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思路

2024-10-15

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思路(共12篇)

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思路 篇1

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市政排水系统, 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生活环境, 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节约用水, 以及周边道路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下文中详细阐述了城市市政排水设计的主要思路, 指出在目前的市政排水设施规划中, 探讨了排水系统如何布置、污水管网如何设计计算、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如何确定、处理构筑物如何设计计算、排水泵站如何设计等问题, 并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城市市政排水设计布置提出对策建议, 为目前市政排水工程的规划提供一点借鉴。

1.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概论

排水工程作为城市重点工程之一, 城市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地块建设的情况, 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及调整方案, 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 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不可以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 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 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2.城市市政排水设计布置原则

市政排水设计布置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 同时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布置, 开展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 然后布置排水管网, 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布置;充分利用地形, 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 并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近远期结合, 留有发展余地, 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3.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思路

3.1 排水系统布置

按照分流制排水体制布置排水管道系统。排水区域一般根据地形按分水线划分, 地形平坦的地区按一定的服务面积划分, 使每根干管合理分担排水面积, 尽量减少管道的埋深, 少设或不设中途泵站, 使污水以最短的距离自流排出。

确定污水管道布置形式, 主干管、干管、街道支管的位置和流向, 并确定中途泵站、总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出水口位置。在一般情况下, 城市地形多倾向水体, 可将主干管沿河敷设, 干管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尽量设在集水线上。在地形平坦的地区, 为减少平行于等高线的横支管过长, 应适当减少相邻干管的布设距离。污水干管与主干管应尽量避免和障碍物相交, 如遇特殊地形时, 应考虑特殊措施, 并应在图上标明。为了保证污水在各构筑物之间能够顺利自流, 必须精确计算各构筑物之间水头损失, 包括污水流经处理构筑物本身的水头损失, 污水流经前后两构筑物管渠的沿程损失、局部损失以及污水流经计量设备的水头损失, 此外, 还应考虑污水厂扩建时预留的贮备水头。

高程布置时, 还应考虑污水流程和污泥流程的配合, 尽量减少污泥的提升。在确定污泥干化厂、污泥浓缩池、消化池等构筑物的高程时, 应注意它们的污泥水能自动流入到污水处理构筑。高程的布置应考虑全厂土方量的开挖平衡。

3.2 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包括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和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干管、主干管、区域干管及倒虹吸管等应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街道支管应合理地确定管径及埋深, 以便于概算, 不计算管段不必编号, 最不利点应校核, 对中途泵站或总泵站进行技术工艺设计。

根据管道平面布置, 划分设计管段 (定出检查井位置并编号) , 确定干管设计管段长度, 根据污水管道布置, 划分各设计管段服务街坊排水面积, 编上号码并按其面积形状计算面积 (以公顷计) , 用箭头表示污水流向。各设计管段计算流量列表计算。

污水干管水力计算目的在于合理、经济地确定管径、充满度及坡度, 进一步求定管道的埋深, 水力计算应列表进行, 管底标高及管道坡度以三位小数计, 而地面标高与管底埋深以两位小数计。水力计算中的数值V、H/D、I、D应符合规范关于设计流速、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的规定。为减少错误, 在计算的同时绘制管道断面草图, 以便进行核对。

3.3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污水处理厂处理流程的确定, 应根据污水水质、处理要求以及设计处理能力等因素, 通过分析研究并参考相似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验, 经技术分析比较后确定。设计应结合工程和实际情况, 尽量采用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以节约建设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

3.4 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应对构筑物选型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说明工艺特点。应完成各处理构筑物的初步设计 (包括各构筑物的尺寸求定及污水、污泥流程的水力计算) 和某些处理构筑物 (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定) 的技术设计 (确定该构筑物的所有尺寸及其所需要材料与设备等的规格与数量) , 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应全面详细, 并附上必要的插图。

3.5 排水泵站设计

完成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设计内容应包括:泵站位置选择及说明;泵站设计流量和扬程的确定;选泵;泵站构造形式的确定及说明;泵站主要尺寸、设备型号与数量、技术性能等设计与说明;泵站辅助设施的设计与说明;关于泵站设计的其他说明。

3.6 污水处理厂设置

为了有效地对市政污水进行处理, 对于生活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等各区之间以道路相隔, 生活区一般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在北方地区, 并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 污泥区一般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下。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紧凑, 节约用地并便于管理。一般小型处理厂采用圆形池更为经济, 而大型处理厂则以采用矩形池为经济。处理占地、构造和造价等因素以外, 还应考虑水力条件、浮渣清除以及设备维护等因素。

3.7 处理构筑物的管线设置

连接各处理构筑物的管线 (渠) 要畅通, 尽可能避免管线迂回, 同时应充分利用地形, 以减少土方量。构筑物之间应有一定距离, 以便保证敷设管、渠的要求和运转管理的需要和施工的要求, 一般采用5至10米。但消化池和其他构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米。储气罐与其他构筑物的间距应根据容量大小按有关规定办理。对于市政管线种类较多, 应综合考虑布置, 以免发生矛盾。管 (渠) 布置应紧凑、整齐, 也应考虑施工、安装与维护的要求, 保持适当的距离。承压管 (如给水管、空气管、蒸汽管等) 可考虑平行架空布置, 以节省用地和便于维修, 地下埋设的管道尽可能集中并设管廊或管沟。污水和污泥管道尽可能考虑重力自流。污水厂内应设超越管 (全厂超越或构筑物超越) , 以便在发生事故时, 使污水能超越一部分或全部处理构筑物, 进入下一级构筑物或事故溢流。在污水厂内应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统, 必要时应考虑设防洪沟渠。

综上所述, 随着城市排水的问题出现, 排水工程设计逐渐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 城市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 市政排水设计布置应当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注意做好排水系统布置、污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排水泵站设计、污水处理厂设置、处理构筑物的管线设置。

参考文献

[1]余波.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J].科技资讯.2012 (01)

[2]刘仲鸾, 杨波.浅谈市政排水系统的建设与完善[J].科技资讯.2012 (01)

[3]杨南.市政排水管道施工问题及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07)

[4]蓸炳芹, 于永强, 邢蓓.谈谈市政排水管网的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09)

[5]倪晓伦, 赵建伟.浅谈市政给水排水管道设计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 (12)

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思路 篇2

水作为生命之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良好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为此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的支持。通过对城市市政给排水的科学设计与合理规划,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水资源,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科学保护,进而能够确保经济适用、无污染排水效果的实现,最终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目前我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水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若市政排水规划设计的水平非常低,则极有可能造成城市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需要对排水工程进行不断的规划设计,以此来合理的循环利用水资源。

1.2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显著提高

城市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且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水资源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危险,进而造成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降低。同时,市政给排水工作也会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通过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合理设计与规划,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1.3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城市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排水规划;城市规划;工程设计

1排水系统对城市道路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对于保证车辆的安全行使和交通通畅意义重大。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一般由雨水井、沉泥井、过待排水管、排水检查井和地下排水主干线组成。雨水井、沉泥井、过街排水管部分多数由道路主体施工单位完成,而排水检查井和地下排水主干线部分工程量较大,多由排水公司施工。排水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无论谁施工,都必须保证各个井和管之间的无缝对接,保证水流顺利被排除。排水系统对城市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大面积的降水会直接对地面道路产生影响,如直接冲毁路肩边坡和路基;进入结构层内的水分可浸湿无机结合料处治的粒料层,使基层强度下降,沥青面层出现剥落和松散;渗入路基内部的水会使土基湿软从而引起路基冻胀、翻浆或边坡塌方、泥石流;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接缝多,从接缝中渗入的水分聚集在路面结构中,在重载的反复作用下,产动水压力,导致接缝附近的细颗粒集料软化,形成唧泥,产生错台、断裂等病害。(二)含水层的潜水,距地面较近,在重力作用会形成水分集中,造成路基局部损坏,影响路基的整体强度和水温稳定性,重者会引起冻胀、翻浆或边坡滑坍,甚至整个路基沿倾斜基底滑动,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的破坏。(三)如果水长时间作用于道路,会降低路面材料的强度,形成各种各样影响交通的病害,如果水流进入封闭性不好的道路内部形成松软土层,容易造成路沉陷;遇到易發洪水季节甚至会冲毁路基及周边的附属工程构造物。因此,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一直是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基础的部分。

二、市政排水规划存在常见问题

2.1 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不相协调

2.1.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高程无法保证,排水工程设计不符合防洪要求按规划新区的雨水规划,在规划区内没有设置雨水排捞泵站,所有道路或小区排水均按重力流的方式排放。采用重力流直接向河流排放的雨水管,只有其设计雨水管内底高程高于内江的某一潮位高程时,才能保证暴雨期且内江涨潮至此潮位高程时的排水畅通。按防洪规划,排水工程设计应确保在内江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时的排水安全。

某工程设计雨水按就近排放的原则,工程设计范围的雨水管分3段(相应分3个雨水排出口),各段的管道长度分别为480m、340m、980m。3个设计管段的最不利点雨水口的地面标高分别为4.05m、4.07rn、4.05m,由于与内江潮位相比道路设计路面高程相对较低,使各设计管段的最不利点雨水口的地面标高与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的高差(压力差)约为0.15m,与多年平均高潮位3.55m的高差(压力差)约为0.5m,如果要保证最不利点在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或多年平均高潮位设计暴雨重现期为2年的情况下排水畅通不造成积水,设计雨水管无论采用压力流或重力流设计均不可能达到要求。

可见,由于规划区用地竖向规划的地面高程太低,导致了排水丁程设计无法满足防洪规划要求,而防洪规划中也没有提出对排水工程设计可降低防洪标准的要求。

2.1.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城市用地与道路,交通,地面排水,防洪以及项目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的结合。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等矛盾,只有通过用地合理的竖向规划来解决。在规划新区内类似本工程的排水状况尚存在,我们认为其原因是,在规划新区的规划过程中,没有做好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的协调,或者是仅考虑提高用地高程会增加土方工程的造价,而没有考虑所在地区的重要性及排水不畅的后果,因为该市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多台风,台风带来的暴雨强度大,对雨水排放不利。此外,应对土方工程与排水工程的投资进行比较。

2.1.3采用重力流和短管压力流两种方式进行排水工程设计

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高程太低的存在问题,在设计评审中有关规划部门答复不预调整,为了使排水工程设计在受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合理,结合本工程特点,我们雨水设计中对各管段的水力计算处理为:管段起点至最不利点按重力流设计,最不利点至出水口在设定相对合理的安全潮位下按短管压力流设计。安全潮位是指当内江潮位不高于此高程时,设计雨水管段能在满流的情况下以压力流的形式排水,并可保证排水畅通。计算结果:

第1段管道总长L为480m,最不利段管道L为120m,安全潮位3.05m。

第2段管道总长L为340m2.65m。

第3段管道总长L为980m2.65m。

最不利段管道L为260m,安全潮位最不利段管道L为640m,安全潮位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达不到规划新区5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要求,但与每一设计管段全部按重力流排放形式设计的雨水管相比,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当然在同样的设计坡度下,由于加大了管径,也就增加了工程造价(本排水工程造价增加了13%)。当出内江潮位高于设定的安全潮位同时下暴雨(暴雨重现期为2年)时,最不利附近区域会出现排水不畅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规划新区内适宜的位置设置排涝雨水泵站。

2.2 污水管网规划中竖向高程和污水提升泵的设置站缺乏合理性,系统性的论证

工程实例:某市新开发城北区,规划面积约13km2,规划污水排放量44300m3%/d,在规划区内污水主干管末端设置了一座规模40000m3%/d的污水提升泵站,即规划区内的大部分污水需经泵站提升后才能排至污水处理厂。

2.2.1污水管埋深不合理存在的问题

按原污水提升泵站设置的位置进行本工程设计污水管道埋深llm—15m,的长度约为路线长的50%,且排水坡度与道路坡度相反,出现了如下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问题:

(1)按国家钢筋硅管的使用标准,一般Ⅱ级管可达到最大覆土为9m,塑料排水管超过8m覆土后也不能选用,因此,需采用暗渠形式排水,与采用管道相比,由于埋深太大,暗渠施工周期长,增加了施工的不安全因素

(2)工程造价较高:根据某工程的地质报告,此路段上除局部为d约lm的残积土外,从高程l00m—130m的范围均为灰岩,管渠埋深太大,造开挖回填土石方量大。

(3)泵站原选址位置现状地面标高129m—132.5m则泵站的进水池开挖d为17m—20m,泵站的建设投资相对较高。

结语; 排水系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质量。在城市道路排水施工中,必须将其作为一次性的工程来实施。因为地下工程的改造会耗费更多的成本,更关键的是它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不利。提高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应从管道质地,施工工艺,管道接口等多个环节入手,保证城市排水系统长时间正常高效的运转。

参考文献:

[1]彭丞.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02)

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思路 篇4

1路面排水设计

1.1行车道排水设计

当前城区范围内的交通总量不但增加, 受到车辆因素轴载因素的影响, 路面水分会产生泵吸作用, 进而可能道路结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路面行车道排水设计的关键是解决地表水通过路肩或者是裂缝进入道路结构内部的问题。现阶段技术支持下, 行车道的排水设计可以采取两种模式, 分别为单坡排水模式以及双坡排水模式。一般来说, 单坡排水模式适用于降雨量较小的区域或非机动车道, 选择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降低施工难度, 减少施工量, 同时也可确保路面行车道排水系统的完整性。但对于行车道较宽的路面而言, 行车道排水设计中优先考虑双坡排水方案, 其优势是能够提高路面排水的效率以及雨水径流速度。无论采取上述何种方案进行排水设计, 都需要在行车道两侧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设置排雨水的口, 并将其与地下雨水管道连接, 使行车道地面水能够通过雨水口汇入地下雨水主管当中。

1.2人行道排水设计

人行道分布于主干路道路两侧, 若人行道长期的浸泡在水中, 轻则对道路表面平整度造成影响, 严重时给来往人群的行走产生威胁。因此, 在对人行道横向坡度进行设计手, 需要将标高较低的一侧设置于行车道一次, 与行车道两侧雨水口共用, 使人行道积水能够顺着坡度汇入雨水口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针对进行道路挖方处理的路段而言, 需要在人行道外侧设置相应的挡墙, 并且需要在挡墙上设置截水沟, 其目的是拦截坡上流向人行道的雨水。在挡墙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布置写时空, 使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均能够通过泄水口最终流入行车道雨水口中。 还值得一提的是, 在设置路堑挡墙的路段, 人行道上会有雨水流过的痕迹, 对路面的清洁、美观产生影响。因此, 可在人行道靠近挡墙的一侧设置排水通道, 拦截挡土墙上流下的水分, 保证路面整洁的同时提高排水效率。

众所周知, 路面结构并非是完全平整与无接缝的, 只是路面结构中的缝隙较小难以用肉眼进行观察。若道路表面存在裂缝, 则在地面积水时, 部分积水就会随着缝隙进入道路结构内部, 导致路面抗压强度受影响, 对整个路基使用寿命也有非常不良的影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 在水积压路面前期就需要尽可能的排出路面积水, 最大限度的减少沿裂缝深入路基内部的水量。具体方法是, 在道路结构层施工过程当中, 严格按照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 确保每一层均具备一个独立的排水坡度, 其目的是方便将各结构层水沿道路横波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 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雨水井内。

除此以外, 在道路建设过程当中还可以于路基层与路面层中间设置乳化沥青层。设置乳化沥青层的目的是即便地面积水通过裂缝渗入内部, 也不会马上对路基结构造成破坏, 大部分水体能够被乳化沥青层所阻挡, 从而避免对路基结构造成影响。若道路建设区域的地表水比较丰富或降雨量较大, 则还可以通过设置排水层的方式及时排除道路路面积水, 具体方法是将具有防水以及隔水性能的土工布设置在排水层下, 使经裂缝渗透进路基内部的地表水能够得到及时的排除。排水层还可以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 以快速将排水层所渗入水分排出。

2路基排水设计

整个道路工程结构耐久性以及使用寿命的高度将直接受到路基结构刚性标准、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路基部分对水影响作用的反应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城市道路而言, 路基部分排水设计的关键目标是将路基范围内的路基湿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使路基保持常年干燥的状态, 以此为路面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以及强度支持。在实际工作中, 针对湿润度较高的路基, 首先需要进行处理, 如自然晾晒或者是通过反复碾压的方式降低水分, 若上述手段效果不佳, 则需需要通过换填的方式, 在土体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透水性材料, 也可通过抛石挤淤的方式降低路基土含水量。当含水量超标不严重时, 可结合实际需求在路基周边挖设纵向排水沟, 设置排水沟的目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路面积水进行快速收集, 其二是通过水泵驱动及时排除多余水分。若施工区域的地势较低, 积水可能性大, 还需要在地势最低的位置设置排水泵站, 以达到快速排除路面积水的目的。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立交桥下作为最容易发生积水的区域, 应促进地下水位合理减少, 进而确保路基土质干燥, 避免长期浸泡于水中, 形成湿软移位、变形现象, 导致强度下降并引发不良损害。可通过设计盲沟并回填卵石、碎石材料方式进行处置, 位于粗料周围及顶部依据适宜比例进行细料回填, 令其形成反滤作用。同时, 上方可以将2层草皮层翻皮, 回填厚度≥0.5m黏土层, 以实现全面封闭, 起到预防淤泥质土、砂土、以及路面积水深入路基内部的目的。

3绿化带排水设计

在对绿化带进行排水设计时, 必须考虑的目标是彻底排出绿化带内的积水, 此项工作可以分为施工期间的排水设计以及运营前间的排水设计两个部分。工程中如果出现需要排水的地区要按照降水量和积水程度考虑降水需要排水的速度和体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由于现阶段城市道路绿化带中多设置有监控用、通讯用管线的人手孔, 因此在排水设计中, 排水长度应当按照两个人手孔的间隔距离进行控制, 且最大间距应当≤180.0m。结合已有的经验来看, 绿化带排水设计中的排水管管径应当在15.0cm左右, 坡度按照2.0%进行控制。按照上述参数进行设计, 基本能够确保排水过程中水流流速的平稳,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低, 同时也能够保证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

4结束语

道路排水是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对道路使用寿命长与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中围绕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从路面、路基、以及绿化带这三个方面分析排水设计的关键要点, 将上述三个部分构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排水系统, 以达到高效排除路面积水, 确保道路使用性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卫华, 车伍, 杨正等.城市绿色道路及雨洪控制利用策略研究[J].给水排水, 2012.

[2]张建新, 吕锐, 贺田富等.下穿式道路立交雨水泵站排水设计参数探讨[J].给水排水, 2012.

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思路 篇5

2当下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开始前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有效对给水排水工程做好规划工作,才能保障给水排水工程的质量。而在实际施工过程过程中,施工方并没有对工程实施地的现场测量和勘查工作部分引起重视,知识进行了象征性和较为片面性的工作完成;而且设计中没有结合实际施工的情况进行,尤其是施工地点所具有的各种因素融合到设计计划中去,让计划的操作性有一定的出入;另外,施工开始前,没有做好禁行断路等工作,使得交通的运行较为不畅甚至有问题,拖延了整个工程的顺利准时完成。

2.2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整体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了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能力的高低,而农民工是当前我国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劳动力,而这部分劳动力的主要特点是缺乏有关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专业性技术知识,及时知道也缺乏一定的操作能力。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篇6

关键词:现代城市;市政排水;规划设计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发展现代化城市的核心部分,良好的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是为建设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省地节能的理念,但是现在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将之与很多因素相接合。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市政应该要充分重视城市规划及排水设施等系统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加以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市水系统的不断完善,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那么,如何能够开展有效的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现代化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要求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简单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城市市政排水设计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1)缺乏科学依据。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是要依据相关数据和有关标准来进行,然而水量的预测和水平衡的保持是其最关键性工作,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关的法规制度约束了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各项指标,然而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市政往往是采用回归外推历史综合水文数据得到所使用的相关数据,这种方法的准确性相对较差,因此,规划设计的精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了。此外,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有很多工作都缺乏完整性(如:在监测用水行为及用水器具的时候往往缺乏完整性),这就导致了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工作人员不能有效地、牢固地掌握新技术,从而缺少信息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2)排水方式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严重的雨污合流问题,特别是在改建旧城市的过程中,大量的采用了截流井设计以及施工环节的疏忽,导致城市雨污水泥现象更加严重,这样不仅加大了治理成本,还对城市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带来了不可预见的危害。对于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人采用的是比较陈旧的排水方式——合流制排水,而且这些地区对于水资源以及城市径流面积这方面的工作不够重视。天气的变化是无人能准确预测的,这就导致了暴雨径流具有随机性这一特点,再加上一些突发性的问题,市政给排水规划设工作做的不好,就会带来当地的水体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因此,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因该改善这些排水方式,认识到它们所带来的危害及严重性,应该结合当地的地质、降雨量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科学的、合理的排水方式。

(3)水资源大量浪费。目前,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为了满足生态环境的建设,大部分都没有长远目光,仅吧重点放在当前,只注重当前的效果,导致观景用水大量增加,而忽视了其长期的水循环和生态功能的健康问题。在此过程中还引入了所谓的“生态水”这一理念,这一引入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不但没有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反而引起了用水量的增加。不仅如此,大部分地方对于污水排放的过程中,使用不恰当的排水方式,并用干净水来冲走污水,这样只是表面的把污水排净,本质上却是浪费行为,不但没有对污水进行控制,还大大增加了干净水的流失,导致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2 城市市政排水设计规划的要求

(1)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求。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最根本的任务,也是其最低的目标要求。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城市的有效资源和有用的空间范围,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该为以后的改善和发展留一定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其最低目标,还可为以后的更改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还可以减少治理成本。耐久性和稳定性是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最根本的特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其需求,还以保证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有序进行。

(2)和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相协调。科学有效的排水规划设计方式是在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思想,雖然排水工作是一个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却是一小部分,因此,其必须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相合相协调。不仅如此,还应该考虑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将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相结合可以带来以下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城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实现城市正给排水系统科学地、有效地、合理地、完善地发展。

(3)重视环境保护。目前,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环保、绿色、节能是首要考虑的任务,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即应该将城市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相结合,共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城市的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政府就应该“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观念深入人心,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大部分地区在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只是在于建设的效果,而忽略了对环境的重视,一味的追求高效的经济收益,而没有真正的达到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目的——环保和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用水量。

3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

(1)管道布置和埋深。在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管道的布置和埋深问题,其中管道布置主要从污水管道的定线问题出发(依次从主干管、干管、支管来开展工作)。在定线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地形,让管有合理的走向,并能有效地排出污水。为了满足管道中雨水流速不超过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力,还要对于水管的最大纵坡增强控制。然而对管道埋深的问题主要从两方面来来阐述:一方面是最大允许埋深。对于干燥的土壤,管道最大的埋深不超过6~7m;对于湿润的土地来说,管道最大埋深不超过3~4m;另一方面是管道的最小埋深。在安置过程中,其应该等于管直径加上管道上面的最小盖土深度。对于马路下面的管道来说,管顶的最小盖土深度一般在0.7m以上;如果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地区,应该根据防冻的需求来确定盖土的深度。

(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与地形,并与该城市排洪的规划和城市的竖向规划有机结合,应该做到工程经济的合理性、管道疏密的恰当性,管道埋深的合适性。房屋的雨水排除系统、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口构成了雨水管道系统,因此,雨水系统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雨水流域内的重要性,从而将雨水径流排放带水体中,可循环利用水体(如:将雨水用于生产),达到减小积水所造成的居民不便,最终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好处。因此,雨水管道的设计应该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与地质问题,并结合道路规则,以雨水口的布置是路面不积水的原则为主,从而达到该地经济能快速发展、交通便利、人们生活得到满足。

4 结 语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现代化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结合现有的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条件,达到为人们提供便捷的生活,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柱的目的,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亮,董旭.浅谈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设计问题[J].民营科技.2011(03).

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思路 篇7

虽然不同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条件各异, 但其设计理念和规划原则是相通的。总结我国许多城市尤其近二十年来新兴城市在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各级政府应加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管理,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原则, 同时在城市建设方面做到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统一管理。本文从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改造、污水资源化和雨水利用等方面阐述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的新思路, 希望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确保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 功能与作用研究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市政基础设施, 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主体工程, 其任务是及时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正是因为排水管道及时、可靠地排除城区污水和雨水, 城市才得以免受污水之害和暴雨积水之灾, 为人类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进行, 维持生态平衡, 保证可持续发展。

2 规划前期准备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排水系统的专业工程规划设计。规划工作者要掌握详实的基础资料,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 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排水体制、排水管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及受纳水体的全面规划。

从工程经济的角度贯彻全系统省资源、省能源的方针。将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融会贯通到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去, 起到规划切实指导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的作用。

2.1 排水系统体制的确定

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包括分流制和合流制。合流制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混合在同一套管道系统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分流制包括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 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用一套或一套以上的管道系统, 而雨水用另一套管道系统排除的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三种形式: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将城市的混合污水不经任何处理, 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的排水方式称为直排式合流制。国内外旧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均属此类。由于污水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为减轻其污染程度, 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修建沿河截流干管, 在城市的下游建污水处理厂, 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溢流井, 从而形成了截流式合流制。该系统可以保证晴天时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雨天时部分污水得到处理。在降雨量较小或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 可采用全处理式合流制,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这种方式对环境水质的影响最小, 但截流管管径大,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大、投资大。

科学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体制, 是排水工程师在规划和设计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排水体制的选择将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养, 影响排水系统的工程总投资和长期的维护管理费。通常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满足环境保护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需要, 应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财政预算等具体情况,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科学合理地确定。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在也是未来选择排水体制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如果采用全处理式合流制, 控制和防止水体污染的效果较好, 但污水干管断面尺寸很大, 污水厂规模增加, 一次性投资的工程建设费用较高, 长期的维护运行费用也大。而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时, 雨天有部分混流的污水通过溢流井排入水体, 对水环境影响较大。实践证明, 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的城市, 随着其城市建设的发展, 河流污染将日益严重。分流制可以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但初降雨水径流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这是分流制的缺点。但分流制比较灵活, 能适应社会发展, 一般又能符合城市环保的要求, 是城市排水系统体制的发展方向。 (2) 从工程投资方面来看: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的工程总投资比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 但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建设费高于分流制。 (3) 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合流制排水管道管径较大, 晴天的污水流量小、流速低, 易于产生沉淀, 且晴天和雨天的污水流量、污水水质变化较大, 增加了合流制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 出水的水质不稳定。而分流制污、雨水管道的设计流速超过了不淤流速, 不易淤积;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稳定, 其运行易于控制。

2.2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基础资料

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是决定规划设计质量、工程投资、社会与环境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其真实性不容忽视。主要基础资料如下。

(1) 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道路、给水、电力、防洪、环保等专项规划。 (2) 受纳水体资料:流量、水位特征值, 水质污染情况, BOD5、COD、SS、p H及其它。 (3) 自然地理及气象资料:降水、风向、冰冻、地下水位、地形、地质等。 (4) 现有城市排水系统及设施, 城市周围山洪排放、河道防洪能力和措施。 (5)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 (6) 当地污水灌溉、污水回用现状及规划。

2.3 城市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要根据地形和当地条件 (水体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工程投资等) 确定排水系统体制。新建城市和新区应尽量采用分流制, 雨水收集后可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减轻污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 从整体上和长远上看是经济合理的。对已经形成合流制的城市, 可暂时保留其合流制排水系统, 逐步改造。

小城镇可采用合流制。个别单位和企业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应进行局部处理, 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1) 城市污水管道规划设计。从区域性、系统性出发, 远近期规划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保护水资源, 提高环境质量。贯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 城市雨水管道规划设计。山区、丘陵地区城市的山洪防治应与城市防洪、城市排水体系紧密结合、统一规划。无论是洪水或市区雨水都要坚持以最短距离就近排放, 分散整治, 防止集中的原则。

2.4 规划设计基本参数确定

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是确定设施规模的基础, 在选择这些参数时, 既要考虑省资源、省能源、经济合理原则, 又要符合当地实际操作的技术可行性。

(1) 规划年限。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为近期、远期。规划年限过长则推定的设计参数精度低, 往往偏安全, 不易切合实际;规划年限过短则工程实施后马上就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 造成重复规划、重复建设的浪费。 (2) 规划人口。以规划年限为依据, 同时考虑规划人口, 可提高参数的精度, 更可直接用于指导各种设施的分期建设。 (3) 排水定额。准确调查每人每天的污水排放量, 结合城市给水规划合理推定未来的排水量。同时要考虑地下水渗入量的实际情况。 (4) 当量污染负荷。人们排放的污染负荷会随着城市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加, 但是有一定限度, 不可估计过大。SS是污泥发生量的基础, 确定时更要慎重。 (5)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浓度。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浓度较以往都已经有了大幅下降, 所以规划中工业排水量不能估计过大。 (6) 径流系数。根据地面的铺砌、植被、天然水池、洼地等情况, 准确确定径流系数。

3 方案设计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设计思路如下。

3.1 排水系统布置

(1) 管道走向宜符合地形趋势, 顺坡排水。 (2) 管径大小须与街坊布置或小区规划相吻合。 (3) 管网密度合适, 排水路线最短, 以求经济合理。 (4) 污、雨水排放尽可能分散, 避免集中。 (5) 污水截流干管尽可能布置在河岸及水体附近。

3.2 选定排水出路

(1) 利用天然排水系统或已建排水干线为污、雨水排放的出路。 (2) 要在流量、高程两方面都保证污、雨水能够顺利排除。

3.3 划分汇水面积

(1) 依据地形并结合街坊布置或小区规划进行污、雨水汇水面积的划分。 (2) 污、雨水汇水面积不宜过大。 (3) 污、雨水汇水面积图的形状尽可能比较规则且与地形变化紧密结合。 (4) 划分污、雨水汇水面积须与比邻系统统筹考虑, 做到均匀合理。

3.4 选择排水线路

(1) 排水管道的线路须服从排水规划的统筹安排。 (2) 尽量避免排水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及构筑物。

3.5 确定排水管道系统的控制高程

(1) 排水管道出口的控制高程 (水体的洪水位、常水位、排水干管的内底标高) 。 (2) 排水管道起点的控制高程 (起点本身是低洼地带、有排水要求的地下室、管道计划将来向上游延伸等) 。 (3) 排水管道系统中, 各重要节点的控制高程 (接入的支管、利用已建管涵、与各种地下管线的交叉点等) 。

4 结语

(1) 要重视规划设计。充分重视新时期赋予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新涵义:城市排水系统除传统的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外, 还需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净化再生和雨水利用, 畅通城市水环境, 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发展战略, 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应优先考虑采用污、雨水分流排水体制。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 综合考虑当地建设、管理、维护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 确定适当的规划设计基本参数。 (2) 要有专业的、连续的规划设计单位,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其重点、关键点就在于其系统性。它不同于城市中各个单体建筑的设计, 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必须服从整个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要求。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还具有前瞻性、整体性、连续性、技术性, 它要求其规划设计工作者首先对城市的排水规划要有全面的了解, 然后在掌握了城市排水系统的现有资料的情况下要具备丰富的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经验, 才能保证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技术科学、投资合理。 (3) 加强建设管理, 在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建设、改造中要坚持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的原则;加大监督力度, 清除和杜绝街道两侧居民和餐饮业利用雨水口直接排放污水, 真正落实污水、雨水的严格分流。 (4) 注入经营城市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政府投资的模式, 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 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郝明家, 王莹.城市水污染集中控制指南[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2]张忠祥, 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城市市政排水规划设计探析 篇8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市政规划,可持续发展

市政排水工程是营造优质与便利的城市环境、切实提高城市服务能力与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市政排水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但市政道路排水设施也普遍存在各种问题。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能否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做到经济合理, 运行安全, 受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影响较大。因此科学地做好市政排水的规划与设计, 是利民、惠民的头等大事。

1 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 我国的城市发展即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然而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规模的急速膨胀,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接踵而至, 众多城市建设的软肋逐渐暴露于公众视线之下, 市政排水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据报道, 目前全国城市水源只有30%符合卫生标准, 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有93%被污染。城市将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提高供水质量的多重挑战。由于市政排水基础设施运行的超长期性、投资的高沉淀性、技术上的继承性以及水在自然属性上的易流性和随机性, 市政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特别关注长期性、综合性、协调性和社会性问题。我国现阶段市政水系统规划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和规划方法明显落后, 不关注工程因地制宜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多目标化。由于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规划中出现的这些矛盾已严重威胁到城市的水系统良性循环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污水管网布局混乱, 部分管段走向的不合理;部分次干路、支路辐射的管道埋深较大, 无法接入主干道敷设的管道, 导致城市污水收集率低下;甚至出现本来应该发挥泄洪作用的城市内河非但不能有效缓解雨水量压力, 反而倒灌入城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居民伤害的案例。市政排水建设与交通设施建设同为市政枢纽建设, 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影响力是任何一位城市建设者和规划者都不能忽视的。因此, 完善合理的市政排水规划, 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重要依据之一。

2 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GB50014—2006《室外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市政排水工程规划和有针对性的地方排水法规是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市政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划定市政排水范围, 预测市政排水量, 确定排水体制, 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 建设规模和用地。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排水工程规划的目的之一, 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 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 投资合理, 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因此, 市政排水工程设计必须依据当地的适用的各阶段排水工程规划。

3 市政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排水体制不合理。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 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 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 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所带来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 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现有的城市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并不能经济有效地解决暴雨污染负荷问题。另外, 城市径流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 迫使人们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中不能盲目选取排水体制。随着初期雨水的危害性被人们所认知, 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的规划设计中, 已经开始考虑到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与利用。初期雨水截留截流井的截流倍数如何合理确定及截流点至汇流面积内不同距离导致截流的不科学性, 通常会出现该截流的污水流入了水体, 水质较好的雨水进入了污水处理厂, 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截流和调蓄相结合的方式, 在我国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经验较少的情况下,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依靠设计者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初期雨水截流的方法。

(2) 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呈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不相协调,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高程无法保证, 排水工程设计不符合防洪要求, 导致汛期雨水不能正常排放, 甚至出现倒灌。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城市用地与道路、交通、地面排水、防洪以及项目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的结合如何做到合理。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等矛盾, 只有通过用地合理的竖向规划及市政排水规划来解决。在规划新区的规划过程中, 不做好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的协调, 仅考虑提高用地高程会增加土方工程的造价, 而没有考虑所在地区的重要性及排水不畅的后果, 会对城市发展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此外, 应对土方工程与排水工程的投资进行比较, 使城市建设做既经济又合理。

4 完善市政排水规划的建议

(1) 加强宏观管理, 科学实施市政排水的规划设计。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 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 影响深远, 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排水规划与防洪排涝规划设计的科学协调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 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2) 完善微观控制, 合理实施市政排水的规划设计。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优先推广PCCP管、聚乙烯钢带加强管、PE管、聚丙烯 (PP) 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 符合国家以塑代钢政策。同时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 受到业主及施工方一致欢迎。新型塑料复合管材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确保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回填质量, 必须分层夯实, 使其密实度能够达到95%以上, 以此避免施工造成管道变形超标的问题。

5 结语

追求生态效益,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是未来城市发展所必需的, 而市政排水规划建设无疑是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完美结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能将二者协调好, 将是城市建设之福, 将有利地促进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玉清.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J].大观周刊.2011, 5 (23) :133-135.

[2]洪炎雄.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中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建筑理论与设计, 2010, 9 (07) :145-147.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篇9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是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限定和决定了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 即城市的发展对水有很大的依存性。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正是基于这种目的, 对城市的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进行合理规划, 以达到适用、排水无污染的效果。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不仅仅是一项工程规划, 更是保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城市规划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主要手段,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重点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以发挥最优的综合效益。高水平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科学地保护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发展的设计、管理、实施建设的指南, 而无规则或低水平的规划必然会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和对水环境的破坏。目前为止水危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我国的水危机正是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为标志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 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目前我国城市给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a.供水能力不足, 供水的可靠性差, 部分城区居民及厂矿单位靠自己打井取地下水, 没有统一的管理, 水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地下水因过度开采, 水位逐年下降, 尤其到夏季用水高峰时段, 常常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b.过度开发地下水, 引发地下漏斗, 海水倒灌等一系列问题, 造成水污染;c.水价体制不能使水资源优化利用, 水资源费收费标准偏低, 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 使得价格体制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发挥有效作用。d.城镇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低, 工业用水在工艺节水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鉴于以上问题, 我们在给水工程规划中应该做到:a.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逐步的取消自备水源井, 完善市政给水系统, 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 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 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 等等, 避免重复投资, 争取效益最大化, 使城市实现统一的市政供水系统。b.注重科学研究, 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给排水工程节水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如采取海水淡化等方式开发新水源、利用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实施跨流域调水等。c.不断深化水价改革, 加强人民节水意识。水价与节水息息相关, 水价改革对节约用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水价才能触动人们的内心。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节水的价格机制, 通过分类水价来合理确定自来水、自备水、再生水之间的比价关系, 鼓励使用再生水、限制使用自备水, 并且在一些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单位用水中实行计划管理、超计划加价。来限制其浪费水资源。d.推广节水的宣传, 使节水概念深入人心。也可以使用节水工具。例如:用节水龙头、安装使用节水龙头、减少水量浪费。在给水过程中, 必要时要采取一些减压措施, 来节约水资源, 减少浪费。减压孔板和节流塞减压孔板相对于减压阀来说, 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 节水效果非常明显。民用建筑大大小小都存在剩余水压过高、超压出流的现象, 因此在设计时应合理减压, 消除剩余水压, 从而控制水量起到节水的作用。

3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带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导致城市规划屡次被突破, 这就造成原来的排水规划难以满足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排水要求。这使得城市排水系统的结构和规模, 都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规模和大规模的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如:城市不透水面积大大增加, 无计划的、不定期的对排水系统的修改, 使得径流系数增大, 在相同降雨量的情况下, 使洪峰较早出现, 洪峰流量也急剧增加。在之前设计的城市排水系统, 由于按照当时的条件设计, 相对现在来说其安全系数较低, 当遇到较大的降雨量时, 其流量可能超过城市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 造成城市内涝。

在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时, 我们应考虑:a.合理选择设计标准, 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气候和发展情况, 从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 在满足城市排水能力的基础上兼顾成本和效益。b.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确定城市排涝标准为“保护城市人口≥300万人, 城市排涝标准为≥20年;保护城市人口200~300万人, 城市排涝标准为10~20年;保护城市人口100~200万人, 城市排涝标准为5~10年;保护城市人口20~100万人, 城市排涝标准为3~5年。”我们应该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长远发展, 合理选择排涝标准, 通过建排涝闸、排涝泵站、修建排涝沟渠等提高河道的泄水能力, 以确保雨水排入河道时不受顶托;根据城市竖向规划, 划分合理的排水区域, 每个分区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按照就近入河的原则规划雨水管道系统, 计算雨水管径;还可以采取一些非工程措施, 如建立预报警系统对排涝站、排涝闸等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 编制超标准洪水预案等。c.考虑雨水资源的利用, 建立收集雨水的系统, 这样可以减少城市雨水的径流量, 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收集到的雨水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 如洗衣洗车, 冲洗厕所, 浇灌绿化等, 也减轻了自来水的供应负担。还可以通过雨水渗透把雨水用于回灌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d.做好雨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 是保证其能否顺利发挥作用的前提, 必须加强排水系统的管理, 实时监控。要最大限度发挥它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污水系统规划设计

现阶段我国新建城市或城区基本上采用雨污分流制, 但老城市或老城区大多仍然是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 许多合流污水是直接排放到水体。而将旧合流制改为分流制, 受现状条件限制大, 许多老城区建成年代较长, 地下管线基本成型, 地面建筑拥挤, 路面狭窄, 旧合流制改分流制难度较大。合流污水的一大特点是旱季和雨季的水质、水量变化大, 雨季污水BOD浓度低, 不利于生化处理。

结束语

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加上创新的思维, 运用创新技术来优化设计现代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市政公用设施, 这应该是每位市政给排水工作者努力实现的目标。

摘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市政给排水规划系统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适应当前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意见。要求市政工程专业人才应该重视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破坏的问题, 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方向, 高质量的编制出给排水规划, 起到真正指导城市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给水系统规划设计,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污水系统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毅, 陈永祥.小型城市污水厂设计中的问题及探讨[J].环境工程, 2004, 22.

[2]张平.浅谈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几种节水措施[J].山西建筑, 2008, 34.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篇10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倡省地节能的理念, 这要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认真思考与研究, 以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宏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 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 影响深远, 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给水方面, 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 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 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一) 防洪排涝规划

1. 防洪排涝概念:

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 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 外洪以防为主, 如防洪堤、水库等, 而内洪则是排蓄为主。对城市而言, 在规划重现期内, 不应有“涝”的概念, 只有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过去排涝标准三天暴雨三天排完或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 针对的是郊区和农田, 这种标准是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的。因此将“防洪排涝规划”称为“城市防洪规划” (防外洪) 和“城市排洪规划” (排内洪) 则更贴切。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

城市排水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 采用的是暴雨公式, 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 min, 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而排洪考虑汇水面积大, 目前多采用水文公式 (也是暴雨推理公式) , 使用某重现期 (如10年一遇) 24 h暴雨量为基本数据, 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因此进行防洪排洪规划时, 应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排洪流域面积的大小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排洪汇水面积越大, 重现期标准越高, 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20年一遇 (防洪标准GB50201-94) 。

3. 排洪措施:

排洪措施主要有地面全抬高方案和雨水泵加滞洪区方案 (地面不抬高或部分抬高) 。对于山区, 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 设置雨水泵站效益不大, 宜采用全抬高方案, 但同时也要考虑现状村庄过渡, 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

(二) 区域水资源平衡与区域供水

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分布不均以及水质性缺水现象, 认真进行水资源平衡, 优化水资源配置, 提倡区域供水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在从事具体城镇给水规划设计时, 一定要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否则它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需水量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市政 (含消防) 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畜牧业用水、渔业用水, 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用水量预测, 目前设计时多用用地指标法和万元工业产值法, 但由于近年来传统产业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以及非传统产业, 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用上述两种方法来进行工业用水量预测会带来较大的偏差, 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区域供水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城乡供水水质, 提高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是置换水源, 有效控制地下水过量开发, 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三是避免了重复建设, 节约宝贵资源和有限资金;四是促进了供水行业集约化发展, 增加了企业经营效益, 提高管理水平。

(三) 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的讨论

一段时期以来, 我国污水处理业界比较推崇污水集中处理, 其理由是污水厂规模经营, 效率高, 污水厂运营成本低, 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 过度集中污水处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巨额管网投资 (越下游管径越大, 投资巨增) ;二是运营的高能耗 (中途提升泵站多, 能耗大) ;三是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对此, 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营建, 为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提供了方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

三、从中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譬如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心城镇给排水规划设计、污水水厂外管网规划设计等,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变频供水设备的大量使用, 特别是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 (取消屋面水箱) , 在中观层面出现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变大, 高峰供水量增大, 从而相应加大水厂供水规模。因此在这背景下, 城市供水系数应考虑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 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度。

同时给水系统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 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 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 等等, 避免重复投资, 争取效益最大化。

(二)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 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 这三者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譬如, 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不漫溢 (水利标准, 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 , 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P:1年情况下, 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 雨水管道出口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 雨水系统要进行必要的压力流校核, 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 避免在重现期P=1时, 雨水溢水路面的情况发生。

(三) 污水系统规划

1. 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

一般而言, 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 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鉴于我国目前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 真正意义上的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 两个系统就相通, 可能就是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 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 并且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 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 因此中小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日本东京区部地区大部分采用合流制系统, 他们认为尽管合流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 但合流制下水道系统可充分利用原下水道系统, 将其进行改造、重建与完善的建设费用、技术要求均低于分流制, 故广泛使用。

2. 污水厂排水去向

目前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用, 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 因此污水厂处理后污水的排放以就近向可作为中水回用的途径或可向内河排放作景观用水为宜。而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 建议将处理后的污水向外江江心排放, 两者矛盾如何协调值得进一步讨论。

四、从微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微观层面主要为单项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和设计。譬如工业或住宅小区给排水规划与设计, 一座或几座建筑物给排水消防设计, 一座污水厂设计, 一条道路给排水设计等, 它是将理想变为现实最直接的环节。一方面城市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具体新课题, 必须采用新办法、新材料、新产品去解决;另一方面,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 具体规划设计必须符合节能省地建设新理念。下面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一) 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 采用延时曝气这种高资源占用 (材料、土地) 和高能源消耗低负荷工艺, 以耗能方式取得污泥稳定的工艺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 从生活污水反应器发展趋势看是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

最近国内尝试使用一种高效载体生物强化A/O工艺, 它是在A/O反应池的好氧池末端投加活性硅藻土, 同时好氧硝化液和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池, 利用硅藻土的高效载体生物作用 (流化床) 和吸附, 混凝及过滤等物化作用, 实现生物脱N和物化除P, 较好地解决了纯生物或纯化学污水工艺中脱N与除P相互矛盾的问题。

(二) 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

在给排水工程中推广PCCP管、PVC-U管、PE管、聚丙烯 (PP) 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 符合国家以塑代钢政策。同时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 受到业主及施工方一致欢迎。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施工造成管道变形超标的问题, 应确保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回填质量, 必须分层夯实, 使其密实度能够达到95%以上。

(三) 雨水管道设计新思路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较深区域, 尽量使雨水不排入下水道, 尽量通过设计施工, 将雨水渗透或截留。一则可以减少排水负荷, 减少雨水管道投资;二则增加地下水补给, 涵养地下水, 进行水生态修复。另外, 也可以设置雨水贮水池截留雨水作中水使用, 但这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譬如地下水位高, 下雨后地面充分湿润, 地下径流很大, 就不宜采用渗透法。

五、结语

城市市政排水设计思路 篇11

摘要:城市交通作为现代城市最重要的问题,在市政道路的设计极其重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的堵塞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重点问题。出行时间增多使得交通事故上升,目前已经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优秀的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和享受,同 时也体现了城市深厚的精神内涵和良好的城市形象。鉴于合理的市政道路建设的设计方法成为建设良好的城市道路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与思路探讨,为城市市政道路的良好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思路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明显加大。但由于城市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城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在10%以上,个别年份增长率达20%以上,自行车平均年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车辆的增长,城市交通量亦迅速增长。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普遍出现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等。职工上下班乘车拥挤和出行时间延长,由于城市交通形勢,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一、市政道路特色设计方面

1.1反映城市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显著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相互融合,城市都向着国际化特色发展,以便于融入到国际的潮流之中,但是很多的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潮流,从而在发展中迷失了自我,使得城市不再具有自己原有的特色。而随着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越来越激烈,一个随大流而不具有特色文化的城市是无法满足人们在文化上的追求的。所以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上要突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并且结合本城市的环境特色。

1.2 反映功能特色

市政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如深圳深南大道是深圳市最繁华的交通主干道深南路的延伸段,经过深圳市政府的近十几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逐步形成以华侨城旅游为主线,深圳中心区为重点的旅游交通新干线。

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思路

人行道路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谨慎和细致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人车混行的道路上 安全性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交通标志合理安排停车位置,通过限制和引导在相应的位置上控制车流和车速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增大。锯齿或者蛇形的道路设计 不仅促使本地车辆限速,而且能有效控制外地车辆进入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同时,这样的设计还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种植在道路中间或者边缘的树木,不仅改善景观,还可以给人营造一种不易进入的氛围,降低车流量。交叉路口处的设计基本为凹凸型车辆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有着较为明显的震动感 给驾驶员一个安全提示。在道路建设的材料的材质和颜色的选择上不同的材质和颜色不仅增加了行驶的趣味性,还提醒驾驶者降低速度,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三、市政道路建设主要设计方法

3.1市政道路路幅设计

市政道路路幅设计应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股计出满足5 0年内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建 道路。前瞻性是市政道路路幅设计的前提要求之一所以设计思路就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尽量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条件下进行规 划设计。这样的设计才是最为合理的设计。

3 2市政道路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主要应该考虑绿化带的排水、车行道的排水和人行道的排水。绿化带的排水设计,常用的模式是渗沟设计在中间用混凝土将底部和两边封住;集水井的设置相邻间隔是4 0m左右通过管道将水引进雨水系统。车行道的排水设计机动车采取双坡排水模式,路面积水主要通过在道路两边的固定间距上设置雨水口,同样是通过管道将路面积水引进固定位置中(河流或者保留水系)。针对国 内各地区域性道路的差异,一些非机动车道或者路面狭窄的区域,采用单坡水道排水这对特殊道路的排水是极其有效的施工容易而且也能保证路面的完整性。人行道排水设计人行道的横坡坡度是朝向车行道的才良据两侧地势的不同设置不 同形式的挡土墙,为了防止挡土墙上的水流向人行道还需要在挡土墙上设置截水沟。

3.3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交通性道路设计主要是为了车行交通,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当地的交通障碍问题,在路灯、护栏、指示牌等设计方面要方便识别,所以要简单明确,方便路人寻找。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在交通性道路上,所有设施都尽量突出其功能性。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3.4生活性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

首先,把市政道路中的平面线形设计成锯齿或者蛇形形状,进而有效促使进入道路的车辆减速,如果外来的车辆由于路线曲折不愿意进入这种道路,那么就起到了控制车流的作用。另外,曲线形道路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景观性。其次,在道路的中间或者边缘处交错种植一些树木,从而形成一种不易进入的氛围,减少车辆的进入。同时这种种树方式可以有效改善道路景观,美化城市环境。其三,道路的交叉处可以将道路设计成凹凸形状,使路面进行部分的降低或者抬高。其四,在保证车辆可以通过的条件下应该尽量缩小车行道的宽度,提高机动车驾驶者的警惕性。其五,铺设生活性城市市政道路时,以驼峰、印象槽化岛、转弯等视觉效果,提醒驾驶者减速,同时增加城市生活性道路的趣味性。在交叉口设置一些斜路障,在路端上设置相应的通行路障,这样可以有效限制车辆进行转弯和前行。最后,居住区的入口或者道路的交叉口一定要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对车辆进行限速转弯等。

3.5城市市政道路景观的设计

在城市空间功能和环境功能设计中,我们应依据城市整体规划。譬如某路沿线现有公园绿地和其他开放空间,比如广场等形成路沿线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体系。广场进口及绿化用地景致前后呼应,道路交叉口空间宽阔,视线通畅使车辆进入路口时就感觉非常舒适,整个交叉口既同广场景色融为一体,交通组织又分工明确。在道路设计中我们将两边设计为微地形绿化、绿化安全带,铺草坪及低矮灌木,体现大绿化效果,并结合景观水道把沿途桥梁设计为轻型桁架拱桥,同时为了使景观更加美丽我们把同此路相邻的某景观水道上也同样计成了轻型桁架拱桥,使之对景相互呼应。其桥杆采用汉白玉材料,照明灯的采用都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并根据沿途公园的特色和风格。把景观设计结合起来,以达到借景我用的目的。

结束语

城市化的合理发展,会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也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结合科学的手段把城市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目标、设想与当前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同时实施到市政道路当中。通过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有利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的减少,加快车速和优化交通环境。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改进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席永红.浅谈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4)

[2] 张春艳,李琦.浅谈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06)

[3] 谢厚宽.浅谈城市市政道路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研究 篇12

1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意义

(1) 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说, 城市的发展对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居民日常生活一点一滴都离不开水。水是万物生命之源, 是城市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 设计规范合理的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 可以使城市水资源被合理地开发利用, 科学保护城市水环境, 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 对保障城市的优美舒适环境有着重要意义[2]。水环境的污染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而市政给排水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做好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

2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城市市政排水的规划设计, 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工程的资金条件等来确定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这样才能设计建设出合理的市政排水工程。

(1) 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水资源的调配和使用。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与其他国家比起来处于弱势地位, 再加上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 过分开采水资源以及水质污染等问题屡禁不止, 导致部分城市严重缺水, 所以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时, 要根据本城市的实际情况, 充分考察各方面指标条件, 制定合理的建设计划, 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集中的调配管理, 力求达到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2) 满足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服务, 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一方面不影响居民的正常使用, 另外也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为后续城市的规划建设保留余地。

(3) 市政排水系统的建设要为城市的发展服务。排水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的规划设计要与其他系统的规划设计有良好的衔接, 因此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中必须立足于该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 让给排水系统的建设成为城市总体发展的一部分和推动力, 促进总体发展的和谐。

(4) 工程的建设要注重环保。盲目建设排水系统, 容易造成占用绿化带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3], 造成的后果难以想象。城市的经济发展不能依赖在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上。所以在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中, 要坚持绿色环保的理念,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绿化带, 减少废物排放等。要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统一调配和利用水资源,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力求建设效率最大化。

3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给排水系统设计工作者素质不达标。有的设计人员, 自身基本知识素养不够, 对城市的了解不足, 无法准确的把控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 导致在设计时习惯直接借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使用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这样得出的设计方案很可能不符合本城市的发展需求, 不仅导致最终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质量较差, 还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其他不必要的损失。借鉴不等于抄袭, 设计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城市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对城市的发展方向、经济水平、居民生活状况等都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然后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设计出具有城市特色的设计方案。比上述更严重的是有的设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较差, 缺乏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设计时为利益的驱使而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以及没有质量保障的机器设备。或者与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私下勾结, 使用廉价材料代替等。这样不仅工程的质量没有保证, 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 整个给排水工程与城市其他系统衔接存在问题。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要有长远的眼光, 从全局出发, 把各个环节的规划设计都衔接起来, 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城市系统建设的合理规范。在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 如果无法与其他系统的规划设计良好的衔接起来, 会导致在后期的使用中出现严重的问题, 而且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扰。

4 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选择合理的给排水设计方案。在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的规划设计中, 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 市政给排水只是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的一部分, 所以应参考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城市设计相协调。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 还要充分考虑城市现有的市政给排水系统, 只有保证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相协调, 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中, 应详细分析城市的设计方案, 使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更加合理、科学、完善。

(2) 给水水源的选择。市政给水所选择的水源, 首先应该保证水量充足[4], 水质良好, 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使用条件。其次在选择地下水作为给水水源时, 应考虑具体水储量来进行合理开采, 不能超量使用, 以免造成水资源枯竭的严重后果, 在选择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时, 要保证水源地在枯水期的水量不能低于百分之九十。然后在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可以考虑建设储存天然降水的存储设施。

(3) 雨水口改进的问题。雨水口分为平篦和立篦两种形态。其中, 平篦式雨水口优点是能够保证水流畅通, 但也有容易产生堵塞的缺点。而立篦式雨水口很少会产生堵塞, 但是需要边沟水位维持一定深度。所以对于雨水口的布置需要考虑以下方面:①要根据地形和汇水面积来设计雨水口, 设计时要考虑到道路纵断设计;②有些地方的雨水的径流量比较大, 容易产生积水, 需要相应的增加一定数目的雨水口, 以提高排水的效率;③在竖向坡度比较大的城市公路路段, 特别是立交桥的引桥, 需要使用平篦式雨水口进行排水。雨水口应当从上游就开始布置, 在下游地区增加雨水口的数量, 从而使得雨水从上游开始就一部分的被分流进雨水管道中, 避免雨水全部积累在下游导致的地面积水现象。

(4) 小区的雨水口设计。有的住宅小区没有规划雨水管道, 小区的降水需要经地面流到市政道路以后, 才能通过市政雨水口进入地下排管道。这样导致排水速率较低, 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地面大面积积水现象。因此, 为了提高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效果, 在对住宅小区进行设计时, 需要规划设计有雨水口和雨水管道, 使得降水直接进入排水管道, 避免小区地面积水现象。

(5) 污水管道的改进问题。污水中存在着许多体量较大的固体物质, 常常会堵塞排水管道, 给管道的清掏和疏通维护作业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建议在小区的污水管道出口处设置简易人工拦污格栅, 定期进行清理工作, 从源头上控制漂浮物进入市政管网, 以减轻市政管网维护管理的工作量。

(6) 工厂排放污水的处理问题。对于工厂生产排放的受污染程度不高的污水, 可以在简单的处理后要进行循环利用, 比如再次导向工厂进行反复使用或者当做景观用水等。而对于污染程度较高的污水, 一般需要科学合理规范的处理后, 排放到外江的江心位置, 尽量降低污染的程度。这样可以使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 我国人民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城市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所以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协调, 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切实提高城市市政排水的工程质量, 保障排水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功效, 进一步提高城市的面貌。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中, 从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凤.浅谈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J].工程技术, 2013 (5) .

[2]王晓明.城市中给排水工程的整体功能要求与设计理念[J].科技与发展学报.2008, 10 (04) :211-213.

上一篇:城市化防洪下一篇:Excel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