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税法规定(精选8篇)
印花税税法规定 篇1
2016年西藏注会《税法》:印花税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美国某租赁公司2002年11月向我国甲企业融资租赁设备,取得租赁收入100万元,其中包括设备价款80万元以及贷款利息5万元,该公司能够提供贷款协议和支付利息的单据,可以证明该利息是由美国某银行提供的出口信贷所收取的,则该租赁公司应向我国缴纳的所得税额是__万元。A.0 B.1.5 C.2 D.10
2、企业缴纳的下列保险金一般不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是__。A.企业为投资者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 B.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所缴纳的保险费 C.企业依照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D.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
3、税法的空间效力是__。
A.税法在特定时间发生的效力 B.税法在特定时空发生的效力
C.税法何时开始生效,何止终止的效力 D.税法在特定地域内发生的效力
4、某企业境外所得已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在汇总纳税并按规定计算的扣除限额扣除时,如果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超过扣除限额.对超过的部分可处理的方法是__。
A.列为当年费用支出
B.从本的应纳所得税额中扣除
C.以后税额扣除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D.从以后境外所得中扣除
5、下列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陈述,错误的是__。
A.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以收讫销售款或者索取销售款凭证的当天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B.进口货物,以报关进口的当天作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C.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D.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预收货款的当天 6、1999年,甲犯诈骗罪,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2005年,甲又犯盗窃罪,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那么,甲犯诈骗罪的追诉期限于__届满。A.2009年 B.2014年 C.2015年 D.2020年
7、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条约是经过我国__批准的,具有与我国国内法同样的效力。A.国家主席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司法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
8、以下不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规定的是__。
A.个体工商户之外的其他个人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B.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权限是县(市、区)或者同级别的税务分局 C.达到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的销售额,不包括免税销售额 D.一般纳税人应有固定经营场所、核算健全、提供准确税务资料
9、某集体企业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为80万元,其中“营业外支出”列有通过市政府向某受灾地区捐款10万元。企业申报2006年企业所得税时,申报的纳税调整前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万元、110万元和115万元。2007年5月税务机关进行稽查调增销售收入20万元。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规定,税务机关在稽查时对该项捐款允许扣除__万元。A.3 B.3.3 C.3.45 D.3.9 10、2004年分得的利润再投资退税额应为__万元。A.10.67 B.25.41 C.16.94 D.16.01
11、中国境内全年的工薪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__元。A.1445 B.170 C.1740 D.2040
12、某企业2008年除拥有原值为800万元的生产性房产外,还建有一座房产原值为250万元的内部医院、一个房产原值为150万元的幼儿园。当地规定允许减除房产原值的30%,该企业当应纳房产税税额__万元。A.6.72 B.9.45 C.10.08 D.9.60
13、某企业赊销彩电一批,货款为100000元,规定的付款条件为3/
10、N/30,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代垫运杂费2000元(假设不作为计税基数)。假设发货后,客户按规定在10天内进行了付款,则企业按总价法核算收款时的分录为__。A.借:银行存款
116000
财务费用
3000
贷:应收账款 119000 B.借:银行存款
119000
贷:应收账款
119000 C.借:银行存款
115430
财务费用——销货折扣
3570
贷:应收账款
119000 D.借:银行存款
116000
贷:应收账款
116000
14、乙公司因甲公司延期交货而与甲公司发生争议,并于2007年12月6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赔偿造成的损失130万元。截至2007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对此诉讼进行审理。据甲公司法律顾问分析,甲公司有可能败诉,但赔偿金额很可能为 120万元,另外还须承担诉讼费5万元。据查,甲公司向乙公司延期交货是由于丙公司违约造成的。经与丙公司交涉,丙公司确认实际赔偿甲公司108万元。则甲公司因此诉讼及与丙公司交涉而在2007利润表中反映的费用或支出总计为__万元。A.12 B.17 C.120 D.125
15、独立矿山、联合企业收购的未税矿产品,其资源税的税额标准适用__。A.本单位应税资源单位税额 B.收购地应税资源单位税额
C.未税矿产品来源地应税资源单位税额 D.附近矿山应税资源单位税额 16、2010年4月注册税务师在对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增值税纳税审核时,发现纳税人2009年12月有下列一笔业务:借:银行存款100000贷:营业外收100000经审核确认为纳税人因购进钢材达到一定数额从销售方取得的返还资金(假定该纳税人2009年决算报表已编制).注册税务师作出的下列账务调整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
17、某企业年末流动比率为2.5,速动比率为1.5,产品销售成本为60万元,假设年初和年末的存货相同,年末的流动负债为50万元,则存货周转率为__。A.1.2 B.1.5 C.2.5 D.0.8
18、某酒厂2009年7月研发生产一种新型粮食白酒1000公斤,成本为17万,作为礼品赠送品尝,没有同类售价。已知粮食白酒的成本利润率10%,则该批粮食白酒应纳消费税为__万元。A.4.6 B.4.8 C.7.91 D.8.20
19、下列情形不征收消费税的是__。A.自产用于广告宣传的样品白酒 B.自产用于本企业招待的卷烟
C.单位外购润滑油大包装经简单加工成小包装的行为 D.抵偿债务的用来生产啤酒的玉米 20、国际税法是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税权权益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税法主要内容中引发国际间税收分配关系的根本性问题是__。A.国际重复征税的消除 B.斟际税收协定
C.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D.税收管辖权及其协调
2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是__。A.耕地占用税
B.无偿移交给政府的公共配套设施发生的支出 C.开发间接费用 D.土地出让金
22、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合并在一起而形成不可分割的新财产的所有权取行方式是__。
A.继受取得 B.善意取得 C.孳息收取 D.添附取得
23、乙公司于20×7年1月1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大型设备,合同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分5年于每年年末收取。假定该大型设备不采用分期收款方式时的销售价格为800万元,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若实际利率为7.93%,则乙公司20×8因该项销售业务应冲减的财务费用为__万元。A.52.61 B.68.47 C.69.73 D.84.33
24、下列行为属于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的是__。A.某商店为服装厂代销儿童服装
B.某批发部门将外购的部分饮料用于职工福利 C.某企业将外购的水泥用于基建工程 D.某商场将外购的床单用于内部招待所
25、公民甲、乙、丙分别出资3000元合伙开设餐馆,经营一年后,因管理不善造成亏损,负债约1.1万元,债权人找到公民甲,请求其偿还债务。甲对此项债务对外应承担的责任是__。A.无限连带责任 B.有限责任 C.按份责任
D.有限按份责任
26、纳税人缴纳印花税时,下列规定不正确的是__。
A.在应纳税凭证书立或领受时即行贴花完税,不得延至凭证生效日期贴花 B.已经贴花的凭证,凡修改后金额增加的部分,应补贴印花
C.对已贴花的各类应纳税凭证,纳税人须按规定期限保管,不得私自销毁,以备纳税检查
D.凡多贴印花税票者,可以抵扣,但不得申请退税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税法与民法的关系虽然密切,但毕竟分属不同法律部门,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__。A.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
B.两者法律关系上的差异是由同等法律主体地位决定的 C.两者的调整程序和手段不同
D.税收法律关系中的争议不适用调解原则
2、目前,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特点和财政政策不同,增值税的实施范围也不同,归纳起来有__情况。A.征税范围仅限于工业制造环节
B.在工业制造和货物批发两环节实行增值税
C.在工业制造、货物批发和货物零售三环节实行增值税 D.将征税范围扩展到服务业 E.融资租赁业务
3、递延资产中企业的开办费包括__。A.筹建人员工资 B.咨询调查费 C.培训费
D.购进固定资产的开支
E.据合同、章程的规定由投资者自行负担的费用
4、下列对增值税“出口退(免)税”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出口货物准予退(免)税的税种仅限于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B.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任何货物,出口时不得作扣除和退税。
C.外贸企业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免税,同时给予“抵、退”。
D.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应以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进项金额和退税率计算。
E.外贸企业所出口货物在出口前已征增值税和应退税之差应计入企业成本,不能结转下期继续用于计算出口退税。
5、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下列项目中,能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化的有__。A.收到股票股利
B.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
C.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D.收到的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企业在接受投资后实现的累积净利润 E.追加投资
6、下列有关职工薪酬的说法,正确的有__。
A.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属于职工薪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B.企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C.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D.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E.对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在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根据计划条款规定拟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数量、每一职工的辞退补偿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7、下述属于税务行政许可的是__。A.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审批 B.指定企业印制发票 C.减税免税审批
D.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E.印花税代售许可
8、该日化厂进口香粉应纳消费税为__元。A.135714 B.73076 C.40714 D.25714
9、注册税务师审核某工业企业2006年1月书立、领受的应税凭证时,有关印花税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有__。
A.以产品换材料合同,以产品同类销售价格计算的金额按适用税率缴纳印花税 B.总账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金额没有变化,不需缴纳印花税
C.与国外科研机构订立技术转让合同,按预期产品销售收入1%付款,尚无销售暂不缴纳印花税
D.与银行签订贷款期限延长合同,贷款金额不变,不需缴纳印花税 E.因经营情况变化,减少采购数量和金额,已缴纳印花税的原采购合同作修改,不需缴纳印花税
10、关于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征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A.以自产的液体盐加¨[固体盐,按固体盐计征资源税
B.以外购的液体盐加工固体盐,其加工固体盐所耗用外购液体盐的已纳税额准予抵扣
C.原油中的稠油与稀油划分不清的,一律按稠油的数量课税 D.对有色金属矿的资源税在规定税额的基础上减征60% E.黑色金属矿的资源税在规定税额的基础上减征30%
11、当月丙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__ A.8.20万元 B.2.42万元 C.7.49万元 D.7.52万元
12、我国金融业的纳税义务人可分为__。A.银行金融机构 B.非银行金融机构 C.非金融机构 D.邮政储蓄
13、注销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__。A.改变纳税人名称、法定代表人的 B.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的
C.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 D.纳税人因户权关系变更而涉及改变主管税务机关的 E.纳税人发生的其他应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
14、下列属于依法治税的基本内容的有__。A.协税护税 B.税法解释 C.税收立法 D.税收司法 15、7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为__万元。A.-47 B.-52 C.-56 D.-60
16、车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在__。A.车船实际发生营运业务的当月 B.车船购置发票所载开具时间的当月 C.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义务发生的当月
D.车船管理部门核发的车船行驶证书记载日期的当月 E.车船管理部门核发的车船登记证书记载日期的次月
17、该金店12月份应纳增值税为__元。A.16965.63 B.10029.48 C.16396.58 D.11587.18
18、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应当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有__。A.未使用的房屋、建筑物
B.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C.接受捐赠的机器设备
D.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E.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19、本案侵权行为属于__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A.建筑物 B.产品 C.地面施
D.从事高度危险作业
20、按征税对象进行分类,可将关税分为__。A.进口税 B.出口税 C.过境税 D.附加税 E.正税
21、下列项目中,属于企业弥补经营亏损方式的有__。A.用以后税前利润弥补 B.用以后税后利润弥补 C.用盈余公积弥补 D.用吸收投资款弥补 E.用借入资本弥补
22、某商贸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时,适用的抵扣率或税率在以下业务处理中正确的有__。
A.从个体工商户外购入各类金品,取得普通发票一张,企业按照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乘以3%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B.支付运输企业运费,取得货物运输统一发票一张,企业按照发票上注明的价款除以(1+7%),再乘以7%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C.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鸡蛋,取得普通发票一张,企业按照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乘以13%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D.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化妆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企业按照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乘以 17%计算抵扣税额
E.根据税务机关规定,购进税控收款机,取得普通发票一张,企业按照发票上注明的价款除以(1+17%),再乘以17%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23、在不同的结算方式下资源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__. A.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的,为销售合同中规定的收款日期 B.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的,为发出应税商品的当天 C.采取分期收款方式的,为发出商品的当天 D.采取预收款方式的,为合同中规定的日期
24、保证在法律上具有__特征。A.相对性 B.补充性 C.从属性 D.非要式性
25、关于税收实体法要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A.课税对象是构成税收实体法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 B.税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C.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和灵魂
D.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在价值形态上一般是不一致的 E.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在实物形态上一般是一致的
26、纳税人缴纳印花税时,下列规定不正确的是__。
A.在应纳税凭证书立或领受时即行贴花完税,不得延至凭证生效日期贴花 B.已经贴花的凭证,凡修改后金额增加的部分,应补贴印花
C.对已贴花的各类应纳税凭证,纳税人须按规定期限保管,不得私自销毁,以备纳税检查
D.凡多贴印花税票者,可以抵扣,但不得申请退税
印花税税法规定 篇2
一、法律中的“禁止”和“允许”
根据规范命题对人们行为约束的强度或性质不同,一般可以把规范命题分为三种:
一是“允许”型规范命题(授权性规范命题),逻辑上一般表达为“允许P”。它表明承受者有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权利,即一旦规范假定的情况出现,按照规范要求的行为去作,是许可的。“允许”型规范命题的模态词,通常用“允许”、“可以”、“可”、“准予”、“有权”、“有……的权利”等一类语词表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第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二是“必须”型规范命题(义务性规范命题或命令性、强制性规范命题),逻辑上一般表达为“必须p”,也就是包含有“必须”、“应当”、“有义务”、“有……的义务”、“有……的责任”一类模态词的命题。它表明对承受者给出的相关行为规定是被命令履行的,即一旦规范假定的情况出现,不履行相关的行为规定是禁止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第三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是“禁止”型规范命题,逻辑上一般表达为“禁止p”,它所作的规定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要是谁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均属违法行为,严重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表达“禁止”型规范模态命题的规范模态词有“禁止”、“不允许”、“不得”、“不能”、“不准”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第十一条第二款“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允许p”、“必须p”和“禁止P”的相互关系是:“禁止P”=“必须非p”=“不允许p”。逻辑上,“允许p”和“禁止p”是矛盾关系的命题,不能同时肯定也不能同时否定,否定一个等于肯定另外一个,肯定一个等于否定另外一个。
二、税法没有规定不能必然地推出税法允许
一项行为没有被规定,那么其相反行为也没有被规定;同时,一项行为被规定,那么其相反行为也被规定。所以,当税法对一种行为P及其相反行为非P都没有规定时,才可以说税法对于这种行为没有规定,没有规定即税法上自由,但不是允许;当税法对一种行为P没有规定,但对其相反行为非P有规定时,税法其实对这种行为有规定。对于P和非P,在逻辑学上,允许P和允许非P不能同假却可以同真,对一种行为是允许的,对其相反行为可以是允许的,也可以是不允许的--允许P推不出允许非P;同时,在逻辑学上,禁止P和禁止非P不能同真却可以同假,任何时候都不能既禁止P,又禁止非P,这是不证自明的。
“‘不禁止P’等于‘允许P’”不能证明“不禁止的即等于允许的”。因为,“不禁止的即等于允许的”涉及的是全部行为(p和非p),而“‘不禁止P’等于‘允许P’”只涉及部分行为(P),非p中存在税法没有规定的行为,这部分行为不可能是税法禁止的,但也不能逻辑地推出就是税法允许的。以下是其证明:
“税法没有规定”意味着税法对一种行为P及其相反行为非P都没有规定,(归谬法)假设从税法没有规定(P和非P)推出“税法禁止(P和非P)”,则一定会出现逻辑矛盾,因为禁止P和禁止非P不能同真,我们不能既禁止偷税又禁止不偷税。
这个推理可以表示为:((A→B)∧~B))→~A,所以,假设不成立;
假设从P和非P中推定为“税法允许”则不会出现逻辑矛盾,因为允许P和允许非P可以同真。
但是尽管没有矛盾,((A→B)∧B))→A却不是必然的推理。
也就是说,仅仅根据“税法没有规定推不出税法禁止”,不能证明税法没有规定就等于税法允许,除非税法禁止的和税法允许的是矛盾关系,非此即彼。然而大量存在“税法没有规定”的本身,就说明了税法禁止的和法律税法的不是矛盾关系而是反对关系,税法没有规定不能必然地推出税法允许。
在实践中,如果税法没有规定就等于允许,那么税法对允许的规定就是多余的;如果税法没有规定就等于禁止,那么税法对禁止的规定也是多余的。然而,对词句的理解不应使其他的词句成为多余乃是解释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则。所以,可以说“法无规定即禁止”,如果税法只对它允许的行为做出规定;也可以说“法无规定即允许”,如果税法只对它禁止的行为做出规定。换句话说,如果税法只规定了哪些是禁止的,那么,没有禁止即等于允许;如果税法既规定了哪些是禁止的,又规定了哪些是允许的,那么,没有禁止不等于允许。但是,如果有的地方规定“允许的”,有的地方规定“禁止的”,二者不是矛盾关系,而是反对关系,那就复杂了,人们不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因为,此时,税法没有禁止的行为不一定是税法允许的行为;税法没有规定允许的行为不一定是税法规定禁止的行为。
有时候,税法既规定了它允许的行为,又规定了它禁止的行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扣除项目的相关规定。假设A=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B=允许扣除的项目,C=禁止扣除的项目,D=法律没有规定的项目,则A=B+C+D。法不禁止不等于允许:非C不等于B;法不允许不等于禁止:非B不等于C。法律没有规定的不等于允许:D存在。C和D的存在,说明了B是多余的,或者在逻辑上,只能把这里的“允许”理解为一种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提醒。
三、正确对待“税法没有规定”
学者已对涉税行为进行了分类:税法允许的行为;税法禁止的行为以及税法没有规定的行为。没有规定,就是税法不制裁:不违法。
税法规范的逻辑结构表明:如果具有性质T的人,并且出现情况W,那么(必须、允许或禁止)C,违者(或侵犯者)处以S。行为是行为者的行为,完整的税法规范清楚地表明了行为者是谁。对于一般公民或法人,他们的不违法行为要归之于合法行为;对于国家机关和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而言,将其不合法行为视为违法行为。演绎得出:不管对于什么法律规范表明的法律行为,要么是合法行为要么是违法行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于职务行为来说,只规定什么是合法的就可以了,对非职务行为来说,只规定什么是违法的就可以了。或者对于一类人来说,只规定什么是合法行为就可以了,对于另一类人来说,只规定什么是违法行为就可以了。因为,其他的都是可以用一条一般性的法律规定推出来的。
人们常说“合法避税”。避税合法吗?法律明确规定的地方,没有避税只有偷税漏税;法律没有规定的地方,本来就没有税,自然无所谓避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地方,存在避税的可能,但是因为有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合法还是不合法由法官说了算,你能说合法吗?当然,人们可以从法官判案的思维过程进行推测。在法律规范不明确的时候,法官判案需要进行辩证推理,由于没有可以直接依据的法律条文,不能进行简单的三段论推理,所以法官只能从税法的原则、精神,以及当前的政策、社会形势出发选择可以适用的法律规范。背离了税法精神的当然是不合法的,不违背税法精神的才可能是合法的。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这里:法律规范是抽象的,个案是具体的;立法者的原意可能与司法者的理解矛盾;艺术家的法官与政治家的法官不同;法律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科学解释学整体主义立场下,法条中的禁止和允许对应的不是个案中当事人的具体行为,而我们的法律规范逻辑在语言层面考察只能针对法条。
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 篇3
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所起的作用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是概括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主要规则和一般程序;具体会计准则是按照基本准则的内容要求,针对各种经济业务作出的具體规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二者在很多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冲突,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协调这种差异,使二者的关系更加协调,从而优化企业的资源。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关系经历了从统一到差异再到协调的动态发展过程,合理协调二者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及税法的模型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二者关系的协调有利于企业能够正确地执法,履行纳税义务,减少纳税风险,使企业免于受到处罚;对于投资者而言,有利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另外,能够正确的认知会计和税法在相关方面的不同规定进而进行会计处理,也能使企业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实现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二者的差异
1.二者的目标存在差异
税法是以法律形式将一国的税收制度确定下来,税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会计的主要目的是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管理部门、股东、贷款人和其他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因为会计和税法的目标不同,所以在一国的税法和会计准则制度设计和制定的层面,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制度内容必然存在差异。
2.税法和会计的形式特征存在差异
由于会计和税法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和税法将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税法的强制性表现为政府依据其权力制定税法使税收具有强制性,在税收法律主义原则之下,纳税人纳税义务法定,纳税人必须依据税法对经济事项进行税收分析。对企业经营的核算应站在客观、公允的角度来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企业依据会计准则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应当一定程度表现出不确定性,从而会计准则与政府取得税收收入的目标有所偏离;同时,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按照谨慎性原则计提各项准备金,以防范潜在风险,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而在成本费用的确认时间及范围上与税收法规规定有所不同。
3.税法和会计的部分差异永久性存在
从税法制度设计角度,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始终会保留一些固有的差异,这里包含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符合具体税种计税原理,在税收实体法对具体税种设计时,从某一税种的计税原理出发,对一部分经济事项的涉税要素进行特定列举,确定某一税种的税法要件,将与会计准则中相应要素有所区别;其次是符合税法应具有防范功能的要求,从维护国家整体利益,防止和减少制度性税收流失的角度,税收制度设计和制订应具有防范功能。为了避免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空进行避税,税法制定了一些对会计核算结果进行调整的法规规定,形成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最后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税法控制,企业发生的因违法性支出(如贿赂性支出)、违法性经营活动而承受政府部门的行政罚款和司法部门的罚金在企业所得税确认为扣除项目的控制。企业的财务会计可以作为损失列支,而税法不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
二、协调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必要性
1.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之后,对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使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快速地占领市场,使外国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的经营状况、资本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外商投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向着国际会计准则的方向靠近。从国际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的关系来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地缩小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的差距,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体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也应当致力于协调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不断地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力求税收制度公平、公正、高效,在保证我国有足够的税收情况下,尽量减少企业的负担,给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一个税收优惠的环境,更好地吸引外商的投资,为我国企业的资本筹资带来便利,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2.协调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有利于降低纳税成本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在企业进行税费缴纳时需要调整的项目就比较多,这不但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对税法很熟悉,这就使得企业进行税费缴纳的成本大大增多。首先,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较大,企业在日常活动中都是按着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在年度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还要按照税法的要求重新调整,这就使得企业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使企业的成本增加。其次,企业的会计人员在进行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调整时,很有可能由于对税法认识不够计算出错误的税费,如果多缴,则直接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如果少缴,则会造成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使企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最后,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要求提高了,企业就需要定期的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工作,特别是当我国的税法有所改变时,企业必须要及时的请相关专家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地掌握税法改变的知识,避免调整工作的错误,给企业造成偷税漏税的行为,使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利益都受到损害,最终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更多成本,使企业的纳税成本提高了。
三、协调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方法
1.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相协调
我国对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的会计目标就是管理当局能够向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能够为政府的税务管理部门进行税收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为企业加强财产、成本、费用和产品质量等的内部管理工作提供直接的有关决策方面的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商业客户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决策,降低经营决策的风险。而税法是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标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有稳定的税源,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保证企业能够在一个稳定的税收制度下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制定会计目标和税法目标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将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进行协调,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更好的环境。
2.加强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处理方法的协调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在处理方法上可以进行协调,以方便税务机关和企业的征、纳税工作。一方面,在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处理和企业对外捐赠的处理中,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差异的类别不同,重新制定所得税法,以降低财务会计的核算成本,从而降低企业年末纳税的调整工作,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另一方面,目前企业进行差异的处理主要在账外进行,税务部门并不能真正看到企业的具体调整处理,这就阻碍了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加强会计准则和税法处理方法的协调,尽可能的使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有个良好的沟通机制,使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各自的目标能够共同实现。
(作者单位:成都天奥实业有限公司财务部)
印花税税法规定 篇4
知识点:印花税减免税优惠
一、基本优惠
1.已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抄本;但以副本或抄本作为正本使用的,另贴印花。
2.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
3.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业产品收购合同。
4.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5.外国政府或者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
二、其他优惠
1.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订立的租房合同,凡房屋用于生活居住的,暂免贴花。
2.军事物资运输、抢险救灾物资运输,以及新建铁路临管线运输等的特殊货运凭证。
3.对国家邮政局及所属各级邮政企业,从1999年1月1日起独立运营新设立的资金账簿,凡属在邮电管理局分营前已贴花的资金免征印花税,1999年1月1日以后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4.对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批准进行的国有(含国有控股)企业改组改制而发生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转让行为,暂不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不属于上述情况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转让行为,仍应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5.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批准改制的企业改制前签订但尚未履行完的各类应税合同,改制后需要变更执行主体的,对仅改变执行主体,其余条款未作变动且改制前已贴花的,不再贴花。
6.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批准改制的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7.投资者买卖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免征印花税。
8.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
9.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的凭证和产权转移书据享受印花税的优惠政策(略)。与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这些合同或产权转移书据,只是对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免征印花税,而对其他的当事人应该照章征收印花税。
10.新政策:公租房政策已在土地增值税中讲解。
11.对商品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资金账簿免征印花税;对其承担商品储备业务过程中书立的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合同其他各方当事人应缴纳的印花税照章征收。
12.新增: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中华会计网校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http:/// 13.新增: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暂免征收飞机租赁企业购机环节购销合同印花税。
14.新增:对改造安置住房经营管理单位、开发商与改造安置住房相关的印花税以及购买安置住房的个人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
15.新增:对与高校学生签订的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16.新增: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中资产评估增值、资产转让或划转涉及的印花税,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止,符合现行规定的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17.新增:为支持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自2014年8月3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由政府组织建设的安居房,对所签订的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房屋租赁合同,免税。
印花税税法规定 篇5
文号:(89)鲁税三字40号 发文机关:山东省税务局 成文日期:1989-05-22 点击:327 各市、地区税务局:
印花税开征以来,各地陆续提出不少问题。为统一政策,便于各地执行,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对印花税若干政策问题补充规定如下:
一、合同
1、按照印花税《暂行条件》规定,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应按借款金额计税贴花。这里说的其他金融组织,是指按照有关规定报经人民银行审查批准的金融组织,我省现已批准的金融组织有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信托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基金会、住房储蓄银行、财务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等。
2、关于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三条所说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贴印花如何掌握问题,经与国家税务局和省计委等部门联系同意,可暂按下列原则办理,即凡是市、地以上政府和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统一收购计划,指派有关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均可以按照规定免贴印花。
3、为配合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推动职工个人购买住房,对商品房经营单位或其他建设单位出售商品房与个人购房者签订的售房合同,在国家税务局未作明确规定之前,暂不贴花。
4、为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支持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基础设离的配套建设,支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确定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如改造农田、兴修水利、挖建鱼塘、虾池等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给予免征印花税的照顾。
二、产权转移书据
1、国营企业之间的资产转移,虽然所有权性质没有改变,但使用权已经改变,并且这种转移是在法人之间进行的,因此,这样的资产转移也应按照产权转移书据贴花。
2、土地使用权具有财产性质,因此,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应比照产权转移书据贴花。
三、营业帐簿
1、记载资金的帐簿按一九八八年十月一日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自有流动资金合计金额计税贴花。以后均以年初数计算,凡是年初资金总额比累计已贴花资金总额增加的,仅就增加部分补贴印花,没有增加的不再贴花,中间资金增加的,也不再贴花。对非单独设置固定资产原值和自有流动资金帐簿的应按照总分类帐簿记载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自有流动资金总额计算贴花。
2、根据《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除国营企业外,对适用其他财务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其自有流动资金按下列原则确定:
适用城镇集体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其自有流动资金包括上级拨入,生产发展基金补充,职工投入,联营投入等;
适用乡镇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其自有流动资金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自有流动资金=投资基金-(固定及长期资产-设备借款-长期借款)
投资基金=乡投资基金+村投资基金+全民单位投资基金+外来集体单位投资基金+个人投资基金+国家扶持基金+企业积累基金)
3、关于金融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使用计算机记帐如何贴花问题,可以比照国家税务局(88)国税地字第028号文件第三条规定办理,即对通过计算机输出打印帐页,装订成册的,应按规定贴花。
4、对经税务机关批准暂缓建帐的个体工商业户,其进货登记簿和粘贴簿都是为生产经营活动所设立的帐簿,应该按件定额贴花。
四、权利、许可证照
对农民的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如何贴花,是一个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考虑到目前我省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确定暂缓征收。
五、其他
1、印花税的征税范围采取正列举征税的办法,即凡是条例中列举的和财政部以后发文确定征税的凭证外,对不订立合同的,如通过信件、电报、电话联系业务,或虽签订合同,但不在列举征税范围内的,如供电、供水合同等,均不缴纳印花税。
2、多贴印花税税票者,按照规定不得退税和抵用。但对经税务机关批准用缴款书或完税证缴纳的印花税款,如果计算有误,可以申请退税或抵缴。
3、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精神,应纳税凭证所载金额为外国货币的,纳税何暂按照凭证书立当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的买价折合人民币,计算应纳税额。
4、关于对已缴纳印花税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如何贴花问题,经请示国家税务局,明确如下:对凭证的正式签署本按规定缴纳印花税后,只要没有遗失或毁损,不论其副本或抄本对外是否发生权利义务关系,都一律不再贴花;反之,如正本发生遗失或毁损,需以副本替代的,则应按规定另贴印花。
5、对纳税单位内部单独设立的职工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所设置的帐簿,不属营业帐簿范围,不应贴花。
6、关于基本建设帐簿如何贴花问题,可按下列不同情况确定:对企事业单位凡单独设立基建机构、单独核算所设置的基建帐簿,可暂免贴花;属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基本建设未单独设立基建机构,所设置的有关基建帐簿,应按规定贴花。
7、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公立医院、托儿所、幼儿园所立的书据,可比照赠给社会福利单位所立书据,免贴印花。
8、为照顾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记载资金的帐簿,第一次贴花数额较大,纳税有困难的,可经县以上税务部门批准,采取分次贴花的办法,但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并在规定年限的最后一年按当年的资金总额贴足印花。
9、铁路部门属已经实行大包干的企业,在国家税务局没有明确规定其印花税缴纳之前,暂按下列办法征收:对铁路部门本身启用的经营帐簿、领受的权利、许可证照,暂不贴花;对铁路部门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双方签订的合同、立据的书据,只对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一方贴花,铁路部门一方暂不贴花。
10、农民经营的家庭副业,如种植、养殖、饲养以及捕捞专业等所设立的营业帐簿,可给予免征印花税照顾。
11、按照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一份凭证应纳税额超过五百元的,应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填写缴款书或者完税证。考虑到目前伍拾元和壹佰元两种面额的印花税票尚未印发这一情况,确定在大面额税票印发之前,对一份凭证应纳税超过壹佰元的,即可申请与缴款书或完税证。
12、纳税人同时违反印花税条例第十三条所列举三种行为的,为严肃税法,可以按照违章条款,分别进行处理。
税法中规定的各项补助、补贴范围 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免税的福利费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
上述所称的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的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难,其任职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下述补助、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补助应当并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1)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
(2)从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助、补贴;
(3)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4]089号第二条及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9]202号文件规定,以下津贴、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不征个人所得税: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包装物的税法规定与纳税筹划 篇7
一、相关税法规定
税法规定, 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 单独记账核算的, 时间在一年以内, 又未过期的, 不并入销售额征税, 但对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 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逾期”以一年为期限, 对收取一年以上的押金, 无论是否退还均应并入销售额征税。包装物租金在销货时作为价外费用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对酒类产品生产企业收取包装物押金和租金作了特别规定, 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 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对销售啤酒、黄酒所收取的押金, 按上述一般押金的规定处理。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包装物, 其出租、出借等活动, 均不需要计算缴纳消费税。但对于从价定率征税的应税消费品, 其包装物则需要纳税。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 而是收取押金, 则不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和已收取的时间超过十二个月的押金, 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其中, 对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 (黄酒、啤酒除外) 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无论押金是否返还与会计上如何核算, 均需并入酒类产品销售额中, 依酒类产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
二、纳税筹划
在实际工作中, 当企业包装物价格特别低时, 企业则无需筹划;但如果包装物价值较大时, 特别是承担消费税的企业, 由于消费税负较重, 包装物价值无论多么高, 都是应税消费品附属的价外费用, 按适用税率缴纳消费税。因此, 为企业出租和出借包装物的租金和押金寻求税负最低的纳税筹划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有关包装物纳税筹划的论文中, 对出租和出借包装物收取的租金和押金的筹划主要采取变“收取包装物租金”为“收取包装物押金”的方法, 此方法对非酒类企业一年内归还的包装物固然是可行的, 但对于非酒类企业一年以后归还的包装物及酒类企业则无能为力。为此,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任何情况和适合于任何企业的一种筹划方法, 即包装物与包装物押金互借。
包装物与包装物押金互借, 是指包装物单独出租、出借, 可以考虑以有条件的“无偿”方式借出, 按照应收租金或押金标准, 要求租用方提供无偿借款。这样, 客户无偿使用出借方的包装物, 出借方则无偿使用客户的资金, 互相调剂余缺, 各取所需, 且合理地规避了增值税和消费税。
举例说明:2010年1月1日, 甲白酒企业因业务需要出借给乙企业包装物一批, 租期一年半, 收取押金117万元 (含增值税) 。合同规定:乙企业按期归还包装物, 押金如数退回, 逾期没收押金。乙企业于2011年6月31日将包装物按期归还给甲企业。甲企业包装物的核算采用一次摊销法。
分析:因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无论是否返还, 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
纳税筹划:采取包装物与包装物押金互借的方式。
2010年1月1日:接受乙企业借款时,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其他应付款—————乙企业 (周转金) ”117万;甲企业出借给乙企业包装物时, 应按包装物的实际成本, 借记“营业费用”, 贷记“包装物”。
2011年6月31日:归还乙企业借款时, 借记“其他应付款—————乙企业 (周转金) ”, 贷记“银行存款”117万。
从以上账务处理中可以看出, 采用了包装物与包装物押金互借筹划方法后, 甲企业无需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节约了税款, 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
三、结论
通过分析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 企业采用包装物与包装物押金互借方式较已有的纳税筹划方法节税效果更好, 更能确保企业获得最大的税后利润。因此, 企业在进行与包装物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时不能盲目进行, 而应全面权衡, 综合筹划, 选择最佳的方式, 以降低整体税负, 获得最大的节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耀.涉及包装物处理的纳税筹划[J].税收征纳, 2007 (4) .
[2]梁文涛.有关包装物押金的纳税筹划[J].财会月刊, 2008 (4) .
[3]王树锋.纳税筹划[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印花税税法规定 篇8
如何填制“差旅费报销单”? 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却没有一致的方法.笔者总结多年在会计集中核算平台上核算多家行政事业单位的经验,提出符合国家财经政策和核算单位客观实际的填制差旅费报销单的方法,供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参考.如何填制差旅费报销单? 现实工作中,由于各人的认识、阅历和习惯不同,差旅费报销单的填制方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不说,还有悖于财政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划分要求,也不利于会计核算,急需给予统一或规范.第一: 现实工作中差旅费报销单的填制形式
在工作实际中差旅费报销单的填制形式诸多,在此不便一一列举,仅说说三种主要形式.(一)普遍采用的填制形式
现在印制的“差旅费报销单”形式大体上都是在费用栏下分别平行设置了“车船费”、“中途伙食补助费”、“宿费”、“住勤费”和“杂费”等栏目,其中“杂费”栏目下又平行的设置了“用途”和“金额,两栏.大家出差归来,基本上按出差花费的性质,对应的填入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栏下的”车船费“、”中途伙食补助费“、”宿费“和”住勤费“等各个分栏内.对应无法填入的,在”杂费“栏下的”用途“和”金额“栏,按花费性质(比如”会议费“、”培训费,和“交通费”等)依次进行类别和金额的填列.(二)部分人采用的填制方式
出差归来,对能填入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栏下的“车船费”、“中途伙食补助费”、“宿费”和“住勤费”等各个分栏内的花费,对应填入,不能填入的小额花费,填在“杂费”(接性质依次填列)项下,大额的花费,如“会议费”、“培训费”和“车辆加油费”等,另行分类粘、填单报销.(三)个别人采用的填制方式
公差回来,能填入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栏下的“车船费”、“中途伙食补助费”、“宿费”和“住勤费”等各个分栏内的花费,对应一一填入.不能填入的其他花费.不论金额大小,统一另行分类,分别粘、填单报销.第二: 几种差旅费报销单填制形式的利弊(一)普遍采用的填制形式之利弊
利:其他人员可从“出差事由”m栏,结合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栏下的“车船费”、“中途伙食补助费”、“宿费”、“住勤费”和“杂费”等各个分栏内的数字,一张差旅费报销单就一目了然知晓该次出差的所有花费全貌,出差事由和花费多少相统一,而且会计核算相对简单.弊:没能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要求,按支出经济分类进行填列.无意间混淆了“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培训费”和“交通费”等的概念,不利于核算单位经费支出管理和与以往年度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二)部分人采用的填制方式之利弊
利:把“会议费”、“招待费”和“培训费”等费用从差旅费报销单中分离出来,符合“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要求,利于核算单位经费支出管理和与以往年度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弊:未能完全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要求,把除差旅费报销单费用栏下的“车船费”、“中途伙食补助费”、“宿费”和“住勤费”等各个分栏内的花费以外的其他花费分离出来,尽管比“大家普遍采用填制形式”有所改进,但区别不大,有待改进,而且不能像“大家普遍采用填制形式”那样,一张差费报销单就可了解该次出差的全部花费.(三)少数人的填制方式之利弊
利:完全符合“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要求,有利于核算单位经费支出细化管理和与以往年度相关经济指标同口径的对比分析.便于核算单位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再就是填制好的差旅费报销单比较单薄,好计算、好装订.弊:工作人员出差回来填制差旅费报销单的时间耗费、物质耗费加大;出差事由和花费多少不能对照,不易从一张差旅费报销单窥视该次出差的所有花费全貌:财会人员会计处理工作量增加.第三:合理、合法的差旅费报销单填制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的,《200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类科目”“302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10款:交通费,所得税汇算清缴,反映单位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赁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军用油料费除外)”.“11款:差旅费,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15款:会议费,反映会议中按规定开支的房租费、伙食补助费以及文件资料的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16款:培训费,反映各类培训支出,按标准提取的l职工教育经费r也在本科目中反映”.“17款:招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通过以上几个有关费用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办公费”和“交通费”不应包含在“差旅费”之内,也就是说,深圳税务代理,职工出差回来后填制差旅费报销单时,除“差旅费”概念规定的“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外,其他的诸如“会议费、”培训费(含到外地参加各种培训交通费)“、”招待费(出差过程中发生的招待、送礼等)“和”交通费(出差过程中发生的过路过桥费、停车费和加油等)“、”邮电费(出差过程中发生的邮递费、电话费和电报费等)“、”办公费(出差过程中发生的笔墨纸费等)“等等,均应按费用性质另行汇总,粘、填单报销.第四:总结
行政单位的差旅费报销单如此填制,事业、企业单位的差旅费报销单的填制可参考进行.现时市面上可买到的差旅费报销单,形式不仅相同,但基本上都有”杂费“一栏.也就是这个”杂费“栏,给人们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才把与差旅费无关的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和交通费等填入差旅费报销单内.以后有必要给予差旅费报销单的格式进行统一,只保留”差旅费“概念明确的费用项目,把”杂费"一栏干脆去掉,免得人们产生误解,把与差旅费无关的费用填入,还差旅费以本来面目.按国家财务政策依法理财,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是广大财会人员的天职.各核算单位的财会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全面执行国家财务政策,并向所在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积极进行宣传,要求大家按此严格规范的执行.相关二: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 关于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比例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 60% 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5p.旧税法对内资企业业务招待费实行按销售净额的大小确定一定的比例限额扣除.国税发〔 2000 〕 84 号文件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下列比例范围内,可据实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 1500 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 5p;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 1500 万元的,不超过全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3p.关于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