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

2024-10-03

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通用9篇)

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 篇1

【GB 16001—1995】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前言

伤寒、副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自从发现伤寒、副伤寒病原体以来,本病不论在临床或病原学方面均有很大进展,总发病率在趋向下降。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水平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每年仍有相当的发病数,小规模爆发流行时有发生。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指导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发病均具有实际意义。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利用我国在伤寒、副伤寒防治方面的成果,并使之在有关条目中得到表达。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复、翁心华。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伤寒、副伤寒的诊断原则(包括临床诊断标准与确诊标准)、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城市和农村各级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定义

伤寒(typhoid)、副伤寒(Paratyphoid)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诊断原则

伤寒、副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诊断标准

4.1 临床诊断标准

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4.1.1、4.1.2和4.1.3可作临床诊断。

4.1.1 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C)为时1~2周以上。

4.1.2 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4.1.3 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

4.2 确诊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2.1 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4.2.2 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预防原则

伤寒、副伤寒是消化道传染病,预防重点是加强饮水、饮食卫生和粪便管理,防蝇、灭蝇,消灭苍蝇孳生地,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教,提高群众卫生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5.1 控制传染源

5.1.1 及时发现病人和带菌者,给予肠道隔离。大小便等排泄物用等量20%漂白粉澄清液混合2h,便器用3%漂白粉浸泡1h,食具可煮沸消毒。患者停用抗菌治疗后1周,每周作尿、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者方可解除隔离。

5.1.2 保育员、饮食业人员应定期作粪培养及Vi抗体检测。慢性带菌者不应从事上述工作。

5.1.3 对密切接触者应行医学观察,从停止接触起算,至少三周。

5.2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饮水卫生,保护水源,做好粪便、污水、垃圾的管理和处理,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切断传播途径是本病预防措施的重点。

5.3 保护易感者

5.3.1 流行区居民以及流行区旅行者、清洁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带菌者家属等为主动免疫对象。国内所用者为伤寒、副伤寒甲、乙的三联混合死菌苗,皮下注射3次,间隔7日,接种后2~3周可产生免疫力,以后每年加强一次。严重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活动性结核、发热者及孕妇均属禁忌。

5.3.2 口服减毒菌苗在试用中,其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治疗原则

病原治疗为关键,氟喹诺酮类为首选,常用者为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但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忌用。后者可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但对不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或头孢菌素过敏者,氯霉素仍然可作为选用的药物,但应注意其应用指征与副作用。肠出血者应暂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并发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实验诊断方法

A1 病原学诊断方法

A1.1 细菌培养

A1.1.1 标本收集

按不同病期采集不同种类的标本。

A1.1.1.1 血标本宜在病程的第1~2周采集,但只要发热未退,两周以后仍可获得阳性结果,采血量不少于5~10mL,已用氯霉素者取血凝块作培养。

A1.1.1.2 骨髓培养宜在病程的第1~2周送检。

A1.1.1.3 粪便标本宜在病程的第3~4周送检。

A1.1.1.4 尿标本宜在病程的第3~4周送检,阳性率较低,采集时应避免粪便污染。A1.1.1.5 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

A1.1.2 培养

血液和骨髓穿刺液先进行增菌培养,粪、尿(沉渣)可直接接种于鉴别培养基,经37℃24h培养后挑选可疑菌落,进一步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

A1.1.3 鉴定

A1.1.3.1 菌落形态:在普通培养基上伤寒杆菌形成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的、表面光

滑的菌落,菌落边缘整齐。

A1.1.3.2 形态染色:伤寒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属沙门氏菌属D组,无芽胞、无荚膜、有动力,为周身鞭毛菌,有菌毛。

A1.1.3.3 生化反应:不分解乳糖、蔗糖及鼠李糖,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赖氨酸脱羧酶阳性,谷氨酸脱羧酶阴性,甲基红试验阳性。副伤寒杆菌形态与伤寒杆菌相似,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

A2 血清学诊断方法

伤寒的经典血清学诊断方法是肥达氏反应(试管法),目前已采用微量凝集试验。A2.1 原理

用标准伤寒、副伤寒甲、乙、丙菌液与稀释的待测血清反应,根据凝集效价判断待测血清中有无抗伤寒杆菌的抗体。与传统肥达氏反应不同,此试验在微量血凝反应板上操作。A2.2 试剂

取伤寒O、H诊断菌液(70亿菌/mL),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亿菌/mL。为便于观察,每10mL此种稀释菌液中加入石炭酸复红(抗酸染色用染液)10μL,或加20.0g/L美蓝溶液50μL。

A2.3 操作

A2.3.1 于血凝反应板孔内稀释待测血清,用每滴25μL的校正滴管滴加生理盐水9滴于孔内,再加待测血清1滴混匀(1∶10稀释)。

A2.3.2 于8×12孔U型孔血凝反应板上操作,每份待测血清用5排孔,分别标以O、H、甲、乙、丙,每排自第二孔开始每孔注加生理盐水25μL至第8孔。

A2.3.3 吸取1:10稀释待测血清,分别滴入各排第1、2孔中各1滴(25μL),用稀释棒从第2孔开始作双倍连续稀释至第7孔,第8孔不加血清,留作菌液对照。

每批试验可用伤寒、副伤寒诊断血清作阳性对照,同法稀释。

A2.3.4 各排分别滴入相应的染色菌液,每孔1滴(25μL),此时各孔液体总量为50μL,第1~7孔血清最终稀释度为1∶20~1∶1280。

A2.3.5 于混匀器上混匀1min,血凝反应板加盖,37℃6h后观察结果。

A2.4 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表现为液体澄清,有红色或蓝色细颗粒,均匀平摊于整个孔底;阴性表现为蓝或红色菌体集中一点,沉积于孔底,与菌液对照相同。以出现50%(2+)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的倒数为待检血清滴度。

A2.5 参考值

与传统肥达氏反应相同,即在一般情况下,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才有诊断价值。但在高发区,许多正常人因既往感染亦可有较高滴度,此时最好首先检查当地人群免疫水平,确定正常值。如双份血清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更有意义。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伤寒、副伤寒的预防

B1 监测

B1.1 全面系统地收集地理、地貌、气象、经济、文化、交通、人群流动、风俗习惯等一般资料。

B1.2 收集、整理并分析人口、疾病、死因、伤寒免疫接种状态、人群免疫水平等基础资料。

B1.3 及时掌握历年疫情资料,分析疫情发生的时间、空间、人间分布规律及三者的相互影响和动态趋势。

B1.4 发热病人监测:在流行早期,对原因不明的发热3天以上的病人和伤寒疑似病人进行登记,采集血或粪便标本进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以期早期发现伤寒病人。

B1.5 重点人群监测:重点人群包括:密切接触者、渔民、船民、学生、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粪管人员、清洁工人等,重点人员以病原菌培养检验为主,必要时结合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监测。

B1.6 带菌者监测:伤寒恢复期病人,在病后1个月和3个月,各粪检3次,每次间隔1~2天,以及时发现带菌者;历年的伤寒病人,可定期进行带菌检查,每年粪检3次,以便发现慢性带菌者。

B1.7 病原学监测:监测点内伤寒病原菌作噬菌体分型、质粒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其动态变化。

B1.8 水源监测:对疫点周围及有关的水源应重点监测;对其他易受污染的水源应加强监测。

B1.9 食品、粪便和苍蝇监测。

B1.10 防疫措施效果评价:在伤寒监测点内可以对水改、粪管等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他防疫措施作出科学的评价。

B2 经常性的预防措施

B2.1 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

B2.2 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和污水处理

B2.3 做好粪便管理和污物处理

B2.4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B2.5 灭蝇

B2.6 加强渔民、船民及流动人口管理

B2.7 带菌者的管理

B2.8 预防接种

目前使用的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每毫升含有伤寒杆菌5亿和副伤寒甲、乙杆菌各2.5亿。初免接种皮下注射3次,成人剂量分别为0.5、1.0、1.0mL,1~6岁儿童分别为0.2、0.3、0.3mL,7~14岁儿童分别为0.3、0.5、0.5mL,每次间隔7~10天,免疫期限为一年。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连续3年,成人剂量为1.0mL,1~6岁儿童0.3mL,7~14岁儿童为0.5mL。使用本菌苗必须做到全程足量,否则影响免疫效果。

伤寒Vi多糖菌苗(单价,不包括副伤寒甲、乙)已试制成功,保护率为70%左右,反应轻微。成人剂量0.5mL(含多糖菌苗30μg),前臂外侧肌注,一年一次。

B3 发生疫情时的措施

B3.1 一般疫情处理

B3.1.1 作好疫情报告

B3.1.2 流行病学调查

B3.1.3 隔离治疗病人所有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人都要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经正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一周后,粪检2次阴性(2次之间隔为2~3天),方可解除隔离。

B3.1.4 疫点消毒处理

B3.1.5 医学观察

B3.2 爆发疫情处理

B3.2.1 核实疫情报告,确定是否爆发。

B3.2.2 了解爆发病例的分布特征。

B3.2.3 查明爆发原因,落实控制爆发的措施。

B3.2.3.1 成立临时防治领导小组。

B3.2.3.2 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伤寒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做好预防。B3.2.3.3 医院难以收治病人时,应设立临时隔离治疗点,就地隔离病人。

B3.2.3.4 全面开展饮用水消毒与管理。

B3.2.3.5 对病家和临时隔离治疗点中被污染的厕所、地面、食具、衣物、用品等实施随时消毒,病人的粪、尿排泄物要严格消毒。

B3.2.3.6 作好饮食行业、食品摊点的卫生管理。

B3.2.3.7 应急性预防服药,可用复方新诺明2片,每天两次,服用3~5天。B3.2.3.8 对疫情爆发地区及其毗临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伤寒菌苗的预防接种。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伤寒、副伤寒的治疗

C1 病原学治疗

C1.1 伤寒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

C1.1.1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a)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活性高;

b)细菌对其产生突变耐药的发生率低;

c)体内分布广,组织体液中药物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水平;

d)大多品种系口服制剂,使用方便;

e)因其影响骨骼发育,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慎用。

C1.1.1.1 氧氟沙星

C1.1.1.1.1 剂量:300mg BID口服或200mg Q8~12H静滴。

C1.1.1.1.2 疗程:14天。

C1.1.1.2 环丙沙星

C1.1.1.2.1 剂量:500mg BID或Q8H,口服或静滴。

C1.1.1.2.2 疗程:14天。

C1.1.2 头孢菌素类

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在体外对伤寒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毒副反应低,尤其适用于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以及氯霉素耐药菌所致伤寒。

C1.1.2.1 头孢曲松

C1.1.2.1.1 剂量:成人1gQ12H,儿童100mg/(kg·d)。

C1.1.2.1.2 疗程:14天。

C1.1.2.2 头孢噻肟

C1.1.2.2.1 剂量:成人1~2g Q8~12H,儿童100~150mg/(kg·d)。

C1.1.2.2.2 疗程:14天。

C1.1.3 氯霉素

C1.1.3.1 剂量:25mg/(kg·d),分2~4次口服或静脉滴注,体温正常后,剂量减半。C1.1.3.2 疗程:两周。

C1.1.3.3 注意事项:

a)新生儿、孕妇、肝功能明显损害者忌用;

b)注意毒副作用,经常复查血象,白细胞低于2.5×109/L时停药。

C1.1.4 氨苄(或阿莫)西林

C1.1.4.1 剂量:成人2~6g/d,儿童100~150mg/(kg·d),分3~4次口服或静脉滴注。阿莫西林成人2~4g/d,分3~4次口服。

C1.1.4.2 疗程:14天。

C1.1.4.3 注意事项:

a)本药效果不太理想,故疗程宜长,以减少复发及排菌。

b)一旦出现药疹,应及时停药。

C1.1.5 复方新诺明

C1.1.5.1 剂量:成人2片(每片含SMZ 400mg,TMP 80mg)BID,儿童SMZ 40~50mg/(kg·d),TMP10mg/(kg·d),BID。

C1.1.5.2 疗程:14天。

C1.2 带菌者的治疗

C1.2.1 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

C1.2.1.1 剂量:成人氨苄西林4~6g/d或阿莫西林6g/d加丙磺舒2g/d,分3~4次口服。C1.2.1.2 疗程:6周。

C1.2.2 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

C1.2.2.1 剂量:氧氟沙星300mg BID,环丙沙星500~750mg BID口服。

C1.2.2.2 疗程:6周。

C2 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

C2.1 卧床休息。

C2.2 补充足量水分和电解质。

C2.3 高热时降温处理。

C2.4 饮食:少渣软食,少量多餐,提供足够的热卡与维生素,腹胀、腹泻时忌食豆、奶制品。

C2.5 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皮肤清洁。

C2.6 保持大便通畅。

C2.7 腹胀、腹泻对症处理。

C2.8 预防褥疮。

C2.9 高热伴有神经症状、应用抗生素出现药疹或中毒症状严重(中毒性心肌炎,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在有效的抗生素配合下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2.10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C2.11 并发肠出血时可输新鲜血。

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 篇2

1 临床症状

患猪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体温在40.5℃~41.5℃之间, 呼吸急促, 呈腹式呼吸;初期耳朵、颈部、腹部、阴囊等处皮肤出现暗红色的出血点, 后期耳朵、阴囊、腹部等处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蓝紫斑;排粪初期表现为拉羊粪蛋样的粪便, 后期表现为拉黄绿色腥臭的稀粪;排深黄色的尿液;严重的病猪表现为走路摇摆、侧卧于地, 四肢呈游泳状等神经症状。

2 病理剖检

共剖检病死猪5头, 喉头、气管充血、岀血, 40% (2/5) 的气管内有泡沫样的分泌物;, 80% (4/5) 的肺脏水肿, 肺间质明显增宽, 肺脏表面有针尖至米粒大小的岀血斑;60% (3/5) 的心包内积有淡黄色的积液, 心外膜有米粒大小的岀血点;80% (4/5) 的胃大弯粘膜脱落并有大面积的岀血斑, 结肠粘膜上形成麸皮样拇指大小的坏死灶;60% (3/5) 的肝脏肿大呈紫红色, 表面有拇指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100% (5/5) 的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岀血;60% (3/5) 的脾脏肿大, 约为正常的2~3倍, 呈紫黑色, 其他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岀血变化。

3 实验室检查

3.1 涂片镜检

在死亡高峰期无菌取死亡猪的肝、肺、脾、淋巴结进行涂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可见到两端略圆、无荚膜、无鞭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病死猪肝、脾等病料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于37℃经24 h培养, 镜检其分离为革兰氏阴性、无荚膜、无鞭毛的粗短杆菌, 生化试验证明是沙门氏菌。

3.3 血清学检查

取8份病猪血液, 经4 000 r/min离心3 min, 应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乳胶凝集试验诊断试剂盒 (检验试剂盒由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为201003010) , 检测结果为阳性7份, 阳性率为87.5% (7/8) 。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

隔离病猪, 深埋死猪, 用2%火碱对周围环境及猪舍进行消毒, 连用2周。全群紧急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1头份 (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批号2010013) 。

4.2 治疗

注苗24 h后, 患猪肌肉注射红皮烂肺注射液和热毒康注射液分别肌肉注射治疗仔猪副伤寒, 1次/d, 连用3~5 d, 饲料中拌入10%环丙沙星粉, 连用5 d, 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 连用5 d, 采取以上措施, 经过7 d, 全群恢复正常。

5 讨论

根据上述检查, 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仔猪副伤寒的混合感染。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仔猪副伤寒两种传染病在奎屯市及垦区已经发生和存在多年, 该批猪群未能及时免疫, 圈舍消毒不严, 造成养殖场发病。

摘要:作者以新疆奎屯市的某养猪户为例, 从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 篇3

关键词:仔猪副伤寒;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2-0045-02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副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等[1]。

1 发病原因

饲养管理不当,圈舍潮湿、拥挤,猪群缺乏运动;饲料营养单一,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或饲料品质不良;骤然更换饲料,长途运输和天气突变都是该病的诱因。

2 流行特点

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和早春多发,主要感染6月龄以内的仔猪,但1~4月龄的仔猪多发,10~15 kg的仔猪为重点,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病猪主要通过粪尿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将病原菌排除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的环境,经消化道而感染。也有的仔猪通过带菌母体子宫或脐带而感染,由于猪体内带有病原菌当猪只受到寒冷潮湿、气候突变、阴雨连绵季节、更换饲料、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该病,多为散发,但有时也呈地方流行,与猪瘟、猪气喘病同时发生。

3 临床症状

急性型病猪初期体温升高到41~42 ℃,精神沉郁,俯卧,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步行摇晃,呕吐与腹泻,有时有腹痛症状,耳尖、颈、嘴尖、前胸、腹下、蹄尖、尾尖、皮肤有蓝紫色斑点。病发初期,少数病猪不显示任何症状死亡,另有少数出现症状后24 h即死亡,多数病程为2~4 d,病死率很高,经剖检发现有急性败血症状变化。

亚急性病猪体温升高至40~41.5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寒颤喜卧,堆叠一起,眼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脸黏着,病出便秘后下痢,粪便淡黄色或淡绿色,带有血液或荚膜,腹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痂样湿疹,少数病猪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极少康复,有些病猪消瘦、营养不良、皮肤无弹性、眼结膜。

4 病理剖检

急性型可见败血症状,在耳、腹部、四肢内侧皮肤出血斑,淋巴结肿大出血,胃肠黏膜卡那性炎症,各脏器黏膜(如心内膜、咽喉、膀胱黏膜及肾脏)均有出血点,脾肿大边缘呈紫色或蓝色,肝肿大,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胆囊黏膜坏死。

慢性型脾脏有少量灰黄色结节病变,切面呈蓝紫色,质地如橡皮样,脾脏黏膜面密覆纤维素渗出物,肝脏肿大,胆囊中有小溃疡,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肿胀且出血,肠壁水肿呈紫色,肠道黏膜严重脱落,腥臭,大肠黏膜有糠麸样坏死物。

5 诊断

(1)镜检。取剖检病猪的肝、脾、淋巴结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芽孢和荚膜。

(2)分离培养。无菌采取病死猪的肝脏和心血,分别接种营养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37 ℃培养24 h后观察,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出光滑的无色半透明以似米粒大小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接种肉汤培养基,37 ℃培养24 h后观察,可见肉汤浑浊,试管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淀,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2]。

(3)药敏试验。在普通营养培养基上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头孢噻亏钠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强力霉素、链霉素中度敏感,对土霉素、四环素低度敏感。

(4)生化试验。显示氧化酶、蔗糖、VP、乳糖、尿酸、吲哚试验均为阴性,葡萄糖、硫化氢、麦芽糖、甘露醇、木醇糖、MR均为阳性,符合沙门氏菌的生化反应[3]。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可判断为仔猪副伤寒。

6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自繁自养的原则,增强仔猪的抵抗力,发现疑似猪副伤寒病例,应立即将其隔离,将其污染物清除干净并严格消毒,防止传染源传人,消除发病诱因;对水、饲料等应严格按照兽医卫生规定管理,搞好圈舍清洁卫生,同时,对地面、用具、设备等用2%~4%火碱溶液进行全面消毒[4];经常洗刷圈舍要清洁,经常保持干燥,勤换垫草,及时清理粪便;对有病的母猪和种公猪不能留作种用,一律淘汰,对仔猪以防再感染;减少各种应激的刺激,如气候突然变冷,要做好防护保暖工作,不要突然变更饲料,断奶不要过早等,断奶仔猪根据体质强弱大小分槽饲喂,给以优质的易消化的多样化饲料,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均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2)进行免疫接种 一个月龄以上的哺乳仔猪或断奶仔猪口服或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用冷开水稀释成5~10 mL拌料喂服,或用2%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每头猪耳后肌肉注射1 mL,在疫区仔猪断奶前后各注射1次,间隔3~4周,注射前后禁用抗菌药物,多价副伤寒灭活疫苗可在发病当地分离菌株制成灭活疫苗,效果更好。

(3)氨苄青霉素20 mg/kg 卡那霉素30 kg/kg 维生素C 2 mL/头 樟脑磺胺钠2 mL/头 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 mL/混合静注,严重病例静注两次,然后肌注氯霉素30 mg/kg或卡那霉素30 mg/kg连用3 d[5]。

(4)饲料中添加,氨苄青霉素0.5 g/头、复方新诺明0.1 g/kg、土霉素2 mg/kg、酵母4 g/头、小苏打4 g/头,每天2次连用5 d 。

7 小结与讨论

(1)仔猪副伤寒是由猪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以1~4月龄的仔猪最为易感,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转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由于引起该病发生的原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起仔猪大量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平时注重自繁自养,严防疫源传入,对饮水、饲料等均应严格按照兽医卫生管理,对猪只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是预防该病的重要环节,在发病地区定期预防接种,做到统一仔猪副伤寒免疫程序、统一免疫方法,发病后及时将病猪群隔离治疗,对污染的场地及用具全面消毒,死猪应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切不可食用,防止人发生中毒事故[6]。

(2)仔猪副伤寒的各种治疗甚多,一是要结合发病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是综合用药疗效才会更好。

(3)提高饲料管理水平,改善猪舍卫生条件,增强仔猪抵抗力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根本方法。经常保持圈舍干燥,勤换垫草,及时清理粪便,饲管用具、食槽、周围环境经常清洗,减少空气污染。一是减少饲养密度;二是良好的通风;三是改善猪舍内的环境卫生;四是有效地消毒;及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随着抗菌药广泛使用或滥用,尤其是农户按照经验用药治疗,结果造成即使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也不能根治或毫无效果。因此,使用抗生素要合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7]。

参考文献:

[1] 王相芳.浅谈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J].畜禽业,2013(9):88.

[2] 赵洪梅.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治疗[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1(5):24-25.

[3] 姜长虹.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农村科技,2010(12):39-40

[4] 张雨林,仔猪副伤寒的诊断要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09(5):104

[5] 黄锡华.浅谈仔猪副伤寒的防治[J].广西畜牧兽医,20086(24):350-351.

[6] 李卫平,陈静. 猪副伤寒的诊治与体会[J].贵州畜牧兽医,2010(03):26-27.

伤寒副伤寒防治应急措施方案 篇4

2、确诊病例标准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下列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1)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0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副伤寒鞭毛抗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

3、暴发疫情标准在一个县(区)五天内发生10例(包括10例)以上的伤寒、副伤寒确诊病例。

二、防治工作机构为做好伤寒、副伤寒的防治工作,区政府成立伤寒、副伤寒防治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我区内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辖区内的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区卫生部门要加强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的协调指导,落实防治措施、疫情调查处理和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等工作,并积极主动当好政府的参谋。要成立由卫生防疫、医疗机构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由区防疫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研究制定疫情控制方案,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区财政部门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确保伤寒、副伤寒防治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区宣传部门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正确引导舆论,加强防治伤寒、副伤寒的宣传工作,多做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卫生知识、公益性宣传。要在区报、区有线电视台开辟专栏宣传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区工商部门负责市场的治理整顿及对经商人员监测、防病知识宣传与预防服药、消毒措施落实。区教育部门要切实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预防控制工作,做好日常消毒、发热病人监测、饮水饮食卫生工作,确保校内不发生暴发疫情。区爱卫会要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区建设部门要做好垃圾和污水处理、消毒等工作。区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及对扰乱防治工作开展的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疫情控制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早发现。区卫生防疫站要加大对伤寒、副伤寒疫情的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及时发现病人。各级医疗机构重点加强对发热病人的医学检查和观察,要严格按照GB16001-1995《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特征尽早做出诊断。凡不具备实验室检查条件的医疗单位,要将临床诊断病例的相关标本及时送区人民医院或临沂矿务局中心医院确诊。

3、早隔离。各医疗单位对伤寒、副伤寒病人及时采取规范治疗措施,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所有确诊病人一律到具备收治条件的正规医院实行住院隔离治疗,不得放在门诊处置或院外治疗。病人经正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1周后,粪检2次(间隔2-3天)阴性,方可解除隔离。若病人隔离期未满已出院的,由病人所在单位或村居负责病人的隔离工作,由各街道办事处卫生院负责采样并送检,由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隔离、采样工作进行督导。医护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4、早治疗。一旦发现伤寒、副伤寒疑似或确诊病人,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要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对病人进行治疗,避免因不正规的治疗而转为慢性带菌者。

(六)应急性预防服药出现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地区,对病家和饮用同一污染水源或污染食品的可疑感染人员、对现症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应急性预防服药,可用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连服5天。儿童酌减。预防服药由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组织实施。

周旺 伤寒心得 篇5

周 #班级:11级中医骨伤2班学号:…………………

我是大三开始学习《伤寒论》的,学习伤寒对我来说是一份痛苦而又充满挑战的经典学科。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我们中医药大学的彭坚教授在讲授他学习中医的道路中,他读的第一本中医经典书籍就是《伤寒论》,得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如古人所说:“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学习伤寒的捷径——从背诵条文开始 从《名老中医之路》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所以刚开始学习伤寒感觉充满激情,以为只要背、记住就可以啦,这还不简单。可是当自己学到一半的时候,需要背诵的东西越来越多,不仅仅只是背,还要理解条文在临床的运用,更要配合理法方药的运用,对于我这个刚入门的中医学者来说还不是能够完全理解。

老师说:“学习伤寒的唯一途径从背诵条文开始”。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从《伤寒论》的理论到试着自己实践的过程

1.学习伤寒要运用发散思维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与

思的关系。如果“学 ”相对来说较易掌握的话 ,那么如何“思 ”则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学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每天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且持之以恒 ,而“思 ”则是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开阔 ,多用发散性思维而不墨守成规。如《伤寒论 》中桂枝的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桂枝甘草汤扶助阳气;桂枝加桂汤平冲降逆;五苓散通阳化气;桃核承气汤通经活血 ,就是善于运用发散思维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产生的认识。而一见“颈项强 ”就认为是太阳病就是呆板的思维

2.学习伤寒要在实践中温故而知新

《伤寒论 》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融理、法、方、药为一体 ,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 ,从根本上讲是为临床打基础的 ,对于今后将成为一个中医药工作者必须要学好“四大经典 ”,尤其是《伤寒论 》,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 ,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正确辨证立法 ,准确处方用药。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必须结合临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门诊或病房实习,向临床老师学习经方运用的经验和临证体会 ,勤学苦练 ,积累实践知识 ,或通过前人的医案及现代经方的临床应用 ,体会其临床指导意义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和精髓 ,借以开阔辨证思路 ,为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做到理

论联系实际 ,联系临床 ,联系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不断地从理论到临床再到理论的循环过程 ,“温故而知新 ”,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临床运用伤寒要辨病求因 识位知传

中医辨病,首先追寻起病的原因,不外从外感或内伤

中去了解分析病程,但这对中医辨证用药针对性很有帮助。知病势,即知道发病所在及势态。识病传,就是知道疾病的传变可能性。《伤寒论》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于寒邪外感是病因,太阳受病是病的势位,是否传变的鉴别也看脉症。又假若一个少气、纳呆、动则气喘的病人,一般属肺脾气虚证,每用四君或补中益气汤,若是慢阻肺病,则往往少效或无效。可见,不论从中医或西医的辨病与辨证结合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充分体现先哲仲景的临床思维是很有远见的。

三、伤寒治疑难杂病的魅力

中医治病的特色在于:通过辨证论治首先抓主症的病机,再通过病情的发展逐步发展。曾有一例1型糖尿病病人,多次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头晕卧床不起,并周身刺痛不止,遂挂号到中医门诊求治。头晕较早,身痛较迟,作血瘀痹阻,用身痛逐瘀汤,三剂差,六剂已。后即转科到中医病房治疗。眩晕、卧床不起,起即眩晕,经体查后才发现是体位性低血压。认为是气虚下陷,即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之类二十余剂,才日渐平复。出院后不时出现糖尿病酮

中毒,呕吐、腹痛、水或食入即吐,西医诸治无效,又转中医病房,认为拒格,起于湿毒扰胃,先饮甘草水,再作苏连汤而渐止。后用小柴胡汤和解善后。此例患者虽然始终是糖尿病引起的,但不同时期主症变化、辨治也只能变化。而辨证论治的辨证首先是抓主症的病机,才能谈得上治疗效果。这就是例子。

四、结语

传染病学伤寒试题 篇6

莄A1型题

1.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

蕿A、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反应

莇B、伤寒性肝炎、脾炎

肅C、I型变态反应

D、III型变态反应

蚇E、中毒性肝炎

螆2.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哪项正确

A、属沙门菌属的A群

羂B、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孢,有夹膜

C、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表面(Vi)抗原

芅D、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薅E、到目前为止,我国未发现耐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株

螀3.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

膈A、内毒素

蚅B、肠毒素

芆C、外毒素

D、神经毒素

蒁E、细胞毒素

莈4.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

A、普通型伤寒患者

羂B、暴发型伤寒患者

C、慢性带菌者

D、伤寒恢复期

薃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蚀5.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螇A、中长程稽留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H”、膇 “O”均

升高

芃B、长程低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螁C、长程驰张热、肝脾不大,周围血象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升高,肥

达反应“H”升高

蚆D、长程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

羃E、长程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正常,重度贫血,肥达

反应阴性

6.伤寒的确诊依据是

肆A、粪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螄B、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蚀C、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薀D、肥达反应阳性

蒅E、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蒄7.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蚁A、粪培养

B、骨髓培养

膈C、血培养

D、肥达反应

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袇8.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蚈A、肠出血

羅B、中毒性心肌炎

薀C、溶血尿毒综合征

D、中毒性肝炎

E、肠穿孔

螁9.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A、病后第1周莄

B、病后第3~4周薃

C.病后第2周薂

D.病前1周蝿

E、病后第5周螇10.可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是:

A、H抗体

B、O抗体

C、A抗体

D、B抗体

E、Vi抗体

蝿11.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A、起病后第1周羃

B、起病后第2-4周螁

C、起病前1周葿

D、起病后第5周E、起病后第6周12.伤寒发病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化验是

A、大便培养

B、肥达反应

C、血培养

D、尿培养

E、补体结合试验

羀A2型题

13.成人,持续发热8天,伴有腹胀、腹泻,大便每天3~5次,偶有粘液,2年

前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体查:体温38.8℃,肝在肋下1cm,脾在肋下1.5cm,莃

血象:WBC

4.0×109/L,N

0.72,L

0.28,粪便镜检:WBC

0~5/HP,最可能

螀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急性血吸虫病

C、伤寒

D、阿米巴痢疾

E、急性病毒性肝炎

莇14.女,35岁,反复发热35天,患者持续高热10天时,当地医院曾给予氯霉素

治疗,5天后热退出院,出院后未接受任何治疗,2周后再次出现发热,体查:

体温38.5℃,肝在肋下2cm,脾在肋下1.5cm,血象:WBC

3.0×109/L,N

0.70,莈

L0.30,肝功能检查:ALT

200U/L,TBIL

16μmol/L,大便隐血实验++,最可

能的诊断是

A、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B、全身粟粒性结核

C、病毒性肝炎

D、伤寒复发

E、阿米巴病

15.男,20岁,稽留高热已3周,伴腹胀、腹泻入院,当晚突然出现腹痛,体温

骤降至35.5℃,脉搏120次/分,血压60/45mmHg,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肝

浊音界缩小,血象:WBC

18.0×109/L,N

0.88,L

0.12,肥达反应H

1:320,螄

O

1:320,OX

1:80,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溃疡穿孔

B、阑尾炎穿孔

C、胆囊炎胆囊穿孔

D、阿米巴痢疾肠穿孔

E、伤寒肠穿孔

莀16.男,34岁,农民,持续发热13天,伴腹泻7天,大便稀,4~5次/天。4小

时前突然右下腹剧痛,随后感心慌、出汗、腹胀,下腹广泛压痛,右下腹明

显,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血象:WBC

19.6×109/L,N

0.92,L

0.08,最可能的诊断是

膇A、急性血吸虫病并发阑尾炎

袆B、阿米巴痢疾并发肠穿孔

莂C、肠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

蝿D、伤寒并发肠穿孔

蕿E、结肠肿瘤腹腔转移

羄17.关于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起病时有急性胃肠炎症状

蒀B、发热多呈驰张型

蚀C、毒血症状较轻,但胃肠症状较显著

D、出血与穿孔少见

芁E、副伤寒甲复发机会较伤寒少

芀18.为伤寒病人做细菌培养,下列有关不同标本诊断价值的描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蒅A、病程第1~2周,血培养的阳性率最高

羅B、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低

C、整个病程中,粪便均可培养出伤寒杆菌,但阳性者不一定都是现症病人

葿D、病程第3~4周,部分病人的尿培养阳性

螇E、胆汁培养有助于发现带菌者

莄19.伤寒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蚁A、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菌属中的D群

芆B、不形成芽胞,有鞭毛,能运动

羆C、有荚膜

D、在普通培养基中能生长,但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中更佳

E、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群后释放出内毒素

莇20.小儿伤寒特点不正确的是

A、发热以弛张型为多

膃B、胃肠道症状不明显

C、肝脾肿大较常见

荿D、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E、病死率较低

21.老年伤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通常发热不高但易出现虚脱

B、常可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力衰竭

C、持续胃肠功能紊乱

肁D、病程迁延,恢复慢

E、病死率较低

22.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错误

袇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

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B、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定诊断价值

C、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

D、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以上

E、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23.女性,30岁,船员,8月1日开始持续发热12天,伴头痛、畏寒、腹泻、纳

差,右下腹轻压痛,肝肋下2.5cm,软,无压痛,脾肋下1cm,体查:体温40

℃,ALT

90U/L,HBSAg(-),肥达反应:H:

1/160,O:

1/80,血象WBC

4.0×109/L,N

0.65,L

0.35,最可能的诊断是

膈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蒆B、疟疾

C、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

莀D、伤寒(暴发型)

E、阿米巴肝脓肿

薅A3型题

问题24~26

男,15岁,学生,不规则发热半个月,体温38~40℃,无畏寒、寒战,伴食欲不振、腹胀,近日出现精神恍惚,谵妄,听力下降,在当地不规则用过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体查:体温40℃,脉搏100次/分,血压:98/79mmHg,表情呆滞,心肺无异常,腹软,右下腹轻压痛,肝右肋0.5cm,脾左肋下1cm,血象:WBC

4.0×109/L,N

0.65,L

0.35

羆24.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疟疾

C、伤寒

D、病毒性肝炎

E、恶性组织细胞病

25.确诊最好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肥达反应

D、小便培养

E、大便培养

羇26.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薆

A、选用喹诺酮类抗菌治疗

B、卧床休息

C、易于消化,少纤维饮食

D、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

蚄E、腹胀用肛管排气+新斯的明

袃B1型题

问题27~28

A

B.

C.头孢菌素类

D.氯霉素

E、阿莫西林

膅27.多重耐药性伤寒病原治疗首选

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

28.妊娠合并伤寒病原治疗忌用

.喹诺酮类

问题29~31

A、确诊伤寒病人

B、伤寒带菌者

C、斑疹伤寒

D、支持临床诊断伤寒

E、副伤寒丙

蚆29.长程发热,脾脏肿大,粒细胞减少,骨髓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确诊伤寒病人

30.慢性腹泻患者大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伤寒带菌者

薀31.持续发热2周,伴腹泻、脾大,血清肥达反应H:

1/320,O:

1/320,螇

OX19:

1/80

支持临床诊断伤寒

螄问题32~36

B、O1:80

H1:160

A1:40

B1:40

C、O1:160

H1:160

A1:320

B1:40

D、O1:160

H1:40

A1:40

B1:320

羀 32.肥达反应阴性

A、O1:40

H1:40

A1:40

B1:40

袃33.伤寒早期

34.伤寒菌苗预防接种

35.副伤寒甲

E、O1:40

H1:320

A1:320

B1:320

袆36.副伤寒乙

薄问题37~41

蒁37、霍乱

B、分泌性腹泻

蕿38、菌痢

A、侵袭性腹泻

螄39、阿米巴痢疾

C、果浆样大便

薃40、伤寒

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蚇41、急性血吸虫病

E、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答案部分

A1型题

莀1.A

2.C

3.A

4.C

5.A

6.E

7.B

8.E

9.B

10.E

11.B

12.C

A2型题

袇13.C

14.D

15.D

16.E

17.E

18.B

19.B

20.B

21.E

22.B

23.C

薅A3型题

蒁24.C

25.B

26.E

膈B1型题

27.A

28.C

29.A

30.B

31.D

32.A

33.B

34.E

35.C

36.D

37.B

38.A

39.C

40.D

41.E

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 篇7

1 流行原因及特点

1.1 本病多发生在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2~4月龄仔猪群, 呈地方性流行, 流行缓慢;尤其发生在寒冷多变气候和阴雨连绵季节。猪舍潮湿、拥挤、长途运输、寄生虫病、断奶过早、去势等因素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1.2 由于病猪及带菌猪排出病原体污染饲料和饮水环境等, 使健康猪感染发病。

1.3 本病多呈散发性, 饲料和饮水不良、疲劳和饥饿以及饲养管理不当, 转换饲料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1.4 近几年常以合并症和继发症等出现, 发病率30%, 死亡率25%~50%, 肥育率下降, 愈后生长缓慢或生长不佳为临床常见表现。

2 临床表现

2.1 急性型 (败血型)

多见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 体温升高到41~42℃, 食欲减退、打寒颤, 经常扎堆, 堆在一起。病初便秘后下痢, 粪便呈淡黄色或灰绿色, 恶臭, 有时出血, 病后期腹部、耳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或青紫色斑点。病猪呼吸困难, 体温下降, 一般经2~6 d死亡。

2.2 慢性型 (结肠炎型)

此型常见表现为体温升高, 怕冷喜热, 扎堆, 寒战, 眼有粘性分泌物,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粪便呈灰绿色、恶臭, 混有血液。病猪消瘦, 常呈现收腹上吊, 弓背尖叫, 似有腹疼症状。中后期腹部皮肤上出现痂样湿疹。有些病猪咳嗽, 体温稍高。病程2~3周或更长, 未死的以后发育不良。

2.3 继发型

此病常见于各种热性疾病中后期, 出现不同程度败血症, 并具有败血性和顽固性肠炎。

3 剖检变化

3.1 急性型

主要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 切面蓝红色, 可以看到肿大的淋巴滤泡。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 髓样变, 其他淋巴结呈不同程度肿大, 浆液状炎症和出血。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肢体稍淤血, 呈青紫色。

3.2 慢性型

特征病变为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盲肠、结肠或回肠后端, 肠壁增厚, 粘膜上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物质, 呈灰黄色或淡绿色麸皮样物质, 剥开见底部红色, 边缘有不规则的溃疡面。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部分变干酪样。脾稍肿, 肺部增大处呈灰红色等。

4 诊断

4.1 急性病例

发烧41℃左右, 鼻端、耳和四肢末端皮肤紫绀, 营养情况良好, 其他无特异病状, 慢性病例消瘦, 毛粗乱, 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 黄褐、灰绿或黑褐色, 恶臭;发生肺炎时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等症状, 病程半个月以上。不死的猪发育停滞, 成僵猪。

4.2 急性败血型

全身淋巴结肿大, 呈弥漫出血、周边出血或出血斑;心内外膜、喉头、肾、膀胱粘膜、肠浆膜均散在出血斑, 慢性病例主要表现盲、结肠坏死性肠炎, 肠壁增厚, 表面附一层纤维素伪膜;严重者, 肠粘膜犹如老化的橡皮, 失去弹性。

4.3 细菌分离

急性病例可从实质器官分离出病原菌, 如已分离到沙门氏菌, 必须综合其它症状、病理及流行特点进行分析, 排除混合感染, 综合判断。

4.4 症状鉴别

4.4.1 猪瘟

皮肤常有出血点, 不食, 各种药物治疗无效, 死亡率高, 淋巴结出血、有明显的大理石纹。

4.4.2 猪痢疾

持续表现轻重不等的腹泻, 粪便带大肠粘膜弥漫性出血坏死。

4.4.3 弯曲杆菌坏死性肠炎

急性肠出血或下痢、少见于临床生产中。

5 治疗

5.1 氟苯尼考粉剂200~300 mg/头, 每天2次。

5.2 大蒜疗法:将大蒜捣成蒜泥20~30 g/头, 口服, 对治疗有效果, 对预防也有效果。

5.3 腹腔注射10%樟脑1 mL, 10%维生素C 1 mL, 25%维生素B110 mL、地塞米松2 mg、庆大霉素20~40万IU、盐水20 mL, 同时注射, 效果更加。

5.4 对继发症、合并症采取对症治疗, 及时合理用药。

5.5 要在改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隔离治疗, 并对大群猪场进行投药预防, 控制发病周期。

6 预防与控制

6.1 预防

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 消除发病诱因是预防控制的关键, 初春温度变化不定, 要注意猪圈舍的保暖工作, 圈舍保持清洁干燥, 粪便要进行发酵处理。给予优质全价的配合颗粒饲料, 增强抵抗能力。本病常发生于断奶仔猪, 仔猪断奶上栏时 (30~35日龄) 应口服或注射1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 (口服为好) 。

6.2 控制

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篇8

2011年10月21日,辽宁省义县某猪场(有近百头猪)从县内周边地区引进50头仔猪,刚到猪场时食欲正常,3d后有个别猪出现腹泻,5d后波及全群,猪群腹泻较为严重,并伴有咳嗽。其中,有3头病仔猪皮肤发红,发病后于次日死亡。经现场临床诊断和剖检发病猪,结合实验室检测,确诊为仔猪副伤寒。根据该次发病情况,现将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发病原因

(1)沙门氏菌存在于健康猪肠道内、淋巴组织和胆囊中不会引起发病。仔猪饲养管理不当,圈舍潮湿、拥挤,猪群缺乏运动;饲料营养单一,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或饲料品质不良;骤然更换饲料、气候突变、长途运输等都是该病的诱因,当猪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就能迅速繁殖,引起内源性感染。

(2)该病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多变时发生最多,主要于11月及翌年1~2月多发,有时也伴有混合感染,引起慢性病例的发生。常发生于1~3月龄(体重10~25kg左右)仔猪,呈散发性。

2 临床症状

(1)发病初期多为急性经过,病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寒颤、常互相挤压、堆叠在一起;鼻镜发干,眼结膜发红,有黏性分泌物;病猪初期拉干粪,而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发病2~3d后出现咳嗽、喘,病情严重的猪在鼻端、耳、颈、腹部及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紫色斑块,此时病猪迅速衰竭,行走不稳,弓背弯腰,毛焦肷吊,呼吸困难,衰竭而死。病程为2~5d,病猪身上出现紫色斑块者死亡几率较高。

(2)个别症状不明显或病情缓和者最主要的症状是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呈灰白、淡黄、黄绿、灰绿或污黑色,恶臭,常混有黏液、黏膜或血液,严重时肛门失禁,在吃食、躺卧或起立和行走时都可出现下痢,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有的病猪咳嗽时呈喷射状排出稀粪水。一般来说,经用药治疗转为慢性经过的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有食欲,伴有咳嗽症状,喜喝脏水。由于病程较长,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眼眶下陷,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3 病理变化

(1)急性死亡病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变化。病死猪体表皮肤淡紫色,或有紫红色斑块;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与猪瘟的变化相似;脾脏不同程度地肿大,呈暗紫色,切面蓝红色;肝、肾、心外膜有出血点;胃肠黏膜红肿,有黏液附着,可见出血点,重者呈弥漫性出血;肺部有卡他性炎症变化。

(2)病程稍长的病例,其大肠黏膜有散在的麸皮状坏死物;回盲口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溃疡,有的溃疡互相融合,形成小块溃疡,有的病例可见整个肠黏膜特别是盲肠发生弥漫性坏死及糜烂,表面被覆灰黄色麸皮样坏死物,粗糙不平,肠壁变厚,缺乏弹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紫色或土灰色,呈髓样变化,甚至可见到灰白色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管变粗,为灰白色索状。部分病例其肝脏被膜下有大头针帽或小米粒大小灰黄色结节坏死灶。病猪脾脏正常或表现脾髓增生肿大、质度变实。肺偶见小叶性肺炎。

4 诊断

4.1 急性病例

仔猪副伤寒急性病例与猪瘟症状很相似,除了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判定外,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进行猪瘟酶标抗体试验、猪瘟荧光抗体检验及猪瘟兔体交互反应等。

4.2 慢性病例

仔猪副伤寒慢性病例由于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都较典型,结合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该病常发生于1~3月龄仔猪;常在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差以及寒冷、气候多变时发生;有降低仔猪抵抗力的多种致病应激因素存在时发生。初期急性发生时,与猪瘟、猪链球菌病症状相似,需结合其他材料综合判断。慢性发病症状是持续性下痢并伴有肺炎症状;大肠(回盲口)有典型的溃疡或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肝、淋巴结等为干酪样坏死等。

(1)细菌分离培养。从实质器官分离出病原菌,该菌是直杆菌,菌体大小为(0.6~0.7)μm×(2~3)μm,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有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24h,长成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湿润的小菌落;在S.S培养基上呈无色菌落;在肉汤培养中呈均匀混浊,培养时间长时可形成沉淀和菌膜。

(2)生化试验。该菌能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和蔗糖,不凝固牛乳,不产生靛基质。

5 防治措施

5.1 综合防制措施

(1)饲养管理。该病主要是由于仔猪的饲养管理不当及卫生条件不良而引起的。因此,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2)注射疫苗。可对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进行预防,口服免疫反应较轻微。剂量参考疫苗说明书。

5.2 药物治疗

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对未发病仔猪进行预防性投药,并坚持与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相结合,才能收到满意效果。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沙门氏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有抗药性,对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药物较敏感,但在实际治疗中,最好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1)氟苯尼考,0.1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

(2)四环素类,0.07g/kg体重,分2次口服或注射,连用3~5d。

(3)喹诺酮类药物(盐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2.5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

读伤寒论心得 篇9

读伤寒论心得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可知,中医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时间有精确的论述,但此处之病也不是单指感冒而言,学者应灵活看待。

再如《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这两条论述了太阳中风兼肺失宣降的证治。以方测证,临床应有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等证,再兼有喘息等症状的病症,治疗选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消痰导滞,表里同治,标本兼顾,为解表宣肺,化痰定喘的有效方剂。我理解,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冒,引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表现的症候,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此证型者,均可用之。如《伤寒论方医案选编》记载治疗外感引动宿喘案例,刘某,男,42岁,素有痰喘之疾,发作较频。春日伤风,时发热,自汗出,微恶寒,头痛,且引动咳喘,发作甚于前,胸闷而胀,气喘倚息,痰白稠量多,咳喘之时则汗出更甚。不思食。舌苔白腻脉浮缓,关滑有力。此风邪伤表引动痰喘复发,外风挟痰浊壅滞胸腕,肺胃气逆不降所致。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处方为:桂枝6 白芍6 炙甘草4.5 生姜2片 厚朴9 杏仁9 麻黄1.5 贝母9 苏子9 炒枳壳9。连用3剂后,表证去,自汗止,痰喘亦平。再看《蒲辅周医案》中,蒲老用本方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1例,患者为一3个月大的男婴,因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2次住院治疗,经用西药以及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当时体温在40℃,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舌淡、苔灰白,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蒲老认为是辛凉苦寒撤热不退,是营卫不调,寒邪闭肺所致,遂用桂枝五分 白芍六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厚朴五分 杏仁十粒 僵蚕一钱 前胡五分 一剂得微汗,体温渐退,热降喘平,营卫得和,后再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而愈。细读蒲老这则医案,有如肺炎并发心衰,忽又忆及读毛以林老师的《步入中医之门》讲到刘新祥教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心衰的案例,并重点地说到汗与不汗的重要性。可知,本方不仅用于治疗外感引动宿喘,还可用于治疗喘息胸满,不能平卧的心衰疾患。

原文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用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增强通阳宣肺之功,芍药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且使干姜、细辛不至升散太过,半夏降逆化饮,炙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诸要合用,共凑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医家对于此方的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其适应范围是:⑴治表有寒邪,内有水饮,发热干呕而有咳喘者。⑵溢饮,心下有水气,咳嗽喘息,遇寒必发,吐痰沫,不能卧,喉中涩。⑶支饮,发热干呕,吐涎沫,咳逆依息不能卧。总之,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均可用之。本方对现代医学的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只要辩证准确,多有很好的疗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中有案例为证,李某,男,44岁,自幼患过哮喘,天冷遇水劳动则喘更甚。1964年8月12日因重感冒而复发哮喘,咳嗽连声,咽中漉漉,多吐白沫,伏坐不得卧,吐痰不松,食欲减退,大便结,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浮紧。或衰木盛,水寒金冷,津液不得蒸发,则留而为饮,上迫于肺,肺络受阻,气机被遏,遂致咳喘,治宜温中蠲饮,宣肺纳肾。处方为:麻黄4.5 肉桂0.9 沉香1.5 白芍6 细辛2.1 干姜3 五味子3 半夏6 炙甘草6 蒌仁15 莱菔子12 服后喘定咳轻,咯痰大减,亦能卧睡。再以温化饮邪肃降肺气,连服六剂而瘳。刘老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常屡建奇功,并总结出小青龙汤的运用的六个要点,大家可参考《刘渡舟验案精选》。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与小青龙汤皆为表证兼喘的方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表虚兼喘,临床以有汗而无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而小青龙汤为表实兼喘,为无汗而有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

读伤寒论心得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回顾中西医发展一路起来的历程,中医在社会中所受到的种种质疑,难免会让人对它心存质疑。虽然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坦白说一开始我对中医也是有偏见的,特别是我们中西医结合专业,先在南方医科大学学习两年西医的我们对中医这种富含哲学而又需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知识才能理解的学科,在缺乏这时代知识又一直接受西方原子论教育的我们看来是多么抽象而又模棱两可的东西。记得《中国医学史》的吴老师跟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迷迷糊糊地活。或许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吧。

接受中医教育一年半了,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和坚定自己学中医的信念,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大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还是邓老的一句话说得好中医之所以没效是因为你没学好。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但还好,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1、各病有主脉;2、一脉主数病;3、一病见数脉;4、脉法颇灵活;5、用脉象解释病机;6、以脉象指导诊断;7、以脉象指导治疗;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舍脉从证以认病;10、证候相同,舍证从脉以认病。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1、治未病;2、注重顾护脾胃;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4、强调标本缓急;5、突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7、注重整体护理。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这个学期学了《伤寒论》,四大经典医著之一,大家都很重视,再加上有幸是李赛美教授教的,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大了。李赛美教授会给我们放临床主任查房病案分析视频,我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因为我不仅让我们可以了解临床上是怎样用《伤寒论》去解释和辨证辨病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加深对条文的理解和运用,也增加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我们的思维,也减轻了以前我们一味上课枯燥无味的只看PPT的现状。减少了我们的视觉疲劳。

课余时间大家都会去看《伤寒论》各家之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所看到的内容感兴趣的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或者觉得别人说得好的、总结得好的地方,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然后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讨论条文说说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各抒己见。我觉得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相互学习,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理解和思维切入点,同学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再者大家分享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东西,还能增进我们的友谊,也培养了我们与他人合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这个学期看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觉得这对我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理解是很有帮助的,里面有他用经方治疗的个别案例这更加深我对经方的疗效的认识以及经方运用的临床思维都有所帮助。记得刘教授在讲桂枝去芍药汤为什么要去芍药?讲得挺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其二,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这解释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去芍药,也更总结了张仲景是怎样运用芍药这一味药的。这也给我们在《金匮要略》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这里要加芍药了。

我是个爱想东西的人,脑袋里有时总有些奇异的想法。我有时会着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这两本都是医圣张仲景的手稿,总想怎样找个切入点把这个两本书联合起来读,或许会更好理解。例如,咽喉溃烂一病。

我个人认为这两首方所治的咽喉溃烂症,苦酒汤侧重于痰,所以用半夏涤痰散结。然而甘草泻心汤是个寒热错杂,偏于热为患。所以用了黄芩三两、黄连一两来苦寒清热燥湿。临床上出现咽喉溃烂症时,这两首方都是可以加减运用的,特别是甘草泻心汤里面的药物寒热各自调整一下,运用范围更广。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非常清晰,而且他的经方也是在临床上被验证过,确实是有效的,而且疗效非常好,这无须再去质疑了。但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攻破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肿瘤的证治方药,这也给了我们一块新的领域,毕竟这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也让我们在学习张仲景的辩证和临床思维后,学会举一反三地开阔我们的思维,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经验,用实际去验证经方的效验和攻破这难关的可能,去填充这页空白。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也坚信中医治疗肿瘤是永远比西医更具优势和人性化。《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更坚定了我攻破肿瘤这一难关的信心。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但自从我踏上医学这条路,认识到肿瘤这个世界难题时,我就下定了决心致力于中医治疗肿瘤这一块,我相信未来中医一定可以攻破肿瘤这一难题,至少可以对人类的健康和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更有优势的。虽然我知道我这么说也是没有什么科学性,但这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只要有信心,坚毅走下去,就像人类登月这一步的跨越一样是有可能的。

读伤寒论心得

在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后20,大三的我们开始学习经典。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治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

以上四方面内容的简称。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出现此脉证者,即可成为太阳病。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太阳经证因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不同,分为邪气中风两大类。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伤寒的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起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等。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剧烈,邪热极盛的阶段。其证多属内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另有微热约束脾的传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症,虚证。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在半表半里的中间阶段。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主证还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少阳枢机不利还包括有若干兼证,如兼太阳之表,则出现发

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等;兼阳明之里,则可见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若兼气化不利,则可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为提纲。除太阴本证外,尚有太阴兼表证,见脉浮,四肢疼烦等;有太阴腹痛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等;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少阴病是外感并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寒化证见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脉沉微等;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精伤、邪热并归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症的最后阶段。厥阴为病,肝失条达,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反应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气从阴化寒,则为厥阴寒证;从阳化热,则为厥阴热证。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加盟手足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则为厥热胜负证。若由于阴阳其不想顺接,表现为四肢厥冷者,则称之为厥逆证。邪犯厥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失调,还可见呕吐、下利等证。

读伤寒论心得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

。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通阳、薏仁祛湿、石膏清里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

5.心得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我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灵活运用伤寒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生,我一定要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张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提高自身的中医素养,同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寄语青年中医:21世纪是中医学的世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当铁杆中医,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让中医学走出国门,传扬世界,为整个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我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中国医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伤寒论心得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作为毕业班学生,已经经历过临床??,有幸在实习期间能在一附院见到各老师在临床应用经典。这让我也有些临床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

上一篇:农村家庭低保申请报告下一篇:跟妈妈说心里话400字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