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移

2024-07-13

制造业转移(精选8篇)

制造业转移 篇1

摘要: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投资与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 构建了产业转移促进本土企业配套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理系统, 并以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 从微观层面上讲, 本土企业配套能力建设应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配套能力;本土企业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推进, 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 我国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转移的深入开展成为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如何充分利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 培育和提升中西部地区本土企业的产业配套能力, 对于实现我国产业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心至少在目前阶段仍然以制造业为主体。由于制造业的特有属性, 其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产业配套能力依赖度较高, 这就使得承接制造业转移必须重视本地产业配套能力的建设。而且, 当国际制造企业和沿海制造企业在中西部地区“落地生根”后, 其发展壮大同样需要当地能够提供强大而完善的产业配套。在这一过程中, 产业转移企业对本土企业配套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内在的微观作用机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配套能力:一个内在的机理系统

产业转移主要以资本流动为载体, 以在承接地投资办厂为主要方式, 并伴随着一揽子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 对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 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 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较为欠缺, 现有的文献结论也很零碎。概括总览现有的相关研究, 大体可以梳理归纳出以下几种作用机制:

一是“投资分摊机制”。即产业转移使承接地能够吸纳大量本地区所需要的外部资金, 从而分摊承接地在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中的投资。从理论上讲, 配套产业投资分摊的机理主要有三:产业转移企业的原配套企业的“跟随投资”, 这些配套企业或者是和当地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合资的配套企业, 或者是独立投资成立新的配套企业;产业转移企业吸引其他企业到承接地投资建厂为其配套, 同样, 这些配套企业或者是和当地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合资的配套企业, 或者是独立投资成立新的配套企业;产业转移企业可能出于配套的需要, 对本土配套企业进行增加投资, 提高其配套能力。

二是“技术转移机制”。即产业转移带来对承接地本土配套企业的技术转移, 从而提升本土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 提高其产业配套能力。这种技术转移即可以发生在产业转移企业和为其配套的本土企业之间, 也可发生在外来配套企业与本土配套企业之间, 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经营、并购、战略联盟、OEM等多种方式实现。

三是“产业关联机制”。即通过产业转移企业与本土配套企业之间的前向或后向联系, 产生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使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和技术能力获得提高。产业关联机制可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种。前向关联指产业转移企业作为本土配套企业的供应商, 通过提供现代化的、技术先进的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提高本土配套企业的生产能力。后向关联指本土配套企业作为产业转移企业的供应商, 能够得到产业转移企业的技术援助和较高的技术标准要求, 促进本土配套企业的技术升级。

四是“竞争推动机制”。即在产业转移过程中, 外来的配套企业与本土配套企业形成竞争关系, 本土配套企业面对竞争压力, 不得不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客观上有助于本土配套企业能力的提升。

五是“产业集聚机制”。即产业转移带来大量同类的、产业相关联的企业集聚, 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链得以延伸和完善, 产生集群效应, 本土配套企业可以受益于这一产业集聚, 承接地的产业配套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六是“模仿创新机制”。即产业转移企业从外部给承接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管理经验, 成为本土配套企业的示范, 本土配套企业通过模仿和不断学习, 从模仿到创新, 实现配套能力的提升。

七是“人员流动机制”。即产业转移企业的员工流向本土配套企业, 由于这些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掌握较先进的管理方法, 因此在流入本土配套企业之后, 会大大提高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

三、产业转移提升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实证分析 (以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例)

(一) 武汉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转移概况

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发展和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成为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有关数据显示, 2001-2007年武汉市累计新批利用外资项目共1479个, 其中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02个;合同外资额达194.44亿美元, 实际吸收外资为123亿美元。2001-2007年武汉市引进内资1033亿元, 其中投资规模在5000万以上的内资企业286个, 内资在500万以上的项目1656项;驻汉办事机构1301个, 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的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汉办384个;国内民营500强企业总部、地区总部、生产基地、销售总部、研发中心17个。武汉市2007年实施内资项目362项, 实际到位资金249.2亿

产业转移提升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机理研究

——以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例

■韩书成李晶

元, 同比增长23.7%。2007年投资武汉逾亿元的有15个省市, 其中有7个省市超过10亿元。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 武汉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有154家, 总投资达42.7亿美元, 合同外资为33.8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4.3%和7.2%。2009年, 武汉市实际利用外资29.35亿美元, 增长14.1%,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21.73亿美元, 增长12.1%。同时武汉市积极承接沿海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共实施内资项目352项, 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96.42亿元, 增长17.47%。截至2009年底已有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武汉投资落户, 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5434家。

(二) 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提升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机理

1、“投资分摊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与东部沿海工业发达的城市相比, 武汉市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本土产业配套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较弱的“先天不足”。通过产业转移的“投资分摊机制”, 武汉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金, 从而有利于解决本土产业配套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典型的案例如富士康集团投资武汉。在富士康投资武汉伊始, 各类产业链上的100多家上下游配套生产企业也随之落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美国德州、日本东芝等欧美日韩企业, 以及凌云光电、武钢、华工科技、东湖光盘等本地几十家企业与其建立了配套关系。而在富士康公司进入武汉后不久, 其又追加1亿美元的投资, 在光谷与本土企业一起建设LED产业配套项目。本土配套企业在R&D上的投资力度不强是武汉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产业转移的“投资分摊机制”可以使本土企业的研发成本得以分摊, 使本土配套企业获得更多的研发投入。

2、“技术转移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伴随着武汉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的产业转移, 技术转移的作用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对武汉市本土配套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武汉在引入中芯国际、富士康、神龙公司、东风本田等项目后, 由于这些企业大多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 因此通过贸易、投资、并购、技术转让等方式, 使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通过产业转移进入武汉的外来配套企业对本土企业也有能力提升作用。一项对武汉市27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 武汉外资研发成为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 对于武汉本土配套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正的效应。

3、“产业关联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武汉市吸引了为数不少的海外和沿海的大型制造企业, 这些企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 与本土配套企业发展起来紧密的产业联系。

4、“竞争推动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竞争推动机制”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武汉市的本地配套企业和外资配套企业以及从东部沿海转移来的内资企业之间。由于外资企业和沿海企业整体实力较强, 技术水平较高, 而武汉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偏弱, 所以, 面对外来企业的强大竞争优势, 武汉市的本土企业不断强化管理, 提高产品技术和工艺, 或者和外资企业合作, 实现与龙头企业进行较好的产业配套。

5、“产业集聚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武汉市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如中芯国际和富士康在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投资建厂, 对光电子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武汉东西湖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瞄准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向内地转移, 针对性地引进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知名企业和品牌, 有重点地吸引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和具有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实现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由从小到大向从大到强的跨越。该区重点依托已在园区内落户的日本森六、伟福、艾帕克以及东风实业、东风扬子江等大型汽配汽车生产企业, 充分发挥其凝聚力, 通过划定专门地块供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 形成了扎堆效应和产业集聚, 有效地提高了产业配套能力和强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特色。

6、“模仿创新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从模仿到创新是落后企业追赶先进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武汉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一大批本土配套企业从“模仿配套”水平发展为“创新配套”水平。如原为东风本田和神龙公司配套的的一批本土的零部件企业, 在为这些产业转移企业配套的过程中, 其配套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现在已经可以为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品牌轿车和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东风电动汽车公司提供配套, 大大提高了本土产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7、“人员流动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人员流动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在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的作用也比较明显。一方面, 许多在武汉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流动到本土企业中, 带去了较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 原来在武汉市外资企业工作的管理人员, 在掌握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后, 流动到本土企业中, 提高了本土配套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结论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投资与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有的研究比较多地关注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 很少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产业配套能力的微观作用机理。本研究从微观层面探讨了产业转移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实证研究也找到了有力的证据, 表明产业转移具有提升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作用。

产业转移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影响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 包括“投资分摊机制”、“技术转移机制”、“产业关联机制”、“竞争推动机制”、“产业集聚机制”、“模仿创新机制”和“人员流动机制”, 这些机制在武汉市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案例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这些机制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可以构成一个产业转移提升本土企业配套能力的微观作用机理系统。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 要大力进行产业配套能力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 无论是政府或者企业, 都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发挥本文所提出的一系列机制的作用, 从而实现产业转移与产业配套能力的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

*本文为武汉市2009年度社科基

摘要: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投资与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 构建了产业转移促进本土企业配套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理系统, 并以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 从微观层面上讲, 本土企业配套能力建设应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配套能力,本土企业

参考文献

[1]、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武汉改革开放30年鉴[M].武汉出版社, 2008.

[2]、武汉市统计局.武汉市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3]、武汉市商务局.2009年我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初步分析[EB/OL].http://www.whcc.com.cn/publish/whsww/zhxxfwpd/dybg/201006291635120045.html, 2010-0708.

[4]、韩书成.外资研发中的国际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能力[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8) .

日企“瘦身”制造外包转移加剧 篇2

近年来,日本一些家电企业纷纷将部分业务外包给其他国家,而近期这种情况正在加剧。

据报道称,目前松下公司在电视机业务方面的外包比例为10%,而其预期目标是在几年内提高到30%~40%。在其他业务方面,松下发布消息称,2012年将投7.2亿美元在苏州建立新锂电池工厂,并用3-4年时间将在华生产比例从目前的10-20%提升至50%左右。日本松下公司正在重新调整用于手机和电脑的锂电池的国内生产工厂,2012年度前将国内8个工厂削减一半,相关产品集中到4个工厂生产。未来,将停止此类产品的在日本国内的大规模投资,转而扩大在华生产规模。

日本另一家家电巨头索尼,早在2008年就将大量液晶电视订单交由中国台湾企业生产,并计划以台湾EMS厂为中心扩大释出液晶电视的外包订单。随后索尼又分别出售了其位于墨西哥和斯洛伐克的液晶电视企业。2011年度索尼液晶电视委外代工比重将由2010年的50%扩大到75%。

正在进行外包或转移业务的企业不仅仅是索尼和松下。今年10月份,日本三洋电机将洗衣机和电冰箱等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中国大型家电公司海尔。而早先,2010年5月三洋电机出售了物流子公司,同年7月,三洋电机又将旗下半导体业务全部转让给美国半导体制造商安森美的全资子公司,开始重点发展大型蓄电池产业。

谁让日企家电“焦头烂额”

深度传播机构家电分析师刘娟认为,日企瘦身加大制造业外包转移,与近年来的欧债危机、日元升值、韩国和台湾企业崛起等诸多因素有关。

目前,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市场消费不振,日本对欧洲电子贸易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日元对欧元升值,按照目前日元对欧元汇率,索尼、佳能、东芝、松下的2011财年营业利润将受损60亿、58亿、30亿和17亿日元。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日本企业也面临着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危险。

与此同时,韩国和台湾企业的崛起也为日本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进入本世纪以来,韩国三星、LG等企业以追赶日系企业为目标,依靠成本优势不断全球扩张,加上韩国政府对韩国企业的资金、政策支持,使得日系企业失去了不少阵地。对日本企业而言,更不利的是,台湾家电产业的兴起,尤其是台湾面板企业和中国大陆家电制造商联手,提供了价格低廉的电视机,使得日系企业很难招架。

今年“3·11日本特大地震”也给日本家电企业造成了重创。由于部分企业在震区设有工厂,地震更是震断了日本的产业链,加上震后日本经济停滞使得营销很难展开,刚刚从2008年金融危机喘过气来的日本家电企业可谓“焦头烂额”。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10月31日,在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2011财政年度上半年(4~9月)业绩说明会上,松下电器首次对外宣布:针对LCD整体事业,将会向非电视用途大幅转换。此前有传闻称,松下拟出售茂原工厂,而松下生产液晶电视面板的姬路工厂,也将计划在2012年春天将部分产能转为生产收益性较高的平板电脑用中小尺寸面板,预估该部分产能将占姬路工厂产能的一半。另一家日企巨头索尼也交出了一份亏损成绩单,不得不通过下调销售目标等举措,力争在2013财年实现电视业务盈利。

日企正在实行“去制造化”战略

如何应对家电业务严峻的情况,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认为,一是逐步放弃家电业务,转向更有竞争力的其他领域;二是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加大产品外包比例,即放弃生产制造甚至销售部分,从产品研发和品牌溢价方面获取利润。目前三洋电机出售冰洗业务给海尔集团,转而重点发展蓄电池产业是前一种方式;而对于电视机产业来说,松下、索尼等等等采取外包的形式则显然更为合适。

一种观点认为,日本正在实行“去制造化”战略。不过家电观察家罗清启认为,这些业务只是暂时剥离,经济好转以后还可能会再回来。他认为日本是电子制造业大国,在电子行业同样存在汽车行业的“丰田模式”,重视制造过程,目前受经济危机影响,制造环节盈利空间比较小,在承受能力比较脆弱时就要转移掉,等形势好转以后,有可能会再回来。

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企业实行外包业务,将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日系彩电制造外包中,订单向中国企业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包括与中国企业合作以及已成趋势的OEM代工。在2010年后TCL、康佳和创维等都扩大代工比例,TCL选择与东芝结盟,TCL生产基地以ODM方式委托加工东芝彩电。

我国近年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研究 篇3

产业转移作为国际和国内的经济趋势, 其迫切性已经得到政府和企业普遍认同。产业转移趋势愈发急剧。关于产业转移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对产业转移进行了分析, 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资源禀赋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 雁行模式等。世界作为一个联系与发展的整体,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共同构成了世界体系。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中心区、半边缘区、边缘区。提供技术、资本、管理经验、工业品、廉价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所以能够运转至今, 是因为中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处于中心区的发达国家将产业链中的某些中间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 可以是一个产业的核心部件仍在原地生产, 而将少部分零配件生产及最终装配环节转移出去, 或者将已发展成熟或衰退的产业整体外移出去, 因此中心区的发达国家往往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而处于边缘或半边缘区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则沦为低端的承接者, 产业转移由此在国际间开始蔓延。

产业区域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 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 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其类型按转移主体的性质和内在机理的不同, 分为市场扩展型和成本节约型两种类型。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通过采取建立产业基地来扩大市场销售份额;产品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是围绕成本节约目的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 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的结果, 是产业生命周期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进程中,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沿海地区开始承接来自国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制造”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但是我国所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仅仅停留在世界产业转移浪潮中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度化产业转移。基础薄弱, 在发展的初期很容易达到很高的增长速度, 但缺乏良好的可持续性, 不能代表经济发展的方向, 如拉丁美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经济飞速增长和长期的经济停滞, 由半边缘区被重新抛入边缘区。因此, 认清经济发展的方向, 防止“拉美化”现象的发生, 摆脱产业低度化的陷阱, 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明确, 每一个企业都处于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 将这些从事不同经济活动企业按价值的角度来界定, 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具有互动性、增值性和循环性的特点, 每个环节都由大量的同类企业构成, 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方面的交换关系, 是一个价值递增过程。另外, 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技术关联性强且在技术上具有很强的层次性。产业链各个环节由于其生产特点的不同所需要的要素禀赋条件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产业附加价值角度来看, 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

企业的危机主要集中在轻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价值低的产业, 集中发生最低端区域, 而新兴的机电、IT类行业相对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在新形势下的落后, 需要整个产业升级和转移。加强政府调控职能, 科学有效的引导加工制造贸易产业向周边区域或欠发达地区转移是加速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好途径。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 二者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交互进行, 交织存在的。

地区间产业转移可以向移入地区注入无形要素如资本、技术、知识等, 促进这些要素与欠发达地区的有形要素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的结合。另外, 产业转移还可以带来庞大的产业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 即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 从而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前向关联效应, 即移入产业的活动能通过削减下游产业的投入成本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 从而为新的工业活动的兴起创造基础, 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可能。

当前先进制造业正朝着精密化、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目前企业之间联系不足、创新能力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环保意识和手段差、知名品牌少、产业根植性不强等。需要合理利用资源;产业部门协调;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赵树森.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加工厂”—浅谈融入世界体系的中国及其发展策略[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 (6)

制造业转移 篇4

1. 国际格局变动, 结构调整契机。

从制造业产值方面衡量, 中国2010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据相关数据,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 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 相比之下, 美国去年制造业产值为1.952万亿美元, 占比为19.4%。因此, 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动来看, 随着我国广大东南部地区经济的腾飞, 以及我国整体物价水平的提高, 东部地区制造业已经缺少进一步发展动力和优势, 而我国广大西部地区西部将逐渐取代东南部地区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在未来15年~20年之中, 我国的西部地区、印度地区, 以及东南亚地区有可能会逐渐的转变为全世界制造业首要的能够维持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国际某知名物流及调查公司做的科研调查显示, 我国的制造商们已经开始逐渐将生产基地从成本越来越高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向广大西部地区转移, 目前西部较差的基础设施 (尤其是道路状况) , 成为了制约该区域长远发展的瓶颈。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建设新的道路和机场, 以将西部地区与东部连接起来, 但现在判断这些努力是否奏效还为时过早。”因此, 国际的经济格局在悄然发生变动, 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2.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中长期战略, 关天经济区是国家规划。

根据国家战略规划, 今后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要上一个大的台阶, 基础设施要加大投入、更加完善, 现代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形成, 这里将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上一个大台阶,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南部地区差距要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再上一个大台阶,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温家宝总理曾经强调“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调整转型、创新升级, 目标是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经过多年发展, 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 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 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 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

2006年~2010年, 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5%。2010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总体增长21%, 实现业务收入13万亿元, 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超过9千亿元, 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7.18%;实现出口1.4万亿元, 同比增长30%。

进一步从区位角度来看, 关中-天水经济区, 包含陕西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商洛6市1区和甘肃省天水市, 为我国西部大开发规划中所确立的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其发展规划于2009年6月经国务院正式发布, 战略定位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 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这一经济区堪称我国西部智力资源最密集、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仅关中地区就已拥有西安、宝鸡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以及一批省级开发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十多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关中地区与甘肃天水地区一起,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具体来看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 关中天水地区制造业种类一直比较全面, 基础较好。从西北的陕西到甘肃、宁夏、新疆, 制造业的条件是依次下降的, 而只有陕西关中一带, 是具备了比较完备的制造业基础。同时, 关中地区临近山西、华北与甘肃等资源丰富的各个地区, 资源和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

同时关中地区的科技教育基础好, 不缺乏人才与技术, 有利于发展先进制造业。本地区拥有众多重点大学, 也拥有一批具备相当水平的国家级研究院所, 足以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打造提供智力支持。

3. 宝鸡的机遇。

宝鸡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 区位优势明显, 地处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 是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 同时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节点, 在全国经济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作用。与此同时, 宝鸡还是西部工业重镇和装备制造业名城。而经过多年发展, 宝鸡已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能源化工、烟酒食品、新型建材等五大主导产业, 以及陕汽、石油钢管、宝鸡机床、秦川机床、宝钛、石油机械、宝二电、东岭集团、中铁宝桥、宝烟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尤其是宝鸡的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 整体实力在陕西仅次于西安, 而且其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大多处于领先地位。装备制造业是宝鸡的优势产业,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60多户, 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380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宝鸡作为关天规划的次核心城市, 我们按照率先发展的要求, 以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工具和电子电器为重点, 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存在问题

1. 企业创新不足。

一是科研经费投入少, 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都在3%以上, 高技术产业超过10%, 而宝鸡装备制造业的这一比重只有1.9%;二是多数企业缺少必要的研发机构, 宝鸡装备制造业每百家企业中只有8家拥有科技机构。从数据上的反映, 2009年, 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1.3亿元, 较2005年末增长30.8%, 年均增长6.9%, 增速明显低于其产值增速;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下降到13.5%, 其中有四个行业比重较2005年有所下降, 这反映出宝鸡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相对其扩张存在一定的滞后。

2. 高技能人才匮乏。

宝鸡装备制造企业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偏低, 技术队伍比较薄弱, 缺少专业技术的顶尖人才、领军人物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2009年装备制造企业中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6.1%, 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3. 企业外向度不高。

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宝鸡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很低, 2009年的资本组成中,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仅占2.2%, 较2005年下降了4.9个百分点。同时宝鸡装备制造业出口对产业增长的拉动与贡献作用也很小, 2009年宝鸡市规模工业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为5.2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3.6%, “十一五”期间对装备制造业的贡献只有2.0%。

三、建议对策

20世纪下半叶, 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有很大进展, 为我们打开了眼界;发达国家和先进市地在实践中有不少经验和教训, 值得借鉴和参考。这些, 都必须结合宝鸡市特色, 从当前实际出发, 顺应未来的趋势, 进行自己的思维, 寻觅自己的路径。总的方向应当着眼于从传统制造业逐步演进和发展现代制造业, 为最终实现制造业现代化, 从而带动提升宝鸡市整体经济质量, 为富民强市做出贡献。

1. 要牢固树立做大做强的战略观念。

在持续做大的基础上, 更要做好、做强。宝鸡市制造业已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与发达市地比, 还是“小弟弟”, 应当进一步扩大规模, 在整个经济中保持相当的贡献份额。然而长期来宝鸡市制造业存在着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矛盾, 一定要引以为戒, 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前提, 着重于提高竞争力, 才可望有永续的、快速的良好态势, 科学的发展观是今后发展制造业的指导思想。在做大做强中, 规模化与分工协作的不断发展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规模化与分工协作是现代制造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途经, 也是应对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因此对规模化发展问题应该引起宝鸡市企业的重视, 尽快改变宝鸡市企业规模偏小和与此相伴生的是企业分工协作不足, 同质企业在市场价格上恶性竞争而一损俱损的局面, 创造一个合理有序、共存共荣的分工协作的新局面。重视协作配套工程, 为制造业营造最低交易成本。一是要通过“缺项招商”的办法, 以配套产业、政策优惠和存量资产来吸引客户;二是要大力引导宝鸡市本土经济特别是个私民营企业参与到产业配套中来;三是要加紧构建宝鸡市制造业的发展成本, 推动宝鸡市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2. 要关注和研究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宝鸡市制造业的附加值较低, 这意味着创造同样的财富, 陕西省要比发达地区消耗更多的资源, 因此如果不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 宝鸡市制造业的发展后劲将无法保证。当前宝鸡市应关注的重点, 一是要节约资源和能源, 及早建立战略储备。二是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三是要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四是加强市场调查和研究, 细心研判制造业发展格局, 确立正确的制造业发展思路, 适时推出适销对路产品。这些方面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宝鸡市制造业的未来发展, 也关系到宝鸡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成效。

3. 调整和优化结构, 推进产业升级。

制造业的结构优化, 任务非常繁重。如在保持相当数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以发挥宝鸡市优势并有利于扩大就业外, 必须转向培育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 有的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 有利于相应提高其有机构成、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在保持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的同时, 必须培育和组建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成为整个制造业的脊梁。具体到各行业, 也要扬我之长, 用足比较优势, 并补我之短, 创造条件培育新兴制造业。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 创造新的增长点。

4. 要突破科技制约瓶颈。

科技进步是传统制造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通道。我们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进而实现其产业化, 在很大程度上, 必须以制造业为载体, 从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入手, 扩大高新技术的市场, 为其产业形成提供充分条件。宝鸡市的制造业产品附加值低, 主要原因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关键技术和主要零部件受制于人。总体上看, 宝鸡市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还没有脱离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低效循环, 技术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宝鸡市制造业发展的瓶颈。要建设成为制造业基地, 科技方面必须要有新突破。国外的经验也证明, 没有一个国家在科技方面受制于人而仅仅依靠劳动力便宜就能建成为制造业基地。从制造业的现状出发, 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研究开发资金的投入, 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尤其如此。

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从宝鸡市制造业的现状看, 改造传统产业首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升级装备, 由于装备制造业的产品主要是各行业的生产 (技术) 设备, 因此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上去了, 其产品技术性能的提高必然会影响和带动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

5. 大力发展宝鸡市装备制造业。

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 主要方法就是看其制造业发展的水准;而最能体现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 则莫过于装备制造业。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来看,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快慢, 对其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强弱至关重要。

生产周期理论表明, 无论是产品还是工艺都具有生命周期, 即产品和工艺都要经历一个周期性的发展阶段, 从新产品诞生, 经过生长、成熟阶段, 到达衰退或突变阶段。一般而言, 越是接近上游的基础产业, 它的寿命周期越长。装备工业是重化工业基础的基础, 在重化工业过程中不可或缺。从轻化工业向重化工业的演进过程中, 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 就是从战略高度上加快工业化进程。因此, 在“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总体方针下, 大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已成为宝鸡市超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6. 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目前, 在全市产业工人中, 技术工人不及三分之一, 其中初级工超过七成, 中级工约占两成五, 高级工仅有半成, 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约占三分之一的比率大相径庭。因此, 要充分认识我们存在着很大缺陷和危机。近年来, 许多地方常有招高级技工难的报道, 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加强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技术培训, 这是保证宝鸡市制造业不断升级和长盛不衰的根本之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为制造业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一是要切实改变宝鸡市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相脱节的状况, 使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二是要积极鼓励社会、民间力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三是要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控制,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为职业技术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着力提高制造业职工的综合素质,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打好基础。

7. 合理布局, 突出特色。

宝鸡市发展制造业要有合理布局, 调动各县市区的积极性, 在县市区之间发挥其优势, 形成一股合力。现在看来, 制造业包括不同行业, 区域之间的结构趋同是一道障碍, 必须因地制宜, 各有重点, 形成特色经济, 才能提高其效率和效益。尤其在各个县市区之间, 基础和条件不同, 更要本着互利互补的原则, 有所规划、有所转移, 力争协调和共同发展。

8. 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为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产业转移下武汉制造业优势的探讨 篇5

关键词:产业转移,钻石模型,产业集群,优势

一、武汉制造产业优势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是研究国家和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模型, 能够预测长远的发展潜力, 除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以及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外, 还涵盖了机遇和政府两大因素。结合武汉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钻石模型能够详尽具体地分析出武汉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所在。

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产业必备的竞争要素, 它直接参与到生产营销环节, 在这方面是否存在优势关系到成本高低, 并且直接反映在价格上, 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能源方面, 随着武汉“1+8”城市圈战略的实施, 以武汉为圆心, 以100公里为半径, 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围成一圈。作为城市圈的中心, 武汉获得了黄石、黄冈市的金属、煤炭等资源, 潜江天门的石油、天然气等充足的供应, 并且武汉水电力资源丰富, 为制造业提供了能源基础。在交通设施方面, 武汉历来就有“九省通衢”之称, 为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

除了以上两大因素, 人才作为创新的主体、战略的实施者, 重要性在生产要素中居首位, 而武汉在这方面占有极大的优势, 武汉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0多所高校。各类科研机构106所, 国家实验室1个,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3个。并且工资相对较低, 具备了充足的高级生产要素。

2. 需求状况

武汉是中下游地区的商贸金融中心, 居民众多, 对各类产品需求旺盛, 全市现拥有商业网点12万余个,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另外, 武汉制造业也需要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带动地区产业发展, 据统计, 至2007年9月, 全市工业招商引资项目达到70个, 投资总额7.32亿美元, 外方直接投资2.46亿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5.76亿美元, 国内外资本聚集武汉的趋势日趋明显。而且属于市产业链延伸配套的项目达到52个, 占外商投资项目的主体, 投资总体向大项目集中的态势明显。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武汉产业发展逐渐向园区集中, 形成了重点发展钢铁制造及深加工、石油化工、船舶机械、环保产业、电力工业、建材产业、纺织产业的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聚集区 (青山-阳逻-左岭) ;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类电子和家电产品的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蔡甸-汉南) ;重点发展以光电子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洪山-江夏) ;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食品工业聚集区 (东西湖-汉阳黄金口) 和重点在中心城区发展都市型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都市工业聚集区五大特色集群, 并且依靠各产区不同的区位、资源、技术优势拓展空间, 产业集聚化程度加强。其中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以钢铁和石化产业为主的青山区域, 以汽车产业为主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及以光电子产业为主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各区内武汉一直致力于促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 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 衍生出一大批关联企业。

4. 企业的策略, 结构和竞争

武汉的企业发展立足于各区域优势,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实现结构调整优化, 大中小企业从产业集群的特色出发, 相互模仿又彼此超越, 分工日趋明确。

武汉企业的结构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逐渐优化, 将优势集中于区域内的核心企业剥离出来的各个环节, 合作生产, 降低了中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 区域中的适当竞争提高了企业效率, 生存压力逐渐演变成为发展的原动力, 因此, 在武汉各产业集群区, 企业良好的发展潜力可以被充分挖掘。

5. 机遇

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 在中部地区, 武汉区位交通、科技实力、商贸辐射力、工业基础等综合实力较强,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使之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产业转移对武汉制造业来说也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产业转移弥补了武汉紧缺的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 而武汉基本上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体系, 优势类别明显, 集中在汽车及机械制造、钢铁、光电子产业, 并拥有“武汉硅钢片”、“长飞通信光缆”等中国名牌产品。

另外, 武汉现在更面临着打造“武汉城市圈”的难得机遇, 充分抓住这一契机, 今后的大武汉, 将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市场概念, 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大都会。

6. 政府

武汉政府一直致力于为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环境, 精心组织汉港经贸洽谈会、光博会、华创会等重大活动, 将承接的企业规划引导进合理的园区, 带动产业区域发展。据数据统计, 2007年总投资在10亿以上的项目占重点建设项目总数的28%,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的36.4%, 上半年以城市交通项目、新区建设、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光谷建设等为主的公共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3.72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2.3%1。政府提供财税支持、金融扶持、优化政务服务, 加大力度在中心城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都市工业园区。

从钻石模型来看, 集六大因素的优势于一身的武汉是中部最具潜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地区, 五大区域的产业集群使要素间作用相互增强, 使武汉保持着活力迎接产业转移。

二、现实存在的制约武汉制造产业优势发挥的因素剖析

1. 人才方面

武汉虽然拥有许多人才, 但是利用效率低,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 导致部分高校人才在武汉无法得到发展空间而向人才短缺的东部地区转移, 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 留用量少的局面。不良的用人机制导致优势产业对优秀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

2. 配套产业方面

在武汉的产业聚集区中有强劲领导力的龙头企业少, 工业园区分布较为零散, 不能有效细化分工, 未形成相互配套的规模经济, 缺少支持龙头企业的中小企业集群, 大批企业产品扎堆, 出现恶性竞争, 交易费用过高, 并且产业之间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产业链, 呈现出规模小, 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的现象。许多关键的部件和配件还要从外引进, 导致货源不稳定, 如在电子行业, 70%以上的核心部件一直通过进口提供。

3. 技术方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 先进技术是维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但武汉市的优势产业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产业技术层次低, 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多是依靠外来技术局限于加工贸易, 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也有待加强。

4. 物流方面

虽然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但物流业却发展得不尽人意。受传统“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影响, 武汉市许多企业包揽了从仓储到运输的各个环节, 加大了成本, 更难集中有限的资源开发核心竞争力。武汉要承接好产业转移, 减少物流运输成本和资金占用是必要的, 营造物流服务新优势是提高武汉优势产业竞争力的一大关键。

5. 政府存在着“越位”和“缺位”问题

武汉在以前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时间长, 市场开放程度低,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强, 职能转换慢, 融资机制不完善, 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在招商引资方面, 行政程序复杂, 效率不高, 缺乏政府政策的大力引导, 除此之外, 政府的规划、服务、创新能力都有待加强。

三、关于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

1. 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和用人模式

具体措施为:第一, 要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吸引更多的优良人才留在本地, 培养和引进起桥梁作用的高层人才的中介服务机构;第二, 要把握好产业转移到武汉的人才需求, 产业转移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发展空间, 还可借助企业内的先进生产技术外溢, 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

2. 优化产业链, 突出产业重点

产业承接的重点在于选择一批规模效益好, 产生优势互补, 技术先进的企业。这些企业以其蕴含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赋予本地企业借鉴意义, 因此主动承接关联企业能有效解决当前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立足于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 电子信息, 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现有的产业链, 强化价值链上的各环节, 向上下游延伸。着重发展钢材深加工和再加工, 延伸钢材制造产业链;壮大汽车产业, 以促进零部件发展, 重点发展底盘、车身、电器件三大总成, 形成武汉市汽车产业链;重点发展传输设备、交换设备和终端设备及光纤、光缆等产品, 大力发展印刷电路板、光电器件、通信电源等专业配套件和包装材料、小五金、塑料配件等产品, 形成光通信产业链;围绕武汉石油化工厂的发展和产品的延伸, 大力开展产品深加工, 形成石油化工产品产业链。对新进企业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 以利益为纽带, 加强合作竞争意识, 做强产业链。

在武汉的优势产业中也要突出重点, 以技术引进和创新并重, 增强产业升级的主动性, 针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制造能力不足的现状, 结合武汉的科教实力, 以信息产业为首的高新技术为先导, 大力发展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扩大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群, 顺应时代发展承接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转移, 将周围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各研究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及优势研发力量整合起来, 发掘提升创新能力的突破口, 为光电子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开发力量支持, 以东湖高新科技园为核心, 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为支柱, 生物、环保产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成长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武汉本地品牌企业。

3. 武汉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

产业转移为发展现代物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武汉应以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突破点, 具体思路为加快建设阳逻港、舵落口、常福、郑店和航空五大物流园区及沌口、白沙洲、关山等七大物流中心, 基于武汉港货物通关、商检、仓储便利的优势, 用武汉港、汉阳港与长江和汉江段各港口形成连接, 完善港口物流体系;依托武昌和汉阳火车站, 合理规划铁路货运、场站布局, 建成货运快捷的铁路体系;以武汉天河国际航空为中心, 大力发展航空服务、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 形成中部货运快捷、效率高、辐射广的综合性航空物流体系。建立及时、高效、规范并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渗透到运输、采购、仓储、包装、配送各部分的物流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 形成立足武汉、面向中部地区, 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系统。还要引进和培育能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加快对物流人才的培养, 提高物流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

政府要转变职能, 摆脱传统管理者的角色, 升级为经济发展的服务者。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 应以武汉为主体, 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 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8+1”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武汉城市圈的规划是响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 武汉制造业区域发展就要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 并且政府在未来规划“两型社会”改革中, 应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国际金融服务业、物流产业等无污染的产业。

四、小结

随着国内外产业转移浪潮的愈演愈烈, 武汉市要积极吸纳有利于武汉产业发展和优势发挥的企业。武汉要立足于四大支柱六大优势产业, 重点发展五大产业聚集区, 延伸产业链, 形成企业群。以高新技术为导向, 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消除影响优势发挥的因素, 抓住中部崛起这一历史机遇, 加快建设“1+8”城市圈, 优化产业结构, 拓展市场空间, 培养更多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使武汉成为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的先导性地区及中部的战略支点, 从而带动武汉制造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杨孝伟:对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合理化问题的探究.经济纵横, 2006年第3期

[2]陈亚辉何科方:基于钻石模型的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当代经济, 2006年第6期 (下)

[3]王溶花陈玮玲: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与应对思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3期

制造业转移 篇6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 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在持续, 重心则是向东半球转移。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值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 跨国公司的对外转移加剧了这一进程。据美商务部07年统计, 约有2500家美国公司将生产转移海外, 而东半球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相对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 成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最大承接地。

从我国产业布局的地理区域分布来看, 由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水平的巨大差异, 在迎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内容上各有侧重, 国内制造业阶梯式转移特征明显。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传统制造业集中地带, 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汽车产业集群, 沪-浙、广州、长春、京津都是属于东部发达地区, 本应该是吸引国际汽车制造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但是更深入地探询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趋势, 我们不难看出东部从长期发展看已逐渐丧失汽车制造业发展优势。

总之, 作为中部最具潜力的发展城市武汉, 无论从内在的区位优势, 还是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必然具备承接国际国内汽车产业转移的优势, 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中心。

2分析武汉承接制造产业的转移的比较优势

2.1武汉的整体工业基础雄厚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发展至今, 武汉形成了电子信息, 汽车及机械制造, 钢铁, 石油化工四大支柱产业 (见表1) , 产业布局特色鲜明, 分工明确, 以开发区, 工业园区式发展产业集群模式。

数据来源:武汉市统计局

从开发区、城区和远城区发展规划看, 全市的各区之间产业分工合理, 武汉开发区是以汽车产业集群为核心, 邻近的蔡甸区、汉南区、汉阳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东湖开发区与邻近的洪山区, 江夏区重点发展以半导体、消费类电子, 光通信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青山区和新洲区正形成冶炼和钢材深加工的分工格局。因此武汉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十分完备, 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比较完整, 特别是产业链上的钢铁业和光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是武汉汽车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创新发展动力。

2.2武汉汽车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完备

武汉是继上海、广州以后, 汽车制造综合实力最大的中部城市。整车生产企业显现龙头地位,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在产业链的发展中始终发挥龙头作用。通过引进、合资、资产重组, 已有东风本田汽车 (武汉) 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等4个整车生产企业集中落户在武汉经济开发区, 发挥出企业群的聚集效应, 成为全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较完善, 能有力配合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2.3能源充足是发展制造业的有利条件

武汉市煤炭、电力、石油、液化气等能源供应充足, 价格合理, 完全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城市煤气已形成三镇各成系统、以管道气为主的基本布局和多种气源并存, 多种供气方式并举的市场格局。

目前, 制造业向内陆转移扩散的原因, 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活动分布过密, 珠三角, 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 油荒, 电荒, 地荒等问题预示着在资源方面, 武汉在吸引制造业转移方面有着更为有利的势头。

2.4科技和人力资源为武汉汽车制造业的提升发展提供动力

武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 是我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 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是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教育中心, 拥有发达的 教育体系。以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等为首的各大院校, 顺应汽车业在国内的发展需要, 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汽车制造、机械类专业。

2.5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

数据来源:武汉市统计局

从表2可以看出, 物流、金融、 信息通讯等服务业的发展对武汉迅速成长的制造业提供了支持, 一般来看, 制造业越发展则对服务业的依赖越大, 基于武汉市良好的第三产业势头, 汽车制造业能够与服务业相互依托, 互相促进, 形成三产业部门合理的比例结构, 更利于城市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具体分析

3.1优越的地理优势

开发区位于武汉市区西南, 东经114度9分, 北纬30度29分, 濒临长江, 地处市区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规划面积192.7平方公里, 发展腹地广阔, 区位优势明显。

3.2开发区内公共设施完备, 能源充足

开发区内水电热系统供应能力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业生产需要。日供水40万吨, 拥有1座220千伏36万千伏安的枢纽变电站和5座110千伏变电, 第一期规模为18万千瓦的调峰电厂已并网发电;供气方面, 区内建有日产14万立方米的煤气厂, “川气东送”天然气已送达开发区, 年供气能力3亿立方米;供热中心一期规模为150吨/小时, 可提供生产和生活用蒸汽和热水;雨水和污水实行分流排放, 雨水就近入湖:污水经专用管道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3.3区内生活环境舒适

居住风格各异的三角湖度假村、东方花园、金色港湾、东风阳光城等小区, 为外商和各类人才提供了 沁心怡人、幽雅恬静的居所。以湘隆广场为主体的区域商业中心, 完善体育医疗设施, 完备的公司及个人金融产品, 配以家乐福、中百仓储等大型商业设施提供全方位生活消费配套。

3.4关于道路通讯方面

位于中国中部的武汉, 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的立体型、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为骨干, 区内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铁路方面, 建有连接京广和京九铁路线的开发区专用铁路线及货站;物流运输方面, 拥有一座年吞吐量为13.9万辆汽车的滚装码头正在建设中。距开发区6.5公里处有年吞吐能力为1000万吨的武汉杨泗港集装箱码头。

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长城宽带、网通、中电等公司在开发区建有光纤宽带网络, 为区内企业、居民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3.5在投资政策方面

开发区制定了良好的税收政策, 创造了浓厚的投资氛围, 企业所得税, 预提所得税, 再投资退税, 采购国产设备退税,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海关税收等项目都是专为引进国外投资制定的优惠税收项目。倡导外商重点投资武汉市的优势产业, 重点产业, 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土地出让费用从高新技术项目, 先进技术性和出口型企业, 到一般型项目逐次升高。

4对武汉汽车产业的思考

武汉汽车产业发展声势迅猛, 产业规模效应和集中化程度在不断提升, 但是武汉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分析上海, 和广州成功的汽车产业特色, 武汉值得思考的地方有几点:

首先, 产业配备和产业链, 上海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之一, 就是坚持实行整车和零部件同期规划、同比投入、同步发展。大力发展汽车相关的零部件配套业的协调发展。在建设武汉开发区的汽车产业时, 不能只以片面的追求汽车整车规模, 汽车产量, 只有具备齐全产业配备和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形成大且强的产业集群。

其次, 相对于上海引进美德品牌, 广州重点发展日系汽车而言, 武汉的汽车制造就是百花齐放, 法国, 日本, 美国的投资设厂, 外加国内的汽车企业各自为营, 虽然在地域上的集中, 但是产业发展间没有做到紧密的联系,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不过这也表明各国发达的汽车集团在竞争中国市场时开始意识到武汉的巨大潜力。

再次, 要积极推进武汉汽车业信息化发展道路, 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将研发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有效的应用, 实现汽车研发、设计、制造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 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 从而全面提升武汉汽车行业竞争力。

最后, 虽然武汉一直在强调打造车都的形象, 但是武汉的汽车业如何具体发展, 是适合走特色集约发展或者全面化, 似乎暂时定位很模糊。我认为根据武汉整体产业水平的良好发展来看, 武汉更应当向上海学习, 全面发展, 形成齐全的企业配备和完整的产业链, 发展高度集中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 引进国际知名汽车公司, 通过投资并购或重组等形式, 学习国外的企业经验, 并以神龙, 东风等国内企业为依托, 大力自主创新, 发展国产汽车业。

摘要:通过分析武汉的经济发展因素和产业优势等内容, 提出了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相结合, 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从而振兴武汉制造业。

制造业转移 篇7

一、运用推拉模型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依据唐纳德·博格等人提出的人口“推拉”理论, 产业区域转移也存在推力和拉力两种作用力。同时, 推力与拉力又可分解为四种力:发达地区产业的推力由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等因素构成的;欠发达地区的拉力是由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等因素构成的;发达地区对产业区域转移的阻力是由产业集群的“粘性力”、政策支持、制度创新等因素构成的;欠发达地区的斥力是由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落后、观念更新慢、要素市场不太健全等因素构成的。

1. 产业转出区的推动因素。

第一, 产业结构升级。目前, 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 “大而全”的企业结构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固守一些已成熟的技术也制约了其技术创新的动力, 适时地将已成熟的技术及与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产业或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抚顺, 使沈阳装备制造业获得更新技术的时间和空间,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第二, 政府产业发展政策。沈阳市政府的总体目标是集中力量将沈阳打造成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在资金流向及规划上主要是吸引外商投资、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及消化吸收上, 塑造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对高污染高能耗等四高企业则限制其生产经营。因此, 沈阳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为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中的初级加工环节、中小型加工配套企业, 尤其是四高企业的产业转移创造了契机。

2. 产业转入区的拉动因素。

第一, 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欠发达地区是否拥有廉价的生产要素是决定发达地区能否向该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抚顺是欠发达地区, 拥有比沈阳更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生产要素, 大大降低了产业转移的成本。第二, 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基础。即, 考察欠发达地区承接某项产业转移的基础, 包括相应的企业规模、数量、产量、产值, 相关的从业人员, 研发机构, 配套的工业园区建设等。抚顺是重工业城市, 拥有一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 装备制造业下属各小类规模以上总产值较高。同时, 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众多, 并建有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第三, 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产业区域转移实际上就是企业寻找一个有利其发展的再投资过程。政府往往通过完善服务意识, 制定水电、土地价格优惠政策、融资政策等, 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实现。抚顺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园区, 区内的工业用电、用水价格远远低于沈阳价格。同时, 为了吸引厂商投资, 开发区政府制定了《抚顺经济开发区鼓励企业投资和发展的若干规定》, 所以说, 抚顺优越的投资环境也形成了对产业转移有利的拉动力量。

3. 产业转出区的阻碍因素。

第一, 产业集群对产业产生区域“粘性”。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为集群提供了一种“胶”, 使众多企业粘结在一起。目前, 沈阳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 企业之间也没有形成频繁的合作和互动。而且, 就地理位置而言, 在将来的发展规划中, 抚顺可成为沈阳装备制造业加工配套基地, 也完全可以和沈阳构成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因此, 集群对产业转出区沈阳有一定粘性, 但是阻碍力量并不强。第二, 发达地区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即一些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人均GDP等数字的增长。然而, 通过产业转移, 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分工合作效率, 增强沈抚整体的区域竞争力, 即从长远来看, 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利大于弊。同时, 在沈抚“同城化”背景下, 沈阳市政府如能协助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向抚顺转移, 加强两市的交流与合作, 那么这也是沈阳市政府政绩的一个考核方面。因此, 从转出区沈阳市政府方面考虑, 阻碍力量弱。

4. 产业转入区的排斥因素。

第一, 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发达地区在产业转出时通常要考虑产业承接地能否为发达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条件。在这方面, 抚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抚顺与沈阳相距仅45公里, 犹如同一个城市, 并且交通便利, 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间快速干道连接着沈抚两个城市, 半小时交通圈的建立将更加降低两市之间的运输成本。第二, 欠发达地区的观念更新慢。抚顺市政府已经表现出积极的与沈阳合作发展的态度, 在观念上认识到承接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对抚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吸引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 做好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所以说, 抚顺市政府观念更新快, 在这一点上基本不存在排斥力。第三, 欠发达地区要素市场不健全。欠发达地区要素市场不健全主要表现为:要素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信用体系还很不健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目前, 沈阳与抚顺在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上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并签订了相应的合作意向书。因此, 在市场要素方面, 虽然对产业转移有一定的排斥因素, 但并不强劲, 相信在以后的工作进展中, 这方面因素会得到改善。为了分析产业转移问题的方便, 我们利用二维构面图作进一步说明。从图1可见, 当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强、斥力弱, 发达地区的推力强、阻力弱时, 产业 (企业) 会发生转移, 体现在图中的Ⅲ区域;当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弱、斥力强, 发达地区的推力弱、阻力强时, 产业 (企业) 不会发生转移, 体现在图中的Ⅰ区域;当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强、斥力弱, 发达地区的推力弱、阻力强, 或者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弱、斥力强, 发达地区的推力强、阻力弱时, 产业 (企业) 处于观望态度, 体现在图中的Ⅱ和Ⅳ区域, 最终取决于它们的净推力与净拉力之和是否大于零。综合以上分析, 沈阳具有转移产业很强的推力、弱阻力, 抚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强拉力、弱斥力, 进而体现在矩阵图中Ⅲ区域, 即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会向抚顺转移。

摘要: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国或地区将国内或区内的优势产业通过跨区域投资等方式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 从而使产业表现为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本文运用推拉模型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其中, 产业转出区沈阳的推动因素、阻碍因素, 产业转入区抚顺的拉动因素、排斥因素构成了推拉模型的四种作用力, 而每个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

关键词:产业转移,装备制造业,影响因素,沈阳,抚顺

参考文献

[1]张弢, 李松志.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1) .

[2]何禹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3]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4]展宝卫, 等.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概论[M].济南:泰山出版社, 2006.

[5]沈阳、抚顺、铁岭实现同城化目标与对策研究课题组.沈阳、抚顺、铁岭实现“同城化”的目标与对策[Z].2007.

[6]中共沈阳市委党校课题组.关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发展态势的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 2006, (2) .

制造业转移 篇8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整合中更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发展中国家争夺国际资本的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日益加深,跨越国家的制造业分工日益深化,国际制造业转移产生了新的趋势。

1.1 制造业价值链的空间可分性与全球整合性日益突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分工进程加快,形成了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制造业的空间组织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制造业产品价值链中的一些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或价值链环节不仅可以分布在一国内部,而且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分布的空间特征,价值链的空间可分性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厂商越来越注重于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有效的生产制造商作为其相关价值链服务的供应商,从而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全球化整合。这就使跨国公司能够将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分解,并根据不同生产阶段对生产要素和技术的不同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率的区位配置,形成一个国际分工协作网络并快速扩张,使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范围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2 制造业转移的方式不断创新,项目外包逐渐成为主流

从产品价值链看,制造业转移的方式不断创新。目前跨国公司已开始将非核心的生产制造、采购营销、物流配送、研发设计等活动,以项目外包方式分包给成本更低和具有专业能力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专业公司;此外,跨国公司还采取业务离岸化的方式将部分服务业务,如计算机软件编程和电话咨询转接等,转移到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同时跨国公司加强与提供配套生产服务企业的战略合作,带动这些企业随同转移。同以往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自己的生产服务企业相比,这些新兴的国际产业转移方式不仅有利于跨国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培育发展自己的配套企业和产业。这种有助于实现双赢的结果,也是项目外包日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流方式的重要动因。

1.3 制造业转移的层次不断高级化,服务业成为新的重点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制造业向服务业、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的趋势。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入使服务于制造业的服务业也分化出来,服务业转移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的新趋势。全球服务业外包市场规模已从2001年的1500亿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3000亿美元,服务于制造业的跨国公司服务业务向我国的转移也明显加快,到2005年底,外商在北京设立的外资独立法人研究机构已经达到239家;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也达到103家。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

1.4 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明显,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增多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不再遵循传统的产业转移阶段进行投资,而是发挥其社会化协作程度高和横向联系广的优势,主动引导和带动相关行业的投资,鼓励为其配套的生产服务企业和供应商一同到东道国投资,从而将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并使生产出的产品能够适应全球市场的不同需要,跨国公司除了转移传统的制造业外,还将研发、设计、中试、营销甚至公司总部等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向其他地区转移。这种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并带动关联产业协同转移的新趋势,是跨国公司加快建立全球生产营销网络和实现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不仅有利于跨国公司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球竞争力,而且也使得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规模和范围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2 新趋势下的江苏制造业发展的问题

2.1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影响适应制造业转移层次高级化的能力

近年来,江苏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虽逐年增加,但投入强度仍然不够,2002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74%,2005年约为1.25%,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以上,电信、医药等行业甚至达到20%。1994年,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将R&D强度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基本标准,1%以下为低技术,1%到3%为中技术,3%以上为高技术,10%以上为严格意义的高技术。从现状来看,江苏高技术产业平均水平只达到中技术的标准。技术开发与创新经费投入低,大大制约了技术、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也造成江苏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发达国家,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依赖进口十分严重。

2.2 装备制造业水平较低,影响适应制造业分工细化的能力

作为制造业的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分析,江苏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41.74%,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1996年为例:美国为41.9%、日本为43.63%、德国为46.4%、韩国为45.3%。虽然从比重上看江苏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近,但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在江苏装备制造业中占重要地位的有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元件制造、汽车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等,前10位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为23.06%,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56.76%,而且很多行业并不具备核心技术,只是简单的组装,如电子计算机、汽车等。这充分暴露出江苏装备制造业的结构单一、种类不全、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状况。

2.3 规模优势不突出,影响适应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能力

江苏制造业总量规模很大,企业单位数、总资产和增加值总量均居全国第二,但上规模的企业不多,中小企业比重很高,小企业占绝大部分达89.9% (1998年为86.6%) 。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江苏最大的制造业企业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营业收入为328.58亿元,只相当于同年世界500强最后一位的美国马斯柯公司全年营业额的31.94%,江苏制造企业中超百亿元的“航空母舰”式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企业规模明显偏小,整体实力较弱,规模优势不突出,势必影响适应国际制造业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能力。

2.4 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不高,影响适应产业协同转移的能力

江苏产品结构不合理,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底端,出口的多是单价、附加值低的产品,如2005年纺织、衣物和金属制品的出口量就占了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1214.05亿美元的18.94%,而诸如特种工业专用机械、电力机械器具及电器零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则有巨大逆差,说明江苏自身发展所需要的高档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江苏国际达标优质产品比重小,不少高技术产品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江苏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也较低,2005年江苏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2176元/人年(规模以上企业),折合13694美元/人年,约为美、日、德10年前的1/6,自主知识产权和自行开发的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改造传统产业的作用不够明显。

2.5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影响适应向服务业转移的能力

目前江苏生产性服务发展迅速,面向生产以及与产业延伸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如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服务业等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与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的地位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相对滞后,总量不足,比重偏低,传统型生产服务业依旧占主导地位,而新兴的智力型、科技型生产服务业较薄弱。如2005年江苏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总服务业的比重为41%,而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为24.8%,明显偏低。迅速发展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旺盛需求,生产性服务业的薄弱必然限制江苏制造业的发展和国际制造业的转移。

3 面向制造业转移新趋势的江苏对策思考

3.1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产品与技术升级

积极推进重点企业集团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着力提升重点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能力,加快以“一站两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根据市场竞争特点,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探索企业技术中心新的构建方式,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积极探索整合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新机制,推动企业规模扩张,获得研发投资实力;整合省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上市公司、重点企业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产学研技术创新资源的新途径,构建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纺织、机械等优势传统产业领域,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与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为依托的共性与关键技术创新平台。

3.2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直接决定着江苏地区参与产业分工的程度与水平,也是推动江苏工业发展和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十一五”期间,应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江苏目前制定的装备制造业“143工程”,即围绕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提高制造和成套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3大目标,重点发展汽车、造船、数控机床等14个装备制造业。力争到2010年,实现江苏14个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万亿元级,汽车工业增加值和造船工业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000亿元和1000万载重吨,金属加工机床、工程机械、输变电成套设备三个行业的增加值达到100亿元,精心打造工业自动化设备、农业机械、电力能源装备等10个装备产业链,重点发展徐州工程机械等10个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培育王牌电力变压器等10个知名品牌,创建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3 立足于规模化,提高产业集中度

整合区域竞争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一是加强开发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使各类园区成为江苏制造业的产业发展密集区、科技转化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器”,真正成为能够引领行业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江苏三大产业带(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发展的基地;二是培育大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资源、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具有优势的企业集中,提高制造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跨所有制的企业联合、兼并与重组,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在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同时,推动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3.4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江苏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大力发展制造业,推进工业化仍然是江苏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但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与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能有效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合理规划,有选择地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围绕建设现代物流业为主,构筑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及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二是发展科学研究、信息技术、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产业;三是,继续发展服务业中比重较大的行业,主要包括商贸流通业、金融保险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江苏苏南地区,要围绕提高服务业层次,健全服务业功能来发展服务业,成为江苏地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前沿。

3.5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形成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人才支撑

要进一步吸引人才,鼓励包括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各类人才投资创业;加快企业经营者职业化进程,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在江苏省急需紧缺的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中,鼓励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的特殊人才;启动人才柔性管理机制,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

参考文献

[1]沈立人.江苏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对策思路[J].现代经济探讨, 2004 (5) , 8-10。

[2]韩庆华.论江苏制造业竞争力与构建绿色制造体系[J].现代管理科学, 2005 (9) 3-6。

[3]刘宗让.江苏、上海、浙江制造业行业优势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5 (27) , 291-292。

[4]张玉春.江苏制造业主导产业战略选择及发展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 57-61。

上一篇:计量信息的智能化管理下一篇:股东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