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2024-09-09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6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广东省“提升工程” 项目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我很高兴能参加在惠州学院举办的2017年广东省“提升工程” 项目指导教师及网络研修社区管理者专项研修项目的培训,在短短的一星期的面授培训中,让我了解了许多的新知识和新观念,享受到许多优质的培训资源和网络学习资源。

本次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等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管理能力,具备综合教育素养的教师,以适应中学教育对信息技术师资的新需求。

培训内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宏图、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及趋势、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学习与专业发展、大数据技术与现代信息教育、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程序设计与计算思维等内容。

我对这培训印象最深的有:“大数据”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新应用。

一、“大数据”

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绝大多数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数据库技术的成熟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带来了人类积累的数据量以指数速度增长。特别地,近年社会进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领域快速拓展,这些系统采集、处理、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规模的增速越来越快,以至用“海量、爆炸性增长”等词汇仍无法形容数据的增长速度。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在大数据时代,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机制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是对现代教育提出的挑战,让其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方向进行转变和改革。

美国科罗拉多州实施的“教育信息系统计划(Relevant Information to Strengthen Education)”,收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所有信息,以帮助学校改进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5]。计划的关键是,用信息系统将收集到的数据和学生、教育者的数据内容与相关国家机构的记录连接起来;运用数据,设计个性化教学活动、创新的学习计划和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教师能获取更加全面、丰富的数据信息,能够了解何种教育方法对学生最有效,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需要特别的帮助。学生则可以得到教师更好的指导和支持,进而提高学业成绩。

在培训教师交流教学过程利用到的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进程时,有一位老师说到: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老师在设计某课的时候,可以逐步提出问题,并由学生反馈相应的答案到移动终端。老师在教授过程中,时间节点由老师控制,而这个时候学生只需要在相应的知识点这里点击“A”或者“B”,“是”或者“否”,如同鼠标左右键的点击一般简单,等到讲解完毕之后,老师马上就能知道,50%的学生在讲到第3点的时候已经出现错误,80%的学生在第5点的时候,就普遍没能掌握,那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决定重、难点在哪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新应用

互联网本质是使信息更快向更多地方传送,去中心化后产生更多的交互和虚拟域。教育本质是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强调内涵品质和能力本位。互联网教育态势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学习、传统教育机构混合、多样化、复杂、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融合。

现代的学习者可以方便的利用互联网获得信息、习得知识、开展交往、提高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升学习体验和自我价值实现水平的网络化学习。

互联网学习种类繁多,只要我们有需要,我们就可以利用各种免费的、收费的、普遍性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如:题库类的作业帮、猿题库、作业盒子、一起作业等;教学平台的爱学堂、乐教乐学、学乐云课堂、UMU互动学习等;新教学资源的盒子鱼、洋葱数学、尔雅选修、少年商学院等。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教育部要求, 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 (学分) , 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 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 推动学分应用, 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 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 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 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 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 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促进学用结合。

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 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 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 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 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 启动教师培训MOOC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建设工作, 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 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 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 开发微课程资源, 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 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提升工程围绕“应用”这一核心任务,将“培训—测评—应用”相结合,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拟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一是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有效引领广大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二是按照一线教师需求开展全员培训。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教师“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选学服务平台,实现教师自主选学。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有效利用互联网,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移动学习,支持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利用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培训资源建设新机制,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促进资源交易与交换,引领各地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加工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是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网络测评系统,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让教师及时了解自身能力水平,明确不足,查漏补缺,以评促学、以评促用。

四是建立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管理挂钩,推动教师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助推教师“激发教育创新,拓展成长空间,成就发展梦想”。

提升工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问题,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师终身学习,有效促进专业自主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土门镇初级中学 柯玉磊

2015年10月25日开始,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者培训”的学习,通过7天天的学习,让我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后一阶段的任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现简单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修养是工作完成的基础

在为期7天的集中学习时间里,为了加强我们在思想上的认识和理论上的修养,市教科院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精神大餐,有多名优秀的老师来我校指导讲课,还有来自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案例报告。这些都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云课堂”、“翻转课堂”、“微课”、“微课堂”、“饥饿教学法”等等无一不冲斥着整个脑海,不由笑曰“我们被洗脑了”。从培训前的不知到知,从听说到了解,我对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任务和需求。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手机、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提升工程完成的前提

1、通过聆听北京一位教授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解读》,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我发现自己对专业知识极为缺乏,很多新技术和新信息都需要不了解,蓦然回首间,才发现自己原来已经OUT了,再不学习将被时代的潮流所掩埋。大足区技装中心何政权老师对word、excel、PowerPoint使用技巧的讲解、老师要能将最简单的软件功能挖掘出来让老师在5分钟之内能上手等等,对我的原有观念都有着很大的冲击,回想自己,对很多软件都停留在初步了解或者简单会用的基础上,根本谈不上熟悉,平时对知识的学习也存在贪多而不精的情况。这些都会制约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会让自己在后边的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中的培训陷入老师认为这个软件使用太难而不愿意学习的泥潭之中。通过同行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我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专业知识,同时我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三、同伴互助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在本次学习中,让人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学员们的互助学习和经验共享精神。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同学们通过QQ群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已有技术。印象最深的要算龙门浩职业中学的熊华主任,他除了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全班同学介绍新技术、新资源,并承诺将他自己所有的资源无偿地给大家共享。同时,学习中一人出现困难时,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都主动支招,帮助解决问题。这点,在以往的培训班中甚至在学校同事之间都很难看见。在这次培训中,我也了解了一些新的软件,并在11月初回校在岗研修中尝试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如微视频的制作),这完全让学生感到很惊讶,而我自己在相同内容的教学中也得以在课堂上“偷懒”。这些都告诉我在今后的培训和学习中也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同伴之间的互助精神。

四、各种新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是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一大亮点

在此次培训中,培训的专家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将QQ群、在线答题(问卷星)等引入课堂教学中。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引入,无一不丰富了课堂,让原本沉闷的讲座充满生机和人气。这些,也为我们今后在培训老师和日常教学中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五、坚持不懈是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后继发展的保证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它并不应该在短期内就结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更新出现,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不懈地主动学习、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并不断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方才能真正转变观念,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从而让自己“懒”下来。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和,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作为教学前沿的教师,认识、掌握并创新的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必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广大中小学,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在此,笔者就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做一些浅要的分析。

1、观念滞后培训目的不明确

观念问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在调研中,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着质疑,他们认为信息技术的引入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过于分散,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不见得就好,而且认为目前不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也不错,由于这些观念上误区,致使仍习惯与传统授课的模式,一些教师在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中热情不高。

由于观念的陈旧导致了培训目的的不明确。开展技术培训,目的在于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掌握教育新技术,并辅助与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而一些地方对过分的强调培训人数,培训效果的好坏仅以教师是否考试及格、是否拿到证书或是会做课件为评价标准。为此,教育有关负责人强调,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掌握技术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技术的过程中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如果只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范畴,停靠在技术的亮点,教师只学会把教案生搬到电脑上,那就成了“穿新鞋走老路”,培训也就无法促进受训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如果培训只仅仅为了考取一个“证书”,那就有可能游离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宗旨和目标。

2、培训方式单一存在着“一刀切”

据调查,教学一线的教师大部分是欢迎信息技术培训的,然而,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团体推进、整齐划一的运作方式难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比如,一些地方把全员培训简单的理解成全体教师集中培训,教师不论学段、学科,全部集中在一起学习,讲到基本操作还行,但讲到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整和时,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由于学科教学内容的差异,对学科教师的技能要求不同,教师培训要求也就不同,所以,有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自己所教课程关系不大时,兴趣就大大的降低了;另外,虽然要求上机时间应占到整个培训时间的三分之二,但有些地方因开办规模过大,设备过少等原因,仍以从上到下“满堂灌”的培训方式为主,教师想到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太少了,培训方式的“一刀切”,使教师对不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培训产生了不满与懈怠,使得操作技能极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与形式,使得受训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出来,即不能保证促成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和,也不能培养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培训的效果当然就无从谈起。

3、师资力量的薄弱

调查显示,目前广大农村担负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的培训点由于师资力量薄弱,计算机专业或是电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寥寥无几,专职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大多是从其它学科教师经过培训或从其它行业招聘而来,这些教师绝大多数都缺乏信息技术知识,充其量也就是“一桶水”。有些教师反映,一些培训班的授课教师有的只懂技术,不懂教学;有的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不注重教材的研究,照本宣科;不注重教法的探讨,并因材施教。导致课堂氛围乏味、枯燥,淡化了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抑制了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更谈不上如何引导参培教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所教学科中。

4、学“不致用”

要使培训活动坚持下去,就应为教师提供运用信息技术的机会,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对学习信息技术很困惑,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目的是服务教学。而教师回到教学第一线后,要么是学校硬、软件资源的短缺,无法运用计算机去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致使参培教师有劲使不上;要么是学校领导观念跟不上,无法运用各种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将信息技术服务与教学的积极性;要么是教师的评价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信息技术与教学出现严重的断层,久而久之,教师所学的就会逐渐淡忘,难怪有些教师对学习信息技术感到困惑。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信息技术与教学上的“空中楼阁”,亟需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工欲善其事,比先利其器”。现代化的设施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农村中小学面对现代教育的落后面貌,仅仅依靠财政投入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是不够的,应想法设法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信息技术硬件资源的不足。比如争取学生家长的赞助,挖掘学校自身潜力,综合各方面的力量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资源库,将优秀的教学软件输入资源库,使之完善和不断的丰富,以此优化设备,为教师实施现代化教学搭建舞台。

(2)改革评价体制,建立激励机制。为使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教育技术,使应有的设备发挥其作用,学校应该有意识的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使教师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成为一种内心的需求,并把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开封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过为期30天的培训和学习,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信息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用Excel挖掘教学信息(2010)”、“Word高级教学应用(2010)”、“PPT的设计及高级教学应用(2010)”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数学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微课程应用实践与思考”、“ 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微信及其教育应用——建立家校、师生互动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二、交流空间扩大了

1、远程研修教育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 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2、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 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

3、在答疑过程中,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今后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的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感觉受益匪浅!

三、更新了教学方法

此次远程教育培训,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工程规划与部署

借助2011年下发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江省已经率先建立起了以“开放竞争、自主选学”为特点的教师培训制度与实施体系,为“提升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部署,工程主要规划为前期准备和培训实施两个主要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浙江省“提升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始于2014年6月,在此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组织管理体系建构,省“提升工程”培训课程开发标准、测评方案与质量管理办法的制定。

2.培训实施

为确保“提升工程”扎实有效实施,浙江省采用了先试点、后推广的工程推进规划。

其中,2015年3月至7月为工程试点期,由省“提升工程”实施指导办公室组织,浙江师范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提供网络服务支撑。

2015年9月至2017年为工程全员培训阶段(其中2015年下半年面向全省除试点地区外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教师),依据分年度、分学科学段的原则逐步推进。

培训内容与主题

浙江省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研制了用于指导本省工程实施的《开发指南》, 作为“提升工程”的总体实施框架。

1.课程主题设置

《开发指南》将“提升工程”课程分为综合课程、专题课程、实践课程以及支持性课程四大类别,各类课程下设若干课程系列与主题(如表1)。

2.课程研修形式与分时规划

依据浙江省《开发指南》,综合课程、专题课程和支持性课程采用网络学习方式,实践课程采用线下研修方式。具体学时结构及相关要求(如上页表2)。

培训监控与质量保障机制

1.培训评价考核机制的建立

浙江省“提升工程”委托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实施第三方培训质量监控与督导。思路是依托中心建立的质量监控专家团队,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实时进行数据监控、现场抽查等方式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培训全程的质量监控与绩效评价。

在评价结果的应用上,主要依据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实施《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 实施分级考核制度。将培训结果分别作为教师聘用、晋级、评优与年度绩效考核,教育强县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考核指标,及决定培训机构下一年度培训项目申报数量甚至培训资质的延续。

2.建立“提升工程”三阶段能力评估机制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生  应用能力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66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能否有效的掌握信息技术并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能否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够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十分必要。在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高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对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引起重视,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就提升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展开论述。

一、硬件设备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保障

现代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自然要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起重视。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的层面,应该落到实处,其中硬件设备的保障就显得十分关键。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借助于计算机,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硬件设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操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的机房配置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上机操作的需要,但有些学校还存在机房设备陈旧,计算机数量较少等情况,影响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希望能够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使机房环境得到改善,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实现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操作的有效结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配之以实际的操作,一旦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困难,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同时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借助于实际的操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为了使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达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需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不能再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的操作割裂开来,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花费一节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花费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不大,而且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也没有产生积极影响。新时期的教学中,只有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

三、将实践活动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使教材上的知识点,能够落实到实际的操作中去,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让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效果。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Word进行制图的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使用电脑毫无目的的去绘图,那么,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饶有兴趣,可是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毫无目的的操作产生厌烦。如果教师能够将学生的操作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那么,就会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教师如果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制作一些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广告图样,就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使学生学习的相关技能得到了有效训练,同时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信息技术的很多知识点,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也有很大帮助。

四、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想要寻找到既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点学习,又有助于学生能力提升的方法,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就能够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创新是推动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原动力。高中学生虽然还没有进行深入、专业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但是高中阶段学生掌握的知识,也足以为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就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的知识,让学生制作一个作品,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优,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制作激情,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管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是一个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

五、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上文我们不难看出,在现代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十分重要。那么,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不能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仅仅限制在课堂教学,还要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拓展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家庭电脑,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练习。同时在实际的生活中,还要积极的开展实践活动,运用学习的知识,去解决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既达到使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还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相关的夏令营活动,这对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更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9

通过本次培训,我受益匪浅。在培训中,我坚持每天登陆培训平台,认真学习聆听专家们的指导,通过学习最大的一点感受就是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潮流,先要真正改变教育观念。现代社会信息化,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收集信息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自学实践的能力,才能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才能达到理想化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用新的教学手段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合作操作、上台展示,老师只是从旁引导、组织。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此次学习我发现教师不光要转变教育观念,还要转变学习观念。活到老、学到老。教师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我们应该随时给自己充电,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此次培训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渠道,专家视频学习、优秀教师案例学习、优秀课例学习、同坊学习、论坛学习、专家答疑学习等。可见,学习不是单一的从书本中获取,以上渠道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在此次培训中,我爱上了逛论坛。因为上面的帖子全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困惑,专家们都一一耐心作答。在课堂中我讲到最小的一位数是几的问题,论坛帖子里正好有专家作答:“最大的几位数,最小的几位数都是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作答。”,所以说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

在此次学习中我掌握了多媒体素材的收集方法、编辑文档的技巧、处理声音的技巧和如何制作微课等,了解到了新的教学方式慕课、翻转课堂等。同时MindManager软件的学习也正好在学校课题中使用,帮助颇多。此次培训后我也在教学中积极尝试,发现通过深挖教材,充分备课,恰当运用新媒体技术、使用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教学,这样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我很高兴参加了这次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对教育现代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今社会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它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觉得不更新观念,改变思想,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加工到运用自如的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深的认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的不足,深深的感到身上的压力。同时,我又认识到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而要思考这样去克服困难,学习业务知识,推陈出新,从跟不上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看书、查资料,不耻下问向他人求教。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感到全体教师只有参加过国家级培训,有省级培训,有市级培训和区级培训还远远不够,同仁之间必须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对我而言,这次培训是一次收获颇丰的体验,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我们教育工作者迎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提高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适应现在的教育教学新环境。但是,怎样做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呢?每当反思这些,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探究如何把各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整合起来,如何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我们原来只停留在看看远程教育资源,下载别人的课件呈现给学生,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我们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刻苦钻研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深钻教材,时时把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融合在一起。

我们只有从现在开始加强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学习,加强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合理整合,迎头赶上,才不会与时代脱轨。这此培训无疑就是让大家能够迅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改变大家对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认知,让大家由”怕“变为”爱“,由”疏“变为”亲“,让大家由习惯书本和粉笔变为习惯屏幕和鼠标,由习惯黑板变为习惯白板。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综合能力;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41-1

一、基础性操作是有效性的基石

没有基础就没有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当一个较为简单的任务在教师讲解和演示完成后,让学生来操作完成时,学生会出现很多操作上的问题。例如:在教Excel的数值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在输入“’”、“'”时,在教师操作时没问题的事到学生手上却变成了问题,虽然同是一个逗号,但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所操作的结果也完全不同,这让学生感觉到,一个符号,在输入时的状态不同,其运算结果完全不同,让学生的亲自操作产生错误,教师再进行讲解,让学生从错误中得到感悟。再如:在学习Word软件时,学生对键盘的熟悉度很不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打字速度太慢,有的学生一分钟打不了二、三个字,教师只好把一些文字性材料事先打好让学生复制、粘贴,以免影响本节课的教学进度。后来我改变教学方法,一上来打26个字母来熟悉键盘,以学生的兴趣(QQ聊天)为学习的突破口,实现学生打字以盲打为教学目标,并结合键盘的功能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输入速度。针对学生上机操作的有效性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目的”意识;为解决这个“目的”去设计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师的有效性。其次,在“小班化”教学的今天,学生的参与性更容易实现,教师把重点放在学习困难生上,教师在注重困难生的同时,再关注每一个,才能成就每一个,最后做到快乐每一个,让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个性的发展。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有效性的保障

在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教师业务水平是实现综合实践能力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这几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变更的很多,以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程的编写都是按活动的方式来编排的,每个活动书上都写着它的操作步骤,有些活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但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而今的信息技术教程完全改变了以住的编排程序,借鉴国外计算机教学理念,融合一线教学经验,反映学科基础知识体系化,把学习内容按模块化、结构化进行设计,每个活动没有一个操作步骤,只有要求和结果,完全没有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生“其然”的过程同时,要讲明其“所以然”来。例如:在PowerPoint中插入Flash动画的方法并不稀奇,我们惯用的就是通过“控件工具箱”插入控件的方法来调用,那么问题是PowerPoint 2007的“控件工具箱”在那里呢?我们在PowerPoint 2007现有菜单中是无法找到“控件工具箱”这个工具的,要想调用它,我们还得进行一番设置。首先要开启“开发工具”选项卡,其次要在“开发工具”选项卡的控件进行必要的设置,决定Flash控件的大小,再进行Flash参数的设置。此过程比较复杂,还要懂一些VB语法,但要教会学生需要教师专业化知识的提升,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才能够保证在课堂上,用熟练的专业语言交流授课、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用专业的眼光审视学生、做到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也是对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三、趣味性的教学是有效性的重要过程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用感性材料作多角度设问,让学生在熟悉旧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有梯度的层次设问中逐步过渡到新问题,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贴近学生的需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例如:学生第一节课学习软件“Excel”时,可先让学生利用附件中的“计算器”来计算“Word”表格中的数字,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感受“计算器”的不便,来引入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的软件“Excel”。来提升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再如:在教授“音视频获取”时,教师可先下载一些比较时髦的音视频材料,让学生去欣赏去享受这种美感,来提升学生对这些音视频文件的获取方法,让教学过程有趣味性,不让学习变得乏味。

四、及时的评价与反思是有效性的指标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不同,学生的作业要求在课堂上完成和上交,而每个学生完成的时间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我在设计复习Excel表格时,用Excel表设计了一个拓展性练习题,此练习设计了“数字转换”、“拖拉整体复制工作表”、“数值的有效性”、“隐藏列(行),显示列(行)”、“为些表设密”等五个活动内容,并还有相关的文字、数字录入。学生完成最快的用了十分钟就上交作业了,最慢的要到快下课才能勉强的完成。我利用这个时间对学生进行作业评讲,学生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评价与反馈,特别是我校“小班化”教学,学生基数少了,这让关爱每一个评价、每一个能得到实现。及时、恰当的评价是为课堂增色添彩的必不可少一环,评价的反馈更重要,把评价沦为形式对课堂的破坏力极大。终结性评价,可以通过作品演示评比、填写互评表、网络实时检测等手段来进行,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规,量化每一项评价指标。

总之,提升信息技术综合能力教学的有效性是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案例,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调整,及时地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评价等等。让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更要让学生享受学习中的快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来实现知识的迁移,提升个人能力,树立个性发展,使这门工具性学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使之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实际上, 自2001年起, 全国各地都开始定期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对象从最初的中小学校长, 到地方骨干教师, 再后来为了晋升职称, 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然而, 十几年过去了, 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特别是不发达地区。主要问题有:培训模式单一, 培训内容与实践教学脱节[2];培训投入大, 见效慢, 教师参与激情不足, 培训趋于形式[3], 等等。

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真正做到教师愿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使信息技术为增强教学效果服务,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笔者至今参加过多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实践谈谈对强化培训效果的看法, 以供同行参考。

一、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一 ) 培养领导 者的 信息 化 领导力 。

一所学校 教育信息 化水平很 大程度上 取决于领 导者领导者支持学校信息化教学, 就会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 包括硬件的投入 (建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 , 营造教育信息化氛围 (如开展教 师多媒体 课件比赛 、多媒体教 学比赛制作多媒体学习资源库等) 。反之, 会阻碍学校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因此, 信息技术培训首先要从领导者的信息素养培训入手。

1.培养信息化观念。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的功能, 可以通过“充满正能量”典型学校的视频, 也可以请相关学校领导专家做讲座; 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手段与方法, 可以请相关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专家上示范课等。通过培训让领导者“亲眼目睹”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效果, 从而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培养信息化领导力。即在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 , 可能通过参观典型学校, 与其他学校领导座谈等形式进行, 必要时可以形成“一对一”帮扶。

(二 ) 根据 学 员 能力 , 选择 基 本 技 能培 训 与 专 业技 能培 训 。

对没有信息技术能力基础或信息技术能力较低的中小学教师, 应侧重培训他们网络检索 (会应用网络查找教学所需资料) 、收发邮件、文字处理 (Word) 、电子表格 (Excel) 、演示文稿制作 (Power Point) 及计算机和投影仪的基本操作与运用等能力。对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则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开展专业软件的培训。

(三 ) 培 训 与课程 教学 需 求结合 , 提高实 用性 。

不同的课程, 运用的专业软件不尽相同, 信息技术培训要根据课程教学需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例如:对数学教师, 应该侧重培训几何画板、公式编辑器等软件;对美术教师要侧重培训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对物理或化学教师, 由于教学中可能会模拟相关的实验现象, 因此以培训动画制作软件为宜, 如Flash、3D等;信息技术教师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 除了要上好信息技术课程外, 更多的要兼顾学校的设备维护, 帮助其他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等。因此,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 更多的应该侧重于培训维护计算机、投影仪, 安装系统和软件的能力, 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根据学员的需要选择培训的软件) 。

二、培训方式要“以点带面”, 提高培训效率

在短时间内中小学每位教师都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且取得较好培训效果是不现实的。我们有必要采取“以点带面”, 即让一部分人先会, 然后带动大家都学的方式, 快速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先接受培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选取。

(一 ) 学科推荐制 。每学科推荐一到二人 , 由各学科同事协商推荐。一起工作的同事互相了解较深入, 推荐参加培训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便于学会后带动同一学科教师学习。

(二 ) 晋升职称 必须参加培训 。中小学教师 , 特别是较落后地区的教师, 安逸心较强, 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 教育部门必须通过硬性规定, 督促其参加培训。

(三 ) 根据学校需 要 , 公开选拔 , 再协商推荐。发达地区的学校, 信息化发展较快, 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需求较强。因此, 学校可以根据需要, 通过公开选拔, 协商推荐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三、培训方法要目标明确, 进行案例教学

由于大部分信息技术培训都集中在寒暑假, 参加培训的教师大多背负学习、家庭和工作三重压力。因此, 培训时间有限, 这就要求培训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保证培训质量。

(一 ) 目标明确 。根据学校与学员需要 , 培训什么内容要明确;培训结束, 要达到什么效果要明确, 比如制作一份试卷, 一件符合要求的PPT课件等。

(二 ) 采 用 案例 教学 。 事实证明 ,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短时间内, 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通过手把手教, 让学员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培训内容。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和持续性决定外部的环境。一方面,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健全信息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 确保培训质量, 另一方面, 要营造信息技术氛围, 多开展观摩课、多媒体教学比赛和多媒体课件比赛等活动。在良好的外部环境细心组织培训学习, 内外兼顾的情况下, 到2017年, 实现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目标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http://www.jyb.cn/basc/xw/201311/t20131107_558586.html.

[2]徐向田, 张惠娟.山东省临沂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山西教育, 2013, 5:58-59.

[3]杨淑霞.浅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有效性.中学教育参考, 2013, 6.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多年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农村中小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间的很多信息技术课时就用来给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不用呆在教室里学习就觉得非常高兴。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没有一个领导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过合理化建议。作为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没有按照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很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发觉自己以前的想发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按照大纲要求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小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就像我们乡镇小学的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价值。

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听着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

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信息技术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这次培训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无止境,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识不足。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通过晚上进行网络研修,其他学员的答疑解惑,加上自己努力,增长了见识了!研修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年轻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网络研修的老师们都是专家,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30多天网络研修所学到的东西,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七天的集中培训和30个小时的网络研修,对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老师们组织我们分小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探讨,策略,现状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 由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使得整个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所以, 为缓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设投入力度, 采取科学措施来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面临的挑战

1.1 受创新资金影响

企业能够实现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 是需要大量的资本予以支撑的。然而现实是, 很多企业由于自身实际留存资金的不足, 再加上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使得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资本进行技术创新是不现实的, 所以, 很多企业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现象, 通常会采取外部融资来获取足够资金。其中, 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外部融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即直接投资、上市以及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 还有银行贷款、杠杆购并以及各类基金等间接融资方式。

1.2 受创新人才影响

自我国入世以来, 尽管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由于我国人才竞争始终处于劣势, 甚至于高科技人才流失现象有日趋加剧的倾向。与之相对应的是, 当代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 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渴求也与日俱增。目前, 高技术产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竞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优厚待遇,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人才由国内流向国外, 而人才的缺失也让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异常艰难, 并让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1.3 受政策环境影响

目前, 在市场保护方面, 我国的法制制度还不够完善, 且相关的激励机制也较为欠缺。不仅一些必需的中介机构不健全, 同时在促进成果转化作用未能发挥出来。受我国国情特殊性影响, 不管是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还是实施方面, 都是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的, 这就使得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 政府的过度干预也是制约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2 有效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2.1 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措施

目前, 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受资金影响很大, 所以, 为解决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融资问题,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1.1 扩宽融资渠道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以及银行体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 在此过程中, 政府有必要对相应的信贷政策做出调整以及改善, 构建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 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 我国还应该坚决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针, 增强获取以及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 这能在减少由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的同时, 为电子信息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1.2 扶持优势企业

想要提升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政府有必要提升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规模的扩张形式主要为重组, 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规模的扩大, 但是其市场竞争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有些时候这些企业在重组后还会面临更大风险。基于此, 在电子信息企业开展外部融资或者兼并过程中, 有必要引导企业以自身实力以及竞争力为发展目标, 构建一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且极具市场前景的优势企业以及产品。

2.2 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

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以及完善, 标志着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立项以及执行都具备充分的自主权, 而企业也应该综合考虑自身资金以及人才技术实力等实际情况, 做出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策略。与此同时, 企业还应该积极采取需求引导型的技术创新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以及开发研究。通过这种模式, 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以及风险, 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后续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以及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 想要使创新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企业还必须要对技术成果进行二次开发, 进而提高技术成果的可转化率。

2.3 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留住高技术人才

当前电子信息企业缺乏高技术人才的最根本原因, 不是招不到高技术人才, 而是留不住人才。针对这种情况, 企业应该积极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采取各种方式来关心和满足企业员工的物质需求乃至精神需求。与此同时, 完善的激励机制还可以对当前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以及生产条件等进行改善以及优化, 尤其是对于那些形成良好效益、解决重大问题以及开发新产品等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予以重奖。要积极引进科技人才, 并培养人才, 进而通过各种激励方法来留住科技人才, 加强培养科技以及管理人才, 在电子信息企业内部形成一个重视人才、重视知识以及重视创新的良好氛围, 这一方面为企业各类人才创造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生活工作空间, 另一方面还能大大提高科技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以及工作积极性, 从而有效推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到电子信息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以及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不仅有资金以及人才的原因, 同时也受到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所以, 为有效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关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以及激励机制, 扩宽融资渠道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从而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康灿华, 阮飞.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与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7 (12) :4-6.

[2]张晓波.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与对策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3 (22) :73-74.

[3]许爱萍.美国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经验及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 2014 (03) :72-78.

论提升技术部工程管理能力和水平 篇16

关键词:提升 管理能力 工程

1 技术部内部管理现状

技术部目前分为三个管理单元,工程技术管理单元、动力装置管理单元和可靠性管理单元,这三个单元共同支撑整个技术部的工程管理工作。技术部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架构,基本满足包括工程文件评估处理、工程调查、维修资料管理、可靠性管理、技术构型管理和技术支援在内的各类工作需求。

虽然经过多年积累,技术部在工程管理各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各类工作进一步细化、工程风险进一步降低,但在管理思路和具体工作内容方面依然不够细化,还存在一些不足。在新的2014年计划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点进而带动整体工程能力的提升:

①工程管理本身全面引入项目管理理念,提升工作执行力和效率;②各类工程文件的评估规范与个人评估能力的提升;③机队普遍性故障与结构问题的分析和预防能力的提升;④航空业新技术信息获取与应用;⑤更加积极获取并分析国内外航空维修类信息,参与国内外工程维修类研讨会,提升山航工程在业内的形象,扩大山航声音。

2 针对不足提出的解决对策

工程管理本身全面引入项目管理理念,提升工作执行力和效率。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是该部门所有活动的基础,一个部门的运作是否高效、行动是否合理都是管理好坏的最直接体现。通过这些年技术部的自我调整与优化,内部管理可以说基本实现文实相符和文文相符。但有很多时候还存在管理不够细化的地方,这么多年的实际工作表明,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从一开始将后续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细节、特例和问题尽可能讨论清楚,则所有参与人员在后续工作中会明确在每一个阶段该如何进行什么样的工作,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整个项目也能够从始至终比较顺畅的完成,即使中间出现了前期没有讨论到的意外情况由于前期人员职责明确和准备工作充分,也能快速由正确的人员找到突破口解决。反之,如果一开始只是制订了一个大概原则而没有细节,则具体的执行人员就会在后期的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遇到意外问题不知由谁解决,互相推诿扯皮,甚至会出现方向性错误。细节才能决定每个阶段最终成果,而每个阶段成果的好坏最终会决定整个项目的成败。若技术部中自上到下所有人都养成细节意识,整体上就会产生一支令人刮目相看的高素质高效率高可靠性队伍,其整体工程能力也会上升一个台阶。技术部目前管理工作中确实存在细节缺失的情况,其主要体现在:

2.1 多头指挥导致部分员工分工不甚合理

不能只是片面要求员工要多奉献,多干活,其实有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创造出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员工如果可以顺畅解决问题而不是羁绊于问题本身无关的其他琐碎事情上则会极大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应当将强迫式管理逐渐向引导式管理过渡。

2.2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

当预测进行特殊工作的时间超过1个月时必须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由高级工程师、主管或单元经理担任)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推进该特殊工作的完成。在技术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一个钻石五角,包含了一个项目所需考虑的五大要素,分别包括总目标、阶段目标、人员、进度控制、质量检验,一个好的工程管理者,应该要综合这五个要素,全面规划项目,寻找合适人员组成项目团队并带领项目组弟兄做好目标、计划、需求、执行、检验等几个阶段的工作。

2.3 养成工作汇报制度

对于未启动项目管理的特殊工作,员工或主管最少应当在工作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向上一级以邮件的形式进行简要汇报。在尽量减少工作量的情况下汇报的内容同样可以言简意赅,无需像写论文一样过多考虑用词的准确与优美,只需将该特殊工作的原由、解决措施、结果描述清楚即可。

3 各类工程文件的评估规范与个人工程评估能力的提升

虽然工作程序手册中已经定义了各自的岗位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大量没有包含在工作程序手册中的其他情况,随着人员增加、机队扩大、整个公司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细化的大背景下,需要技术部内部再制定一本细化的各岗位工作指导性文件。在该文件中横向由各岗位和人员组成,纵向由技术部内部所有工作任务组成,后续需要注明每个工作任务到底应当怎么做,需要细化到具体工作的每个步骤。此外,加强各班组内部业务培训,首先由各班组主管收集意见后评估在本业务范围内需要进行哪些培训;培训项目确定后再由精通该业务的员工制作课件对技术部全体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整个技术部的业务水平。同时,以课件为基础,收集并整理后加入指导手册。

3.1 机队普遍性故障与结构问题的分析和预防能力的提升

针对系统逐步完善可靠性故障预警制度,尽量减少其他原因导致的工程师额外的故障分析,解放工程师从过多的单体故障分析逐步转变为针对整个机队的多发故障和部件故障的深入分析并寻求妥善的解决措施。

3.2 通过可靠性对多发故障数据的分析(系统多发故障报警和部件高拆换率报警)触发进一步进行深入分析需求,由各专业工程师分析系统原理、可靠性数据和维修方案中已有的维修项目并获取世界机队范围该故障预防措施等信息后制定有效的维修项目或修改已有的维修项目,对于已存在的维修项目深入一线交流沟通获取建议并检验维修工作效果。

3.3 通过可靠性对部件高拆换率数据的分析制定年度需跟踪分析部件清单,各专业工程师分析部件原理、可靠性数据和维修方案中已有的维修项目后视情随故障件到部件翻修厂家学习并分析确定部件失效原因,同厂家工程师研讨预防措施,通过专业委员会确定最终维修措施。

3.4 通过对AMMS系统的持续改进,加强可靠性定检结构问题数据的收集分析能力,结合维修方案优化项目加强与波音关于维修方案优化的交流,学习提高通过分析定检结构可靠性数据预防结构问题的水平。

4 航空业新技术信息获取与应用

成立新技术应用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航空业内各类新技术信息(通过厂家来人介绍、阅读航空类杂志和网络搜索功能等获取新技术信息)并评估在我公司机队实施的可能性。若评估可行则积极参与培训自行开发或与厂家联系相关引进事宜,负责与公司内部各部门沟通协调并做好新技术引进前的各类准备工作,引进后负责在公司内部推广使用和进行相关培训工作。

更加积极获取并分析国内外航空维修类信息,参与国内外工程维修类研讨会,提升山航工程在业内的形象,扩大山航声音。

5 结束语

为开阔各工程师眼界和思路,各系统和结构工程师定期到如波音网Idea Xchange等维修论坛中查阅其他航空公司发生的各类机队性问题并积极参与答复和提问。积极准备并参加厂家或其他航空公司举办的与航空维修相关的各类会议(如波音每月举行的FTRP等),获取厂家或其他航空公司的维修工程经验,会议结束返程后需填写会议心得并视情培训。

参考文献:

[1]陈军.关于工程管理的范畴及工程管理的重要性[J].城市建筑,2013(12).

[2]叶清松.工程管理重要性与事故控制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2).

[3]王青娥,王孟钧.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框架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8).

[4]梁永霞,刘则渊,杨中楷,王贤文.引文分析领域前沿与演化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9(04)

上一篇:一年级音乐下册 小乐手2教案 湘教版下一篇:舞剧《天鹅湖》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