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实习报告

2024-09-18

装备制造业实习报告(精选9篇)

装备制造业实习报告 篇1

关于长山镇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山东邹平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风电城,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强镇”的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园区内产业特征趋于明显,企业和企业家队伍成熟稳健,科技支撑效果明显,形成了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大型精密轧辊和风电主轴、造纸机筛、林木机械等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装备制造企业、企业家和后续人才,逐步形成了群山竞秀、高峰凸显的良好发展格局。我镇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形势与上级要求,编制了《山东省(邹平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将其编入了《长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成为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建设纲领性文件。目前,园区内拥有企业14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

1、生产规模及企业效益。我镇拥有装备制造业企业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6家),从业人员4600余人,2010年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7.8亿元,利税18.1亿元;分别占全镇企业经济指标的46.3%和60%。其中,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作为我镇主导产业,仅此一项就实现年产值79.7亿元,利税17.4亿元。

2、主要企业及主要产品。经过多年发展我镇装备制造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经过2年的努力,自行研发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形成了年产500台套2MW、300台套3MW的生产规模;以生产造纸机筛制造为主的杰锋公司,年可生产大型压力机筛、振动筛400余台套;随着长丰集

团一期工程的试产运营,二期工程的扩建,将实现年产2000支大型精密轧辊和10000支风电主轴及高铁用轴的生产能力;以鲁钢、鲁伟机械制造为首的林木机械生产厂家大小20余家,年可生产各类林木机械、农业机械2000余台套。

3、发展主要优势。一是市场需求大。随着国家鼓励节能

环保产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政策的实施,我镇以长星风电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市场广阔,社会需求量大。以长星为例,先后与意大利、保加利亚、波兰、印度、巴基斯坦等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在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并在保加利亚成立了公司,成立了国际业务部,拓展了国外市场。二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初步成形。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镇已经形成了以长星集团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具备风力发电机组、造纸机筛、军工机械轴、大型林木机械、矿山机械等成套、配套、单件、原器件和中间材料等生产能力。三是具备发展装备制造业所需的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目前,长山镇拥有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一批专业强、技术好、学历高、水平高的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注入了发展的活力。2010年我镇申报各类专利82项、新注册商标35个。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杰锋机械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分别荣获国内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和省内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荣誉称号。长星集团自主研发的风力发电变流器和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两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星集团自主研发的2.1兆瓦成套风力发电设备成功获得国际CE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欧洲认可的风电制造企业。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单

一、竟争力弱。我镇装备制

造业产品主要是风力发电成套设备、造纸机筛、军工机械轴、大型林木机械、农业机械。虽然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产业迅速扩张,但产品趋同,创新能力不强,有些领域还是空白。小企业个数比重较大,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经营机制都参差不齐。各企业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松散状态,生产销售各自为政,成本高,甚至恶性竞争,与现在发达地区普遍采取的纵横联合,优势互补的企业发展方式相差很远,由此造成了行业集中度偏低,整体关联度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专业化协作程度差,资源分散和浪费的现象严重,没有建立起“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合理结构,也没有形成一个大发展、快发展的氛围,制约了我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整体上看,我镇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不足,用于科技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的经费支出很低。虽然具有一定的加工能力,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应用与转化水平不高,生产设备老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现有产品多数处于中低端层面,技术含量低,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工艺设计水平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比重低。

3、成套能力较差,产业链条短。我镇现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在零部件、单机、原器件、中间原材料生产等方面的加工能力较强,但没有形成以大型单机制造厂为核心向下延伸的产业链。各产业、各企业之间有效整合不够,行业聚集度底,主导产业链不长,上下游产品链接度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三、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措施

1、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拉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带动大调整,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以突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培植产业群、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紧紧围绕风电行业培植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壮大膨胀一批新的骨干企业群体,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努力形成既有高山又有群峰的工业发展格局,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2、加强协调指导,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装备制造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3、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掌握核心技术,支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4、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人才培养,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适应产业提升和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造就具备开发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增强吸引人才优势,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入股、持股、提高新酬等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人才。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装备制造业实习报告 篇2

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是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 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带动下, 兖州区农机制造企业发展迅速。到2013年底, 兖州区农机制造企业发展到77家, 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农机企业32家, 销售收入55亿元, 占总销售额的91.7%。2011年, 兖州区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省级优质农机及零部件生产基地”。2013年, 兖州区农机产业集群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产业集群”。

(1) 产品种类较为齐全, 产能不断提高, 形成规模不断壮大发展的龙头企业。到2013年底, 兖州区共有77家农机制造和涉农机产品制造企业, 其中拖拉机制造企业7家, 柴油发动机生产企业4家, 耕整种植机械生产企业17家, 收获机械生产企业6家, 畜牧机械、农用工程机械、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各1家, 农机配件生产企业43家。产品涵盖了动力机械、耕整种植机械、收获机械、农用工程机械、畜牧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经济作物机械、秸秆打捆机械及农机配件9大类, 1 000余品种。形成了以五征山拖、山拖凯泰为龙头的拖拉机制造企业集群;以国丰、爱科大丰及玉丰为龙头的收获机械制造企业集群;以大华机械为龙头的耕整种植机械制造企业集群;以澳星机械为龙头的农用运输车企业集群;以联诚集团、环宇车轮及丰业机械等为龙头的农机零部件企业集群。

(2) 企业立足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品牌效应, 品牌优势明显提升。知名品牌不断涌现, 园区农机产业现有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 省级名牌产品2个, 省级著名商标1个。

(3) 加大技术投入,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 全区农机企业已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个, 省级研发中心3个, 济宁市级研发中心5个, 共获发明专利26项, 实用新型专利117项。

(4) 加快技术转化, 发展潜力持续增强。澳星机械2014年新上马年产1 000台甘蔗机生产项目, 3月份通过广西省农机推广鉴定, 该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售价可在100万元/台, 可为企业新增年销售收入10亿元。玉丰机械通过引进现代化玉米收获机整机装备链条, 对生产线布局等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形成了年产1万台4行玉米收获机的产能, 同时对原有5万台秸秆还田机生产线进行了改造提升, 通过实施技改, 具备了年产值10亿元的生产能力。

2 农机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 企业规模小, 应变能力不强, 抗风险能力低。目前, 兖州区骨干企业销售额均在1亿~5亿元, 对比国内特别是省内领先农机制造企业还存在巨大差距。农机市场成为机械工业的热点市场, 徐工、一汽、三一、奇瑞及中联重科等机械企业纷纷涉足农机领域, 国际农机巨头也相继通过收购或入股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农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部分中小企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2) 企业布局分散, 横向联合少, 集群程度低。兖州区农机制造企业集群布局分散, 几乎遍布所有镇街;企业间的合作配套率较低, 没有横向联合, “单打独斗”现象严重, 部分农机企业从零部件到整机全部“大包大揽”, 造成了生产资源的严重浪费;本地配套能力弱, 关键配套零部件仍然依赖于外地采购, 造成了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未能形成配套协作紧密的产业集群。

(3) 传统产品多, 无自己的拳头产品, 创新能力弱。大企业至今尚未建立规范的农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缺乏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能力。一方面, 产品同质化严重, 缺少新兴市场产品, 现有传统产品市场在未来数年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行业内整合和优胜劣汰现象将加剧上演。另一方面, 农机企业在大型农业机械、经济作物机械和畜牧机械等利润率较高的领域开发生产能力不足。

(4) 流通环节弱, 专业人才少。多数农机企业销售网络重复设置, 导致了销售资源极大浪费;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相同区域极易产生不正当竞争, 既挤压产品利润, 又影响品牌形象。农机专业人才少, 大部分企业都缺乏掌握国内外最新农机发展形势的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小微企业普遍管理粗放, 制约了企业发展层次的提高。

(5) 发展载体少, 扶持政策弱。一是土地空间制约了企业快速发展。受行业特点影响, 农机企业一般都需要足够的空间存放产品, 而许多企业都是利用镇村的旧厂房、原闲置场地进行生产, 缺乏必要的生产库存空间,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规模扩张。另外, 有些企业虽然征地建厂, 但因为土地指标的限制, 影响了农机企业规模继续扩张。二是扶持政策相对较弱。目前, 除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外, 兖州区还未出台其他专门针对农机企业做大做强的土地、资金等扶持政策。

3 发展建议

根据兖州区农机制造业发展实际, 结合全国、山东省农机工业现状, 提出兖州区农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及有关建议。

(1) 加强政策引导, 强化发展要素, 助推产业发展。积极凝聚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和载体等各项发展要素, 助推农机产业加快发展。将壮大农机产业作为落实济宁市《工业升级版三年计划》的重要举措, 制定出台有关发展规划。研究设立农机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专门用于支持农机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产业载体建设, 搭建农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实现对农机装备制造基地的强力支撑。坚持创新驱动, 依托农机产业园区, 建设高水平的农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 深化与机械研究总院等各类科研院所的联络协作, 凝聚优秀研发人才, 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 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创新成果, 增强“兖州农机”的核心竞争力。

(2) 鼓励战略重组, 加快横向联合, 完善产业链条。支持中小微型农机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培育一批先进的零部件加工企业, 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进一步提高与大型农机企业的协作配套能力。鼓励骨干农机企业战略重组, 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 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和强强联合等方式, 形成若干个具有先进制造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农机产业组织结构, 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完备的农机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

(3) 增加科技投入, 加快产品开发, 优化产品结构。结合农业规模化、精准化和设施化生产的发展趋势, 优化农机产品结构, 开发新产品, 广泛采用高新技术, 改变目前高端产品不足和低端产品过剩、质量差的局面。鼓励农机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转变, 积极开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和资源节约型农机。优先发展大功率拖拉机、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甘蔗收获机、棉花收获机、大中型动力机械配套机具、保护性耕作机具、高效植保机械、高效节能机泵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和小型抗旱排涝机械等鼓励类产品。

(4) 吸纳优秀人才, 改善产品工艺, 提升制造水平。加大农机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改善企业研发和生产条件, 应用精密成型、智能数控等先进加工装备和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 提高农机制造工艺及工装水平。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用, 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提升农机产品质量, 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生产技术工人培训, 提高工人使用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 不断提升企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

(5) 积极吸收外资, 加强对外合作, 提升核心技术。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提升先进农机具制造技术水平。鼓励大型农机企业与国内外农机企业合作开发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 提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能力。吸引海内外科技人才加入兖州区农机行业, 增加技术储备,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 提高农机产品开发、制造和管理水平。实施农机装备“走出去”战略, 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国内展会或合作项目, 扩大优势农机产品市场份额。

装备制造业实习报告 篇3

【摘要】按照自动化专业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加强企业实践环节,采取由系里推荐或学生自主选择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分散开展顶岗实习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产实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并直接介入制造装备自动控制系统,将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获得并达到国内外制造装备自动化领域先进知识信息与技术水平,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高标准要求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装备制造产业  自动化专业  生产实习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4-02

一、自动化专业(装备制造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2012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自动化专业成功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立项建设。自动化专业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目的是立足于汽车行业和区域经济,与东风汽车集团及数字装备制造相关企业合作,培养具有工程教育背景,具备数字制造装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在数字装备产业从事电气自动化设计与调试、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需要脱离传统的“学院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学校理论教育与现场实践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的困境

生产实习是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及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践环节。过去我校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都是在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指导教师带队并包揽一切的集中式实习方式:以参观学习及专题讲座为主,实习结束后由学生提交实习报告,指导教师评定成绩。随着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以及高校招生人数的大规模增加,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陷入困难重重之中:(1)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企业认为接待学生实习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所以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使得实习单位的落实变得十分困难;(2)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生产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差强人意,未达到大纲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成为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生产实习质量成为实践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三、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在制定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校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统一设计,将校外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把建设企业教学基地作为教学建设的重中之重。

1.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校外实习(企业)基地

校外实习(企业)基地是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堂。结合自动化专业装备制造产业生产实习要求,电气工程系不断拓展新的企业实习基地。

2014年2月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用设备厂签订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书。该基地在2014年暑期及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已先后接收完成两批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任务。2014年8月,电系组织教师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厂,在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结合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内容和培养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文件和生产实习管理制度。

2.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的具体实施

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并熟悉自动化技术在专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配合自动化专业装备制造产业学生加强企业实践环节的要求,从2013年暑期开始在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中部分试行分散自主进行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将原来安排在第七学期期末集中进行的为期两周的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调整到第六学期与第七学期之间的暑期自主分散进行,并将实习时间从2周延长为4周,由学生自主选择系里推荐或自主联系的自动化专业相关企业,进行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的顶岗锻炼,扩大了学生对实习企业的选择面和自主权。在2013年试行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2014年推行至全体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

在生产实习开始之前一个月,召开全体实习学生参加的生产实习动员会,阐明生产实习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布置生产实习的任务和内容、时间安排、组织纪律、安全和成绩考核等。生产实习具体要求包括:了解实习企业的组织结构、工艺流程、自动化水平;了解自动化系统(如运动控制或过程控制系统、参数检测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了解自动化器件和装置(如检测仪表、工业机器人、PLC、数控系统等)的应用情况;供配电系统的构成、特点和技术要求及常用电气设备的控制、运行和维护,安全用电的知识及技能。最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具体针对实习企业的一个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设备或装置实现的工艺流程,从系统方案、功能模块的组成、主要元器件的选型依据、系统软硬件的功能以及合理化改进方案等方面以论文的形式提交书面材料。

接下来,由学生自主选择系里推荐或自主联系的自动化相关实习单位并上报。经指导教师小组按实习内容及安全要求对实习企业进行审核并通过后,与企业落实实习时间。对于集中实习由学院与实习单位签订生产实习协议书,分散实习由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学生实习协议,就相关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约定,并安排校方和企业实习教师。学生根据生产实习大纲及任务书并结合实习企业情况,制定具体实习计划并上报指导教师小组审核备案。暑期全体实习学生奔赴各地按计划如期开展自动化生产实习。

实习方式的改革使得对实习过程及实习质量的监控成为实习指导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为保证实习质量,根据学生上报的实习地点和实习计划,将实习指导教师分成5个小组进行生产实习指导,保持与所负责学生的联系与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度,并在学生实习期间走访实习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与实习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调查学生实习表现。各位实习指导教师暑期放弃休假,积极与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保持联系。从反馈的信息看,分散实习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增强专业能力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挖掘了知识深度,对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加深理论知识和加强劳动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3.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的考核   学生实习结束后必须上交实习工作总结(包括答辩时使用的影像资料、PPT等)、实习日志及个人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采用简易形式的小组答辩进行验收。根据实习期间的平时表现、实习报告、实习能力三个部分综合得出总评成绩。

四、结论

生产实习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针对自动化专业装备制造产业生产实习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分散开展顶岗实习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产实习方式,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全面加强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促使学生面向社会、接触社会,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职业感,为学生毕业后的顺利上岗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传治,郭钟宁,骆洁嫦.机电类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创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17-179.

装备制造业实习报告 篇4

关于2013年宝鸡市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的申请报告

宝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宝鸡市财政局: 陕西同创华亨汽车散热装置有限公司是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企业成立于2003年5月30日,注册地为陕西岐山县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蔡五路南段98号,注册资本1736万元,公司总资产8813.0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72%,公司主要生产汽车用铝质硬钎焊散热器、中冷器、等产品和汽车、工程机械、农机等车辆主机用铜质软钎焊散热器,附带部分车用钣金、玻璃钢制件和机加工零部件。产品主要为陕汽集团内部装车配套,部分产品国内OEM配套和出口。

我公司为满足陕汽重卡市场发展的需要,壮大陕汽集团的产业链,提升技术能力和生产规模,于2008年开始实施铝热交换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本项目在宝鸡市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同创华亨汽车散热装置有限公司院内建设,项目总投资6134万元,其中设备投资4513万元,(含外汇135万欧元),计划新建生产车间、辅助用房及仓库8016平方米,进口高频制管机一台,采购包括氮气保护钎焊炉、焊接机器人、自动装配机、制带机、注

塑机在内的设备69台(套),项目建设期为:2008年5月—2010年12月,项目建成将形成年生产铝热交换器50万台,护风罩5万台的生产能力。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3400万元,(已经到帐使用)企业自筹及其他资金1434万元。

目前此项目已取得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666号文件备案,在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的专项贷款资金到位3100万元,项目实施已经建设完毕。2012年随着项目的完工,企业产销规模和盈利水平都在不断的提升,我公司2012年末总资产为8813.06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为8786.56万元,2012年实现净利润507.51万元,比上年同期478.99万元增加了28.52万元。说明产品结构调整后企业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增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后铝产品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已经显现。

按照宝鸡市2013年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条件,我公司项目符合“重点支持对构筑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保增长,促发展”有积极带动作用,且技术水平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的重大技术装备和特色优势装备项目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项目,特以贷款贴息方式申请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恳请领导审查批准为盼!

装备制造业实习报告 篇5

项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

2011-08-25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你委《关于现代物流建设项目申请国债切块资金的请示》(石发改服务〔2011〕155号)及有关文件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为促进石家庄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推进石家庄物流业加快发展,原则同意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百营物流中心项目。

二、项目单位为河北顺邦物流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为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内。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总占地98亩,总建筑面积235270平方米,主要建设物流大厦、配送区、仓储区、加工区及配套设施。

四、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总投资10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5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资金93846万元,银行贷款6154万元。

五、该项目拟安排中央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50万元。

六、该项目前期条件完备,城市规划、土地征用及环境评价等手续已全部办结。

七、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施工单位和采购设备。

八、请认真做好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各项资金落实到位,按计划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题词:河北物流资金申请批复 抄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 篇6

2011年11月7日-9日(广东 · 韶关)

参会嘉宾名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高尚全 名誉会长 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方 苞 副主任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彭平副主任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谭 叠 处 长 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厅 吴 军 副厅长 辽宁省沈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冯 浩 处 长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王松林 副总裁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 经永建 副总裁 亚洲印刷展览联盟 王德茂 主 席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 谢森林 副秘书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张彦敏 秘书长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耿良志 副理事长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袁再青 会 长 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 张效林 秘书长 东莞市委 刘志庚 市委书记 东莞市政府 邓志广 副市长 东莞市委 潘新潮 市委副秘书长东莞市委 吴小峰 市委副秘书长

东莞市政府 刘学聪 市府副秘书长 东莞市财政局 詹文光 局 长 韶关市委 郑振涛 书 记 韶关市委 艾学峰 副书记、市长 韶关市委 李 萍 常委、宣传部部长 韶关市委 陈秋彦 常委、副市长 韶关市委 陈 波 秘书长 韶关市政府 王青西 秘书长 韶关市政府 梁祖超 副秘书长 韶关市委 唐福楼 副秘书长 韶关市委 何新文 宣传部副部长 韶关市发改局 李维员 局 长 韶关市外事局

林 岚

局 长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学院

李伟光

副所长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吴超林

副院长 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

涂成林

院 长 招商银行

吴晓蕾

暨南大学

刘洁生

副校长 广东工业大学

陈 辉

副处长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陈雪梅

教 授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立勋

院 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碧华 南方都市报

林 涛 羊城晚报

帅鹏坤 广州日报

黄江洁 大公报

林 苑 文汇报

肖郎平广东电视台

陈章瑾 南方电视台

摄 像 南方网

李晨昱 新浪网

陈添云 新快报

李碧波 第一财经日报

王 珍 信息时报

吴 瑕 南方日报

谷立辉 光明日报

吴春燕 香港商报

朱韶青 凤凰网

简福疆 人民摄影网

霍 玮 中国摄影家协会

王启华 人民摄影报

迟明丽

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

刘次英

秘书长 深圳蓝海华腾技术有限公司

邱文渊

总经理 广州诺信数字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潘伟华 总经理

雷尼绍(上海)贸易广州公司

郭永林 总经理 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

陈少平

秘书长 中南汽车影音连锁

叶伯培

会长 香港讯通展览有限公司

梁天富 董事长 广东新讯通展览有限公司 卢楚彬 总经理 香港汇进企业有限公司

杨国强

总经理 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

王其俊

秘书长 广州金海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彭锦生 副会长 深圳市皇准科技有限公司

黄远雄

总经理 深圳市拓日升科技有限公司 邰小东 总经理 深圳市同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王伟中 总经理 深圳市长劲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张林华 总经理 广州瑞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黄海平总经理 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

尹成枝

董事长 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

方 慧

董事副总经理深圳市亚信信息商情有限公司 李 刚

总经理 广东省鞋材行业协会

徐广材

监事长 香港产业一体化协会

李瑞玉

秘书长 韩国文化交流中心

郑泳宽

理事 广东朝鲜族民族联合会

李铁虎

会长 FPGA事务局

李梓铭

局长

广东卓融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曾越威

执行总裁

中国塑料工业协会

廖正品

理事长 广东省塑料行业协会

符 岸

理事长 台湾区机械工业同业公会

王正青 总干事 美国南方集团公司

潘 泽

CEO 韶钢集团

冯国辉

副总经理 广东汉鸿木业有限公司 曾 华

董事长

深圳科尔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钱宗春

董事长 广东鸿源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文北福

副总经理 广东力士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邱文忠

董事长 广东省韶关市卓艺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罗厚彬 董事长 广东天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孙少杰

总经理 湖北江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李兵

总经理 广州超宝清洁有限公司 黄演洪

董事长 张家港市纳德轴承有限公司

印晓明

董事长 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吴志佳

副总经理 武汉科技大学

湛从昌

液压专家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晁春雷

总经理 深圳格林施通资产管理公司

余 军

总经理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陈仲球

主 任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李敦华

副主任

聚焦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 篇7

其实早在2008年, 黑龙江省就投入资金1亿元, 在克山、宝清等地组建了10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试点, 当年引进国外154 kW (210 hp) 以上大型先进农机装备76台 (套) 。从2009年开始, 黑龙江省又利用银行贷款购置农机装备, 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 截至2011年底, 已组建558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 进口大功率农机装备4 948台 (套) 。

而这只是我国进口国外农机产品中的一部分, 尚不包括黑龙江农垦农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呼伦贝尔农垦及全国各地垦区农场、合作社及农户等购买的进口农机产品。欧美大功率农机装备性能先进、价格昂贵, 单台机器动辄几十万元, 甚至数百万元, 但是由于国内农机企业不能自主生产, 或产出产品质量不过关, 因此不得不靠进口来满足需求。

自2004年国家开始大范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 农机行业取得飞速发展, 2011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2 898亿元, 俨然已成世界农机制造大国。但是, 如果去掉低速汽车、柴油机和零部件等产值, 只是动力主机和田间作业机具的产值恐怕尚不抵约翰迪尔一家企业2011财年320亿美元的总销售额。

2011年, 中国农机市场表面看起来依然是一派繁荣的景象, 但多数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日子很难过, 销量没有明显增加, 利润却大幅减少;与此相反的是外资企业销量增幅不大, 但利润却大幅增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需求已经升级, 过去我们的企业生产的所谓“便宜能用”的农机产品已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农民已将购买目标转向技术含量更高的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进口产品。二是面对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 国内企业却拿不出相应的高技术含量产品, 面对利润丰厚的高端农机产品市场, 只能是“望梅止渴”;而外资企业有国外母公司的现成技术支持, 随时可以推出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赚得盆盈钵满也是常理中的事情。

目前来看, 我国农机工业尚不具备自主制造高端农机装备的能力, 尽管像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山东五征和常州东风等企业在高端农机制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 但全都在初期研制阶段, 取得实质性突破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 而且距离产品产出和成熟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

市场未能换来技术

改革开放初期, 既缺技术又缺资金的局面下, 当用市场换技术的概念被提出后就迅速扩散到各行各业。应该说, 市场换技术实施的前20年还是取得一些进展, 不只是农机行业, 各行各业的制造水平、产品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特别是通过学习外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产品外观, 国内企业受益匪浅。但是, 近10多年来我们引进技术、合资合作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且已经进来的外资企业并没有把先进的技术拿进来, 合资的也渐渐变成了独资, 即便采取独资也不过是一条组装线而已。到头来, 不但没有学到技术, 反而丢掉原有的市场和品牌。

约翰迪尔, 全球最大的农机制造商, 于1997年与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合资建立迪尔佳联, 于2000年与天津拖拉机厂合资建立迪尔天拖。借助铁牛、佳联的品牌和渠道, 约翰迪尔完成了在大中功率拖拉机和高端收获机械领域的布局, 于2000年对迪尔佳联实现了独资, 而对迪尔天拖的独资化谈判一直都在激烈的进行。十几年过去了, 中方合作企业并没有因此获得重大的技术突破, 反而使得铁牛、佳联这样的老品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凯斯纽荷兰在哈尔滨、上海分别建立生产基地, 哈尔滨工厂以组装为主, 上海工厂虽然生产各种功率拖拉机产品, 但是功能先进的产品只向海外市场销售。

再以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为例, 洋马、久保田分别于1997年、1998年以合资与独资的方式在中国设立工厂, 并取得巨大成功, 井关、东洋和大同等企业纷纷跟进, 随即国内企业也在风起云涌中被卷入半喂入收割机行业。十几年过去了, 半喂入也为我国收获机械行业带来了巨大进步, 但是国内企业始终没能掌握其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现在, 已经饱和的半喂入市场形同鸡肋, 当初蜂拥而入的企业, 大部分选择退出, 勉强维持的, 其盈利水平也比较低。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以前我们买的是国外二、三流技术, 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为例, 是欧美市场淘汰多年的技术, 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法, 成功地移植到国内。而现在我们要买世界一流技术, 没有国家和企业愿意把其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卖给我们。无级变速、动力换挡、环保发动机、电控系统、大喂入量收割机等高端农机产品技术, 无法轻易获得。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到了不可能靠引进技术突破的阶段, 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来掌握高端技术。

知识产权和专利体系壁垒已形成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日益依靠对市场进入壁垒的打造来获取其竞争优势, 主要表现为由价格竞争转向为以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池体系为核心的市场化进入标准体系制定权的竞争。也就是说, 专利保护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农机企业持续赢利, 并阻止竞争对手技术赶超的重要武器。在竞争对手投入研发初期, 尚不能形成气候, 他们是不会理会的, 一旦对手开始盈利, 他们就会拿起专利武器向其发起攻击, 让追随者时刻都能感受到卡脖之痛。

还以半喂入收割机为例, 引用广东某半喂入收割机生产企业负责人的话, 日韩企业在半喂入收割机方面申请的专利技术, 让追随者绕着走都会被“拌倒”, 太严密、太详细了!即便如此, 在国内企业似乎快要绕开这些专利门槛时, 他们又使出杀手锏, 推出半喂入收割机的替代产品——新型全喂入履带收割机, 让半喂入收割机行业一举走向衰退。

再以采棉机为例, 凯斯纽荷兰、约翰迪尔几乎掌握了该行业全部核心技术, 追随者想进入该市场非常困难, 一方面其复杂的结构, 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制造能力, 另一方面即便攻破了制造技术方面的障碍, 也还要再受专利技术的制约。所以, 只能是花费高额的费用购买其专利技术, 或像乌克兰等企业一样, 用其他简单技术替换, 在清花领域下功夫。

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苹果、微软等组合以45亿美元收购北电网络专利权, 这些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美元的收购案, 其目的就是获得对方的专利, 避免以后生产中付出更多的专利技术成本。2011年3月, 中国一拖收购法国McCormick工厂成立一拖法国公司, 生产具有动力换挡的液压传动装置, 就在人们普遍看好这起收购案的同时, 困扰也随之而来, McCormick只生产动力换挡装置, 配套的电控系统技术并不为其掌握, 中国一拖不得不重新开发电控系统。发达国家构建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池体系使其跨国公司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链主”地位, 不仅仅具有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力, 而且也有对终端市场的控制力, 他们具有利益分配的控制权和主导权。想在发达国家产业价值链中取得突破, 绝非易事。

中国农机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普遍在3%以下, 而跨国农机企业大都超过10%, 有的甚至达到30%。我国农机企业研发投入的绝大多数是用来购买仪器设备、工具软件等, 而欧美日农机企业60%的研发投入用在设计、试验等自主研发上。想在技术创新上有突破, 国内企业在研发投入、研发方式上还要做更多的文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丰富的专利技术、健全的营销网络、良好的品牌形象, 这些恐怕都不全面, 如果只单独拿出其中一项很难取得成功。核心竞争力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 至少包括核心技术、营销模式、经营理念和治理结构。过去我们很少去研究核心竞争力, 即便有也只是注重其中的某些方面, 因此常常会出现今天抓质量, 明天抓销售, 后天搞品牌, 最后又开始注重人才培养, 到头来每件事都只能热一段时间, 过后就会放松, 甚至被忘却。

首先是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非常缺失, 因此有很多企业也非常重视。像中国一拖以其雄厚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50多年来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 此外, 众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也都在技术研发方面,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有出色的表现。但是由于没有在竞争中找准位置, 在农机行业产业链中迷失了方向, 导致很多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断地诞生、壮大、衰退、再消失。

从欧美农机工业发展趋势看, 少数几家大企业从事拖拉机、收获机械及农机具的生产, 属于综合性农机厂商, 绝对大多数企业以经济作物、植保机械、新能源和零配件等为主, 处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共同构成整个行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我国农机行业已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 因此, 国内企业应首先找准定位, 在未来的产业链中建立自主的核心技术。

其次是公司治理模式。某业内专家说, 我国农机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归结为“四小一大”, 也就是“小打、小闹、小富即安、小农意识和夜郎自大”。再看约翰迪尔这样的全球农机巨头, 其实就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都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 只从事其中的一项工作, 靠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来润滑各个零部件, 保证整个公司顺畅运行。如果把约翰迪尔的公司治理模式比喻成一个完善的计划经济体系, 那么我国农机企业多数都还处在小农经济阶段。

过去我们较少关注公司治理模式, 常常因注重其他因素而忽略了治理模式的作用, 其实治理模式也是公司竞争力的体现, 甚至是核心竞争力。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 由设计规划人员, 针对公司每个部门、每个岗位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 包括工作内容、考核办法、培训过程等。据某业内人士讲, 约翰迪尔对无论是对研发、生产、经销、服务或其他工作人员都有严格而慎密的培训体系和考核指标, 光是针对某个岗位的考核手册就是厚厚的一本书, 可以说他们已经把管理工作做得细致到家了。

约翰迪尔已经有175年的历史, 在经营理念、治理模式、核心技术和品牌管理等方面都有大量而丰富的经验积累。而我国农机企业最早的是1949年建国以后成立的, 而且真正经历市场洗礼的也只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时间, 在管理、技术和品牌方面都没有优势, 但现在就要和国际农机巨头们在同一个平台竞争, 这就需要从技术、品牌、经营和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迅速提升。

未来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和国际农机巨头相比, 我国农机企业在高端农机装备领域的劣势明显, 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距离高端农机装备还相差较远, 在公司治理模式和经营模式方面的差距更大, 而且还要遭遇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池体系的行业壁垒限制。但是, 中国的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刚刚起步, 尚处在市场成长阶段, 政府部门对国产高端农机装备也非常重视, 采取了很多扶持措施, 每一个企业都还有机会。

首先是市场需求。只有经济体中存在足够规模的收入不断增长的消费群体, 以及对高价格创新产品有足够购买支付能力时, 企业在高端产品方面的投入才能转化为创新活动的收益, 这也被称为“需求所引致的创新”。2008年以来, 黑龙江省已经组建了5 5 8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 每家合作社固定资产在800万~2 000万元, 在未来合作社还将继续发展壮大, 而这仅仅是黑龙江一个省, 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全国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农机合作社和普通农户不同, 他们对农机装备的要求较高, 他们对舒适和效率的重视要远高于价格。合作社和农垦农场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端农机装备的需求主力, 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引导, 未来高端农机装备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这也为我国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需求支撑。

其次是环境促使。国际农机巨头在农机行业产业链中处于链主的地位, 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其规模优势, 除自身积累成长外, 兼并重组越来越成为其规模扩张的主要手段, 凯斯纽荷兰、爱科集团等就是资本运作的高手, 通过并购重组确保其农机行业链主地位。其中, 凯斯纽荷兰旗下拥有菲亚特、福特、纽荷兰、凯斯、万国、斯太尔、法毛和上拖等品牌, 而爱科集团旗下活跃着麦赛福格森、挑战者、维美德和芬特4大品牌。通过资产并购,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主流产品集中到四五家跨国公司来生产, 绝大多数企业活跃在植保机械、农机具、零配件、经济作物机械和新能源等领域。

我国农机企业已经形成为数不少的产业集群, 像山东潍坊的拖拉机和柴油机产业集群、河南洛阳的拖拉机产业集群、江苏常州的柴油机产业集群、重庆的微耕机产业集群、山东临沂和浙江台州植保机械产业集群等, 但是企业数量过多, 产业集中度不够高, 产品技术水平较低, 大都为同质化竞争, 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行业分工, 用“四小一大”来形容非常确切。未来, 中国农机工业面临的重要困难就是整合, 要建立合理、完善的产业链。中小企业要找准定位, 不一定非要从事拖拉机、收割机等主机产品, 农机具、经济作物和零部件等领域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这种竞争力是别人难以复制的, 这样才能避免在产业升级整合中被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政府已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做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并提出要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而我国农机企业也已经开始行动, 五征集团收购山拖, 常发集团收购锋陵和佳联, 中国一拖收购法国McCormick工厂, 福田雷沃在意大利建立研发基地, 常州东风在德国、波兰设立研发和生产其地等, 这些都是向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江门:装备制造业腾飞加速 篇8

近年来,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主战场和增长极,广东省江门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着力将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中小型船舶和特种船舶修造业等现有行业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先后引进了西门子、克诺尔、海信、富华重工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像海星游艇集团这样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正在顺势崛起,并逐渐成为“江门制造的 ”代言人,走向国际舞台。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江门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9.22亿元,同比增长17.2%;装备制造业投资166.17亿元,同比增长62.2%,增加值增速和投资额增速在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均名列前茅。

龙头企业引领先进装备快速发展

位于江门新会银洲湖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制造车间,宽敞的组装厂房内分布着生产流水线, CRH6型动车车厢被安置在组装架上,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海星游艇集团已成功跻身国际一线游艇品牌。

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下称“中车广东公司”)是中国中车集团在广东省内投资的规模最大、产品系列最多、开发基础最好、条件最成熟的整车生产基地,也是目前华南地区唯一的城际动车组生产企业。

中车广东公司党委副书记薛明源说,公司去年销售额达16.5亿元,今年力争超过30亿元。“在产能方面,我们已经能做到一天生产一辆整车,目前最高可年产400辆,未来根据市场需求,还可以扩增至年产700辆。”

以中车广东公司为龙头,江门正加快布局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高端配套企业,德国西门子、克诺尔等世界轨道装备制造巨头相继落户。“目前园区已有六七家配套企业进驻,其中不乏国际行业龙头企业。”中车广东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立足于先进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江门将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优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招商和培育力度,以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未来十年将打造轨道交通、重卡和商用车、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教育装备、大健康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确保广东省“珠西战略”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表示,要贯彻落实“珠西战略”赋予江门的发展定位,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位任务抓实抓好,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大力推动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

江门市市长邓伟根也表示,江门要紧盯三大平台,聚焦五大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此重振“江门制造”、打造“江门创造”、夯实“江门质造”。

“智造”平台带动产业升级换代

如何抓住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的契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广东老牌工业城市,江门工业门类齐全,但近年来传统优势产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成为众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数控机床产业是江门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但近年来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在此过程中,自主创新成为不少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宝”。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十年前只是一家以雕铣机业务为主的小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在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并专注于3C产品触摸屏盖板玻璃的技术研发及生产,最终赢得了苹果、华为、小米等国内外一线手机品牌企业的大量订单,在3C产品触摸屏盖板玻璃相关业务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40%,雕铣机及其变形产品产值和产量占全国的12%。

江门还成功引进了装备龙头企业沈阳机床和互联网巨头神州数码,共同出资建设“智能云制造项目”,打造i5(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智能云制造示范园区。

江门市副市长许晓雄说,项目将带动本地乃至珠三角地区金属加工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形成机床从制造到生产、服务、金融、设计、培训、结算的完整生态链。“目前,首批数十台国内最新的数控机床正在测试运作。同时,广东省第一个配置多达500台最先进数控机床、具有示范意义的工业4.0数控机床制造中心正在进行基础设施调试和装备安装。”

协同创新共建产业创新生态圈

走进位于江门蓬江的珠西智谷智能装备制造创新产业园(下称“产业园”),展示厅里各种酷炫的精密机器人令人大开眼界。产业园一期规划建设面积共15万平方米,其中1.3万平方米用于智能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下称“研究院”)的日常运营。

中车广东公司的生产车间。

研究院是蓬江区与具有香港科技大学背景的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重点项目。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虎说,在建立研究院之前,江门的本土企业如科杰、江粉磁材等都与固高科技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我们跟这些企业一起经历了一个高端CNC企业从小到大、快速成长为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的转变过程。”

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2007年开始与固高科技展开合作,联合攻克了数控机床最核心部件运动控制器的技术难关,从而摆脱了对进口控制器的依赖,同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团队,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发展为拥有近千名专业人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装备制造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少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都普遍存在与第三方共性技术平台对接的需求。为此,江门积极引入各类智能装备研究院,搭建机器人应用展示平台,借助“外脑”助力该市先进装备产业驶上快车道。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 篇9

2012-05-07 10:31:41 来源: 工信部 有14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0)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精神,在总结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确定了发展重点方向及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现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2009年、2010年连续2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10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约1.6万亿元销售收入,约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装备、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精密高速加工中心、2000吨履带起重机、ARJ21新型支线飞机、“和谐号”动车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气象卫星率先实现业务化运行,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发展滞后,装备主机面临“空壳化”;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产业规模小,市场满足率低;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等。

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加速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从国际看,金融危机使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下一代新能源、智慧地球等发展路线,瞄准高端制造领域,瞄准新兴产业,谋求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不仅对我国高端装备的未来发展构成激烈竞争,而且还将对已经形成优势的产品造成市场空间挤压。从国内看,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对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未来5-1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全球经济分工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军民融合,努力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立足装备制造业现有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基础进行布局,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积极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实现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跃升。

坚持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我国高端装备发展的起点。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跨越相结合。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对相关领域发展进行全面部署,统筹规划,明确发展时序和空间布局。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促进重点领域率先发展。

坚持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在产业培育初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加快突破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

(三)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和知名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

——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显著提高,其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技术及核心装置得到普遍推广应用,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超过30%。

——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建成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基本掌握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发展重点和方向

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关系国家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的一项长期的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的重点任务是:

(一)航空装备

以市场应用为先导,以重点产品研制为主线,统筹航空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产业化、市场开发与服务发展,重点加快大型客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航空配套装备的发展,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喷气支线飞机成功研制,实现支线飞机年销售100架,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产业体系。

——大型客机。以满足国内中心城市点对点、点对枢纽机场的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市场需求量大的150座级为切入点,按照安全、经济、舒适和环保的要求,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150座级的C919单通道干线飞机,逐步形成产业化能力。开展未来型号前期研究。

——支线飞机。加快ARJ21-700型涡扇支线飞机研制,2012年前后取得中国适航当局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形成产业化能力,实现批量交付;2013年取得国外适航证书。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展改进改型,适时启动加长型、公务型、货运型飞机研制,实现系列化。加快新舟60系列的改进改型和市场推广;适时启动新型支线飞机研制。

——通用飞机和直升机。在具有产业基础的地区,优先发展社会效益好、市场需求大和经济价值高的通用飞机,加快研制生产大型灭火和水上应急救援飞机,重点支持大中型特种飞机、中/重型直升机和高端公务机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6座(含)以下轻小型通用飞机、水上飞机、无人机、特种飞行器和2吨(含)以下直升机,充分利用已有/在研成熟通用飞机平台,通过不断改进、改型以及升级来满足用户需求。

——航空发动机。建立和完善航空发动机创新发展的工业体系,突破大型客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开展大客商用发动机验证机研制,2015年完成中法合作中等功率涡轴发动机的研制,建立发动机总装生产线和实现批量交付。开展现有发动机改进改型。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面向相市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轻小型发动机,发展发动机专项技术和相关配套件。

——航空设备。大力发展航空机载、任务、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促进专业化、系列化、货架化和规模化发展,按照“系统、设备和器件”三个层次建立产业配套体系。以现有能力为核心,重点加快发展航电、通讯导航、液压、燃油、环控、电源、起落架、二次动力、生活设施、防火、照明、健康监控等系统供应商,逐步发展多个系统的集成供应商。大力发展低成本通用飞机的系统和设备。

(二)卫星及应用

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相结合,以建立我国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地面与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临近空间资源开发,促进卫星在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城乡建设、环保、应急、交通、气象、海洋、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行业、区域发展以及公众生活中的应用,形成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应用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

——航天运输系统。继续实施重大工程,完善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积极开展更大推力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

——应用卫星系统。统筹发展气象、海洋、资源、环境减灾卫星,构建完整体系,满足多方面需求。积极发展新型通信广播卫星。

——卫星地面系统。完善现有气象、海洋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站,组建国家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通信广播卫星地面系统、卫星地球站/地面关口站;建设和完善卫星导航基准站、卫星运行管理、卫星数据处理等地面配套设施。加强导航接收机、通信终端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和卫星地面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

——卫星应用系统。实施遥感应用示范工程,提高我国空间数据的自给率,大力推进行业和区域应用。大力推进卫星通信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应急通信等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积极支持直播卫星的应用服务。推进卫星导航在金融、电力、通信、交通、信息、农业、渔业等国家重点行业的应用,加强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三)轨道交通装备

满足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平台和产品标准、认证认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关键系统及装备研制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全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动车组及客运列车。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提高客运轨道交通装备的可靠性、舒适性、可维护性,完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开发适应高寒、高热、高风沙、高湿、广域等不同系列的谱系化动车组,满足跨线、跨网的旅客运输提速提效需要。以高速动车组技术为基础,结合城际交通实际,形成城际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与产业化体系,满足城际轨道交通需要。

——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160km/h速度快捷货运机车和货车技术,深入研究轴重与线路桥梁匹配关系、速度与牵引质量匹配关系、车辆与站场匹配关系等,开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的配套研发,研发制造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电制式的,覆盖全部货物运输需求的系列货运列车。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进一步加强城轨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完善城轨车辆产品技术平台,形成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技术标准要求的、满足全球市场不同性价比、文化、环境等需要的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谱系,保持多样性发展。开展低噪、低振动、节能产品,加强关键核心部件,如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架、运控系统等,以及车辆车站机电设备、灭火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全面突破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向性能优异化、效率高效化、品种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工作智能化、作业环保化发展,加快研制、批量制造高精度和高效捣固稳定车、高效清筛机、带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车、道床综合处理车、钢轨打磨车和铣磨车、综合巡检车、高精度测量车、高速轨检车、钢轨探伤车、物料运输车、接触网综合作业车、轨道吸污车、轨道除雪车等新产品,研制轨道电力牵引双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组合式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信号及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全面建成覆盖高、中、低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全面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开展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平台研究,开发城际先进的铁路列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完善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基于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的行车监控应用技术,实现行车、供电、机电、通信、防灾、工务、车辆等综合监控信息集成,形成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开展基础设备设施领域的铁路地质灾害预报警系统研究,开展信息领域的轨道交通客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关键核心零部件。重点开展为高速铁路客车、重载铁路货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配套的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发动机、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牵引变流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大功率制动装置、供电高速开关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提高质量水平,满足整机配套需求。

(四)海洋工程装备

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突破3000米深水装备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全面推进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培育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潮流)能、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开发装备相关产业,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半潜式钻井/生产平台、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物探船、起重铺管船、海洋钻采设备及其关键系统和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水下立管等装备;积极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为培育相关产业奠定基础。

——海洋可再生能源和化学资源开发装备。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海上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船)、海上风机运营维护船、海上及潮间带风力发电装备等,全面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重点,促进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开展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海水提锂、海水提铀等开发装备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

——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以海上浮式石油储备基地、海上后勤补给基地等装备为重点,加快关键设计、建造技术的研究和攻关;积极开展海上机场、海上卫星发射场等装备的前期研究,为工程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五)智能制造装备

围绕先进制造、轻工纺织、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制造与服务并重,重点突破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开发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大力推进示范应用,催生新的产业,提高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集成和协同应用,促进“两化”融合条件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重点突破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与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系统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识别技术等九大类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加强对共性智能技术、算法、软件架构、软件平台、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软件的研发,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点开发新型传感器及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表、精密仪器、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和液气密元件及系统等八大类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并实现产业化。

——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重点开发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冶金智能成套设备、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建材制造成套设备、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智能化印刷装备等八大类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根据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测控装置的发展水平,立足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的应用平台,加快推进技术、产业与应用的协同发展。

四、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重点

(一)重大工程

以推进高端装备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针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端装备产品并产业化,实现产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化工程。以满足我国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的需求为目标,突破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高可靠性、低成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推进ARJ21支线飞机的批量交付和系列化发展,支持新舟系列支线飞机改进改型,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大中型喷气公务机和新型通用飞机(含直升机);开展支线飞机市场应用,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开展通用航空服务试点示范。推动配套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及航空维修、支援、租赁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到2015年,我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品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

2.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时空协调、全天候、天地一体的地面配套设施;完善我国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启动由大容量宽带多媒体卫星、全球移动通信卫星等系统组成的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开展先进卫星平台、新型卫星有效载荷、卫星遥感定量化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卫星系统应用示范,进一步提升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化水平。到2015年,形成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系统功能优化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骨干架构,大幅提升我国卫星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空间信息的能力。

3.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围绕高速客运列车、重载货运列车、城际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建立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发、试验验证、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发高寒及城际动车组、交流传动快速机车、30吨轴重机车与货车、新型城轨车辆、大型施工装备、多功能高效率大型养路机械。研究永磁电传动、磁悬浮、列车制动、牵引控制、高铁安全监测、运营安全检测及维修、通信信号等关键技术,研制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转向架、牵引变流器、制动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加强产业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到2015年,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能力。

4.深海工程装备发展工程。围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储存运输和服务等四大核心环节,以突破600米-3000米深水资源开发装备关键技术为目标,重点突破深海浮式结构物水动力性能、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发展深海高性能物探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半潜式平台、水下生产系统、环境探测、观测与监测等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建设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等新型装备总装制造平台,完善设计建造标准体系。到2015年,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关键设备和系统的配套能力大幅度提升。

5.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围绕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突破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以及数字化车间等一批典型标志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测控装备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在石油化工、煤炭开采、发电、环保、纺织、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典型制造领域中的示范应用。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测控装置及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研制能力显著增强。

(二)区域发展重点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立足装备制造业现有基础,充分考虑区域比较优势,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1.引导区域高端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紧密依靠本区域装备制造业现有的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坚持突出重点和特色的战略取向,积极推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世界级企业;促进中西部特色化发展,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链;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基地。

2.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建设。本着“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地建设,创建一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高端装备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提高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引导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

3.产业区域发展重点。依托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现有产业基础,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链,促进形成设计、制造、集成、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维护检修、技术服务等能力。

五、政策措施

(一)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继续实施现行高端装备及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编制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与产品目录,加快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大力支持高端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重大技术装备,落实有关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完善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重大创新工程的相关进口税收政策。建立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融资、规模化发展;发挥现有装备制造业基金的作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装备;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倾斜;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高端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

(二)大力实施技术改造

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所需关键基础件,如精密轴承、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工程机械用高压柱塞泵/电动机、密封件等基础零部件。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品试验验证工作,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产品的技术升级。大力提高加工设备水平,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推进制造过程信息处理、生产控制、资源管理、质量检测、环保处理等典型环节的流程化再造,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自动化,提高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升制造过程的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着力加强技术创新

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支持产业技术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为全行业服务的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继续抓紧抓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创新发展工程的衔接,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加大关键制造装备研发力度,加强军民创新资源集成融合,支持促进技术成果工程化,为提升高端装备发产业化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以促进高端装备制造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目标,组织和引导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骨干力量,建立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高端装备产业联盟,在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业务分包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品牌强企、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强强联合,跨国跨地区并购重组,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主业突出、带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集团。鼓励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基础零部件、工艺辅具和适宜专业化发展的配套产品制造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形成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五)突出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建立专利联盟,联合构筑专利共享平台,拥有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知识产权。建立完善高端装备及其技术、关键系统、零部件的研发、试验验证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向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强化高端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装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鼓励企业提升品牌层次,扩大品牌影响,支持自有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自有品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

(六)加大市场培育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机制体制创新力度,着力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依托重大工程发展高端装备的机制,鼓励由装备使用单位和制造企业共同开发高端装备。建立高端装备首台套保险机制和示范应用制度,加大对首台套及配套系统推广应用的支持。探索建立高端装备发展与重大项目审批的联动机制,对于重点领域工程项目的所需装备,组织使用单位、制造企业联合制定装备联合攻关方案,并加快实施。完善招投标制度,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推动配套设备及高端装备维修、支援、租赁、服务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以应用拉动产业发展。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实施《装备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依托国家相关人才工程、计划,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以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先导,统筹装备制造经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力度,加速装备制造业人才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平台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激励与分配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八)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开展高端装备联合研发和创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并购或参股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多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六、规划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本规划的推动实施。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制定规划实施细则,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做好高端装备制造业运行监测,及时做好产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与本规划纲要相衔接的实施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协同推动本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子规划1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城市轨道交通是大中城市的基础性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运营管理等各种机电装备。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是提升交通运输人流物流效率的保证,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五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有关决定,进一步明确产业升级方向和转型重点,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业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与保障。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477.3亿元,出口交货值84.1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销售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1.9%。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基地,生产能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以主机企业为核心、以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国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现已拥有年新造大功率机车2000台,动车组、铁路客车和城轨车辆8000辆,各型货车60000辆,大型养路机械500台套能力以及年大修机车2000台,动车组及各类轨道客车5000辆,各型货车70000辆的能力。

2.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整体研发能力和产品水平大幅提升,初步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重载和快捷货运列车、城轨车辆、大型养路机械、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计算机联锁、综合监控等产品制造技术。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高速动车组、城轨A型车等产品已批量投放市场并稳定运行,2010年实现新产品产值869.9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动车组、城轨车辆、内燃机车、大型养路机械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阿根廷、土耳其、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家。

3.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初步建立了国家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框架,已建成以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国家级研发机构10家,国家创新型企业5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3家。2010年,产业整体研发投入已接近产品销售收入的4%、部分企业已超过10%。形成了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覆盖基础技术、共性技术、产品实现技术的研发创新体系。

4.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主要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基本满足了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部分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研发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配套和国际化能力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研发能力不强。虽然机车车辆等主机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关键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基础薄弱,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难以满足主机发展的需要,还未完全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依赖,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设计、仿真、分析、计算和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开发条件不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亟待加强。

二是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轨道交通装备在设计、制造和认证等方面缺乏规范、统一和完善的适合于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特色的装备标准体系,标准的适用性、配套性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产业配套能力薄弱。轨道交通装备的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材料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配套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差距明显,基础工业体系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支撑不足,产业基础配套能力不能适应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

四是国际化能力有待提高。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目前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际营销网络构建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技术、研发、制造等能力不足,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

五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影响着装备的信誉,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装备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地把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加快产业调整提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

1.市场需稳定增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轨道交通在未来5~10年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我国铁路建设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铁路装备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改造为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重载货车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而且在役装备的更新换代也要求装备制造业能提供良好的服务。预计“十二五”期间,动车组需求量约为1000列以上,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需求量约5000台以上,客货车辆、通信信号、大型养路机械等装备也有较大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环境污染为主导,积极发展城市轨道大众交通体系,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建设速度约为每年270公里,建设规模已位居世界首位。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有13个城市开通了4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1425.5公里;另有16个城市96条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里程超过2200公里。根据国家已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到2015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建设85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2700公里以上。

目前,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沙特、伊朗、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推出了轨道交通建设及设备更新换代计划。按照欧洲铁路行业协会(UNIFE)等机构分析预测,到2015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将保持年均3%的增长,年均需求达1000多亿欧元。

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促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际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加紧整合和重组,向系统集成和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全球资源和战略布局,优化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以全球化布局为特征的产业链。采取掌控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加强供应链管理,深化属地化经营的模式,强化目标市场的开发,加快先进适用产品的开发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

金融危机后,随着工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兴起,国际分工与合作进入新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利用环保、安全等手段保护本国市场。经济实力雄厚和技术平台先进的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品牌和资本优势,加大对我国市场的开发,挤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空间,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度进一步加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3.轨道交通运营方式转变对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的加快,路网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技术不断升级,系统集成度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方式正向网络化和多样化发展,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向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易维护方向发展,也将带来运营管理模式的深刻变化。要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注重增长质量和水平,加强产品研发,改善试验验证和检测条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快由单一制造型企业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转变。

二、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夯实基础、提升服务”的基本原则,把握我国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主机与关键系统协同发展,突破制约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完善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成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

(二)基本原则1.加快转型升级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引导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围绕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研发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加强技术创新

加强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水平。鼓励企业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的轻量化、模块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

3.夯实产业基础

加强资金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重点装备的技术突破。坚持整机装备与关键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研究和产品应用性研究。发展一批高起点、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企业,开发与研制一批有高技术含量的基础元器件、关键核心技术的部件及系统,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4.提升现代服务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系统集成、认证、监理咨询、运营维护、工程承包、维修、维护保养、物流、租赁等产业链前后端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不断提升现代制造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的企业集团。

(三)发展目标1.2015年目标

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为方向,以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为重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效果: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水平迈上新台阶、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大、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主要产品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跃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成为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产值超过4000亿元,产品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需要。

——行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主要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建设牵引传动、走行、制动、列控、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系统集成、试验验证、认证认可等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

——现代制造服务业快速发展,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以上。

——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2020年展望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6500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6%,形成完善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专利,标准及认证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全球化发展,产业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一)重点方向1.动车组及客运列车

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提高客运轨道交通装备的可靠性、舒适性、可维护性,完善时速300公里以上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开发适应高寒、高热、高风沙、高湿、广域等不同系列的谱系化动车组,满足跨线、跨网的旅客运输提速提效需要。以高速动车组技术为基础,结合城际交通实际,形成城际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与产业化体系,满足城际轨道交通需要。

2.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

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和货车技术、时速160公里快捷货运机车和货车技术,深入研究轴重与线路桥梁匹配关系、速度与牵引质量匹配关系、车辆与站场匹配关系等,开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的配套研发,研发制造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电制式的,覆盖全部货物运输需求的系列货运列车。

3.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进一步加强城轨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完善城轨车辆产品技术平台,形成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技术标准要求的、满足全球市场不同性价比、文化、环境等需要的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谱系,保持多样性发展。

开发低噪、低振动、节能产品,加强关键核心部件,如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架、运控系统等,以及车辆车站机电设备、灭火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4.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全面突破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向性能优异化、效率高效化、品种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工作智能化、作业环保化发展,加快研制、批量制造高精度和高效捣固稳定车、高效清筛机、带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车、道床综合处理车、钢轨打磨和铣磨车、综合巡检车、高精度测量车、高速轨检车、钢轨探伤车、物料运输车、接触网综合作业车、轨道吸污车、轨道除雪车等新产品,研制轨道电力牵引双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组合式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5.通信信号装备

全面建成覆盖高、中、低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开展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平台研究,开发先进的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开展基础设备设施领域的铁路地质灾害预报警系统研究。

6.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

开展轨道交通客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完善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基于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的行车监控应用技术,实现行车、供电、机电、通信、防灾、工务、车辆等综合监控信息集成,形成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开发城市轨道交通防灾报警系统,客流预测、疏散和应急指挥一体化联动系统。

7.关键核心零部件

重点开展为高速铁路客车、重载铁路货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配套的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大功率柴油机、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列车牵引控制单元、牵引及辅助变流器、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大功率盘型制动装置、制动控制装置、供电高速开关、信号继电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提升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优化产业布局

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现有分布情况及面临形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产业转移与调整升级相结合、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相结合,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抑制产业盲目发展,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依托既有的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制造、大功率机车制造、货车制造、工程及养路机械制造、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制造等基地,突出重点和特色,促进形成具备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现代制造、维护检修、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等能力,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强牵引与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部件基地建设。整合既有制造、维修等资源,加强轨道交通装备维修服务基地建设。

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比较优势,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形成全球化优势资源配置格局。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

围绕高速重载的铁路客货列车、低噪低振动的城际及城轨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创新发展。

开发高寒及城际动车组、交流传动快速机车及客货车、30吨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与货车、新型城轨车辆、大型多功能高效率工程及养路机械等装备。

深化研究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安全信息传输技术,移动装备和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技术,风、雨雪、异物、地震等灾害监测系统等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突破重载列车及重联技术,摆式车辆技术,低地板车辆技术,中低速磁悬浮关键技术,永磁电传动技术,养路机械作业模式与系统集成、控制及传感、综合检测、巡检和数据分析决策技术,无砟轨道养护技术,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研发牵引传动与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信号系统、面向行车的综合监控系统、专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等关键系统。

研制配套柴油机、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牵引变流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供电高速开关等关键零部件。

通过工程实施,突破制约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牵引传动、制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性能要求,提升装备的轻量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立完善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发、试验验证、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产业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到2015年,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能力。

(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创新人才短缺、创新投入不足等矛盾与问题,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

建立和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基地,依托企业技术中心,集合产业各种科技资源与研发力量,加速推进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制造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与用户的作用,高度重视用户企业的全程参与,开展联合攻关,一揽子解决技术难题。

鼓励上下游企业广泛开展合作、联合研发,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持续推动、产学研用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的最大化。

(三)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对已有轨道交通装备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通过项目引导、多单位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以及新的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作用。建立健全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基础性和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体系,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设计和试验验证能力,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集中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等资源,建立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灵活、能为产业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研发形成有效和可靠的支撑。

统筹创新资源,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利用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加快推进牵引传动、走行、制动、列控、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等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加强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管理。

(四)优化产品结构

依托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现有产品结构,开发应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逐步替代性能落后、安全水平低的老式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根据环境条件、地域特性、经济条件等差异形成的不同需求,完善和细化整机、基础元器件、系统和重要部件产品系列,研制系列产品形成型谱系列化的产品参数数据库,实现快速定制,以适应多层次、多类型需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供应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逐步形成居世界领先水平谱系化的轨道交通装备。

(五)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整合产学研用标准化技术力量,发挥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的积极性,加强轨道交通装备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配套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支持以产业链为纽带,联合制定标准,加强产需企业的沟通交流,实现上下游产品标准对接,保证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鼓励有实力的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标准走向国际。研究建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并保障现代制造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和企业标准化工作,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集聚研发力量和制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重复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推进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条,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形成具备成套和总承包能力、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与主机技术水平相协调的专业化、规模化配套企业,鼓励配套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升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及关键系统的配套能力,满足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具有优势的、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和服务企业。

(七)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延伸产业链,建设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发展具有轨道交通装备特色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促进的机制,打造拥有总承包商资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骨干企业在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方面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开展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试验验证、认证、监理咨询、维护保养、物流、运营维护、维修改造、再制造、备件供应、设备租赁、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促进企业由单一提供设备向提供成套设备、工程承包等转变,产业链延伸至下游运营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转向生产服务型制造。

(八)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打造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跨国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交流,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合作、人才交流、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与国外企业和研发中心进行合作。支持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促进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出口。推进企业由产品、技术出口向资本、管理输出转变,在全球建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基地,实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全球化。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

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政策、落实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加强规划宣传,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统筹考虑部署产业的有序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加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工程化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支持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服务外部环境。

进一步落实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制定鼓励发展的产品和技术目录,引导社会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行业聚集。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用户组建产学研用联盟。鼓励有条件、有技术和品牌优势、实力强的企业与国外研发机构和境外企业合作,掌握先进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

(三)逐步建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关键设备和产品方面加快培育建立第三方的专业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加强对进口关键设备和产品的入境验证和后续监管,降低业主采购设备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轨道交通装备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人才竞争环境,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以重点项目、创新工程、研发基地为依托,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团队,培养和造就大量面向高层次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海外领军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支持企业通过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招聘海外高端人才,扩大轨道交通装备高端人才队伍。

(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协调、行业自律、信息交流、政策研究、咨询评估、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反映企业实际问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助手。及时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反映行业动态,提出政策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六)建立行业运行监测体系

建立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运行监测、信息发布、分析评估和风险预警体系,根据运行情况,及时制订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与财税、金融、贸易、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政策衔接。

六、规划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本规划的实施,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子规划2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推进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依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围绕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核心环节,制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培育和成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仍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新型传感、先进控制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规模小,产业组织结构小、散、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档和特种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市场份额不到5%。

当今,工业发达国家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必然发展趋势,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面向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求,以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为目标,以突破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为支撑,以推进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以提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示范应用推广,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和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在规划制定、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市场环境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2.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选择基础条件好、应用面广、带动作用强的智能测控装置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加大支持力度,重点予以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和知名品牌,辐射和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3.坚持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制造过程的智能化需求,加强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成套智能制造装备的研究开发,大力推进智能测控装置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示范应用推广。

4.坚持装备制造与服务增值相结合。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在工程承包、维修改造、备品备件供应、设备租赁、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促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由加工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到2015年: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智能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需求。

——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

——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企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完善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培养一大批知识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到2020年:

——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

四、主要任务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围绕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方向,重点抓好以下主要任务。

(一)实施创新发展工程

以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通过技术引领支撑,依托优势企业,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强化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关键智能技术,推进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重大智能成套装备的集成创新,推进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在典型制造领域中的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通过重组、改制、兼并及相应的政策引导,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兼并重组,逐步形成具有核心技术及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投融资能力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

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仪器仪表、液压/气动/密封件及系统、齿轮传动、伺服装置企业予以支持,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水平,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专业化、社会化配套企业。

(三)突出品牌质量建设

提升产品质量。贯彻落实“工业产品品牌和质量振兴战略”,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标准、计量、检测检验、质量控制技术、质量工程技术等在企业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监管体系环节中的应用,着力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

加快品牌培育。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品牌建设工程”,根据区域发展优势,制订并实施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引导企业针对国内外细分市场,促进品牌产品系列化发展;支持品牌产品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品牌产品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

(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检测机构等现有资源,推动行业检测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组建企业主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善科研试验设施建设,提高加工设备水平,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提高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自动化,提高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示范建设工程。

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标准体系,补充和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使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的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制造过程信息处理、生产控制、资源管理、质量检测、环保处理等典型环节的流程优化再造,提高安全和综合效益、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幅度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集成和协同应用,促进两化融合条件下的企业发展模式创新。

(五)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区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和科技基础优势,强化区域优势产业,促进协调发展,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在重点区域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加强对集聚区的规划引导,提升信息网络、污染集中处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

五、重点发展方向

(一)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针对测控装置、部件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开发和应用,突破新型传感原理和工艺、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工业通信网络安全、健康维护诊断等一批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

围绕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研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机器人、感知系统、智能仪表等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并实现产业化。在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形成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突出制造业所需装备,针对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印刷等制造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需要,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依托有明确需求的用户,组织“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创新团队,推动软硬件在数控/工业控制装备中的应用与推广,通过集成创新,开发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保障产业转型升级。并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推进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

(四)重点应用示范领域

根据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测控装置的发展水平,立足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军工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知识产权的应用平台,加快推进产业、技术与应用协同发展。

六、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对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机床自诊断技术等技术与装置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主机的智能化水平,推进系统集成和成套,开发一批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重点支持智能技术、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资金投入。

(二)建立依托工程发展机制

建立完善依托工程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机制,优先鼓励由用户企业和制造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参与工程招投标,共同开发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积极落实首台(套)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推广。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和境外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的国际交流和协调,完善出口信贷、保险政策,支持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出口。

(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从事智能技术和装备研发和创新的团队,培养和造就大量面向高层次需求的实战型工程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五)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组织编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分类目录,建立运行监测、信息发布与分析评价体系,及时制订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金融、贸易、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政策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行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七、规划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规划》实施,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结合本地区和本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上一篇: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下一篇:烦恼轻如鸿毛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