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2024-10-22

名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共6篇)

名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篇1

潜心教研

大胆创新

教书育人

———名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有人说儿童是花朵,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地照料着花朵,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成长的规律。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才发现我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爱我平凡的事业,当我面对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 的小脸的时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从此我下定了决心:要为我热爱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叫王敏,女,生于1985年,2004年7月毕业于宣威师范学校,2004年9月参工,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自参工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在工作期间,我多次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并勤于制作多媒体课件,曾在省上获奖;在2011年至2012学年,我被评为县级师德标兵;自参工以来每年的教学成绩都名列前茅。

在我任教的8年中,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实事求是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并将“潜心教研

大胆创新

教书育人”作为我的座右铭。我做到了:

一、思想道德方面

我始终做到遵纪守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爱岗敬业,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大胆尝试,教学创新。积极参加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各种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思想觉悟水平

二、大胆尝试,改革创新

在教学工作中,我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坚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学生为本,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备课时,我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我则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学生上,我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常常抓好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选拔优秀的小组长,组内、组间互相帮扶,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在教学实际操作中,我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新的方式营造轻松、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用学生乐学、爱学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破常规教学方法,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他们独特的想法和学习体验进行肯定,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把教学活动视为我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的过程,所以我教的学生课堂上总是很活跃,敢说、敢想,敢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在马街镇举行的片区教研活动中,我就用这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严格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直接土壤。良好的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环境,是培

名校长个人事迹材料 篇2

昌图县七家子镇中心小学朱辉

朱辉,女,汉族,1967年10月生。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昌图县七家子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国共产党铁岭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铁岭市兼职科研员、铁岭市骨干校长。1986年7月从铁岭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昌图县大洼中心小学工作,1992年调至昌图县七家子镇中心小学任教,至今勤奋耕耘了24个春秋,历任班主任教师、教研组长、大队辅导员,1999年担任昌图县七家子镇中心小学校长。

一、开拓创新、依法治校

解放思想,致力创新,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是我孜孜以求的事业理想。首先,在办学思想上,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主持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经过全面系统地研究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人文资源,深入细致地分析学校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总结提炼出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亲自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确立了学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和立足校本资源、发展言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特色。拟定三年创建“市级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以此激励全校师生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共同的事业愿景迈进。

其次,在教育理念上,采取一系列举措,如要求每年人手购买一本学习资料、举行专家讲座或报告、组织学校或年级组的集中学习以及骨干教师的典型经验介绍等等,努力促成全校教职员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引导全校教职工教育观念的转变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我校被评为“昌图县精神文明学校”、1“昌图县绿色学校”、“昌图县德育示范校”、“昌图县远程教育先进集体”、“铁岭市师德建设示范校”、“铁岭市群众性学术活动先进集体”、“铁岭市先进家长学校”“铁岭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铁岭市师训工作先进集体”、“铁岭市普九工作先进集体”、“铁岭市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标准化图书馆”等荣誉称号。在学校取得成绩的同时,本人在2003年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昌图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被评为铁岭市骨干校长,2005年荣获铁岭市师德标兵,被选为中国共产党铁岭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2006年荣获铁岭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2006年荣获铁岭市师训先进工作者。2008年铁岭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昌图县行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再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励精图治,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为突破口,很好的实现了创建农村一流学校的奋斗目标。坚持抓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和师资队伍这条发展线,以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为依托,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几年来形成了乐于学习、善于思考、诚实守信、宽厚待人的优良校风和教中求严、教中求新、教中求乐的教风与学中求实、学中求异、学中求趣的学风,“字字句句求真知,点点滴滴立品行”的校训已深植师生心中,学生的品行日渐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攀升,我校成了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第四,在教育管理上,建立健全了学校规章制度,编印了《七家子小学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化条文体现出严谨务实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求变的办学思想,从而规范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依章办事、高效运作的良性管理机制,有效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牢牢抓住民主管理这个治校之魂,建立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干群关系。学校制定和实施《七家子小学绩效考核方案》,建立“重责任、重贡献、重实绩”的评价激励机制,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师

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目的。在完善校长负责制、校内结构工资、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大胆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增强了中层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促进了年级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绩效的显著提高。

二、以人为本,以德修身

“以人为本”是我长期坚持的办学思想。我十分关注学生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诉求。在校园里设立了“校长信箱”,对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召开学生座谈会,关爱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对个别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总是通过校长办公会给予适当的生活照顾或费用减免。需要募捐时,带头参加,以身示范。2009年在学校举办的“一帮一”活动中,我选择了四年一班的田宝凤同学做为我的帮扶对象。我为他买了新棉袄、新棉鞋送给她。她深受感动。

我对教师和干部们关怀备至、呵护有加。教师生病住院,必定上医院看望;年轻教师结婚,我义不容辞担当证婚人;老年教师逝世,我亲自为其安排好后事。我极力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教师之间发生矛盾,我总是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尽力化解;教师在工作上偶有失误,我都以宽容之心和仁爱之情与其倾心交流,春风化雨,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的改进的办法。许多教师说学校施行的是人性化的管理,真正体现了人文关怀。

学校的发展与校长的形象是息息相关的。校长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做到敬业爱岗,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作风民主,从不利用自己的职权谋私利。我始终注意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广大师生做出了表率。大凡重大问题,诸如教师引进考评、教师的评优推选、学生学费的减免、大宗物品采购、校园基本建设合同等问题都由集体研究决定。我努力推动以校务公开为

内容,以增强透明度、规范程序为重点的学校民主制度的建设。平时,我总是早早上到教学楼查看学校的早自习情况,晚上校长室的灯往往是最后熄灭。在我的工作日程中,没有节日、没有假期,只有学校的工作、学校的发展。我用自己人格魅力,赢得了全校教职员工的信赖与支持,于2004年被评为铁岭市“师德标兵”。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爱生奉献的教师队伍,2007年我校被评为铁岭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在铁岭市小学教育界享有美誉。

三、打造精兵,科研兴校

高度重视师资培养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教育思想端正、师德行为高尚、热爱教育事业、甘于无私奉献的精良之师。大力开展提高教师素质的培训,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拜师学艺活动。学校每年开展的教师基本功竞赛和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为教师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制定和实施“七家子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的“师德、培训、名师”三项工程,加大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迄今为止,七家子镇中心小学现有专任教师86人学历全部达到标准,14位教师已经取得本科学历,铁岭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县名师1名,县学科带头人1人,10余名教师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一大批教师在教育教学各种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由于我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绩,2008年我被评为“铁岭市师训工作先进个人”,七家子小学也获得铁岭市“师训工作先进集体”。

我充分意识到科研、创新、特色是现代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三个支撑点,牢固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战略思想。我亲自担任市级课题和省级课题组长,利用休息时间召集课题组人员进行课题研究;每年拔出专项资金,用

于奖励教职工取得的教科研成果。几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县、市、省、国家四级课题10项,其中在十五期间省级课题《小学思想品德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构建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的研究》获得辽宁省优秀成果二等奖,市级课题《农村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研究》、《农村小学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获得实际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十一五期间我校独立承担了两项省级课题,参与了市教育局李局长主持的《学生学习权益保障体系研究》的实验工作。我校被评为铁岭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教育学会先进集体。我个人被评为铁岭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四、直面困难、锐意进取

我接任校长时,办学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我不失时机地启动了“铁岭市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想方设法自筹资金兴建了教学楼、创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图书室、劳技室、实验室、音乐室,并按部颁Ⅰ类标准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添置了1万余册图书,完善了校园网,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三级跳”,我校原址地处七家子镇南街,由于校舍年久失修,同时受到地域限制,被迫于2002年重新选址搬迁,仅用一年的时间整体顺利搬迁,实现了我校建设史上“第一级跳”。2007年随着八里、榆树两所小学的新建校舍的完工,我镇小学彻底消灭了薄弱校,坚定地跨入了昌北名校的行列,实现了我校发展史上的“第二级跳”。现在,我校共有分校5所和一个中心小学,51个教学班,1182名学生,受聘教职工86人,其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73人,一级教师12人。如今,我校是昌图县模范学校、德育示范校、绿色学校、文明学校、铁岭市师德示范校,辽宁省“十一五”科研项目《构建中小学科研管理新模式的研究》课题实验基地、国家“十一五”科研项目《学生学习权益保障体系研究》课题实验校。2008年11月1

2日我校代表昌图县小学接受了辽宁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检查并高标准通过。说明我校成功实现了发展史上的“第三级跳”。现在我校正向更高层次迈进。

名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篇3

学习郑德荣等7名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材 料 汇 编

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中共XX支部委员会 二零一八年七月 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同志正满怀豪情、意气风发,奋力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为大力表彰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郑德荣,男,汉族,吉林延吉人,1926年1月出生,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郑德荣同志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理想信念坚定,毕生追求、信仰马克思主义,毕生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以鲜明政治立场、卓越学术成就践行对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党的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他学高德馨、以身垂范,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远大理想,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他品行高洁、虚怀若谷,从不以资深学者自居,从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特殊照顾,赢得广大师生和学界普遍敬仰。

钟扬,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64年5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2017年9月25日,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钟扬同志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无比热爱、对人民无比赤诚,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秉持“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在青藏高原跋涉数十万公里,收集上千种植物的数千万颗种子,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牢记“组织的需要第一”,16年如一日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雪域高原,倾心培育少数民族科研教学骨干,帮助西藏大学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他坚持“干事比名分重要”,勤勉务实、严格自律,生活简单朴素,从不对职务待遇、收入条件提任何要求,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李泉新,男,汉族,江西丰城人,1958年2月出生,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2016年5月3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

3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他廉洁奉公,主动向党委递交个人廉政承诺,在公司推行“阳光分配”。他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永远留在国企职工群众心中。

张超,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张超同志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故障,全力挽救战机,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张超同志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强军伟业,瞄准强敌对手,苦练精飞,先后飞过8型战机,3次成功处置重大空中险情,20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飞出了中国海军的自信,捍卫了伟大祖国的尊严。他为人至诚至性,爱亲人、爱家庭,对战友满怀真诚,用高尚品行感染和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

郑德荣等7名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许党报国、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要像他们那样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像他们那样对党绝对忠诚,始终爱党、信党、护党、为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像他们那样勇于担当作为,始终坚持实践实干实效,锐意进取、攻坚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克难,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要像他们那样践行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像他们那样坚守道德操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带头弘扬清风正气,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学习宣传。今年“七一”期间,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学习先进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要引导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2018年6月27日

7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2016年12月25日,长春市已进入天寒地冻的隆冬。这天,吉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学术年会在长春理工大学召开。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陈昊华看到,一位年长的学者一早就到了,安静地坐在前排。等到这位学者作大会主题报告时,他才知道,这竟是大名鼎鼎、年过九旬的郑德荣。

声如洪钟,激情澎湃,郑德荣作的《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报告立意高远,说理透彻,点燃了这位青年党员的心:“像郑老那样,多读一些原著,把学问做好,为信仰而努力。”

每逢中国共产党建党重大纪念活动等,郑德荣都著文参会,正面发声。不管工作有多繁忙,身体有多么不适,不管邀请单位大小,他从不拒绝,有求必应。

“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许多会议完全可以不参加,他开会宣讲、申报项目,就是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宣讲解读党的理论,这是他挚爱的事业和毕生的信仰。”郑德荣的学生、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刘世华说。

一次对话,她明白了郑德荣的动力源泉。

那次,她建议老师推掉一家基层单位的邀请:“最近这么累了就不要去了吧。”

“这正是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是我们党史工作者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怎么能推脱呢?”郑德荣的回答坚定、不容置疑。

这么多年来,郑德荣从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理想,不因理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一些学生思想上产生了困惑。“要坚守信念,决不能在这个时候有所动摇。”郑德荣要么把学生找到家里来,要么打电话、写信,耐心从学理上讲解,在思想上引导。

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南京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刘喜发是郑德荣1991级博士生,那段日子让他记忆犹新,也受益终身:“老师那种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追求和坚守,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2009年,有一次郑德荣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乘坐飞机时碰到一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向他请教:“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还有用吗?”

话从理论工作者口中问出来,这让郑德荣深感忧虑。随后,他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撰写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等多篇文章和多部著作进行阐释和回应。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郑德荣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这块精神高地上,自然看得通透。

这些年,社会变化剧烈,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郑德荣清醒地看待各种社会问题,用理论武器予以解释。他常教导学生:“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阶段必须经历的过程,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

没人考核,没人“布置”,没人要求,走过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郑德荣依旧笔耕不辍,跑遍大半个中国,只

011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说,老师把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改变了。

熟悉郑德荣的人,都知道他雷打不动的生物钟—— 5点多钟起床,6点钟去南湖散步,九千步,一小时。7点钟回来,先把散步时思考的问题通过电话跟学生进行交流,随后做做操、吃早饭。8点半左右,学生来家里,开始上课。11点半下课,活动一下之后用午餐。13点40分准时从午休中起床,14点继续给学生上课到17点。晚饭后,收看《新闻联播》,去书房写会儿文稿,睡觉。

没有双休日,很少有节假日,每天如此,他向时间要效率:“如果不勤奋,理想就是一句空话。”

出书著文、申报项目,他绝不会点卯挂名,向来亲力亲为。前几年,他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论证会上的评审专家,多是比郑德荣小二三十岁的“后辈”,看见郑德荣不仅亲自来了,而且连个助手也没带,很惊讶:“郑老师就不需要论证了吧。”“按规定来,怎么规定怎么办。”郑德荣认真地从头说到尾。

“老师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工作,只有生命结束的那一天,他的学术生涯才告结束。”学生们都说。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郑德荣很早就开始思考著文的思路框架,这是他一向的习惯。3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征文通知来了。这时,郑德荣的身体已经很虚弱,吃不下饭了,但他还是写了9页手稿,和学生一起修改。

论文发出去了,郑德荣却住院了,癌细胞全身转移,他已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说不出完整的话了。

4月16日,这天,学生胡范坤来到病床前,把改好的论文一字一句念给他听。9千多字,一直念了两个小时。

“要分段,要有条理。”郑德荣拔掉氧气管,一个字一个字地,艰难地给出修改意见。

4月19日,通知来了,论文入选,研讨会5月4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邀请作者参会。

他试着站起来,紧紧搂着学生邱潇的脖子,艰难地站立了6秒钟,已用尽了全身力气。

他明白,这次恐怕是无法去参会了……

大爱铸魂——“入了这个门儿,就必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为师传道,郑德荣是出了名的“挑剔”。

刘世华记得,当年自己慕名报考郑德荣的博士,想找位老师帮忙引荐,结果大家怕碰钉子,没人敢帮这个忙。后来,她才理解了老师为什么这么“挑”。

“考博士招博士不是个人的事,这是给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人选必须各方面都过硬。”在郑德荣这,想来“镀金”的一律没门儿,不仅如此,他还得在考前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尤其看重德行。

人们也许认为,博士研究生不再需要德育,但郑德荣对德育不仅没有放松,还放在首位。

郑德荣有堂著名的开学“第一课”,是每位博士生的“标配”。

415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座。

“我被他征服了!”孙金玉是化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对党史一直感兴趣。2016年她在一次讲座中见到了神采飞扬的“90后”郑德荣,被深深打动,铁了心要转专业。现在,她被保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即将在新的专业开启研究生学业。

时间仿佛倒回70年,那个身揣一把黄豆,穿过哨卡投奔解放区而来的年轻学子,被讲台上的共产党人深深吸引,从此投入真理的怀抱,醉心徜徉了一辈子……

临终嘱托——“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 入春后的长春,春寒料峭,依旧带着丝丝寒意。这天,东北师大政法学院政治系党支部召开了一次组织生活会,主题是学习十九大精神。

郑德荣是支部成员,他像往常一样来了,作了主题发言,激动地讲了20多分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50年代到现在都是怎么提的,对于变化我们该怎么看……”“八个明确,分哪些层次,有哪些创新……”

直到一个多月后,人们看到了郑德荣的讣告才知道,这位92岁的老人那时已经是癌症晚期。

但是大家并不感到意外。履行党员义务,郑德荣从不缺席。每个月他都按时交党费,偶尔不能自己来,就让学生及时捎过去;党支部的会议、活动,他都准时参加、积极发言,因住院来不了,就跟支部书记请假;去年,省委组织部部署党员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在手机上注册“新时代e支部”,他第一时间让学生帮忙注册,戴上老花镜,逐字核对信息,“上面有五大板块,我们又多了个资料库。”

“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身边人讲述着郑德荣不同时期的故事。

1955年,郑德荣到西安出差,想到大雁塔看一看,于是周日自费乘车前往。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把4分钱的车票撕掉,他怕与出差的票据弄混,“绝不能占公家一点儿便宜”。

80年代,学校发给老师办公用的信纸,一次,家人撕下一张给孩子用,被他严厉批评。他用公费开的药,家里人也不能用。

当手中有了权力,他更是心存敬畏,一心为公。郑德荣担任副校长的时候,分管招生。一次,有关系户找上门来“公关”,想把一名不够分数线的学生招进来。郑德荣顶回去了:“违背原则的事不能办。”

另一次招生,却给郑德荣“招”来了纪检部门的调查。有一年高考,一名西藏考生在当地报考东北师大的学生中排名第一,但离分数线还差几分,当时国家有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适当放宽。郑德荣在会上主张录取:“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教师,如果不录取,今年西藏就一个学生都没有了。咱们是师范院校,有义务帮国家培养。”最终,这名学生被录取。为这事,纪检部门曾来调查,没发现有违法违纪问题。

给家里人走后门,在郑德荣那里更是绝无可能。

819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肯定有希望吧!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见证了新时代的到来,他有理由坚信,伟大的精神必将引领伟大事业,一往无前!

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郑德荣最后的遗言,是他留在世上最后一句完整的话。

几天之后,郑德荣住进了医院。

5月2日上午10点,探望的两拨学生刚走,郑德荣拉着小儿子的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挤出了几个字,“我困了,我要睡一会儿。”

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5月3日清晨,郑德荣安详地离开人世。(文章转载于求是网:http://)

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钟扬回归大地 种子回归科学

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种质资源库运行已经半年有余,最近,主任扎西次仁提出申请,计划带领自己的团队到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考察、学习。

也是在那里,有扎西次仁多年来跟随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一起在青藏高原收集的千万颗种子。种子安然无恙,导师钟扬的生命却定格在去年的9月25日,再也不会回来。

3月29日,中宣部追授这位艰苦援藏16年的植物学家为“时代楷模”。

种子方舟

扎西次仁和老师钟扬,其实是同龄人。1987年,他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西藏大学理学院任教,直至2013年。其间,他远赴挪威卑尔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回到西藏大学,便遇到了钟扬。

扎西次仁说,钟扬与西藏的缘分,是从上一辈援藏教师那里延续下来的。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吴千红1978~1980年曾作为援藏教师,任西藏师范学院(西藏大学前身)数理系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后来,正是吴千红把钟扬介绍给了西藏大学。

2000年后,钟扬与西藏大学开始了学科层面的合作。不过最初,钟扬并不是直接冲着种子去的。

223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更多的是教育。

钟扬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生物学发展靠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大批专家和人才。而在西藏这个学科基础非常薄弱的地方,要培养人才很慢很慢。

因此,在西藏大学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几乎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资源,不仅仅扶持生态科学的建设,更是帮助学校整体向更高的平台提升。

其间,他为西藏大学申请到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位长江特聘教授,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带出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去年,更是将生态学科带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此外,他还帮助西藏大学组织申请成为“211工程”大学。

扎西次仁特别提到,钟扬为了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分别为本学科以及全校的本科生作讲座;组织、成立了西藏大学高山植物爱好者协会,亲自参与协会的野外活动;他为全校教师举行过如何申请国家自然基金、如何培养硕士生的各种专题讲座;他还凭借一己之力在西藏大学召开有关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不断邀请国际学术权威开展交流活动……

只要是为培养人才,钟扬总是竭尽全力、事无巨细。尤其让扎西次仁印象深刻的是,在复旦读博期间,西藏大学新校区建成,钟扬团队有了自己崭新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备。办公室的使用频率并不是很高,扎西次仁又不放心把它交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给其他人,钟扬却毫不犹豫地把钥匙交给了年轻教师,让他带着本科生好好利用这些资源。正是因为钟扬的一句“没有人气不行”,这个办公室已经服务了四届本科生。

除了面对自己学校的学生、弟子,钟扬非常热衷科普这件事。他穿梭于各种科普活动现场,为新建的上海市自然博物馆提供标本,并参与写作500多块图文展板,撰写、翻译、审校10本科普著作……只要是有价值的科普活动,他甚至可以随叫随到,乐此不疲。

2015年,钟扬在上海突发脑溢血,住进了ICU病房。扎西次仁回忆说,钟扬常常全国各地奔波,每次来西藏一定带着工作,一次最长不会超过25天,全年可达三四十趟。这种常年高频率地在平原和高原来回切换的工作状态,对身体的损耗是不可逆转的。

作为科学家,钟扬非常清楚这一点。可就在那次重病的9个月后,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又出现在了西藏大学。

活着的每一天,他都用尽全力。明知不可为,却要为之。这就是学生、同事、朋友眼里的钟扬。

扎西次仁说:“很多人问我,钟扬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只有一个回答——‘种子精神’。给种子一点温度和水分,它会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土地里迸发出来,当它长成参天大树,它再将自己的种子播撒到其他的角落。”

种子传承

2013年,扎西次仁被借调到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之后3

627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一泓清泉映忠诚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有的人却能像流星一样,即使一瞬而过,也能发出耀眼的光,给人力量、令人感念。

7月29日,冒着酷暑,刚刚结束今年第二轮巡视工作的省委第三巡视组组员们带着鲜花,又一次来到他们组长的墓前,驻足肃立,鞠躬缅怀。两个月来,这座墓碑前,墓主曾经的同事、授过课的学员,甚至被巡视单位的干部接踵而至,一次次地把墓前新长出的青草踏平……

斯人虽逝,风范长存。故事的主人,是5月底离世、用模范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崇高追求和坚定信念的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李泉新。

这是一位把对党的忠诚融入血液的共产党员。他身上闪烁的精神光芒,契合了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谆谆教诲;他在工作中谱写的华彩乐章,呼应了“必须加强党内监督,使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铿锵宣言。

这是一位用生命书写担当和守护纪律的巡视干部。他带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作事业的无限热爱,一身正气,敢于较真碰硬,善于求实创新,坚持从严要求,甘于无私奉献,用模范行动映照出属于巡视队伍的时代光华。

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迎难而上勇担当——“作为巡视干部,对党忠诚,首要就是能够担当负责,敢于较真碰硬。”

巡视是实施党内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方式。巡视工作虽闻不到炮火硝烟,看不见刀光剑影,但与腐败分子和丑恶势力的斗争却十分尖锐复杂。

去年3月,李泉新率省委第三巡视组进驻部分县(区),收到很多关于某镇镇村干部私吞村民征地款的问题反映。他了解到,村民因此多年上访,当地却一直未能对这些问题立案调查。

原因到底在哪?李泉新立即组织巡视了解,发现背后存在权钱交易、准黑恶势力干预等问题。他把巡视组初步掌握的问题线索交给当地纪检监察机关:“这个案子要快查快结,尽早给群众一个满意答复。”

受领任务后,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很快介入。不料,阻力来得同样很快。纪律审查人员陆续收到威胁短信:“都在一个区里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差不多得了。”

短信的事很快传到李泉新耳中,他敏锐地意识到,有人威胁,恰恰证明有问题在包袱里还没“抖”出来。这场斗争的激烈程度,比之前预料的要严重。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会使群众不满,而且会影响党的形象。

“没有不能揭的黑,没有不敢碰的恶。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坚决完成省委交给的重任。”面对躲在暗处的压力和阻力,李泉新毅然选择迎难而上。他告诉纪律审查人

031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厅长因受贿罪被判刑。此案中还有没有可挖掘的线索?李泉新决定顺藤摸瓜,找寻蛛丝马迹。这时,组里不少同志认为,此案检察机关已结案,没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很有可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李泉新相信自己的判断,他迅速集中力量进行攻坚,最终发现了一批未被发现的有价值的线索,确定了一批新的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事后,组里的同志都兴奋地说:“‘老矿’有挖头。”

去年12月,省委第三巡视组在省直某单位巡视期间,有信访举报称该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混乱,但从被巡视单位账面上又看不出问题。在个别谈话中,有人提及这笔专项资金大部分下拨给了基层单位。李泉新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立即召集全组人员进行分析研判,寻找突破方向,决定由组里的副厅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重点县(市、区)找分管的县领导和具体承办单位有关人员谈话了解,查核资料。最终,巡视组找准了该单位问题的“牛鼻子”“腰眼子”,核实了被巡视单位存在资金监管不严、业务管理混乱、利用公款送节礼等问题线索。

“打一仗,就要进一步。”每轮巡视过后,李泉新都要召开组务会,集思广益,总结工作和经验。他要求每名组员结合情况谈体会、讲问题、提建议,由组领导点评,会后还要形成巡视工作改进方案,实现在实践中探索、在工作中进步。此举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提高了全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组员们都对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记忆犹新。葛春瑜记得: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每次分析讨论“案”情,李泉新都全身心地进入工作状态,思维敏锐,分析问题透彻,往往能切中要害……有一次,李泉新皱着眉头说:“‘泉新工作法’现在不灵了,他们有所防备了。”顿了顿,他又笑着来一句“不过,我又有新办法了。”把大家逗得大笑。

组员李思远记得:巡视期间,大家都期待着每周开例会的时间,这是观点碰撞、相互学习的好机会,因为李组长鼓励大家“谁的意见好,就按谁的意见办”。每次例会上,都能看到无论职位高低、资历深浅,大家畅所欲言、你争我辩的动人场景。

在李泉新这个“主心骨”的带领下,省委第三巡视组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自2014年至今年4月,完成了省委交给的8轮巡视任务,先后巡视了26个单位,发现问题线索934个,其中涉及厅级干部问题线索89个、县处级干部问题线索333个。

守纪如铁严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组是监督别人的,千万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执纪者先守纪,律人者先律己。在巡视中,李泉新坚持守住自身干净的行为底线,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做到保持定力、防意如城。

按照规定准备好的套间不要,转头住进标准间;看到菜品超标,立即要求撤下去;被巡视单位来人陪餐,他毫不犹豫请人离开……类似情景,跟着李泉新参加过多轮巡视的唐志勇见过太多。每轮巡视,李泉新都反复告诫组员:“打铁还需自身

435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委第三巡视组所巡视地方的一名区委书记,被人举报涉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通过调查了解,这名区委书记在干部群众中口碑较好,所有决策合理合规,个人没有涉嫌贪腐,但存在急躁、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对此,李泉新既肯定他的成绩,又一针见血指出问题,还结合自身实际教方法、传经验。事后,这名干部动情地说:“组织帮我卸掉了思想包袱,我一定会继续甩开膀子干。”

由于曾长期从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看到不少领导干部由好同志沦为阶下囚,李泉新深感惋惜。他利用巡视发现的问题和各级查处的违纪案件,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和纪律内容的普及,致力唤醒大家的纪律和规矩意识。

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省委党校,在省直机关,在市里,至今都流传着李泉新“一堂课讲下来3个小时不上厕所、听众陶醉其中舍不得中途离场”的佳话。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上万名党员干部聆听过他的警示教育课。学员们都反映,他的课平实、幽默,有感召力、接地气,“全是满满的正能量,大家都打满分。”

今年3月10日,李泉新从赣州赶往南昌参加省委对巡视组考核的动员会途中身体不适,12日住进了医院。想到这轮巡视刚进驻,有许多事情需要布置安排,李泉新第二天便坚决要求出院,并不顾医生强烈反对和家人含泪劝说,拔掉针头,在医院劝阻住院患者外出告知书上签下名字后,带着药坐了4个多小时长途车,连夜赶到在赣州的江西理工大学。

“周日晚上碰头是惯例,我不能坏了规矩。”组员们记得他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赶到时说的话,还记得当晚组长脸色发青、双手发烫,只是勉强吃了几口饭。

爱人知道他放不下工作,想跟随到赣州照料,但他说:“外出巡视是工作,带着家属在身边,影响多不好,扛一扛就过去了!”接连3天,他一边打点滴,一边布置工作、调阅材料、找人谈话,天天忙到凌晨。直到巡视进驻工作步入正轨,在领导的“命令”下,他才回南昌复查。上车前,他还指着校园电子显示屏交代校领导:“要每天滚动播放巡视进驻的有关情况,让广大师生知晓。”

即使是在治病期间,李泉新也是一边输着液,一边用手机短信与组里的同志沟通工作。5月29日,病逝的前两天,他还发短信叮嘱道:“问题线索要了解印证清楚,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纪律为准绳……你们要张弛有度,注意休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到底是什么在支撑他如此砥砺前行?组员李思远对记者回忆起一次散步时,李泉新曾动情地对他说:“士为知己者死。党培养了我们,我们要懂得感恩,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

李泉新去世后,同志们送来的一副挽联上写道:“一泓清泉润真情,半弯新月照英魂。”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优秀巡视干部的真实写照。

839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群众眼里的“羊书记”

——追记贵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

贵州省晴隆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核心区域,大山上遍布石漠,土地破碎。雨水一来,又将薄薄的土壤冲走露出岩石。人们在这块异常贫瘠的土地上耕种着,贫困如影随形。

已故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在晴隆工作期间,认准了发展种草养羊产业来破解石漠化严重、贫困面大两大困局,带领晴隆县探寻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并举的产业新模式,被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羊书记”“羊专家”。

深入调研学习:自己成“羊行家”

20多年前,晴隆就开始探索种草养羊扶贫的路子,在羊的育种、繁殖、经营上取得成效,一批养羊户走上致富路,逐渐形成了发展山地畜牧业的“晴隆模式”。

“晴隆多山少地,发展山地畜牧业得天独厚,‘晴隆模式’能不能全面铺开,成为兼顾解决石漠化和贫困问题的产业?”2010年初,姜仕坤刚到任晴隆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时,提出设想。

最初的“晴隆模式”就是借助扶贫项目,县草地畜牧中心把母羊“借”给农户养,产出的羊羔归农户所有。此模式的优势是,养羊户没本钱也可以养羊,减轻了经济负担。但由于羊产权不明晰,现有经验只是扶持了一批养羊大户,散户受益面不大,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很多养羊户觉得是在为“公家”养羊,发展动力不足。

“晴隆模式”的创始人、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张大权说:“一些散户责任心不够强,一些母羊生病没发现、没及时医治而死亡,导致国家和农户‘两头损失’。”

姜仕坤不断下村调研,直奔农户的羊圈,了解养羊户有什么具体困难、哪个季节羊群最容易发病……

姜仕坤隔三岔五找张大权沟通,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种草养羊,就在姜仕坤病逝前几天深夜,还打电话向张大权询问细节。

茶马镇镇长田志敬曾在大田乡分管种草养羊,姜仕坤常向他取经。姜仕坤对他说:“你是真正抓这个产业的实践者,跟农户最贴近,最清楚农民担忧什么、想要什么,你的意见很重要。”

姜仕坤的办公室和宿舍里堆放了许多种草养羊的书、资料,还有几大本笔记、摘录和思考。

“姜书记把专业知识都消化了,是个行家了。”张大权说。着眼脱贫效应:农民成“羊主人”

经过深入细致调研后,姜仕坤对当地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养羊的根基只有放在散户上,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脱贫致富的效应。”

姜仕坤对传统的“晴隆模式”进行升级,打破以前借羊给农户养的模式。由县里为农户提供低息小额贷款,让农民自己购买种羊养殖,再由县草地中心提供技术指导。此外,每年预算

243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全村700多户中有310户种草,当年共收草3010万斤,收入600多万元,种草村民年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有的人家种草年收入达十几万元。“刚开始动员大家种草挺难,才一年,不用动员很多人就去种了。”村委会主任邓吉龙说。

2013年初到2015年底,晴隆县人工种草由20万亩发展到48万亩,晴隆的山头被点缀得碧绿青翠。可喜的是,随着草场面积的扩大,晴隆石漠化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2年初至2015年底,晴隆县的贫困人口从16.19万人减少到7.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2.2%降至25.1%,种草养羊产业所做贡献超过50%,已成为晴隆脱贫攻坚第一大产业。

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料

张进同志事迹简介

张进,男,汉族,重庆巴南人,1965年4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6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

2004年张进担任重庆前卫仪表厂厂长以来,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家里的事来干”,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国有企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12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前卫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2倍,利润总额增长20多倍,走出了一条具有前卫特色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他秉承“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前卫军工精神,是出了名的“铁汉”。2005年,在接到某重点型号军品紧急订货任务,要求三年完成500套产品后,他向军方立下军令状,最终提前半年完成任务。2009年,为完成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达的演练任务,他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坚守一线,靠前指挥,践行了一个船舶军工人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多年来,张进通过借力借势、多元合作,将原来产品单一的前卫厂打造成集军品、燃气计量、水务计量、风电控制系统、海洋石油装备、高压电能计量、IT配套的七大产业群,进一步壮大了公司实力。张进对待工作、对待职工温暖如火,但对待自己却近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篇4

教书有路心为径。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揣摩,李维老师始终坚信这一点。她认为讲台就是舞台,站在讲台上的她总是充满激情,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李维老师始终关注弱势群体,对于班级里学习较差的学生,她从不放弃――课堂上她注意将简单的问题抛给差一点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她注意挖掘这些学生身上其他方面的才华,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作为班主任,李维老师认为,班级的管理需要讲究科学性,真正优秀的班主任是要把自己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于是,她在班级实行“三省六部”制的考核办法,全班由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组成“三省”,进行总体考核,下设六个小组,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六个小组长,小组长抽签决定各组组员,建立小组后,全班各项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这样班级就形成了“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组员”的管理锁链,大大调动了班级同学的积极性,更增强了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在学生眼中,李维老师是开朗的,乐观的,幽默的,她的课总是那样精彩;她对学生永远是那样关爱;他们很少能在老师眼中看到忧愁和焦虑,他们也因此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用李维老师自己的话说,教育工作应该是最纯净的工作,教师绝不应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到工作中去,学生的快乐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篇5

有一种职业虽清贫但高尚,有一种工作虽默默但充实,这便是人民教师 2013年,刚迈出校门的我,毅然迈进了小学的大门,从此,便与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三尺讲台,一支三寸粉笔,注定了我一生的耕耘,我人生的航船便在这三尺讲台上启航。

几载春秋,虽没有骄人瞩目的成就,但问心无愧人师,虽不般说桃李满天下,但看着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而心满意足。任时光流逝我仍无悔的坚持,平凡的岗位上,有心酸的泪水,那是前进的流水泛起的波澜,有胜利的微笑,那是品味了苦涩才享受的甘甜。

刚刚步入工作的时候,对于教学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乡镇组织新教师的培训学习,对新教师从生活和工作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在教学中,我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要继承和发扬老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习他们教书育人、治学严谨的教风。

刚参加工作的那年,我便接下了三个班的英语教学,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当时这班班风差,成绩差,后进生多极难管理。有人善意劝告,不要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接不接?我犹豫了,我能行吗?当然扪心自问时,清醒的时候想起哲人说过这样的话当命运给我们一个酸柠檬时,我们要想办法把他变成柠檬汁。于是,我暗下决心无论多苦多难,我要尽力做好,从此我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每天一句鼓励的话,每节一个善意的提醒,每周一个小目标,一条条引导,一点点启发,慢慢而稳定的前行,面对那些调皮不受约束却有号召力的学生,我深深明白:春风化雨远比棍棒交加有效的多。

自任教以来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我一直秉承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英语语言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热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当人梯,当好人梯,是我的天职,我爱教育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全面细心的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家庭背景,身体状况,只有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到学生身上,在他们心田播下爱的种子,只有以情服人,以情动人,才会顺利的期待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我们班许畅,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生活十分困难,于是,为了不让孩子退学,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我尽量从经济上资助,并一次次帮孩子申请助学金,鼓励同学们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都要关心她,帮助他,当看到孩子终于不再忧郁绽开了笑脸,当看到他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我更加感到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职责和价值。

提高自身素质是做好教师的基本条件,自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没有满足于自己的知识能力。因为我深知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瞬间更新,自己不进步,不进取,如何教出学生,教出人才。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如果不能完善的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个学生尊敬和信服的合格老师。为了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为了用知识的源泉去浇灌那些渴求的心灵田园我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积累各种收获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

无私奉献是一个优秀老师的基本素质,我之所以兢兢业业,之所以辛勤耕耘,是因为深知奉献的价值,记得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教育事业就是叶的事业,每一名教师就是一片绿叶,孕育着祖国的花朵,看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我心中荡漾着说不出的喜悦。我虽是一抹不耀眼的绿,但我却成就着花的绚丽,果的辉煌。

送走一届届学生,克服了种种困难,忙完了一个个充实而神圣的日子,取得了一次次的好成绩,这一切都是靠我精神的支点—无私奉献,教书育人。我的工作平凡而普通,我的事业光荣而伟大。我的人生坐标,将永远定格在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中。那力求进取,充满激情的心灵里。

文明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篇6

樊村镇初级中学

2016年9月1日

我叫樊伟力,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初中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本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在教学实践中,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教学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把德育教育与智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上、生活上多方面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到即教书又育人。在工作上从不挑肥拣瘦,更不拈轻怕重,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团结同志,服从领导,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本人有着非常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牢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熟练地掌握物理教学大纲和物理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方法,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在教学中,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尽快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与新课程标准相关知识,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尤其是注重对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工作中,能够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备课、授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等教育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传授准确完整,教学评价准确生动,教法灵活,教态自然,演示熟练,图示准确,重点突出,能深入浅出地分析难点、疑点,当堂问题当堂解决,教学效果好,深得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在物理教师中有较高的知名度。

本人一贯工作积极、勤奋、踏实、不求名利,从不迟到、早退,从没因私事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出满勤、干满点,一心扑在教学上,饭间、课外活动、晚自习、经常到教室辅导学生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劳方能结硕果。

一、在教学方面:务实苦干,成绩显著

我所从教的学校是一个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家庭比较困难,所以我力求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争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做到“堂堂清”,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我经常工作到深夜,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念、或备课、批改作业、或总结反思,还经常到学生寝室查看学生就寝情况,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因为我教材熟、方法新、讲解清楚、重点突出、语言幽默、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所以教学效果显著,年年取得优异的成绩,多次得到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深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

二、班级管理,严爱相济,治班有方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在我们的班级,每一名学生都在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关爱每一学生的成长,在我眼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视同仁,鼓励每一个学生要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无论现在基础如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座右铭,时刻提醒我,要关爱每一个学生。我班有个学生叫冯亚辉,人很聪明,但又持才傲物,考虑问题偏激,爱与其他科任教师顶牛,而且纪律性较差,其心理素质象个小学生,对他除了在学习上、纪律上严格要求外,生活上更加爱护。一天晚自习下课后,天下着雨,他说肚子痛、恶心,身上又没钱,要回家看病,我就对他说,天这么晚了,回家也找不到医生,我带你去卫生院吧。当我把他带到卫生院看完病后,平时那么没有礼貌的他面带笑容感激地说:谢谢老师!并深深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从此以后,冯亚辉尊敬老师了,学习努力了。从这件小事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这就是所谓的感情投资吧!十几年来我给张晓阳等几十名生病的学生端水端饭;给贫困的、丢钱的学生捐过钱;给住校的学生烧过洗脚水等等。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学校的温暖,老师象家长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师生关系更和谐、更融洽了。班级的学风更浓了,班风更正了,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校、镇级优秀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中,我积极创设优化的管理情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一个个自我教育者,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完善。我建议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安排一天的计划,每天晚上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我的学习提高了没有?我的思想提高多少?我的身体素质提高没有?”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我建议学生把班上每一项工作都责任到人,承包到人,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等等。

三、积极探索,善于总结,硕果累累 多年来一直从事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必然会让人产生思维惰性,凭老经验教学。为了克服这一毛病,我就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学习基本的教育理论、校本教研的相关知识、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现在开始初步尝试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力争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教学效果较好。连续几年来我班升学率全校第一,我也多次荣获“宜阳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上一篇:两道选择题的启示下一篇:南安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