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统计经济分析报告

2024-09-13

乡镇统计经济分析报告(共8篇)

乡镇统计经济分析报告 篇1

乡镇统计分析报告

(一)一、总体情况

两镇总人口为81070人,2007统计年度(2006、10—2007、9)实际出生708人,出生率为8.73‰,其中,一男孩273人,一女孩208人,一孩性别比为97.5;二男孩92人,二女孩55人,二孩性别比为167.3;多孩共8人,男、女各占一半。政策外出生总数为91人。

而同期报表显示:出生为663人;一男孩267人,一女孩207人,一孩性别比为98.9;二男孩80人,二女孩46人,二孩性别比为173.9;多孩7人,男、女孩分别为4人、3人。

在政策外生育的91人中,属非法婚姻生育和早育的一孩39人,占42.9%;二孩44人,占48.4%,其中一男户超生(含抱养)29人,一女孩户抢生或超生15人;多孩8人,占8.8%,其中,有男有女户超生5人、两女户超生3人。

二、情况分析

1、政策外生育控制力度弱、效果差。被调研的两镇地处淮河以南,乡镇经济和群众家庭收入相对较好,人口计生工作也均处于我市乡镇前列,但政策外生育率仍高达12.85%,除表明群众超生意愿十分强烈外(尤其是有5户属于有男有女户超生多孩),也说明这两镇对政策外生育控制力度仍不够理想。

2、人口出生瞒报、漏报现象严重。2007统计年度两镇瞒、漏报出生人口45人,漏报率为6.4%(在全市处于中游偏下水平,少数乡镇漏报率长年在10%以上,甚至高达20-30%),其中政策外一孩39人,瞒漏报12人,政策外二孩44人,瞒漏报高达21人,多孩8人,瞒漏报1人。瞒、漏报现象存在原因,一是基层(村、乡两级)工作作风不实,因人口流出等原因,对出生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准确;二是迫于市、区两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中政策符合率下限指标和实施倒扣分等因素的压力,不敢或不愿意据实上报而有意瞒报。

3、生育二孩性别选择现象明显。无论是从当时的统计报表还是事隔一年之后的回溯性摸底情况均可看出,二孩性别比严重失常,说明性别选择现象在现阶段较为普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淮河以北地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这两镇同期 “两非”案件突破例数却基本为零。

4、超生事实多发生在流出期间的说法缺乏必要依据。两镇政策外生育的91人中,除抱养的8人、在外地出生的19人外,其余64人(占70.3%)均在本市范围内出生,且多数在本区范围内,说明村、乡两级管理不细致,很多政策外生育的事实就发生在管理者的眼皮之下。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尤其是村支两委成员的国策意识教育,强化对人口计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督促其切实担负起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人的责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必须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要前提。

2、加大对广大育龄群众的计生政策宣传,力促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早育事实的发生多数与村、乡两级干部上门开展针对性宣传不够有很大的关联性,如基层干部能改变泛泛宣传为针对性上门宣传、提醒,在适龄青年家长的配合和帮助下,多数早育现象将不会变成事实。

3、坚持依法行政,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违法生育行为所需承担的法律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但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超生户缴纳的社会抚养费均达不到《条例》规定的下限,超生成本低廉,使一些原本对超生后果有所敬畏的群众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动摇或直接加入到超生行列。

4、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选择性别生育行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势头,淮河以南乡镇要争取“两非”案件突破。

5、大力改革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将基层注意力和着力点引向控制政策外生育、维护良好生育秩序之轨道,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迈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坚实步伐。

乡镇统计分析报告

(二)统计工作是国家了解掌握国情国力,各级领导实现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依据,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20xx年我镇统计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统计局的正确引导下圆满完成了。20xx年即将结束,为了在今后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找出不足,现将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回顾,做个分析报告:

一、20xx年我站在各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完成20xx年定期报表的报送任务,对各套报表做到按时、按质、按量上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各项统计指标都请农科部门、兽医部门等数据评估领导小组进行评估,征求主要领导意见,以求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认真完成三项调查工作。即劳动力抽样调查、人口变动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顺利地完成此项调查任务。

3、认真完成统计历史资料上账工作,我镇的统计历史台账自1980年起,在老一辈统计工作者的不懈坚持下,一直保持着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我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将自2001年起新的又一个十年的台账继续上账。

4、认真抓好“十五”期间统计图表上墙工作。在今年10月份,我及时地将20xx年的各项数据整理上墙,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5、认真做好20xx年度内政务公开工作,至今,共公开统计站政务三期。

6、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认真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开展做好前期工作。

7、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协助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二、一年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统计资料的信息服务工作表现被动。开展统计信息服务是搞好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我镇统计工作只有一人专职,精力有限,在开展统计分析和信息服务方面显得被动。

2、对村级业务人员没有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村改以来,村干部思想变动较大,业务人员变换较大,业务素质不尽相同。村级报表迟报现象屡有发生。对此没有建立系统的管理方式,仅仅只是靠统计人员苦口婆心地讲解,对村级业务人员的业务监督力度还有所欠缺。

3、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做的还不够。我站由于人手较少,工作局限于见子打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中。在“创新”上下的功夫不够。

4、统计业务培训抓得不够,在统计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学习不够,有部分统计人员业务不熟、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

5、村级换届后,统计资料管理混乱,有的不全。统计资料的归档工作做得不够,应督促好他们尽快地统计资料归好档。

6、村级历史台帐不完善。应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7、充分发挥统计服务功能有待提高,统计人员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等,与领导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三、20xx年的工作打算。

1、持之以恒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工作作风。对20xx年的各套报表做到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不拖全区后腿。

2、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对农业普查业务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力争每一个业务人员都有过硬的业务素质。

3、加大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搞好统计法制宣传,用法律法规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制意识。

4、坚持优良传统,加强学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统计工作之中,做好20xx年的统计历史台帐上帐工作;做好20xx年各项指标数据的图表上墙工作。

乡镇统计经济分析报告 篇2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对统计资料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在日益提高,统计工作也在从 “事后总结”向提前指导、预警分析和专题性调查转变,统计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目前如何切实做好统计工作,显得相当重要。本人认为,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决策、民众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从 “四个强化”入手,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全面提升统计能力。

1 强化时效性,及时准确报送统计数据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配备了专职统计人员,大专文化程度,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有独立的办公室,统计人员坚持努力学习掌握应用统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发挥统计服务职能,为全乡的经济建设和领导宏观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乡统计站已配备了统计专用计算机设备,打印机一套,并实现联网。建立了完备的统计台账,整理以前的统计年报的电子台账和原始资料,统计档案资料仔细整理,及时归档,认真保存,确保历史档案资料万无一失。

不折不扣地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做好与市统计局、县经济部门、各镇( 办) 及企业的衔接和沟通,报送数据要及时,报表数据客观准确,提高公信力。及时把市、县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逐一罗列、分析,让县委、县政府全方位了解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要开发启用统计资料库,办好统计信息网,及时发布统计公告,提高为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

2 强化优质服务,大力开发统计信息资源

统计工作情况统计数字的准确、及时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为此,乡统计站严格实施 《统计法》,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提高对报表、送表制度的认识,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及时准确地上报各项统计资料和统计报表。根据县局要求制定了有关统计档案管理制度、微机使用与管理制度、报表报送制度、统计业务培训制度、统计办公室工作制度、统计工作人员守则、统计职业道德等制度。

我们明确了村统计员,建立通讯录,并每年对他们进行培训,学习有关统计法规和业务知识,增强他们的业务水平。保证各项常规统计报表的及时准确上报。常规性报表包括农业方面的春播秋冬播面积、全年播种面积、夏粮秋粮预实产表、全年产量、畜牧业报表等; 工业报表包括产值、利税、固定资产投资其他报表包括劳动力报表、商业报表及年报表等。这些报表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经营和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是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政策的源头数据,为确保数据的准确及时,采取实际调查和单位报表相结合的方式,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坚决依法统计。实事求是地做好抽样调查工作。

充分利用拥有大量统计信息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水平,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及时的 “信息服务”。认真做好统计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时效,改进信息工作方式,疏通信息报送渠道,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强化统计预警预测功能,紧密跟踪、准确反映当地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定期向党政领导和各部门报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 《统计月报》。二是加大统计资源开发力度,提供全面细致的 “分析服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定量分析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及重大问题、重要课题的分析,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文章。加强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的统计调查,真实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要求,提高为党委、政府宏观调控的服务水平。

为领导决策服务情况为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乡统计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到工业企业和村以下及个体工商户帮助和指导统计工作,积极协调乡直有关部门的工作,严格按照有关统计法规,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数出一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强化服务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监测质量,提供准确的 “数据服务”,统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针对博罗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对月、季、年度经济形势的监测预警工作,让县领导及时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坚持统计调研与统计服务相结合,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热点,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把数据诠释成文字,形成观点,把观点提炼成真知灼见的工作发展的思路或改进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隐患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统计监测预警,通过调研写出有见地、有分量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同时,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围绕群众和领导关心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信息报送; 力所能及地开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居民生活、资源消耗以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

在人员、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扶持,确保能够履行综合统计的职能。各级统计部门要多培训基层统计人员,从统计法规政策到业务知识,制定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制度,在统计中学以致用,确实让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统计部门要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把统计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完成,而不是仅限于统计报表的完成,确实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政策依据。

4 强化依法统计,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依法统计有双重含义,一是要求全社会依法配合支持统计工作; 二是要求统计工作自身必须严格依法做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质量。为此,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坚决做到应统尽统,核实瞒报、虚报,查处迟报、拒报,敢于负责,排除干扰,最终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真实反映社会,优质服务决策”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统计工作只有充分利用职能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功能作用,才能为博罗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总之,统计在市场经济及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各行各业的情况统计为党委、政府正确把握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党和国家制定的长期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基层的统计部门,振奋精神,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权威性,全力做好领导的参谋,确实让统计工作在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帆云.试论乡镇基层的农业统计工作现状[J].农业与技术,2015(15).

[2]魏德凤.我国农经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29).

[3]苏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36).

[4]乐水芬.论如何搞好农业统计工作及其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

乡镇统计机构建设的基本走向分析 篇3

关键词:乡镇统计机构;基本走向;独立性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群众生活、科技、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都涌现出很多新问题和新事物,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乡镇统计机构必须提供更加详实的数据资料,作为研究机构和政府决策部门的决策依据。作为我国农村统计资料的一个重要来源,乡镇统计的质量对我国三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乡镇统计机构要把握正确的发展走向。

一、继续保持乡镇统计机构的独立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乡镇统计作为国家统计基础的地位并未改变。乡镇统计机构不仅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承担乡镇地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日常统计业务和临时统计业务,而且还必须承担重大事件、政权建设方面的日常和临时统计业务,以及乡镇社会中其他方面的各项统计业务,例如社会保障、治安、人口等等。乡镇统计机构不仅要负责日常的全面报表性统计调查业务,而且还承担着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工作。其不仅必须对统计资料、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进行上报,还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乡镇统计机构还承担着对村组户、乡镇企业和其他单位进行统计执法、统计检查、统计培训和统计指导的功能[1]。

乡镇统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统计资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胜任技术性工作。由于统计资料、统计报表和统计调查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开展的,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日常性,必须以上一级统计为基础来开展工作,对统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乡镇统计人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该项工作。而且乡镇统计与上级统计部门具有紧密的联系,乡镇统计人员要与县级统计部门、企业、站所和基层村组进行广泛的联系,包括应接检查、业务指导、学习培训、报表领送等等。

乡镇统计机构的业务和职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该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乡镇统计机构的独立性,从而保障乡镇统计人员的稳定性、工作的连续性和业务技能的连贯性,保障乡镇统计机构与上下级的贯通性。

二、积极加强乡镇统计机构的建设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乡镇统计机构承担着繁重的统计任务,不仅要承担日常统计业务,还要承担很多临时性的统计业务,例如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全省百村调查、农村低收户调查、农村社情调查、百岁老人调查、土地流转调查、劳务输出调查等等。这些临时性统计业务大多要靠乡镇统计机构来完成。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调查任务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业务调查职能,巩固政府统计的管理职能,积极加强乡镇统计机构的建设,强化乡镇统计机构的职能,使乡镇统计机构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统计业务[2]。

三、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规范性

乡镇统计机构对于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观念中,县级及以上政府对乡镇统计的需求程度大于乡镇政府,统计数据对乡镇政府的影响作用较小,乡镇政府的决策参考数据则往往来源于调度检查和日常检查,这也导致乡镇政府对乡镇统计机构的重视程度不足,乡镇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得不到乡镇政府的重视,工资标准较低,甚至存在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乡镇政府往往抽调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去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乡镇统计机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乡镇政府要进行科学决策,开展战略性的思考规划,就必须掌握详实、真实的统计数据,这就对乡镇统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乡镇统计机构要保障统计资料分析的科学性、统计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统计体系建设的规范性等等。乡镇统计机构是县级统计体系的基础,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府对乡镇统计机构的重视,从全县的长远发展角度推动乡镇统计建设[3]。

四、不断加强乡镇统计力量

正是由于乡镇统计机构承担着非常繁重的统计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强化乡镇统计机构建设、不断加强乡镇统计机构的力量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乡镇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乡镇统计机构工作规范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乡镇统计机构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新的统计项目和统计内容也在不断出现,乡镇统计机构面临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必须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改进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

近年来,我国乡镇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统计数据的质量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这也说明乡镇统计机构本身以及上级部门对乡镇统计机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不足,没有对我国统计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贯彻。

五、结语

在乡镇统计机构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贯彻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规范性,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乡镇统计机构的工作能力,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胡荣华,刘光平,李红.江苏昆山市乡镇统计调查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12).

[2]杨立勋,申思.中国地区乡镇统计建设水平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0(23).

平塘县乡镇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篇4

乡镇统计数据质量不高,乡镇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下降,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整个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某种程度而言,已成为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进一步摸清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分析归纳目前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完善乡镇统计工作,改革乡镇统计工作制度和调查方法,理顺统计资料报送渠道,确保统计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已至关重要。

一、乡镇统计工作的基本现状

(一)乡镇统计机构及人员设臵情况。2011年,全县19个乡镇均设立有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但基本都是”一套人马,多块牌子”,且多数乡镇统计机构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四无”的空壳机构: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人员均为兼职统计员,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没有相应的办公场所和条件,没有必要的办公设备,与没有设立统计机构的乡镇在基本上无任何区别。

全县乡镇共有兼职统计人员19人,兼职统计人员分别挂靠在乡镇党政办公室、人大办、信息办、财政所和农技站、农经站、农推站、农机站等乡镇机构。

(二)乡镇统计工作管理模式。现行管理架构是乡镇统计工作没有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只有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工作联系主要体现在业务培训、工作指导和报表任务的布臵收集。由于乡镇统计人员的人事管理在乡镇,工作经费由本级财政负担,县级统计局对乡镇 统计工作没有业务经费和人员上的掌控权,导致县级统计局在乡镇统计工作和人员管理上没有发言权或建议权;同时,受工作经费的制约,县级统计局对乡镇统计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工作逐年减弱,甚至没有进行。

(三)乡镇统计人员队伍现状。由于乡镇统计工作基础薄弱,地位比较低,没有必要的工作经费和技术手段作为支撑,没有强有力的手段稳定乡镇统计人员队伍,导致乡镇统计人员队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统计人员兼职过多,多数人员身兼数职,有本职工作、中心工作、包村任务等等,统计工作被视作副业,真正从事统计工作的时间并不多;二是人员变动频繁,虽然《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规定乡镇统计人员的变动,应向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但在实际工作中基本没有执行,乡镇往往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对统计人员进行配备和调动,有的乡镇对统计人员一年一换,有的几个月一换;三是统计工作专业性强,统计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县级统计局的统计业务培训又跟不上,有的乡镇统计员甚至连统计指标都看不懂;四是由于乡镇统计工作条件艰苦,待遇极低,乡镇统计员没有加班补助和岗位补贴,对统计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想干、不愿干、不认真干统计工作,是乡镇统计人员队伍中最普遍、最现实的问题。

(四)乡镇统计报表工作量。从平时收集和这次调研的情况看,乡镇统计主要是以农业统计为主,主要统计农业产值、生产条件、主要农产品产量、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情况、耕地面积等。不包括大型普查和一次性调查,乡镇统计年报共有18张基层表,56800个指标,季报有4张基层表,980个指标,定期报表有7张基层表,3920个指标,存在报表过多,指标庞杂,准确性难以保证等问题。

(五)乡镇统计数据的采集方式。目前,全县乡镇一级统计数据的采集仍然采取全面统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村统计员采集填报,乡镇统计人员汇总上报;二是乡镇统计人员直接采集并汇总上报。

村统计员采集填报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村统计员多由文书或会计兼任,由于农村劳动力中年轻和有文化的大多外出务工,村统计员普遍存在年老体衰和文化偏低的现象;二是没有报酬等原因,导致村统计员没有责任心,上报的报表普遍存在质量问题。

乡镇统计人员直接采集并汇总上报,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只重视数据结果,不重视数据产生的过程,导致一些乡镇统计人员看领导脸色行事,编造统计数据,或参考上级部门的计划数和调控数上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二是由于乡镇财力弱,没有经费,硬件设施跟不上,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差,加上乡镇统计人员自身的原因,数据采集非常困难,质量不高,乡镇统计源头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也有个别乡镇的统计人员在实践中逐渐摆脱全面统计的束缚,探索调查加推算的方法。如苗二河乡的统计员,由于从事统计工作时间长,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统计调查能力,加之乡领导比较重视统计工作,给统计员安排的中心任务少,在时间、经费和交通工具上提供一定的保障,统计员可以经常深入村组和农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注意收集、调查统计基础资料,同时从财政所、防疫站、农经站等相关部门取得有关数据,加以推算。通过调查推算的数据,虽然不能做到绝对准确,但也基本能反映经济发展趋势。

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乡镇基层统计工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乡镇统计人员流动性大,更换频繁,乡镇人员编制紧张。随着乡镇综合改革的深入,19个乡镇兼职统计人员大多挂靠在乡镇党政办、信息办、经发办、财政所和农技推广中心等乡镇机构,这些分属于不同部门的兼职统计人员既不便于县统计局统一进行管理和业务培训,更不便于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职能,容易受部门因素的影响。

乡镇工作条件艰苦,人员流动轮换频繁,再加之各乡镇政府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随时更换、调动统计人员,造成统计队伍不稳定。有些乡镇一年要更换统计人员三、四次。乡镇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严重影响了乡镇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连续性,造成新老统计人员交接不清,统计资料丢失,统计数据前后衔接不上等严重后果。

(二)乡镇统计人员兼职多,新手多,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全县乡镇统计人员均为兼职人员,这些兼职统计人员,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有的是刚参加工作的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既没有评估本辖区经济数据的能力,更无法对村、居委会上报的生产及居民生活等经济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准确判断。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承担包村、计生、秋种等中心工作,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兼顾日益繁重的统计数据采集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充裕的时间实地调查收集或核实数据,迟报、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资料等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工作时间没有保障,工作精力投入不够,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数据质量就很难保证。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乡镇统计人员政治地位低,待遇差。部分乡镇反映,一些统计人员一直没有干部身份,从事统计工作名不正、言不顺,开展统计工 作有畏难情绪。统计部门是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其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像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能为政府增加收入,提供资金。统计只生产数字,在一般人眼里,无需求助统计部门,对统计部门安排的工作也无心去做,更懒得去做。统计人员布臵的报表,有的应付了事,有的甚至不搭理。尤其在乡镇,催报报表困难更大。抽样调查,企业不愿协调配合,入户登记,居民冷嘲热讽的情况时有发生。统计工作又是劳神费力的工作,在当前财力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依靠地方财政拨付乡镇足够开展工作所需的统计经费根本不可能,有的乡镇连报送报表的差旅费、电话费、交通费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福利补助,严重挫伤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乡镇统计人员事务工作多,培训机会少。目前各种统计调查任务越来越多,统计指标越来越细,乡镇统计员一个人要负责所有专业的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上报,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接受专门培训、进修统计业务、调整知识结构的机会很少。除事务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外,乡镇统计人员培训机会少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培训经费缺乏,乡镇统计工作大多无业务经费;二是对乡镇统计人员的培训少,特别是统计业务知识培训少,往往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培训乡镇统计人员。

(五)基层统计经费紧张,行政事业费增加与业务工作增加不相适应。调研所到乡镇均反映,统计业务经费从上世纪80年代统计机构改革、经费上划后,20多年间基本上没有增加。由于工作量增加,物价上涨,当初核定的业务经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

由于我县尚处于“欠发达、欠开发”时期,财政比较困难,除一些比较大型的调查项目外,平时基本上很难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资金支持以 补充基层业务经费的不足。乡镇统计机构的经费更为困难,乡镇统计工作基本上无专门的业务经费。一些乡镇统计人员到边远山村开展工作,往往需要乘坐交通工具,有时还需要留宿,但相应的交通费、食宿费却无法报销,只能自掏腰包;同时,不少乡镇反映,农村住户调查经费太少,国家对农户的补贴标准太低,直接影响调查积极性,目前由于补贴太低问题,克度镇农村住户调查工作尚未落实。

(六)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滞后,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农村经济的新发展和多元化,要求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然而,多年来农村统计制度一成不变,上报时间、报表内容、填报方法仍沿袭老的一套模式。同时,现在使用的统计数据处理程序不统一,加大了基层统计人员应用上的难度,不利于各专业之间数据的整合。再就是统计数据处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目前,乡镇统计人员还有相当部分人员使用原始的算盘和计算器等手工计算工具,统计手段落后,效率低,跟不上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很难适应形势的需要。

(七)宣传力度小,调查对象配合差。调研所到的乡镇均反映,统计工作宣传力度很不够,特别是针对基层的宣传太少,社会上对统计的认识还很片面,调查对象的理解和配合较差,工作难度很大。

三、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建议

通过实地调研,深感我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非常薄弱,与日益繁重的统计工作任务越来越不适应,这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保证源头数据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一)切实解决乡镇有专人干事的问题

目前,全县19个乡镇都是由1名兼职统计员承担乡镇的全部统计工 作任务,而兼职统计员的编制相当部分是归属于其他不同的垂直管理部门,统计人员不但要承担乡镇统一安排的各项阶段性中心工作任务,由于自身职称、职务晋升、考核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这部分人自然要尽力做好所属部门安排的工作,其用在统计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难有保证。因为这样的现实,统计人员不安心统计工作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最近两年,相当部分乡镇统计人员更换频繁,有的一年更换4次统计员,上报报表有时连人都无法联系上,更不要谈数据质量了,人一换,原始资料的交接也出现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兼职统计人员承担日益繁重统计工作任务、难以保证工作质量的现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乡镇统计作为统计系统数据最初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好坏、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数据质量,导致统计数据失真,带来的后果必然会误导各级决策机构的正确决策,因此,加强乡镇统计工作,切实解决有专人干事的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解决这一问题中,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1、实行以县直管乡镇统计员的方式。县直管乡镇统计员有利的因素有:一是乡镇统计员能充分行使《统计法》赋予的独立统计调查权,由于人财物不受制于乡镇,其工作只对县统计局负责,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干扰统计数据的因素;二是有利于统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乡镇统计工作的质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三是县级统计局根据阶段性工作的需要,能够集中乡镇统计人员开展一些综合分析和大型普查的攻坚工作,以有效弥补县局人员不足的问题。

2、在乡镇设独立的统计人员编制(2万人以下乡镇1个编制、2万人以上乡镇2个编制),实行乡镇与县统计局双重管理的模式,以乡镇管 理为主,但人员调动必须征得县统计局同意。这样的方式,能相应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稳定性,保证乡镇统计工作的连续性。但这一方式也有其明显不足,主要是受干扰的因素未能从管理体制层面有效消除。

以上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迫切需要出发,第一种方式较为彻底,可能的情况下,应首选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也能解决有相对固定人员干事的问题,比目前的情况也有很大改进,这是退而求其次之选。

(二)改革目前农村统计全面报表模式,建立以县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制度

农村和规模以下企业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加重了乡镇统计工作的负担,这种大而全的统计方式,与现阶段的统计基础和人员力量严重脱节,与其在这种不切实际的大而全中苦苦挣扎,不如改成既能满足国家、县级需要,同时还能满足地、县级需要的以县为总体的抽样调查方式,因为把样本点搞准的难度和工作量,要远远低于全面搞准统计的难度和工作量,果真如此的话,不仅是乡镇统计工作者的福音,能够大大减少基层工作量,更是保证整个统计系统数据质量的有效之举。

(三)乡镇(包括直报企业)向县统计局上报统计资料,应全面推行电子表格代替现行的纸介质报表

我县县局的计算机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应该说基本符合要求,但恰恰在统计数据源头的乡镇(直报企业)统计工作中,计算机应用在很多乡镇和企业还是空白,纸介质报表的方式还一直沿用至今,这不能不说是统计工作的一大缺陷。在这方面,人事部门的干部报表和工资报表的上报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人事部门的基层报表,早在10年前就已全部 实现电子化,基层报表单位只有通过了计算机的审核校验才能生成上报报表,校验报表时出现的所有问题必须由上报单位自行解决后,初级汇总单位才可能接收到上报报表。同样是层层汇总,人事部门报表出现问题是解决在基层,而统计系统的报表问题却一直要累积到上级汇总单位。这样的现状,已严重制约了统计的发展,必须尽快加以改变,全面推行电子报表替代手工报表的模式。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县统计局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其从大量繁杂的数据录入中解放出来,从而腾出时间和精力做一些分析研究和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服务等方面工作,更重要的还能有效减少统计数据的差错率,达到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

(四)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正常的统计工作秩序

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地、县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从严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对虚报、瞒报、屡次迟报、拒报及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切实维护基层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让广大调查对象能如实、按时上报统计报表和配合统计调查工作,把基层统计人员从大量耗时、费力、无休无止的催收报表工作中解脱出来。依靠执法手段,规范统计行为,维护统计秩序,改善统计工作环境。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计指标体系、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化,要搞好基层统计工作,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必须加大基层统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一是县统计局应积极 向上争取,增加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基层统计人员,特别是乡镇统计人员的培训;二是县统计局利用现有的培训手段,针对基层统计人员,特别是乡镇统计人员的需要,增加我县县乡统计人员培训班次,持续开设系统的培训课程;三是向上争取,力争建立县地两级统计局基层统计人员工作交流机制,尤其是加强乡镇统计人员之间的交流,组织他们相互观摩学习,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统计事业的根基,是源头数据质量的关键,维系着统计事业发展的命脉。在现行政府统计体制下,乡镇统计工作因其承担相当部分原始统计数据的采集职能,决定了它是统计数据的重要源头,是防止统计数字虚报、瞒报和漏报,保证综合统计数据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实是这第一道关口却成了整个系统的薄弱环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今天,我们认真审视统计系统科学发展的关键点在哪里?毫无疑问,统计数据的源头就是我们科学发展的关键点,这是统计工作从下到上层层汇总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在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经济结构日益多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关注民生与社会和谐,统计对象日趋复杂的当今时代,统计系统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已成为决定统计系统自身能否科学发展,统计能否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准确决策依据的重大问题,从体制和机制上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乡镇统计经济分析报告 篇5

一、XX县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农机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管理,精心实施,大力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XX县自20开始推广,一年一个台阶,当前,在全县形成4处规模较大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兴隆镇兴隆社区600余亩,邢侗街道三官庙200亩,理合务镇刘鹅头村800余亩,临邑镇国寨村200余亩,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新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机52台,达到222台,保护性耕作面积19.8万亩。

通过与常规种植模式的地块相比较,示范基地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基地小麦与常规种植小麦相比抗干旱、抗倒伏,秸秆粗壮,穗大粒实,亩均增产30-50公斤;作业工序大大简化,由传统的四道工序合为一道,节省了作业成本;保护性耕作使得肥效利用率大大提高,比常规的种植模式节省肥料20%左右;保墒效果良好,每年节省灌溉一至两次,节省了水电费和人工费用。同时保护性耕作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升作用逐步显现:作业工序缩短,减少了劳动强度和作业用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土壤增加了的养分,改良了土质,培肥了地力,农田施肥量和喷药量有所减少,秸秆焚烧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条件

1、农民接受程度有待于提高。传统的耕作理念是精耕细作,农民在没有看到免耕播种的明显效果,没有充分认识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的前提下,要改变传统的耕作习惯是很难的。即使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有些农民由于传统习惯的因素,还是应用传统的耕作模式,不愿意接受保护性耕作新技术。

2、农机手积极性不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农机手的积极性是关键。当前XX县农村土地大多还是以一家一户种植模式为主,与大型保护性机械的推广使用存在矛盾。土地规模小,地块零散,造成机械化作业效率低,影响农机手收入,从保护性耕作中获得利益小,积极性难以提高。

3、示范基地数量少、规模小。全县只有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且示范基地面积小,示范带动作用有限。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保护性耕作不仅是一项增产增效的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能显著节本增效、充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机部门要树立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积极宣传引导,示范群众,政策引导、配套服务,使保护性耕作健康、快速发展。

2、争取党委政府、上级相关部门支持。要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把项目做大做强,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是关键。农机部门要积极宣传党委政策和有关部门领导,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出农机作业补贴等政策补贴,调动农机手的积极性,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

3、加强培训指导,调动农民积极性。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宣传演讲等多种形式,引导、说服广大群众转变传统的耕作观念,形成保护性耕作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舆论氛围。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广泛宣传全覆盖,宣传多样求实效”的原则,把保护性耕作宣传到千家万户,宣传到田间地头,提高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全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 篇6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所以要正确使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有效提取信息是生活中决策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的发展程度以及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研究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有必要。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三个重要的分析方法。本文针对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地区外)的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和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二、文献综述

目前,针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很多,随着研究地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定量方法被引入进来。吴玉鸣在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行政区划的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提出实施第三产业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梁晓俐对全国30个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根据因子加权综合得分进行分类排序,得到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地域分布。这几篇文章都只是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并没有很好地进行分类,不利于看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情况。陈佳、吴润衡、刘喜波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针对200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地区外)的26个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王维、李仕明、肖磊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这几篇文献使用的数据都已经比较陈旧,不能反映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文对全国2006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所选的经济指标做因子分析,科学有效地缩减指标规模,得出三个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共因子,再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各地区经济发展层次分布状况,最后用判别分析方法看所选方法的判断准确性。

三、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了2005年全国地区23个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06》):年底人口数(万人);就业人员(万人);职工人数(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商品房销售额(万元);竣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房屋住宅销售面积(万平方米);职工平均工资(元);旅游外汇收入(百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各地区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各地区货运量(万吨);各地区客运量(万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元);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元);城镇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亿元);农村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外商投资总额(亿美元);税金总额(万元);利润总额(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

四、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一)对原始数据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1、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见表1)。KOM值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越逼近于1,表示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本样本的KOM值为0.792,适合因子分析,而且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而且,Bartlett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也说明适合因子分析。

2、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利用SPSS提取了三个因子,因为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为了使因子更具直观含义,所以运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因子1包括年底人口数、就业人员、职中国集工人数、地区生产总值、房屋住宅销售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地区货运量、各地区客运量、城镇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农民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利润总额和工业增加值,主要反映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可以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因子2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商品房销售额、竣工房屋面积、职工平均工资旅游外汇收入、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外商投资总额和税金总额,反映的是全社会各方面收入情况,可以命名为收入因子;因子3只有各地区货物周转量这一个变量,这个变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命名为经济发展因子。

3、因子得分函数。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函数:

4、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以三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的比例为权重,可以构造综合评价模型:

F=65.136%×F1+21.142%×F2+4.185%×F3

(二)对综合得分数据的聚类分析

对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3-6类的聚类分析,类间距离为类间平均链锁法,样本间距离为欧式距离平方法。通过对比发现分为四类是比较恰当的,能够体现各省市经济发展的快慢情况。分成四类时:北京和上海属于第一类;江苏、浙江和山东属于第三类;广东属于第四类;其他属于第二类。我们分析不同类的地区时同样采用指标平均值。

通过分析各类均值结果,可以得出各类地区所选取的经济指标方面发展的水平情况,综合分析就可得出各类地区的发展水平。

(三)对各类进行判别分析

因为本身所选的样品就比较少,所以没有从中抽调一些分析,这样我们可以用交互验证的方法来判别聚类效果优劣(见表2)。

表2显示了交互验证结果。可以看到该判别函数的准确率为100%,交互验证的结果和自身验证的结果完全相同,因此该判别函数是较为稳定的。

五、结论

应该说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宏观地考察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各地区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a Cross validation is done only for those cases in the analysis.In cross validation,each case is classified by the functions derived from all cases other than that case. b 100.0%of original grouped cases correctly classified. c 96.8%of cross-validated grouped cases correctly classified.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因子1包含了全部信息的65.136%,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增长。

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载荷较高,所以投资热问题是我们一直比较关注的;人口因素的载荷也是比较高,说明人口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交通运输量相关指标的载荷很大,这说明交通在经济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从目前来看,各个城市都比较重视交通的发展。

因子2反映了一个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城乡差距问题。此外,商品房和住房指标的载荷也很突出,说明2005年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非常突出,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房地产仍然是非常热门的。

从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05年,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是广东;其次是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发展中等的是北京、上海;其他省份发展相对比较慢。

从判别分析的结果来看,以上分类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尽管以上分析只是就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但是却可以从中发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一些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看出一些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查找的数据有限,数据虽比之前研究的文献新,但相对来说也不是最新的,所以有待以后用更新更多的数据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吴玉鸣.我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0(10).

[2]、梁晓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研览[J].纺织高等基础科学学报,2000(2).

[3]、陈佳,吴润衡,刘喜波.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分析评价[J].教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5).

[4]、王维,李仕明,肖磊.全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动态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8).

乡镇统计经济分析报告 篇7

数据表转化;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贫富差距的缩小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50-02

一、问题的分析:

全国31个省级地区所提供的经济指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劳动者报酬;

——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水平;

——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

——失业人员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电力消费量;

——一般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支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计;

——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

——国内发明申请受理数;

——技术市场成交额。

明显可以看出这些经济指标太多,而且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用这些指标对各个地区进行分析非常复杂而且代表性不强,既费时费力又得不到准确的结果,所以考虑用基于主成分法的因子分析将那些繁多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变量线性表示成少数综合变量

二、数据的处理

1.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搜集的数据并没有统一的量纲,所以先考虑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2.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

从数据资料可以看出,反映经济现象的指标有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用主成分法的因子分析将原来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新的一组相互无关的变量来代替原指标,新的指标将更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

3.聚类分析

在得到新综合变量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对所有的省级区域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类别我们在考虑采取不同的措施。下面进行聚类分析:

(1)快速聚类。可以得到31个样本除了西藏地区数据不完整无法进行分类,其他省级区域可以作如下分类:一类,北京、上海、天津;二类,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其他省级地区自成一类。

(2)用分层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从上面分类表和树形图看,只将31个地区分层两类。很难找出每个类的具体特征,所以还是考虑用快速聚类法的到得的结果。

从快速聚类法的分类结果来看也基本符合我国现在的发展状况。北京,上海,天津作为直辖市由于政府的重点投入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广东,江苏,浙江利用自己沿海的地域的优势,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这些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但是也产生了重大的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对这一问题加大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来解决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各省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明显不均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对全国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继续发挥北京、上海、天津的经济优势,同时提高其对其他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对周边地区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的经济辐射能力,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2)对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这些海滨地区要继续发挥其地理优势,加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总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内地的经济交流,特别是西部的陕西,贵州等较落后地区,还有亟待崛起的中部地区,例如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它们的发展也要考这些沿海的成功经济发达城市来带动。

(3)对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城市,要做到扬长避短,比如西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其重工业产业集群的优势,中部地区的崛起可以依靠长江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来促进自身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央也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坚实的基石,同时加强与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合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4)对于三类地区要实施“人才工程”,推进科技教育进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引进、培养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相应配套措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三、四类地区发展。

(5)改善交通及通讯环境,加强全国的交通事业的投资力度。中部地区的武广高铁通车加强中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城市的交流,已经带动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应该加快投资建设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连接的交通设施,构建以发达城市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形态,以达到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全国全面发展的。

(6)改善中部和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和加强发达城市的污染防治工作,提高这类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医疗保障。重点是加西部地区农村医疗体系发展力度,从软硬件设施上改善农村医疗状况,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便捷实惠的卫生医疗服务。

(7)加大科技的发展,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专利发明数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加大科技的发展力度,科技强国就是这个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直是我国发展迅速的重要因素。地区性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这样缩小地域性的差异才能实现。

[1](德)巴克豪斯著.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SPSS工具[M].格致出版社,2009.

[2]李静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乡镇经济形势分析发言 篇8

同志们:

一、充分肯定上半年工作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全年工作的信心

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两区”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可用两句话作总体评价:回升向好趋势更加明显,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具体有五方面:

1、“两区”战略全面实施。今年是“两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年初县委全会确定了“兴产业、聚人口,全面推进‘两区’建设”的全年工作主题。现在全年时间已经过半,“两区”战略各项目标任务得到较好落实。一是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的《*县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已经形成讨论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形成初步思路。通过规划的研究编制,“两区”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同时还完成了中心村布点规划调整,为构建“中心镇-小集镇-中心村-规划保留村”梯度有序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奠定了基础。二是工作重点更加突出。紧紧围绕“兴产业、聚人口”两大关键安排项目、资金,把三分之二的资金投向产业集聚(工业园区及乡镇区块)、人口集聚(旧村改造及下山脱贫)项目,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6.61亿元,占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5.4%,有力推动了“两区”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认真开展“深入学习毛泽东同志社会调查系列文献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进‘两区’建设”系列调查研究活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全面走访农户,手绘“民情地图”,开展民情恳谈,落实实事项目,形成调研报告,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县情、乡情、村情、民情,理清了推进“两区”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2、产业发展态势喜人。这几年我们产业发展抓得比较好。今年我们着力做了“谋划大平台、培育大产业、建设大项目、引进大企业”四项工作。大平台建设方面,松古平原生态产业集聚综合平台已经正式纳入省级大平台建设规划。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对*今后发展大有意义。听说第一期安排*开发6平方公里,近1万亩土地,这是很大一块空间。大产业方面,我们茶叶、不锈钢产业发展态势很好,今后还是要牢牢抓住。大项目建设方面,水利局做得很好,四个国家级项目全面争取到了。松阴溪干堤除险加固已经安排了24.5公里,“十二五”期间再给我们安排24.5公里,加上原来已经加固的10公里,意味着松阴溪*段干堤都可以加固了。工业园区我们一期一期推进,也做得不错。引进大企业方面,今年取得了好成绩,今后还要继续加把力。对一些好的产业、企业,要实行一厂一策,给予重点扶持。

3、项目投资稳步推进。今年项目投资突出面临两大困难,一是持续降雨影响建设进度,二是缺少高重大项目支撑。面对困难,我们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积极拓展投资领域,引导民间投资。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增长1.9%,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10大重点新建项目已开工6个,18个重点续建项目完成投资计划的49.5%。民间投资活跃,占了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82.0%,达7.43亿元,在工业发展、房地产开发和旧村改造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此外,消费稳中趋旺,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亿元,增长17.6%;外贸出口大幅回升,上半年出口总额3770万美元,增长了96.2%,恢复并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同期水平。

4、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突出表现为: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增收“头等目标”全面深入落实,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增长*%,在大灾之年保持持续增加,很不容易。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二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落实。严格按照卢市长在*调研视察时的要求,提前实现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老人都及时足额领到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的目标。三是高考取得历史性的好成绩。重点上线人数超过丽水中学,重点上线率居全市第一。取得这个好成绩,展示了*教育的水平,体现了民生事业的发展成果。总之,上半年我们通过努力,“两区”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各项工作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也必须看到,上半年我县经济回升较快,总体上看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和政策性因素作用下的恢复性增长,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一是频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可能进一步加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进一步增加;二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工业扩量和提质的任务更加艰巨;三是重点项目储备明显不足、建设进度不快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要收好“十一五”的官,谋好“十二五”的局,任务还很艰巨。

二、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是非常重要的年份,既是“两区”战略的开局之年,又是决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牢牢锁定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把“抓落实、赶进度、攻难关”作为下半年工作基调,全力以赴“打好一场硬仗,狠抓六项工作”。

(一)打好一场硬仗,就是全力打好创建省级生态县这场硬仗。这场硬仗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关系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县委县政府在全县人民中的威信和在全市的形象。全县上下必须狠下决心、背水一战,按照“硬件不失分,软件拿高分”的要求,全力以赴完成创建省级生态县这一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深刻认识创建省级生态县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最重要载体和最有力举措,进一步凝聚创建共识和合力。6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是我省在研究谋划后危机时代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省委书记赵洪祝代表省委常委会作了题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全会明确提出了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即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发展生态经济”,“开展环境整治、改善生态环境”,“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生态科技,强化科技支撑”,“发展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等五方面的任务和举措。省委全会的这一重大部署,必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省委全会突出强调,生态省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要坚持把生态省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不断深化拓展创新生态省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具体时间。对我县来说,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最重要载体和最有力举措就是创建省级生态县。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热潮,把创建省级生态县作为贯彻全会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总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切实凝聚起创建省级生态县建设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第二,当务之急是全面、深入、彻底抓好环境大整治。创建省级生态县,环境整治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环境整治好了,创建工作可以拿60分,环境不好,一切都是空的。明天我们要举行环境大整治行动启动仪式。各乡镇、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坚持全面抓和突击抓并重,迅速掀起环境整治热潮。要突出“全面、深入、彻底”三个要求。“全面”就是要全员发动、全民参与、全面整治。各乡镇、部门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负责、亲自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卫生整治,更要全面发动群众参加环境整治,做到城乡联动、村村整治,每个村都要行动起来。“全面”的含义,还要建立农村垃圾清扫、清运、焚烧处理的长效机制。这项工作县里已经作了研究,8月份公布实施。制度不建立健全,是不可能全面的。“深入”就是要深入到每一个村、每一个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既要开展运动式的全面整治,更要抓住需要重点整治的环节、薄弱的环节、可能疏漏的环节,进行重点深入整治。环境整治是最简单的事,但也恰恰是最难的,必须做到深入、再深入。“彻底”就是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彻底整顿,不留死角、盲点,确保可视线范围内“不留一点垃圾、一只塑料袋、一个农药瓶”。特别是“三沿”村庄,要坚决按要求整治到位。垃圾都整治不到位,创建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三,重中之重是深入推进农村“12345”工程。今年农村“12345”工程实施情况,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成效良好、问题不少。说“成效良好”,就是各乡镇都把农村“12345”工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村庄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比如,13个中心村有8个已经启动了旧村改造;旧村改造原计划实施39个村,现在群众积极性很高,增加到55个,大部分开始拆迁破旧房,象一村、谢西坑村都拆了8000多平米,很不容易;41个后进村当中,主要问题已经解决、整顿转化成效明显的有18个,主要问题基本解决的有22个,只有1个村还在抓紧整顿;21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结对帮扶工作和68个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也在积极推进。说“问题不少”,突出表现为“三个不”:一是认识不深。不能在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农村“12345”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基础意义,没有摆在重要位置来强力推进;二是进度不均。现在时间已经到7月下旬了,有的乡镇、村工作推进有力度、速度很快,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有一些乡镇、村,旧村改造迟迟没有启动,中心村、生态文明村创建停留在表面,甚至连规划都没有完成,能不能如期完成任务,令人堪忧。单就旧村改造来说,全县拆除破旧房只完成了市下达指标的24.1%;批建新房只完成了市下达指标的19.3%,还有3个乡镇转自http://没有启动。三是措施不实。特别是一些中心村培育、生态文明村创建项目,既没有具体方案,更没有具体项目,到底怎么培育、创建,目标不清、思路不明,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整改。下阶段深入实施农村“12345”工程,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深化一个认识。要深刻认识“三个最”,即农村“12345”工程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载体,是全面推进“两区”建设的最基础工程,是创建省级生态县的最重要举措,切实做到思想上有位,措施上有力,推进上有势。

二要突出两大引领。一是突出目标引领。科学的目标可以引领人、激励人。每一个中心村培育目标、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帮扶目标、旧村改造目标、后进村整顿转化目标、生态文明村创建目标,必须具体化、民主化、透明化,让老百姓知道要做什么,做了会有什么好处。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有方向、有奔头,才会主动支持和参与工程实施。二是突出规划引领。特别是中心村、旧村改造、生态文明村创建,一定要注重规划,村庄整体布局要优化,房屋的造型、立面等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特色,合理设计。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不要控得太死,可以尝试两户联体户型,尝试在山坡上建房,把水利局的“百村绕水”工程结合进来,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美化。

三要把握三个重点。就是把握旧村改造、三大集聚和村级组织班子建设三个重点。一要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创建省级中心村的行政村破旧房改造率必须达到80%,创建市级中心村的必须达到60%。二是全力推进三大集聚,即产业、人口和要素集聚。三要全力推进村级组织班子建设。农村事业要发展,村级组织班子是关键。古市镇的“两定一谈两挂钩”制度很好,值得推广借鉴。要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后进村整顿转化,把加强村级组织班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起来。对教育无效、转化无果、素质较差、能力过弱的农村党员干部,要坚决予以调整。个别村组织涣散,一时不能整顿到位的,可以采取派支部书记、村主任助理,甚至可以多派一些党员,打破宗派势力,进行重点整顿。

四要强化四个力度。一是乡镇要强化推进力度。各乡镇要把加快进度作为当前工作的第一要求,逐村动员,逐村推进,逐村落实人员、方案、措施,形成强大声势,确保工作加快有序推进。各乡镇的每个农村“12345”工程项目实施村的进展情况,要列成表格按月上报,每月进行排名公布。二是联系领导、联系部门要强化指导力度。要在蹲点调研的基础上,定期回访蹲点联系村,指导帮扶解决问题,落实创建项目,重点检查和推动农村“12345”工程。三是强化创新力度。要大力推进农村宅基地换养老、公寓集中安置、跨村异地安置等创新,努力在实践中创造更多鲜活的经验做法。特别要探索中心村和周边行政村“1+X”联动建设机制,农村自我发展内力提升机制,加快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四是强化督查力度。两办督查室、效能办、创建办、旧村改造办等要整合力量,全面加强农村“12345”工程的督查,在督查中解决问题,在督查中推进落实,在督查中树立典型。

(二)狠抓六项工作。就是狠抓规划编制、重点欠发达县政策对接落实、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维护稳定、作风建设六项重点工作。

1、狠抓规划编制。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规划质量高不高、科学不科学,直接关系*“十二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现在各项规划已经有了初步思路和讨论稿,下一步关键是抓好修改完善。第一,要广泛深入征求意见。既要全方位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更要组织专家、各阶层代表人士进行充分论证,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第二,要做好两个衔接。一是各规划之间要无缝衔接。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成果体现到“十二五”规划编制和土地总规修编当中;二是要与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的“推进6个重点欠发达县跨越式发展”特别扶持政策相衔接。这次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特别扶持政策政策,扶持力度最大,明年起连续三年财政扶持2个亿、地方债券1个亿,但要求也很高,有6项硬指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013年达到8000元;城乡收入差距逐年缩小;文教卫等社会事业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指标要求,要体现进规划,并通过规划编制,明晰实现的路径和办法。

2、狠抓重点欠发达县政策对接落实。省里出台的“推进6个重点欠发达县跨越式发展”特别扶持政策,是省委省政府对重点欠发达地区的巨大关怀,是我县“十二五”期间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全县上下要把这项工作摆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带着感恩的心态,和对省委省政府高度负责、对*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政策对接落实工作。前一阶段,我们根据葛省长和省农办领导的指示,劲松、樟明等人高度负责,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拿出了工作规划和几大类具体项目,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昨天,吕省长又专门在庆元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工作汇报。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要按照吕省长的要求抓好细化落实。一要调整目标任务。按照吕省长的意见调整。二要细化实施方案。由于前期工作时间紧张,许多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方案都没有完成。各乡镇、部门要抓紧时间补课,尽快把项目前期工作补好,把三年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制定好,为项目尽快实施打好基础。比如“美丽乡村”创建规划,要抓紧拿出实施方案。三要狠抓工作进度。这次扶持政策,省里意见很明确,前期工作谁先完成、谁抓得好,就安排谁先实施;同时,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推进得快,资金到位就快。为此,我们必须把加快进度作为第一要求,工作尽量往前赶。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省里特别重视低收入农户脱贫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老老实实按照“多少人,为什么,谁帮扶,怎么办”的要求,全面调查核实全县低收入农户、低保户,重新确定帮扶干部,重新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完成低收入农户脱贫目标。

3、狠抓产业发展。要始终把培育主导产业、扩大经济总量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狠抓产业发展。生态工业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拓展空间。要全力以赴加快王村区块开发进度,确保8月份完成土地平整,企业入园建设,并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象溪区块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同时,大力加快园区五期和拓展区谋划,园区五期前期工作要加快推进。二是招商引资。抓住当前招商引资的有利形势,突出产业招商,重点在招大企业、大项目上下功夫,力争再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三是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按照创建省级生态县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块和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和防污治污督查,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硬约束指标。生态农业要推进三项工作:一要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牢牢抓住省里实施农村“125”工程的机遇,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项目。已经通过评审的松古盆地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项目要抓紧实施,确保成为省里第一批命名园区。二要全力提升茶产业,培育新产业。关于茶产业,要牢牢抓住茶叶质量安全这条生命线。第二、三季度是茶叶安全的高风险季节。要全面加大打击销售、使用违禁农药的力度,各乡镇要进行专项部署,做到防堵、打击、监测相结合,绝不允许出现问题。逢一、五集市,检测批次不能少于200批次。要把茶叶统防统治作为下半年和明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全面推进。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香榧、油茶等新产业的扶持力度。三要全力做好防台抗旱工作。今年是气象灾害偏重年,每年7~9月份是台风、干旱等灾害的高发季节。各乡镇、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未雨绸缪,落实人员、责任、救灾物资,最大限度做好各项预防工作。生态旅游业方面,必须紧抓AAAA级景区创建不放,确保年内启动建设。

4、狠抓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开工。50省道改建、不锈钢检测配送中心、西屏至叶村公路、象溪区块4个未开工重点新建项目,要一个一个倒排工作时序,确保年内开工建设。特别是一号工程50省道,各乡镇要确保8月份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为工程9月份开工建设创造条件。二是抓进度。要抓住当前雨水减少、天气好转的时机,在三季度集中力量打响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建设任务。三是抓储备。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要紧紧围绕“两区”战略,一个个的挖,一个个地谋,一个个地包装提升,切实做大做足项目储备库。

5、狠抓社会稳定。关于维护稳定工作,一方面要狠抓信访维稳。要继续围绕世博安保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重点问题,抓住“八一”、“十一”等敏感时段,关注民师、退伍军人等重点人群,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各乡镇、部门“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同时切实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教育监管工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夯实和谐稳定之基。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各项考核指标的落实,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要扎实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扩面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发动力度,做到“乡镇干部人人懂得政策、人民群众人人知道政策”,确保完成参保任务。要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出台加快教育发展的政策意见,推动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要抓紧启动“省级卫生强县”创建工作,推动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同时,深入开展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切实优化人居环境。

上一篇:梁河县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加快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规定下一篇:计生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