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4-10-02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精选4篇)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1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级经济发展区域。《意见》中提出将海西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是中央对海西的一大战略定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目标就是立足福建省省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加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一个先进制造业基地来实现[1]。研究海西主体——福建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加快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以及实现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附加值产业为支撑、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高度现代化、国际化的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2]。产业集群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并被广泛引用的是迈克尔·波特的定义。波特(W.E.Porter)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在地理位置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结[3]。张骁从经济学视角,以产业集群的支持体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四大支持体系[3]。任秋芳主要分析了云南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该基地建设的三大支持体系[4]。罗士喜 [5]和朱红倩 [6]、朱海就 [7]分别从产业集群和知识创新角度研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构建。赵红专 [8]、魏世红 [9]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竞争力、支持体系构建和发展策略。宁芋等 [10]、朱明礼 [11]、刘春香 [12]、赵玮 [13]、牛似虎 [14]分别从资源共享环境结构与技术研究、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支持、政府作用、企业合作竞争关系、物流支持体系等角度研究产业集群。林文声[1]、蔡秀玲[15]分别从整个海西区、福建省和泉州市三个角度研究了建设海峡西岸制造业基地的问题。目前我国对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要。本文以“海西”主体——福建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五大支持体系,以期形成价值更大的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1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的现状与战略意义

1.1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海西战略中的意义

打造“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是加强两岸合作,积极承接台湾制造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缩小与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将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符合海西区区情及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制造业发达,扛起中国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有“世界工厂”之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具备制造业发展所需的港口、区位、资源和产业等优势与潜力,为加快建设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意见》的《实施意见》,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聚集、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日渐成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也有力推进和加速了福建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大大提升福建省乃至海西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在海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表1、表2所示);(2)主导产业已经形成。通过承接港澳台制造业转移和跨国资本、引导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转移以及内地重化制造业的转移,作为海峡西岸制造业主体的三大产业,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9年,信息产业5年平均增速超过20%,销售收入在2010年达3 100亿元;被称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产值7年增长了5.5倍,2010年达2 592亿元;石油化工产业由弱变强,2010年产值超800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18]。(3)海洋经济成为重要支柱。近年来,国内外投资者看好福建港口资源优势,纷纷在福建省沿海投资建设石化、钢铁、汽车等重化工业项目,一大批关联企业不断向沿海临港工业园区集聚,初步形成了投资规模大、关联度强、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集聚明显的临港重化工业雏型。

注: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5—2010》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注: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10)的相关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1.2 基于产业集群的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意义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集群的竞争密切相关。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企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集群创新、生产率等方面,这是其他区域和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和模仿的,而作为产业集群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这种产业地理集中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先进制造业基地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从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提高基地的竞争力。同时,产业集群可以发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无论是上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部经济”模式、浙江的“小狗经济”模式还是广东的“集群制造”模式,三地区制造业的发展都不约而同地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产业在空间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上都十分明显,因此,海西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应关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生成和发展。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建立起产业支撑体系,其中,工业又担负着挑大梁的责任。相信,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必将给海西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最强有力的推动。现阶段,以专业化的工业园区为载体,福建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行业群体性规模迅速壮大,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至2009年,福建省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其中,2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均超百亿元,7个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福建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数居全国第5位[6]。

2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构成及其发展现状

2.1 市场服务体系促进闽台及区域合作

良好的市场服务支持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引导,连接群内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专门为群内企业服务的网络,包括能够提供市场效率的专业化中介服务组织、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服务渠道和能够提高集聚效应的物流服务体系。现阶段,福建省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闽台及中西部区域合作。一是专业化中介服务不断扩大,如科技中介服务,福建省现已初步形成由创业、咨询、市场三种类型组成的多元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全省有技术咨询类中介机构800多个,生产力促进中心8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5个。二是积极推介海西港口,打造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福建省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及“海西”半日辐射圈的成型[17],为企业产品、原材料的运送以及人员的交流,为福建省乃至整个海西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提供了便利条件,周边地区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地区通过福建这一通道,加强省际边贸联系,拓展对台对外经贸合作,形成沿海港口与内陆腹地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金融服务渠道不断完善。以闽台合作为例,福建省通过加大信贷支持拓展融资渠道,推进台资企业融资工作。截止2008年底,福建累计引进9 718家台资企业,按历史可比口径,吸收合同台资20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42亿美元,分别占福建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5.2%和16.9%。另外,在民营经济方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闽籍企业家、经销商有着信息灵敏、投资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势,许多民营企业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在进行新一轮的投资创业过程中将潜在的民间资本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投资优势,为福建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18]。

2.2 技术开发体系推进基地集群创新

有效的技术开发体系是集群创新的保证。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正由主要依靠投资推动转向投资和技术共同推动,尤其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逐渐增强,可以说,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近几年来,福建省依靠不断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整个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从注重单项技术创新向集成创新转变。从2006年开始,福建陆续启动25个省级重大科研专项,已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近年来,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8家,涌现出厦华电子、星网锐捷、新大陆、厦门钨业、漳州万利达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竞争力较强的高科技龙头企业,还建成了一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化开发为目标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和行业技术研发基地[17]。据最新统计,福建综合科技水平居全国第九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五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第六位,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居第十三位和第十一位(具体见表3);全省2/3的市(县、区)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其中一半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县、区);全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2个,孵化基地面积22万多平方米;有技术咨询类中介机构800多个,各类技术贸易机构1 300多家;建立了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专利代理、风险评估、投资融资等多项服务。

注:1)“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福建统计年鉴2010无该类数据);2)#表示其中项

2.3 区域创新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所谓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系统。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其包含的主体要素主要由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五类(如图1),只有以主体创新功能发挥为基础,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新型合作模式,才能使区域经济实力增强。近几年来,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关系进一步密切。福建省拥有39所高校和121家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独立科研机构,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217个硕士点和10个学科门类53个博士点,并形成了以经济、化学、海洋、生物、环境与资源科学等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此外,福建省还积极走“品牌路线”,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世界名牌实现快速扩张,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境外资源和市场,收购或参股国际品牌、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发挥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配套协作企业,优化生产协作流程,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2008年以来,福建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并已连续4年居全国第5位,其中制造业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比重很大。在闽台合作方面,两岸产业对接步伐加快,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40多家,福建累计吸引台资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厦门LED光电产业、福安机电、泉州船舶制造、福清机械工业等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集群基地[19]。

2.4 政府支持体系加快集群基地发展

适度的政府支持是集群发展的环境条件。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发展产业集群还是需要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控制产业集群的外部负效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消除市场进出壁垒、维持市场秩序,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集群内部出现群而不聚的现象。2004年,福建省出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提出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这一目标,福建省工业实施项目带动,以项目投产、项目开建和项目策划以促增长、调结构、增后劲、保发展的目标在近几年开始显现成效。从福州青口到厦门灌口汽车产业基地,从湄洲湾石化基地到东山湾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各地以龙头项目为突破重点加快发展,一个个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呈现大项目带动产业大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快步前行的喜人态势。2009年,福建省政府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其它产业的一批重点项目的投资力度,其中投资额在3 000万元以上的计划投产项目约500项,总投资近1 300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 780多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 700亿元,开工300项投资在5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施300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在闽台合作方面,2009年4月,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四个方面加大吸引台商投资力度和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20]。建立与之配套的银行贷款风险保证金制度以形成价值更大的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17]。在培育、认定、推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方面,福建省还相继出台实施品牌战略带动政策,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2.5 人才支持体系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优势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福建省人才及其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领军人才的培养。福建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具备良好的科教和人才支撑能力,每年毕业的大中专等各类人才达20多万人,在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高荣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福建籍的有100多位,人口平均素质相对较高,成为推动我省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大的智力支持。以福建省最重要的一所省属“211工程”重点大学福州大学为例,其始终把贴近海西、融入海西、服务海西作为行动指南,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找准定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式办学特色,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需求,为海西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21]。另外,福建省还致力于台湾人才的引进,通过发挥本省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闽台职业教育、闽台校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加大台资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引导省内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校)针对台资企业布局和用人、用工要求,设立对口专业,培养台资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探索开展专业人才订单培养,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服务。

3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来看,尽管海西,特别是主体区的福建省在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方面己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欧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方面都还存在差距,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3.1 市场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还没有专门部门和企业从事产业服务工作,总的情况是: 兼职服务多,专业化服务机构少;服务活动多,有效服务少;准政府协会多,真正的民间组织少。在大多数服务企业中,一无专门人才,二无服务项目,三无创新机制,四无服务平台和服务手段。由于中介组织机构融资困难,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中介组织大多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如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常推进可能存在重复建设问题,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大工程需要更谨慎的统筹规划。

3.2 技术开发体系存在的问题

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之后,福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引进国外机器设备和人才而实现的,由于没有在引进之后相应跟进消化吸收创新,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基础还比较薄弱。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三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基础;四是产业政策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效果不明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标准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3 产业集群内部环境制约

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既需要有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又要求各产业之间能够密切配合。首先,由于历史原因,福建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产业间关系不紧密、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内部环境较差,集群缺乏集体行动的规则、规范。许多集群内部的企业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难以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互相促进的共同机制;产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乏;产业配套能力差,分工协作程度低。其次,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始终是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不重视理性化正式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人际关系虽然密切,但是相对封闭、延伸的半径小,难以形成相互之间的最大认同和接纳。制度信任的不足导致人们只相信有血缘关系以及不具有血缘家族关系却有着亲密交往关系的亲朋密友,海西产业集群下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内部还未形成一种很好的信任制度。

3.4 政府导向存在的问题

存在政府误区。目前,各种工业园区被视为产业集群的升级版,而在依据本地特点构思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海西区政府还缺乏周全的规划与有效的行动。海西区各级政府对集群内公共产品的认识不足,供给有待加强:地方公共产品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包括专业市场建设、集体品牌的创造、设立共同的技术创新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在集群发展规模上,既缺乏对产业集群上、中、下游产品和水、电、气等公用辅助设施的统一规划布局,又缺乏对产业集群的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管理服务、政策扶持、服务支撑等方面的统筹规划,这是产业集群无序发展的根源所在。

4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建立

4.1 建立完善的产业集群市场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1)福建省政府应通过采取统一规划,制定法规,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培训人才,实行优惠信贷和减免税,承担和分散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加快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引导和聚集,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服务支撑。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把中介组织当成真正的民间组织,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推动海西市场中介组织的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健全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完善法规,将市场中介组织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完善市场中介组织的准入制度,规范中介组织市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市场中介组织开展国际市场中介服务。(2)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推行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中介服务机构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解决中介服务结构融资难的问题。可集中财力加大财政投人,设立先进制造业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支持和鼓励先进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民资银行组建步伐,引导和鼓励各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二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规范物流市场,消除“条块分割”,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继续推进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物流节点城市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围绕原料供应、半成品和成品仓储配送,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加快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推进闽台港区对接,发展保税仓储、贸易采购、配送中转等业务。

4.2 构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体系

一是加大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用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向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高新产业技术产业化、行业重大技术改造等方面倾斜。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创新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吸引社会多元投资。引导并调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方向,使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度等措施,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以及重大产品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组织实施更多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形成与一流创新体系适应的人才支持体系,重点在厦门湾、闽江口、媚洲湾等闽台产业对接集中区搭建人才交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和技术培训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三是发挥有关部门的协调作用。在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宏观指导,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协作与重组。有关部门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区域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标准等级,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制度,推进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共建技术创新实验基地,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供给能,为海西先进制造业参与国外竞争创造条件。

4.3 发挥各创新主体作用,加强闽台及区域合作

首先,要培育区域创新文化。通过海西特有的“三缘”关系网络,促进区内创新主体间形成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共同行为准则,创建一套共同遵守的产业和行业规范。通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如企业家网络)来促进合作,由取得政府支持的企业家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创新、开放、倡导市场文明和商业道德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使得信息和资源在企业中能够共享,加快创新的扩散。其次,通过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闽台深度对接下,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应大力推进重点工业园区、基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以园区基地为载体、以产业链延伸为主线推进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在积极推进和深化两岸科技合作战略的同时,“发挥闽浙赣、闽粤赣等跨省区域协作组织的作用”,以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通过不断完善的省际交通基础设施,打破行政壁垒、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市间合理分工,积极扩大海西区与其他城市已有的产业合作,推进产业发展和升级。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虚拟产业集群,利用网络经济所创造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系统,使产业集群的运行能够突破时空概念,在更大范围内共享资源、共享信息而有效地解决产业集群跨区域合作的困难。最后,各创新主体各司其职。在创新活动中,政府通过法律、经济和组织管理手段在制度、环境和政策层面引导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使区内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同效应。由政府牵线搭桥,引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与产业集群直接相关的研发机构、产学研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组织专业研究人员为企业开展直接相关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集群企业的人员素质,并面对面以辅导方式帮助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作为主要结点的中介机构,应在服务于区域创新方面发挥沟通、协调和粘结作用,如建立综合性的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广泛组织社会资源,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广。

4.4 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制定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指导目录及政策。福建省政府应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快区域协调机制建设,开展政策合作和区域政府协调,统筹规划功能布局,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要在构建产业集群总体思路下设计招商引资的目标吸引政策,有目的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在对各地招商引资的考核时,要把重点放在对产业配套环境、产业集群招商的考核上;实行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降低门槛,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向集群进一步集聚;对集群内的新上项目放宽审批权限,逐步实行登记备案制;推行更加积极的资金扶持政策,政府技改资金及科技三项费用等扶持资金应有意识地向集群倾斜,引导集群的发展。就目前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情况看:(1)主导产业为石化产业。(2)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纺织鞋服产业。(3)辅助产业为装备制造业。(4)潜导产业为半导体照明、微波通信、环保、生物医药、精密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优化创新工作环境。推行电子政务,简化审批程序,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行政办事效率,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减少政府收费,减低外部成本;建立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加强能源、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和整合,实施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创造更优的投资硬环境。

4.5 建立人才聚集与管理体系

首先,既要从宏观角度考虑集群整体人才需要,也要从微观角度考虑各个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将人才结构调整规划纳入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的总规划之中,以增强规划实施的效力和效果。建立动态调节机制,运用发展的眼光随集群的发展不断调整人才结构,建立切实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其次,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创造人才聚集的环境条件。围绕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引进吸纳机制和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用人才战略带动集群经济的发展。培育企业的高校“人才储备库”,如:鼓励企业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培养学生提前与企业的文化融为一体,培养一大批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三管齐下,加快企业家市场建设,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代理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积极营造汇集人才、留住人才的投资创业环境,形成人才聚集的高地。最后,结合海西的具体情况,福建省具体可以关注闽台之间的引进式交流,如:与台商联合办学,通过两岸的教育、科技人才交流促进两岸更长远的经济合作;鼓励台商将子女送入大陆就读,到内地来接受扎实的基础教育,而通过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可以比较深入地开展两岸文化和经济的观念交流,对于福建人才素质的提升也会起到极积的作用。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2

发布时间:2005-7-8信息来源:

加快整合提升家电产业,建设“家电之都”,是我市实现“建设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主要着力点。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升家电产业的竞争力,这不仅关系到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更关系到我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我市家电产业基本情况

慈溪工业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形成了家电、轻纺、轴承、火机、金属冶炼等诸多特色产业,其中以家电最具代表性。目前,家电整机制造企业已达1800余家,配套企业上万家。2003年全市家电产业实现产值3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0.6%,自营出口5.4亿元,是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

一是产品品种齐全。我市家电产品品种齐全,尤其是电风扇、取暖器、饮水机、洗衣机、油烟机、电熨斗、空调器、三明治炉等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

二是资源配置能力强。注塑、模具加工能力强大,总注塑能力超过500万克,拥有多种专业模具制作设备(加工中心)和CAD、CAM、CAE设备等几十台套,各种大型机床上千台。各种家电配件几乎都形成了系列和规模,就地配套、就地取材,资源十分丰富,价格相对也较低廉,目前慈溪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家电产品OEM制造基地。

三是市场开拓意识足。慈溪人素有商品意识强,吃苦耐劳而著称。几十年来发挥“四千”精神,把一大批产品推向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目前我市家电产品已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外向势头良好,产品出口到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品出口在60%以上。一大批熟悉市场、熟悉家电、善于公关的营销队伍正在发展壮大,产品打出去,信息带回来,家电行业的营销已形成了良性循环。

四是企业体制灵活。全市所有家电企业都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关系清晰,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十分明确。行业净资产超过60亿元,民营比重在99%以上,民营资本的动力优势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全市家电企业的发展潜力提供了有效保证。总体上我市企业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断增强,而且随着家电产业的发展,一些上规模企业积极调整、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五是区域品牌显现。最近,中国家电协会为培育、弘扬区域品牌,制订了《关于中国家用电器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管理办法》。《办法》从行业的影响力、产业链状况、外向度状况、区域经济地位、政府作用等十大方面,评选出“中国家电之都”、“中国家电制造基地”和“中国家电之乡”等特色区域,并授于荣誉称号。根据我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已成为继广东承德、山东青

岛后国内第三大家电集聚区,已基本符合“中国家电制造基地”评选要求,“慈溪制造”在国内已有相当影响力。

二、当前产业内部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市家电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有较大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布局分散,资源配置有待优化。二是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三是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企业创新能力弱。四是企业贴牌、配套生产比重大,自创品牌意识和能力仍待加强。五是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地区声誉。六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加快家电产业整合提升的有关建议

为提升家电产业层次,提高竞争力,迎接大桥经济的到来,推进我市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家电制造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达到各类公用设施的共享联用,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慈溪家电产品的整体质量,努力克服无序竞争现象,提升慈溪家电制造业的对外形象。加快基地建设,一要抓好规划,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建议政府在杭州湾新区、慈东工业集聚区规划家电园中园,以优化产业布局,保证产业发展空间;二要抓好投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抓好标准厂房等相关生产设施的配套,有效解决广大中小企业集聚和发展问题;三要抓项目,全面加快基地产业集聚和利用外资步伐。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基地各类要素保障,尤其注重对重点项目的要素供给,进一步加速家电基地的产业集聚;四要抓投入产出、社会贡献率,设置必要的准入条件,迫使企业走集约化、科研创新之路。

2、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实现产业整合,培育产业链优势。建议政府建立激励机制,以组织创新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引导企业间兼并、重组。以洗衣机、电暖器、饮水机等优势行业为突破口,以市场机制为主、行政引导为辅,实现紧密型的产业横向整合;以行业协会为载体,通过中小企业联盟、合作,实现松散型的产业横向整合;以产业链为纽带,以整机企业为载体,以资本入主、股权互换等方式,实现产业纵向整合。

3、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全力以赴支持家电企业自主创牌和联合创牌,鼓励企业围绕创牌目标,在产品档次定位、价格竞争力、市场定位、经营理念、组织体系、社会形象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策划,着重要在提高产品的技术质量和拓展市场上下功夫。同时,也要善于挖掘现有制造能力的优势,充分利用定牌、贴牌等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与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品牌资源的合作,在做大企业规模,集聚实力“卧薪尝胆”的同时,精心筹划,创建企业自己的品牌,努力走出一条贴牌与创牌相结合的新路子。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名牌产品效应,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加入知名品牌企业的生产分工和协作体系。以品牌叠加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做大做强知名品牌的产业规模。支持更多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和国际知名品牌,提升“慈溪制造”的品牌形象。

4、大力推进创新工程。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围绕主要优势行业和核心技术,下大力气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高档次、低污染的先进技术项目,带动整个产业和技术的升级换代。重视技术创新载体建设,依托各级科研院所,加快各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家电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建设。要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家族制模式,注重知识、技术入股,引导、鼓励规模企业积极按规范的股份制运作,着力推进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努力为企业上市储备更多的资源。要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强化基础管理、物流管理、知识产权及标准化管理等工作,积极吸收、应用各种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创新营销方法,构筑市场覆盖面大,营销能力强,管理精密,运行成本较低的营销网络。要尽快发挥家电研究院华东分院、家电科技城等现有公共服务机构作用,积极推进小家电自动化、智能化,加快升级换代步伐。

5、努力构筑人才高地。坚持多路并进育人才,形成多层次、宝塔型、复合式的人才梯队,努力为建设特色制造业提供强有力保障。要注重经营者队伍建设,既要重视老一代企业家的观念和知识更新,更要注重新一代经营者的引导和培养,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学历教育和专业化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努力培育一支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善开拓、外向型的企业家梯队。要重视各类人才资源的开发,建立完善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人才机制,关键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人才创造生活、工作、培训等一系列条件,通过“外引、内育、借智”等渠道,积极引进培养一批国际营销、科技创新和复合型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要高度关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重熟练工人、技术工人的培训和培育,努力打造企业优秀团队;要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上岗前的各项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就业素质。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3

天津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攻坚战,不断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是向创新驱动转型。出实招,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60亿元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补贴标准由去年的50%提高到70%;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快装备改造升级,市政府筹集资金30亿元,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支持千家中小企业加快装备升级改造,拉动投资600亿元;实施科技型小巨人升级版行动计划,每年投入50亿元,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小巨人企业5000家。通过这一系列扶持计划,天津涌现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品,如飞鸽自行车从传统自行车升级为智能自行车,价格翻了10倍,一次订单40万辆;海鸥手表增加了北斗导航等新功能,成为智能终端,价格提高了2—3倍,借助科技使“老树发新芽”。

二是向高端制造转型。这些年,天津按照高端高质高新的要求,培育了一批中高端产品,如大火箭、空间站、高性能服务器、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离心机、高速机车、大型子午线轮胎装备等,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和基础材料还受制于人,系统总成技术还比较落后。“十三五”期间,要按照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的要求,着力培育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高性能服务器、海洋工程、特高压输变电、大型工程机械、高速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变速器10个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

三是向智能制造转型。天津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天河一号滨海工业云被国家列为“工业云创新示范工程”,4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如,天津长荣印刷面对传统业务增速趋缓的局面,推进智能化改造,开发了“云印刷”技术,实现了个性化的定制,利润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互联网”的要求,打造5个智能工厂和100家数字化车间,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人性化服务,全面提升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

四是向绿色制造转型。天津把“万企转型升级”作为绿色制造的突破口,作为美丽天津建设的着力点。针对部分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生产粗放、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产业提升、改造转型、关停重组、载体升级四个一批,全市累计有1.22万家企业完成了转型升级,淘汰关停991家,节约标准煤消耗量29.7万吨,水消耗量380万吨,减少各类污染排放量近30万吨,万元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下降15.4%。“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推广绿色制造工程,做好工业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推进产品循环、企业循环、社会循环,打造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 篇4

前 言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重点区域。2009年,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发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良好等优势,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创新型社会等机遇,打造航空航天等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将经济区建设成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近年来,经济区制造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超过16%,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输配电设备、数控机床、石油装备等一批技术领先、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经济区制造业综合发展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促进关中与天水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经济区工业转型升级,推进西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制定《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

思路原则目标

(一)发展思路

紧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产业转移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努力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地位的产业基地、西部优势特色制造业基地。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甘肃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高端引领。推进产业高端化,聚焦高端要素、高端领域、高端环节,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统筹科技资源,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的创新机制和环境,促进工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融合发展。促进关中与天水制造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军民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绿色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不断提高土地、能源、水等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发展目标

大力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融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规模。2015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8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0亿美元,税收贡献超过3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超过10000 亿元。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0亿美元,税收贡献超过5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超过20000亿元。产业基地建设

大力实施“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 工业发展战略,推进要素集聚、产业集约、企业集中,围绕重点产品,实施产业化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努力创建一批经济效益好、产业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地位的产业基地、西部优势特色制造业基地,辐射陕西、甘肃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基地

航空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按照“整机先行、配套协同、军民结合、集聚发展” 的推进思路,依托西飞集团、西航集团等企业,重点培育发展大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和关键零部件、飞机维修与改装、航空地面设备、飞行保障系统等,延伸产业链,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产业基地,带动陕西省汉中、甘肃省天水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航空产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亿美元,建成“数字航空”系统,军民结合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2020年,航空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千亿企业 1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军民结合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

航天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航天四院、五院西安分院、六院等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吸纳整合周边区域航天产业资源,培育发展航天动力系统、卫星有效载荷、空间计算机等设备系统、卫星应用产业,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航天产业基地,辐射引领西部省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航天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4亿美元;2020年,航天产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

输配电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以西电集团、长城电工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培育和发展大容量、超高压、组合化、无油化、智能化、抗短路、高可靠和免维护输配电产品,拓展高、中低压多规格、宽领域产品体系,智能电网。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压、特高压、高、中低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产业基地,辐射引领甘肃省平凉、庆阳、陇南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输配电设备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高压、特高压产品配套率保持在65%以上,中低压产品配套率达到50%以上,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亿美元; 2020年,输配电设备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高压、特高压产品配套率保持在80%以上,中低压产品配套率达到70%以上,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千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亿美元。

太阳能光伏及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太阳能光伏及LED产业健康发展。依托陕西电子集团、商洛比亚迪、中电投、陕西有色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5所、天水天光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光伏制造设备、太阳能电池与系统集成设备、应用控制系统等产业,稳步扩大半导体照明示范应用范围,建设太阳能光伏及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和甘肃省平凉、庆阳、陇南等地区产业发展。发展目标。2015年,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增加值达到 3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美元;2020年,太阳能光伏和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增加值实现5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5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6亿美元。

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宝鸡石油机械、宝鸡石油钢管、西安格威石油仪器公司、天水风动机械公司、天水锻压机械公司、天水电传所、长庆石油机械总厂等龙头企业,大力实施“产品品牌化、技术高端化、市场国际化、资本外向化”发展战略,重点开发新型石油钻采装备及高性能电传动控制系统、大口径石油焊管、预精焊管、连续油管等主导产品,大力推进资本多元化扩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延安、甘肃省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石油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8亿美元;2020 年,石油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 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

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星火机床公司、天水锻压公司等龙头企业,整合区内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能力,建设专业化生产中心。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汉中、甘肃省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数控机床产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美元,培育知名品牌15个;2020年,数控机床产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形成知名品牌20个。

(二)国内领先地位的产业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龙头企业,扩大重型车、轿车和专用车生产能力,完善和拉长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车用集成电路、专用控制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加快产品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国内领先地位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区内配套率达到45%,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亿美元;2020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区内配套率达到60%,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企业3户、千亿企业2户,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拥有核心技术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5亿美元。

新材料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西有色集团、甘肃宝徽集团、甘肃厂坝有色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资源整合,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材料、稀有金属复合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有机硅材料、碳纤维材料、新型建材等,建设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汉中、甘肃省陇南、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发展目标。2015年,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8亿美元,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其中,金属材料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新型建材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复合材料增加值达到70亿元,化工新材料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2020 年,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4户、千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6亿美元,新材料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金属材料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新型建材业增加值180亿元,复合材料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化工新材料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西矿环保、陕西兰环、宝鸡海浪锅炉、西安开米、红峰机械等龙头企业,大力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重点培育发展环保节能成套设备、余热锅炉和余热发电成套设备、节能型输配电设备、节能服务等产业,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甘肃省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经济区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亿美元,创建5~8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020年,经济区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5户,外贸进出口超过6亿美元,创建10~15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链条,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居西部前列。

新型化工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煤化工、延长石油集团、庆阳石化、华能甘肃能源公司、华煤集团等龙头企业,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原材料路线多元化、产品加工精深化、产业发展高端化战略,努力建设新型化工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延安和甘肃省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新型化工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4户;2020年,新型化工产业增加值超过800 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6户、千亿企业2户。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彩虹集团、大唐电信、西安中兴新软件、深圳华为、华天集团、天水6913、虹光电子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产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延安和甘肃省平凉、庆阳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集团3户。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0 0亿元,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企业集团5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

冶金煤炭重型装备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西鼓风机集团、中钢集团西安重机公司、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中冶陕压重工设备公司、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华能集团宁正矿山机械厂等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高效冶金煤炭采掘装备等,建设冶金煤炭重型装备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西省榆林、甘肃省庆阳、平凉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冶金重型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美元; 2020年,冶金重型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

(三)西部优势特色制造业基地

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银桥、华圣、康师傅、海升、雨润、长城果汁、众兴菌业、红杏集团、祥宇油橄榄等企业,着力打造果业、乳业、粮油加工、肉制品加工、焙烤、食用菌、茶叶和方便食品等产业链,建设西部重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辐射引领甘肃省陇南、平凉、庆阳和陕西省安康、汉中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食品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增加值达到50 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30亿美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集团2户;2020年,食品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30亿美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集团5户。

现代医药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杨森、利君、步长、力邦、郝其军、天水岐黄、独一味、皇甫谧、益尔等企业,重点培育发展中医药、生物医药、保健医药等产业,促进医疗器械及药品包装、服务业发展,建设西部一流的现代医药产业基地,辐射引领陕南和甘肃省陇南、平凉、庆阳等地区产业发展。

发展目标。2015年,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亿美元,创建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5~8个;2020年,医药产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创建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10个,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2户。

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依托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西安达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陕西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天水风动机械公司、天水海林中科科技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公路、铁路建设专用设备,大型节能环保路面施工系列设备、工程系列设备,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建设西部规模较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工程机械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2020年,工程机械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培育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1户。重点任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承接产业转移、两化融合、军民结合、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循环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

(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抓住关键领域,瞄准高端前沿,着力提升关键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推动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实现骨干企业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航空航天、输配电、机床工具、石油机械、汽车、能源化工等领域形成一批跻身国内乃至世界前列的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新兴产业的规模和产业化水平,在金属新材料、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物联网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推广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产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二)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以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军民科技资源统筹、企业与社会科技资源统筹、高新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统筹。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每年组织实施100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建设项目、100项新技术开发重点项目、50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和50项产学研联合开发重大项目,实现重大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研究设立“经济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区内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积极组织实施好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整合资源,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学研示范基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积极构建跨部门、跨区域工作协调机制,营造与国际惯例和标准相适应的开放环境。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对外开放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建设内陆型自由贸易区。加强省际战略合作,共建工业园区、飞地经济、总部基地和采购中心。加大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规范完善工业园区考评体系,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定点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质量。充分发挥西洽会、欧亚论坛、兰洽会等品牌展会的交流平台和桥梁作用,培育和发展一批效果好、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专业性会展。积极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县(区)、示范基地。

(四)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企业、行业和区域等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推进企业产品装备、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流通等关键环节信息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ERP系统,推进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支持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及设备,推进装备制造、化工等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西(安)咸(阳)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宝鸡、天水建设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支持创建西(安)咸(阳)三网融合先导区。到2015年,建设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0个,示范项目500个,“数字园区”10个。

(五)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按照建设一流国防工业,巩固军工优势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重点推进实施军民结合“双百工程”。每年支持100 个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建设项目。支持西安航天产业示范基地、西安航空产业示范基地、宝鸡高新区、西安兵器工业园、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天水电子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促进军民结合产业聚集化、规模化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进军工企业改革重组,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

(六)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以服务工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加快发展信息和软件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组团式发展,支持西安高新区软件产业园、西安经济开发区工业设计产业园、西安国际港务区综合保税物流园、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天水软件产业园等建设,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密集区”,形成对制造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天水、商洛两市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行业“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试点。每年实施100项重大节能技术改造示范项目,集中力量研发推广一批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等关键共性支撑技术,加快构建煤油气能源开发转化、钢铁有色采选冶炼、设备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保障措施

推进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保障支撑体系建设。

(一)体制机制保障

积极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联动机制,建立“一部两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规划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情况报告。支持经济区设立工业转型升级综合试验区,支持优势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创建国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引进外资等多种途径做大做强。支持数据调查、资质评估、项目监理、质量测试、咨询设计、国际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

(二)政策保障

全面落实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支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区域、产业、项目支持重点,技术及产品发展方向。

投资。定期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指南,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及节能减排等。支持各类产业园区成立商业性投资公司,探索基础设施项目创新融资模式。支持企业采取资产置换、股权转换、多元发展等途径,吸引战略投资者投资参股,实现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加大经济区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深度治污减排等工作,增加经济区发展环境容量。

土地。建立用地审查报批绿色通道。开展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改革试点。加大标准化厂房、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建设用地支持。适当降低经济区内工业用地出让金标准。对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现有土地进行整合,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重大项目实行“点供”用地指标。

财税。加大国家及省级工业转型升级方面专项资金和各类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经济区先进制造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发展产业配套、开发优势特色产品,支持企业重大技术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支持技术创新、检验检测、信息化服务等平台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三)金融保障

积极构建经济区金融合作与协调机制、融资信息沟通和咨询平台,统筹研究经济区金融合作规划和策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促进区域金融一体化,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金融中心建设。落实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相关政策措施,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大支持经济区低碳交易市场、森林碳汇市场建设。研究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备付金,支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设。简化企业融资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担保方式,研究推动应收账款、收费权质押以及包括专有知识技术、许可专利及版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质押等贷款业务。

(四)人才保障

上一篇:坚定信仰下一篇:媒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