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2024-05-16

寨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申报材料(通用6篇)

寨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篇1

强化内涵锻造,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纳雍县寨乐中学校园文化示范校申报材料

学校文化是学校之魂,它代表了学校的精神,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师生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良好的学校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难以替代的教育功能。我校创建于1997年,是一所年较但却充满活力的学校。在学校近20年的发展中,我们深切感受到“重思想引领,强文化内涵,求品牌发展”是学校建设的关键。学校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办学理念引领下,坚持走“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之路,以“创特色学校,办满意教育”为宗旨,着力思想引领,潜心经营学校文化,精心打造特色,努力提升着学校办学品位,让每个孩子沐浴在浓浓的校园文化之中茁壮成长。

一、从外围环境入手,打造校园文化的环境名片

我校以“做有民族文化根脉的现代人”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理性化的人文环境,校园整体设计,做到在思想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和谐统一。用宣传长廊的形式,创建了文化设施。充分利用教室、黑板报、宣传栏、走廊、墙壁悬挂名言警句品、张贴书法绘画作品等,把代表中国灿烂古代文化的唐诗宋词、格言警句和代表现代文化的科技艺术、名人名言等相结合,努力打造有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让浓浓的民族文化,蓬勃的现代气息,洋溢在校园。

学校少年宫工作初见成效。就2014年,我们就举行了大型的文艺活动庆祝五一,在10月进行校园十佳歌手选拔,12月进行校园书法绘画展演„„一幅幅精美的师生书法作品,稚嫩中透射着理想,风骨中昭示着希望,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滋养着每一位师生,使每一位师生都受到智慧的启迪、哲理的陶冶、灵魂的净化、思想的洗涤。校园环境文化正发挥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

二、积极创建特色教师文化,提升育人质量

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培养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根本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教师文化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优雅智慧、博厚谦逊的教师文化,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主动谋求教师行为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和谐,主动实现教师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的高度一致,在充满人文情怀的团队中,调整行为,激发潜能,催生智慧,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位。

(一)倡率先垂范。,学校领导班子带头讲团结、讲学习、讲奉献、讲民主、讲科学、讲责任。以“六讲”为鉴戒,时时检查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一是坚持了民主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在思想上 “合心”,工作上 “合力”,行动上 “合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做到了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在群众关注的财政收支、招生、评职、选先、调资等工作中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在教师中产生了较好影响;事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非典”肆虐期间,“洪魔”横行之际,“井喷”灾难面前,“地震”来临之时,学校领导始终和广大教师生活战斗在一起,赢得了师生的尊重;三是做到了生活上视教职工为亲人,教师及其家属婚丧嫁娶,领导班子必访必问,教师生病住院,学校领导帮助联系医院,请名医会诊,教师生活上有困难,学校领导积极想办法解决;四是做到了坚持学习,每天学习一小时,从学习中找“差距”,从“差距”中寻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管理水平,班子的每个成员都力争做到“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任,言能达其意,书能成其文”。

(二)重师德教育。学校成立了师风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在认真落实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八不准》《汉丰一校教师六要六不要》《师德修养20条》《师风师德督查16条》等制度,以此作为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准则,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我校一直把“爱”与 “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以《教师法》为依据,以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不断强化师德教育,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学校坚持每周组织教师学习政治时事、教育法律法规等,并用典型案例来教育教师,做到警钟长鸣,使教师进一步明确师德规范;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举办教师论坛活动,树立本校教师的优秀典型,使教师觉得典型就在身边,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育经验,促使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寻找职业生活的支撑点、发展点、幸福点,自觉肩负起“三大使命”(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承担起“三大责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岗位责任;教好学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责任;培养国家栋梁的国家责任),树立好“四种意识”(尊重学生的平等意识;帮助学生的服务意识;影响学生的师表意识;相信学生的民主意识),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树立了一校良好教师形象,形成了“德高多能、严谨善导”的一校教风,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强文化内涵。时代要求教师要由教书匠向教学艺术家境界迈进。我们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我学习故我优”的理论学习活动,“我学习我快乐”的读书活动,组织教师每周一次进阅览室学习,双周一次的教研组学习,提倡工作之余的自主学习。进行摘抄笔记展示,学习心得评比,并经常组织讨论和交流。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专著,观一堂名师课,上一堂示范课,带一名徒弟,讲一个教育故事,做一次专项交流),引导教师把学习作为一种良好习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浓烈的文化氛围,促使教师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展自己的思维和眼界,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逐渐内化成一种文化育人的魅力,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教育智慧。

三、塑造文雅的行为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学生的素质就是学校的“品牌”,每一个学生是学校发向社会的一张名片。我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准绳,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制定了《汉丰一校学生常规要求》,坚持每周一个常规重点、一次集会,结合常规重点拟定每周集会主题,各中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精心准备集会演讲。“红领巾监督岗”和大队委坚持每天一日三巡,对清洁、纪律、两操等情况认真检查督促、及时公布、天天提醒,督促队员的一言一行。值周教师总结工作,坚持每周一评比,提出改进意见同时颁发流动红旗,使校园“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我校坚持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心理疏导为突破,以主题教育为抓手,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强文化基本功,重全面发展,促快乐成长。我们坚持基础课、活动课、综合实践课“三课”相结合,长短课互补充。每周利用红领巾电视台进行专题心理健康辅导,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和班级“心理咨询录”,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坚持读书节、科技体育节、艺术节“三节”互动发展。在“2+2”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采取大小课、长短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组建了“硬软笔书法班”“绘画组”“科技组”“器乐队”“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舞蹈队”“健美操队”“铜管乐队”等特色训练队伍,积极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做到了四个一:“每节一歌、每天一讲、每周一诗、每月一评”。开辟了社区、街道、公园、刘帅纪念馆等实践基地、校外活动场所,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晨会、午会、主题班队会、品德课等有效信息途径,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化了六大系列主题教育——①亲情感恩教育系列;②绿色环保教育系列;③爱国主义教育系列;④革命传统教育系列;⑤安全健康教育系列;⑥文明礼仪教育系列。这些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清醒大脑、放飞希望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努力实现我校“合格+特长、全面+创造、公德+责任”的育人目标。

四、创造高雅的精神文化,构建和谐家园

教育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群体力量的整合才能发挥更好的育人效能。我们在相互信任的情感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充满尊重、和谐、理解与关爱的精神家园,让成败共有、合作共进、及时沟通的团队精神成为了学校的主流文化。

(一)注重交流。我们采取“教师集会前五分钟交流”制度,说学习、说工作、说校园中的感人事、说自己的偶感,这种信息共享,互动交流增进了教师彼此间的了解,乃至理解、信任和关爱,提升了教师群体的凝聚力。

(二)增强合作。着力构建教师团队(包括行政团队,如年级组、教研组;科研团队,如科研攻关小组;非正式团队,如教师社团等),形成教师教育教学共同体,增强教师的共同合作意识,强调教师之间同伴互动、相互依赖与相互欣赏、相互合作与相互支持,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及教学活动上的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确定同一目标,形成共同价值观,使教师在获得团体帮助、支持的同时更懂得了对团队的感谢和荣辱与共。

(三)展示自我。我们鼓励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和喜好开展多彩的校园活动,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丰富教师们的业余生活,扩大社会交往。一年一度的新教师才艺表演是新一校人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运动会、教师诗文朗诵、教师演讲比赛等活动都让教师津津乐道,也还原了一个个本色的老师,满足了他们的精神营养需要,无形中使教师们更具一种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四)软硬结合。我校一直注重学校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相继制定了《文明班级达标考核细则》《重大纪念日教育方案》《优秀辅导员评选办法》《优秀班集体评选办法》、《“特长生”评选标准》《“十佳少年”评选标准》《“三好”评选办法》等制度。同时,我们致力于把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将制度分为“管理篇”、“教师篇”、“学生篇”三个部分汇编,每一种制度都彰显得是如何“爱” 老师,“爱”学生,而不是如何“管”老师,“管”学生,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让教师们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享受工作的快乐与幸福,较好地体现了学校制度文化的“人文关怀”功能,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校文化像春风,像雨露,像阳光,推动着学校持续发展,提升着学校的社会美誉度。近几

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优秀家长学校示范校”、“尝试与创新实验基地校”、“电影课题实验示范校”,获得XX市“德育示范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体育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百家诚信文明单位”、“小公民道德建设基地校”,县“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层次目标管理示范校”、“民主管理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有市县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23名,7名教师获XX市赛课一二等奖,5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十佳辅导员”,学生在艺术表演、征文比赛、科技制作、书画作品创作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达1000人次。经过认真自查总结,我们完全具备了“XX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的评选条件,现特提出申请,恳请上级领导审核批准。今后,我们会更加深入思考,不断创新,打造学校精品文化,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寨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篇2

一、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奥科伊 (Ocoee) 中学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数字化示范学校, 力图建立一个“打破模式、基于技术”的数字校园格局。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数字化学习方式、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平台。一个基于信息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 为奥科伊中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同时也帮助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奥科伊中学的每间教室都可以利用宽带连接互联网, 学校针对不同学科配备有相应信息技术设备的学科教室。每间学科教室都有计算机、红外音频增强系统、L C D放映机、大屏幕显示器以及文件照相机等。各学科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学习平台上选择进入不同学科进行交叉学习、自主学习。

奥科伊中学实施了一项国家试点项目, 约1 5 0名7年级学生不再使用任何教科书, 而统一使用了可以直接在屏幕上书写的平板笔记本电脑。该平板电脑预装了某教育产品 (包括社会、科学、语言艺术和数学等学科的数字化学习资料) , 同时安装了Office、Encarta、OneNote、FrontPage和Publ i s h e r等工具软件。学生们能够很方便地在校内外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这种完全基于数字化学习的实验项目受到师生的欢迎。

二、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奥科伊中学除了拥有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课件、光盘、网站、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丰富资源外, 还有针对学科教学内容专门开发的教学软件。这些教学软件多为软件公司根据学科教学的需求量身订做的,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校全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构建一个数字化世界。软件资源与学习需求的密切结合, 使得学生们非常积极地融入数字化学习课程之中。在奥科伊中学不仅能随时随地看到学生们全神贯注地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提供的设备进行学习, 也能看到教师和学生通过强大的学习管理系统及时对学习情况实施跟踪管理。

【他山之石】

与使用传统的教科书学习相比, 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特性。通过获取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备课,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或合作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数字化学习资源尽管是数字化教学的关键, 但其应用效果却取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各种软件和强大的管理功能。

三、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数字化教学活动

1. 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在奥科伊中学, 教师通过个性化的电子学习作业来辅助学生学习。学习任务始终依照学生的个人水平和学习需要来设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相关应用软件或资源内容来完成学业。对于那些需要额外练习或辅导的学生, 或者是准备接受更具超前性和挑战性学习任务的学生, 都可以通过数字应用软件得到所需的帮助。例如, 某些学生在学习或者练习分数与百分比内容的时候, 另一些学生可能已经在学习概率和统计学的内容了。教师能够利用Riverdeep、Classworks或者Class Server等电子应用软件所具有的进展报告功能, 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正在进行的任务进程以在线的方式被教师监测和了解到, 学习结果也能以数据报告的形式立即被在线教师看到。

2. 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

传统评价方式是教师收集考卷评定成绩, 家长得到的反馈信息很有限, 只能定期通过学生卡了解情况。现在该校学生父母可以通过K 1 2行星网站随时用C h a n c e r y软件为自己的孩子存取教师的评分等级书。再如, 字写作程序能够用评定量规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反馈。这样一来, 教师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处理复杂的和存在细微差别的作业评定上。以往传统教学中, 语文学科教师经常会有大量的作文需要批改, 即便花费数个星期, 也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得到教师的详细点评。数字化学习不仅使课程学习内容和评价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将共享的数字化资源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 能够被评价、被修改、再生成, 允许学生和教师用多种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处理方式进行再运用和再创造。

3. 时间和空间的充分拓展

数字校园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摆脱了定时集中上课的传统束缚, 教学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使用数字的、特定的、基于网络内容学习的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传递呈现方式的限制, 获得更加高质量的课程相关信息, 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如Microsoft Class Server学习管理系统就允许教师拓展和布置任务给学生, 学生们也能够随时随地提交所完成的任务。

【他山之石】

数字校园提供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而开展的, 而是基于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师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 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教师更多的是观察, 以及针对学生出现的困难进行辅导和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数字化的学习活动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监督, 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评价。

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数字化学习效果

2003-2004学年度, 佛罗里达州大学进行了对学生使用书写平板电脑学习效果的研究。奥科伊中学参与该实验项目的7年级学生被随机分为3个队, 一个队使用书写平板电脑, 以数字化途径来学习, 另外两个队使用学校传统教学技术。双方进行一对一的环境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虽然双方在佛罗里达州全面成就测验的总评分数上没有显著差别, 但在9个子项目测试中的“代数思想”和“研究与证明技术”两个方面, 使用书写平板电脑的学生得分明显较高。调查数据还显示, 参与书写平板电脑项目的学生对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参与度已经被教师和家长感受到了, 这些学生更愿意在学校学习, 他们的班级活动都能够以学生为中心, 师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大幅度提高, 他们对接受这种教育的质量普遍感到满意。

【他山之石】

数字校园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 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 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和信息库, 为学生创设情境并使其进入学习情境,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其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利用多种技术手段, 可以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协商交流的畅通渠道, 方便进行学习、讨论和研究, 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索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 实现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知识的理想目标。

五、数字化学习方式引发的革命性挑战

在奥科伊中学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 为了利用技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对教师进行持续广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研究人员将新的教学环境引进奥科伊中学时, 先由核心小组设计专业教师的发展计划, 将教师所需要发展的能力分为急需的、略微急需的和持续性学习的三种。如教师如何在上课第一天用电子设备点名, 这是所谓的急需能力;教师在期中考试时如何使用电子评分册, 这是所谓的略微急需能力;持续性学习能力培训则是帮助教师将信息技术灌输给学生并且使其明白教学的方法和过程。

奥科伊中学专业教师发展计划包括针对小群体、较大群体和全体教师组织开展的各项培训。时间可能会安排在某个早晨、教师备课时或放学后、周末休息日甚至寒暑假。培训往往以现场会议、实时在线、书面文件或电子邮件发送短片等形式提供给教师, 每周至少一次。奥科伊中学专业教师发展计划的特点是设计实现了从一个被培训者成功转型为培训者的循环模式, 即某一学科组的一位教师接受更多深入培训后就被视为这个学科组的专家, 此后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可协助更多的同事共同提高。

数字校园中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较有了明显的质的飞跃。纸质教科书时常会出现错误, 且更新换代耗资巨大。佛罗里达地方、州和联邦的教育家要求课程出版者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教学内容, 并要求教学内容一定具有趣味性和交互性, 而不仅仅是扫描照搬了教科书。数字化课本应该是从形式到内容的全新构造, 其主体是各种课件及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助资料, 其主要特征是电子化、数字化、多媒体、多层次、多链接, 是多媒体与超文本的结合, 是多种技术的融合。新型的数字化课本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直观方便地接收到学习内容。教师不仅要通晓课程内容, 而且必须精通多媒体教学技术, 以便评估这些数字教学内容的质量是否能满足教学要求。因而, 数字化课程应该具备课程学习的实效性、多层次性、可操作性和可再生性。

【他山之石】

为了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美国的做法是需要所有教育投资者来承担义务, 即地方、州和联邦政府必须承担起资源分配和合作关系的发展及协调, 以便促进学校由传统模式向数字教学环境转变。地区和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务必做好教学方式的改变, 使数字课程的优势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务必要利用科技的手段卓有成效、协调有序地学习, 如必须有能力访问、分享、评估以及熟练地处理信息, 要能深入和可拓展性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THE DIGITAL SCHOOL--A Florida demonstration school goes digital.http://www.k12blueprint.com/k12/blueprint/cd/THFall05DigitalSchool1.pdf

[2]黎加厚, 赵英芳, 潘洪涛编译.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互联网、法律和当代学生变革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5 (4) .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DB/OL].http://www.jswl.cn/course/kczh/IT/IIS/llxx/d1.htm.

[4]李芃.E-Learning应用中的网络创新技术[DB/OL].http://cet.hedu.net/.

[5]2005年的数字化学习预测[DB/OL].http://www.cernet.edu.cn/20050321/3131629.shtml.

[6]徐端颐.数字化学习究竟要解决学习的什么问题.http://www.cnki.net/other/cnkibook/wenzhang02.htm.

[7]Hery B.Long.Preparing e-Learners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DB/OL].http://www.amazon.com/gp/reader/0787963968/ref=sib_fs_top/002-6314231-6657654·%5Fencoding=UTF8&p=S00G&checkSum=%2BaXMpfpPnw8JJhBydmj4khfphU4y LwXQJQszzWHrV9c%3D#reader-link.

寨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篇3

(赵嵬撰写)

永靖县移民中学建校近三年来,我校教研室严格按照永靖教育局的要求,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远程教育设备应用为重点,以推进新课改为重点,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年轻教师培养,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学校校本教研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师生素质为目的,在规范制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在努力办好让永靖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我教研室近三年所做工作和主要业绩汇报如下:

一、规章制度和常规管理。在教育局和学校主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校教研室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完整规范的教研室规章制度及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与计划,其中有:《移民中学教研组工作条例》、《移民中学备课组工作条例》、《移民中学集体备课制度》、《移民中学教学督导条例》、《移民中学听课制度》、《移民中学教案签字、检查基本要求》、《移民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移民中学教师培训方案》、《移民中学高考备考工作方案》、《移民中学学科组考核细则》、《移民中学年级教研组考核细则》、《移民中学骨干教师评选方案》等,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教研氛围日趋浓厚,教研管理日趋规范化。

二、教学管理。教研室每学期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和教学总结进行检查并进行详细记录。为每位教师建立教学业务档案,对教师的检查结果装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考核与评优的主要依据。

三、听课、评课和评教活动。三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听课、评课制度,成立了以主管校长为首的听课评课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不定期的推门听教师的课,此外,教研室经常组织开展听课评课、优质课、全员赛课等活动。每学期中期,教研室联合教务处开展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通过评教活动,发 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四、课堂教学。根据学校实际,学校制订了《永靖县移民中学教学常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内容,教研室联合教务处严把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辅导五个关口,确保课堂教学工作有效进行。

五、教研机构和“科研兴教年”活动安排。我校教研室机构设置规范合理,规章制度健全,在每个年级设立年级教研组。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研室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总结上月教研活动并安排本月活动。为贯彻落实“科研兴教年”活动,学校举行了“全员赛课活动”,选辑了教育教学论文三集,评选了教学新秀和教学能手;制定了《永靖县移民中学青年教师培训方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各年级教研组每周开展活动,并对本组的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切实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反思。

六、师资培训。

1、青年教师培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了师徒帮带活动——青蓝工程。教研室定期邀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近三年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青年教师得到了快速成长,现已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国培学习。2010、2011年我校所有老师参加国培计划网上远程学习,全部合格结业,崔云燕、赵嵬等一大批教师获得优秀学员资格。

3、骨干班主任培训。从建校开始,学校每学期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学习相关的文件。

4、校内培训。我校教研室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名师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水平培训、新聘教师岗前培训、教师业务培训、课改培训等。

七、教研交流。我校各学科实行组内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学习,学校教研室每学期举办课堂教学大赛。2011年11月至12月举行了全员赛课活动,通过比赛和说课评课活动,学科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同时,学校近年来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研模式。2009年,我校先后邀请了西北师大的教育专家来我校指导教学。2011年,我校邀请临夏回中优秀教师我校送课。在“请进来”的同时,学校还派优秀教师去回中跟岗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理念。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交流,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到更新,使我校的教研工作紧跟新课改的步伐。

八、主持、参加大型教研活动

2010年5月份,近年来,我校教研室积极主动承担永靖县教育局的理化生优质课竞赛即“五课活动”教研活动,牛俊霞、焦世骥获得了一等奖。同时又积极参见了县教育局在一中举办的政史地优质课竞赛即“五课活动”教研活动,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1年,教研室组织我校教师积极参与了临夏州教育局组织的高中新课程优质课竞赛暨“五课”竞赛活动,我校参与的教师牛俊霞、赖锦华等教师均获得了一等奖。同年10月份,赖锦华在甘肃省高中英语说课竞赛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为了提高广大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规定,只要校外有教研活动或教师基本功大赛,中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通过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比赛,我校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

九、指导、组织开展校内常规教研活动

近年来,我校教研室加强教研组建设,指导各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经过多年努力和实践,各教研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常规教研活动。语文组的 开展学生演讲比赛、背诵默写诗歌比赛;英语组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口语交际大赛,默写单词比赛;理化生组开展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政史地组开展知识竞答活动;音体美组开展歌唱比赛,球类比赛,书法比赛等。

此外,学校教研室定期地组织开展全校教研活动:如教师说课大赛、教师论文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青年教师业务培训与考核、课改培训等,在2011年秋季开设了 “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室。

十、课改实践。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利用寒暑假,学校上至校长,下到任课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或继续教育,此外,学校还常组织中青年教师到兰州市课改示范学校学习课改经验,教师学习后回到学校向全校教师进行汇报。各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对课标进行详细解读,使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课改的真正内涵。

学校在知识的传授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从注重教师的讲授灌输变为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2010年秋季,学校全面实行课改,从校长到普通任课教师,人人钻研课改,积极投身课改实践,人人成为课改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等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小组,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教研成效。

1、课题研究。

我校教师借助课改的东风,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主动申请我校教师牛俊霞主持的省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课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究》,在阶段成果评奖中,杨澍清获二等奖,牛俊霞获三等奖,现正在结题过程中。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涌现出一批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课改先进教师,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论文。

在学校教研室的带动下,我校教师积极研究投身课改实践,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和反思。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在2010秋季至2011春季不到一年的实践中,我校教师赵占胜、朱瑞、朱永祥、范相婷、孔玉玉、赵占胜、陈 娟、张 芩、张金平、樊海兰、王生平、陈风顺、张权、李宝弟、柴辉军、孙佩元、马元忠等教师的论文就发表在省级、国家级的刊物上。

3、学科竞赛。近年来学科竞赛学生参与面广,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我校学生在2011年全国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高考成绩。

我校教研室,不仅努力搞好立足教学实际、积极开展落实“科研兴教年”活动,同时还通过多种渠道,盯住课堂,以此促进“常态课”的规范与高效,做到领导的管理与监督与课堂结合、学科教研与课堂结合,真正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突破口,创建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监督检查为推力,以学科教研组主题教研为提升的校本教研机制,推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高考中,我校杨澍清、牛俊霞、陈三明等二十多位教师所教学科、所教班级的平均成绩超过了甘肃省平均成绩。

永靖县移民中学教研室

寨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篇4

---天祝县松林初中“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快乐校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快乐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厚重的快乐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快乐健康成长。

二、学校概况

松林初中始建于1965年,2010年改制为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2013年增设幼儿园。占地面积2735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341平方米,运动场面积4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510人,其中小学183人,中学257人,幼儿园70人,住宿生418人,教职工65人,专任体育教师5人。

近年来,学校注重精细化管理,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兴教研之风,狠抓课堂教学,突出艺体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了以“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人人成才”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和发展。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施齐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突出。2013年,争取到“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现全面投入使用,成立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腰鼓、呼啦圈、踢毽子、滚铁环、跳绳等兴趣小组17个,其中有舞蹈室、音乐室、电子琴室、书法室、棋艺室、美术室、科技制作室7个专用室内活动室,按照“为每个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合格+特长”的人才标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一位学生 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挖掘,特长得到发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和谐、快乐、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目前,艺体教学已成为我校的特色亮点。

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获得 “武威市示范性普通初中”、“武威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督导评估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校园环境建设先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先进职工小家”等10多项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并于2015年4月底通过武威市市教育局“阳光体育示范学校” 创建工作组的验收。

三、具体做法

(一)抓好环境建设,构建轻松快乐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校长亲自把关,高度重视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建设,把乐教乐学的思想融入到了各项管理制度中,并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1、宣传阵地。学校在教学楼前设立宣传长廊,共制作涉及领导关怀、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章程、校史、校徽、校歌、学校特色、活动掠影、安全教育、毕业生名人榜等方面的近40块展板,展示学校办学水平,树立典型,激励师生攻坚克难,达到了处处育人、活动育人、榜样育人的教育效果。

2、班级环境布置。将班级展板及“三表一简介”(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班级简介)粘贴在各班教室前,便于师生浏览;室内布置学校进行统一规划和各班学生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力求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育人,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突出环境育人的育人理念、创造安全文明的育人氛围,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我们尊重一部分学生喜欢花的天性,学校还专门要求各班搞一些绿化活动,各班师生自发

行动,让他们亲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带进学校,带进教室,使学习环境更具优雅,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3、美化绿化校园,突出环境育人,创设学习生活的乐园。校园绿化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为了美化校园,为师生创建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气氛。几年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大绿化建设,创造环境优雅的校园整体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科学规划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校园绿化美化布局,通过建造雕塑、学校标志性艺术造型、培植草坪等,如今的校园绿化已与以往大不相同,我们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绿色,校园里到处飘满了花香的味道。二是不断改善校园配套设施,通过铺设花砖,美化校园设施,设置人性化的上课铃声、校园广播、及时排除校园安全隐患等一系列改善办学条件的措施,让校园处处彰显集现代与人文性于一体的育人特色。

(二)抓好课堂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1、紧扣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加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要求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教育、遇到情况及时汇报”,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政教处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每学期根据教育月主题确定班会主题,由班主任依托班干部组织设计形式新颖、有思想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活动。

2、发挥课余教育这一主渠道。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班级板报、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规范升旗仪式、运动会、学生内务比赛、文艺汇演、歌咏比赛、“国学经典”诵读等大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大力开展了讲礼貌、讲礼仪、讲礼节的“三礼”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开展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全体教师进宿舍谈心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了吸烟有害健康知识讲座、自救自护知识讲座、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加强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优化了学生的心理品质。

3、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校园环境,承担起更多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帮扶人员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4、关照“双困生”存在的危险因素。我校针对生源的实际,把“双困生”转化工作当作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筛查,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单亲家庭学生、“高危学生”)档案,使政教处对双困生有了总体了解。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不定期让“问题学生”在这里接受单独对话。具体内容涉及学习方法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全人格培养、抗耐挫力和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使学生们学会科学地理解人生、客观地面对现实、合理地对待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地处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冲突和矛盾。

(三)保障艺体设施的投入,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程,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成立艺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提高快乐校园气氛。

1、学校严格执行艺术教育课程计划,在“开全、上足、教好”上落实管理措施,彻底杜绝了停、甩、占艺术课现象,确保艺术课程开课率100%。重视艺术教育在相关学科中的渗透,在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的学科中有目的的进课本剧表演、英语故事表演、英语演讲、朗诵等的尝试,着力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2、依托乡村少年宫项目,开展校级兴趣小组活动。

为拓展我校少年宫活动项目,我校实现了教室和活动室,教师和辅导员“一室(师)双用”,根据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配备,以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实践活动,每周一至四下午3点30分至4点30分的课外活动时段开展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全员参

与,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少年宫活动项目设置共17项,具体分类项目如下: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腰鼓、呼啦圈、踢毽子、滚铁环、跳绳、舞蹈、音乐、电子琴、书法、棋艺、美术、科技制作,以上17项都有专人负责指导。为使所分设项目有序开展,制定了“五有”、“四定”、“三落实” 管理制度:“五有”即有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总结、有专人负责;“四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三落实”即活动保障落实、管理评价落实、发展目标落实。

为使少年宫活动的开展不与教学活动冲突,结合关于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要求,学校以每天下午1个小时的课外活动和音体美学科教学课时为主,进行项目训练,既不影响课程目标,又把少年宫活动项目融入其中,做到有机结合。另外,根据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配备,以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智体美劳等主题实践活动,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活动项目实行的选择,兼顾整体与个体差异原则参与实施,生生要参与的良好氛围,既要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长。

3、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我校以艺术与体育共同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活动,每一学期举行一届体育运动会,以竞赛促进体育运动的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会以田径、球类运动项目为主,拔河、跳绳、踢毽、滚铁环、呼啦圈等常规活动项目会一一登场,各种棋类活动也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既让学生赛出特长,又能让学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艺体竞赛活动。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校积极参加县上举行的各类体育竞技和文艺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2年,我校体育运动队参加了天祝县第一届运动会,在田径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4年校舞蹈兴趣小组、民乐兴趣小组、电子琴兴趣小组参加了天祝县艺术节文艺汇演,其中选送的三个节目均获奖,特别是由28人组成的民乐合奏团,受到了在场评

委和观众的高度赞赏。2014年武威市常委宣传部长曹永健同志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尤其对我校的艺体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15年4月创建市级“阳光体育学校”的验收过程中,武威市评估小组对我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5、落实保障措施,强化激励机制。学校现有一个标准的200米田径场、2个标准的篮球场、20张室外乒乓球台,2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课后全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在发挥体育传统校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拓展艺体发展新模式,丰富艺体活动平台。尤其在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以来,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财力,共同推动其向前规范、持续的发展。近几年,我校在运动会、艺术节、艺体训练、师资培训、外出比赛、专项发展等方面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其中2013年修整操场投资20万元,2014年购置体育器材耗资3万余元。

6、打造高素质专业团队,发展艺体教育。学校现有专职美术教师1人,专职音乐教师2人,体育教师5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我们一是要求这些教师除注重上好专业知识课外,自己要有一技之长,要具有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能力和意识。二是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拜师结队,互帮互助。三是学校领导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引导青年教师尽快在教学上入格、升格,让教师逐步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四是带领艺术教师走出去,到外校交流学习,取人之长,不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五是制定艺术教师考核条例,把指导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和取得成绩作为重要的评定项目,有力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我校推行的阳光快乐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整个过程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融德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减负,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和乐园,增强学生“乐学”的情感,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学 生,引导学生快乐充分的参与,让他们展示个人特长,获得成功 的喜悦,他们才会快乐健康的成长,科学全面的发展。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进一步提高认识

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快乐校园项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要按照“大思路、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工作思路,从本校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把“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做实、做精、做出特色。

2、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要加强“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快乐校园项目”推行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对“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取得成效。

3、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把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快乐校园项目”的先导条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内引外联等多种渠道储备“快乐校园项目”所需教师,积极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数量的要求,确保高质量地实施“快乐校园项目”。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学校要根据“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的需要,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教育活动的条件,加大体育、艺术场地建设和器材配备的力度,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努力挖掘社会资源,设法拓展学生体育、艺术活动空间,不断满足“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对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条件的要求,以保证“快乐校园项目”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5、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严禁挤占音、体、美课时。要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快乐校园项目”实施有充分的时间保障。开展好“艺体大课间”和“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好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开展多样的学生才艺展示、文体比赛活动。鼓励支持各类有助于学

生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社团,如“经典诵读社团”、“球类社团”、“合唱团”、绘画、电子琴等,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

对照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校评估标准,我校各项工作均已达到要求。我们希望在上级教育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能顺利通过考评验收。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坚持快乐校园创办理念,不断创新,让艺术之花在松林初中这块沃土上尽情绽放。

寨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篇5

——乌敦套海中心小学创“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汇报材料

尊敬的市局、旗局各位领导:

按照《赤峰市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估细则》的具体要求,我校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含校园环境、校园精神、相关制度)和创新丰富校园动态文化,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较强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并构建了新课程理念下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校园整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进步。按照《赤峰市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评比细则》的标准,我们进行了认真自查和认真整改,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乌敦套海中心小学地处翁牛特旗东部,学校占地95亩,建筑面积1445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一万平米。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生1126人,教职工98人。

二、环境建设整体规划及建设情况:

我校历来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规划出近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本着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我们的建设目标是:高品位,有特色,全方位硬化、净化、美化。文 化色彩浓厚,景观奇丽优美,打造精品校园。我们加强了领导,强化了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召开了创建市级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动员会,成立了领导组织,立足实际,制定了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一是抓活动的落实,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暨治理“三乱”(垃圾乱扔、车辆乱停、线缆乱接乱拉)活动,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和谐、从我做起”、“捡拾一片废纸、收获一份文明”做一名文明学生等主题班队会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推进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抓校园绿化、美化、精华的落实,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制度化管理,做好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区域的情节卫生和管理工作,实施好校园的绿化、量化、美化、净化工程,确保校园环境整洁管理有序,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整体形象。在校园环境布置、校容校貌的美化上注重细节,处理好细微处的文化,三是抓宣传教育的落实,学校坚持把行为规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精心策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抓好宣传教育。

三、营造人文环境,凸现办学特色。

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品牌,对师生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2012年,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刚刚交付使用,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 2 设,学校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并将之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计划中实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为了这充分体现文化的育人功能,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一个突出的主题就是,让先进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我校在校园环境设置整体布局规划上,把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多渠道筹措,改造整治教学楼,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校园文化、走廊文化、特色班级文化。

(一)校园文化。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步入校门,校长寄语:“教育开启智慧,课堂润泽人生,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昭示了学校办学思想。甬路两边的垂柳体现着乌敦套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乌敦套海”汉译为“柳树弯子”)。教学楼前八个鲜红的亚克力字“启迪智慧,润泽生命”是乌敦套海办学人教书育人的最高追求。“为幸福人生铺路,为成功人生奠基”是我们上下求索的办学目标。操场边巨大的宣传牌:“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五十年,健康生活一辈子”,“挥动激情,放飞梦想”展示着体育追求的风采。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校注重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自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每一块宣传牌,每一条标语和名言警句,都凝聚着全体教职工的 心血。我们自己设计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徽,自己创编了校歌。校园甬路两边花木扶苏,绿柳成行,葱茏的花草染几多童年的梦想。教学楼前两侧教师风采、读书板块、艺术活动板块、安全教育板块、德育主题教育板块、课改风采板块等等内容丰富的展板设计,既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也是学校教师工作的精彩再现。学生每天置身于学校创建的文化氛围中,学生的情操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二)走廊文化。一所好学校,必然具有深厚、优秀的文化。文化是一种风气,一个区域具有良好的风气,其教育质量就有最低保障。一个懂得珍惜、呵护优秀教育文化的区域,将会自觉以文化的眼光,文化的方式去“改造”学校,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当地教育保留元气,增加生气。为把学校办得有文化品位、文化内涵和文化风骨,乌敦套海中心小学在办公室的墙壁上,在教室前后门的玻璃上,在走廊,在楼道的墙上,精选了部分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名言警句、标语,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这些内容,时时处处规范着师生的言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在每个楼层都设计了不同主题的教育版块,学校楼道文化,主题鲜明。教学楼内文化建设根据不同楼层的学生年龄段特点以及学校特色工作,结合德育教育,分别确定了主题。

一层南侧古典文学熏陶(一楼):把富有哲理、含义深刻的《三字经》、《弟子规》以漫画的形式描绘出来,学生在欣赏绘画艺术美的同时,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品质教育。二层好书大家读(二楼):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以书为友,以书为伴。结合我校开展的读书活动,设置了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文化版面,校园的每一处学生经历的地方,都能见到励志读书的格言警句,学生置身其中,自然能收到教益。

三层学会感恩(三楼):让学生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教师。结合德育教育,设置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文化版面,文化氛围营造的同时利用班队会等德育主题教育,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进而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使学生明白自己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父母、老师、朋友的恩惠。

四层中华传统文化(四楼):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渊源流长。结合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兴趣小组等活动,设置了“中国传统艺术鉴赏”版面,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河流,文化宛如泥沙般一点点沉淀下来,形成绚丽夺目的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翻滚澎湃的波涛,成为厚重的文化积淀。版面的设计,使学生不仅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与活动相结合,以文化氛围促进活动的开展。

我们在一至四楼楼梯拐角处,梅、兰、竹、菊四幅国画寓意深刻:梅,风雪独傲,玉骨冰肌,象征在严酷的环境下坚守信念的顽强精神;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表达不求闻达,在隐居中独守情操的高雅精神;竹,虚心有节,直竹凌云,可喻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傲骨晚香,象征淡泊的情怀。这四幅国画,时时激励广大师生做人应该 堂堂正正,高风亮节。每一幅教育大画都是对教师和学生精神品格激励,每一帧教育名言都是对古今中外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传承。每一层走廊都是学生大舞台:学生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现学生艺术特长。各个班级运用走廊来展示班内的风采,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风貌。每到课间,同学们都蹲在走廊,观看各班的精彩展示。通过观看,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各班的特色建设和班级形象,还使班与班之间形成了比特色、比文明的良好风气。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走廊文化时刻对学生的个性品格的形成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特色班级文化。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文化建设是提升集体品味和境界的关键。构建班级文化,目的是营造快乐、团结和奋进的氛围,使班级成为学生心灵的栖居地。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这是乌敦套海中心小学的文化追求。班级文化特色彰显,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班级环境是校园文化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班教室内容丰富、切合实际,搭建起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的自信倾注于画笔中,智慧流泻于精美的制作中。进入教室,有激励学生成长进步的红花栏,有设计新颖、寓意巧妙的主题文化墙,有氛围浓厚、标志醒目的区域设置,有形象美观、富有童趣的装饰画等等,每一幅画面、每一个角落的布置无不体现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手巧与智慧,无不体现出我们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足迹,真正做到了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各班级文化布置以国旗和班训为引领,以班级园地为阵地,以守则、规范,名人名言警句及班级学习、生活等各种园地板块为依托,以评星争优 为驱动力。形成整洁、愉悦、明快、争先、有序的班级氛围,给学生明快、健康、活泼、向上的班级学习活动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文明、高雅、欢快的空间学习、生活、成长。学校给各个班级配置了书橱,每到课间,书架前的学生都络绎不绝,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志向,选择喜爱的书籍,潜心阅读!在关工委的组织下,学校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基本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并且在借阅过程中,能做到讲秩序、不损坏,不丢失、勤归还,现在,我们每一位同学,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能带着诚信去借书、读书、还书,诚信教育效果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伴随着特色班级的创建,除了基础班级文化布置,班级文化也各有特色。例如:“感恩之星”德育主题班,精心配制“感恩”的文化套餐,分成感恩父母系列,感恩学校系列,感恩老师系列,感恩自然系列等;经典诵读班:以经典古诗词为主基调,精心布置的与古诗词文化相关联的墙饰,开设了“每周一诗”、“古诗欣赏”、“古诗小文人”等栏目;有力的促进了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的开展。

三、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突破口,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育人环境

整洁、干净的校园是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学校从制度建设入手,责任到人,保证了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乌敦套海中心小学着力营建校园文化,力求环境优美、校园“五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给人以美感。为了全面绿化、美化了校园,学校种植的柏树与冬青俯仰生姿,袅袅垂柳与杨树相映成趣。学校绿化面积10000余平方米,覆盖率高达30%。

学校将校园卫生区责任到班,严格执行每日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厕所、食堂、餐厅、寝室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校园的每个角落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同时,学校开展了 “护绿保洁使者”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承包校园绿地及树苗的养护工作,让孩子们亲自来管理,体会其中的艰辛和喜悦,更加懂得爱护这份难得的美丽。学生们纷纷在自己的绿地写上 “小草在睡觉,请别吵醒它!”、“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我们呵护”等富有诗意和人情味的护绿口号标语牌。整个校园,绿草茵茵,鲜花竞放,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馨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学校以德育为先导,智育为中心,体育美育为两翼,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接受教育。楼前种有挺拔的银杏、苍翠的水腊、浪漫的垂柳、清香的刺梅,紫色的丁香,步入校园,整个校园营造了花草葱荣,绿树成荫,清爽优美,艳丽多彩的环境,师生漫步在干净的水泥步道板上,犹如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花园,呼吸着醉人心脾的花香,感受校园美景的熏陶。学校以实用、美观、和谐为原则,投入大量资金,对学校的校门、楼内外设施、学生活动场地等都进行了改善。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开化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个学生情操。

四、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

1、利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举办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 通过开展“先进班级评选和“文明礼仪伴我行”、“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关心集体、尊敬师长、遵纪守法的良好品格。每年举行校园文体艺术节,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

3、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增加阅览室座位数,开辟阅报宣传栏。充分利用中午时间向学生开放阅览室,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五、重视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

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等渠道,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自身素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育人效果。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合力育人、和谐育人。

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生活的场所,都是育人的重要资源。我们积极建设家、校、社连心桥,逐步形成了合力育人、和谐育人的新格局。1.办好家长学校。每班选两位家长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开学召开家长会,讨论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并积极听取家长委员的反馈意见。2.设立家校联系热线电话,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时家访。

六、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为重点,形成严谨、踏实、进取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校园制度建设应该着眼“人本”,即制度的建设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是为了最终达到无意识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利 用制度的规范性和指令性优势,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

我校坚持人文精神作引领,以服务为宗旨,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和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师生的发展为需要,注重沟通、注重尊重,实施人本管理,倾注人文关怀。学校始终做到教育以人为本、教师以生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在校内充分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具有亲和力、凝聚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使师生都能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激励和鼓舞,使学校办成了师生兴奋和留念的地方,教师真正地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和从教的价值。为此,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要高度重视制度的实效性、人文性的特点,要不断调整校园制度,使之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制度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更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校现已逐步形成严谨、踏实、进取的校园制度文化。

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味,积淀学校文化底蕴,营造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打造更加文明和谐、团结进取、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文化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先进的文化能推动学校发展,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文化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创建优质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用学校文化构建来引领学校的各项建设,充分体现师生的生命价值,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引领学校不断走向卓越、走向辉煌!

寨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篇6

——民族中学学校文化建设材料

民族中学位于承德市小佟沟街三十九号,占地一万九千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有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房、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现有教职工268人,54个教学班,3200余名学生。

学校秉承“为全体师生的各自理想实现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宗旨,弘扬“和谐、修身、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一所成功的学校,不是因为一件又一件做成的事而铸就,而是因为有一大群人向着同一个方向不懈的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状态”的共同价值观。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为学校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共同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一、注重形象建设,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营造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

1、教师为人师表、学生遵章守纪。教师、学生是学校形象的主要体现者,教师形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学校十分注重教师形象,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努力按“学生心中最喜欢的老师的标准”去做,力求成为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学生遵守《中学手守则》,依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学校从抓学生的仪表、文明行为做起,把双桥区中学生发型标准以大幅彩照形式贴在校门口最显著的位置上,提醒学生。学校政教处工作人员每天在校门口对学生发型、着装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学校、政教处、班主任的通力合作下,学生仪表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学校结合中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民中学生一日常规”把学生的文明行为纳入学校文明班评比范围,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中学生。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增进彼此了解,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处理好,这样才能教学相长。

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风是这个灵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努力打造“和谐、修身、求实、创新”的校风,倡导“德业齐修、乐教、善教”的教风,提倡“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协作”的学风,营造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

二、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注重规范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障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并且注重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理念。

1、教师管理制度

① 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制定《教务处工作职责》、《教务处学籍管理制度》、《领导听课、评课制度》、《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教学工作常规》、《政教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细则》、《文明班评比条件及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的贯彻落实,规范教师管理,形成统一管理模式,便于管理人员检查,考核。

② 考勤管理,学校有专门人员负责教工考勤,坚持常规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上述管理目的在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这种检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变成一种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

2、学生管理

通过向学生宣传教育,要求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十项常规》。在检查督促中,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行为。

三、精心设置校园环境,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强调的是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生个体感情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无不受到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1.让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特有的底蕴,润物无声;让学校的草坪花坛,字画作品都成为知识的载体,育人无言。使墙壁说话,草木发声。遵循上述原则,学校校园进行了净化,绿化,美化,整个操场是绿色的塑胶地面,红色塑胶跑道,操场东侧一条长廊,绿色的草坪,小小植物园:春天,芳草萋萋;夏季,各种树木枝繁叶茂,苍翠欲滴;金秋,果实累累,一派丰收景象。校园西侧楼前,花草树木映衬,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炎热的夏天,校园内鲜花盛开,芳草、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简直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主楼“为人正,为学勤,为业精”九个红色大字引人注目,侧楼“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宗旨提醒广大师生不懈努力。

2、学校楼道文化,主题鲜明。

(1)、古典文学熏陶(一楼):把富有哲理、含义深刻的成语、典故,《论语》中学习方法、学校态度的语句以漫画的形式描绘出来,学生在欣赏绘画艺术美的同时,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很受启发教育。

(2)家乡胜景展现(二、三楼):以承德风光为主的摄影作品,表现家乡的美好。增强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生大舞台(四楼):学生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现学生艺术特长。(4)精神品格激励:一至四楼楼梯拐角处,梅、兰、竹、菊四幅国画寓意深刻:梅,风雪独傲,玉骨冰肌,象征在严酷的环境下坚守信念的顽强精神;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表达不求闻达,在隐居中独守情操的高雅精神;竹,虚心有节,直竹凌云,可喻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傲骨晚香,象征淡泊的情怀。这四幅国画,时时激励广大师生做人应该堂堂正正,高风亮节

(5)古今中外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传承:古今中外教育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学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形成于思而毁于随”,“有热心的人,才能做教育,有爱心的人,才能做好教育”„„提醒、警示师生在教学中要有爱心、热心、严谨、谦虚、踏实。

3、教室文化,个性与共性统一,富有家居色彩。每个教室黑板上方张贴着“和谐、修身、求实、创新”八字校风,与之对应的是墙报上方“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协作”十六字学风。临近走廊的墙上,挂着《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黑板右侧的镜框内:班主任的彩照,班委会,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座次表,值日表。各个教室以上布置是共同的。每班又有突显各自特色的地方:教室内两条座右铭,(以学生自己创作为主,个别引用)大部分是老师,学生亲自书写,同中有异。家居色彩:每个教室都精心布置,或窗台上摆着不同的鲜花,绿花,或教室空中吊起几盆小花,点缀教室,或在开关周围装饰一下,提醒同学节约用电、注意安全。暖气管子也都进行了精心装饰。教室或鲜花艳丽、催人奋进,或清幽淡雅,适于安心读书。同学们感到教室像家一样的温馨,珍惜在这个环境中的学习机会,同学们身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仿佛走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

学校环境如此温馨清幽,学习气氛如此浓厚,老师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表率作用: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善教乐教,同学们文明守纪、举止端庄大方、虚心好学,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家长及社会的赞誉。

上一篇:语言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下一篇:九年级(上)数学张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