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人员培训的研究

2024-07-07

类人员培训的研究(共6篇)

类人员培训的研究 篇1

全科医学概论

1、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

A、以门诊为主体的照顾

B、为个体提供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照顾 C、为服务对象协调各种医疗资源 D、提供以急诊室和家庭病床为主的服务 E、提供使社区群众易于利用的服务

2、全科医学“连续性服务”体现在D

A、全科医生对社区中所有人的生老病死负有全部责任 B、全科医生在患者生病的过程中均陪伴在病人床边 C、对患者的所有健康问题都要由全科医生亲手处理

D、全科医生对人生各阶段以及从健康到疾病的各阶段都负有健康管理责任 E、如果全科医生调动工作,就必须将自己的患者带走

3、对“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描述正确的是C A、对辖区内全体居民进行健康登记 B、在居民社区内设立全科医学诊室

C、以一定的人群健康需求为基础,提供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服务 D、对社区内所有居民的进行健康状况普查 E、组成医-护-公卫团队每日巡回于居民区

4、全科医生有关转诊的责任不包括A

A、对于住院病人,每隔三天到医院看望病人一次

B、病人转诊后继续保持与专科医生的联系,了解病人的情况 C、对专科/顾问医生提供有关病人的详细资料 D、为病人选择转诊的专科或顾问医生 E、病人转诊后继续保持与病人的联系

5、培训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场所不包括B A、全科医疗诊所 B、专科医院 C、综合性医院 D、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三级医院的综合科

6、促使全科医学产生的背景不包括E

A、人口的迅速增长与老龄化 B、人群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 C、医疗费用的高涨 D、健康观的变化 E、环境污染的加剧

7、全科/家庭医学被批准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业的时间是A

A、1969年 B、1986年 C、1972年 D、1993年 E、1997年

8、全科医学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是B A、20世纪60年代后期 B、20世纪80年代后期 C、20世纪90年代后期 D、19世纪80年代后期 E、19世纪60年代后期

居民健康档案政策解读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包括B

A、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 B、对农民健康实现动态管理 C、医务人员对工作认识水平不到位 D、工作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E、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2、不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E

A、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B、定期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C、定期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D、定期为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E、免费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及治疗

3、居民健康档案17位编码中前6位编码为A A、县及县以上行政区编码 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 D、居民家庭序号编码 E、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4、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E A、年龄 B、家族史 C、既往史 D、药物过敏史 E、月收入

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健康生活方式不包括B

A、合理膳食 B、保持体重 C、适量运动 D、戒烟限酒 E、心理平衡

2、以下对成年人正常生命体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 A、成人的正常血压收缩压低于110mmHg B、成人的正常血压舒张压低于90mmHg C、成人的正常平静呼吸16~20次/分 D、成人的正常脉搏60~100次/分 E、成人的正常腋下体温36℃~37℃

3、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应拨打急救电话B A、119 B、120 C、110 D、114 E、112

儿童健康档案管理及咨询指导技巧

1、下列哪项不是档案管理的要素B A、收集数据 B、听取家长意见 C、统计方法正确 D、评价分析 E、数据准确

2、对喂养指导叙述不恰当的是C

A、母乳按需喂哺 B、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 C、1岁时吃菜泥 D、18个月时应吃成人饭 E、少吃油腻、少吃盐

3、不属于评价分析目的的是A A、为了完成任务 B、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 C、检测工作措施 D、检验保健工作 E、为今后工作提供依据

4、对咨询指导的描述不确切的是E A、了解不同月龄会有什么样的问题 B、针对问题由浅到深的讲解 C、用实物示教 D、集中讲座

E、保健大夫只要有临床经验即可

5、对儿童体检描述不正确的是 A、满月时检查牙齿 B、每年大体检时查血色素 C、家长要学会使用小儿生长检测图 D、每次体检均测身高、体重

E、正常足月新生儿出院后3~7天内进行家庭访视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1、哪项不是《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目标E

A、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B、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 C、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D、保证母婴安全,子代健康

A E、及时发现身体异常的孕产妇

2、哪项不是《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要求 A、硬件要求:基本设备和条件

B、人员要求: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C、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提高早孕建册率 D、按照国家有关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

E、早孕期建册率=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3、哪项不是《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内容E A、孕早期检查 B、孕中期检查 C、孕晚期检查 D、产后访视 E、产后半年检查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解读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B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C、接种后受种者出现过敏反应

D、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E、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2、下列哪项不是目前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管理的法律制度依据E

A、《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E B、《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C、《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D、《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E、《药品管理法》

3、下列哪项不是《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服务对象C

A、0~6岁儿童

B、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人群 C、患风寒感冒的人群 D、患麻疹的人群 E、患乙肝的人群

国家计划免疫

1、脊髓灰质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E

A、飞沫传播 B、母婴传播 C、血液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粪、口传播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B

A、6月龄 B、8月龄 C、1周岁 D、2周岁 E、3周岁

疫情报告

1、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A、首诊医生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

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E、市级卫生防疫机构

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报告时非必须报告的信息是

B A、波及人群 B、原因 C、发生地点

D、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E、疫情

3、在农村,发现除非典、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外的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的时间是

D A、1小时内 B、2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E、24小时内

4、发现传染病时按规定应首先做出B

A、诊断报告

A B、传染病报告 C、转归报告 D、订正报告 E、病原携带者报告

5、对甲类传染病,向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时间是A

A、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 B、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 C、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 D、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E、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一)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E

A、辖区内高血压患者 B、辖区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C、辖区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D、辖区内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 E、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高血压筛查过程中建议高危人群A

A、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B、每半年至少测量2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C、每半年至少测量3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D、每半年至少测量4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E、每半年至少测量5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二)1、心血管危险因素不包括E

A、吸烟 B、糖尿病 C、肥胖

D、心血管病家族史 E、年龄小于60岁

2、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D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E、至少5次面对面的随访

3、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B

A、1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B、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C、4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D、6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E、8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三)1、高血压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A

A、1次较全面健康检查 B、2次较全面健康检查 C、3次较全面健康检查 D、4次较全面健康检查 E、5次较全面健康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一)1、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E

A、辖区内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 B、户籍区内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 C、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 D、户籍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

E、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2、糖尿病典型症状不包括E

A、多饮 B、多尿 C、多食 D、消瘦 E、眩晕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二)1、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C 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

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 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E、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

2、对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D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E、至少5次面对面的随访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一)1、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1级为A

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B、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E、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2、发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在3级以上时E

A、继续观察、随访即可,不需要请精神科医师会诊 B、继续观察、随访,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 C、继续观察、随访即可,不需要向个案管理组组长报告 D、继续观察、随访即可,同时向个案管理组组长报告

E、应及时请精神科执业医师会诊,同时向个案管理组长报告,实施紧急住院治疗

3、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描述错误的是C

A、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B、自知力基本恢复 C、社会功能处于较差状态 D、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E、躯体疾病稳定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解读

(二)1、下列关于重性精神疾病个案患者分级管理标准一级的描述,错误的是E

A、半年内出现过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B、半年内出现过自杀行为或明显自杀企图者 C、半年内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者 D、半年内有明显幻觉、妄想、行为紊乱者 E、危险性评估为0级

2、下列关于“轻度滋事”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

B、行为触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 C、行为触犯《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D、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 E、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同时导致被害人轻、重伤

3、下列关于“自知力完全”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患者精神症状消失 B、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

C、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 D、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 E、认为需要治疗

类人员培训的研究 篇2

近些年来, 无人机失控和坠毁的事故始有发生。分析其原因, 研究人员认为, 不仅仅设计、技术和规则被列入影响因素之列, 在执行任务中, 由于无人机操控员的操作失误和训练不足, 导致无人机坠机的“人为因素”更是高达75%。当前, 无人机飞行尚未实现完全自主化, 仍然需要人员操控, 这就要求无人机操控员具备较强的飞行控制能力与精湛的技术水平。

科学的无人机操控员培训模式是保证无人机飞行作业安全、有效完成的重要手段。随着操控员航空理论知识的积累, 以及模拟器训练和实际操控训练的增加, 他们将获得更多的飞行经验,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无人机的使用效能, 同时大大降低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2无人机操控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操控无人机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对操控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研究表明, 无人机操控员至少应具备以下四种能力素质[1]。

⑴科学严谨的态度。无人机飞行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 每一个细节都关乎飞行安全, 这就要求无人机操控员要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 并且要具备较强的法规意识, 熟知并遵守有关航空法律法规。

⑵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无人机操控员, 要掌握一定的航空理论、无人机技术、航空遥感技术, 以便在从事无人机飞行工作中, 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过硬的飞行技术。无人机操控员要具备过硬的飞行技术, 而这种技术源于对飞行的认知和理解, 以及经过长期的训练而积累的飞行经验。

⑷果断的处置能力。无人机在飞行作业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 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 这就要求无人机操控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果断的判断能力和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

3无人机操控员培训模式

无人机操控员的培训大体上应分为三个阶段, 即:航空理论知识学习、模拟器训练、实装飞行训练。

⑴航空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对空气动力学、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自动驾驶仪工作原理、无人机系统构造、航空遥感知识、发动机工作原理、气象、任务规划、航空法规等知识的系统学习, 使学员掌握操控无人机必须具备的航空理论知识, 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该阶段要注重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突出飞行中的实际应用。

⑵模拟器训练。模拟器训练风险小、效率高, 是培养学员初期飞行操控技能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模拟器训练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仿真模拟飞行训练, 另一种是利用航模进行目视操控训练。

模拟飞行训练是依托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 进行近似于真实飞机的仿真飞行操控技能的训练, 高仿真和互动性强是模拟飞行软件最为显著的特点, 可以对无人机操控员初期的飞行感知、飞行基本技能的培训有较大帮助[2]。模拟飞行训练十分经济, 所使用的器材仅仅是普通的计算机, 可大大降低无人机操控员飞行技能培训成本。

当模拟飞行训练累计达到一定的架次和小时数后, 即可转入航模目视操控训练。无人机虽然具备一定的自主飞行能力, 但常规起降过程通常都是通过目视操控完成, 而对于航模而言, 目视操控能力又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因此, 利用航模替代无人机实装进行目视操控训练的方法, 培养无人机操控员的实际飞行能力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并且可以节约大量成本。从小型、慢速的旋翼类航模开始, 逐步过渡到电动或活塞动力的低速固定翼螺旋桨航模, 再进而发展到操控电动涵道风扇发动机甚至喷气发动的中高速航模, 使学员的目视操控能力不断获得提高, 为未来目视操控无人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与直接使用无人机开展教学和训练相比, 借助不同类型的航模进行训练, 从而提高学员的目视操控能力是一条快捷、高效、经济的教学途径。

⑶实装飞行训练。结束模拟器训练阶段后, 通过无人机操控技能认定的学员, 即可转入实装飞行训练。实装飞行训练对于无人机操控员的培养不可或缺。任务规划与飞行计划的制定、空域的申请、飞行前的准备、飞行过程实施、飞行后的检查与维护等一系列完整流程都要通过实装飞行训练来实现, 每一个环节对于无人机操控员的培训都必不可少。这一阶段, 还要注重培养学员的流程意识与法规意识, 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航空法规可大大降低无人机飞行的安全风险。

总之, 目前, 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在发展和制造300多种型号的无人机, 据专家估计, 全球现役无人机数量已达12万架, 市场规模达到1000多亿美元。在我国, 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无人机也正在大量进入军用和民用市场, 数量庞大、性能先进的无人机装备对无人机操控人才的要求将会更高。积极探索无人机操控员培训模式, 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科学地培养大批兼有深厚理论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无人机操控人才, 是推动航空院校无人机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孙瑞山, 彭天池.飞行认知能力的测量方案设计及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 (11) .

关于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培训研究 篇3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员 培训策略 效果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44-01

对管制工作中的事故差错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很多失误是因为管制员的经验不足,不能对突发事件或者特殊情况给予较强的应变能力;知识面窄,以及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扎实掌握新技术,导致在处理问题时有较多的漏洞。而与管制工作质量密切相关的为管制员本身的工作水平,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对管制员给予长期的培训和学习,在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中,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对管制员的培训方面给予研究和讨论。

1 交通管制人员的职责

空中的管制员,其主要任务为管制空中的交通,也就是空中交警。空中的交通管制需要给予区域管制、塔台管制、亲近管制以及空中交通的报告服务[1]。在区域管制方面,主要对6000 m以上的航空器给予交通管制的服务。塔台管制是对航空器的起飞和落地提供服务,避免航空器和地面以及航空器之间出现碰撞。进近管制是对6000 m以下的航空器给予低空的管制服务,以及提供相应的飞行间隔[2]。空中交通的报告服务主要使航空器保持安全间隔,同时给予信息的通报服务和地面的放行服务。管制员有一定的必要素质,如事业心强,在工作中有主动性,并保持爱岗敬业和遵纪守规的工作态度。该类人员的工作危险性较强,若在工作中放松警惕,也会提高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在工作中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 管制员的培训策略

空中交通不同于陆地交通,空中交通的安全运行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而确保空中交通管制水平提升的关键就在于空中交通管制员,因此,加强交通管制员的培训对于更好的满足空中交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1 提高心理素质

通过研究发现,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因此在选拔管制员的过程中,就要在气质方面给予选择,包括反应的敏捷性、感受性、耐久性、外向性、可塑性和情绪,都要进行测试。并在日常训练中给予心理方面的培养,保持减轻心理和冷静头脑,可对各事项给予准确判断和处理,避免事故的出现。

2.2 管制室的培训

在交通管制部门管制室为基层单位,管制员要对自己的指挥责任所熟知,并保持管制室中责任区的通畅,对服务工作安全完成[3]。管制室中主要在飞行的指挥变更后给予学习掌握,并对培训其进行特殊情况的处理,有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理论方面主要有环境、气象、机场条件、气象、管制器设备、设施、岗前培训,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等法规。对新加入的管制员也要给予相关设施和条件的了解,只有所有项目都考察成功后,才可上岗工作。技能培训主要使用模拟机进行培训,从而可对管制设备进行熟练运用,并对管制室的指挥程序进行负担,如,在特殊情况,采取怎样的管制指挥,才能使飞行间隔得到合理的调配。对于见习的管制员,必须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培训,以及技术人员的合格考核,才可进行管制员执照的申请。上模拟机主要的训练目的为:在特殊情况下,给予相关护理,如座舱失压、航空器的无线电失效、空中放油、发动机出现失火、雷达失效、迷航等情况,这些一般在实际飞行中不会经常遇到,但是管制员必须对这些情况必须能够良好的应对,因此需在管制室给予反复的培训[4]。现在很多见习人员上岗后,就对着雷达进行指挥,而没有给予管制室的充分培训,而一旦在飞行中出现设备故障,而造成雷达失效,在较短的应对时间内没有太多时间给你反应,必须做出良好的措施,因此只有可以对特殊情况进行熟练掌握,才可能在事故处理中,保持理智冷静,避免危险发生。

2.3 专业水平的提高

地面的交通管制员能够清楚看道路表明的交通情况,但空中的管制员不可以对航空器具体的飞行情况进行观察,只能通过飞行员所报告的位置情况和雷达显示来获取信息。而且因为获取信息较多和复杂,需要管制员对将信息转化成为立体的图像,包括航空器的高度、位置、飞行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因此,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给予经常培训,掌握航空器全方面的情况。因为管制员在与飞行员的交流只可采用语音交流,而管制工具的国际性较强,管制员不仅需要掌握吐字清晰、发音标准的国语,还要保证熟练的英语对话能力,保证在指挥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2.4 提高综合能力

要想良好完成每项工作任务,不仅要掌握专业水平,还要有责任感、团队精神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这些,在特殊问题的处理上,才能减少失误。在上岗前以及工作的各个阶段中,都要给予责任心的培养,使其认识到只要自己的一点疏忽,就会导致大量乘客处在危险的状态中,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阶段性给予职业道德的培训,只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安全问题,才会以实际行动来保障乘客的安全。加强团队的协作意识,尽量保证团队小组中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在处理事情上,可提升内部的凝聚力,达到默契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3 结语

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培训研究方面,通过提高心理素质、管制室的培训、以及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可使其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减少空中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少斌,袁寿其.关于我国空中交通管制体制改革焦点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4):128-129.

[2]罗帆,平芸,郭仕平,等.民航飞行品质监控及预警管理探索[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24(11):138-139.

[3]唐卫贞,贺琪,轶段炼,等.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素质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6(12):144-145.

类人员培训的研究 篇4

关键词: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 海事局文件 电子电气员 培训与教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运安全、低碳航运和海洋环境保护现已成为国内外发展现代航运的基本要求。船舶正朝着电气自动化、智能化、大型化、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包括信息技术(IT)在内的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深入,打造能适应现代化船舶专业技术高、实操能力强的高素质船员队伍,培养一流航运人才已刻不容缓,因而对船舶电子电气的管理人才培训与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

1现任电机员过渡期培训考试的实施办法

2010年1月召开的STCW分委会第41次会议,形成STCW公约和规则的修正草案。该修正草案于2010年6月21日-2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STCW公约缔约国外交大会上获得通过。该修正案称为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

在修正案的“总则”和“轮机部”的内容中,首次提出了“电子电气员适任证书”的说法,并规定了新增电子电气员发证和适任资格的强制性最低要求。电子电气员不是原先意义上的“电机员”或“电报员”。“电子”与“电气”两者都属于“电”的范畴,但目前“电子”主要处理量化的数字信息,其工具是计算机。船用电子设备的原理、操作、测试与维护(包括故障诊断),与常规的电气设备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数字信息采集、无线传输与网络控制领域。电子电气员应掌握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综合驾驶台系统(IB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船舶局域网、机舱数据检测系统、电子主机及数字调速器等船用电子设备与系统相关知识与技术。

国家海事局2011年12月颁布了《关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的实施办法》,文件明确规定了需要进行电子电气员过渡期适任培训和考试的对象:

(1)持有交通运输部于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考试发证规则》(简称“87规则”)电机员适任证书;

(2)具有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船员,“11规则”生效前10年内在船舶上实际履行电机员或电子电气员职责满24个月,由公司出具任职证明材料。

这两类人员经过补差理论学习和实操培训并在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航区的电子电气员的适任证书。从文件中可以体会到“实施办法”既顾及了现任电机员向电子电气员的过渡,同时又缓解了航运企业对新设电子电气员的需求,以实现平稳过渡。

2 对过渡期电子电气员适任培训教学的思考

按照国家海事局颁布的《关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的实施办法》,文件指定了电子电气员过渡期适任培训纲要,分为补差培训理论项目内容及课时、实操培训课时两大部分,其具体内容为:

2.1 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

《马尼拉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了电子电气员的主要职责是包括GMDSS设备在内的船用电子、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诊断、处理。由于电子电气员负责通导设备的维护、保养,从而避免了通导设备过度使用而缺乏养护的尴尬局面。

对于目前的电机员而言,“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是充满挑战和迫切需要知识更新的内容,也是电机员过渡到电子电气员最生疏的环节。国家海事局在“电子电气员过渡期适任培训纲要”中,把“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的补差培训理论课时安排为64学时,是五项内容中学时最多的一项。

2.2 船舶电气(高压电力系统、电力推进、变频器)

1.高压电力系统

目前,高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6000TEU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20万吨以上油轮、超大型散货轮、豪华型邮轮、电力推进船(如LNG船、海洋工程船、钻井平台)等的标准配置。如何保障安全被视为高压系统最重要的问题,高压电力系统的安全措施较之低压电力系统要严格得多。安全使用高压电力系统是船舶管理人员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培训,学员必须掌握船舶高压电力系统的安全操作和管理,正确地使用高压配电盘(6600V)上的真空断路器(VCB)、日用变压器高压侧与低压侧开关和低压配电盘(450V)隔离开关。检修时能正确地将真空高压断路器脱离电网和进行有效的接地,熟悉打开高压开关柜的步骤与安全措施。

2.电力推进

电力推进直接用电动机来驱动船舶螺旋桨,可以避免内燃机机械推进存在的噪声大、调速范围小和机动性差等缺陷,具有调速范围广、驱动力矩大、易于正反驱动等特点。由于采用吊舱式电力驱动机构,驱动电机直接置于船体外,因而能有效地减小机舱面积。吊舱式推进器能360度旋转,可以满足任何方向需要的推力,电力推进船舶在设计制造时,舵和侧推器都不用考虑,从而可以节约造船成本。目前LNG船、海洋工程船、钻井平台等船舶都采用电力推进,能够灵活方便地操纵船舶。

在电力推进知识的补差培训教学中,必须突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推进器型式与结构、推进电动机种类及控制、推进系统的变频装置和电力推进自动电源管理系统(PMS)主要功能等内容,为不远的将来迈入全电船舶时代奠定基础。

3.变频器

变频技术在现代化船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如船舶电梯、海水泵、电力推进等。变频器的类型包括交-交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可以根据船舶实际需要选用。在教学中应结合实操使学员掌握变频器的基本使用和日常维护。

船舶电气补差培训理论课时安排为36学时。

2.3船舶管理

1.了解国际公约相关知识和国内相关法规知识

MARPOL是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中文简称为“防污公约”),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旨在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也是人类保护海洋环境的第一个国际公约。 MARPOL是在OILPOL(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基础上进行修订并全面替代、内容全新的、对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防污染公约。

SOLAS公约是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公约的主要内容包括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我国是SOLAS公约的缔约国,在加强海上保安措施的修正案生效后,为了更好地履行公约,交通部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保安规则》这两个政府部门规章,细化了执行国际公约的强制要求,并且规定由水运司和海事局分别负责这两个规则的实施工作。

PSC(Port State Control)专指世界各地港口当局对抵港外籍船舶实施的以确保船舶安全和人身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为目的的检查。港口国的政府机构或其授权者(中国为海事局)通过对外国船舶及船员技术状况及能力(特别是有关安全与防污染方面)的检查,以保证船舶在海上的人命和财产安全、减小污染海洋环境 (主要是船舶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的检查)

STCW公约主要用于控制船员职业技术素质和值班行为,公约的实施对促进各缔约国海员素质的提高,在全球范围内保障海上人命、财产的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有效地控制人为因素对海难事故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电子电气员还必须熟悉我国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的相关法规知识、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应急部署与应急反应等内容。

2.STCW公约对电子电气员的相关要求

(1)船舶防污染程序与设备

这些相关为油水分离系统、排油监控系统、焚烧炉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其组成及工作原理。

(2)船舶安全用电、电子电气管理

·日常工作基础知识:电子员一般职责、电子员日常工作内容、安全和应急程序、船舶电子电气设备检验与维修。

? 维修计划:电气测试和测量设备、电子员工作记录、报表及其管理。

3.领导力和团队工作技能的运用

团队工作技能、沟通与交流、驾驶轮机联系制度交接班、船员主要职责、船上人员管理和培训的实用知识。

整个船舶管理部分学习课时安排为24学时。

2.4 PLC与计算机网络

随着船舶自动化的高速发展,PLC在船舶电气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现在应用PLC的具体设备有锚机、绞缆机、起货机、电站、冰机、空调、船用电梯、锅炉、主机遥控系统、机舱监视报警与控制系统等。

PLC在船舶电气设备中用存储逻辑取代继电器式控制,可以大大简化电路、减少故障、提高控制系统稳定性。PLC功能齐全,了解其模块化的结构及网络通信功能等内容对于电子电气员熟悉和管理PLC尤为重要。

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船舶,对于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学习涉及以下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包括COMS、内存、显卡、声卡、网卡、硬盘、磁盘驱动器、电源、显示器、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的作用和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

船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及通信协议的基础知识与常用标准、数据传输的介质和设备、船舶局域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硬件设备、IP地址的概念和设置、船舶局域网的组建、运行、管理与维护、船舶电子邮件通过Inmarsat接入的方法和使用、船舶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防病毒的基本知识。

PLC与计算机网络部分学习课时安排为56学时。

2.5英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船舶正朝着大型化、快速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英语成为电子电气员学习了解船舶新技术的工具和对外交流方式。

英语学习内容涵盖: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与导航设备、船舶管理五个方面的技术资料泛读和船舶电子电气函电书写。英语培训仅针对无限航区电子电气员。英语部分学习课时安排为36学时。

2.6实操培训课

1.通信导航系统操作维护

《马尼拉修正案》中明确定义了电子电气员对通信导航系统操作维护的主要职责,电子电气员应掌握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综合驾驶台系统(IB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船舶导航雷达等等的通信导航系统操作维护工作。通过对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的理论学习,集合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的硬件,再经过实操培训,使得电子电气员达到维护、保养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的目的。该内容安排为24学时。

2.计算机与自动化

(1)计算机实操培训

由于现代船舶广泛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于电子电气员就必须掌握包括计算机操作、养护技术。通过实操培训,认识计算机内部部件、外部接口识别和连接、硬件拆卸和安装、UPS的维护使用,以及掌握计算机CMOS设置、WINDOWS下基本操作。

(2)自动化实操培训

船舶自动化实操,主要依靠轮机模拟器来进行培训,其核心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主机遥控系统:让电子电气员在实操主机遥控系统中,学会主机遥控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

·主机安全保护系统的模拟试验:让电子电气员在轮机模拟器实操中,了解主机安全保护系统动作原理,学会故障停车(或故障减速)时越控处理,能够操作主机安保模拟试验。

·机舱监视报警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让电子电气员在轮机模拟器实操中,学会机舱监视报警系统的基本操作,例如参数查询、报警应答、手动闭锁、值班选择、PMS的操作等;以及机舱监视报警系统的模拟试验,例如在参数“Tag detail”界面上,键入密码后,修改参数进入报警状态。计算机与自动化两个内容实操安排30学时。

3 结束语

国家海事局对马尼拉修正案过渡期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开始按照“11规则”进行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发证、签证和换证工作,并对过渡期电子电气员培训场地、设施、设备标准以及教学培训教员都有严格要求,确保电子电气员培训质量。在即将正式实施“11规则”之际,为促使我国在2020年实现海运强国战略,实现主动履约,我们的航海院校和培训机构应及早作出履约培训安排,以适应不远的将来迈入全电船舶时代,船舶强制配置电子电气员形势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文件)关于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的实施办法

[2] STCW 公约解读组.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解读[J]航海教育研究2011.1:10-14

[3] 曹 勇.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主要修正内容[J] 航海技术2011.4:71-72

[4] 赵俊豪,吴桂涛,赵友涛. 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背景下海船轮相员适任考试大纲改革方案[J] 航海教育研究2011.1:27-30

类人员培训的研究 篇5

关键词:调控员;调控一体化;培训现状;方案拟定;效果评估

一、调控员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调控员培训现状分析

随着调控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推荐,调控员的培训也相应而生。目前调控员的培训主要是有两种:未脱产培训和脱产培训。

1、未脱产培训主要是在生产场所采取集中培训、自学、师带徒、现场实习等方式。这些方式有利于及时迅速弥补工作上的技能薄弱点、知识盲点,节约时间,不会产生工学矛盾等问题。但是缺乏系统性知识的培训,缺乏对新岗位的全面到位的认识,对电网来说就是点到面思想上的一个转变,容易留下薄弱隐患。

2、脱产培训主要是将监控员和新员工集中起来,按时间节点进行系统性理论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并按阶段进行考核。对于一个新的岗位,比較全面集中的培训至关重要。

(二)调控员培训需求分析

1、在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我局管理模式为“地区调控一体化型”就是将监视、控制业务高度集中并与调度业务相融合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调控一体化运行业务主要工作如下:1)接受和执行上级调度指令;2)进行本地区电网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及远方操作;3)调整所管辖电网的电压、潮流;4)调度管辖范围内设备运行操作;5)指挥调管范围内的异常及事故处理。

2、调控一体化调控员岗位技能:1)基本技能:规范使用调度术语,严格执行电力调度相关法律法规和正确执行调度管理规程,对所辖电网的运行工况能进行正确分析判断,熟练的使用相关调度系统的应用软件工具。2)电网监视技能:正确使用监控系统,对电网正常工况进行监视和判断,对电网异常及故障进行监视判断;3)电网调控一体化技能:及时准确进行电网电压频率调整,对电网潮流进行合理控制,进行电网经济运行调度;4)调控操作技能:正确进行输变电设备投运及停运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异常情况及电网故障。

3、在现有模式下地区调控一体化的调控员是由监控中心监控员和调度中心的调度员组成的,以上监控员和调度员都不能完全掌握上述各项技能要求,因此,必须加强调控一体化调控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必须具备调控一体化运行业务必备的工作技能,才能满足调控一体化的运行工作要求,从而真正实现调控一体化,所以只有在知道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是什么的前提下,才能做好培训工作。

二、培训方案的拟定

(一)培训目标

1、首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培训目标,而培训目标和培训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通过对调控员进行培训需求的现场调研,组织培训的人员才能准确掌握调控人员的能力现状和培训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培训方案。如果不能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只是为培训而培训,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还会使受培人员产生情绪抵触,这样的培训毫无意义。

2、监控人员具备一定的变电运行工作经验,对地区内变电站的现场设备及信号释义比较了解,但是缺乏对电网的认识、电网事故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需要加强电力调度方面知识以及电网事故处理能力等的学习。

3、在新的调控一体化模式下,需要把个专业的知识、技能进行融合,在值班时做到运用自如。

(二)培训内容的设定

一名调控员的培训阶段可分为实习培训阶段、在岗培养阶段及管理提升阶段,根据不同培训阶段需要达到的培训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突出学习侧重点,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密切跟踪培训效果。现针对调控员实习培训阶段的学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电力调度法律、法规、规程及相关文件学习,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电网异常及事故处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相关知识、变电站信号释义分析处理、设备缺陷处理、调度实作业务学习。

1、电力调度法律、法规、规程及相关文件学习部分,该部分主要学习电网调度管理、运行操作、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由于调控员的人员组成机构差异,监控员和新员工网架意识薄弱对电网运行方式、异常和事故分析上往往没有一个面的概念,只局限于将关注点放在运行设备上,而忽略了一次事故对整个电网系统稳定和运行方式的影响。通过对电网调度知识系统的学习,有助于对电网不熟悉的学员建立起电力系统网络的概念和思维,并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做到学以致用。

2、电网调度运行操作部分,主要掌握电网运行操作规定及相关规定;学习填写调度操作指令票和指令记录;涉及电网调度的所有标准术语;电网倒闸操作、监控倒闸操作等技能并进行操作时信号监视、处理练习。填写调度操作指令票和指令记录是调控员必备的一个基本技能,作为调控员必须具备该技能,以此来提高自身事故处理的整体能力。

3、电力系统异常及事故处理部分,主要学习电网事故处理原则及流程;线路、主变、母线、发电机、断路器异常处理原则;系统频率异常、系统解列事故、系统振荡事故、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原则;根据电网实时运行方式、潮流情况开展反事故演习。电网事故处理也是调控员的基本技能之一,我们只有在建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不断的事故反演,才能有助于提高调控员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

4、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相关知识部分,主要学习各变电站保护配置情况;保护原理、保护定值单定值含义,安全自动装置原理及配置情况,典型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分析;熟练掌握保山电网继电保护定值配置情况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情况;熟悉保山电网低频减载方案、事故拉闸序位表及超计划用电等。该部分的讲解重点是原理讲解,结合保护说明书、保护定值单、故障录波分析报告等技术资料分析讲解保护动作过程。通过该部分的培训学习,有助于提高调控员进行事故处理、异常信号分析能力。

5、变电站信号释义分析处理部分,主要通过学习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信号的含义及分类原则,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信号的发信原理及传输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正常运行是否有影响。是否需要对调管设备进行停电和消缺处理等等。在日常信号监视工作中,由于通信问题导致的误报信息和漏报信息,经常会干扰到调控员对信息的准确判断,最终会导致事故的扩大。而大部分的通信问题都能通过异常信息进行简单判断,我们只有学习信号传输的自动化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的掌握对变电站信号的监视。

6、设备缺陷处理部分,主要学习缺陷处理流程,从接到缺陷到处理结束整个过程调度员应采取的手段及控制措施,覆盖面应包括各类发、变电设备,历年来保山电网内发生的缺陷。通过对这部分的学习,使调控员充分掌握整个设备缺陷的处理过程,设备缺陷发生时表象是什么,通过监控后台所发的信号,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信号和保护及设备状态有那些必然的联系等等。作为调控员都应该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现场报上什么,我们就接收什么,要懂得去筛选、追问更深层次的原因,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在需要对系统电网设备进行倒闸操作时才能做到有条不紊。设备缺陷也不会因为而放过,甚至将其扩大。

培训内容各模块知识主要针对的培训对象如图所示

(三)从图表上来看对于监控员来说,我们的培训计划的侧重点,应该按照副职调度员的培养方向,进行调度知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弥补监控员应会上的不足。对于在岗调度员来说应侧重于变电站现场设备的熟悉、變电站信号释义的培训及电网事故处理能力的加强。而实习期满的新员工,应全面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及调度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从培训对象的不同考虑,有侧重点的进行学习计划的调整,真正的做到提升技能而培训,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培训而培训。

三、培训实施

(一)在培训实施阶段,我们要思考的是要通过怎样的一种方式、培训氛围或者说是培训的手段,而来达到一个好的培训效果。使大家对参与培训心理不那么抗拒,而是抱着应该学、把它学好,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心态,积极的参与到培训中去。

(二)在设定的培训内容中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是基本技能的练习。在理论知识方面,例如继电保护知识培训、电网调度基本知识等,我们可以采取自学、集中培训、师徒结对、知识分享、知识比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在基本技能的练习方面,例如电网倒闸操作、电网异常和事故处理模块,我们不仅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的讲解,还要借助一些技能平台,例如建立一个防真的培训系统,在仿真培训系统上,集调控员、变电站运维人员、电厂运行人员等角色扮演,根据各种现象、参数变化在逼真的仿真系统上对事故状态下的信号分析和处理判断。在没有技术支撑的基础下,我们也可以通过桌面演习的方式,通过分配不同角色,各自扮演好自己角色,以出题的形式反复的进行事故演练。有助于调控员熟练掌握电网的各类事故和处理原则。还可以通过技术比武,进行有奖励的比赛,以赛促学。

(三)在现有模式下,由于一部分的调控员仍在上监控班,所以脱产培训不符合实际工作开展,所以采取的是未脱产的培训,存在的难点是现有条件下调控员培训均为占用休息时间进行,且无法做到一次性集中,即使分两次培训也难以做到所有人全面覆盖。这就会导致知识传递的不及时,进度滞后,知识点的脱节等问题的暴露。

(四)现就培训实施过程中采取哪些培训方式,使培训即能按照培训计划的时间节点开展,做到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也能做到有趣,大家积极参与,从而有显著培训效果。现就以下培训方式的开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探讨。

(五)集中培训,就是将受培人员按照培训计划时间,集中起来以讲授法的形式,通过培训师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优点是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知识,容易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缺点是讲授内容具有强制性,学习效果易受培训师讲授的水平影响,学过的知识不易被巩固。

(六)实际操作的培训 ,可以利用防真系统在该系统上设定与工作环境现状相符的培训环境,根据自身的角色定位,接受犹如亲临现场的培训,通过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不断的演练,从而来提升自身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点是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来支撑此项工作的开展。

(七)综上所述是我们在开展培训中常用到的培训方式,对于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一种合适的培训方式,将对培训的实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在培训效果中有所体现。

四、培训效果评估

(一)培训效果评估是整个培训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决定着培训开展成功与否。培训评估不仅仅是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还可通过对培训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技能比武等形式开展,理论知识、技能考核以及技能比武,都是对培训效果的间接反映。

(二)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每个模块的学习进行时间节点的考核,然后对整个大的培训阶段的完成,开展这个阶段的技能比赛或者是知识竞赛,由培训组织者,来制定比赛的方案和比赛具体内容,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进行有奖励的比赛。做到以赛促学,加深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

五、培训激励制度

(一)培训激励制度的目的是强化培训结果,提高学习积极性,建立我们内部的培训师资队伍,完善班组的培训管理模式,使班组的培训工作能蒸蒸日上。

(二)建立班组内部的培训激励办法,通过制定相应考核原则、激励方法,对每个培训阶段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员,进行物质或者其他的奖励。班组内部的培训激励办法,也可以和调控组绩效管理办法挂钩,对于在培训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绩效的加分,反之按规定进行扣分。

六、结束语

随着南方电网“调控一体化”体系建设的推进,调控员的能力提升迫在眉睫,建立合理并且有效的培训机制,使新入职的调控员和现有的调度员都必须掌握应知应会的系统知识和事故处理等的系统培训,并且按阶段进行考核,做到有奖有罚,促使大家积极的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成为一名合格的调控员。本文所述的调控员的不脱产的培训方案是根据我局的运维模式、培训人员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我局调控员的培训就是按现在的培训方案进行培训,培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南方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南方电网安监,2014.

[2]云南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总体工作方案.云南电网系统,2014.

[3]云南电网保山供电局调控一体化试点实施方案.保电系统,2014.

类人员培训的研究 篇6

摘 要:在工业4.0背景下,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成为当代制造业和现代工业的核心。这场革命将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同时也为我国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借助工业4.0发展的契机和优势,研究高职教育中装备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点完善转型升级,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制,快速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大发展。

关键词:工业4.0;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媒体的热炒,工业4.0已经深入千家万户,中国版工业4.0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也相继出炉,政策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网络化和平台化这一条主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将带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我国是全球最大装备制造国,这场革命将为我国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级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只有依靠先进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硬件支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与制造业有机融合,逐步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方向稳步发展,才能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而我国工业设计、数控、模具等装备设计与制造的技术人才,在原有的条件下数量上都紧缺,就更不要说质量了。高职教育是快速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摇篮,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工程师。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装备制造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专业办学难度逐年加大,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先进教学设备明显不足,很难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专任教师和实习实训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也相对薄弱,政府的投入能力有限,基本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由于体制问题,无法顺利达成与企业长期合作关系;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自2008年以来,全国高考人数基本呈下降趋势,而各大院校的招生比例却逐年加大,所以各大院校为争取名额不再择优精华。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多种合作教育形式,充分整合利用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一、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通过职业化教育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装备制造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技术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系统,在实践中修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师资力量引进与提升

自20 世纪90 年代,高职教育迅猛发展,诸多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最为突出的就是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比相继出现不协调现象;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环境;教师结构不合理,高职教育中教师大多数以年轻人为主,缺乏教育理论基础,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较弱,一线工程实践技能相对缺乏。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育,如何构建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将是目前所有高职院校首要考虑的问题。高职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支持外,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一线工程实践技能,这些是年轻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知识合理、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要不断提高;同时聘请企业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来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了师资结构,从而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经验、一线工程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高职院校需采取有效措施,搭建培训提升平台,安排教师定期去合作企业进行培训学习,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掌握最新的企业需求。鼓励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高水平教师,教授、名师等高素质人才从事实践教学工作,激励实践教学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岗位在职培训,有计划地开办专门技术培训班等,提高高职实践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逐渐完善教师和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教师的考核机制、岗位提升聘任机制和奖惩机制,不断壮大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为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通过职业化教育,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有基础理论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支持,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快速适应和胜任未来工作。高职教育如何通过有限的三年时间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实用技术人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用型高职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通过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践性、应用性及职业能力较传统模式的学生都具有明显的提升,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开拓了高职教育的新篇章。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利用学生两年的在校时间完成传统的三年基础理论学习、专业技术学习及相关的实践能力培养与拓展,第三年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增强高职学生的优势,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顶岗实习前期首先由学校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指定时间进行企业文化及用工信息宣讲,学生个人提出申请,企业面试,双选决定学生定岗去向。部分同学可选择自主创业、就业,学校及时监督、回访收集反馈信息。实习期间以企业员工标准开展工作,以师徒制指导学生实践技能,定期不定期回访,随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做出调整,并为人才培养技术修订提供可靠依据。与企业共同搭建员工提升计划,使学生具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应用的基本能力,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生产第一线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企业、学校三方,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使课堂理论学习与参与社会上的顶岗实习相结合。整个模式的两个阶段相对独立,而又完全统一,相辅相成。第一阶段,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实践能力培养与拓展,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任教,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课堂中将实践技能及专家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和顶岗实习。聘请吸收更多的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修订、考核评价中来,多方采纳企业的声音,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工业4.0为我们带来了新的一轮工业革命,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我国是全球最大装备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对此次工业革命,高职院校要保持清醒头脑,研究高职教育中装备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点完善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邱小童.基于产业振兴背景下的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3(1)

上一篇:小阁,小阁陈与义,小阁的意思,小阁赏析下一篇:沙厂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