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体活动管理制度

2024-07-26

社区文体活动管理制度(通用15篇)

社区文体活动管理制度 篇1

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管理制度

为活跃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维护社区正常工作秩序,加强活动中心管理,确保安全、防火,保持环境卫生,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根据工作实际,特制定制度。

一、文体活动中心由社区居委会负责日常管理,其职责主要为按规定时间开关门,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维护、维修设备。

二、文体活动中心的开放时间为:每个工作日的上午9:00-10:30,下午13:00-16:30,晚上18:00-20:30;节假日全天开放。活动人员必须遵守开放时间,不得随意要求提前或延长,特殊情况另行安排。

三、文体活动中心主要为社区居民服务,原则上不对外开放,如需邀请社区外的人参加,须经社区居委会批准。

四、凡来文体活动中心参加活动者须自觉遵守活动室制度。

五、文体活动中心管理制度:

1、不超过规定时间,不影响其他居民正常活动。

2、讲究文明礼貌,禁止大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

3、注意公共卫生,不得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

4、活动人员请按照器材使用规则安全使用,爱护室内乒乓球桌、棋牌桌、健身器材等设施,如果人为损坏,照价赔偿。

5、不带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入室活动。

6、活动后将物品归放原位,关闭门窗、电源。

六、为不断改善活动中心的管理服务工作,活动者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搞好管理工作,并欢迎提出批评和建议。

社区文体活动管理制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2年6月底前在我院建立的档案资料。入选标准: (1) 年龄≤75岁; (2)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 D A) 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 并且一天当中任意时候血浆葡萄糖浓度≥1 1.1 m m o l/L (200mg/dl) , 或空腹至少8h后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126mg/dl)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的血浆葡萄糖浓度≥1 1.1 m m o l/L (2 0 0 m g/d l) 。 (3) 意识清楚, 言语清晰, 能与调查人员沟通; (4) 病程1年以上, 自愿参加此项活动, 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 (1) 意识不清、不合作或精神障碍; (2) 患有其他急、慢性疾病, 如恶性肿瘤、严重心力衰竭、肾衰竭、肝脏疾患等。

1.2 方法

选取南王、正福、元丰、单桥和翔厚5个社区的305例符合以上标准的糖尿病病人, 以行政村为单位组成10个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简称小组) , 每组30~31例, 设小组长2名。在医师指导下, 小组活动每月开展1次, 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内容包括糖尿病防治知识、量化饮食、规律运动、遵医嘱服药、低血糖的预防与处理等。干预前发放调查问卷, 根据患者的问卷调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主要的7个阶段: (1) 评估患者, 制定目标; (2) 分解目标, 寻找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3) 制定短期行动计划; (4) 执行行动计划; (5) 检验执行结果; (6) 适当调整自己的计划; (7) 对活动进行评价。12个月 (12次活动) 后观察干预效果。

1.2.1饮食调节

关键在于控制总摄入量。饮食治疗应个体化[1], 活动中根据病人年龄、体质量指数和体力活动状况等进行评估, 算出最佳总摄入量, 指导病人确定食物的组成和分配。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一种食物的同时应减去另一种食物。忌食油炸、油煎食物, 限钠盐摄入, 严格限制各种甜食 (低血糖时除外) ;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如蔬菜, 尤其绿色蔬菜, 每天摄入不少于500g;多喝水, 以白开水为好。

1.2.2运动锻炼

是糖尿病重要的非药物疗法之一, 以有氧运动为主, 选择中等以上强度, 运动时间选择在进餐后1h左右, 时间为30~60min, 每周不少于5次。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1]。

1.3 血糖控制评定标准

200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制定的糖尿病控制目标:空腹血浆葡萄糖<6.1 m m o l/L, 餐后2 h<8.0 m m o l/L, 且糖化血红蛋白<6.5%, 表明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 餐后2h≤10.0mmol/L, 且糖化血红蛋白为6.5%~7.5%, 表明血糖控制一般;空腹血浆葡萄糖>7.0 m m o l/L, 餐后2h>1 0.0 m m o l/L, 且糖化血红蛋白>7.5%, 表明血糖控制不佳。设血糖控制良好和血糖控制一般为血糖控制有效。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干预前发放调查问卷305份, 收回有效问卷305份, 回收率100%;干预后发放调查问卷305份, 收回有效问卷305份, 回收率为100%。其中男性138例, 女性167例;年龄45~75岁, 平均61岁。小组活动开展12次, 其中全部参加85例 (27.9%) , 参加11次有86例 (28.2%) , 10次有118例 (38.7%) , <10次有16例 (5.2%) 。

2.2 自我管理活动后的干预效果 (表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 患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饮食调节率、运动锻炼认知率、服药依从率、血糖控制有效率均有明显提高, 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其中超过90%的糖尿病病人都是2型糖尿病, 而其后备军更加庞大, 糖尿病前期人群就有1.5亿多。糖尿病患者多数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有文献表明, 社区干预初期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起着良好作用, 可有效提高病人健康水平, 控制其并发症的发展[2]。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步骤构建的“社区-医院-个人”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 使糖尿病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 重视参与度, 有利于改变不健康行为并控制血糖, 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3]。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我管理组织, 是一种成本低、回报率高、互动性强的干预手段。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强调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重要性, 以点带面, 在社区全面铺开并缩短活动周期。

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使会员对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和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 对糖尿病病人饮食结构的优化也有了明显改善, 尤其在控制总摄入量、低盐低脂饮食、拒绝甜食的认知方面。活动前会员认为干农活就是运动锻炼, 活动后对运动锻炼的认知也有了明显提高。且小组会员之间相互督促、相互提醒, 自觉与不自觉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疏导心理, 提高治疗信心。将非药物治疗作为一种首要的基础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同时也减轻了社区医生的工作量, 提高了糖尿病病人的随访率。对糖尿病知识缺乏及健康低下者的糖尿病病人持续护理、健康教育、监测及社会心理支持均有帮助[4]。

本文观察自我管理小组在1年的干预活动后, 糖尿病人的基本知识知晓、量化饮食、运动锻炼、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有效率均有明显提高。表明通过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 可以协助糖尿病病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23.

[2]李萍, 杨金禄.社区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 (11) :84.

[3]黄耀峰.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评估及健教模式构建[D].复旦大学, 2011:5.

社区文体活动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计划 实施 检查 处理

一、PDCA简介

PDCA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管理工作客观规律总结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作程序。P—计划(Plan)、D—实施(Do)、C—检查(Check)和A—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可以把任何管理事项连系起来。PDCA管理既要求事前计划、预防出错,又强调事中检查、调整,更有不断总结提升的管理功效。

“你用电,我用心”电力知识进万家社区活动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开展的活动,具有持续性、改进性、拓展性的特点,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不仅对下一次活动,更重要是对今后的启明工作室的团队活动提供一份依据和经验。

每次活动的总结将对下一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和做准备,结合PDCA模式,从四个方面八个步骤对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标准的流程和规定。

二、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确认问题, 收集和组织数据,设定目标和测量方法

步骤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验证

步骤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比较并选择主要的、直接的影响因素

步骤4.针对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 测试并选择 ,提出行动计划和相应的资源

步骤5.实施行动计划: 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措施 (协调和跟进)5.2 收集数据

步骤6.评估结果 (分析数据):结果同目标相符吗?每项措施的有效性如何?哪里还存在着距离?我们学到了什么?

步骤7.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采取措施以保证长期的有效性;将新规则文件化:设定程序和衡量方法; 分享成果; 重复解决方法 (交流好的经验)

步骤8.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把它们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

三、按照PCDA循环管理八步骤进行活动总结

本学期进行两次“电力知识进万家活动”,活动地点均在泰安市彩虹新苑小区,这两次活动联系紧密,内容相似,活动形式风格完全不一样,具有很好的对比性,下表对两次活动进行总结:

“你用电,我用心”,电力知识进万家活动1:

活动准备时间:2014年5月4日-5月14日

活动时间: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15:00-18:00

活动地点:泰安市彩虹新苑小区

活动内容:宣传节电,安全用电知识

活动形式:

1、在居民小区发电力知识宣传单,讲解与居民贴近生活的用电常识;

2、采访居民用电情况,做简单问卷调查。

活动人员及分工:队长:康琛

职责:负责活动的前期准备,负责对队员进行培训,参与现场活动并维持现场秩序。

讲解员:徐新宇,张博济,胡丹,余淼,韩哲,林雅,吴翠柳,谢春妍

职责:采访居民,给居民讲解电力知识,对居民问题进行解答,完成问卷 调查。

照相员:张远志

活动总结:

1、分析现状:在启明刚刚成立之际,启明急需扩大自己影响力,由于第一次开展这项校外活动,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宣传内容的确定,学习相关电力营销知识,了解当地的电力政策,准备有特色有意义的小礼品,学习与居民沟通技巧;这次活动的目标是在小范围内宣传启明工作室,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对各项准备内容进行一次检验。

2、存在问题原因:初次组织活动,各项准备工作不熟练,经验不丰富,队员之间磨合程度不够高;自身对电力知识的认识不足;与物业联系活动事情;

3、存在问题主要原因:一切工作从头开始,经验不足。

4、解决问题的措施:多人收集节电,安全用电方面小贴士,并组织人员对内容进行修改;电力营销和当地电力政策知识向当地供电公司寻求帮助;与启明编辑部沟通,制作有启明工作室特征的宣传单和纪念品;招两名电力营销班同学,学习与人沟通技巧,并对沟通过程进行模拟;

5、实施计划:活动前一天在小区单元楼前的公告栏贴居民用电小贴士宣传单;活动前确定交通路线,准备好活动相关资料;到现场挂横幅,组织队员开展工作,与居民多聊聊天,看看他们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宣传缴费方式,用电小技巧;做问卷调查。

6、评估结果:活动的结果达到了目标预期,居民也很热情,愿意和我们分享他们的用电经历,我们也为居民解答一些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团队配合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开展活动,热情高;启明团队集体荣誉感增强;暴露出许多不足。

7、进一步推广:通过这次活动,只要用心做事,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再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确实可以帮助居民解决一些问题,居民也很热情,在物业的配合下活动进行很顺利,我们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对自己也是一种生活体验,可以把活动推广下去。从活动准备到开展到结束,活动流程形成,总结了大量经验。

8、活动存在问题: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在现场的指挥力度不够,虽然每个队员积极做事,也但组织有些混乱;对居民采访的全过程没有形成统一思想,统一形式。

宣传内容:问卷调查中有些问题具有重复性;

活动形式:由于活动时间选在周三下午,上班的中青年不在小区,所以采访的居民以妇女和老人为主;以采访的形式虽然能与居民更好的交流,但居民受益量少,大概只采访了40人;在活动举办前,张贴大量的宣传单,结束后,宣传单没用,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也造成了浪费。

社区科普活动室管理制度 篇4

一、按照《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要求,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室的作用,推进科普活动在社区的群众化、制度化、经常化进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档案,做到制度上墙、记录簿册齐全。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服务对象、内容及形式。

二、结合本社区实际,整合科普资源,抓好科普阵地建设,广泛宣传科技信息及科技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使广大居民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获取有用的科技信息。为科普惠民工作的经常化、现代化创造条件

三、社区科普知识相关负责人要管理使用好各类科普设施和资料,做到存放整洁完好,使用方便有效。加强科普宣传栏的日常管理,及时更换宣传栏内容,维持宣传栏的清洁、完整,对重要内容要广为宣传。

四、社区相关负责人要不断完善科普活动室的建设,书籍、报刊、远程教育、电话、电脑设施齐备,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居民学习交流,查询信息。定期组织科普宣传员和群众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当地实际的科普活动。居民要爱护相关书籍材料、公共设施,不大声喧哗,保持活动秩序,借书要做到有借有还。

五、加强对科普宣传员的管理,定期对本社区的科普宣传员进行培训,加强对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建立至少80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并定期开展科普志愿活动。

六、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社区民政管理活动方案 篇5

(一)规范婚姻档案,录入历史资料。按照《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垦区各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检查,对历史资料录入完毕的,婚姻登记处已不具备继续保管档案的,及时与档案局联系,做好移交前的准备工作。加快历史档案的录入。对历史档案尚未录入完毕的,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录入。

(二)抽查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情况。按照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14项标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组织各登记处采取互检的方式,对不符合标准的完善,仍不能达标的取消“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称号。

(三)加强培训,保证婚姻登记100%的合格率。采取多种形式对婚姻登记员进行一次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创新工作、业务能力、服务水平等教育培训,组织各婚姻登记处人员参观学习外地婚姻登记工作先进经验。

(四)加大婚姻证件管理的力度。对各婚姻登记处购买证件时时进行监督,对作废证件统一造册,统一销毁。

二、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对修改后的婚姻登记软件逐步发放到各使用单位,及时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护。

(二)提高工作人员使用婚姻登记软件的技术技能和办公效率,实行“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双保管制,将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进行备份,做好使用民政部婚姻登记软件及全国婚姻登记联网的前期准备。

三、文明服务工作

(一)努力创建文明婚姻登记机关。“婚姻登记工作是民政工作的窗口,也是影响的窗口”。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李学举部长这句话的含意,不断提升婚姻登记的社会功能,发挥婚姻登记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婚姻登记机关在稳定婚姻关系、化解夫妻矛盾中的作用,努力创建文明婚姻登记机关。

(二)宣传易风易俗,倡导婚前健康检查。在婚姻登记工作中我们要宣传婚姻法,提倡易风易俗,婚事新办,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引导改变新婚夫妇举办婚礼攀比的世俗观念。协助政府部门出具健康检查通知书,宣传婚前健康检查对家庭及后代的重要性。

管理社区特色活动方案 篇6

(一)社区环境卫生

搞好社区的环境和卫生,是一项合民心、顺民意、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也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塑造社区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我社区把环境卫生当作社区工作的重头戏来抓。我社区将专门设立工作领导组,合理制定宣传方案,有组织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并派专人负责市容环卫工作,对违反市容环境的行为起监督作用,努力营造“人人爱护社区、个个维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环境优美、整洁的新型社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继续完善“靓丽星期五”工作机制。加强辖区日常生活垃圾清扫清运工作,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加强社区卫生设施建设。

(二)继续做好社区民政、残联、老龄、双拥工作对社区的困难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社区的弱势群体老年人做好政策福利的办理,全心全意做好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开展一帮一扶助活动,定期走访慰问。认真学习领会拥军爱民与拥军爱民文件和精神,关心军属,定时定期走访。

(三)做好妇联工作

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做好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工作。

(四)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活动。

在社区内多挖掘文艺骨干,为社区文艺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多方面地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社区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区开展宣传工作,推动移风易俗,坚决扫除各种歪风邪气,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由社区居委会具体负责社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采取集体负总责,个人分片包干的形式,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认真、负责做好每月的安全生产巡查、登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六)维护社会稳定,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良好的治安环境是建设和谐社区以及保证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建立社区治安联防体系,组建社区巡逻队,定期对居民小区进行巡查。建立由社区干部、党员、楼(巷、户)长、居民代表、爱国人士等组成的社会治安信息员队伍,形成覆盖社区全体居民的社会治安信息网络,健全社情民意定期报告制度和汇集分析制度。

1、建立健全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居委会的职能作用,深入居民,为大家解决疑难问题。

2、利用条幅、板报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坚持提高认识、教育为先、严厉打击、全员收戒、综合治理的方针,扎实推进无毒社区工作顺利完成。

3、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调查、登记管理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了规范有序。

4、认真落实综治信访各项措施,无赴县级及县级以上集体上访。

5、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力度。抓好社区调解规范化建设。

(七)劳动保障工作

1、深入居民,充分了解和掌握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意向。

2、积极跑企业、找岗位,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提高就业率,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

二、社区班子建设

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加强班子建设十分重要。我社区在本着人尽其才,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使每个社区干部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工作中尽量做到分工不分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并形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对社区各种制度进行不断的规范和完善,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社区文体活动管理制度 篇7

活动中, 组织者针对《老年人饮食用药安全指导手册》 (该手册由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组织专家编印) 中的知识, 专门为居民讲解了老年人饮食养生、安全用药、科学防骗等详细知识。同时, 还特地邀请讲师来社区为居民朋友们讲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如何心肺复苏、在休克时如何处理等家庭急救知识, 以及如何做穴位保健操、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等。居民们互相探讨, 气氛十分活跃。在活动最后, 根据《老年人饮食用药安全指导手册》中的内容, 组织者还开展了知识竞答。而通过现场知识竞答和现场老师的讲解, 居民朋友对饮食用药健康方面的了解也有所提升。不少居民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 希望社区继续开展此类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据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2015年6月中旬,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福州西湖公园晨曦广场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幕仪式之后, 福建省养老事业发展促进会也陆续开展了“安全进千万个社区, 健康送万户家庭”科教惠老宣教活动。根据双方的要求, 活动将在福建省各市区举行, 以福州市为重点, 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协会等发放《老年人饮食用药安全指导手册》10万册, 并展开知识主题讲座, 向老年群体普及食品药品健康和安全防范知识。根据不同市区、不同老年群体, 主题活动宣讲内容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怎么锻炼身体、怎么注意睡眠、怎么选用食物、怎么预防疾病、怎么维护老年人权益等问题。

本报太极活动走进双龙社区 篇8

太极基本功是练太极拳的关键,宋剑老师还是就站桩问题给大家做了正确的示范,然后对松腰敛臀挂行了讲解。他强调沉腰和松腰是有区别的:沉腰是向下的力,是由松胯带动的;松腰则是向后的力。向下的力其实就是重力,容易理解,但这向后的力,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腰向后拉的力。腰属于身体胯骨以上和肋骨以下的后背部分,这是形成上拉下抻,形如拱桥,后背如弓的关键部位,拳论中讲“身备五张弓”,其中一张就是指后背这个部分,由于腰椎对脊柱形成弓形的重要作用,有的拳家干脆把这张弓命名为腰弓。而要想完成这个弓形,腰椎向后弯曲而接近竖直的放松动作就是必须的。所以松腰就是腰椎向后舒直外撑的状态。由人体工程学我们知道,人的脊柱呈S形,这很不利于力在体内的传递。脊柱呈S形时,上身来的力会往脊柱弯曲的方向延长出去,这时力在体内的传递无法汇聚成一致的通道,而沿各个弯曲的部分分散了。比如用60斤的力,在弯曲的胸椎处沿着胸前下方的延长线分去20斤,在向内凹陷弯曲的腰椎处沿下后方又分去20斤,这样腰以下部位即使完全畅通,也只有20斤力传到脚底。像这样外力在体内传递时出现各个分岔,重心随骨骼弯曲的方向重心前倾或后倾,左倾或右倾,这时身体内部充满张力,不用僵劲或拙力,将很难维持自身平衡。当脊柱变成弓形时,从颈椎到腰椎这一部分没有了向前和向后的弯曲,脊柱呈现为上下一线舒展的弓形,力量就能顺畅地传往腰椎以下的部位。松腰就是为了腰椎向后帮助脊柱形成竖直的弓形,使上半身来的劲力下传无阻,从而完成后背这个弓形。完成这种弓形的状态,既要把原本呈S形的脊柱挺舒直,同时还要后撑。腰椎竖直,再配合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和沉肩坠肘等动作要领,形成一种上下身产生对拉拔长的感觉,使后背相连的骨节间因为向后的舒直放松而产生微微隙开的缝隙,两骨节间充满了气息。

李琴女士今年六十四岁,练太极拳有二十年了,在双龙公园太极队也有十三四年了,自己主要是练杨式太极拳。练习太极拳这么多年耳不聋、眼不花,同学聚会时他们都问她身体为什么这么好,而且精气神也足?她说:平时腿脚有不灵活的时候,但早晨打完太极拳,就感觉身体轻松多了,腿脚也舒展开灵活多了。张凤敏女士今年五十六岁,练习太极拳也有九年的时间了,和队里的大多数人一样也一直练习杨式太极拳。她四十七岁时开始学习太极拳,从基本动作到学会了几套拳法,亲身体验到太极拳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双重收益。曾经心脏不舒服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叮嘱她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可她本人是个好动好玩的人,没听医生的叮嘱,和大家一起学习打太极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地练习太极拳,长期下来身体没有任何不适,而且长年不感冒,不像以前三天两头伤风感冒。两位阿姨对报社组织的太极拳公益活动表示支持,也很高兴自己能参与其中,他们希望报社能为社区太极拳爱好者多做些太极方面的辅导,让更多百姓通过练太极拳而有所收益。

康旭晶 文/摄

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管理办法 篇9

一、各参创社区应在每一创建开始三个月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创建规划,并上报城镇办备案。

二、各参创社区应按要求建立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档案,内容包括:社区概况、创建组织网络及工作制度、创建规划、工作总结、重要会议及活动情况、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活动情况、检查考核、群众投诉及处理情况记录等。

三、定期召开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例会,传达上级要求,部署工作任务,交流创建经验。

四、定期组织对参创社区进行日常考核,重点检查各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和配合中心工作开展活动等情况,考核情况纳入文明社区综合考评成绩。

五、对获得文明社区荣誉称号的社区实行届期内动态管理。定期对获得文明社区荣誉称号的社区进行复查。对于工作停滞不前、出现突出问题的,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限期整改;被要求限期整改的社区,三个月内就整改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请城镇办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小组进行复查认可,对整改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消下一届评选资格。

六、文明社区如出现名称、地域范围、隶属关系变动或撤销建制的,应及时向城镇办文明社区创建小组报告备案。

社区物业管理年度活动方案 篇10

进一步加强《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学习,利用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和学习机会,熟练掌握条例的各项规定及各种会议程序,利用制定预案、换届选举、成立业主委员会、文化教育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熟知条例内容,增强依法办事意识,增强广大业主参与管理和监督职能,把条例贯穿到物业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

二、健全物业管理网络

进一步健全物业管理网络,形成由区房管局—办事处—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一体的物业管理网络,便于随时掌握各个环节情况,为协调、处理物业纠纷及办理物业事项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建立健全各小区物业基本构成明细。

三、做好各项管理活动

(一)根据《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积极指导业主委员会做好协调处理各类物业纠纷,及时化解矛盾维护业主利益。

(二)协助办事处组织召开天合凯旋城、21世纪花园1期成立首届业主大会。并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三)指导业主委员会做好选(续)聘物业、换届选举,

做好各类备案资料的初审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各类资料、档案以及各类物业活动登记统计工作。

澳大利亚社区阅读推广活动 篇11

从新生儿到老年人,澳大利亚政府和社会机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国民的阅读推广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并推出了诸如“阅读,澳大利亚”(reading Australia)、“readingA-Z”等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其中的有些活动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

一、“儿童故事中体悟人生(EXPERIENCING LIFE THROUGH CHILDREN’S STORIES)”老年人阅读推广活动

老年人通常会面临心理健康和孤独问题,2011年8月起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鲁·里斯图书档案(Lu Rees Archives)的工作人员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儿童故事中体悟人生”活动,组织堪培拉老年人服务社区Kangara Waters and Cavalry retirement communities的老年人阅读鲁·里斯图书档案中的儿童图书并交流感悟。鲁·里斯图书档案中共包括近20000本儿童图书,在每期活动中由项目负责人向社区提供35本图书以供活动使用。

该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参与读书活动提升社区居民对幸福的认知,增强社会参与感,根据这一宗旨,每期读书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每次活动根据本期主题选择相应的图书,并使参与者通过阅读、朗读、观看录像和电影等方式了解图书内容,并交流读书心得和感悟。在一年的时间里共举行了十八期读书活动,其中第一期项目的主题为“为年长者准备的故事:通过儿童文学看精神刺激、自我反思和回忆、社会交往和个人幸福”。

活动取得了参与者的广泛认可,参与者给出的典型评价有“激励了处于孤独和挣扎状态中的居民”“使人想到美妙的回忆”“带来很多欢乐,学到很多东西”等。至今,鲁·里斯图书档案(Lu Rees Archives)已经设计了针对活动的专门工具包,其中包括宣传资料、建议阅读书目以及能够充分调动参与者的活动空间、设备和茶点等物质备用品。

二、“来读书吧(let’s read)”社区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来读书吧”活动是在澳大利亚全国广泛开展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该活动以社区为单位,通过鼓励和指导家庭阅读进行学龄前儿童阅读推广。这一活动鼓励父母享受与年幼的孩子阅读的乐趣,通过阅读来培养孩子认识字母和听音辩词的能力,而这些技能都将为孩子日后在学校中学习读写打下基础。截至2013年,“来读书吧”活动已经在澳大利亚的七个洲共计100个社区进行了开展,活动已经覆盖了20万澳大利亚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在开展活动之前,由每个社区的活动发起者成立社区督导委员会并举行会议,以明确委员会的职责、统计社区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的人数和家庭情况等基本情况。而后向组织者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即可获得组织者提供的资料包,资料包中包含推荐阅读的书籍和阅读指南。其中书籍部分是由一个独立委员会所精选的,委员会由教师、澳大利亚各儿童文学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等组成。除了获取资料包外,委员会还负责训练社区的专业阅读推广指导人员,训练资料也由活动组织者通过邮件发送给社区负责人。最后,社区负责人即可依照网站的指导并在专业阅读推广指导人员的协助下展开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社区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种类丰富多样,申请者可以向组织者申请使用“来读书吧”活动的官方标志、书籍、视频资料等多种资源,并在活动过程中使用。如2012年澳大利亚西部的康利社区举办的家庭娱乐日活动包括迷你农场、音乐表演和讲故事活动,而整个家庭娱乐日活动的高潮则是“来读书吧”活动。在学习了阅读技巧后,十五个家庭听一位参与者诵读了他最喜欢的儿童故事《斑点》(SPOT)。2013年10月“来读书吧”活动组织者带领35个4-7岁的小学生来到当地图书馆,与澳大利亚讲故事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杰西·风的流浪者”(Jesse the Wind Wanderer)会面,参与澳大利亚西部进行的“穿着上尉的靴子环游宇宙”(Read Around the Universe with Captain Boots)读书周活动。在那里孩子们依靠想象力进行了一场独特的星际旅行,并在互动中挑选了自己喜爱的星际旅行航线来进行讲故事活动。

三、“阅读城镇(paint the town read)”活动

和“来读书吧”活动同样,“阅读城镇”活动也是针对从出生到学龄前儿童的阅读推广活动,该活动鼓励整个社区从儿童出生开始进行朗读、谈话、歌唱和儿歌活动,以使他们具备读写能力。“阅读城镇”活动1996年开始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区的天鹅小镇,截至2013年该活动已推广至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区、昆士兰区等多个区域。活动的参与者获得了2014年悉尼的优秀志愿者称号。

“阅读城镇”活动主要包含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在每年的读书日举办活动,请来社区当地的店员、名人、高中生和志愿者等为当地的学龄前儿童读书,地点就在社区商店内。第二种是贯穿全年的活动,请当地居民思考如何将学龄前儿童阅读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巧妙结合。如在当地的商场出售阅读帐篷、在当地酒吧用的杯垫上写上“你今天陪你的孩子读书了么?”等。此外,各个社区也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配合其他阅读活动的开展。如为配合2014澳大利亚儿童周活动,天鹅镇10月24日举办了相关主题活动,在海报中邀请5岁以下孩子们参加一次超强的阅读体验活动,同样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们参加,活动形式包括讲故事,参与手工制作,唱歌活动和免费烤香肠活动等。

“阅读城镇”活动的组织者每年举办年度研讨会,对学龄前儿童教育和图书、家庭教育以及社区志愿服务感兴趣的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站申请参加。2015年最新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造势—儿童文学和集体影响力(Making Waves—Early Literacy and Collective Impact)”。

四、结语

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在我国并不常见,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从澳大利亚的经验中可以发现,依托社区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与全国性阅读推广活动具有其独特性,这些区别可能会对我国今后的社区阅读推广活动有一定参考价值。

首先,社区阅读推广活动的对象更有针对性。澳大利亚的许多阅读推广活动的对象都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而本文中举例的社区阅读推广活动则主要针对学龄前幼儿和儿童以及老年人。他们相较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有更多的时间生活在社区里,社区阅读活动让他们能更便捷地参与进来。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大部分需要父母的指导和帮助,而“来读书吧”和“阅读城镇”这样的活动则需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强调父母与学龄前孩子的互动式阅读,社区作为由家庭组成的小区域,无疑更适合活动的开展。

其次,社区阅读推广活动也更具灵活性,社区阅读推广活动可以根据本社区的特点,自由选择参与人数和时间,并根据参与人数选择合适的场地,同时活动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此外,社区阅读推广活动在资金来源方面也更灵活多样,不同于许多全国性阅读推广活动有大型赞助商,许多社区阅读推广活动的赞助商源自社区商家,一个活动之下的不同子活动也常常由不同的赞助商进行赞助。

由于社区的范围较小,社区阅读推广活动的参与人数往往较少,在“在儿童故事中体悟人生”活动中,每期活动的参与者都控制在十人左右,而在“来读书吧”活动中,社区活动的人数(包括学龄前儿童及父母)很少超过百人,这就为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和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无论是游戏活动还是交流发言,都能充分地参与其中。

社区阅读推广活动有着灵活多样等特点,在制定活动策略时,利用社区的独特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活动策划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阅读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

开展社区活动学校应做什么 篇12

在倡导“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育人”的大背景下,社区教育活动也快速提升到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的工作日常上来。那么,学校应该做到什么呢?显然,学校不单纯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还应是“三结合”教育探索和实施的参与者、策划者、合作者和宣传者,引领社区教育驱力同步,达到内驱和外助相结合的高效教育态势,为同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育人”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赢得家庭的支持

孩子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活动,不仅仅取决于学校的统一部署,还要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如果家长的教育观、人才观正确,认为参加社区活动的意义胜于参加假期课外补习班学习,并能以身作则,积极带动孩子参加社会各类实践活动,那么孩子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就会高涨。

如何才能赢得家庭的支持?光靠社会宣传、家长自悟是不行的,需要学校适时组织家长进行专题培训、经验介绍,并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发布相关社区活动的典型事例。这样理论结合实际,让家长真正领悟到孩子参加社区活动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是培养自理自立能力以及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

二、用好“社区联系卡”

在节假日之前,学校都要统一下发《社区联系卡》《学生社区活动反馈表》,要求学生固定时间统一到家庭所在的社区办事处报到。社区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并在表上盖章,并将本期《社区活动一览表》交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和家长对社区活动的时间和项目有所了解,将外出旅游以及参加其他学习的时间做好协调。开学之后,学校德育处统一回收各个班级的《社区联系卡》和《反馈表》,及时作好总结,表彰先进,查找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联系卡》内容的设计很关键,既要填写所在社区的名称、位置以及联系电话,也需要涉及孩子的班级、姓名、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还要设有社区工作人员对于孩子参加活动的评价、伙伴评价、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在“比”的竞争意识作用下,孩子参与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三、搭建快捷沟通渠道

家庭、学校、社区貌似是三个不同的人群区域,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这三者联系沟通的距离迅速缩短。除了借助传统的固话、手机短信、邮箱等方式外,如今的QQ、微信等也是非常好的沟通工具。

要知道,学校、社区之间紧密联系固然重要,社区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也必不可少。当学生带着《社区联系卡》到社区报告时,学校建议社区工作人员交给学生的《社会活动一览表》当中可以标明社区活动的QQ群、微信群号,以便于引领学生加入其中顺畅交流。通过在群发布活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孩子们之间可以相互激励、自我促进,激发参与社区活动的兴趣。家长也能借助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并给与适当的指导。

四、力求活动丰富多彩

如果说“学校统一要求”“家长大力支持”是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关键因素,那么“社区活动力求丰富多彩”就是社区活动延续性的有利保障。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可以与社区进行沟通,共同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参与的特色活动,无论是竞赛、阅读、表演、讲座、调查、拓展活动等体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安全性:社区活动的大部分时间要脱离家长和老师的看护,在社区这个相对比较陌生的场所,每个孩子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学校、社区和家庭三方共同对孩子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要求,告诉他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活动时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学具,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

教育性:学校组织社区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要“促成多元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渗透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诸多教育元素,无论是讲座、读书、互助小组、公益活动等都要切实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娱乐性:孩子不是成年人,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必须依靠兴趣和热情来支撑。因此,设计活动时必须多花些心思,多想办法,多多借助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升活动的可参与性。

五、加大活动宣传力度

各个社区组织了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班级中哪些孩子在活动中有突出的表现?孩子们在活动中都有哪些收获……这些内容不仅通过《联系卡》和《反馈表》有所体现,更重要的是,学校必须承担起为社区活动造势和宣传的重要角色。

首先,在校园里定期开设“社区讲堂”,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家庭成员或学校领导与大家分享社区活动的感悟收获;其次,通过学校电视台、广播站介绍社区活动见闻和先进典型;第三,在学校校报中设立“社区实践”等栏目,为孩子、家长提供与社区活动有关的图文展示平台;最后,在学校家长联谊网络群和班级群当中介绍社区活动的点滴信息……以学校为引领,加大宣传力度,让社区活动潜移默化地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心田。

六、建立总结表奖机制

在国家大力倡导下,社区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通过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宣传,学生由被动走进社区到主动去社区参加活动,社区活动逐渐为各个家庭和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成长岁月中浓墨重彩的一抹景致。

毋庸置疑,任何活动要想顺利开展,需要认真及时做好总结。总结的形式多种多样:社区活动结束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邀请学校领导和家长代表参与总结和表奖活动;在学校开学典礼上,设立假期社区活动总结和表奖的专题内容,让诸多“社区之星”闪耀在社区里,带动更多的孩子们积极参与今后的社区活动。

社区管理问题调查及改进活动总结 篇13

豫南大学 刘宇

“社区管理问题调查及改进”实践活动实施一年多来,在学校和年级组的关注支持下,在教研处的具体指导下,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在所教授班级3班部分同学积极参与下,基本完成预定方案活动内容,达到预期目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开展的活动

(一),宣传阶段

让学生爱上实际活动,必须以新的模式进行宣传,不能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还要让学生提高意识,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宣传发动,激发学生参与此项实践活动的兴趣,积极投身于此项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能发散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身边的小区建设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玩中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自信,从而更好的爱家、爱国。树立为祖国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目标。

(二)开展实践活动

1.发动学生投票,选出小区进行实地观察。A.由3班26名同学参加活动。B.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

C.最后选择到天福小区进行实践活动。2.到小区进行实地观察。A.上午8点进行点名排队。B.分三组出发

C.第一组队长狗剩,队员有小花、小马等8人。D.第二组队长狗蛋,队员有小驴、小虎等8人。E.第三组队长狗屁,队员有小鸡、小猫等10人。F.8点半出发、11点返回学校。

其中,表现最优秀的是第三组,人虽多,但是井然有序、各项指标完成到位。

3.开小组讨论会,讨论合理的地方和发现的问题。

两人一组讨论,其中在讨论会中,第一组小马的观察最仔细。第二组狗蛋发现的问题最多,第三组小猫的文采最好,写的最仔细。

4.访问居民对本小区的看法。

首先,第一组负责走访小区管理处,第二组负责和保安了解情况,第三组,分别负责和居民、外来人员等了解情况 5.以设置小奖品、竞赛的方式评选最详细调查总结及最先进改进 方案。

此次评选竞赛参与同学都很积极其中最佳调查奖是狗蛋同学,最佳绘图奖是小花同学,最佳口才奖是小鸡同学,最佳改进方案奖是狗屎同学。6.组织学生到小区打扫卫生、指挥交通、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

此次按以前分好的三组进行,第一组负责打扫卫生,第二组负责指挥交通,第三组负责慰问孤寡老人。

7.学生代表根据实际情况按先进的改进方案到小区管理区进行学习、讨论和改进。

因为接近期末考试,学生都在复习本学期内容,所以,采取小组代表方式来小区帮助提出改进意见,第一组狗毛和小丑、第二组狗蛋和小草、第三组、小猫和小猪。分别和小区管理处、保安处等建议。

二、达到目标

通过本实践活动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具体如下: 在知识目标上,让学生了解了息县小区文化的发展。在能力目标上,通过对小区的观察、发现、提出。改进等,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发散思维、动手动脑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以便将来能更好地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由于第一次承担此类型活动,经验不足,组织不当,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不少问题:参与学生较少,规划不够具体,活动纪律等问题,尤其是后期接近期末考试活动安排太过于紧张急促,学生过于疲惫,以至于有些学生不再参与,非常遗憾,以后要多加注意。

总之,在本次“息县社区问题调查及改进”社会实践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对待。此活动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也提高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了他们对于管理及公共事务的爱好及构思处理方法,以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豫南大学 刘宇

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规章制度 篇14

工作人员职责

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思想教育的新理念及现代科学管理知识,掌握社区青少年的新动态,坚决执行上级的各项决议。

二、负责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全面工作,贯彻和执行青少年活动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认真实施会议的决议和内容。

三、负责规定教学计划,按计划落实教员,实施教学活动。

四、加强中心管理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中心的服务质量。

管理制度

一、活动中心对辖区内青少年开放。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时至11:30时,下午14:30时至17时。爱护室内的学习用具、活动器械及公用设施,按照用具、器械使用说明规范正确使用。

二、保持室内清洁,不得乱涂乱画、乱扔果皮纸屑。

三、物品摆放整齐,用后放回原位,并关锁好门窗,关闭电源,保证财务安全。

教师职责

一、认证学习政治理论,热爱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工作,关心尊重学员,恪守职责,参加制定和修改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拟定教学计划并认真实施。

二、带头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三、悉心备课,认真讲课,注重体现每节课的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结合课程特点,通过规范演示动作、提供示范作品、指导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所学课程内容,努力做到教师学员间的深层互动。

五、积极参加评学评教活动,并虚心征求学员和家长的意见,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学员守则

一、注重仪表: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佩带首饰,不穿高跟鞋,不穿拖鞋。坐、立、行姿势端正。

二、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等废弃物。不在黑板、墙壁、宣传栏、布告栏等处,乱涂、乱画、乱刻、不随地大小便,用完厕所要主动放水冲洗干净。

三、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公共设施。搬动桌椅要轻拿轻放,爱护乐器及教学设备,按规程、按要求进行操作。随手关灯、关水,注意节水、节点,损坏公物要赔偿。

四、保障安全:不私自用电器设施,不乱动楼内安全报警装置,不乱动楼内消防设备。非常情况下,需从楼内紧急撤离时,要按非常指示灯所指方向有次序的迅速撤离。

五、举止文明: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见到教师或宾客时,要讲礼貌,要主动问好,待客要热情。迟到或进入教师老师办

公室要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进入。上下楼时,要右行礼让。回答师长问话时要起立。

六、待人真诚: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正常交往,不欺侮年幼、体弱或有残疾的同学,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要冷静处理,多做自我批评。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七、勤奋学习: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

八、遵守公德: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妨碍别人要主动道歉。不乱串教师、办公室,不私自动用别人的物品,遵守公共场所秩序。

学员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确保学员的人身安全,严格责任界限,健全社区活动中心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网络,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学员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活动中心实际,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员的监护人是学员的父母可依法确定的监护人,其监护关系不因学员的培训而转移至社区活动中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学员在培训期间社区活动中心与学员只是教育管理关系,监护人应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

二、学员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

三、学员在培训、活动期间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身体受到伤害,一般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如能够证明社区活动中心有过错的,按社区活动中心过错的大小确定社区活动中心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如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一般由学员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损害事件的发生与社区活动中心的设施无关,或者虽与社区活动中心的设施有关,但社区活动中心的设施并无缺陷;社区活动中心或老师履行了应尽的教育管理职责,损害事件仍不可避免地必然发生。社区活动中心无过错。

五、每次学员培训、活动完毕后立即离开活动中心回家,非社区活动中心或老师的原因学员在社区活动中心内滞留、嬉戏玩耍,造成伤害的,社区活动中心不承担赔偿责任。

六、但教职员工履行职责,进行正常的批评教育,出现意外后果的,社区活动中心不负责任。

七、社区活动中心开展的一切集体活动,因组织不周密造成意外伤害的,社区活动中心应承担责任;因学员不听指挥,违背有关规定,造成意外伤害的,社区活动中心不承担责任。

八、学员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出现交通事故的由肇事方负责。

九、社区活动中心严禁学员玩火、玩电、玩水、玩甩炮、玩锐器、钝器物,因此发生赔偿纠纷,一般由肇事者承担责任,如果肇事方或受害方能证明社区活动中心、老师明知有上述危险情形而不制止的,社区活动中心承担部分责任。

十、来社区活动中心培训、活动的学员严禁购买零食、饮料,学员违反规定造成意外事故的,由学员承担责任,社区活动中心不承担责任。

十一、社区活动中心必须加强设备设施的检查,及时清除隐患。

十二、严禁学员私自到河、塘、水库等地洗澡。

十三、学员在已经投保的情况下,发生安全事故后,受伤害的学员、其父母(或监护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经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四、学员每次来社区活动中心参加培训活动,监护人必须将学员按时送到中心交给老师后方可离开,培训活动结束后,监护人必须及时来中心接学员。如不接送学员的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的由监护人负责,社区活动中心不负责任何责任。

大学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研究 篇15

关键词: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动力, 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政府的倡导、社区志愿组织的推动、政策法规的规范与促进、社区全体公民的参与、社会工作的引领。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 用心灵和行动传递关爱,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倡导团结友爱、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 净化了社会风气。通过参加“社区建设、扶贫开发、支教扫盲、抢险救灾”等公益活动, 让困难群众减少忧虑;通过帮助孤寡老幼、残疾人、军烈属、五保户等需要帮助的人, 让孤寡老人身边有儿女, 军烈属身边有亲人, 伤残者身边有兄弟姐妹, 特困户得到关怀和照顾, 让祖国大家庭更加富有凝聚力, 促进了社会保障及和谐社会建设。

(二) 满足心理需求。

大学生是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 总体素质较高, 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并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社会的培育, 积极推动社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符合广大大学生的特点, 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最直接原因。

(三) 提高个人素质, 促进自身发展。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在帮助他人中得到锻炼, 从他人的微笑中得到满足, 人生的价值在活动中得到体现, 渐渐地喜欢上帮助他人, 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习惯, 提高了自身素质, 弘扬了新风气新风尚, 对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 在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 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 取长补短, 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四) 充实业余生活, 丰富人生阅历。

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 通过参与公益劳动、美化环境、抢险救灾、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 走出狭窄的生活圈子, 了解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 也接触到很多陌生的东西, 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这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其最早的志愿者就产生于社区服务领域。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 我国社区政策不断演进, 社区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社区志愿服务在国家民政部门的主导下逐步丰富、发展。自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 大学生一直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11月底, 已有2, 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 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多, 扶贫济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抢险救灾, 大学生志愿活动项目在不断地拓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项目的其中一项。

(二)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氛围不浓, 参与积极性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在成立之初, 报名参加的人数比较多, 队员的积极性也很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队员的积极性逐渐消退。许多队员由于种种原因主动退出团队, 或虽未退出团队但已经不再参与各种活动。到大二、大三时, 除留下为数极少的骨干成员外, 几乎所有的社员均需从大学一年级新同学中补充与吸收, 这一情况在高校较为普遍。且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频率较低,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许多学生不清楚学校有哪些具体的部门与社团组织为社区志愿服务开展活动, 更不用说知道哪些具体的活动类型了。可见, 在大学校园中,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 没有形成深厚的氛围。

(三) 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单一, 节假日参与活动居多。

当代大学生参加到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中, 主要以探访老年人、关怀残障人士和关爱儿童成长为主, 在志愿时间的选择上,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如雷锋节、植树节、劳动节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假日或者周末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中。由此可见, 大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域较窄, 内容多集中在针对老弱病残的帮扶服务, 对于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区文化等领域较少涉及。时间安排方面往往会导致社区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无法形成一种常态化, 这种偶然为之的志愿服务活动许多时候是出于老师或者组织号召的临时性参与, 志愿服务的无持续性无法激起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

(四) 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校参加的志愿服务基本上都是属于自愿而无物质回报的。在调查中, 当被调查者被问到“何种激励方式最能让志愿者满意”时, 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得到相关证书, 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希望给予一定的公开表扬, 相当部分调查者表示什么都不需要。在物质补贴上, 过半数被调查者认为只要报销与志愿行为相关的开支, 比如车费与餐费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以助人为己任, 注重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并不看重物质奖励。尽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目的并不是求得某种回报, 但激励机制作为对志愿者的褒奖, 体现了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一定程度的奖励制度可以大大提高志愿者的热情, 并且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五)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机较成熟, “利己”和“利他”的因素相互结合。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 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完善和发展, 精神得到了满足, 自身价值得到了提升, 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也是“乐己”。被调查者中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都表示,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了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 体现个人价值和体会到助人的快乐是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后最大的感受。因此,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已经成熟, “利己”和“利他”的因素相结合。

三、促进大学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对策建议

(一) 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 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和倡导, 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 和其他社会资源进行立体宣传, 在全社会倡导志愿精神, 让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要把大学生志愿活动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认识, 要把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 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二) 创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机制, 拓展社区志愿服务领域。

目前,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由青年志愿者中心组织开展活动, 由于受到物力、财力及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 所组织的活动形式、内容比较单一, 因此, 高校共青团组织一方面应加强与所在市、区级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联系, 起到促进大学生和志愿者组织之间相互沟通的作用, 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民间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应着重思考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如何更好地立足校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比如开创具有互联网金融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社区志愿服务内容。

(三) 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整合力量。

其一,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应注意加强横向联系, 结合专业, 互相补充, 走专业化、专门化道路;其二, 加强与社区志愿者的联系, 及时了解社会所需、居民所急, 充分利用高校人才、技术优势,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 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技能培训。

第一, 各高校团委可以根据不同的社团, 确定不同的服务形式和内容。每个志愿者组织掌握一至两门专业服务, 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第二, 开展相应的培训。首先是基础性的培训, 是志愿者懂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其次是专业性的培训。一些大型活动, 不进行培训, 志愿者不能有效承担志愿服务工作。另外,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应有专门的指导老师, 定期开设讲座, 开展服务, 不同社团间可以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 交流工作经验。

(五)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章程, 完善志愿服务表彰制度。

激励机制的核心是激发主体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应该以诱发大学生遵循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和谐共生的价值道德为主体。

1、加强正面引导, 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需求。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我们要加强正面宣传, 通过表彰大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同时, 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正确的行为导向, 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意识, 使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得到有机的统一。

2、加强规范管理, 落实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实施条例。

在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管理中, 各高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要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实施条例和意见。在制定时应将大学生志愿者的进入条件、服务项目、基地设立、经费落实和管理、奖惩条例、评价机制等作详尽的规定。在执行实施意见或条例时要做到公开、公正, 统一标准, 保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3、加强实践研究,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力平台。要加强跟踪调查, 深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基地进行走访, 采集第一手资料, 总结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同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制定出切实长效的激励机制, 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日常行为, 是志愿者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内化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 从而激发起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 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资金会, 保障活动资金支持。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资金缺口相对较大, 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成长和活动的开展。因此,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十分必要。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的来源可以采取政府补贴、社会赞助、学校支持等多种途径。

参考文献

[1]董海军, 倪赤仁.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参与动机分析[J].理论界 (双月刊) , 2003.6.

[2]常春梅.从青年发展看青年志愿者行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2.

[3]颜吾佴, 赵岚.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 2002.9.

[4]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6.40.

上一篇:江苏学生高考后申请美国留学下一篇:个人工作简历表格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