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2024-06-23

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通用10篇)

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篇1

摘要:五3东区P3w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扇根亚相沉积和扇中亚相沉积。其中P3w1段冲积扇砂体分布广泛,相带宽阔,为研究主要目的层段。纵向上,P3w1段从上至下又可以分为P3w11、P3w12、P3w133个砂层组。在已知地质规律、井震资料、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参数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研究。结合反演结果,在已知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对目的层内砂体的沉积模式以及油藏的储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域砂体平面上呈扇状展布,冲积扇沉积特征明显,扇根砂体较扇中更为富集,平面上具有分带性;纵向上,P3w12、P3w13段储集砂体发育较好,P3w11段发育的凝灰质充填的致密层,波阻抗呈高阻特征,可以作为下伏有利储层的区域盖层。整体上砂体退积特征明显,呈正旋回结构,垂向上具有分层性。该研究为落实该区扇体内储层的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利依据。

关键词:五3东区,冲积扇,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沉积模式,储盖特征

五3东区位于五区西北部,克-百断裂带下盘,研究的目的层段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上乌尔禾组油藏,从区域构造上讲,属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断阶带下盘单斜带,靠近克-乌断裂。该区东北翼紧邻克百断裂带,西南部发育有中拐凸起,西北面为山体,东南部向盆地腹部的玛湖凹陷方向呈单斜延伸。从局部构造上讲,检101井西断裂横穿整个五3东区,将其分割为上盘、下盘两部分。

研究区上下盘主要发育冲积扇扇根、扇中亚相。扇根亚相主要包括主河道、主槽、槽滩、漫洪带微相;扇中亚相主要包括主河道、辫流线、辫流砂岛、漫流带微相[1]。表1为研究区亚相、微相的划分及在区内的分布情况,其中主河道微相是研究区储集性能较好的储集微相,岩性一般以砾岩和砂砾岩为主,沉积物颗粒大,磨圆好,物性和含油性好,单层厚度不大,厚度较大的主河道一般是由多期河道叠置形成的[2]。成岩作用时期,粒间泥质收缩,形成“砾缘缝”,是该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类型。纵向上,研究区P3w段自上而下可划分为P3w2段和P3w1段,跟区域上对比缺失P3w2段上部及P3w3段全部地层。其中P3w1段物性相对较好,为油层主体分布区段。P3w1段自上而下又可以进一步分为P3w11、P3w12、P3w13三个砂层组。其中,P3w12段砂层组整体保存较好,厚度较大,为主力油层。

随着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对该区砂砾岩扇体的地质认识逐渐加深[3]。本文以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井震资料分析、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等研究。在已知储层特征、构造认识、沉积规律、岩心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储层反演结果,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砂体的沉积模式以及油藏的储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研究思路

1.1 测井曲线的标准化处理

对于五3东井区的测井数据选取上乌尔禾组P3w11段上部泥岩作为标志层。它具有厚度大,分布广,岩性稳定的特征。选取目标井标志层段的AC、DEN、CNL、GR、SP、RT测井数据做直方图。通过对测井曲线直方图的对比,得出各曲线的总体趋势曲线,并找出各条曲线都与总趋势符合的一口井作为标准井,在五3东区选取的标准井是白251井,图1为白251井标志层段各测井曲线值分布直方图。采用直方图法进行测井曲线标准化,通过直方图可以确定各测井曲线值的分布频率及峰值,将峰值作为标志层的特征峰值,再通过单井与标准井标志层的峰值对比,得出AC、DEN、CNL、GR、SP、RT曲线的校正量,从而得到测井标准化后的单井。

1.2 层位标定及子波提取

层位标定作为地震反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它是联系地震信息和测井信息的桥梁,是构造解释和储层反演的基础。子波提取是层位标定的关键,同时层位标定结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子波提取的结果。因此,子波提取与层位标定是相互制约、相互迭代的过程[4]。本次研究共精细制作了69口井的合成地震记录,提取单井子波69个,其中,储层反演所用子波为69口井统一提取的平均子波。图2为57058井的精细标定结果,可以看出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能较好的对应。图3是工区内69口井的子波、平均子波以及相应的振幅谱和相位谱。其中蓝线代表平均子波[5]。可以看出平均子波的主频大概在30 Hz左右,子波形态的较为稳定,满足储层反演的要求。

1.3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在测井资料精细处理的基础上,针对目的层段进行了小层对比控制下的岩石物理特征分析[6]。检查各参数对岩性的识别能力,通过各参数与岩性的交会图分析,找出对岩性变化敏感的测井曲线。由密度曲线和声波时差曲线即可得到单井的波阻抗曲线值,然后根据岩心照片划分的不同岩性及储层类型,找到其在单井中的对应深度,截取相应深度地层层段的波阻抗值、电阻率值,并进行交会分析,即可得到该区有利储层的敏感属性范围。

图4为不同储层与非储层波阻抗和电阻率的交会图,可以看出,波阻抗和电阻率属性对储层较为敏感,对于储层与非储层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具体有利储层敏感性参数特征如表2所示,这为接下来的储层反演奠定了基础,满足了精细预测的条件。

1.4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是地质统计学反演的基础,其本质是井震联合反演,测井资料中丰富的高频信息以及完整的低频信息补充了地震有限带宽的不足,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地层波阻抗信息[7,8]。反演结果忠实于地震数据,能大体上反映出储层的分布特征,但是纵向分辨率偏低,很难清楚地反映出砂体的叠置关系。其具体步骤可分为:①测井、地震数据可行性分析;②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③建立低频模型;④反演参数设置得到波阻抗反演体[9]。

1.5 地质统计学反演

地质统计学反演目前在油气勘探和储层预测领域中扮演着较为关键的角色。该方法是一种将随机模拟思想与地震反演相结合的反演方法[10—12]。它以地震反演为初始模型从井点出发,井间以地震数据做约束,用随机模拟算法实现储层预测,其结合了地震数据横向分布广的优势以及测井数据的纵向分辨率高的特点,使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13—15]。在整个地质统计学反演过程中,较核心的技术在于变差函数的求取,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1)中r为变差函数,E为数学期望,Z(xi)和Z(xj)表示空间区域中任两个位置的观测值。

实际应用时,估计变差函数表达式为下式。

式(2)中r为变差函数,h为滞后距,Z为观测值,N(h)表示距离为h的样本点个数。

图5为变差函数参数示意图,其中,横坐标代表随机变量的统计距离h;纵坐标代表任一统计距离h的变差值。变差函数曲线随h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后逐渐平缓,拐点处的变差值为基台值,反映了某随机变量在工区内的总的变差[16]。基台值所对应的横坐标为变程,代表着研究对象中某个区域变量的变化程度,变程越小,区域变量空间分布的相关尺度越小,随机性越强,变化速度越快;反之亦然[17]。在变差函数求取的过程中,井数据和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分别决定了垂向、水平变差函数的求取,所以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是地质统计学反演的基础。

2 反演结果分析

2.1 砂体沉积模式分析

根据上述理论与资料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研究,明确反演结果和储层的相互对应关系,并进行分析研究。对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进行了高切处理,使砂体的整体展布趋势更加清晰。图6为顺物源、垂直物源方向的地质统计学反演剖面以及研究区P3w12段沉积平面图(底图)。图中,暖色部分(黄红色)表示储层,冷色部分(蓝绿色)表示非储层,黑色曲线为波阻抗曲线,与反演结果基本对应。顺物源方向,检101井西断裂控制着亚相的边界,将研究区上下盘分成扇根、扇中两种亚相。扇根砂体整体发育,主河道、主槽控砂,物性好,连通性好,整体含油,砂体呈块状分布;扇中砂体物性稍差,主河道、辫流线控砂且砂体间多充填致密岩层,连通性差,砂体呈层状分布[图6(a)]。纵向上砂体多期叠置,整体退积特征明显。垂直物源方向,砂体呈透镜状[图6(b)],横向连续性差,主河道砂体储层发育较好。

通过对反演结果砂体展布特征的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特征,得到研究区冲积扇砂体沉积模式图(图7),如图所示,主河道出口处可形成冲积扇内部结构中的“单砂体”,单砂体常具有岩性、物性相对稳定的特征。横向上,扇根主河道单砂体局部富集;纵向上,砂体退积特征明显。

2.2 储盖特征分析

图8为储盖特征综合分析图。结合反演剖面、白255井综合柱状图以及相关岩心资料综合分析各小层段的储盖特征。综合分析得:P3w2段发育灰褐色、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砂质泥岩的互层,岩石致密,厚度大,分布稳定,阻抗值较低,在反演剖面上显示为蓝色,是整个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重要的区域盖层。P3w11段发育厚层灰褐色、灰绿色砂砾岩与中厚层泥质砂岩互层,粒间充填凝灰质,整体阻抗值偏高,普遍大于11 400 g/cc,在反演剖面上显示为大面积的黑色,岩性致密,储层不发育,可作为下伏储层的区域盖层。P3w12段主要发育块状灰褐色砂砾岩,电阻率曲线微齿块状,反演结果显示为红黄色,储层普遍发育。P3w13段主要发育块状褐灰色砂砾岩,组成了正旋回的底部,电阻率曲线呈块状高阻,同上覆P3w12段相似,储层发育良好。目的层整体表现为正旋回结构,下部主河道、主槽、辫流线微相发育,岩性多数块状砂砾岩,砾径较大,颜色浅,电阻率呈块状高阻。向上岩性变细,主要发育辫流线、漫流沙岛沉积,岩性主要发育褐灰色、浅灰色砂砾岩与泥质砂岩不等厚互层,细粒砂岩明显增多,电阻率明显降低。纵向上从底到顶整体上变现为正旋回结构,下部储层发育,上部致密层可作区域盖层。

图9为过检乌8、金龙8井的反演剖面及相应的岩心照片,如图所示,目的层底部普遍发育主河道砂砾岩储层,顶部凝灰质充填的致密砂砾岩或泥岩可以作为下伏储层的岩性遮挡,对主河道为主的“砾缘缝”型储层中的油气进行封堵,形成油气藏。图10(a)为P3w12段波阻抗平面图,可以看出砂体呈扇状分布,冲积扇特征明显,主河道内储层发育。图10(b)为P3w11段波阻抗平面图,可以看出由凝灰质充填的致密砂砾岩构成的区域盖层[图10(b)中黑色虚线内]广泛分布于检101井西断裂下盘。

3 结论

(1)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沉积相类型为冲积扇沉积,检101井西断裂将工区分为上、下两盘。上盘主要发育扇根亚相,下盘主要发育扇中亚相。上盘扇根区域主河道、主槽控制的砂体相对发育,砂体间连通性好,整体含油,呈块状分布;下盘扇中区域主河道、辫流线控制的砂体与致密层互层,砂体呈层状分布。

(2)该区域砂体平面上呈扇状展布,冲积扇特征明显,上盘储层较下盘明显发育,储层平面分带性明显。纵向上砂体具有明显的退积式叠置状特征,单个砂体之上覆盖细粒岩石,显正旋回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性。

(3)冲积扇砂体由单砂体复合而成,单砂体是储层结构的基本单元,发育范围有限,扇根主河道砂体局部富集。研究区发育多条主河道,主河道发育“砾缘缝”储层,全区分布,储集性能优越。

(4)研究区P3w段垂向上可分为3个砂层组,其中下部物性好,为有利储层,上部凝灰质充填的致密层,可作为下伏有利储层的区域盖层。

(5)地质统计学反演可以很好的展现出研究区砂体的展布特征,为该区沉积规律、储盖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篇2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应用数学;统计学;问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110-03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集数学、统计与经济学为一体的方法论学科,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目的,在以精确地量化分析代替模糊问题描述各国经济研究和经济政策的这种明显趋势下,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性就很突出的显现出来[1]。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应用数学专业和统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经济金融研究分析的比例非常大,所以为这两个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并且学好这门课程非常的有必要。

我校应用数学专业与统计专业分属于金融学院和商学院,在各自的学院偏理工科类别,属交叉学科,为此也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并由笔者主讲。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与经济金融类专业相比,应用数学与统计学专业有它们本身的特点,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有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所以笔者从老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就本科这两个专业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实践课、案例教学与课程论文这四个环节,探讨课程中老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与学现状

1 注重数学推导的优势,轻视经济理论的劣势

老师与学生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注重对于数学与统计方法的推导以及模型建立的讲解与学习,是数学与统计学专业老师与学生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理论教学中很注重数学与统计方法的推导,而对于经济理论的介绍与讲解却很概括与笼统。老师侧重于讲述计量经济学的建模步骤:“观察调查-抽样假设-建立模型-求解模型-结论检验-分析预测” [1]以及理论部分的公式模型的推导,而应用数学与统计两专业的学生也对于这些数学与统计方法上的推导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计量经济学之前要先修很多经济类课程,比如宏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等经济类学科[2],笔者发现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学生对于这些经济金融课程中的数学与统计部分也掌握得比较好,这是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学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优势所在。但是由于这些特征,恰恰也让老师与学生轻视了更重要的另一面。计量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它是用来解决经济和金融领域里的问题,数学和统计学知识的推导和建模过程是为了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即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本质应该是“从经济问题中来,最后要回到经济问题中去”,所以由于老师和学生都轻视对于经济理论的讲解和学习,使得学生们对于用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缺乏一定的敏感,也不知道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来建立模型,在取得了模型的估计与检验后,不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和模型的意义,即不能很好地实现“从经济问题中来,回到经济问题中去”的本质,有点本末倒置了。

2 注重软件操作的优势,轻视分析数据经济含义的劣势

实践课即计量经济学的软件学习应用课,计量经济学需要建立模型并求知结果和统计分析,所以要借用到一系列的软件,现在最常用的是EViews,一般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案例也是使用这个软件来分析结果。笔者发现,在实验课的上机操作上,数学与统计专业的学生由于身处理科中,逻辑性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多的锻炼,对于计算机上机操作很快能掌握,也掌握得比较好,而老师们对于上机软件的操作也非常熟练。这是笔者多年在上机实验课上的感受,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是我们很少在实验课上“从问题出发”来上机实验,即直接选取一个案例的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再建立模型,而对于为何选取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数据我们在软件上如何对于数据做出合理的分析,对于模型取得的检验结果能说明更深层次的问题,探讨得比较少,所以这是我们以后要多思考和分析的问题,也是劣势所在。在实验课时间的安排上,一般的高校在此专业的教学中都是将实验课安排在理论知识结束之后,即快期末之前的几个星期,一般在3~5个学时,在笔者所处的学校这两个专业我们安排的是8个学时,专门的上机操作时间,刚开始的几年安排在学期的期末,同样是在理论课结束之后,但是笔者发现,这样的安排虽然能在软件的应用上有连贯性,让学生连贯性的掌握建模的过程和模型的分析,但是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每一个章节过后,都有一定的模型需要软件的操作来求解分析,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几个书面案例远远不够学生们对模型求解与检验分析的掌握,很多高校和我们系的这两个专业一样面临着实验课的时间安排得不够多,与理论知识的衔接不够紧密,不够合理的问题。

3 注重案例教学中的模型求解的优势,轻视案例模型的建立和案例回归的劣势

案例教学是真正实现计量经济学的本质“从问题中来,回到问题中去”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精心安排和策划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对典型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找出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按照所学的计量知识建立模型,并求解模型,最后回到经济问题中去,对经济现象作出评价[5]。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也能学习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即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在很多高校有选择性的开设,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感受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笔者所教授的这两个专业,案例教学还比较欠缺,在选择少有的案例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偏重于对于模型建立的步骤,而学生们也侧重于对模型中数学和统计部分的掌握,而轻视了如何在经济活动中找出经济问题,也即缺乏从经济问题入手的这种思维。多开设案例教学以及如何更有效的开设案例教学,以达到案例教学的最大效果,是我们老师在日后的教学中探讨和实验的重点。

4 注重论文数据处理的优势,轻视论文经济意义的劣势

课程论文是在学生学完了所有的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取材,建立模型,并且分析模型,最后回到经济问题中所做的一篇小论文。在笔者近几年的教学中,课程结束后,都会安排学生4个学时来做课程论文,笔者学校数学和统计学这两个专业计量经济学的开设在大三上学期,离毕业做毕业论文刚好一年的时间,所以笔者对于学生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预演,对于形式和格式的要求如同毕业论文的要求,很多同学在大学的三年间,没有接触过写论文,如何写好一篇小论文或者毕业论文,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非常陌生的。通过近几年的课程论文的安排教学,笔者发现数学系和统计系的同学在做论文的过程中在寻找数据和对数据的处理,以及对于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上,运用得比较好,这是这两个专业同学的优势。但是在选材和最后依据模型的结论来分析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依据所得到的结果,对于所选问题的分析上缺乏经济意义。

二 计量经济学教与学的若干问题的改革建议

1 以“问题”为导向的计量经济学课堂内容调整

讲述和学习计量经济学模型最终是为了解决经济金融的问题,理论背景知识是经济问题产生的摇篮,是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而模型的学习和推导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对于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学生来说,前者是弱势,后者是强势,所以教师应该把有限的课堂时间花在讲述理论背景知识上,以“问题”为导向,讲述产生各类经济问题的背景以及相关的理论,而模型的推导可以在课堂上做一些简单必要的推导,而把更详细的推导过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自己在课下推导,这样就可以把握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本质,从本质出发,学习如何产生问题,怎么利用模型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着重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课堂上,既要学习如何熟练的操作软件,处理数据,又要学会如何“从问题出发”来上机实验,即分析数据的来由,对比数据的合理性和数据的质量,在对使用数据后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探讨检验和结果代表什么样的经济意义,即“回到经济问题中来”。所以笔者建议,把实验课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书上的例题为主,简单分析数据的由来,教学生操作软件,发挥数学与统计专业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得心应手的掌握软件的操作,很熟练的得到操作结果,然后对于数据的结论进行广泛和深刻的讨论。第二部分则在熟悉了一些软件的基本操作后,让学生在课下带着问题选择一些数据,在实验课上输入自己的数据,通过软件分析,得出自己所选择的数据的结果,自主的分析模型想要的结论,看是否简单的解决了选择的问题。这样做即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课上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乐趣。在实验课时间的安排上,笔者认为在每一个章节过后安排一两次上机课,立即进行“葫芦画瓢”的过程,才能更好的掌握前面这一阶段的知识和应用,体现计量经济学应用性强的特点,这样既可以弥补教师在教学上只重视模型操作而轻视分析模型数据结论的经济意义的劣势,也弥补了学生在这方面的劣势。实验课的时间可由各个老师自己考虑安排,如果此章的课程内容较多,则可多安排一次上机课,做更详细的分析,这种安排比在学期末统一安排上机实验课的效果好很多,但是同时对于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要比较准确的安排好理论课的时间,这也需要老师平时的经验积累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教学的能力。时间长短上笔者建议安排16个学时,即8节实验课,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掌握和熟练软件操作,且能自我选择数据,自主建模,使用软件来解决问题,既可以弥补教师在教学上只重视模型操作而轻视分析模型数据结论的经济意义的劣势,又弥补了学生在这方面的劣势,为学期末的课程论文打好实践基础。

3 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计量经济学作为应用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对于应用数学和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于近几年所发生的热点经济金融问题进行分析,提炼出若干个实际的问题来作为案例教学的实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针对于所要选择的案例所处的经济环境,引导学生进入经济背景和经济事件来进行一定的讨论,然后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可能的经济问题,继而引出所要选择的案例,充分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确定经济问题后,针对这一经济问题进行“建模—分析—求解—‘回到经济问题中去”。对于案例教学的时间,笔者建议安排四节案例教学,每个案例教学安排四个课时,在这四个课时中,前两个课时安排经济背景,经济事件的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各种可能的问题,最后提炼问题。后两节则演示如何解决问题,则建模,求解,分析的过程。对于何时安排案例教学,笔者认为安排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全部结束后比较合适,在学生具备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后,再安排案例教学,让学生体会如何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真正的体会计量经济学的本质:“从问题中来”到“回到问题中去”。这样的安排即发扬了案例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对于模型求解的优势,又弥补了对于如何建议模型和模型最后回归经济问题的劣势。

4 学生验证自己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论文

根据笔者近几年所开设的课程论文教学,发现老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非常有意义。笔者把做课程论文的时间安排在理论课、实践课以及案例教学都结束之后,这样的安排,一方面让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写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去验证自己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做课程论文可以单独或者几个同学一组,寻找他们自己觉得有问题可研究的题材,在课程论文结束后,笔者会对学生所有的论文进行批改和点评,从选材的问题,建模的过程和求解以及对于结论的分析,还有论文的格式,从题目、摘要、主题词以及正文和参考文献的书写都会给予示范性的分析和要求。对于各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论文,比如题材新颖、格式标准、模型处理完美、经济意义分析比较透彻的各类论文做出好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自己独立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学习到了如何去做一篇比较标准和规范的期刊论文或者毕业论文。在课程论文的教学环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两个专业的同学还是习惯性的把重点放在模型求解上,而对于模型代表的“问题”是否有较大的经济意义,还有所欠缺,笔者相信在前面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中都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和学习的话,老师和学生一定可以既发扬应用数学和统计学这两个专业在这方面的优势,又可以弥补在这方面的劣势,解决好问题,让课程论文这一环节真正的实现它的作用,让学生学有所获。

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应用数学和统计学专业,本身属于经济类别和理工科类别的交叉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而在学习同样具备应用性较强的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中,如何发扬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值得同行们共同探讨,希望笔者在本文的探讨分析能尽到绵薄之力,共同推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庞浩.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统计教育,2004(2):9-11.

统计与规则结合的问句理解 篇3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查询系统是基于关键词查询的,查询需求由书名、作者、出版社、主题词等关键词及它们之间的布尔关系组成。这种形式与人们的平时语言习惯有很大差别,给查询带来了不便,而且其表述能力有限,不能充分表达读者的需求。口语形式的需求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而且也是智能查询系统所必需的。

口语理解是人机对话系统和口语翻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对用户口语化的输入进行解析,理解用户的目的及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口语理解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统计的和基于规则的,这两种方法在口语理解系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同时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统计的方法有较好的鲁棒性,容易训练,但它需要大量的经充分标注的语料,才能产生比较精确的模型[1]。基于规则的方法一般需要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及大量的人力来产生规则,对于能匹配规则的句子,该方法能够产生详细、准确的分析结果,但对于不能匹配的句子,鲁棒性较差[2]。因而,统计的方法适合进行多领域的浅层的语义分析,基于规则的方法适合进行特殊领域的深层的语义分析[3]。

图书馆智能查询系统中的查询需求理解部分不仅要识别问句的主题,还需要分析出查询语句中的关键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本论文结合使用了统计和基于规则的方法,首先用统计的方法对查询语句按查询主题进行分类,然后利用规则进行深层分析,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充分利用了两种方法的长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系统结构

如图1所示,图书馆智能查询系统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用户界面、口语理解、数据库交互和结果生成。本文处理的是其中的口语理解部分,它分为三个部分。

1.1预处理

由于汉语缺乏自然的分割信息和形态变化,在对输入处理之前,需要对它们进行切分标注处理。然后需要对输入进行一些前缀、后缀处理,删除那些与句子意义无关的部分,如“请问”、“谁能告诉我”、“谢谢”等。之后,对输入进行一些正则化处理,将表示数字的汉字串转换成阿拉伯数字,如“两千零壹”转换成“2001”。

本系统处理的是图书馆查询这一特定领域,需要处理领域相关的一些词汇,如书名、出版社名、体裁(小说、散文等)等。对于这些特定领域相关的信息,我们定义了35个图书馆领域相关的语义类并进行标注,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两千零五年出版的小说”标注为“人民文学出版社/n_press2005年/n_date出版/v_press的/u小说/n_style”。

1.2主题分类

主题分类是口语理解中的一个重要子问题,它的目标是识别输入查询的主题,如“请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是否在馆?”的主题是书是否可借。这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问题,因而比较适合用统计的分类器处理。许多统计技术在这类分类问题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n-gram模型、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支持向量机等。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技术进行主题分类。

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理论最初由V.Vapnik提出,其实现的基本思想是:给定n组训练样本(x1,y1),…,(xi,yi),…,(xn,yn),i=1,…,n,xiRd,yi∈{-1,+1},S通过某种事先选择的非线性映射将输入向量x映射到一个高维特征空间Z上(映射函数为ϕ:Rd→Z),然后在这个高维特征空间中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在线性情况下,ϕ(x)=x;在非线性情况下,映射函数ϕ(·)以核函数K(·,·)的形式体现,核函数定义了Z空间的内积[4]。

SVM给出的可分超平面如下:

β×ϕ(x)+β0=0 (1)

如果离超平面最近的训练样本与超平面之间的距离最大,则该超平面称为最优超平面,该距离与权值向量β的模成反比。

这里,SVM分类的xi是一个二元特征向量,其中每个分量的值是0或1。在实验之前,需要为每个查询语句构造对应的特征向量。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将汉字作为特征,为每个句子构造特征向量,其中是语料库中出现的所有汉字的数目,向量中每个分量的值为:如果该汉字在句子中出现,则值为1;否则为0。由于我们实验中对输入先做了预处理,对输入标记了自定义的语义类,我们可以将这些语义类信息加入到特征向量中,这样不仅增加了特征向量的信息量,提高了训练效果,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稀疏的问题。

我们实验中应用LIBSVM[5]构造SVMs,对上面两种特征向量构造方法分别做了实验,并对比分析了两组数据结果。

1.3语义槽提取

对查询语句仅仅做主题分类是不够的,还要提取其中对书的描述性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体裁等。这类信息我们称为语义槽,如果没有这些语义槽的值,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库查询。因而需要对查询语句进行深层的语义分析,生成语义槽/值对。

统计分类器在主题分类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它们并不适合做这类深层的语义,而基于规则的方法在这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对语义槽的识别、提取,并不涉及对全句的语义分析,因而并不需要很复杂的规则,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我想查一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埃克尔写的书”:

可以用规则:PressNameDate → n_press n_date v_press,识别语义槽出版社名(PressName)和出版时间(PressDate),并提取各自对应的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用规则:Author → n_name v_write,识别语义槽作者(Author),并提取其对应的值“埃克尔”。

查询输入的分析结果用CMU Phoenix[6]中定义的语义框架表示,如“请问机械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C程序设计语言》是否在馆?”的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ShowAvailability text=“请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C程序设计语言》是否在馆?”〉

〈Book〉

〈BookName text=“C程序设计语言”/〉

〈PressName text=“机械工业出版社”/〉

〈PressDate text=“2004”/〉

〈/Book〉

〈/ShowAvaility〉

2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中的数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网上各个图书馆论坛收集的图书馆方面的查询,二是人模拟图书馆用户输入查询。从这两方面分别收集了1270句和436句,其中从网上收集的1270句中的900句作为训练集,其他的370句作为测试集一(TS1), 人模拟的436句作为测试集二(TS2)。

主题分类方面,我们实验首先考察了查询输入转换的特征向量只有汉字信息的情况下的实验结果,然后将预处理得到的语义类信息加到特征向量中,重新实验得到结果。表1对比了分别以汉字、汉字和语义类作为特征向量的主题分类的错误率。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TS2的错误率明显高于TS1,分析收集的句子,我们发现从网上收集的句子基本上都是完整的句子,用词也比较规范,而人模拟的许多是短语形式的,表达方式更加口语化,有许多缩略语,因而错误率相对较高。对比两种特征向量的错误率,特别是TS2上的,加了语义类的特征向量,大大降低了错误率,因为对于训练集中未出现的字词,可以用其标注的语义类进行分类,这样就缓解了数据稀疏性问题。

本实验中,我们手工编写了238条规则用于语义槽提取。这里,比较了我们的基于统计与规则的两步理解模型和完全基于规则的语义分析器的实验结果。表2中分别列出了主题分类错误率(TER)和语义槽提取错误率(SER)。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基于规则的主题分类的错误率明显高于基于统计方法的,因而我们系统的语义槽提取的错误率低于完全基于规则的分析器。由TS2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较不规范的数据,我们的规则略显简单,因而错误率略高。

3总结及进一步工作

通过统计的主题分类和基于规则的语义槽提取的两步理解模型实现了对口语的理解,并在图书馆查询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统计方法在分类方面的良好表现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正确率,还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而在语义槽提取时,对于特定主题的输入只需要匹配主题相关的规则,减小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正确率。

本系统中规则都是人手工编写的,而且是图书馆查询这一特定领域的,不能移植到其他的领域。因而,将来进一步工作有两方面:一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半自动或自动地构造规则,对于一些复杂的系统,人工编写规则需要太多的时间和人力;二是考察不同领域的规则的共性,编写一些领域通用的规则,这样在移植到其他领域时可以减少需要编写的规则的数量。

参考文献

[1]Ward W,Issar S.Recent Improvements in CMU Spoken Language Un-derstanding System.In Proc.of ARPA Workshop on HLT,1994.

[2]Wang Y,Acero A.Grammar learning for spoken language understand-ing.In Proc.of ASRU Workshop,Madonna di Campiglio,Italy,2001.

[3] Wang Y,Acero A,Chelba C,et al.Combination of Statistical and Rule-based Approaches for Spoken Language Understanding.In ICSLP. Denver, Colorado, 2002.

[4]Burger C J C.A Tutorial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Pattern Rec-ognition.In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1998,2(2):121-167.

[5]Hsu C,Chang C,Lin C.A practical guide to 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Tech.rep.,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Taipei,2003.

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篇4

数学统计现代经济管理应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怎样加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高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是新时期建设者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而要解决好上述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中最常用的数学模型就是统计,人们只有正确认识到统计在管理国家、现代经济和企业当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在把握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上有效地运用,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政策规划。

一、数学统计在现代经济管理领域的重要性

数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最直接的表现在财会等经营计算方面,成本计算、盈亏状况等都需要运用数学方法。如函数的应用。成本是企业盈利必须重点考虑的部分,成本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亏状况。经济形势的预测(包括资金的投放、产品销售、人员的分配等方面)是现代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我们制定各种现代化经济的数据基础是通过数学统计得来的,统计帮助人们通过事物的表面看本质,在现代经济管理领域中,统计通过对国民经济发展数据的调研、整理和分析,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并进行监督和预测。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将统计学理论应用到实践。

数学统计在现代经济和管理领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分配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统计资料揭示社会和现代经济发展的性质;通过统计可以反映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从而探究我国或者其他地区的资源状况、发展进程和现代经济成果;统计的充分运用可以知道两个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结构变化等,展示社会、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统计在现代经济管理领域当中无处不在,统计能够对事物本身进行量和性的分析还能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统计学在现代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我国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而统计学渗透了现代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方方面面。

1.统计学在市场营销中的運用

在商品的营销环节,统计可以为营销过程收集和处理信息,给予指示作用。首先,统计可以帮助销售人员分析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销售工作者可以通过产品样品的问卷调查统计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具体数值,根据满意度进一步分析产品改进的策略,根据忠诚度分析什么人群会二次购买产品,帮助销售工作者更快更多地找到销售群体。其次,借助统计学中的因子模型、聚类模型等,通过基数和变数细分市场的消费群体,分析探究不同消费群的消费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营销方案,帮助营销更好更快的开展。在市场营销当中,问卷调查样本的确定、数据的甄别和分析中都运用到了统计学,统计学在其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2.统计学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在质量管理当中,统计学首先提供了数据,加强了管理的精确性和绩效性,以统计学中的西格玛为例,它是测量每一百万次操作犯错误的计量单位,它的值越高则产品的质量就越低,成负相关,这样可以精确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其次可以改善管理流程,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管理企业,并不断测量、分析、改进,将企业管理量化,促进企业管理的可操作性,加强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独特的企业文化。

三、现代经济在统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数据分析的深度不够,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政策的执行不断的发展,统计工作也不断地开展,但没有确实匹配到位。很多相关部门通过调研和收集得到了一些数字,但缺乏对数字的深入分析,只是将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罗列,说明问题的层次不够深入,较为浅薄。

其次,很多统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思维定势,习惯了确定性的结果分析,往往不敢进行不确定性的分析,大部分统计工作人员做出的工作成果还是一些统计报表,缺乏深入挖掘的内容,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并且,这样的统计工作反应的信息量少,精确度低,无法进行科学的监督和预测,不能进行事物的动态评价,达不到现代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要求。

2.统计管理体制落后

统计管理体制只有在国家设定的宏观报表和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的统计数据相匹配时才能真正地形成上传下达、科学有效的机制,但是就当前的统计管理体制来看,各企事业单位的统计部门只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完成各自的统计任务,)完成各自的报表,服务于政府工作部门,对自身的生产运营和决策管理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和损失,反应了企事业单位中统计工作的单一性和机械性。

四、如何加强统计学在现代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

1.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程度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新时期,掌握了最新科技最新技术就是占领了发展的制高点,所以各企事业单位要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把握机遇,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统计分析功能,建立与自身发展建设的数据库,全面收集信息,加快信息的处理和传播,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科学的数据支持,精确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2.建立完善的统计管理体系

在很长的时期内,主要由企业的计划部门执行和完成统计的职能,信息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由下到上,由计划部门分析总结后上报给上级部门,并向外公布,但是这样的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缺点,信息的流动速度缓慢并且不能及时更新,所以要改进和完善统计管理体系就必须改革旧的统计制度,首先统计管理工作者要基于管理的角度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来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信息,其次是在收集到相关信息后要进行科学有效地分类建档,对资料信息有个科学的分析处理,提高所得信息的应用价值,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增添助力;同时统计信息要及时的更新,加快信息的流动速度,扩大信息的利用范围。

五、结束语

统计学是数学学科中庞大的一类分支,通过对收集数据的处理得出问题的本质,并且一定程度上预测发展趋势的综合性科学,它的应用广泛,几乎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这个经济飞速增长的新时期,在现代经济与管理领域统计的应用更多更广,为经济的决策提供科学现实的依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统计学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自己的优越性,体现了其重要价值,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数学统计在现代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分析,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尹彩芳.统计学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2\]邵俐脒.统计学在现代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分析\[J\].经济与法,2015.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中文指代消解 篇5

指代消解在国外多采用规则的方式, 多在句法层面上进行研究, 如RAP算法等。国外的规则多是在句法和语法层面上进行的, 国内的基于规则的制定,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厚斌提出的排斥规则, 此外参考文献中可以查看汉语的消解特点。

1 规则的选定

在语言学中, 我们总结了以下一些常识原则:

1.1 性别统一原则。

指示语和相应的先行语的性别必须是一致的。如果指示语和相应的先行语的性别得性别不一致, 基本上可以排除指代关系。例如:“母亲/nap王/nrf玲/nrg” (根据“母亲”, 性别为“女性”) , 但是这时候要考虑识别优先问题, “王/nrf玲/nrg”性别为不确定。这里需要考虑“人名”的优先级比“普通指人名词”的高, 但是在具体的应用时还需要考虑层次捆绑的问题, 较为复杂, 在本文中不加以考虑。

1.2 单复数一致原则。

指示语和相应的先行语的单复数必须是一致的。分析情况规定如下:

(1) 若主语为表示人、机构、地点的单一名词时, 对应的代词用表示单数的代词;

(2) 若主语为表示距离、时间、长度、价值、金额、重量的名词时, 对应代词应为单数代词;

(3) 集合名词做主语时, 若表示整体概念时, 对应代词用单数形式;若表示集合中的每个成员对应代词用复数形式。

1.3 人称一致性。

当指示语是人称代词, 相应的先行语也是人称代词时, 他们必须是一致 (相同的) 的。人称代词也可以作为指代的对象, 但原则上人称代词只能指代相同的人称代词, 不同的人称代词应当排斥掉。

1.4 距离近优先原则。

距离指示语近的先行语优先指代。例:张三的哥哥气走了他的朋友 (这里, 他优先选择:哥哥) 。

1.5 重复出现优先原则。

上下文中重复出现的先行语优先指代。

1.6“这/那等代词”。

指代消解系统中对于代词短语中出现的“这/这些”、“那/那个那些”、“哪/哪些/哪个”等情形还没有深入研究, 为了使指代消解系统对于指代关系识别的精确率提高而不强调召回率, 这种情形留待以后深入研究, 现在不对这种情况进行消解。

根据上面常识原则和对语料的分析总结, 本文提出以下四个规则:

规则一:指代词的一致性, 即如果句子中出现了人名, 那么后面出现的指代词如“他”、“她”等有指代关系;如果前方出现的是机构、地点或者是物品名, 则指代词“它”或者“它们”等存在指代关系。

规则二:指代消解中的名词短语在进行指代时, 如果指代词如“他”、“他们”等, 与照应词的位置应控制在代词所在的当前句子和前几句, 即距离应该3句范围内, 指代的可能性很大。句子距离大于3的可以不加考虑。

距离特征定义如下:

规则三:如果出现了第三人称代词“他”, 那么后面出现的代词“他”是全匹配, 即指代的是相同的先行词。

规则四:第三人称在指代消解是比较好判断, 由于第一人称“我”或者“我们”这样的指代词在判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文不加以考虑。

以上四条规则从上到下依次判断执行。

2 加入了规则的消解流程图

本文实验人民日报1998年1月份和2000年4月份新闻版的文章作为语料, 首先确定语料的特征属性, 通过C5.0算法构建形成一个新的决策树算法, 再结合上面提出的四个规则进行指代消解, 将这次消解后的语料作为自动文摘生成的源语料。

使用50个样本进行实际文档的指代消解问题, 通过实验加入了上面的四个规则过滤之后, 进行指代消解, 实验得到的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召回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利用统计中的决策树与规则相结合的方法来改进方法之后, 使该方法能更加细致的区分在消解范围内的代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否需要消解, 并且能够进行正确的消解。在统计方法中加入了规则方法之后, 代词的消解范围扩大了。

将利用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方法生成的语料用于基于事件的自动文摘中之后, 对于文摘的性能也有所提高, 利用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消解要比单纯利用统计的方法进行消解所生成的自动文摘的性能有所提高。

“在/p老工人/n闫戌麟/nr家/n, /w当/p李鹏/nr了解/v到/v老闫/nr退休/v前/f一直/d都/d是/v厂/n里/f的/u先进/a工作者/n、/w曾经/d被/p评为/v北京市/ns五/m好/a职工/n, /w退休/v后/f仍然/d为/v改善/v职工/n的/u住房/n而/cc奔波/v时/g, /w十分/d高兴/a, /w对/p他/r为/p工厂/n建设/vn作出/v的/u贡献/n//n表示/v感谢/v。/w”

消解后的语料为:在/p老工人/n闫戌麟/nr家/n, /w当/p李鹏/nr了解/v到/v老闫/nr退休/v前/f一直/d都/d是/v厂/n里/f的/u先进/a工作者/n、/w曾经/d被/p评为/v北京市/ns五/m好/a职工/n, /w退休/v后/f仍然/d为/v改善/v职工/n的/u住房/n而/cc奔波/v时/g, /w十分/d高兴/a, /w对/p闫戌麟/nr为/p工厂/n建设/vn作出/v的/u贡献/n//n表示/v感谢/v。/w

尽管加入规则后我们的消解后的语料增加了可读性和连贯性, 但是相对于英文而言, 中文指代消解的研究相对较少, 人工添加的规则有很多不足, 规则的数量有限, 选用的规则也很难覆盖全部的自然语言现象。本论文讨论的规则相对还是比较简单, 针对较复杂的文章, 在做测试时, 可能会有很多的未消解内容, 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3 结论

本文在基于决策树的中文指代消解的基础上加入了四条规则, 绘制出了消解流程图, 主要针对的是指代消解中的人称代词。通过实验对比, 可以看出加入规则的识别结果, 代词的指代消解, 召回率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由于本文加入的规则相对简单, 好多的中文指代的内容没有考虑全面, 比较复杂的指代消解还存在一些问题。

摘要:研究选定了6种特征向量, 在120个手工标注的指代样本的基础上采用C5.0决策树方法训练得到一棵用于中文名词短语指代消解的决策树, 并对其进行实验测试。采用决策树的if-then规则之前加入四条针对代词指代消解的规则的方法来改进系统。

关键词:指代消解,特征,规则,决策树

参考文献

[1]汤姆逊, 马丁内特.牛津使用英语语法[M].第四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史树敏, 黄河燕, 刘东升.自然语言文本指代消解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14-215, 237.

[3]王厚峰.汉语篇章的指代消解浅论[J].语言文字应用, 2004 (4) :113-119.

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篇6

1 定性映射模型简介

在哲学上,质与量的互变是一个基本规律,而度则是质和量的统一,是调节和控制对应和转化关系的关键要素或操作规则。因为度可用一个区间加以表示,所以,许多对应和转化关系可表示为一个定性映射,即定量到定性转化可归结为一个定性映射[2]:

式(1)指出,一个量都对应着一个质,而这个转化过程是由质的度决定的,用数学的方法刻画了定量到定性的转化过程。同时,这也告诉我们,质无定质,当质的标准发生改变之后,此时的质也就不是以前的质了。从上式可以直观地看出,当区间[α,β]发生改变后,同一个x映射后也就得到不同的质。当我们讨论一个性质的时候,就一定要指定该质的度,即[α,β],否则,我们在计算机里谈论事物性质的概念会毫无根据。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定性映射模型:一个人u的年龄属性age(u)是否“年轻”的性质Young(u),就存在着多个定性基准。中国共青团对“年轻人”的定性基准是从14岁到28岁,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年轻人”的定性基准是从0岁到45岁。同时,我们每个人对“年轻人”Young(u)的定性基准却是各种各样的,也就是说,“年轻人”有多个定性基准[1]。所以,定性映射模型解决了怎么在计算机里表示事物性质的问题,而且提出了数量与性质的转化运算规则。

我们用定性映射模型规定事物的质,然后就能引入数学上的种种方法来更深入地研究定性映射,为智能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目前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和技术都与定性映射模型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2 定性映射与概率论的联系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个定性映射的例子:一份100分的数学试卷,一个学生的成绩不少于60分就是及格,小于60就是不及格。那么一个学生的成绩的定性映射模型可以表示为:

根据定性基准[60,100],任何一个x都是关联到一个性质的,这个性质到底是pass还是┐pass,完成取决于定性基准,也就是说成绩所对应的性质也是存在一定的概率的,以区间[0,100]作为全总域,以区间[60,100]作为性质pass的定性基准,则一个学生的成绩x对应的性质的概率可表示为:

由式(3)我们给出一个通用的表达方式:

在式(4)中,[α,β]为定性基准,U为全总域,则一个定性映射与性质概率的大小是有联系的。

需要指出的是,式(4)刻画的是一个未知量x对应的概率性质,而不是一个确定的。在实际应用中,遇到最多的是如何根据一个变量来确定它对应的性质。这也是概率论的一个特点,它以大量随机变量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可能性,以概率的概念说明事物的变化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式(2)与式(3)存在着的联系。当及格的定性基准[60,100]增加时,也就是说及格的性质会变得更普遍,相应地由式(3)确定的及格的概率也就更大一点。研究一下极端的情况,当定性基准就是全总域时,式(2)变为:

可见,所有x定向映射后得到的性质都是pass。

式(3)变为:

式(5)和式(6)反应了同样的事实,那就是当定性基准变为[0,100]时,所有变量x对应的性质都是pass。

定性映射模型在模式识别应用中取得不错的效果,它以定性基准为基础,结合各种数学方法,抽取出识别对象的质特征,从而达到模式识别的目的。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用概率论的描述方法也能描述识别对象的质特征,从而采用新的方法进行模式识别。

3 采用概率模型的定性映射方法进行模式识别

对于一幅画面,我们首先采用加m×n网格的方法将其分解,每一个网络对应着一个区间:

在该网格所覆盖的区域内有a个点,每一个点对应着一个数量:

xk,k=1,2,…a

该点的定性基准为:

计算该网格所对应的概率:

式(7)计算的结果就作为该网格处的图像特征。

为了进一步提高特征判断的准确性,我们还可以对每一个网格在整体上再进行特征转化,即把每一个网格再作为一个点来进行处理,这里就不再赘述。

摘要:该文介绍了定性映射模型[1-2]及其在实践应用中的良好效果和重要价值,并根据作者的个人领悟,讨论了此模型与概率论的联系,以二者的联系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定性映射模型与概率论结合起来进行模式识别的方法。该文从定性映射模型推出可以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模式识别,为模式识别的研究方法做了一次新的尝试。

关键词:定性映射,概率论,模式识别

参考文献

[1]冯嘉礼.思维与智能科学中的性质论方法[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0:51-56

[2]冯嘉礼,聂文龙.判断的定性映射模型与非线性模式分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27-32.

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篇7

在经济领域范畴, 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是两门应用性很强的重要学科, 从应用角度来说, 财务管理只是对企业经济行为所产生的信息进行管理, 而统计学不仅涵盖了经济行为相应信息的管理, 还包括对各行业的信息进行系统管理。可见, 财务管理与统计分析的本质都是信息管理, 两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关系甚为密切, 在管理过程中, 他们的原始数据相同, 互用资料, 完成各自工作后产生的信息也可以互用或共享。因此, 财务管理与统计分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统计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

2 统计分析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1 在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中运用统计动态分析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 企业资产经济效益的形态也是选择的重要依据, 选择的方法要与交流效益的形态相适应。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 会计人员在资产折旧时, 要对报废时产生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等进行预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基础, 如估计值与现实情况出入过大, 会对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利润表体现的利润产生很大影响[1]。此外, 在折旧方法选定后, 便不能随意变更, 这是企业运营成本的构成因素之一, 对企业成本核算而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若会计人员在进行企业资产折旧预估时, 能对统计动态分析法加以运用, 则企业的财务情况将得到更为准确、合理的反映。

2.2 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运用统计均值思想

企业应收账款是企业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销售环节由于受折扣、退回、坏账等因素的影响, 成为企业管理的一大难题。企业计提坏账的方法通常是由企业自主选择, 这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累积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同时, 还要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坏账的产生对使净变现价值有所降低, 故会计人员应在会计期末对坏账进行预估, 如存在坏账产生的可能性, 应即时对应收账款做出评价, 并辅以统计均值理论计算坏账率。

结合统计均值理论对坏账率进行计算, 可使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所提升。在统计理论的运用过程中, 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时常会被综合运用。即企业财务整体中的标志值的分散程度与坏账率的高低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 标志变异指标可作为衡量账款回收是否稳定、均衡的标准。

2.3 在企业借贷负债中运用统计相关回归模型

为维持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够顺利进行, 企业通常会借入不同种类的借款, 产生借贷负债。但不管借款的方式如何, 都要支付相应的利息, 基于此, 在发生借款时, 要对企业的未来收入进行预估。在借款后, 如借入资金带来的收益大于支付的利息, 企业便会赢利;反之, 企业负债额度就会扩大, 现金流出量增多[2]。如借款过程中, 市场环境突变或是企业经营不善, 企业的适度负债就会变成沉重的财务包袱, 严重的情况可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由此可知, 企业在借贷时, 应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市场风险、产品更新等有一个合理、科学的预估, 对存在变化和不会变化的情况进行分类, 借助统计分析各因素变动的可能性大小, 对自变量每发生一单位的变化时资金流量的变动量进行计算, 以提升预估的准确程度, 对管理者提供作出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

3 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重视会计信息的收集

在我国, 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的内部信息, 具有无法公开的特点。而在国外, 设有专门的机构可以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查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行为的日益规范, 我国可以对国外的这种信息管理办法进行借鉴, 构建一个对信息进行采集的专门机构。这一机构应有别于企业统计部和会计师事务所, 而是对会计信息进行专门、专业的采集、分析, 向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会计信息采集的过程中, 要对各类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同时, 数据分析软件和计算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3]。当前,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很快, 但统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软件自身特点与可操作性之间的不协调,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 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软件在开发时, 要有意识地进行衔接, 使会计信息的采集、分析成为一套操作简单的系统工作。

3.2 加强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分析的切合度

统计分析主要是对统计指标进行统计、计算, 财务管理的分析对象为财务信息, 二者是平行的关系, 在各自的领域内并无交叉, 这种工作内容类似, 但工作内容无交叉的情况, 有助于企业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的提高。如若两者内容出现交叉, 则易出现分析结果不同的现象。尤其是统计分析工作中的价值指标对于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因为会计核算具有准确无误的特点, 是其他核算方法无法比肩的, 同时, 从会计信息中取得指标信息的工作成本也最低。因此, 要加强财务信息的披露力度, 对财务预测、收益风险等指标进行披露, 切实有效地把统计分析应用于财务管理中。

3.3 加强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的分工配合

企业的统计工作, 在主观因素上, 受统计人员专业素质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颇深, 影响统计分析实现准确、全面的目标, 同时, 企业会计工作由于受人力资源成本因素的影响, 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也不尽人意。基于此, 要对统计和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分工配合, 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使两方的工作人员勤于沟通, 互取所长, 共同发展。此外, 对于统计和会计皆通的全能型人才培养的力度要适当加大, 使会计和统计的工作能够适度融合,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

4 结论

本文对企业财务管理和统计分析的关系, 以及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以目前财务管理的发展形势来看, 统计分析应用于财务管理已成为财务工作的主流方向,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摘要: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统计分析与财务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统计分析可得到翔实、清晰的财务数据, 财务管理的不断进步助推了统计分析理论的深化、推广。本文以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关联性为切入点, 对统计分析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统计分析应用于财务管理的注意事项, 以期为统计分析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统计分析,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史曙娜.统计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 :56-57.

[2]杨怡.浅谈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 2012 (28) :89-90.

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篇8

一、统计方法的在社会科学中运用的历史回顾

自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问世以来, 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 统计学已近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统计学大范围的应用与长足的发展, 前后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到了20世纪后半叶, 统计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进程联系越来越紧密, 两者融合度也越来越高。日渐融入各学科中去的统计学不断与旧有的学科碰撞协调, 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由此也产生了很多诸如人口统计学、历史统计学等等新交叉学科, 通过将统计与人文社科相融合, 促使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向前发展。原有的学科的模式和思路一一被打破, 各学科在新的思维下, 分别以不同的目标向着目标功能方向改革发展。概括起来, 人文社科的快速发展脱离不了统计学的推动。反之, 人文社科的发展又促进统计学的升华。总之, 统计学对人文社科的促进是人文社科发展中的潮流, 同时也是深入发展的动力支柱。21世纪的作用下促进发展的趋势得到更加充分反映, 如今社会是信息经济的时代, 信息经济的独特优势是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 以及其在不同方面的功能具体化。但是从其本质来分析, 信息经济不仅仅依靠先进的信息处理方法, 更重要的是能保证信息采集、处理的精确, 这一切必须借助统计学的不断创新发展。因此, 在信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统计方法的支撑作用依旧是最为重要, 不容忽视的。

二、统计方法对于现代经济学发展中的影响

1. 统计方法促进现在经济学的科学发展

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视角来看的话, 实质上大部分的经济模型都可以归成数理统计模型的变种。而这种借助数理统计模型或者类似的数学统计图表进行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是统计方法与经济研究进一步融合下对经济研究方法的深层次发展, 凭借着统计方法, 经济学推理、分析越来越严谨。经济学在统计学方法的指导下有了科学的概念定义和统一的研究平台, 其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也发展的更加科学与深化, 这从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中可略见一斑。在经济学研究中运用统计方法, 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证分析, 系统的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量化的地检验假设理论, 可以有效减少经验分析表面性与偶然性的出现几率, 这中新的经济学研究思路, 可以从定量角度极大的推动继续研究对于经济现象及其本质的发掘。在这种背景下, 在现在经济学中统计学方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 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背景下的现代数学的发展, 促进了当代科学技术数学化的趋势, “科学数学统计化”的要求日益强烈;而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出现又会促进统计研究的方法与数据分析的手段的推广。经济学是一门科学, 其发展它离不开以数学工具为支撑的统计学方法的运用, 如何更好的在经济学研究中运用好数学统计的方法, 使经济学的发展日趋完善, 这是现在社会对于统计方法与经济学融合提出的最新挑战。

2. 统计方法导致经济学研究数学化倾向严重

经济学与统计学在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统计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大范围的运用, 导致经济学的研究数学化倾向的浓厚。从300年前“威廉·配第”将算术方法运用到经济学问题的研究中, 到后来数学统计工具促进下的经济学二次繁荣, 统计方法在现代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 经济学研究对于统计工具也越发的依赖。但是在这种形势下, 数理统计化的倾向在经济学研究中日益浓厚严重, 甚至错误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经济学问题的现象在经济学学术界的研究中已近到了严重泛滥化的程度。可以说, 这种滥用统计方法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倾向, 已经使得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相关规律现象的学科, 逐步的开始远离了客观经济实际, 变成了一种数据堆砌下的空想。因此, 在在某种程度上, 研究统计学方法如何在经济学中运用, 其应当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至关重要。

三、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1. 统计方法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分析

由于经济学研究的客观需要, 以及统计学这种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的学科特色, 经济学研究者必须学习统计学理论、统计分析等统计学课程, 而在一些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中, 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其就更加依赖统计了。经济学实证研究, 必须以开展经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基础。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主要以两种作用奠定了其基础工具的地位:一是在工具性上的精确与严密性, 二是在其思想性方面的严谨性。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 导致其研究中存在许多变化的因素, 而数理统计其用处就在于为繁杂的因素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简洁而明了的解释, 为其提供了统计模型从而使经济研究变得条理性与逻辑性并重。

2. 统计方法在日常经济生活运用中的地位分析

统计方法被大量运用于金融业的日常统计应用, 统计方法被运用研究金融风险的防控, 以及金融风险监测系统的建立。这样有统计基础的风险预防与决策体系, 能对投资个人和机构实施风险控制起到强有力的指导作用。同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也是必不可上, 我国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 ISO9000认证, 逐渐发展形成了保障供方的能力水平在国际交易中获得口碑的标志。统计技术也渗透到ISO9000标准中的方方面面, 如紧密结合某企业的生产过程等等。此外, “十五”期间, 统计学在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应用也被凸显出来。该门类统计指标体系主要以旅客流量、宾馆入住率等具体的旅游指标的统计分析与预测研究, 通过这些来研究大众的生活质量和娱乐计划的规律, 有针对性的制定战略, 在此基础上开拓发展市场。

四、统计方法在现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1. 统计方法有助于疑难经济学问题处理的简单化

统计方法的最重要特点就在于它分析过程的严谨精密, 分析结果的清晰准确, 而经济学的相关问题, 正是需要这样的一种严密的推倒, 使之精确、客观、科学。时至今日, 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 衍生出了统计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产权经济学等数门专业化理论, 经济学中的数学统计方法已经无处不在。一些疑难经济问题的研究处理, 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变得简单。一般其处理流程为“经济—统计—经济”的模式, 即解决经济难题需要从现实问题入手, 通过建立数学统计模型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求得数学结果, 再结合经济理论与经济学原理对结果进行评估, 得出结论, 用于指导经济活动的进行。这将大幅压缩经济问题的解决周期, 简化其处理流程。

2. 统计学方法可以作用于经济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统计方法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从最早的代数运用, 再到数理经济学中, 最后到统计经济学, 各种深奥的数理统计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运用的规模逐步扩大。从现代统计经济学中, 繁杂数据指标的得出, 再到现代统计理论与现代经济理论相结合, 产生的特有的专门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来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统计学因其严谨、客观的优势, 促进了经济理论的可行性提高。又因为数学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数学模型的模式就可以提高经济理论的逻辑性、严密性。以及统计的客观与真实, 使经济学的结论具有明确性, 与普适性。近年来, 人们开始大量尝试将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关系与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分析上, 这既进行质的判定, 又进行量的确定。可以看出, 经济学已经不能脱离统计学方法而单独存在, 没有了统计方法的运用, 经济学问题的解决就没有了渠道与途径。

3. 统计学方法为现代企业经济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大量运用, 使人们对经济活动评估的要求由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而在现代企业经行经营决策时, 很大程度上都会选择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精确的分析其做出决策可能的损益比较, 以及该决策对于企业发展的效能。统计方法在现代企业经济决策中的运用, 是为了提高经济决策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避免企业财力、物力的损失, 通过统计方法对决策执行后的结果进行预测, 使企业的发展的风险处于一个可以控制的情况。一个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就可以将经济决策中的各项因子之间的关系简单的明了的表现出来, 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能一目了然, 经济决策的制定的可靠性也因此得以保证。

4. 统计方法可以有助于经济理论适用性的提升

事物的发展一般都会符合量变质变规律的理论内涵, 在经济领域中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如此。对于经济事物的分析也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类型, 量变引起质变, 而质变又会影响量变, 因此, 经济事物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统计方法可以通过数量关系来表述各个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 得出分析报告, 结合经济理论来指导经济活动, 提高了经济理论的适用性。同样, 数学统计方法的逻辑严谨性与运算精密性能保证经济学结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为经济决策的制定可以参考的依据。

5. 统计方法的精确性有利于交流、积累和传播的发展

如果统计数据的精确度比较高, 那么就可以减少经济学内部分工所需要的花费, 有利于经济学交流和发展, 最终促进经济学研究的水平整体提高。借助于数学运算的手段构建相关模型, 用时不断联系着各学科, 从而使得统计学方法具有严密的结构化和逻辑性。因此这种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的精确分析与推倒下所形成的数学组织思想, 经过不同人无限次重复的阐述, 发展, 其本身的理论内核也不会变形走样, 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传播与交流。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经济学被加以运用的领域也日益变的更加广博, 相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特别是数学统计方法, 更是在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地位的作用。统计方法现代经济学的运用越来越被重视, 离开了对于统计数量的分析, 经济哲学将会替代经济学现有可能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必须深入的研究统计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以及其享有的地位, 运用抽象的科学方法来解决经济学的问题问题, 使得经济理论被更加科学地解释, 同时在经济预测与企业发展指导上也起到一定的效能。

关键词:经济学,统计方法,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庄.浅谈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引进与咨询, 2006 (9) .

[2]刘汉良主编.《统计学教程》 (修订本) [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篇9

关键词:审计;经责;绩效;结合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一种监督方式,更是一种评价手段。当前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主要侧重于遵守法律法规、重大经济决策、财政财务收支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而对其所应负担的政治责任、社会管理责任和行政效能建设责任等履职情况没有进行反映,这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而言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因此,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审计,对被审计人任期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已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引入绩效审计,我们也曾做过大胆尝试。由于绩效审计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因此审计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所取得的审计成果差强人意。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效结合,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一、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影响绩效审计开展的首要问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以来的实践表明,一部分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行为的规范化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开展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不真实的财务信息进行调整、对不合法的经济行为进行揭示,这就对绩效审计的广泛和深入开展造成困难。在真实性、合法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绩效审计难以达到较大的覆盖面和较高的层次。

二、效益标准难以界定影响了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由于各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不同、职能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审计评价其效益时所选用的考核标准也不相同,没有可以依据的明确的规章制度或文件及管理实物准则。效益的评价标准灵活,常常因事、因地不同,给审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形成审计标准选择弹性大、主观性强的问题。因此,效益标准不明确、不统一,影响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

三、损益界定的时限鉴定难度大。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形式的审计不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被审计人任职期间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责任界定受任期的时间限制,而经济活动又具有连续性,因此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资金财产损益要先明确是什么时间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造成的,才能明确是谁应负担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难以按照期间归属调整相关审计指标,经济责任界定就会出现问题。

四、审计人员少、业务素质低影响了绩效审计的质量。绩效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大的工作,需要复合型的审计队伍,不仅要有会计师、审计师,还需要精通如社会科学、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等学科知识的人才。目前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人员,多是单方面查账能手,离对绩效情况作出合理评价、界定还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稳步推进绩效审计,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效结合,在目前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仍需要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除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工作外,还应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绩效审计:

一是按绩效审计要求选择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绩效审计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审计的方式方法也与传统审计有较大区别。因此在选项上应坚持可行性、重要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妥善的选择绩效审计项目。应当结合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侧重选择资金规模大、影响力强,同时审计成本和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尽量避免选择有关审计事项的数据不易获得、责任可能被推诿、没有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的项目。当然同时要考虑经济责任审计相衔接,扩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成果。

二是建立科学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目前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人们共同认知和约定的标准”,但由于各单位的业务事项具体情况不同,在实践中业务评价指标和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效益和发展能力的指标偏少。因此,要按照绩效审计评价的需要,构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尽快绩效审计操作规程。

三是制定科学的绩效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

为了让绩效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应当在选用基本审计方法上,让审计方法可与工作人员及其能力匹配并逐渐形成一个有规律性的方法体系,让各方法彼此间可相互穿插,产生互相作用。对于传统审计方法需进一步完善从而突破其局限性,这就要求加强财务数据管理,进一步提升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要充分发掘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当中的应用,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善于借鉴国内外优秀审计方法。在审计程序方面对监管给予强化,严格按照审计规范步骤进行并落实,让审计工作可有条不紊的实施。

四是优化审计资源,充实审计力量。

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审计机关应该善于吸收各类专业人才并招揽部分复合型人才,另外可聘请相关专家组织成一个咨询委员会来优化人力资源。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强化,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通过针对性培训加强其专业性知识,多组织交流会议让工作人员可相互吸收经验。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来增强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构建出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让审计工作水平可达到更高层次。

浅谈企业经济统计的漏洞与对策 篇10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问题对策

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使得企业经济统计存在诸多问题, 严重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步伐, 所以企业必须建立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统计, 加大统计队伍的建设, 从而更好地促进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符合企业的整体经济规划。本文针对企业经济统计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策分析, 以便企业的管理者能审时度势, 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环境做出客观的决策。

一、何为企业经济统计

企业经济统计就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和理论, 密切掌握外部市场的动态变化, 依据对市场经济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从而对企业内部相关数据进行整合, 以便更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管理进程当中, 促进企业经济蓬勃发展。现代统计已经与传统统计大相径庭, 不再是单一的收集数据, 而是加入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方法, 例如建立数据模型、动态数据分析等, 并且被应用到多个领域、多种行业。

二、企业经济统计存在的漏洞

在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下, 企业的各层领导并未认识到统计在企业经济中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统计只是各种经济数据的简单汇总计算, 并没有专业的对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加之缺乏对统计数据的及时上报, 使得企业管理者不能准确的按照统计结果进行企业经济状况分析, 也就无法科学制定出企业经济发展规划。甚至于部分企业领导并未认识到很多经济决策制定的偏差是由经济统计而引起的。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统计能否合理高效进行。企业经济统计是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 需要统计人员有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但是很多企业存在统计部门形同虚设的问题, 使得统计工作难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模式落后以及统计工作本身的特征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企业的统计工作一直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局面, 较少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领导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 导致统计人员的待遇、地位不高, 使得统计人员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工作, 造成统计人员的流动性大, 不能确保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以及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加之统计人员自身职业素质方面, 如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等的原因, 使得统计人员不能较好的适应发展的趋势和新的要求等弊病, 导致统计职能弱化, 数据质量欠佳, 造成企业决策失误等。

企业经济统计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互不相符也是另一个主要问题。很多衡量企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指标, 例如可持续发展指标, 由于现有指标没有及时更新, 使得在统计上没有依据可循, 也极大地削弱了经济统计对于企业提供经济依据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内部经济体制和内部环境多变, 导致统计数据模糊或不能真实反应经济发展概况。以及企业内部统计的不受重视, 只能处于配角的地位, 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对经营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企业经济统计漏洞的对策

1. 加强对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视

传统的统计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导致企业对于经济统计的认识过于片面。因此企业不能有效的掌握市场变化情况, 也就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企业应该树立现代统计观念, 促进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 应该充分发挥其引领地位, 加大对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视力度。在企业中建立健全统计制度, 并且引进专业统计人才, 让企业统计逐渐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将企业引领到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

2. 要创新统计制度, 使统计工作与世界接轨

我们应该采用现在的高科技技术, 把统计创新摆上重要位置。在统计方法、统计手段和管理系统上“与时俱进”, 引进先进的统计口径、计算方法, 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统计经验, 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控, 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拓宽统计领域, 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外需要多角度的深入到外部市场竞争中, 完善企业经济统计制度, 并把统计制度落实到实处,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部和内部因素对数据的干扰,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 需要企业及时获取可靠的经济信息和资源, 以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力度。依照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将统计贯穿到经济的每个环节, 创新统计方法, 严格执行统计的要求。

3. 加强对统计人员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

大到一个国家, 小到一个企业, 要想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对于人才的培养, 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一定要重视对统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加大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 配备统计人员要严把入口关, 保证质量, 结合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做好持证上岗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统计人员思想、业务、及政策水平的管理和培养, 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统计工作新形势的需要。另外可以深化职称聘任制度改革, 全面推行聘约管理, 提高统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以后的统计工作中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为企业呈现出系统合理的统计结果, 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结束语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 统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必须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企业经济统计, 才能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企业必须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统计概念, 及时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远。

参考文献

[1]曹力.企业经济中统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 2013, (9) :28.

[2]周波.现代企业经济中统计存在的隐患及解决举措[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3) :121.

上一篇:干化学分析论文下一篇: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