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2024-07-02

食品标志管理规定(精选12篇)

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2年第6号)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6月13日农业部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长:韩长赋

2012年7月30日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确保绿色食品信誉,促进绿色食品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第三条 绿色食品标志依法注册为证明商标,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绿色食品及绿色食品标志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全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的审查、颁证和颁证后跟踪检查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的受理、初审和颁证后跟踪检查工作。

第六条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包装贮运等标准和规范,由农业部制定并发布。

第七条 承担绿色食品产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并依法经过资质认定,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按照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择优指定并报农业部备案。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扶持绿色食品生产,将其纳入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支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第二章标志使用申请与核准

第九条 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定的范围内,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二)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

(三)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四)包装贮运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第十条 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生产单位(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具有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

(三)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四)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

(五)具有稳定的生产基地;

(六)申请前三年内无质量安全事故和不良诚信记录。

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当向省级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标志使用申请书;

(二)资质证明材料;

(三)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控制规范;

(四)预包装产品包装标签或其设计样张;

(五)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并在产品及产品原料生产期内组织有资质的检查员完成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

现场检查合格的,省级工作机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由申请人委托符合第七条规定的检测机构对申请产品和相应的产地环境进行检测;现场检查不合格的,省级工作机构应当退回申请并书面告知理由。

第十三条 检测机构接受申请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安排现场抽样,并自产品样品抽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环境样品抽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监测报告,提交省级工作机构和申请人。

检测机构应当对检测结果负责。

第十四条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自收到产品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监测报告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初审合格的,将初审意见及相关材料报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初审不合格的,退回申请并书面告知理由。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对初审结果负责。

第十五条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应当自收到省级工作机构报送的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书面审查,并在二十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评审。必要时,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第十六条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应当根据专家评审的意见,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颁证的决定。同意颁证的,与申请人签订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并公告;不同意颁证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

第十七条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是申请人合法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凭证,应当载明准许使用的产品名称、商标名称、获证单位及其信息编码、核准产量、产品编号、标志使用有效期、颁证机构等内容。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分中文、英文版本,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八条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有效期三年。

证书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标志使用人应当在有效期满三个月前向省级工作机构书面提出续展申请。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在四十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相关检查、检测及材料审核。初审合格的,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续展的决定。准予续展的,与标志使用人续签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颁发新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并公告;不予续展的,书面通知标志使用人并告知理由。

标志使用人逾期未提出续展申请,或者申请续展未获通过的,不得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第三章标志使用管理

第十九条 标志使用人在证书有效期内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获证产品及其包装、标签、说明书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二)在获证产品的广告宣传、展览展销等市场营销活动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三)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优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第二十条 标志使用人在证书有效期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保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遵守标志使用合同及相关规定,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三)积极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及其所属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跟踪检查。

第二十一条 未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禁止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非许可产品及其经营性活动。

第二十二条 在证书有效期内,标志使用人的单位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商标等发生变化的,应当经省级工作机构审核后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等条件发生变化,导致产品不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标志使用人应当立即停止标志使用,并通过省级工作机构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报告。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标志使用人应当健全和实施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对其生产的绿色食品质量和信誉负责。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对辖区内绿色食品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包装标识、标志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建立绿色食品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制度,组织对绿色食品及标志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组织对辖区内绿色食品标志使用人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情况实施检查。检查合格的,在标志使用证书上加盖检查合格章。

第二十六条 标志使用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取消其标志使用权,收回标志使用证书,并予公告:

(一)生产环境不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的;

(二)产品质量不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的;

(三)检查不合格的;

(四)未遵守标志使用合同约定的;

(五)违反规定使用标志和证书的;

(六)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标志使用权的。

标志使用人依照前款规定被取消标志使用权的,三年内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不再受理其申请;情节严重的,永久不再受理其申请。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转让绿色食品标志和标志使用证书。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绿色食品和标志使用情况进行社会监督。

第二十九条 从事绿色食品检测、审核、监管工作的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和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承担绿色食品产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的技术机构伪造检测结果的,除依法予以处罚外,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取消指定,永久不得再承担绿色食品产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

第三十条 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处罚。

第五章附 则

第三十一条 绿色食品标志有关收费办法及标准,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农业部1993年1月11日印发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1993农(绿)字第1号)同时废止。

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篇2

第一条为加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 确保绿色食品信誉, 促进绿色食品事业健康发展, 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食品, 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第三条绿色食品标志依法注册为证明商标, 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绿色食品及绿色食品标志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全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的审查、颁证和颁证后跟踪检查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绿色食品工作机构 (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 负责本行政区域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的受理、初审和颁证后跟踪检查工作。

第六条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包装贮运等标准和规范, 由农业部制定并发布。

第七条承担绿色食品产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的技术机构, 应当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 并依法经过资质认定, 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按照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择优指定并报农业部备案。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扶持绿色食品生产, 将其纳入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支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第二章标志使用申请与核准

第九条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的范围内, 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 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二) 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

(三)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四) 包装贮运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第十条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生产单位 (以下简称申请人) , 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 具有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

(三) 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四) 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

(五) 具有稳定的生产基地;

(六) 申请前三年内无质量安全事故和不良诚信记录。

第十一条申请人应当向省级工作机构提出申请, 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 标志使用申请书;

(二) 资质证明材料;

(三) 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控制规范;

(四) 预包装产品包装标签或其设计样张;

(五)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省级工作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查。符合要求的, 予以受理, 并在产品及产品原料生产期内组织有资质的检查员完成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 不予受理, 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

现场检查合格的,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由申请人委托符合第七条规定的检测机构对申请产品和相应的产地环境进行检测;现场检查不合格的,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退回申请并书面告知理由。

第十三条检测机构接受申请人委托后, 应当及时安排现场抽样, 并自产品样品抽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环境样品抽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 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监测报告, 提交省级工作机构和申请人。

检测机构应当对检测结果负责。

第十四条省级工作机构应当自收到产品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监测报告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展中心。初审不合格的, 退回申请并书面告知理由。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对初审结果负责。

第十五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应当自收到省级工作机构报送的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书面审查, 并在二十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评审。必要时, 应当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六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应当根据专家评审的意见, 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颁证的决定。同意颁证的, 与申请人签订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 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 并公告;不同意颁证的, 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

第十七条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是申请人合法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凭证, 应当载明准许使用的产品名称、商标名称、获证单位及其信息编码、核准产量、产品编号、标志使用有效期、颁证机构等内容。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分中文、英文版本, 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八条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有效期三年。

证书有效期满, 需要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 标志使用人应当在有效期满三个月前向省级工作机构书面提出续展申请。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在四十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相关检查、检测及材料审核。初审合格的, 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续展的决定。准予续展的, 与标志使用人续签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 颁发新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并公告;不予续展的, 书面通知标志使用人并告知理由。

标志使用人逾期未提出续展申请, 或者申请续展未获通过的, 不得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第三章标志使用管理

第十九条标志使用人在证书有效期内享有下列权利:

(一) 在获证产品及其包装、标签、说明书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二) 在获证产品的广告宣传、展览展销等市场营销活动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三) 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优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第二十条标志使用人在证书有效期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 保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 遵守标志使用合同及相关规定, 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三) 积极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及其所属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跟踪检查。

第二十一条未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禁止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非许可产品及其经营性活动。

第二十二条在证书有效期内, 标志使用人的单位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商标等发生变化的, 应当经省级工作机构审核后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等条件发生变化, 导致产品不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 标志使用人应当立即停止标志使用, 并通过省级工作机构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报告。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标志使用人应当健全和实施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对其生产的绿色食品质量和信誉负责。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的监督管理工作, 依法对辖区内绿色食品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包装标识、标志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省级工作机构应当建立绿色食品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制度, 组织对绿色食品及标志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省级工作机构应当组织对辖区内绿色食品标志使用人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情况实施年度检查。检查合格的, 在标志使用证书上加盖年度检查合格章。

第二十六条标志使用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取消其标志使用权, 收回标志使用证书, 并予公告:

(一) 生产环境不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的;

(二) 产品质量不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的;

(三) 年度检查不合格的;

(四) 未遵守标志使用合同约定的; (五) 违反规定使用标志和证书的;

(六)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标志使用权的。

标志使用人依照前款规定被取消标志使用权的, 三年内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不再受理其申请;情节严重的, 永久不再受理其申请。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转让绿色食品标志和标志使用证书。

第二十八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绿色食品和标志使用情况进行社会监督。

第二十九条从事绿色食品检测、审核、监管工作的人员, 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和玩忽职守的, 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承担绿色食品产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的技术机构伪造检测结果的, 除依法予以处罚外, 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取消指定, 永久不得再承担绿色食品产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

第三十条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绿色食品标志有关收费办法及标准, 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篇3

为了适应我省绿色食品发展的需要,扩大绿色认证队伍,提高我省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的业务素质水平,11月2日,全省绿色食品检查员、标志监督管理员培训班在长春市开班。百余名来自各市(州)、县级绿色食品工作人员及“三品一标”负责人积极参加培训班,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杨林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会上,省绿办主任杨林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我省绿色食品工作取得成绩,并在讲话中指明了绿色食品工作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方向,还针对工作开展提出了要求:我省绿色食品队伍建设工作要打造出品牌;每个绿色食品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修养,要继续发扬诚实守信、勤奮敬业的工作作风;要明确责任和定位,树立责任意识。检查员、监管员作为绿色食品的第一关,希望通过培训,学员们学到知识,加强业务交流,提高业务素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会上,学员们不仅学习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绿色食品认证审核、绿色食品监管的相关知识,还对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的行为准则进行了系统理论的学习,并参加了会后的考试。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在绿色食品专业基础知识上获得了提高,在认证检查、标志监督与管理的技能上得到了加强,为我省绿色食品认证申请和标志监督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省绿办 供稿)

绿色食品标志的编号含义是什么 篇4

绿色食品标志的编号含义是什么

编号形式为:LB-XX-XXXXXXXXXX或GF×××××× ×× ××××。

“LB”是绿色食品标志代码,后面的两位数代表产品分类,最后10位数字含义如下:一、二位是批准年度,三、四位是批准月份,五、六位是省区,七、八、九、十位是产品序号,最后一位是产品级别(A级以单数结尾,AA级为双数结尾)。从序号中能够辨别出此产品相关信息,同时鉴别出“绿标”是否已过使用期。

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篇5

可以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有哪些

一是肉、非活的家禽、野味、肉汁、水产品、罐头食品、腌渍、干制水果及制品、腌制、干制蔬菜、蛋品、奶及乳制品、食用油脂、色拉、食用果胶、加工过的坚果、菌类干制品、食物蛋白。

二是咖啡、咖啡代用品、可可、茶及茶叶代用品、糖、糖果、南糖、蜂蜜、糖浆及非医用营养食品、面色、糕点、代乳制品、方便食品、面粉等五谷杂粮、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食用淀粉及其制品、饮用冰、冰制品、食盐、酱油、醋、芥末、味精、沙司等调味品、酵母、食用香精、香料、家用嫩肉剂等。

三是未加工的林业产品、未加工的谷物及农产品、花卉、园艺产品、草木、活生物、未加工的水果及干新鲜蔬菜、种籽、动物饲料等。

四是啤酒、不含酒精饮料、糖浆及其它供饮料用的制剂。

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篇6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消费观念的日益增强,一些带有绿色认证标志的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而在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眼里,绿色认证标志似乎也成为吸引消费者目光,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噱头”。

其实不然,因为绿色食品标志也有“有效期”。国家有关部门对绿色食品认证标志进行了使用期限的强制性规定,即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期为3年,期满后必须重新申报认证方可继续使用。某些不诚信的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了消费者对绿色认证知识的一知半解,在3年的绿色认证使用期满后,在没有获得有关部门认证的前提下在其食品外包装上继续使用已超出认证时限的安全认证标志,赚取高额利润,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辨别绿色食品标志是否过期的最有效方法是了解绿色食品标志的编号规律。其编号形式为“LB-××-××××××××××(A-AA)”。其中,“LB”为“绿标“的拼音缩写,紧随其后的两位数代表产品类别,最后10位数字分别表示批准年度、产地及产品批准序号,A和AA代表绿色食品的分级。只要注意所购绿色食品的编号便可轻而易举地获悉该绿色食品认证的批准年度。如发现某种食品的绿色认证标志是3年前获批的,则其当属无效标志。

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篇7

以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为平台,以农业展望报告为形式,通过发布权威专业的市场信息,引导农产品市场相关主体生产经营决策,调节农产品供需关系,我国农业管理正进入以需求为导向、更加重视信息引导的新阶段。

农业供需形势变化亟须农业管理方式革新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农业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但是,与产量攀升相伴随的却是农业供需关系的变化。2003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粮食基本不愁卖,农产品只要种出来,就有机会卖出去。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农业产能增加和国际粮价下跌,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偏松转变越来越明显,农产品市场价格结束了连续多年明显上涨的阶段;同时,伴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也更高,结构性的供需失衡现象也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面临销售不畅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感到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也感到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农业供需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农业管理模式的调整。在以前,农业政策主要目标在增加农业产量,聚焦于良种良法,大力落实种植面积。曾经有一段时间,农村干部大多在谈催种催收。然而,这种只关注生产端的管理方式可能要成为过去时了。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大会致辞中指出:“适应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要与时俱进推进农业管理方式创新,增强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主动性、前瞻性、针对性,促进供求关系平衡,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召开展会大会,发布展望报告,加强信息监测预警,为现代化农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开启了新篇章。

信息引导农业管理方式革新的重点突破口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整个供应链条各环节信息是否对称,决定了整个产业能否平稳健康发展。”

纵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先导的信息革命深刻改变了全球产业发展,数据信息逐步从传统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生产要素和重要社会财富,信息成为推动农业管理方式革新的重要支撑。

缺乏信息引导时的农业生产决策图景大都类似于此: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对于未来市场供需变化的判断能力,他们只好依赖于历史经验和从众行为来进行生产决策。大部分人采取了更简单的决策模式:上年什么赚钱,今年就种什么。

这种基于过去而不是基于未来的生产决策模式,在传统的供不应求的形势下,并不会产生过多问题。因为农产品供应的增长能够被更多的需求所满足,所以一般不会存在“卖难”和价格“过山车”等问题。

然而,在供需形势出现大的变化后,基于过去的生产决策模式却可能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频繁波动。之前赚钱的品种过一阵大多会因供给过剩而带来价格下跌,之前亏钱的品种过一阵常可能因供给不足而出现价格上涨。于是,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两个极端:一方面,苹果滞销等现象见诸报端;另一方面,“蒜你狠”“姜你军”“向你葱”又时常来势汹汹。

改造传统农业,打造升级版的农业管理体系,首先需要的就是利用信息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决策模式。通过给农户提供可靠的“先导性”信息,农户就能够根据未来的供需情况来决定当前的生产。这种“以需定产”的生产决策模式,可以有效平衡供需,有效减少农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大幅波动。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指出:“全面监控分析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利于产销及时对接,而且产品结构、物流配送也能够及时按照需求变化调整,从而实现农业供应链条的‘闭环’管理、以销定产,有效缓解产销不对接引起产业周期性波动。”

农业展望大会信息引导型管理模式的具体探索

在建立信息引导型管理机制方面,美国已经建立形成了一套庞大、规范的农业信息发布体系,并将该套体系的建设和维护作为农业管理的重点工作。据本次展望大会执行主席许世卫介绍,从组织结构看,美国农业部的34个局(办公室)中,有12个局(办公室)直接参与了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警工作。从发布形式看,其定期发布的年度《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月度《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和周度《农作物生长报告》,成为引导美国农产品生产和全球农产品市场变化的风向标。

2014年,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借鉴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引导农产品市场预期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并开始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的此项探索,标志着以信息发布引导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管理体制的开端。

展望报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由于我国农业基础数据资源相对薄弱,大部分基础数据信息又集中于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加工等方面面临较大困难,因而私人部门在信息发布方面往往难以具备权威性。依托于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展望报告兼具官方性和学术性,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展望报告坚持专业定位。预测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对具体农产品的预测更是因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难上加难。要真正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要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聚集顶尖的学者、一流的行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群策群力,方能做出专业判断,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一般要具有多年的前期工作积累,形成相对完整规范的信息采集、分析体系,具有强大的模型系统支撑,并经过领域专家多次会商。”许世卫介绍说。据了解,2016中国农业展望报告的数据支撑包括国家统计数据、专业调查数据、国外机构数据、互联网站数据、实时监测数据等来源,并对2015展望报告的偏差进行了评估,报告还吸取FAO、OECD等国际组织和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代表建议。因此,依托其专业性,展望报告是能代表中国顶尖研究水平的研究成果。

展望报告坚持生产经营主体导向。据许世卫介绍说:“我国有3000多个涉农网站,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也先后建立了价格公布系统,但是因为信息更新慢、推送不畅、针对性差,农民面对这些信息往往收不到、看不懂、用不上。”要建立有效的发布平台,必须摈弃部门意识,坚持用户导向,注重用户体验。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展望大会在发布形式、报告内容等各个方面创新,报告坚持符合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时期、小规模经济型小农的发展特点,分析预测重点和发布语言等方面都站在实际管用的角度,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让市场主体可参考、可借鉴。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篇8

(工商标字[2007]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规范地理标志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我局设立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现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2、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图案说明(略)

二00七年一月二十四日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维护地理标志注册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以下简称专用标志)的使用,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专用标志,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为地理标志产品设立的专用标志,用以表明使用该专用标志的产品的地理标志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

第三条 专用标志的基本图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中英文字样、中国地理标志字样、GI的变形字体、小麦和天坛图形构成,绿色(C:60M:0Y:100K:0;C:100M:0Y:100K:50)和黄色(C:0M:20Y:100K:0)为专用标志的基本组成色。

第四条 已注册地理标志的合法使用人可以同时在其地理标志产品上使用该专用标志,并可以标明该地理标志注册号。

第五条 专用标志使用人可以将专用标志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第六条 使用专用标志无需缴纳任何费用。

第七条 专用标志应与地理标志一同使用,不得单独使用。

第八条 地理标志注册人应对专用标志使用人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督。专用标志应严格按照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布的专用标志样式使用,不得随意变化。

第九条 专用标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条规定保护的官方标志,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专用标志实施管理。对于擅自使用专用标志,或者使用与专用标志近似的标记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第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30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24日

1月30日(中央法规)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 78 号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经2005年5月1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7月15日起施行。

局 长 李长江

二〇〇五年六月七日。

编辑本段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我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规范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专用标志的使用,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

(一)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

(二)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申请受理、审核批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注册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全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各地质检机构)依照职能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

第五条 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应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必须依照本规定经注册登记,并接受监督管理。

第六条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遵循申请自愿,受理及批准公开的原则。

第七条 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应当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的要求,对环境、生态、资源可能产生危害的产品,不予受理和保护。

编辑本段第二章 申请及受理

第八条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机构或人民政府认定的协会和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人)提出,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第九条 申请保护的产品在县域范围内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产地范围的建议;跨县域范围的,由地市级人民政府提出产地范围的建议;跨地市范围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提出产地范围的建议。

第十条 申请人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有关地方政府关于划定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建议。

(二)有关地方政府成立申请机构或认定协会、企业作为申请人的文件。

(三)地理标志产品的证明材料,包括:

1.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书;

2.产品名称、类别、产地范围及地理特征的说明;

3.产品的理化、感官等质量特色及其与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之间关系的说明;

4.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包括产品加工工艺、安全卫生要求、加工设备的技术要求等);

5.产品的知名度,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及历史渊源的说明;

(四)拟申请的地理标志产品的技术标准。

第十一条 出口企业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向本辖区内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提出;按地域提出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和其他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向当地(县级或县级

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

第十二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照分工,分别负责对拟申报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提出初审意见,并将相关文件、资料上报国家质检总局。

编辑本段第三章 审核及批准

第十三条 国家质检总局对收到的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在国家质检总局公报、政府网站等媒体上向社会发布受理公告;审查不合格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可在公告后的2个月内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

第十五条 国家质检总局按照地理标志产品的特点设立相应的专家审查委员会,负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技术审查工作。

第十六条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审查委员会对没有异议或者有异议但被驳回的申请进行技术审查,审查合格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批准该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编辑本段第四章 标准制订及专用标志使用

第十七条 拟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应根据产品的类别、范围、知名度、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因素,分别制订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管理规范。

第十八条 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草拟并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国家标准;省级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草拟并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地方标准。

第十九条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质量检验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承担。必要时,国家质检总局将组织予以复检。

第二十条 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应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申请书。

(二)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产品产自特定地域的证明。

(三)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上述申请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或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并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合格注册登记后,发布公告,生产者即可在其产品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编辑本段第五章 保护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 各地质检机构依法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施保护。对于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的;不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而使用该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称的;或者使用与专用标志相近、易产生误解的名称或标识及可能误导消费者的文字或图案标志,使消费者将该产品误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行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可监督、举报。

第二十二条 各地质检机构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地范围,产品名称,原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质量特色,质量等级、数量、包装、标识,产品专用标志的印刷、发放、数量、使用情况,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产品的标准符合性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资格的生产者,未按相应标准和管理规范组织生产的,或者在2年内未在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上使用专用标志的,国家质检总局将注销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注册登记,停止其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对外公告。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的,由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有关法律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五条 从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人员应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得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不得泄露技术秘密。违反以上规定的,予以行政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编辑本段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国家质检总局接受国外地理标志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注册并实施保护。具体办法另外规定。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食品安全和食品监督管理探讨研究 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 研究探讨 策略分析 食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2-0057-02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品无害、无毒,符合应当所具有的各种营养价值,对人体的健康不会造成影响。近年来,在我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可以更好的保障食品的安全,开展必要的食品监督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相对来讲起步的也比较晚,因而所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为了能够让民众吃的安全、吃的放心,必须要尽快完善和建立新的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制度。

1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食品安全监督管的效率比较低

虽然在2013年,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文件,对食品的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的监管职能进行整合,目前,各级各地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经开始进行机构改革,下一步,将不存在分段管理这个情况。但是目前在一些地区,食品从生产到流通的环节仍然是由不同的部门所负责的,这很容易出现监管职能的交叉或者是监管的空白,因此就会出现各个部门推诿责任和执法不严的情况,进而导致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加快政策的落实,提升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的效率势在必行。

1.2 检测的设备较为落后,检测的能力比较低

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起步比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很多在食品的加工、生产以及运输中所检测的机制不够完善,这使得检测工作还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由于我国自身科学技术相对来比较比较落后,一些比较先进的检测设备往往需要进口,这无形中增加了检测所需要的各种成本,造成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购买设备,最终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威胁到食品的健康。

2 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探讨分析

2.1 强化对于食品安全管理源头的监督和管理

食品安全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食品原料的生产和食品的加工和消费等等,这其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加强食品安全的源头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餐饮行业的供货食品来源主要采取的是分散式的家庭生产,相对来讲比较分散,实践中很难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等进行规范。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科技投入,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确保社会的健康发展。

2.2 完善处罚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对于在工作中违法的生产经营者,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防止以罚代管,给违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对于违法的生产经营者应该提升其违法成本,逐步探索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法律和法规教育,使得食品的生产者能够认识到违法的严重后果,从心理上杜绝违法犯罪事件的产生。

2.3 完善食品安全的信用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市场相对来讲比较混乱,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制售假冒商品的违法行为,这严重的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食品的生产经营者缺少信用,因此政府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大对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的信用是该企业存在的根本所在,如果食品加工生产的企业丧失了信用,那么食品安全就会出现多种问题。在实践中通过应用法律法规对失信行为进行严惩,从而更好的提升食品安全的水平,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3 讨论

食品安全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应当在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在我国食品生产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制假贩假的活动还比较猖獗。作为监管部门要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经常性的开展一些食品安全的法制宣传,同时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食品安全的各类信息,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促进食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食品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援.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09).

[2]吕婷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健全与完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张娟.承德市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机制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0(09).

食品标志管理规定 篇11

关键词:天桥剧场,团队宗旨,运营模式,发展策略

天桥剧院自建成至今已走过61年的历程,这座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家大型剧院的变迁,折射出60多年首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个侧面。从一时的辉煌到中途的暗淡再到如今的稳步发展,天桥剧场见证着新中国的文化演艺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如何延续天桥剧场本身具有的优势及优良品质,让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品牌”继续传承,又能在各色演艺剧院林立的当今打造出属于天桥剧场自身的特色与全新标志,树立特有的品牌文化,是天桥剧场需要去重新定位、具体落实,认真实践与开拓的。

一、分析背景,总结经验

(一)往昔一枝独秀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首都北京除了遗留的戏园子和老影院,尚无一家大型剧院。为承办国家大型文化活动,1953年底,中央政府投资,参照当时苏联和民主德国的剧院建筑规范,建成了容纳1700余个座位的天桥剧场。1954年夏配合“十月革命节”的开展,天桥剧场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扩建,使得建筑面积比原来大一倍,左右两翼由一层增加到三层,还有配套的排练室和化妆间,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剧场。这样使得天桥剧场在北京演艺市场曾经一枝独秀,拥有着较优越的条件和社会群众基础。

(二)昔日光环褪去

随着改革开放其他演艺剧院也拔地而起,中国的演艺市场也迎来了交流的春天。天桥剧场又由于时间的洗礼对建筑及内部设施进行翻修。在沉寂期间,世纪剧院、保利剧院等后起之秀占领了演出市场,使“重出江湖”的天桥剧场面临不小的挑战。北京中演都市剧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投标成为新天桥剧场的经营者,这一时期除了芭蕾舞、歌剧,还经常演出歌舞、话剧、京剧、儿童剧等。但多元化的经营并不能抵御北京剧场迅速增多导致的激烈市场竞争,随着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观众人数的增多多,观众对不同类型团队的需求,天桥剧场开始显露出无奈和无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天桥剧场需要重新审视剧院的经营与管理,对如何打造品牌,创造利益,吸纳观众,赢得信任等问题进行规划与探索。

二、明确宗旨、特色运营

(一)确立团队宗旨,引领前进方向

1.重视人民利益

重整旗鼓的天桥剧场要在经营理念上,将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作为一个集演出、制作、社会公益于一身,面向大众开放的文化场所,要坚持以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提高国民素质,提升艺术欣赏水准作为己任,多收集观众评价,采纳观众意见。

2.提高艺术水准

天桥剧场现由北京中芭演出有限公司全权经营并管理,隶属于中央芭蕾舞团,这样诸多经典的芭蕾舞剧均在天桥剧场上演。但是剧院不能仅仅拘泥于简单的艺术形式,要努力传播和创作弘扬优秀传统、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展示我国多民族表演艺术的卓越成就,追求艺术性、原创性、经典性,此基础上还要追求名剧、名团、名曲、名家,并聘请艺术总监,严格引进和选择演出剧目。

3.融合国际文化

在推动我国的艺术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享受人类创造的文化艺术经典,实现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国外有大量优秀的剧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剧场演出要汇聚人类文化精华,为世界优秀文化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借鉴、融合的平台,广泛邀请世界知名艺术团体和艺术家走进天桥剧场进行演出,同时借助剧场的舞台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剧目,以推动艺术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进行市场定位,探究运营模式

天桥剧场作为高水平的国家表演艺术剧院,虽属于公益性机构,但仍实行企业化管理,它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只有将剧院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精神价值全面发展,才能使剧院效益与日俱增。天桥剧场一直以演出高水平芭蕾舞、曲艺等高雅艺术为主,随着北京一批新剧院的建成使用,天桥剧场优势不再明显。通过对演出市场现状的调查,芭蕾舞在整个市场的销售中呈现季节性特点。而在平时,戏剧、音乐剧的市场更加广阔,将剧场定位为以芭蕾舞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剧院是一种新的尝试。在进行了市场新定位后,针对目标观众群所实施的项目选择、剧目宣传,建立销售渠道、演出意见反馈等措施就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剧场既保持自身艺术水准、为高雅艺术传播提供平台,又尊重经济规律,发掘符合观众需求的项目来丰富剧场的演出种类,在取得票房的同时获得观众好评。

三、全面完善,大力发展

(一)打造品牌形象 进行产业运作

天桥剧场由北京中芭演出有限公司全权经营,这样如《牡丹亭》、《云岭天籁》等中国芭蕾舞剧在剧院首演,均为爱好芭蕾的观众朋友提供欣赏芭蕾舞剧,了解中国芭蕾舞艺术发展的机会。打造中国芭蕾原创剧目可以是剧院“自主经营”的手段。天桥剧院也可以此推出自己的特色经营。开发芭蕾舞剧的衍生产品,如原创剧目的剧照、道具、影像资料都可以作品产品经营,使品牌剧目得以在各个方面推广。使更多的人将天桥剧场当作观看芭蕾舞剧的首选剧场,也让国外芭蕾舞团的商业演出或访华交流演出的地点选在天桥剧场。

(二)引入高质节目 拓宽受众群体

天桥剧院秉承“场团合一”的经营理念,面向国内外各大艺术团体,承接、策划、运作各类演出业务,利用天桥剧场拥有的高质量舞台设备等优异条件,让观众接触更全面的节目。为保持原有芭蕾舞演出的特色,剧场也积极走出去,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芭蕾舞演出,如《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这些演出给观众带来另一种艺术享受。相声演员郭德纲在天桥剧场的演出异常火爆。这些说明多类型演出不仅满足观众需求,也增加收益。

(三)完善经营管理 凝聚团队力量

任何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要加强管理,剧院也不例外。天桥剧场要按照演出市场的变化,根据工作重点不同权衡管理,以“演出是龙头、经营是核心、服务是关键”的理念为核心。加强节目编排制作能力,寻找演出经济增长点,提高剧场利用率。设置组织框架,将引进演出、票务服务、活动策划等具体工作量化到各部门、岗位、个人,同时制定绩效管理实施细则,提高员工对演出市场的开发运作能力。实行聘任制,通过双向选择,员工经过试用后签订劳动合同。在舞台总监,剧场管理等职位上使用对口的专业人才。

(四)开展普及活动 增加群众素质

天桥剧场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中也发挥着示范性、导向性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剧院本身的优越条件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及相关工作,包括公益演出、讲座及文艺展览等普及类活动。剧场以芭蕾舞剧为品牌特色,那么对于芭蕾的介绍、发展历程等知识的普及就可以作为首选的活动主题。通过这些才能提高观众的认知和艺术审美层次,具备相应的艺术素质及修养。让受众通过在活动中收获的知识及互动中体验艺术基本元素,感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

(五)加强宣传力度 扩大品牌影响

人们获取演出的信息大多只能通过天桥剧场网页、还有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或一些广告牌。在这个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运用好网络和新媒体手段进行全新的宣传及商业推销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宣传力度。天桥剧场可以增加演出链接和广告到网站和微博微信等受众广的平台,以此使得天桥剧场良好的信誉和品牌质量推广出去,扩大影响力。

四、结语

输变电设备标志、色彩管理规定 篇12

一、总则

为加强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提高安全文明生产水平,争创一流供电企业,为统一公司输变电设备常设安全标志、设备标志、色彩标志,使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管辖的所有输变电设备。

二、一般规定

输、变电运行设备标志应有双重编号,即:名称和编号。名称和编号必须经调度中心批准。

设备标志应准确、明显、齐全,字体工整、清晰、文字规范。

同类型设备标志安装位置和高度应一致,标志大小、字体亦应一致。

常设安全标志(包括遮栏和标示牌)必须安装牢固、位置合理,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安规》规定,并不影响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和检修。警告类标示牌设置应醒目,确能起到警示作用。

新安装设备在投入运行前,设备标志必须配置齐全,如因加工制作或安装等原因在设备投运时,不能按本规定要求完成设备标志的设置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使用临时设备标志代替,但必须符合运行要求。并在设备投运后一个月内,使设备标志达到规定要求。

运行、检修等人员不得随意拆除、挪动、变更常设设备标志及安全围栏,如设备名称编号有变化时,运行单位应按照调度部门下达的变更通知及时变更设备标志。

设备标志应经常保持清洁,对室外设备标志牌安装支架等应定期进行防腐。

输变电设备的防护设施标志,按省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三、变电设备标志规定

一次设备标志

(1)主变、开关、刀闸、CT、PT、避雷器、耦合电容器、站用变、母线等设备标志均应具有双重名称,其中母联、旁路和分段开关、母线及母线PT避雷器还应标明电压等级。

(2)一次设备(主变、开关、刀闸、母线、母线PT、避雷器、架空和电缆出线等)均应有明显的相位标志(A、B、C三相分别用黄、绿、红表示)。

A

主变相位标志标注在高压侧套管升高座上,标注方式为A、B、C红色字,字.母大小依据主变容量而定。

B

35KV开关相色标注在连接线下部,室内35KV及10KV开关等为硬母线连接的设备,不再标相色。

C

室外母线相色标志设置在每段母线两端水泥架构上,该标志应用罗马数字注明该段母线编号,室内硬母线均涂相色标志,还应在适当位置标注该段母线编号。

D

开关设置在室内的架空出线的相色标志均标注在线路标志牌上,该标志牌上除有线路名称和编号外,用方形色块并写有A、B、C或C、B、A字样,将其固定在该出线穿墙套管外侧下方墙上。电缆出线的相位标志用黄、绿、红塑料带缠绕方式或在每相电缆压接头下方刷环型相色标志。

(3)成套开关柜前后均应注明设备双重名称。

(4)多油开关分合指示应分别涂漆以示区别,“分”字涂绿色,“合”字涂红色。

(5)刀闸上应有分合转动方向标志,分用绿色,合用红色。

(6)接地体及携带型接地线的接地点应涂黄、绿相间各100mm,接地线装接部位(接触处),不应有油漆覆盖。

A

接地刀闸操作手柄应涂黑漆,其操作垂直连杆下部涂50cm黑漆。

B

室内35KV配电装置和10KV开关柜的开关两侧均应留有装设接地线的位置和标志。

C

主变冷却器,单元式电力电容器应有编号,编号统一用红色阿拉伯数字。

二次设备标志

(1)控制屏、保护屏、交直流屏、远动屏、电能计量表屏前后屏头均应标明设备名称,白底红字,交直流屏、远动屏、电能计量表屏还应按顺序编号,如“1直流屏”、2直流屏等。

(2)控制屏面板应有与实际接线相符的模拟线,模拟线的颜色按变电站一次系统模拟图板制作的某些规定画出。

(3)同一保护屏上有两路及以上保护设备时,屏前屏后应有明显的红色分界线,控制屏只在屏后画出分界线。

(4)开关控制把手试验按钮前后均应标明设备名称编号。

(5)二次回路小开关、熔断器、信号继电器及压板必须同时注明编号和汉语意义,其他设备可只注明英文编号,标注字体应采用微机打印。

(6)二次设备装有标签框者,应在标签框内放入打印的设备名称。

(7)所有(低压)切换开关、刀闸、大电流端子均应标注名称和切换位置。

(8)所有低压保险均应标注名称及额定电流。

(9)控制屏上的电流表应在极限值处以红线标出。

(10)一经触动,即可能造成跳闸的继电器(出口中间继电器、防跳继电器)的外壳上,应用红色方框标志。

(11)各端子箱的名称标志应与对应设备相同,动力、照明配电室检修电源箱应标明名称。

其他标志规定

(1)变电站设备上不准粘贴与运行无关的标语,在站内适当部位可设置安全警句。

(2)变电站大门应有“生产重地、谢绝参观”标志。

(3)变电站应设置本站简介牌一块,名称为“

X

X变电站简介”内容为本站设备概况(投运时间、主变容量、接线方式)等黄色铜板制作。

(4)主控室、高压室、所用变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载波室、电缆层及会议室、资料室、值班室等注明室名,高压室、所用变室、电容器室还应注明电压等级。

(5)蓄电池屏上应设有“严禁烟火”标志牌,蓄电池应用红色阿拉伯数字编号。

(6)落地布置式电容器设备应设固定围栏,围栏高度应符合《安规》规定,并在入口处设置“止步!高压危险”及“设备名称编号”标志牌各一块。

(7)变电站内架构爬钉、爬梯,主变等设备爬梯以及建筑物通向电气设备的爬梯上应设置“禁止攀登,高压危险!”标示牌。

(8)站内消防室门上应用黄漆标明“消防器材”字样,灭火器箱、消防水龙头、铁制沙箱及消防室内一律为红色。

变电站一次系统模拟图板制作的规定

(1)每个变电站(不包括微机闭锁站)都应设置一块与一次设备实际接线相符的一次系统模拟图板(以下简称图板)。图板上设备状态应与实际设备运行方式经常保持一致。

(2)图板应放置在主控室内,位置要合理,既方便运行人员模拟操作,又不影响主控室整体布局的美观性。

(3)图板大小应根据本站设备情况,并考虑远景规划,结合主控室建筑条件合理确定,其长宽比例一般应在1:0.6-0.7左右。

(4)图板采用方块镶嵌式,底色为灰色。

(5)图板中应标出如下内容:

A

图板顶部标出“

XX变电站一次系统模拟图”字样。

B

一次设备各元件的接线方式、名称和编号。

C

与本站地线组数、号码相符的地线编号牌,放置在图板底部。模拟地线及其放置处均应有编号。

(6)对图中主要元件的制作要求

A

图板中各设备元件图形应符合部颁统一规定。

B

图板布局美观合理,疏密有致,主变压器一般应在图板的.位置。

C

主变

C1主变要标明编号、接线组别、中性点接地刀闸及各侧避雷器。

C2无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指示(指针式、有档位电压值),档位数字底色与相应电压等级一致,电压值用白色。

D

开关

D1开关分合指示灯显示,合红灯亮,分绿灯亮。

D2

开关还应有防误操作牌。开关合闸后,图板上显示红牌,分闸后显示绿牌,防误操作牌正反两面均应刻有开关编号。

E

母线

E1母线应按电压等级分别采用下列颜色:35KV黄色,10KV绛红色,接地部分(包括接地刀闸)黑色。

E2

上一篇:时间的高中作文下一篇:怕黑题材的作文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