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趋势分析(共8篇)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趋势分析 篇1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趋势分析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友转载点击数:463更新时间:2007-11-16
面对现代信息和知识社会时代的到来,在现实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已经新出现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计算机集成管理、电子商务、创新管理等等新的内容和形式,使人眼花缭乱。企业创新管理研究新趋势,这个方向目前已经被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状所证实,也已被人们所认同。对于企业创新管理指什么?目前有不同的解释。它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指“企业的创新性管理”,这仅仅指企业管理活动的创新,即称企业管理创新;二是指“企业创新的管理”,即指企业所有创新活动的管理,它的范围和内容比前者要大的多。我们这里指的是后者。企业创新管理就是指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竞争发展的要求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运用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如类比、移植和组合等等,对企业的要素、组织形态、经营运行形式及其管理的模式、思路和方法等等创新活动的管理。企业创新管理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创新”,既运用创造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实施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不是从企业特定职能要素或企业运行环节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经营管理。因此,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管理研究的新方法,是一种企业研究哲学的变化,从而必然是未来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核心方向。
一、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在企业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和迅速变化需要企业创新。人类发展到今天,大自然赋予的基本的自然资源几乎已经开发耗尽。这只有创造、利用新的未被人类认识的资源;只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开发新的再生资源。所以“创新”是时代资源需要进一步开发的必然要求。同时,企业需要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来满足人类多样化、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这就必然更需要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另外,在现代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全面发展,一种产品不可能长期占领市场,一种服务也不可能适合大量客户的需要,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将日益缩短,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快开发、创造新的产品,才能把握市场的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其次,企业管理理论本身的深化发展需要进行企业创新管理研究。企业管理尽管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纵观20世纪企业管理研究理论,应该说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从20世纪管理思想的演变来看,20世纪管理思想的研究可概括为如下线索和学派: 从工作研究——到人的研究;从局部的工作或人研究——到整体的组织系统和组织行为研究; 从客体被管理者及其工作效率研究——到主体管理者的管理职能活动及其规律研究; 从实证研究——到规范研究——再到实证研究。而由上述研究线索形成的现代管理学派的分类大致可分为:人事学派、系统学派、方法学派、职能学派。
纵观以上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丛林”的状态。尽管这些理论仍将对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企业管理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然而,时代发展提出了许多的新的挑战,许多问题是前无先例的,也无先人的尝试和努力,时代需要创新,需要用新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这就必然需要企业管理理论进一步深化研究。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就是根据时代提出的要求,从一般思维的方法论角度,对企业运行的“创新”这一关键点来深化企业管
理理论的研究。
第三,创造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将是未来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核心方向。创新,也叫创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创新就是主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创新的最主要特点是新颖性(首创或再造)和具有价值性。常言道:一学、二用、三改、四创,创造是最高意义上的。因此,创造学是人类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学科。企业创新管理研究采用这种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角度来研究企业管理使其它类型的企业管理研究都将围绕着它来进行。不管是现有的企业管理理论,或是未来其它的新的企业管理理论都是如此。如:现有的市场营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未来的企业科学管理创新、企业人本管理创新等等。任何其它的企业管理深化研究都可以归入到企业创新管理研究中来。所以,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将对其它类型的企业管理研究起到一般的指导性作用,并统率其它类型的企业管理研究。无疑,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将是未来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核心方向。
二、企业创新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1、企业理念创新
这是一切企业创新管理行为的前提,是产生创新的经营管理行为的指导思想。若企业理念陈旧、思维成定势,不能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就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创新行为。企业理念主要包括:
1、经营理念;
2、管理理念;
3、服务理念;
4、用人理念等四个方面。
2、企业经营创新
企业经营创新主要是指经营者们为了取得较好的经营成果,创造出一种现实可行的,在目前至少在一定行业内还没有的处于领先地位的新的经营形式。而经营形式是由构成经营活动总体的经营因素和具体经营行为呈现的基本特征所反映的形式。经营创新无非是一种开拓性经营活动,因此同样是一种经营形式。企业经营创新主要包括:①企业形态创新;②产品市场创新;③技术创新;④经营方式创新。
3、企业管理创新
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运用创造学原理和方法,根据环境和企业的情况对可利用资源、要素和工具进行新的整合,以形成新的管理体制或方法。如美国一流的咨询企业Mekinsey公司提出的企业成功管理的7S模式: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作风(style)、人员(staff)、技能(skills)和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其实质就是根据当代企业现状对企业管理要素运用组合的创新方式重新构想的结果。企业管理创新大致包括:①资源配置和整合方式创新;②组织管理体制创新;③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等内容。
三、企业创新管理的研究趋势
1、资源配置和整合方式的社会化、市场化趋势
在传统意义上,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如人、财、物、技术等,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企业自我拥有。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产品生产的多样化、高级化,知识含量进一步提高,同时营销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对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在数量、质量和时间上的要求更高、更多。而在一定时期,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到市场和社会中去灵活的、非固定性的整合,按照一定的市场规则灵活、机动地吸收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样,既能满足企业自身生产和营销的需要,又不会加大成本开支。如:目前出现的社会兼职、技术合作攻关、营销渠道共享、设备租赁、企业债券发行等等。把整个市场、社会作为企业资源配置和整合的范围已是一种日渐加剧的发展趋势。
2、企业边界的模糊化、虚拟化趋势
虚拟企业必然是21世纪市场经济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人们对企业外观形象的描绘不再是水泥墙或其他有形空间所围成的实体。一方面,企业资源配置和整合的社会化、市场化趋势,在现象或形式上,某个特定资源已分不清其属于哪个企业,是企业资源边界的模糊化;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趋势,电脑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将越来越多地把数百、数千乃至数万人联合在一起,形成协调网络,把企业、客户、供应商、协作者综合在一起,构筑成由电脑连接的虚拟化企业。当然,在法律意义上的企业仍然是十分清晰和明确的。企业边界的模糊化、虚拟化趋势是现象和形式上的,是现代经营竞争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伴随着创新的发展,会产生多种多样形式的模糊化、虚拟化企业。
3、企业组织结构的精简化、轻型化趋势
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造是未来企业组织创新的特点。随着生产的复杂化和分工的细致化,企业组织规模日益扩大,组织运行成本日增、运行灵敏性日降,而且中下层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信息遗漏与失真严重,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组织模式的创新变革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焦点之一。同时由于企业资源配置机动化和企业边界模糊化影响决定,网络化的企业组织必然是一个精简化、轻型化组织。
这种网络结构组织彻底打破了企业内部功能式权威结构,没有传统意义中企业的那种复杂组织结构、后勤人员、等级制度和决策体系。它依靠内部网络建立平级的信息流通方式,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竞争建立起网络市场,企业不再是固定在某一地区内庞大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产结构,而是一种临时的、松散的“自由人联合体”,以最快的速度组合各方面的力量,来利用一个个商业机会。这种网络结构组织具有扁平性特点。其与金字塔式的科层结构模式相比,这种组织模式既能通过改变内部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不同要求,表现出极强的应变能力,又能为其内部组织成员的自我完善提供发展空间和支持条件,能较好地满足人本主义管理的组织要求。所以,企业组织结构的精简化、轻型化趋势使企业组织具有较强的柔性和敏捷性,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这是现代企业组织创新的发展趋势。
4、管理形式动态化、柔性化趋势
现有企业绝大部分是根据亚当·斯密的分工论,将制造产品的过程分解为一连串简单动作,最后再由生产线组装完成。两百多年以后的今天,由于外部环境的剧变,这种僵化的、官僚的管理方式,显然早已过时。它无法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作出快速反应。然而它仍然紧紧
控制着企业界,这正是当今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源。面对这种情况,新一代管理大师哈默创造出“再设计”的概念,即重新思考并彻底再造企业系统,由工作、组织结构到管理系统,全部重新设计,一脚踢开分工论,将硬生生拆开来的组织体制,依照自然跨部门的作业流程,重新组装回去,彻底进行流程革命,使生产、工作的形成按需要进行的动态化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实施柔性化管理,即企业为要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在动态的环境下,为主动适应变化而制定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方案。柔性化管理方式的特点是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这种柔性化管理方式必然要以企业的创新为依托,既强调企业家的创新,强调组织群体创新。这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发展趋势。
当然,要开展企业创新管理,对企业来讲:一要有创新的意识,并形成企业理念,实行全员创新的氛围;二必须要建立系统的创新机制;三要开展创新技能的培训。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在宏观上要搞好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制度是国家规定的法律上的企业形式。是企业创新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否则就会阻碍企业创新管理的进行。因为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产权体系重新安置的过程,而产权体系重新安置所产生的对于资源配置的效率必须依赖新的合适的制度安排才能得以实现。可见,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首先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这样,才能降低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作者:孟书 李伯翰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趋势分析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内外煤炭企业正向着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目前, 世界十大煤炭企业集团的煤炭产量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在国内, 为解决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管理分割、经营分散、企业规模小、整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 在中央提出加快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决策推动下, 近几年各主要产煤省区加快扩张重组。截至目前, 全国主要产煤省区中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完成了重组工作, 有的已实现跨省区的联合重组。重组后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经济规模超常规扩大, 神华集团2008年煤炭产量达2.82亿吨, 中煤集团产量突破1.14亿吨, 山西同煤集团产销量突破1亿吨。
从国家层面看, 国家规划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98个重点矿区。从省级层面看, 一是各主要产煤省区把资源纳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二是以业务链为中心的整合, 大多表现在企业内部, 实行统一战略规划、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市场营销、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品牌、统一技术研发等。
所谓战略管理细化落地, 即现代煤炭企业集团不仅高度重视企业战略管理, 而且正从管理职能细分和任务细分这两个方面去细化战略管理工作。如阜新矿业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湖南永煤集团等。这些企业集团着力加强和规范战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优化战略管理流程, 促进企业战略与各项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的衔接和落实, 建立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管控有力的战略管理运行机制, 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精细化管理、实践科学发展及结构优化渐成趋势
近年来, 许多煤炭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 一改过去粗放型经营的习惯, 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之道, 收到了良好效果。2008年10月25日,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安徽召开了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现场推介会议。会上, 许多企业交流了各自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内容很丰富。企业尤其要注重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是:按照扬长避短、突出主业的要求, 优化选定本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主体产业, 分离辅业, 做强做大主业, 使主业更有市场竞争力。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目标是:按照市场需求取向, 持续对企业主体产业中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确立主导产品, 决定向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产品。
三、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趋势
煤炭企业过去偏重追求发展速度及经济效益, 加之政策不配套, 其生产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国家对煤矿污染治理的法规将会越来越完备, 标准会越来越高, 处罚措施会越来越严厉。煤炭企业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坚持走洁净、循环、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 许多煤炭企业都在积极编制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这已成为一个大趋势。
四、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的趋势
目前, 许多煤炭企业正在兴起创新安全管理机制的热潮, 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理念创新, 如“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等;二是安全管理方式创新, 如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三是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四是安全投入机制创新, 如国家从政策上加大了对安全的资金投入, 并形成硬性规定, 强制实施;五是安全培训机制创新;六是科技创新。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煤炭企业的事故预测、预防、预控能力。
五、煤炭大集团物流建设创新形成趋势
如今, 煤炭企业管理者大都已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 积极探索企业供应物流和营销物流创新, 寻求现代物流建设的新途径。在营销物流创新方面, 阜矿集团取得了很大成绩, 他们树立一个面向市场的新观念, 加强两厂 (场) 建设, 推进质量“三零工程”, 搞好“四个优化”, 实行“五个统一”管理模式。
六、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发展形成趋势
一个企业没有自身的文化是不健康的, 一个不和谐, 不稳定的企业难以健康发展。近年来, 许多煤炭企业都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一方面, 在企业内部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着力构建和谐企业;另一方面, 在企业外部从对上级、对用户、对供应商、对合作者、对社区、对生态等方面营造和谐关系, 营造一个环境优美、文明向上、和谐友爱、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分析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旅游
旅游业作为一款高度集成的工业,受到各种限制,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仅是个别地区,个别企业、还有旅游产业链系统,只有在旅游企业的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行业合作,才会找到一个生存的席位。作为现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经济和文化和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旅游管理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摆在旅游企业管理面前的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对旅游企业管理发展创新水平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1.研究现状
因为旅游学科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国内旅游企业在管理上做了许多创新,学科体系到目前为止还不成熟,因此,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以来,针对此方面的国内研究才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仍然是比较少,在目前的这些研究结果中,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概念、理念研究较多,而在其他方面是明显不足的,因此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也主要是传统的研究方法,现代科技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是罕见的。定性研究一些问题,定量研究就相对较少,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也相对缺乏。具体到基于服务的旅游企业,如何激发创新的理念,如何克服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旅游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如何灵活地运用创新理念,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好好的思考。
2.旅游企业发展创新趋势
2.1实现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型,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信息社会该旅游企业带来新的旅游竞争;
2 ) 要成功使用信息技术,管理和组织的创新是旅游企业必须做的改变;
3 )建立信息为中心的旅游企业,将是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
2.2 实现人本管理
一人为本,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充分发挥的人的潜能为人服务是旅游企业的宗旨,旅游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创造力和素质是提供优质旅游服务质量的保证。相对其他行业,旅游产品是无形的,以一种服务的形式体现出来,人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旅游产品的好坏。因此,旅游企业应该注重人本管理,而人本管理应该注重有更多深刻的探索和更丰富的内容。人本管理应该注重和激励理论对接,注重物质激励和惩罚并重的方法,根据物质需求原理,物质是人生存最基本的保障,由于管理企业的特点,管理企业的管理者跟外界接触的机会更过,因此,对物质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成了企业管理的最为有效的方式。然而奖励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但也可能导致没有奖金就不干的思想,因此,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赏罚并重才可以产生比较良好的激励效果。其次还应该注重精神情感方面的鼓励,当物质等到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就上来了。旅游企业和别的企业的员工一样,都希望被尊重,被认可。对员工精神上的鼓励,可以给员工带来情绪上的好转,而情绪的好转可以对员工服务质量的提高起着直接的作用。情感方面,旅游企业应该关系员工的生活、教育、子女、家庭等等问题,一个不通人情的管理者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2.3管理无形资产
以前我们专注于旅游企业内部的管理。降低成本,服务质量,改善设施是旅游企业长期应该注重的问题。但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旅游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已经不完全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其他有形资产了。无形资产的管理成了,旅游企业凝聚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旅游企业核心在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旅游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包括人力资本管理、组织资本管理、关联资本管理。人力资本管理是旅游企业能够提供旅客满意的产品的保障,组织资本管理是管理企业的学习、组织、产品和服务的传递能力。关系资本管理是管理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力。无形资产的管理将成为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4旅游企业管理组织将网络化、柔性化、扁平化
在旅游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企业的组织环境出现了复杂局面,旅客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企业的社会环境也负责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化、柔性化、扁平化成了旅游企业管理的趋势。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计算机将取代传统管理中许多人工监督活动,加大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直接沟通,另一方面,各管理小组将直接成为管理单位,变成了参与层。企业要促进旅游企业发展;面对专注于高等教育、个性化和灵活性较强的旅游接待任务时,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示出它的弊端。只有减少管理层级,适应新的形势,并实行综合管理,才能够实现管理组织的扁平化,体现出网上组织和协调部门之间的沟通。
3.小结
中国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过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管理水平也有了不断地提高。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体现了三个特点:(1)较早开放,旅游企业管理水平快速增长是由于较高的整体开放性管理的引进和推广;(2)在旅游行业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使得旅游企业管理呈现了创新性趋势;(3)到面前为止,中国旅游企业技术普遍含量低,所以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一些旅游企业存在“弱、小、差、散” 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发展的步伐。总体而言,虽然很多旅游企业付出了较多的努力也富有创新精神,但企业的管理水平仍然参差不齐,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国元知识经济背景下旅游企业管理及其创新性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0 (6):6
[2]巫宁杨丽。变中观变——论面向21世纪的旅游企业管理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1 ( 4 ) :121 -1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趋势分析 篇4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在最近几年来受到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参与。分别针对人事管理的起源以及人力资源相关概念及内涵,及其起源,还有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缺乏管理规划
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资金少以及发展规模小等特点,管理人员在通常把企业的资金投资重点放在提升经济效益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制度的设定并没有做出十分有效的规划,并且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规划也是缺少认识的。再者,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还有比较科学的管理手段。从整体上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人才流动频繁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人才流动比较频繁,这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人才个人价值观不断变化,更为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很难为员工发展提供更高的福利以及更高的薪酬,还有更好的职业发展规划,最终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情况非常严重。
3.人力资源管理资金投入少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人员都不太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加大投入,而把关注重心放在了发展业务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类项目的投入非常少,尤其是在人才招聘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都和大型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的。这些问题都直接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到更多具有高技术以及高水平的精英人才,对于企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制约障碍。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企业管理人员未意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而言,大部分的企业领导人员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官本思想,并且对于当前市场发展以及竞争方面也存在较不合理、科学的认识,最终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开发以及管理都受到了制约。而且,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是只注重精英人才招聘还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实现,针对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以及培训工作是非常少的。
2.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对于激发员工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员工以及企业实现共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还没有创建比较完善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大部分的员工也认为只需要每个月领取定额薪酬就可以,根本没有考虑到激励机制方面的内容,这些都直接导致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倦怠心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到企业发展。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断加大。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爆炸时代,从员工角度进行分析,员工参加工作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寻找到一个学习的机会,因此,更加重视自身工作完成质量,并且也十分注重能否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到新技术以及新知识。所以,针对这些方面,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给予跟多投入。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象越来越普遍。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并且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和工作事项全部委托给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搭理,不仅仅能够有效节约管理成本,并且也能够为提升企业各项工作效率创造调价。
(三)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流动性加快。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方面的流动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一个员工终身在一个企业工作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有着较大的流动性。
(四)人力资源管理更具专业性。
和其他资源管理进行对比,相对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大部分的企业都需要储备很长的时间,这是一个需要经过漫长的准备以及开发,还有谋划的过程。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所以,会针对人力资源以及战略规划做出有效结合,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更加专业。
三、总结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趋势分析 篇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剧烈。这就需要施工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发展,以此提高自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神支柱,也是核心环节。至此,本文就探讨企业文化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从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点出发,进而分析企业文化的功能。最后探讨了企业文化创新对于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希望可以为众多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创新、健康发展、意义 引言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建筑行业也如火如荼的不断发展,企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是,这也使得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增大,需要施工企业不断的自主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博得一席之地。我们知道,一个企业要全面创新发展,企业文化创新就十分必要。企业文化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近几年随着我国不断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看做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那么,作为企业精神支柱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于企业管理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而随着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范围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就给企业自身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越来越多的企业盲目效仿国外企业文化建设,忽略自身实际。导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理念脱钩,与社会市场需求脱钩,严重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因此,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对于企业的管理及发展都有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1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点概述 1.1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首先由美国提出,又可以称为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建设的精神支柱。它能够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分享,是企业公认的有利于企业建设的基本信念。同时,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及组织行为。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一个由价值观、信念、符号、管理制度、经营文化等综合一体的组织文化形式。1.2企业文化的特点
首先,企业文化是一个集符号、信念、价值等为一体的组织行为。换而言之就是一种隐形存在文化价值,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其次,企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受社会市场需求、时代发展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并且,作为企业管理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再者,企业文化是一个集企业建设、员工培养、发展目标等于一体的组织行为。要求职工文化意识与企业发展意识相结合,引导员工将个人努力目标有效的融入到企业发展目标中,最大程度的促进企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其具有很强系统性。最后,企业文化建设归根是对人进行文化建设,通过尊重和关怀对员工进行激励,以此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所以,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本化特点。1.3企业文化的功能
由企业文化的特点可知,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本化特点。那么,对员工激励及尊重员工的自身建设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轻松地工作环境,有助于员工之间和谐交流。再者,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可以让员工感受很强的自我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提升员工的责任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源源不尽的动力。再者,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规范也属于企业文化的一个范畴,这也就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的影响。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外在形象的表现,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良好发展都积累着丰富的隐性资源。2企业文化创新对于施工企业管理的影响 2.1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管理的正确引导。再者,企业发展及成长道路不通,文化的建设也就不同。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发展与市场环境相统一的渠道。这就需要相关企业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不断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接轨。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革新自我企业文化。避免出现程式化、理想化、僵硬化的管理问题。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也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企业为保证在高竞争的大环境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国际接轨,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新。同时带动企业管理、建设、技术、制度的方面的创新,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2.2企业文化创新对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2.2.1提高施工企业管理的创新力
从企业文化的特点可知,企业文化具有隐形性。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念。同时,企业的规章制度也属于企业文化中的一种。那么,在如今建筑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施工企业就要有效借助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激励、规范,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施工企业要借助企业文化创新将员工的价值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从而让员工积极的为企业未来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提高企业文化创新能力带动施工企业管理的创新。2.2.2为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指引方向
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的特点可知,企业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定位,较为清楚地表现施工企业发展现状。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自身发展树立正确方向。所以,鉴于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的特点,企业文化的创新可以较好的为施工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2.2.3促进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外在形象。那么,优秀的企业文化创新可以较好地吸引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创新。且人本化的企业文化创新理念可以较好的尊重员工的心理建设,刚柔并进的管理模式可以较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责任感。那么,鉴于施工企业的特点,施工技术人员对于工作的负责态度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大,而人本化的企业文化可以较好的获取员工的认同,使员工更加自觉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通过提高的企业文化创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3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管理的正确引导。再者,企业文化创新也是企业在如今经济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的根本保障。那么,施工企业要得以壮大、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不断与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接轨。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革新自我企业文化。为企业管理创新注入新鲜的血液,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正确的方向。并通过以人为本的文化创新理念来调动企业的一切资源为企业管理创新服务带来活力。带动企业管理、建设、技术、制度的方面的创新,提高自我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创新性研究 篇6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将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把握市场行情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科学管理信息,同时要进行管理创新,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信息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一个以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接收和显示为主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开始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兴起,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正在彻底地改变人类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西方有学者将人类社会的这种新的发展形态称为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又称为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路、新理论层出不穷,使人们感到应接不暇。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寻找对策,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信息至上”观念。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2.“能本管理”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3.从重视经济性转向重视企业伦理。在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惟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许多企业对社会财富贪得无厌地攫取,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竭
泽而渔地掠夺自然资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所有者、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权益。而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特别是大公司对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们要求企业行为更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这使得企业必须从社会伦理准则来认识和规范自身行为,以重视社会责任的形象来赢得人们的赞赏。一是要把企业看成准公共机构,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对保持社会公平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二是作为担负企业经营责任的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私利,还应对出资者的财产负责,保证生产者收入增加、福利改善。三是个体私利的最大化要与整体的社会责任相一致。总之,必须把个人价值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
4、供应链最优观念的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与竞争者、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往往是竞争的市场交易关系。企业总是在寻找各种竞争策略和手段以打败竞争者,总是在采购供应商的物品时想尽一切办法压低采购价格,在销售产品给客户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销售价格,这样企业的大多成本都花在怎么压低和提高价格的过程中,不仅没给企业带来好的形象,还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间的关系不再是恶性竞争的关系,而是通过寻找合作伙伴,实现企业的共同利益,达到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关系,来实现总体最优原则,社会资源的总体优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能实现社会的总体价值,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封闭原理。它是指任意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一个管理系统可以分为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指挥中心是司令部 ,管理的起点就是从这里发出指令。指令既要通向执行机构 ,同时还要发向监督机构 ,以监督执行的情况。指令执行的效果通过反馈机构对信息的处理 ,比较指令与效果的差距后 ,将其信息送回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便可以根据信息发出新的指令 ,这便形成了管理的封闭回路。管理运动在封闭回路中不断振荡 ,推动管理前进。
二、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
1.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化能提高其应变能力,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随着企业获得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跟踪世界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以及信息的更广泛的共享,与外部尤其是与消费者更直接和密切的联系等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
2.注重柔性与和谐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它的本质是在以知识工作者为本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和谐、融洽、合作、灵活敏捷任性等特征。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以严格管理规范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条件,以员工自我管理为主体,通过一种顺势而人性化的管理来强化管理的应变能力。它是以理性的管理思维,超越了传统的硬性规范管理模式,把刚性管理制度的强制实施发展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要求和弹性的约束准则;把被动的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预防性的相互监督;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以市场为中心的灵活应变的弹性管理机构;把员工在企业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和谐管理指使组织系统达到内外协调、调和、融洽、谐和的管理。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企业组织是一个系统,它与外界各系统及其本身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密切联系的,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企业组织整体和谐的目的,以实现效率最大化。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首先,领导者应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带头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并处处关心体谅员工,善于联系员工,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创造条件。其次,领导者应有谦逊诚信的品德和民主平等的作风,尊重员工的人格,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其三,领导者应善于在物质和精神上体恤员工。日本的企业界十分强调和谐管理,日本劳工运动评论家森田实对松下公司的这一制度的特点评论说:日本的企业就像父亲,劳工组织就像母亲。公司的中层干部就像亲兄弟,而企业的劳动者便是子女。日本企业所培养的是亲情味的大家庭式的和谐。要实现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提高产品质量是调试企业与客户、市场和消费者之间关系和谐的重要方面。中国台湾体育用品巨豪、光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光男在讲述自己在调试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方面的经验时说:高质量的产品是实现主动调试客户,使自己与客户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的最根本条件。其次,在和谐管理中还必须处理好“和”与“争”的关系。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必然要被淘汰,“和”与“争”是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必须正确对待,不可偏废。
3.组织运作的虚拟化。时代变迁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地域界限,绕过原有的部门层次,与外部组织频繁地进行资源的交流和互补,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竞争的主动地位;企业的决策不再停留在对内部资源的考虑上,而是借用企业外部的力量,将可利用的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虚拟运行,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信息时代企业组织运作的一个发展趋势。虚拟运作的类型主要有:人员虚拟、功能虚拟和企业虚拟。
4.营销方式网络化。企业在传统营销中,一般分销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企业与消费者不能做到“一对一营销”,造成费用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internet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技术条件,使企业的合作竞争战略和虚拟化运作模式能得以实施,使企业能与顾客建立起更为直接的联系。企业通过建立网络营销系统,可以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生产和服务,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不仅从网上获取大量的需求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在网上进行,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参加网上经营的新战场。
三、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是受企业制度亦即企业财产制度决定的一整套管理行为规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及内部管理制度。在信息社会中,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企业要根据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在信息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
1.要对原有的建立在精细分工基础上的已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一些管理制度、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方面的制度、系统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议事决策方面的制度进行创新。
2.信息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企业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
3.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员工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企业职工接受教育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4.开辟企业与信息群或信息系统的新的有效的联系方式和途径,建立一种紧密的,渗透式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提高企业对信息的依赖和开发利用的意识及能力,提高企业对信息作出反映的灵敏程度。在信息社会中,企业对新信息的反映程度和利用率是企业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
5.在及时、全面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造能力的大小。对于获得的信息必须充分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面对市场信息适时调整企业战略,大胆地进行管理创新。
6.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员工的竞争体制,营造竞争环境,帮助员工树立自主自强、顽强拼搏、竞争进取的敬业精神和思想观念。要改进分配方式,从按生产要素分配转向按知识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与竞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分配制度激励人学习,用竞争的办法来调节收益分配制度,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快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同意,核心竞争力是一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管理创新是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而构成的企业内外的成长协调系统,其目标应该紧紧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进行。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企业自己培养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发现、挖掘、整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培养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演化法和孵化法。(1)演化法。指经营者选定一个目标,由全体员工在原有工作岗位上一起努力,设法在合理的期限内建立特定的核心能力。这涉及多种组织活动的事实和调整。(2)孵化法。指企业专门抽调人员,组成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小组,负责在2年~3年内建立核心能力。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营造一种培育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让核心能力成长起来。
2.通过知识联盟获得核心能力。知识联盟是企业间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它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一个组织只有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和立于不败之地。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进而创造一个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可以帮助公司扩展和改善其基本能力,有助于从战略上更新核心竞争力或创建新的核心竞争力。
3.通过企业兼并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扩大规模、快速加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理论上说,竞争力是不能移植的。但是通过兼并收购,企业把外界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并入企业内部,经过资产重组和企业结构调整,可以将被兼并企业的技术专长整合成企业自身的专长和核心能力。20世纪90年代的“活鱼吃休克鱼,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方式已经转变成21世纪的“大鱼吃大鱼,活鱼吃活鱼”的竞争方式。如美国的惠普公司并购康柏公司、英国葛兰素威廉公司并购史克必成公司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并购霍尼韦尔就是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通过并购和重组能极大地提高这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将迅速改变全球化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格局。
五、企业形象管理创新
形象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主体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在无限的空间和区域内,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并传递自身的理念、标识、品牌、风气、制度、服务、环境等要素,在诚信方面实现与顾客或公众之间最大限度的“零距离”沟通,塑造并实现管理主体最佳形象的过程。塑造理想的企业形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有形形象的塑造。有形形象的塑造主要是指企业形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包括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广告设计;包括路灯、路牌、灯箱等平面广告设计。包括环境的点缀、建筑物造型、色彩选用、装潢情调等方面的设计。这些可视要素让公众一看便知企业的形象要么高雅无华,要么富丽堂皇,要么洁净舒适,要么管理平庸等。
2.无形形象塑造。无形形象的塑造主要从非视觉方面,即从感觉、行为、意识、观念等角度来塑造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环境氛围。无形形象的塑造比有形形象的塑造更为复杂且重要。它将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等因素融入企业行为、员工行为和管理者行为之中。无形形象塑造实际上就是感觉形象的塑造。当前企业形象塑造主要是诚信形象、道德形象、管理者和员工形象的塑造。
六、小结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引导企业,而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非常活跃的,企业要适应市场并谋求领先,就必须根据瞬息万变的信息,不断调整,创新管理。因此,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管理创新,企业就难于发展;没有管理创新,社会就很难进步;没有管理创新,历史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田利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1,2.[2]孙勇.“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11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分析研究 篇7
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其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企业的融资、资金的运用、经营过程中现金的管理及利润的分配四项内容, 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有效组织企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将企业各部门有机统一协调工作, 能够实现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企业资产的安全稳定、公司战略目标的准确执行。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应包含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包括经济活动核算、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资产的安全稳定、企业现金流的合理安排及监督审计等。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指公司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针对公司财务管理制定的公司制度,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起到规范、指导的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框架指导规范, 是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与前提。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制度设计的全面合理性, 能够保证在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其规章制度进行的话, 可以实现管理的效果;二是能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进行, 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监督核算体系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管理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 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首先, 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推广与普及,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使得企业管理难度增大, 同时对企业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要求财务管理要充分运用新的管理工具, 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最后, 市场的不断扩大增大了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 企业面临着更多更大的风险因素, 处于多变环境中的企业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务管理支持应对种种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与普及, 股份制成为企业设立的主流模式。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配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暴露出许多制度上的不足与弊端, 其主要体现在会计管理体系未充分细分, 难以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企业的投融资制度落后, 难以实现企业资金的高效运转;企业运营中现金流量管理制度落后, 难以化解企业的现金流风险;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 难以达到充分控制经营成本的管理目标;企业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激励薪酬结构不科学, 导致企业经营无效率问题。
会计管理体系未充分细分, 难以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传统会计体系只包含一般会计, 而忽略了责任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 使得会计管理体系的职能缺失而无法实现其全面的管理作用。
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 难以达到充分控制经营成本的管理目标。企业成本核算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企业成本核算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核算的内容片面不够全面, 成本的核算方法不够科学等。
企业的投融资制度落后, 难以实现企业资金的高效运转。企业投融资管理制度落后, 体现在:一是自有资本少而融资途径单一, 其经营使用的资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 增大企业经营风险;二是企业投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难以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以上制度的不足导致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合理, 造成资金配置的资源浪费。
企业运营中现金流量管理制度落后, 难以化解企业的现金流风险。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足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未意识到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 内部审批制度不完善。这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资金断流风险, 威胁企业的安全稳定经营。
企业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激励薪酬结构不科学, 导致的企业经营无效率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难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考核评价体系没有覆盖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的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激烈薪酬结构单一, 缺乏对员工的有效激励等。
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针对我国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种种不足, 本文在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投融资管理、企业运营资金安全、绩效考核五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以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来满足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制度的新要求。
(一) 构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及管理会计三个层次的会计管理体系
细分会计管理体系, 将会计管理体系细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以及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一般会计为其他两种职能提供基础财务信息, 责任会计则负责对各个部门的监督管理, 管理会计提高企业内部控制, 形成三者相辅相成的会计管理格局。
一般会计就是指传统的会计职能, 即负责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详细记录, 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提供详细的财务报表, 良好的财务信息质量能够保障企业经济决策的科学性。责任会计是指通过建立专门的责任会计部门, 通过会计管理手段实现对企业其他部门的管理监督, 充分界定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利, 协调各部门顺利完成企业的经济活动。责任会计同时也负责对企业各部门的成本核算工作, 充分实现了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情况下的有效管理。管理会计则是指通过收集积累企业生产方面的资料, 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它同时也负责企业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包括企业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的监督等。
(二) 构建完备的企业成本核算体系, 实现企业活动的全面详实记录
首先, 制定完备的企业成本核算规范与准则。根据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处理做出具体规定, 明确核算工作中的核算方法、核算对象等。其次, 对核算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提升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同时及时通知核算人员在具体核算工作中的处理方法的变动。再次,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成本核算的信息化, 提升成本核算的可靠性, 着力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备的财务信息平台, 实现财务信息的一体化。最后, 强化预算的管理职能, 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 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制委员会负责企业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 在预算编制工作中要注重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及考虑不确定因素。严格预算的执行工作, 充分发挥预算的约束管理职能, 将预算的最终执行情况列入对考核单位的绩效考核, 提高各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积极性。
(三) 构建严格科学的投融资管理体系, 提高企业资金运转效率
1.在企业融资管理方面
首先, 构建完善的融资管理制度, 明确融资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成立专门的融资工作小组, 负责融资方面的信息搜集以及决策工作, 并且要求在融资工作开始之前制定严密的融资工作计划。其次, 在银行贷款方面, 要积极树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 改善本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 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暴露度, 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再次, 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借助国家金融改革这一有力背景, 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最后, 加强对融资工作的审批与监督力度, 杜绝盲目融资的出现, 将融资工作纳入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考核范围。
2.在企业投资方面
首先, 建立一套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企业的投资活动。制度内容应包含各部门的职权划分、投资项目的立项与汇报工作、投资项目的审批及投资项目的事后总结与考核工作。其次, 建立专门的投资部门, 聘请专业的投资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投资管理工作。同时要求每一项投资项目要有具体的分析报告, 包括投资项目准确可靠的收益预期及风险评估等。最后, 要注重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 对项目风险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报告要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查。
(四) 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强化企业经营资金的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关系到企业能够安全稳定经营, 因此加强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构建一套完善的运营资金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要培养财务管理人的风险意识, 认识到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其次, 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施行资产负债表综合管理的工作思路。在资产方面, 要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在负债方面, 要积极拓宽企业的资金来源途径, 建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五) 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构建科学激励薪酬结构
完善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应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部门的经济效率, 该指标主要包括各部门生产成本、企业的销售收入;二是各部门管理效果, 主要包括企业预算编制、执行情况、各部门对风险的控制能力等。
构建科学的激烈薪酬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科学的激烈薪酬结构首先应做到薪酬激励的多样性, 包含股权激励等方式;其次是对员工需求的注重, 在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 注重员工的精神需求;最后努力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惠忠.论民营家族制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创新[J].当代财经, 2004 (10) .
[2]刘翌琼, 曾立.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 2011 (03) .
[3]刘永健.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分析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1 (05) .
[4]常新悦.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之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16) .
[5]顾洁.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13) .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趋势分析 篇8
关键词: 企业;管理;金融;创新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含义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的经济化开始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后金融危机时代使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面临着订单下降、仓库货物开始积压、产品滞销以及市场竞争力变大等问题。当期国际社会和中国企业应该关心、关注的主要热点是,如何面对后金融危机给企业到来的挑战,实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是化解金融危机的挑战,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启示
经济危机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很多企业卷入其中,生存收到威胁,发展面临困难。这一教训,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一)资源配置要合理
企业的经济管理不单纯只是对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等资源的管理,更重要的企业要利用各类管理手段整合、优化各种资源,包括技术资源、资金资源、市场资源等等与企业的经济管理有关联的一切资源和技术。并且要科学利用这些资源,提高配置企业生产力要素和调整企业生产关系的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
(二)市场竞争更激烈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使各国经济都陷入萎靡状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只有通过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才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避免企业在下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中遭到淘汰。
(三)暴露管理水平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企业管理中的弊端越来越突显,首先企业管理理念陈旧,企业容易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企业带头人缺乏战略眼光,固守于常规决策,不敢面对挑战性问题,拒斥新思想、新文化,其次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也不强,从长远来看这类管理理念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成为每一个企业都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革新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创新的举措
国际金融风暴后,很多企业都在进行反思和创新,反思失败的经验,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手段,归根结底,为两方面的“开源”、“节流”,而“节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资金本身的管理,其次是生产成本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真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加强财务危机意识,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
1、加强财务风险意识
金融危机的教训要求,企业必须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并且高度重视,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对可能发生的一切财务风险加以重视,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防范于未然,开展财务预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运营在一个较安全的状况下,从而规避和防范危机,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2、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
制度是管理的先决条件,“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到“节流”,首先建立企业的财务收支制度,保证企业的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使资金利用率最大化,例如完善公用车辆使用、人员接待等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加强邮资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单项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较为有效的财务支出管控力,以节约资金、堵塞漏洞,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各项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注意细化部门预算,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制度,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测能力和计划能力。每个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算定额标准,及时分析研究财务预算执行情况,例如每个部门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对可能支出的项目提前做预算,预算经本部门的主管、经理、总监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提交财务预算小组,财务预算小组根据来年的企业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对各部门的财务预算进行审核,不合理的进行及时调整,直至审核完成,完成后交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各部门严格按预算进行各项费用的报销和开支,如遇临时重大项目造成经费不足,可由部门主管层层上报直至总经理审批,这样既能预测企业的整体费用,同时也能做到人性化管理。
3、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伴随着电子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新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现代网络式的财务管理已经逐渐取代了过去传统的桌面式财务管理,利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网络财务的协同业务和远程处理能力,使得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进行转变,例如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实现,例如远程审计、远程查账、远程报账、远程报表等,同时也能够强化管理层对下属各分支机构的财务监控。不仅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也能够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进行常规决策实践。软件的财务分析功能,可结合自定义财务分析报表,以账务核算数据为基础,采用专业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当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评析,并且以图表等方式直观的展现出来。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事后分析,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预测,从而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还可以引入引出标准格式的凭证、报表、摘要、工资核算方法等,供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或进行账务数据查询,满足企业应用的需要。这些先进技术的运用不仅帮助财务核算人员极大的简化了日常工作,也能够有利于实现智能化、高效益的财务管理,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endprint
(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成本管理创新
降低生产成本不仅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企业进入市场竞争的需要,虽然当前的经济状况稳步好转,但市场更多仍是买方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竞争都十分激烈,而生产的产品往往都是同质产品,产品的差异化不大。此时就要比较哪家企业具有成本领先优势,品牌的美誉度如何,提供的服务是否优质,其中成本领先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使企业取得成本领先优势,是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的重要手段。
1、控制生产成本
生产设备上为了保证流动资金的顺畅,可以将投资巨大的固定资产由购建改为租赁,既可以减少资金占用,还可以起到抵减税收的效果,原材料的采购上,严格按照财务预算进行采购,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可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对比,得出物美价廉的原料,同时招标成功后签订长期的合作条款进行合作,也能减少资金的占用;生产技术上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学习借鉴国内外上下游企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引进先进的技术,既节省了研发费用,又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产品定位上,可以通过整合应用技术来提高产品性价比。企业产品应用的技术并非都要求自己独创,通过结合产品自身特点,将多个应用技术融合,也能企业创新的途径。
2、控制人工成本
控制人工成本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提高效率。首先,树立员工的危机意识,金融危机的阵痛对经历过的人都有影响,因此要在思想上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积极工作,例如可进行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竞争上岗,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其次,树立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不止是技术或研发部门的专利,一线工人往往更熟悉产品的缺陷与改进空间。在实践中,很多工具的改进、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办法都是由技术工人提出的,因此企业要对在工作上有创新,敢创新的员工进行奖励和肯定,鼓励全员创新,企业上下拧成一股绳,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以上是对“节流”进行的阐述,“开源”方面,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市场营销管理,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额,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于明洁.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J].工程科技.2013.07
[2]吴晶波.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J].东方经贸.2013.08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趋势分析】推荐阅读:
企业管理创新思路研究05-10
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述评论文06-09
企业管理的创新研究07-08
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12-22
企业人文管理创新研究01-10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分析05-19
旅游企业管理创新分析08-19
企业管理创新要点分析12-20
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11-07
企业管理创新性研究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