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2024-07-01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共8篇)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篇1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1、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世界的瓜分是按照国家实力进行的。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变化:课文表格。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美、德经济发展迅速。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照原来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国家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19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寻求海外市场禾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有何不同?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主要目的是直接掠夺贵金属和财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19世纪下半期以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抢占海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输出剩余资本的场所。

(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在欧洲列强的激烈争斗中,主要有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

三国同盟的形成:德国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

德法矛盾:争夺欧洲霸权。历史宿敌。

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迈出的第一步,反俄性质)

1882年,德、意、奥缔结《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三国协约的形成

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

1904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

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

(3)战争的催化剂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电报、电话、无线电(残酷性,世界性,世界范围内指挥战争,突破地域限制)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2、经过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战争进程

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彻底打破了德军想在六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施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它宣告了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要的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惨烈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伤亡人数近100万。首次使用毒气。

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日德兰海战:海上战场。德国对英国发出挑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舰队损失惨重,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第三阶段:1917——1918年。发生两件大事:一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二是美国的参战。这两件大事对大战的结束产生了重大影响。

3、结果

同盟国(德奥集团)的失败而告终。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实力。

4、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主要看交战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一战的爆发是因为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战争过程中各国战争目标和行动也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瓜分领土,明显显现了战争的侵略掠夺性;战争的结果也不是正义和公理的胜利,而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爆发埋下伏笔。

分析战争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但这不能从整体改变一战的非正义性。

5、影响

(1)西欧相对衰落;美日的崛起:美国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专向纽约。(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日本一战期间扩展在中国势力,企图独霸中国;经济实力大增(债权国)。

(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等帝国,英、法、意等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封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

(3)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革命与独立浪潮:欧美各国工人运动高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巴黎和会(1919年)

(1)实质: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主要内容

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赔款问题;瓜分海外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分割,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巴黎和会的性质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中国山东问题:大国强权政治下,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同意满足日本的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最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弱国无外交。

由和约内容分析得出和约、和会的实质: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反映了巴黎和会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性质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实质。(如中国山东问题)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构成:协约国集团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结为一体,构成协约国列强建立战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即凡尔赛体系。

巴黎和会上最大的赢家:英国、法国。

(4)凡尔赛体系下的重重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暂时缓和);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协约国对苏维埃俄国的极端敌视,准备武装干涉。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排除在体系之外。

(5)维系国际机构:国际联盟:1920建立,英法操纵(1946年解散)

2、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华盛顿会议(1921.11.12)

(1)根本原因: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威胁美英利益。(美日矛盾)。目的:调整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分配问题。

(2)内容

《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三个条约)上,美国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美国获得哪些利益?抑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队扩张和海军力量的增长;取得了与老牌海军强国英国相等的制海权;在中国实现了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

《九国公约》实质上是“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解决原因

①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弱国无外交)

②美英和日本的矛盾。美英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对日本施加一定的压力。(主)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力量的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国重分世界殖民地,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凡-华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东方的关系——构成了20-30年代帝国主义新的国际关系

3、战后遗留问题解决:德国赔款问题;欧洲安全问题。

(1)道威斯计划:影响:(德国赔款问题)

(2)《洛迦诺公约》:1925年。影响:

(3)《非战公约》:1928年。影响:积极、局限。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1、背景(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

(2)30年代大危机对二战爆发起了催化的作用。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因此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欧洲策源地形成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

(3)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4)英法推行绥靖政策(顶点《慕尼黑协定》),美国推行中立自保政策(西班牙内战不干涉政策),苏联避战自保(《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促进了大战的爆发。

2、经过

(1)局部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

意埃战争(1935年)

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性质:西班牙内战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是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典型,被称为“小二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日本全面侵华:1937.7.7七七事变

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

德、日、意法西斯结盟:1936-1937年期间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名义结成同盟,(2)战争的全面爆发:1939年进攻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英国。不列颠之战:德国遭到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首次失败。

(3)战争的扩大

1941.6.22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极大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决心。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12.7。二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的结果。

直接原因:美英等国宣布对日实行贸易禁运。

(3)战争的转折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三大转折性战役

1942—1943年。在二战的三大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盟军分别取得了扭转战局的决定性胜利。三次关键性战役:苏德战场:斯大林保卫战;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反法西斯同盟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最终取得胜利。

(4)战争的胜利

诺曼底登陆:1944.6.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德日投降时间:1945.5.8德国投降;1945.8.1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2,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二战正式结束。

日本投降的原因:主要由哪些因素促使其投降?哪个最为主要?

中国全面反攻(最主要作用):中国是抗日主战场,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最终拖垮了日军主力,没有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日,就没有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辉煌的胜利。

美国投放原子弹

苏联出兵东北

后两个非决定性因素,起加速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它们把战争强加给各国人民,遭到各国人民的反对,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们必然失败)。

(2)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3)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力量的联合。

3、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同同样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引起的,参加国有美英等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但始终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

主要矛盾:三四十年代世界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势力扩张与反法西斯力量间的斗争,打败法西斯是当时世界政治的中心问题。在这场战争中,尽管参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代表着各自不同利益和要求,但是,在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共同的目标下,它们“求大同,存小异”,互相援助,共同抗击敌人,取得胜利。

英美对德战争虽有争霸因素,但客观上是为了保卫自由民主制度和民族独立,摧毁纳粹暴政而战,客观上有利于欧洲人民和世界人民,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健康发展,其主导方面是发法西斯正义战争。

4、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人类的胜利,民主战胜专制,正义战胜邪恶。理性得到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纳粹残杀犹太人),联合国诞生。

改变世界格局:德意日法西斯被彻底打败;英法被削弱,美苏崛起;社会主义国家;殖民体系彻底瓦解;西欧衰落,世界重心转移。

二战期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原子弹——和平运用:核电厂。

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四、雅尔塔体制

1、雅尔塔体制: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1)主要内容

(2)评价

积极: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将苏联与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

消极: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使雅尔塔体制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实质: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雅尔塔体制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结束,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局面;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全球战略矛盾对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挑起了针对弈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主要斗争方式。

2、冷战的形成

(1)“冷战”的概念

(2)“冷战”序幕——1946.3丘吉尔的“铁幕”演说(3)“冷战”的全面开始——1947.3杜鲁门主义提出 政治上对抗:1947.9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对抗:马歇尔计划1947.6:根本目的: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1949.9

军事上对峙: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北约)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约)——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随着美国遏制政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到1955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4)美苏争霸(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美苏争霸日益成为“冷战”的主旋律)美苏争霸的原因:

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

苏联外交战略的变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主要原因)

决定事件发生发展的是内因,苏联外交战略的变化是主要的(同时也是主观原因),而双方实力对比变化是客观因素,可能性。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为主,争霸的优势的美国。表现:缓和:外交上“和解”——戴维营会议

紧张:军事上的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战略优势在美国)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争霸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联方面。美国:尼克松主义(缓和政策)——材料

苏联:积极进攻战略(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和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缓和:

a、1972年尼克松访苏(缓和高潮)

b、1975年,欧安会召开,签署《赫尔辛基宣言》 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争霸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美国方面。

对抗:1980年“卡特主义”提出: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

1981年里根新遏制政策: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星球大战计划,逼苏联搞军备竞赛,以此拖垮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的苏联。

缓和:标志:1987年《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签署(标志美苏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有限缓和时期,即所谓“第二次缓和”)

(5)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1991.12.8,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体”。(初步解体)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苏联作为国际法一个主体停止存在。苏联完全解体。

东欧剧变原因

内因:

历史原因:袭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政治原因:改革成效不大——经济政治危机

外因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影响 西方因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以美国为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

苏联剧变和最终解体的原因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 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五、二战后的局部战争(大国干预与插手):原因、影响理解

1、“冷战”中的“热战”(冷战产物,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1)朝鲜战争(1950-1953):朝鲜半岛的分裂:二战结束受降区造成。(2)越南战争(1961-1973)

2、中东战争(一定程度上中东地区战争频繁是美、苏冷战对峙、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领土争端、宗教、民族矛盾)

3、发展中国家的局部战争(领土争端、宗教民族矛盾)(1)印巴战争(2)两伊战争

4、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1)海湾战争(2)伊拉克战争

六、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1、联合国

2、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特点、作用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篇2

必修三“启蒙运动的兴起”与选修二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美国《独立宣言》还是法国《人权宣言》其理论基础都来源于启蒙思想。所以在讲到这两份文献诞生的背景时, 教师必然要发动学生回忆必修三中有关启蒙思想的内容。在讲《独立宣言》的理论基础时, 教师教学用书“建议将重心放在对《独立宣言》影响最直接的洛克思想的介绍上”, 洛克的思想在必修教材中并没出现, 如此重要的人物思想只出现在选修课中是否合理?而且18世纪启蒙运动实际上是阐明和普及17世纪的思想, 必修三既没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也没有洛克, 会不会使整个启蒙运动的过程不够完整呢?

另外, 选修二《法国大革命》出现了“自然法”的概念, 但在这之前教材却没提及, 现在突然出现难免让人莫名其妙。

由此, 在上课时, 笔者曾尝试着调整了一下内容和结构:

上必修三“启蒙运动的兴起”一课时, 笔者首先给学生介绍自然法:所谓自然法, 它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 而是理念, 类似中国古代的“天理”。其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西方思想家们相信宇宙中存在着一套辨别是非的法则, 它先于人类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法观念产生后成为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政治现象和制度进行批判的重要武器。近代科学兴起后, 尤其是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开了宇宙神秘的面纱, 更加坚定了人们“自然法”的信念。17世纪西欧的政治学正是建立在自然法的基础上。

相信这样一番介绍后, 学生们已能理解自然法这一概念, 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必再对自然法进行解释了。

在这次的学习中学生只需对其有个印象即可, 其详细的观点可留待选修二中给学生介绍。“法国三杰”的思想自然是本课重点, 除共性外, 我突出了他们每个人的思想亮点。在选修二中再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时, 我就可以在学生们回忆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他们思想的异同。如:洛克的分权与孟德斯鸠的分权有何异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程度较好的班级有兴趣的话甚至可以给他们讲解同是社会契约思想, 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和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 虽说在重复必修三的内容, 但重复中有新意、有发展, 既巩固了旧知识, 又学习了新知识。

综上所述, 为了使得教材结构和内容显得更加系统, 同时也鉴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我们有必要反复呈现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摘要:本文试以“启蒙思想”为例, 探究高中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内容的衔接问题。笔者以为理论性强的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应反复呈现, 但在重复过程中又应尽量避免“炒冷饭”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必修,选修,衔接,呈现

参考文献

[1]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 2003.6.

[2]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9.

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经验 篇3

正确开展独立自主的对敌斗争

1934年10月,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国民党随即抽调重兵对南方各革命根据地实行全面的军事清剿,压向闽东苏区的国民党正规军有八个师,连同地方反动武装达10万之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尤其是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致使苏区大部分沦入敌手。

在闽东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5年1月中旬,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在福安洋面山召开紧急会议,就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保卫苏区、怎样坚持斗争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会议果断作出了转变斗争方式,“把苏区变成游击区,用游击战争对付敌人”的战略决策。

根据洋面山会议精神,闽东苏区各县、区、乡干部和游击队战士上山打游击,分散隐蔽在宁(德)屏(南)古(田)、福(安)寿(宁)、霞(浦)(福)鼎等边界地区坚持斗争,从而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逐渐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闽东独立师则在柘荣县西竹岔予进攻之敌以迎头痛击后,迅即分两路突出重围,转移到苏区外线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新的游击区。随着游击战争的深入,到1936年底,不仅巩固发展了闽东游击根据地,还开辟建立了政(和)屏(南)游击根据地和闽浙边一带新区。整个游击区北达浙南、南抵福州、东濒东海、西接闽北,范围遍及闽浙两省23个县境,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在南方的重要支撑点。到三年游击战争结束时,闽东红军主力部队发展到1300余人,成为新四军组建时的重要来源。

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而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符合斗争实际的正确决策,顺利实现了从苏区到游击区的转变,独立自主领导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这是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经验之一。

创新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

始终把游击战争作为基本的军事斗争形式,这是闽东革命斗争的一大特点。反清剿斗争失利后,以叶飞为代表的闽东苏区领导人,主动及时地转变斗争方式,按照游击战争的传统和经验,分散开展游击战争,从而保存了革命力量。

为了总结反清剿斗争的经验教训,1935年5月,叶飞、阮英平、范式人召集坚持各地斗争的负责人在寿宁县含溪举行会议,作出了恢复健全中共闽东特委机构,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等重大决策。会议确定了“一方面波浪式地向外发展新区,一方面对内恢复老苏区”的游击战争的基本方针。

游击队充分利用闽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广大山区为依托,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术,避强击弱,避实就虚,昼伏夜行,声东击西,使敌人摸不清红军的行踪。在组织方式上,游击队以小分队的形式,展开有计划的分散行动。在具体作战中,从实际出发,施展娴熟的设伏诱敌、化装智取、长途奔袭、破坏敌人军事设施等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术,有把握就打,没把握就走;与敌小分队遭遇,相机歼之;同敌作战时,集中优势兵力,以勇猛快速的战术围而歼之。就这样,红军游击队在群众的掩护和支持下,在广阔的战场上与敌周旋,化被动为主动,出奇制胜,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有力地促进了新区的开辟和老区的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建立海上红军游击队,是闽东党组织在军事战略上的一个创举。从1934年春开始,党领导下的海上游击队共有三支:一支在霞浦西洋、浮鹰、北礵一带;一支在福鼎秦屿、大嵛山一带;一支在连江可门口一带。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海上斗争,截击敌人海上交通运输、封锁海口,为红军购买武器、粮食、医药,运送红军伤病员,配合陆上部队作战,成为闽东苏区对敌斗争的重要支点。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之初,海上游击队凭借闽东千里海疆的自然屏障,抗击国民党军的清剿,掩护连罗红军西南团突围,成为山地红军游击队的战略策应。叶飞同志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我人民海军的前身”。“真正说闽东苏区与其他苏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有海上游击队,唯一的只有闽东这个地区有海上红军游击队。”“最早的海上红军和游击队可以说就在我们(闽东苏区)这里。”

倾情培育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

如果说依山靠海是游击战争得以广泛开展的外在环境条件,那么依靠群众支持则是党和红军克敌制胜的内在本质要求。研究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特点,党和红军游击队总是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当作首要任务,最后达到武装群众,开辟新区、恢复老区的战略目标。

尽管处于极其残酷的环境中,闽东党和红军游击队仍不忘密切联系群众,把紧紧依靠群众作为坚持斗争的最重要途径,把积极发动群众作为开辟新区的最根本措施。首先,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在敌人清剿期间,游击队白天隐蔽在山上,晚上下山分散到各村找群众做工作,使群众了解红军的性质和党的各项政策。其次,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对群众利益秋毫无犯,规定向群众借东西要归还,向群众买东西要付款,绝不允许侵犯群众丝毫利益。再次,注重将游击战争与争取群众经济利益的合法斗争相结合,广泛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团,进行“五抗”(抗捐、抗税、抗粮、抗租、抗债)斗争。每当青黄不接,群众生活困难时,及时开展打击土豪劣绅的分粮斗争,解决贫苦农民的口粮问题等等。

党组织和游击队紧紧依靠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从而赢得了民心,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保护。有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瞒过敌人的严密搜查,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省下来的粮食、盐巴和各种日用品送到红军游击队手中。有的群众主动为进村的红军游击队站岗放哨,一发现敌人来袭,便发出警示暗号。有的群众以各种办法为红军游击队送情报。正因为有这样深厚的群众基础,红军游击队的活动才如鱼得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闽东畲族群众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闽东有1442个畲村(占全国畲村总数的71%),成为闽东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重要根据地,被称为“堡垒村”。许多畲族同胞为救护伤病员,掩护游击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叶飞回忆说:“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的年代,畲族人民的作用是很大的。他们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实;第二,最团结。在最困难的1935年至1937年对革命斗争支援最大。我们在山上依靠畲族掩护才能坚持。”这种在残酷斗争环境中凝聚成的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正是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经验,也是闽东三年游击战争坚持下来的力量源泉。

nlc202309082006

成功实施切合实际的政策策略

中共闽东特委在领导开辟新区、恢复老区的斗争中,一方面在军事上开展针锋相对的游击战争,与几十倍于我的敌军浴血奋战;另一方面根据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对政治、经济等政策策略作相应调整。

采取“白皮红心”政策,巧妙应对保甲制度。国民党在清剿中强制群众登记户口,实行保甲连坐,移民并村,企图困死山上的红军游击队。党的各县、区委和乡村支部则组织群众干扰户口登记,破坏保甲制度。同时,派一批身份尚未暴露的共产党员或积极分子打入国民党基层政权组织,担任保甲长、联保主任,使他们成为“白皮红心”的“两面派”,明里应付敌人,暗里进行革命活动。对敌方的保甲长、联保主任则采取区别对待政策,对死心踏地与人民为敌、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顽固分子,予以严厉打击;对国民党反共反人民政策有所疑虑,施行不力,而对红军游击队有所畏惧的中间分子,则从政治上瓦解;对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有些反感,对红军游击队有所同情者,则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他们站到革命阵营上来。

改变筹粮筹款政策,粉碎敌人经济封锁。在游击战争的特殊环境下,闽东特委调整了苏区时期的经济政策,暂时停止“打土豪分田地”,不侵犯富农及小地主的利益,对地主采取按亩征粮的政策。在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和革命形势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对缓解闽东党和红军游击队所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闽东特委采取了“买卖公平,不伤害白区来的商人利益”的政策,鼓励白区小商贩到根据地、游击区经商。这一政策得到白区商人的欢迎,他们经常往来于国统区和根据地、游击区之间,源源不断地提供军需民用物资,还带来了一些有价值的情报。

调整“反蒋抗日”政策,促成国共合作局面。1936年冬至1937年春,与上级党组织失联长达三年之久的闽东特委,终于获悉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等文件,了解到国内时局的变化及中央的一系列重要决策。为此,闽东特委连续发表告民众书、布告、宣言等,号召同一切愿意抗日的友党、友军合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面抗战爆发后,闽东特委自觉把政策由“反蒋抗日”调整到“联蒋抗日”上来,向福建国民党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要求。1938年2月,由闽东红军改编而成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1300余名将士,挥师北上,奔赴苏皖抗日前线。

由上可知,适时调整和成功实施切合实际的政策策略,是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鲜明特点,也是闽东三年游击战争胜利的重要经验。

执着坚守革命到底的崇高信念

艰苦卓绝的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是闽东革命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蕴藏着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残酷、严峻的斗争中,面对血与火的洗礼,面临生与死的考验,闽东的党员干部、红军游击队战士和广大人民群众毫不畏惧,他们用理想和信念、意志和力量、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鲜明地反映出闽东革命先辈斗争精神的优良特质。

1935年初,闽东苏区反清剿斗争失利,红军独立师连连受挫,苏区几乎丧失殆尽,闽东党的各级组织遭受严重摧残。革命形势急转直下,闽东大地笼罩在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之中。敌人施行各种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手段,来捕杀共产党干部、红军游击队和革命群众。闽东苏区主要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叶秀蕃等先后壮烈牺牲。

在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尽管革命队伍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不坚定分子,但大多数党员干部并未丧失信心,他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下来,胜利一定是我们的。革命总会有困难,有挫折,革命者可贵的品质就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信念,红军游击队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1936年2月,闽东工农游击队第十一支队队长、闽东独立师周墩县独立营营长凌福顺在侦察敌情时不幸被捕,敌人的严刑拷打丝毫不能动摇他的革命意志。之后,凌福顺被押赴刑场,钉在十字架上,割肉挖心。他在就义前高呼:“我凌福顺会绝代,革命永远不会绝代。”

闽东独立师突出重围后,转战于深山野泽中。游击队饥不得食,寒不得衣,缺医少药,处境异常艰难。然而,战士们仍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藐视一切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他们自编自唱歌曲:“深山岩洞是我们的房,青枝绿叶是我们的床,草根野菜是我们的粮,……哪怕敌人再围剿,头断血流也不投降!”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胜利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奇迹般地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为英雄的闽东苏区人民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荣誉。

闽东三年游击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闽东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之一、闽东第一支革命武装的创建者詹如柏被捕后,敌人企图用“团长”的官衔来收买他。詹如柏不为所动,历数敌人的滔天罪行。在刑场上,他发出最后的誓言:“我们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革命总有一天会胜利。我死没关系,还有其他人,共产党是杀不完的。”表现出共产党人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阮吴润等“百丈岩九壮士”宁死不降,舍生取义的壮举,堪称闽东英雄儿女的最光辉典型。施脓禄与“九家保”的群众,为保护革命力量,不惜舍已舍家,慷慨就义,更是谱写了一曲人民群众的英雄赞歌。据不完全统计,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中,仅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领导,闽东各县委及所属区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东红军独立师和游击队营以上干部的牺牲人数就达120多人。先后有2100多名官兵牺牲,25000多名群众被杀害。闽东党、红军和人民在三年游击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信念、坚韧意志和牺牲精神,无疑是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它的独特价值将会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珍视。

通过全方位、多视角地考察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经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闽东三年游击战争饱藏着厚重的历史容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篇4

10.华盛顿对美国民主建设作出的贡献主要有①领导制定了联邦宪法 ②成功当选第一任总统 ③创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 ④为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制度创立了范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1.“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这个“前提—结论”式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1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应该是()A.封建军事独裁统治B.君主专制统治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13.在组成反法联盟的国家中,其目的明显与其他三国不同的是()

A.英国 B.俄国C.普鲁士D.奥地利 14.有学者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爆发户’”。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

A.建立执政府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民法典》D.打退反法同盟 15.拿破仑在何时登上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A.1799年“雾月政变”后B.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后

C.1810年迎娶奥地利公主后D.1804年加冕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后 16.1815年2月,拿破仑从流放地秘密返回法国,轻而易举地夺得了法国政权,重登皇帝宝座,主要是因为①拿破仑受到了法国农民的热烈支持 ②法国人对复辟王朝的政策充满了不

满的情绪 ③拿破仑拥有强大的武装 ④拿破仑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17.1815年敲响拿破仑帝国丧钟的事件是()A.颁布“大陆封锁令”B.远征俄国失利C.莱比锡惨败D.滑铁卢战败 18.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C.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19.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的战役是()A.拿破仑远征埃及B.奥斯特里茨战役 C.莱比锡大会战D.滑铁卢战役 20.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充分显示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

要愿望是()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篇5

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美军空袭东京;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

2、理解:苏军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的原因以及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获胜的原因。

3、运用:通过对二战的转折,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二战中各大战场如欧洲战场、亚太战场和非洲战场的转折性战役,剖析这些战役对二战胜利的影响。

2、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和前课内容,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开胜利之门的原因。

3、论从史出:引用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献身精神。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在不同战场上完成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阶段(1942年6月~1943年6月),主要战场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本阶段在各大战场上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战略转折,随着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本节教材叙述的即为战争转折阶段的重大战役。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导入:

伏尔加格勒市中心一座多层商夏的墙上挂着一块纪念牌,上面写道:1943年1月31日德军第6野战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及其司令部人员在这座楼的地下室被俘,这块牌挂得实在太高,几乎很难看清上面的字。

这件事要推溯到1943年1月10日,苏军以50门大炮向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军第六集团军猛轰。德军开始全线崩溃。1943年元月8曰,苏军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向第6集团军劝降。保卢斯请示希特勒,被希特勒严词拒绝。1月22日,苏军再次发动全线进攻。元月26曰,德军第六集团司令保卢斯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请求希特勒投降,未获同意。希特勒为给保卢斯打气,于30日下令授予保卢斯元帅军衔,给第六集团军的117名军官以各晋升一级等奖励。希特勒还把元帅肩章通过空投送到保卢斯被围的斯大林格勒近郊。然而,也就在这一天,保卢斯及其部下9万人作了苏军的俘虏。由于当时根本不可能把肩章送到元帅手中,所以他被俘时戴的是上将的肩章,当苏军按肩章叫他的军衔时,他连忙作了纠正。

那么,33万被围德军如何最后只剩下9万残兵败将?希特勒又是如何从一个战争狂走向坟墓的?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1、莫斯科战役:

(1)德军的战略意图:德军在“闪电战”计划破产后,被迫缩短战线,妄图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莫斯科是苏联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击败苏军主力,达到结束对苏战争的目的。(2)概况:1941.9~12 对阵双方:苏军:朱可夫←→德军:包克 战役结果:德军被歼50万,仓皇后退。

1941年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德军投入的兵力有74个半师,180万人,1700辆坦克,1390架飞机,1.4万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德军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苏军方面总共有95个师,125万人,990辆坦克,677架飞机,7600门大炮和迫击炮。希特勒扬言要在莫斯科红场上检阅他的法西斯军队。10月2日,德军从中部突破了苏军防线,到10中旬的两周之内,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完成了三个大包围圈,两个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个在维亚兹马以西。在这三个包围圈作战中,德军共俘虏66.3万俄国人。面对这危急关头,苏军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约八十公里的莫日艾斯克组织了防线,阻止德军推进。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将为西方和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迅速重建了四个集团军,以防守莫日艾斯克。10月中旬,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0月15日,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迁往古比雪夫。斯大林留在莫斯科,亲自指挥保卫成,10月19日,国防委员会宣布莫斯科戒严,号召首都人民誓死保卫莫斯科。三天之内,全市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有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在首都和全国军民支援下,前线军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到10月底,德军被阻止在加里宁--土耳基诺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罗霍沃--纳罗--佛敏斯克--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线。希特勒妄图在10月占领莫斯科的计划破产了。

1941年11月7日,苏军在英勇保卫莫斯科的同时,红场依然进行着阅兵式。斯大林向全国军民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1月15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第二次疯狂进攻。11月23日,德军占领克林,27日,又占领了离莫斯科仅有二十四公里的伊斯特腊。莫斯科处于德军大炮射程之内,德军用望远镜几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顶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莫斯科军民誓死保卫首都,苏军第316步兵师(后改名为潘菲洛夫第8近卫师),表现了苏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在阻击德军坦克通向莫斯科的杜波塞科沃要道上,持续战斗四个小时,击毁敌人十八辆坦克,为保卫莫斯科,英雄们全部壮烈牺牲。从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军损失官兵15.5万,坦克777辆,而莫斯科岿然不动。

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而苏军,他们习惯寒带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仅英、美根据莫斯科议定书就给苏联运送了一百五十万双军靴,一万零五百吨制靴皮革。随后又运去七百万双军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开大反攻。1 942年初,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十六万八千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100到350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1941年德苏战场的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被击溃五十个师,陆军伤亡83万多人。在冬季战局中,德军军事法庭以临阵脱逃,擅自退却、违抗军令等罪名给6.2万名官兵判刑。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3)影响:

①是德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②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赢得了美英盟军的支持和援助,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合作探究】苏联红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从苏军看: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②苏军情报准确,及时东兵西调,加强莫斯科防御;

③有利的自然环境(俄国的严寒); ④美英盟军的援助。

从德军看:①缺乏冬季作战准备;

德军冻死8万人,冻伤15万人,主要原因是不适应严寒的恶劣天气;其次是德军统帅部轻敌,认为冬天之前能拿下莫斯科,没有准备冬装。这和拿破仑兵败莫斯科是一样的,西欧的军队不能适应那种天气,即使再强大的军队和再厉害的指挥官,都不可避免的遇到挫折。②德军骄傲、狂妄,对形势估计不足; ③进攻南欧延误了向莫斯科进攻的时间。

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1)德军的战略意图:占领高加索,夺取顿巴斯的煤炭、库班的粮食和高加索的石油;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1925年前称“察里津”,1925~1961年改名“斯大林格勒”,1961年因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这里被更名为“伏尔加格勒”。位于东欧平原的东南部,伏尔加河下游。其南部与卡尔梅克共和国相连,西南和西部与罗斯托夫州连接,西北与沃罗涅日州接壤,北连萨拉托夫州,东连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连接阿斯特拉罕州。到19世纪,这里已经是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和商业中心:全俄罗斯第三大铁路枢纽,木材、盐、石油的集散地,伏尔加河下游最大的商业和工业城市。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这里成了苏联重要的重工业中心,粮食、石油和煤炭的主要产区,和铁道、伏尔加河运集散中心。北高加索的粮食,巴库的石油,中亚的棉花,都要通过这一工业铁路枢纽和伏尔加河的港口,才能提供给苏联的中心地区。

2、战略概况: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备课资料】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

1942年7月17日,德军在顿河河曲发起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了顽强的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才突破顿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斯大林格勒。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于7月28日发布了第227号命令,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并严厉要求苏军部队“绝对不许后退一步!”

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德军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德军才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烈的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高加索调来大量军队、飞机进行强攻和轮番轰炸。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攻入城中的德军死伤人数不断增加。刚刚赶赴城中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德军的主要战术是各兵种联合作战,非常重视步兵、工程部队、炮兵和空军的地面轰炸的协调。为了对抗这种战术,苏军指挥官采取了贴身紧逼的策略,尽量将己方的前线与德军贴近。这样导致了德军的炮兵部队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的优点。德第6集团军的一位叫汉斯·德尔的军官在《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写到:“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能相比。我们早晨攻占了20公尺,可是一到晚上,俄国人又夺了回去。”在近两个月的斯大林格勒争夺战中,苏军击退德军700多次冲锋,使德军始终无法攻占全城。

战争进行到11月中旬,德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苏军的积极防御战术,再次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计划,并为苏军全面反攻赢得了时间。由于德军伤亡过重,苏军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开始超过德军。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组织力量进行反攻。1942年11月19日拂晓,苏军开

平洋舰队的前哨基地和珍珠港的重要屏障,迫使美舰队为保卫中途岛应战,日军可凭借占绝对优势的兵力聚歼美舰队,确保自己在太平洋上的有利地位。

2、战役概况:美军仅以微小代价重创日本舰队,抱珍珠港事件一剑之仇。

1942年6月初,日本联合舰队为歼灭美太平洋舰队,向中途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于是爆发了被称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的中途岛海战。在这次战役中,日本投入了它所能调集的最大兵力,包括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65艘、潜艇21艘等200余艘舰艇,飞机约700架。而美军只能出动包括3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3艘舰只,飞机陆基机121架,舰载机233架。虽然实力对比悬殊,可战役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日本遭受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惨败,4艘航空母舰和1艘重巡洋舰被击沉,1艘重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受重伤,损失飞机332架。美国只付出1艘航空母舰和1艘驱逐舰被击沉,飞机147架的代价。此战日本损失了一半的大型航空母舰和大半的优秀舰载机飞行员,对未来的战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役经过:日本为占领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并进一步引诱美国太平洋舰队出战以消灭之,将舰队分为6个战术编队,分别于5月26日至29日从各基地出发。美太平洋舰队的两支特混舰队分别于5月28日和30日从珍珠港出发,6月2日到达中途岛东北地域待机。6月3日凌晨,日本北方编队对阿留申群岛发动空袭,用以吸引美军注意,但美军不予理睬。6月4日凌晨,为了为登陆作战提供火力准备,日本南云忠一中将的第一机动部队的第一波舰载机对中途岛发动空袭。美军已经发现日本舰队,岛上飞机除战斗机迎战外,其他飞机都在空中躲避。日本未能达到歼灭岛上美军空军力量的目的,遂要求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打击。本来南云为了以防万一,第二波飞机是用来攻击军舰的。当时未发现美国舰队并且连续遭到中途岛陆基飞机的攻击,南云遂决定将鱼雷改换为对陆攻击炸弹,用来攻击中途岛。不久,日本侦察机突然发回报告,发现美国舰队,同时第一波的飞机也返回。南云命令向北撤退,回收飞机,同时将炸弹再换回鱼雷,在准备好后再攻击美国舰队。美国特混舰队趁机派出所有飞机攻击南云舰队,鱼雷机先赶到战场,虽然攻击没能奏效,41架鱼雷机只返航了6架,但它们将日本护航战斗机吸引到了低空,为后来的俯冲轰炸机创造了条件。当日本航空母舰开始逆风直线行驶起飞攻击机时,美国俯冲轰炸机从云层中冲出,投弹命中了日本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号,炸弹在加好油装好弹的飞机中爆炸,引起连续诱爆,三舰立即失去战斗力,不久相继沉没。仅存的“飞龙”号航空母舰对美军特混舰队发动了报复攻击,派出两批飞机重创美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后此舰被日本潜艇击沉。美军又出动俯冲轰炸机炸沉了“飞龙”号。6月5日下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承认失败,命令部队总退却,同时日本北方舰队占领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至此,战役结束。

3、影响: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合作探究】中途岛海战中美胜日败的原因: ① 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战场主动权。

战役发动前,美国海军情报局在与英国以及荷兰相关单位紧密的合作下,开始成功的解读日本海军主要通讯系统JN-25的部分密码。到了五月上旬,联军在破解JN-25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因此得到了窥探日本海军计划的能力。JN-25让联军得悉‘AF方位’将会是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然而联军就偏偏破解不到‘AF方位’的位置。一些美军的高层将领认为‘AF方位’便是中途岛,另外一些则认为是阿留申群岛。然而任凭联军解码科技多么的先进,也仍然无法破解‘AF方位’的正确位置。正当美军高层在伤脑筋的同时,一名年轻军官却想到了一个能够确认‘AF方位’是不是中途岛的妙计。他要求中途岛海军基地的司令官以无线电向珍珠港求救,说中途岛上的食水供应站出现了问题,导致整个中途岛面临缺水的危机。不久后,美国海军情报局便截夺到一则JN-25信息,内容果然提到了‘AF方位’出现缺水问题。结果‘AF方位’便证实为中途岛,也就是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

由于要从JN-25得到情报非常费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切斯特·尼米兹到了最后一刻才掌握了能够用来埋伏日本舰队的可靠情报。他立即召回了在太平洋西南方的航空母舰企业号(CV-6 USS Enterprise)、大黄蜂号(CV-8 USS Hornet)以及因为参与珊瑚海海战而正在珍珠港进行重大维修的约克城号(CV-5 USS Yorktown)。任命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少将代替患病的哈尔西中将指挥

第16特混编队。尼米兹就准备以三艘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主力,再加上约五十艘支持舰艇,埋伏在中途岛东北方向,攻击前往中途岛的日本舰队。当时负责密码破译的莱顿中校向司令部预报:“日本机动舰队将从西北方来,方位325度,将在离中途岛175海里的地方被我们发现,时间是中途岛时间6时。”当在准确的时间发现日本舰队后,尼米兹向莱顿中校说:“祝贺你,与你预报的只差了5海里。”反观日本,他们在战前没有搜集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预定的侦察行动也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因此对敌情作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双方一明一暗,使美国享尽了先机之利。

② 美军集中有限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③ 日军分散了占绝对优势的兵力。

日本犯了分散兵力的错误。日本的舰只虽多,却被分为相互不能直接支援的六支,将2艘航空母舰用于遥远的北方,使得在中途岛方向主要靠南云舰队的4艘航空母舰,这4艘航空母舰上共有舰载机261架。美国集中了自己的力量,全部可用于中途岛方向的飞机达到354架,在数量上反而占了优势。

④ 日军战术陈旧,仍想通过古老的舰炮攻击的战术来消灭美军,而日本海军的精锐部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被置于诱敌的位置。

美国在珍珠港被击沉了所有的战列舰,反而使他们放开了束缚的手脚,建立了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其他舰只都围绕保护航空母舰。而日本虽然运用舰载机取得了偷袭珍珠港的胜利,可海军中“大炮巨舰”政策的拥护者还大有人在,包括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在内的战列舰队被保存在柱岛锚地,用来将来决战之用。它们发挥的作用并不比珍珠港被击沉的美国战列舰大。日本海军不愿将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混合编组为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舰队,让战列舰为航空母舰提供对空掩护,致使南云舰队只得靠自己的巡逻机来保护自己。当遭到中途岛飞机攻击时,日本舰队只得将第二波飞机中的掩护战斗机起飞迎战,造成得到美军舰队的情报后已经准备好的俯冲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掩护,南云目睹了没有战斗机掩护的美国战机失败的下场,不愿自己重蹈覆辙,决定重组部队后再进攻美国舰队,使得战机延误。而且为登临作战作火力准备的任务完全可以由战列舰队担任,这样就能放开南云舰队的手脚。

⑤ 日本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复杂:既想攻占中途岛,又想同美国舰队作战,使其作战手段(即用炸弹攻击还是鱼雷攻击)出现矛盾,装备的更换使日军错失战机。

在给南云舰队的任务是两个根本矛盾的任务。一个任务是6月5日空袭中途岛,为登临作战作火力准备。这就严格限制南云舰队的行动自由。可另一个任务确是与敌人舰队接触并歼灭之,这又要求南云舰队根据情况完全机动行事。由于没有指明哪个优先,使南云舰队无所适从。被迫在两个波次的飞机上装载了完成不同任务的弹药,后来因为更换弹药延误了时间,延误了战机,遭受灭顶之灾。⑥两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实力的差异。

日本在科学技术上落后于美国,一个明显的证明就是雷达技术的应用。当时美国舰队已经装备了雷达,在日本机群没有到来就发现并预先做好准备,而日本舰队没有装备雷达,所有警戒全靠目测,当美国俯冲轰炸机借云层的掩护攻击时,无法及时作出反应。而双方的工业经济实力也起了很大作用。在中途岛海战前发生了珊瑚海海战,日本的航空母舰“翔鹤号”受伤,需要一个月的修理时间,“瑞鹤号”由于人员损失太大也无法执行战斗任务。美国的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沉没,“约克城号”受伤。美国为了让“约克城号”参加中途岛海战,集中全力对“约克城号”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抢修,终于使它重上战场,为胜利的取得立下了汗马功劳。双方在这里就能比较出水平高下,日本减少了2艘航空母舰,美国却增加了1艘,双方航空母舰的对比变为4:3,大大减少了双方的差距,为美国获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阿拉曼战役:

1、时间:1942年10月~11月

2、对阵双方:蒙哥马利(英国第八集团军)←→隆美尔(德意非洲军团)

3、战果: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

4、影响:北非战场转折点,盟军掌握主动权。阿拉曼战役是二战中非洲战场战局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使盟军获得了对具有重大战略和军事意义的地中海埃及亚历山大海港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打破了同盟国军队与轴心国军队在非洲战场处于对峙的“拉锯战”局面,从此完全掌握了非洲战场的主动权。

阿拉曼是埃及地中海沿岸一个偏僻的小镇,位于亚历山大以西105公里处。1942年10月23日夜,由蒙哥马利率领的同盟国军队英国第八集团军在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后,在位于埃及亚历山大港西部约100公里的阿拉曼沙漠向有“沙漠之狐”称号的德国隆美尔统帅的轴心国军队德意联军非洲军团防线发起反攻。当时参战的英军达23万人,德意军队有9万人。经过激烈的战斗,盟军凭借优势兵力和制空权于11月2日攻破防线,对德意军队形成围歼之势。最后在11月4日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经12天激战,英军伤亡1.35万人,损失坦克500多辆;德意联军伤亡约2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坦克300多辆,火炮1000多门。此后,德意法西斯军队开始在北非地区节节败退,直至1943年5月被完全逐出非洲。温斯顿·丘吉尔在1942年11月10日发表了他对这场战役的著名评论:“这场战役不是战争的结束,甚至不是战争开始时期的结束,而可能是战争结束时期的开始。”这是蒙哥马利最光荣的成就,他被授予爵位时获得了“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的称号。

今天,战争遗患仍在殃及埃及。在意大利墓旁有两块标牌触目惊心:“前面是英国雷区!”、“前面是轴心国雷区!”。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双方军队在阿拉曼近1000平方公里的地带,布下了1000多万枚地雷等爆炸物。这些爆炸物范围广、密度大,而且种类繁多。英军撤走时,只留给埃及一些布雷简图,德国则销毁了全部的布雷资料。几十年来,埃及已清除了近一半的地雷,但也付出了上千人的生命代价。

【合作探究】阿拉曼战役中英军胜利德意军队失败的原因: 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 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③英军破译了德意军的密码,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德军在北非失败的另一个较重要原因是,他们的通讯密码被英军破获。在这场决定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战役中,英国人利用这一密码机,破译并获悉了隆美尔的全部作战计划细节。胜利的天平再次倾向了英国。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三部分内容:苏德战场上的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亚太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与旧人教相比,新教材内容变动不大,个别内容只突出细节,如中途岛海战中提到了美军破译日军的作战密码。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是由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的转折性战役构成的阶段。这些战役在规模、特点和作战方式上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共同特征:其作用和意义都是独有的和至关重要的,是任何其他战役所不能代替的。这就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是由各国军民在不同的战场上共同完成的,而不能只依靠某一战场的某一战役而单独实现。上完本课后,教师可作如下小结: 【小结一】二战的几个主要时间:

二战全面爆发: 1939.9.1;德军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爆发: 1941.6.22;二战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 1942.1,《联合国家宣言》 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6,中途岛海战

苏德战争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非战场转折点:1942.10,阿拉曼战役

【小结二】1943年,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出现的根本变化:

①苏联红军于1943年2月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军转入反攻; ②1943年5月,美、英盟军取得北非战役的胜利,北非战事结束; ③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④中途岛海战后,美军掌握了主动权;

⑤1943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困难的时期。★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本课和上节课的内容,回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

答案提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盟国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骤,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实现了各战场的转折。

⊙本课测评:

1、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苏方: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顽强的抵抗;苏军将驻防西伯利亚的部队调往莫斯科加强防御;俄罗斯的严寒;德军缺乏冬季作战准备,非战斗减员大量增加,机械化装备威力锐减,战斗力大大下降;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入侵巴尔干以及战争初期希特勒对打击重点的转变,都延误了向莫斯科发动进攻的时间。

2、中途岛战役中美军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提示:美方: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使日军对中途岛奇袭的效果未能达成;集中有限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日方:分散兵力;战术陈旧;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复杂且互相矛盾。

⊙学习延伸:

①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答案提示:斯大林格勒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天气因素;德军制空权的丧失;苏军的顽强抵抗;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苏军的兵力优势。② 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什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篇6

【课程标准】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知识疏理】

一、孙中山

(一)主要活动:(创立革命政党——缔造民国——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

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1)创立团体:1894年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走上民主革命道路。

(2)创立政党:1905年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3)指导思想:提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4)武昌起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5)缔造民国:1912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6)颁布约法: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2、捍卫民主共和: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3、实现一生中的最伟大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

(1)提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标志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正式确立。

(2)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

(二)评价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1、孙中山是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并且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

2、他高举三民主义大旗,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求新求变的历史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3、此后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4、他成为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他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三)孙中山的精神:为民主民族革命前赴后继奋斗终身的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和平统一,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④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二、甘地:

(一)主要事迹: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22:“土布运动”,号召全印度拒绝使用洋布,以抑制英国盘剥。)

(1)原因: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主要原因:英国的高压统治;直接原因:阿姆利则惨案。

(2)目的:运用和平与合法手段,争取印度的自治(也是运动的特点)

(3)主要内容: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抵制英货,提倡手纺车运动。

(4)结果:由于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范围,国大党停止了非暴力运动,走向低潮(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软弱与妥协);随后,甘地被捕入狱。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年 “食盐进军”运动——高潮)

(1)原因:1929年经济危机,英国加强对印度的压榨和掠夺,加剧矛盾;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2)概况:1930年,“食盐进军”使运动达到高潮。甘地自制食盐,沿海各地响应。(3)结果:最终殖民当局改变策略,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双方相互妥协)

3、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战期间,新发展)概况:二战期间(即1942年),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号召。

特点: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结果:由于英国的武力镇压而最终失败。

4、印巴分治后,他进行绝食祈祷,最后遇刺。甘地晚年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1948年,甘地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时年79岁。

(二)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1、地位:甘地是20世纪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历史潮流中涌现出来的印度民族英雄、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持之以恒地发动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被称为印度之魂(“圣雄”、“国父”)。

2、积极作用(功绩)

(1)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印度的独立自治奠定了基础。

(3)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伟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尊敬。

3、局限性

(1)政治:以非暴力限制人民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2)经济:提倡手纺车运动,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3)对外: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三)甘地精神: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爱国、坚忍、执著、仁爱、身体力行、牺牲精神等。

(四)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原因:主要原因——英国的高压统治

2、目的(特点):运用和平与合法手段,争取印度的自治。

3、主要形式:土布运动,抵制英货,提倡手纺车运动;食盐进军;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不合作和绝食祈祷,等等

4、评价:(1)积极: 沉重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印度的独立自治奠定了基础。(2)消极:以非暴力限制人民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五)甘地的非暴力思想

1、内容:(1)非暴力抵抗,以仁慈来改造人类(即消极抵抗)(2)坚持真理: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3)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争取民族独立。

2、“非暴力”理论形成原因:(1)家庭影响和性格;(2)宗教因素:受印度教中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的影响;受《圣经》、《古兰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仁爱思想的影响;(3)赞同托尔斯泰的书中所提到的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巩固练习】

1.(10分)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3分)⑵、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7分)

2.(10分)华盛顿、甘地的个人品德在他们领导本国人民寻求民族发展的道路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是华盛顿具有高尚的品德,所以他既没有像英国克伦威尔那样从革命军的总司令演变成一个独裁者,也没有像法国的拿破仑那样利用自己的威望戴上皇冠。他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

——郝铁川《一个人和一个国家:华盛顿美德催生美国式民主》

材料二 在印度宗教理念的背景下,他让内在的精神自我达到与真理的统一,把“体验真理”基础上的非暴力当作一种斗争方式,同时也当作一种生活方式。非暴力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可以使暴力冲突得以转化,它强调忍受痛苦,遵循爱的原则,投入正义的活动中。

——杜星、王巍《非暴力作为解决冲突之法——甘地的政治伦理》 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华盛顿具有什么品德?在他的政治活动中,这些品德是怎样体现出来的?(4分)(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采取的斗争方式,这一方式体现了甘地怎样的品德?(3分)(3)上述材料侧重从个人品德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对此,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1、【答案】⑴、经济思想:提倡土布经济,保持印度的乡村经济;反对剥削,抵制西方工业文明;鼓励人们互帮互助。(3分)⑵、评价:①进步性:这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有利于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组织群众参加反英斗争;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后来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分)②局限性: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建设印度的构想不适应时代潮流。(2分)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篇7

一是其内容与必修的内容重复过多。在新人教版选修一 (以下简称选修一) 的教材中, 总共安排了九大改革, 其中中国四个, 外国五个。但是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中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而“欧洲的宗教改革”则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也作了比较系统的讲述。九大改革中的两大改革在必修教材都有详细的论述, 再加上“戊戌变法”在历史必修三的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也有讲解。这对教师来说很难把握, 详细讲解等于浪费时间, 因为其内容的主体部分在必修教材基本上已经讲解到位, 不讲又怕影响学生, 在这一点上师生都觉得难以取舍。

二是所选部分改革不具有代表性。中外历史上有影响的改革很多, 教材所选择的改革应该要具有代表性。教师只有通过对有典型代表性改革事件的讲述, 才能从中找到改革规律,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但在选修一的第六单元中却介绍了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这是一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巩固封建统治的封建性质改革, 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着很多的类似之处。这场改革除了在地域上代表非洲之外, 其他没有什么明显的代表性。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近代化, 但它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而且改革后期由于统治者的对外扩张没有使埃及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 埃及最终成为西方的势力范围。相比之下, 日本的“大化革新”和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更具有代表性, 特别是日本的“大化革新”, 基本上是在唐文化的影响下策动的, 开启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 充分体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 这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是对同一类型的改革重复过多。正如刚才所述, 由于历史上的改革林林总总, 所选择的改革应该在某一方面具有代表性, 我们发现在选修一第七、第八单元分别对18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改革中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详细论述, 不是说这两个改革不重要, 只是说它们具有很多相同点:都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都不彻底,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等等。在有限的篇幅中简述两个同一类型的改革有点不科学, 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假如只学到一个改革, 也会联系到同时期同类型的其他改革和革命。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选修一在这里介绍一下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或者腓特烈二世改革效果可能更佳。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强化了国家政权, 将农奴制推上了发展顶峰, 在她在位期间, 俄罗斯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腓特烈二世改革加强了普鲁士的实力, 确立了普鲁士的欧洲大国地位, 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开明君主的典型代表。

四是改革内容涉及领域不够全面。历史上的改革非常多, 不同类型的改革不胜枚举。但我们发现选修一过于侧重政治改革, 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只是谈及欧洲宗教改革, 而对于经济制度的改革则没有明显的反映。当前, 绝大多数改革涉及的层面肯定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 但在教材中我们也许需要向学生重点呈现一些经济制度的改革, 例如税赋制度方面的“初税亩”、“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改革就是很好的改革范例。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是推动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 介绍经济改革不仅有利于把握教材内容, 还有利于为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此外, 重视经济改革, 其实就是等于触动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个时代主题。

五是内容过于繁琐, 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普遍认为除教材呈现的内容外, 我们没什么内容可重点讲述和分析的, 因为教材已经把该呈现的都呈现了, 根本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就像语文教师在归纳段落大意, 况且教材在内容上条理已经很清晰, 基本上是每单元的第一节课讲改革背景, 第二节课讲改革内容, 第三节课讲改革的结果和影响。由于教材内容繁琐, 教师在教学中又没有很多可以展开的余地, 学生就没有必要进行其他的探究性学习, 只停留在对知识点的了解和理解上, 而考试对于教材而言又基本上偏离教材, 很少考教材具体的知识点, 这就使得教材像一块“鸡肋”。要求学生认真重视教材可能“费力不讨好”, 不重视教材又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师生对教材都不好处理。教材的编排体例, 应该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详略得当、通俗易懂、重点突出、简洁生动, 否则, 容易冲淡教学主题, 背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当然高中历史教师也可自行对教科书进行重新处理, 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必须把握好每个改革的核心和实质, 阐述清楚教科书要表达的观点和理念,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六是高考考试内容侧重中国史。湖南省从2010年开始进行新课改后的高考, 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整整四年, 在这四年的高考题中我们发现, 改革考试全部都是中国史的有关内容:2010年考的是“宋代改革榷盐法”, 2011年考了“盟旗制度”, 2012年考了“王莽改革”, 2013年考了“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由于教材中的中国史改革只有四个, 所以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往往会忽视世界史, 因为很多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即“你不考我就不看”。因此, 高考改革应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 充分发挥高考的学科导向作用, 重视世界史有关改革内容的考查。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社会大环境下, 中国史与世界史并重,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 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放眼世界, 培养其开阔的国际视野。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篇8

和平烛光祭:红烛点亮“和平之舟”

12日傍晚,时值初冬,寒风凄凄,细雨绵绵,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集会广场,正在举行“和平烛光祭”活动。南京和平鸽艺术团的孩子们与来自中国各地兄弟场馆的领导和群众代表,以及俄罗斯、泰国、日本等国际友人聚集在一起,在“和平之舟”上点亮3000支红烛,悼念30万遇难同胞。他们静静地站在风雨中,为亡灵祈福,表达对世界和平的热爱、珍视和期盼。“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我们带着一个共同的愿望,轻轻地来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遗址,用心中的灯去点燃……”讲解员张亮深情朗诵着朱成山创作的诗歌《把和平的烛光点亮、点亮、点亮》。“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地为你祝愿……”孩子们手托点燃的红烛,唱响了《爱在人间》、《让世界充满爱》。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池尾靖志表示:“对发生过的历史,有一种谢罪、相当难受的心情。”他觉得,日本人对这段历史进行反省,有利于中日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他要把这些信息带回去,传达给日本人民。朱成山说,3000支蜡烛代表30万遇难同胞,点点烛光表达人们对世界和平的热爱和珍视。孩子们点亮这些灯,是祈求未来和平生存的环境。“和平烛光祭”活动从2009年开始第一次举办,以后每年12月12号的晚上都要举行这样的活动。

中日两国僧人共同“守灵”

12日晚21时至22时,在纪念馆“万人坑”遗址内举行了“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平安夜”活动。纪念馆工作人员和南京毗卢寺方丈传义大师携和尚、居士,日本京都府真言宗大谷派东本愿寺佛教研究所研究员山内小夜子女士,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副馆长米哈尔切夫·米哈伊尔先生,俄罗斯联邦国家文化部博物馆司司长斯维特拉娜·列克拉索娃女士以及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教授池尾靖志先生约50人参加了守灵活动。

中日两国僧人先后为亡灵敬香、念经祈祷。南京毗卢寺方丈传义大师说,守灵活动是宗教界人士对亡灵的怀念。朱成山说,守灵活动继2009年12月12日举办后,这是第二次,旨在表达我们后人没有忘记他们。中日两国僧人共同为南京大屠杀亡灵祈祷,用外国人和中国人都看得懂的方式来祭奠他们,表达一种情感,表达对他们的怀念。

举行世界和平法会

13日清晨,又是一个冷湿的天气。中日两国僧人在纪念馆祭场举行世界和平法会,悼念遇难者,告慰逝者亡灵,祈祷世界和平。来自中国毗卢寺等寺庙的50多位僧人、佛教信徒和日本东本愿寺、灵云寺、圆光寺、圆照寺、云祥寺、月峰寺等寺庙的10多位日本僧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遇难者遗属及各界代表参加了和平法会活动。

这是自2003年以来第14次举行的世界和平法会。和平法会上,中日两国的僧人和佛教信徒高声唱香赞、念诵经文,以独特的宗教形式悼念遇难者,祈求和平。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哈梦鹤老人发须皆白,坐着轮椅出席了早晨的法会,为遇难者亡灵默哀。“移锡南京寒彻骨,唱经谢罪洒供华。幽魂直上涅槃境,中日同朋共祷和。”日本京都灵云寺住持则竹秀南大声朗诵了他为悼念遇难者而作的一首诗,表达对遇难者的悼念之情,祈求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举行国际和平集会

13日上午10点,在纪念馆悼念广场,隆重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3周年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日集会”。同一时间,南京市民还分别在普德寺、北极阁、燕子矶、中山码头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所在地设立分会场,举行悼念活动。令人心碎的《安魂曲》回响在纪念馆上空,草木含悲。大会主持人———南京市政协主席缪合林宣布悼念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日集会开始,现场五千人肃立,向遇难同胞默哀,敬献花圈和鲜花。南京市防空警报、火车、轮船汽笛同时鸣响,阴沉的天幕下整个南京城沉浸在悲恸之中。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张九汉在悼念仪式上致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这里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警策世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中日两国走和平、友好与合作之路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余红代表南京市民宣读《南京和平宣言》,呼吁人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副馆长米哈尔切夫·米哈伊尔在悼念仪式上发言。他说,1937年12月发生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成为中国人民遭受壮烈磨难的象征,成为战争、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排外心理带给全人类的苦难的象征。我们向30万南京无辜的牺牲者致哀,向他们坚韧抵抗非人磨难的精神致敬!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昭白于天下,我们更深刻地懂得了和平的珍贵,懂得了人类应该和睦相处。

江苏省、南京市相关部门官员、武警官兵、大、中院校的学生以及俄国、波兰、泰国、日本等国外友好团体、友好人士代表参加了悼念活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有30多人到场,其中最年长的已92岁,乘坐轮椅来参加悼念活动。集会最后放飞了和平鸽,并撞响了和平大钟,警示和激励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铭记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大型话剧《沦陷》催人泪下

13日上午11时,南京市话剧团在纪念馆集会广场演出大型话剧《沦陷》。

话剧《沦陷》由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姚远先生担任编剧,总政歌剧团国家一级导演胡宗琪执导,南京市话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王传海、葛石柱、于东江、马小宁以及惠娟艳、赵飞等优秀青年演员担纲主演。该剧以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30万同胞惨遭杀戮的真实事件为背景展开,刻画了不同国籍、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决然不同的人性体现,表现了世界人民对战争的深切痛恨与对和平的无限向往。剧情催人泪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现场观众在享受高雅艺术的同时,也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洗礼!

中外学者会聚金陵学术研讨

13日下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在纪念馆召开。来自俄罗斯、日本、泰国的学者,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以及纪念馆的相关人员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研究会会长张伯兴主持了会议。朱成山研究员在学会年会上介绍了纪念馆2010年的學术研究状况以及《南京大屠杀史辞典》编撰有关情况。中国、俄罗斯、泰国、日本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先后在学术年会上发言,围绕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研究、传承与记忆问题,展开了深入地探讨与交流。报告会上,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朱成山研究员还向斯维特拉娜·列克拉索娃女士、米哈尔切夫·米哈伊尔先生、浓拉·李思丽女士颁发了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聘书。

nlc202309011648

更多悼念活动增添亮色

两天来,南京举行的系列悼念活动还有:

两本新书首发式一本是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战时中国新闻传媒和南京大屠杀》(上、下册);一本是由朱成山主编、伦敦出版社出版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概览》,采用中、英文两个版本对纪念馆的建筑、展陳、雕塑、学术研究、社会教育、和平交流等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面向全球发行。记者注意到,全书的色调以灰、白、红、绿四色为主,灰色代表灾难,红色象征鲜血,白色表示对死者的悼念,绿色象征和平与希望。

“哭墙”延长开工仪式“哭墙”即“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位于纪念馆“万人坑”前,上面镌刻着建国以来各时期的幸存者口述证言、遇难者家属提供的遇难者名单。据朱成山介绍,“哭墙”于1995年初立,长43米,高3.5米,刻有遇难者姓名3000个。经长期调查考证,2007年“哭墙”上人数增至8600多个。2010年12月12日上午,举行了“哭墙”延长工程开工仪式,此次将“哭墙”延伸26.5米,增刻遇难者姓名1655个。延伸后,“哭墙”上的总人数将达到10324人。延长工程在2011年一季度完成。今后,随着资料的进一步发掘,名单墙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朱成山表示,“哭墙”的背后是30多万个鲜活的面容,寄托着我们对逝者无尽的哀思。

“两馆”文物交换仪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举行了出借文物交换仪式。经“两馆”协商,双方各自选送十件反映展览史实的文物提供给对方,在对方的展厅中展出。朱成山馆长向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副馆长转交了10件文物。在签字仪式上,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副馆长米哈尔切夫·米哈伊尔说:“两个纪念馆进行展览互换、文物互展,使我们两国人民更加深入地铭记历史,通过双向文化交流,进一步增进理解,增进传统友谊。”

《南京大屠杀史辞典》编撰启动仪式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南京出版社社长朱同芳说,很荣幸能和纪念馆一起编撰这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南京大屠杀史辞典》。执行主编朱成山介绍了《南京大屠杀史辞典》编撰的历史背景和框架。他说,将邀请中国、日本、美国等权威专家、学者共同编写,将是诸多史学研究者智慧的结晶,集学术性、科研性、可读性于一体,成为南京大屠杀史的第一部大型原创性工具书,填补国内二战主题辞书的空白。辞典的编辑工作预计历时三年。期待三年后出版向全世界发行。

日本友人大东仁提供“大屠杀”铁证大东仁先生是日本僧侣。2005年12月,他接受纪念馆的委托,在日本搜集相关证物。据了解,他跑遍日本的旧书店、旧货市场,并上网征集,寻找相关文物史料,搜集历史证据。其间尽管遇到很多麻烦和困难,但他仍然坚持下来。2010年,已经是他第六次给纪念馆提供新证。这次,他带来了200件珍贵文物史料,其中有日军第十六师团佐佐木旅团攻击南京军事作战地图、日军攻击南京的日文报纸剪报、日军南京入城式彩图、《南京总攻击观战记》、日军的官方文书、手写体的战场日记等。据统计,2005年至2010年的五年中,大东仁先生已经在日本征集文物史料1283件,全部捐赠给纪念馆。大东仁先生说:“是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我们要反省,历史证据对于反省历史非常重要。”

据悉,在国内举行相关悼念活动的同时,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也应日本友好人士之邀,在日本东京、大阪、广岛、长崎等城市,向当地市民口述当年历史。朱成山表示,证人证言最具说服力,幸存者的口述会让更多的日本人正确认知历史,这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的和平交往。

上一篇:降血压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食物有哪些下一篇:狄金森的诗的自读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