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珍珠鸟》说课稿(精选10篇)
语文《珍珠鸟》说课稿 篇1
初一语文《珍珠鸟》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珍珠鸟》是第一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训练课文。该单元教学是在第四单元“观察反映生活——人和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反映周围景物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观察反映生活的能力。该单元共有三篇课文,《百草园》写童年趣事,侧重于观察自然景物;《螳螂捕蛇》是记述见闻的文言文,侧重于叙事和状物。而《珍珠鸟》主要记叙养鸟活动,着重描写珍珠鸟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侧重于状物。三篇文章各司一职,编者意图明确。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状物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动物的实践能力,明确观察对写景状物、对反映生活情趣的重要意义。就其地位可言。如果说《百草园》旨在观察自然景物,训练静态描写,那么《珍珠鸟>意在观察动物,训练动态描写,并为后文《螳螂捕蛇》的状物训练奠定基础,因此其地位可谓“承前启后”,不可或缺。对初一同学来说,这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细品。
二、说目标
《珍珠鸟》一文作者以独特的角度,新颖的立意,传神细腻的描写,准确生动的用词,记叙了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观察对描写动物的意义和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2)初步学会观察、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注意运用描写动物的词语。
(3)感受“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和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体会课文描写动物细腻人微、语言运用准确传神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为:“人之爱”和“鸟之爱”两方面的结合,理解“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现实意义。
三、说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也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创设拟人化的童话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和创造性思维,来揣摩理解课文。童话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人与鸟的对话为表现形式,语言亲切清新,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学法指导上,指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头、颈、肢、尾、羽等组成部分),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即动态的发展过程),注意动词运用要准确、传神;指导学生观察动物时发挥想像和联想,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神形兼备,妙趣横生。
四、说设计
1.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要以“一石击水”之势,在课前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可采用动画情境导人新课,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给学生自读课文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如(听录音、看动画)一对大珍珠鸟(夫妇)在森林搬家到城里之前的一段对话,对话中充满了对陌生世界的憧憬和对人类的畏惧。此法形象生动又不一味地拘泥于文本,体现了具有创新精神的阅读教学理念。
2.感知教材。
精心利用教材,这是阅读教学的软肋。教师应将全盘讲授变为相机诱导,指点门径,拨正迷津。点拨要点在要害,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全盘托出,而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
(1)(珍珠鸟的介绍):主人对珍珠鸟的爱护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精心设置环境 ②不加干扰
归纳为“四不”:不看、不管、不赶、不写(板书)
(2)(主人的介绍):小珍珠鸟对我的态度变化过程:
归纳:显得怕人一渐渐胆大一已经放心一完全信赖
通过珍珠鸟和主人的自我介绍,学生由听到的信息中归纳出要点,点拨形式不拘一格,行之有效。这样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课堂意趣横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满活力。
3.讨论质疑。
设计讨论质疑这一环节,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比较、思辩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只有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善于发现、敢于质疑,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动机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的讨论,可从突破重难点人手,设计一些讨论材料。如:
(1)设计表格让学生在文中找词语,互改互评,理解文中内容。
小鸟的变化 活动范围 动作行为 神态描写
显得怕人
渐渐胆大
已经放心
完全信赖
(2)比较词语,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较优劣,培养学生语感,注意用词的准确传神,养成赏品语言的习惯。
A 大鸟“伸”出小脑袋
>小鸟“探”出小脑袋
B 幽深的丛林
幽静的丛林
C 一个蓬松的球儿
一个松软的球儿
(3)设计问题供学生讨论:“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此句的作用是什么?谈谈你对文末最后一句的看法。你学习本文后,对观察描写动物有什么启示?
4.练习设计。
设计弹性选择型作业,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有限范围之内自由选择,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必然会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因此,作业作为教与学的重要中介,也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绝好环节。
设计形式多样、角度多变、内容多元的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手、脑、耳、目、口等器官,不仅使观察、思考、想像、记忆等智力因素得到锻炼,而且使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方法等非智力因素也得以长足进步,真正实现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所不能比拟的。
5.板书设计。
(1)养鸟的过程:我的爱护:不看、不管、不赶、不写
鸟的变化:显得怕人一渐渐胆大一已经放心一完全信赖
(2)作者感受: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写作启示:A.抓住特征
B.动态描写
C.想像感受
板书设计力求简明扼要、纲举目张、巧妙妥帖,这既抓住课文精要,又便于学生记忆,一目了然。
第三处写作启示由学生自己归纳书写,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语文《珍珠鸟》说课稿 篇2
一、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静思中生成个性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因此,语文课上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对发展其个性尤为重要。所谓个性化阅读,它是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我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尝试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空,让学生用心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本。静谧的独立思考恰恰是动态的生成过程。我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围绕“小鸟是怎样一步一步接近‘我’、信赖‘我’的”这一问题,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圈画出关键词语。这一环节没有给学生任何束缚,留给他们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有创意、多角度地阅读奠定了基础。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各自的体会时让学生注意倾听,并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见解。俗话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学生的凝神静思绝不是枯死的沉寂,而是在为形成讨论的高潮酝酿、蓄势。在进行集体交流时,学生果然能各抒己见:有的是从小鸟活动地点的变化这一角度来体会的,圈出了“笼子四周”“小桌上”“手指”等词语;有的是从小鸟接近“我”的时间先后顺序来体会的,圈出了“起先”“渐渐地”“后来”等词;还有的学生则从小鸟活动表现的变化来体会的,圈出了“在笼子四周飞来飞去”“落到小桌上”“啄笔尖”“啄手指”等词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学生对这段内容有了自己独到的体会。我在尊重学生自己选择角度来体会的同时,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也从不同角度深入感受到了小鸟对作者的逐步信赖。通过独立静思、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学生的个性解读已生成,同时又进行了多角度的阅读。这一过程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质量。
二、为学生搭建表演舞台,体验中加深感悟
叶澜教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人性的张扬。”新课程理念也提倡让学生去经历一下,感受一下,想象一下,思考一下,尝试一下。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我采取了师生共同表演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把书上没写出来的:小鸟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回家及回家后和父母说想法的情景,联系课文进行想象表演。课堂中,学生表现积极,通过我(饰鸟妈妈)和与我合作的学生(饰小鸟)的一段对话表演,使课堂气氛进入高潮。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他们在表演中再度深入感受了文本内容,进一步读懂了小鸟与作者之间逐步建立起的信赖。这种形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轻松地注入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思想情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探索、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也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为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营造了积极的探究氛围。
三、留给学生别样的作业,实践中个性飞扬
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还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教育发展论告诉我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没有终结。每一人阅读,每一次阅读,都是文本内涵的再次挖掘。因此,教学完《珍珠鸟》一课,我尝试着布置这样的作业:今天的课到此就结束了,你想给自己留下怎样的作业?学生的反应真是出人意料地兴奋:老师,这只小珍珠鸟真是太惹人喜爱了,课后我想把它画下来;老师,我家中也养了一只小鸟,今天回家后我也要像作者那样为小鸟建一个舒适温暖的巢;老师,我爷爷以前为我抓过一只小鸟,我想写一篇关于保护小鸟的文章,读给爷爷听;老师,我想把人鸟相依的感人一幕记诵在脑海里……没料到,换个形式让学生自己说出来的作业内容远比老师用权威性的命令发布的作业有创新精神。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的作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可以想象学生在完成自己喜欢的作业时,是多么愉快!在这快乐的情感体验中,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增长了见识,形成了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学习能动性的体现。当然,根据课文特点,课后布置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强化的作业也是必要的。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 篇3
《泪珠与珍珠》安排在第三册第三单元,高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第三单元则重点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并由此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环节在高中三个阶段的培养训练中,尤为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教学理念设计
(1)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将教师职能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2)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散文的人文性特征,让学生通过阅读散文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补充提供较丰富的相关资料,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教学目标的确立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以泪珠为事物线索,讲述自己对人生对亲情的切身感受。文章结尾借说"观音流泪""耶酥滴血",表达了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即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人的精神境界也会随着提高。这样,泪珠就会变成晶莹剔透的珍珠。文章说到了人情、人性和人道。根据新课标制定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我拟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感情和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2) 能力目标:挖掘文章的哲理内涵,培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通过体味细腻温婉充满韵味的散文语言,培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合作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认识忧患痛楚能提高人的境界的道理,培养达观淡然的生活态度,以达到关爱众生、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
(1) 体味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
(2) 理解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各种泪水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体味作者对忧患与痛苦、亲情与人生的探询和评判。
4 教学方法
(1) 四步教学法。(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并围绕"泪"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挖掘"泪"的内涵,最终把握并深化文章中心。
(3) 鼓励个性,肯定创新。
(4) 朗读方法:跳读法、齐读法、个读法。
5 教学过程
(1) 导入
有人说,会流泪的人,是高尚的人。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借泪咏出他们高尚的人生追求。有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忧民之泪,有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吟之泪,有韦应物的"一曲高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的送别之泪。当代歌手也曾深情演绎英雄泪、铁窗泪、孤星泪。而台湾女作家琦君独辟蹊径,从纷繁多姿的泪水中领悟了人生要义。
(2) 作者介绍
琦君,女,台湾著名作家,1918年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离开大陆,奔赴台湾,后移居美国新泽西洲,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本文作于1988年,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一直没能回祖国大陆。琦君的作品兼散文及小说两类,而以散文的成就为大。多次荣获文学大奖,著有《泪珠与珍珠》、《桔子红了》、《琴心》等作品。有人评论其散文不是浓妆艳抹的贵妇,也不是粗服乱头的村妇,而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这就道出了琦君温润婉约的写作风格。
分析:通过介绍作者的经历,让学生对琦君的思乡情怀有一个初步认识。
(3) 整体感知、具体研习
① 预习时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泪珠的描写贯穿全文,文章写了哪些泪珠?请学生快速的阅读文章并回答。老师明确。
书中泪、思乡泪、亲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
分析:这个问题把线索物"泪"作为突破口,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前面的几种泪水较容易,后面较难的语段可让学生朗读体味情感,老师适当点拨。提示:按写作顺序寻找,抓住关键词语。
② 如果说文中有一根红丝线把六种泪珠串起来了。看看课文,是哪一句?哪一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呢?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学生集体回答)
这句话串起了六种眼泪,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形散神聚。
分析: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在主旨句的牵引下,体会文章主题。同时也抓住了散文的特点。
③ 第一种泪水中,马区夫人的话,冰心的话,白杜的诗的含义是什么?并找出能体现作者当时情感的句子。
分析:前一问意在理解文中的诗句,并初步接触"泪"的本质。后一问意在引出下文: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后,才能理解泪水的深刻含义。提示:结合上下文,先理解关键性的词语。特别强调,学生易把白居易的诗理解成爱情诗,表达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苦闷。老师应作正确引导,理解偏颇的可能拖延时间。
④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对泪水有深刻的理解呢?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分析:这个问题承上启下,引出5-10节作者对人生忧患的体验。
⑤ 学生大声阅读这6节,体会语句中饱含的情感,谈一谈自己对哪种眼泪感受最深或提出不理解的语句。
分析:此问意在通过学生讨论,解决难懂语句,体味人间亲情,并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⑥ 在奋斗泪中,作者通过阿拉伯的故事巧妙地把泪珠与珍珠联系起来,借此问学生:泪珠与珍珠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补充琦君自己的话,让学生对此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就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
分析:这一问意在探询"泪"的生活内涵,体会生活真谛。即蕴涵着人间真、善、美高尚情感的泪珠就是世上最宝贵的珍珠。如果有不同的见解,只要是正面的,都予以肯定。
⑦ 点读最后三节,思考:少年时代的作者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忧患之后,对泪水的认识也深刻的多了,作者已从泪水中探询到人间亲情的真谛,也已体悟到人生的境界。文章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感恩泪与慈悲泪呢?
分析:这个问题意在说明饱经忧患的作者已拥有一颗温和、宽厚的心,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世上的一切。这里的泪水并非为一己之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诚而流。它已远远超过了人间个人亲情,是一种普天之爱,是至高无上的泪水。文章从书中泪、小我的泪写到大我的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这时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也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文章的主题也随着升华了。
6 总结全文
在文中,作者层层递进为我们昭示着三种境界: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至纯,识尽愁滋味的至真,拥有超越自我慈悲情怀的至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贯穿三个境界。它代表了琦君10年的人生感悟。是的,一个人的泪水代表的不仅仅是委屈,也绝不仅仅是激动,而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象征着个体对忧患意识和苦痛价值的体味,象征着每个人对人生真谛的探询。随着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便懂得: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理解泪水蕴含的深刻含义。所有的人生体验,无论是骨肉分离的泪、怜子之情的泪,还是生命奋斗的艰辛之泪、不为一己悲欢的慈悲与感恩真情的泪,它们都与"痛苦、悲凄"紧密相连,但都包含着人生高尚的情感。这泪珠使我们眼睛更清澈,使我们心灵更明净与温厚。这泪珠,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真、善、美的化身,正像珍珠一样凄厉而华贵!
7 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提问:从中我们体悟到一种怎样的生活哲理,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的人生? (心怀感恩的心,生命因此而美丽。)
《珍珠鸟》说课稿 篇4
李芳
一、说教材
《珍珠鸟》是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作者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过程和方法:在老师的恰当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够和谐相处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珍珠鸟是怎样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逐渐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难点是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
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互动流程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愿望,引导学生在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中互相启发,并获得新的感受。
2、朗读鉴赏的教学方法
A、了解、感悟文本都离不开读,读是一切的基础,结合本文可以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B、本文是一篇美文,乃灵秀之作,美词佳句值得细细品味、鉴赏。
五、说学法:
1、自主参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可让学生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
2、读中品味
针对这篇散文的特点,我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和语段,品味文章语言,通过对文句的赏析理解文章的内涵,使学生真正读出“言外之意”、悟出“言中之情”,透过语言文字看到背后的意思。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想不想认识它?课件展示珍珠鸟。
它就是珍珠鸟。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珍珠鸟》。这篇文章是冯骥才先生写的,那么他和珍珠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通过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
1、展示搜集的作者资料。
2、出示本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读,后找生领读,最后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直奔结尾,突出“信赖”。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出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接着,让学生说说“信赖”的意思,并思考课文是写谁对谁的“信赖”。然后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怎样的情景最能体现小珍珠鸟对我的无限信赖。
(我开头这样设计,特意拎出“信赖”求得初步理解,同时也将“信赖”作为下面探究的连接点,使本课教学浑然一体。)
2、围绕“信赖”,感悟变化。
这部分我分成四个小环节进行。首先,我问学生:“我”为什么能赢得珍珠鸟的信赖,难道它就不怕“我”伤害它吗?再说它是一下子就对“我”这么信赖的吗?学生肯定会说一开始不信任,胆子很小,后来胆子变大,慢慢地开始信赖我。
接着,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反映这一过程的词句。
学生交流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到句子“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细细品味“探”字,引导学生感悟此时的小珍珠鸟是十分的警惕,十分的胆小。当学生说到第八段第一句时,我让学生谈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我让学生抓住三个“一会儿”谈感受,这时我趁势追问:作者“我”又去追赶它了吗?这时小鸟又会想什么呢?结合学生的发言,我进行小结:因为作者没有去打扰小珍珠鸟,所以它的胆子才会越来越大。
当学生交流到“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前文,知道珍珠鸟本是种怕人的鸟,它能变得不怕人,落在我的小桌上,正是作者那份无声的呵护!我又问:“这时小鸟对我完全放心了吗?”我让学生找出书上的句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比较“抚一抚”与“抚摸”的区别,再次感受作者对小鸟的那份细腻的疼爱之情。并且,让学生进行角色的体验:如果你就是这只珍珠鸟,你在想些什么呢?假如老师就是你的主人,谁愿意来和我谈谈心呢?我也预设了一些问题与学生进行对话。我会对一个学生说:“你落到了我的小桌子上,说说你来干什么了?你怕我吗?为什么?”我会对另一个学生说:“你嗒嗒啄我的笔尖想干什么?”我还会问:“我抚摩你的羽毛时,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你啄两下我的手指是想告诉我什么?”
(我试图通过对话,让学生体验珍珠鸟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到小鸟对我的戒备心随着它对“我”的信任也逐步消除了。)
学生交流完毕,我让学生把珍珠鸟的这种变化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赢得了珍珠鸟对作者的一步步信赖。
最后,我进行简单小结:正因为珍珠鸟在不断地试探、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考验我之后,才会如此地信赖我。引读课文,白天„„夜晚„„最终它与我竟然亲密到落在我的肩头上趴着睡着了。
(这一教学片段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小珍珠鸟对我“信赖”的具体过程,从“探”,到“飞”,到“落”,到“趴”,由远及近,由存有戒心,到亲密无间,一点一点,既切合实际,又富有情趣,深化了学生对珍珠鸟的认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
3、、紧扣“信赖”,探究缘由。我先问大家:“大家可曾想过,小鸟的这一系列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接着我让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能说明我特别喜欢珍珠鸟的地方进行交流。接着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体会“真好”放在最前面,是为了表达作者无比喜爱珍珠鸟的强烈感情。有的学生可能会找到我为珍珠鸟精心安排鸟巢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归纳:这是我为珍珠鸟安排的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巢,一个安全而绿色的家。从中感受到作者是那么喜爱并用心呵护着珍珠鸟。有的学生可能会找到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句子。我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抓住它的颜色和它的“好肥”,来体会它是一只美丽、可爱的珍珠鸟,令作者无比喜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评价。在此基础上,我追问学生:我做为一名鼎鼎大名的作家,居然以小珍珠鸟为重而停下了笔,还让小珍珠鸟整天淘气地陪伴着我,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再次体会作者对鸟的喜欢之情之深厚。
当然,学生也会提到作者对小珍珠鸟的昵称——“小家伙”,我让学生找到文中四处句子,通过朗读再次感受作者对小珍珠鸟的无比喜爱之情。
(这一教学片段引向小鸟所以“信赖”的原因,是因为作者的喜欢之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探究信赖的原由,强化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4、、想象“佳境”,深悟“信赖”。
正因为作者对珍珠鸟的无限喜爱,才使得它由刚开始的陌生、试探,到后来的熟悉、亲近,再到信赖、依恋。
让学生再读读课文的第14段,再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这是一幅怎么样的情景?
接着,指导学生朗读。在学生的优美朗读中,学生自然就走进了一种美好的境界。在此基础上,我问学生:“是什么营造出这一美好的境界?”让学生再次齐读全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学生谈谈对句子的理解,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正因为作者对鸟的喜爱,才换来了鸟对人的信赖,才换来了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这是作者的美好希望,这是作者的内心呼唤,让我们再次高声地告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在这个教学环节上,我关注了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利用看图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来渗透教育,我将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到人类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教育。我时刻要求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属于自己的感受来,从整体回顾中品出文中潜在的意味来。)
教学最后,我问学生:“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对珍珠鸟或作者说说心里话,也可以对我们身边的人谈谈你的希望。”并适时送出一首小诗,诵读《信赖》这首诗。
(这一教学片段仍由小鸟落在肩头引出信赖,延续学生的信赖直感,启发学生透过信赖,想象美好境界,这就把“信赖”与“境界”融合起来,突出了“美好”之意,令学生感悟事理,引发深入思考。)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上,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板书重点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珍珠鸟
珍珠鸟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往往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著名作家冯骥才从人和珍珠鸟的交往中,就获得了这样的启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珍珠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预设、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解说。
首先来说:
一、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专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所选的四篇课文,情节性强、含义深刻,也许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以及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二、目标预设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多元世界的发展,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根据教材内容、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认读“雏、眸、泻”等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以及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动物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作者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方法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方法选择,本节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激趣导入法 细读品味法 情境美读法
四、教学过程 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去深入的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图片导入,激兴趣
首先我播放关于珍珠鸟的图片,向学生简单介绍关于珍珠鸟的资料,让学生认识珍珠鸟,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学们,这就是美丽的珍珠鸟,它主要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羽毛鲜艳,体态娇小玲珑,动作活泼轻巧,非常可爱。如果你要饲养一对珍珠鸟,会演绎一段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一起去感受作者与鸟之间和谐共处、亲如家人的美好境界!
{板书课题: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找文眼
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户,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文章的中心。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谁能找出本文的文眼。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默读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默读速度,本文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这样设计,能够使学生的默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默读课文,学生能够立刻找出文章的文眼就是课 文的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同学们,信赖真的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下面,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细读品味课文,去感受信赖真的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细读课文,品变化
同学们,文章开头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但它为什么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接着小组交流、思考并回答:“作者是怎样赢得珍珠鸟的信赖呢?”
通过相互交流,加上教师的指导点拨,学生马上会找出以下语句:(课件出示)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当它在我屋里飞来飞去时,我不管它。
当它落在我的书桌上,俯头喝茶时,我只是微微一笑。当它在我笔尖蹦来蹦去时,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
对,正是由于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友好的情谊,才有了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珍珠鸟在作者的照顾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课件出示)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他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
正是作者的细心照顾和关爱,才使珍珠鸟的害怕变为和作者的亲近,它亲近“我”,“我”亲近它,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沟通,是一种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互为欣赏。(板书:怕人、亲近)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
(板书:信赖)
四、情景美读,育情感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写的是小鸟在作者肩头熟睡的情景。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这美好的境界,我采用情景演绎、配乐诵读的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课件)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得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在袅袅的乐声里,孩子们陶醉着,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推波助澜:“同学们,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美妙的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恰当的名字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学生的灵感就会被充分激发起来,也许有的同学说叫“爱”,有的说叫“亲近的情意”,还有的会说叫“信赖”等等。一连串洋溢着学生想象力、创造性的名字会从学生嘴里脱口而出。
同学们,人和动物竟能达到如此美好和谐的境界,真让人感动万分。于是作者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我们也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句有关信赖方面的你自己的格言吧。信赖,是友谊天长地久的桥梁。信赖,是打开和谐美满生活的金钥匙。信赖,会使我们的家园充满和谐与温馨。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奇迹。
是啊!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坦诚,互相信赖,和睦相处,也能创造能美好的境界。同学们让我们用宽广的胸怀去拥抱 地球上那些可爱的生灵,让爱与我们相伴而行,它能让你的心穿花拂月,也会让这个世界花香弥漫。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并永远记住课文最后一句话吧!
(课件)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到这里,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陶冶和生华。
五、拓展练习,写一写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遵循这样的教育思想,我布置作业练习,放飞学生个性。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肯定接触过不少小动物,动物确实是值得我们珍惜的朋友,我们应该多了解它们、理解它们。请回忆一下接触某种小动物的过程,将你的感受试着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是文化艺术的熏陶, 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它展示了珍珠鸟由怕人、亲近、到信赖的过程,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这既是课文内容的缩影,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便于学生提纲挈领的理解课文。
珍珠鸟
怕人 亲近信赖
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说课稿 篇6
渭南高新小学 孙赛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五单元,这个单元都是写人与动物的佳作。阅读文章,可以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他们深入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这篇散文通过人与鸟相亲相伴地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不仅显示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间,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谛,是学生学习的一篇佳作。
2、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调,领会作者的情怀,分析“我”与“珍珠鸟”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过程和原因。
(2)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和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学习和积累描写动物或自然的方法。以读为主,读写结合,进一步强化学生朗读、默读、快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引导,把“读与写”有机联系起来,开展“读动物、写动物”的活动。
(3)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学习重点:将重点放在“品味文章语言”上,因为这一环节对指导学生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抒发真情实意,提高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表现,只有扫清文字障碍,才能谈得上对作品的欣赏。(2)搜集带有鸟的成语、诗句以及图片,图片展示,则是为了给学生直观感受激起学生的注意力。
二、说教法
关于说教法,魏书生老师的一句换对我启发很大:“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而书的作者是民族与世界,人类的大事和巨匠。那么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所以,教师影单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情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朗读法和情景教学法的结合,是本届可的主要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时教师充分烤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及其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本节课是一片文质兼美的散文,可以运用配乐朗读的形式创造出温馨和谐情意融融的优美情景,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思维来揣摩理解课文。
三、说学法
对本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朗读鉴赏法:小学生阅历浅,生活积累少,思维能力还受一定限制,分组进行讨论阅读。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会,从而获得感性的认知,学生的朗读可以让学生集各种审美因素于一体,这样就能很好的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再创造的兴趣和喜悦。
四、教学程序
(1)导课:由诗歌,将同学们引入课文,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自己与鸟儿难忘的故事(这样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的亲身体验,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2)整体感知:在学习本课之前先将生字词学习一下,然后结合几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多媒体课件出示:(a)归纳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我的举动)(b)珍珠鸟对我有什么反应?(c)我从和珍珠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让学生筛选课文中的有关信息,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逐渐明白人与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种彼此信赖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想利用这几个问题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有个初步的把握。)(3)阅读赏析: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学习任务,内容需要形式来表达。因此,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分析和欣赏作者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精彩之处。(让学生大胆地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在课文中加批注,表达自己对语句的鉴赏评析。欣赏并学习课文的优秀的表达技巧,如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对动物各种描写方法的学习,及融情于景、融情于动作、融情于场面的写法等。)(4)拓展延伸:联系现实,展望未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历,谈论对学习了本文之后的感悟。(a)为了创造人与自然(主要是动物)之间互相信赖、充满关爱的理想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b)你最喜爱哪种鸟,能说说理由吗?假如我们送你这样一只小鸟,你又会怎样办呢?这个设计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感悟“人与动物”的关系,体会文章的精彩之处。)
五、作业安排
(1)学习本文拟人化手段,仿写作文,题目不限,字数:300字。(2)摘抄本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并加以评价。
六、板书设计
《教育学》中指出:“所有直观教具中,要数黑板,最普遍、最灵活”但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各种大大小小的学校,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节课我从“精”和“巧”出发,内容精练,条理清晰,抓住核心是关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起到深刻主题的作用。
我-重新加工鸟巢-不打扰他们的生活
珍珠鸟-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珍珠鸟》评课稿 篇7
张兵吉老师的教学平实、扎实,能熟练运用白板教学,之前进行了多次磨课,教案也几次修改,最终确定了要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从以下方面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部分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张老师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利用填空的`形式复习课文内容,回忆珍珠鸟的外貌描写。
品读课文时,张老师一下子就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指导进行理解,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理解关键词“信赖”的意思,迅速引导学生把握了文章的基调。教学“信赖”这个词语时,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先拆分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再组合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张老师先引导学生抓住段落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再引导学生分成三层来品味文本,层层深入文本研究,体会珍珠鸟对我的信赖的过程。在教学第4段时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层次,再让学生自己学习后两节写写体会。张老师在教学时能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如抓住“抚一抚”、“再三呼唤”、“居然”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及珍珠鸟对作者渐渐信赖的过程。在“尊重——理解——宽容——勾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这种感悟由浅入深。
张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整堂课的教学注重对学生写作进行指导,在教学珍珠鸟的活动时,让学生谈谈三个活动顺序能不能重新排列,从而理解言之有序的方法。通过分析珍珠鸟的活动,指导学生理解详略得当这种写作方法,并且可以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最后指导学生运用“言之有序”和“详略得当”的方法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来描写小狗和“我”之间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有所得。这个环节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更是一次很好的练笔机会,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及时迁移练习”的学习过程。
《珍珠鸟》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美文要美读。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而朗读正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张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珍珠鸟的调皮、可爱和乖巧,朗读的形式多样,有个别读、男女生读、配乐读等等,在个性化朗读中,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逐步被打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意蕴。
一点小的建议就是这篇课文的4-7段是要求背诵的,张老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背诵后,可以设计填空或者以其他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背诵练习。在教学的最后部分略显仓促,时间有些不够用。学生回答问题的面不够广,只是集中在几位学生身上,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文《珍珠泉》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清、深、绿以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作者描写珍珠泉由静态着笔,抓住了“清、深、绿”的特点,接着以“最有趣的,当然是……”笔锋一转,由静而动“摇晃、升、绽开、扑哧”等动词把珍珠泉活泼、调皮的灵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阳光一照,其越发色彩斑斓,妩媚动人。不知不觉中,作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描摹,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世界。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出美感,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感情。
2、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理解及编排意图,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 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 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3、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
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而体会作者怎样抓住特点将珍珠泉描绘得细腻生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在平等对话中获得启迪,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一组泉水的画面,用这优美的画面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相关语言信息,为走进文本搭桥铺路。
说学法——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我十分注重以下两点: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2、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材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如:第二段中对泉水清、
绿的描写),进行相关的阅读链接,帮助学生储存写作范例。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本课时共分4个板块:一、课件演示,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品读珍珠泉,感受美,感悟情,四、阅读链接,积累写作方法。
第一板块——课件演示,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泉水吗?看——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泉水的画面。当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声声赞叹时,定格画面,老师引导:泉水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泉水吗?
预设学生会说:一泓清泉,涓涓细流,泉水叮咚……
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欣赏另一处大自然的杰作——珍珠泉。(板书课题)
【形象直观的泉水画面,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架起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也唤起了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走进新课,能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年级的学生可能一下子无法准确地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会多叫几个学生来说,让大家在比较与讨论中明确课文主要讲了珍珠泉周围的景物和泉水涌动的景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三年级学生所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之一。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并交流: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交代了珍珠泉的位置,第( )自然段描写了泉水四周的景物和泉水的特点,第( )自然段写潭底冒出的泡泡,第( )自然段直接表达了“我”对家乡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
以上内容由课件出示,待学生独立默读后讨论完成。
3、三读课文,切入主替
请同学们捧起书,轻轻地读课文,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珍珠泉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它由哪些特点呢?请你根据自己的感受,给课题《珍珠泉》加一个修饰词——( 的)珍珠泉。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预计学生会想到:
美丽的珍珠泉
彩色的珍珠泉
又清又绿的珍珠泉
调皮的珍珠泉……
当一个词语被写到黑板上之后,都要引导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再听这位同学读一读,感受珍珠泉的特点,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永远是语文课上的主旋律。但枯燥的朗读训练不但毫无效果可言,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本环节,我设计了3个阶梯式的朗读训练——读出主要内容,读出叙述顺序,读出珍珠泉的特点,层层递进,让学生每一次亲近文本都有所收获。而范读,默读,轻声读,指名读,不同形式的读书,恰恰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穿梭于文本之间。同时,这3次读书,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教材的方法,这在他们今后的课外阅读中是非常实用的。】
第三板块——品读珍珠泉,感受美,感悟情
1、品读第2自然段,感受又清又绿的珍珠泉(出示第2自然段)
(1)用……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用——画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然后多读几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课件出示,反复引读:这是一潭( )的泉水,……石头上长着一层( )的青苔。……那绿得没有( )的蕨草,那( )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 )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 )。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 )。
在反复的师生引读,小组引读,男女生引读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通过指点三个“那样”的朗读,读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的优美,读出泉水的又清又绿。
2、品读第3自然段,感受动感活泼的珍珠泉
这一段话写的是泉水涌动的奇观。细细品之,本段话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不宜分解。为了在学生心中保留这一幅完整的画面,我继续采用多次引读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读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层层深入的对话。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次引读——着重强调本段话的叙述顺序:最有趣的……开始……最后……有时候……
第二次引读——着重强调水泡的有趣:最有趣的,当然是那( )、( )、( )、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 ),最后,( )。
第三次引读——着重强调水泡的色彩: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 ),照在( ),一直照到( )。水面和潭底( );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 )……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3、通过这三次的读,我想,珍珠泉已经深深地印入你的脑海。现在,请你拿起笔来,把印在你脑海里的美丽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画出来。
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余在纸上画。
4、小结过渡:指着学生刚才板书的词语,小结——这就是彩色的珍珠泉,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又清又绿的珍珠泉,这就是活泼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珍珠泉!作者把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到对家乡珍珠泉的赞美之中,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
拿起书,让我们再次走进珍珠泉,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作者的那一颗心,用作者的情感来感染我们的情感。
学生齐读2、3自然段。
【教师的有效引领,会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层层深入。品读与联想的结合,会使学生的体验不断丰富。重点句段的反复诵读,会使师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更加融合。而“把印在你脑海里的美丽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画出来”是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成形象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人人动手,在画图中理解课文,有情有趣,兴味盎然,有助于促进其投入创造性学习。】
第四板块——阅读链接,积累写作方法
1、山水美景一直是作家们乐于描绘的对象。同样是写水,请大家仔细发
现,本文中写水的句子和资料上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课件出示: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珍珠泉》)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待学生充分朗读后,引导讨论,说异同。预计讨论结果是:
(1)两段话所写的水的特点差不多,都写到了水的绿与清;
(2)两段话都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句式上也差不多;
(3)同样写绿,具体绿成怎么样,不同。写水清的差不多……
3、总结方法:如果让你写一写家乡小河的水或小溪的水,你打算写哪些方面呢?你准备用上面的哪些方法呢?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相信此时的学生一定会有很多想法。比如可以写水的清、深、绿、凉、甜等,可以用上排比,比喻等。
4、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动笔写一写家乡小河的水,或家乡小溪的水。
【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读写结合” 上。“教材只是个例子”,读是为了写,也就是必须让学生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利用。以上环节,充分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四、说板书设计
珍珠泉 泉水 清、深、绿 爱泉水
水泡 晶莹闪亮 更爱家乡
语文 -珍珠鸟 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珍珠鸟彩色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是活泼伶俐的珍珠鸟。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学习
小组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画出珍珠鸟发生变化的重点词语。
2.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五、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收获
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七、扩展
1.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谁为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交流有关“珍珠鸟”的材料。
附:板书设计
25* 珍珠鸟
.教案点评:
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以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按中心问题“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别画出“我对珍珠鸟的照料与呵护”与“珍珠鸟的变化”的语句。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人际间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探究活动
让学生从课文中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情境(如:“舒适安全的巢”、“巢中的雏儿”、“小鸟喝茶”、“可爱的小红嘴”、“睡得好熟好香”),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写下来。
蜗牛与黄鹂鸟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曲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3、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象蜗牛一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组织教学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学生随乐曲〈可爱的蓝精灵〉音乐共同律动进教室,以此来创设“音乐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表情,(老师做出灿烂的笑容)谁能和老师一样?(学生被老师所感染)太棒了!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送给老师一个美丽又灿烂的笑脸。好,我们现在和老师一起跳起来。通过这样的交流,拉近了我与学生间的距离。
(二)体态律动,导入新课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根据音乐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来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动作。开始我就设了一个悬念给学生: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学生顿时产生好奇心(播放在低音区慢速弹奏的《蜗牛与黄鹂鸟》旋律)然后我又对学生们提出要求:请你们静静地听,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如果谁猜出来了千万不要说,等老师的表演结束时,我们来抢答。老师这样说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倾听和观察,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各种动物的名称,但我不会去否定他们的答案,而则是用谜语的方式告诉他们原来这位朋友是蜗牛,并且让学生来学学蜗牛是怎么走路的,学生的积极性肯定高。然后运用同样的思路播放在高音区加快速度弹奏的《蜗牛与黄鹂鸟》旋律并加入鸟叫声让学生们模仿黄鹂鸟的动作。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了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形象,而且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三)歌曲教学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边听边用不同角色的律动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对歌曲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的把握,并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角色形象。我主要分两大块来完成:一是学唱歌曲,二是歌曲处理。一开始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聆听歌曲而是通过看图片听音乐故事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景,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运用听唱法这种歌曲教唱的方法来完成歌曲学唱的。在歌曲处理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改变歌曲的速度、运用不同的情绪的来演唱各个角色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在接下去的音乐游戏环节中,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旨在发挥学生的创编和表演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他们音乐表演的自信心,在他们在唱、听、看、演的过程中
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让他们学习到了蜗牛的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4)合作创编歌词
新课标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歌曲创编。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自信心。通过合作创编歌词,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课堂延伸
【语文《珍珠鸟》说课稿】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案设计10-03
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教案05-23
小学语文《珍珠鸟》的教案设计11-21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范文11-24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珍珠鸟》的教学设计10-23
珍珠鸟备课09-09
读珍珠鸟有感05-24
珍珠鸟阅读答案09-07
人教版珍珠鸟教案05-09
四上教案 珍珠鸟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