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中考优秀作文

2024-09-13

告别中考优秀作文(精选14篇)

告别中考优秀作文 篇1

已是九月天,雨却还如江南水乡女子般温柔.初三的第一个礼拜,雨在下.

凭窗而望,聆听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似乎可以听到自己坐在中考考场上的心跳;似乎可以嗅到,考场上紧张的味道;似乎可以看到,监考老师那犀利的眼神.

嗅着初三的味道,神经紧绷,嗅着雨的味道,如重释负.我看见老师在雨里奔跑,雨点的敲击声,跳跃声,滞没了他们忙碌的脚步声.它们带着他们走,我听到老师淡薄的声音在一片雨里格外平静:“同学们,现在是初三了.”

我睁大眼睛看老师,我们在向很多东西告别,这个世界的,自己内心的,总有一片方舟,承载所有,或者虚无,驶向前放遥远的光明彼岸.现在,我们是在跟松懈告别.一年后,我们才能跟初三告别.

雨还在下,却终究没有瓢泼.

它们说,它们不想挤进初三学生的眼,它们说,初三学生的眼里除了书本就是黑板,它们说不该浪费时间去欣赏它们.

它们在释放清凉,它们在洗刷肮脏的心,他们在洗涤无可奈何的心.

雨停了,在大家不经意间,我们可以看到大段大段的时光跑掉.

没有它们的陪伴,我感到巨大的陌生,它让学校这张我自恃很熟悉的脸扭曲得无法辨认.是否有一天,我也会忙得没有时间去看雨?我恐慌起来,开始质疑自己来此的原因.我始终找不到一个能说服自己的原因,我只是跟很多人一起拥入这所学校的.自以为目标明确,其实根本茫然无索.

跟梓这么说的时候,梓笑我说:“初三很快就会过去的,初三还是有时间的.”梓还说,时间总是这么忙,初三自然也总是忙,我们可以有空暇的时间,自然有空暇的初三.

抬头看梓的时候,我发现已经是初三的第二个礼拜,我并没有进入初三的状态,时下,我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去欣赏很多东西.我在笑,其实并不茫然.

孩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愿,面对初三,也能春暖花开.

告别中考优秀作文 篇2

在一次高考阅卷中, 我就发现很多篇作文都是以“盈盈月光, 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 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 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 我摘一束最灿的”开篇, 可见是“套子作文”教学下的产物。“套子作文”的流弊下, 内容也好、结构也好、文辞也好尽是“舶来之品”, 只是进行了简单“组装”, 了无新意。此等作文, 写者痛苦, 读者嚼蜡。

而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看, “套子作文”则是应试制度下简单思维的产物, 反映的是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对这种“纯粹应试, 简单投机”的教学行为的口诛笔伐并不鲜见, 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人们呼唤着更多真诚而新鲜的作文。那么, 该如何跳出套子, 告别“无我”走向“有我”, 写出真诚而新鲜的作文呢?

一、开源头活水

这就是指我们要关注现实生活, 激活思想的“山泉”。总有学生抱怨生活枯燥乏味, 没有东西可写。其实, 生活枯燥与否在于内心, 若有心, 雨滴也可折射出五彩光华。所以, 只有养成感悟生活、思考现实问题的习惯, 才能激活思想的山泉、感情的溪流。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只要打开智慧的心眼, 读书看报, 关注社会, 思考人生, 就能获得丰富的作文素材, 就不会为无材料可写而发愁了。而且这种思想、这份感情是独一无二的, 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这样的作文, 何愁“无我”, 必是达到“有我”之境的个性文章。

例如, 2011年江苏省的一篇满分作文便是由生活到社会的联想开篇的, 以真诚的思考开拓了一片清新自然之境。节选如下: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 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 意境全出, 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显粗陋, 而自有一种粗犷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 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 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 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 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 而他们现在, 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 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 抹平了棱角, 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 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 沉寂了, 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 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 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 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 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 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二、品美酒三味

好的作文要材料丰富, 内容充实, 但是不是多积累些素材就可以了呢?我就见过有的学生拿着一些素材类的教辅资料下工夫, 背诵事例, 比如马云靠坚持成功、乔布斯靠创新成功等等。我认为这种积累方法指导下产生的作文只能是材料堆砌的“组装”作文, 生硬呆板。

其实, 材料积累不应唯多, 而应注重作文经典素材的深度积累。何为“经典素材”, 何为“深度积累”呢?经典素材是指那些影响面广, 内涵丰富, 人物形象或事件状貌丰满, 可提炼较多主题的材料。深度积累, 则是指要对材料进行精读, 全情投入, 把握更多细节, 正如品美酒三味, 将拥有更丰富的体验。比如, 我们阅读苹果前任CEO乔布斯的素材时, 不能停留在只知道他“创新成功”这些事, 还需要深入阅读, 了解他的家庭、成长、曾面临的危机、困境中的奋斗等等, 将一个典型人物读深、读透。这样一个素材既可用以谈成功, 也能用于谈成长、困境、追求等等多个主题。

另外, 学生的深入阅读还可以加深对人物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拿起笔想到乔布斯时, 已不再是机械地背诵素材, 而是带着对这个人的真实体验, 深入思考去写, 这样的作文, 细节必然丰富, 感情自然充沛, 言辞必然个性, 是真正达到“有我”之境的作文。

三、倡精耕细作

当我们读到“要成为强者, 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这样睿智的句子, 当我们读到“落日熔金, 暮云四合, 晚霞带着无尽的沉思, 落在了那片青冢, 云无语, 草也沉默;落在了那片空白, 让人忆起了你, 你用缕缕青丝熬成了白发沧桑, 用自己的明眸点染了那一方净土, 那一方空灵, 那一方空白, 那一道风景”这样诗情画意的句子, 我们又怎么能不为学生的深刻思想表达、独特的心灵体验而击节呢?

但是, 纵观大多数学生的作文, 有些语言表达能力差, 词不达意, 还有一些虽说篇章结构清晰, 事理情感也能流畅表达, 可就是缺少那么一股表现力、感染力。那么, 如何使作文的语言表达准确, 充满魅力呢?首先, 要加强经典文章的阅读, 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去引领学生的表达, 去刺激学生的语言神经, 鼓励学生仿写类似文章, 在模仿学习中逐渐磨炼个人的表达。其次, 要从修辞、句式、修饰语、音韵节奏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使学生体会汉语言特有的表现力。

以上两点是“智”的层面的训练, 这些技法型的训练是写出好的作文语言的前提, 但要写出充满个性魅力的作文, 还需“情”的投入。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若要写出具备“有我”之境的个性作文, 就一定要细心体会, 反复品味, 遵从内心的真情实感, 要赞美便是发自内心的赞美, 绝不矫情;要批判就是诚挚恳切的批判, 绝不虚伪。智与情有机结合在一起, 定能造就出真情飞扬、文采斐然的佳作。

当然, 要使作文的语言取得质的突破绝非朝夕之功, 这需要长时间的语言积累和文化积淀, 还需要笔耕不辍, 长期坚持训练, 而且要特别重视作文的修改, 改一遍不行就改两遍、三遍, 甚至四遍五遍, 拿出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反复打磨, 精耕细作, 非如此, 难出佳作。

下面就是我的学生经过反复修改后的作文文段:

1.大宋将所有的惊艳与芳华都给了苏轼。

2.他孤身伫立在江岸, 安静地远眺江面上浮光跃金的风景。日影西斜, 和煦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他灰色的衣襟。他的心, 却不像江面那样宁静, 男儿的热血在心房中暗潮汹涌。

3.那一弦音韵, 无论是在山林中, 乡村里, 阁楼中, 还是庭院里, 始终回荡在耳畔, 随着那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贯穿始终……

于是, 关闭嘈杂的音响, 关上刺眼的灯光, 远离空洞的浮华, 让那弦音回荡, 以心为音, 以情为韵, 让它吟与天南, 吟与海北, 响于百年, 响与千年。

这些文字之所以能带给我们强烈的感染力, 就是因为里面流淌着浓浓的情意, 蕴含着深切的情感体验, 是写作者全情投入的结果。

告别灰色周记 书写真情作文 篇3

首先要解决的是灰色周记问题。

1.多和学生谈心,尤其是在讲解课文时,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积极的思想、培养他们乐观的精神。 如看到他们的周记中有因为学习的辛苦而牢骚满腹时,我会给他们讲他们的师哥师姐怎么学习的现状如何,让他们从师哥师姐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的将来;讲课时,每节课我都会找一些积极刻苦的人的事例或者鼓励性的名言故事等讲给他们听……

2.教给学生“换一种眼光看问题”的方法。我把书中描写秋雨的例子打了出来:“是谁在胆怯的敲打着紧闭的窗扉?啊!原来是你——久违了的秋雨滴。你这软心肠的小姑娘,又在为谁无声的哭泣?…… ”换一种角度:“秋雨无声无息,从朦胧的空中,从轻轻的风中,飘然而降,倒像一位温存的少女,笑着向你走来,带给你清凉,带给你舒适……”

正如一本书中所说:换一种眼光看,也就心平气和了。当然,这不仅为了一时的心平气和,这个转变的过程,实际是立场的转变,思想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3.让每个同学开设一个专栏,专写“美好的人和事”。如我先给他们的专栏起名为《心中的美丽》,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

学生们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的小事注意不到,即使老师说了但是不关系自己的事大多是漠不关心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他们去关注他们周围的生活。

我先以活动为突破口打开学生思路。如:在上次参观完北京植物园后,我在全班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谁发现你身边值得表扬的同学了?同学们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启发到:是谁把地上的一张废纸拣起扔到了垃圾桶里?有几个同学说出了拣纸的这位同学的名字。是谁跑到很远去叫还没有归队的同学?是谁拾到了十块钱交公了?是谁上车时相互礼让?我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同学们也找出了值得表扬的同学。我还没有就此停住,我让他们从自己站队开始回忆,还有没有值得表扬的人。一会儿,学生又说了许多值得表扬的人:有同学、有老师、有司机、有工作人员、还有收废瓶的老人等等,此时,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了。还要启发学生平时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闪光点”,这更需要学生留心观察。如早上上学来,看到码车的同学汗如雨下你感动了吗?进门同学的一声问候你感到温暖了吗?上楼时有一张废纸被一个同学顺手拣起带走你写进周记了吗?……

经过了这样的引导和启发,用个一个月的时间,许多同学的笔下已经告别了灰色,又出现了七彩阳光。

其次,要解决真周记变成好作文的问题。

我主要是通过三节课完成任务的:第一节课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周记带到学校,回顾这几年的喜怒哀乐,同时找出最感动自己的十篇周记,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和同学分享。第二节课,把学生挑选出的后由我筛选修改成的作文及没修改的周记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不同,并总结出几种方法,比如:牛同学的周记《忆奶奶》(一、二),是写他的奶奶去世那天和第二天他的悲痛心情的周记,改成优秀作文《追忆被我忽略的温情》,同学们听了都为其真情所感动。杜同学的周记《读<三国>,战失败》是写他最爱读的《三国》给他以勇气和动力,让他战胜失败的,写成优秀作文《读〈三国〉,品忽略》,学生看到这几篇文章后都很兴奋,都在积极地总结方法,不一会儿,方法就总结出来了:

挥手告别中考作文 篇4

愿岁月太长,可以丰富,可以荒凉。能忘掉结果,不能忘掉遇上。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当这首陈奕迅唱的《十年》在耳边响起,突然觉得六年学习生涯很快就结束了,六年中结识的朋友不少,最忘不掉的回忆也不少。我的回忆停留在那一刻:六一节。

“好开心啊,好Hi森!”今天是六一节!各个兴高采烈,踩着轻盈的步伐踏进教室。哇!五颜六色的气球挂纷纷挂在墙上,座位也被重新编排,抽屉和桌上排满了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零食,让我这个十足的吃货,口水直流三千尺,哈哈!我跟好姐妹坐在了一起:爱笑幽默的老刘、活泼帅气的宋爷、耍酷高冷的老潘,而我,嘿嘿!傻白甜一枚。跟她们一一打了招呼,开始大吃大喝。一起分享美食,有时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哇,这个好吃!嗯,我要吃那个,啧啧,真tm好吃!妈呀,这个不错,天哪,紫薯超好吃的,老潘你尝一个···”我欢快地夹起一片紫薯,刚递过去,老潘那眼神杀了过来,吓得我的手抖了抖,老潘那浑身散发着杀气,脸上摆明写着“生人勿进”我嘀咕着:好心给你吃,你不要就算了。老潘缓缓吐出两字对我说:“吃货。”哎哟!气死宝宝了,但面对她,我竟无力反驳。“看,老黄那个囧样,笑死我了,哈哈!”我满脸通红,瞪了老刘一眼,转过身,不理人。“来来来,拍照了,准备了啊!”一二三,茄子!就这样,我们搞怪的照片被永远定格,看起来奇葩,但事实是那么温馨!要是永远停留在那一刻,该多好。

时间的电影,结局才知道,原来大人已没有童谣。最后的叮咛,最后的拥抱,我们红着眼笑。

再见,小时光!再见,朋友们,再见,我的老师、再见,我的母校!谢谢你们的一路陪伴。

中考满分作文800字:告别 篇5

上完最后一堂课,只是和老师告别。收拾一下自己杂乱的课桌,把该带走的带走,背着大包小包的和同学告别,最后在关上教室门之前,环视了一下空荡荡的教室。我的心也不禁茫然起来,似乎有太多东西留在这里了。想带也带不走。

我关上了教室门,随着“吱呀”的几声,在那一刹那间,我的心突然有一股尖锐的痛,忽然想起了四字“青春散场”。

慢慢地走下楼梯,我似乎想起可刚刚来到这里时,数着楼梯走进教室的样子,无知,单纯,甚至幼稚。但随着一年又一年的过去,现在我已经在四楼读初三了,那楼梯也越数越长。但儿时的心情已俨然不在了。童年的心也一去不复返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变成我脑海里那泛黄的一页了。我知道,我该和它们告别了。

最后的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

最后一次考试,是和学业告别。

最后一个人离开,是和同学告别。

最后一个脚步,是和301告别。

走在通往校门的小路上,我忘不了,昔日在这里埋头苦读的身影;忘不了,昔日在这里倾心畅谈的快乐;忘不了,昔日在这片绿茵场驰聘的快感。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依然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数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了甜蜜的回忆。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依然有千言万语,看一眼校长的白发,摸一把老师的坐椅,腮边挂满了滚烫的泪珠。

当我的脚跨出校门的一瞬间,我忽而明白我已经不是这里的一员了。但也许不是永久,但也不是瞬间。

告别豆蔻年华中考满分作文 篇6

豆蔻温馨

八寸的毕业照里,坐着三排笑歪了嘴的孩子,他们十三四岁,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曾经。

在那豆蔻的懵懂年华里,我们拥有一群不受名利牵制,不分你我的朋友。他们爱开玩笑,爱吃我吃过的东西,然后整个人搭在我背上骂我傻瓜。最后,在我受伤难过时,伸出一双能驱走黑暗的手。

在那豆蔻的青涩年华里,我们天真无邪,穿上白蕾裙,偷抹唇蜜,然后在自己暗恋的少年面前晃荡。少年的背后,是一群可爱的同学,他们露出牙齿,大笑我们的傻样。

干干净净,单单纯纯,能因一双新袜子刮烂而大哭,能因骑单车摔倒而大笑。不为未来的生计而烦躁,不受生活的折磨。

总是以为吃掉苹果核头上就会长苹果树,总是以为在屋内撑伞就会长不高,总是以为指着月亮就会被割耳朵……

豆蔻告别

如今,十五六岁的年龄,早已告别了豆蔻年华,已经知道苹果核在体内的历程是消化,在屋内撑伞是犯傻,指月亮割耳朵是老人的迷信。未来,梦想是烦燥,生活是折磨。

当年的青涩,暗恋的`少年,可爱的朋友,无邪的笑容,已化为尘烟。我们是世界里的迷茫尘埃,徘徊在高楼大厦间,飘渺不定,随风起落。

知道自己对那段美好的年华,有千般不舍,却也只能看着它,越来越离我们远去。告别了那段把荷叶当做雨伞的年华,告别了那段把长草编成鞋的年华,告别了溪水蜻蜓,告别了稻乡蝈蝈,告别了那些纯真的梦乡。

有一天,当我们成家立业,长眠入土时,伴随我们度过孤独的,是时光的温暖,记忆的温存。

云计算告别“浮云” 篇7

目前, 云计算已经成为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点。不仅诸多国际IT巨头已相继布局云计算, 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制定雄心勃勃的云计算发展规划。

2011年2月, 美国发布《联邦云计算战略》, 宣布将2012年的800亿美元联邦IT预算中的25%投入到云计算领域。

欧盟专家小组在2010年初建议欧盟及其成员国为云计算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激励, 促进云计算应用。

韩国政府则决定, 在2014年之前向“云计算”领域投入巨资, 将韩国企业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中的占有率提高至1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6月27日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题为《未来中国的走向》的演讲。温家宝总理表示, 中国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根本靠科技。中国政府已经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持续增加科技投入, 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均把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

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 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 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对我国突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于这一点, 从地方政府针对云计算出台的规划和举措来看, 已经达成共识。

专家表示, 政府部门不仅是云计算的重要应用领域, 更是重要的市场启动力量, 政府的推动可以促进云计算产业跨越式发展。因此, 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大力培育云计算技术服务商, 建立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 不但可以推动国内IT厂商向云计算服务商转型, 还能引导云计算技术和服务商向产业基地集聚, 形成合力参与全球云计算市场竞争。

云计算将成为一个增速相当高而且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产业领域。但目前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和更新, 二是应用推广体制亟待健全, 三是产业发展模式亟待突破。

我国应牢牢抓住云计算的战略性机遇, 重构中国在全球IT产业格局中的地位。着力试点示范, 由点到面推进云计算全国统筹规划布局, 突出资源整合能力, 主抓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形成行业应用示范。同时, 我国应制定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与法规, 构建适度宽松的云计算发展环境。尝试在细分领域建立云计算“特区”, 引导大规模的云计算落地应用;提高政府管理精细化程度, 划分云安全细分领域, 提供分级区别管理措施;启动云计算相关立法, 从标准和法律层面保障云计算安全;积极扩大与外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合作, 推进世界级的中国云计算实践。

告别商店的告别会 篇8

亲爱的邻居:

因某些还没想明白的原因,“告别商店(Y镇店)”即将关闭,店主也要到别处另谋生计。在此之前,特举办一次正式而隆重的告别会,以答谢Y镇居民对小店及店主本人的关照。时间是今晚八点,地点在告别商店门前。如能莅临,不胜感激。

您的老朋友:小白

Y镇的居民们大多觉得很意外,似乎今天才知道有这样一家店铺的存在。有人隐约记起,这个名字古怪的商店开业时曾挨家挨户送过宣传单,上面还列出了许多商品的名称和用途。可是,谁会喜欢“告别”呢?听着就十分晦气,自然难以引起大家的兴趣,不倒闭才怪!可虽然是这样,让店铺老板不得不卷铺盖走人,想想也有些过意不去,那就捧个场吧,也瞧瞧到底是家什么样的商店。

大家这样想着,在临近八点钟的时候,就都聚拢到那家小小的店铺门前了。

在“告别商店”不算大的门脸上方,已经拉起了一个醒目的蓝色横幅,上面写着:“告别,是思念的开始——告别商店Y镇告别会”。告别,告别,告别,一连三个!刚一看见就感到哪里不舒服了。大家正在考虑要不要转身回去,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店铺门口出现了。

这是告别商店的店主小白,他手里托着一个大大的盘子。一道白光闪过,大家手里忽然多了一颗糖,亮闪闪的糖纸上写着:告别的滋味。

剥开放进嘴里,有点酸、有点苦,还有点甜,真是奇怪的味道。含着含着,竟然流下泪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好吃到流泪”?

突然,周围暗了下来,从商店对面的一棵大树上,射出一道光柱,投在门上,形成一个大屏幕。人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原来是大家每天经过店前留下的影像。有的人行色匆匆,有的人驻足观看,还有的停下来系鞋带……

不知什么时候,每个人的衣兜里都出现了一张卡片,上面是小白写的一段告别的话,下面是他的自画像和签名。

人们正在细细品味卡片上的字句,突然发现眼前多了许多彩色的泡泡。那些泡泡飘着飘着,竟组成了一些词语:感谢、再见、想念之类的。渐渐地,所有的泡泡聚到一起,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竟形成了一道彩虹,在人们头顶绚烂地闪烁着……

原来,一个普普通通的告别,还可以有这么多名堂!让人感到既幸福又心酸。

有人大声喊了一句:小白,别走了!立刻有许多声音附和。人们似乎第一次感受到:告别,是一件多么美好而重要的事情。

小白笑而不答,他朝大家挥挥手,就和他的商店一起,渐渐消失在彩虹之中了。

第二天,在告别商店原来的地方,又开了一家新的商店,名字叫“思念商店”,专卖各种可以表达和寄托思念的商品,比如“思念的滋味”系列糖果、思念录影机、思念明信片、思念气泡、思念彩虹……

店主还是小白,不,他已经改叫小思啦!不知道这回他的生意如何,祝他好运吧!

告别中考优秀作文 篇9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

当挥手告别,我们看见他们眼中坚定的信念;当转身离去,我们看见他们高大的背影.他们话离愁为和平;他们话离愁为奋起;他们话离愁为忠心.他们独步汗青文化时就:告别不是悲伤.文成入蕃

她回头,看见秀美的大唐江山在苍茫的古道上渐去渐远,她分明听见家乡那声声燕子的呢喃,那声声亲切的呼喊.但拭干眼泪,她告别繁华,告别亲情,去塞外播种和平的种子.她的韶华在这满目的黄沙中消逝了,她的美貌在这千古的冰凉里黯然失色.回眸,是告别时的坚毅,是那凤冠霞披后的祝福.漫天的飞沙似在哭泣,枝头的苍鹰似在落泪,谁看了文成那欣慰的面颊?

告别不是悲伤,是和平的彩桥.勾践离国

战后失败的哭声仿佛还萦绕在耳际.他一身奴役装,站在城门下.身边是他心爱的城池,如今早已断臂残损.透透层层送别的人影,他没有看到悲伤,那双双噙满泪水的眼里是期盼,是支持.是的,他就此告别,坚毅地走向吴王的马棚.他可以受尽凌辱,但不会忘记卧薪尝胆.告别总延续着归来,归来是挥军而下的神勇,是青史留名的豪情.告别不是悲伤,是坚毅的奋起.屈原投江

独乘小船,渐渐远离了国都.楚怀王冷峻的目光还在脑中回荡.江水,冰凉地让人心寒,他早已无所留恋.站在江边,他看见了百姓们竭力挽留的神情,亦看见孩童高举《离骚》译读.足矣,受辱不如归去.这是生命最后的告别,他在笑,笑庸君,笑佞臣,笑自己的忠心终将名留青史.一跃,他被江水吞没.那是凄凉的告别,还是“路漫漫其修远矣”的延续?

告别作文700字 告别 篇10

“六一”一个童年时代不可缺少的节日,是我们快乐的日子,那天我们同学与老师一起欢呼,一起享受,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也时刻存在脑海中。

可今年的六一,我们在欢乐中有多出了一丝苦涩,因为它是我们最后的一个六一,那天我们虽然很快乐,参加游活动,有的参加夹着篮球走路,比谁跑得快,瞧!那个人夹得连豌豆似的汗珠都从额头情不自禁流了下来,旁边的同学都为他喝彩,最后他赢了,得到胜利的果实;而有的人去参加钓鱼,就是钓瓶子,比谁细心,看那人眼睛瞪得比葡萄还大,两对眼睛时刻望着那瓶口;又有的人去猜对联,回答历史问题,那可是专为爱读书的人设计的,但还弄出了许多笑话:孙权的军师——无(吴)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两三拳打死蒋门神、诸葛亮的的鹅毛扇——慌了神。笑话一个接着一个,让老师出乎意料,始料不及,笑得捂住叫肚疼,而旁边同学却傻乎乎注视着老师们,疑惑的双眼看着老师,心想老师为何哈哈大笑呢!

在这欢乐的六一,也是人生中最后的六一,那天的欢呼声、呐喊声、笑声洋溢在这天的校园,这天校园的开心值最高,嘿!只可惜“夕阳不限好,只是近黄昏”快乐的日子总是太短暂了。

休假:告别“纸上权利” 篇11

说是一个网友曾在网上留言, 内容是这样的:“我的妻子是一家纺织厂的普通工人, 一个月辛辛苦苦才能拿到600多块钱, 一回家就累得想先睡一觉。她休完产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回来就说饿了, 我问她中午没吃饱吗, 她说中午没吃饭, 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不为什么, 再问, 她却掉泪了, 说是没时间吃。当时我的眼睛就湿了。”

除此之外, 每一个普通职工都会有一些额外的活计, 劳动强度也是一层层地加重, 但是却不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领到应得的加班费或者补休。

一位工人抱怨道:“我不知道企业高层运行我们这个企业有多难, 花费有多大, 但作为一个基层工人, 我知道我们一直有干不完的活。我不知道我们的产品会卖多少钱, 我只知道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因产品卖不出去而停过机……”

《石家庄纺织工人停机事件》一文当中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场景:挣扎在最低工资标准线上的纺织工人, 因为从事着高劳动强度的工作, 而且丝毫没有节假日。当生存都成了问题, 他们被迫采用并不愿意的“罢工”来维护自己简单的权利, 但最后也只得“草草收场”。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权利了吗?工资涨了吗?得到了应有的假期吗?不清楚。但有了这次罢工停机事件, 底层工人的权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家传媒开始争相报道, 一时间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在此, 本文不想过多地去谈其后的解决措施, 仅仅想说说他们的休假。“丝毫没有节假日”, 到底“可怕”到何种程度才是本文所要关注的。

当然, 谈及休假, 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说法”,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自新的《劳动法》颁布和实施以来, 它们有没有按照个中条款来践行才是重中之重。我们无法从企业的领导层那里得到确切的答案, 只能从员工的身上找出那些隐秘在背后的事实真相。

五年后的聚会

“前几天, 我们班留在福州的同学搞了个五年聚会。很多人聚在一起, 当然很开心了。不过我也发现, 五年了, 人真的变了很多。以前上学的时候聊的都是些学习、考公务员、考研之类的东西, 有时候也会聊些国家大事, 几个人在那里海侃, 几个小时都不会觉得累。现在不一样了。工作了几年, 人变得实际了很多, 同学当中有的成了家, 有的还单身, 不过我们聊的话题已经离不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了。这时的我们也学会了比较, 我们彼此问着他人最近的状况, 工作怎样、工资多少、有没有找对象、生活得怎样等等。不过, 很多人对自己的现状都会有些许抱怨, 不是这点不好就是那点不满意。”已经是一家电脑公司经理的陈先生接着说道:“有些同学说自己累死累活, 也没有收获什么。不过, 我有个同学现在是公务员。他的工作其实并不多, 也没什么技术活, 照他自己的话讲‘倒也清闲’。聚会的时候, 这家伙刚刚从云南旅游回来, 那手上美丽的首饰就是他从云南带回来的, 土特产, 真正的云南特有的。看着那做工、看着他满足的样子, 我们真是无比羡慕, 心想当年如果自己也考个公务员该多好。想想自己, 大学毕业工作到现在, 很少出去玩, 更别提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

听他这么讲, 觉得有些不可能。四五年的时间, 竟然没有出去玩过?难道说每天都有工作?自己也没有休息吗?《劳动法》里面有明确规定:在职员工可以享受公休假日, 也可以享有法定的节假日以及年休假、探亲假等等, 工作年限多了, 也会有不等的带薪年休假制度, 怎么会没有休息呢?

陈先生说:“这些休假我都知道。只是, 自己这份工作, 没办法去休。为了业绩、为了赚钱、为了完成指标, 周末的时候都要加班, 更别提提出休假了。不瞒你说, 我已经有三四年都没回过家了, 和父母也只是打打电话。不过, 联系少了, 总觉得没能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挺难受的。”

马可亮的故事以及其他

马可亮在一家私营股份有些公司上班。他们公司主要做的是出口品牌鞋子, 马可亮平时就负责看管那些机械。马可亮说:“我们的工作还好, 不是很累。毕竟不是体力劳动。但是, 你刚才问我有没有休息, 休息肯定是有的, 不过不多。我们一般是一个星期只休息一天。有时, 如果工作量大的话就说不准了。像我这样的, 有轮休。不过基本上可以保证一个星期休息一天。我们是私营企业, 所以一些法定节假日是很少放的。像中秋、国庆、五一等等, 我们依然还是要加班的。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同事们都在加班, 你不加班, 休息, 那能说得过去吗?”

“那公司有发给你们加班费或者补偿费之类的吗?”

“那倒没有。不过会发些礼物, 比方说今年五一的时候, 发了一袋子水果、一桶食用油等等, 虽然没有发现金, 但我们也满足了, 能发就不错。过年回老家的时候, 听一些外出打工的邻居说, 整天都要加班, 发东西?不扣工资就不错了。”

不过, 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工作的章晓明不休假只能怪他自己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自己也讲到:“我不是不休假, 是因为我不知道。我是很少看《劳动法》的, 我认为那只是一张纸而已, 没什么实际作用。《劳动法》里有什么新的东西我自然不会知道。直到前些日子单位里一个女同事休假回来, 我才去稍微了解一下。我当时就问她, 你休假, 老板不扣你工钱?当即她就回答说, 怎么会扣工钱, 我们有带薪休假这个权利。当时我就懵了。确实, 我看完了整个《劳动法》之后才发现:我们确实是有这个权利的, 只不过我自己不懂得用。你没提出申请, 别人怎么会自动给你放假呢, 不是吗?”

这就应了那句话:“你不提, 怪谁啊!”

不过, 让章晓明发愁的事还是有的, 不是你想什么时候休假就可以休的。他的一个同事说:“你看我是搞清洁的。从一楼大厅到一个个房间, 哪里少得了我?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挺重要的。我只是初中毕业, 长得也不好看, 当初进城来找工作是很困难的。幸亏这里的经理给了我这么一份工作, 这就证明领导看得起我。万一我要是请假, 自己休息了, 工作就撂下了, 领导和同事肯定会有些不快的。尤其是逢年过节, 正是我们酒店比较忙的时候, 有时, 加班都要加到晚上两三点钟。累是累, 不过可以拿到加班费的, 不错。按小时来算的话, 拿的比平常要多很多。再说, 这个时候老板都没休假, 也是在岗位上, 你说我们还有人敢休吗?我们经理一直说看看领导多辛苦、多辛苦, 我们也就不再提休假的事儿了。不过, 我们倒可以把假放到平常不是很忙的时候。”

休假之后反被“炒鱿鱼”

发生在李女士身上的事就更怪了, 但是仔细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李女士的工作单位是一家私企。在李女士的眼里, 老板是挺好说话的一个人, 因为平常的时候, 同事有个小病小痛的, 请上个一天两天的假, 老板都会爽快地应允。但是, 私企是没有年假的, 这点让李女士很是苦恼。毕竟, 李女士的家在河南, 过年的时候要回家和父母团聚。所以, 李女士为了能够得到休年假的机会, 平时有些毛病, 李女士都是坚持住了, 没有向老板请假。老板看在眼里, 觉得李女士挺不错, 也曾多次在会上表扬她。“过年的时候, 我向老板请了半个月的假。他问我是去做什么, 我说是回家和父母团聚。老板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我向他解释道, 平时我都没有请过假, 一年就请这一次, 你就答应吧。老板最后是答应了, 不过是勉强答应的。”李女士走出老板的办公室, 舒了一口气。不过, 李女士刚走没几天, 公司就忙上了。这时老板觉得李女士没在, 该她做的工作都没能及时完成, 所以等李女士从河南回来时, 老板开始对她有些微词。开会的时候也会含沙射影地批评她, 李女士觉得挺不好受的, 于是咬咬牙, 把这份工资还算不错的工作给辞了。“后来我又找了份工作, 虽然说工资低了一点, 但是起码按照《劳动法》里面的规定, 有了假期, 请假也方便了点。国庆的时候, 我还和几个同事相约去了武夷山旅游呢。”

太忙了, 抽不开身

季正林是福州一家电视台的栏目负责人。1996年大学毕业之后, 他就一直呆在电视台。十几年里头, 栏目也换了好几个。“其实, 栏目要有好的策划和市场, 以前我负责的几个栏目没多久就被领导枪毙了, 我觉得自己挺没用的。前几年, 我们策划了一个很好的栏目, 收视率和观众反响都不错。那时, 我就觉得自己摸对了路。不过那些年确实够苦的, 三餐都不正常, 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所以, 那时就想等这个栏目稳定下来, 可以休个假。”所以, 季正林就去找电台领导, 要求休假, 按照他的工龄是可以休10天的。当季正林走进领导办公室, 领导问他原因, 他说太累了就想休息几天, 但是老板直摇头, 说道:“不是我不放你去休假, 实在是因为现在的工作太忙了, 你这一走, 谁去接替你的工作?我劝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 之后再给我答复。”当季正林走出领导办公室后, 就知道自己休假这事没望了。“我老婆孩子都说我太忙了, 没有多少时间陪他们, 可是我也没办法。就这样日复一日, 栏目有起色了, 领导对自己也越来越重视了, 但是, 有天我回到家里, 儿子好像把我当作一个陌生人, 那时我的心里就非常难受。”

和季正林一样, 很多搞传媒的大都是没有什么年假可休的。“你想想, 传媒要的就是一种及时。要是都休了, 还有谁去把那些新的信息弄出来?那样, 我们自己也就没有工作了, 不是吗?”但是, 单位还是有按照《劳动法》对员工给与一定的休假的, 比方说一周有一天甚至两天的公休, 平常的小节小假大家都是轮着休。然而, 搞传媒的, 每周甚至每天都会有新的任务和新的工作, 不是一个工作做完了就可以休息的。有时领导给你的任务较重, 在正常的上班时间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回到家之后又不能一门心思去工作, 还有其他很多的杂事要忙。为了赶稿子、赶进度, 只好在单位加班。“像我们这个电视台, 去年过年都没回家, 一直在忙。领导在那儿坐镇都没回去, 我们底下的人谁还敢谈休假。大家都在忙工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必须要承担的工作, 如果我走了, 那么我的工作自然就会转移到别人身上, 势必会加重别人的负担。这样一想就觉得不好意思再去休假了。即便你狠下心来, 向领导表明自己的想法, 一旦被领导拒绝, 就会在领导心中种下一个坏的印象, ‘在最忙的时候你竟然提出休假’, 以后自己升迁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 一般情况之下, 我们还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尽管没有所谓的假期, 也没有加班费。”

从农民工的假期说起

众所周知, 农民的收入虽然不高, 但是他们的忙碌是分时间段的。春种秋收, 冬天就是他们休息的时间。可以说他们有大半年的时间来进行休整, 以此来继续第二年的农忙。但是, 农民外出打工, 却是一年到头的忙里忙外。在许多建筑工地, 农民工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不光是平常, 连节假日也不例外。可以说, 农民工是没有节假日的。在别人休假的日子里, 他们是照常加班的, 但是单位却不会付给他们应得的加班费。有些农民工是根本就不知道加班费这事, 对在节假日能不能休假也不是很关心, 惟一值得他们去关注的就是努力干活、拼命挣钱。

其实, 抱有这种想法的不止农民, 城市里的人也是一样。一些环卫工人和清洁员也是这种情况, 一年忙到头, 拿到的工资不高, 更没有所谓的假期。在生存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之下, 很多人不得不努力挣取生存费用, 以此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所以, 劳逸结合并不是所有人可以做到的。

休假是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享有的待遇, 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关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能够给予员工合理休假的只有公务员。有些地方甚至将“加班加点”忘我的工作视为一种错误的做法, 还会因此而失去诸多晋升的机会。很多地方亦开始强制公务员进行休假。但是, 从一些实践来看, 强制公务员休假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加班加点”为民工作的公务员是越来越少了, 随着工作压力的减少, 办的实事也少了, 民众对公务员的不满情绪也日渐高涨。

休假, 作为落实公民休息权利的一项制度其本意是好的, 但是如果国家和政府只为那些公务员考虑, 却不为其他行业努力地争取, 这种做法是不得人心的。休假本是好事, 但如果好事做得太过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随着新的《劳动法》的出台, 休假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 有假难休、有假不休的现象在每个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里头更是普遍存在。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就是, 职工本身会出于种种考虑而主动放弃休假;另一方面就是一些单位根本就没有把休假当作制度性的规范来加以安排, 因而职工可以享受到的很多可贵的假期就这样白白地“流失”。

所以, 休假要做就应当做得更为公平些, 全体劳动者都应强制休假, 都应发放相关补贴, 各级人大亦可以此立法加以规范。

休假:告别“纸上权利”

俗话讲得好:生活就像白开水, 可以理解为很乏味, 也可能理解为纯净;生活平静可以认为是平淡无奇, 也可以认为是一帆风顺;相反, 生活曲折可以认为是坎坷, 也可以认为是经历丰富。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出不同的效果。当然, 休假也不例外。有人觉得它好, 也有人觉得无所谓,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 从客观上来讲, 休假无论是对员工自己还是企业单位都是有利的。医生认为:“如果把人比喻成跑长途的汽车的话, 休假就是加油站和‘服务区’。现在工作节奏快、强度大, 很多人就出现了亚健康状态, 总觉得不舒服, 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这样心情就会烦躁起来, 工作效率也会降低。”所以, 很多单位, 特别是那些工作强度较高、员工压力较大的单位实行休假制度, 也是一种爱护员工的体现, 同时也会有益于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休假对很多人来讲依然只是一项“写在纸上的权利”。从上述的例子来看, 不少劳动者最大的期待并不是“我的假期我做主”, 而是“尽管不能做主自己的假期, 但至少也能获得相应的补偿”。

采访的人多了, 便更加地羡慕那些自由职业者。哪天休假、休多少, 自己说了算。什么旅行、自驾游等等, 天涯海角、天南海北任你游。不过, 这也只是“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了。毕竟我们人在职场, 身不由己。

告别优秀作文 篇12

如何找回方向,让风沙中的旅人不再迷茫,我们都已起航,再也回不到当初的那个地方,曾经只是曾经,现在也只是现在,未来我们是否还有期待。

我静静的走了,终有一天我也会这样和世界挥手告别。

别了,济南;别了,轻院;别了,故人。感谢那些带给我感动的人和事,每一张面孔从初来时的陌生到如今的亲切,从陌路到知己。这中间的距离叫大一。

别了,我的大一;别了,那些喜忧参半的时光;别了,曾经的年少轻狂。

告别优秀作文 篇13

桌上只有半杯水――说得没错。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由此可见,不易改变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态。面对同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宁静;有人悲观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乐观于门外的自由。悲观与乐观,不同的心态,我要说:告别悲观。

实验失败了,有人说:1000次的惨败,你该收手了吧!爱迪生却告别悲观:1000次的失败起码告诉我1000种材料不能制作灯丝。终于在他的坚持下,灯泡发明成功了!他若没有告别悲观,那人类不知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

细胞衰竭老死了,有些人悲观地躺在床上自怨自艾,等待别人的照料。霍金却告别悲观,独自坐上轮椅,用僵硬的手敲打鼠标,探索着那未知的世界。他若没有告别悲观,又何来一位用意志创造奇迹的伟人呢?

受到别人嘲笑与羞辱了,有人独自停留在角落默默哭泣,而李阳却顶着骄阳大声地喊“英语”。他告别悲观,用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创造了“疯狂英语”。

小草被狂风压弯了腰,可它告别悲观,风雨后重新振作,面向朝阳;鱼儿被江流冲离了港湾,可它告别悲观,逆流而上,最终在故乡快乐的生活;云朵被风儿吹散,可它告别悲观,重新聚拢,为大地降下甘霖――面对同一扇门,你会再懦弱地无从选择、犹豫不前吗?你会再悲观得恐惧、不安吗?告别悲观吧!也许你无法改变世界,但你可以摈弃悲观的心态,直面挑战与磨练。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们微笑吧――

点评:

的优点显而易见。

1、立意很好,体现了青少年特有的朝气:告别悲观,我们只要乐观。

2、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开头三段通过巧妙地改换句式,就传达了题目所蕴涵的深意,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文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修辞手法:运用对比,突出了“告别悲观”的胜利结果;运用排比,使“告别悲观”的主题显得铿锵有力;运用拟人,减少了说教成分,使得“告别悲观”的观点易于被人接受。

如何告别价格战 篇14

一家企业应该给其产品或服务定多高的价格?许多企业对于这个问题都不知如何回答, 于是, 将决定权拱手让给客户和竞争对手。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列出一串定价, 然后根据客户提出的支付意愿, 来调整最终的交易价格。只有少数企业会质疑, 为什么某些客户只愿意在低于某个价格的时候购买, 并思考如何改变这种支付意愿。结果是, 只有极个别的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定价从而不断提高利润、发展业务。

战术性定价和战略性定价的区别在于, 后者能够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的、积极主动的管理调整, 同时也需要能够管理客户的预期, 促使他们对所获得的价值进行支付。

战略定价

战略定价是通过一系列互相协调的行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有利可图的定价。当企业决定改变定价方法的时候, 往往都是因为客户拒绝接受既定价格。有时这种诉求是合理的, 但在更多情况下, 问题并非在于价格本身, 而在于价格战略中的其他组成部分。如果新客户对于该产品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产品、如何带来附加值认识不清, 就会形成价格虚高的观点。这种情况下, 企业正确的反应并非降价, 而是应该教育消费者, 帮助他们真正认识该产品, 对相对高的价格给出合理的解释。一个企业的定价遭到客户拒绝的原因林林总总。价格往往并非惟一原因, 甚至根本不是问题的原因。在大部分情况下, 价格遭拒是定价战略其他元素出错后的症状和信号, 企业必须洞悉价格遭拒的症状以确诊定价战略中出现的差池。如果无法诊断出定价问题的真正来源, 只是关注于解决表面问题 (比如降价) , 长期来说, 对产品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一种损害。

一套有效的定价战略能够将价格与价值相匹配。定价战略由多个层次组成, 这些层次是定价的支撑点, 它们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些层次的组合形成了战略定价金字塔。基于价值来看, 价值创造相当于金字塔的奠基石。对于产品和服务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深入理解, 是形成和发展定价结构的重要信息来源。一旦价格结构被确定, 市场营销就能研发出信息与工具, 并与消费者沟通价值信息。确定价格之前的最后一步, 是确保企业内部的定价过程能经受住来势汹汹的客户和竞争者的考验, 保持始终如一。

价值创造

估算一个产品创造的价值需要首先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 将产品的各种特性转化为客户能够获得的利益, 进而转换为价值估算。在商务市场上, 价值估算主要关注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的成本、收益产生的经济影响。

以英特尔公司“奔腾”芯片为例。该产品的特性在于将一个内置的数学协处理器安装该装置后, 电脑生产商不需再在主板上安装其他芯片。这个特征曾一度使英特尔公司获得高额的溢价。然而, AMD很快研发出可与奔腾技术媲美的产品, 消除了英特尔的定价优势。不过, 英特尔管理层的研究表明, 终端客户更倾向于购买安装有英特尔芯片的电脑, 而且愿意为一台安装有英特尔芯片的电脑支付更多。英特尔理解了其品牌对电脑制造商而言的价值后, 开展了“内置英特尔芯片” (Intel Inside) 的广告战以构建芯片的超额价格附加值。

对于那些服务于以价格为导向的用户的电脑生产商来说, 他们的客户只需要基本的产品功能, 不同的品牌没有区别。英特尔的方案是创建一个“竞争者”品牌——卡里伦 (Celeron) 。卡里伦其实就是一个将数学协处理器关闭后的奔腾芯片, 但其定价低于奔腾。

英特尔的实例证明, 理解产品对于不同客户的不同价值至关重要, 但是, 最终的目标应当是首先按照不同价值来设计不同产品定价。企业往往设计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但是许多客户愿意放弃这些需要来换取更低的价格。困难就在于理解客户的“需要”, 理解什么样的定价能够反映为不同客户创造的、有意义的价值。所以, 企业与其设计单纯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 不如设计有意义的、客户愿意付钱购买的价值。

为客户定价, 而非为产品定价

理解了如何为不同细分客户创造价值, 下一步应该是制定一个将价格与价值挂钩的价格结构。这个价格结构应该具有将供给成本最小化的能力。定价经理们最常犯的错误是, 以为他们的目标是为产品定价而非为细分客户群定价。相同的产品能因为客户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价值, 为产品制定单一价格会导致至少一个客户群获得错误的价格。如果依照高价值客户而定高价, 则要承受对低价值用户来说定价过高而损失利润的风险;相反, 如果依照低价值用户而定低价, 则丢失了原本可以从高价值客户处获得的许多利润。

制定价格结构有两种技巧:价格计量单位和区隔。价格计量单位其实就是价格被应用于产品或服务上时所使用的单位。理发师对男性客户的收费单位是理发次数, 对女性客户的收费则往往在理发次数的计价基础上加上长度单位补充计价系统, 头发较长的客户需要支付较高的价格。

这个例子揭示了价格计量单位是将价格与服务成本相挂钩, 而非与价值相挂钩。

战略定价要求采用能够体现不同客户细分获得的不同价值、同时又能够对于不同细分客户之间的成本差异进行补偿的价格结构。举例来说, 快递公司在他们的“每单位”的价格计量单位后, 还会有一个“送货时间”的价格计量单位, 从而促使那些注重快速投递的客户为这项服务支付更多金额。

区隔是创造价格结构的另外一种方法, 它将价格与价值、服务成本挂钩。电影院有两种做法:给儿童和老人折扣票价, 降低白天场的价格。相同的产品对不同的客户群以及在不同的时段创造的价值不同, 电影院这样的定价方法使其能尽可能多地获得销售收入。通过使用价格区隔, 企业能够更精确地将定价与客户获得的价值相匹配, 从而增加利润。

价格与价值沟通

定价战略的下一步要求基于客户的不同价值与之分别进行价值沟通。不恰当的价值沟通会导致更高的价格敏感度和更激烈的价格谈判。客户可能没有察觉到产品的新特性、不知道如何使用该产品或不了解产品的某特定功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 营销人员有义务通过有效的价值沟通来解决上述问题。

在新技术应用领域, 这一点尤其明显。IPod的诞生使消费者能够通过全新的方式购买和享用音乐。但是有些消费者认为, 299美元的价格实在太高了, 因为他们不知道IPod允许使用者把整张CD都上传到存储器上, 而且允许他们购买在电台上听到的单首歌曲, 而不需要购买整张CD。苹果公司针对文化潮流的领导者们发布广告, 以最流行的歌曲和有创意的图像来让大众认识到, IPod既是有用的更是时尚的。苹果随后又花重金启动了一项公关项目, 在相对不了解的消费者面前, 建立起新技术的权威形象。这个沟通战略大获成功, 在IPod以远远高于传统播放器的价格被推出后的三年半内, 超过1000万台的IPod被抢购一空。

综上所述, 基于对不同客户的价值与客户进行有效的价格沟通, 在匹配客户所获价值与他们的支付意愿中至关重要。

有效的价值沟通要求企业向其销售人员提供合适的工具。这些工具和信息取决于, 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实质, 究竟是更趋经济化还是更趋心理化。营销人员面临的挑战在于决定哪些方法是最合适的, 并开发出能帮助客户理解产品价值的信息和工具。

别破坏你的定价

定价牵涉到管理技巧, 如何掌控客户与员工的预期以激励他们做出更多增加企业利润的行为。这些预期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在进攻性很强的客户面前, 仍然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定价战略。如果企业的政策明确规定不放弃任何一个交易机会, 等于在向客户宣布, 在价格谈判中进攻性越强越好。

吉列公司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面临的问题就是明证。吉列的高层迫于股价压力, 需要保证每个季度都有收入增长。管理层紧盯销售团队, 以保证公司每季度能完成收入指标。如果销售预告显示出季末的一个月将出现下跌, 管理层就提供一次性打折, 吸引客户在季末之前大批订货。这个不成文的季末打折规定在经销商和销售人员身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经销商很快学会了不在每个季度的前半期购买而期待着每次必定出现的季末折扣。销售人员学会了在前半季不需要努力工作, 因为他们的付出不会有回报。缺乏定价约束最终惩罚了管理层, 1999年到2001年间, 该公司股票跌幅超过50%。有效的定价政策的关键在于, 向客户表明, 企业制定的价格会始终如一, 但这也不意味着企业的销售团队在谈判时毫无灵活性可言。销售团队应当把传统的“产品不变, 价格可变”制度换成“产品可变, 定价不变”的制度。

即使企业制定了定价战略, 如果实施不当, 仍会面临和吉列公司一样危机的风险。定价战略的有效实施需改变销售环节中每一个角色扮演者的预期和行为。客户要了解企业对所有客户都是公平一致的, 也要知道滥用客户权利也不可能获得折扣;销售人员必须知道, 如果他们带来的销售额提高了企业利润水平, 将受到相应奖励, 而不能以价格为手段一味地追求增加销售量;财务部门要学会不仅仅关注成本作为价格的决定因素, 从而更好地理解定价、成本和市场反应之间的权衡取舍。

定价的目标只有一个——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问题在于企业的每个人都有对于如何定价来实现这个目标的不同理解。对于定价经理来说, 关键的问题是, “谁是对的”以及“在尚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 如何获得别人对我定价的支持”。企业将定价视为挑战的原因之一, 是他们缺乏系统性的过程来将各种不同的元素 (比如客户价值、成本、竞争者价格和广义的战略目标) 结合起来, 形成正确的定价。我们需要的, 是一个能够把所有相关数据都结合起来, 同时又为管理层针对定价后客户反应作决策留有充分空间的决策模型。

中国企业定价“新兵法”

中国企业正在向发展过程中一个崭新的阶段迈进。过去, 中国企业面对的是较差的基础设施条件、素质较低的劳动力群体, 以及几乎不存在的客户信誉。这些情况意味着, 除了在价格上相互竞争, 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如今, 许多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都拥有了竞争优势, 这些企业开始向市场的高端进发。不过, 要想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赢得销售胜利, 意味着必须制定一套管理定价和产品价值的战略。

中国企业一方面不能忽视成本问题, 另一方面需要学会不仅仅销售低成本产品, 而是“高价值”产品。中国制造商应当看一看自己的中产阶级, 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廉价产品。这个群体仍然希望获得尽可能好的价格, 但他们也需要、同时也愿意付出溢价来购买高质量的产品。关键是要理解大多数客户都在寻找“高价值”的商品, 而价格只是“高价值”的一个方面。中国企业在一个新时代要想增强盈利能力, 就要去了解客户寻找的非价格上的好处, 并设计相应的业务。

制定有效的战略定价, 中国企业还需要纠正市场份额决定盈利能力的错误观念。许多企业因为这种观念被卷入无休无止的价格战直至现金流干涸。事实上, 不是更高的市场份额, 而是更高的利润率保证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资本投资所需费用, 从而促使企业成长壮大。企业想要成长, 就不应该依赖价格手段, 除非价格手段在可变成本上可以起到节约作用, 且节约出来的成本大于赢得销售胜利需要的价格优势。这样的特例在中国企业与欧美竞争者争夺市场的时候的确存在, 但在中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竞争中则不应出现。

上一篇:新闻联播样式下一篇:消防注册安全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