莫名的饿,因为饥饿与我只隔了一层肚皮。母亲怀上我时,是1961的冬天,是三年大饥荒最后一个暗淡的冬天。在三年饥荒里,仅仅有着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省,就饿死七百万人,全国饿死的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饥饿让我显得比真实年纪要小很多,到了重庆以后,我一直在问朋友南岸的贫民窟在哪?朋友与我说现在哪还能找到。知道那天在磁器口玩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幅画,上面画的不正是那些个破破烂烂的大院子和一段斑驳的故事吗?

【篇二:《饥饿的女儿》读后感】

《饥饿的女儿》描述了六十年代的人们的成长经历。女作家虹影用朴实的语言,极其切近地恢复和再现了那一代人的成长经验。小说的主人公六六出生于一九六二年的重庆,那是一个大饥饿的年代。而六六则是双重饥饿(食饥饿与性饥饿)的产物,是靠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挑着家庭重担又饥又饿的母亲和另一个只拥有一副贫穷的肩膀的年轻男人的私生女,因为这一特殊身世,她失去父爱,在没有粮食也没有爱的饥饿中,少女让历史老师的性充塞于自己的身体,以填补那恐怖的,虚无的,绝望的饥饿的深渊。

作品围绕着主人公,还写了有传奇经历的外祖母,一生辛劳苦命的母亲,如同幽灵般一直在暗中跟随她的生父,冷漠寡情的异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以及她的第一情人等人物。这部小说不是一部单纯的个人回忆录,主人由有一个饱受屈辱的弱女子经受环境的重压,在社会这个熔炉中忍受着煎熬,最后磨砺出异常强悍坚韧的意志。正是这种意志最终改变了她的命运。整部小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有贫民区弥漫的腐败的恶臭,长江里漂浮的死尸阁楼里无隐私的拥挤的生活,手足之间的亲近因饥饿而产生的怨恨这种痛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伤痛。

虹影把饥饿年代的苦难写得令人不寒而栗,作者描写苦难人生时非常冷静,和她以往的作品很不同。熬过大苦难的幸存的女儿,此时身在大洋彼岸,时间与空间均已拉开距离,一切都变得那样的明白清晰,无需浮躁,从容地写下便令人惊心动魄。作者不仅写出了苦难现象,而且写了苦难重压下人的心理变态。人在饥饿到极点时无所谓羞耻屈辱。主人公六六和历史老师的变态爱蕴含着沉重的悲伤,然而所有的悲伤都化解于濒临绝望的心理中。

体验和心验是不同的,痛彻肌肤的生理体验有助于深化心理的感悟。虹影写了自己体验过的一段历史,所以作品来得真切又深切。

这部小说是以一名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女子向朋友娓娓道来的口吻写的,整个作品的基调趋于平稳,既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大喜大悲,但是苦难的悲伤,世态的炎凉,命运的不可抗拒,精神世界的荒芜等众生在人生中或多或少都能体验到的瞬间都无声无息地浸透在作品中,那极具张力的文字悄悄地起作用于读者的内心,最后读者与作家的内心产生契合,这种力透纸背的力量是何等的感人至深。

徜徉与虹影的内心世界,不仅能了解那一段历史及其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还有女性细腻的感知能力。《饥饿的女儿》不仅使读者体验到别样的人生历练,得到思想上的拓展,还使读者的心灵得到震撼并得到升华,学会以另一种视角看待苦难,亲情,人生等不可逃避的命题。

【篇三:《饥饿的女儿》读后感作文】

爱,都是对的;我是一口气读完《饥饿的女儿》的;但是其实就这个也不是完全的理由,描写畸形苦难的爱;把苦难写的最苦的当属《活着》,该死的想死的活得不;我最早看到有感触的苦难生爱是在《穆斯林的葬礼》,;剧,也有乱伦,乱伦是可耻的,可是也只能痛在心里,;让我觉得可耻、肮脏的是《最爱》,章子怡主演的一部;我之所以这么有感触的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就是借着你;奸夫淫妇以爱之

爱,都是对的

我是一口气读完《饥饿的女儿》的。这本书本身并不见得有多么让人不忍卒读,它作为一本自传体小说,仅仅是情节还算完整,偶尔的心理描写比较贴切,仅此而已,而让我一口气读完它的理由也就仅仅是有感于它的故事,又一段有悖伦理却刻骨铭心的爱情。苦难却顽强、倔强的女人啊

但是其实就这个也不是完全的理由,描写畸形苦难的爱情的,古今中外不计其数,写的远比《饥饿的女儿》好许多的也可以数出很多。

把苦难写的最苦的当属《活着》,该死的想死的活得不耐烦,不该死的还很多惦念的却早早怀恨离世,只剩最早的浪子最初的混世魔王一个人无耻的活着,亲手送走一个个爱之切切恨之凿凿的亲人。最舍不得死的相继惨死,最不该活着的依然活着,这是一种怎样的苦楚,我常常觉得,不如死去,何必活着。是谁说的,活着是一种苦难,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福贵无耻的、艰难的活着活着才是最勇敢的事。

我最早看到有感触的苦难生爱是在《穆斯林的葬礼》,当初只是觉得可惜,可怜的无辜的新月,纯洁美丽却如此苦楚不幸!她是不幸的,她的不幸是自产生之时就注定的,新月的生父生母无疑就是不幸的缔造者,因而我不能够理解,即使韩子奇、梁冰玉是于混战时在异国他乡相依为命自然而然产生了爱情,即使是因相依为命而产生的彼此怜爱、彼此珍惜,我也不能够谅解。可是责怪不起来,很清新淡薄的苦楚、相爱,我只是觉得可惜。霍达的描写让人很舒服,通篇是悲

剧,也有乱伦,乱伦是可耻的,可是也只能痛在心里,没有很深的恨,一切都是不得已,不得已,所以能怎样呢?我只是觉得很可惜,很可惜

让我觉得可耻、肮脏的是《最爱》,章子怡主演的一部电影,电影宣传是一部传奇绝恋的电影,讲述身染恶疾的男女主角在绝境中从相怜、相依到相爱,直到用生命证明了爱情的尊严和伟大的悲伤故事。看过电影后我觉得荒唐,这种可耻的偷情竟然还敢冠以这么崇高的用生命证明了爱情的尊严。明明就是偷情,都捉奸在床了,还纯洁,还传奇绝恋。说的通俗点就是,都身染重病,都要死了,还想着乱搞,真是不知羞耻。我尤其不能够理解这种将死还求爱的做法。可是《最爱》影片很火,我很狭隘的以为这只是明星效应而已,影片本身一点意义都没有。但我心里还是困惑的,不会每个人都是追风的,存在即合理。可是我不理解。一直都不能理解,所以再一次看到类似的故事时我很激动。我一直很认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一题材的故事看多了,也就该懂故事的深意了吧。

我之所以这么有感触的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就是借着你的风。《饥饿的女儿》作者虹影,扉页上写的献给母亲,并且这书本身就是一本自传式小说。我是一个私生女,是母亲和另一个男人在穷困无助时相扶持相怜惜产生的爱情的作品,尽管后来母亲做的很决绝,彻底离开了他,回归了以前的家庭,可是由全部的所见所知都显而易见母亲对他的深爱,他是母亲最爱的男人吧,尽管它产生于不道德。我曾经深深不解。之前不懂得,总觉得说到底这不过就是一群

奸夫淫妇以爱之名行禽兽之事而已。可是,可是,看过那么多相似后,再看了这个故事,突然心就柔软了,相依为命是多么让人心动的困苦,你与我共苦,我就愿与你相依。难以抗拒的,很爱很爱其实母亲的这段孽缘并不见得就是整本书的中心,还有我的倔强、我的个性乃至我的全家人各异的性格、同样苦难的命运也是值得回味品读的,可是吸引我的更多的还是母亲和他的偷来的爱情。

对于偷来的爱情,我开始意志不坚定,不知该如何给它定义。是感叹真爱的姗姗来迟还是该指责这不道德的偷情?我还很恐慌,我不知道这样产生的爱是否还可以谓之纯洁。它之所以让当事人恋恋不忘究竟是真爱的成分多还是偷情的刺激使然?相濡以沫往往催生很美的甚至是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可是对于已为人妇、已为人夫的人来说,这最让人难以拒绝的真爱诱惑是不是残忍了些?接受,是不道德,是对家庭妻儿的背叛;不接受,是不勇敢,是对真爱的逃避对痴情人的辜负。总是太可惜!忽然觉得苦楚。爱与被爱都是辛苦,爱来得不合时宜更是痛苦。

突然原谅了周萍。这个软弱的人,他只是太寂寞。也原谅了蘩漪,这个阴鸷疯狂的女人,只是因为太辛苦!守活寡守得太辛苦,全心全意的爱了一个懦弱的男人,爱得太辛苦!四凤是纯洁无辜的,因而不幸可怜的令人心疼。周萍和蘩漪是自私且不负责任的,可是却同样是无辜的牺牲品,摆脱不了命运的戏弄,所以不幸可怜的让人心痛!最畸形的恋爱就是《雷雨》下产生的爱情了吧,寂寞才说爱。

不管怎样,无可否认,相濡以沫的爱情是纯粹的,也往往是凄美 的。对于早有责任所在的当事人,有一种想忘不能忘的伤痛,总是让人惋惜。好不容易一对两无牵绊可以名正言顺在一起的却被刻薄的张爱玲写成是一个浪子,不知珍惜,倾城之后就恩情尽忘的范柳元,还有一个有些阴鸷的白流苏。不过如此。

是怎样的以爱之名啊

这些时日的心结终于解开一些,虽然其实我的理解还是狭隘的吧,可是我还是很兴奋,我终于了解,爱都是对的。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遇不到正确的人是可惜的,在错误的时间地点却遇上了对的人更是不幸的。以爱之名,忠爱之事。

开始在心里偷偷思量,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该有多幸运啊。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 篇2

追溯虹影“饥饿的心灵”的轨迹, 我们可以窥探到她“流浪意识”的生成原因和外在表现, 发掘虹影个体生命背后凝结的家庭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 解析“家”的概念对于女性生命意识的深远影响, 通过个人抗争, 取得的有代表性的女性身份证明。

一.设谜高手----在解谜中展示人物流浪命运

给虹影带来巨大声誉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 总体上说, 延续的是一种传统的写实手法, 写一个女孩的成长, 写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 从而展示了中国人在近半个世纪的生存状态。《饥饿的女儿》和近几年中国人写个人生平回忆又有不同。葛浩文评价:“许多此类书, 我看有个共同点, 就是想要宽恕自身的劣行, 或呼喊受冤, 或自我标榜, 或有意卖弄……《饥饿的女儿》贯穿的特点是坦率诚挚, 不隐不瞒, 它就是为什么连续三天时间我一直在读这本相当长的书稿。” (2) 虹影自己也说:“《饥饿的女儿》实际上是一部黑白纪录片。” (3) 就是这样一部用最老实的语言, 真实再现个人成长的历程的故事, 也在虹影的笔下扑朔迷离。

小说一开篇就有一个神秘的人, 若隐若现地在“我”的身后, 带给我, 也带给读者好奇。“十九年前, 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怀上了我?”“难道我出生前后还经历过别的什么事?”“人怎么都有好多秘密?”类似的问题充实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在追逐秘密的答案的过程中人物的命运一一展开:母亲逃婚到重庆, 前后有三个男人, 六个孩子:父亲在浙江开台学徒, 被抓壮丁, 在行军路中掉队, 当水手, 遇上了母亲;历史老师, 平静地在学校教书, 他曾是意气风发的青年, 曾在文革中被迫害, 亲手杀死兄弟;大姐是袍哥的女儿, 一生中换了几个丈夫;亲生父亲是一个工人, 结婚生子后, 默默守护了“我”十八年, 等着告诉我身世的秘密……虹影笔下的人物辗转漂泊, 经受着岁月的编排。没有哪几个是安稳的生活, 免不了流浪的经历, 人物的心绪在命运的波峰浪尖起伏游离。

小说与现实、作者有什么关系?人物的流浪与作者的心态有什么联系?同为女作家, 王安忆认为:“小说不是现实, 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 (4) 。林白也有着相关论述。“在我的写作中, 记忆的碎片总是象雨后的云一样弥漫……我领会到记忆其实有着两大类, 一类是关于某年某月某日某个事件的起因、过程与结尾, 另一类则是往事的某个瞬间所携带的气味、颜色、空气的流动与声音的掠过。” (5) 虹影也有将记忆和写作相联系的言论。她说:“我写这本书, 就是想把记忆与饥饿永久锁合, 我梦里还经常会出现书中写到的情境, 与某些已去世的人的对话。醒来也记得非常清晰。只有做梦和临死, 处于这两种状态, 人才是最真实的。我肯定, 在我临死时, 会再次看到我不应该忘记的一切。” (6) 相比之下, 虹影写自传, 更倾向与现实的链接, 小说中人物的心灵世界更依赖于生存的现实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说, 虹影小说中人物的流浪, 更能反映虹影本人的流浪命运及凝结于中的流浪意识。

二.从“饥饿”的生命到“心的流浪”

虹影, 诞生在1962年的重庆。“饥饿与我隔了母亲的一层肚皮”, 在1959-1962年春, 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就饿死了3700万人。“饥饿”在虹影不动声色的平和之中叙述出来, 偶尔的议论, 才有使人敏于心, 讷于言的震撼。她借用历史老师的嘴巴说出来的语言, 就是如此。“别相信你的肉, 别相信你的骨头, 把石头扔进腹中。灰火咝咝作响时, 我们就能抛开天堂的危险重量。”生理的饥饿是实在而致命的, 而情感的缺失则给人带来更深重的灾难。艰辛中人性的经验, 才是虹影的用心所在。

可以说, 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很清楚的交待了虹影对“家”的感受, 她引以为安慰的家, 却拒绝和排斥她。身世之谜也在折磨她, 她在寻找谜底的过程中, 接受成长和成熟的生命洗礼, 思想和情感也尽情展示在生命的祭台上, 曲折流淌着青春的快乐和眼泪。

和历史老师的一段恋情应该是虹影在小说中写出的, 自己在寻找身世谜底, 寻觅“家”的味道, 摆脱苦难阴影的一种痛苦和幸福的尝试。而这种尝试可以理解为少女情感缺失的心理补偿机制。

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 人在“情感剥夺”的状态中, 对极其微弱的刺激也会产生高度的敏感。在这种情况下, 个体往往还会出现某些奇异的认知现象, 产生错觉和幻觉等。虹影总觉得“他的确与所有的人不一样, 很轻易就能让我为他哭泣, 他总能使我忘掉自己……。”“你知道吗?我在心里对他说:我惟独藏起了我的孤独, 我拒人千里之外, 我绝望的需要时想把自己交给一个人。”

历史老师的上吊自杀结束了这一段思想畅游, 也让少女反思“我从你身上要的是安慰, 要的是一种能医治我的抚爱。”在虹影看来, 当时少女唯一摆脱心灵饥饿的方法是确定一段爱情。令人唏嘘的是, 这段爱情的男主角有如同父辈的身份。在弗洛伊德看来压抑是一种历史现象, 而使本能有效地屈从于压抑性控制的, 不是自然, 而是人。从作为统治愿望的原始父亲那里, 作为文明史标志的奴役----反抗----进一步统治这样一个连锁反应就已经开始形成了。而这种挣扎和依靠却以失败告终。少女强烈的归属情绪的“饥饿”刻骨铭心。

《饥饿的女儿》的题记是四个字:“献给母亲”。母亲的一生是一代女性生活的缩影。从逃婚到与袍哥老大的婚姻, 与父亲的婚姻与生父的偷情, 一位“打我有记忆就从未见到我母亲美丽过, 甚至好看过”的女性, 一生中也有曲折忧伤而美丽的爱情故事。母亲的爱情故事, 串接起每一个事实片段, 成为少女的身世谜底。

“你的身世, 你千万不要透露给任何人, 不然你以后一生会吃大苦, 会受到许多委屈。”这是母亲这样一代女性的人生经验, 宿命的观点被虹影选择放在小说标题的下面。如果她信了母亲, 信了命, 也许就没有了虹影。“我是在这个时候坚定了要离开家的决心。”“只要是一刀斩断以往的生活, 就行了。对我来说, 在这一刻里, 什么样的代价, 我都甘心情愿。”

“家”对虹影化身的“我”的拒绝、排斥和抛弃, 使得她感觉压抑和奴役, 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抗, 促使她开始了对精神家园的寻觅, 可称之为“心的流浪”, 实质上是对“家”这个概念张所蕴含的爱欲本能的再释放。从对“家”的向往, 到离家出走的强烈决心, 虹影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中描摹了一位少女的心路历程。她从寻找身世之谜的答案, 寻求一种“家”的归属感到开始逃离家庭, 走上流浪的旅程, 体现的是女性对传统家庭观念的颠覆和女性独立人格的确定。在种种命运冲突中, 实现爱欲本能的释放, 去探求生命超越的途径, 是虹影“心的流浪”的根本动因, 这也许是虹影与同时代的其他女性写作的不同之处。

注释

11 谢友顺.应该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M].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2, 第287页。

22 葛浩文.饥饿的女儿---一个使人难以安枕的故事, 饥饿的女儿[M].北京:知识出版社, 2003, 第234页.

33 张英.<K>及其他---虹影访谈录, K[M].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2, 第274页.

44 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 998, 扉页.

55 林白.记忆与个人化写作, 一个人的战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9, 第241 页.

虹影《饥饿的女儿》中的饥饿叙事 篇3

关键词:饥饿 精神 历史 生态文化

一.虹影人生记忆中的饥饿

虹影自诩为“灵魂纪录片”的小说《饥饿的女儿》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这是她十八岁以前整体生活的原始记录。这部作品以自传体的形式叙述了虹影亲历过的饥饿,她以文字的方式正视无法抹灭的被饥饿侵害过的自我并展览于公众,调动出来一个被埋藏许久的“旧我”。这其中的饥饿叙事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对个体生命饱含深情的一声叹息。

伴随着新时期文学中作家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集体道德伦理的“刻意”疏离,文学作品中的叙事伦理由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逐渐向“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1]转变,个人生命在离开了国家、集体的规训后开始被当作一个真正“属人”的自然存在,人之为人的生命感觉和道德境况被作家们用语言重拾起来,开始考察人性的真实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饥饿”作为导致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紧张、痛苦以及焦虑的源头之一理所应当地被关注,从而出现在文学表达中。那么,《饥饿的女儿》中虹影是如何借用饥饿叙事来表达因食物缺乏而导致的精神困境,以及源于生命原始欲望的饥饿感呢?

《饥饿的女儿》提供给我们的是饥饿记忆带来的精神焦虑与性饥饿的展示。小说在回忆中展开叙述,带着重新审视自己的口吻。

身体往往是饥饿灾难的直接现场,母亲在饿殍满地的饥荒年代怀上了女儿六六,让她隔着娘胎切实地在脑子里烙印下饥饿。六六对事物的渴望完全服从于身体的本能需求,她对于食物的味道尤其敏感,邻居家炒鸡蛋饭也会让她口水直流。为人的自尊让六六极力否认这种“吃不够的欲望”,但是显然心理对肉体自然需要的控制是无能为力。人若是有了源于出生年代对饥饿的领受后,面对食物就会表现出一种来自生存恐惧的紧张感。六六对肥肉特别馋,幻想中的美好生活就是自己做主天天吃肉。“肉”对有过饥饿痛苦体验的人来说是一个具有五彩光环的神圣意向,它代表不挨饿,代表生命绵延。六六从不馋零食偏偏只对肉痴迷,深知吃肉才能缓解她被饥饿纠缠的压迫感,这种“贪婪”恰恰显示了底层人在食物获取上的无能为力。

有过饥饿体验的人会在不饥饿状态下产生饥饿感,从而产生对未来的饥饿的恐惧。当他具备缓解饥饿感的能力,又会面临精神与物质的两难抉择。六六十八岁生日当天拿着父亲塞的五毛钱陷入精神食粮(看一场久违的电影)与物质食粮(买两个松软皮薄的肉馅包子)之间的思想斗争,结果当然还是买吃的。在这里,“看电影”的行为远远不及咬一口肉包的满足感,何况当时哥哥为了饭桌上的口粮还需要冒险下江捞野草。对以往的饥饿记忆与当下的饥饿恐惧共同构成了六六的精神饥饿感,这饥饿感实在只能依靠食物才能缓解。葛红兵认为消灭饥饿带来的匮乏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对食物实现占有。“当再者感觉饥饿时,实际的这种均衡互占被打破了,再者和世界之间处于隔绝和紧张状态,世界对再者体现为匮乏,再者被世界视为多余。”[2]从这个角度上看,六六通过拥有肉包的方式试图克服饥饿感,消除饥饿带来的紧张、焦虑,从而完成自己与世界的和解。

因为食物缺乏以及私生女身份,六六在出生后不久便被母亲送人,长大后她仍时刻惧怕被抛弃。十八岁的六六自然已不可能“被抛弃”,但是,情感上的饥饿感已牢牢扎根于脑海里,尽管已经不再受到饥饿威胁,她仍然恐惧饥饿感的再度侵袭,在这里的饥饿感具体表现为性饥饿。对此,六六的缓解方式就是“占有”。

性饥饿与食饥饿的共通之处是无法占有,换句话说,处在饥饿状态下的人只有通过占有食物或对象(身体),才有可能缓解饥饿。六六成长于一个近乎无爱的家庭氛围,她意识到自己是个多余者,所以她会因为想要被那个跟在身后的陌生男人强暴的想法感到兴奋,是情理之中的。“强暴”在六六看来并非暴力,若真实发生,那么她将会从中感到自己的“被占有”,相比生活中的边缘化处境,她是渴望这种占有的:这种极端的暴力形式在幻想中能够暂时缓解长期以来的性压抑,六六才得以获得“存在”。

二.虹影精神层面的饥饿

饥饿通常会引发人的伦理紧张,把人置身于保证生存需要还是维护道德高地的两难中。而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德行”,体现的是一种“崇智抑体”的价值倾向。如钱穆所说:“在中国思想里,重德行,更胜于重思想与理论。换言之,在中国人心里,似乎认为德行在人生中之意义与价值,更胜过于其思想与理论。”[3]从这个角度看,人面临饥饿时必须压制自然欲望以保持精神上的高贵,这样才算得上合乎传统道德价值。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极端化”的道德要求之下,人面对饥饿带来的食与性的双重压迫时,很容易放弃道德把持,而是被还原成一具受原始欲望支配的躯体,虹影呈现在《饥饿的女儿》中的,就是人在这种道德高压下的精神痛苦,并最终以人性完成与世界的和解的过程。

虹影在六六身上建立的道德立场不是精神圣洁,而是一种当食与性的需求得到满足,人就能在世界里安居的价值观。好比六六总会在梦中被香喷喷的红烧肉迷得发昏,她甚至能够对曾欺侮过她的人下跪作揖。按照佛洛伊德精神分析通论来说,若人的生命从一开始便受到来自饥饿的严重威胁,这种由对死亡的恐惧而导致的内心的沉重阴影被称为“创伤性精神病”。佛洛伊德认为睡眠的心理目的“是对外界刺激的拒绝和逃避”,而“每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潜意识在活动”,那么潜意识化进梦中便使人获得某种“愿望的满足”。[4]睡梦中的人暂且可以看作一个自然状态下的不饥饿的人,但是潜意识里人的尊严在食物面前瞬间瓦解,这可以理解为是人的“永恒饥饿”[5]在作祟。一个有过长期饥饿记忆的人即使在不饥饿状态下也会意识到饥饿感的威胁。六六生活在对饥饿的反复体验之中,她时刻恐惧饥饿感的再度来袭,所以,即便只是在梦里获得虚幻的红烧肉(从实质功用上讲它并不能解决现实饥饿),也能让她得到幻想中的满足感。在这里,她的不惜主动放弃固有的道德价值立场用身体本能去克服饥饿感的行为,体现的是食物在牵引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巨大成就。

同样的,在母亲这个角色上,虹影也让其交织在食与性的矛盾中。在饥荒年代父亲出了工伤,母亲靠做体力得来的微薄收入喂饱七张嘴谈何容易,每天饿得心慌。此时小孙恰逢其时走进了母亲的生活,力所能及的缓解了家里五个饥饿了两三年的孩子,母亲在他的关怀下度过了新嫁娘般的岁月。母亲与小孙的所谓“婚外情”起始于母亲对他的以食物为主的生活关照的依赖,处于食饥饿和性饥饿折磨之下的母亲通过小孙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这时她才敢于向世界妥协,在政府大搞“共产主义新风尚”运动时期与小孙私通,并且怀上六六。换言之,母亲通过小孙的行动克服饥饿感,因为饥饿感的消除母亲实现了与世界的和解,从而使自己安居于世界。她深知私通的后果,必须因此付出道德的代价,实际上她也领受了现实的惩罚:私情被大女儿撞破甚至被丈夫告上法庭,后来隐忍对小孙的爱恋长达十多年,被世人唾弃等等,但她依然随性而为。

威廉·赖希说道:“成人为维持其婚姻和家庭的存在而必须承受的性抑制在子女身上继续存在下去。”[6]换言之,子女在原生家庭目睹着父母婚姻的不幸,很难将自己从性压抑中抽离出来,而且这种性压抑常常伴随着带有仇恨的负罪感,这很可能变成个人强有力的革命冲动。身份特殊的六六自小敏感渴望被占有,成长环境让她意识到自己是个生来有罪的人。这样,六六后来的对性的游戏式的沉迷就变得有据可循。一个人长时间受到性压抑就会倾向反抗,然而这反抗通常会被视为违背道德,尽管他只是在身体的本能驱使下寻求最基本的幸福(赖希提出“生活幸福的核心是性欲的幸福”[7]),这也是虹影借六六来为女性主义发声的方式。

三.虹影饥饿叙事的文化意义

1.对历史的批判

小说《饥饿的女儿》中虹影展示了饥荒年代和的惨剧:当年历史老师给中央政府写信上报四川饥馑的真实情况,被打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拘押检查。当局者认为保障自身的权利大过于老百姓的身体需要,这是六十年代的中国随处可见的情况,而大部分百姓软弱又心宽。在长时期的基本生存无保障的情况下,人性暴虐扭曲的一面就显露出来,食物的缺乏不仅给人带来身体的饥饿感,而且使人与人之间变得紧张与隔绝。人们已将生死看作常事,没有人会大惊小怪。

“文革”贯穿了六六的大部分少年时期,她大把本应坐在教室里的时光都花在了义务劳动上,同时她也目睹母亲送姐姐下乡知青时的眼泪与无奈。虹影在《饥饿的女儿》里反复提及这段积贫积弱的颓败历史和匮乏的精神世界,也许是试图让这段回忆不至于被忘却。正如她所说:“作为一个民族,我觉得我们失去记忆……应该补上这一课,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8]

2.文化移民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渴望

梁漱溟为人的世界划分了三个层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与鲁枢元在《生态文艺学》中提出的生态学三分法相吻合:“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9]人的内在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精神生态,当人与自己内心疏离,便会导致自我认同的坍塌。虹影作为英籍华裔作家,即便《饥饿的女儿》一书写作于英国,但其中表达的自我意识都是来源于根植内心的中国文化传统。居于英国的虹影依然处于无目的的漂泊状态,逃离过去生活的满足感无法逾越身处异乡的惶惑感,《饥饿的女儿》让我们看到六六与自我相处的焦虑以及精神生态的不平衡,内心的苦恼源于无根的漂泊。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栖居”,强调栖居的基本特征是“精神上的保护”[10]。同样,虹影要让给自己内心回归到本质中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保护,她只有“回归”,带着对祖国的依恋回归到人与自我最原始的关系中,回归到传统生态文化根植的家园。

注 释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页

[2]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113页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44页

[4]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张堂会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年,第114页、第33页、第54页

[5]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第1版,第111页

[6]威廉·赖希《性革命——走向自我调节的性格结构》,陈学明、李国海、乔长森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75页

[7]威廉·赖希《性革命——走向自我调节的性格结构》,陈学明、李国海、乔长森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269页

[8]谢有顺,虹影《应该恢复被迫失去的记忆——虹影专访》,虹影《K》,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9]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7页

[10]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饥饿的冬季读后感 篇4

这本书是由六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的,故事不长,但却催人泪下,我几乎是噙着眼泪读完的。沿着清水湾村前安静的河水,我和鸭宝一起走上回家的路,明白了不能欺骗,要做个品行高尚的人;在饥饿的冬季,我和小伙伴们保护着那些藏匿在山坳中晶莹闪亮的柿子,感受到希望就在我们心中;在三角地,我又与兄妹五人一同品味着成长的滋味,懂得了不抛弃、不放弃,有家就有期待;还有那会尖叫的皮卡、傻得可爱的丁丁当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都让我难以忘怀。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严、顽强、诚信。这一切都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告诫我不忘初始,要做个纯真的人。

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三角地》中的大哥。他生活在一贫如洗的家庭里,爸爸是酒鬼,妈妈是赌徒。作为大哥的他,不仅要上学,还要照顾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分外勇敢和坚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想尽办法把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条。当二弟的成绩严重下滑时,他绞尽脑汁赚钱请家教,甚至身受重伤也在所不惜;当三弟偷东西时,他代替父母严厉地管教了他,并带着他向别人道歉;当妈妈重病时,他宁愿退学,也要在床边伺候妈妈,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跃然纸上。曹文轩通过时而诙谐幽默,时而优美感人的文字,让我看到了一个无私的大哥的形象。正是在他的影响下,爸爸妈妈戒酒戒赌了,弟妹们的成绩越来越好了,全家人过得其乐融融。人性的善良美好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什么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重新振作起来?是浓浓的爱呀!这流淌的爱温暖了主人公全家,也感染了手捧书本的我。它让我明白了:我们只要心中有爱,满怀希望,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能坚强面对。

在成长的岁月长河中,我们也会经受种种挫折与困难,比如说:考试成绩下降了;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学新本领学不会……这些都让我们痛苦,止步不前。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去勇敢地面对,不放弃,不退缩,不改变纯真的内心。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美好的生活总会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 篇5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饮水不忘掘井人。”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的文化行为里包涵着和-谐、仁爱的精神,包涵着平等生活、生存的价值观。施恩者是爱的张扬,感恩者是对爱的回报;施恩和感恩的和-谐统一形成其乐融融的文化氛围。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源源不断,它滋润心田,免于干涸。它让生命充满生机,洋溢朝气,遍洒阳光。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我特别欣赏这一段话:“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要习惯每天清晨起来后对着镜子默默地说:感谢生活给予了我如此多的美好!然后是一个幸福的微笑,读后感《饥饿艺术家读后感》。”

一个企业如果形成了这样的文化氛围,这个企业一定会有活力,有生机,有凝聚力,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员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萌生感恩业主的意识。企业为你提供了工作、学习、生存的环境,岂有不感恩之理。

员工对企业主的感恩不是指的世俗那些对施恩者直接给予物质回报,而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力争在本质工作岗位上干出骄人的成绩。同时,要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搞好和周围同志之间的团结,做到谦和、谦虚、谦让。也就是古人说的要当一个“劳谦君子。”一句话,企业员工对企业主的感恩主要是通过自己优秀的业绩和优秀的道德素养来表现。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作为企业主一方,也要为员工感恩创造基本条件。把员工看做是兄弟姐妹,是一个家庭。从社会结构学角度看,夫妻是最小的家庭,国家是最大的家庭,单位或企业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家庭。窃以为单位或企业这个家庭与夫妻这个小家庭同等重要,试想,在单位或企业的工作时间占了一天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这难道不重要吗?如果一个人在这个时段里工作环境不好,工作不好,肯定会影响心情舒畅。所以,企业主也要从文化上认识这个辩证关系,尽量为员工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做一个具有仁爱精神的儒商。

这部书不仅提出了员工感恩老板,还提出了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感恩。难能可贵。这种感恩关系的形成,可以从情感上把员工紧密地团结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创造力量。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3篇 篇6

0

1信念所致,虽死不悔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

恭城所 刘永胜

《饥饿艺术家》成于作者弗兰兹·卡夫卡去世前几个月,可以说这篇短篇小说寄托了作者的精神: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事物,甚至能够或主动、或被动的牺牲自己。

《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绝食表演者将自己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但是人们怀疑他并未完全绝食,他为了证明自己,会唱歌给看守为他们提神,甚至出钱替他们买早餐。可荒唐的是,看守居然怀疑他竟然可以边唱歌边偷食,甚至认为买早餐是在贿赂他们。他讨厌别人说他是因为饥饿才停止演出。其实他真正不满的是表演期满时的下台,他本可以继续饿下去,去追求更高更远的艺术。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

咋一看,小说中绝食者从事的是真正的艺术,却不被人理解和认同,着力体现了饥饿艺术家对自己的事业——饥饿艺术的执著追求、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及渴望被真正理解的强烈愿望,此外还突出叙写了不解真意的观众对这种艺术的麻木和诋毁,塑造了一个具有高洁情操的艺术殉道者形象。

这是一种为了理想、为了梦想、为了自己毕生所坚持的事物所体现的一种大无畏精神,他体现在艺术,却不拘泥于艺术。

饥饿艺术家的生存困境就是我们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而这困境源自于人与社会的矛盾,高雅与庸俗的矛盾,精神与物质的矛盾。我们每个人既是独立个体,同时又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的流行时尚,无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维。当社会以“钱、车、房、名、利”作为成功象征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物质利益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像饥饿艺术家那样在名利面前保持自我,坚守信念,最后为了信念牺牲自我的,少之又少。

但其实卡夫卡在小说里也取了巧:绝食者并非主动想要绝食。一开始,绝食者是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才想要做绝食表演者,这大概是患上了厌食症,如果那时候有撒尿牛丸的话或许他就不会饿死了。可是,在表演过程中,饥饿艺术逐渐占据了他的身体,使他从一开始的“试试”进一步升华为“坚持”.这或许是小说最精髓的地方:戏如人生。小说里描述的,可不正如人生一般,有时候不得不因为某件事情或主动或被动的去尝试其他的事物,却发现这个事物莫名的对自己的胃口,之后便状若疯魔地坚持下去,为之甚至能够牺牲自己。

正如我们的国家,中国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各行各业坚持努力的达人,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极少陪伴自己的家人,包括过年的团聚时光也待在单位或者基地里,为了什么,是为了钱吗,为了名吗,还是为了心中那一份为中国之崛起的信念?为什么说现在中国的青年一代是最容易被感动的一代,正是因为他们见证了中国的崛起,见证了人们的努力,见证了贤者的牺牲,他们知道,他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而他们,也必将成为继承先辈精神的行者,披荆斩棘,饱经磨难,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信念,在所不惜,虽死无悔。

《饥饿艺术家》所展现的精神,正是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人种、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我坚信,这是全宇宙共有的品德,它激励我们向前,激励我们成长,激励我们坚持心中的信念。

0

2《饥饿艺术家》读后感

永福所 刘俊衫

《饥饿艺术家》这部作品中卡夫卡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离奇世界。一直以来,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让人们相信,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在作品中的映射:病逝前一个月,卡夫卡曾在病榻上艰难地校对这篇小说的清样,并在读完之后泪流满面。艺术家的悲惨遭遇似乎象征着现实中卡夫卡面对严酷的社会压力不断的躲藏自己、隐蔽自己。但透过眼泪,我们能读到的是卡夫卡对人类社会难以调和的哀叹与被困在现代社会的悖谬陷阱中无法自拔的神伤。

饥饿艺术家的一生是可悲的,对于自己的艺术他一直都在寻求观众的肯定与赞赏,而却到死都没能得到。在饥饿表演早期,人们对观看饥饿表演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全城的人都在为饥饿表演忙忙碌碌,观众与日俱增,人人都渴望每天至少观看一次饥饿艺术家的表演。临近表演后期,不少人买了长期票,天天坐在小铁笼子跟前,就是晚上,观众也络绎不绝。为了看得不失效果,人们举着火把”.而后来,人们冷落了饥饿表演,他表演的场所被安排在通往兽场的过道上,人们只有在去看猛兽表演的途中才会路过它的笼子,看他几眼。饥饿艺术家早期风光一时、四周都是鲜花掌声的境况与他最后孤零零地与腐草一起被埋了的结局,产生强烈的落差和对比。饥饿艺术家死后,小豹子取代了他的位置,人们对它非常着迷,“挤在笼子周围,丝毫不肯离去”,更加衬托出饥饿艺术家的凄凉。他的死亡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为自由而牺牲的伟大壮举不为人知。其中对饥饿表演较为经典的描述是在结束了40天饥饿艺术表演之后,饥饿艺术家从笼子里出来,经理人向众人展示饥饿艺术家虚弱惨象的那一段描写。“经理双手卡住饥饿艺术家的细腰,有些过分小心翼翼,他的动作神情使人联想到,他手中不是一个活人,而是一件极易破碎的物品。这时经理或许暗中轻轻碰了一下饥饿艺术家,以致于他的双脚和上身左右摇摆不停”“饥饿艺术家任其摆布,他脑袋聋拉在胸前,好像它是不听使唤地滚到那里,然后又莫名其妙地一动不动。他的身体已经掏空,双腿出于自卫本能紧紧和膝盖贴在一起,双脚却擦着地面,似乎那不是真正的地面,它们好像正在寻找真正的可以着落的地方。”这些语言鲜明丰富,具有强烈的夸张色彩和讽刺意味。从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看似平静的描述背后压抑着强烈情感,叙述者并不是不带任何情绪的、纯客观地平淡述说着这惨象,而是压抑着强烈的对饥饿艺术家的同情,()对以经理为代表的愚人的嘲弄与厌恶。

在这篇小说里,社会上的公众对饥饿艺术家的评判并非单一的,一面上觉得饥饿艺术家技艺高超,另一面觉得饥饿艺术家会偷偷吃东西。为了对抗这种观点,饥饿艺术家自表清白地不断唱歌,这反倒没有扭转公众的观点,反而使得大家更加觉得艺术家技艺高超,能一边唱歌一边吃东西。面对这个不断以世俗化侵蚀一切的世界,艺术家更希望守卫能对自己监视严密一些,因为守卫在看守自己这件事的不上心,就是对自己艺术表演纯正性与正当性的一种破坏。然而守卫们根本不会理解以及按照饥饿艺术家的这套逻辑来行事,饥饿艺术家的理想情景对于这个世俗化运行已久的世界来说是完全对立且蚍蜉撼树的。

在临终之前,饥饿艺术家终于道出了自己选择饥饿的真实原因,他的胃口所渴望的自由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所以他选择把自己装在笼子里,不愿与外界同流合污。事实上,他早已经知道了“同愚昧抗争,同这个愚昧的世界抗争是徒劳的”,但为了信念和追求,他选择继续饥饿,不惜牺牲生命,“不自由,毋宁死”,这种殉道者精神使得饥饿艺术家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高大,他的死也透出更加悲壮的意味,让人难忘,迫人反思。

03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

恭城所 左华

卡夫卡的这篇《饥饿艺术家》,在短短五千余字的文字里,用奇异的笔调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羁但又充满现实意味的故事:饥饿艺术家以表演饥饿为生,并以这样的表演招徕大批观众。渐渐他对自己的表演产生了荣誉感,从没有自觉自愿离开过兽笼,还为别人不给他机会成为“空前伟大的饥饿艺术家”而深感苦恼。

他在笼子里表演的时候,负责值夜班的看守故意离得远远的,躲在某个角落里玩牌,给艺术家提供一个进食的机会。可是每当遇到这类的看守,艺术家情绪便是最低落,最痛不堪言的。因为他所追求的是饥饿的艺术,是艺术本身,所以他不觉得饥饿是痛苦的,是难以忍受的,可以说,他要的就是这种饥饿,因为恰恰是饥饿才能展现他的艺术,才能够成就他。

饥饿艺术家的一生是可悲的,对于自己的艺术他一直都在寻求观众的肯定与赞赏,而却到死都没有得到。饥饿艺术家的职业荣誉感让他即使饿死也不会吃东西,但是观众并不能理解这种所谓的艺术,观众们认为作为一个正常的人类是做不到这样的事的。因此,即使饥饿艺术家想方设法的让人们监视自己,向他们展示自己的超能力,但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人们的肯定。人们跟着时下的潮流之风每天都要去看一次饥饿艺术家的表演,没有任何理由,只是赶个时髦罢了。人们对饥饿艺术家的赞赏也是对饥饿艺术家行为的一种曲解,或许在观众看来,饥饿艺术家之所以应该被赞赏并不是因为他能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依然能延续生命,而是惊叹于艺术家居然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偷偷进食,并没有人真正理解饥饿的艺术,因此,即使艺术家曾经名声大振,他也是可悲的,因为他的艺术实际上是被观众亵渎了。而后期饥饿艺术家来到了杂技团以后,更是得到了惨不忍睹的待遇,他已经完全不能勾起人们的兴趣了,即使他自称自己的技艺完全不减当年。

饥饿游戏3观后感 篇7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想多,我觉得电影还用很多地方来讽刺现代媒体,电视新闻所带来的假消息,可能事实并不是这样,但是广而告之它就成了事实,还有各种摄影制造完美形象,震撼人心的宣传用来控制人心。

凯特表达了一个人在战争中所失去的,和她所遭遇到的伤害

凯特在战争中失去了很多,起先失去了自由,后来失去了家园,最后失去了妹妹

战争让人失去生命,它让人们彼此仇恨,当一个群体的人成为了胜利者,欢呼雀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也曾有对方的那副光景,也许人们会想是因为曾被镇压才会这样对对方。可在战争中,任何一方面的错误或是暴力都可能是当权者或是期望掌握权利人的阴谋,而百姓可能毫不知情或是被误导了。他们被仇恨所懵闭,却没有发现,对面的人们其实和他们一样,实则没什么不同。那些满腹诡计的自私鬼用冠冕堂皇的话利用人们制造出一个利于它的环境,可是科因比较倒霉,她遇到了凯特这一个不定的因素。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篇8

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儿。这本书的作者把自己女儿成长的过程一一记录下来,快乐的事、不快乐的事,都在里面,就成了《女儿的故事》。在阅读中,我也发现,在这些故事中,有的充满欢笑,有的也还包含着一些无奈。

在暑假里,我阅读了一部讲述成长喜悦和苦恼的书——《女儿的故事》,它留给我的是“流连忘返”、“受益匪浅”,和很长很长时间里的记忆。著名儿童文学梅子涵的文笔实在是很特别,讲述出成长中多么丰富的故事,一个完整的大幽默。

在《女儿的故事》中,有一篇令我掩卷深思、心情沉闷许久的故事,就是《你今晨几点睡的》。乍一看,这题目很好笑,怎么是今晨几点睡的呢?真有趣。可接下去看了文章的内容,我就知道了学习的辛苦。“我弄不懂,每天怎么会有这么多功课?”这是梅思繁在上中学时说的一句话。每天,她几乎都要到半夜三更才能睡觉。他们同学之间经常这样问:“你今天早晨几点睡的?”请注意,是:今天早晨。其实,现在读书多辛苦呀!在成功的背后,就得付出汗水和辛勤。正如华罗庚所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当然,有些故事也十分幽默,梅子涵笔下的“数学数学数学”、“曹迪民先生”、“我不再哇哇乱叫了”等读起来都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同时,他对现在的教育也是有深刻思考、有全面认识的,他写的“绿色学校”、“钢琴睡觉”、“T在行动”等文章中可以读到身为大学教授的他的教育理念。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篇9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一)这两个星期我阅读了《女儿的故事》这本书。这是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的作品,他的文笔实在是太特别了。这本书主要讲述他女儿成长中许多丰富的故事,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大幽默。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看见了许多有趣的题目,比如《数学数学数学》《我不再哇哇乱叫》《你今晨几点睡的》等。我十分激动,马上开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每个故事都让人大笑不已,好似每个字都有生命,而这些生命没有难过,只有快乐。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明白了一两次考好了,不代表次次能考的好,今年拿了三好生,不代表年年拿的到;小学生毕业考取了好的中学不代表可以考取好的大学„„大学毕业了,找到好的单位,并不表示你世上的知识都学会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像溪流永无止境的流着,正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到。我明白了在成功的背后,总要付出汗水和辛勤,不会不劳而获。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多多省钱,爸爸妈妈在外辛苦地工作,为的是让我们吃饱穿暧,供我们上学,所以我们要节约用钱,做个好孩子。

在这本书中,我记忆犹新的一篇故事是《绿色学校》,这个篇故事提出的“T”是让我最难忘的:要说“T”的由来,就先要知道“I”的意思,“I”就是像个没有肩膀没有力量的人,像长豇豆,像老病鬼,抽鸦片的,加上一横,就成了“T”,力量就出来了,有了肩膀,可以挑担子了,挑起担子疾走如飞,每个父母都想让孩子变“T”,我们也要努力成为“T”.这本书真的十分精彩,它已经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它已经埋在我的心底,我将永远远得这本书。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二)当我在学校的阅览室中初遇这本书,打开他的那一刻,我深深的被他吸引住了,一些幽默的话题,不禁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回味。里面的文字,平平淡淡,却又带了上海风味,让人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就被这精彩的记忆所吸引,所逗笑了。

我记得最清楚的,在《我的故事讲给你听》里,有这样一句话:你今天早晨几点睡的?当同学问我这个问题时,我差一点便要脱口而出,回答他的问题了,也许你已经发现了,那是“今天早晨”,而不是昨晚。是的,这的确是一个幽默的话题,原本,我以为这是要告诉我们:梅思繁在写作文的时候,不小心造成的失误,觉得十分可笑,便提出来一乐。

读完这篇内容之后,我才深刻的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远不止这浅显的道理。现在我们只是小学生,却已感觉到肩膀上压力的重量,这压力一定会与日俱增,可能我们还没到毕业,就已经被这肩上的压力压在了山底。虽然我们现在只有三门主课:语、数、英,可现在已经是提心吊胆了。害怕考不好,回家之后,爸爸妈妈的责骂;害怕考不好,老师的批评。可是将来呢?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负担,只有几天就要毕业考了,心中满是忐忑与不安。一到假日,便纷纷打电话交流,找时间复习,老师、家长也在这最后的冲刺跑道上,给了我们莫须有的压力。

突然之间,我觉得我与梅思繁大同小异,虽然我没有一个有名的爸爸或妈妈;虽然我没有满满一柜子的课外书;虽然我没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可是,我同样拥有一对体谅我的父母;我同样拥有我所喜欢的课外书;我同样拥有一个可爱的弟弟;我同样也是一个整天嘻嘻哈哈、开开心心的女孩;我同样敢于去面对必不可少的>挫折和困难;我同样拥有许多平平淡淡的故事„„

读了《女儿的故事》之后,我突然觉得我>长大了不少,像是一个懂得一切人生道理的哲学家和文学家。

文学是有灵魂的,因为创造它的人赋予了它生命,漫步在这本书的文字里,只会越来越深,牢牢地被它牵引着,其中所蕴含的伟大,是不可言喻的。走到书的尽头,当合上书的那一刹那,仿佛故事已经结束;但那个梦,那种感觉,一直还在,一直都在延续„ „

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一起去细细品味这平凡的,一起去品味这最真的,一起去品味这其中所蕴含的伟大„„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这的确是本很好的书,生动活泼,特别是里面有趣的情节,使我回味无穷,令我一看再看。

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21世纪,科技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身为将要撑起未来一片天的未来主人,感到肩上的担子日渐加重。21世纪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只好不停地努力地读书,好让自己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优胜劣汰是社会的规则,只有不停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才能让想把你淘汰掉的敌人望而却步吧!

现在我们只是小学生,却已感觉到肩膀上压力的重量,这压力会日渐加重,可能我们还没到老就已经被肩膀上日渐加重的压力压死了。我们虽只有三门主科:语数英,却已经开始提心吊胆了。害怕考不好,回家后,爸妈的责骂;害怕考不好,亲戚们蔑视的目光,啊,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享受童年应有的乐趣而一边保持那该死的学习成绩呢?

爸妈说,上初中后要给我请家教。我并不反感请家教,只是不明白,他们那个年代,也没有家教,成绩能依然那么好。难道是上帝创造人的时候,把我们这群人的“质量”造得特别差吗?作者梅子涵叔叔没有请家教,自己努力学习数学,终于名列前茅。他可以我也可以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努力学习,没有什么难题可以难倒我的。

突然之间,觉得我们既>幸福又辛苦。还是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现在才猛地发现呢?幸福的是,科技发达,生活方便了许多;辛苦的是,每天要努力学习,差一点就喘不过气来,在学习的海洋中淹死。一个人,在海洋中不停地游啊游,没日没夜的,很容易疲劳过度或抽筋,而被海水淹没。

读完《女儿的故事》后,我觉得做一个21世纪的接班人,好累啊!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

(四)六(1)班 常小雨

今天我读完了《女儿的故事》这本书,虽然同学们说不好看,但我觉得很好看啊!真是的!我敢说,他们一定没好好的看这本书。我让妈妈大致的看了一下,妈妈也觉的挺好看的。妈妈还说:“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小的时候。”我心想:真是知子莫若母呀!跟我想到一块去了!我和妈妈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呀!

在读她自己的故事时,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你今天早晨几点睡的,我便好奇的看了起来。

不到一会儿,我就知道为什么要叫这个题目了:梅思繁上初中时,数学还是上不去,所以爸爸梅子涵陪她一块读书,女儿不睡自己也不睡,所以,每天同学们就问:“你今天早晨几点睡的?”

梅思繁数学不好,她就到书店去买练习册、数学题、几何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梅思繁的数学成绩就像升国旗一样,慢慢地升了上去。

梅思繁很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狗。她好几次跟爸爸妈妈说想要养狗。但爸爸认为梅思繁重感情,怕狗死了以后,梅思繁会很伤心的,所以拒绝了她。但我想:如果她看到狗时,还会跟爸爸妈妈说的吧!

海盗的女儿读后感 篇10

女主人公小海拉冰雪聪明又不失捣蛋淘气,与被她某次“打猎”时俘虏的男孩路平发生了一段珍贵且诚挚的友情。当海拉被坏人掳走时,他不惜一切代价就为寻找回他和海拉在一起的那段珍贵而美好的时光。可爱的小海拉也非常倔强与坚强,在发现自己被坏人掳走时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最终,海盗的女儿海拉跟随路平到了他的故乡哥舒国去好好游览了一番。临走时,因为她打败了邪恶的黑暗之神,她还说了这么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我从来没想过要做海盗女王,我也永远不会做海盗女王,我只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也希望七海上的每一个人都能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在黑暗中颤抖、哭泣,不在压迫下哀号、流血。七海如此广阔,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都应该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你们不要追随我,我是自由自在的海拉,我要去过我自己的生活了!”

由上面一段话,我想到了自己。我们也应该像海拉一样,给予他人的自由,也保持自己的自由,还有自己轻松的心态,去乐观的面对生活、面对世界!就像我七岁开始学国画,每次自由挥洒毛笔的时候,我都感觉心头有一种一条大河畅通无阻流淌时的快感,我想也许这就是自由的感觉吧。我终于明白海拉为什么要给予他人自由,因为这样做不仅使自己快乐,还会使他人更加快乐!

上一篇:寒食古诗词鉴赏下一篇:怀念过去的句子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