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成本管理

2024-09-04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精选12篇)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 篇1

一、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与现实意义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在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监督、指导、调节和控制的管理, 使建设过程按预定的方向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减少损耗, 杜绝浪费, 节省开支, 降低工程成本, 确保优质高效, 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公路建设管理的核心, 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效益。特别在当前公路工程项目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工程标价压得很低, 利润空间已经很小的情况下, 施工企业要想获取利润, 就必须从进一步降低成本入手。因此, 加强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现状分析

1、项目管理欠规范

实行项目管理, 使企业的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开来。企业要么过分强调和夸大项目组的作用, 使项目组缺乏约束, 在各种管理上漏洞百出;要么对项目组的调控力度过大, 使其缺乏相应的权力却又担负着企业在项目上对业主的履约责任, 其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些都给规范化、系统化、一体化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障碍。

2、重产值轻成本, 对成本控制缺乏力度

在项目成本管理中, 认为成本控制没有必要, 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控制范围狭窄、控制手段落后;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没有合同观念。

3、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有的成本管理人员能力有限, 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 没有积极充实成本管理的新知识、新经验和新技术, 不能适应成本控制发展需要;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

4、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 没有阶段成本分析, 没有分部分项成本分析, 也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 因此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指导意义不大, 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 奖罚办法不落实, 成本超支与责任者的个人收入无直接挂钩, 使成本核算工作流于形式。

三、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措施

1、采取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项目经理部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代表人管理具体项目的工作班子, 应对企业整体利益负责。项目开工时, 首先要根据工程量情况, 本着合理、精干的原则, 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其次要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观念, 编制成本控制工作计划, 确定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 层层落实和分解成本控制目标, 形成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成本控制组织体系。项目经理应全面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在人员、合同、技术、质量、安全、机械、材料、财务等方面综合管理、严格要求, 定期组织检查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 并在检查后及时分析总结, 以便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成本失控, 同时也为下一个项目积累经验。具体做法可采取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和考核考评制度、岗位责任制、合同变更索赔备案制、作业技术操作规程、质量安全每日通报制等制度, 同时进行工程进度图表分析和材料耗用图表分析等方法。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积极参与成本监督, 及时提醒项目经理部加以改进和修正。

2、采取技术措施

采取技术措施一方面是指对技术的高度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对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中的有关技术方案, 包括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 以及为提高质量、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所实施的技术措施, 都应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研究比较, 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 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是指对技术的科学管理。一般来说, 合理安排施工方案, 科学规划施工步骤, 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是保障高效有序施工、如期优质交工的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技术人员的操作失误或盲目自信而造成误工、返工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由于技术管理上出现的差错, 往往导致成本失控。因此, 要强调科学性管理, 不能盲目地为追求工期进度而忽视技术管理。

3、采取经济措施

(1) 人工费控制:在实际成本中, 人工费占10%左右, 不超过15%。对人工费控制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劳动组织, 减少窝工浪费, 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 激发工人的劳动热情;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队伍技能;加强劳动纪律, 压缩非生产用工, 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2) 材料费的控制:第一, 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对有消耗定额的材料, 实行限额发料制度, 各作业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例如对钢材、水泥、砂石等重要工程物资, 可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队结算, 节约给予奖励, 超出由施工队自行承担, 从施工队结算金中扣除。这样, 施工队将会更加合理地使用材料, 减少浪费损失。对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 可以实行计划管理, 按指标控制。可以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耗用情况, 结合具体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制定领用材料指标, 据以控制发料。第二, 对材料价格的控制:通过对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 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 货比三家, 采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采购价格;合理组织材料运输, 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 以降低运输费用和材料储备成本。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 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第三, 加强材料管理: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和管理材料, 也是降低材料成本的有效途径。积极改进材料采购、运输、质检、仓储、收发、盘点等方面的工作, 尽可能地减少各环节的缺失和损耗;合理堆置现场材料, 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制定并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限额领料、余料回收及收发盘点制度;做好材料收发和投料的计量检查。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

(3) 施工机械费的控制:合理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机械使用费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决定,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控制:合理安排施工生产, 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 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 尽量避免窝工, 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 避免因不正确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做好机手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 提高施工机械台班产量。

(4) 施工管理费控制:施工管理费不同于材料费, 在工程成本中未占有较大比重, 但控制好施工管理费对降低工程总成本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工程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每一张纸、一支笔;节约水电;行政办公用品一律要有计划采购, 登卡使用;减少出差次数, 缩短出差时间, 能一人一次出差完成的工作, 不能多人多天出差;车辆使用费主要是控制油料消耗和修理配件费用, 应杜绝公车私用, 并通过调动司机的积极性, 对车辆采用内部小修、重大难题到外面修理的管理办法来减少车辆修理费;公务通讯费可以实行限额报销制, 不许私人电话费用公款报销;当前, 特别应控制的是项目部的招待费, 应该根据工作实情制定招待标准并严格控制, 杜绝铺张浪费。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5) 财务控制: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部门, 要通过审核各类费用的支出、监督检查材料的耗用来全方位地监控成本, 及时测算和报告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偏差, 便于项目经理积极采取措施纠正。财务人员还要熟悉掌握本企业的历史资料和行业平均水平, 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工地一线, 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各类费用耗用的大致规律和节省方案, 保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

4、强化质量意识

工程项目一次性合格完成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 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 都必须严格按工程质量要求作业, 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购进或自制的施工材料及物资进行质量检测、检验, 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技术质量标准。

5、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控制中的重中之重。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不但使当事人精神和肉体上受到伤害, 企业形象和施工进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事故赔偿、各种罚款致使施工成本剧增, 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以及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一定要落实到每位员工, 安全措施要执行到每个施工细节, 确保文明安全施工。

6、完善合同管理

采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 应贯穿整个合同周期, 包括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的全过程。首先是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 对各种合同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 在合同谈判时, 要争取选用适合于工程规模、性质和特点的合同结构模式。其次, 在合同的条款中应仔细考虑一切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因素, 特别是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对引起成本变动的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采取必要的风险对策, 如通过合理的方式, 增加承担风险的个体数量, 降低损失发生的比例, 并最终使这些策略反映在合同的具体条款中。在合同的执行期间, 既要密切关注我方履行合同的情况, 以防止被对方索赔, 避免法律损失;同时, 我方也必须强化索赔意识, 密切注视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对超出合同范围的工作, 要及时办理变更追加, 以尽可能地增加工程收入;对总包或业主单位不合理的要求要依据合同予以婉拒, 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7、加强业绩评估, 建立成本数据库

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与控制后, 我们还应根据执行的结果对相关的业绩进行评估。将项目最终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对比, 来评价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水平;将执行过程中“实际完成的经济技术指标”与“责任成本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做比较, 以对各部门、岗位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业绩进行评估, 用数据说话进行奖优罚劣。在完成业绩评估的同时, 还必须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得失及时总结, 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分析, 如竣工成本分析、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以全面了解整个项目的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的来源。然后将其与项目“目标成本数据”、“实际成本数据”一起进行归档, 在此基础上, 提炼出关键的成本指标, 并最终形成项目的“成本数据库”。通过“成本数据库”的建立, 所有项目的关键成本数据都将被保存下来, 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 成为下一阶段成本管理科学预测的开始, 将对未来业务的开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成本数据库”的建立充分体现“知识管理”的思想, 使知识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能够很好的沉淀下来, 不因人员的流动而流失, 从而让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结论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公路建设市场, 施工企业唯有认真研究形势, 将建设成本控制在最佳状态, 才能获取利润, 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公路建设成本控制, 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目的, 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任汉波: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

[2]周晓静、李敏: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4) .

[3]毕红春:浅议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及控制[J].科技创业月刊, 2005 (7) .

[4]黄相荣:水电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初探[J].人民长江, 2005 (5) .

[5]刘丽娜:成本控制有效方法的探讨[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 (1) .

[6]王建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J].建筑与预算, 2002 (2) .

[7]王炜: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控制[J].建筑, 2002 (6) .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 篇2

高速公路的成本关系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其控制与管理需要每一位人员的共同协作,从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建设,到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整个过程的经济业务全部要纳入成本控制与管理范畴,确保各个阶段和环节的有效衔接,从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1.2收支对比原则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金额成本支出,而每一笔预算收入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核查,保证支出在预算范围内,并且在分项工程的成本核算时需要将实际支出的成本和预算收入进行对比,纠正成本支出中出现的偏差问题,从而控制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

1.3资源节约原则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 篇3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组成;控制;项目管理

一、总承包模式的概念

总承包工程:是指业主方把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和施工任务进行综合委托的模式,它包含多种模式,如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等。一般来讲,总承办模式在铁路、高铁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公路建设行业实行总承包模式还属首例。对于在公路行业中如何开展总承包模式,很多问题还有待探讨。但与普通的施工模式相比,总承包模式有其本身独特的特点:

1、设计与施工相互印证,节省资金与时间

众所周知,设计阶段是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一个项目造价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设计方案的优劣,而总承包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设计施工总承包,顾名思义,即设计施工一体化,在前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设计,在施工中完善设计,在设计中优化施工,这样既能够通过优化设计,项目合理的缩短工期,又能够避免由于施工项目变更所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2、总承包模式有利于工程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

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质量不稳定因素。同时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深度合理交叉,在设计阶段就积极引用新技术、新工艺,考虑到施工的便于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在施工前发现图纸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对于缩短建设周期也大有裨益。

二、在总承包模式下成本的组成和内容

与普通工程类项目相似,总承包模式下项目成本也包含如下内容:材料成本、机械成本、施工队伍劳务成本、零星工程类成本以及项目部管理费用。

1、材料成本:

在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以达到65-75%左右。材料成本一般包含主材和辅材两方面。主材主要包含:钢材、钢绞线、水泥、沥青、燃烧油、砂石料等;辅材主要包含化轻、五金、燃润料以及其他一些工具等。

2、机械成本:

机械成本主要为项目部使用购买和租赁的各种施工机械、小型汽车等。在计算成本工程中,对于已经购买的机械,要考虑其购买的金额,已经项目结束后是否可以卖出以及折旧卖出的金额;对于租赁的施工机械,既要考虑其已发生的成本,还要估算预计发生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械成本准确性与可靠度。

3、施工队伍劳务成本

施工队伍劳务成本指施工队伍依据劳务合同从事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所需的成本,其中包含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和即将发生的预计成本。

4、零星工程成本

施工队伍劳务成本指施工队伍依据劳务合同从事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所需的成本,如修整便道、项目彩钢房布置、临建设施等等。

5、项目部管理费用

项目部管理费用只要指项目部工作人员工资、税金等。

三、在总承包模式下进行成本控制以及如何取得关键点

1、实行项目成本分解和标后施工预算工作

根据公司要求,项目中标60日内进行标后预算。标后预算即市场能够接受的接近实际的施工总价,是局或公司對项目经理部实行中标价切块包干、零利润承包的依据;是评价项目开发质量与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准,是项目经理部编制施工预算、测算预计总成本和预计总收入的重要参考。

2、制定成本管理办法。实行工程项目成本责任制

为了确保项目成本顺利进行,项目部要结合自身设计施工总承包的特点,制定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体制。

首先在工程结算方面,严把结算关。采用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队伍,每月按时上报施工队当月完成工程量,并有现场主管领导(现场经理)、工程质量负责人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上报至经营结算人员进行结算。结算人员在进行工程结算时,结合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对其上报工程量进行审核,审核时要注意避免重复结算、超结算等,要及时建立详细的结算台账,台账要精确到每一个细目、结算日期。结算结束后要由经营部长、总经进行审核,无误后进行项目各部门会签确认。

其次,建立项目成本控制小组。项目经理是主要负责人,有总经牵头,经营部实施,各部门配合的体系。工程部门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对于未能按期提供工程资料的施工队伍,工程部有义务向经营部门进行反映经营部对该施工队结算等进行延期;安全质量部门对施工队伍施工质量进行审核,严把质量关,从质量的角度,进行控制;材料部要从施工材料上对施工队进行控制,降低成本,做到材料、模板等的合理利用,不浪费。项目部将成本管理纳入到员工考核管理中,使每个员工、每个部门都能自觉控制成本,厉行节约并积极主动为创造良好经济效益而努力,实现全员全方位成本管理控制体系。

3、抓好进度款的结算

为了缓解项目资金压力,根据计量规则要求,及时向业主上报计量结算。受总承包模式影响,库阿项目计量分为外部计量和内部计量两种。外部计量,即项目总指挥部对业主(新疆建设交通厅)的计量,内部计量为项目各个分指挥部对对总指挥部进行的计量。根据合同条款约定,按时编制外部计量报表和工程结算资料,报送监理认可,及时向业主收取计量款;同时编制好项目部内部计量资料,以便办理分包、清包和内部职工的工资奖金的结算。

4、加强材料成本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70%,因此材料的管理成为成本控制的重点。材料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低价为原则,杜绝拿回扣。为了降低损耗,可实行限额配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额则罚,使材料用量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与此同时,实行三级收料,即班组或分包单位清点数量,记录签字,材料部门建立材料明细帐。

5、加强变更索赔管理

当前建筑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客观上造成了承包商在业主面前的弱势地位,但弱势不一定要吃亏,在一些低价中标的项目,在努力干好工程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取得经济效益,加强索赔管理是取得效益的主要的途径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收集保存施工中与合同有关的资料,如施工日记、来往信函、气象资料、会议纪要、备忘录、工程声像资料等,为索赔提供详尽的证明材料;利用建设方变更设计图纸,增减工作量等机会,在补充合同中争取主动,必要时可进行索赔,以拓宽利益空间。

总之,成本管理是公路施工中最举足轻重的环节,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永立于公路建设市场的不破真理。愿每位员工为成本管理献计献策,探索一条成败之路,使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与管理 篇4

一、正确认识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 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 公路建设难度大, 需要设置大量的桥涵构造物。因此, 农村公路建设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另外, 宁南山区社会经济落后, 需要国家财政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厅结合实际情况, 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补贴。自治区交通厅对审查批复后的桥梁工程按山区4600 元/平方米, 川区3000 元/平方米标准进行资金补贴, 补贴资金总金额不超过桥梁项目批复预算资金建安费的70%。同时, 为了确保建设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充分发挥补贴资金最大效益, 自治区交通厅根据施工图批复的标准和规模下达年度建设资金补贴计划。农村公路建设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的补助, 地方自筹, 企业自筹, 国内银行贷款。其中银行贷款在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筹集中所占比重较大。当然在一段时间内, 我区农村公路建设还将利用贷款保障资金来源。争取政府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也是保障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手段, 每年政府通过议案提交人大审议, 通过地方财政收入配套, 保证农村公路建设。

二、规范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来之不易, 要倍加珍惜资金, 要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 使得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安全, 合理, 有效使用。作为建设单位, 要严格按照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交通部制定的《交通基本建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和《宁夏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来使用资金。

1. 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环节招投标管理资金的建账核算。要启用称职有责任心的会计人员利用金蝶等财政部门认可的软件对建设资金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从严处理各项经济业务, 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度;

2. 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为了确保资金安全, 要实行职责分离, 对预留银行印鉴的管理必须坚持两人以上分离管理。要严格控制工程的管理费用, 要建立严格审核、审批制度, 坚决抵制不合理的开支, 要严肃结算纪律, 厉行节约, 确保工程项目按期完工并交付使用。

3. 加强监管。拨付给施工单位的资金要从严监管, 严禁挪作他用。工程保证金要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提留。工程结余资金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提留和使用。

三、加强监管资金拨付, 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 资金拨付至关重要, 要严格把关, 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促进公路建设健康进行。具体管理方法如下:

1. 对工程计量款的审核和支付必须高度重视, 从严管理。因为计量工作贯穿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始终。要严格按照程序支付计量工程款。

2.依法依规办理征地拆迁补偿,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使得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

3.严格按照国家对建设管理费的规定支付管理费用。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从制度上保障资金管理

根据法律和财政法规,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保障各项业务顺利进行, 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来之不易,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强化风险管理。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 防止各种欺诈舞弊行为的发生, 保证资金安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2. 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各部门和各岗位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不得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利。按照职责划分, 尽职尽责的为农村公路建设服务。要加强监督, 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五、强化审计监督, 保障资金合法有效使用

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要强化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职责, 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在阳光下使用。审计工作要贯穿项目建设始终, 在项目开工前的设计, 建设中期和竣工决算的审计都要高度重视, 从源头上保障资金的使用安全。

结束语

农村公路建设利国利民, 尤其在宁夏南部山区这样经济落后, 农民渴望致富的地区,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使农民得到实惠。因此, 对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黄土高原山大沟深, 沟壑纵横, 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使得这里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所处的地形条件复杂, 需要设置的桥涵构造物较多, 建设资金压力很大。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合理使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本文从资金筹集、会计工作规范、资金拨付、内部控制、审计监管等方面研究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对于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促进农村公路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真真.陕西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筹集渠道及对策分析[D].长安大学, 2011.

[2]贲娟.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集及使用监管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 2012.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篇5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养护体制和完善、高效的管理养护运行机制,保持农村公路管养事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河北省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河北省公路条例》、《河北省县乡公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承德市行政区划内的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以县区为主,乡村配合,坚持“建养并重、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确保长效”的原则,做到有路必养,安全畅通。

第四条市政府主要负责组织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执行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指导、监督本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组织筹集本行政区域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制定出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乡镇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

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审核下达农村公路养护具体项目计划,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负总责任。县级交通主管

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主要职责是: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

协调、检查考核乡(镇)政府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及农村公路设施的保护工作。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订农村

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乡(镇)政府落实农村公路养护,制度、目标情况进行检查、指

导,负责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权路产保护。

第六条乡(镇)政府是乡村公路的养护责任主体,主要职责是:积极投入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协助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做好路政管理工作。共同组织实施乡村

公路的大修、中修工程;组织公路沿线单位和群众实施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及小修工程;拟定、上报乡村公路养护项目所需资金的补助计划;筹措乡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检查乡

村公路养护质量。

第七条村委会负责本村村级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确定适当的日常养护及小修形式;筹措日常养护资金;明确专人养护;制定村民护路公约。

第八条县(区)、乡(镇)政府要把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列入议事日程,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明确乡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人员在现有编制内调配解决;乡(镇)政府应明确一

名负责同志负责辖区内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并在现有编制中明确具体管理人员。乡村公路养护作业,应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明确承包人。各县(区)、乡(镇)要尽快制定

和完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健全乡村公路检查、考核制度,将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县(区)、乡(镇)政府考核目标,根据检查、考核结果对单位和个人

适当给予奖惩。

第九条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按程序依法建立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执法机构。由市级公路路政管理执法支队统一管理,承德市地方道路管理处建立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科,各县

区交通局地方道路管理站建立农村公路路政执法中队,统一配备专职人员和专用车辆,按规定持证上岗、着装执法。

第十条农村公路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非法占有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防护设施。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农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禁止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农村公路。

第十一条公安、工商、城建、国土资源、农机、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协助同级交通主管部门搞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第二章农村公路规划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规划应根据县乡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编制,与干线公路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相协调。

第十三条县道规划由市交通主管部门协助县、区人民政府编制,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条乡道规划由县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编

制,报县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村道规划由村民委员会编制,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规划需要修改的,由规划编制部门征求同级有关部门意见书后提出方案,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三章农村公路建设

第十七条市、县区交通主管门应依据职责维护公路建设秩序、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依法进行招标;含群众集资、农民投劳或利用扶贫资金等项目,未达到法定招标条件的项目,可按规定不予招标。对

已进行招标的项目应按照国家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和工程监理制度。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应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公路建设工程的特点和技术要求,在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二级以上公路或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工程,分两阶段设计,其

他项目采取一阶段设计;四级以上农村公路上的大中桥梁、特大桥、隧道工程的设计可以通过招标形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其他项目也应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农村公路的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应依照规定和技术要求,分别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条凡是在承德境内需要建设的农村公路上桥涵工程及构造物,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竣工后必须经交通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其技术标准,应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力量而行”的原则进行建设。一般应按照等级公路标准建设,其技术指标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对于

工程艰巨、地质条件复杂的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过充分论证,路线的平、纵指标和路基宽度可适当调整。对于等级公路的建设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第二十二条县乡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土地占用、占用土地覆盖物、建筑物拆迁、取料等地方事宜负总责。

第二十三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和修复项目竣工后,建设项目单位应及时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交付申请交竣工验收报告,在工程验收时,交竣工验收可合并进行,县级公路建设项

目独立进行验收,乡、村公里可以乡镇为单位合并验收。县级公里、重点乡级公里、大中桥梁、特大桥、隧道等较大项目由市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其他项目由县级交通主管部

门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四章农村公路养护

第二十四条县级公路管养由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十五条乡、村级公路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养护和管理工作。乡级公路管养工作,可以通过明确责任路段、明确养护标准、明确养护资金、采取竟标形式、确定承包人。村

级公路养护与管理,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村民委员会制定村民护路公约,明确专人养护、检查指导管养工作。

第二十六条乡镇人民政府应设置乡村公路管理所,由一名主管乡(镇)长任农村公路管理所所长,并配备专管人员1—2名,主要负责乡村公路的大中修、小修保养和日常养护管

理工作,制定、上报乡村公路养护计划,筹措乡村公路维修养护资金,安排部署、检查考核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第二十七条县、乡人民政府要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健全乡村公路检查、考核制度,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纳入考核目标。

第二十八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身穿安全标志服。农村公路养护利用车辆进行养护时,应当在作业路段和作业车辆上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

第二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用料,由县、乡、村划定取料范围,无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三十条因自然灾害致使农村公路交通中断,在短时间内难以及时修复的,乡镇政府应立即向县(区)政府报告,并立即组织附近的驻军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无

偿抢修。后期的修复资金由县、乡人民政府筹集。

第三十一条农村公路宜林路段要因地制宜进行绿化,认真贯彻执行“国造国有、村造村有、合作造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林业政策。按照要求对路树进行修剪、防治病虫害、定期刷白,保障树木正常生长。乡村公路两侧绿化应有计划实施,县区林业部门每年应无偿提供一定数量的苗木,支持乡村公路绿化。

农村公路用地内的树木需要更新采伐时,须经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国家林木采伐的有关规定执行,取得采伐许可证后方可采伐,未经批准不得随意采伐。确保公路路树

无乱砍滥伐现象。

第五章管理养护标准

第三十二条市、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农村公路数据库。

第三十三条县道养护严格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标准执行。乡道、村道中修、大修工程参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第三十四条乡道、村道日常养护及小修应做到经常有人管护及巡查,并使之达到以下技术标准与要求。

(一)路基坚实稳定,路肩平整,与路面接茬平顺,边缘顺适;边坡稳定、坚固、平顺,坡度符合规定;边沟、排水沟无淤塞、排水通畅;防护设施完好、无破损。

(二)路面平整完好、清洁无杂物、横坡适度、排水畅通、具有足够的强度;及时修补沥青路面的裂缝和坑槽,及时填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和纵横接缝。

(三)桥梁桥面铺装平整无裂缝、桥头无跳车、排水通畅无堵塞、桥面清洁无杂物;涵洞完好无淤塞、无开裂、无沉陷、无漏水、翼墙完整、坚固;漫水桥和过水路面过水畅通、无堆积物和漂浮物阻塞。

第三十五条加强农村公路桥梁、涵洞和不良地质路段的检查、保养、维修与加固工作,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及小修工程应执行交通部《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将养护质量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作为自查和联查评比标准。

乡(镇)政府的乡村公路管理机构应设专人对辖区内乡、村级公路的桥梁、涵洞和不良地质路段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汛期要加强检查。发现桥梁、涵洞重要部件存在明显损坏或

不良地质路段存有安全隐患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要采取限制交通或断交绕行等措施,同时向县级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县级公路桥梁、涵洞和不良地质路段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对乡、村级公路的桥梁、涵洞和不良地质段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对遭受洪水、地震、超载

车辆通过以及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四、五类桥梁和不良地质路段进行特殊检查,及时向市交通主管部门、县(区)政府报告,在采取限制交通或断交绕行措施的同时,制定、报

送维修加固计划,督促、指导乡(镇)政府尽快修复,保障畅通。

第六章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第三十六条县区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一)路政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行政”的原则。

(二)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年第2号路政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除进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外,禁止在农村公路和农村公路用地范围内从事下列行为:

(一)设置线杆、铁塔、变压器,沿乡村公路埋设地下管线等永久性设施;

(二)进行集市贸易或设置棚屋、摊点和其他临时性设施;

(三)倾倒垃圾,堆放物料、农作物秸秆,打场、晒粮;

(四)引水,排水,烧窑,制坯,沤肥;

(五)严禁在大、中型桥梁上、下游200米,小型桥梁或涵洞上、下游20米范围内挖土、采砂等危害桥涵使用安全行为,违者每立方米赔偿20元。

第三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农村公路。确需上跨、下穿、使用农村公路及农村公路用地的,必须由村委会、乡(镇)政府逐级上报,经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批

准,并由责任方补偿相应的修复、加固乡村公路所需费用:

(一)跨越公路的桥梁、渡槽和管线;

(二)埋设横穿公路的地下管线;

(三)增设公路交叉道口;

(四)履带车、铁轮车行驶公路;

(五)超过公路限载、限高、限宽和限长标准的车辆行驶公路;

第三十九条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无违章建筑。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农村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范围内禁止建设其他永久性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

范围为公路边沟或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外缘向外延伸: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村道不少于5米。规划和新建村、镇、开发区、集贸市场应当在公路一侧进行,距离公路用地以

外,县道不少于50米,乡道、村道不少于20米。

农村公路两侧边沟外缘1米范围内为公路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利用。

第四十条农村公路标志按标准设置齐全、醒目,无损坏丢失现象,大修、中修工程施工现场标志齐全,秩序井然,无安全隐患。

严禁动用、迁移、损坏和涂改公路标志等安全设施,违者赔偿全部损失。

第四十一条严禁超限车辆通行。重型车辆超过设计荷载时,报请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准通行,其加固费用由申请人负担。否则造成桥梁和路面损坏的后果

自负并赔偿。

第七章资金来源使用和管理

第四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市、县级政府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县道执行现行标准和政策,省交通主管部门每年每公里补助8400元,乡道省交通主管部门每年每公里补助3500元的三分之二,村道省交通主管部门每年每公里补助1000元的三分之二。

乡村道路另三分之一资金,由县交通主管部门从汽车养路费超收返还中列支,县交通主管部门汽车养路费超收返还资金不足时,由市交通主管部门汽车养路费超收返还资金中补齐,养路费超收返还政策中止后,按省交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乡道、村道养护资金全部用于乡道、村道养护工程(大修、中修和小修工程)。养护工程计划采取逐级上报、逐级审

批,计划下达后实施。

乡道、村道日常养护资金和养护人员工资由县级政府负责。具体筹措资金的办法由县级政府制定。

第四十三条收取车辆通行费的县道的养护资金由收费单位筹措。

第四十四条县级公路养护资金由省交通主管部门按规定予以补助,执行现行标准和政策每年每公里8400元,主要用于县级公路的养护、养护工程和养护管理。

第四十五条乡村级公路养护资金由乡政府自筹解决。可以从下列渠道筹措资金:

1、市、县(区)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列支的资金;

2、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乡级公路养护资金;

3、乡村通过民主办法“一事一议”方式筹集的资金;

4、乡村荒山、荒地、路树等资源受益权置换的资金;

5、沿线受益厂矿、企业及个人的捐助的资金;

6、有偿使用公路、桥梁冠名权收入的资金;

7、乡村公路两侧土地开发增值资金;

8、法律、法规允许筹集的其他资金;

第四十六条征收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全额拨付到各县区,专项用于县道、乡道、村道大修、中修工程、工程前期费等,其比例按省交通主管部门标准执行。

第四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实施计划由县级政府根据农村公路状况自行安排,做到有路必养,保证道路安全畅通。农村公路养护实施计划应上报市交通主管部门。

第四十八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设立专用帐户。除市、县两级财政资金、拖拉机养护费、摩托车养路费外,其余资金由省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列养

里程和上一计划执行情况切块计划分列至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拨付到市交通主管部门,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养护工程质量及进度,连同筹集的养护资金及时拨付到县级交通主

管部门。市、县两级财政资金由相应的财政部门拨付到县级交通主管部门。

第四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县级政府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计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养护节余资金可以结转下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按养护计划用于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分别向省、市交通主管部门报送养护决算书,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管。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

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八章养护市场化

第五十条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工程和公路养护都可以向社会开放,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

养护工程竞争。

第五十一条养护工程费和养护费的确定,分别按照一阶段施工图预算和养护定额核定,依照签订合同实行计量支付,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第五十二条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可实行干线搭配,建设、改建和养护一体化招标,也可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

方式进行养护。

第九章检查、考核、奖励

第五十三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进行日常检查、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市交通主管部门

对县区农村公路进行不定期巡查,半年初评和年终检查评比;对检查、考核优秀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第五十四条县区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制度,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列入议事日程,对检查、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差,管理不规范的县区,市交通主管部门及时要求县交通主管部门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县区,市交通主管部门可暂停拨付交通主管部门掌握的养护资金,同时建议省交通主管部

门暂时停拨该县区专项养护资金。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五条农村公路行政等级和统计里程以2005年底的统计资料为准。

第五十六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 篇6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小学教育的综合发展,必须要重视后勤管理的教育,后勤管理为推动学校的综合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后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后勤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要不断提高对后勤管理的重视程度,为校园的和谐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当前小学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后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后勤管理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阶段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基础课的教育中,从而忽略了后勤管理。一些领导认为把学生成绩抓好了,就实现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后勤的管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学校为了节约开销,对后勤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从而阻碍了学生文体素质的培养。

2.学校后勤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

由于学校对于后勤管理的疏忽,导致后勤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首先,由于学校没有制定相关的后勤管理制度,使后勤管理呈现松懈的状态,也为工作的推行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使后勤制度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管理。其次,有一些学校没有设立相关的后勤部门,致使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混乱。最后,由于后勤部门管理松懈,后勤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从而影响了后勤的综合管理。

3.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后勤管理制度才被人们重视起来,受传统管理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不重视后勤的管理,导致了后勤人员的整体水平偏低。首先,由于学校综合条件的影响,后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通常都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临时担任,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其次,在人员任用方面,没有聘用相关专业的人员,大多都是职工家属等,导致整体素质偏低,思想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最后,由于后勤部门的人员流动性较小,导致人员年龄偏大,不能够及时接受和实施新的思想观念,这些都阻碍了后勤管理制度的发展。

二、加强后勤综合管理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是后勤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途径。在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的执行能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落实岗位职能分离制度,使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分工明确,并实行奖惩制度,保证管理人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执行能力的提升,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要对管理人员灌输竞争意识,实行优胜劣汰的方法,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察,表现好的予以表扬,表现不好的采取淘汰的形式,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使后勤的工作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建设后勤综合管理系统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后勤的管理水平,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后勤综合管理系统。首先,根据学校现阶段管理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管理系统的内容,这样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才会有据可循,能够为后勤的有效管理提供前提条件,并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使原来以人为管理主体的形式转化为制度管理,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提高了师生的组织纪律性。其次,应该设置后勤管理中心,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这样更能够增强后勤管理的权威性,也有利于后勤工作的有力开展。后勤制度应该根据新时期的要求而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保证制定出来的制度适合学校当前的发展。只有后勤管理部门与学校其他部门有机统一,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基础的保障。再次,应增强后勤部门对学校管理成本的监控,建立资金审核体系,对学校的成本进行综合的审查,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资源配置的最大利用率和最大使用化。最后,应该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核制度,对于学校经费的使用情况应该进行详细记录,明确每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以保证资金的可追溯性。同时还要对各项资金的明细实行透明化的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为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保障。

3.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想使小学后勤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准的管理队伍,通过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定期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定期的岗位培训和完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综合管理水平,不但为后勤管理工作提供了保证,也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三、结语

总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且复杂的过程,为了保证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必须制定后勤管理制度,坚持科学的管理观念和不断创新的管理手段,从而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后勤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

成本管理控制体系建设 篇7

一、成本管理文化

成本管理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微观环境之一, 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同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下的企业成本管理活动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成本管理文化为导向。良好的成本管理文化会使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事半功倍;相反, 如果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文化, 即使有再好的成本管理措施也难以得到贯彻执行。

企业要保持持续的成本竞争优势, 必须构建一套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营造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文化氛围。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成本管理工作都要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根本出发点, 企业和个人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作为评判标准。通过营造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文化、习惯氛围及成本基础管理工作的建设, 大大提高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和价值创造的积极性。

如果一项管理目标不能被下属接受并转化为下属自己的目标, 那么这项目标的实施就会遇到阻碍。员工对公司、产品以及工作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这种认识和态度往往和管理者是不一致的, 由于这种认知上的差距, 员工不能把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当成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所以要使下属具备一种“管理者态度”, 就要让员工和管理者处于同一目标环境中, 让员工把企业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目标。

要使员工和管理者达成共识, 使员工具备管理者态度, 就必须使员工具有主人翁精神, 那怎么样才能达到呢?例如在成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需要组织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 达成共识。这也有助于明确责任的归属, 培养员工的自觉成本意识, 最终达成部门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的一致。

在企业中应消除那种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想法, 将成本意识作为企业理念的一部分, 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 树立全员成本降低意识, 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凡是加入公司的员工, 首先被告知的是公司价值观的内容, 然后会有与价值观有关的各种培训, 员工对价值观的感悟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培训不是叫员工背诵价值观的内容, 而是用发生在公司的事实行为来说明价值观对公司的重要意义。

二、组织保障

1. 公司级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

横向贯穿从采购、制造、销售、研发、投资等价值链环节;创新物流到价值流的新管理手段, 实现价值化衡量。纵向为公司实施品种管理和规模加精品战略提供价值决策支持;贯穿从班组到作业区, 最终到公司层面的管理决策支持功能;为营销决策、产线和品种优化、质量设计优化、投资决策及新产品盈利能力等提供价值化支撑工具。

2. 现场级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

现场级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包括生产厂和三级分厂两个层面。

三、标准成本体系

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是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对比差异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通过各项成本动因的细化分析, 制定相应的成本标准, 运用标准与实际的对比揭示差异、衡量绩效并进行分析, 实施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着力于成本改善, 并运用产品标准成本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其运行架构是一个典型的“PDCA”管理循环。

在标准成本的制定阶段需要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以及生产和供销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从而进行成本的事前控制。在生产的进程中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 揭示成本差异进而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以及揭示问题、发现问题、区分责任、分析原因, 使成本在生产的进程中得到控制。同时在成本发生时区分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 归集和计算产品成本, 一方面为存货计价和收益的计量提供成本资料, 另一方面为成本控制、工艺流程的作业控制、工作成果的评价和企业的计划预算等提供依据。可以说标准成本计算使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得到了有机结合, 实行标准成本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成本, 评价和考核成本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标准成本系统与实际成本系统相比较, 将事前成本计划、日常成本控制和最终产品确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分析、控制和计算体系, 对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全面提高生产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成本着重于绩效衡量及经营决策, 其定位于成本中心完全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由于成本会计对数据、项目完整性要求非常严格, 成本中心的成本价值化管理必须有完整的项目体系, 要反映整个成本中心或产品的成本情况, 而作业区和班组的成本价值化管理没有必要达到这一要求。标准成本如果延伸到作业区和班组, 庞大的数据量及管理要求将会有非常高的管理及系统成本的投入, 人为增加作业区和班组的工作量。

四、现场成本管理

现场成本管理是标准成本系统中的一部分, 成本的客观属性决定了成本管理的重心在现场,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 是成本管理的客观属性决定的。在产品成本的构成中, 占很大比例的原料成本是由生产现场来直接控制的, 成本要素的属性要与成本管理的重心相一致。占据了制造费用主要部分的能源成本与辅助材料成本正是发生在生产现场、决定于生产过程。

实现成本管理重心下移, 需要将成本管理的方式按照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将一味地控制修理费用支出转移到控制设备使用率;将一味地节电节气转移到控制产品加热时间;将一味地降低差旅费用转移到鼓励技术引进、减少外部质量异议;将一味地降低办公费用转移到现场信息化管理。

建设现场成本管理管控体系是成本管理中心下移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 建立和完善适合现场成本管理的制度, 如:厂部级成本管理制度、分厂成本管理办法、作业区成本管理细则、成本绩效分解考核办法、降本增效推进办法等。另一方面, 完善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跟踪和基础台账。原始记录是成本与控制核算赖以进行的基础资料或第一手资料, 应根据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需要, 结合其他企业管理的要求, 建立健全简便易行的台账记录制度。对材料, 如原料、产成品、辅助材料、五金备件等均可建立收发存台账, 另外可建立产量报表、能源记录报表、产品成材率报表等, 该类台账建立的目的是要使生产现场成本管理人员可以做到领用、消耗、库存心中有数, 即使外行人看来也一目了然。

五、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衡量是评价分公司各级成本中心成本业绩的重要依据, 标准成本的绩效衡量包括成本绩效和生产绩效。成本绩效即各成本中心以本期实际产出量 (或作业量、服务量) 和标准数量、标准价格计算的弹性预算与实际支出的比率, 用以衡量各成本中心成本支出是否经济合理。

成本中心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时, 成本目标会根据产品结构变化而动态调整, 对成本中心的绩效不会产生影响。

六、专项成本管理

21世纪是竞争白热化的时代,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 所有企业都在致力于深降成本。尤其近两年受原材料价格持续飙升、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降低成本工作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寻找降低成本的新突破口迫在眉睫。放眼看去, 大多数企业降低成本的工作重点放在了那些容易被抓住和容易被“看见”的成本与费用上, 如:降低物品采购价格、节省行政管理中的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等。而对于那些不易被抓住和似乎不易被“看见”方面的成本的降低, 则很少考虑, 如:减少管理工作失误, 提高产品质量, 有效组织产能等。因此, 降低成本新的突破口应该从这些似乎不易被看见的成本开始, 即实施专项成本管理。

七、成本信息化系统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探讨 篇8

国家在2002年10月作出了全面启动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决策。交通部提出了“修好农村路, 服务城镇化, 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农村公路建设目标。我市在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同时, 十分重视农村公路建设,

截至2005年年初, 全市有1483个行政村不通油路, 其中平原区1335个行政村, 山区148个行政村, 另外还有62个不通公路的平原区行政村, 27个不通公路的山区行政村。通过普查, 为全市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4月初, 驻马店市政府出台了《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意见》, 明确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到“十一五”末, 县至乡、乡至乡公路达到三级以上, 乡至行政村公路达到四级以上, 所有行政村、学校、医疗点通油路, 全市公路密度达到70%, 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公路通达深度, 畅通程度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形成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全市农村公路交通体系。2010年河南省出台《河南省农村公路管理条例》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可见, 我市农村公路今后的建设任务繁重而又艰巨, 如何建立一套适合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模式, 是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以前期“村村通”公路建设的经验为基础, 就如何搞好今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进行探索, 愿与同行探讨。

1 加强基础建设

农村公路工程具有范围广、项目散、任务多、资金少、标准低、要求高、工期紧、难度大等特点, 这些都决定了其管理内容、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管理程序与一般的公路项目建设有很大的不同。为此, 首先要加强项目建设基础工作, 才能保证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1.1 健全组织机构

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建设工程, 需要各部门各方面协调工作, 要成立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 站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协调和指导。县 (区) 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 应将有关乡镇的分管领导纳为办公室的成员, 便于开展工作, 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通乡公路和通乡油路的具体实施, 对通村公路进行技术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协调、服务、初验等管理工作。项目较多的乡镇可成立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 协调本乡镇的农村公路建设, 并负责通村公路的具体实施。

1.2 加强技术力量

我市农村公路技术、管理人员缺乏是影响建设质量状况的重要问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上为广大农村公路参与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科技和政策平台, 以期促进公路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农村公路建管养中的普及和推广, 带动农村公路管理队伍中科技人才的成长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公路工作长期因技术, 管理人员经验不足, 施工工艺落后等造成的被动局面。

1.3 完善规章制度

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 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一是制定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工程建设调度会议, 掌握工程进展情况, 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同时项目办要不拘形式的召开各种工地会议、协调会议, 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二是建立健全检查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资金、廉政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查, 对不合格工程必须进行返工或修复, 对于各种违规行为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4 明确建设标准

农村公路改造主要以三级、四级公路和农机道路为主, 个别路段和根据交通量的需要修建二级公路。在弯道半径和纵坡上适当放宽, 基本上按照现有线型, 以加宽为主, 适当截弯取直和调整纵坡, 遵循“沿着老路走, 基本达标准, 路基要作强, 路面要平整, 排水要完善”的原则实施;村道由于交通量较小, 建设资金较少, 可以按照我市自己制订的农一级或农二级公路的标准进行建设。

2 用足有关政策、筹措建设资金

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在地方, 建设资金的足额到位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政策扶持”的筹资原则, 做到政府当指挥、交通做导演、社会来唱戏、群众齐参与、联合搞建设, 分工来养护。

3 突出管理工作

3.1 规划管理

科学的规划是搞好一切建设项目的基础和前提, 是取得建设成效的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原则应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 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提高服务水乎。农村公路规划的原则应坚持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出发, 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与当地扶贫开发, 山、水、林、田综合治理, 以及农村产业布局、小城镇建设、资源开发利用, 人口分布、自然地理特点相适应。

3.2 设计管理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统筹选择, 在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的前提下, 避免建设标准过高。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都应有施工图设计文件 (或简易设计文件) , 由建设单位负责委托项目的设计工作。重要农村公路 (县道、里程在20km以上的四级公路、10km以上的三级公路和二级及以上公路、独立大中桥梁 (隧) 、通乡油路) 应按有关规定, 选用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要项目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规定;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可做简易设计, 简易设计要能控制和指导工程施工, 至少应具备路线纵断面图、构造物结构图、油路路面结构图, 勘测设计工作可由县 (区) 级交通公路部门完成。

3.3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部分, 关系项目建设的成败, 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合同的规定。

1) 重要农村公路项目由县 (区) 交通公路部门为业主, 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社会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政责任制“五制”管理。一般农村公路项目由乡政府承担业主责任, 对于通村油路路面工程积极探索“捆绑招投标”、“大路带小路”等方式, 将多条捆绑或者与重要农村公路项目、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等一起捆绑进行招投标, 组织专业队伍进行路面施工;对于砂砾路面及路基工程可采取“风险抵押”和村社集体承包的办法, 由管理部门与承包者签订施工合同, 实行“一定三保”办法, 即定工程费用, 保工期, 保质量, 保安全。

2) 加强质量管理, 注重培育“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监”的质量保证体系。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组织) 要按照交通部发布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严格履行自己的质量管理职责,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要坚持探索专业化监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聘请有经验的技术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质量监督。重要农村公路项目由市 (州) 级交通主管部门委派工程监理人员;一般农村公路项目县 (区) 级交通主管部门委派工程监理人员, 各地应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监督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工程质量事故、质量缺陷和违反有关质量法规的行为, 均有权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质量监督机构 (组织) 举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实行社会公示, 应在工地现场设置公示牌, 标示工程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总投资、各从业单位及联系人、质量监督人员及举报电话和通讯地址等。有关单位对质量举报应及时调查处理。

3) 加强进度管理, 创造施工环境、精心组织实施、合理安排工期、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到人、逐日排出计划, 做到日日有目标, 月月有计划。通过建立有效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动态的统计报告制度, 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

4) 加强现场管理, 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就是速度, 安全就是效益”的意识, 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各类防范措施,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施工人员和沿线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及时清理施工垃圾, 整修施工现场, 对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 路基及构造物施工要做到“完工一段、清理一段、整修一段、使用一段”;半幅施工、便道、便桥及特殊施工路段都要设置必要的施工安全标志。

3.4 资金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是多方筹集而成, 有关部门一定要管好、用好有限的资金。坚持筹资重在“引导”, 聚资重在“依法”, 理资重在“自治”, 用资重在“公开”的原则;实行“专项拨付、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项使用、专人监管、专门检查”的“六专”制度, 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

4 强化意识

4.1 标准意识

各市 (州)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 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实事求是、保证需要”的原则, 严格按照交通部下发的《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确定适宜的标准进行建设, 不得擅自降低建设标准, 也不得盲目扩大建设标准。省上要尽快制订适合我市的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 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标准支持。

4.2 质量意识

质量是公路工程建设的灵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直接关系

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交通行业践行“三个代表”, 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手段之一。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牢牢绷紧“质量弦”, 正确处理质量、进度、效益三者的关系, 始终将质量放在第一位, “宁可慢一点, 也要好一点”。

4.3 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无小事”, 各有关单位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将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严格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严格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 特别要对爆炸物品及其他危险品严格管理,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劳务用工的管理, 切实保护施工人员及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4 廉政意识

树立“安全就是速度、廉政就是质量”的思想, 在工程建设中要做到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廉政, 把廉政作为三条“高压线” (质量、安全、廉政) 之一“严防死守”。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廉政机制和监督网络, 重点在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质量检查验收、资金管理使用和干部管理上加强监督管理, 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党政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作用, 构筑综合监督网络, 将农村公路工程建成人民群众的“放心工程、满意工程、阳光工程和廉政工程”。

4.5 创新意识

要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理念,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组织技术攻关,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通过科技创新, 大力推广各种最新的管理系统、管理方式, 努力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

5 正确处理关系

5.1 正确处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

坚持农民自愿, 不搞强迫命令;坚持注重实效, 不劳民伤财, 不摘“一刀切”。严格执行国家的减负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规定;认真筛选项目, 合理确定建设顺序, 首先建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受益的公路;把握法律、法规、和政策原则, 用市场机制、合法手段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推广一事一议、村民自治修建农村公路的方式。

5.2 正确处理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关系

农村公路建成之后, 要取得预期的运行效益, 主要靠养护。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 养护也是发展”的观念, 根据《公路法》的规定, 认真研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 落实养护资金和人员, 大力推广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预算, 由交通部门适当补助的方法, 积极探索村道由村民委员会自治养护的办法, 推行“以村为基础、县为主体, 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办法对农村公路进行管理和养护。

6 结论

总结近几年我市农村公路的建设经验, 加大政府行为是发展农村公路的前提;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是发展农村公路的基础;多方筹措资金是发展农村公路的保证;高素质的建设管理队伍是发展农村公路的关键。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起步比较晚, 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深入研究, 只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大胆的实践、持续的改进, 相信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新路子, 为我市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好先行。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实践, 在总结我市前期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就如何搞好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 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 分别从加强基础建设、筹措建设资金、突出管理工作、强化6种意识、正确处理3种关系5个方面, 作初步探索, 愿与同行探讨。

浅谈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 篇9

一、坚持公开透明, 完善监管体系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必须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安全效益、公开透明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因此, 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单位, 要严格遵守国家基础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 做到专项管理、专项核算、专项拨付、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运转。近年来, 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不断加大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 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促进公路快速、健康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不断完善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公示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采取设立公示牌、在有关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信息等方式, 及时、真实、全面地公示项目资金的运转使用情况。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资金监管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规定。把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确保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二是严格项目资金拨付审批制度。坚持严格审批、源头控制的原则, 严格项目资金拨付运转程序和资金监管制度, 科学控制项目规模、建设工期、工程质量。严格按项目计划、年度预算和进度拨款。合理控制资金使用, 坚决压减和剔除一切不合理的支出。同时, 切实加强资金动态监管, 对公路建设项目资金运转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确保项目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 并达到预期目的, 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资金的社会经济效益。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监管体系, 明确监管责任, 规范监管考评标准、程序和方法, 建立监管考评结果反馈和通报制度。加强对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的运转程序、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内控措施、监管效果等各项指标的综合测评, 定期开展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评价,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 防范与杜绝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漏洞。

二、创新监管机制, 严格责任追究

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工作, 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大、难度高、要求严的系统工程。有关部门和单位只有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才能不断提高项目资金监管工作水平, 为公路建设的科学健康发展, 保好驾、护好航。为此, 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 营造浓厚的监管氛围。要利用会议、培训班、宣传图版、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因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而被政纪和法律制裁的反面典型。深入开展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活动, 增强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对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监管重要性的认识, 营造项目资金监管工作的浓厚氛围。二要主动与财政部门研究协调公路项目资金下达拨付的有关运作程序, 减少资金滞留时间, 争取资金早拨付下达, 早投入使用, 早发挥效益。三要积极与人大政协、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建立跟踪检查、联审联检机制, 形成监管合力。及时掌握项目资金的运转使用情况, 有效防范项目资金运行风险。四要坚持依法监管、违法必究的原则, 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采取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问效的办法, 全程监管、一抓到底。对那些责任心不强、渎职赎职、违规违纪, 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的责任人与相关领导, 要坚决进行责任追究、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三、建设过硬队伍, 提高监管水平

建设过硬的监管队伍, 是做好项目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前提。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项目资金监管工作人员的监管任务也日益繁重, 对其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 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工作人员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服务大局的政治意识, 时刻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积极践行职业道德准则, 忠实履行监督职能, 做党和人民放心的监管工作人员。二要加强学习实践, 努力提高监管素质。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 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资金监管方面的业务知识, 找准法律法规与监管工作实际的结合点, 自觉运用法律法规与理论知识指导监管工作实践, 努力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三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监管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 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防止违规、违纪事件发生。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项目资金使用监管中出现的问题, 运用实际案例, 对公路项目资金监管干部进行分期、分批培训, 提升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监管能力,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清正、党和人民信赖的优秀监管队伍, 为公路快速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摘要:公路建设事关国计民生, 所投入的人力、资金等都非常庞大。随着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不断发展, 公路建设投资规模越来越庞大。这么大的资金等投入后效益如何, 自然就产生了管理这个很重要的问题, 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公路建设投资的效益与安全。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 篇10

进入1998年以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由探索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2001年至2003年,我国高速公路以年竣工平均5 000 km的速度继续猛增。至2003年末,我国高速公路达到30 000 km,超过加拿大而居于世界第二位。2005年,我国的高速公路提高到35 000 km,而公路通乡率由99.5%提高到99.8%,公路通行政村率由93%提高到96%。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并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而我国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年才完成的发展历程。高速公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对缓解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交通部最新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从2005年起到2030年,我国将斥资2万亿元,新建51 000 km高速公路,使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5 000 km。

回顾广西公路的发展历程,我们在惊叹之余添加了一份自豪:1997年,广西第一条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时,总里程只有138.4 km;2003年广西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 000 km,2008年突破2 000 km,到2009年底达到2 394 km。10多年间,广西高速公路里程增长逾10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广西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建设还将持续高涨。我国高速公路行业获得了持续繁荣的契机。

1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现状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种技术密集的现代化管理,也是一种向管理客体提供的全面服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建成以后经济效益的发挥,以及社会形象的确立和今后自身的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性差异很大,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省份采用不同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模式,并且采用了诸多积极性的改革措施,但目前仍然普遍地存在着缺乏统一思想、法制不健全、行业管理不到位、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今后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现代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物质技术手段。利用先进项目管理思想和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已经成为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对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同时将现代管理思想和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中,尽快形成稳定的管理体制、合理的管理机构、明确的职能分工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并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经济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高速公路是一种现代化的设施,如何对高速公路这一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建设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消除现行管理体制中妨碍高速公路建设的因素,建立起适合高速公路特点和运行规律的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建设施工管理、融资管理等方面。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①从行政管理机构方面看,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数量多,管理规模小;②从管理方法和手段看,基本采用人工管理,管理水平落后,效率较低。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研究解决对策,才能提高社会对高速公路行业的满意度,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水平和质量。

2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现代管理学就是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条件下,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目的是高效率地实现管理系统整体目标。在管理理念上,现代管理是一种融合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管理。在管理思想上,它确立了战略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和全局观念,强调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在管理组织上,它奉行统一指挥、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全员管理等一系列组织原则,强调对外界环境适应的重要性;在管理方法上,它运用目标管理法、价值工程法、统筹法、优选法、决策技术法、线性规划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强调决策对管理成效的决定意义;在管理手段上,它采用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先进管理手段,强调信息处理的重要性。

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在研究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时,可以把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推广。由于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因此我们在研究高速公路管理模式时,可以借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行政执法、功能、经济和技术需求等方面的成熟理论。同时,管理又具有社会属性,我们在研究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时,要认真分析高速公路管理中政府影响力、财税政策、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影响力等因素。并不是一切国外高速公路管理模式都能适应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的需要,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创新。

另外,效益原理要求综合考虑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建设管理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从建设开始以比较低的消耗,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从管理的效益原理来看,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无论对管理目标的筹划,还是对管理活动的组织和控制,都必须从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和社会的效用性出发,综合考虑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外部环境,努力以较低的消耗,获得最佳的效益。

根据现代管理的系统原理,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活动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按照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建立高速公路管理系统。②要实现系统管理,明确系统所要实现的高速公路管理目标;按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内部的层次性和关联性来建立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并进行管理;使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积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③根据现代管理的能级原理,对高速公路建设进行能级管理。

2.1 从现代管理的要求来看

(1)现代管理的系统原理要求管理者把管理对象视为管理系统,从系统的角度来开展各项管理活动。按照系统的整体性要求,为了建立合理的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宜采用省级或省级以上的集中管理行政隶属体制。

(2)统一性是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高速公路管理的行政隶属体制依赖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有机整体的管理体制。只有采用集中管理的行政隶属体制,才能集中指挥权力,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有效地组织高速公路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3)保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基本功能之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隶属体制。在高速公路管理中,行政隶属的集中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利于交通管理和行业管理。在此基础上,各个环节的具体业务管理可以根据市场规律分散管理。

(4)要符合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因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基本依据之一。我国高速公路的筹资和建设主要由省级交通部门来完成,管理应采用省级集中管理的行政隶属体制。

2.2 从高速公路管理的社会需求来看

机构改革后,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采用集中管理的行政隶属体制,有利于高速公路的统筹规划,有利于高速公路管理企业通过自身的集中管理来协调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矛盾,从而减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量。为了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优势,实现高速公路的运输功能,应采用集中管理的行政隶属体制,采用统一技术政策、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法规制度。可以从大的区域统筹角度考虑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合理规划,配套各条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和建设年限,使各条高速公路的功能满足路网总体要求,并得以充分发挥,确保高速公路的联网畅通。若采用分片管理或专线管理的行政隶属体制,容易产生管理政策难以统一、各管理机构间难以协调等问题。

3 现代管理技术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方法

3.1 现代管理技术

管理技术是指在管理中应用的各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具体技术手段。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广泛应用现代管理技术,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客观需要,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3.1.1 预测技术

(1)定性技术。定性预测方法是依靠一些熟悉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根据已经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材料,运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对未来事件发展的趋势和状态作出判断的方法。

(2)时间序列预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根据观察或记录下来的一组按时、日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字序列,并将其向前推移,得出未来的预测数值的预测方法。

(3)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建立在大量统计基础上寻求数据变化规律的预测方法。

(4)复杂系统预测方法。复杂系统预测方法一般是从数量和性质2个方面来预测复杂系统的未来状况。复杂系统预测方法主要有探索预测技术和规范预测技术2种。

3.1.2 决策技术

确定型决策就是各种可行方案所需要的条件(或称自然状态)都是已知的,并且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根据结果判断方案优劣的决策方法。

3.1.3 计划实施技术

(1)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计划管理是通过计划把系统各个部门、各个过程和每个人员的工作全面组织与协调起来,有效合理地进行管理活动,以构成系统的总任务。

(2)实施技术和计划评审。实施技术和计划评审是一种从任务的总进度着眼的组织管理技术,它把一项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许多作业和事项,画出网络图,找出关键路线与时差,从而对时间和资源进行合理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保证任务按期或提前完成。这种技术也称网络计划技术,或计划协调技术。

3.1.4 计划控制技术

(1)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是对系统活动的过程实行全面综合控制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也称为目标控制,是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之一。

(2)最优化控制技术。所谓最优化控制技术,就是有目的地系统的运行导向最优运行状态的控制技术。

3.2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方法

3.2.1 行政方法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管理采用行政方法有利于达到高度集中统一,有利于不断调整和协调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及时解决那些情况特殊、紧迫的问题,尤其是管理系统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高速公路管理中的执法管理和行业管理,应用行政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我们可使用的行政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严把设计、监理和施工招标关。实践表明,无论是设计、监理还是施工单位的招标,选择一家水平高、信誉好的单位对业主的工程质量管理是非常有利的。

(2)作好项目前期预测,合理安排投资规模和合理工期,处理好进度和质量的关系。

(3)加强对监理、试验检测机构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和建设。

(4)认真做好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实行严格的全方位的质量目标考核管理,加强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3.2.2 经济方法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

资金是实现优质工程的保证因素,好的工程质量一定有且必须有合理的资金作保证。而人为操作造成工程人、料、机费用欠账的现象严重,会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投资政策,运用经济方法对高速公路建设进行管理。高速公路管理中采用经济方法,有利于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来调节高速公路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发挥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具体经济措施如下:

(1)公路工程一律由业务部门执行审定预算和批复预算,再包干落实。

(2)公路部门对国道省干线主要工程项目,实行按预算全额拨款;工程竣工后,审计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支出情况、工程决策结果。

(3)正确分清施工单位亏损与上级资金投入不足的界限,以此评价施工单位的经营水平。

(4)实施奖惩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在工程进度管理中的作用。设立优胜单位、先进单位、标兵单位等集体奖项。施工中,各施工单位之间展开劳动竞赛,监理单位之间也展开“看谁质量把关严,看谁质量控制好”的竞赛活动。组织者分别对优胜单位和落后单位进行奖励和通报批评。

3.2.3 法律方法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管理中采用法律方法有利于系统贯彻执行各种管理职能,并对管理系统中出现的复杂关系和管理因素进行法律调整,以促使管理系统的发展。因此,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应该采用法律方法。我国高速公路规划管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为法律依据。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分别依照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严格执行。

3.2.4 教育方法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

影响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高速公路建设系统应自上而下制定人员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期和达到的程度,并对管理干部和操作技工进行培训,且二者并重。通过学习实践,提高人才的技术水平,使他们掌握大工程、高标准、严要求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张辉.法国高速公路的经营与管理[J].国外公路,1999,19(3): 1-4.

[2]陈宽民,宋翔.基于动态规划理论的高速公路项目质量控制[J].长安大学学报,2005,25(1):51-55.

[3]吴国平.如何建立公路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J].公路与汽车, 2006(6):109-111.

[4]惠先宝.省级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研究[D]:[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1.

[5]冯磊.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研究[D]:[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3.

浅析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 篇11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008-01

1、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现状

1.1农村公路的定义

农村公路主要是相对于城市道路和国道、省道公路而说的。农村公路只是一个俗称,并不是一个法律规定的概念。其中的“农村”是和城市相对应的,一般包括自然村、行政村和乡镇;其中的“公路”是公路主管部门或者是政府组织验收认定为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

1.2我国农村道路的现状

我国的农村公路数量多,分布广。我国农村公路的里程一般占有整个区域网络里程的绝大多数。根据20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公路总里程为373万公里,其中我国农村的公路里程为324.5万公里。

其次,我国农村公路的交通量小,技术等级比较低。在我国的农村公路中,按照县道、乡道、村道的层次划分,它们的交通量和技术等级是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大多是处于三四等级,技术水平较低。

再次,我国农村公路的功能多侧重于服务功能。农村公路一般是以为邻近区域的人们提供便利服务为条件的,直接服务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

2、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

2.1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由于受到土地条件的限制,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过多考虑了农田、村庄、河流的影响,大多数道路都是顺着原来的沙石地或者是土路修建的。所以说,在道路项目建设的方案选择上,一些技术指标不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有些路线的选择性较差。另一方面,在道路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危桥和陡坡路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影响了道路建设的总体指标。农村公路建设虽然上级补助资金标准都是统一的,但是不同地区执行的标准却不相同,这样一来,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水平较低,从而阻碍了道路的建设和养护。

2.2用于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不充足

农村公路在建设和养护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用于建设的资金不充足。近几年来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主要是依靠国家和相应省的补助,而在相比之下,农村乡镇的公路建设资金配套设施相当落后。有些时候只能够保证收费和管理人员的工资,根本就不能用于农村道路的养护管理。超期服役的乡村道路没有或者是缺少资金的保障,这样就使得农村的道路建设处于一种“失养”的状态,有些路段都出现的断行的现象。

2.3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过程中的计划编制不合理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交通相关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计划编制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工程量比较小,工程标准比较低,施工的期限比较短,加上计划编制中存在跨年度的问题,所以造成了公路建设计划编制时间与公路实际工程的施工不够协调,影响了公路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而阻碍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正常运行。

3、采取措施,深化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管理水平

3.1积极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技术水平

首先是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水平。在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运用最新的道路建设方法,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公路建设的整体水平。其次,针对当前农村公路养护队伍的总体素质较低、人员老龄化、道路养护知识相对贫乏的情况,积极建立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相对合理的养护队伍,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再次,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加强对农村道路养护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采取定期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农村道路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促进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强化政府责任,积极拓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渠道

资金问题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提高养护水平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公路建设问题的重要保障。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应该积极采取建设资金应该全部由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的投入,道路的养护资金由省从汽车养路费和通行费中调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养护,加大农村公路的养护力度。另一方面,在获取政府的资助之外,要采取乡镇、村、村民的资助和集资,从而拓宽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的筹集渠道。只有积极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资金筹集机制,保证资金的稳定来源,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问题,才能够促进农村公路的健康快速发展。

3.3制定和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工作的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促使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轨道,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制定和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规章制度,为公路的建设养护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础。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技术标准、资金使用标准、养护管理办法,规范道路建设的市场主体,切实把握道路工程质量,确保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的快速发展。

总之,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才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牙祖荣,公路建设养护经济化的必要性探讨[J],广东科技,2009年14期

[2]丁秀芹,县乡公路建设管理发展现状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07年3期

[3]杨帆,农村道路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2期

论我国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 篇12

(1) 立项审批阶段是决策阶段, 是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 这一阶段决定了建设项目的性质, 是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关键阶段。工程建设决定权过于集中, 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使有些工程盲目上马或重复建设, 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程质量再好也是一种浪费。

(2)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 施工监理以及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实行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能择优选择具有高素质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 对于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保护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实行勘察设计招投标能有效地规范公路建设市场秩序, 提高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水平和公路建设质量。

(3) 质量监督部门在收到《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后, 对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监理工作计划及有关资料进行审阅, 并在检查核实监理实验室、工地实验室的装备及人员清单、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施工单位自检体系后, 确定工程的质量监督人员, 制定工程质量监督计划, 填写《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通知书》, 正式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4) 对未实行施工监理的工程项目, 质量监督站应对工程的重点部位和主要工序进行定期检查, 填发《公路工程质量抽查意见通知书》, 并按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抽验评定。

(5) 无论工程项目是否实行施工监理, 质量监督站应定期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自检体系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 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督责任主体的缺失

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站虽然是代表政府对质量实施监督的执法机构, 但自身是一个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要行使政府职能, 无疑会影响监督管理工作的效力更何况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站和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都隶属于交通主管部门, 都是平级单位, 开展监督工作有一定困难。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建设单位不按程序办事, 认为报监督手续、申请开工报告等是一种形式。

2.2 监督内容的缺失

现在的质量监督工作把重点几乎全部放在了施工阶段的主体工程, 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工程监督方法主要集中在检查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行为, 检验工程实体质量, 抽检原材料试验, 大部分监督工作都围绕着施工、监理单位展开。对项目前期的项目立项、图纸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阶段的环保建设、项目附属工程和交通工程的监督工作却很少涉及, 这就造成了监督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2.3 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制度需要完善

政府监督是指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公路工程质量实施的强制性行政监督, 是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对建设从业单位的工程质量及质量工作进行的监督, 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在监督工作执行过程中, 虽然确立了行政执法的主体但距离严格的依法行政还有一段距离, 监督部门在进行行政处罚的时候常常感到无据可查, 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具体的违反规范要求的行为和操作, 以及存在的质量问题, 无法定量地进行处罚。例如, 施工单位不申办或不及时申办工地临时试验室资质认证应该进行怎样的处罚等, 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2.4 缺少专业的检测技术, 装备落后

质量监督必须”公正、科学”, 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要成为一个区域交通建设领域的权威, 必须具备一流的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先进设备的检测结果既准确, 对公路成品破坏又小, 只有最准确的数据才能具有权威性。在实际监督工作中, 利用成熟的无破损检测技术 (使用平整度、厚度, 弯沉等指标的检测仪器) , 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保护公路成品的质里。例如, 按照交通部新颁布的《公路工程竣 (交) 工验收办法》的规定路基、路面工程逐车道检测回弹弯沉, 那么几百公里的工程项目全部用贝克曼梁来检测的话, 动用所有的监督检测人员也可能完不成任务, 同时贝克曼梁检测还受到天气及车辆的干扰, 使检测结果有时存在较大的误差。但使用自动弯沉检测仪器就可以十分准确地测出各方面数据, 并且检测时间很短。正是缺少这种必要的检测仪器, 监督单位在现场进行实测项目检测时一般使用施工单位提供的仪器, 这样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当某些指标的合格率达不到规范要求时, 施工单位认为自己的仪器可能有问题, 致使监督单位不能马上出具数据, 无法在第一现场确定质量的合格与否, 对监督单位的权威形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 加强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建议

(1) 加强工程质量意识, 提高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 解决质量意识薄弱和监督意识薄弱的问题, 克服“人人明白质量, 人人忽视质量”的问题, 制止“盲目监理、玩忽职守、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现象的发生。

(2) 健全机制、完善管理法规,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解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只检查不处罚”的问题。

(3) 严格执行“四项制度”, 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真正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 严格市场准入。

(4) 加强廉政建设, 实行廉政合同制度, 建立约束机制, 防止工程建设中的腐败现象的发生以及违法违纪行为。

(5)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不断扩大监督工作的覆盖面。质量监督工作在工程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质量监督工作者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做好质量监督管理,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堵塞漏洞, 真正行使政府监督职能的问题。每一位质量监督工作者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 公路建设市场也正逐步进入统一、开放、规范的轨道。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加强监督工作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们国家在“十五大”就已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国策, 各级政府部门都要依法行政, 质量监督就是依法监督, 为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健康的开展,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就必须从机制上、制度上来解决好监督体制, 加快质量监督工作的行政执法进程。

参考文献

[1]滕玉波, 刘艳雯.浅析公路工程质量的监督[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3 (11) .

[2]张锦莲.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法研究与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 2004 (1) .

[3]伍宁德.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方略与措施[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上一篇:目标保持下一篇:沿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