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建设

2024-09-10

海西建设(精选12篇)

海西建设 篇1

品牌经济是我国由短缺经济过渡到相对过剩经济的必然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多数消费品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但服务水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国内同类产品在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 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对象的时候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随着产品、服务越来越同质化, 企业只有依靠品牌, 才能异军突起。

品牌是现代城市的名片, 经济生活的基本元素。对消费者而言, 品牌意味着信用、品位和个性。品牌经济是以名牌为中心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和模式, 对企业来说, 就是把创建名牌、保护名牌、拓展名牌当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对地区来说, 就是把区域内的名牌企业看作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的推进器, 从而把本地的资金、政策等有效资源明显向其倾斜, 培育和支持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以提高地区经济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对城市而言, 品牌还意味着成长。城市的成长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与产业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 品牌依托于产业, 品牌形成的动力来自于品牌的发展, 品牌的壮大深刻反映着产业的进步。现在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 一个有实力才有生存权的时代, 要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立足和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必须构建起以强大产业为核心的硬实力, 品牌正是硬实力的体现。不仅如此, 对于国家和地区而言, 品牌还是软实力, 品牌承载价值理念, 品牌所承担的价值就是理念渗透的过程, 也是国际影响能力的渗透过程。

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个国家拥有多少世界名牌为表现的。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德国的奔驰、日本的索尼等, 通过这些国际知名品牌, 国家树立自己的形象, 牢牢控制着国际市场, 从而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 一个地区或者区域, 如青岛、广东珠三角、温州等地区的品牌企业、产品的崛起, 也带动和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实力都进入全国前列。因此, 建设品牌经济与海西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产品, 来显示海西强劲的经济综合实力, 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品牌

1.1 品牌定义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者设计, 或者它们的组合运用, 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者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 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对于顾客来说, 它是价值“指示器”, 显示了公司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1]

美国著名品牌策略大师大卫·奥格威对品牌的诠释“就象人的个性, 品牌个性既是特殊的也是永续的。其中包括五大个性要素:纯真、刺激、称职、教养、强壮”。他认为, 个性化造就了品牌, 品牌就是持续的与众不同的能力, 而且这种能力应该与时惧进, 而不是一层不变的, 这种个性化应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孙曰瑶教授在《品牌经济学》一书中, 从经济学角度给出的品牌定义:“品牌是一种专有信用符号, 它通过将锁定的目标顾客的买点转变为自己的卖点, 来降低他们的选择成本且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与此同时, 给品牌所有者产生持续的市场收益。通俗的定义, 品牌就是给目标消费者不假思索且愉快选择的理由。”[2]

现代企划鼻祖史蒂芬·金明确地定义了产品和品牌的分界。“产品是工厂所生产的东西, 品牌是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 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极易过时落伍, 但成功的品牌却能经久不衰。”可见, 从产品到品牌不是一个自然、简单的过程。

1.2 品牌分类

根据品牌的延伸性, 结合海西经济发展的情况, 对品牌进行以下分类:

1.2.1 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 是指以一个行政、地理区域的地名、标记、符号或设计 (或是它们的组合) 作为品牌的特定名称, 借以辨认本区域的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 并使之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是区域内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及其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人们对区域品牌并不陌生, 比如新疆哈密瓜, 瑞士手表, 西湖龙井茶等。

区域品牌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不是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仅限于某地理、行政地区范围的地方性品牌、当地品牌, 虽然少部分人也称其为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从区域营销的角度, 把产业集群所在的区域 (地理或行政地区) 作为产品来经营, 提高该区域在特定产品和产业的知名度, 使该区域比其他区域有更强竞争力, 借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2.2 政府品牌

政府品牌是指政府在公共行政或公共服务过程中基于其理念、内容、程序和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而形成的一整套独特且较为成熟、有效的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模式, 且这种模式为社会公众和其他地方政府所认可, 最终形成深厚的行政文化积淀[3]。例如:福州市政府所大力塑造的政府服务品牌—“12345, 有事找政府”、“漳州110”。

1.2.3 企业品牌

企业品牌是指以企业名称为品牌名称的品牌。企业品牌传达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及对消费者的态度等, 能有效突破地域之间的壁垒, 进行跨地区的经营活动。并且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形象, 统一的承诺, 使不同的产品之间形成关联, 统合了产品品牌的资源。

企业品牌的内涵至少应包含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 并在两者基础上衍生出企业品牌。只有与企业的商品品牌相匹配的超值服务, 也就是企业建立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富有企业文化内涵的独特的服务品牌, 才能不断提升商品品牌的价值含量和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否则企业品牌的内涵就要大打折扣。正是有形的商品品牌和无形的服务品牌相互结合, 才成就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品牌, 一个优秀的品牌就可以成就一个优势的企业。

1.2.4 产品品牌

产品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 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培育和创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自身有了创新的力量,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继而巩固原有品牌资产, 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竞争。

产品品牌是对产品而言, 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产品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设计等方面的组合体;二是代表有关产品的一系列附加值, 包含功能和心理两方面的利益点, 如:产品所能代表的效用、功能、品味、形式、价格、便利、服务等。

1.3 品牌的国际化过程

品牌的国际化需要比较长的过程, 首先要在国内以本土化为基础, 通过出口销售, 占领国际市场, 实现国际化, 成为国内输出的国际品牌;最后通过国际投资、生产、销售, 实现真正的品牌国际化而成为国际品牌[4]。 (见图1)

2 品牌经济与区域品牌建设的关系

2.1 品牌经济

品牌经济是围绕品牌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手段, 以名牌产品为核心, 以名牌企业为载体, 利用品牌效应打造更多的品牌, 使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上具有一定优势, 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根据品牌理论研究定律, 任何一个行业前四名的产值, 将占行业总产值的75%以上。事实上, 发达国家行业前四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远远超过75%。在西方, 品牌被称为经济“原子弹”, 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甚至是暴利的投资。例如, 一件消耗了同样物质成本的服装, 如果是品牌产品, 其价格往往要高于非品牌产品的10 倍以上, 这已经是中国市场上普遍的现象。品牌建设的重要时刻已经到来, 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不再是有形的, 而是拥有巨大价值的无形资产——品牌。我们要认识到发展品牌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对品牌和经济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靠品牌发展地区经济, 用品牌经济取代粗放经济, 品牌经济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地区经济的希望和后劲不能只看经济总量, 还要看有竞争力的著名品牌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要对经济工作注入品牌思维, 强调品牌制胜, 走出不重视发展品牌经济的误区, 加快发展地区品牌经济的速度。

2.2 区域品牌建设

品牌是区域核心竞争力源泉, 是实现国际化的关键, 是发展经济的最重要的方法。近年来, 利用品牌来发展经济, 其意义和作用己被国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实, 发展品牌经济也逐渐成为企业和政府乃至国家的指导思想, 并因地制宜地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品牌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也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现象和模式。概括起来, 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见表1)

3 品牌经济与海西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品牌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

3.1 建设品牌经济, 有利于增强海西经济实力

具有品牌优势企业的不断涌现, 将促进海西经济整体素质的稳步提高, 以及海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泉州晋江为例, 聚集了“安踏”、“利郎”、“九牧王”、“361°”、“特步”、“柒牌”等全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这些名牌产品的销售额、所创造的利税都在逐年增长, 这也就增加了地方财政的收入, 从而有力的拉动了晋江经济, 同时也成为晋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 建设品牌经济不仅增强了经济实力, 也是支撑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动力。

3.2 建设品牌经济, 有利于海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扶持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是推进海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因此, 建设品牌经济, 是海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这也将促进海西经济的增长。当一个企业走上创品牌之路, 企业将更注重资源优化配置, 把质量、信誉、技术、效益放在生产经营的重要位置, 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不仅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走可持续发展经济道路, 也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3.3 建设品牌经济, 有利于提高海西经济的竞争力

一个知名品牌一旦建立, 就具有广泛的、深厚的、持久的社会基础, 这也给地方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品牌越多, 地方经济的发展活力和潜力也就越大, 竞争力越强, “家电之都”顺德、“品牌之都”晋江就是最好的验证。因此, 在海西经济建设中, 需要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来支撑, 这都将彰显海西区域的特色优势, 提升海西产业层次, 从而提高整个海西区域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并直接影响海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

4 建设品牌经济, 发展海西经济的建议和措施

4.1 政府:实施名牌战略, 营造良好环境

单纯通过市场自发的选择和培育, 形成一个国际品牌, 需要50-100年。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政府如果能够结合当地的实际,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1 制定名牌发展战略

政府在地区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该引导和制定适合区域的发展战略。

4.1.2 加强对企业创名牌工作的引导、扶持和培育

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品牌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协助重点企业制定名牌创建方案;对于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政府要通过政策、资金、土地、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等途径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它们做大做强, 实现“名牌产品- 名牌企业- 名牌产业”的不断升级[5]。

4.1.3 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创名牌紧密结合, 做大做强名牌企业

发展品牌经济, 政府对企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政府不主动扶持一些名牌企业, 使其尽快做大做强, 这些企业就不光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更有被大的跨国公司“吃掉”的危险。

4.1.4 保持名牌战略建设的连续性

政府部门在制定名牌战略的规划、政策时既要注重实际, 又要着眼长远, 既要有指导性, 又要有可操作性。政府在换届时, 还要注意相关政策的连贯性。

4.1.5 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品牌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是不够的, 还要培育知名企业家。搞市场经济, 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好的企业家可以将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一个不好的企业领导人可以一夜之间把好端端的企业搞垮。所以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给企业和企业家营造最宽松的环境上, 使企业经营者和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经营策略, 求得发展。

1) 注重对企业家的宣传。

在发展品牌经济过程中, 要始终把培植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和知名企业家紧密结合, 在组织宣传名牌产品和企业时, 把宣传企业家放到突出位置, 并鼓励他们在国际论坛、新闻媒体上勇于表现自己, 充当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和叱咤市场风云的公众人物。

2) 保持企业家队伍的稳定和“长寿”。

一是尊重企业的意见, 配备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领导班子, 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二是不干预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内部事务, 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按照企业自身特点和内部规律去发展;三是对企业家与党政领导干部建立了不同的考核标准, 不轻易调整名牌企业的主要领导;四是率先在名牌企业试行“企业家年薪制”。企业主要领导和管理队伍的稳定和“长寿”, 确保了企业家能从长计议和稳步发展。

4.2 企业:打造品牌, 练好内功

4.2.1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明晰, 责权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是我们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方向, 而品牌经济得以形成的根本在于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定,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2.2 创建优质名牌产品

发展品牌经济, 创建名牌企业, 最终要靠名牌产品来体现。一般说来, 凡是成功的企业, 必定有它的名牌产品或主打产品。尽管企业打造名牌产品的作法多种多样, 比如有的靠企业文化, 有的靠质量管理, 有的靠市场营销, 但千变万化, 始终离不开优质名牌产品这一核心。

4.2.3 精心策划品牌宣传, 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

在品牌宣传的战术组合上, 要把新闻炒作、广告宣传、公关活动贯穿于品牌宣传的全过程。同时, 要着眼长远, 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 提出明确的品牌发展规划。

4.2.4 建立人才培养、流动和使用机制

创建名牌, 人才是关键因素。一方面要广揽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使企业发展由资本驱动转为知识驱动。另一方面要提出“人人都是人才”的新理念, 激发人的潜能, 鼓励员工不论职位高低, 何种岗位, 都要在本职岗位有创新的发挥。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爱岗敬业的氛围。

4.2.5 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品牌竞争力诸多因素的复合中, 创新是第一位的, 创新是品牌最重要的驱动力。品牌不是保险牌, 企业的发展要靠连续不断的创新来支撑。任何一种创新产品, 都会促使新产品、新技术在社会中迅速普及和新一轮同质化的竞争。因此, 创新贵在持续不断, 贵在提高创新能力, 贵在加快创新速度, 做到你无我有, 你有我优, 你有我新[5]。

4.3 社会:营造品牌氛围

名牌的创立发展还需要公共部门的积极参与,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是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品牌经济不仅体现在经济上, 还要体现在品牌社会和品牌文化上, 强化全社会的品牌意识。要有良好的法律环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名牌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要建立品牌经济的研究机构, 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充分发挥品牌经济学家的作用, 用品牌经济的理论指导我们创建品牌的实践, 避免走弯路给企业和经济带来的损失。通过建立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激发名牌企业经营者的活力。注意发挥名牌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 帮助企业制定品牌发展规划, 为品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5 结束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不仅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品牌, 一个区域的经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拥有多少以及拥有什么样的知名品牌企业和产品。品牌正由一个企业的追逐目标质变为国家的经济象征, 正由微观走向宏观, 正由实践性的营销行为擅变为理论化的经济学行为, 正在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行为, 以致影响着社会的生活, 品牌背后的文化, 也在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推进经济的发展。因此, 建设品牌经济, 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从而提高海西经济综合实力, 提升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峰.品牌经济发展轨迹的比较研究——以张裕、北极星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 2005.

[2]孙曰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2.

[3]郭泽保.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政府品牌战略研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8 (8) :58-63.

[4]燕珍.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之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 (4) :40-43.

[5]兰晓华.实施名牌战略打造东莞品牌企业[EB/OL].[2005-05-25].全球品牌网, http://www.globrand.com/2005/10206.sht ml.

海西建设 篇2

闽文化的特色是开放与冒险

我们认为“闽”是自古以来就在中华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族类。闽文化的特质与其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多山”、“滨海”抚育了闽人的海洋文化。历代从北方入闽的汉人和从海上东来的穆斯林都有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情愫,在福建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他们于闽文化的开放、冒险精神一拍即合,演绎了数千年的海上发展史。

中国是东亚的大陆国家,也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国家。中华民族包涵了像“闽”这样的海洋族类,海洋发展是沿海地区的传统,闽文化代表了中国走向海洋的内发性力量。早在周朝的典籍《周礼》中就有对“闽”或“七闽”的记载。在先秦既已存在的《山海经》载“闽在海中”。闽人“以海为田”、“以舟为车”。闽族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可用“滨海”、“多山”来概括。应该说人类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是先民们为在该环境中得以生存而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结。我们相信这些“行为方式”起码由两个不同的层面构成:核心文化与次要文化。所谓核心文化是与生计活动相关的一群特征,由于其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在生产力尚未发展到人类能够控制或是改变环境的漫长阶段里,该核心文化在特定的区域中不断得以加强,并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评判标准、行为规范、礼仪习俗与审美原则。可以说,核心文化决定了一个区域文化区别与另一个区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而次要文化则是在不同的时期易受外界的压力或是内部的改革而产生变化的文化层面,它构成了区域文化的丰富与多彩。以闽文化的主体区域之一福建为例,福建多山,自古就有“东南山国”之称。“多山”成就了“七闽”之地作为独特文化区域的存在,“山”与“水”形成了有益的互动,保障了物种与资源的多样性。“多山”的意义不仅在于说明福建的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2·39%,“山地丘陵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沿海各省区与亚热带东部各省区中居前列”。(<福建省志 地理志>第一页 方志出版社 2001年12月)更重要的是福建的“山”使得福建的水系相对独立、完整,在工业文化改变福建人的生活方式之前,这种水系对闽族相对独立的生存方式与文化特征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福建省绝大多数水系发源在省内、流经省内,并注入福建海域。只有个别河流发源于本省而流入邻省,如汀江的下游韩江;或是发源于浙江而流入本省,如交溪、建江的个别支流。而这些地区正是古代的“七闽”之地。

滨海是福建地理环境上的另一特征,它造就了福建海洋文化的冒险与开放;其具体表现方式就是形成了出海打拼的集体无意识。福建西部的武夷山脉与东西

部的洞宫山成为福建与西、北内陆的障阻;而向东、向南的海洋发展却是闽族先民更可能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目前,福建的海域面积为13·6万平方千米,其中200米等深线以内的近海渔场面积就有12·51万平方千米,比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还大。且岸线曲折,港湾众多,近岸岛屿星罗棋布,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在远古时代,同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沿海的闽族先民更多选择了“以海为田”、“以舟为车”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认为闽族的文化特质是海洋文化的生态依据。

中原汉人大规模移民入闽的有军事行为和避难行为两类。由于福建的地理环境历代朝廷对其用兵多采用军屯制,规模较大的有:西汉出兵灭闽越;三国孙吴对闽多次用兵;唐高宗从总章二年(669年)始,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5000千余人,后又援兵58姓,共万余人入闽。中原汉人避难入闽,大规模的也有两次:唐末,河南王氏以及随后的36姓落藉闽地;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的入闽者。此外,各个时期因灾荒、战乱、疾病流行以及各种原因而零星入闽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以汉朝为界,从远古就有的小规模入闽移民,都消融到闽人之中了。从汉到三国,闽地的民族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自晋经唐到宋,经过几次民族融合高潮,闽地人口逐渐改变为以汉人为主。入闽的汉人时间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他们总觉得生命中有一种躁动的力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他们都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不安分者,就像当年乘上“五月花”号离开英国海岸、驶向北美洲的开拓者一样,他们要到“新大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汉人迁入福建、与闽人互相融合的路线图中,我们可以找到这种力量的存在:中原汉人大量迁入闽西与闽北山区——部分山区人口向沿海迁移——部分沿海人口向海外迁移。宋元年间从海上东来的穆斯林的冒险个性与海洋文化特色是不言而预的,他们与早期入闽汉人的冒险个性一道,以极快的速度和当地闽族的海洋文化一拍即合,并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不断强化闽文化中的海洋性质,闽族的海洋性文化以出洋、经商为日常生活方式,在文化心态上以“为天下先”的拚搏精神与兼收并蓄的开放状态为引导。作为传统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他们实现了全球文化格局中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同时,闽文化在异质文化的撞击中,不断地重塑、丰满自己,在中华文化中形成了一支富有区域个性的奇葩。

闽商是闽文化的代表者

闽文化由于开放而敢于吸纳,由于冒险而敢为天下先。闽商在长期的海洋经济活动中表现出了无比的创造力。在明清之际,福建的海商集团显现了早期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的一切特征,而“小户”“散客”却凸现了股份制的经营模式。当世界大潮席卷而来时,闽商的经济活动已经被纳入到世界海洋经济和全球性的市场之中。同时,明清统治者却以“海禁”把中国阻拦在世界潮流之外,闽商与之产生了激烈的冲突,闽文化以各种扭曲的形式反抗着。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春夏刮东南风,秋冬刮东北风;可以说,有规律的季风、太平洋西岸星罗棋布的岛屿、以及洋流的作用,在以木质帆船为主的古代,都给闽人的航海带来很大的便利。秋冬,他们远航东南亚,夏季返航;春夏,他们北上朝鲜、日本,秋季返航。远古时期,闽人是以无数生命的代价来换取对台湾海峡季风规律的掌握。到了元大德8年(1304年),《大德南海志》开始记载从福建出海的一些航路。据载,福建出海的航路分东、西洋;所谓东、西洋,一

般以文莱为界。开放较早的是西洋航路。从现有的资料看,宋元时代,闽船亦固定往来与今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并以占城、柬埔寨、暹罗、大泥、旧港、万丹、马神为中转港,形成交叉的东南亚海域航路网络。又以马六甲、阿齐为基地,进入印度洋海域,连接通往南亚、西亚的航线。郑和七下西洋正是利用了这条闽船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航路网络。如果说,在西洋的水面上还能遇见广东的船民;那么,在东洋的洋面上,闽人可以独步天下了。

古代福建人将今日本、菲律宾、摩鲁加群岛、苏禄群岛、北波萝洲一带称为东洋。早在五代王审知时期,为了避免在南海上与南汉地广东海商发生严重的冲突,王审知在闽东开辟了甘棠港,鼓励海商繁荣东洋航线。往北,其航路终点是琉球、长绮、汉城。往南走,他们横渡台湾海峡、经澎湖、台湾、到达菲律宾北部。这东洋上的北路与南路,到了明清,接上了东来的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玩出了历史上惊天动地的两件大事:

第一,明朝闽南的走私港-九龙江入海口的月港迅速崛起,成为“福建-菲律宾-美洲”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端。16世纪,东来的西班牙人只能以菲律宾为据点与闽商贸易。在此之前,闽南每年有2-4条船到马尼拉做生意。起初,西班牙人对福建商人采取招徕政策,国内又逢“海禁”正式解除(1567年),1580年,到菲律宾的中国商船有4-50艘,其中80%是闽船。从月港远贩马尼拉的中国货物主要是生丝与丝织品。这些货物又由马尼拉运往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一直到18世纪末,在墨西哥的进口总值中,丝绸等来自中国的商品还高居63%。大帆船从墨西哥运到菲律宾的银圆和其他货物,其中,白银大多数流入中国。这条丝绸之路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中国丝绸与墨西哥白银的交换。同时,这条丝绸之路给两国的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生丝输入美洲,促进了墨西哥纺织工业的发展;大量丝绸输出,刺激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漳州、厦门等城市的形成。通过这条道路,美洲的农作物,如番薯、烟草、玉蜀黍传到了福建,给中国带来了粮食生产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件,明末清初兴起的郑氏海商集团。从郑芝龙、郑成功到郑经,17世纪的7-80年间,郑氏海商集团表现出了一切早期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的特征。郑芝龙从1623年随当年的大海商、泉州人李旦开始,到了1628年,形成了一支拥有千艘海船的海上武装贸易力量。同年,郑接受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招抚,为海防游击,三年升都督。在明朝庭的支持下,消灭了其他的海寇集团,兼并了他们的人马,实力大为膨胀,从而控制了东南沿海的制海权。郑成功起兵反清,在17世纪中叶,郑以厦门为基地,维持了一支庞大的贸易船队,他们南向取粮于惠、潮,中向取货于泉、漳,北向取材于福、温。对外则从厦门直航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或者从事海上三角贸易,既从厦门将中国货物运销东南亚,再北上将东南亚货物转运日本,贩取所需的物品返航厦门。郑成功对外贸易的范围很广,从日本的长崎至琉球、东京(越南北部)、广南,以及东南亚各地,其中尤以与日本、东京、暹罗以及荷兰殖民者的贸易最为密切。郑氏海商集团在商业上采取了“海陆十大商”分工合作的经营方式。“海五商”是设在厦门及附近各地的“仁、义、礼、智、信”海商机构;“陆五商”是指设在浙南地区的“金、木、水、火、土”陆上采购团队。“陆五商”先行领取公款,采购各种货品,交达“海五商”后,再向郑氏国库结帐,并领取下次购货款。“海五商”则“建置海船,每一字号下各设有船十二只”。接受货物后,就装运出洋贸易,将货售出后将款交于郑氏公库。应该说,在郑氏集团覆没之时,以郑氏集团为代表的闽商,是一只可以与欧洲资本主义公平贸易、相互学习的力量。

闽人的出洋贸易只是个别阶层的事、还是事涉福建社会各个阶层?明朝崇祯年间,兵部尚书梁庭栋上书朝廷:每年春夏东南风季节,福建“怀资贩洋”的海商,以及充当“篙师、长年”的“入海求衣食者”,人数达10余万计。可见,出洋经商的包括了社会各阶层。而各阶层的经营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或出本贩番,或造船下海,或勾引贼党,或接济夷船”。其中在中小船家中流行的一种方法值得一提。既船员、水手都成了“舱商”,船员、水手与船主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雇佣关系,而是“商业合股”关系:船主从船上的货物担位中,拨出一定舱位,由水手们自带货物,由贩卖后所得的利润充作报酬。从这些小户散客的经营方式中,我们看到了股份制的色彩

明清两朝的“海禁”对闽文化是个致命的打击。宋元时期,福建是中国经济最繁盛地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赫赫有名。此间,福建既没有新的天然资源、像金矿之类的被“发现”;也没有新兴产业的出现;更没有外来资金、技术的支持。只是调动起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相反,明清两朝的“海禁”与闽文化的价值趋向完全悖逆。这种官方意识与民间选择的冲突造成的结果是福建当地的民生凋敝、了无生机;同时在民间,海洋文化的惯性并以各种扭曲的形式出现。有人利用朝贡贸易,以海外诸国贡使及通事的身份,引领海外诸国入明朝贡,从中获利。也有官员与官兵“往往私造海船,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更多的则是走私、偷渡。对此,福建沿海普通百姓每当窥知官兵的剿围动静,则星夜驰往报警,若官方令他们探哨,却退避步从。即使是“三尺童子,亦视海贼入衣食父母,视军门如世代仇家”。由此,我们知道嘉靖年间的“倭患”,完全是由于“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倭患”已具有闽商私人资本武装反抗封建专制压迫的性质。一旦明政府松驰海禁,对闽商作出一些让步,开放月港,“准放东西二洋”,“市通则寇转为商”。

明朝海禁不仅打击了普通商人,而且对沿海的豪门巨室也构成了危害。“迫死朱纨”就是他们反抗“海禁”的集中表现。嘉靖26年(1547年)因福清人冯淑组织340人下海通番,被获。朝廷令朱纨福建海道兼浙江巡抚,提督军务。朱纨坚决执行海禁,以武力镇压走私与海盗活动。朱纨在执行公务中深刻意识道:“大抵治海中之寇不难,而难于治窝引接济之寇;治窝引接济之寇不难,而难于治豪侠把持之寇”。朱纨向朝廷列数了把持大宗走私偷渡的大多是权贵之家。闽浙富豪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对朱纨想尽了办法,无奈朱纨是“软硬不吃”,最后,闽浙富豪串连朝中闽浙官员,群起攻之,弹劾朱纨。不仅将朱纨免职捕问,而且迫使朱纨饮药自尽。临死,朱纨破涕叹曰:“纵天子不死我,大臣且死我,即大臣不死我,闽浙人必死我”。

就在明清两朝的统治者施行闭关锁国时。欧洲列国开始了以海上开拓、殖民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欧洲的海商是政府特许、皇家支持,他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急先锋,他们不仅在当时为自己的政府、文化所褒奖,而且名垂青史,是民族英雄。而我们的祖先,仅仅是在自己生存文化的推动之下,世世代代、前赴后继,以累累白骨砌成了一条海洋之路。他们以民间微薄之力,博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英吉利五国政府殖民之强。居然在东南亚也开发出那万里袤地。季风穿行,椰林摇曳。1978年,李光耀在新加坡招待邓小平时说:新加坡华人只不过是闽粤两省文盲地后代,而达官显臣、文人学士则留守中原开枝散叶,没有什么事情是新加坡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

闽文化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动力

自古以来,海峡两岸都是闽文化的主体。闽文化在过去创造了中国海洋文化的极致。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1994年11月16日),分割海洋,重新界定国家版图,是当代国际关系的热点之一。历史再一次把腾飞的机遇推到福建人面前。今天,我们重振闽中雄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闽文化仍然是我们的文化内驱力。传统闽文化擅长的海洋文化将在21世纪的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世界需求的新格局中,闽文化将大有用武之地。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在“海”与“岸”。就“海”而言,传统的闽文化需要更进一步的挖掘以及现代化的转型。在此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等重要。福建的学者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发扬闽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将处于民间的、区域层面的海洋文化提升到民族文化的层次。做好“岸”的文章,港口及其交通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依据国际市场需求与区域文化的动力,改造或设置新的产业集群:做强、做好、做大“茶”文章;树立福建独特的中草药品牌;打造以武夷山为龙头的福建“山海游”航母。

1996年5月15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我国生效。按照该公约的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拥有宽度12海里的领海、24海里的毗连区及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相对陆上领土的三分之一。在领海及其上空、海床及底土,享有完全的主权。在毗连区内,享有安全、海关、财政的管制权和移民、卫生的管理权。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海上人工设施建设、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管辖权。此外,我国还有在公海上航行自由的权利及分享国际海底区域财产的权利等。但是,由于我国的海洋文化尚处于民间与区域的层面,对这种海域国土化的国际大趋势未能做出具体的回应,更没有形成控制和管理所属海域的海上国家力量。闽文化在历史上曾创造了闽人36姓专营琉球――中国航海朝贡事务、郑和七下西洋进行大规模海洋活动的历史,这种海洋文化的底蕴必将支持福建在新的一轮海洋竞争中,抓住机遇,再塑辉煌。传统的海洋文化是福建人们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动力。同时我们也必须对传统的海洋生产方式进行技术的改造。我们有悠久的船舶制造和航海的历史。十分遗憾的是近年来,福建省在高校的整合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传统优势产业及其教育文化支持的关系,把著名的集美航海学校合并到新设立的集美大学中;在福建一次又一次的高校“升格”中,没有将马尾船政学校做强做大。福建人民具有优良的海洋文化传统,将海洋文化适时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需要大量的现代文化、技术的支持。

21世纪全球开始了新一回合的竞争,这是基于人类出现了新的需求。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经过N个世纪的努力,依赖科学技术的帮助,人类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开始了以健康、自然为特征的生活追求。其二,在满足了日常生活的物质的需求后,开始了精神产品消费的需要。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在中国、东亚以及全球的独特的经济发展区位,它的独立性与不可取代,一定在于其在某一范围内承担了经济链条中的一环。过去,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福建人对茶的贸易、推广和种植上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茶”真可说是源于中国、走向世界,所以各国对“茶”的称谓均源自中国。由于茶叶输出地的不同,大致可分依北方音的“cha”和闽南音的“te”。目前来看,世界几个主要语系都依闽南音,从拉丁语的学名,到英语、荷兰语、法语、德语、意大利

语、西班牙语等。从一定的层面上看,在世界的经济地图上,福建就代表了“茶”。而茶的保健作用,特别是茶所包含的某些成分的抗癌作用,更是与21世纪的健康、自然的生活需求息息相关。但是,近年来福建茶的声誉确实不高,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同样,福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福建地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境内地形复杂,形成多种多样中、小尺度的气候,为各种各样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种类繁多,生长茂盛的物种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良好的保健与医疗效果。随着中医药在治疗疑难病症以及保健上地位的凸现,中草药的国际市场将日益扩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中草药是一笔可增值的财富。

在全球性的精神产品消费中,旅游无疑占据了不小的份额。福建的海陆地貌和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陆地地貌看,福建的地貌特征主要体现在嘎斯特地貌和火山熔岩地貌中,这方面著名的有永安的十八洞、宁化的天鹅洞、龙岩的龙崆洞等、龙海的白圹、屏南的白水洋等。福建的海岛与滨海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在这方面海滨沙滩、浴场、海蚀地貌和湖泊己有所开发。福建的人文景观也有独特之处,福建多样的方言、剧种;郑和七下西洋的有关史迹;妈祖祖庙;陈靖姑文化;郑成功及其相关史迹;泉州的多种宗教遗址等。遗憾的是,福建的旅游资源一直处于零星的、条块分割式的开发上,缺乏整体的规划、整体的推广。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被严重浪费。武夷山是为数不多地“双遗产”景区,福建的旅游应以之为龙头,重新进行整体的规划与推广,以满足当代集休闲、观光、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精神产品的消费需求。

海西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04-02

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当前我国处于后经济危机时代,探讨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福建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福建省早在2001年就提出生态省建设,并编制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十七大报告;2009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党和国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对近几年来海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可以归纳总结出海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为海峡西岸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参考。

1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它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的总和,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自然、人、社会(经济)三者共同构成生态文明这一有机整体。自然环境为人类活动、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场所:人类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因此,要科学、准确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必须从这三个子系统入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模型。

2海西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

2.1指标体系选择标准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指标的选取,指标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指标选取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典型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2.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上指标选取的标准,综合考虑海西各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选取与海西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性高的指标共同构成海西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模型(图1)。该模型把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分为总体层、标准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总体层为最高层,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作为综合指标;标准层为第二层次,主要由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类系统来衡量,反映了标准层的构成;指标层为第三个层次,反映了标准层的具体内容,由众多的单项评价因子来衡量。

2.3评价计算结果

2.3.1数据计算

根据上文构建的海西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模型,从《福建省统计年鉴2006》、《福建省统计年鉴2007》、《福建省统计年鉴2008》选取相对应的数据,分别计算得出2006年、2007年、2008年海西各区域三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见表1)。

根据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参考相类似评价,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等级划分,把海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划分为六个等级(见表2)。

根据等级划分表和评价结果,可以得出海西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等级和排名(表3,括号内为省内排名)。

3评价结果分析

3.1空间分布分析

根据自然系统评价结果分析,内陆地区的自然系统发展水平要高于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可以说,内陆地区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优势区。根锯三年的生态文明建评价结果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好的区域大多集中在沿海,尤其是沿海中部地区,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低的区域多集中在内陆(图2)。从分布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仍然与区位优势有很大的关联度,沿海区域相对于内陆区域来说,具有很大的区位优势,但是,内陆区域相对沿海区域来说,也具有很大的生态环境优势。根据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优势。可以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因此,内陆生态环境优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高,是因为没有有效的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这是内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低的区域今后发展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有效转化生态环境优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3.2时间变化分析

根据三年来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分析,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变化幅度不大,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排名相对稳定,这说明海西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按其固有的速度发展,但这个发展速度应该还有提高的空间,尤其是具有生态环境优势的内陆区域,更具有后发优势。

从自然系统评价结果来看,除泉州市外,其余各区域三年排名变化不大。其中泉州市自然系统建设在2006年排名全省第二,但在2007、2008年排名为第九,这说明泉州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自然系统的建设,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从人类系统评价结果来看,各区域三年排名情况变化不大,呈现沿海好于内陆的分布格局,这也说明了人类系统的建设是跟社会经济建设分不开的,要加强人类系统的建设,必须与社会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发展。

从社会系统评价结果来看,三年来各区域的排名相对稳定,社会(经济)系统建设基本呈现沿海好于内陆的分布格局。

4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海西为研究区域,运用AHP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海西各区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量化评价及等级划分,并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从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西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沿海好于内陆的格局,且三年来格局变化不大。今后沿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注重自然环境的建设,内陆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经济社会建设,利用好自身的生态环境优势,将生态环境优势有效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基金资助:本文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8176)

参考文献:

[1]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6

[2]廖福霖,生态生产力导论——21世纪财富的源泉和文明的希望[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30

[3]苗丽娟,王玉广,张永华等,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6,35(3):75-77

[4]吴琼,王如松,李宏卿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05,25(8):2090-2095

海西对台物流通道建设初探 篇4

海西“综合通道”建设内涵丰富。其中, 对台物流通道建设, 作为海西与台湾地区货物贸易流通的管道、平台, 对海西地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实现区域产业升级, 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海西发挥对台优势, 推进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 同时也是海西地区扩张经济腹地, 打造中国东南沿海新增长极的重要战略通道, 不仅关系海西建设成效, 而且对于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 海西对台物流通道建设虽已得到重视并获得大力投入, 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亟待检讨并进行对策调整。

现状与问题

物流通道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同时也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涉及面广, 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庞大的运输组织与管理系统。从硬件设施考虑, 物流通道是指连接主要物流节点 (包括物流园区及交通运输枢纽) 的货运干线, 必须包括一定的交通运输网络;从运输组织考虑, 物流通道必须采用一定的运输组织方法, 如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等;而从运营与管理角度考虑, 物流通道必须有运输服务企业参与经营并管理整个运输过程;当从运输规划角度考虑时, 物流通道应有相应主要部门对通道进行宏观调控并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监督。可以说, “物流通道”是在有关部门的宏观指导下, 以主要物流节点和各种运输网络为骨架, 以不同运输方案为血肉, 以物流企业作为载体的一个有机整体。

“海西对台物流通道”是海西地区与台湾地区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通道, 其硬体部分主要是指通过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不同运输途径, 连接海西地区主要城市、开发区、保税区等物流节点, 以服务海西及其腹地与台湾地区货物往来为目的的有形运输组织;从软体角度定义, 则包括借助以上硬体设施运营的物流企业、物流方案、物流信息以及物流从业人员所组成的管理系统以及相应的金融、税务等配套政策。近年来, 随着中央对海西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 整个海西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海西建设对台物流通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大陆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水平较低, 加之近些年海西地区吸引台商投资的数量与产业合作水平一直落后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 两岸包括物流业在内的服务行业开放滞后等原因, 海西对台物流合作仅限于个案, 相关业务合作的浅层次, 与海西“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功能定位要求相去甚远。

硬体建设卓见成效, 软体建设刚刚起步

硬体建设突飞猛进

近年来, 海西概念日益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 中央有关部委对海西交通、通讯硬体建设大力支持, 启动大规模投资, 使海西地区交通硬体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同时, 在对台交通方面, 一方面致力于“小三通”航线硬体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改进, 以及福州、厦门等两岸直航港口的深水航道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增加对台直航航线, 陆续开通了厦门至台中、嘉义至湄洲岛、福州至基隆等海上直航航线;同时加快厦门东渡、福州马尾对台大型客滚码头改造和福州平潭对台专用码头建设, 等等。总之, 海西硬体交通建设可谓突飞猛进, “西进东出”、连接台海、沟通内陆及周边地区的综合运输网络已大体成型。

软体建设刚刚起步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硬体设施, 海西对台物流通道的软体要素建设刚刚起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 (2011年1月1日生效) , 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物流业发展地方性法规条例, 条例全文多处涉及闽台物流合作与促进海西物流业的发展。该条例的出台, 为以福建为主体的海西地区建设对台物流通道提供了政策软环境。

海西对台物流平台建设也开始展开布局, 如已建成并投入试营运的“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 (泉州) 、“海峡物流合作发展中心” (厦门) 、“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 (福州) 等覆盖不同领域的对台物流合作中心, 作为海西对台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开始在海西对台物流中发挥重要的载体平台作用。

区域大通关进程亟待加快

“大通关”是指口岸各部门、单位、企业等, 采取有效的手段, 使口岸物流、单证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顺畅地运转, 同时实现口岸管理部门有效监管和高效服务的结合, 是涉及海关、外经贸主管部门、运输、仓储、海事、银行、保险等执法机关和商业机构的系统运作。大通关对于港口提高通关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具有明显的作用;港口大通关不仅可以惠及本地企业, 而且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扩展港口经济腹地具有良好的效益。目前来看, 海西地区的区域大通关进程滞后发展, 与长三角等地区相较, 存在很大落差, 亟待加快推进。如长三角地区已签订《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 其“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通行范围目前已覆盖上海、南京、杭州、宁波, 并延伸至合肥、长沙、南昌、武汉、成都、重庆等广大腹地, 惠及约15万家进出口企业。而海西地区的大通关, 如果从区域整体角度而言, 还未起步,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仅限福州、厦门两地, 汇集惠及企业不过2万家。

对台物流合作有待深化

台湾以“亚太营运中心”为定位, 物流业在服务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物流网络, 形成了规范的物流业管理体系, 许多物流企业的技术与管理领先于海西地区。海西地区要建设对台物流通道, 应加强与台湾物流业的合作。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台企投资合作案寥寥无几, 如台湾辜氏集团在长乐投资的“台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闽台合资的“林登物流 (厦门) 有限公司”, 以及台湾长荣海运有限公司开辟厦门到高雄的直航航线, 台湾航勤 (澳门) 有限公司出资参与兴建“厦门国际航空港货运站”等, 且合作层次仅限于业务层次, 至于相互持股、互派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市场培养、共同理念培植、共同品牌营建等高级合作形式还是空白。

推动海西对台物流通道建设的着力点

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新形势下, 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是海西地区建设对台物流通道的重要依托。具体来说, 海西地区应充分利用综合试验区、加工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物流园区等各种特殊区域, 发展支撑整个海西地区的物流节点, 并在现有硬体通道建设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海西地区的物流网络。与此同时, 海西地区应仿效长三角地区, 签订覆盖全区域的大通关协作文件, 加强福州港、厦门港等港口在内陆地区“无水港”业务的开拓以及与台湾高雄港、基隆港等主要港口的合作。另外, 海西地区物流业应加快与台湾物流产业合作的步伐, 积极引进专业的台湾物流企业, 并鼓励有条件的台资企业向下整合, 出资成立物流企业。只有把“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用好用活, 海西才能在建设对台物流通道过程中克服现有的问题, 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将发展临港工业与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作为通道建设的经济基础

临港工业是指依托港口优势, 以产业集群综合开发为基础, 以重化工业为主体, 以大型化和“大进大出”为典型特征的生产组织形式。对于海西建设对台物流通道来看, 发展临港工业与承接台湾外移产业能够带来大规模物流需求。临港重化工业不仅能为物流业提供充足的货源, 也对运输、仓储、包装、加工提出更为专业化的要求, 对于海西地区物流业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 台湾重化工业的外移必将带来配套性服务产业的跟进, 届时海西地区对于台湾物流业的吸引力也将大大增强。此外, 临港工业区所形成的物流节点对于完善海西对台物流通道也将产生积极的推动效应。

依托区域通关一体化, 建设面向广阔腹地的海西对台物流通道

要落实海西“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定位目标, 建设面向广阔腹地的对台物流通道至为重要。海西是以福建为主体, 包括浙赣粤三省部分地区在内的跨省域经济区, 可以借鉴长三角地区实行区域大通关的经验, 推进海西区域通关一体化, 以提高区域通关效率, 有效扩展经济腹地, 同时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为物流服务业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海西建设对台物流通道的对策建议

整合海西港口资源, 积极发展临港工业

海西地区虽然港口众多, 但大部分港口规模偏小, 发展定位模糊, 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应根据各港口自然和经济特征, 结合修订《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加快推进协同发展, 逐步形成分工明确、特点鲜明的海西港口群。具体来说, 厦门港可以定位为以集装箱业务为核心的港口;福州港拥有河口港, 可随闽江水系顺流而上, 便于开拓腹地, 能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可定位为以杂散货业务为核心的港口;湄洲湾港拥有良好的重化工业基础, 可以重点建设成以石化业务为核心的港口;对于泉州港、莆田港、漳州港、宁德港, 可以因地制宜进行特色开发。

加强海西与台湾地区海空港合作

深化海西与台湾地区海空港合作,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根据两岸港口相似定位, 整合双方的港口资源, 如厦门港与高雄港都以集装箱业务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 两港可以在国际转运、货源调配、航线编排等方面通力合作;二是要尽快实现海西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与台湾自由港区的对接, 如推动福州保税港区与基隆自由港区、厦门港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与高雄自由港区的对接合作;三是要进一步发挥“小三通”的低成本优势, 充分发掘“两门”、“两马”航线的物流运输潜力;四是加强海西与台湾地区港口的通关协作, 双方应在信息共享、通关申报、检验检疫、货物装卸等方面简化手续或相互给予对方优先权, 推进两地航空港与港口的对接;五是增加海西与台湾地区的直飞机场与航线, 并依托主要航空港, 建立两岸航空货运物流中心。与此同时, 海西地区应依托厦门港、福州港这两大中心港口, 建立对台滚装运输系统、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进一步提升港际物流效率。

建设有区域特色的海西对台湾物流合作体系

海西对台物流通道应根据服务对象的特征, 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第一, 要凸显相关设施的“配套性”, 即物流设施应与海西与台湾地区的合作产业相配套, 根据农业、化工、机械等不同产业建立有针对性的物流设施, 重点投资仓储、运输、装卸、包装等领域。第二, 要积极引入台资物流企业, 以“台企服务台企”, 提升台商投资密集区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 使这些地区的物流业不仅仅能完成物资流通的基本任务, 更要能为相关经济主体提供在途货物查询、货源信息、市场动态、决策咨询等相关的增值服务, 提升物流通道的整体效率。第三, 要充分利用海西与台湾地区在地金融合作的最新成果, 为台湾物流企业在海西地区的融资拓宽渠道, 加强海西对台物流通道的资金保障, 增强海西地区对台湾物流业的吸引力。

另外, 除加快推进双方的实体合作外, 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海峡两岸物流信息沟通、交换平台, 涵盖政策法规、广告交易、电子支付、在途货物查询等业务领域, 以有效整合海峡两岸物流资源, 打造海西对台物流网络通路。

加强海西地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对台交流

建设海西 我在行动作文 篇5

放眼望海西

家乡在台湾海峡的`西岸――福建晋江, 家乡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然而这里地处沿海地处,海风强烈,家乡树的数量少,所以经常会造成“台风”。植树节快,我寻思着到海边去种几棵树,抵挡强风,防备水患,为荒野增添一丝绿色。

植树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口种树,谁也不会我会到海边去植树,我打破猪猪储藏罐,从花树苗圃里买来了六棵松树,回家好所需要的工具,便向海边出发了。

我选了好种易活的地方种树,先在草地用锄头挖了坑,但小草的根绕来绕去,所以想挖个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坑挖好了,要把松苗扶正放进坑里,填满土,可总是一波三折的,扶正了又不好填土,有时填好了土,树苗又歪了。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种好棵树。的我,已是腰酸背疼,热汗直流,但最后我还是把这六棵松苗都种好了。

我又在一旁竖起牌子,上面写着:“请爱护树木“。望着这几棵松苗在春风中展示着美姿,贪婪地吸收阳光,我不禁祝福:小松树啊小松树,愿你和春天富有生机、希望;更愿家乡像你的祖先不畏艰难险阻,用超人的力量战胜,越来越繁荣昌盛。

海西建设 篇6

关键词] 港口 铁路 支线

1 加快福建港口铁路支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福建省海岸线长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00多个,其中,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可门港和东山港可建5至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港口资源优势非常明显。根据福建省港口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将投入297亿元,建设156个深水泊位。2010年港口吞吐量将达3亿吨,港口吞吐能力与货物吞吐量的适应度要达到1.1以上,届时福州港、厦门港两港吞吐量均可超亿吨大关。

但是由于没有集疏能力大的铁路配套,严重制约了港口的建设和优势发挥,港口物流也还处于初级状态,与现代物流业不相适应,因此,抓紧各港口铁路支线建设以及与干线铁路的衔接非常迫切。港口铁路支线的建设对进一步增强沿海港口向内地的辐射能力,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便捷的出海通道,扩大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台“三通”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港口支线规划,“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建设湄州湾北岸支线、江阴支线、罗源湾北岸港口支线、罗源湾南岸可门港支线、湄州湾南岸肖厝支线、漳州港尾支线、三都澳白马港支线等7条港口铁路支线。远景规划我省港口铁路支线达21条,建设里程约571公里。这些港口支线项目涵盖了福建省沿海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湾港、泉州港、漳州港和宁德港等六大港口。

2 港口铁路支线投融资体制探讨

鉴于福建省规划建设港口铁路支线多达21条,若每条支线成立一个公司,将来仅支线铁路公司就达21个,再加上干线铁路公司,福建省铁路公司数量之多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铁路公司过多,“小而全”现象将越来越突出,势必影响福建铁路的健康发展。深化港口铁路支线投融资体制改革将十分必要。

2.1 加强行业管理。从全国范围来看,对于铁路支线项目,一般由地方铁路管理局归口管理。因此,可考虑在福建省铁路建设办公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制为福建省地方铁路管理局,在福建省铁路建设办公室原职能的基础上再赋予支线行业管理的职能,积极发挥福建省地方铁路管理的优势。江西省即采用这种模式,江西省铁办、铁投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同时归口管理支线铁路。

2.2 组建支线集团公司。福建省港口支线大部分与沿海铁路接轨,其货流主要是往内地。若组建支线集团公司,作为铁道部的出资方(南昌铁路局)只要派代表进入集团公司,而不必每个公司都派出代表,同时也有利于与东南沿海福建铁路公司的工作衔接。另外,组建支线集团公司有利于港口货流的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组织的效率。这对做大、做强福建省港口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福建省港口铁路支线设计运量预测较好,效益明显,可先由近期拟实施的几个主要港口支线组建股份制集团公司,并争取上市募集资金,再进行新线建设,实现滚动发展。

2.3 多元化融资筹措铁路建设资金。根据铁道部、福建省有关会议纪要精神,铁道部在支持福建省港口铁路支线建设的同时(由铁道部委托南昌铁路局作为出资者代表参与港口铁路支线投资并控股),积极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对此,我省有关设区市已经进行了尝试。比如湄州湾北岸港口铁路支线拟由南昌铁路局出资34%,莆田市铁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和福建正荣集团有限公司各出资33%,其余建设资金申请银行贷款;江阴港铁路支线拟由南昌铁路局出资34%,福州港务集团出资20%,江阴工业区、名城地产(福建)有限公司各出资23%,其余建设资金申请银行贷款;可门港铁路支线拟由南昌铁路局出资34%,华电储运有限公司出资20%,可门物流有限公司出资13%,兴博码头有限公司出资10%,恒联码头有限公司出资8%,其余建设资金申请银行贷款;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拟由南昌铁路局出资34%,山东鲁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罗源县人民政府各出资33%,其余建设资金申请银行贷款;漳州港尾铁路支线拟由南昌铁路局出资34%,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和漳州市人民政府各出资33%,其余建设资金申请银行贷款;宁德白马港铁路支线拟由南昌铁路局出资34%,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和福安市人民政府各出资33%,其余建设资金申请银行贷款。

对于规划建设的其余14条支线项目,可根据港口功能定位、发展潜力和主要货流等情况,做好港铁的紧密衔接,做到港铁联动,在积极争取铁道部给予支持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港口企业和临港工业、物流企业等参与投资,争取成熟一条推进一条。

3 推进港口铁路支线建设的若干建议

目前港口铁路支线的建设是各主要港口吸引投资的重要力量之一,各主要港口的货运量预测与铁路支线的建设相辅相成,若港口支线早规划、早建设对推动港口的开发建设必将起龙头作用。但铁道部关心的是先有项目、先有运量,再修铁路。如何协调港口建设与铁路支线建设的关系,同步发挥港口与铁路的联动效应至关重要。

3.1 规划先行。相关地方政府应把支线建设纳入港口建设规划和城镇片区规划,做好用地控制预留。在支线规划时,地方政府应对支线的功能(如纯货运还是兼顾部分客运)、建设的标准(如按地方Ⅰ级还是专用线标准)、货场的设置、周边企业的布局等要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

3.2 加快配套项目落地。铁路部门担心的是铁路修好后无货可运。作为地方政府,应借用各种商贸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力促项目早日落地。

3.3 狠抓前期工作。这几年我省干线铁路建设取得长足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前期工作力度非常大、非常扎实。作为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班子负责推进支线的建设,积极争取铁道部支持,认真落实项目审批的土地、环保等各项先决条件。

打造新闽商文化推进海西区建设 篇7

一、新老闽商文化的比较

(一) 闽商及传统闽商文化

闽商是对从事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对外贸易、金融业务等活动的福建籍海内外商人的统称。早期的海外闽商, 多数以“三把刀” (剪刀、菜刀、剃头刀) 起家, 而后从事零售、中介和批发业。二战后, 海外闽商及时把握发展机会, 通过加强与国外资本合作, 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 把原先积累的商业资本转向工业领域,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时至今日, 海外闽商成为海外华商中最活跃、实力最强大的一个群体。闽商取得的成功, 为住在国和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且在当地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影响。闽商名扬海外的同时, 留守本土者也一样令世人瞩目,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本土闽商依靠自身的拼搏取得迅猛发展。在国内市场的很多方面超过浙商、粤商的影响, 在国内木材、建材、石材、卫生用品等诸多行业, 闽商已占有龙头的地位。在福建, 本土闽商也实现了巨大的发展, 取得了晋江的“中国鞋都”、安溪的“中国茶都”、南安“中国建材城”、石狮“中国服装城”和德化“中国瓷都”等巨大成就。

闽商能在过去取得巨大的成就, 现在取得巨大的发展, 未来的前景依然广阔, 这与闽商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的传承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闽商的创业始祖, 多数出身贫苦农家, 为谋求新生活, 漂洋过海, 吃苦耐劳谋求发展。如从经营利润微薄的“虎标良药”起家, 被称为“万金油大王”的胡文虎先生就是海外闽商中的典范。

2. 冒险进取, 勇于拼搏的胆略。

闽商信奉“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闽商在世界各地创造的财富来自难以理解的“野性”。

3. 宗亲观念下的闽商经济网络。

由于受文化观念的影响, 闽商习惯于依据血缘、地缘及业缘关系组建闽商网络, 习惯于在同宗、同文、同乡中寻找信任感和安全感, 在由宗亲观念指导建设成的闽商网络里寻找合作伙伴。

4. 讲求实用, 注重逐利的经营观念。

闽商的商品经济意识较浓, 具有灵活的商务头脑, 经营理念起于商, 强调实用主义, 注重逐利。

5. 诚信仁义的人格魅力。

闽商热心公益事业, 把情系家乡, 捐资办学, 造桥修路作为报效家乡的一种朴素形式。著名闽籍侨领陈嘉庚先生一生都把“诚”字摆在首要位置, 讲求经商道德, 强调忠诚国家, 真诚服务社会。

(二) 新闽商文化的构成

传统闽商文化在闽商的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其文化的开放性、商业性及重视宗亲等文化传统为闽商及福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其所带有的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如今福建已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时期,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巨变呼唤闽商精神的现代转型。因此闽商文化应以传统闽商精神为起点, 纠正自身缺陷, 不断创新, 阐释和丰富闽商精神的现代内涵, 为闽商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保障。具体新闽商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1. 以爱国爱闽为核心。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导下, 结合儒家文化及闽商妈祖信仰, 把爱国爱闽植入闽商的心底最深处, 增强闽商对祖国对福建的认同感, 这有利于全世界闽商的真正凝聚、延续和发展。

2. 以和谐发展为主题。

提升闽商的精神境界, 提高闽商对社会的责任感, 引导闽商树立和谐发展的商务理念, 引导闽商树立正确的商务观, 引导闽商在经营中时刻牢记践行“取之社会, 用之社会”的经营理念, 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协调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 注意社会效益。

3. 以诚信为基础。

闽商在悠久的经商历史中坚守诚信为本的经营思想。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下, 对诚信的要求更迫切、更严格, 守契约、讲诚信已成为国际商贸往来中公认的现代价值观。

4. 以创新为动力。

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打造新闽商文化更应该是一种创新的文化, 不断提高闽商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 真正做大做强闽商事业。

5. 更具开放性。

以世界性的眼光, 以“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突破宗亲、血缘、亲缘等因素的限制, 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智力资源, 站在全球的角度充分利用社会各项资源来发展闽商事业。

6. 以闽商全面发展为目的。

从物质及精神两方面适应闽商的需要, 把闽商个人的发展与闽商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提高闽商的整体素质, 为闽商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打造新闽商文化对推进海西建设的意义

(一) 打造新闽商文化有利于整合国内外闽商力量推动海西建设

首先, 通过遍布全球的闽商, 向世界宣传福建, 介绍福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建设海西的宏伟发展战略, 从而让更多的人熟悉海西, 更加关注海西的发展。其次, 通过广大闽商的经济实力、商业网络、人才资源和社会影响, 发挥与海外和省外联系广泛的优势, 引进福建迫切需要的资本、技术、项目和人才, 推动福建企业及产品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再次, 海内外闽商可以通过项目带动, 扩张产业集群, 参与城市建设, 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把自己的事业与家乡的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推动海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打造新闽商文化有利于推进海西和谐社会的建设

新闽商文化重视社会效益, 以和谐发展为主题, 有利于提高闽商发展循环经济, 合理开发资源,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构筑绿色海峡西岸, 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新闽商文化强调以闽商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有助于妥善协调海西发展中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新闽商文化以不断满足闽商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强调对闽商精神需要的满足, 有利于提高闽商的整体素质, 有利于将福建省建设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目标的实现。

(三) 打造新闽商文化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

打造新闽商文化有利充分发挥“五缘”优势, 特别是商缘的优势, 推动紧密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旅游双向对接、农业全面合作、文化深入交流和载体平台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合作。新闽商文化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引下, 充分利用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独特的吸引力, 广泛开展闽台文化交流, 寻求与台商的文化共鸣, 增强了解互信, 健全和落实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交流合作机制。新闽商文化的开放性有利于构建海峡文化共同体, 两岸闽商可以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 开展对话, 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

(四) 打造新闽商文化有利于深入实施福建创新战略

新闽商文化以创新为动力, 有利提升本地闽商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提升海西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及能力, 有利于引入海外闽商的人才、经验及先进技术以完善海西创新体系, 不断提升海西科技创新能力, 改造提升海西传统产业, 实现海西产业结构的升级,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打造新闽商文化, 弘扬新闽商精神, 大力推进海西建设的若干建议

打造新闽商文化推进海西建设是一系统的工程, 其着眼点主要有三个:一是着眼于提高闽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实现海西的对外开放;二是着眼于提高商务经济的内在素质, 进一步促进海西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三是着眼于海西企业和闽商的全面发展,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基础性条件。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新的闽商文化, 以最大限度发挥闽商文化的优势, 以促进海西的发展和繁荣。

(一) 充分认识加强建设新闽商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打造新闽商文化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世界范围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 面对闽商思想意识不断变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新形势, 打造新闽商文化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抓住机遇, 坚持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传统闽商文化, 去努力塑造和发展体现时代特征和具有商务特色的先进闽商文化, 积极探索打造新闽商文化的特点和规律, 并在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

(二) 为闽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1. 推进商务法制文化的建设。

健全法律体系, 落实相应法规, 使之具有真正的强制力和实效。要使市场的准入者、进入者, 按照新闽商文化的要求, 知法、懂法, 人人依法而行, 严格执法。对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者要加大打击力度, 赢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维护守诚信的闽商的正当权益。

2. 推进商务道德建设。

在新闽商文化中注入商务道德, 这是商务活动的内在要求, 是社会文明的标志。通过开展一些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 如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传承“老字号”历史、建设经营服务品牌、重合同守信誉、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 帮助闽商树立正确的商务观、价值观。

3. 对新闽商文化的宣传方式进行创新。

通过文艺作品、舞台艺术、展览展出、网站宣传、电影电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开展新闽商文化创建活动。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 提高新闽商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 扩大传播范围, 使其更加贴近闽商、贴近生活, 更富有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 增强新闽商文化建设的社会效果。

(三) 提升闽商文化底蕴, 培育现代儒商

树立“重教兴闽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把培育现代儒商的紧迫任务抓起来, 充分发挥福建省高校在教、研方面的独特优势, 组织闽商学习现代工商管理知识、探讨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加强校企合作, 以“订单”方式培养企业适用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 并努力用先进文化引导闽商在自我教育、自我规范中积极参与新闽商文化的建设。

(四) 加强闽商企业制度和文化建设, 建立现代企业

1. 突破宗亲观念, 树立企业长远发展理念, 树立企业社会

化、现代化的理念, 突破子承父业的观念, 引进外部股东, 使企业的股权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企业作为一个法人独立于家族。

2. 适应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实行委托代理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闽商企业应选择聘用家族以外的管理者, 改变过去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重大决策由董事会集体决策, 家长或其他家族成员不能越过董事会与总经理而对企业经营活动任意干预。

3. 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进行所有权结构调整。

通过对产权关系的明晰, 实现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 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购买企业股份, 形成一种股份激励和制衡机制, 以实现企业资本社会化, 吸纳其他股东入股, 或与其他企业形成企业集团, 实现资本的社会化。

此外还要加强闽商企业文化建设, 避免再度造成闽商企业无文化的误解, 同时要注重企业品牌建设, 真正把闽商企业办成现代企业。

(五) 加强交流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海内外闽商应加强交流, 团结协作, 形成闽商团队, 不断扩展闽商实力。要充分发挥商会和社团的作用, 认真办好每年“9·8”中国投资贸洽会 (厦门) 、三年一次的世界闽商大会 (福州) 和泉州99贸洽会, 通过海西三大中心向世界特别是海外闽商介绍海西的最新发展以及商机。努力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 在鼓励闽商走向世界投资, 传播新闽商文化的同时, 大力吸引外资, 特别是海外闽商的投资,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大市场资源, 搭起“两岸三地”乃至全球闽商互相合作, 共谋发展, 共同建设海西的强势平台, 推进海西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六) 完善闽商服务体系

1. 发展闽商金融服务体系。

针对闽商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少等诸多问题, 创新金融服务, 促进包括私营银行在内的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

2. 发展闽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针对闽商技术创新不足等缺陷, 努力发展以高校为依托的科技服务机构, 特别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为闽商提高科技含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3. 完善闽商投资服务环境。

政府可通过减免税收、简化投资手续等方法完善投资服务环境以促进海西闽商的投资, 并吸引海外闽商的投资。

(七) 发挥政府在打造新闽商文化中的作用

在政府文化建设中, 要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提高对社会的公信力, 建立和完善以提高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设学习型组织等。通过机关文化建设, 要营造出便利的服务环境, 向社会展示文明、高效、勤政、廉洁和高素质、高水平的公共形象, 引领新闽商文化的建设。在打造新闽商文化中, 应加强政府对新闽商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完善“党政共责、党政工团联动、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要求各级党组织把新闽商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要加强宣传教育, 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认真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 指导面上工作。要加强对新闽商文化的研究, 努力探索新闽商文化建设, 推进海西区发展。

摘要:介绍闽商及传统闽商文化, 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闽商文化的含义。分析打造新闽商文化对海西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认识建设新闽商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闽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提升闽商文化底蕴培育现代儒商、加强闽商企业制度和文化建设、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完善闽商服务体系、提高政府在打造新闽商文化中作用等七个方面提出打造新闽商文化, 弘扬新闽商精神, 大力推进海西区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闽商,新闽商文化,海西

参考文献

[1]王晓文.闽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地缘环境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1) :96-101.

[2]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3]李鸿阶.闽南文化与海外华商的新发展[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 (1) .

[4]黄可萍.闽南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9) .

[5]福建省十一五规划[R].

[6]胡平.文化多元化与闽商精神[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6) .

[7]郭铁民, 等.发挥闽台商缘优势构建闽台共同市场[J].发展研究, 2006, (5) .

[8]李鸿阶, 林心淦.闽商:世界华商的一支中坚力量[J].开放潮, 2004, (5) .

[9]苏东水.发挥闽商新优势[J].闽企通, 2006, (9) .

海西建设 篇8

1 福建省创业型农民培训的现状和制约因素

1.1 福建省创业型农民培训的现状

目前, 福建省已形成贴近企业、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创业培训体系。从2003年开始, 福建省就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创办民营企业创业辅导培训和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 为1.6万名民营企业创业者和高管人员提供了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 如厦门创业园、石狮3S激情创业培训、阳光工程、SYB创业培训、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培训等工程为福建省农民创业贡献着巨大的能量。

1.1.1 培训的对象。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需要创办企业并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可作为创业培训对象。特别是掌握一定技术、技能和资金及有强烈创业欲望的农民。

1.1.2 培训的内容及模式。

主要聘请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的专家及成功企业家介绍创办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申领营业执照办理企业登记的优惠政策、办理税务登记的优惠政策、融资渠道、经营企业的政策法规, 讲授企业组织与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谈判技巧、企业竞争战略与创新等课程, 传授创业的历程和经营企业的经验教训。培养提高创业人员的心理、管理及经营素质, 降低投资经营风险, 并跟踪解决创业中的难题, 帮助创业人员成功的创办企业。根据农民需要创业内容覆盖一、二、三产业, 各地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和地方产业特色, 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美食、建筑装潢、纺织服装、电子装配等创业培训。创业培训实行“三三制”, 即学习时间1/3讲授理论、创业政策, 1/3时间由成功企业家介绍经验, 1/3时间由学员向辅导人员咨询, 到成功企业观摩, 编写创业计划书。建阳市还围绕其主导产业, 培训专业农民, 进村办班指导, 发展“一村一品”, 立足建阳实际, 以特色区域产业为主, 举办“村级班”。

1.1.3 培训的优惠政策。

《福建省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暂行办法》规定, 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培训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在城镇务工并办理了进城求职登记的农民工, 包括外省来闽就业的农村劳动者, 经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培训领取合格证书并在本省实现就业的或企业组织的“订单式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可享受政府培训补助, 每人只能享受一次培训补助。根据《规定》, 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原则上按每人不超过3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对农村低保户、库区移民、失地农民、“一户一就业”农民等“就业扶贫对象”的培训、省内紧缺工种培训及创业培训, 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但一般不超过500元/人。具体补助标准依据培训项目内容、培训工种、培训时间、难易程度以及财力状况等因素由当地财政、劳动保障部门确定。据福建省阳光办下发的《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 2007年, 省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县由原来的52个增加到61个, 占全省县 (市、区) 总数的73%。培训指标增加1万名, 培训经费增加784万元, 人均培训补助标准提高了75元。

1.1.4 培训的成效。

通过实施阳光工程, 福建省有效地整合了面向农村的具有较好基础条件的教育和培训资源, 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目前, 全省共有195家阳光工程培训机构, 教育、劳动、农业、卫生、建设等部门均有设置, 更有民办培训机构。阳光工程实施3年多来, 福建省培训农村劳动力近20万人, 实现转移就业近19万人, 就业率达96.1%。厦门市一些经过培训的学员开始走上创业之路, 至2005年, 由学员投资运营新创企业235家, 投入资金6 000多万元, 带动就业3 000多人。福州市2008年约有2%的学员通过培训走上创业之路。目前, 福建省已形成新泉美食、永定牛食品系列、武平簸箕饭等饮食产业, 建设了沙县小吃、闽清民间建筑、长乐纺织、连江海带加工、宁德海上养殖等以农民为主的自主创业基地。

1.2 福建农民创业培训的制约因素

1.2.1 农民观念落后。

2007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对福建11个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现农民在农业中缺乏主人翁精神。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 认为县以上政府应发挥主要作用的占36.50%, 而认为农民自己应发挥主要作用的仅占20.40% (其他:村集体18.40%、乡镇政府16.69%、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60%、龙头企业3.41%) 。充分说明农民对农业发展缺乏主动积极性, 这是造成福建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农民对自主创业观念淡漠, 在希望参加的培训类型调查中发现:农业技术培训占34.26%,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占20.80%, 而希望参加农业经营管理培训的仅占14.08%。由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 农民在思想上会夸大创业风险, 认为只有大老板、企业家才可以创业, 对自己缺乏信心, 惧怕失败, 不敢想更不敢干。

1.2.2 政府对农民创业培训的重视力度不够。

以前中央和省级政府只重视城镇发展, 把农村发展放在次要地位, 导致城乡二元差距越来越严重, 直到2005年, 中央一号文件才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一些培训机构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 尚处于幼年期, 对农民的培训能力尚弱, 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再加上政府对农民培训的划拨资金有限, 使得一大批本该接受培训的富余劳动力不能接受培训。

1.2.3 创业型农民培训的体系和机制不健全。

2004年阳光工程在福建省开展以来一直立足于农民工技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虽然成绩卓著, 但一直没有培养农民自主创业的理念。没有给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农民提供创业技能、管理技能的培训, 其他培训机构也是如此。现在农民创业培训在一些培训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根据农民需求形成一定的体系。如若培训机构与政府部门 (司法局、工商局、税务局) 、产业部门 (企业) 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不仅能给创业农民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 还能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及其他优惠政策。

2 国外农民创业培训的基本情况

2.1 日本的培训模式

日本的农民教育在根据“农业改良组合法”创建的农业者大学校进行, 目前日本有52个农业者大学校, 其中国立1所、县立48所、私立3所, 相当于短期大学。除农林省国立大学校无附属农场并聘用校外讲师授课外, 其他学校都设有附属农场, 有本校专职教师。学校设置的主要学科是农业、园艺、畜牧、经营、生活等。为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日本注重培养中坚农户并以培养策划、组织、管理、判断、收集信息能力以及创新和合作精神、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的培训为重点, 并注重人文教育。学生先到学校农场和农户劳动, 亲身体会后再回学校学习技术、经营、管理等知识, 边实践边学习是其最大特点。

2.2 韩国的培训模式

1998年, 韩国农村人口仅占9.5%, 农村青年急剧减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青年从事农业。韩国对农业后继者提供2 000~5 000万韩元 (1 100韩元=1美元) 的资金援助, 年息5%, 5~10年内偿还;对专业农户提供0.23~1.00亿韩元的资金援助 (国库补助10%, 地方政府补助10%, 国库融资28%, 农协融资42%, 个人负担10%) , 年息4.5%, 4~7年偿付, 规模经营农户可20年偿还。农业后继者培养和专业农户 (中坚农户) 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统称为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事业, 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选拔阶段, 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使更多的农村青年报名, 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阶段是培养阶段, 通过农业院校、培训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第三阶段是对创业者的财政援助阶段, 通过无偿援助或贷款等形式, 提供资助;第四阶段是进一步提高与完善阶段, 通过培训、财政扶持、跟踪服务, 从农业后继者中培植专业农户。

3 福建省农民创业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3.1 转变政府职能

近几年来, 政府对农民自主创业还没有予以足够重视, 对农民自主创业培训才刚刚起步[1]。要把农民自主创业作为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优先发展目标, 让农民在自己家里创业、就业是解决我国民工潮最好的办法。政府应制定农民创业管理和创业教育制度, 防止行业垄断, 宏观调控农村市场, 确保农民创业有市场潜力。要重点抓好农民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 加强创业教育资源和资金的整合与统筹协调。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成立农民创业教育办公室, 具体承担农民创业教育的规划、统筹协调、评价和监督等工作;要大力开展面向农村创业教育以及农村创业的环境与政策的研究;要加快农民创业教育培训的立法工作, 为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3.2 加大对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力度

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发放政府债券、发展农民彩票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性。如果可行, 则解决了由政府财政预算划拨资金不足的问题。向社会收集资金, 也是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手段。

3.3 完善培训机制

3.3.1 转变办学观念。

近几年, 农民培训机构在各地开展得风风火火, 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 解决了许多农民的就业问题[2]。但各个培训机构一直以农民工技能培训为重心, 而农民创业培训的项目却很少, 应把农民创业培训作为各培训机构的重点内容, 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业务帮助。

3.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个培训机构五花八门, 蓬勃发展, 但其软件设施还很薄弱, 师资力量差。各个培训机构在培养自己的教师的同时, 应加强与各个学校、专业的专家、学者及成功企业家的合作[3]。让他们为农民提供权威的、含金量更高的、更适合农民基本情况的教学方法、创业知识和其他智力支持。不能只用专家、学者做培训机构的品牌和广告, 要让他们真正为农民传道授业解惑, 把实惠给予农民。

3.3.3 搞好培训调研。

培训机构在做培训之前要对当地的农村、农业、农民和市场情况, 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文化素质、创业意愿, 了解当地市场状况分析农民创办何种产业更为有利。因材施教, 对农民进行“对症下药”式创业知识和创业心理辅导。培训机构应设计学员报名申请表和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农民填写好后, 逐一评审, 对农民进行逐一估价、打分, 然后按照评审结果对农民进行针对性地培训。

3.3.4 创新培训内容。

一是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包括对农民的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个体创业的心理素质和对市场变化的心理应变能力, 他们是个体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二是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创业知识的培训是指为农民创业所需要的财务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创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 以及准确做出市场判断的知识、信息和能力进行了培训。三是创业过程的指导。创业过程的指导是指为减少农民创业不必要的损失, 增强其创业信心而给予的详细指导。

3.3.5 培训方式多元化。

培训要充分运用媒体和网络技术, 如用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的方式宣传农民创业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 让老百姓知道农民培训的意义和价值[4]。更重要的是要让媒体在培训过程中起作用, 比如电视、报刊、杂志可以创办农民创业培训的专题栏目, 为农民介绍创业成功人士的典型事例、讲解创业知识等。网络还可以提供远程教学, 让老师跟农民随时保持联系。

3.3.6 培训信息反馈。

培训结束后, 学员填写培训效果表和教师评价表, 进行培训质量的评估。学员应分别从课程内容、资料准备、授课艺术、接受程度、课程实用性、案例与互动、总体印象等方面对培训教师、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进行逐一评分, 督促培训机构, 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3.3.7 建立培训研发机构。

培训机构要进行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的课题研究, 用科学手段研究农民创业, 研究创业培训中的各种问题, 为农民创业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振永.当前我国农村人才培训与成人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4) :11785-11786.

[2]李岭梅, 赵鹏程.以县农广校为基地, 构建创业培训新模式——基于武胜县农民创业培训调查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 :64-67.

[3]戴国宝, 王锁, 张斌国.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训模式初探——以邯郸培训模式为例[J].农业科技通讯, 2007 (8) :35-36.

海西建设 篇9

一、海西建设规划的施行与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联系

海西建设与福建高职院校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 为加快海西建设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社会使命,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职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 而凭借我国现行的国力, 国家财政对高职教育的投入还不能满足现有的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福建的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以上的问题。所以, 海西的建设和发展将为福建高职院校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如高职院校发展所需的资金、实验设备、实训基地等, 可以通过海西建设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能更好地促进福建高职院校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其次, 福建高职院校的发展又给海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在福建整个教育体系中, 职业教育与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密切。研究表明, 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很显然, 大量的中高级技术型人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坚实人力资源保障。这也就必然要求福建各高职院校应该把自己定位为提供海西建设发展所需要人才和科技的重要基地, 把“宣传海西、服务海西、走进海西”作为自身的重大使命, 进而努力提升自己的办学能力和实力, 为海西建设做出贡献。

二、海西建设背景下福建地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 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要需。福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显现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特别是这次全球的金融危机对福建省的影响, 如何让企业转型, 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企业在这次危机中清醒地感受到了人才和科技知识的重要, 所以基于走出困境的需要, 各企业对人才和科技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地方高职院校目前的发展现状由于上述原因还远不能与之相适应。最为关键的还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脱节、与市场脱节。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 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 拓展知识能力弱、动手能力差、没有自我挑战和创新的激情等问题, 这种局面制约了目前我国急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现状, 地方高职院校必须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战略, 使之面向职业思考, 在海西建设背景下积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高职教育实现战略定位提供平台。

第二,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需加强, 且缺乏“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 职业院校教师就是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院校中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现有专任教师0.96万人, 占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的31.17%, 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但福建省多数高职院校由原来的中职学校升格而来, 师资学历总体偏低;而且大部分教师是从院校到院校, 缺乏企业工作资历。“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任务相当艰巨, 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

第三,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但办学定位不够明确。目前, 福建省职高专院校55所, 民办高职院校22所, 2000年以来新增高职高专院校47所, 一些高职院校对办学规律和社会需求认识不足, 特别是在海西建设的背景下, 办学定位不够明确, 导致毕业生就业时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还有一些高职院校不分辨市场需求的饱和度, 办学方向不够明确, 专业设置盲目跟进市场, 缺乏明显特色。这些都与海西建设的要求有不小的差距。

第四, 高职院校的实训建设相对滞后。“十五”以来, 福建省高职教育由单一的政府办学发展为政府主导, 依靠企业、行业,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目前福建省有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18个。海西建设需要大量的具有熟练技术的人才, 而福建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福建省高职院校大多把办学经费投入到新校区建设上, 导致教学投入相对不足。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实习条件大多陈旧落伍, 不符合当前生产实际。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还未完全建立, 大多满足不了岗位技能训练的需要。

三、福建地方高职院校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战略———为海西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作为福建高职院校的办学必须要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为发展目标, 并根据自己所在区域优势, 结合各自学校的传统学科优势来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 在推进海西建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

第一, 以服务海西经济为已任, 培养海峡两岸市场所需的人才。福建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必须自觉以服务海西建设为中心, 致力增强为海西建设发展服务的功能, 努力提升为海西建设发展服务的水平。随着海西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 两岸传统产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 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福建各地经济发展的亮点。地方经济特别是厦漳泉对适应新产业、新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面对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势头, 福建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中人才培养的优势, 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建设之中, 加强与各企业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实现双赢。在目前两岸经济良好互动的环境下, 应遵循四求先行, 积极与台湾各高校企业共同探讨采用多种办学方式以培养海西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成人教育, 自考, 短期培训, 夜校方式, 方便社会成年人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提升自我的需要, 这种方式必然会以费用低, 时间短, 灵活而受欢迎。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撑, 而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多方面扶持, 以着力培养并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 办出水平, 办出特色, 以贡献求支持, 以特色求发展, 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 以服务海西建设为出发点, 力争以一流的人才、技术和科技创新为海西建设服务做出自身特有的贡献。

第二, 从结构调整出发, 加强高职教育的师资保障。加强培养引进, 改善师资结构。通过综合性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 要求任课教师具备教学所需的理论与实践素养;通过轮岗培养实施师徒帮带, 促进专业教师熟悉相关的实践教学岗位;通过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实践基地建设, 不断提升职业技能;通过兼职和引进, 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或专职教师;通过到企业实习、参加专业资格认证考试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组建工作团队, 促进互动成长。遴选有丰富项目开发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专业带头人, 由相关专业、不同教育和实践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专业教师组成工作团队, 以“传帮带”的形式提升团队成员的“双师型”素质。同时, 以工作团队为平台, 通过建立开放式实验室、设立学生学术基金等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等,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

第三, 从工学结合出发, 科学地设置整合学科专业。突出技术教育特色。构建“岗位—任务”的专业技能教学模式, 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进行针对性训练, 以更好地适应海西建设的发展的需要。以“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仿真实训室, 开发虚拟的工厂、车间、工艺及实验,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操作。倡导“一课多师、联合授课”, 由专兼职教师在企业联合完成核心课程的教学。形成多元评价机制。改变单一的纸笔考试, 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考评。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保持紧密联系, 成立有企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建立多渠道的质量反馈机制。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开展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通行证书等的考核认证工作, 积极推进能力评价社会化。比如,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在原有专业发展的基础上, 根据海西发展战略的需要, 设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药品经营专业、化妆品与保健等一些新的专业;办学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 就是办学必须要面向市场。即地方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 学校根据海西建设的需求决定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 认真分析福建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当地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来进一步整合和调整本校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以加强应用性, 突出工学结合, 为海西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四, 从校企合作出发, 创新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 实现资源共享。一是深化校企互动培养方式。高职院校应与相关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教学设备、实习进修岗位和专业技术师资, 探索工学交替、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实行学校成绩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积极推进“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实现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和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双赢合作。二是探索校企组合实训模式。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模式, 通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以企业为主建设实训基地、组织实训活动, 形成“前店后校”、“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通过依托大中型企业, 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强化专业技能的实战训练。三是推动职业教育集约发展。高职院校可通过协作、参股、转让、租赁等多种形式与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教育考试共同组建区域型、行业型或专业型的职业教育集团, 构建“校企结合,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双赢共进”的新模式,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不断推动高职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这将为将来向海西建设输送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也为校企合作注入强鲜活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 地方高职院校教育应该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应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同时, 海西建设的发展程度也决定了福建省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为此海西建设规划的施行与地方高职院校发展形成内在的有机联系, 在海西建设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海西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主动、科学的定位, 为海西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昭, 兰锋.一路阳光一路成长——中央领导关心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N].福建日报, 2009-05-07.

[2]、吴在平.第十三届台交会闭幕[N]福建日报, 2009-04-12.

[3]、邓红珍.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5 (9) .

[4]、林子.海西国策地产腾飞[N].海峡都市报, 2009-05-08.

海西建设 篇10

关键词:民生档案,服务,海西,和谐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是构建和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实需要, 而民生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 是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的原始凭证, 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因此, 民生档案工作的好坏关乎和谐海西大局构建的成败。笔者认为, 为更好地推进和服务和谐海西建设, 应在民生档案工作中做到“三到位”和构建“一体系”。

一、收集到位, 为和谐海西建设积累资源

1. 明确民生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民生档案形成的主体多而复杂, 致使民生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不同的部门, 给民生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必须明确民生档案的归属与流向[1]。民生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人民所有, 并主要由国家相关部门来保存。诚如加拿大档案学家特里·库克所说:“档案是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 甚至通常由人民来管理。在普通公民看来, 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利益, 而且更多的还要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体记忆。”具体而言, 基层档案室作为本单位档案资源的法定流向, 机关档案室与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之间, 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本区域国家档案资源的归属与流向[2]。

2. 确立民生档案收集的组织形式。

民生档案的收集主体以各级各类涉民单位在内的档案部门为主, 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 以人民大众为主要参与者。民生档案主要由各级各类涉民单位产生并由他们负责收集, 然后按规定向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政府为民生档案开展提供政策及财政等方面的支持, 它为民生档案的收集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人民大众则是民生档案工作服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档案的收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首先是各级各类涉民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接收或归档;其次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主动或提前接收人民大众迫切需要的民生档案;第三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向社会广泛征集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民生档案。归档方式:电子文件可在线或离线接收;可接收电子文件原文也可只接收电子文件目录;纸质文件一般为归档原文或者共享文件级目录。

3. 深入调研, 界定民生档案归档范围。

民生档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热点关注的不同及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不断调整。为此, 首先要坚持做到为民所需, 改变单纯接收党政机关文书档案的做法, 树立“大档案”观念。所谓大档案, 是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全部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3]。在档案收集工作开展时, 需将接收范围扩大到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府现行文件和专门档案方面, 从而形成一个门类齐全、馆藏丰富、反映社会各方面貌的资源库。其次, 加强并深入调研, 做好民生档案调查登记工作, 界定各行业和部门形成的民生档案种类。第三, 积极贯彻落实2011年1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 明确将民生档案纳入收集范围。

4. 加强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力度。

加强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 是改变民生档案多头管理、分散保存的现状, 构建多元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的有效途径。为此, 首先应加强涉民部门档案实体的整合力度, 积极主动做好到期归档民生档案的及时接收工作;其次, 针对由于地域、载体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部分档案实体无法移交归档的这种情况, 进行信息整合。如针对各涉民单位档案管理软件不统一、档案信息资源分散孤立的情况, 可以通过搭建统一的平台, 联结各个异构的资源系统。

二、管理到位, 为和谐海西建设夯实利用基础

1. 加强协作, 有效监管。

一方面由于民生档案形成于诸多领域, 其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水平及方法差别很大。另一方面部分涉民部门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使他们不愿意把相关民生档案拿出来共享, 致使民生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有一定困难。为此, 要真正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并把民生档案的社会功用发挥到极致, 改变目前民生档案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便成了必然要求。首先, 在平等合作基础上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协调主体, 各涉民单位互相配合, 加强横向跨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其次, 针对档案部门资金不足的问题, 通过与各涉民部门的合作, 寻求援助。只有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才能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档案部门在同各涉民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的同时, 还应加大对各涉民部门的监管。首先, 增强各部门依法管理民生档案的意识, 将各涉民单位纳入统一监管范围。其次, 开展档案目标管理省级认定工作, 对不符合管理规范的部门进行整改。第三, 针对有关部门存在“档案意识不一、经济实力不一、档案基础不一、保管条件不一”等实际困难, 在业务指导中采取不同指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第四, 不断拓宽民生档案领域, 将档案工作深入社区、家庭。

2. 规范管理, 保障安全。

各级档案部门及涉民单位要充分认识服务民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觉把民生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范畴。为此, 首先要改变目前民生档案业务规范标准混乱的状况, 尽快制定和完善既体现各自特点、又符合档案管理基本原则的民生档案业务规范、标准和制度体系[4]。其次, 加强对民生档案的鉴定工作, 通过修订现有的档案保管期表, 准确划分其保管期限;第三, 在档案过程管理中, 应区别轻重缓急, 将关系民生、群众利用率高的民生档案优先整理;再次, 加大投入, 规范管理, 积极推进民生档案数字化进程。

三、提供利用服务到位, 满足和谐海西建设需要

1.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开展民生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宗旨, 改变衙门作风, 改变以往消极被动的工作作风;应认识到民生档案服务工作不仅是各级档案部门的工作, 更是相关涉民部门、社区中心等部门的事情;应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 重为党政机关服务、轻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旧观念和认识, 努力建立方便普通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2. 改善服务条件, 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

在服务条件方面, 设置民生档案查阅场所, 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简化利用手续等。如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生档案服务中心”模式, 为民生档案工作的发展竖立起新的标杆。在服务渠道上,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方式。在服务形式上, 除了传统的举办展览、网上展厅、函电代查等方式外, 我们还可以设置周六服务日、设置民生档案工作服务特岗、开展民生档案下乡进村入社区活动、主动送档服务等各种形式。在服务内容上, 立足本馆资源, 加强编研如建立专题数据库, 围绕民众的热点需求, 开发满足民众需要的档案产品。

3. 保障权利, 注重隐私。

民生档案作为民众生活的历史记录, 它是民众切身权益的反映, 对解决社会问题、落实相关惠民政策, 维护民众合法权利具有重大作用。为此, 一方面档案部门作为公共信息服务机构, 应保障民众对民生档案信息需求的权利, 做好保密与公开工作。另一方面, 由于相当部门民生档案涉及公民个人隐私, 我们在对民生档案提供服务利用的同时, 应注意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在信息可公开范围、可利用程度、利用权限等方面把好关, 做到不应公开的绝不公开, 未到公开年限的依申请程序公开。

4. 建立健全服务反馈机制。

民众在民生档案利用过程中提出的反馈信息和意见, 不仅可以用来衡量民生档案工作开展的好坏, 还可以增强各有关涉民单位的服务意识, 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的转变。为此, 应建立健全相关民生利用服务反馈机制。服务反馈机制包括自身服务总结和利用者利用服务反馈两个层面。在反馈形式上, 可以通过随机抽取办事群众, 发放问卷调查, 也可以在服务窗口设置服务反馈表或信箱等。在反馈的内容上, 应至少涉及以下几方面:服务的态度、办事的效率、服务的成效等。

四、构建民生档案工作保障体系, 确保和谐海西建设顺利开展

1. 领导重视是重要推力。

各级人民政府、档案部门、涉民单位要深刻认识到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领导, 切实把民生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各级档案部门、涉民单位应积极贯彻落实2007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自觉把民生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范畴, 严格考评;要加大投入, 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与保障。

2. 人才是关键。

不论是民生档案的收集、管理还是服务都离不开档案工作人员的参与, 而民生档案工作的复杂性, 使得民生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成效。为此, 我们要加快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服务好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首先, 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确实把民众的需求做为民生档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其次, 把好人才入口关, 注意引进招聘一些有文化专业知识, 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再次, 注重人才的使用, 要敢于大胆使用综合素质强的年轻干部。最后, 加强继续教育培训, 加强档案专业知识和业务学习, 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3.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保障。

虽然国家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民生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 如国家档案局与有关部门配合制定了《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但是, 目前民生档案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 远不能适应民生档案工作开展的需要。为此, 我们应该加快推进民生档案工作立法进程。首先, 加快贯彻落实现有的民生档案工作相关法律法规, 制订相应的实施办法及管理细则。其次, 加快对《档案法》的修订步伐, 把民生档案工作列入相关的条款, 明确民生档案工作的法律地位。再次, 加大各涉民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如2010年我省人社厅、档案局就联合制定了《福建省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办法 (试行) 》, 有效地规范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

总之, 民生档案工作是一件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延伸。我们唯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档案工作理念, 不断地探索新领域民生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 才能让民生档案工作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江.徐州市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档案与建设, 2008 (10) .

[2]田佳丽.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南昌大学, 2010.

[3]魏勤政.大档案热的冷思考[J].档案管理, 2006 (3) .

海西建设 篇11

4月1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海西经济区(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研讨会在福州召开。该课题之一并由三明林业产业院士工作站驻站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主持的“海西经济区林业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也正式启动。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顺煌主持会议,卢耀如、尹伟伦、王思敬、王浩院士等院士专家出席会议并作专题发言。

4月17日下午,“海西经济区林业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实施工作会议在福建农林大学召开。课题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课题组副组长、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教授,课题组副组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翟明普及课题组成员,福建省科协院士办主任沙中然,课题组成员、三明市科协主席吴联派,课题组成员、三明林业局副局长王新杰及省林业厅有关处(室)负责人、福建农林大有关处(室)、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尹伟伦、兰思仁就课题实施工作指出具体要求。与会成员就课题实施工作提出具体意见。会议决定,“海西经济区林业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实施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一要收集资料阶段;二要现场调查阶段;三要研讨交流阶段;四要课题结题与验收阶段。三明市、漳州市被列入课题调查城市。 (三明市科协学会部 编辑:陈宇航)

海西建设 篇12

关键词:闽台农业合作,海西经济区,投资环境

我国台湾农业在上世纪80年代已由典型的传统农业演进成现代农业,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 闽台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是解决海西“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海西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而农业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基础, 把新农村建设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 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突出闽台农业合作,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对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一、闽台农业合作优势突出

福建与台湾在农业地理和气候条件上都极其相似, 且两地语言相通、文化习俗相似, 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为福建与台湾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1. 闽台农业合作的历史悠久。

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源远流长。早在明代天启元年 (公元1621年) , 福建移民就将牛耕技术带到台湾。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台湾原著民的农业生产方式, 加快了台湾的土地开发, 使台湾的可耕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农区。1997年7月, 国务院台办、农业部和原国家外经贸部联合批准漳州、福州为全国首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实验区的设立为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拓展了福建省农业发展的新空间。2005年以来, 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代表团相继来祖国大陆参观访问, 两岸关系出现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为闽台农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台湾农产品零关税入闽以及“台湾农业创业园”的筹建, 标志着闽台农业合作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闽台两地气候及物种资源极为类似。

闽台同属亚热带地区, 两地在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上的类似, 使闽台农产品具有广泛的相似性, 台湾主要农作物种类, 绝大多数与福建是一致的。而且台湾农作物品种及种质资源数量多、种类齐全, 因此闽台合作开发作物品种资源具有广泛的相互适应性。

3. 台湾产业升级为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由于台湾农地、劳动力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越来越短缺, 加上农产品市场小、劳动力价格日益昂贵, 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农业在岛内发展的空间日益缩小。经济成长后的成本上升压力使得目前台湾除保鲜水果、蔬菜、花卉及部分植物的制品仍保持一般比较竞争力外, 其余大多数正逐渐成为劣势竞争产品, 这就必然促使台湾将一部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外移, 以推动岛内产业升级。未来台湾农业生产可能主要集中在优质稻米、蔬菜、水果、猪禽、花卉、水产与部分土特产上, 而将不具竞争力的农业生产转移到大陆, 尤其是一水之隔的福建。福建将逐步成为台湾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如台商在福建投资的茶业, 未来有望向台回销。

二、闽台农业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闽台两地在农业合作上存在诸多明显的优势, 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地流转问题明显。

随着闽台农业合作的不断深入与拓展, 对于建立合理、有效的要素流动机制, 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的要求愈加强烈。在农业资源配置问题上, 最为集中的是农地流转问题, 突出表现为:一方面随着合作规模的扩大, 农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台商普遍感到用地难;另一方面由于农地政策、农地流转机制等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农地租赁过程中,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农地租赁的积极性, 阻碍着农地流转的深入进行。故此, 完善农地流转机制, 促进农地在台商与农户间的合理流转, 是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与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需要。

2. 闽台农业产业对接能力不强。

福建农业主要以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 在这点上与台湾农业差不多, 但台湾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已由典型的传统农业演进成现代农业。在闽台农业合作发展和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福建省不少地方尤其是沿海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学习借鉴台湾农业经营理念、农业技术、管理方式, 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逐步转变。但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地块细分, 土地流转不畅顺, 农业生产资料集约经营的条件受到严重制约, 目前海峡西岸的农业生产大多仍是粗放型的, 传统农业的落后局面未有根本性改变,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对于台湾存在较大差距, 产业对接能力弱, 影响闽台农业合作层次和水平的提高。

3. 投资环境不够优化。

各级各部门出台的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些落实不到位, 有的甚至无法兑现。台资农业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融资问题, 由于金融机构对贷款抵押物严格要求而无法实现;动植物引进的审批检疫手续繁琐, 批次数量小, 影响了农业合作的效率。从而有的台商为了避免手续麻烦, 通过民间渠道私下引进动植物良种, 带来了病虫害传播的潜在危险;台资农业企业提出种养业企业享受农业用电收费标准得不到政策支持;有的地方没有妥善处理好土地关系, 造成当地农民与台商之间的磨擦;有的地方对台农业工作的组织力量不强, 对台农业协调机构不健全, 职能与功能不相称, 工作运行机制不顺畅,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台商的投资热情。

4.“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效应减弱。

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加入WTO之后, 中央原先赋予福建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逐渐淡化, 政策优势逐步消失。同时, 在台商对外投资产业构成的演进过程中, 考虑经济腹地大小、市场辐射能力及产业结构的配套等因素, 将投资大陆的重心由珠江三角洲及福建沿海转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统计数字显示, 近年来台商在苏州投资的脚步加快, 已占台商全部在大陆投资额的20%。近10年来, 从浦东到苏州以西的吴县方圆120公里左右的区域内, 累积了数百亿美元的台商投资。台资同时还加快了北上西进的步伐, 北京成为台商设立研发中心的首选地。珠三角尽管吸引台资的能力有所减弱, 但仍然是吸引台资的主要区域, 目前仍然吸引了37%左右的台资, 造就了珠三角成为大陆电子零部件的主要加工出口基地。在西部, 台商也已经开始了投资的步伐, 塑胶、能源、零售、休闲产业等都已经进入西部地区。

三、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 两个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经济体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合作, 就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台湾农业具有资金、技术上的比较优势, 而福建农业在劳动力、土地要素方面较台湾充裕, 20多年的闽台农业合作实践也已经证明, 闽台农业之间存在极强的互补性, 二者之间的合作仍然存在着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加快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步伐, 是提升两地农业国际竞争力, 促进农业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使闽台农业合作更好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福建应从对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优越的资源优势和相得益彰的互补优势出发, 通过健全农地流转机制、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优化农业合作环境等方面, 实现闽台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机整合与优化配置, 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

1. 健全农地流转机制, 促进农地合理流转。

首先, 应该真正赋予农民完整的农地承包经营权, 使其能从农地流转中获得应有的收益。完善农地使用权, 需要将农户单一的农地使用权逐步拓展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4权统一的农地经营权。在农地处置上, 要真正赋予农民在承包期限内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否转让的最终决定权。其次, 政府组织应淡化农地流转主体的角色, 对于农地流转中的具体事宜, 应当由流转双方自行商定, 应尽量避免直接介入, 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来调节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逐渐使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农地流转行为公开化与法制化, 促使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走向成熟。最后, 通过签定规范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农地使用协议, 来保证台商合理的农地租赁使用权。

2. 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 加快福建优势农产品发展。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剧烈的严峻挑战, 双方都在调整产业结构、方向和政策, 农业方面把重点逐步转移到提高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上来。适应竞争条件的变化, 调整农业结构, 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及成熟期的产品转移到岛外生产, 岛内则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农业, 是台湾农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福建是台商农业投资和实现台岛内农业发展空间延伸与农业产业升级的首选地。必须加强有计划的闽台农业产业合作, 进一步明确产业分工, 实现台湾农业的资金优势和品种优势、技术与人才优势和福建农业的农村土地价格与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优势的互补。

3. 优化农业合作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针对台商来闽投资农业中遇到的问题, 福建省要加强制度创新, 积极为台商良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 同时不断突破台湾对大陆政策的限制, 推动新一轮闽台农业合作高潮。并及时调整以往的有关政策, 放开投资领域、放宽投资形式、放活经营方式, 在税收、土地方面给予更优惠的政策, 简化土地征用和进口农用物资设备手续。在软环境建设方面, 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提高办事效率。商业银行要加强台资企业的资金支持, 建立闽台农业合作信息网络, 提供市场、生产、销售知识, 减少市场风险。在对台资农业企业审批、办照、用地、退税、通关、融资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简化办事程序, 推行“一站式”、“一条式”服务, 兑现有关优惠政策。在硬环境建设方面, 政府要加大财力支持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水路电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 以及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贸易中心等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4. 建立多渠道、多维度的闽台农业合作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闽台农业合作的经济论坛机制、信息交流机制、科技合作机制、农产品贸易机制等, 以拓宽闽台农业合作的平台。一方面充分发挥闽台农业科技各有的优势, 加强闽台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在着重创新生物科技研发合作的同时, 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吸引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丰富营销经验的台湾高素质农民 (尤其是台湾农民企业家) 来闽创业。另一方面福建可以借鉴台湾的农民产销班、农会和农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在引导农业生产、促进规模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营销效率、保护小农权益等方面积累的许多经验, 加强农业合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5. 创新闽台农业合作政策。

宏观环境和政策始终是外商进行投资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此, 要重视加大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创新, 充分发挥政策机制的激励效应。首先, 及时调整“三农”政策, 加大“以工补农”的力度, 对农业、农民、农村“多予, 少取”, 重视农业生产由“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升。其次, 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政策梳理, 对一些不利于合作和有悖WTO条例的政策应予清除, 而对各项旨在促进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必须用足用活。再次, 积极争取中央赋予福建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 并结合福建的具体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力促闽台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最后, 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研究建立适合闽台农业合作的财政体制, 可考虑对闽台农业合作的重点县进行财政补贴,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促进闽台农业资源进一步整合和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蔡雪雄, 夏文顶, 李美桂.海峡西岸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12)

[2].林其屏.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福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5)

[3].蔡贤恩.发挥闽台农业合作优势.推进福建现代农业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 2007 (1)

[4].杨军.福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台湾农业探索, 2002 (2)

[5].安增军, 郑国泽.闽台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发展目标与趋势[J].发展研究, 2007 (7)

[6].陈洪昭, 王庆, 林卿.闽台农业合作中农地流转问题探析[J].台湾农业探索, 2007 (4)

上一篇:社会开放服务下一篇:纳税筹划企业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