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4-10-29

先进制造业基地(精选11篇)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1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级经济发展区域。《意见》中提出将海西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是中央对海西的一大战略定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目标就是立足福建省省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加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一个先进制造业基地来实现[1]。研究海西主体——福建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加快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以及实现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附加值产业为支撑、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高度现代化、国际化的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2]。产业集群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并被广泛引用的是迈克尔·波特的定义。波特(W.E.Porter)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在地理位置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结[3]。张骁从经济学视角,以产业集群的支持体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四大支持体系[3]。任秋芳主要分析了云南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该基地建设的三大支持体系[4]。罗士喜 [5]和朱红倩 [6]、朱海就 [7]分别从产业集群和知识创新角度研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构建。赵红专 [8]、魏世红 [9]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竞争力、支持体系构建和发展策略。宁芋等 [10]、朱明礼 [11]、刘春香 [12]、赵玮 [13]、牛似虎 [14]分别从资源共享环境结构与技术研究、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支持、政府作用、企业合作竞争关系、物流支持体系等角度研究产业集群。林文声[1]、蔡秀玲[15]分别从整个海西区、福建省和泉州市三个角度研究了建设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的问题。目前我国对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要。本文以“海西”主体——福建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五大支持体系,以期形成价值更大的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1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的现状与战略意义

1.1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海西战略中的意义

打造“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是加强两岸合作,积极承接台湾制造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缩小与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将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符合海西区区情及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制造业发达,扛起中国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有“世界工厂”之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具备制造业发展所需的港口、区位、资源和产业等优势与潜力,为加快建设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意见》的《实施意见》,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聚集、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日渐成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也有力推进和加速了福建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大大提升福建省乃至海西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在海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表1、表2所示);(2)主导产业已经形成。通过承接港澳台制造业转移和跨国资本、引导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转移以及内地重化制造业的转移,作为海峡西岸制造业主体的三大产业,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9年,信息产业5年平均增速超过20%,销售收入在2010年达3 100亿元;被称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产值7年增长了5.5倍,2010年达2 592亿元;石油化工产业由弱变强,2010年产值超800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18]。(3)海洋经济成为重要支柱。近年来,国内外投资者看好福建港口资源优势,纷纷在福建省沿海投资建设石化、钢铁、汽车等重化工业项目,一大批关联企业不断向沿海临港工业园区集聚,初步形成了投资规模大、关联度强、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集聚明显的临港重化工业雏型。

注: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5—2010》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注: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10)的相关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1.2 基于产业集群的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意义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集群的竞争密切相关。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企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集群创新、生产率等方面,这是其他区域和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和模仿的,而作为产业集群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这种产业地理集中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先进制造业基地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从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提高基地的竞争力。同时,产业集群可以发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无论是上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部经济”模式、浙江的“小狗经济”模式还是广东的“集群制造”模式,三地区制造业的发展都不约而同地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产业在空间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上都十分明显,因此,海西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应关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生成和发展。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建立起产业支撑体系,其中,工业又担负着挑大梁的责任。相信,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必将给海西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最强有力的推动。现阶段,以专业化的工业园区为载体,福建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行业群体性规模迅速壮大,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至2009年,福建省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其中,2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均超百亿元,7个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福建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数居全国第5位[6]。

2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构成及其发展现状

2.1 市场服务体系促进闽台及区域合作

良好的市场服务支持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引导,连接群内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专门为群内企业服务的网络,包括能够提供市场效率的专业化中介服务组织、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服务渠道和能够提高集聚效应的物流服务体系。现阶段,福建省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闽台及中西部区域合作。一是专业化中介服务不断扩大,如科技中介服务,福建省现已初步形成由创业、咨询、市场三种类型组成的多元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全省有技术咨询类中介机构800多个,生产力促进中心8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5个。二是积极推介海西港口,打造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福建省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及“海西”半日辐射圈的成型[17],为企业产品、原材料的运送以及人员的交流,为福建省乃至整个海西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提供了便利条件,周边地区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地区通过福建这一通道,加强省际边贸联系,拓展对台对外经贸合作,形成沿海港口与内陆腹地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金融服务渠道不断完善。以闽台合作为例,福建省通过加大信贷支持拓展融资渠道,推进台资企业融资工作。截止2008年底,福建累计引进9 718家台资企业,按历史可比口径,吸收合同台资20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42亿美元,分别占福建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5.2%和16.9%。另外,在民营经济方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闽籍企业家、经销商有着信息灵敏、投资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势,许多民营企业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在进行新一轮的投资创业过程中将潜在的民间资本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投资优势,为福建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18]。

2.2 技术开发体系推进基地集群创新

有效的技术开发体系是集群创新的保证。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正由主要依靠投资推动转向投资和技术共同推动,尤其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逐渐增强,可以说,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近几年来,福建省依靠不断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整个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从注重单项技术创新向集成创新转变。从2006年开始,福建陆续启动25个省级重大科研专项,已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近年来,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8家,涌现出厦华电子、星网锐捷、新大陆、厦门钨业、漳州万利达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竞争力较强的高科技龙头企业,还建成了一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化开发为目标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和行业技术研发基地[17]。据最新统计,福建综合科技水平居全国第九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五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第六位,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居第十三位和第十一位(具体见表3);全省2/3的市(县、区)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其中一半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县、区);全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2个,孵化基地面积22万多平方米;有技术咨询类中介机构800多个,各类技术贸易机构1 300多家;建立了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专利代理、风险评估、投资融资等多项服务。

注:1)“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福建统计年鉴2010无该类数据);2)#表示其中项

2.3 区域创新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所谓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系统。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其包含的主体要素主要由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五类(如图1),只有以主体创新功能发挥为基础,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新型合作模式,才能使区域经济实力增强。近几年来,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关系进一步密切。福建省拥有39所高校和121家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独立科研机构,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217个硕士点和10个学科门类53个博士点,并形成了以经济、化学、海洋、生物、环境与资源科学等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此外,福建省还积极走“品牌路线”,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世界名牌实现快速扩张,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境外资源和市场,收购或参股国际品牌、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发挥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配套协作企业,优化生产协作流程,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2008年以来,福建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并已连续4年居全国第5位,其中制造业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比重很大。在闽台合作方面,两岸产业对接步伐加快,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40多家,福建累计吸引台资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厦门LED光电产业、福安机电、泉州船舶制造、福清机械工业等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集群基地[19]。

2.4 政府支持体系加快集群基地发展

适度的政府支持是集群发展的环境条件。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发展产业集群还是需要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控制产业集群的外部负效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消除市场进出壁垒、维持市场秩序,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集群内部出现群而不聚的现象。2004年,福建省出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提出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这一目标,福建省工业实施项目带动,以项目投产、项目开建和项目策划以促增长、调结构、增后劲、保发展的目标在近几年开始显现成效。从福州青口到厦门灌口汽车产业基地,从湄洲湾石化基地到东山湾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各地以龙头项目为突破重点加快发展,一个个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呈现大项目带动产业大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快步前行的喜人态势。2009年,福建省政府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其它产业的一批重点项目的投资力度,其中投资额在3 000万元以上的计划投产项目约500项,总投资近1 300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 780多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 700亿元,开工300项投资在5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施300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在闽台合作方面,2009年4月,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四个方面加大吸引台商投资力度和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20]。建立与之配套的银行贷款风险保证金制度以形成价值更大的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17]。在培育、认定、推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方面,福建省还相继出台实施品牌战略带动政策,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2.5 人才支持体系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优势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福建省人才及其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领军人才的培养。福建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具备良好的科教和人才支撑能力,每年毕业的大中专等各类人才达20多万人,在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高荣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福建籍的有100多位,人口平均素质相对较高,成为推动我省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大的智力支持。以福建省最重要的一所省属“211工程”重点大学福州大学为例,其始终把贴近海西、融入海西、服务海西作为行动指南,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找准定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式办学特色,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需求,为海西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21]。另外,福建省还致力于台湾人才的引进,通过发挥本省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闽台职业教育、闽台校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加大台资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引导省内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校)针对台资企业布局和用人、用工要求,设立对口专业,培养台资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探索开展专业人才订单培养,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服务。

3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来看,尽管海西,特别是主体区的福建省在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方面己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欧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方面都还存在差距,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3.1 市场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还没有专门部门和企业从事产业服务工作,总的情况是: 兼职服务多,专业化服务机构少;服务活动多,有效服务少;准政府协会多,真正的民间组织少。在大多数服务企业中,一无专门人才,二无服务项目,三无创新机制,四无服务平台和服务手段。由于中介组织机构融资困难,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中介组织大多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如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常推进可能存在重复建设问题,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大工程需要更谨慎的统筹规划。

3.2 技术开发体系存在的问题

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之后,福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引进国外机器设备和人才而实现的,由于没有在引进之后相应跟进消化吸收创新,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基础还比较薄弱。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三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基础;四是产业政策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效果不明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标准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3 产业集群内部环境制约

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既需要有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又要求各产业之间能够密切配合。首先,由于历史原因,福建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产业间关系不紧密、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内部环境较差,集群缺乏集体行动的规则、规范。许多集群内部的企业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难以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互相促进的共同机制;产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乏;产业配套能力差,分工协作程度低。其次,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始终是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不重视理性化正式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人际关系虽然密切,但是相对封闭、延伸的半径小,难以形成相互之间的最大认同和接纳。制度信任的不足导致人们只相信有血缘关系以及不具有血缘家族关系却有着亲密交往关系的亲朋密友,海西产业集群下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内部还未形成一种很好的信任制度。

3.4 政府导向存在的问题

存在政府误区。目前,各种工业园区被视为产业集群的升级版,而在依据本地特点构思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海西区政府还缺乏周全的规划与有效的行动。海西区各级政府对集群内公共产品的认识不足,供给有待加强:地方公共产品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包括专业市场建设、集体品牌的创造、设立共同的技术创新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在集群发展规模上,既缺乏对产业集群上、中、下游产品和水、电、气等公用辅助设施的统一规划布局,又缺乏对产业集群的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管理服务、政策扶持、服务支撑等方面的统筹规划,这是产业集群无序发展的根源所在。

4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建立

4.1 建立完善的产业集群市场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1)福建省政府应通过采取统一规划,制定法规,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培训人才,实行优惠信贷和减免税,承担和分散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加快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引导和聚集,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服务支撑。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把中介组织当成真正的民间组织,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推动海西市场中介组织的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健全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完善法规,将市场中介组织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完善市场中介组织的准入制度,规范中介组织市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市场中介组织开展国际市场中介服务。(2)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推行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中介服务机构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解决中介服务结构融资难的问题。可集中财力加大财政投人,设立先进制造业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支持和鼓励先进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民资银行组建步伐,引导和鼓励各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二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规范物流市场,消除“条块分割”,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继续推进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物流节点城市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围绕原料供应、半成品和成品仓储配送,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加快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推进闽台港区对接,发展保税仓储、贸易采购、配送中转等业务。

4.2 构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体系

一是加大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用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向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高新产业技术产业化、行业重大技术改造等方面倾斜。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创新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吸引社会多元投资。引导并调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方向,使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度等措施,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以及重大产品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组织实施更多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形成与一流创新体系适应的人才支持体系,重点在厦门湾、闽江口、媚洲湾等闽台产业对接集中区搭建人才交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和技术培训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三是发挥有关部门的协调作用。在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宏观指导,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协作与重组。有关部门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区域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标准等级,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制度,推进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共建技术创新实验基地,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供给能,为海西先进制造业参与国外竞争创造条件。

4.3 发挥各创新主体作用,加强闽台及区域合作

首先,要培育区域创新文化。通过海西特有的“三缘”关系网络,促进区内创新主体间形成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共同行为准则,创建一套共同遵守的产业和行业规范。通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如企业家网络)来促进合作,由取得政府支持的企业家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创新、开放、倡导市场文明和商业道德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使得信息和资源在企业中能够共享,加快创新的扩散。其次,通过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闽台深度对接下,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应大力推进重点工业园区、基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以园区基地为载体、以产业链延伸为主线推进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在积极推进和深化两岸科技合作战略的同时,“发挥闽浙赣、闽粤赣等跨省区域协作组织的作用”,以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通过不断完善的省际交通基础设施,打破行政壁垒、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市间合理分工,积极扩大海西区与其他城市已有的产业合作,推进产业发展和升级。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虚拟产业集群,利用网络经济所创造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系统,使产业集群的运行能够突破时空概念,在更大范围内共享资源、共享信息而有效地解决产业集群跨区域合作的困难。最后,各创新主体各司其职。在创新活动中,政府通过法律、经济和组织管理手段在制度、环境和政策层面引导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使区内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同效应。由政府牵线搭桥,引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与产业集群直接相关的研发机构、产学研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组织专业研究人员为企业开展直接相关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集群企业的人员素质,并面对面以辅导方式帮助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作为主要结点的中介机构,应在服务于区域创新方面发挥沟通、协调和粘结作用,如建立综合性的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广泛组织社会资源,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广。

4.4 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制定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指导目录及政策。福建省政府应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快区域协调机制建设,开展政策合作和区域政府协调,统筹规划功能布局,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要在构建产业集群总体思路下设计招商引资的目标吸引政策,有目的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在对各地招商引资的考核时,要把重点放在对产业配套环境、产业集群招商的考核上;实行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降低门槛,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向集群进一步集聚;对集群内的新上项目放宽审批权限,逐步实行登记备案制;推行更加积极的资金扶持政策,政府技改资金及科技三项费用等扶持资金应有意识地向集群倾斜,引导集群的发展。就目前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情况看:(1)主导产业为石化产业。(2)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纺织鞋服产业。(3)辅助产业为装备制造业。(4)潜导产业为半导体照明、微波通信、环保、生物医药、精密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优化创新工作环境。推行电子政务,简化审批程序,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行政办事效率,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减少政府收费,减低外部成本;建立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加强能源、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和整合,实施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创造更优的投资硬环境。

4.5 建立人才聚集与管理体系

首先,既要从宏观角度考虑集群整体人才需要,也要从微观角度考虑各个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将人才结构调整规划纳入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的总规划之中,以增强规划实施的效力和效果。建立动态调节机制,运用发展的眼光随集群的发展不断调整人才结构,建立切实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其次,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创造人才聚集的环境条件。围绕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引进吸纳机制和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用人才战略带动集群经济的发展。培育企业的高校“人才储备库”,如:鼓励企业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培养学生提前与企业的文化融为一体,培养一大批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三管齐下,加快企业家市场建设,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代理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积极营造汇集人才、留住人才的投资创业环境,形成人才聚集的高地。最后,结合海西的具体情况,福建省具体可以关注闽台之间的引进式交流,如:与台商联合办学,通过两岸的教育、科技人才交流促进两岸更长远的经济合作;鼓励台商将子女送入大陆就读,到内地来接受扎实的基础教育,而通过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可以比较深入地开展两岸文化和经济的观念交流,对于福建人才素质的提升也会起到极积的作用。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2

发布时间:2005-7-8信息来源:

加快整合提升家电产业,建设“家电之都”,是我市实现“建设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主要着力点。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升家电产业的竞争力,这不仅关系到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更关系到我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我市家电产业基本情况

慈溪工业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形成了家电、轻纺、轴承、火机、金属冶炼等诸多特色产业,其中以家电最具代表性。目前,家电整机制造企业已达1800余家,配套企业上万家。2003年全市家电产业实现产值3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0.6%,自营出口5.4亿元,是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

一是产品品种齐全。我市家电产品品种齐全,尤其是电风扇、取暖器、饮水机、洗衣机、油烟机、电熨斗、空调器、三明治炉等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

二是资源配置能力强。注塑、模具加工能力强大,总注塑能力超过500万克,拥有多种专业模具制作设备(加工中心)和CAD、CAM、CAE设备等几十台套,各种大型机床上千台。各种家电配件几乎都形成了系列和规模,就地配套、就地取材,资源十分丰富,价格相对也较低廉,目前慈溪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家电产品OEM制造基地。

三是市场开拓意识足。慈溪人素有商品意识强,吃苦耐劳而著称。几十年来发挥“四千”精神,把一大批产品推向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目前我市家电产品已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外向势头良好,产品出口到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品出口在60%以上。一大批熟悉市场、熟悉家电、善于公关的营销队伍正在发展壮大,产品打出去,信息带回来,家电行业的营销已形成了良性循环。

四是企业体制灵活。全市所有家电企业都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关系清晰,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十分明确。行业净资产超过60亿元,民营比重在99%以上,民营资本的动力优势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全市家电企业的发展潜力提供了有效保证。总体上我市企业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断增强,而且随着家电产业的发展,一些上规模企业积极调整、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五是区域品牌显现。最近,中国家电协会为培育、弘扬区域品牌,制订了《关于中国家用电器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管理办法》。《办法》从行业的影响力、产业链状况、外向度状况、区域经济地位、政府作用等十大方面,评选出“中国家电之都”、“中国家电制造基地”和“中国家电之乡”等特色区域,并授于荣誉称号。根据我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已成为继广东承德、山东青

岛后国内第三大家电集聚区,已基本符合“中国家电制造基地”评选要求,“慈溪制造”在国内已有相当影响力。

二、当前产业内部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市家电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有较大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布局分散,资源配置有待优化。二是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三是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弱。四是企业贴牌、配套生产比重大,自创品牌意识和能力仍待加强。五是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地区声誉。六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加快家电产业整合提升的有关建议

为提升家电产业层次,提高竞争力,迎接大桥经济的到来,推进我市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家电制造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达到各类公用设施的共享联用,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慈溪家电产品的整体质量,努力克服无序竞争现象,提升慈溪家电制造业的对外形象。加快基地建设,一要抓好规划,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建议政府在杭州湾新区、慈东工业集聚区规划家电园中园,以优化产业布局,保证产业发展空间;二要抓好投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抓好标准厂房等相关生产设施的配套,有效解决广大中小企业集聚和发展问题;三要抓项目,全面加快基地产业集聚和利用外资步伐。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基地各类要素保障,尤其注重对重点项目的要素供给,进一步加速家电基地的产业集聚;四要抓投入产出、社会贡献率,设置必要的准入条件,迫使企业走集约化、科研创新之路。

2、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实现产业整合,培育产业链优势。建议政府建立激励机制,以组织创新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引导企业间兼并、重组。以洗衣机、电暖器、饮水机等优势行业为突破口,以市场机制为主、行政引导为辅,实现紧密型的产业横向整合;以行业协会为载体,通过中小企业联盟、合作,实现松散型的产业横向整合;以产业链为纽带,以整机企业为载体,以资本入主、股权互换等方式,实现产业纵向整合。

3、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全力以赴支持家电企业自主创牌和联合创牌,鼓励企业围绕创牌目标,在产品档次定位、价格竞争力、市场定位、经营理念、组织体系、社会形象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策划,着重要在提高产品的技术质量和拓展市场上下功夫。同时,也要善于挖掘现有制造能力的优势,充分利用定牌、贴牌等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与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品牌资源的合作,在做大企业规模,集聚实力“卧薪尝胆”的同时,精心筹划,创建企业自己的品牌,努力走出一条贴牌与创牌相结合的新路子。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名牌产品效应,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加入知名品牌企业的生产分工和协作体系。以品牌叠加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做大做强知名品牌的产业规模。支持更多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和国际知名品牌,提升“慈溪制造”的品牌形象。

4、大力推进创新工程。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围绕主要优势行业和核心技术,下大力气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高档次、低污染的先进技术项目,带动整个产业和技术的升级换代。重视技术创新载体建设,依托各级科研院所,加快各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家电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建设。要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家族制模式,注重知识、技术入股,引导、鼓励规模企业积极按规范的股份制运作,着力推进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努力为企业上市储备更多的资源。要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强化基础管理、物流管理、知识产权及标准化管理等工作,积极吸收、应用各种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创新营销方法,构筑市场覆盖面大,营销能力强,管理精密,运行成本较低的营销网络。要尽快发挥家电研究院华东分院、家电科技城等现有公共服务机构作用,积极推进小家电自动化、智能化,加快升级换代步伐。

5、努力构筑人才高地。坚持多路并进育人才,形成多层次、宝塔型、复合式的人才梯队,努力为建设特色制造业提供强有力保障。要注重经营者队伍建设,既要重视老一代企业家的观念和知识更新,更要注重新一代经营者的引导和培养,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学历教育和专业化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努力培育一支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善开拓、外向型的企业家梯队。要重视各类人才资源的开发,建立完善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人才机制,关键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人才创造生活、工作、培训等一系列条件,通过“外引、内育、借智”等渠道,积极引进培养一批国际营销、科技创新和复合型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要高度关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重熟练工人、技术工人的培训和培育,努力打造企业优秀团队;要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上岗前的各项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就业素质。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3

天津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攻坚战,不断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是向创新驱动转型。出实招,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60亿元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补贴标准由去年的50%提高到70%;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快装备改造升级,市政府筹集资金30亿元,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支持千家中小企业加快装备升级改造,拉动投资600亿元;实施科技型小巨人升级版行动计划,每年投入50亿元,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小巨人企业5000家。通过这一系列扶持计划,天津涌现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品,如飞鸽自行车从传统自行车升级为智能自行车,价格翻了10倍,一次订单40万辆;海鸥手表增加了北斗导航等新功能,成为智能终端,价格提高了2—3倍,借助科技使“老树发新芽”。

二是向高端制造转型。这些年,天津按照高端高质高新的要求,培育了一批中高端产品,如大火箭、空间站、高性能服务器、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离心机、高速机车、大型子午线轮胎装备等,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和基础材料还受制于人,系统总成技术还比较落后。“十三五”期间,要按照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的要求,着力培育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高性能服务器、海洋工程、特高压输变电、大型工程机械、高速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变速器10个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

三是向智能制造转型。天津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天河一号滨海工业云被国家列为“工业云创新示范工程”,4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如,天津长荣印刷面对传统业务增速趋缓的局面,推进智能化改造,开发了“云印刷”技术,实现了个性化的定制,利润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互联网”的要求,打造5个智能工厂和100家数字化车间,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人性化服务,全面提升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

四是向绿色制造转型。天津把“万企转型升级”作为绿色制造的突破口,作为美丽天津建设的着力点。针对部分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生产粗放、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产业提升、改造转型、关停重组、载体升级四个一批,全市累计有1.22万家企业完成了转型升级,淘汰关停991家,节约标准煤消耗量29.7万吨,水消耗量380万吨,减少各类污染排放量近30万吨,万元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下降15.4%。“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推广绿色制造工程,做好工业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推进产品循环、企业循环、社会循环,打造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4

方向明确: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多年来, 中山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从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 一步一脚印,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山果断决策, 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目标方向, 以下四项工作是重点。

(一)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继续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 加快工业高级化与适度重型化。依托现有产业基础, 以自主创新为抓手, 依靠区域优势,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努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重点装备制造产业。广泛吸引国际国内的先进和优势产业前来落户发展, 通过对全国及珠三角周边城市装备制造业的比较分析, 选择优势产业, 整合提升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造船、游艇、汽配、风电设备等重点装备制造项目。加快培养成套装备集团企业, 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继续推进中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集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建成全球重要的高技术产业带。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 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聚, 促进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备的高技术产业群。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软件园的建设。落实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重点支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 重点围绕传统产业改造、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三)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从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眼, 进一步加大培育新兴产业的力度, 使之成为新增长点。以市、镇区共建的模式, 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船舶制造业、家居安防产业、医药产业、电梯产业、游艺游戏产业、电光源产业、沐浴房产业、清洁生产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新兴产业及产业基地, 同时对中山保税物流区中心、汽车配件产业基地、家电商务港、现代物流业服务平台、LED基地、铜业基地等在建或拟建项目给予大力引导和扶持。

(四)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 做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等优势传统产业, 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升产品质量, 增强整体竞争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以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 加大研发投入, 强化工艺设计,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大力发展环保、节能、高附加值产品, 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发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带动作用, 打造古镇灯饰、大涌红木家具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高优势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提高自主品牌出口产品比重。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促进资源型低端产业逐步退出, 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

“突围”重点: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要在金融危机中率先“突围”,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是必然选择。中山要尽快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创新试点工作, 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工作

抓住中山作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的契机, 以省市共建的模式, 推动中山产业集群升级转型。积极争取省经贸委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加快建设包括产品检测、技术创新、产学研联合、信用担保、咨询培训、招商引资、电子商务等方面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现有的基础, 培育上下游配套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加快形成高技术产业局部强势, 提升中山市高技术产业在珠三角分工中的地位。争取用3年时间, 再创建1-2个省、市共建产业集群基地;把电子电器、家居安防、灯饰光源、纺织服装、家具等产业作为首批市、镇共建产业集群, 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设10个市、镇共建产业群;在5年内, 把中山纺织服装、电子音响、健康科技、家电、灯饰等5个特色产业打造成1000亿产业集群。

(二)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

围绕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 大力推进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技术进步, 着力抓好关键领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积极推进原始创新,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实现产业持续优化升级。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加大研发投入, 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产业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 广泛宣传和国家、省、市关于技术改造的各项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技术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提升中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用2-3年时间, 在产业联盟中组建4-5个国家级产品研发和共性技术中心, 争取在中山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中每年建立3-5个海内外技术服务窗口。

(三)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探索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举措, 鼓励率先建立和完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根据中山的企业规模现状, 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促进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尤其要加强重点企业的核心技术创新, 攻克一批对中山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关键性核心技术;加大扶持力度, 大力培育公共服务平台以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一批扎根本地、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用5年时间建立1000家企业技术中主和工程研发中心, 从中发展3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3-5家省级和国家级技术中心, 推动一批大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在3年内重点扶持150个重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四) 深入实施名牌战略

继续深入实施名牌战略, 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企业。大力打造区域品牌, 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鼓励企业开展品牌经营, 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壮大一批名牌企业, 构筑名牌群体优势。引导企业从注重产品数量向提升产品质量转变, 从做企业向做品牌转变, 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到“十一五”期末, 争创省级以上名牌名标达到450个, 其中省级名牌名标390个 (件) , 国家级名牌名标60个 (件) ;用5年时间, 培育3-5个具有世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品牌。

(五) 完善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健全自主创新扶持政策, 加强自主创新投入, 加大人才、知识产权、土地等方面的支撑体系建设, 完善创新创业融资环境, 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力度, 支持开展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创新招才引智手段, 引进专业高端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工作共享共建研发创新平台。

优化结构:增加制造业“绿色”含量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山的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优化结构, 增加“绿色”含量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一)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行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市。一是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加强节能降耗工作, 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 加强市镇两级污染减排工作协调。完善节能减排评估体系和考核制度, 加强重点能耗及污染企业的监管和指导, 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三是鼓励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推动垃圾发电、余热利用发电等工程建设。加强用电需求管理, 建立节电管理长效机制。四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建设城镇再生水利用系统。鼓励生产节水产品和可再生产品。五是制定清洁生产推行规划, 指导和督促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改善产业能源供应结构。六是制定循环经济推进规划, 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价格、财政政策, 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园区, 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七是弘扬生态文化, 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构建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序调节、企业自觉行动、公众积极参与的节约型社会。

(二)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 统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创新环境管理机制, 充分利用价格、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 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建立政府、企业、公民各负其责、高效运行的环境管理机制。一是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规划和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 强化对已建成设施的运营监管。加快规划和建设城镇垃圾处理设施, 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加强水环境管理, 进行内河整治, 加快建设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完善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其配套管网建设, 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水平。加强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 确保饮用水安全。二是推进电厂脱硫工程, 加快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中心、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建设, 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建设大气环境、江河水质和机动车尾气在线监控系统, 完善重点污染源监管, 完成污染源普查。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环城绿带建设, 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加快建成沿路绿化带, 维护农田保护区、农田林网等绿色开敞空间。加强五桂山自然生态保护。

(三)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切实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统筹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规模, 积极整理开发部分低效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 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 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一是积极探索耕地保护严、建设占地少、用地效率高的科学发展道路, 创新土地管理方式, 建设国家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区。二是支持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有效保护河口和海岸湿地, 合理有序将围填海造地和滩涂资源用于非农建设, 减少对现有耕地的占用。三是加强土地需求调控, 实行严格的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使用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 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 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按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的原则进行提升改造,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化。四是探索用地审批制度改革, 简化程序, 强化监督。探索建立土地收益调节机制, 利用经济手段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5

前 言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重点区域。2009年,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发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良好等优势,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创新型社会等机遇,打造航空航天等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将经济区建设成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近年来,经济区制造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超过16%,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输配电设备、数控机床、石油装备等一批技术领先、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经济区制造业综合发展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促进关中与天水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经济区工业转型升级,推进西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制定《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

思路原则目标

(一)发展思路

紧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产业转移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努力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地位的产业基地、西部优势特色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甘肃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高端引领。推进产业高端化,聚焦高端要素、高端领域、高端环节,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统筹科技资源,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的创新机制和环境,促进工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融合发展。促进关中与天水制造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军民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绿色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不断提高土地、能源、水等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发展目标

大力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融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规模。2015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8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税收贡献超过3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超过10000 亿元。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0亿美元,税收贡献超过5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超过20000亿元。产业基地建设

大力实施“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 工业发展战略,推进要素集聚、产业集约、企业集中,围绕重点产品,实施产业化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努力创建一批经济效益好、产业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地位的产业基地、西部优势特色制造业基地,辐射陕西、甘肃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基地

航空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按照“整机先行、配套协同、军民结合、集聚发展” 的推进思路,依托西飞集团、西航集团等企业,重点培育发展大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和关键零部件、飞机维修与改装、航空地面设备、飞行保障系统等,延伸产业链,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产业基地,带动陕西省汉中、甘肃省天水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航空产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亿美元,建成“数字航空”系统,军民结合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2020年,航空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千亿企业 1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军民结合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

航天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航天四院、五院西安分院、六院等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吸纳整合周边区域航天产业资源,培育发展航天动力系统、卫星有效载荷、空间计算机等设备系统、卫星应用产业,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航天产业基地,辐射引领西部省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航天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4亿美元;2020年,航天产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

输配电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以西电集团、长城电工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培育和发展大容量、超高压、组合化、无油化、智能化、抗短路、高可靠和免维护输配电产品,拓展高、中低压多规格、宽领域产品体系,智能电网。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压、特高压、高、中低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产业基地,辐射引领甘肃省平凉、庆阳、陇南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输配电设备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高压、特高压产品配套率保持在65%以上,中低压产品配套率达到50%以上,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亿美元; 2020年,输配电设备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高压、特高压产品配套率保持在80%以上,中低压产品配套率达到70%以上,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千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亿美元。

太阳能光伏及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太阳能光伏及LED产业健康发展。依托陕西电子集团、商洛比亚迪、中电投、陕西有色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5所、天水天光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光伏制造设备、太阳能电池与系统集成设备、应用控制系统等产业,稳步扩大半导体照明示范应用范围,建设太阳能光伏及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和甘肃省平凉、庆阳、陇南等地区产业发展。发展目标。2015年,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增加值达到 3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美元;2020年,太阳能光伏和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增加值实现5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5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6亿美元。

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宝鸡石油机械、宝鸡石油钢管、西安格威石油仪器公司、天水风动机械公司、天水锻压机械公司、天水电传所、长庆石油机械总厂等龙头企业,大力实施“产品品牌化、技术高端化、市场国际化、资本外向化”发展战略,重点开发新型石油钻采装备及高性能电传动控制系统、大口径石油焊管、预精焊管、连续油管等主导产品,大力推进资本多元化扩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延安、甘肃省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石油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8亿美元;2020 年,石油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 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

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星火机床公司、天水锻压公司等龙头企业,整合区内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能力,建设专业化生产中心。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汉中、甘肃省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数控机床产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美元,培育知名品牌15个;2020年,数控机床产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形成知名品牌20个。

(二)国内领先地位的产业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龙头企业,扩大重型车、轿车和专用车生产能力,完善和拉长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车用集成电路、专用控制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加快产品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国内领先地位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区内配套率达到45%,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亿美元;2020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区内配套率达到60%,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企业3户、千亿企业2户,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拥有核心技术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5亿美元。

新材料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西有色集团、甘肃宝徽集团、甘肃厂坝有色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资源整合,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材料、稀有金属复合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有机硅材料、碳纤维材料、新型建材等,建设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汉中、甘肃省陇南、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发展目标。2015年,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8亿美元,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其中,金属材料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新型建材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复合材料增加值达到70亿元,化工新材料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2020 年,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4户、千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6亿美元,新材料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金属材料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新型建材业增加值180亿元,复合材料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化工新材料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西矿环保、陕西兰环、宝鸡海浪锅炉、西安开米、红峰机械等龙头企业,大力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重点培育发展环保节能成套设备、余热锅炉和余热发电成套设备、节能型输配电设备、节能服务等产业,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甘肃省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经济区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亿美元,创建5~8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020年,经济区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5户,外贸进出口超过6亿美元,创建10~15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链条,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居西部前列。

新型化工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煤化工、延长石油集团、庆阳石化、华能甘肃能源公司、华煤集团等龙头企业,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原材料路线多元化、产品加工精深化、产业发展高端化战略,努力建设新型化工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延安和甘肃省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新型化工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4户;2020年,新型化工产业增加值超过800 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6户、千亿企业2户。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彩虹集团、大唐电信、西安中兴新软件、深圳华为、华天集团、天水6913、虹光电子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产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延安和甘肃省平凉、庆阳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集团3户。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0 0亿元,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企业集团5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

冶金煤炭重型装备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西鼓风机集团、中钢集团西安重机公司、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中冶陕压重工设备公司、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华能集团宁正矿山机械厂等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高效冶金煤炭采掘装备等,建设冶金煤炭重型装备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甘肃省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冶金重型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美元; 2020年,冶金重型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

(三)西部优势特色制造业基地

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银桥、华圣、康师傅、海升、雨润、长城果汁、众兴菌业、红杏集团、祥宇油橄榄等企业,着力打造果业、乳业、粮油加工、肉制品加工、焙烤、食用菌、茶叶和方便食品等产业链,建设西部重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辐射引领甘肃省陇南、平凉、庆阳和陕西省安康、汉中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食品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增加值达到50 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30亿美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集团2户;2020年,食品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30亿美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集团5户。

现代医药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杨森、利君、步长、力邦、郝其军、天水岐黄、独一味、皇甫谧、益尔等企业,重点培育发展中医药、生物医药、保健医药等产业,促进医疗器械及药品包装、服务业发展,建设西部一流的现代医药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南和甘肃省陇南、平凉、庆阳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亿美元,创建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5~8个;2020年,医药产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创建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10个,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

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西安达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陕西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天水风动机械公司、天水海林中科科技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公路、铁路建设专用设备,大型节能环保路面施工系列设备、工程系列设备,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建设西部规模较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工程机械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2020年,工程机械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1户。重点任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承接产业转移、两化融合、军民结合、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循环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

(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抓住关键领域,瞄准高端前沿,着力提升关键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推动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实现骨干企业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航空航天、输配电、机床工具、石油机械、汽车、能源化工等领域形成一批跻身国内乃至世界前列的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新兴产业的规模和产业化水平,在金属新材料、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物联网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推广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产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二)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以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军民科技资源统筹、企业与社会科技资源统筹、高新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统筹。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每年组织实施100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建设项目、100项新技术开发重点项目、50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和50项产学研联合开发重大项目,实现重大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研究设立“经济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区内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积极组织实施好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整合资源,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学研示范基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积极构建跨部门、跨区域工作协调机制,营造与国际惯例和标准相适应的开放环境。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对外开放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建设内陆型自由贸易区。加强省际战略合作,共建工业园区、飞地经济、总部基地和采购中心。加大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规范完善工业园区考评体系,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定点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质量。充分发挥西洽会、欧亚论坛、兰洽会等品牌展会的交流平台和桥梁作用,培育和发展一批效果好、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专业性会展。积极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县(区)、示范基地。

(四)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企业、行业和区域等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推进企业产品装备、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流通等关键环节信息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ERP系统,推进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支持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及设备,推进装备制造、化工等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西(安)咸(阳)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宝鸡、天水建设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支持创建西(安)咸(阳)三网融合先导区。到2015年,建设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0个,示范项目500个,“数字园区”10个。

(五)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按照建设一流国防工业,巩固军工优势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重点推进实施军民结合“双百工程”。每年支持100 个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建设项目。支持西安航天产业示范基地、西安航空产业示范基地、宝鸡高新区、西安兵器工业园、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天水电子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促进军民结合产业聚集化、规模化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进军工企业改革重组,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

(六)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以服务工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加快发展信息和软件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组团式发展,支持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园、西安经济开发区工业设计产业园、西安国际港务区综合保税物流园、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天水软件产业园等建设,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密集区”,形成对制造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天水、商洛两市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行业“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试点。每年实施100项重大节能技术改造示范项目,集中力量研发推广一批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等关键共性支撑技术,加快构建煤油气能源开发转化、钢铁有色采选冶炼、设备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保障措施

推进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保障支撑体系建设。

(一)体制机制保障

积极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联动机制,建立“一部两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规划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情况报告。支持经济区设立工业转型升级综合试验区,支持优势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创建国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引进外资等多种途径做大做强。支持数据调查、资质评估、项目监理、质量测试、咨询设计、国际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

(二)政策保障

全面落实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支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区域、产业、项目支持重点,技术及产品发展方向。

投资。定期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指南,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及节能减排等。支持各类产业园区成立商业性投资公司,探索基础设施项目创新融资模式。支持企业采取资产置换、股权转换、多元发展等途径,吸引战略投资者投资参股,实现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加大经济区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深度治污减排等工作,增加经济区发展环境容量。

土地。建立用地审查报批绿色通道。开展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改革试点。加大标准化厂房、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建设用地支持。适当降低经济区内工业用地出让金标准。对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现有土地进行整合,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重大项目实行“点供”用地指标。

财税。加大国家及省级工业转型升级方面专项资金和各类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经济区先进制造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发展产业配套、开发优势特色产品,支持企业重大技术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支持技术创新、检验检测、信息化服务等平台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三)金融保障

积极构建经济区金融合作与协调机制、融资信息沟通和咨询平台,统筹研究经济区金融合作规划和策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促进区域金融一体化,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金融中心建设。落实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相关政策措施,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大支持经济区低碳交易市场、森林碳汇市场建设。研究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备付金,支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设。简化企业融资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担保方式,研究推动应收账款、收费权质押以及包括专有知识技术、许可专利及版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质押等贷款业务。

(四)人才保障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6

“越南龙江工业园区位优势明显,投资政策优惠,管理团队专业,是中国企业进军东盟市场理想的制造业基地”。此前,越南龙江工业园项目的投资公司——前江投资管理责任有限公司的招商经理张黎明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越南:中国制造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据张黎明介绍,近年来由于国内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利润不断被压缩以及产品出口受限等原因,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正在向国外迁移。而越南由于人力成本、厂房租金以及政策优惠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正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张黎明指出,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近20多年来越南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相对于其他东盟国家,越南政局稳定,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比较成熟,产业链和投资服务链相对完备,劳动力资源丰富,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税收,政策优惠。目前,国内的普通工人的月薪已达到3000元左右,但越南还不到1000元人民币。在税收上,外资企业在越南前3年免税,第4至9年税率为5%,其后税率约为10%左右,低于国内的水平。

张黎明说,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越南市场辐射可达5亿多人口,拥有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东盟已与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了自贸区,实现了“零关税”,国内企业到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设厂,可利用东盟与其他国家签署的自贸协议,享受多重优惠政策。中国企业到越南投资,一方面可以利用越南优惠的税收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协议》以及与其他国家签署的自贸协议,拓展5亿人口的东盟大市场及世界其他重要市场。

龙江工业园:越南前江省的“一号工程”

据张黎明介绍,龙江工业园是越南第一个中国独资的工业园区,也是目前中国在越南建立的最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作为中越两国五年合作规划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龙江工业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得到了中越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越南总理阮晋勇亲自签发批准了龙江工业园600公顷用地,并亲自向中国企业推介龙江工业园。前江省省长把该项目当作“一号工程”,在土地手续,税收方面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按照越南政府的规定,入园企业可享受对外商投资十分优惠的减免税政策:构成企业固定资产的设备免进口税;产品出口免税;自企业开始投产之日起,生产用原材料、物资、零部件进口可免进口税5年;15年优惠期间所得税率10%,其中包括有利润之年起免税4年、减半9年(5%),优惠期剩余年份10%,优惠后期税率25%。张黎明指出,目前龙江工业园享受着越南胡志明市及周边经济发达地区最优惠的税收政策。近年来,越南对外资投资的优惠政策有所收紧,像龙江工业园现在所享受的长达15年的税收优惠,今后也不可能再出了。

张黎明说,中国政府对国内企业到境外合作区投资也专门制定了支持和鼓励政策。按照规定,中国企业到境外的中国工业园投资,国家将提供专门的补贴。境外贷款和境内贷款可以申请贴息,海外投资保险可以获得补助,甚至前期的考察费用也可以获得补助。对于境外投资的风险,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可以提供50%的信用保险补贴。

在谈到龙江工业园的投资优势时,张黎明指出,龙江工业园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劳动力充裕,用工成本较低。

据张黎明介绍,龙江工业园位于越南西南部的前江省,地处九龙江平原,距首都河内1700公里,距胡志明市40公里,距新山一国际机场50公里,距西贡港集装箱码头50公里;园区紧邻忠良高速公路,从胡志明市到园区约40分钟车程,可充分利用胡志明市的良好基础设施,包括越南最大的空港和港口,交通便利。同时,当地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园区周边170万人口中,约有120万人属年轻劳动力,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占了很大比例。用工成本也很低,只相当于国内的三分之一,月薪约为700元-800元。这些都使得龙江工业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据张黎明介绍,按照规划,龙江工业园将占地600公顷,其中包括工业区540公顷和住宅服务区60公顷,总投资1.05亿美元。自2008年5月正式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园区的各项建设快速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园区西邻的1号运河及2号运河已疏浚完毕并投入使用,依托这两条运河,园区临时码头可以同时停泊6艘500吨的驳船;区内已开发区域主干道基本建成,具备了企业建设和生产的通行能力;园区临时办公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完工并投入使用,可以满足入区企业的排放污水的需求;已经基本完成第一阶段100公顷土地开发,正在展开第二阶段200公顷土地的开发,总开发面达到162公顷;园区内部的水、电、路、给排水、排污系统建设与绿化工程均已完成,已经具备建设生产的基本条件。

重点发展家电、机械、纺织服装等产业

据张黎明介绍,按照产业规划,龙江工业园入园企业将主要集中在轻工、电子、机械、建材、化工、服装等行业。整个园区将吸引中国内地300家企业入园,投资额12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地区200家、其他地区100家。中国大陆地区企业主要针对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建材、化工。园区完成招商之后,预计产值将达数十亿美元,每年增加出口额30多亿美元,优惠期后每年增加当地税收约3000万美元,另外还将为当地提供约13万个就业岗位。

张黎明说,未来园区主要招商对象是制造业。具体产业包括:电子、微电子产品及零部件,软件类产品,通讯设备,工业制冷设备,家用电器,电气、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生产、组装摩托车、汽车及各类运输工具,生产、组装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床工具,模具,柴、汽油机,工业用泵、阀门及液压件,精密机械及零部件,仪器仪表及元器件,轴承、紧固件等基础零部件,锻件,黑色及有色金属铸件及金属制品,医疗设备;室内装潢材料,高级木制工艺品,各类木制品、竹制品,室外装潢材料;各类塑料袋、包装物产品,办公用品,服装、服装辅料,纺织品,皮革制品,首饰,乐器、运动器材、玩具;地板装潢瓷砖,卫浴设施,陶器、水晶制品,简易房、钢构厂房,建筑辅料;生产药品,药品化学原、辅料等精细化工,化妆品;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饮料,水产品加工;橡胶(不含橡胶原液)及塑胶各类产品,内、外轮胎,高技术橡胶产品,各类塑胶产品;封面纸,卫生纸,包装纸、新闻纸;以及人造纤维和其它新材料等。

据悉,龙江工业园良好的投资环境、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惠的鼓励政策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内企业的高度关注。目前,包括海亮铜业、天虹银龙纺织、诸暨江南包装、重庆禾瑞康等12家企业已经入驻园区,总投资额超过5.85亿美元,几乎达到规划投资额一半的水平。这些企业全部达产后,工业产值预计达16亿美元,约为前江省2011年全省工业产值的300%。其中,中国最大的铜管出口商海亮铜业,2008年上半年在园区投资5500万美元设立了海亮(越南)铜业有限公司,2009年上半年该项目正式投产。2009年9月,在美国商务部终裁对来自中国的无缝精炼铜管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情况下,国内无缝精炼铜管企业对美出口严重受阻,市场份额急剧萎缩。而海亮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海亮(越南)铜业有限公司,不仅很好的维护了美国市场,而且逐步接管了其他企业因为美国的反倾销而丢失的市场,使其美国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升。

为中国企业抱团出海提供良好平台

张黎明强调,与单打独斗闯海外市场相比,企业抱团出海更能形成合力,能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而境外合作园区则是中国企业抱团出海最好平台。目前,越南龙江工业园正以建造国际化园区为目标,致力于优化园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功能,全力支持人区企业发展,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的重要平台和中国境外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工业园区这一。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7

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 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 并呈现出“世界看好中国、台湾看好大陆、南方看好北方”的局面。据有关资料分析, 从2002年到2017年, 全球设备制造业转移的增加值总额将达7130亿美元, 其中向中国转移将达到990亿美元。据韩国经济学家预计, 韩国30万家中小企业大部分将在3 年左右转移到国外, 其中80%选择中国。大韩商工会所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出这一趋势, 在调查的海外投资者中, 70%多的选择在中国。日本制造业也正积极移师中国, 据了解,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143家企业中, 有一半的企业表示将在3年内把产业基地外迁, 其中的70%把中国作为主要目的地。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 日韩对华投资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和环渤海湾一带, 以制造业为主。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是经济比较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年来, 山东着力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山东半岛城市群, 打造先进的制造业强省, 通过发展半岛、振兴半岛, 加快推进全省经济的大发展、大调整。位居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首当其冲的成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山东在“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中, 将投资2万亿元到制造业中去, 打造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石化、家电、食品、服装七大产业链;同时, 将形成钢铁、装备制造、医药、盐化工、煤化工和新型建材等六大产业集聚区。本着“提升日韩、突破欧美、扩大港台、巩固东南亚”总体思路, 山东对胶东半岛的定位是“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 力争经3至5年的努力, 使山东省制造业初步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成为区域性的生产制造和加工配套基地;再经过10年或更长时间, 建成以自主科研开发创新体系和国际营销网络为依托的区域性制造业中心, 打响“山东制造”的国际品牌, 建成现代制造业强省, 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

二、先进制造业基地与人才的互动关系

(一) 人力资源优势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根据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当不同的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存在着差异时, 在“资源趋向效益, 效益吸引资源的”的原则驱动下, 产业势必会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而效益高的区域往往是技术水平突出, 人力资源丰富, 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可以说人力资源取代了自然资源成为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导因素。毕竟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人才, 知识经济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将不依赖于自然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 而是直接取决于知识的创造和利用。知识所产生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要远胜于原料和厂房。对于企业而言, 它首先要找到有能力在本企业中发挥自身才华, 进行技术创新既而提高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它会有意识地在人力资源较密集的地区扎根, 并逐渐形成制造业基地, 这一点在先进制造业基地中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一般先进制造业企业在定位时都会向大学、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区靠拢。如在美国的硅谷、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周围都有相当数量和实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其发展的技术和人才支撑。王缉慈等国内学者曾对中关村企业集聚的原因进行了实证调查, 结果发现导致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智力资源。地区的智力资源主要是指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科技人员的能力。智力资源越丰富的地区越能吸引有名的学者和优秀的高层次的人才, 衍生出新企业, 吸引其他企业进入以及强化自身的人才培养水平。

(二) 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人才的集聚

1. 创新的需要

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企业、产业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企业集群的形成会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即在拉动效应和积压效应的协同作用下, 形成企业的创新集群。创新集群的产生要求各个价值环节的企业能够根据前后方企业或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相应的创新活动, 而创新活动的产生和持续需要有大量的各层次的人才。首先要有善于发现创新机会和敢于冒风险进行创新的企业家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 一开始需要有他们有效的引导和推动。为了获取相关的技术等外部资源, 一般大企业的资源获取更多的是倾向于独立实现, 而企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则更多的是通过外部化的方式来获取。在企业集群的发展处于初始阶段时, 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是通过模仿学习来进行创新的, 即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但总体而言这种提升是有着一定的限度的, 尤其是在涉及自主创新等基础性研究时, 创新能力的不足就会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 在尽可能提高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的同时, 必须考虑如何引入合适的技术性人才。

2. 先进制造业基地中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之间形成的区域创新网络吸引了更多的人才

在制造业基地、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基地中, 通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区域创新网络, 三者相互合作共同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和科技方面、企业在资金和设备方面的优势, 使资源互补达到最优配置, 最快的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由此产生的磁场效应能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人才。

同时, 在技术、知识和人才需求的三大推动力作用下, 形成制造业企业之间的集群学习和挤压效应, 使得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进一步形成创新集群, 使整个地区的竞争力增强。反之又会使该地区产生一种人才的“盆地效应”, 此时该地区的教育体系也相应的成为受益者, 自身的价值和吸引力得以极大提升。一般而言, 在经济发达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周围, 都会有相当的高校为其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撑, 比如美国的硅谷, 其周围就有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等名牌大学, 再如中国的中关村——我国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 其周围有清华、北大等全国最有名的重点大学, 为其提供大量的优秀的专业人才, 使中关村企业拥有了一个取之不竭的人才储备基地。

3. 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人才孵化效应

就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孵化效应产生的机制而言, 主要在于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技术和环境支撑。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相对于传统的企业集群而言,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一大批可替代性较弱的高素质人才, 不仅有专业性很强和高素质技术人才, 也有创新意识极强的企业家, 在智力资源上和知识的积累上有着一定的优势。通过企业家超前的创新意识和把握机会能力, 以及各种专业人才的自主研发创新, 使得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可以很快地获得并掌握有关的创新信息, 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另外, 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创新带来的财富效应无形中强化了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 即提供了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相比于从制造业企业集群外部引入高技术人才以及通过培训班形式来提高企业的自身技术力量, 通过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自身来孵化高新技术人才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且通过它孵化创造出来的高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占有优势。

三、山东半岛先进制造基地存在的问题

自从山东省做出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重大战略决策以来, 半岛经济发生了较大变化。2005年青岛、烟台、威海3市的GDP、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三项, 分别是2003年的1.5倍、1.8倍和1.6倍。“半岛制造”正在加速向前发展。据资料显示, 2006年半岛三市进出口合计611.5亿美元, 其中, 出口364.5亿美元, 占山东省比重分别为64.2%和62.1%;三市实际利用外资70.5亿美元, 占山东省70.5%。其中, 实际利用韩资35.4亿美元, 占山东省95.3%, 实际利用日资5.8亿美元, 占山东省82.6%;截止2006年底, 共有126家世界500强企业来鲁投资313个项目, 216个落户青、烟、威, 占山东省69%。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要意识到危机的存在。要突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先进性”, 必须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高制造业运行质量, 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目前, 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式

“十五”时期, 山东半岛经济增长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模式, 经济增长依然在很大程度上靠粗放式扩大再生产来实现。2004年, 山东能源消费总量在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之后, 首次超过生产总量。全社会能源消费达15 902.2万吨标煤, 是生产总量的1.1倍, 成为仅次于河北的全国第二大能耗省。2005年山东省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1.28, 比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分别多出4个、3.6个、3.8个和4.9个百分点。随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依靠外资和外力以及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发展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低成本扩张模式已经遭遇了产出效益日益下降的问题, 各种要素投入的获利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 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谋求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半岛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存在“聚”而不“群”现象

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 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群内企业虽然集于一地, 但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群内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不大, 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 配套能力差,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群内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互动机制不健全, 企业科研能力弱, 缺乏发展后劲。山东半岛大多数产业本地化、产品配套率较低。目前, 半岛地区最具有的家电产业本地配置率不到20%, 大部分关键件在山东省仍然是空白。电脑、手机本地配置率不到10%。烟台通用汽车大批零部件每年也需要从南方采购。而江苏IT产业终端产品本地配置率高达98%, 上海中信国际一家企业周围, 就聚集了国内外82家配套企业。

由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则存在“复制群居链”, 根植性较差的特点。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的外资企业“一窝蜂”地相继前来投资办厂, 以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这样“群居链”一旦复制过来, 与当地的交流便少了, 因为他们可以不依赖当地的供应商网络。而这种“群居链”又可以到处流动。因此, 当一个大型企业选择外迁, 往往带走许多相关小企业。这是由于本地企业的创新学习能力差, 配套条件差, 或者是由于外商根本不愿意从当地采购, 导致外资企业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难以融合。如围绕在山东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旁的配套企业, 大多是在韩国已经为三星提供配套的企业, 威海当地一些企业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荣成华泰汽车发动机、空压机、前后桥等主要部件从韩国进口, 其它56.2%的部件靠国内配套, 市内供货厂家只有三角集团一家, 市内配套率仅为2.5%。

(三)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低, 核心技术太少, 这是山东可称为制造业大省, 而难以称做制造业强省的原因所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没有核心技术, 山东就难以完成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跨越, 也难以完成'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的蜕变。

尽管, 近几年来, 青岛、烟台、威海等中心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各城市都涌现出了一批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但各市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 而且各市的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也大不相同。2005年, 烟台市规模最大的前20名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仅18亿元, 占销售收入的3%, 而青岛前20名企业技术开发投入高达124亿元, 占销售收入的5.5%;烟台市级以上技术中心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6%, 每户规模以上企业仅拥有1项专利成果。

(四) 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观国内外的经济发达地区, 都是与众多自主品牌和世界级名牌相联系。从营销的角度看, 名牌就是市场, 名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力, 就像品牌巨人Nike, 尽管没有一台机器设备、一家工厂、一个工人, 但仅仅靠着品牌经营, 就让世界上超过5亿青少年为之发狂。据悉, 世界上3%的名牌商品销售占了世界总销售额的40%。

截至2006年11月, 山东省除已拥有两个世界名牌产品外, 中国名牌产品增加到187个, 山东名牌产品增加到1 182个, 另外还有94个山东省服务名牌, 这些名牌产品主要分布在半岛城市群。目前, 青岛拥有11个中国驰名商标、两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44个中国名牌产品。一大批骨干名牌产品、品牌企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 2004年, 海尔、海信、青啤、澳柯玛、双星等10家中国名牌企业贡献了青岛工业增加值的50%左右。半岛地区“自主品牌半岛”已初具规模, 但比起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来说还有较大差距。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靠优良人才的介入, 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形态的转变是靠人才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指出:“始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 本质上是一场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山东半岛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按市场、产业的需要, 有目标的培养一支适应产业升级转换的科研力量和高素质的技工队伍, 形成新型产业大军, 为山东半岛制造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人才支撑体系

(一) 实现人才市场的社会化, 合理配置人才

人才市场社会化是指在全社会范畴内把各企业的人力资源纳入统一的社会化管理中, 以形成全社会的人才市场。只有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社会化建立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 才能实现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市场的充分流动, 而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是企业寻找合适的优秀人才的关键。在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中, 各企业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高技术人力资源数量还远远不够, 这当中固然有企业间在产品、市场方面的竞争力不足, 对高技术人才、需求度不高有关, 但人才市场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是其根本原因。

要使人力资源、人才市场实现社会化,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 切实做到政企分开, 将政府职能转变到管理人力资源市场, 提供信息、协调服务。其次通过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平台, 减少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即建立全方位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包括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的人才资格评价系统、科学的薪酬咨询系统、全方位的人事代理系统、择业指导系统和高层次的人才中介配置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能够起到合理配置功能、能增强人才流动的人力资源市场。

(二) 创新人才的培养

1. 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企业家就是指善于发现创新机会、把握创新机会、敢于冒风险的企业管理者, 是使创新思想、技术得以发展、延续并实现企业化和产业化的有力保障。一般而言,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经过企业化和市场化才能才能达到产业化。经验表明, 科学发现、企业家才能和风险投资三个关键因素的有机结合使高新技术企业取得巨大发展。真正的企业家可以将企业有机融入市场、社会, 与市场、社会进行信息、技术、资金、物质的交换, 建立企业的创新体系, 同时企业家通过企业的创新体系的运转, 以自己敏感的市场感受力和前瞻性的技术判断力为技术的升级和进出指出方向, 设立目标并及时配置资源, 有力促进技术的进步。山东半岛正面临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艰巨任务, 其中企业家的能力、企业家精神无疑会起到关键作用。因此, 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大力引进具备企业家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 与此同时把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送到西方发达国家去深造, 毕竟企业家精神源于西方, 在那里可以塑造出我们所需要的企业家人才。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围绕山东省七大产业链的发展, 整合现有教育资源, 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教育人才, 在现有高校增设制造业相关专业, 加快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石化、家电、食品、服装、纺织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积极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 大力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快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建设, 重点培养能够立足市场需要的技工和高级技工, 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培养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一线技能型专业人才。加强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素质, 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人才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改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建设学习型组织, 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 建立产学研实验基地, 加快人才培养梯队建设

政府要发挥各方积极性, 倡导建立一批由知名大学与科研机构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实验基地, 动员并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半岛重点企业承接国际、国内重要科研项目,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与实验基地的对接, 实现已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品化、市场化与产业化;通过政府引导和行业组织培训机制, 推进半岛企业家与科学家的融合, 实现技术骨干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身份的转变, 建立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绩效员工成长为企业核心骨干的发展通道, 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灰领、蓝领等基础型技术人才。

政府充分利用半岛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便利条件, 打通高校与企业之间人才流动、成长的渠道, 依托行业协会提供菜单式课程与培训, 实现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定制式”培养辅导;政府充分利用企业人才需求提供实践基地、高校提供智力支持、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链式培养模式和创业孵化优势, 促进大学生不断参与市场活动, 逐渐提升实践能力, 建立大学生从高校到进入市场成为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四) 创新人才引进

半岛地区要承接日韩制造业的转移, 就要提高人才资源的国际化程度。而提高本地人才资源国际化程度的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大量引进外国专家、海外留学人才以及海外留学生。半岛三市应定期交流引进海外人才的经验, 制定出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海外人才的引进政策。可以针对性的改革人事审批制度, 对于来半岛工作的海外专家发给“半岛海外人才居住证”。对于海外人才可以直接聘请到各个企业工作, 或者吸引他们到半岛制造业基地创业, 还可以吸纳进半岛某个城市的智囊团或者专家库。

同时要引进在制造业方面有较高造诣和在国内外有较高影响的两院院士、国家级和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五)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在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中, 人才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现有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和对外部人才吸引力, 已成为人才资源开发中急需突破的一个瓶颈。应尽快建立一个市场机制调节、职工民主参与、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指导的薪酬分配体制, 积极探索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制定人才奖励办法, 规范和完善各类人才及人才科研成果奖励评选标准。完善高层次人才社会优待制度, 对于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在工资津贴、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特别保障。

半岛在人才引进上一直存在诸如户口限制、学历限制等各地制定的政策壁垒。虽然这一系列的规定在一定时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它们已经成为阻碍各地人才引进的障碍。打破人才引进上的地域界限、所有制界限、身份界限, 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对符合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需要的人才, 要开设“绿色通道”, 优先办理调动手续, 确保人员编制、计划、户口指标的落实。对于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要打破常规, 特事特办。对引进人才要一视同仁, 在创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社会保险、住房、子女入学、出入境签证等方面给予相同待遇。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是资本追逐知本的时代。人才作为科技和知识的载体, 具有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不可替代性, 其资本的存量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了一个地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 在国际竞争中对物质资源、市场的争夺逐步让位于对人才的争夺。对于山东省而言, 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 真正体现出“先进性”, 必须从人才的培养和合理配置上下功夫, 而要提升人力资源的水平, 关键是构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支撑体系, 即进行人才开发和培育的环境平台。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基地,人力资源,互动

参考文献

[1]景体华.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张红霞.山东半岛城市群内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J].山东经济, 2007 (3) .

[4]张同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人才开发展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7 (2) .

[5]刘志彪.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十一五”规划[EB/OL].www.bjp.gov.cn/distribute/guihuazhuanlan/zhongguancun.doc 2007-1-15.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8

重庆要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必须整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推动“一圈两翼”协调发展, 必须扩大开放, 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意见》对未来重庆工业发展进行了概括, 归纳起来为“15665”, 即“明确一个定位, 实施五大战略, 壮大六大产业, 推进六项措施, 夯实五大保障”:

明确“一个”定位:《意见》中明确要将重庆建设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这一定位, 强调了重庆工业的重要地位, 有利于推动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突破, 二是有利于推动重庆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施, 有利于促进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的稳定致富。

实施“五大”战略:一是实施“一圈两翼”开发战略。着力在“一圈”构建大型产业基地, 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发挥“一圈”的辐射带动作用, 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实施扩大内陆开放战略。以重庆北部新区及保税港区为龙头和平台, 通过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 建设直达国际的专用高速通信通道, 推进区域通关改革, 推进江海直达,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的转移, 把重庆建设成为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三是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增强主导产业的优势和活力,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着力构建实力雄厚、关联性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四是实施科技兴渝支撑战略。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 加快人才引进步伐,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技术创新提升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五是实施资源环境保障战略。即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 优化能源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壮大“六大”产业:一是壮大汽车摩托车。提出要“做强做大汽车摩托车产业, 发展小排量、混合动力等节能环保型汽车、柴油车, 推进零部件产业的优化升级, 建设有利于自主开发的汽车综合试验场, 增设国家摩托车质量检测中心, 加快建成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 为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二是壮大装备制造业。提出要“振兴装备制造业, 支持重庆发展风力发电和轨道交通配套装备。鼓励发展重型铸锻件、齿轮箱、大型柴油机配件等基础零部件产业。建设柴油机关键零部件、传动部件生产基地, 创建西部特种船舶、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 为重庆争取国家产业布局奠定了基础。三是壮大石油天然气化工。提出要“高水平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 拓展产业规模和产业链”, “抓紧论证布局炼化项目”, “适当增加对重庆的天然气供应, 支持天然气就地加工”, 对重庆天然气石油化工指明了发展方向。四是壮大材料工业。提出“优化提升材料工业, 做好重钢环保搬迁和产品结构升级改造。增加氧化铝有效供应, 提高精加工的水平”。五是壮大电子信息。提出“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设立重庆北部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的转移”。六是壮大能源工业。提出加强能源开发建设, 包括“抓紧研究重庆电厂、九龙电厂环保搬迁有关问题, 积极推进奉节、石柱电厂项目的建设”等, 推动能源工业快速发展。

推进“六项”措施:一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增强主导产业的优势和活力, 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三是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挥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优势, 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构建现代物流基地, 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形成区域商贸会展中心, 促进实现流通现代化。四是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科技平台建设,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增强“一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 推进“一圈两翼”统筹协调发展。六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优化能源结构, 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开发和推广,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 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等内容。

夯实“五大”保障:《意见》在基础设施、土地保障、资源能源、资金、政策等五大方面明确了具体的保障项目及措施, 必将为推动重庆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保障。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9

10月9日, 山西省政府确定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三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 三个市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获批复。

按照规划, 到2020年末, 太原市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 年销售收入实现500亿元,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核心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大幅提高, 产业体系配套完善, 研发、制造和维修能力显著提升。太原市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装备等资源优势, 以高端化、成套化、系列化为方向, 重点发展大轴重载系列货车, 开发国际领先的新型快捷货车系列产品等。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10

一个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了该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及在全国的地位。由于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占了制造业产值的主要份额(一般占20%-40%),可以借用此项指标评价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笔者一方面选取1980、1985、2001、2004四个时点从纵向上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变化情况;另一方面选取江苏省和浙江省与东北三省装备制造发展情况进行横向比较。(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2005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通过表1,纵向上,黑、吉、辽三省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不断减少。黑龙江省由1980年的3.59%减少到2004年的0.78%,吉林省变化不大,辽宁省由1980年的9.41减少到2004年的3.42%;横向上,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产值与浙江和江苏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尤其是辽宁省在198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江浙两省,但到2004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值落后于浙江省7.47个百分点,落后于江苏省15.54个百分点。

上述分析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相对下降,发展的速度相对变慢。结合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发展战略,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走常规的发展道路客观上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路径的研究成为必要。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路径的解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路径的实质就是使东北老工业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手段或道路等。而这种方式、手段或道路的选择应考虑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利于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产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地区和国界,装备制造业只有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地区间或国际间同行业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其次,要在考虑资源、环境、人口等限制性因素,联系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依靠科技、人才以及后发优势等基础上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生产性服务业是专门为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的产业。当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趋势进一步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融合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剥离或外包,而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路径

(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1.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增强自身产品竞争力,并向服务转型以获取新的利润来源。服务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是制造业将产品由实物延伸至服务,通过产品差别化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机制。服务使制造业的活动成为知识和服务密集型的活动,通过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避免价格竞争,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也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能力与营利水平的有效路径。国外IT、家电等制造业行业的优秀企业都成功应用了这一战略,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服务带来的利润增量占总利润的比重都上升到了较高水平。这一战略也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2.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式

(1)功能集聚模式。通过技术革新、产业内部整合和放宽限制降低行业间的壁垒,按照产业功能,合并同类项,将辅助性、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同时外包进来自己擅长的业务,并同保留下来的核心业务进行产业融合,强化产业功能,进而形成企业绝对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产业链集聚模式。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产业链为纽带,遵循纵向一体化的原则,按照产品上游、中游、下游的关联度,将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其配套的上下游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企业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专门划出一块特定的区域,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创造出优于其他区域的投资环境,实现以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为目标的特殊空间。产业链集聚模式可以使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共享产业要素,包括人才、技术、市场和信息等,使互补性企业产生共生效应,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

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1)消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强化市场竞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明确行业要求和经营资质的前提下放松进入管制,扩大非公有经济比重,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升级,形成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的充分竞争的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专业化分工,推动服务外包业发展,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激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减少和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运用网点发展基金、信贷和税收等政策,扶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将辅助性业务、非核心业务服务外包出去。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生产性服务都在企业内部进行,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很难具有全面的资源优势。如果企业把资源分配到各个环节上,面面俱到,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引发核心能力丧失。企业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将软件开发、IT技术支持、财务结算、人力资源服务等非核心、非专长业务外包出去。

(3)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布局,依托制造业集聚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实现园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1.跨越式发展之路——信息化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

(1)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内涵。首先,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信息的作用在于资源整合中创造效益。通过信息集成和资源优化配置,以智能化、柔性化代替传统产业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信息化改造和提升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是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和融合。因此,装备制造业与信息化的互动和融合,不仅要求信息技术扩展与应用的广度,而且要求其扩展与应用的深度。

(2)信息化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管理和决策中,使企业能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进行重组,调整职能,优化结构,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进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据统计,由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使汽车、金属加工、纺织等行业节约劳动力30%~40%,最高可达85%。又如在我国工业领域,机械、电子、航空、航天、造船及轻纺等部门的大中型企业已普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工效提高了3~5倍,产品设计一次成功率达90%以上。实践表明,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具有显著的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3)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如CAD、CAM等)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加速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利用信息手段采集和利用宏观信息、商品流通、价格等经营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4)用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措施。一是企业信息化的准备。强化企业决策层对企业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以企业信息主管CIO为核心的信息工作体系,研究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方案,作好资金、技术和人才准备。二是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按照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要求,实现基础管理、研究与开发的信息化。借助企业资源计划(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研发、生产、供应、营销、服务等环节进行连接,对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资源进行优化。三是企业外部资源的利用。通过加强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密切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的联系,跟踪技术、客户、市场,确保对市场变化的及时了解、迅速反应与竞争优势。四是建立电子商业社区。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从自身的信息化转向于建立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业社区。通过Internet,在同业、在上下游企业间开展贸易和业务协同,以信息的实时交互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中间环节,消除信息障碍。五是开展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企业间实现信息采集、交流和共享的基础上,以信息流向资金流、物流递进、以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升级,积极稳妥地开展电子商务。

2.可持续发展之路——装备再制造工程

(1)装备再制造工程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传统的装备寿命周期是从论证、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其物流是一个开环系统。而21世纪的装备全寿命周期是从研发设计到再生,即装备使用到报废后通过回收得到再制造。再制造工程在废旧产品中的实施,发展实现了产品的多生命周期,并且通过再制造升级,使产品生长具有升阶的特点,实现了产品在性能和功能上的与时俱进。再制造工程是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见图1)。再制造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作用及其主要工作内容。

(2)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再制造的必要性分析。首先,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东北地区虽然自然丰富,但是绝大多数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节约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据测算,我国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旧物资,可以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能源1.4万吨标煤;每利用1吨废钢铁,可炼钢850千克,相当节约成品铁矿石2吨,节能0.4吨标准煤。其次,设备开始进入报废高峰期。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从国外引入大量的大型成套设备。按照一般设备寿命为20-30计算,从2001年开始将陆续达到使用寿命,面临报废,并在2010年左右将达到高峰。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应抓住机遇发展再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同时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产业结构需要在较少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实现升级。东北地区应根据“十一五”规划建议,需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需要发展科技,实现自主创新;二是发展再制造业,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以机床为例,我国现有机床约400万台,其中数控化机床率不足3%,而发达国家早已超过20%。从2001年起,这些机床开始陆续进入报废期。如果采用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和数控化改造技术对这些机床进行再制造,有效地恢复旧机床的机械性能,改善其控制及加工精度,实现装备的精确化和智能化加工,有关费用可比购置新机节约六成至八成,每年可产生数百亿的经济效益。这对当前急于在减少能耗与污染情况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东北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3)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再制造的可行性分析。一是政府对再制造业的关注正在逐步升温。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知,列出七个重点行业四个领域为试点,再制造成为四个领域之一。2006年4月,国务院批准汽车零部件进行再制造试点。另外,国家制定的“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总局新发布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均对发展再制造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东北地区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在装备再制造方面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等的支持,实现装备的再制造工程的顺利进行。二是装备再制造领域已经取得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1999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先进制造技术国际会议上,工程院徐滨士院士的论文《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技术》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再制造的概念。2000年12月,l2位院士及多名专家完成了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绿色再制造工程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咨询报告,报告从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了再制造工程的地位、作用、学科构成及关键技术,展望了再制造工程在我国应用的前景。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再制造提供了技术指导。三是国内外相关企业已初步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再制造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在再制造的两个重要环节——废旧物资回收和拆解上早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全国已有各类回收企业5000~6000家,回收网点15万个左右,从业人员1500万~1800万人。我国专门从事进口废金属拆解企业的就业人数也超过100万人。在个别相关技术领域,比如激光修复汽轮机发电机组,我国的企业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外在装备再制造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东北地区的企业可向这些走在前面的企业学习和借鉴经验。

(4)装备再制造的对策。一是制订相关的政策,鼓励装备再制造的发展。从过去经验看,来自政府的扶植对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鼓励装备再制造的发展,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如设立装备再制造发展的专项投资基金,通过少量的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带动企业和民间资金的介入,以加速装备再制造的发展;增加大再制造业试点企业数量,扩大再制造试点的产品种类、区域分布范围;对于再制造企业给予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府采购时优先购买再制造产品。二是加强对关键技术的投入。设立装备再制造发展的专项研究基金,组建再制造研究开发中心,用以支持再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并对产品的再制造性的设计、标准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及时进行成果转化。从国际经验看,表面工程技术是再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因其已具备了先进制造技术的优质、高效、低耗等基本特征,推广和应用前景巨大,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应该成为政府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三是建立专业化再制造企业,培养专业化人才。政府应该在重点抓好再制造示范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建立一批专业再制造企业群,或将一些有条件的修理企业优化组合、改造升级为再制造企业,使其采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方式生产再制造产品。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应积极参加和支持自己产品的再制造,并在配件供应、销售和服务等方面提供方便。在高校开设选修课程普及再制造基本知识,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中国区域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差异[J].管理世界,2001,(6).

[2]邓丽姝.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的理论探讨和相关实证问题分析[J].市场经纬,2007,(2).

[3]冯兵.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J].当代经济,2007,(2).

[4]徐滨士.装备绿色再制造工程及其发展前景[J].装备指挥学院学报,2003,(14).

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11

关键词:保险业,制造业,风险

1 武汉发展制造业的前景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 以及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 给武汉的制造业带来了良好机遇, 武汉发展制造业的前景广阔, 无论从交通、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看, 都有其他中部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

1.1 交通优势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 武汉是我国的中心, 作为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多条铁路干线和数条过道汇合于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最大航空港, 已开通了多条包括国际航线在内的航空线路。

1.2 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武汉在文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在汉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其中包括几所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 此外, 还有为数众多的科研院所, 这些文教单位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 贡献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 为武汉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员支持。

1.3 资源优势

武汉位于富饶的江汉平原上, 长江穿城而过, 周围湖泊星罗棋布, 水资源极其丰富;农产品资源充足, 为武汉发展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2 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分析

武汉固然具有建设制造业基地的先天优势, 然而, 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发展过程中的各类潜在风险, 这些风险的发生, 可能会导致财产和人员的损失, 减缓发展的节奏。

2.1 自然风险

这里所说的自然风险系指由自然界物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且人力难以抗衡的风险。这种风险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如:98年那场特大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 高温、地震、暴风雨等自然灾害, 它们都会给社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管理风险

在生产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各类风险, 最常见的就是火灾, 一场大火往往会毁掉巨额财产, 导致企业蒙受巨大损失。除此之外, 交通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交通事故, 施工作业中发生的人员伤亡, 都可以归纳到这一类风险当中。

2.3 经营决策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会出现种种风险, 如:出口货物时可能会遭遇信用风险, 出现货物发出后遭退货或是货款无法收回的情况;产品质量发生问题, 给消费者造成伤害, 而引起索赔的风险等等。

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面临以上种种风险, 一旦这些风险发生, 必然引起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直接损失, 十分不利于武汉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 减少它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各方都关心的问题。

3 转移风险的途径——保险

一般来说, 对风险的处理方式通常有避免、自留、预防和转移等几种方法, 然而,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 不是所有风险都能够避免, 因此, 制造业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不能仅仅采用避免风险的单一方法。在制造业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 风险预防和风险避免固然不可忽视, 更重要的是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的常见手段是保险, 保险对保障财产安全能起到很大作用。对于上面所叙述的大部分的风险, 保险都可以给予保障。而且保险人还可以协助做好风险预防工作。

4 保险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如上所述, 保险业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转移各种可能的风险, 避免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

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 良性互动的协同发展关系。

(1) 保险业能够协助制造业企业转移风险。

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根源决定了保险基本职能是分担危险和补偿损失。对于自然灾害造成和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 企业财产保险可以给予补偿;而运输保险则对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和货物因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引致的损失予以赔偿;出口信用风险和产品的质量责任风险可以由出口信用保险还有产品质量责任险解决;职员的人身意外伤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来获得补偿。

(2) 保险业能为制造企业从业人员提供各类人身保障。

除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事故而导致的死亡或伤残可以由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负责之外, 企业还可以通过为员工购买企业年金为职工提供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 还可以购买健康保险解决职工的医疗问题, 尽管以上医疗和养老问题有相应的社会保险险种, 但是它们的保障水平低, 保障范围小, 引进商业性保险能更好为员工提供养老和医疗保障, 能使他们安心工作, 消除后顾之忧。

(3) 保险业能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防灾防损服务。

保险除了具有分担危险和补偿损失的基本职能外, 还具有防灾防损的衍生职能。保险人在提供保险服务的过程中, 介入了防灾防损活动, 提高了社会的防灾防损能力。虽然社会中业已存在各种专职的防灾防损部门, 各被保险人自身也很重视防灾防损工作, 但是保险人作为营利性的经营风险的商业机构, 加入到防灾防损工作中具有必然性, 而且有很大积极性。首先, 防灾防损工作做得好, 危险事故就会减少发生, 保险人的赔偿相应减少, 从而增加利润;其次, 保险人的日常业务就是经营风险, 对任何一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损失情况都要仔细分析、研究和统计, 积累了大量有关危险的第一手资料, 对财产的状态和出险概率都了如指掌, 有能力完成好防灾防损工作;最后, 保险公司还可以督促被保险人提高安全意识, 消除安全隐患, 降低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 减少经济损失。

尽管保险业对制造业发展有如上促进作用, 但从武汉市目前情况来看, 保险业现状和制造业的发展还不能相匹配, 关于这一点可以用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两个指标来说明。保险深度指保险费收入占GDP的比例, 保险密度指人均保险费数额, 它们分别反映了一个地区保险业总体规模和发达程度。武汉的保险业相对来说尚不发达, 还不能给未来的制造业基地提供充分的风险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入手, 加快发展武汉保险业, 为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保驾护航。

(1) 通过改变险种结构增加保险产品供给。

保险供给的增加可以带动保险需求的增加, 从而推动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供给增加既包括总量的增加也有结构的变化。从目前武汉市场上保险产品的结构上看, 传统的财产险产品已经趋近于饱和, 而责任保险发展滞后。责任保险在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对于武汉来说, 发展制造业基地会面临很多责任风险, 如因产品质量不合格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产品责任;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导致员工死伤的雇主责任等等, 都可以通过责任保险将风险转嫁, 减少企业自身的损失。

(2) 完善保险防灾防损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

防灾防损的内涵十分广泛, 其中有向保户提供风险咨询、风险防范技术和资金服务;承保前的风险评估, 承保后指导防灾防损, 出险后做技术鉴定, 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不合理的赔款。还可以制定保险服务星级标准和基本客户制度, 要尽可能做到防灾防损投入少, 而产出经济效益多, 对投入较大防灾费用的保户, 通过友好协商签订两至三年的保险合同或协议, 以保证保险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屡保屡亏、风险较大和管理混乱的保户要拒保, 由此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防灾机制。

此外还可以根据防灾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防灾防损工作必须从本地区本公司承保的保险标的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入手, 不断摸索防灾工作的基本规律, 对准目标, 有的放矢, 才能收到实效。

(3) 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企业自身加强应该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增强企业防范风险能力。引导企业树立风险意识, 建立风险识别、监测和防范机制, 有效防范风险, 充分重视保险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5 结论

武汉市发展制造业基地的前景广阔, 在大力建设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 要明确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种种风险, 采用各类风险防范措施, 尤其要重视保险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利用保险这一经济手段转嫁风险, 减少损失。从保险业的角度看, 保险人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找出差距, 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风险保障。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意义下一篇:陌生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