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施工标准工法

2024-10-12

台背回填施工标准工法(通用6篇)

台背回填施工标准工法 篇1

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105-1996)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大型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

施工准备     2.l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砂、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它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动碾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2.1.3  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并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表1.8的规定的盐渍土则可以使用。

2.1.4  主要机具:

2.1.4.1  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2.1.4.2  碾压机械有: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2.1.4.3  一般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2m钢尺、20号铅丝、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2.2.3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1m钉上水平桩橛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2.2.4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 → 检验土质 → 分层铺土 → 分层碾压密实 → 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3.1  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3.2  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3  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表1-8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表1-8 压  实  机  具 每层铺土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遍)平          碾 羊    足    碾 振  动  平  碾 蛙式  柴油式  打夯机 200~300 200~350 600~1500 200~250 6~8 8~16 6~8 3~4     3.4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  碾:2km/h    羊足碾:3kW/h     振动碾:2km/h     3.5  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重叠0.5~l.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3.6  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

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3.7  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3.8  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9  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

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3.10  雨、冬期施工:

3.10.1  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3.10.2  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3.10.3  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0.4  冬期填方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

距离边坡表层1m以内不得用冻土填筑;

填方上层应用未冻、不冻胀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10.5  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填方高度不受限制;

平均温度在-5℃以下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表1-9的规定。但用石块和不含冰块的砂土(不包括粉砂)、碎石类土填筑时,可不受表内填方高度的限制。

冬期填方高度限制                      表1-9平均气温(℃)填方高度(m)-5~-10-11~-15-16~-20 4.5 3.5 2.5     3.10.6  冬期回填土方,每层铺筑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填方总体积的15%;

其粒径不得大于150mm。铺冻土块要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回填土方的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ffff或已填方土层受冻。并且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

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4.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l-10。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                    表1-10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0,-50 2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5.1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极、标准水准点及龙门板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2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但大型地坪不受限制。

5.3  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个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

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实。

6.4  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且对填方密实度要求较高时,应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沟、护坡桩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6.5  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要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

6.6  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6.7  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地基处理记录。

7.2  地基钎探记录。

7.3  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  回填土的试验报告。

台背回填施工标准工法 篇2

桥头跳车问题一直是高等级公路中常见的病害,它直接影响行车速度,也影响了行车的舒适与安全。桥头跳车的问题涉及到路堤沉降、台背回填、桥台类型、接缝、桥头搭板、路面以及施工方法等众多因素。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刚性结构物桥台与路堤直接处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差异,这种情况在高填土段桥头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控制高填方段桥头的沉降变形,才能保证公路交通安全和高速运营。

2 桥头跳车的原因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是路堤与桥台衔接处结构的沉降差。影响桥头差异沉降的因素很多,既有台后填料的内在因素,也有工程质量、设计不周、施工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

2.1 台后填料的内在因素引起桥头跳车

台背填料一般为砂砾与土,属于三相体,存在空隙,施工中的任何措施都不能将填料颗粒间的空隙完全消除,在材料自重及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孔隙率逐渐降低,台背填料在一定期限内产生压缩沉降。工程实践表明,压缩沉降主要决定于填料性质、施工条件及台前、台背防护工程的设置情况。一般透水性好的土及级配较好的砂砾材料,其压缩沉降小;施工符合工序、压实符合要求、压缩变形小,台前、台背设置有挡土墙、护面墙等防护构造物时,其压缩沉降也较小。

2.2 工程质量及施工管理不完善引起的桥头跳车

1)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对于软弱地基上的桥梁、涵洞等构造物,在设计中一般要求先填筑路基,然后再开挖修建构造物,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受工期的限制,更多的则是先修桥梁、涵洞等构造物,再进行台背填筑,这样势必造成路堤的沉降量大,桥涵沉降量小;同时在填筑路堤时,在接近台背的地方由于受作业面局限,又不能使构造物受损,大型机械无法碾压,这样客观上造成了桥涵台背填筑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必然出现较大的工后沉降差异,从而导致桥头跳车。2)桥头路堤基底处理不彻底,路基沉陷的影响。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较高,且多数为软土。由于软土一般都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和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软土上填筑路基极易产生沉降(包括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同时,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其他地段大,在车辆荷载及高填路基产生的应力影响下,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更易引起地基沉降,特别是工后沉降较大。3)桥梁通常作为控制性工程优先施工,路基工程一般是桥梁建成后施工,路桥过渡段集中填筑,几乎没有静置沉降和趋于稳定的时间,导致运行后的初期沉降变形较大。4)桥头排水集中,造成排水不畅及填土流失。施工时对桥梁与路面接缝的处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通车后接缝损坏,加之桥梁段纵坡较大,以利于排水,雨水会沿着缝隙渗透,渗水对桥台一般不会产生破坏作用,但对台背填料易产生侵蚀和软化,特别对填方体压实不够,易产生侵蚀和软化,降低台背整体强度,导致填方体变形。在外部车辆荷载冲击作用下,必然会造成桥头路基沉陷。

3 台背处置

桥头刚柔过渡段的设计和施工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桥梁施工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国内高速公路的不断修建,我们在桥梁桥头刚柔过渡段的设计和施工已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桥头跳车的通病也已达到了有效的控制。我公司在山西省大同—右卫高速公路桥梁台背回填处理时就应用了钻孔灌浆的施工方案,在工程实践中掌握了其施工技术,对之进行总结形成了本工法。

4 施工工艺

4.1 布孔

在桥梁搭板范围内,第一排注浆孔距台背0.5 m,最外一排注浆孔距搭板外缘0.5 m,在中央分隔带一侧注浆孔距分隔带1.0 m;沿线路纵向每排注浆孔的间距为1.5 m,横向孔距:在行车道、超车道一侧孔距为1.2 m,硬路肩一侧孔距为1.5 m;若构造物为斜交,应视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注浆孔。

4.2 孔深

每排孔深为台背回填厚度(路床顶面至原地面)。

4.3 压浆技术要求

注浆施工设备采用SYB50/50液压机注浆或HB-80型注浆机注浆,泵压控制在0.2 m~0.5 m之间,流量为20 L/min~50 L/min,水灰比为0.5~0.6,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不掺外加剂,为水泥净浆。

4.4 施工技术要求

1)注浆孔必须采用干钻成孔,除非钻遇路基结构层或大块石头等障碍物确实无法钻进时,才可以加少量水湿润,平常严禁清水钻孔,成孔后为防止雨水灌入,必须采用有效方法封孔或及时进行压浆;孔径需确保注浆管的放置。

2)灌浆时必须一次性将灌浆管放置到设计深度,从下而上进行注浆,砂性土注浆压力达到0.2 MPa,粘性土注浆压力达到0.5 MPa,方可终止注浆。

3)冒浆处理:在注浆过程中,水泥浆液沿土体孔隙往上串流冒出地面,称为地表冒浆。地表冒浆处理时必须耐心细致,有时可能要多次反复处理;一般是在冒浆处用碎棉絮、麻絮或速凝水泥封堵,若封堵无效,则可采用降压、改变水灰比或孔隙灌浓水泥浆等办法进行处理。

4)串浆:在注浆过程中,水泥浆液从注浆孔内流出的现象叫串浆。发生串浆的原因是在地层中孔隙、裂缝较多,压力较高时,相互串联造成串浆通路。处理的办法有:a.适当延长相邻孔之间的注浆间隔时间;b.串浆孔和注浆孔同时进行压浆;c.封堵串浆孔。

5 注浆加固台背原理

注浆法通过钻孔和利用注浆设备,运用液压原理,通过注浆管将浆液分层均匀地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排出土颗粒间裂隙中的水分和空气,并占据土颗粒间的空间,使路基孔隙比减少,强度提高。经过一段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颗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能高和化学稳定性好的结合体,从而达到加固路基的目的。

注浆的机理主要有渗入性注浆、劈裂注浆和压密注浆三种。注浆法加固台背填土是以渗入性注浆为主,利用注浆设备将配制好的水泥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台背填料,浆液在压力作用下渗入填土的孔隙中,与土体的土粒骨架产生固化反应,使台背填土的密实度进一步提高,减少填土与桥台之间的刚度差,消除因台背填土的沉降而产生桥头跳车的现象。

注浆压力和浆液浓度是保证注浆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填料和形态的路基,采用的注浆压力也不同,注浆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路基的密实度、强度及初始应力。注浆用的浆液,以水泥为主体,根据工程需要适当配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和附加剂(速凝剂、早强剂、悬溶剂等)。

6 工程实例

我公司承建的山西省大同—右卫段高速公路杨树湾大桥、南梁沟大桥和五旗大桥台背处理就采用了注浆处理方案。

三座桥台背高均在10 m~13 m之间,台后填土设计用渗水性土回填,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和填料以及工期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后期用重型动力触探仪进行台背检测时,发现台背填料回弹模量均在26 k Pa~34 k Pa之间;经为期40 d的注浆处理后,再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大呼中心试验室检测,三个台背回填实测回弹模量最小值E都大于设计回弹模量E(35 k Pa)。

参考文献

台背回填施工标准工法 篇3

【关键词】台背回填 质量控制

1、引言

高速公路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高速公路的质量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多年来,桥头跳车现象普便存在,严重影响高速公路行车的舒适度,如何解决桥头跳车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跳车现象一般发生在桥涵台背、挡墙背及路基范围内的结构物台背,那么如何控制台背回填质量,尽可能减少台背的沉降是从施工方面控制减少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现象的办法之一,本文重点介绍如何从施工中控制台背回填质量,减少台背沉降。浅薄之见,仅供参考。

2、台背回填的不均匀沉降形成的原因和构成分析

2.1构造物刚度差异

构造物刚度不同是形成差异沉降的基本原因。路基属于柔性结构,它在施工过程中和使用后会不断的发生变形和产生较大沉降。桥涵属整体刚性结构,基本上认为是不可压缩的。

2.2地基、地质情况的差异

桥涵设计时对地基的地质研究比较仔细,往往是将桥涵基础置于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沉降量比较小,而路基设计对地基、地质情况是参考桥涵的地质柱状图推断的,往往有差异。

2.3台背填料压实质量问题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众所周知,施工质量问题在台背位置更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台背填筑一般在构造物完工后方可进行,作业面小,施工困难、繁琐,填方体的材料、长度、层厚和压实度难以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且目前缺少有效的压实施工机具。

3、台背回填的沉降规律

3.1其产生的范围与涵台背填土高度有关,一般在后台5米左右范围内,对于大、中桥而言,往往在10米或更大的范围内。

3.2时间方面,一般在通车后2-3年内产生。

3.3不均匀沉降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过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难把握路面层施工时间。

4、台背回填沉陷的危害

4.1对桥涵、构造物的工作状况和使用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养护费用增加,并降低了公路使用性能。

4.2增加行车的风险,降低通行能力,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影响车速,此外由于车辆频繁在台背处加速减速,必然增加车辆能耗和废气的排放,这一点在城市中尤其应予以重视。

5、台背回填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考虑到台背沉降是多种因素和条件形成的,所以对它的防治应从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相应的措施,但在施工过程中,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基底的控制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底部的质量没有控制好,就会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施工质量,要避免台背回填的不均匀沉降,首先要从地基处理着手。

5.1.1基底清淤必须彻底,严禁有杂物、浮土、腐殖土等存在。

5.1.2基底范围内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其稳定时,应在基底顶面或其它适当的位置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或换填不易风化的片石、块石、砂砾等透水性材料,防止积水浸泡基底。

5.1.3基底土必须密实,若基底为耕地或土质松散时,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一般不得低于90%。

5.1.4水田、湖塘等地段的基底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掺灰及其它土加固措施进行处理。对软土、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等适用于各自特点的特殊地基处理方法治理,如采取换土,强夯、固结、轻质路堤和粉喷等方法以发改善地基、提高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

5.1.5对软土地基,由于现行地基处理方法一般未考虑到台背的过渡,往往构造物的处理与路基的分开,从而导致沉降无法避免。建议:在有基底处理时,适当加大涵台背基础处理的范围,适当将处理措施变化的位置往填土路基内部放,最好有大于5米的距离。

5.1.6做好桥涵台背路基的排水工作,避免路基水流对基底的浸泡和冲刷。

5.2台背回填的厚度控制

回填厚度与压实机具有关,一般采用不同的压实厚度,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的厚度不宜超过15cm;用18-20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的厚度不宜超过20cm。当台背路基压实作业面狭小,作业空间受到限制时,为了保证不损坏构造物,大型机械不能使用,必须选择小型振动压路机和振动夯实机相结合进行压实,压实厚度不宜超过15cm,层层压实。

5.3台背回填的填筑的范围控制

台背回填的范围直接影响台背填料的刚度和变形的平稳过渡,范围太长,成本增加,范围太短,达不到过渡的要求,其填筑范围应从三方面进行控制,第一,要有足够的长度实现过渡段的技术要求;第二,要从施工作业的方便、压路机的压实宽度进行控制;第三,要控制好台背填土与已填路堤的良好结合所需长度。在多年的实践摸索,现有可以参考的经济尺寸是,填料要求级配得当,沿纵向的填筑长度在基底处不少于2米(便于机具碾压),以2米为基准,对于台背填土与路基原状土相接处采用1:1的坡度相接,对于路基土为回填土部分采用1:1.5坡相接。为确保良好结合,一般采用挖台阶形式与路堤相接,每级台阶高度不得大于60cm。

5.4台背回填的填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台背回填的填筑材料质量的优劣是沉降发生大小的内因,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对于非片石或非砂砾石的回填材料,要求用料粒径为5-10cm的匀细材料,填筑过程按每15-20cm的内分層填筑压实;对于片石回填材料,选料应为坚硬不易风化的材料,要采用人工手摆片石,使片石之间互相嵌补,大片石尽量帖近层底并大面向下,片石间缝隙和孔洞应用石屑和砂性填料填充,可每隔一米左右采用水力充填砂砾石的方法填充材料,而后碾压或强夯。手摆片石严禁抛填施工,对于砂砾石填料,一要对材料的粒径级配严格要求,二是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严禁含泥多的材料进场,夯实时以机械碾压配合灌水法综合施工。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透水性好易压实、固结完成快、后期压缩变形小的砂性土和砂砾土,也可使用改善土、加固土、碎石土和轻质填料等。

在高填方的拱涵及涵洞与侧墙相接部位,应尽量使用内摩擦较大的填料进行填筑,而且施工时应注意填料土压的平衡,尽量减少回填土的单向推力,不得发生偏压,以免造成工程事故,这对于管涵、轻型桥台等尤为重要。

总之,不同的填筑材料有各自的特性,填筑时要正确选择,因地制宜,保证填筑材料的质量。

5.5台背回填压实质量的控制

台背回填的压实质理是影响台背沉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排洪和通车净高的影响,台背路基填方一般比较高,工程量相当大,但是施工工作面狭窄,大型填筑及压路机械难以展开。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发挥大型机械的使用,并且在施工中大型机械受场地限制时可采用横向碾压,对于大型机械不能靠近台背时,可采用小型压路机,如手扶振动压路机,冲击夯等,但要确保不留有死角区。

6、提高认识,强化施工管理

台背回填施工管理是确保台背回填施工质量的关键,在施工中应成立专业的施工队伍,采用专业设备,使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材料,并安排专门的质检人员及试验人员进行施工及质量的控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分工序检查验收,分层验收,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必须检验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时时把质量放在首位,让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7、结束语: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分头把关,严格按照行业规范标准,结合工程实际,严格履行各自职责,相信这一顽疾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根治。

台背回填施工标准工法 篇4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  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  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  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3.2  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  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5  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6  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l选用。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                      表2-1

项次

夯具的种类

重量(kg)

虚铺厚度(mm)

备    注

木  夯

40~80

200~250

人力打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

轻型夯实工具

?200~250

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压路机

机重6~10t

200~300

双    轮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7  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8  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3.9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y鉴定,一般为0.93~0.95;也可按照表2-2的规定执行。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                      表2-2

项次

土料种类

灰土最小质量密度(g/cm3)

1 2 3

轻亚粘土 亚 粘 土 粘    土

1.55 1.50 1.45

3.10  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11  雨、冬期施工:

3.11.1  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

3.11.2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3.11.3  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并且要有冬施方案。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l  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  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  基本项目

4.2.1  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4.2.2  留槎和接槎。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3。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                      表2-3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  验  方  法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15 15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5.1  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  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5.3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5.4  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密实度末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  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6.3  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夯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6.4  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5  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6.6  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  地基钎探记录。

7.3  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台背回填施工标准工法 篇5

2六、墙面抹灰工程施工工艺

一、施工工艺

(一)室内抹灰操作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湿润→找规矩、做灰饼、冲筋→做护角→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窗台、墙裙或踢脚板→抹面层灰→清理、养护。

(二)、室内抹灰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湿润

1)宜检查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填嵌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合处以及电线管、消火栓箱、配电箱背后钉好钢板网,接线盒固定堵严,并检查接线盒位置的高低。

2)清扫基层上浮灰污物和油渍等。

3)对于表面光滑的基体应进行毛化处理,混凝土表面应凿毛或在面洒水润湿后涂刷界面剂(可采用1:1水泥浆加适量胶粘剂)。

4)砖砌体墙面应充分湿润,使渗水深度达到8~l0mm,抹灰时墙面不显浮水。

2、找规矩、做灰饼、冲筋

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垂直,弹出基准线和墙裙、踢脚板线。

1)普通抹灰

a、托线板检查基体平整、垂直度,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抹灰厚度(最薄处一般不小于7mm)。

b、在墙的上角各做一个标准灰饼(用打底砂浆或1:3水泥砂浆),遇有门窗洞口垛角处要补做灰饼,大小50mm见方,厚度以墙面平整垂直度决定。

c、根据上面的两个灰饼用托线板或线坠挂垂线,做墙面下角两个标准灰饼(高低位置一般在踢脚线上口),厚度以垂线为准。

d、用钉子钉在灰饼左右墙缝,然后挂通线,并根据通线位置每隔1.2~1.5m上下加做若干个标准灰饼。

e、灰饼稍干后,在上下(或左右)灰饼之间抹上宽约50mm的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冲筋,用刮杠刮平,厚度与灰饼相平,稍干后可进行底层抹灰。

2)高级抹灰

a、将房间一面墙做基线,用方尺规方即可。

b、如房间面积较大,应在地上弹出十字线,作为墙角抹灰准线,在离墙角约l00mm左右,用线坠吊直,在墙上弹一立线,再按房间规方地线(十字线)及墙面平整程度向里反线,弹出墙角抹灰准线,并在准线上下两端排好通线后做标准灰饼并冲筋。

3、做护角

室内墙面、柱面的阳角和门洞口的阳角,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应用1:2水泥砂浆护角,护角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

1)将阳角用方尺规方,靠门窗框一边以框墙空隙为准,另一边以冲筋厚度为准,在地面划好基准线,根据抹灰层厚度粘稳靠尺板并用托线板吊垂直。

2)在靠尺板的另一边墙角分层抹护角的水泥砂浆,其外角与靠尺板外口平齐。

3)一侧抹好后把靠尺板移到该侧用卡子稳住,并吊垂线调直靠尺板,将护角另一面水泥砂浆分层抹好。

4)轻手取下靠尺板。待护角的棱角稍收水后,用钢皮抹子抹光、压实或用阳角抹子将护角捋顺直。

5)在阳角两侧分别留出护角宽度尺寸,将多余的砂浆以45。斜面切掉。

6)对于特殊用途房间的墙(柱)阳角部位,其护角可按设计要求在抹灰层中埋设金属护角线。高级抹灰的阳角处理,亦可在抹灰面层镶贴硬质pVC特制装饰护角条。

4、抹底层灰

底层的抹灰层强度不宜低于面层的抹灰层强度。水泥砂浆拌好后,应在初凝前用完,凡结硬砂浆不得继续使用。冲筋有一定的强度后,在两冲筋之间用力抹上底灰,用抹子压实搓毛。抹灰砂浆中使用掺和料应充分水化,防止影响粘结力。水泥砂浆抹灰每遍厚度宜为5~7mm,水泥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宜为7~9mm。严格控制各层抹灰厚度,防止一次抹灰过厚,致使干缩增大,造成空鼓、干裂等质量问题。

1)砖墙基层,墙面一般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抹底灰,抹完后用刮杠垂直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搓毛。

2)混凝土基层,宜先刷建筑胶素水泥浆一道,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抹底层灰。分层与冲筋赶平,并用刮杠刮平整,木抹子搓毛。

3)加气混凝土基层,应在湿润后刷界面剂,稍待片刻,抹水泥混合砂浆,刮杠刮平,木抹子搓毛,终凝后开始养护。

4)金属网基层,宜用麻刀灰或玻璃纤维丝灰打底,并将灰浆挤入基层孔内。

5)平整光滑的混凝土基层抹灰,、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5、抹中层灰

1)中层灰应在底层灰干至6~7成后进行,抹灰厚度稍高于冲筋。

2)中层灰做法基本与底层灰相同,加气混凝土中层灰宜用中砂。

3)砂浆抹平后,用刮杠按冲筋刮平,并用木抹子搓压,使表面平整密实。

4)在墙的阴角处用方尺上下核对方正,然后用阴角抹子上下拖动搓平,使室内四角方正。

6、抹窗台板、踢脚线或墙裙

1)窗台板采用1:3水泥砂浆抹底层,表面搓毛,隔1d后,刷素水泥浆一道,再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层。面层宜用原浆压光,上口成小圆角,下口要求平直,不得有毛刺,凝结后洒水养护不少于4d。

2)踢脚线或墙裙采用1:3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打底,l:2水泥砂浆抹面,厚度比墙面凸出5~8mm,并根据设计要求的高度弹出上口线,用八字靠尺靠在线上用铁抹子切齐并修整压光。

7、抹面层灰(罩面灰)从阴角开始,宜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在前面上灰,另一人紧跟在后面找平并用铁抹子压光。罩面时应由阴、阳角处开始,先竖向(或横向)薄薄刮一遍底,再横向(或竖向)抹第二遍。阴阳角处用阴阳角抹子捋光,墙面再用铁抹子压一遍,然后顺抹纹压光,并用毛刷蘸水将门窗等圆角处清理干净。采用水泥砂浆面层时,须将底子灰表面扫毛或划出纹道。面层应注意接槎,表面压光不得少于两遍,罩面后次日洒水养护。面层灰抹完后,要派专人把预留孔洞、配电箱、槽、盒周边50mm宽的砂浆刮平,并清除干净,用大毛刷蘸水沿周边刷水湿润,然后用砂浆把洞口、箱、盒、槽周边压抹平整、光滑。

8、清理、养护

抹灰工作完成后,应:1将粘在门窗框、墙面上的灰浆及落地灰及时清除、打扫干净。根据气温条件确定对抹灰面进行养护处理,防止砂浆产生干缩裂缝。

(三)、室外抹灰工程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湿润→找规矩、做灰饼、冲筋→抹底层灰→抹中层灰→弹分格线、嵌分格条→抹面层灰→起分格条、修整→做滴水线→养护

(四)、室外抹灰工程操作工艺

抹灰施工应先上部,后下部,先檐口,再墙面(包括门窗周围、窗台、阳台、雨蓬等)。大面积的外墙可分片同时施工。高层建筑垂直方向宜适当分段,如一次抹不完时,可在刚阳角交接处或分隔线处间断施工。

1、基层处理、湿润

基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混凝土墙面突出的地方要剔平刷净,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应先刷一道建筑胶溶液,并用l:3水泥砂浆分层补平;加气混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和缝隙处,宜先刷一道掺水泥重20%的建筑胶素水泥浆,再用水泥混合砂浆分层修补平整。

2、找规矩、做灰饼、冲筋

1)在墙面上部拉横线,做好上面两角灰饼,再用托线板按灰饼的厚度吊垂直线,做下边两角的灰饼。

2)分别在上部两角及下部两角灰饼间横挂小线,每隔1.2~

1.5m做出上下两排灰饼,然后冲筋。门窗口上沿、窗口及柱子均应拉通线,做好灰饼及相应的冲筋。

3)高层建筑可按一定层数划分一个施工段,垂直方向控制用经纬仪或用线坠吊垂线,水平方向拉通线同一般做法。

3、抹底层灰

宜采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打底,用刮杠垂直刮平,用木抹搓毛。

4、抹中层灰

中层灰宜采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分层与冲筋赶平,用刮杠垂直刮平,用木抹子搓毛。

5、弹分格线、嵌分格条

中层灰达6~7成干时,根据尺寸用粉线包弹出分格线。分格条使用前用水浸透,分格条两侧用粘稠水泥浆(宜掺建筑胶)与墙面抹成45°角,横平竖直,接头平直。当天不抹面的“隔夜条”,两侧素水泥浆与墙面抹成60°的斜面。

6、抹面层灰

抹面层灰前,应根据中层砂浆的干湿程度浇水湿润。面层抹灰厚度为5~8mm,应比分格条稍高。抹灰后,先用刮杠刮平,紧接着用木抹子搓平,再用钢抹子初步压一遍。稍干后,再用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搓磨出平整、粗糙均匀的表面。再用钢抹子由上往下顺抹,抹纹顺直,先压两遍,最后稍洒水压光。

7、起分格条、修整

按施工方案需取出分格条的,当面层灰抹好后即可起分格条,并用素水泥浆把分格缝勾平整。若采用“隔夜条”的罩面层,则必须待面层砂浆达到适当强度后方可起分格条。

8、做滴水线

外墙窗台、窗楣、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上面应做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或滴水槽。抹灰时先抹立面,后抹顶面,再抹底面。顶面应抹出流水坡度,底面外沿边应做出滴水线槽。滴水线槽的做法:在底面距边口20mm处粘贴分格条,分格条为l0mm~l0mm,成活后取掉即成;或用分格器将这部分砂浆挖掉,用钢抹子修整。

9、养护

面层抹光后视气候环境浇水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条件而定,一般不应小于7d。

(五)、梁、柱、阳台细部抹灰操作要点

1、压顶

压顶表面应平整光洁,棱角清晰,水平成线,抹灰前应拉水平线找齐,压顶表面流水坡向正确。

2、梁

1)找规矩:顺梁的方向弹出梁的中心线,根据弹好的线控制梁两侧面的抹灰厚度。

2)挂线:梁底面两侧挂水平线,水平线由梁头往下l0mm左右,视梁底水平高低情况,阳角规方,决定梁底抹灰厚度。

3)做灰饼:灰饼可做在梁的两侧,且保持在一个立面上。

4)抹灰:可采用反贴八字靠尺方法,先将靠尺板卡固在梁底面边口,抹梁的两个侧面;再在两侧面下口卡固八字靠尺,抹底面。其分层抹灰方法与抹混凝土顶棚相同。底侧面抹完,即用阳角抹子将阳角捋直压光。

3、方柱

1)弹线:独立的方柱,根据设计图样所标志的柱轴线,测量柱的几何尺寸和位置,在楼地面上弹出垂直两个方向中心线,放出抹灰后柱子的边线:成排的方柱,应先根据柱子的间距找出各柱中心线,并在柱子的四个立面上弹中心线。

2)做灰饼:在柱顶卡固短靠尺,用线坠往下垂吊,在四角距地坪和顶棚各150mm

左右做灰饼。成排方柱,距顶棚150mm左右做灰饼,再以此灰饼为准,垂直挂线做下外边角的灰饼,然后上下拉水平通线做所有柱子正面上下两端灰饼,每个柱子正面上下共做四块灰饼。

3)抹灰:先在侧面卡固八字靠尺、抹正反面,再把八字靠尺

卡固正、反面,抹两侧面,抹灰要用刮杠刮平,木抹子搓平,第二天抹面层压光。

4、圆柱

1)独立圆柱找规矩,先检查垂直度,找出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线,并在柱上弹纵横两个方向四条中心线,按四面中心线,在地面上弹出圆柱的外切四边线。根据外切四边线确定抹灰后圆柱的直径,接此尺寸制作圆柱的抹灰套板,套板根据柱的直径大小

按1/4或1/2圆周长制作,以方便施工操作为宜。

2)圆柱做灰饼,可根据地面上放好的线,在柱的四面中心线

处,先在下面做灰饼,然后挂线坠做柱上部四个灰饼。在上下灰饼挂线,中间每隔1.2m左右做几个灰饼,根据灰饼冲筋。

3)圆柱抹灰分层做法与方柱相同,用刮杠随抹随找圆,随时用抹灰圆形套板核对,抹底层灰用底层圆形套板,抹面层灰时,应用圆形套板沿柱上下滑动,将抹灰层压抹成圆形,上下滑磨顺平。

5、阳台

阳台抹灰要求各个阳台上下成垂直线,左右成水平线,进出

一致,各个细部统一,颜色一致。抹灰前应将混凝士基层清扫干净并用水冲洗,用钢丝刷子将基层刷到露出混凝士新槎。

阳台抹灰找规矩的方法:

1)由最上层阳台突出阳角及靠墙阴角往下挂垂线,找出上下各层阳台进出误差及左右垂直误差,以大多数阳台进出及左右边线为依据,误差小者可左右兼顾,误差大者应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各相邻阳台要拉水平通线,对于进出及高低差太大的应进行处理。

2)根据找好的规矩,确定各部位大致抹灰厚度,再逐层逐个找好规矩,做灰饼抹灰。

(六)、冬期抹灰施工要点

1、进行室内抹灰前,应将窗口封好,门窗口的边缝及脚手眼、孔洞等亦应堵好,施工洞口、运料口及楼梯间等处做好封闭保温。在进行室外施工前,应尽量利用外架搭设暖棚。

2、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3、用临时热源(如火炉)供热时,应当随时检查抹灰层的湿度,及时洒水湿润,防止发生裂纹。

4、抹灰工程所用的砂浆,应在正温度的室内或临时暖棚中拌制。砂浆使用时的温度,应在5℃以上。

5、砂浆抹灰层硬化初期不得受冻。抹灰工程完成后,在7d内室(棚)内温度不应低于5℃。

二、质量标准

(一)、一般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普通抹灰

高级抹灰

立面垂直度

43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3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阴阳角方正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分格和(缝)直线度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

43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注:l.普通抹灰,本表第3项阴角方正可不检查;

2.顶棚抹灰,本表第2项表面平整度可不检查。但应平顺。

三、成品保护

1、抹灰时应保护好铝合金门窗框的保护膜完整。

2、要保护好墙上的预埋件,电线盒、槽、水暖设备等预留孔洞不得抹死。

3、要注意保护好楼地面面层,不得在楼地面上直接拌灰。

四、安全环保措施

1、脚手架搭设必须牢固,脚手板铺设不应有空隙、探头板,挡架高度必须满足操作要求。脚手架不得搭设在门窗、暖气片、洗脸池等非承重的器物上。阳台通廊部位抹灰,外侧必须挂设安全网。严禁踩踏脚手架的护身栏杆和阳台栏板进行操作。

2、采用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垂直运输材料时,卸料平台通道的两侧边安全防护必须齐全、牢固,吊盘(笼)内小推车必须加挡车掩,不得向井内探头张望。

3、作业过程中遇有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拉接,未经主管同意,严禁拆除。

4、室内抹灰采用高凳上铺脚手板时,宽度不得少于两块(500mm)脚手板,间距不得大于2m,移动高凳时上面不得站人,作业人员最多不得超过2人。高度超过2m时,应由专业架子工

设脚手架。外墙抹灰采用吊篮时,其吊篮升降由专业架子工负责,非专业架子工不得擅自拆改或升降。遇有六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应停止室外高空作业。

5、脚手架上的工具、材料堆载不应集中,堆载不应超过200kg/m2。工具要搁置稳当,以防止掉落伤人。在两层脚手架上操作时,应尽量避免在同一垂直线上作业。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6、注意用电安全。临时用移动照明灯时,必须用不大于36V的安全电压。机械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非操作人员不得动用现场各种用电机械设备。严禁酒后作业和高血压患者上架作业。

7、用斗车装运砂浆不宜过满以免泼撒污染施工道路和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垃圾分类堆放,并及时处理。

七、木材表面清油油漆涂饰(建议尽量减少现场油漆工作)

A、施工准备:

(一)材料要求:涂料:光油、清油。脂胶清淡、酚醛清漆、铅油、调合漆、漆片等。填充料:石膏、地板黄、红土子、黑烟子、大白粉等。稀释剂;汽油、煤油、醇酸稀料、松香水、酒精等。催干剂:“液体钴干剂”等。

(二)作业条件:

1、施工温度直保持均衡,不得突然有较大的变化,且通风良好、湿作业已完并具备一定的强度,环境比较干燥。一般油漆工程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相对湿度不宜大于60%。

2、在室外或室内高于3.6m 处作业时,应事先搭设好脚手架,并以不妨碍操作为准。

3、大面积施工前应事先做样板间,经设计是由和建设单位确认后,方可组织班组进行大面积施工。

4、操作前应认真进行交接检查工作,并对遗留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5、木基层表面含水率一般不大于12%。

B、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润色油粉→ 满刮油腻子 → 刷油色 →刷第一遍清漆(刷清漆→修补腻子→修色→磨砂纸)→ 安装玻璃→ 刷第二遍清漆→ 刷第三遍清漆3.2 基层处理:首先将木门窗和木料表面基层面上的灰尘、油污、斑点、胶迹等用刮刀或碎玻璃片刮除干净。注意不要刮出毛刺,也不要刮破抹灰墙面。然后用1 号以上砂纸顺木纹打磨,先磨线角,后磨四口平面,直到光滑为止。木门窗基层有小块活翘皮时,可用小刀撕掉。重皮的地方应用小钉子钉牢固,如重皮较大或有烤糊印疤,应由木工修补。

2、润色油粉:用大白粉24,松香水16,熟桐油2(重量比)等混合搅拌成色油粉(颜

色同样板颜色),盛在小油桶内。用棉丝蘸油粉反复涂于木料表面,擦过木料鬃眼内,而后用麻布或木丝擦净,线角应用竹片除去余粉。注意墙面及五金上不得沾染油粉。待油粉干后,用1 号砂纸轻轻顺木纹打磨,先磨线角、裁口,后磨四口平面,直到光滑为止。注意保护棱角,不要将鬃眼内油粉磨掉。磨光后用潮布将磨下的粉末、灰尘擦净。

3、满刮油腻子:抹腻子的重量配合比为石膏粉20,熟桐油7,水50(重量比),并加颜料调成油色腻子(颜色浅于样板1~2 色)。要注意腻子油性不可过大或过小,如油性大,刷时不易浸入木质内,如油性小,则易钻入木质内,这样刷的油色不易均匀,颜色小能一致。用开刀或牛角板将腻子刮入钉孔、裂纹、鬃眼内。刮抹时要横抹竖起,如遇接缝或节疤较大时,应用开刀、牛角板将腻子挤入缝内,然后抹平。腻子一定要刮光,不留野腻子。待腻子干透后,用1 号砂纸轻轻顺木纹打磨,先磨线角、裁口,后磨四口平面,注意保护棱角,来回打磨至光滑为止。磨完后用潮布将磨下的粉末擦净。

4、刷油色:先将铅油(或调合漆)、汽油、光油、清油等混合在一起过箩(颜色同样板颜色),然后倒在小油桶内,使用时经常搅拌,以免沉淀造成颜色不一致。

刷油色时,应从外至内,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进行,顺着木纹涂刷。刷门窗框时不得污染墙面,刷到接头处要轻飘,达到颜色一致。因油色干燥较快,所以刷油色时动作应敏捷,要求无缕无节,横平竖直,刷油时刷子要轻飘,避免出刷绺。刷木窗时,刷好框子上部后再刷亮子;亮子全部刷完后,将梃钩勾住,再刷窗扇;如为双扇窗,应先刷左扇后刷右扇;三扇窗最后刷中间扇;纱窗扇先刷外面后刷里面。刷木门时,先刷亮子后刷门框、门扇背面,刷完后用木楔将门扇固定,最后刷门扇正面;全部刷好后,检查是否有漏刷,小五金上沾染的油色要及时擦净。

油色涂刷后,要求木材色泽一致,而又不盖住木纹,所以每一个刷面一定要一次刷好,不留接头,两个刷面交接棱口不要互相沾油,沾油后要及时擦掉,达到颜色一致。

5、刷第一遍清漆:

5.1、刷清漆:刷法与刷油色相同,但刷第一遍用的清漆应略加一些稀料便于快干。因清漆粘性较大,最好使用已用出刷口的旧刷子,刷时要注意不流、不坠,涂刷均匀。待清漆完全干透后,用1 号或旧砂纸彻底打磨一遍,将头遍清漆面上的光亮基本打磨掉,再用潮布将粉尘擦净。

5.2、修补腻子:一般要求刷油色后不抹腻子,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油性略大的带色石膏腻子,修补残缺不全之处,操作时必须使用牛角板刮抹,不得损伤漆膜,腻子要收刮干净,光滑无腻子疤(有腻子疤必须点漆片处理)。

5.3、修色:木料表面上的黑斑、节疤、腻子疤和材色不一致处,应用漆片、酒精加色调配(颜色同样板颜色),或用由浅到深清漆调合漆和稀释剂调配,进行修色;材色深的应修浅,浅的提深,将深浅色的木料拼成一色,并绘出木纹。

5.4、磨砂纸:使用细砂纸轻轻往返打磨,然后用潮布擦净粉末。

5.5、安装玻璃:详见玻璃安装工艺标准。

5.6、刷第二遍清漆:应使用原桶清漆不加稀释剂,刷油操作同前,但刷油动作要敏捷,多刷多理,清漆涂刷得饱满一致,不流不坠,光亮均匀,刷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有毛病要及时纠正。刷此遍清漆时,周围环境要整洁,宜暂时禁止通行,最后将木门窗用挺钩勾住或用木楔固定牢固。

6、刷第三遍清漆:待第二遍清漆干透后,首先要进行磨光,然后过水布,最后刷第三遍清漆;刷法同前。

C、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1、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所选用涂料的品种、型号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的颜色、光泽、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3、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应涂饰均匀、粘贴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反锈。

4、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的基层处理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0.1.5 条的要求:(1)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12%。(2)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

(二)一般项目

1、色漆的涂饰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颜色:均匀一致。

光泽、光滑:光泽均匀一致、光滑。刷纹:无刷纹。裹纹:不允许。装饰线、分色线直线度允许偏差:1mm。

台背回填施工标准工法 篇6

1 技术规范要求

桥涵台背、锥坡、护坡等各种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的土,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

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背起,顶面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底面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小于2倍孔径长度,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台背填土分层厚度不宜大于20cm,根据设计要求为确保填料密实度,统一采用15cm控制,压实标准均为95%。软土路基的台背填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点,每点都应合格,小面积的回填可采用小型机械夯实;涵洞缺口回填,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如使用机械回填,则涵台胸腔部分及检查井周围应先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填好后,方可用机械大面积回填。

2 施工工艺

2.1 施工准备

在台背回填前,必须对集料进行压碎值、筛分、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试验;组织好专业的施工队伍及运输、平整、拌合、压实机械及小型夯实机械;熟悉回填的技术要求,不同的桥涵台结构应分别做好技术交底。

清除基底的杂物、淤泥、湿土,抽干积水。若基底承载力较低时,采用换填处理,确保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

用测量仪器根据设计图纸将台背、台前及锥坡范围在现场定位,将回填范围用白灰线明显在实地标示出来。为保证边部压实质量,防止雨水冲刷,标示时周围各加宽50cm,其次在桥涵肋板(立柱、台身)处从底部至顶部按15cm(压实厚度)一层用记号标出每层回填的位置,并标明层数。

2.2 松铺布料

根据设计及现场材料,确定松铺系数为1.2左右,现场松铺厚度宜控制在18cm左右。自卸汽车卸料时,应根据车容量及填筑厚度按网格法卸料,自卸车每车容量为12m3,每车摊铺面积为12/0.18=66.7m2。料堆距离要适当,防止过密或过稀。

2.3 松铺整平

用推土机将布好的天然砂砾摊铺整平,由人工配合将大块的捡走,保证拌合机拌合均匀,小面积部位或机械无法整平的地方用人工整平。

2.4 初压

整平后用压路机进行初压,先用压路机进行静压一遍,再震动碾压一遍,碾压时先慢后快,以免表层松土被推走,初压的目的是保证拌合机械施工顺利,拌合均匀。

2.5 翻拌与洒水

压路机静压一遍后,用拌合机对填料进行翻拌一遍,翻拌时及时检测含水量,若含水量小时应适当予以洒水,含水量大时予以晾晒,含水量应控制在水泥土最佳含水量+2~+3%之间,以保证其掺加水泥后的含水量符合要求。

2.6 摊铺水泥

初平后应保证其表面平整,根据水泥掺量和压实厚度计算出每包水泥可摊铺的面积S, S (m2)=0.05 (t)÷[该水泥稳定砂砾的最大干密度(t/m3)×95%×3%×0.15 (m)],用石灰在底层做好安放每袋水泥的标记,并划出摊铺水泥的边线,将水泥袋打开倒在路基上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大致相等并大致等于计算面积。

2.7 拌和

先用拌和机将铺好水泥的砂砾料翻拌两遍,使水泥分布在砂砾中,第一遍不翻拌到底,以防止水泥落到底部,第一遍由内侧开始,同时机械应慢速前进;第二遍相反由外侧开始,接着用拌和机再拌和两遍后,并及时由人工检查和调整翻拌深度,使翻拌到层底;在此同时人工配合将机械拌合不到和靠近桥涵台背的地方翻拌均匀。

2.8 碾压

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2%时,且水泥剂量合格后,即可进行碾压。

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但应控制好最快速度。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振动力由弱到强,以适应土体强度增长,最后一遍光面速度宜慢。

碾压要确保均匀,对于大型机械难以压实的地方,应采用小型震动夯或手扶震动压路机夯实,确保不漏压,不留死角。根据经验,一般振动碾压第五遍即可达到95%压实度的要求,为防止表面松散,再用压路机静压光面一遍,静压后采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

2.9 整修养生

填筑完毕后,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施工修整,采用人工挂线清刷夯拍,整修后要达到坡面平顺稳定、不亏坡、曲线圆滑等要求,整修后立即洒水养护,并保湿养生,确保水泥稳定砂砾的强度增长。

2.1 0 施工注意事项

由于场地狭小、死角太多,为保证回填质量,在碾压过程中,应人工及时配合进行局部翻拌找平,小型机具夯实,并尽量保证不要损坏结构物。

成型的路面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分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水。如有弹簧、松散、严重裂纹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碾压。

台背回填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压实度,应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

3 环境保护措施

3.1 水土保持措施

冲洗集料或含有沉淀物的操作用水、施工废水,严禁直接排入农田、耕地、水渠。

施工区域在施工期内和完工后应妥善处理,砂石、化学制品等施工材料应严格堆放和管理,以免对附近地域地表造成污染。

台背回填前挖出的弃土及弃料在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必要时进行植被保护和采取措施以防水土流失造成环境和农田污染

严格组织施工和加强管理, 保护周围环境河流水塘,确保排灌水流不间断、不堵塞,施工时破坏的水利渠道、道路排水沟等应及时恢复或加以接引。

3.2 保护文物和植被措施

在施工中发现文物古迹时,立即保护现场和暂时停止该处施工,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组织施工。

尽量保护公路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若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应加以恢复。

3.3 保护环境空气污染的措施

在材料运输过程中,为防止尘土飞扬,应配备洒水车,经常用水湿润运料道路,保护周围村民生活环境及便道两侧的农作物。对易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应使用帆布、盖套等遮盖物加以遮盖或适当用水润湿。

4 结语

桥涵台背回填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桥涵台背回填采用水泥稳定砂砾 (风化岩) 材料,施工后经检测弯沉值普遍偏小,并且不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减少了桥头跳车的出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此台背回填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根据不同的桥涵台结构,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精心组织,从细着手,从严要求。就地取材,选择透水性好的材料,填前做好填料试验,得到相关参数以便指导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分层厚度,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设备,采取紧靠台背处用小型夯实机械人工强夯,远离台背处用压路机碾压,以保证压实度符合标准。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设立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总之,为了优质完成桥涵台背填土,应做到技术到位、设备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安全文明措施到位、环境保护措施到位。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上一篇:过新年作文1100字下一篇:三组元发动机燃烧稳定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