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解读(共8篇)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解读 篇1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解读
主讲老师
徐强
一、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1号),制定本规定。
解读:
第一条明确了本规定制定的目的和依据。在印发《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的文件中有这么一句话:“推动各部门、各地区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成本核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针对基本建设成本管理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我个人的理解是,当前我国仍然严重依赖以项目投资拉动GDP增长,而在经济结构上,又以垄断国企为核心,攫取了大量资源的同时,运营效率却难以提升,导致项目成本居高不下。所以才需要出台这么一个《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试想下,如果加入完全的是私人企业竞争环境,则根本不需要出台这么一个规定,市场的竞争必然能够让成本回归到合理的水平。
第二条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是指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其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以及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给施工单位的预付备料款和预付工程款。
解读:
第二条定义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不包含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以及预付备料款和预付工程款。
第三条
设备投资支出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各种设备的实际成本(不包括工程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包括需要安装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准备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的实际成本。
需要安装设备是指必须将其整体或几个部位装配起来,安装在基础上或建筑物支架上才能使用的设备。
不需要安装设备是指不必固定在一定位置或支架上就可以使用的设备。解读:
第三条定义了设备投资支出、需要安装设备和不需要安装设备的概念。本条的内容恰恰是被第二条定义排除在外的内容。
第四条
待摊投资支出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发生的,应当分摊计入相关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和税金支出。主要包括:
(一)勘察费、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可行性研究费及项目其他前期费用;
(二)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土地复垦及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及其他为取得或租用土地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
(三)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船税、印花税及按规定缴纳的其他税费;
(四)项目建设管理费、代建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监理费、招标投标费、社会中介机构审查费及其他管理性质的费用;
(五)项目建设期间发生的各类借款利息、债券利息、贷款评估费、国外借款手续费及承诺费、汇兑损益、债券发行费用及其他债务利息支出或融资费用;
(六)工程检测费、设备检验费、负荷联合试车费及其他检验检测类费用;
(七)固定资产损失、器材处理亏损、设备盘亏及毁损、报废工程净损失及其他损失;
(八)系统集成等信息工程的费用支出;
(九)其他待摊投资性质支出。
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建设资金存款利息收入冲减债务利息支出,利息收入超过利息支出的部分,冲减待摊投资总支出。
解读:
第四条定义了待摊投资支出的概念。具体列举了九大类待摊投资支出类目。还规定了在项目建设期间,建设资金存款利息收入、债务利息支出以及待摊投资总支出之间的冲减方法。
第五条
项目建设管理费是指项目建设单位从项目筹建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支出。包括:不在原单位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工资及相关费用、办公费、办公场地租用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招募生产工人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含软件)、业务招待费、施工现场津贴、竣工验收费和其他管理性质开支。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控制项目建设管理费。
解读:
第五条定义了项目建设管理费的概念以及涉及到的具体类别。还要求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控制项目建设管理费。
这其实也侧面反映了国企凭借其垄断地位,在缺少市场竞争的情况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控制的现实。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建设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分据实列支。总额控制数以项目审批部门批准的项目总投资(经批准的动态投资,不含项目建设管理费)扣除土地征用、迁移补偿等为取得或租用土地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为基数分档计算。
建设地点分散、点多面广、建设工期长以及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等的项目,项目建设管理费确需超过上述开支标准的,中央级项目,应当事前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报财政部备案,未经批准的,超标准发生的项目建设管理费由项目建设单位用自有资金弥补;地方级项目,由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审核批准的要求和程序。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津贴标准比照当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差旅费标准执行;一般不得发生业务招待费,确需列支的,项目业务招待费支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不得超过项目建设管理费的5%。
解读: 第六条规定了项目建设管理费的管理办法,就是实行总额控制。同时,规定了特殊情况下项目建设管理费需要超过规定标准的,不同级别的项目,需要报不同级别的财政部门审核批准。还规定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差旅费以及业务招待费的标准。
第七条
使用财政资金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项目建设管理费,比照第六条规定执行。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性项目的项目资本中,财政资金所占比例未超过50%的项目建设管理费可不执行第六条规定。
解读:
第七条规定哪些企业需要参照第六条执行,哪些不需要。其衡量的标准就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性项目的项目资本中财政资金所占比例是否达到50%。如达到,项目建设管理费需要参照第六条执行,如未达到,则无需参照执行。
这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国有资本未达到50%的项目,意味着建设成本会更加有效率,还是会更加浪费?
第八条
政府设立(或授权)、政府招标产生的代建制项目,代建管理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代建内容和要求,按照不高于本规定项目建设管理费标准核定,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实行代建制管理的项目,一般不得同时列支代建管理费和项目建设管理费,确需同时发生的,两项费用之和不得高于本规定的项目建设管理费限额。
建设地点分散、点多面广以及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等的项目,代建管理费确需超过本规定确定的开支标准的,行政单位和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事业单位中央项目,应当事前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报财政部备案;地方项目,由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审核批准的要求和程序。
代建管理费核定和支付应当与工程进度、建设质量结合,与代建内容、代建绩效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同时满足按时完成项目代建任务、工程质量优良、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概算总投资范围3个条件的,可以支付代建单位利润或奖励资金,代建单位利润或奖励资金一般不得超过代建管理费的10%,需使用财政资金支付的,应当事前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未完成代建任务的,应当扣减代建管理费。
解读:
第八条规定了政府设立(或授权)、政府招标产生的代建制项目的代建管理费的有关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高于本规定项目建设管理费标准核定。
(2)需要超过本规定标准的,需要按照项目本身的级别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核批准。(3)代建管理费的使用原则和奖惩措施。
第九条
项目单项工程报废净损失计入待摊投资支出。
单项工程报废应当经有关部门或专业机构鉴定。非经营性项目以及使用财政资金所占比例超过项目资本50%的经营性项目,发生的单项工程报废经鉴定后,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部门审核批准。
因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等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损失,由责任单位承担。解读: 第九条规定了项目单项工程报废的处理原则。如要把握的几点要求是:(1)报废净损失计入待摊投资支出。(2)报废应当经有关部门或专业机构鉴定。
(3)非经营性项目以及使用财政资金所占比例超过项目资本50%的经营性项目,经鉴定后,还需要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部门审核批准。
(4)属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责任的,由责任方承担损失。
第十条
其他投资支出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项目设内容发生的房屋购置支出,基本畜禽、林木等的购置、饲养、培育支出,办公生活用家具、器具购置支出,软件研发及不能计入设备投资的软件购置等支出。
解读:
第十条定义了未列入本规定上文所述的其他投资支出的概念,并列举了具体类目。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财政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财建〔2004〕300号)同时废止。
解读:
第十一条比较简单,就是明确了本办法的施行起始日,以及前款文件的作废。
二、项目建设管理费总额控制数费率表
解读:
项目建设管理费总额控制我们要关注三点:(1)计算建设管理费以项目概算为基准
(2)不同规模档次的概算,按照不同的费率标准来计量(3)实行超额累进计算法进行计算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解读 篇2
项目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简称《规范》)中的定义是:“企业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简称项目管理。”[1]在《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简称《总包规范》)也有类似的定义:“在项目连续过程中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策划、组织、监测和控制,并把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中,以达到项目目标的全部活动。”
2 什么是“八字箴言”
《规范》中关于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进度、质量、安全、环境、资源、现场、验收、沟通、采购、合同、信息、成本、结算、决算、风险、回访、保修、考核和评价等。项目从诞生到交付整个项目管理过程按照以上内容可以归纳浓缩成八个字:“接、干、算、要、分、保、讼、悟”,或称其为“八字箴言”。
2.1“接”的解读
接——对应《规范》中的“合同、信息”等管理内容,就是通常所说的接工程、接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后,接工程包括项目信息管理、招标文件评审、投标文件编制与递交、中标、合同谈判与签订等过程。建筑施工行业长期将接工程这项活动叫做经营,其实它应当属于市场营销的范畴,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为了从顾客身上获得利益回报,创造顾客价值和建立牢固顾客关系的过程,而经营解决的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问题,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以订单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为目的的市场营销活动是建筑企业的龙头,没有了这个龙头,后续的项目管理等均无从谈起。该阶段面对的是建筑市场,企业内部一般是主管经营的经理挂帅,分公司、项目部或公司经营部门为主导,相关部门配合,技术实力、装备能力和人脉关系在这个阶段起着主要作用。
2.2“干”的解读
干——对应《规范》中的“进度、质量、安全、环境、资源、现场、验收、沟通、采购”等施工阶段的管理内容。这个阶段是项目管理内容最丰富的阶段,是资源投入最多的阶段,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阶段,是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接工程的阶段结束,项目进入实体施工阶段,狭义的项目管理特指该阶段的施工管理工作。“接活容易干活难”,一个项目要想做好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事先周密策划、认真组织、精心安排。该阶段面对的是建筑分包市场、业主方、各参与方和政府监管方等。资源调配能力、现场组织能力、危机管理能力和应急公关能力是施工阶段的关键,因此要紧抓源头管理,加强动态管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2.3“算”的解读
算——对应《规范》中的“成本、结算、决算”等管理内容。项目管理中的造价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建设行业有“会干不如会算”的说法,是单纯以接工程为目的的经营管理的延伸,也叫做全过程经营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核算与控制、现场签证管理、设计变更管理、费用管理等,该过程的投入产出比相对较大,精算相比粗算所需的费用并不会增加许多,但漏算、少算就会对项目收益有巨大的影响。根据某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开发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这方面的挖潜最高可达到总成本的5%,而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能极大地提升项目造价管理水平。最终项目决算的过程是一个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甲方砍价的起点是施工单位的决算,因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定额的存在也许会让施工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任何项目都有一个理论上的最高价——定额价,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时如果有一个最高价,买方可以在最高价向下砍价,理论上有利于买方,卖方无法通过价格杠杆获得额外收益。鉴于此,项目部只能企求不漏算、不少算、不低算,就高不就低,预留讨价还价的余地是必要的,毕竟适度的高估冒算既不违约更不违法。商业领域的讨价还价是信息不对称的讨价还价过程,“隔行如隔山”指的就是信息不对称。买方多数情况下处于信息劣势的不利地位,而项目决算过程中甲方通常也有专业造价人员或咨询机构审核乙方的决算,甲乙双方的信息基本对称,甚至出现甲方信息优势的不对称现象。这就是“会干不如会算”的道理。
2.4“要”的解读
要——对应(规范》中的“沟通”管理内容。“会干不如会算”后面还要再加上一句才完整,“会算不如会要”,算出来的只是个理论数字,如果要不来款,就只能是财务账目上的应收账款,俗话说“落袋为安”,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货币有时间价值,决算后早收回工程款就早产生效益。要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自己产生“尽快接受”心理,生意市场上有“先出价者被动”的说法,项目决算过程无法回避“先动劣势”,总是乙方先拿出决算,应遵循“限制选择”的原则,通过限制自己的选择让对方“尽快接受”。算和要的过程是一个合作博弈的过程,这两个阶段中,勇气和智慧都是不可或缺的。
2.5“分”的解读
分——该阶段在《规范》中虽然没有确切的对应管理条目,但此项工作内容覆盖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总包规范》将项目合同管理分为总承包合同管理和分包合同管理,包括农民工管理的分包管理属于本阶段的主要管理内容,此外还有资金筹集与分配的含义。劳务分包的管理包含在《规范》和《总包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和采购等章节,但并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管理的具体要求。当下许多项目部都成立了农民工管理办公室,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和专门的管理人员,可见此项工作在当前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2004年9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颁布了《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各地纷纷出台《建筑业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制度》,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要拥有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工人。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逐步实现建筑劳务人员信息化管理”。分包合同管理是分包管理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当甲方支付工程款后,项目债权人纷至沓来,如果分配不当很容易产生纠纷,农民工、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堵门、堵路和爬塔吊等讨薪手法屡见不鲜,甚至诉诸公堂,工程款要来了是好事,但分配不当就会出事。在要和分这两个阶段,项目管理扮演的角色来了个反转,从债权人变为债务人。因此,事先要策划好参与分配的各方如何达成一致的策略,以有序、和谐、共赢为原则解决好利益分配格局,做到“会干又会算,要得来分得均”。
2.6“保”的解读
保——对应《规范》中的“回访、保修”等管理内容。项目管理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管理工作后,如果没有遗留问题,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就结束了。但项目管理中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工程质量有缺陷是很正常的,商业领域叫做售后服务,建筑行业叫做工程回访、保修,这是项目交付后的主要工作内容,属于收尾管理,包括项目竣工、验收、回访和保修等。如果质量缺陷维修不及时、不彻底,也容易引起甲方抱怨,处理不当又会引起诉讼,而且乙方在甲方抵押有5%左右的质量保证金,只有在缺陷责任期届满才能索要,因此回访、保修工作也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项目交付使用后工程质量的责任并不能够解除,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因此,项目经理应当在工程施工期间尽职尽责地把好工程质量关。
2.7“讼”的解读
“讼”——对应《规范》中的“风险”管理内容。这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项目管理的每个阶段都应当注重“冲突与合作管理”,尽量避免产生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项目风险在《项目风险管理应用指南》(GB/T 20032—2005)中的定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项目目标影响的组合”。[4]风险处置方案包括规避、减少、限制后果、分担风险、补救和保留等。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饿死不喊冤,屈死不告状”的传统,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确立,国家明确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各界对打官司不再讳莫如深。但是一起诉讼案件不会是即时兴起的,双方诉诸法庭之前必然有漫长的冲突过程,甚至长达一二十年,这个过程对全社会来说不产生效益,只会增加交易成本,处理不好还影响到社会稳定,特别是对于联营项目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风险一旦形成,企业将陷入窘迫和无奈的境地。项目部应当转变观念,从项目一开始就要投入一定的法务资源。国外有法务消费的惯例,西方法制社会中的私人律师服务非常普遍,经常可以在外国影视作品中听到“请你和我的律师谈”这句话。法务工作的目的不仅体现在庭审,其根本目的应该是避免产生法律纠纷,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实现合同规定的权利服务,以及尽量规避风险。
2.8“悟”的解读
悟——对应《规范》中的“考核、评价”等管理内容。项目后评价是一项增值活动,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是项目最有价值的成果,并不需要投入物质资源,主要是智力资源的投入。不是必要的项目管理活动,不容易引起项目管理者的重视,但对于想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项目管理团队,则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内容,可以既往不咎,但不可以既往不悟,特别是高层管理者,更应该注重考核、评价阶段的工作。戴明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之一的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制定标准的过程就是一个悟的过程。人的认识有局限性,任何人都做不到全知全觉,“经一蹶者长一智”,善于总结经验的人受一次挫折便有一次教训,增加一分才智。因此,每个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都应当总结经验教训。对项目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并不是非要等到项目全部结束才进行,项目进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总结改进的机会,集项目管理中的“小悟”为最终的“大悟”。项目经验总结的成果除了可以是经验教训外,还可以是报告、论文、专利和奖励等具体成果,总结经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项目管理的升华,在提高管理者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同时甚至会影响到项目管理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处世哲学的改变,这些都是项目管理团队的精神财富。
3 结语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随着项目的进展虽然各有侧重,但不应当按阶段严格区分,有时某些管理内容在某些阶段为主要,在另外一些阶段为次要。项目管理者要树立“即时生产、即时经营、即时总结”的管理理念,把管理的精神贯穿于每个环节,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五同时”。项目最终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只有全面完成策划目标才算是项目成功。“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项目管理的底线至少应该保证没有使项目实施前的管理秩序、经济状况变坏,防止出现项目破产。
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项工作都不可以偏颇,千头万绪的项目管理工作分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只有尊重管理科学的规律、提升管理能力,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摘要: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调配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是项目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从项目诞生到交付的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可以将其归纳为八个字:“接、干、算、要、分、保、讼、悟”,或称其为项目管理“八字箴言”,涵盖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文章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具体分析项目管理中应当注意的重点事项,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企业,规范,解读
参考文献
[1]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S].
[2]GB/T50358—200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S].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解读 篇3
【关键词】成本管理理论;路桥建设集团;项目成本管理
一、前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路桥交通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路桥建设企业面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路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强成本管理成为了唯一方法。与此同时,唯有加强路桥项目成本管理才能确保路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路桥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内涵解析
1.路桥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通常来说,路桥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了成本的预测、计划、决策、分析、控制、检查和核算等相关内容。在实际的路桥施工项目中,通过对施工项目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成本信息进行系统和有序的预测、计划、核算、控制以及检查等相关工作,能够确保施工项目中的各个要素可以根据既定的目标来正常实施。最终让项目实际产生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进而让成本管理中的内容相互制约和影响。这样,路桥施工项目的成本便能得到有效控制。
2.路桥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模式
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是现阶段路桥建设项目成本关的主要模式。事前管理往往指的是在路桥施工项目正式施工之前,对可能会对项目成本造成影响的各个要素进行事前的审核、规划和监督,内容主要涉及到了投标报价的成本预测和决策等。
在路桥施工项目的实际施工中加强控制施工成本的过程就是事中管理模式,施工成本的控制主要包括机械费用、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控制。
事后管理就是在项目施工完成之后,分析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对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计算,并且针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而这些问题的主要内容就包括成本的核算问题。
三、路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动态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管理活动是在变化着的环境下开展的,因此要始终遵循动态控制原则。动态控制指的是把工程所需的工人、机械、材料投入到施工中,然后对成本的实际发生值进行收集,再将所收集之值与目标值作对比,看是否有偏离,若有偏离,则应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解决措施;若无,则继续进行。
2.全面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涉及范围较广,从员工至班组、部门,都在成本控制管理的范围内,和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将各个部门、班组、员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全体员工真正树立成本控制的观念;与此同时,还应将成本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让各项经济业务都处于成本控制的管理范围内。
3.节约的原则
节约原则是实施成本控制最基本的原则,是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换言之,节约即努力创造条件,对成本进行事前监督及其过程控制,并在施工中察看是否出现偏差,以达到优化施工方案的目的。此外,将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也可实现节约的目的。进行成本控制,必须要对每项成本费用进行检查,看是否合理,防止出现返工损失的情况,尽可能地避免工期延长被罚款或发生安全事故损失费用的情况。
四、路桥建设集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本文主要以某路桥建设集团为例,对全面成本管理理论的路桥建设集团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其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该集团公司始建于1954年,多年来,公司已发展成为集道路、桥梁、隧道、房地产开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大型施工企业。该路桥建设集团在2000年的时候,获得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经营权”,在2001年的时候,获得了“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在2003年的时候,通过了“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三项认证。
在对路桥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只有尽可能的去节约施工的成本,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该路桥建设集团在对路桥工程进行实际的施工运作时,虽然财务成本的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在项目成本控制上,与大多数的建设单位一样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非常明显、又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该路桥建设集团的成本控制执行力不强。从而使得该路桥建设集团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制度化、程序化不够,有些时候由于一些原因对于应该褒奖的不给予奖励,对于应该惩罚的又不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导致在进行工程成本控制实施的时候,执行力非常的低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缺乏完善的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目前,该路桥建设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还没有成型,这样就导致了在进行成本预算的时候,往往没有规章制度可循。这主要是由于集团对成本预算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成本预算都应该是企业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在企业建立之初就应该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然而,该路桥建设集团从建立之初,在成本方面实行的就是粗放式的管理,只在大的方面控制成本,对于项目工程中的小成本却很少进行重视和控制,这样就导致了集团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做得不到位,以至于缺乏详细的成本预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该企业的项目成本预算流于形式。由于该路桥建设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于工程的预算一向都不是很重视,也没有上级人员对预算做硬性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了该企业的预算编制可有可无。这样在进行项目工程施工时,及时进行工程成本的预算,也是交给财务部来处理,从而导致了项目成本的预算流于形式。
2.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不到位
该路桥建设集团的施工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有限,使得他们对于项目成本控制的知识严重匮乏。又由于该集团很少对他们进行成本控制方面的教育,就使得集团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很难进行管理。还有就是该集团的项目部虽然委派了财务人员,但是这些财务人员都是平时进行简单会计工作的人员,他们的成本控制知识也比较淡薄,而项目部对财务人员的成本控制的培训也基本没有,这样就导致了该集团很多的人员成本知识严重匮乏。最后,由于该集团成本管理考核制度不健全,在对员工进行成本考核的时候,可以遵循和参考的指标太少,使得在对人们进行奖励和处罚的时候,往往缺乏相应的依据。
五、加强路桥建设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1.完善项目成本预算机制
路桥建设集团在进行项目成本预算管理的时候,要想保证成本管理能够顺利得以实施,首先就必须要有领导对项目成本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路桥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对项目成本能够进行更好地管理,可以首先成立一个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委员会,由路桥建设集团的总会计师来进行领导,对整个集团所有项目的成本负总责。为了保证将成本控制做到最好,可以将集团的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主要部门,以其他的各部门为辅,从而确保集团下的各分公司能够进行具体的实施。
2.全面实行人本管理
为了保证路桥建设集团的成本控制能够更好地实施,在集团内部可以实行人本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呼吁所有的项目人员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重视和控制,并鼓励他们献计献策,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成本控制的环节中来。同时,还尽可能的让员工们分享相应的信息,同时加强对他们进行成本管理的教育,对于表现较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表现差的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就能尽可能的让集团获得更大的利益。
六、结束语
由于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路桥建设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这是现阶段路桥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因此,路桥建设企业对项目建设的成本要进行更有效地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成本控制战略之演进逻辑[J].会计研究,2005(3):53-57.
[2] 刘胜高.路桥施工工程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风,2010(14):105.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解读 篇4
一、建设工程管理中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1.1工程项目投标中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一项工程的招投标阶段,成本管理有其特定的侧重点。这一阶段成本管理的首要关键之处,是能够通过对项目的评估,准确地预测出项目中的具体成本构成,通过详细的分析与论证,为成本管理打下基础。首先应该仔细分析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然后组织管理报价的工作人员结合本公司的定额对完成此过程所需的计划成本进行详细的计算,在得到了该项目的具体成本之后,结合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各类客观条件,就能够得出公司在这个项目中答题能够取得的经济利益,以及公司所面临的工程实际风险,在考虑以上这些因素之后,可以制定出科学准确的成本对策,以该对策为基础进行项目的投标,最终确定准确的投标报价。为了节约成本,企业在报价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积极考虑企业本身的长处与不足,另一方面还应仔细探讨该工程的实际特点,全面考虑工程属性,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成本方案。比较成熟的投标方法有以下一些可选择的策略:不平衡法、增加建议法、无利润法等。通常在企业参与投标时,如果并不打算提升项目的报价总额,则推荐选取不平衡报价的方式。
不平衡报价法对于一些前期就实现的工程量,或者工程期间需要临时补加的工程量会适当对单价进行必要的`调节,相对地,对工程后期的工程量以及工程期间将会取消的工程量也会进行单价的降低,这样的方法对企业来讲能够提前获取收益,从而避免企业由于资金问题导致成本上升。在一个工程项目的投标进程中,其竞争主要是在价格方面,所以无论企业选用的是什么方法,在工程的投标期中,均能够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投标前的工程项目成本估计属于企业对成本进行控制的起点,同时也是事前控制成本的核心。因此对于项目的成本预测,一方面应该结合企业以往施工的经验进行估算,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比较客观合理的预测方法进行核算,使得此间的成本估算能够对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起到更大的作用。
1.2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间,对于项目成本的管理有以下几方面,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2.1强化施工方案的优化
施工方案的不同会影响到工程项目成本,因此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应该对已有的方案基于成本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或者优化,例如可以选取企业较为成熟的先进的施工工艺与技术,配合合理的部署和统筹,实现技术经济指标的最优化。同时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为其制定合理的作业组织与施工顺序,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达到设备与人员和资金的均衡,从而有效提升效率,缩短工期,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1.2.2对目标责任进行合理分解
对目标的分解,主要指的是结合公司对于成本管理的整体目标,对责任预算进行二次分解,从而使各个部门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签订工程项目的责任承包合同,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引入投标竞价上岗以及工程责任人指定的方法,同时充分体现奖罚结合的精神,最终使项目承包者可以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风险,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
1.2.3对项目数量进行控制
项目的成本与其实际数量是密切相关的,在工程的成本管理中,对于项目数量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对项目数量进行管理时,应采取逐级管理的方法,方式为:有企业的工程总负责人召集所有与项目有关的部门进行工程图纸的复核,详细分析工程数量以及计价情况,然后把这些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然后又工程管理部门对项目的预算金额进行分解,并把分解的结果用于对工程作业对的成本控制。工程队在将来的项目施工过程中,结合已经完工的工程量恭候建台账,而台账中对于工程量的总和不能超越已经指定好的责任工程量,一旦数值突破了责任工程量,则要详细分析超成本的因素,如果原因来自工程项目的设计变更,则应立刻对既有的变更手续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如果属于工程负责人的原因,则应追究其责任。
1.2.4对工程劳务进行妥善管理合理
一个工程项目的外部劳务能够对工程的效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工程保质保量地按期完工。在对外部劳务进行管理时,应着重考察其是否具备合格的资质,是否拥有与该工程项目匹配的营业执照,是否有安全许可证等等。而在外部劳务的选择上,应以择优聘用作为最大的原则,在外部劳务进场前应与之签订详细而标准的承包合同。为工程项目完工时必须详细填写验工计价表,才能对其进行计价,同时遵循先计价后付款的规定,防止由于劳务队伍预支款项之后为本工程项目的资金造成紧张,影响成本的控制。
1.2.5对工程材料进行必要的控制管理
一项工程的成本构成中,材料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一般60%-70%左右,因此可以说,材料的控制决定了项目的成本控制,只有强化对于工程材料的管理,才能抓住成本管理的核心,这就需要做到:首先,材料的使用从计划阶段便应控制好其数量与质量,并在定价和采购的阶段严加管理;其次,材料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逐日登记,日清月结。
1.3工程项目完工中的成本管理方法
一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属于一项贯穿工程整个周期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完工时需要对项目进行严格而标准的成本考核。在一个工程项目竣工以后,公司负责成本管理的部门要调查该项目的成本目标是否达到,最初制定的成本计划是否严格执行,而项目的成本管理中是否恪守了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和执行原则,同时对比调查结果与最初的成本目标的具体不同。完工的项目应该及时考核与清理,使项目成本的数据能够体现出工程的真实情况,同时加强对工程的责任成本考核,能够给出客观的评价,结合工程前期与工程负责人所签订的责任书实现奖励与惩罚。而工程的项目经理还应对其所管理的下属部门以及作业班组等作出标准的成本考核,具体应涉及到该实体的责任成本是否按照最初的计划完成,并对节约成本贡献比较突出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加强经验与实践方法的总结,为以后的项目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结束语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解读 篇5
2017年04月14日来源:安全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7年1月1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1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2012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一、修订背景
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决策部署,2016年7月2日修改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取消了安全监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行政审批事项,保留了建设单位履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有关要求,同时规定安全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依法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本《办法》。
二、修订思路
本次修订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充分发挥“三同时”制度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这一总体目标,细化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责任,重点规范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要求,依照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内容组织开展修订工作。
三、主要修订内容
《办法》共7章46条,比原来增加了1章7条。主要修订内容有:
(一)修订规章名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4年多来,对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本次修订着力解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有关条款内容已基本成熟,故将规章名称修改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
(二)调整总体框架。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的不同阶段,对建设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相关责任要求进行了细化,并增加“监督检查”一章,明确了安全监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实施重点监督检查的内容和相关要求。
(三)依法取消审批。删除了原《办法》中有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等涉及行政审批的内容。
(四)明确主体责任。考虑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强,《办法》明确了建设单位负责人组织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有关评价报告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评审,向安全监管部门报送验收方案,形成书面报告等责任,并要求通过公告栏、网络等方式公布有关工作信息,接受劳动者和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
(五)加强监管执法。《办法》要求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将职责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检查纳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增加了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的禁止行为规定,以及违法行为举报的受理、核查、处理等相关要求。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解读 篇6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
1、施工阶段的项目投资决策
据统计,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以达到70%--80%。因此,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各种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合理的。
1.2积极开展项目决策前准备工作,认真收集相关信息,如设备操作、设备、工艺参数需要解决等等。
1.3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
1.4科学分析,编制项目投资估算。投资应该基于估计准备,尽可能细致,并寻求投资估算尽可能全面的现实,充分考虑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不良因素对项目成本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和施工期间保留价格波动的因素,因此,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现实,离开房间。使投资发挥真正的控制项目总投资估算。
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研究表明,工程设计费用,虽然3%的建设成本占3%,但其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能超过75%。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决定性的作用。
2.1开发建设项目投资目标的计划。建设计划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结构、数量的层,地质条件相似情况下,设计师用不同的基础和上部混凝土和钢铁消费,更大的区别的一些设计安全系数大大超过设计规范,造成投资浪费。因此,资本项目规划的实用目的,以便设计师专注于工程设计质量和功能的同时,也将作为一个设计项目投资控制目标。
2.2开展活动,如技术经济分析、协调与合作,使设计试图合理化设计单位。
2.3的优化设计,以满足收入要求资本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专家设计优化,使最终设计的科学和经济。
2.4审查预算,建议改进。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预算估计为一个完整的和准确的,尽量不露,不留下任何空白,并考虑各种各样的价格波动。
3、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
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重点从招标管理,施工管理、计费管理三部分组成。
3.1招标管理
建设项目招标系统是一个施工单位成本有效的方法控制工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招投标颁布和实施招标活动实际操作更规范,法制建设。建设单位要充
分利用这一有效的竞争投标项目的成本控制、招标文件、规范、严格的变得尤其重要。
招标文件必须清楚项目地址、现场条件、状态、项目概述、项目招标的范围,项目承包方法基于估值,工程预付款结算进度付款,安排质量要求,技术要求,评价规则,温柔、开标、评价时间、招标要求,确定合同价格,温柔的合规要求,主要合同条款,工程图纸和图纸混合问,一个内容,其他竞标者的BOQ等实质性内容,还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价口径,统一的测量依据一个合理的价格,等。一般条款,以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签署严格的施工合同,以便提高招标工作的质量。
3.2施工管理
项目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经完成,而体积已经完全具体,并完成了招标的建设运动和签订工程合同。据统计,在这个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 ~ 10%,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小,但该项目投资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建设单位应重点关注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消除浪费的投资。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设单位应该主要做到以下方面:
(1)加强单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概念,素质教育,发展他们的务实的工作作风,并积极协助监理工程师做工程质量,持续时间、安全监管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也在这个阶段,建设单位还应积极配合施工,协助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人员、财务、材料、和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案件涉及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师联系,选择科学和经济上可行的替代方案。
(2)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监督和施工方面根据图纸,并严格控制项目建设方面的变化,材料替代、现场签证,额外的劳动力和各种预算外成本,没有特殊情况下坚决拒绝进行设计更改。如果它是必要的,最好是先做预算,把钱花在必要的工程更改之后的预算专业人员和施工方面当时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应该定居在任何时间增加或减少项目的成本控制。为了避免积压堆积,不确定性。相关人员监督建设方面做各种各样的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沉降时间的相互推诿的现象。
(3)控制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主要材料价格,市场经济的供应建筑材料提供多渠道、材料,许多物种的价格,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市场状况,掌握材料信息价格和购买廉价的建筑材料,建筑公司共同管理,合理控制项目投资。
3。结算管理
结算完成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应该做一份好工作在以下领域:
(1)严格考试,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施工设计变更出现在这个过程中,现场签证审查,没有更具成本效益的计算根据计算规则要求审计人员的施工图纸、现场条件、现有的固定预算说明、规则、计算规则是清晰的,必须有一个指定的账户。
(2)审计sub-correctness,不要重复列条目,审计人员画的内容固定线路和固定的元素包含在项目必须非常熟悉,而且应该令人信服。
(3)检查项目单位和一些模棱两可的项目,不得任意选择最高价值,并应与实际情况一致的丢失的物品不得任意固定高估了,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sub-folding计算。如果挖的这是一个普通的土壤和不能设置一组固定的三种类型的土壤,钢成形和运输是关键根据网站的情况下,上市和休闲添加一个固定成本价格应该是现实的和获得管理层的批准。
(4)程序的审计费用和准确性,不要重复负责。审计人员必须国家现有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本地区和有关规定的各种成本中包含的内容是明确的,如固定的成本,其他直接成本和施工图预算的一次性付款包含一定很清楚,比如一直考虑一次性付款,你不应该计算其他直接材料成本,二次手续费。
(5)审计完成后,准备按照实际完成的结算报告,分析利用和投资,成本超支的原因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来提高未来的工作。
总之,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使项目投资的识别和控制变得更加复杂,施工单位应该控制的成本经济思想玩第一手信息的优势,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的建筑周期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在建设资金投资回报最大化。
招标投标是一种工程交易形式,工程招投标的过程就是确定中标人和工程价格的过程,而工程价格的确定,是工程招投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搞 好招投标工程的价格确定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创造公平、公正的市 场环境,营造有序竞争的机制。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建筑施工企业要想 在投标中立于不败之地,中标得到工程,然后又要从承包工程中赢利,就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主观条件与客观因素、研究投标策略,确定投标方法。
投标策略包括投标策略和作价技巧。所有的策略和技巧来自承包商的无数次投标的经验积累以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同时也与承包商的决策能力和魄力息息相关。
从招标进程上讲,招标文件是招标活动的总纲和剧本。每项招标工作如何 开始,如何发出招标文件,对投标人有什么要求,如何评标,如何决标,招标程序是什么,都在招标文件中做出规定,所以编制招标文件的人员首先要对本次招标工作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把本次招标的要求和安排反映到招标文件当中,在编制当中也会遇到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那就在编制当中逐一解决,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也是制定招标方案的过程。
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招标文件也是法律文件,除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外,在招标的全过程中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就是招标文件,这是参加招标工作三方人士必须遵循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编制招标文件的人员须有法律意识和素质,在招标文件中体现出公平、公正、合法的要求。
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法实施以及工程施工监理制度的实践,对规范我国建
筑市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 少缺陷,需要完善、充实和提高。本工程招标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 法》规定,对投标人,投标企业进行严格把关,对竞标者提出了专业性的要求,对工程的概况进行了说明。
目前在工程建设项目行业中,以工程招投标为特征的建筑市场已经形成,施工企业为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才能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本文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两方面阐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法实施以及工程施工监理制度的实践,对规范我国建 筑市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 少缺陷,需要完善、充实和提高。本工程招标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 法》规定,对投标人,投标企业进行严格把关,对竞标者提出了专业性的要求,对工程的概况进行了说明。
实行工程招投标的目的是为了市场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但是,由于 建筑市场发育尚不规范,管理体制的束缚以及经验不足等原因,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一些弊端。这显然违背了招投标的目 的,整个招标投标过程也就失去了意义,对其他未中标的投标人来讲也是不公正的,扰乱了招投标,工程承发包市场,经济活动秩序,对于这类行为必须予以禁止,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工程竞争性交易活动依法健康运行。因此本课题将结合本人所学及社会实践,对目前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及现状进行阐述,并针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弊端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现象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研究。
造价管理体系的建设,既包括理论上的探讨,又需要实践中的创新。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要为建筑市场有序竞争搭建管理服务平台。在这样 一个大前提下,原有的定额和计价方法是不适应的,这就需要改革和完善。本着 “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的原则,来推行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活动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依据法律程序,以科学、公正、公开合理的方法确定中标人的一种经济活动。招投标是构成招标投标活动中两个最基本的环节。而招投标活动,无非是想通过招标,选择一家具有工 工程施工能力、造价适中、质量较优、工期较短的施工企业,这也是进行招标的最终目的。本人在实习过程中曾参与过多个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并完成过部分工程量清单的计算,结合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体会,简要分析一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工作。
从风险的内涵和建设工程一般性风险特点出发,了建设工程最低价格密封 招标法的几种风险及其产生的诱因,根据其特性探讨了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可行 性。比较了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这两种工程风险管理异同与优点,并对建设工程 招投标过程中的投标人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投标人的风险偏好行为特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当违约惩罚较轻时,投标人偏向于追求风险,而随
着违约惩罚标准加大超过某一值后,投标人表现出的风险行为改变为偏向于规避风险,惩罚标准越大投标人行为偏向于更加规避风险,这一结果对控制和防范投标人的行为风险具有重要的与现实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由“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转变,逐步建立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把价格的决定权交给参与市场的各方,并最终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从而真正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工程造价。这对规范建筑市场的竞争行为和促进工程招标投标机制的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一大进步,也是在我国加入WTO后,与全球建筑业同行竞争的有力工具。
随着工程建筑市场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化经济 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目前工程招投标由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需要,必须对现行 工程计价方法和计价模式进行改革,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允许承包单位自主报价、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计价模式。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按国际惯例招 标投标势在必行。因此“最低合理价中标”是我国今后最主要的评标办法。现阶段因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针对我国现阶段《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最低合理价中标的原则,多数承包商尚未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无法确定企业的合理成本。本文就是以科学、快捷的确定“合理成本价”为研究的关键。首先从工程成本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成本构成,为准确预测工程成本提供了基础,综合考虑了社会平均成本和企业个别成本来进行投标阶段的成本估算。其次通过对模糊数学和指数平滑技术的深入分析,通过“贴近度”的概念,合理的将模糊数学与指数平滑技术结合起来,构建了工程成本模糊预测技术的数学模型,并根据统计的有关参考资料和经验建立了“框架结构体系”的对比工程
成本管理控制体系建设 篇7
一、成本管理文化
成本管理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微观环境之一, 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同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下的企业成本管理活动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成本管理文化为导向。良好的成本管理文化会使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事半功倍;相反, 如果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文化, 即使有再好的成本管理措施也难以得到贯彻执行。
企业要保持持续的成本竞争优势, 必须构建一套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营造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文化氛围。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成本管理工作都要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根本出发点, 企业和个人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作为评判标准。通过营造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文化、习惯氛围及成本基础管理工作的建设, 大大提高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和价值创造的积极性。
如果一项管理目标不能被下属接受并转化为下属自己的目标, 那么这项目标的实施就会遇到阻碍。员工对公司、产品以及工作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这种认识和态度往往和管理者是不一致的, 由于这种认知上的差距, 员工不能把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当成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所以要使下属具备一种“管理者态度”, 就要让员工和管理者处于同一目标环境中, 让员工把企业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目标。
要使员工和管理者达成共识, 使员工具备管理者态度, 就必须使员工具有主人翁精神, 那怎么样才能达到呢?例如在成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需要组织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 达成共识。这也有助于明确责任的归属, 培养员工的自觉成本意识, 最终达成部门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的一致。
在企业中应消除那种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想法, 将成本意识作为企业理念的一部分, 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 树立全员成本降低意识, 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凡是加入公司的员工, 首先被告知的是公司价值观的内容, 然后会有与价值观有关的各种培训, 员工对价值观的感悟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培训不是叫员工背诵价值观的内容, 而是用发生在公司的事实行为来说明价值观对公司的重要意义。
二、组织保障
1. 公司级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
横向贯穿从采购、制造、销售、研发、投资等价值链环节;创新物流到价值流的新管理手段, 实现价值化衡量。纵向为公司实施品种管理和规模加精品战略提供价值决策支持;贯穿从班组到作业区, 最终到公司层面的管理决策支持功能;为营销决策、产线和品种优化、质量设计优化、投资决策及新产品盈利能力等提供价值化支撑工具。
2. 现场级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
现场级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包括生产厂和三级分厂两个层面。
三、标准成本体系
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是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对比差异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通过各项成本动因的细化分析, 制定相应的成本标准, 运用标准与实际的对比揭示差异、衡量绩效并进行分析, 实施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着力于成本改善, 并运用产品标准成本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其运行架构是一个典型的“PDCA”管理循环。
在标准成本的制定阶段需要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以及生产和供销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从而进行成本的事前控制。在生产的进程中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 揭示成本差异进而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以及揭示问题、发现问题、区分责任、分析原因, 使成本在生产的进程中得到控制。同时在成本发生时区分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 归集和计算产品成本, 一方面为存货计价和收益的计量提供成本资料, 另一方面为成本控制、工艺流程的作业控制、工作成果的评价和企业的计划预算等提供依据。可以说标准成本计算使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得到了有机结合, 实行标准成本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成本, 评价和考核成本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标准成本系统与实际成本系统相比较, 将事前成本计划、日常成本控制和最终产品确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分析、控制和计算体系, 对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全面提高生产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成本着重于绩效衡量及经营决策, 其定位于成本中心完全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由于成本会计对数据、项目完整性要求非常严格, 成本中心的成本价值化管理必须有完整的项目体系, 要反映整个成本中心或产品的成本情况, 而作业区和班组的成本价值化管理没有必要达到这一要求。标准成本如果延伸到作业区和班组, 庞大的数据量及管理要求将会有非常高的管理及系统成本的投入, 人为增加作业区和班组的工作量。
四、现场成本管理
现场成本管理是标准成本系统中的一部分, 成本的客观属性决定了成本管理的重心在现场,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 是成本管理的客观属性决定的。在产品成本的构成中, 占很大比例的原料成本是由生产现场来直接控制的, 成本要素的属性要与成本管理的重心相一致。占据了制造费用主要部分的能源成本与辅助材料成本正是发生在生产现场、决定于生产过程。
实现成本管理重心下移, 需要将成本管理的方式按照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将一味地控制修理费用支出转移到控制设备使用率;将一味地节电节气转移到控制产品加热时间;将一味地降低差旅费用转移到鼓励技术引进、减少外部质量异议;将一味地降低办公费用转移到现场信息化管理。
建设现场成本管理管控体系是成本管理中心下移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 建立和完善适合现场成本管理的制度, 如:厂部级成本管理制度、分厂成本管理办法、作业区成本管理细则、成本绩效分解考核办法、降本增效推进办法等。另一方面, 完善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跟踪和基础台账。原始记录是成本与控制核算赖以进行的基础资料或第一手资料, 应根据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需要, 结合其他企业管理的要求, 建立健全简便易行的台账记录制度。对材料, 如原料、产成品、辅助材料、五金备件等均可建立收发存台账, 另外可建立产量报表、能源记录报表、产品成材率报表等, 该类台账建立的目的是要使生产现场成本管理人员可以做到领用、消耗、库存心中有数, 即使外行人看来也一目了然。
五、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衡量是评价分公司各级成本中心成本业绩的重要依据, 标准成本的绩效衡量包括成本绩效和生产绩效。成本绩效即各成本中心以本期实际产出量 (或作业量、服务量) 和标准数量、标准价格计算的弹性预算与实际支出的比率, 用以衡量各成本中心成本支出是否经济合理。
成本中心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时, 成本目标会根据产品结构变化而动态调整, 对成本中心的绩效不会产生影响。
六、专项成本管理
21世纪是竞争白热化的时代,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 所有企业都在致力于深降成本。尤其近两年受原材料价格持续飙升、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降低成本工作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寻找降低成本的新突破口迫在眉睫。放眼看去, 大多数企业降低成本的工作重点放在了那些容易被抓住和容易被“看见”的成本与费用上, 如:降低物品采购价格、节省行政管理中的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等。而对于那些不易被抓住和似乎不易被“看见”方面的成本的降低, 则很少考虑, 如:减少管理工作失误, 提高产品质量, 有效组织产能等。因此, 降低成本新的突破口应该从这些似乎不易被看见的成本开始, 即实施专项成本管理。
七、成本信息化系统
浅谈公路建设成本管理 篇8
关键词公路建设;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198-01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是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限制的管理,它是公路建设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成本的效益,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低价中标的公路建设项目中,抓住资金周转主线,坚持以效益为出发点,以财务管理体系为保障,努力将公路建设成本控制在最佳状态,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
1影响公路建设成本的主要因素
1.1工程费用
在公路建设中,项目施工图预算是十分重要的,难度较大。由于公路建设中工程建安费约占总费用的60~70%,而工程设计是控制建设成本的关键。设计不完善直接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主要存在:
1)由于有的工程项目工作量大、设计时间短、任务紧、投入人员少等原因,设计部门为了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便采用未经最后审查确定的图表编制工程建设成本,有的项目甚至采取边设计边编制造价边修改的方法来加快设计进度。
2)个别成本编制人员的一时疏忽,赶工心急或受他人影响等原因,导致在填数量时看错行、抄错数、输错数、点错小数点等差错,有的甚至在一张图表内分列不同标段工程数量的情况下计入其他标段工程数量的严重错误。
3)在编制设计成本文件过程中,编制人员常出现征地拆迁费用不准确、项目漏计、费用多计、重复计算、定额套用不准确、采用材料单价不合理、对业主提出的要求有些缺乏计算依据等等较大程度影响工程建设成本的准确性、有效控制性。
4)由于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制约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工期。
1.2工程工期
公路建设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内容是工程质量和造价。工期过长会加大成本,过短会影响质量,还有工艺搭接不合理等都会导致质量受影响,建设成本增大。主要有:公路项目的沥青砼路面施工受季节性影响,必须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还要改善施工条件,这就增大了工程的造价费用;受施工外部环境影响,加快进度抢工期,也容易造成质量隐患和增加费用;被拆迁户未得到应有的补偿而出现纠纷,也会影响到工期。
1.3工程质量
公路施工企业通过多年公路建设的实践,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使得在装备条件、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方法、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公路的质量控制方面而言,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当前制约工程质量的一些因素有:各种形式分包的存在;地方对材料供应的垄断而导致了原材料质量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工程设计上存在的缺陷;质量检测手段不先进、不科学等诸多问题。
2控制公路建设成本的三个原则
2.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控制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成本,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階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这样做尽管有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控制建设工程成本,要坚持把控制重点转到建设前期阶段上来,当前尤其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由被动变主动的创新控制原则
一般来说,成本管理者、控制者的基本任务是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工期、工程总成本和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为此,应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综合,确定一套切实际的衡量准则。只要成本控制的方案符合这套衡量准则,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则应该说成本控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原则
要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成本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在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的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建设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等。
3如何有效的控制公路建设成本
3.1建立有效的建设成本控制机制
1)重视项目前期工作的各项报批。公路建设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涉及到诸多方面。
2)建立全员成本经济责任制。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网络管理,将指标分解到每个考核部门和个人,防止成本控制没人负责。还要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掌握财务状况、分析经营状况、研究制定政策、采取措施,使工程自始至终全过程纳入成本控制的范畴。
3.2加强各个阶段的建设成本控制
1)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切实发挥其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作用。
2)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作用。工程经济人员与设计人员要密切配合,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通过优化设计来保证设计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要明确规定设计单位逐级控制工程造价的责任制,并辅以必要的奖罚制度。
3)从建筑产品也是商品的认识出发,以价值为基础,确定建设成本,使建设成本构成合理化,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
4)把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体制,打破以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和施工单位依附于主管部门吃大锅饭的体制,冲破条条割裂、地区封锁,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招标承包,择优选择工程承包公司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以促使这些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降低工程建设管理成本。
5)提出用“动态”方法研究和管理工程建设成本。研究如何体现项目投资额的时间价值,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要定期公布各种设备、材料、工资、机械台班的价格指数以及各类工程造价指数,要求尽快建立地区、部门以至全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6)对工程建设成本的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并研究如何建立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状况。
7)工程建设成本管理咨询评估公司的建立,为业主、承建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建设成本控制平台。
8)认真控制施工图设计,推行“限额设计”;严格合同管理,做好工程索赔价款结算,并用好、管理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资金利息支出和损失;协调好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合理处理配套工作(包括征地、拆迁、城建等)中的经济关系。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解读】推荐阅读:
高校基本建设成本管理06-03
基本建设管理10-24
建设成本管理09-28
火电基本建设管理06-03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06-12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09-11
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08-22
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12-11
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07-27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管理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