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2024-10-02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通用6篇)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篇1

甲型副伤寒是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S.p ara2t y p hi A) 经消化道传播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近年来的发病在沿海和一些边远地区有增多趋势[1,2]。为了解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及甲型副伤寒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情况,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我们对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住院经血培养阳性明确诊断的32例甲型副伤寒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 男20例, 女12例, 年龄15~45岁, 平均23岁。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发热至就诊时间4~19 d, 平均 (8±3) d。32例发病时间集中于7~10月份, 共17例 (53.1%) 。全部病例经血培养获甲型副伤寒杆菌。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最高体温40.4℃, 平均39.3℃, 热程:1~2周15例, 2~3周7例, 3~4周6例, 4周以上4例。32例甲型副伤寒主要临床表现详见表1。

1.3 材料

细菌干粉培养基、伊红琼脂由浙江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血琼脂平板由郑州安图绿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4 方法

采用普通血培养法:于发热时 (体温≥38.5℃) 且最好是在未使用抗菌素前抽取肘部静脉血3 ml, 立即无菌操作注入装有30 ml血培养增菌液的专用瓶中。经37℃、24 h培养后, 挑取可疑菌落,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三版) 中阐述的常规生化反应行沙门菌属的鉴定。测定甲型副伤寒杆菌对头孢他啶等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32株副伤寒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3讨论

资料表明[3], 甲型副伤寒学龄前儿童无发病, 发病以成年人多见, 全年均有发病, 秋季多见。本组共17例 (53.1%) 。发热是甲型副伤寒最早出现和最典型的症状。本组32例患者均有发热, 多数患者表现为中度及高度发热, 但以不规则热型多见, 仅少数患者为典型的稽留热, 这可能与抗生素早期使用, 干扰了疾病的自然病程有关。患者多伴有畏寒、纳差、恶心、乏力、头晕、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咳痰和咽红等非特异性症状, 部分患者除消化道症状及相对缓脉之外, 玫瑰疹、稽留热、表情淡漠和脾肿大等特异性表现相对少见。

本组资料显示甲型副伤寒对人体多脏器均有损害, 其中肝损害、中毒性心肌炎最为多见, 其他发生率依次为支气管肺炎、肠出血。无肠穿孔。所有患者治疗后均预后良好, 无死亡病例, 这可能与临床早期使用高效抗生素有关。

目前, 认为对甲型副伤寒疗效确切的药物为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 阻碍细菌DNA复制, 对G+和G-菌具有强大的和良好的抗菌活性, 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血药浓度高、毒性低和给药方便等优点, 经常被作为治疗成人沙门菌的首选[4]。

随着抗菌药应用愈来愈广泛, 甲型副伤寒杆菌的耐药情况也愈加严重, 但由于各地区用药习惯不一, 甲型副伤寒杆菌的耐药情况也不尽相同。本文药敏结果显示: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对副伤寒杆菌敏感率为90.6%、84.4%, 耐药率为9.4%、15.6%, 保持着较高的敏感率;②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率为81.2%, 耐药率为18.8;环丙沙星敏感率为34.4%, 耐药率为65.6%, 与谢伟乾等[3]报道敏感率81.5%有差异。本地区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 可能该药口服方便滥用有关。我院药敏结果表明, 左旋氧氟沙星仍保持着较高的敏感率, 但耐药率也在增高;③氯霉素、四环素保持84.4%和78.1%的敏感率, 但担心该药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目前临床应用较少;④庆大霉素、复方磺胺耐药率较高, 可能与价格低廉滥用有关;⑤氨曲南等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对甲型副伤寒杆菌敏感率仍较高。氨苄西林敏感率43.81%, 较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低。

以上资料表明, 对甲型副伤寒杆菌沙门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第三代喹诺酮类左旋氧氟沙星、氯霉素、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作为甲型副伤寒常规治疗药。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较高, 应用于治疗甲型副伤寒已不可取。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解决细菌耐药的重要环节, 2004年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指南。在药敏试验结果前, 首选经验选用药物治疗, 得到药敏结果具体用药,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既减少耐药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摘要:目的 了解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及耐药动态变化, 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32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热是甲型副伤寒最早出现和最典型的症状;药敏试验发现甲型副伤寒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氯霉素等敏感率达81.2%以上, 环丙沙星、复方磺胺、庆大霉素等耐药率上升。结论 发热是甲型副伤寒主要症状, 但无特异性, 相对缓脉、表情淡漠、玫瑰疹、肝脾肿大等特异性较少见, 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氯霉素仍为治疗甲型副伤寒的一线药物。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药敏试验

参考文献

[1]周建芳.甲型副伤寒1023例临床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 36 (2) :114.

[2]孔繁林, 储从家, 管新龙, 等.3556次临床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分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5, 17 (1) :61-64.

[3]王迎秋.昆明地区甲型副伤寒临床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8, 14 (5) :80.

[4]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编辑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5, 14 (3) :7-12.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病例对照调查

根据传染病诊断标准, 调查对象选择在高虹镇范围内, 6~7月期间发病, 经实验室确诊 (病原学阳性) 的甲型副伤寒病例。在病例住家附近, 选择与病例性别、住址、单位相一致, 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 既往未曾感染过伤寒、副伤寒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本次调查共完成病人及对照组各70例。

1.1.2 回顾性队列研究

以高虹镇所在地为暴露组, 选择与高虹镇一山之隔的杨岭办事处 (镇) 为非暴露组, 该镇当地地理特征, 生活习惯, 市政设施, 外来人员构成及来源地与高镇基本相同。

1.2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调查,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 根据统一的调查表, 对病人及对照组开展面对面调查。

1.3 调查内容

采用统一编制的《副伤寒高危因素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开展调查。调查内容除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外, 重点调查引起此次副伤寒流行的高危因素, 包括可能的传播途径及人群感染甲型副伤寒的主要危险行为习惯:如在外就餐情况、饮食饮水习惯、生活与饮用水情况、与病人接触情况等。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 将调查表内容录入, 利用SPSS12进行相关高危因素的统计指标分析, 采用χ2检验比较病例与健康人群之间高危因素的差异, P值小于0.05表明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本次疫情共报告确诊甲型副伤寒病人411例, 报告罹患率达934.09/10万, 远高于当地历年发病水平。其中男性241例, 女性170例, 男女之比为1.42∶1, 发病高峰为7~8月份, 两月合计病人295例, 占发病总数的71.78%;职业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 发病295例, 占发病总数的71.78%, 其次是农民, 发病93例, 占22.62%;发病年龄以20~39岁为主, 占65.45%。主要症状为高热, 一般为39℃~40℃, 其中体温最高达41℃, 热型以稽留热为主, 发热时间持续2~5天;伴食欲不振及腹泻症状, 个别病人还伴有肠出血等并发症。

2.2 病例对照

2.2.1 均衡性分析

共调查病例70例, 其中男性患者40例, 女性患者30例, 平均年龄为27.3±10.78岁, 对照组调查70例, 其中男性41例, 女性29例, 平均年龄为27.8±10.67岁。经检验, 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男女比例 (χ2=0.029, P=0.864) 和年龄 (t=0.283, P=0.777) 无统计学差异, 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均衡性较好, 有可比性。

2.2.2 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涉及共16项高危因素, 单因素分析得出3项因素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分别为“以集中式供水为洗漱用水” (χ2=4.200, P=0.015) 、“中餐在外就餐” (χ2=4.972, P=0.016) 、“吃水果前用水冲洗” (χ2=3.732, P=0.039) , 除 “中餐在外就餐”一项OR值的95%可信区间跨度太大, 可信度不足且频数过小外, 其余均可认为是本次疫情的可疑危险因素, 详见表1。

2.3 回顾性队列研究

选择了非暴露于同一水源, 而其它特征与高虹镇相似的杨岭办事处 (镇) , 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从2007年1月1日至8月3日, 高虹镇共报告甲型副伤寒病例152人, 杨岭共报告甲型副伤寒病例5人。暴露组 (高虹镇) 的发病率为644.07/10万 (152/23 600) , 非暴露组 (杨岭办事处) 的发病率为166.67/10万 (5/3 000) , RR=3.88 (1.59~9.47) , 可认为高虹镇集镇所在地水源与当地的副伤寒疫情有较强的关联强度, 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R%为74.07%。

3 讨论

高虹镇是当地生产节能灯的工业大镇, 外来工较多, 数量是常住人口的3倍。当地公共卫生设施落后, 未开通市政自来水, 也无市政排污设施, 居民日常用水主要为集中式供水, 水源来自村边溪边浅井。由于人口的剧增, 增加了供水的压力, 大部分居民房前有自备浅井, 在供水不足时补充使用。集中式供水在供给农户使用时虽经过消毒, 但对水样检测结果提示消毒效果不佳。根据前期对病例的个案调查, 结合伤寒疾病的流行特征及当地的历史疫情, 本次调查制定出总计16项可能引起本次伤寒流行的危险因素。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2项危险因素有意义。进一步分析, 均与日常生活直接接触受污染的水有关, 提示本次疫情为水源受到致病菌污染, 而水源消毒效果不佳, 居民日常生活使用不安全水而发病, 回顾性队列研究证实这一结论。

本次调查中, 对照的选择标准为“与病例同性别、同镇 (村) 或同单位、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 既往未曾感染过伤寒、副伤寒的健康人”, 可能存在偏倚, 由于引起本次疫情的高危因素为污染的水源, 病例与对照均暴露在同一水源下, 而副伤寒的潜伏期较长, 对照组可能为潜伏期病人或健康带菌者, 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是本次调查的缺陷。

近年来, 杭州市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主要以水型传播为主, 疫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及城郊结合部, 如2001年桐庐深澳镇伤寒暴发疫情[1], 2004年西湖区横街村副伤寒暴发疫情[2]等。这些地区市政设施差, 大多没有接通市政自来水, 也无排污设施,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易造成水型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与浙江省内台州及宁波等地引起甲型副伤寒局部流行的主要因素为饮食行业的污染和贝类食品的生吃习惯[3]不同。

本起疫情可以给我们几点警示:①必须加强农村的公共卫生基础建设。近年来杭州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 但一些地区 (农村及城郊结合部) 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工厂污水、生活污水和粪便未经任何处理, 均直接排放到河道、溪流, 污染水源。②要加大农村改水力度, 提供安全饮用水。近来来, 杭州大部分农村已由分散式供水改为集中式给水, 但许多地方忽视水源保护与消毒工作, 饮水未经过任何消毒处理或消毒效果不佳, 一旦水源受致病菌污染, 极易造成各类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4]。③以多种形式加大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个人卫生习惯差、文化素质低等特点, 可通过电视媒体、发放宣传画册、编制通俗易懂的标语等方式,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孙昼, 邓晶, 俞月芬, 等.一起伤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03, 15 (5) :24.

[2]崔威武, 邓晶, 黄诚孝, 等.一起饮用水源污染引起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 2006.21 (1) :16.

[3]龚震宇, 柴程良, 陈恩富, 等.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概况与防制对策[J].疾病监测, 2006.21 (1) :13.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篇3

关键词:柴鸡,伤寒型,沙门氏菌,诊疗

2015年怀安县六屯乡六屯村董某从北京某种鸡场进雏蛋鸡2800羽, 饲养了3d, 即3日龄时出现死亡, 左卫镇四屯刘某进雏鸡1000羽, 12月23日出现死亡, 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头颈、闭眼呆睡、不愿走动、拥挤压堆、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 排便发出尖锐惨叫声, 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而死亡, 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疾病流行概况

12月20日六屯乡六屯村董某购进鸡饲养至4日龄出现死亡, 每天平均32只, 共死亡500余只, 左卫镇四屯村刘某进雏鸡饲养至5日龄, 12月23日出现死亡, 共死亡200余只, 每天近20只, 共死亡10d, 用丁胺卡纳、庆大、氟苯尼考, 饲养户只用1次药, 认为控制不住, 去沙岭子农专看病, 共用去药费1200元, 期间共历时15d, 后变为笔者配的药, 笔者去诊断为此两种病, 用药5d, 控制了死亡。四屯村刘某发病第6天, 用药4d控制了死亡。

2 临床症状

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头藏颈、鼻炎瞌睡、不愿走动、拥挤打堆、腹泻排黄白色稀便, 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 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且发炎, 排便时发出凄厉尖叫声, 最后因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死亡。

3 剖检病变

肝充血肿大且呈条纹状出血, 且多数肝肿大都呈青铜色, 少数为土黄色或有坏死小结节, 卵黄吸收不良其内容物呈黄色 (如油脂状或干酪状) , 胆囊肿大, 脾肿大, 肾充血或贫血, 输卵管充满尿酸盐而扩张, 大肠及肌胃有坏死灶或小结节。盲肠中有干酪样物, 堵塞肠腔, 肺可见灰黄色结节或灰色结节, 心包积液, 心外膜有白色坏死小结节。

4 实验室检验

4.1 细菌培养

按照常规操作程序, 无菌条件下, 用普通营养基接种, 选择具有典型病变的肝、心包液、心结节、肺、肾、脾、卵黄内物37℃恒温培养24~36h, 长出灰白色半透明, 圆形凸起湿润边缘整齐的菌落。

4.2 细菌纯培养试验与药物敏感试验

(1) 用肉汤培养试管普通培养基和SS琼脂培养基分别接种37℃恒温培养24h,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见表1。

(2) 药物敏感试验:将上述生长的初代菌落及继代细菌在普通营养培养基上按常规方法接种市售药物纸片做药物敏感实验, 37℃恒培养36h后, 观察到下列结果, 如表2。

4.3 电镜观察

美蓝染色。用生理盐水稀释菌落, 滴两滴稀释液于载玻片上, 均匀涂抹用火焰固定, 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染色3min, 蒸馏水冲洗3次, 自然干燥后, 在高倍电镜下观察到两端稍圆的细杆菌。革兰氏染色, 用常规方法染色, 高倍显微镜观察到菌体呈杆状中等大小两端稍圆无芽胞, 无荚膜, 无鞭毛不运动的阴性小杆菌。

5 预防与治疗

5.1 预防

应首先考虑传染原、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其次是免疫与药物预防、环境卫生、饲养管理等。沙门氏菌主要通过种蛋带菌垂直传播, 同时个体间也水平传播的细菌性疾病, 还与饲养密度、卫生、饲料质量、舍温有直接关系, 关键是与种鸡沙门氏菌净化程度有关, 控制好舍温与湿度, 严格实行定期消毒制度, 保持饲料与饮水清洁, 同时应加强孵化场管理, 对种蛋严把质量关, 关键是种鸡场做好沙门氏菌净工作。

5.1.1 外部传染原

远离其他养禽场、屠宰禽场、居民区, 以防附近鸡场发病而传入。

5.1.2 内部传染原

及时挑出病鸡, 隔离饲养, 病死鸡应及时无害化处理, 搞好环境卫生, 勤出粪, 1日1次, 防止交叉感染, 1日消毒1次, 并作好灭鼠消除蝇蚊工作。

5.1.3 切断传播途径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与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每批出栏后彻底扫除杂物和垫料, 特别是机械性清除冲洗等, 可用3%的火碱水冲洗, 再用市售的消毒液消毒, 酸制剂 (过氧乙酸) 、氯制剂 (CLO2) 碘制剂、酪合物制剂、双链季胺类消毒剂交替交叉使用, 达到最好的消毒效果, 防止病原体对消毒剂产生抗药性。使用活疫苗当天不要消毒, 以免杀死活疫苗及影响其免疫应答的产生。每10天1次, 发病期1日1次。

5.1.4 保护易感动物

加强预防免疫。根据流行病学及本场发病实际情况, 做好免疫接种。疫苗剂量、免疫时间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制定最合理的免疫程序。

5.1.5 加强饲养管理

把鸡舍内通风换气与保温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加强通风换气, 减少有害气体对鸡的刺激, 尽量杜绝扬起尘埃, 减少尘埃飞扬, 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 饲喂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

5.1.6 合理用药避免出现抗药性

准确诊断,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用药、选用高敏或中敏药物、剂量足、时间够、用药时机恰当。可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用一些复合制剂抗病毒、抗细菌的中药制剂。

5.2 治疗

(1) 丁胺卡纳早上饮水, 氟苯尼考中午拌料, 头孢噻呋晚上饮水。

(2) 庆大早上饮水, 沙拉沙星中午拌料, 头孢噻呋晚上饮水。

(3) 沙拉沙星早上饮水, 氟苯尼考中午拌料, 环丙沙星晚上饮水。

(4) 用上丁胺卡那早上饮水, 大败毒散、复方黄芪多糖拌料中午拌料, 头孢曲松钠晚上饮水连用5d, 同时增加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力。

(5) 将有临床症状的病鸡挑出, 可肌注干扰素与5倍新城疫I系疫苗。庆大早上饮水, 银翘散拌料, 头孢曲松钠晚上饮水连用5d。

注释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篇4

本试验采用连续传代的方式去除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Vi抗原,再以原菌株和Vi抗原去除株分别接种小鼠,检测不同菌株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以期为丙型副伤寒的防控及其疫苗研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菌株

天鹅源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由西南民族大学动物医学实验室鉴定并保存。

1. 2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和SS培养基,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甘油营养琼脂培养基,由西南民族大学动物医学实验室自行配制。

1. 3 试验动物

体重为14 ~ 16 g健康昆明系医用级小白鼠,购自华西实验动物中心。经PCR检测其粪便沙门氏菌呈阴性,试验鼠饲养在严格消毒的鼠笼内,自由采食、饮水,每天定时更换垫料,攻毒前禁食8 h、不禁水。饲料、垫料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用常规方法对试验鼠的饮用水、饲料、垫料进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呈阴性。

1. 4 主要试剂

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购自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小鼠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和白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8ELISA试剂盒,均购自美国R&D公司。

1. 5 细菌培养及处理

将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菌株接种于甘油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培养,采用玻板凝集法用Vi因子血清检测Vi抗原,直到Vi抗原丢失[5,6,7],再连续传3 代,重复检测。

1. 6 攻毒菌液的制备

采用平皿培养计数法分别调整菌液浓度为8 ×106cfu / m L、8 × 105cfu / m L,同时配制无菌生理盐水。

1. 7 动物免疫和样本收集

选用体重为14 ~ 16 g健康昆明系医用级小白鼠,禁食、禁水4 h后随机分为5 组,每组21 只小鼠,其中BL1 组、BL2 组腹腔注射Vi抗原保留株,DS1组、DS2 组腹腔注射Vi抗原丢失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剂量均为0. 5 m L,具体分组及攻毒情况见表1。同时恢复供给食物和水。于注射2 d后按照24 h的间隔,连续采血7 d,每次每组取3 只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于传代培养; 迅速处死取血后的小鼠,分别取出肝脏、脾脏; 涂布SS平板,37 ℃ 培养24 h。

1. 8 血清中Ig M、Ig G、Ig A和CD3、CD4、CD8的检测

按照相应试剂盒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测。对得到的结果采用ELISA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 1 传代培养结果

细菌经营养琼脂培养基传4 代即得到Vi抗原丢失菌株。在甘油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后,Vi抗原得到保护,即得到保留株。

2. 2 分离培养结果

结果显示,从肝脏和脾脏中均分离得到两种菌株,说明感染试验成功。

2. 3血清中Ig M、Ig G、Ig A和CD3、CD4、CD8的检测结果

免疫后,所检测的指标在检测期内均高于对照组且呈上升趋势,其中CD4、Ig M和Ig A的变化较为突出。试验组CD4含量在免疫后第8 天均达到峰值,即DS1 组为1. 07 U/m L,BL2 组为1. 25 U/m L,DS2组为0. 62 U/m L,BL1 组为0. 80 U/m L; 而Ig M仅BL1 组在免疫后的第6 天表现出明显差异,含量为0. 93 μg / m L; Ig A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免疫后第9天仍在增加,具体见图1。

3 讨论

Ig G是动物自然感染和人工主动免疫后,机体所产生的主要抗体,是动物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助力,同时也是血清学诊断和疫苗免疫后检测的主要抗体。在体液免疫应答中,Ig M最早产生,但持续时间短,因此不是动物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力,但由于它是初次接触抗原物质时机体内最早产生的抗体,因此在抗感染免疫的早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可通过检测Ig M抗体进行疫病的血清学早期诊断。Ig A对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等局部黏膜免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经黏膜途径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在细胞免疫应答中,CD3分子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TCR) 以非共价键形式形成TCR - CD3复合物,在TCR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D4分子是T淋巴细胞TCR - CD3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胞外区与抗原递呈细胞( APC) 表达的MHC - Ⅱ类分子结合,而胞浆区与P56lck( lck为淋巴细胞激酶) 结合,参与信号传导。CD8分子也是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可以增强抗原肽- MHC分子结合后的信号刺激。

本研究分别用Vi抗原保留和丢失的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小鼠免疫,检测血清中Ig M、Ig G、Ig A和CD3、CD4、CD8的变化,观察Vi抗原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用丢失Vi抗原的沙门氏菌免疫小鼠后比保留Vi抗原所产生的Ig M、Ig G、Ig A和CD3、CD4、CD8含量低。表明Vi抗原能够增加Ig M、Ig G、Ig A和CD3、CD4、CD8含量,这为丙型副伤寒的有效防控及其疫苗研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曾明.Vi抗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2,11(3):1-3.

[3]曹韫旭,温肇荣,陆徳如.伤寒菌苗的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2(4):161-166.

[4]扈晶,董勇前,吴朝今,等.宋内氏痢疾菌无毒株S7表达Vi抗原工程菌的构建[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24(4):1-6.

[5]滨野满雄.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Vi抗原的研究(一)[J].微生物学报,1955,3(2):111-125.

[6]滨野满雄,赵永林,周励.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Vi抗原的研究(二)[J].微生物学报,1955,3(2):127-135.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篇5

1 流行病学调查

某年某月2日晚7点左右,8人在某火锅店就餐。12~16h后,有5人陆续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其中2名症状较重,相继到医院就诊,经抗菌、补液治疗后,病情渐轻,2d后陆续出院,无死亡病例。

2 实验室检测

2.1 材料

(1)样本。患者肛拭4份、粪便1份、剩余菜品2份(仅剩麻辣牛肉片、泡菜)。

(2)培养基及试剂。碱性蛋白胨水APW、氯化钠结晶紫、SC、GN、4号琼脂、TCBS、三糖铁TSI及微量生化管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厂。诊断血清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2.2 检测项目和方法

霍乱弧菌按《霍乱防治手册》[1]进行,其余均按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2]《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准手册》[3]进行。

(1)霍乱弧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4]。用O1群和O139群胶体金检检测条(北京庄笛浩禾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生物试剂厂生产)现场测试粪便稀释样,结果均为阴性。所有APW增菌培养液做胶体金纸片快检也为阴性,同时转种4号琼脂平板,经分离培养,无可疑菌落生长,TCBS上也无典型菌落生长。(2)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验。

2.2.1 增菌及分离培养 所采样本分别接种SC、GN,按各自要求培养。转种SS、EMB,经培养,平板上有可疑菌落生长。在SS上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中心黑色;在EMB上菌落呈圆形、突起、光滑、湿润、无色透明。样本中除泡菜外,均有可疑菌落生长。挑选典型菌落转种TSI并作纯化培养。

2.2.2 革兰氏染色镜检为G-无芽孢杆菌。

2.2.3 生化试验[5] TSI上,斜面红色,底层黄色并产气,产硫化氢,有动力。IMVC(-+-+)、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尿素(-)、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符合沙门氏菌特征。

2.2.4 血清学鉴定 取纯培养物作血清凝集试验,沙门菌血清A-F“O”多价++++。

K抗原“Vi”:++

O抗原“O6”:+++“O7”+++

H抗原“Hc”:++“H1”++“H5”++

盐水对照–

2.3 结果

现场采集2份剩菜、4份肛拭、1份大便样本经实验室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菌落特征、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排除其他病原菌,判定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2.4 结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此次事件是由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3 讨论

沙门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极易污染各类食品,常常引起肠胃炎和细菌性食物中毒。调查检测期间,我们发现该火锅店菜品杂乱放置储存,部分肉类不太新鲜的问题,同时,部分顾客存在烫火锅时菜品未煮透即食,用筷子时生熟不分等不良卫生习惯。本次食物中毒提示我们应切实加强对餐饮火锅行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对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组织更多地卫生专业培训,树立健康安全的经营理念,提高卫生意识,购进新鲜菜品并分门别类存放管理。同时,多渠道广泛宣传食物中毒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推进全民健康教育,有效防止肠道病原菌感染,有效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霍乱防治手册[M].第5版.1999:45~48.

[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S].GB/T4789,2003:22~27,35~38,50~51.

[3]罗雪云,刘宏道.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手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34~42.

[4]刘红丽.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检验[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3):665~666.

[5]齐小秋.卫生部病原生物学检验教材编写组.病原生物学检验[M].2009:276~284.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篇6

1 材料

试验所用病料均采自扬州大学动物医院临床接诊病例,其中鹅18例,草鸡1例,鸭1例,高邮麻鸭1 例。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按通用的组方自行配制;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管和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购自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2 方法

2.1 细菌分离

2015年4—5月份,从临床上采集病禽的肝脏、脾脏、心脏等病料,无菌操作划线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上纯培养,37℃培养24~48 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取单个纯培养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细菌的形态及颜色。

2.2 生化试验

选用21种生化发酵管,取纯培养的菌落无菌接种于发酵管中,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48 h后观察培养结果。

2.3 特异性亲膜蛋白基因inv A的PCR鉴别试验

将分离细菌采用煮沸裂解法制备细菌基因组DNA模板,利用具有种属特异性的沙门菌亲膜蛋白基因inv A合成特异性引物[3],上游引物F:5'-TCG CAC CGT CAA AGG AAC CGT AAA GC-3';下游引物R:5'-GCA TTA TCG ATC AGT ACC AGC CGT CT-3',按照鉴别PCR方法操作进行PCR扩增,PCR总反应体系25μL:10×Buffer 2.5μL,d NTP 0.5μL,上、下游引物各1.0μL,Taq聚合酶0.25μL,超纯水17.75μL,DNA模板2μL。取PCR反应产物经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鉴定,预期目的条带大小330 bp。

2.4 血清学试验

取洁净玻片,加上少许沙门氏菌诊断血清,无菌挑取纯培养的单个菌落涂于玻片上,与血清混合均匀。2 min内观察有无凝集现象,根据鉴定出的O抗原和H抗原类型,查阅沙门氏菌抗原式确定菌型。

2.5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选用15种药敏纸片,包括头孢曲松、氟苯尼考、美洛西林、多黏菌素B、诺氟沙星、多西环素、新霉素、丁胺卡那、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挑取纯化后的菌株,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涂布均匀,用无菌镊子夹取药敏纸片贴于平板琼脂面上,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溶血情况,测量抑菌圈的直径。结果判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9年公布的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菌分离结果

在麦康凯平板上细菌均生长良好,形成无色、光滑、圆形小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直杆菌,细菌多散在或成对。从病料中分离得到的21株细菌分别命名为S1501~S1521,其中S1501来源于鸡,S1507和S1521来源于鸭,其余均来源于鹅。

3.2 生化试验结果

分离菌生化培养24 h后,21株分离株均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甘露醇,不发酵乳糖、蔗糖,鸟氨酸、赖氨酸、甲基红(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7株能产生H2S,2株不能分解麦芽糖,生化试验结果符合沙门氏菌的特性。

3.3 特异性亲膜蛋白基因inv A的PCR鉴别试验结果

将分离菌模板DNA经PCR扩增后用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样品扩增出预期为330 bp的条带,确定21株分离株均为沙门氏菌。

3.4 血清学试验结果

21株分离菌的血清型为1,4,5,12:i:1,2,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原模式一致,鉴定分离株均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3.5 药敏试验结果

应用15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表2。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新霉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的抑菌作用较强,所有受试菌株均对其高敏;14.28%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美洛西林耐药,19.05%的菌株对多黏菌素B耐药,23.81%的菌株对头孢曲松耐药,28.57%的菌株对多西环素耐药,42.86%的菌株对链霉素耐药,47.62%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0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出现多重耐药性。

M.DL-500 Marker;1~2.阴性对照;3~4.样品;5.阳性对照。

%

4 讨论

1)从临床送检样品中分离得到的21株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均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自然感染宿主是畜禽类动物,主要引起感染动物的胃肠炎型及败血症型症状,近年来发现其感染宿主范围在不断扩大。本研究中送检的禽类病料来源于扬州及周边城市,剖检病例均有明显的肝周炎、心包炎、气管炎等症状,分离到的2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有18株来源于鹅,1株来源于鸡,2株来源于鸭。通常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多发生于鸡群,但本次研究发现鹅的感染率最高,这与扬州地区的气候及畜禽养殖情况密切相关。南京、扬州及周边地区鹅的饲养量较大,且2015年4—5月份雨水较多,环境中易滋生病菌,加之养殖场卫生管理不到位,使发病率大幅上升。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发病率居沙门氏菌的首位,可导致食物中毒等,致病能力强,因此防控该病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副伤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我国流行的情况也很严重,尤其在扬州地区,鹅的食用量很大,因此对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鹅进行卫生监控及疾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2)长期以来,针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的用药情况不同,使其耐药性逐渐上升[2],耐药谱差异性增大,多重耐药菌株数量增多。在本研究中,沙门氏菌分离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的耐药性很强,对新霉素、丁安卡那、卡那霉素则高度敏感,所有菌株均高敏。同时10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出现多重耐药性,3耐及以上耐药率达38.09%,5耐、6耐、7耐均只有一株。根据药物的不同敏感程度,临床上建议合理使用新霉素、丁安卡那及卡那霉素等药物,并配合使用维生素,以增强机体抗病力,从而有效地防治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降低发病畜禽的死亡率。此外,当抗生素广泛使用时,在其选择性压力下,抗生素耐药性会迅速上升[4,5],因此建议不要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

当前细菌耐药性是一个世界难题,由于沙门氏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而且可以对不同药物同时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增大畜禽生产成本,同时残留在畜禽体内的大量抗生素最终会影响人类健康。而耐药性的研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物乱用等问题,因此必须规范药物使用制度,制订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如禁止氯霉素用于食用动物等。

参考文献

[1]MASATO A,MASAHIRO K,TAKETOSHI I.Rapid identification of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s,Typhimurium,Choleraesuis,Infantis,Hadar,Enteritidis,Dublin and Gallinarum,by multiplex PCR[J].J Microbiol Methods,2011,85(1):9-15.

[2]潘渭涓,陈祥,王晓泉,等.1993—2008年禽源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7):630-6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聚合链式反应法:GB/T 28642—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DARGATZ D A,FEDORKA-CRAY P J,LADELY S R,et al.Prevalence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Salmonella spp.isolates from US cattle in feedlots in 1999 and 2000[J].J Appl Microbiol,2003,95(4):753-761.

上一篇:钢结构变形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