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要点

2024-11-07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要点(通用2篇)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要点 篇1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 熔化

[示例]

一、小方同学发现: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于是,小方同学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碎冰或碎蜡放在试管中,在烧杯中倒入水进行加热并记录数据.(1)小方同学应在试管中加入多少碎冰或碎蜡()

A .越少越好 B .越多越好 C .能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其中即可 D .随意多少(2)在熔化冰的实验中,用水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他画出了冰和蜡的熔化图象.其中,图乙是(冰/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二、图(3)是给某种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像可知,该固体一定是_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

(2)在第1分钟时,处于________状态;在第6分钟时,处于________状态;在2~5min 这段时间内处于__________状态,要____热量,但温度________。(3)由图可知该固体的熔点是________℃。

(一)观察水的沸腾

某组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1次水温如下表.(9分)

(1)这次实验所用的器材除图中的, 还应有,他们看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气泡,这些气泡上升,体积_____ ____,到水

面破裂开,里面的 _散发到空气中;由此可

知水沸腾时,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剧烈的

______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 __,停止加热后,水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由此可知水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_____ _ _ __;二是_____ ______ __。

(2)该组同学做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 __℃.(3)在下图所示的格纸上,画出沸腾图象.(4)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的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

甲 乙 O

(一)测密度

1.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1)实验的原理为________;(2)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 ②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 1;

③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 ;

④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 2. ⑤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

a)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步骤④中,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A .先加50g 的砝码 B .先加5g 的砝码

C .先移动游码 D .随便,都可以 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 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3)小林同学的步骤是: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牛奶,再倒入已经测出质量的烧杯中,最后用天平称出

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与小王同学的方案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

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 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

是 ________g 3)再用量筒测出石块体积如图丙是:,则石块密度是_______g/cm3 = kg/m3 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

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m 的路程, 每隔10m 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40m 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m 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 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 转动。

(1)如图甲,当E、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 沿纸板E 射向镜面,在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量出

∠BON________∠AON(>、=、<),若将AO 向ON 靠近,则OB________(靠近/远离ON .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 向前或向后折,则________(能/不能 看到反射 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 在________________。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如图所示,小林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他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 该实验中取用玻璃而不用镜子,是为了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3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__关系;

(3 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他________(应该/不应该)将后面的蜡烛B 点燃,为了

能够比较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他还应取用的一件实验器材是________;(4 实验中小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 重合,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调整,蜡烛A 的像与蜡烛B 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小林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示例1:如图所示,京京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有好几个凸透镜,但均不知焦距。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测量,他发现有焦距分别为2cm、10cm 和30cm 的三种凸透镜,则为了便于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焦距

为________cm 的凸透镜。

(3)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

A B 甲 乙

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当他把蜡烛放在A 位置时,光屏应向M 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

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些,他应把蜡烛向A 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同时使光屏离凸透镜更______(远/近/不变)一些。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 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A 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B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 的虚像,把蜡烛放到B 点______(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5)实验中,当京京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 .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 .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 .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 .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6)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___(上/下)移动。

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A .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 .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 .只需将蜡烛向上移动些 D .以上均可

[示例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 五个位置如下图所示: 1.蜡烛放在 __ 点处所成的实像最小, 其成像原理被用于制作___________; 3.放在 点处得到的实像比蜡烛大,其成像原理被用于制作____________; 4.放在 点处可以看到放大的虚象; 5.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烛焰像偏

左,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处,应向_____________方向调节蜡烛的位置。6.若在实验中,在距凸透镜20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cm。

7.蜡烛从a 移到c 过程中,要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8.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9.现有一块透镜,不用手摸,请你来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

A B M 图5(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钩码静止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图14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N;(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14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5)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跟质量成 .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 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 端,使A 端到达某一点O 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 端,仍将A 端拉伸到O 点,记录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1)图中F1,F2两个力的方向应该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下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仍要将弹簧A 端拉到。

(二)测滑动摩擦力

[示例]: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他必须____________拉木块,根据____________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甲丙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 乙 丙

(3)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并写出判断的方法。

运动和力

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 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 ; ②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

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③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④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

应空格处。

(2)让小车每次都从A 点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_越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可见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的原因。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二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

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 相同时,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2)比较________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3)A、B、C 三个图中,压强计的橡皮膜朝不同的方

向,U 形管两边都有高度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B、D、E 三个图,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和 金属块排开的水重的关系的实验,按照图A、图B、图C、图D 的顺序做实验。

⑴请将下面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写 出实验结论.(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标出,实验结论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 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 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1)小强进行步骤A 的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1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2)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2所示的滑轮组进(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做图12中的实验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测量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拉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13所示。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图12 图13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

A、让铁球甲从斜面F 点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 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B。

B、让铁球甲从斜面E 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 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C。

C、换一铁球乙(m乙>m甲 从斜面上F 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 移动,计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D(1)每一次都要让铁球推动木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A、B 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____、C 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比热容

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两探究小组都设计实验去验证。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应取________和________均相等的沙子和水。

(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用________ 的酒精灯加热,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这种方法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这个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为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用的表格:

(5)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等质量的沙子

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_________(选填“仅是①”、“仅是②”或“①和②”)。

(6)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

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她画出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图(M、N 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 ;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

甲 乙

(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4)电路中,电流表与小灯泡均可用于显示电流大小,你认为,两者中,选用________效果更好.在电路中

接入小灯泡还可以起到防止________的作用.

(5)有同学提出,要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废灯泡的灯芯,请用这个灯芯设计一

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在图乙中补全电路图. 探究欧姆定律

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并在右边方框中画出电路图.(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值为__________A.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

象是__________(填“丙”或“丁” .(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测量更方便.

(6)综合甲、乙丙图像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并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②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

(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 V,电流表的读数是 A,被测电阻R x 的阻值是 Ω。(3)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

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

①写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示例]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伏安法”研究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规律.

(1)小灯泡标有“3.8V ”字样,电阻约为10Ω,则电流表应选用 __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量程; 丙 R x 甲 乙

(2)将下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 在A 端时小灯泡最亮),并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3)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_______端;(4

①第5________Ω. ②从已有数据推测,当电压为3.8V 时,灯泡的亮度将________(更亮/更暗),灯泡的电阻将________(更大/更小/不变).

③预期小红将得出的实验结论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红准备在实验数据全部测出后,对电阻取平均值,请问她这样做是否有意义?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灯泡上所标明的电压值,是灯泡的____电压,为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根据额定功率的意义和公式P=____,必须把灯泡两端的电压调整为____电压,并测出通过灯泡的____。

(1)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可用如图所示电路,甲、乙是两只表,甲表是____,乙表是____。

(2)在连接线路时,电键K 应处于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滑至____端。

(3)当合上开关S 以后,发现灯泡两端的电压只有2V,为了使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V,则滑动变阻器滑片C 应向____端移动。

(4)若估计到电灯阻值约10Ω,而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那么甲表应选的量程是____,乙表应选的量程是____。

(5)如果甲、乙两表如图所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____,灯泡功率为____。

(6)把下图中的实物按图所示的电路连接起来

(2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 电压为 3.8V,电阻约为 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 6V)、电流 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 动变阻器三只:R1(5Ω 0.5A)、R2(10Ω 0.5A)、R3(500Ω 1A)。同学们 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1)电压表应选用 挡,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 “R1”、“ R2”、“ R3”);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2)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 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V A 故 障 现 象 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 检 测 故 障 原 因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 电流表无示数(3)下表为某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 实验序号 1 2 3 电压表示数/V 3.0 3.8 4.5 电流表示数/A 0.36 0.4 0.42 功率/W 1.08 1.52 1.89 W。额定功率/W 老师认为该小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你认为正确测量结果 P 额=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R1、R2 是两个电阻圈,R1 的阻值大于 R2 的阻值,电 阻圈上各夹一根火柴.接通电路,一会儿观察到两电阻圈上的火柴先后被点燃,这说明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将 能转化为 能。若继续进行以 R1 R2 下实验:(1)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大。接通电路,经 历时间 t1,R1 上的火柴先被点燃.这说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越大,产生的 _越多。(2)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小。接通电路,经历时间 t2,R1 上的火柴先被点燃,比较发现 t2 小于 t1.由此推理,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越大,产生的 _越多。电磁感应现象 如图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 ab,把它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起来。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在空白处填写“偏 转”或“不偏转”。(1)

导体 ab 不动,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 ; b(2)闭合开关,使导体 ab 在磁场中上、下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3)闭合开关,使导体 ab 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11 页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 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聪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漆包线(表面涂在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 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结合其它实验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 b、c、d 中观察到的情况,完成下面填空:(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不同,来判断它________不同。(2)通过比较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知道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通过比较 d 中甲、乙两个电磁铁,发现外形结构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相同的_____时,线圈匝数越_______,磁性越强。7.小华学了有关电磁方面的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1)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小华应选用_________装置进行实验.(2)小华选用甲装置探究有关知识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让直线 ab 静止在磁场中; ②让导线 ab 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③让导线 ab 沿竖直方向上下缓慢运动.其中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______。(填序号)甲 乙 第7题(3)如果在乙装置的实验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直导线 ab 向左运动,若要使导线 ab 向右运动,你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实验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4)甲、乙两图的原理分别用于制造__________和__________。第 12 页

1.密度、质量、体积(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路程、速度、时间(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9.8N/k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德原理:F浮 =G排 =m排

压强(p表示压强,F表

液体内部压强:

液 gV排 G 滑轮组:

液 gh 阿基米

(F表示拉力,G表示重力,n表示绕过动滑轮绳子的条数)(h s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表示重物上升的高度,n表示绕过动滑轮绳子的条数)功:力,s表示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W 功率:机械效率:质量,有用 = W总

热量:

(F表示

(W表示功,t表示时间)t W

(t c表示比热,m表示表示升高或者降低的温度)欧姆定律:(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电阻电路:

电功:

第 13 页

电功率:P=

。对于纯

。对于纯电阻电路:W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的常用解法 篇2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探究题 常用解法

解题练习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主要部分,指导学生如何解物理题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探究性教学,如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必然需要考查学生解探究性题目的能力。无论在平时的各种测试中,还是在中考试卷里,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探究性题目,因此,培养学生解物理探究性题目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教学意义。这不是题海战术,也不违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是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物理实验型的探究题型

1.各种测量方面的题目。测量是学习物理的开始,是学习好物理的基础,不会测量,无从谈起学习物理,即使叫学生做探究性实验,也因为测量的错误而研究不出问题。因此,各种测量方面的题目属于最基本的探究性习题。必然,测量长度方面的,有的学生常常不会估读。此外,还有密度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电阻的测量、机械效率的测量等,这样的简单探究题不少。解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按照一个物理原理,不能粗心大意。

2.实验研究性的题目。这方面的题目,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学生做实验才能研究出来,只用脑子思考常常是无法解决的,因此这类题目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是很好的。比如,研究单摆的摆长与周期的关系;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系;同样质量的物体吸收热量与物体的颜色有没有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平时作为学生课外的好作业。解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做实验才行,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动向。

3.实验操作型的探究题。这种题目就要求学生慢慢操作,并在操作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分析得到需要的结论。比如,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研究电阻丝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等等。

二、解各种类型探究题的方法

1.测量方面的题目。一般情况下,这类型的题目都是按照测量工具的使用原则考查学生的,比如,考查学生读温度计的方法,看学生知道不知道视线的要求;考查长度测量题,一般考查学生会不会估计,有没有记录单位;考查天平知识的时候,多考查学生会不会调节天平。解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仔细看清题中的图。

此外,对测量工具的制作原理考查也是测量类型的探究题,这些题目常常出现在填空题或者选择题中,如,弹簧测力计的制作,要求学生知道其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表明此时受到的拉力大小。假如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时,要懂得这是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得来的,需要注意的是:拉力的方向与弹簧自然伸长方向一致。否则就测量不准。老师在具体教学的时候,需要向学生讲清楚原理,并简要说明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要求及步骤,这样能使学生避免在解题中出现错误。

2.间接测量方面的题目。间接测量题是常见的探究性习题。在历年的中考中会发现,测量密度、功率、电阻等实验性探究题几乎是必考题。有的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现有食盐、水、天平、量筒、玻璃棒等器材,要求学生测量一颗大豆的密度。不少学生认为用天平测大豆的质量,再用排水法测量大豆的体积,这样可以用密度公式计算,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天平无法测出一颗大豆的质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要考查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既然无法直接测量,就考虑间接测量:先调节食盐水,将大豆悬浮在食盐水中,此时说明大豆的密度与食盐水的密度一样,再用天平、量筒等器材测出食盐水的密度。

还有一些实验型探究题是缺少器材的,需要学生进行思维转化,比如,通常是利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及电流表测量电阻的,现在缺少了电流表或者电压表,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并写出实验步骤与最后的电阻值的表达式。这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

3.探究性的实验题。这类题目具有研究性质,是各种物理考试的重点题目。它考查学生的研究性未知问题的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对于这样的题目,主要采取归纳的办法进行解题,但具体解题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灵活使用不同的物理原理进行测量。比如,测量浮力的方法就有好几种,有先计算排开液体体积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的方法,也有根据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与液体中读数差测量浮力的,对于悬浮与漂浮的物体还可以直接用天平测质量,再根据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计算浮力,因为此时的浮力就等于重力。

(2)注意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手段,否则无法进行多变量的研究。各种实验的控制手段是不一样的。比如,控制相同的电流,不是用滑动变阻器,而是用串联的办法;控制速度,不是控制拉力,而是采用放在同样高度让其下滑的办法;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研究中,通常是利用同样的滑轮控制额外功的。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这些实验技巧。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探究性实验的关键,分析得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探究的成果,假如分析的数据不正确,那么,就可能失去到手的成果。不同的实验,分析的方法也不一样,但主要用到归纳与总结的方法。比如,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关系的时候,可以通过数据看出滑动摩擦力随着压力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而且是成比例的,因此得到成正比关系的结论。但在研究物质密度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也就是同种物质,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固定的,这个固定的值就代表了物质的某种性质。

总之,物理探究性习题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题型,它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改变。它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逼着学生动手实践,从而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学物理,死记物理原理的现象,而且能有效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李正勇.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河北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用友u8实验报告心得下一篇:七夕情人节的祝福语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