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规章制度

2024-10-20

武汉理工大学规章制度(共9篇)

武汉理工大学规章制度 篇1

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协会管理制度

第一章:会员管理制度

第一条 申请入会

1、有意加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汽车工程协会的同学向秘书处领取申请表,申请入会。经协会理事审批通过,并确定其符合条件者,正式成为会员。会员将颁发会员证,会员手册。

2、会员每学年重新登记,会员有入会和退会的自由,不重新登记的会员作自动退会处理,不再享有会员待遇。(自动)退会者,到协会秘书处说明并情况并交出会员证、除名。

第二条 会员条件:

1、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汽车工程系在校学生。

2、对汽车工程有浓厚兴趣的同学。

3、自觉履行协会会员义务及享受会员权利。

第三条 会员的权利

1、免费参加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部分与外单位或公司合作需要一定费用的项目除外)。

2、获得本协会的优先服务权。

3、有协会内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拥有可随时向协会提出意见、建议和投诉的权利。

4、有权利了解协会经费来源去向及财务状况。

5、自由入会、退会。

第四条 会员的义务

1、热爱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汽车工程协会。

2、必须遵守协会组织者的安排。

3、必须承担协会安排的一切工作,热情参与协会组织的活动。

4、必须遵守协会所举办活动的纪律。

第五条 会员考核制度(具体细节未定)

第二章:内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使社团正常运作,故修订以下内部管理制度:

1、所有社员有义务高质、高效完成社团所交予的任务。

2、会员必须积极参与本协会的会议和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事先请假,须向部门负责人请假并向会长申报批准方可不到;若无故不到达三次以上将视为自动退会。

3、会内干部在要求参与的会议或活动中,若事先未请假或事后一天未向考勤人员补假(补假须经会长同意),而无故不到次数达三次以上者,视为自动离职。

4、对于不遵守本协会会规或违反规章制度的会员视情节分别处以会内警告、留会察看、勒令退会、开除会籍等四种处罚。

5、会员在参加有关课程、会议及活动方面,若迟到、早退二次及请假3次计一次缺席,累计无故一次缺席予以会内警告,二次予以留会察看处分,超过三次给予勒令退会处分。因迟到或缺席

造成重大比赛失误者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凡一切被开除社籍的会员,报送校团委给予销案处理。

6、会员因参加重大比赛等原因需停课,由常务理事会提出申请,报校团委,并由教务处批准,及时通知会员所在系。

7、凡参与本会期间受到校纪处分的会员(无特殊情况)视为自动退团。

8、凡未和社团协商而擅自退社的会员视为自动退社处理,并给予开除社籍处分。

第三章:干部管理制度

第一条:凡在本社各种认真负责,扎实肯干的干部,将在综合测评中评优并加分。

第二条:对本社工作不能尽责,丧失工作热情或无能力继续工作的干部,经会长与各部长讨论决定后给予降职或免职处分。

第三条:社团干部的选拔本着重点培养和社员推荐的原则,择优选取任用。

第四章: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条: 本协会的活动经费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的赞助、捐助,学校各级的拨款和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条: 本协会经费必须用于本协会的运作。对于本协的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私自挪用。

第三条:协会遵守国家颁行的财务制度。

第四条: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会员公开一次。

第五条:本协会的所有资金由财务部统一管理,收支分别建立总账和明细账,账目清晰,帐据要相符。

第六条: 各部支出须经会长审核、签字后方可生效。财务部必须定期向会长报告财务状况和递交财务报表。

第七条:活动经费的开销由各部提交申请,经会长和各部长批准,会长签字后计划一定的经费,事毕将票据交由秘书处核对保管。

第八条: 大型活动的活动经费预算须经全干会议民主投票通过。

第九条:经费预算中,必须写明使用项目各费用数额。

第十条:购买物品必须开据国家工统一的商业发票,否则不能报销。所有报销单据必须通过相关部门审批、记录和存档,方予以承认。

第十一条:协会内部成员若有偷取,侵占,私自挪用协会公共财产的情况,一经查出核实,开除会籍,并通报学院,给予严厉处分。

第十二条:对于违反财务制度的干部会员,视其情节做严肃处理第十三条: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向协会主管老师提交这学期的工作计划。

第十四条:本协会经费必须坚持节约、合理的原则,杜绝铺张浪费等不合理开支。

第十五条:本协会内部器材,统一由组织部与学习部负责人管理,协会内部器材只准本协会使用,原则上不外借。倘若借用,损坏由承借单位或个人负责修理或赔偿

第五章: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

第一条: 本协会实行民主制度,定期或在开展工作之前召开全干会议商议决策。

第二条:各部门有独立召开部门会议处理学会部门事务的权利。

第三条: 定期或按实际需要,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和会员表彰大会。会员代表按相关规定组成。

第四条: 各部在具体实施某项活动之前,部长须向正、副会长上交计划方案,会长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五条: 活动完毕之后,部长须向会长交工作总结,并由秘书处存档。

第六条:会长因事外出或不在时,由副会长代替会长行使权利,会长在时副会长则协调会长工作并抓各部思想工作。

第七条: 协会组织管理实行职权负责制。下级对上级负责,上级受下级监督。

第八条:会长在协会内主要负责监督和协调工作。各部部长均负责本部的组织职能活动,会长有参与各部活动计划的义务,提出建议的权利,也有参与其他各部实践活动的自由。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一)本协会的章程的修改必须先企划部审议,再提交全干会议表决。表决干部人数达到全体干部人数2/3或以上,赞成票数达到出席总人数2/3或以上方可通过。每届章程只可修改一次。

(二)本协会章程须经表决通过后,七天内经主管单位审议后生效。

武汉理工大学规章制度 篇2

一、权力与大学声誉制度的来源

韦伯在《阶级、身份、政党》一文中提出了三种分层秩序:经济秩序、法律秩序和社会秩序。它们分别代表财富分层、权力分层和声望分层。在他看来,多数情况下,身份群体的确定标准与物质财富的拥有是相违背的[1]。 换言之,作为韦伯经典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的两大重要指标,声誉与权力没有正相关。 沿着韦伯的思路进一步说,从理性系统的视角看,大学声誉源于卡里斯玛权威,这种机制导致大学声誉的存在恰恰在于与权力保持距离, 甚至能对权力形成一种反作用。当然,如果从自然系统的视角看,现实社会中的大学声誉往往很可能因为受到权力的侵蚀而受损。

(一)大学声誉源于卡里斯玛权威

制度主义认为, 一个职业的声望与它的科学、知识基础成正比;相比之下权力对声望的影响不是那么重要。 具体说来,一个职业的“科学”“知识”的特征越强,其声望越高。而一个职业越卷入人际互动,或者在权力关系上占强势,它越容易经历社会冲突,它的合法性越可能受到挑战, 其声望越可能受到负面影响[2]277。声誉与权力是两套不同的机制,两者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这一点在大学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职业之间的声誉等级制度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相比较而言,大学教授比普通蓝领工人的职业地位要高,社会声誉要好。从制度主义理论看,这种声誉等级制度的基础是能够使得一个职业“自然化”的机制。 科学、知识正是这一机制的突出表现,大学在其间扮演了重要角色。 正因为如此,大学被赋予“爱智求真”的精神品质,以及传承知识、创新研究、服务社会等诸多职能,被冠以“象牙塔”“社会的动力站”“人类精神的圣殿”等诸多美名。

大学声誉并非源于权力, 而是源于卡里斯玛权威。 希尔斯(E. Shils)重新解释了韦伯关于卡里斯玛的理论, 其目的在于强调任何社会都必须有秩序,有服从,而构成秩序与服从基础的是对卡里斯玛特征的尊重与服从。 在希尔斯看来,“卡里斯玛就是个人、行动、角色、机构、符号以及物质对象被赋予的某种禀赋, 而它们具有这种禀赋的原因在于被认为与某种‘最终的’‘根本的’‘关键的’ 决定秩序的权力有某种联系。 ”[3]“决定秩序的权力”是这里的关键术语。 按照希尔斯的解释, 任何社会秩序的核心是精神的秩序,是社会成员对某种最高原则的认同。 因此,决定一个社会秩序的核心权力必然是某种支配宇宙以及人类的根本原则或法则。“科学发现、伦理教义以及事实上所有形式的真正的原始意义上的‘精神’”都属于卡里斯玛,当然,宗教的先知也属于卡里斯玛的例子[4]。 不同职业的特点表现出了它们与“自然”“理性”有着不同距离和关系。 在希尔斯看来,一所大学拥有一个或多个有关它是怎样和应当怎样的形象,这一整体的自我形象的核心是对真理的兴趣;大学的首要使命是传播和发现关于重大问题的真理[5]。 大学是与“自然”“理性”关系最为密切的组织之一,也是与卡里斯玛权威十分接近的组织之一,大学声誉便来源于这种卡里斯玛权威,而且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大学理应成为声誉最高的组织之一。 与之相对,权力关系常常导致社会冲突,使得“自然化”的过程难以顺利进行。 可以说,“学术声誉必须通过他人的认同及人际间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传播才能得以真正确立,这与通常是通过法律制度建立起来的并带有强制性的权力的形成基础有所不同。 ”[6]大学声誉机制与权力运行机制是两套不同的系统,所谓“凯撒的归凯撒,亚里士多德的归亚里士多德”,前者代表权力逻辑,后者代表大学(学术)逻辑,两者不可混同。

(二)权力对大学声誉的影响

不同于韦伯的经典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特雷曼(D. Treiman)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对声誉制度的解释是,社会等级制度建立在不同工作对社会生存功能的贡献之上。 简言之,一个职业对社会生存功能越重要,其职业声望就越高。 特雷曼说:“社会分工导致了权力的不同,而权力导致特权,权力和特权导致声望。因此, 在全世界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职业声望等级制度。 ”[7]特雷曼的解释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有很大差异。相比之下,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特雷曼的理论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更有解释力。 “在中国社会与文化背景下,由于中国的‘官本位’传统以及社会转型的综合影响,权力在社会生活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更高的经济回报。 ”[8]抓住“权力”这个关键词,才可能理解中国社会资本的独特之处。

但是,声誉不同于社会资本,它更多的具有文化资本的属性。 “区分两类社会资源———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非常重要。社会资本是通过社会网络和社会联系获得的资源,而文化资本是通过社会认同和相互认可而获得的资源。 ”[9]在现代社会中,权力通常是通过法律制度和资源建立起来的,但是声誉则必须通过他人的认同才能得以确立,这种认同是通过人际间的社会认知过程和机制实现的。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很多时候恰恰是权力的滥觞,导致了教育场域中出现了一种“超社会资本”[10]。 在“超社会资本”的作用下,教育本质被遮蔽,教育过程被扭曲,从而导致大学声誉受损。一方面,权力的过分介入导致大学声誉不佳,教育行政化改革步履艰难,痛斥大学为“衙门”的声音不绝于耳;另一方面,声誉制度尚未建立或健全的大学, 为争取资源谋求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依靠权力支持,谋求“资源最大化”。两者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011 年4 月24 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出了一期特刊,按职位和行政级别高低,排出一个先后秩序。处在顶端的校友几乎是清华培养的政界人物, 排名秩序把清华校友们分成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等级森严。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反思。大学领导并非不知道大学声誉的重要性,不知道对于权力的疏远是大学声誉的一个基本条件,但在现实的制度环境下,为实现资源最大化(核心是社会资本最大化而不是文化资本最大化),主动与政治人物“攀关系”,即使以损害大学声誉为代价也被认为是“划算”的。

(三)大学声誉对权力的反作用

声誉对大学很重要,“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并主要地是声誉竞争的产物”。 “为了追求卓越、声望与影响力……每个机构都在聚募它能募到的一切资金……并花光它募到的一切资金。 ”[11]从制度主义的视角看,个人或组织追求合法性和合理性以便得到社会认可,这些行为是声誉制度观念的微观动力,也导致了社会中心制度对权势者的反制约[2]267。 “淡泊名利”虽然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有其值得称道之处,但作为一种现实社会运行法则却未必随处可行。与人们常常设想或期望的淡泊名利的学者形象不同,现实中的学术圈追求“功成名就”的现象更常见。 实际上,对“美名”的追求本身并没有错,虽然与“为知识而知识”相比,它显得不够“纯洁”。作为一种在大学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资本, 声誉具有特殊的内涵和运作机制,这样就会对权力形成一种反作用。

具体而言,对声誉的追求能让学者们抵制权力和金钱对大学精神的侵蚀。“显然,大学不是追求金钱的最佳场所, 也不能为期望满足权力欲的人提供方便。毫无疑问,来到这里的人所追求的是教育及科研事业的成功,并最终由于这些成功而享受崇高的社会荣誉及个人声望。 ”[12]如果说有一种欲望是大学中最有价值的,那应当就是对声誉的追求:“推动学者研究的动力是什么?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是学科本身的一些主要因素在起作用,特别是那种想要在学术领域建立声誉的欲望。”“理想的学术生涯是在科研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一位接受采访的生物化学家说,他认为在研究领域一直活跃下去是最为重要的。这对他的自我认同而言非常重要。如果他在退休之前就停止这种活跃状态,他会非常沮丧。 ”[13]在美国也一样,一项对高等教育教职人员进行的研究表明, 大约50%的高校教师认为“在自己领域成为权威”是重要或主要的,这个比例在研究型大学更高。这种追求“功成名就”的欲望不仅局限于科学领域,而存在于所有学科之中。因此,一个工程师可以说:“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在你所从事研究的领域里得到认可。”同样,现代语言学家和经济学家也希望在建立良好学术声望方面有所作为[14]80。 相反,一旦声誉制度受损,追求“功成名就”的机制不再正常运转,代之以不负责任的“得过且过”和以牺牲职业操守和大学精神为代价的“随遇而安”,大学难免沦为平庸之徒“混饭吃”的场所,失去其精神动力。 当今中国大学博士论文评审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情”的影响大过了“声誉”:“有一些人情上的问题。 评阅老师基本上是导师指定的,一般都是关系比较好的。 有的评语明明很差,但是他最后还同意他答辩,很可笑的。 大部分只要能够稍微混一混,再加上老师也讲情面的就算了……关键是这个质量最后没有反馈到老师头上, 影响这个老师的声誉,所以老师也就算了。”[15]如果声誉制度能发挥作用,也不至于让大学成为“人情”交易的市场。

二、组织结构与大学声誉制度中的特点

在制度主义看来,声誉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人们对于其行为或品质无法加以确实无疑的评估,而必须得到与声誉持有者有社会距离的其他群体成员的承认。正是这种社会距离和直接信息的不完备性才出现了声誉产生的空间,使其成为联系“观众”评估者和声誉持有者的纽带。 因此,声誉制度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问题,而且是社会空间结构的问题;声誉制度不仅仅是客观质量的问题,而且是主观评价的问题[2]264。声誉制度的这种特点与大学组织结构相结合,形成了大学声誉制度的三个特点: 内部不对称性、“名实不符”和“边缘化”现象。

(一)大学声誉制度的内部不对称性

与其他组织和群体相比, 大学组织有其自身特点。 大学是知识精英汇集之地,大学中的学术群体与工人、农民阶层有着很大的不同。 对学术群体进行研究是一件极为棘手的事情。因为学术群体内部分化和分类十分复杂,他们在创造力和思想概念方面更加复杂(即使在同一个学科内,身处不同研究传统的学者之间,可能也秉持着针锋相对的观点和价值),其社会内涵更是十分丰富[16]。 面对复杂的大学组织,需进一步区分大学声誉制度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有4 个关键概念:大学声誉、学术声誉、学科声誉、教授声誉。一般认为,大学声誉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学术声誉。“学术声誉是指一所大学以科研水平为核心的办学实力,在社会上尤其是学术界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它虽然是一个主观指标(一般是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得出的),但几乎是世界著名大学学术指标中最主要的标准[17]。在学术声誉的众多指标中,学科声誉和教授声誉分别从“组织”和“个人”两个角度构成了学术声誉的核心。一方面,学科是大学的细胞组织,学科声誉是大学声誉(学术声誉)在“组织”意义上的重要呈现。 另一方面,“教职员整体就是大学本身,……是它最主要的生产因素, 是它荣誉的源泉”[18], 教授声誉是大学声誉(学术声誉)在“人”的意义上的重要呈现。

大学声誉、学术声誉、学科声誉、教授声誉,他们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逐级深化,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 然而这个有机系统的声誉制度却是十分复杂的,这些不同声誉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 有的大学在人们的整体印象中口碑不错,但可能由于“样样强”恰恰容易给人造成似乎缺少“特色”学科和专业的印象;有的大学虽然总体实力不算很强,但是由于形成了一定的学科和专业“品牌”,在声誉体系中反而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点在具有一定地方特色、职业特色的院校中尤为明显)。从专业的眼光看,这种声誉等级分布可能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导致越倚重声誉指标越可能闹“低级笑话”的后果[19],但这却符合大学声誉制度本身的逻辑。 时下流行的学校定位、特色专业、名师工程、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与这一逻辑是吻合的, 体现的是不对称性下的现实决策。1957 年,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调查的一部分,肯尼斯顿(H. Keniston)利用声望排名方法对博士生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估。 当时就有一些批评者认为,肯尼斯顿的研究没将“教育的声望”与“教师的声望”区分开,将博士生质量单纯地视为教师质量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20]。 即使是大学教师的声誉,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大学中的资深教授与年轻讲师、助教之间的声誉相差悬殊,能代表大学的,往往是前者,后者甚至以打工者自居,如果笼统的用“大学教师”将他们归为一类进行声誉分析,会忽略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别。

(二)大学声誉制度的“名实不符”

大学声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声誉现象,是人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正如其他的声誉现象一样,大学声誉也必须经过一个“意义系统”的解释才能产生意义。例如,在文革期间,军人、司机职业尤为受到人们的青睐,教师(包括大学教师)则被当做“臭老九”而低人一等,这与当时特定的“意义”系统有关。按照这一逻辑,用制度主义的观点看,大学声誉的产生必须符合社会承认的逻辑,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敬意,从而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大学声誉的评价是一个人际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制度现象, 不仅仅是职业本身的吸引力,而且渊源于社会评价。 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社会评价的主观性,导致了大学声誉在一定程度上的“名实不符”。 例如,高考分数排名作为社会评价的指标之一, 与学校的学科实力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很多学校真正的学术能力因为种种原因被社会低估或高估。从历年的统计情况看,农林、地质等行业特色院校及中西部地区的高校,虽有强大的学科实力,在报考时却没有赢得高分考生的垂青。中国农业大学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根据2010 年的统计,该学校的学科排名为第14 名, 可是高考分数排名却只有50名,两者的落差达到36 个名次之多,成为被考生“低估”最为严重的在榜院校。在之后三年的统计中,中国农业大学均名列中国高校排行榜50 强, 总排名分别为第20 名(2011 年)、第46 名(2012 年)、第20 名(2013 年), 然而, 其招生排名在中国大学录取分数2005—2014 十年总排名中位于第52 名[21]。 这种被“严重低估”的状况并未改变。

所谓“名实不符”,从“名”的一方看,高考分数排名反映的是考生及其家长对高校声誉的看法,而且作为一种大众意义上“用脚投票”的机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它体现的是社会大众对大学声誉的看法。 从“实”的一方看,中国高校排行榜反映的是学术标准下的高校综合实力,它更多地体现了学术化、专业化评价体系下的高校强弱分布关系,在同行评价中也能形成一种声誉制度,即“内行人”眼里的“好学校、差学校”。这两套评价机制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比一般意义上的“名实不符”性质更为恶劣的,是为了赢得声誉有意为之的弄虚作假,在这种情况下,对学术声誉的追求变成了不择手段的“沽名钓誉”。 “当通过正统手段难以达到目的时,有些教师就可以利用‘马太效应’借助名流、权威的声誉为平庸的成果增色,如将未参加研究的名流、权威虚报为成果共同完成者,从而为成果获得承认叩开方便之门,从而促进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6]越是在学术匮乏的地方,越能发现这类“拉大旗作虎皮”的行为。 名流、权威缺乏维护自身声誉的意识,客观上为这类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实际上也在逐渐侵蚀其自身的声誉,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

(三)大学声誉制度中的“边缘化”现象

任何制度化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进行且永无终止的过程。社会成员不断更替,社会冲突不断出现,这些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削弱主流制度。 换言之,融合的过程随时都可能受到冲击和挑战。从自然系统的视角可以看到,一个组织中会出现多元的制度,在正式制度之外出现与之竞争、抗衡的非正式制度,这种所谓非正式制度往往通过制度的文化-认知性要素发挥作用, 从而导致不同制度观念下的不同声誉等级制度。 在组织中,在正式权力基础上通常有一个声誉等级制度(例如官方评选的劳模),但是在非正式的群体中可能有一个与官方相悖的声誉等级制度。在个体层面上,行动者和组织也面临着“产品模仿”还是“产品区分”的策略抉择。前者可以说是一个融合的过程,后者却是另辟蹊径,脱离已有的评判制度,从而可能建立新的声誉等级制度[2]26。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建立新的声誉等级制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们更多的是接受被“边缘化”的现实。

“边缘化”现象的前提是学术声誉的多元化。根据大约150 例各类学术机构中的学术人员的调查(包括物理学、生物学、政治科学、英语、商学和药学),鲁乔(K. Ruscio)做出了如下结论:研究的本质部分是由环境决定的, 其他绝大部分影响源自于研究动机或目的,以及研究机构对此研究活动所采取的态度。 不同的研究部门在如何阐释研究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重点方面都不尽相同。 “每个领域似乎都崇拜‘研究’这一神灵,但是组织性的宗教却反映了各领域内的‘地域文化’……在一所第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里,对卓越学术成就的要求是很容易被明确和理解的。而在文理学院里,学术成就却有着更宽泛的定义。”[22]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与一般性的文理学院虽然都隶属于广义的“大学”组织,但在确定学术声誉的范围时,后者却比前者宽泛, 因为它可能在科研之外同时还关注教学。然而,在“主流”的观念里,大学教师的学术声誉主要集中在科研水平上[23]。 在这种制度环境中,那些科研较弱的大学教师, 尽管他们在教学上可能相当出色,但在大学声誉体系中却依然难以摆脱弱势的地位。鉴于声誉制度在主流与边缘之间的巨大差距,浙江大学新设立一笔教学促进津贴, 第一年预算资金2000 万元,专门用于额外奖励用心上课的教师。除此之外,该校还设有总额达数百万的奖教金和优质教学奖,同样奖励上课多和上课好的教师[24]。虽然面对强大的来自科研的声誉压力,这种奖励只算是杯水车薪,但毕竟是正式制度下寻求破冰之途的一次积极尝试。

三、合法性基础与大学声誉制度的形成

在制度主义看来,声誉的分布和有效性取决于一个社会领域中合法性基础的开放程度。合法性基础越狭窄,通向理性、自然的门槛越高,限制性越强(这意味着人们提出合乎理性的主张从而得到社会承认越困难),统一的声誉市场越容易产生,声誉制度也越稳定。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命题来理解:

命题(1)在一个社会领域中,如果参与评价一个产品或行为的人或机构越少,这一产品或行为的声誉越容易产生。

命题(2)有关一个产品或领域的信息加工过程越长, 评价鉴赏口味越需要人为后天学习才能获得,那么这一产品或领域的声誉越容易产生,越稳定。

命题(3)一个领域中的评价机构或标准越多、差异性活跃大,统一声誉市场就越难产生,声誉越不稳定。

命题(4)声誉制度的有效性与该领域中的参与性有着非线性关系。起初的参与程度有助于声誉制度的有效性; 但过分的参与程度会减弱声誉制度的有效性[2]269-272 。

命题(1)和命题(4)涉及的是参与度的问题,命题(2)涉及的是专业化问题,命题(3)涉及的是独立性问题。参与度、专业化和独立性三者关系密切,为分析大学声誉制度的形成提供了三个不同角度。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参与度控制

声誉等级制度建立在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之上。如果人们可以毫无限制地进入某一领域,那么该领域就会缺乏声誉等级制度的稳定性。可以比较一下大学的等级制度和流行歌曲金榜。不难发现,前者稳定,而后者变动不居。这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相比之下,参与大学评定的人员、结构、标准相应稳定,而流行歌曲排名是由无数的听众参与评定的。前者的评选标准稳定,而后者口味多变。大学排行榜往往由相对权威的机构(如国外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大学排名、《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国内的武书连大学排行榜)进行,尽管可能会有争议出现,甚至有时让人觉得有些“离谱”,但毕竟是依靠专业人士进行的;流行歌曲排行则基本上找不到这样的专业人士,是媒体和大众的“群体性活动”,人人都可以参与,而且主要依靠的就是参与者的数量和态度。在另一方面,如果人们对一个领域、组织或产品一无所知,也不可能给予承认或者产生敬意。在这个意义上,一个领域中从业人员的规模(或开放程度)可以提高该行业的显著性。如果一个领域中人员过少或封闭性强,它的显著程度和声誉必然受到负面影响。关于这一点,从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身上可见一斑。屠呦呦获诺奖后,我们发现其社会效应不敌同一时期某娱乐明星的一场婚礼。实际上,这未必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新时期翻版,而是由于屠呦呦的研究领域实在过于生僻,很多人是从她获奖后才第一次听说青蒿素,这种职业声誉也就无从谈起。纯粹的科学研究难以引起普罗大众的兴趣,远不如影视明星受人瞩目,这是一个符合社会学规律的现象。

真正发生变化的是不同学科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引发的地位上的变动。就学科声誉而言,一个学科的生存能力与其吸引学生的能力密切相关。古典学在其全盛时期,享有非职业学科内的最高学术声誉,而神学在主要与职业训练有关的学科中占有相同的地位。现在,即便是历史最为悠久、声誉最高的古典学系和神学系也面临生源问题,因此这两个学科都在为生存而努力[14]185。所以,在当代社会,最可能感觉“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不是医学,而应该是神学、考古、梵文等“与社会脱节”的学科。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出象牙塔”的呼声日益高涨,大学的大门向更多人敞开。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中,大学需要协调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关系,以维持和发展其声誉。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并未影响其精英教育,得益于不同大学要各安其位,各执其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按照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73年出版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表》,五类高校层次结构建设明确,新办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承担了大众化教育,研究型私立高校和高水平的研究型州立大学承担了精英教育,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双重教育职能,而且各种层次之间分工十分严格[25]。通过这种分类机制控制参与者数量,从而在坚守精英教育的同时保证了大学的声誉。

(二)权力和利益格局下的大学专业化建设

在专业知识充斥或专业人员占主导地位的领域中,通常有着稳定的声誉等级制度。 专业化意味着符号资源的集中,一个内部共识性高的领域容易建立一个统一的声誉市场。 在这一点上,可以对经济学和社会学加以比较。经济学有着一个广为接受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因此其符号资源高度垄断,非主流的学说研究难以进入。而在社会学中,学术派别林立,符号资源分布广泛。可以想见在经济学中有着一个统一稳定的声誉市场,而在社会学界存在着多中心的观念制度和声誉制度。 实际上,学科范式及其教师工作的特点不同,对于大学声誉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自然科学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可重复性、可比性和国际性, 易于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进行相互比较,所以会对大学的国内和国际声誉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而除了跨时代和地域的思想家外,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则更具有地方性的特点(研究内容和语言表达), 对于大学国际学术声誉的影响相对没有自然科学那么明显[26]。

总体而言,即便是在一个最注重实用性的社会环境中,一个学科在外界的名声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独立于其已证实的经济价值。在学术界内部硬知识领域评价高于软知识领域,纯科学领域高于应用科学领域;学术界外部的观察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持有这种看法。 他们在不考虑实用性因素时,对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的敬畏感高于教育研究或社会工作研究。 因此,要建立高大的学术形象,得到外界的信任和提高该学科在外界的地位绝不是无关紧要的[13]184。 正因为如此,在某些情况下,缺乏较高学术声望的学术群体偶尔发起变革,以提高某些专业的严密性,从而提高相应的整个专业领域的趋同度,这是不足为怪的。 例如,“二战”后头几十年,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着手建立定量分析方法以求确立数学模式为基础的行为科学。20世纪60 年代初, 新地理学的倡导者争辩说采用数字方法有助于推进学科回到科学方法的主流中来。在政治学发展的某一阶段中,“统计方法的使用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深奥,频繁使用数学公式和准数学公式,词汇也变得越来越技术化,越来越专业化。 ”[14]203当然,这些做法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科的进一步专业化,这是值得商榷的,在理性选择理论和行为主义大行其道之后,新制度主义的兴起正是对这种趋势进行反思后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方法如何,大学和学科寻求专业化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区别只是对专业化的理解各不相同而已。 就整个大学声誉而言,不管专业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对“专业主义”的追求应当是一致的。然而,“今天的中国,中国教育界和知识界,除了专业主义,什么都不缺”[27]。 这里所说的专业主义,强调的是专业的规制性、自治性、声望和权力相关性,这些都是目前中国大学急需的要素。

(三)以独立的姿态追求高深学问

一个领域面对的顾客(评价机构)的同质性越高,就越容易建立稳定的等级制度。一个产品领域越独立于其领域之外的权威或环境,其声誉制度越稳定。 这个命题的一个直接意义是,如果一个领域越缺乏独立性, 其他的评价机构或标准越容易参与评比的过程,那么它就越难建立稳定的等级制度。 社会学家古德(W. Goode)认为声誉是“超于寻常”的行为或特征[28]。今天人们往往怀念民国时期的大学,认为那时的大学是“真正的大学”,那时的大学“有精神”,至今人们还在津津乐道“民国时期大学的气质和魅力”[29],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民国大学具有陈寅恪先生所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也正是因为有了自身的独立性,才可能具备“超于寻常”的行为或特征,从而赢得人们的认可甚至赞赏。 从声誉制度上说,类似于之前提到的大学教师与普通蓝领工人在职业上的差别,大学因为更加靠近“决定秩序的权力”而具有更多的卡里斯玛权威,大学如果不想失去它的这种权威而“沦为”(1)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就必须将其声誉制度建立在独立性的基础之上。

诚如布鲁贝克(J. Brubacher)所说,“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 无论它的经费来自私人捐赠还是国家补助,也不管它的正式批准是靠教皇训令、皇家特许状,还是国家或省的立法条文,学者行会都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 布鲁贝克指出,这一古老的传统有着充分的理由:“既然高深学问需要超出一般的、复杂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识,那么,自然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因而,在知识问题上,应该让专家单独解决这一领域中的问题。他们应该是一个自治团体。这就是为什么学院和大学常常被称为学者王国的原因。”[30]大学教授需要那么一些“偏执”,一些“神经质”,一些“不合时宜”,一些“不食人间烟火”,这恰恰符合那附着于卡里斯玛权威之上的对“神秘的知识”“精神的秩序”的追求。 今天人们津津乐道于国外知名大学以及民国时期老大学的奇人轶事,实际上就是对大学声誉的一种向往和追思。 随着大学的发展,在操作层面上有许多地方都有所修正,但“自治”原则作为一种“社会中心制度”却成为西方大学的一条不言自明的公理,违背或者偏离这一制度,就会对大学声誉造成损害。 民国时期的大学秉承西方大学精神,直接与国际接轨,体现出一种高姿态大气派。 1923 年2 月,黎元洪、冯国璋两家子弟以每年出资1054 银元的高额学费为条件,请求免试入读清华。 然而在教授评议会讨论此事时,却遭到极力反对,他们直言:“此例一开,我怕清华园一片净土,到处都是少爷公子们,那时清华真可成为贵族学校了。 ”[31]教授们不与官僚势力苟且的勇气,使清华最终也没给这两位前“民国总统”一点面子,为清华赢得美誉。 如今,某某官员只要授意其秘书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轻松让自己的儿子进北大读书[32],这种严重破坏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的做法违背了人们接受的社会期待,自然会激起普通民众极大的愤慨,同时也会大大贬损大学自身的声誉。

摘要:从权力、组织结构与合法性基础三个方面分析大学声誉制度的来源、特点和形成。在权力与大学声誉制度的来源上,大学声誉源于卡里斯玛权威,与权力没有正相关;权力会对大学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大学声誉对权力也能产生反作用。在组织结构与大学声誉制度的特点方面,大学组织的声誉制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内部不对称性、“名实不符”“边缘化”现象。在合法性基础与大学声誉制度的形成方面,参与度、专业化和独立性与大学声誉制度的形成密切相关。

武汉理工大学规章制度 篇3

一是由学校自己制订的大学章程难以界定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的关系。人事权和财权是影响高校自主权的两大基本权利,这必须在章程中明确。而要明确人事权和财权,显然就不是学校一家所能完成的任务,甚至也不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所能决定的。不仅如此,大学章程由高校自身制订,这就让学校很难规定举办者的具体权力和责任,也无法对举办者越权干涉学校办学的行为纠责。

二是由行政系统主导的大学章程难以实现校内行政权和学术权、教育权的分离。按照《暂行办法》制订出来的大学章程,可能成为学校现有制度规范的集合和汇编,或者现有体制的重复描述,即便是制订得较好,也只是内部行政规章,很难真正管用,更无法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一部分,无法成为改革的切入点和系统载体。

在国外,大多数大学章程的制订,是要提交学校举办者所在地区的立法机构进行讨论、审议的,经过立法程序制订的大学章程,就是一部法律,是社会各界必须遵守的。鉴于此,建议将大学章程的制订提交给立法机关。比如,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章程,应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进而颁布;省属高校的章程,则应提交省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或者通过人大授权各级政府制订,让其真正成为法律。

通过科学的立法程序,各方利益充分博弈,最后规定大学的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的或培养目标、大学的名称与校址、内部管理体制、大学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举办者与大学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校长的权利与义务等重大事项,促使教育行政部门把相关权力下放给高校,使之真正成为规范大学运作的纲领和法则。同时,一旦相关方违反了大学章程,也可以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由此制订出来的大学章程,才有可能成为具有真正实际意义的大学宪章。

大学规章制度 篇4

2、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听讲,勤学苦练,按时完成作业。

3、尊重教师,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4、遵守校规校纪,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上课时务必携带听课证,以便进出学校和领取教材。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关心班级,爱护集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6、爱护公物,保持教室内外清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碎片、瓜皮等。

老年大学规章制度 篇5

阳埠乡老年大学工作职责

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好老年大学的教育活动不断满足全乡老年大学学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坚持服务为主,把为老同志办好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学员自身特点和举爱好组织教学活动达到老有所学之目的。

三、适应社会发展,倡导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乐、为相结合,提高老同志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

四、与时俱进,适应需求,不断改善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

五、积极组织协调沟通,总结交流办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与工作人员业务管理水平。

六、努力创造老年人服务社会平台,引导学员为全乡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余热。

七、承担上级交办的老年大学的有关事宜。

阳埠乡老年大学卫生管理制度

1、学校办公室人员上班十分钟打扫卫生,自觉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头,不乱扔果皮纸屑等脏物,保持办公场所整齐清洁。

2、教室实行学员分组轮流值日打扫卫生制度,每次课程结束后,由班干部负责督促值日学员扫地,抹桌,擦黑板,倒痰盂等,做到桌椅器材摆放整齐,教室无垃圾无脏水,干净整洁。

3、学校工作人员,全体师生都要自觉维护室内外公共卫生,树立文明整洁的良好形象,共同创造和维护干净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阳埠乡老年大学学籍管理制度

1、对符合报名条件,按规定办理报名手续的学员,一律登记注册,建立学籍档案。

2、凡登记注册的学员,学校负责给其编学号,制作学员证,听课证。

3、学员凭听课证听课,如遇特殊情况,本人申请,校领导批准,可转换专业,同时变更学籍资料中的有关项目。

4、学员因特殊原因中途退学,予以注销学籍。

5、同一学员只建立一次学籍档案,根据其入学情况予以补充续填,不再新建学籍档案。

6、学籍档案的文字资料,表格等,由专人保管,不得遗失、毁损。

阳埠乡老年大学报刊、杂志、图书资料管理制度

1、学校每年要根据教学和日常工作需要,订阅质量高,针对性强,确有实用价值的报刊杂志。

2、订阅的报刊、杂志、图书资料为学校公共财产,私人不得占有。

3、订阅的报刊、杂志,购置的教学资料,主要供校领导、工作人员、教师参考使用。

4、对订阅的有长期保存价值比较贵重的报刊图书资料由校办专人保管,不予外借。

5、教师借用教学资料,要办理借阅手续,如予解聘不再代课,催促其归还。

阳埠乡老年大学校委会

校长管德辉

常务副校长李群

教务主任陈良忠

教师刘良材黄榜题肖秀忠陈能浩

阳埠乡老年体协规章制度

工作职责

(一)在乡党委的领导和县关工委的指导下,围绕“六个老有”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

(二)积极支持并配合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中心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带领全体老年人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充分发挥协会内部设立的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小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小组、维护治安小组、环境卫生小组、纠纷调解小组、文体活动小组、关心下一代小组等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四)落实好协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

(五)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六)按时完成乡党委和上级老龄工作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

学习制度

(一)每月5日,协会委员会和各会员活动小组组长,进行集中学习。

(二)每月10日,既是各会员活动小组的例会日,又是学习日。

(三)主要学习内容:时事政治,有关法律法规,老龄工作基础知识、经验和方法,文化科技、医疗保健等方面知识,以及上级统一布置的学习文件和资料。

工作管理制度

(一)实行协会委员会责任制,落实“三定”要求,即“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

(二)设有“一册五薄一档案”。即:老年人花名册;协会开展活动登记薄、学习情况登记薄、好人好事记录薄、调解老年人家庭和村民纠纷登记薄、签定赡养协议(责任)书登记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档案。

(三)在协会活动场地张贴协会的规章制度和老年法规,妥善管理设施及有关资料。

(四)活动室开放时间为每周星期

一、星期

三、星期五。

(五)协会会员应积极参加本协会组织的政治学习和各项文体活动。

阳埠乡老年体育协会

主席陈良忠

秘书长黄榜题

大学女生部规章制度 篇6

一: 例会制度

1.例会作为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每位成员于每周四晚6:30准时参加,不得迟到,早退,缺席。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负责人请假,紧急情况可事后请假,并说明理由。无故缺席三次以上(含三次),视为自动退出本部门…

2.成员在例会时对工作进行总结性发言,可提出任何可行性建议,相互交流讨论。

3.特殊情况下可提前或延后例会时间。

二: 工作制度

1.部门成员要积极完成上级下派的任务,有团队精神及责任感。2.成员有责任提出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本部的发展努力。3.成员在公共场合要保持良好的仪态。

三:内部评定

武汉理工大学规章制度 篇7

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协调相关利益关系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笔者围绕国外大学治理结构的经验借鉴与启示,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在分析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治理模式的现状,给出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与探索的方向,展望我国大学治理体系的未来走向。

一、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结构的内涵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大学制度具有时代刻线,现代的大学制度是从古典大学制度演变而来,是现代大学依法治校的内部依据。是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办学“软法”的具体体现形式。是以规范和行为基础的一系列制度设计,是协调政府、社会与高校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管理制度。实现政府、社会与高校高效率的耦合联动效应。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是大学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面向社会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协调政府、社会与高校等三方的权责的一系列治理体系。

(二)大学治理结构的内涵

大学治理结构分为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大学的治理结构是指大学协调外部、内部相关利益关系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政府方面的权责体系,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协调政府、社会、市场等外部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构建。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的权责体系。学术和行政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主要要素,在大学制度的依托下,赋予行政管理者的法定权利,学术是大学为了确保大学教师的学术地位,赋予的自然权利。学术是大学的根本,是大学发展水平的象征与标致。大学治理结构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外部的政府、社会、市场与内部治理结构的行政、 学术实现耦合联动效应,形成大学发展的驱动力。

二、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现状

1960年,美国的约翰·柯森,从现代化、环境以及系统的角度,出版了《学院与大学治理———结构与过程的现代化》一书,系统阐述了大学治理结构的要素。同时,美国的费雷德里克·博德斯顿基于治理权利角度,系统地研究了治理权利。美国的大学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共享性、制衡性和松散性。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特点:一是治理的主体、角色多样性;二是权力约束关系的系统性;三是治理机制的丰富性。

英国学者特瑞·科姆,探讨了新自由主义和职能部门改革的背景下,英国大学的治理结构和模式。认为英国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压力,来源于新形势下政府与大学的耦合模式。主要表现在政府监管与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机制上。同时,指出了大学治理的法律和管理框架的变化特点。

加拿大的格兰·琼斯对大学治理结构有深入的研究,既有实证研究也有理论探讨。实证研究有格兰·琼斯领导下展开的对加拿大省立大学领导者、大学和社区学院学生联合会进行调查研究。1994年,巴巴若·安德森与格兰·琼斯于对教师联合会进行了问卷调查。1995年,格兰·琼斯和米歇尔·斯寇尼克对加拿大大学董事会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由德若萨·莎拉汗、保罗·高洋和格兰·琼斯发起的有关加拿大大学学术评议会的研究。在《国家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治理》一书中,格兰·琼斯以政策网络的视角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加拿大大学的治理结构。

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期,从管理的视角走向治理的视角的大学治理结构研究,国内学者如高婞(2013) 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甘永涛(7007)给出了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三种国际模式。丁笑梅(2014)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在解决制度悖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大学治理模式与现代大学制度,并对中国大学治理进行了改革与探索研究。程北南(2011)对美国大学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给出美国大学的经验借鉴与启示。樊俊飞(2013)从大学章程角度,研究了大学自主权问题,并给出了治理结构构建若干建议。

三、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治理结构改革与探索

(一)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大学治理结构发展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经历了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发展历程,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国家建立了48个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通过颁发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召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工作中期总结暨研讨会,公布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以及一系列的调研工作。充分论证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结构的可行性,针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 教育观念、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在充分借鉴国外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结构基础上,不照抄照搬,建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有助于学术创新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制度,完善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

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治理模式,要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体系下,基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国情,在政府、社会等外部治理环境与大学内部党委、行政建立耦合联动的治理体系,在依法治校的法律框架下,重点完善大学的章程、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 学生代表委员会等章程,以及外部政府、社会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赋予大学行政、学术等事务上的自主权,发扬大学精神,积淀大学传统,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其基本的理念与价值蕴含相对具有融合统一和高度的一致性。国外大学通过教授治校,来实现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凸显学术本位,所有的规章制度、规则都围绕学术活动而量身订制。开放、自治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耦合联动,树立大学精神独立与自主管理。

(二)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探索

1.大学治理结构目标。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在现代大学制度下,遵循《高等教育法》颁布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大学要保证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在政府、社会等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依法治校,科技兴校。完善大学章程、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生代表委员会章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大学治理结构的科学民主的保障机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一是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二是顶层设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三是先行先试,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2.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内容。全面推进大学章程建设:通过章程明确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权责,构建内部行政、学术、教师、学生的治理体系。构建外部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模式。实现外部内部耦合联动,共同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术方面,完善不同层级的学术委员会、学术管理委员会,发挥教授、专家治学的作用。行政方面,完善管理体制、制度、办法,建立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系,为教学科研做好管理与服务。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管理、学术的权责。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聘、经费管理等方面的主导权,激发系办学活力。

3.大学治理结构模式。完善章程建设:大学章程是大学“软法”,是赋予大学内部管理的依据。大学的章程,明确了大学的定位、办学性质、发展方向以及治学理念,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主要依据。逐步探索学术自治、教授治学,推行简政放权的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38条也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学术管理方面:实行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学术委员会,是现代大学学术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机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提高大学的吸引力,现在学生成才的道路已经很宽阔;二是如何创新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科技服务能力,特别是为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校务管理方面:建立外部内部耦合联动的监督机制。校务委员会,是现代大学治理机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要探索建立由法人代表、党委负责人、教师代表、企业、行业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校务委员会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提升大学决策的科学性。多元参与,才能实现民主管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总之,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要参考吸收国外大学治理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结构,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与改进,一是积极稳妥的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二是依法治理,推进大学章程建设;三是完善大学领导体制,着重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四是以制度形式明确行政与学术权责及职责范围;五是加强民主管理,完善教代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六是构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通过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竞争机制,使大学的技术逻辑要与市场逻辑紧密结合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钟秉林,赵应生,洪煜.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目标、特征、内容及推进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3]马陆亭,范文曜.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框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4]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6(1)

[5]唐世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意蕴[J].高校教育管理,2015(2)

[6]杨克瑞.“去行政化”背景下的学术权力与现代大学制度[J].大学教育科学,2014(1)

[7]郭飞.我国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内部治理结构优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5)

[8]刘向东,陈英霞.大学治理结构剖析[J].中国软科学,2007(7)

[9]丁笑梅.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10]朱孟飞.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中的我国大学治理结构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9)

[11]牛春明.国外大学治理结构及其特点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4(27)

英国改革大学录取制度 篇8

多年来,英国的大学是根据“中学高级水平考试”的预测分数来进行“有条件录取”的。尽管高中毕业班学生必须参加高级水平考试,但只要预测分数达标,高考成绩只需达到大学规定的分数线,即可被录取。

对这种录取制度,批评者认为它有失公平。因为家庭富有、可进好高中读书的学生,一般会获得较高的预测分数,高级水平考试分数达标也非难事,往往在考试前就已被名牌大学“预定”。而对那些在普通公立高中学习的贫困学生来说,他们在高级水平考试前实际上就已被剥夺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因为名牌大学几乎已没有位置留给他们了。一些优秀的穷家子弟考试成绩虽然要比老师预测的优秀,大学也时常将他们拒之门外。英国高等教育大臣拉梅尔认为,分数预测只有45%是准确的。

有鉴于此,英国教育部近日宣布,将改革英国大学录取制度,以使大学录取更能体现社会公平。教育部目前正考虑两种录取制度改革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终止现行的先报志愿后考试的做法,允许学生在高级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才开始选择报考志愿。另一种方案是高校在现有的“有条件录取”基础上,保留一定比例的空额,等到高级水平考试成绩出来后再让学生申报。如果这项改革得到通过,那么英国将从2010年开始采用先考试后报志愿的录取制度。

大学学生会规章制度 篇9

学生干部是团组织的骨干与核心,是团组织实现各种职能的保证,又是团组织自身建设的组织力量。为加强对各级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和考核,更好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和《西华大学学生干部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和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指学生干部包括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中的各级各类学生干部。

第二条 考核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民主监督原则、德才兼备原则。

第三条 学生干部考核工作一般分为试用期考核、日常考核、成绩考核以及学期考核。

第四条 学生干部考核分为院学生会和行政班级两级进行。

一、院团委组织部考核范围:主席团、各部门部长及副部长。

二、各个行政班级所有班委由各个行政班辅导员评分(70%)以及班委互相之间进行评分(30%),由院团委组织部考核人员组织、监督进行考核,并收纳、汇总评分表。

三、上述应在院团委组织部统一指导下开展,考核结果报至院团委组织部和学生会办公室进行备案,并递交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

第五条 试用期考核为新干部任期满一个月后进行;日常考核由考核小组按照院团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组织实施;成绩考核在每届干部第二学期的初始进行统计考核;学期考核安排在每年六月和十二月。考核对象为所有学生干部(包括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所有行政班班委干部)。

第六条 考核项目:

一、组织考评(共30分)

1、出勤情况(20分)

由考核小组对会议记录和会议签到表等资料进行汇总评分,迟到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一次扣3分。

2、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校培训情况(10分)

由院团委组织部根据校、院青马学校的相关材料进行评分

二、学习考评(共40分)

学习考评分为平时上课出勤和期末成绩考评。上课出勤考评(20分): 学生干部在任职期间被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会安排负责查课工作的同学查到无故旷课者,每次扣4分,扣满20分学院将根据《西华大学学生守则》给与通报批评,并免去团委学生会干部职务。

成绩考评(20分):

1、各部门或行政班统一出示受考核对象的上学期成绩总表,由院团委组织部考核人员进行统计。

2、一科必修正课未及格的扣20分,两科记为不合格。注意:学生会主要干部(主席团)及行政班主要班干部(班长、团支书)在任期间必修课挂科超过一门则自动离职;学生会干部(部长、副部长)及行政班班委(除班长、团支书之外的其他班委干部)在任期间必修课挂科超过两门则自动离职。两学期连续必修课挂一科的在换届选举中不考虑。学生会各部门干事在换届选举时有必修课尚未通过的一律不考虑。

三、民主测评(共30分)

1、民主测评方式:工作测评,由上一级干部评议,30%;团队测评,由同一部门(班级)干部互评,30%;民主评议,由下一级干部(成员)考核,40%。

2、测评依据:《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干部民主测评表》(见附件一)。

第七条 考核程序:

一、召开考核工作动员会议

院团委统一动员,通过动员大会达到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学生干部要自觉接受考核和评议;广大青年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参加并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干部。(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开展)

二、民主测评

根据考核内容所列出评价项目和评价等级,对被考核人进行民意测验。

1、测评前准备:

确定考核工作的人数并报送材料,使用《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干部考核安排表》(见附件二),并公示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学院网页。

2、开展测评:

(1)确定被考核人员全部到场,到场人数达参与人数的五分之四有效。(2)开始考核,考核小组按类别发放《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学生干部民主测评表》(见附件一)或《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绩考核表》。(见附件四)

(3)统计与总结本次考核。

三、组织考评

四、考核汇总

1、考核组根据民主测评、组织考评,提出考核结果意见上报院团委组织部审定。学生干部考核结果评定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

2、考核汇总使用《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干部考核成绩汇总表》(见附件三),并将所有文件在学生会办公室进行备查。

第八条 考核结果作为学生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 学生干部试用期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者(不适合本岗位者,调换岗位),延长试用期一个月,第二次考核仍为基本合格者,最终考核结果为不称职。

第十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一、当学期有两门及以上的必修课程正考不及格;

二、受到学院及以上的违纪违规处理,受到处分的;

三、有重大工作失误,或者两次及以上无故缺席会议、活动等;

四、未取得校或院青马学校培训合格证的。

第十一条 学生干部在考核中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应视具体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作如下处理:

一、免去现任职务;

二、责令辞去职务。

第十二条 考核结果为称职及以上的,可以参加评优。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的,不可建立干部档案。

第十三条 考核人员要认真履行考核职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施考核,要全面、准确、细致地了解和客观公正地反映考核对象的情况。实行考核工作责任制。考核人员和考核组长要在考核材料上签名。对其负责客观性和真实性。

第十四条 实行考核工作回避制度,考核小组成员应回避所属班级的考核,若未及时回避,则此次考核无效。若因回避不及时造成考核结果有异议者,立即免除该成员现任职务,责令退出院团委组织部。第十五条 考核对象要正确对待组织考核,如实汇报工作和思想,客观反映有关情况。

第十六条 有关组织和人员应客观、负责地向考核小组提供真实情况和数据。

第十七条 在考核工作中,考核人员和考核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考核规范:

一、不凭个人好恶了解和反映情况。

二、不借考核之机谋取私利。

三、不泄露考核机密。

四、不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

五、不搞非组织活动。

六、不设臵障碍,干扰或妨碍考核工作。

七、不对反映其问题的人打击报复。

对违反以上规定的,视其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进行劝导或上报学院请求给予相应处分。

第十八条 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支持、鼓励群众监督,认真受理检举、申诉,并按职权范围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第十九条 投诉与申述

对被考核人有情况反映,或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实名的形式交到院团委组织部。自收到投诉与申述之日算起的七个工作日内,院团委组织部以书面形式给予答复。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团委组织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

上一篇:高考议论文范文标杆下一篇:西充县联社“挂包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