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优质课课件

2024-11-05

珍珠鸟优质课课件(通用9篇)

珍珠鸟优质课课件 篇1

五年级珍珠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预习,读通课文,概览文本大意。

2.凭借快速浏览,划找描写“人”和“鸟”举动的句子,感受“呵护”与“信赖”,实践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并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一、谈话引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请看,一起读读!它就是——珍珠鸟。(板书课题)读

二、初读全文,概览大意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出示:凭借“快速浏览”,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大略学习。)首先问一下同学,什么叫“快速浏览”。那就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冯骥才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汇报。

概括大意:(按照起因、经过和结局)

得到的启示:(出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读

三、抓重点句,感受“美好”

1.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么?(信赖,为什么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美好的境界指的是什么)

2.这句话中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最最美好的境界?(13自然段)

【课件呈现13自然段】

为什么这是最最美好的境界?(曾被人们视为怕人的珍珠鸟,竟然在人的肩头睡着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

哪几个词特别体现了“不可思议”?(居然、竟)

“居然”“竟”这样的词语,往往能很好地表达出乎意料,再读读这段话,找一找,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这段话的什么地方?

四、“人”“鸟”对应,感受“信赖”

1.师:如此和谐、美好的境界,令冯骥才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冯骥才为什么认为——这美好的境界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呢?请快速浏览全文,用横线划出冯骥才对珍珠鸟做了什么;用波浪线划出鸟儿的表现。

a(课件呈现冯骥才做法的句子),你从中明白了什么?这8个句子让我们读出来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呵护(板书)

b在冯骥才的呵护下,珍珠鸟有什么变化?(课件呈现珍珠鸟的句子)你读出了珍珠鸟有什么变化?(胆子越来越大

珍珠鸟对冯骥才越来越信赖了

距离越来越近了,最后零距离)这8个句子让我们读出来珍珠鸟对冯骥才的信赖(板书)

2.师:请大家将冯骥才的一举一动跟珍珠鸟的表现对照起来读读,你一定会有所感悟和发现。【模拟情境对话:师读描写冯骥才的语句;生齐读描写珍珠鸟变化的相对应的句子(我是冯骥才、我就是这样的冯骥才、我就是这样呵护你们的冯骥才、我知道只有付出对你们的呵护)】你发现了什么?手指板书:(人呵护鸟——鸟信赖人——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师:是啊,要是人不关心、呵护鸟,还会有这样的美好的境界发生吗?(不会)

接下来,我们再来一次对话,这一次,你们还是珍珠鸟,而我却不再是冯骥才,而是一个普通的养鸟人。

【再次模拟情景对话:师陈述:我经常扒开叶蔓瞧你们……我常常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要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你们……有一天,我发现你们在屋里乱飞,很生气,就拿着鸡毛掸子追赶你们……生自由应对】

4.师:珍珠鸟们,如果我这样对待你们,你们还会信赖我吗?还有可能会在我的肩头熟睡吗?还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因此,手指板书:只有人呵护鸟,鸟才会信赖人,人鸟之间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关注语言,学习表达

1.师:请大家再好好读读冯骥才描写珍珠鸟的这些语句,你觉得他哪些描写很值得我们学习? 【课件呈现】

【学情预设】

①三个“一会儿”写出了珍珠鸟的活泼;

②抓动作把珍珠鸟的特点写具体了;

③还有一处地方,老师觉得写得特别妙(出示)——“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冯骥才想告诉大家什么)(在冯骥才的眼里,珍珠鸟是识字的)字里行间流淌出对珍珠鸟的喜爱“小家伙”——顺势引出“大作家都擅长用这样独特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件顺势呈现拓展内容:

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摘自老舍《猫》)

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摘自叶诺索夫《白公鹅》)

2.师:这就是大作家,擅长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冯骥才在这篇文章中,是想告诉我们,只有人呵护动物,动物才会信赖人类。

五、课外拓展,阅读激活

1.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若是关爱它们,呵护它们,它们就会信任你,也就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境界。下面这些图片,一定会让你再次明白这个道理。(课件播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2.师:相信这些图片会让你再一次明白,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六.作业

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来。

板书: 珍珠鸟

呵护

美好的境界

信赖

珍珠鸟优质课课件 篇2

一、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静思中生成个性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因此,语文课上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对发展其个性尤为重要。所谓个性化阅读,它是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我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尝试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空,让学生用心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本。静谧的独立思考恰恰是动态的生成过程。我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围绕“小鸟是怎样一步一步接近‘我’、信赖‘我’的”这一问题,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圈画出关键词语。这一环节没有给学生任何束缚,留给他们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有创意、多角度地阅读奠定了基础。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各自的体会时让学生注意倾听,并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见解。俗话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学生的凝神静思绝不是枯死的沉寂,而是在为形成讨论的高潮酝酿、蓄势。在进行集体交流时,学生果然能各抒己见:有的是从小鸟活动地点的变化这一角度来体会的,圈出了“笼子四周”“小桌上”“手指”等词语;有的是从小鸟接近“我”的时间先后顺序来体会的,圈出了“起先”“渐渐地”“后来”等词;还有的学生则从小鸟活动表现的变化来体会的,圈出了“在笼子四周飞来飞去”“落到小桌上”“啄笔尖”“啄手指”等词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学生对这段内容有了自己独到的体会。我在尊重学生自己选择角度来体会的同时,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也从不同角度深入感受到了小鸟对作者的逐步信赖。通过独立静思、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学生的个性解读已生成,同时又进行了多角度的阅读。这一过程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质量。

二、为学生搭建表演舞台,体验中加深感悟

叶澜教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人性的张扬。”新课程理念也提倡让学生去经历一下,感受一下,想象一下,思考一下,尝试一下。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我采取了师生共同表演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把书上没写出来的:小鸟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回家及回家后和父母说想法的情景,联系课文进行想象表演。课堂中,学生表现积极,通过我(饰鸟妈妈)和与我合作的学生(饰小鸟)的一段对话表演,使课堂气氛进入高潮。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他们在表演中再度深入感受了文本内容,进一步读懂了小鸟与作者之间逐步建立起的信赖。这种形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轻松地注入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思想情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探索、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也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为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营造了积极的探究氛围。

三、留给学生别样的作业,实践中个性飞扬

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还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教育发展论告诉我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没有终结。每一人阅读,每一次阅读,都是文本内涵的再次挖掘。因此,教学完《珍珠鸟》一课,我尝试着布置这样的作业:今天的课到此就结束了,你想给自己留下怎样的作业?学生的反应真是出人意料地兴奋:老师,这只小珍珠鸟真是太惹人喜爱了,课后我想把它画下来;老师,我家中也养了一只小鸟,今天回家后我也要像作者那样为小鸟建一个舒适温暖的巢;老师,我爷爷以前为我抓过一只小鸟,我想写一篇关于保护小鸟的文章,读给爷爷听;老师,我想把人鸟相依的感人一幕记诵在脑海里……没料到,换个形式让学生自己说出来的作业内容远比老师用权威性的命令发布的作业有创新精神。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的作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可以想象学生在完成自己喜欢的作业时,是多么愉快!在这快乐的情感体验中,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增长了见识,形成了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学习能动性的体现。当然,根据课文特点,课后布置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强化的作业也是必要的。

珍珠鸟优质课课件 篇3

地点:七年(1)班教室

授课人:宁老师

背景:宁老师借班开课,供大家借鉴探讨;全班共52位学生,听课老师16位,片区教研。

宁老师初次与该班学生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不少环节值得学习借鉴:第一,所设计的导语很有创意。其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摆脱了师生之间的生疏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便于课堂上的交流,“互信——亲近”;其二自然地扣住了新课所揭示的主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其三介绍读书之法“眼到、口到、心到”,其中关键是“心到”,为后面师生之间的用心交流、解读文本做好铺垫;其四借助学生的语文教师之口赞美学生,从而实现激励学生踊跃发言的目的。第二,整堂课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充满激情——这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反映,毫不吝惜赞美之辞——“比老师的答案还好”、“比初三的学生厉害”、“有这样的表现肯定上大学”等,孩子的进步是长辈们肯定出来的。第三,在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把握比较到位,尤其是在理解主旨句的含义以及谈对自己的启示阶段。第四,宁老师板书设计合理整洁,字迹工整美观,基本功优秀。

同时,宁老师的课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发人们的思考:

思考一,从各位教师的反映来看,这堂课很成功,宁老师也感觉很爽。那么,一堂课成功与否,到底是由学习主体的收获来衡量,还是由上课教师的收获来衡量呢,答案无疑是前者。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衡量学习主体的收获呢?首先,看课堂学习中学生发言的人次有多少;其次,听学生发言的质量――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超出上课教师的预设(教参上所提供的)的见解。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教参编写者或上课教师所考虑到的毕竟有限,而全班四五十个学生,肯定能超过几个编者加一个上课教师的思维。更何况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都各不相同,这正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而这堂课上发言的学生只有11人次,这是第一个思考——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怎么量化分析。

思考二,主动发言的学生,说的内容“比老师的还好”。这不能反映学生真实解读新课文的能力,他们所说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参考书上借来的。仔细观察两个发言学生的课本,一个批注得很详细,空白处基本都写满了,另一个则把参考书放在课本下面,回答问题时直接翻开参考书念。因此,怎样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参考书,甚至学生是否有必要去买参考书,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语文教师统一认识,科学地去引导。

思考三,在借助参考书来与教师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探究文本的主动性、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制约——发表不出独到的见解。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照搬参考书的回答不停地肯定,甚至赞扬,是否有可能扼杀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创造性。

思考四,这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属于重点课文,至少要安排2个课时来学习。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选择这样的课文来开课,是否有必要为了给听课教师一个完整的感觉而硬把学习内容压缩到1课时来完成。开课也是为了带领学生真正地学习,而不是为听课教师开课。再说,说课时有说教材、说教法等环节,并不会引起听课教师有这堂课没上完的感觉。相反,两个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个课时来完成,容量大,时间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就不能保证。

《珍珠鸟》教学设计课件 篇4

1、百鸟争鸣、鸟语花香。这是一个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生态环境。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尤其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写的散文《珍珠鸟》,一起再来读读课题:21 珍珠鸟

2、珍珠鸟是动物,写动物,一般抓住动物的哪些方面来写?(请学生回答)看课文如何写?

过渡:作者只是在介绍珍珠鸟吗?通过学习,你一定有意外的收获.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珍珠鸟的可爱。

文中一共写了3只珍珠鸟,一对大珍珠鸟和一只雏儿。着重写的哪只?

1、这个小家伙长什么样儿,我们去瞧一瞧。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在书上画出描写雏鸟外形的句子。

1、出示:“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读了句子,你感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珍珠鸟?(可爱的鸟)把它的可爱读出来。

3、作者在描写珍珠鸟的外形时跟我们一样,也是满心欢喜,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

1、快速浏览全文,还有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2、出示语句:

(1)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2)一卷干草,这是鸟儿温暖又舒适的家。(3)课文中还有四处地方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请大家读读。(出示)“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1)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2)指导读句、品句,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四、三读课文,理解“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

1、过渡:作者在这篇散文里只是想描写鸟儿的可爱、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吗?

冯骥才在谈散文创作时曾这样说: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2.对照作者说的这一段话,你觉得课文还写出了作者的哪一点感觉,哪一点情境,哪一点滋味?请快速默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1)、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个别生说,齐读。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指名说。(4)、文中谁信赖谁?板书:信赖

“我”

3、过渡、那么,“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第四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中有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能完整地表现珍珠鸟我逐步“信赖”的过程。

(2)点击: 起先……渐渐地……后来……(3)指三名学生分别读一读。(4)画出鸟儿活动地点的词,连起来读读,你有什么收获?(害怕、胆怯、尝试、得寸进尺、鸟儿离我越来越近、胆子越来越大)

4、出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1)指名读,(2)找出描写珍小珍珠鸟动作的词语。(飞来飞去、落、站、撞)(3)有一个词在这儿连续出现了三次,你们发现了吗?(随机将这三个“一会儿”画出)(4)这三个“一会儿”让你感受到什么?(珍珠鸟的调皮、可爱)瞧,我们低年级学过的表示时间短的词大作家用得多巧妙呀,(5)齐读共同体会。

5、出示:“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1)小珍珠鸟又来到了哪些地方?个别读,说说有什么体会?(小桌上、杯子上)(胆大、完全放心)

(2)找出描写珍珠鸟动作的词语读一读。(落、挨近、蹦、俯下、瞧瞧)(3)女生读,男生读,比赛读。

4、出示:“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小珍珠鸟又来到了哪些地方?读了这句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笔尖、手指)(胆子更大了,友好)

(2)找出描写小珍珠鸟动作的词语画下来。(两个“啄”)

一个“啄”字生动的把一只淘气、可爱、顽皮的小鸟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鸟之间的那份亲密无间!多么淘气的小家伙呀!(3)齐读。

珍珠鸟为什么不一下子信赖“我”呢?这肯定有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让我们走进珍珠鸟的内心世界。现在,你就是这只小珍珠鸟。● 小家伙,起先你为什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你在想什么呢?

● 小家伙,有一次,你落到我的小桌子上,俯下头来喝茶时,偏过脸来看我的反应,真是太可爱了!你能告诉我,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 小家伙,你嗒嗒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有什么话儿想跟我说吗? ● 小家伙,我轻轻地抚摸你的羽毛时,感觉是那样细腻、柔软、舒服。你有什么感觉呀?

10.在我无声的关爱和精心的呵护下,小家伙放心大胆地、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信赖我,甚至和我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引读第五自然段)白天——傍晚——

三、融情入境,感“美好境界”

1.有一天,出现了这样一幅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出示人鸟相亲图)在这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2.想象:这小家伙睡得好熟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3.这小家伙睡得这么熟,这么香,这么甜,那它的梦一定也很美很美。它会梦到什么呢?

4.这真是一幅至真至纯的画面。瞧,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你能给这幅画取一个题目吗?(生:①幸福的一家②信赖③美好的境界④爱⑤温馨的梦⑥小鸟的家园⑦深厚的友谊⑧甜美的梦……

(师适时评价,赞美有创意的名字)

过渡:你的想象真具有创造性!是呀,多么好听的名字!可见你们也是一群有爱心的孩子。

5.同学们给这幅图起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又融入自己独特感受的名字,真好!的确,此情此景感人至深,谁能用你的朗读赞美这美好的境界?(出示第六段)指导朗读。

6.好一幅人鸟相亲的美好画卷!好一片温馨和谐的美好境界!(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引读:

看着这肩头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呼唤:„„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呼唤:信赖,一定能„„

四、拓展“信赖”,走向生活。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信赖。)2、1.一只本来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老师读了文章,深有感触,写下了我的一点感受:(出示,配乐朗读)

信赖缘于一份关爱,一份呵护,也缘于彼此间的尊重和宽容。只要我们心中充满了爱,善待身边的每一种生灵,就会看见它们出自天性的自由和欢乐。也许有一天,我们漫步原野,会有飞倦的小鸟在我们肩头歇脚;会有美丽的蝴蝶在我们发上扇动翅膀;会有可爱的梅花鹿,从远方的小山上向我们欢快的奔来„„ 让我们用宽广而细腻的胸襟去拥抱地球上那些可爱的生灵,让爱与我们相伴而行„„

(播放一组人与动物和谐友好的画面)

2.同学们和我一样,一定对“信赖”又有了许多新的感受。谁来说说你对“信赖“的一点感觉、一点滋味?

3.总结:只要有信赖,我们相信不仅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我、他都能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境界。

是的,有了信赖,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相信此时,同学们对信赖一定有了更深的感悟,请你仿照“信赖,——”这句话的形式,写一句你自己的信赖格言吧。

3、学生写后汇报。

小结:是啊,不管是人鸟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沟通,多一份关爱,那么处处都将呈现美好的境界!

让我们再次齐读作者那富有哲理的话吧!——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2、用本文里学到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小动物。注意写出有趣之处。板书设计: 21 珍珠鸟

信赖 美好境界 呵护 “ 我”

第一课时

品味人与小鸟的“信赖”

一、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学生课前朗读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忆江南》,李白《赠汪伦》„„)

师:听到刚才白居易的《忆江南》,让我们想起他的另一首《鸟》,我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诵一诵。

生:“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师:那嗷嗷待哺的鸟儿,呼唤人啊千万不要打鸟,他们在等待母亲赶紧回家呢。好在我们有爱心,不会再打鸟了,还经常把鸟带回家养着。真好!(板书)恰巧前几天,朋友就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引读)

生:“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教师同时板书“珍珠鸟”)

师:(解题)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应了成语“锦上添花”,这花儿就是——

生:珍珠。我想珍珠鸟一定很好看,很讨人喜欢。

师;想看看吗?(出示图画,学生情不自禁说:“好小啊!”)我愿意听到同学们看到之后再读题目的感觉。

(学生读题目《珍珠鸟》,读得很美、很轻)

师:让我们打开课文,看看作家冯骥才是怎么写珍珠鸟的。

(生开始默读,之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举手发言)

生:我发现了,珍珠鸟胆子小!课文说“它是一种怕人的鸟。”

师:你读书真细心。好,你领着我们再读这句。

生:珍珠鸟啼叫的声音也很小,又细又亮,一定很清脆——“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声音显得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谢谢你给同学们借鉴。我们提示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相关句子读读,你呢,不用提示,就这么做了,真好。介绍珍珠鸟的特点,能直接用课文的句子读给大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然,你读的声音也像笛儿一样好听呢。

生:珍珠鸟长得的确很小。我发现课文写珍珠鸟“小”的词语很多,也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小红嘴儿。”(师引导读出“儿”化的“小”)

师:你真会体会这儿化音。听起来很舒服,感觉它小得好可爱。

(学生陆续找出“小脑袋”、“小红爪子”等词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相关句子,读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可爱)

二、人是如何赢得信赖的

师:通过读书,我们了解到的珍珠鸟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生:就是“小”)瞧这一个个“小”,我们会想到好多形容小的成语——(生:小巧玲珑)

生:还可以换一个成语叫娇小玲珑。而且胆子还小,那就可以说“胆小如鼠”。

师:意思一样,但就是不美了。(学生领悟,换成“谨小慎微”)

师:你们发现没有,课文还有一句——(课件打出)“渐渐,它胆子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

(几位学生发言,一学生说这里关键是文中的“我”努力的结果,让这本来怕人的鸟变得胆子大了起来)

师:那好,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作者“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胆子大了”的。读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

(学生读书,找出:“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等句子,即兴精彩短评)

师:感谢你们的发现,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去体会语言里的滋味。那我们就从你们读到的或者谈到的地方具体品味品味。比如同学们谈到的这句——

生:(读)“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采访你(指刚才读的学生),“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就是让它感觉有安全感,“我”故意用吊兰来让珍珠鸟感到这笼子跟以前的巢差不了多少。

师;“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

生:用吊兰不如说是用心。所以作者要想办法用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请你再读这句,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不要吓着它们,你该怎么读?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范读,读得“小心翼翼”,而后学生读,掌声)

师:三个月后,听!(播放珍珠鸟的叫声)

生:这声音,和它的爸爸妈妈叫得一样,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还更娇嫩,真好听。

师:(出示画面)快看,它钻出了笼子。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

师:至此,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让我们再找出几句读读。

(学生找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我不动声色的写„„”、“„„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等句子,读得很小心)

师: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读了一句)用“珍珠鸟”可没有用“小家伙”这样生动,没味道。

师:这是对人的称呼,不是珍珠鸟吗?为什么称为小家伙?

生:一定是特喜欢的,比自己小的人,一般称“小家伙”,表示心里特别喜爱。

(连续有三五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我”不仅给它们的笼子装扮成家的模样,还要对这珍珠鸟“客客气气”的,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真好。

师:刚才你们谈到“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我不动声色地写„„”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

生:那就是“不动声色”。

师:假如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_____。”

(学生补充“受到惊吓”、“吓得逃跑”、“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师:然而,这都是“假如”。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我决不„„不„„不„„”(和学生又把刚才这几句读了读),如果说装扮笼子,感到作者的用心,这里真可谓——(师生一起说出)用心良苦。

三、小鸟是如何理解信赖的

师:原来鸟怕人,人不怕鸟,现在我怕鸟害怕,怕鸟担心,怕鸟飞走,结果呢,鸟却不怕人了,信任人了。那小鸟对人的信任表现在哪?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结合具体文字谈谈。

生:(读)“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老师出示刚才学生说出的这段话,但把三个“一会儿”去掉了)

生:老师,这句话不完整了,你把“一会儿”丢了。

师:意思没有改变啊,用与不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说,这个词重复用了三次,表现了小家伙的调皮,让人好喜欢;也有的说,这三个“一会儿”,一个比一个程度深,把小家伙的调皮写得活灵活现了)

生:注意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神气十足”。去掉这三个“一会儿”,小家伙顶多也就“神气”,谈不上“十足”,可用上这三个“一会儿”,那可真叫“神气十足”!(该生朗读这段,表现了小鸟的“神气十足”)

师:我愿意和大家一起读,女同学读第一个“一会儿”,男同学读第二个“一会儿”,我读第三个“一会儿”,大家读了以后一定要像小家伙一样神气十足哦!

(师生合作读,读得很精彩。然后师生结合文本继续品味小珍珠鸟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教师不时肯定学生的精彩表现)

师:作者把珍珠鸟的调皮和淘气写得的的确确——(生:神气十足),(引读)因此,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夜晚——

生:(读)“天色入暮,小家伙才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师:(引读)以至于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生:(读)“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课件打出这段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一人鸟和谐相处的状态,然后配乐朗读)

师:看,这就是小鸟趴在“我”肩头做梦的情景,请给画面题词。

生:和谐。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呵呵,你用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把这句话划下来,读读。(教师板书这句话)

生:我想用一个成语概括——小鸟依人。

师:你和我的题词一样啊。那这“依”就是——(生答:依靠,依赖)

师:从刚才细致的品味中,感觉到:一个不动声色,一个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却换来了一个共同的境界——(生:信赖)如果说小家伙一点一点的和人亲近,正像同学们说的心里放松了,行为上就——(生:就变得有些放肆了)

师:嗯?再想想,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形容此时的小珍珠鸟,别忘了它是那么可爱?

生:这个词用得过了,应该是“放纵”比较合适。(掌声)

师:真正的放松,还有点儿放纵,这是撒娇的表现,呵呵。至此,才可以说是完全的——

生:放心。把那颗“怕”着的,竖着的心彻底平放在心里了,再也不会提心吊胆了。(掌声)

师:那就请同学们说说人获得信赖的原因是:(句式训练)“信赖,就给它——”。

生:信赖就给它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

生:信赖就给它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心,甚至是关怀。

生: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爱,让它感到人的温暖。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

生: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朗诵中已经明显带着阅读后的体验了)

师:把黑板上这两句再颠倒过来说——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第一课时

探讨人与大鸟的“信赖”

师:题目是珍珠鸟,我们上节课只研究了“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朋友送“我”这对关在笼中的大鸟,“我”觉得真好,大鸟也这样觉得吗?„„找出描写大珍珠鸟心情变化的句子读读。

生:小家伙在屋子四周活动,玩得特别开心的时候,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大鸟生气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人的可怕。

生:当小家伙贪玩,晚上忘记回到笼子里的时候,“天色入暮,父母再三呼唤„„”它们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

师:(出示图片)看到笼中的那对大鸟了吗?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听,父母在生气地叫呢。(放鸟叫声)

师:听到笼中的父母会对小鸟的“再三呼唤”,想想大鸟为什么这么做?

(学生纷纷发言,大意是大珍珠鸟的眼里和小珍珠鸟眼里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小珍珠鸟太天真了,大鸟们对作者是不信赖的)

生:看似自由的小鸟,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这种自由又是多么的可怜。当它身体钻不出笼子的时候,也便失去了身体的自由。由此,我们了解到,大鸟呼唤的就是,一句话:孩子啊,我们大鸟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热烈掌声)

师:其实,你们说的这些,不就是大鸟发自心灵的呼唤吗?

生:其实它们呼唤的就是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而不是这里的笼子。

师:让我们先听听千百年来笼中鸟的呼唤吧。

(提供关在笼中鸟的话外音,出示白居易的《看嵩洛有感》、司马光的《放鹦鹉》、欧阳修的《画眉鸟》),学生朗读)

师:这诗中的“笼中”,“笼樊”,“金笼”,再精致华美、精心装扮的笼子,也挡不住它们的呼唤。它们呼唤,离开这笼子回到哪里?

生:回到密林深处,回到它们自己真正的家。

师:回到课文第一句。作者以为这笼子就是鸟儿的巢,在鸟的眼里,笼子和巢、家一样吗?它们的巢应该在哪里?(播放象形字“巢”的演变过程)

生:它们呼唤的,是要离开这些笼子回到森林,到属于它们自己的树上的巢。那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师:是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渴望获得生命尊重的鸟,即便死,也不愿被笼子囚禁,这笼子也许就像它们的牢笼,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坟墓呢!(给“笼”字加上方框)

(师生探讨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理解的信赖的不同,认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作者笔尖端流泻下“一时”而不是“一生”的感受,如果作者真正喜欢珍珠鸟就应该放飞它们,让它们自由飞翔)

师:如果说,刚才我们理解小鸟的“信赖,就给它„„”那么,此时这个“给”应该换成什么?

生:还!(改课件:“信赖,就还它„„”)

师:这一字之差境界是多么不同!请用这样的句式再次呼唤出大鸟们心中的信赖。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应有的尊重。

生:人和鸟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要建立信赖的关系,那么信赖,就还它平等的权利。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的鸟性。(掌声)

生:„„

师:谢谢你们发出的这样多的感慨。一个“还”字的不同,意义就不同。也许,你们理解和感受这么多信赖的内涵,才是大鸟眼里的信赖。

思考人与鸟类的信赖

师:谢谢你们给大家的启发。原来,信赖的美好境界应该是相互的,平等的。这样才能得到两者的真正平衡。精神心灵才会相通,相属。彼此有一份强烈的安全感。就好比我们信赖一个朋友时,因为我们知道它是可靠的,真实的,不需要作出什么来的一样。

生:所以我要说,人,不能按人的意志安排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不能以人的幸福为标准判断一切。这样的信赖不是真正的信赖。

师:那,我们就按照我们理解的信赖,改编改编教材。如你们所说,放飞它们,还有必要用心装扮笼子吗?

生:我们就把课文可以改写成——“我不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鸟儿们依然会把笼子当作第二个家,从中传出的笛儿般的声音依然轻松自在。”

师:更重要的是,笼子的门是开着的,想飞出笼子就飞出,想飞回笼子就飞回笼子。甚至连笼子都不用设置,整个屋子就是小鸟的家。(擦掉“笼”字)

师:真正的信赖,‘我”还有必要“决不„„、不管„„、不动声色”吗?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也不会。”学生答出“大惊小怪”、“难过”“害怕”„„)

师:真正的信赖——小家伙白天,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大鸟还会生气地叫吗?夜色入暮小家伙还在和我玩耍,大鸟还会再三呼唤吗?(改课件)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白天,小家伙不仅在我的肩头睡觉,哪怕在我的手掌上翻跟头,大鸟也不会生气的叫了,夜晚,假使小家伙贪玩一些,大珍珠鸟也不会再三呼唤小家伙赶紧回去了。”

师:是啊,真正的信赖非得等把窗户关久了,才打开吗?

生:不用。可以改写成——“不用多久,它最多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就飞出去了„„”

师:“小家伙”想飞出窗外就飞出窗外,还可以再回来,依然趴在我的肩头做梦,我们打开的不仅仅是窗户,而是心灵的窗户。下面,就请大胆想象,因信赖创造的这种美好的境界。(学生听音乐,创作。六七分钟后学生发言。)

生:我打开鸟笼,让它们出去透透气,可是它们一去不复返,就连小家伙也一去不复返了。鸟儿们感受大自然的呼唤,蓝天是鸟儿飞翔的家,草原是鸟儿生活的家,那树上的巢啊,是鸟儿休息的家。自由就是它们的家。

师:是啊,在人的世界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在鸟的世界里,如果我们还说“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信赖最基本的平等与平衡。如果你是作者你放不放?如果你是珍珠鸟,你飞不飞?

生: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放了他,因为我想给他自由。

生:我也会放。

师:老师想问你若是鸟,你飞不飞?

师:那你宁肯失去蓝天,丢掉你翅膀的飞翔?

生:我不会飞,因为这里很好,作者对我很照顾。

生:我也不飞,因为我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如果我们飞走了,是自由了,可是面临的危险太多,不是又要它承受不自由吗?要自由,代价也是无价的。晚了,一切都晚了,要是回到从前,人没有这么多,没有这么坏,也许就好了。

后面的学生都在说不会飞„„

师:看来大家都习惯了这舒适的生活,忘记了自己曾经飞翔的天空!作者放还是不放?鸟走还是不走?这的确是个两难问题。这也不是放与不放,走与不走这么轻松和简单。一句话,我们人类不只是地球的唯一,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和经营这个世界?明白这个问题的沉重与迫切,引发同学们更多的思考,也许才是我们走出教室后的真正收获。(下课)

板书:

珍珠鸟

真好!

《珍珠鸟》优质教学设计 篇5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欣赏《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几幅精彩的图画,学生畅谈感想。

2、探求新知:切入课文。

3、明确文题。介绍作者。介绍珍珠鸟。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课文要点。 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二、自解课文,探究学习。

1、小组讨论。 请你探究:

① 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 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 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2、全班交流。 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3、查缺补疑。 文章中,还有不能理解的语句吗?

三、自赏课文,归纳积累。 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了解了什么?

四、从读学写,自练运用。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看了这幅图片后的感想。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随笔本上。

《珍珠鸟》一课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呢?现以京教版第十二册《珍珠鸟》为例,谈谈我的认识。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二、教师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读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教师应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小学语文说课稿《珍珠鸟》 篇6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珍珠鸟》一课是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与动物”为内容专题编选课文,这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都各自从不同侧面反映了 “人与动物”的关系,阅读这五篇课文,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2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调,领会作者的情怀,分析“我”与“珍珠鸟”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过程和原因。

(2) 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和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学习和积累描写动物或自然的方法,以读为主,读写结合。进一步强化学生朗读、默读、快读、精读等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引导。把“读与写”有机联系起来,开展“读动物,写动物”的活动。

(3) 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教学重点:

(1)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2) 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及拟人化语言的运用。

4教学难点:

对人与动物之间信赖关系的理解。

二说教法

对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采用“读——赏——联——议——悟”的教学组织方式。

(1)读: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这是一节课最基础的部分,让学生通过带着问题读课文,筛选有关信息,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人与鸟”之间的关系。

(2)赏:

本文词汇丰富,对动物的描写精当、传神,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及时积累、总结,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

同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领悟、赏析并学习“拟人化”的手法也是教学目标中的一点,所以应到学生赏析文章中优美的词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3)联和议:

联系现实,拓展课文学习的范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阅读过的相关材料,以拓展教学空间和教学内容。学生就“人与动物”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信赖的创造等话题展开议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并进行课外延伸,锻炼了学生说和议的能力。

(4)悟:

最后由学生总结自己的感悟与心得,积累阅读方法,丰富自身情感。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如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及课文主要内容的图片,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帮助等。

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通过快速阅读筛选关键信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和基本内容。教学互动流程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愿望,引导学生在互助、合作的学习中互相启发,并获得新的感受。并力求做到读、写、说的结合。在阅读和讨论活动中,强化“说”和“写”的训练。

三说学法

我所采用的`教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如下学法:

1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学会快速阅读,并掌握在快速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和语段。学会赏析语句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文句的赏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这也是给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一个锻炼。

3学会联系实际,并有所感悟。这是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能培养学生说和议的能力。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这种新的学习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之得到不断地强化和训练。

四说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由“人与鸟”的关系导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自己与鸟儿之间的难忘的故事。

这样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以丰富学习课文的阅读经验;并将阅读课文与理解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而且提示本文学习的重点是“人与鸟”的关系。

2整体感知:

结合几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多媒体课件出示:(1)归纳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我的举动)(2)珍珠鸟对我有什么反应?(3)我从和珍珠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让学生筛选课文中的有关信息,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逐渐明白人与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种彼此信赖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想利用这几个问题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有个初步的把握。

3阅读赏析:

珍珠鸟说课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说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冯骥才及其创作

2. 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以朗读方式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细腻的描写风格,从而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B、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 德育目标:

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以朗读方式品味文章语言,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鉴赏能力,真正地激起学生心中“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1、朗读型美读鉴赏法

2、讨论法、解疑法

一. 说学生

(1) 从德育角度讲,现代学生并不缺少“被人爱”,相反地,恰恰是因为拥有太多的“被人爱”,反而使他们缺少了一种“爱别人”的胸怀,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应该是把孩子们对善的向往提升起来,把人的良知焕发出来,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爱和自由,乐于创造,热爱自然,学会生活和怀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2) 从语文角度讲,初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因此,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长期任务。

二. 说教法

4. 朗读型美读鉴赏法:(此法由叶圣陶先生提出)。

设置原因:A、〈珍珠鸟〉描写的人鸟相亲的感人画面,语言优美精致,有着浓郁的诗意,适合朗读。

B、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教师表情化的朗读可以把作者感情的流程直接诉诸于学生的听觉,加之伴随着语意的理解,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逐渐被打动,从而使他们逐渐展开全面的鉴赏活动。这样以读导讲,以讲导读,更能使学生明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意蕴。

5. 讨论法、解疑法

设置原因:整个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更容易营造一种浓浓的欣赏氛围,让学生得到各种程度上的美的享受

三. 说学法

(1) 朗读鉴赏法

设置原因:A、初中学生由于阅历浅,生活积累少,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如高中生一样,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只能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味来切入文本,对作品获得感性的认识。

B、学生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调集各种审美心理因素,去亲历再造作者言语表达生动性的过程,在情感上与产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再创造的.兴趣和喜悦。

(2) 小组合作学习

设置原因:A、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

四. 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应的动物图片、以自然音乐为主的背景音乐。

设置原因: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亲切自然的欣赏氛围,激活他们的思维,便于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1) 查找资料,了解冯骥才,

设置原因:冯骥才是我国现当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其作品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珍珠鸟》一文也属此文风。学生先行查找资料,既可以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又能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以完成本课的知识教学目标。

(2) 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后大声朗读课文

珍珠鸟优质课课件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学活动,让幼儿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动作理解散文中的动词。

3、感受散文首尾呼应的格式及首尾的变化。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配乐、配乐录音、图片、大翅膀。

【重点难点】

理解散文所表达的梦中的意境。理解散文中的动词。感受散文格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有没有做过梦?你梦到了什么?

2、老师昨天也做了个梦?看看猜猜,我梦见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听仔细:(散文第一句)

提问:我梦见了什么?什么样的鸟儿?什么样的鸟孩子?

出示大翅膀:谁想来当长了翅膀的鸟孩子?(引导幼儿讲述)

二、学习散文。

1、师:我梦到变成鸟孩子还去了很多地方,发生了许多是,你们想知道吗?我把这个梦编成了一首散文,名字就叫《鸟孩子》。听听,鸟孩子还去了哪里?做什么呢?

教师配乐清诵。

2、提问:鸟孩子还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随机出示,理解三段的前半句。通过动作,运用自己做的椅子想象理解动词。

3、欣赏第二段。

师:我坐在云朵上,跟太阳公公聊天,看他怎样?我骑上天鹅与大山打招呼,大山怎样?我躺进月亮船,星星怎样?

4、感受首尾呼应及其中的变化

师:这是心情怎样?为什么?

师:听听散文最后一句和第一句有什么区别?

三、完整欣赏配乐散文。提问名字。倾听。

四、幼儿集体朗诵。

附散文《鸟孩子》

鸟孩子我梦见,变成了一只雪白的鸟儿,一只长了翅膀的鸟孩子。

我坐在轻轻的云朵上,跟着太阳公公聊天,看他摸着胡须笑嘻嘻;

我骑上天鹅,与大山打招呼,大山来了劲,钻进云朵欢迎我;

我躺进月亮船,给星星讲笑话,瞧!他们眨巴眼睛痴痴等。

我梦见,变成了一只雪白的鸟儿,一只长了翅膀快乐的鸟孩子。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珍珠鸟-《珍珠鸟》课文范文 篇9

通过普通的落花生,我们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从人和珍珠鸟的交往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启示呢?读一读下面的课文,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结合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体会。

16* 珍 珠 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

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珍珠鸟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来,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

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腊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老百晓已完成校对〗 珍 珠 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

上一篇: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干部心得体会下一篇:外派人员补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