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2024-10-04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精选12篇)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篇1

摘要: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城市的进步, 道路交通成为当下热议话题之一。交通拥堵, 环境恶劣等都属于重点问题。针对当前市政道路建设进行探讨, 提出一些发展思路。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思路

1 市政道路建设设计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道路的建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那么市政道路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私家车的数量飙升, 尽管市政道路建设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但是发展速度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 当前交通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出行时间增长, 交通事故频发, 已经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严重影响, 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优秀的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 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和享受, 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深厚的精神内涵和良好的城市形象。鉴于此, 合理的市政道路建设设计方法成为建设良好的城市道路的关键。

2 市政道路建设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交通道路设计思路原则

交通道路必须围绕车辆来进行设计, 不管是护栏、人行道、路灯还是候车点, 其设计都要充分突出车辆安全行驶的功能。在路标的设计上, 应预留一定的提前量, 起到一种缓冲的作用, 为司机的驾驶起到心理准备的作用。

2.2 人行道路设计思路原则

人行道路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谨慎和细致, 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人车混行的道路上, 安全性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交通标志, 合理安排停车位置, 通过限制和引导在相应的位置上控制车流和车速, 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增大。锯齿或者蛇形的道路设计, 不仅促使本地车辆限速, 而且能有效控制外地车辆进入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等问题, 同时, 这样的设计还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种植在道路中间或者边缘的树木, 不仅改善景观, 还可以给人营造一种不易进入的氛围, 降低车流量, 给行人带来安全感。交叉路口处的设计基本为凹凸形, 车辆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有着较为明显的震动感, 给驾驶员一个安全提示。在道路建设的材料的材质和颜色的选择上, 不同的材质和颜色不仅增加了行驶的趣味性, 还提醒驾驶者降低速度, 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2.3 市政道路建设景观设计思路原则

景观设计需要以市区的整体规划为基准。公园和广场等人们活动密集的地方应该将景物的设计做到相互呼应, 交叉口的设计要给人以宽阔的空间和舒适的感觉, 充分利用树种进行合理分配, 从造型和材料上进行合理的搭配, 充分体现城市道路风景, 提升城市的形象。

3 市政道路建设主要设计方法

3.1 市政道路路幅设计

市政道路路幅设计应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 设计出满足50年内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建道路。前瞻性是市政道路路幅设计的前提要求之一, 所以设计思路就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 尽量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条件下进行规划设计。这样的设计才是最为合理的设计。

3.2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主要应该考虑绿化带的排水、车行道的排水和人行道的排水。绿化带的排水设计, 常用的模式是渗沟设计在中间, 用混凝土将底部和两边封住;集水井的设置相邻间隔是40 m左右, 通过管道将水引进雨水系统。车行道的排水设计, 机动车采取双坡排水模式, 路面积水主要通过在道路两边的固定间距上设置雨水口, 同样是通过管道将路面积水引进固定位置中 (河流或者保留水系) 。针对国内各地区域性道路的差异, 一些非机动车道或者路面狭窄的区域, 采用单坡水道排水, 这对特殊道路的排水是极其有效的, 施工容易, 而且也能保证路面的完整性。人行道排水设计, 人行道的横坡坡度是朝向车行道的, 根据两侧地势的不同设置不同形式的挡土墙, 为了防止挡土墙上的水流向人行道, 还需要在挡土墙上设置截水沟。

3.3 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 可以为城市的形象增色不少, 也可以改善城市气候和空气质量。在进行市政道路绿化设计的时候, 应该根据干道的类型进行不同的设计, 遵循美学特征和游憩学原理, 以生态学为基准进行植物层次性的配置, 充分展现其特点。绿化植物的摆放还应该根据地点的不同而进行, 在防护型干道上应该选择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吸尘的植物, 比如珊瑚树、圆柏、桂花、雪松和夹竹桃。这些植物的吸尘降噪功能显著, 能有效吸收有害有毒的气体, 常年呈现一种颜色, 观赏效果也不错。为了体现绿化设计的层次感, 绿色植被的摆放应该遵循乔木群落、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到草坪的梯度, 这样能够使景观效果极佳。在次干道上, 因为道路蜿蜒曲折, 植被放置应错落有致、有遮有敞, 一般情况下放置的植被有草坪、花丛、树丛、孤植树、灌丛等。这样放置可以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视觉效果, 既体现了园林绿化的整体形象, 也达到了防尘降噪的功效。

3.4 市政道路照明节能设计

市政道路照明建设, 不仅为驾驶人员和路人带来良好的视野, 保证他们出行的交通安全, 还可以降低在阴暗环境下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系数。同样在保证出行安全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能源的节约, 这才是长久之计。良好的城市道路照明, 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人或者动物在道路上的危险因素, 专业设计人员应从布灯间距、供电路线、光源和控制系统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在保证道路照明的基本前提下, 设计出道路照明的节能方案, 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和成本, 又能降低道路照明的维护费用。

4 道路建设设计创新

4.1 理念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以人为本”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市政道路建设影响人们的生活起居, “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应该在市政道路建设上体现。以前的市政道路建设主要满足交通的便利和行驶安全, 现在更加注重市容市貌的建设, 满足人们审美的精神需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于推动社会文明和提高城市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4.2 生态道路建设设计思路创新

目前, 环境污染严重, PM值爆表、雾霾天气、黄尘风沙等恶劣气候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不管是基于视觉欣赏还是改善环境气候的因素, 生态建设的思路必须全面渗透到市政道路建设设计上来。道路建设上生态保护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应尽可能地改善城市的道路环境。从建设工程开始就将生态设计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 设计人员必须充分结合道路的特点和环境因素, 综合运用技术指标和方案, 进行合理的规划, 达到保护生态环境、防尘降噪的目的。

铺路的材料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热容量大、反射率低、下垫面温度高的材料。普通的沥青和水泥因为下垫面性质的不同, 以致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的作用各有差异,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 白天的沥青路面地表温度会达到40℃甚至更高, 再加之汽车排出的二氧化碳, 就会很容易形成“热浪带”, 严重地破坏了地表原来的热平衡, 加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 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就应该择优选取。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腾飞, 市政道路的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作为道路建设设计人员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改革创新, 使道路设计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设计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 使市政道路建设设计更加突出人性化的特点, 从而达到安全出行、舒适出行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厚宽.浅谈城市市政道路设计[J].中华民居, 2013 (1) .[2]蒋志琳.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6) .[3]余德毅.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道路设计[J].科学之友, 2011 (6) .[4]尹忠东, 李一为, 辜再元, 等.论道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生态道路建设[J].水土保持研究, 2006 (8) .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篇2

2K311020城市道路路基P6

1、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眼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等项目。

2、路基施工程序:

(1)准备工作:组织、物资、技术、现场

(2)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原则“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挖沟、再修路(3)路基(土、石方)工程(4)质量检查与验收

3、JD(交点)是确定路线的唯一依据;布置护桩是必要的,一般护桩应有3个点;如果2个JD点相距较远时,每隔500~1000m应加设方向桩控制中线;两个水准点的距离500m左右。

4、路基施工测量的三项工作:(1)恢复中线测量;(2)钉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0m两侧(3)测标高;

5、填土(方)路基: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填方路基。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盐渍土、有毒有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害的土、含水量很高的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填前需将地基压实。——会带来路基的不均匀沉陷(2)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分层填实至原地面标高

(3)地面坡度陡于1:5时修成台阶,每级台阶宽度≥1.0m;高度≤0.3m,台阶顶面向内倾斜

(4)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5)填土长度达50m左右时,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初压和终压要有吨位上的差异),最后碾压≥12t级压路机。(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还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6、挖土(方)路基:当原地面标高高于路基设计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挖方路基。

(1)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一般每侧要比路面宽出300~500mm。(2)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面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设计高程600mm以内清理,以好土等材料回填夯实。

(3)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4)碾压时视土干湿而决定采取洒水或换土(烂泥浆)、晾晒(含水量不多)等措施。(5)过街雨水支管应在路床碾压前施工(先挖沟后修路),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石灰吸水,后强性)★

7、路基的质量检查

主控项目(必须合格率100%):压实度、弯沉值;一般项目(平均合格率80%):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坡

8、路基压实要求

(1).合理选用压实机械、机具(根据土和吨位来选择)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土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工期要求、压实机机械效率等决定。常用的压实机械分为:静力式、夯击式、振动式(2).正确的压实方法和适宜的压实厚度

原则: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横向接头:振动—重叠0.4~0.5m,三轮—重叠后轮宽的1/2;纵向接头:重叠1.0~1.5m 不能使用压路机的部位: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回填土——用小型夯压机或蛙夯、人力夯,夯击面积重叠1/4~1/3(3).掌握土层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压实的土水稳性最好(抛物线)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路基设计与施工都很重要(4).压实质量检查:重型击实试验方法测定拟用土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9、地基处理分类:改良(压路机碾压)、置换、补强

10、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①.碾压及夯实:对饱和黏性土应慎重采用

②.换土垫层: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处理 ③.排水固结:适用于处理饱和软弱土层

④.置换及拌入:振冲换置法对于不排水剪切强度小于20Kpa时慎用。2018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必背重点:城市道路的级别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程重点总结汇总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篇3

摘要:城市交通作为现代城市最重要的问题,在市政道路的设计极其重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的堵塞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重点问题。出行时间增多使得交通事故上升,目前已经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优秀的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和享受,同 时也体现了城市深厚的精神内涵和良好的城市形象。鉴于合理的市政道路建设的设计方法成为建设良好的城市道路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与思路探讨,为城市市政道路的良好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思路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明显加大。但由于城市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城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在10%以上,个别年份增长率达20%以上,自行车平均年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车辆的增长,城市交通量亦迅速增长。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普遍出现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等。职工上下班乘车拥挤和出行时间延长,由于城市交通形勢,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一、市政道路特色设计方面

1.1反映城市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显著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相互融合,城市都向着国际化特色发展,以便于融入到国际的潮流之中,但是很多的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潮流,从而在发展中迷失了自我,使得城市不再具有自己原有的特色。而随着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越来越激烈,一个随大流而不具有特色文化的城市是无法满足人们在文化上的追求的。所以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上要突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并且结合本城市的环境特色。

1.2 反映功能特色

市政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及游览性等各种功能,如深圳深南大道是深圳市最繁华的交通主干道深南路的延伸段,经过深圳市政府的近十几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逐步形成以华侨城旅游为主线,深圳中心区为重点的旅游交通新干线。

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思路

人行道路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谨慎和细致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人车混行的道路上 安全性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交通标志合理安排停车位置,通过限制和引导在相应的位置上控制车流和车速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增大。锯齿或者蛇形的道路设计 不仅促使本地车辆限速,而且能有效控制外地车辆进入所带来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同时,这样的设计还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种植在道路中间或者边缘的树木,不仅改善景观,还可以给人营造一种不易进入的氛围,降低车流量。交叉路口处的设计基本为凹凸型车辆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有着较为明显的震动感 给驾驶员一个安全提示。在道路建设的材料的材质和颜色的选择上不同的材质和颜色不仅增加了行驶的趣味性,还提醒驾驶者降低速度,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三、市政道路建设主要设计方法

3.1市政道路路幅设计

市政道路路幅设计应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股计出满足5 0年内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建 道路。前瞻性是市政道路路幅设计的前提要求之一所以设计思路就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尽量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条件下进行规 划设计。这样的设计才是最为合理的设计。

3 2市政道路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主要应该考虑绿化带的排水、车行道的排水和人行道的排水。绿化带的排水设计,常用的模式是渗沟设计在中间用混凝土将底部和两边封住;集水井的设置相邻间隔是4 0m左右通过管道将水引进雨水系统。车行道的排水设计机动车采取双坡排水模式,路面积水主要通过在道路两边的固定间距上设置雨水口,同样是通过管道将路面积水引进固定位置中(河流或者保留水系)。针对国 内各地区域性道路的差异,一些非机动车道或者路面狭窄的区域,采用单坡水道排水这对特殊道路的排水是极其有效的施工容易而且也能保证路面的完整性。人行道排水设计人行道的横坡坡度是朝向车行道的才良据两侧地势的不同设置不 同形式的挡土墙,为了防止挡土墙上的水流向人行道还需要在挡土墙上设置截水沟。

3.3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交通性道路设计主要是为了车行交通,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当地的交通障碍问题,在路灯、护栏、指示牌等设计方面要方便识别,所以要简单明确,方便路人寻找。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在交通性道路上,所有设施都尽量突出其功能性。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3.4生活性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

首先,把市政道路中的平面线形设计成锯齿或者蛇形形状,进而有效促使进入道路的车辆减速,如果外来的车辆由于路线曲折不愿意进入这种道路,那么就起到了控制车流的作用。另外,曲线形道路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景观性。其次,在道路的中间或者边缘处交错种植一些树木,从而形成一种不易进入的氛围,减少车辆的进入。同时这种种树方式可以有效改善道路景观,美化城市环境。其三,道路的交叉处可以将道路设计成凹凸形状,使路面进行部分的降低或者抬高。其四,在保证车辆可以通过的条件下应该尽量缩小车行道的宽度,提高机动车驾驶者的警惕性。其五,铺设生活性城市市政道路时,以驼峰、印象槽化岛、转弯等视觉效果,提醒驾驶者减速,同时增加城市生活性道路的趣味性。在交叉口设置一些斜路障,在路端上设置相应的通行路障,这样可以有效限制车辆进行转弯和前行。最后,居住区的入口或者道路的交叉口一定要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对车辆进行限速转弯等。

3.5城市市政道路景观的设计

在城市空间功能和环境功能设计中,我们应依据城市整体规划。譬如某路沿线现有公园绿地和其他开放空间,比如广场等形成路沿线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体系。广场进口及绿化用地景致前后呼应,道路交叉口空间宽阔,视线通畅使车辆进入路口时就感觉非常舒适,整个交叉口既同广场景色融为一体,交通组织又分工明确。在道路设计中我们将两边设计为微地形绿化、绿化安全带,铺草坪及低矮灌木,体现大绿化效果,并结合景观水道把沿途桥梁设计为轻型桁架拱桥,同时为了使景观更加美丽我们把同此路相邻的某景观水道上也同样计成了轻型桁架拱桥,使之对景相互呼应。其桥杆采用汉白玉材料,照明灯的采用都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并根据沿途公园的特色和风格。把景观设计结合起来,以达到借景我用的目的。

结束语

城市化的合理发展,会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也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结合科学的手段把城市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目标、设想与当前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同时实施到市政道路当中。通过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有利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的减少,加快车速和优化交通环境。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改进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席永红.浅谈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4)

[2] 张春艳,李琦.浅谈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06)

[3] 谢厚宽.浅谈城市市政道路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篇4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伴随着我国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车辆开上了城市道路中,更多的车辆的涌入进城市道路中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拥堵甚至是瘫痪。使得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威胁到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能够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提高出行效率,对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2.1 环保性

伴随着我国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车辆开上了城市道路中,更多的车辆涌进城市道路中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为城市环境建设增加了困难。因此设计者在对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要考虑到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保证道路建设顺利的同时也要将环境污染将到最低。

2.2 经济性

对于道路建设设计还要考虑到成本预算问题。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降低预算及成本,这样做才能做到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设计师应在原有的市政道路上进行综合设计,将成本将低,要全面考虑交通的稳定性和流量性,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分布特性,设计出保证质量、保证交通顺畅的道路。

2.3 安全性、快捷性和畅通性

安全第一是每一个国民经济体行业的基本准则。所以城市道路的建设也是如此。设计师要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去考虑,设计出符合科学建设的道路。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之下才能保证城市道路的通畅。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道路重要部位的安全,如十字路口在交通中的影响安全的因素。安全的道路会使交通更加顺畅,车辆的顺畅会直接体现在车流中的车速上。

3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设计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设计师在设计时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问题。对于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往往忽略了路网的建设考虑。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建设后的路面宽度及路面建设上,忽视不同层次道路的组织结构、宽度和密度方向等问题。当设计者只注重表象,忽视掉实际使用问题时,会导致出现形象工程及政绩工程。这些工程都完全违背了设计之初的设计效果和设计理念。这些工程在表面看来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实际生活及长期使用之中会导致安全隐患及不必要的维护,使人们的交通便利受到影响,不符合城市建设长期有序的发展理念。设计者不仅要有大胆创新精神也要有严谨求实的态度,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与设计思路,让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得到保障。

3.2 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市政道路建设设计时不得不考虑在当下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的保证道路的通畅。在道路交通方面的设计时要考虑到包括车辆的组成、道路周围的路网、车辆的行驶速度等一系列的问题。正确的分析交通的效能与规模是道路设计的关键。但是道路设计人员对设计往往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片面的分析与设计者的主观判断使设计的道路与实际交通道路现场不符。使设计的理念不够严谨,缺乏客观依据。因此作为交通设计工作者,一定要有科学严谨务实的态度去对待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政府部门也要做好监督者的身份,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安全通畅。

3.3 分析城市道路的平面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在整个道路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那些设计不够严谨,考虑偏差较多的,不够专心的的设计者来说,总会将这重要的问题忽略掉。导致设计道路时出现平曲线、角度、转弯选择方面的设计问题。设计者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遵从设计规范要求,将内外因素考虑全面,做到设计的保质保量。

3.4 分析城市市政道路的绿化设计工作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所以人们多城市环境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这也是城市道路设计者不能够忽视的问题。同时我国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化城市道路的要求。如果设计者不能足够重视环境、安全、便利等道路问题,会对人民生活水平产生影响。设计者要在设计的时重视这些问题。对环境设计工作内容包括:

(1)道路线形的设计要求:在安全性和景观特点的方面,市政道路设计不能采取直接短线或长直线,最好采用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设计,并且交通干道和主干线不应设计过多的转折点。因为要使道路沿线两边的自然景观变化多样,去消除长直线道路带来的单调感,所以要设计较大的曲线道路。设计者不仅要对市政道路设计的线形进行优化,还要更多的多采用立体线形和平面线形设计方案。为了增加均衡感,还要设计平衡纵断面的线形和平面,合理设计平面线和竖曲线的半径。

(2)横断面的设计要求:要遵守保障路面畅通的原则,做好道路及绿化带的基础设施配置,横断面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排水还要考虑地下管线埋设等问题。加大对交通疏散、环境改设和地下空间利用的设计强度。

(3)照明设计:要考虑选择合理的灯具及灯具的光泽和灯杆,从而满足不同景观要求,灯杆的选取可以采用拔梢钢杆,并且在钢杆的表面喷塑和镀锌,从而使灯杆壁的厚度大于5mm。在选择光源时要采用透雾性能好、发光效率较高的高压钠灯。一般路灯的布置采用中心对称或双侧非对称的形式,使灯具亮度、路灯高度和路灯间距的设计合理。

4 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城市道路不仅仅包括不同的组织结构还包括不同等级和类型的道路,设计者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和其他的建筑物,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参考文献

[1]周力维.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分析[J].低碳世界,2016,(23):138-139.

[2]周建国,任晓锟.市政道路设计施工方法及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3,(23):185-186.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篇5

(一)***人民政府的***路改造。

(二)国家现行交通设施、市政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篇 工程概况

***路改造工程破除原砼道路,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厂拌机铺,20cm厚现浇C30砼道路长670米*宽12米。

工程有关招标文件及清单已完成。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

第三篇 施工进度计划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为60日历天,有效工期从业主签发的开工通知第二天算起。

一、施工准备

为了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圆满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根据本工程特点,做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保证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布设施工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提出方便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3、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单项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总工程师组织质检科、工程技术科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技术交底,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风雨季施工措施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再根据进度计划向施工员和作业班组交底,重点放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交底。

5、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种费用,材料、劳动力等,有效指导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安排、竣工决算和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6、认真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编制各项材料计划,对多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防盗和防火管理。

二、项目管理机构

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公司组建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和工程成本等进行统筹管理,以确保工程优质高速地如期完成。

三、施工力量组织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合理分工,科学管理,具体配备如下:

1、破砼施工队:主要负责原砼道路破除及外运施工。

2、路面施工队:主要道路原土碾压,水泥稳定碎石厂拌机铺基层、基及砼路面工程的施工。

四、施工作业班次

根据计划安排和工序穿插,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和空间,合理安排作业班次,原则上采取两大班作业,作业时间限制为7—23时。

五、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

工程开工后,除了参加业主组织的协调会外,项目经理部每周还必须组织召开一次内部生产调度会,根据业主安排和现场情况,布置、检查、协调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以及物资供应等事宜,及时解决和处理影响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所存在问题。第六篇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的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破原砼道路→原土碾压→道水泥稳定碎石厂拌机铺→路面工程施工同时放置构造筋→锯缝机切缝。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如下:

一、施工准备

(一)施工图纸会审

由项目总工程师牵头,组织项目各专业工长、质检员、技术员、班组等认真学习图纸,吃透图纸。在图纸学习期间,尤其应注意各专业图纸之间的标高是否一致,尺寸位置等是否一致。

(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正确贯彻国家各项技术规范,政策和法令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 术、新工艺,依靠公司雄厚的科技实力促进科技进步,科学地组织施工,实施性施工

组织设计经公司批准后报监理和业主审定执行。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以前我公司曾经施工过的工程经验,组织编制切实可行的各单项施工工艺措施,施工方案 和作业指导书,重点阐述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有效地指导现场的施工。

根据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每项工作展开前进行相关的技术准备,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关键项目施工过程的作业指导书,这些文件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范、标准、图集等收集

施工之前,应将本工程所需的规范、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收集齐全。

(四)设备及器具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需要配置有关设备及材料试验。

(五)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

检测和测量仪器等计量器具提前做好计量鉴定,保证在本工程使用的所有器具均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做好台帐记录。

(六)现场准备

1.临时供水、供电

工程中标之后,要组织编制《临时用水方案》及《临时用电方案》,这些方案要综合考虑生产、生活、消防等各方面的因素,经计算确定用水、用电量,临时给水管径,临时用电电缆或导线截面,总用电容量,并进行合理布置。

2.临时设施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项目及工程数量搭设合理的临时设施。

3.各种资源准备

(1)劳动力准备

根据劳动力计划,提前在公司内部的施工队伍和劳务基地中进行组织安排,保证劳动力能及时、有序地进场;

对所组织的劳动力进行考核、筛选,选拔有素质、技术熟练的工人进场。

对施工人员进行进场交底及技术、质量、安全教育,重要工种和特殊工艺提前进培训,作到持证上岗。

(2)施工进度计划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共60个日历天。

二、道路施工测量

本工程分项工程全长670米。整个施工路段基本上为直线段,但施工线路较长,交叉路口和管线分布复杂,测量放样工作量比较大。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

a.测量设备设置:设置测量组一组,配备水准仪3台,经纬仪2台,红外线全站仪1台。

b.设置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

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三、道路工程

(一)、施工要求

应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按图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院联系。

破除砼原道路而后清除干净,原路基碾压。

水泥稳定碎石应按《现行标准及规范》要求施工,并要求采用厂拌机铺。

混凝土结构应严格按设计图纸中要求施工。

施工时应注意与现有的道路顺接。

(二)、施工方法

1.路基破砼及土方工程

(1)施工准备

1、对设计资料和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特别是土石方数量,交通、植被,建筑和设施拆迁、地质测量等

同路基施工有关的资料。

2、根据总施工部署编制路基施工方案。

3、开工前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包括导线点、界桩、水准点复测和补点;横断面检查与补测;恢复中线和固定主要控制桩;逐桩进行路基放样,订出界桩、堤脚、暂顶、边沟、护坡道等位置。并在施工范围外设控制桩,边坡放样及机械施工控制标志。

4、场地清理包括路基用地范围内地上建筑、设施、文物的清理(保护),地表植被清理,好土的集中堆放,以及填方段填土前地表面的整平压实。

(2)原砼路开挖

1、具体的施工方法是:采用破碎机破碎而后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和推土机配合作业。

2、挖除后的原路基用机械碾压整平。

第七篇 主要材料、机械、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一、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1、材料能及时供应是施工进度的必要条件,本工程的材料供应在项目经理的直接管理下进行。

2、依据计划进度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预先准备提供材料计划,包括施工周转用材料计划和工程材料计划,制订出各种材料的具体进场日期和进场数量,由专职材料员或采购员联系进场。

3、所有进场材料由专人负责进场验收,禁止劣质材料进场,需要检查的材料进场后由专人和监理单位专人到检查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二、主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充足配套高素质的劳动力投入,是本工程施工速度、质量、按计划完成的保证。

雨季施工措施

1、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过程中,若在铺设完毕后遇下雨,应做好排水工作,以免造成含水率大,在压实过程中翻浆,水泥浆流失现象。

2、混凝土砼路面施工前应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施工,如果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突遇雨水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3、水泥等材料应搭设材料棚,防止雨淋造成材料变质。

4、办公室外、生活区以及施工范围内应在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工作,以免在雨季时造成积水。

工期保证措施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整个工期为60天。由于道路工程受雨水天气的影响较大,提前完成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为了优质、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特提出以下措施:

1、认真研究、分析各单位工程的量,影响及制约因素,做出周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中严格按照计划施工,如出现不符的情况,及时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措施。

2、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充分利用机械化的作用,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原则,大面积展开,一次性完成,既缩短了工期,又节约了成本。

3、混凝土路面采用商品混凝土结合全盘机械化施工,可大大加快路面的速度,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多班施工工人轮班作业,也能大大提高砼路面的施工进度。

第八篇:文明施工措施

一、现场容貌环境管理

(1)施工现场及周围无污染,市容整齐清洁。

(2)施工现场无建筑垃圾。

二、现场材料堆放和道路排水管理

(1)大宗材料堆放成堆,克服砂石料混堆或界线不清等现象。

(2)设备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料具库分类码放。

(3)道路畅通,排水顺畅,现场无积水。

三、分工标志管理

(1)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分色佩戴安全帽。

(2)现场指挥,管理人员佩戴分工标志卡。

(3)危险施工区域设值班人员并佩戴值班人员工作卡。

(4)危险施工区域挂警示牌和警示灯示警。

四、现场防火管理

(1)现场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健全完善的防火管理制度。

(2)配备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

(3)施工动火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五、文明运输及外部公共关系管理

(1)土方运输要按有关要求办理准运证。

(2)运输材料、土方、垃圾要有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3)泥砂不能随车带出场外。

(4)处理好与施工现场周围有关单位和群众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目标

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合理制定工程进度计划,严格按照国家及市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坚决杜绝事故发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精心施工,争取各工序均达到优良,创造一个全优工程。

二、质量保证体系

1、公司按ISO9002国际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配备充足的资源,按标准要求进行管理和监督。ISO9002全部要素是我们的行动准则,一次合格是我们的工作标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效是我们的手段,让用户满意是我们的最高目标。施工中,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落实《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技术交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该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建立健全该工程的质量责任制:经理负责协调公司机关各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的质量活动;管理代表(主管生产的付经理)主持该工程质量活动,主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规定,并对实施和有效性组织跟踪和验证;总工程师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工程质量,组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并组织编制质量保证措施。

3、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的第一负责人。工地设置专职质量检查员一人作为项目经理管理助手,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在公司质安科的指导下,具体担负质量管理方面的业务工作,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对工程质量实施严格严密的监控管理。

4、组织好工序交接检查验收。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对本班组完成的项目按照标准进行认真质检,并填写自检记录,对于不符合项目自行整改关闭,最后提交专职质量检查员验收,同下一道工序办理交接手续,上道工序存在的质量问题,没有进行整改,下道工序拒绝接收,以保证上道工序的不合格项不转入下道工序。

三、管理措施

1、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必须对工程量严格要求,一丝不拘的执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验收标准。

2、领导和技术人员对工程的关键部位要跟班作业,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对技术复杂、施工要求高的施工部位,除必须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外,还要现场指导,先做样板,再全面展开施工作业。

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主要分项的QC小组并认真开展活动,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

5、明确各级质量责任制,做到责任落实到人。

6、实行优质有奖,劣质受罚,质量和经济利益挂钩,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7、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评比,不

断发现和处理施工操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8、建立施工现场的例会制度,通过工程例会,经常掌握生产动态,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项目经理每周召开一次工程质量分析会议及质量意识教育会议。总结上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对类似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下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先进行交底,防止质量问题的产生。

9、技术负责人专职负责质量检查,工程技术人员应经常定时检查各作业层的质量情况,能以真实的数据反映当天的质量情况,并作详细的记录。

四、工程质量的具体要求

1、认真熟悉图纸,搞好图纸会审,施工前处理好设计和技术上的有关问题,在此基础上,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采用书面交底和口头交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书面交底为主。

2、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所有测量仪器按期校核,保管完好,保证作业状态优良。设置专门的测量放线小组,指定测量负责人。每次测量放线完毕后,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复核。维护好现场所有的测量标桩或标志,如有损伤立即校验复补。

3、工程所用材料把好三关,即材质关、检验关和计量关,特别是钢材和水泥等主要材料,除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外,还必须按批量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对已通过检验和未通过检验的材料严格

分开堆放,作出标识,防止误用,材料堆放应保证必须的条件,防止由于堆放不当而使材料受损严重。

4、实行砼浇灌令制度。砼浇灌前的检查是一道重要的生产工序,因此在计划安排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当检查中发现有影响质量的因素时,必须及时处理妥当,经复查通过后才能签发砼浇灌令,坚决杜绝边检查、边修整、边浇筑的作法,更不允许未经检查确认合格擅自浇筑,为此提倡和鼓励浇筑前检查一次通过。

5、砼路面摊铺过程中,如发生下雨时,则利用现场已备的有效遮雨棚进行遮雨,如因特殊情况需留施工缝,应尽量把施工缝留置在横缝处。

6、砼路面混凝土浇筑成型12小时,即派人进行封闭交通。

7、采用的商品砼在施工前应做坍落度实验,并现场随机取样做试件,到期送检。

8、稳定层的施工应按配合比严格检查水泥的用量。养护期到达后应按规范规定选点做回弹实验和密实度实验。

9、地基土必须认真压实,做好密实度实验。如发现“弹簧土”现象,应立即通知监理方与建设方进行处理。

10、钢筋严格按设计尺寸加工。

11、完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项目设计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工程竣工后,由项目经理部提供完整的资料交付生产技术科管理,归档,作为竣工资料交付。

12、进行经常性的质量意识教育,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坚定的质

量第一和信誉第一的观念。树立必须是严格操作作出质量而不仅仅是靠质量检查的思想。

13、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各班组成员参观邻近先进单位的施工现场,吸收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施工方法,不断提高工程的质量。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篇6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0.前言

随着施工工艺水平与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市政道路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参与施工的企业及人员都在增加。但是受到施工水平及施工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市政道路在施工中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亟待完善。

1.城市市政道路出现病害的原因

引发市政道路施工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施工规范不健全、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工艺水平有限等等,简单来说,可以将其分为主观与客观两种原因。

1.1导致市政道路出现病害的主观原因

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一些建筑开发商为了节省工程造价,降低工程的成本,压低单价,一些具备施工条件的单位很难接受这项工程,最后职能将其交给技术力量无法胜任这项工程的单位,他们在工程施工中以低廉的价格,简易的程序,拼凑的技术力量及无法满足施工的机械进行施工,同时管理你水平不足,监理能力有限,甚至在施工前没有进行提前试验,从管理人员到机械设备都无法满足工程的需求,降低了对路基路面的高标准、高要求,质量意识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管理水平。

另外,我国的一些施工单位在管理上存在弊端,导致质量问题较多。一些单位为了缩减资金、节省材料,赢取更多的利益,导致施工没有按照要求执行,无法完成预期的质量要求。

1.2客观原因

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也会导致市政道路出现病害,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路基是形成路面的主要基础,在荷载的作用下,柔性路面过量的弹性与塑形变形导致新产生的表面翻浆与路面凹凸不平,从其原因来看,关键是强度不够所导致的,这就要求在施工中,要强化路基的承载力,提高对变形能力的抵抗能力。以我市为例,处于寒冷地区,修缮后的道路在运行一定时间后,路面翻浆必然会出现。

其次,作为胶结斜的沥青面层的沥青材料及沥青,具有热泉冷脆的特点,因此,导致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波浪、拥包与车辙;二是开裂、并进而形成坑凼或松动脱落,前者是由于沥青面层出现塑性变形而长期积累的过程,与沥青的种类、稠度、用量及混合配料的配合比相关,而后者则相反,是由于沥青面层的抗变能力小于路面的变形而导致的。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其与整个路面的轻度相关,尤其是刚度的密切相关。

2.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

沥青路面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道路,从其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沥青路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下面就对较为常见的沥青混合料路面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2.1产生路面不平整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波浪是最为常见的问题,起呈现出撒布不均匀,形成油垄,受到行车的桩基而形成高低不平的形状;壅包,面层很薄,而且面层与基层的粘结性很差,非常容易出现这类现象;坑槽,基层的局部强度不够,受到行车作用非常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针对这类问题主要采取以下几类对策:

波浪现象可以在热季的时候才用强行压平的方式达到处治的目的,波浪过于严重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进行填平。壅包多采取铲平的方法进行处理。处治坑槽则主要可以采用将其挖成矩形,槽壁应垂直,在四周涂刷热沥青后,从基层到面层用与原结构相同的材料填补,并予夯实。

2.2接缝处理不当及解决对策

沥青路面上存在着各类施工缝处,由于压实不足,非常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的情况。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处理好,在进行摊铺新料前,将已经压实的路面边缘部分用切割机进行切除处理,要保证切线顺直,侧壁垂直,完成碎粒料后,涂刷0.3kg/m2~0.6kg/m2粘层沥青,然后重新进行新料的摊铺,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好松铺系数;纵向接缝则要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进行纵向接缝碾压的时候,压路机要提前在压实的路面上进行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cm~20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cm~20cm,充分压实接缝,实现紧密、平顺的目标。

2.3其他通病及控制对策

2.3.1通病类型

泛油:就是由于混合料中沥青的用料过多,稠度太低而导致的;啃边:就是沥青路面边缘持续缺损,参差不齐,路面的宽度缩减。

2.3.2控制对策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两类问题,可以结合具体的泛油情况,采取铺撒较粗粒径的矿料进行处治;而处治啃边则可以采取设置路缘石、加宽路面、加固路肩的方法达到防治的目的。

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

3.1混凝土的板块裂缝及解决方法

受到养生时间、表层风干收缩等影响,混凝土常常会出现网状、浅而细的发丝纹裂;角隅处基层接触面积较小,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承压力,基层相对沉降大,导致板下落空,支撑力不足,角隅处便会产生局面的裂纹。切缝的时间太晚的会导致裂缝与开放交通后的路面基层下沉,加速了板块的折裂;裂缝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操作失误或者原材料的问题。

针对这类问题,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的进行养生,在养生的过程中要保持湿润,避免暴晒与风干,一般情况下,养生要持续14天以上;要注意角隅处的混凝土振捣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加设角隅钢筋;要加强软土路基地段的加固设计,做成钢筋混凝土路面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达到25%~30%时可以切缝。

3.2解决胀缝处破损、拱胀、错台、填缝料脱落 的对策

由于胀缝内的滑动传力杆位置不正确、胀缝下部嵌缝板与上部缝隙未对齐、胀缝材料不良或填灌工艺不当等原因导致运行一段时间的混凝土胀缝两侧的板面即出现裂缝、破损、出坑,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相邻两板块产生错台或者拱起,胀缝中的填料被挤出路面被行车带走。

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

要将胀缝传力杆设置在板厚中央的地方;选择填缝料尽量选择耐寒性能较好,粘结力强,不易脱落的材料;填料尽量不要填满缝隙的全深,最好在浇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缝底,然后再加填料;接缝产生挤碎面积不大,只有1cm~3cm的啃边时,可清除接缝中杂物,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补平夯实,当挤碎较严重时,可用切割机械将挤碎部分切出正规和直壁的槽形,然后清洗槽内杂物并晾干,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夯实补平。

4.结束语

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缺陷,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其受到施工工艺水平、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影响,只有全面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避免质量缺陷,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JTGD24—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

[2]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浅谈城市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 篇7

1.1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复杂性

在进行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时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因为城市的复杂性因此往往在设计道路时需要多个不同部门的配合进行, 从道路的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境都会与很多不同的部门相关, 城市道路的设计包括了:道路设计、交通情况设计、桥梁隧道、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绿化带等等, 各个专业的分工不同, 在不同的设计阶段, 其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1.2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系统性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不是单一的进行一条道路的设计就可以的, 在进行道路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道路之间的走向以及相关附属功能的设计, 会牵涉到包括设计部门、项目施工单位、市政交通设计规划部门、城市排水功能、电力改造工程等等多个部门, 一个市政交通项目的实施, 是需要多个部门进行相互合作的, 这就如同一台机器一样, 要想机器能够正常的运转, 则需要其各个部位都是正常的, 当其某个部位出现问题的时候, 则会对其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个市政项目的实施, 是需要多个方面来论证的, 首先, 需要的是规划部门对这个项目进行规划, 是否有必要性、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实施等等, 当项目规划完成, 就进入了初步的设计阶段了, 是一板块还是二板块, 还是考虑到以后的需要预留三板块等等。

1.3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人员的主观性

在施工之前就一定要先做好工程的设计, 因为工程的施工时围绕着工程的设计所展开的, 由此可见设计工作是一切项目的基础工作,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各个部门对设计的方案都可以提出各自的意见, 在经过综合考虑, 设计方案人员来决定哪些意见是值得采纳的。

2 城市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时应当在规定的要求内进行设计, 确保设计的内容能够符合相关的工程施工要求。对于城市的市政道路在设计时应当在城市的建设区域内进行, 确保设计的范围限定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与此同时, 需要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 确保城市交通的适用性, 为了确保长期的交通流动过程中能够顺利和流畅, 需要对市政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行合理的确定, 确保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在设计市政道路的过程中, 为了未来的改建和扩宽, 需要将一定的空间预留出。

3 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道路功能无法满足实际要求

很多地区在进行市政的道路设计之前并没有做好相关的调查与分析, 导致在进行道路的设计时往往只考虑到施工上的相关因素, 对于施工之外的因素未能全面考虑。在现代设计城市道路中, 道路网结构的使用功能、交通组织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性能对其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实际应用中, 并没有详细的研究传统方式的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理念对道路建设施工, 从而导致了整个道路结构的性能存在着不足的地方。

3.2 公共交通设施设置的不合理

公交车作为城市居民入场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城市的道路在设计时对于公交车的站台设置极不合理, 很多城市将公交车的停车位置直接设置在人行道上方式, 占据了非机动车道的位置, 这不仅仅会使得非机动车的通行造成不便影响之外, 而且还会影响到交通组织, 从而导致非机动车行驶在人行道上, 对行人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 公交车的车型一般都是比较大型的, 停靠在人行道上, 会导致停靠车道的交通流动被完全的阻断, 而且市政道路的拓宽比较困难。所以, 不合理的公交车停靠位置将会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人的安全性, 所以需要谨慎的处理该问题。

3.3 道路停车位设置的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的停车位置变得越加紧张, 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也应当考虑到这一问题, 对于一些道路边的停车位置设置应当科学、合理。目前, 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市政道路的时候, 将停车位划定在道路的两侧。加之对道路交通量的估计不足, 这就使得在某些交通量较大的市政道路上仍然对路边进行划分停车位, 从而导致了道路部分的拥挤问题, 对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停车位的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3.4 设计时未考虑交通管制的合理性

在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时往往会导致区域的交通堵塞, 应当在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时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分离引导, 并对道路进行扩宽, 通过这些措施来提升道路的通畅性。对于城市商业区的道路, 为了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性, 可以通过限制大型机动车的通行, 从而有效的降低交通压力。

4 城市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要点

4.1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设计

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于道路的每一部分都进行精心的设计, 最大程度上确保道路的质量。对于城市的市政道路客运将其分为机动车道以及非机动车道两个部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需要对机动车很非机动车之间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考虑和设计, 可以依据道路的性质并结合道路的通行能力将道路设计成共板行驶或是分离行驶。在设计的时候, 需要对不同道路的性质和不同建设标准, 例如:除了快速车要确保车速之外, 其他道路都是确保其通行能力。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车辆行驶的安全距离进行考虑。

在非机动车车道设计时还应当考虑到人行道的设计, 确保行人的出行安全。在繁华的道路上, 还需要对行人的通行能力进行考虑。一般情况下单侧人行道:六分之一是最合适的。在设计路缘石的时候需要设计比路面高度高出10~20cm左右, 并且将管线的埋设位置在人行道的下面, 这样可以有利于施工, 又不会影响到交通。

4.2 横坡度的确定

在设计道路的过程中道路的路面积水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进行道路的设计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方面的问题, 合理的设置好路面的坡度。不合理的坡度将无法有效的排除路面的积水, 从而对形成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造成影响。所以在设计坡度的时候, 需要对排水的速度和效率、行车速度和车行道的宽度进行综合考虑。过大的坡度值虽然排水较快, 但是行驶的车辆易发生打滑、倾覆问题;过小的坡度值将无法及时排除水分, 从而对行车的安全造成影响, 也不利于路面养护。所以在设计路面横坡度的过程中, 需要综合考虑道理和车辆等各个方面, 确定一个适宜的坡度值。

4.3 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

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的横断面布置时根据道路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布置, 一般而言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①单幅路:单幅路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道路, 该类道路在比较难进行拆迁、用地不足、城市次干路和较小交通量的非机动车道路中比较适宜。从交通安全的角度方面进行考虑, 单幅路虽然具有用地较省、低造价、使用灵活度较高的优势, 但是对向行驶车辆的干扰较多, 在机动车、自行车专用道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合行驶的次干路和支路中比较常使用。②双幅路:这种形式道路在单向两条机动车道上、依据需要决定来划分快车道和慢车道的较少非机动车道上比较适宜, 车道之间被分隔带分隔成两幅, 有可供非机动车行驶的平行快速路和郊区风景区可采取双福路以及横向高差较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③三幅路:三幅路是指在断面的中间一幅是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在路段上三幅路被分隔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但是在主干路上设置大量的非机动车, 会使得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变得复杂化, 并且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和较高的改造工程费用。三幅路的道路是分为三部分, 其中两侧是单向行驶的非机动车, 两条分隔带将道路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三幅路在具有较大交通量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并且红线宽度超过40m的主干线中比较适宜。④四幅路:在三幅路的基础上, 中间的机动车道被中央分隔带分为双向行驶的道路, 这种形式的道路不仅确保了行车的安全, 而且又提高了机动车道的行驶速度。一般是在较大宽度、较大机非流量的快速路和主干道中比较适宜。双向机动车中间和机非车道之间都设有中央分隔带,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而且还可以使城市景观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5 结语

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 直接影响着道路后期的行车安全性与舒适度, 因此在进行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时一定要针对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横断面设计, 采取科学合理的布置, 最大程度上确保道路横断面设计的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余以文.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探讨[J].广东科技, 2010 (2) :167~169.

[2]张军性.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存在问题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2, 29 (8) :50~51.

[3]刘丙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 2012 (11) :36~37.

[4]陈敏.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J].工程与建设, 2008, 22 (4) :487~488.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篇8

1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设计思路

1.1 道路的功能

道路建设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的出行提供方便, 所以在设计中要将道路的交通性放在首要位置进行考虑, 要从为市民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的角度进行道路的设计, 除此以外还要从满足城市当前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进行设计以满足城市不断变化的交通需要。

1.2 彰显城市自身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的不断加深, 城市建设也在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但是很多城市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为了最求所谓的国际潮流, 而渐渐的失去了自己本身所独具的特点, 走入城市发展的误区, 这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要在保持城市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改变千篇一律的设计模式。既要保留具有历史沧桑的部分, 同时又要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城市文化的需求。

1.3 功能与分类

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将市政道路分为四类即:景观性道路、商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以及交通性道路。按照其使用功能的差别, 在设计中应顾及到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差别。景观性道路在设计要将凸显娱乐与休闲的功能, 因此人行道要宽于普通街道, 绿化面积也要增加, 而且要使人产生美感, 让人在街道上行走的同时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生活性街道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区域, 在设计的时候要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方便, 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要注意交通导向, 对车辆的行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限制, 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

商业性道路是人群最为集中的地区, 也是一个城市最为繁华的地段, 在其两侧遍布着大型的超市与商场以及各种繁华的娱乐休闲场所, 因此这一地段的车辆与行人也比普通的街道明显增多, 步行的空间与停车场的设计也要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

交通性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会比较多, 如果道路过窄的话极易引起交通堵塞, 因此路面的宽度要能够保证车流顺利地通过该路段, 保证货物运输车辆与长途运输车能够畅通无阻的在道理上行驶。

2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要点

2.1 生活性道路的设计

在生活区行人多, 出行的车辆也多是生活区的一大特点, 因此生活区在道路设计的时候既要为行人出行提供方便, 也要为车辆的行驶与停放提供更多的便利, 保持交通的顺畅。因此设计时需要重视细节问题的处理。体现在道路设计上则表现为更多的应用标线与道路标记, 以适应生活区复杂的出行要求。除此以外还要注意预留足够的空间设置停车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所购买的车辆种类与类型也逐渐增多, 因此对停车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要设置多种类型的停车位以满足市民的需求。为了保证出行的安全生活性街道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街道的两旁种植一些树木, 这一举措既可以改善周边的环境又可以起到限制车流量的目的, 还可以起到增加车辆的行驶难度的作用。二是, 为保证车辆与行人的安全, 减少或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可将生活区的道路设计成蛇形或者是锯齿形, 以使驾驶员主动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

2.2 交通性道路的设计

在设计交通性道路的时候, 为了保证安全出行, 车辆的标线以及交通标志的选位要有一定的预知性, 以便于驾驶员在看到这些标志后对道路的管理要求以及道路情况有一个必要的了解, 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候车廊、护栏以及路灯等公共交通设施的设置应简洁大方, 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

2.3景观性道路与商业行道路的设计

这两种性质道路的设计应当参照交通性道路及生活性道路的设计。除此以外这两种街道在设计的时候还要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 在街道的设计上要贯彻美观性的原则, 特别是商业道路是一个城市精神风貌的体现, 而景观性道路的休闲娱乐功能也要求其必须有一个优美、怡人的外部环境。第二, 要充分的考虑到交通的安全性, 时刻将驾驶员及行人以及乘客等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使道路的实用性与美观性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1) 景观性道路的设计。景观性道路因为其主要功能的原因绿化面积通常都要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为了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景观性道路的人行道可以与绿化相结合起来, 绿地即是人行道, 人行道也是绿地。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可以设置公交车站或者是港湾车站, 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形成一个较宽的隔离区。

(2) 商业性道路的设计。由于商业区的人群比较密集所以商业区街道的人行道也不应太过狭小, 以保持道路的通畅。而且机动车道也不应过多的设置, 避免因车辆过多对行人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 为保证行人的安全。通常设置为双向四车道。为到商业区购物的消费者们创造一个满意安全的消费环境。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要加强商业街的文化建设, 提高商业街区的文化内涵。

3 结束语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篇9

1 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

1.1 体现城市特色

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 使得我们周围的文化环境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人口密集的现代城市, 怎样体现出每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根据城市的环境、人文特色等实际情况, 在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中体现出城市的特色, 融入城市的文化氛围。

1.2 体现功能特色

除了体现出现代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 交通以及游览等功能才是城市道路应体现出的主要功能。

2 市政道路设计问题分析

2.1 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

由于道路设计者在道路设计过程中, 仅仅局限于眼前的设计, 而忽略城市的整体道路网络, 使得设计出的道路无法与整体的道路网结构匹配起来, 从而造成了城市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 严重地导致道路交通功能紊乱。长期以来, 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都集中于几条贯通性的主干道、立交方面, 而忽视支路系统的建设和规划, 特别是贯通性支路的建设。城市中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都集中于贯通的几条主干道上, 加重道路的交通负担, 在不利于交通分流的同时也增加了行人过街的危险性。

2.2 道路网络节点不通畅

对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是道路设计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交通流向、流量、周边路网、车速、车辆组成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 有利于准确定位道路等级, 确定道路规模。现代城市中, 由于设计者对于实际交通分析的缺乏, 使得目前的市政道路普遍存在各道路的车道数、路段和交叉口红线相同, 路网节点的交通流相互等待或避让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也造成了道路网络资源的浪费。

2.3 不合理的横断面设计

长期以来, 我国市政道路设计和规划都缺乏交通工程的设计理念, 而将重点放在道路工程的设计上面。这一现状导致了道路设计规划的不合理, 尤其体现在道路横断面的设计上。横断面设计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对交通流组织、路段、节点通行能力、行车速度方面的定量、定性的分析。 (2) 缺乏对交通流构成和道路功能的基本分析。 (3) 对于各种设计规范的机械套用, 而不对车速、车道数及车道宽度、道路功能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的研究分析。 (4) 对于管线设置、道路隔离带设计、公交站台设置、绿化要求、安全和环保要求以及景观设置方面不能做到周密全面的考虑。

2.4 特殊人群的道路设计问题

特殊人群也是现代城市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 相对于正常人, 他们对于道路设计有着不同的需求, 但是现代城市道路建设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 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盲道设计问题。由于城市中盲道的设计不够规范, 管理不够到位等多种原因, 让盲道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盲道的设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第一, 城市中的盲道设计主要有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 (圆点型) , 对于这两种盲道来说, 都存在着无法明确提示方向的问题, 容易让盲人出现走错路的现象;第二, 在各大型的出入口 (如道路两端、居民点等) 处盲道中断;第三, 盲道虽可提示该道路的变化, 但是不能提示环境变化。在盲道设计中使用盲道北向砖可以起到指示地理方向的作用。在道路节点及盲道两侧等位置, 设置使用盲文指示的导盲路牌, 方便盲人判断所处的环境。

3 城市道路设计的改进建议

3.1 道路节点的设计

道路节点按照功能进行分类, 可以分为快速路中的集散节点和路径转换节点、干路之间的相交节点和特殊道路与支路相交节点。按照以下原则对不同道路的节点进行设计,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道路功能。

(1) 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设计者在设计交叉口方案时, 可以对现有的交通政策研究成果、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进行研究分析, 加以利用, 从而让方案能符合目前城市的实际情况。 (2) 设计具有协调性:渠化规划设计干路交叉口, 在交叉口增加进口处的车道数, 扩大交叉口的空间资源, 从而让路口也具有与路段一样的通行能力。 (3) 综合考虑进行设计:综合相交道路的类别、流量、公交站点设置、管线布置、周围环境等方面要求后, 才能对道路节点的用地范围及形式做出正确的判断。 (4) 设计必须以人为本: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应当根据红线宽度来设置, 绿化交通岛也可以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5) 从长远考虑进行设计:道路交叉口近期的设计实施, 还必须立足于远期的交通需求, 让建成的道路节点不仅能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 还能满足以后的交通需求。 (6) 秉持节约原则:对于现有设施, 要挖掘其潜力, 做到物尽其用。在能不建立交的情况下, 尽量不建, 保留现有环形交叉口, 使用“信号灯+环交”的方式进行控制。立交的设计应当灵活运用当地地形, 节约用地和资金, 做出既简洁又美观的设计。

3.2 横断面的设计

机动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中央/机非隔离带和路缘带等都是市政道路横断面的重要组成要素。对于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 是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关键。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 将通行能力和行驶速度作为考虑标准, 在节约土地资源的要求下, 合理制定机动车道宽度。 (2) 在对于道路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后, 对原有的车道数量作出相应的调整。 (3) 优化隔离带及各种车道的分配比例。 (4) 考虑环保和行人、车辆的安全问题, 调整中央隔离带以及绿化带的布置形式。 (5) 对于道路现状的改造, 可以分期进行。

3.3 快速路的设计

最为最高等级的城市道路, 快速路能让人们实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完成长距离出行的目的。在道路系统中, 快速路相对快速和畅通。城市对快速路的需求, 是由该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形态、布局以及机动车的发展水平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快速路建设之前, 应解决快速路的布局、选址问题, 道路的标准问题, 规划的协同和系统性问题以及几何形式问题等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文静.探讨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民居, 2012 (16) :250-251.

[2]李金.市政道路设计中应注意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 (7) .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 篇10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海绵城市

0.引言

人们的居住环境直接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大, 城市内的车辆及人们用水的需求量都随之快速增加, 现有的城市体系也因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建设海绵城市使城市具有明显的弹性、吸纳性, 且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也能具有较好的弹性。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 必须将道路交通和水系统之间进行统一协调, 每个具体的环节都必须得到落实, 并保证其使用的长期性、实用性。

1.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1.1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面临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就变成了保护生态环境, 而建设海绵城市对于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改善环境都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 因此我国有关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建设海绵城市。目前为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也已经出台了诸多配套政策, 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海绵城市, 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1.2 有效利用雨水资源、防雨防洪

利用城市的海绵效应使城市排水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城市排水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的设施体系也将得到优化, 进而解决了因水给人们带来了的诸多困扰。建设海绵城市从排水方面而言, 其从根本上使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且能够有效回收且利用丰富的与水资源, 同时也能起到防雨防洪的作用。

2. 构建海绵城市排水系统的途径

构建海绵城市排水系统涉及到的环节很多, 尤其该些环节之间的整体协作。建设海绵城市的开发理念必须做到低影响的原则, 在构建的过程中需保证尽量不要影响原有的建设设施, 这样一来才能够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降低对原有基础设施的影响程度。在建设初期的设计阶段, 必须归纳总结具有影响能力的诸多具体因素, 防止在实际施工中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 必须不断地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1]。构建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城市的居住环境得到优化,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及人们的用水问题等, 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所以在实际设计市政道路的过程中必须本着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原则。在市政道路以及“海绵城市”之间必须做好平衡工作, 尽量避让用水管理等公共基础设施, 并对该些工艺基础设施进行分类, 不仅可以使人们的城市生活环境得到保证, 更不会破坏城市的基础设施, 使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其次, 在海绵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筹划阶段, 相关人员必须实地考察所有需要施工的地点, 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 选择专业的、特定的估算方法。

3. 海绵城市在路面排水设计的应用

在构建海绵城市的过程中, 人行道及车行道的左右两侧都设置了绿化带, 培植绿化带需要足够的水分, 因此必须使绿化带的高度得到控制, 必须控制其在路面以下的15cm~20cm, 并在绿化带中配置排水设施, 同时还需设计雨水汇集区, 使路面的雨水都能够统一流向该汇集区, 能够使自然水体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防止路面受雨水侵蚀, 还能够灌溉绿化带。

(1) 绿化带的排水设计

①收集雨水。充分利用透水路面的地表径流及其生柔性, 确保自然水体能够流向绿化带的雨水口, 绿化带的高度必须控制在路面以下的15cm~20cm, 设置道路雨水口, 间距的设置必须平均, 雨水口需要高于绿化带种植土, 同时低于道路高度。

②过滤水体。为确保雨水降落地面后保持其清洁度, 必须对雨水进行清洁和过滤, 首先要铺设一层种植土, 并设置砺石层, 安装一个渗透管, 使雨水得到过滤, 同时还能够逐渐将其渗入地下, 形成自然水体的补给作用[2]。

③缓排滞蓄。安装导流系统必须根据绿化带的地形条件及其主要结构, 使雨水能够分散性、分层次地渗入, 在雨水口设置明沟, 利于雨水沉淀, 将出水沟渠设置在明沟两端, 用于配水, 雨水能够直接流向明沟, 在雨水较为丰富的季节, 水体能够经过雨水口在绿化带内逐渐滞留。

④排放。通过溢流作用, 道路中的雨水能够直接排向城市的排水管道系统, 在雨水丰富的季节, 地势较低的绿地将会储存大量雨水, 雨水口的作用已经不足以满足大量的雨水, 此类溢流雨水能够流向市政管网。

(2) 人行道的排水设计

绿化带和人行道距离较近, 两者均依靠排水底基层将雨水逐步排除, 使其逐渐流向人行道两侧的绿化带中, 且汇向雨水收集系统。

(3) 车行道排水系统

如今的车行道采用的基本都是特殊的沥青层面,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抑制水体下渗, 能够使路面水体逐渐流向道路两侧的绿化带, 且汇向雨水收集系统。其主要是避免路面雨水预计, 便于车辆的安全通行, 同时保护了沥青混合料的安全, 自然水体汇入雨水手机系统之后也能够达到深入利用和良性循环的目的。

4. 构建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注意事项

(1) 低影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竣工验收、设施建设, 确保建设的市政道路满足相关要求。 (2) 在城市内下沉式立交桥区、易发内涝道路等必须建立警告系统并配有相应的警示标志, 避免危害公共安全。 (3) 在使用市政道路的过程中, 应及时对其进行修补作业, 避免出现路面面层破损的现象, 防止损害交通。 (4) 必须建设有效的排放系统, 且需要连接城市的下水系统, 进而形成完整的水循环系统, 便于市政道路的排水[3]。 (5) 当原有道路纵向坡度无法满足调蓄容积时, 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并建设挡水设施, 对其开展相应的弥补措施。 (6) 根据相关要求, 为提高设施的进水几率, 必须调整进水口设置间距及其开口宽度等, 且将防冲刷设施设置在进水口出。 (7) 必须采取防渗措施, 防止雨水下渗损害道路路面和道路路基, 同时必须满足相关规定的具体要求。

5. 结语

海绵城市是一种现金的理念, 可将其合理应用到城市市政道路排水的设计当中, 能够使因排水不当而对市政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得到有效减轻, 从而达到实现城市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且其为市政道路排水建设提供了可贵的指导方向, 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董淑秋, 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2) .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 篇11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问题;设计

市政道路建筑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其对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提升有着较大影响,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必须做好道路路面设计优化工作。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质量,其出现裂缝的概率比较小,而且承载能力强,与水泥材料相比,沥青有着较多的优势,但是由于我国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不高,这也使得沥青路面设计存在较多的漏洞,不利于保证道路使用的畅通性,也不利于延长道路使用的寿命。本文对优化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与借鉴。

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道路质量检测部门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标准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这不利于规范沥青路面设计,而且不利于提高设计的质量。道路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路段的交通量进行调查,而且对路面需要承载的荷载也并不明确,在计算路面荷载时,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且路面基础设计也不够扎实;施工单位对沥青路面结构未做好事前勘查工作,所以,路面结构的组合也不够合理,对路面施工时需要利用的资源与技术也未详细调查,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所以,施工材料的性能存在不达标问题,选用的施工技术也缺乏针对性,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不高,路面层面的连接不够紧密,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的使用质量,使得投入使用后不久的道路就出现了较多的质量问题,这也增加了道路行驶的安全隐患。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

1、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

在确定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前,施工人员需要先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厚度进行测量,还要根据国家相关道路设计标准,对路基、路面设计的参数以及性能进行确定,还要根据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路面结构组合方案,使结构层实现从上而下的排列;设计人员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层间模量比,这样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路面结构时,应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载原理,这样可以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构层的厚度,在沥青路面的道路中,常见的问题是车辙,出现这一问题与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有较大关系,所以,设计人员一定要重视路面结构层的设计工作,提高路面的抗变形能力以及抗压强度,在施工前,还要先进行试压试验,路面抗压强度达到标准时才能投入使用。对于施工条件比较差的地基,如果施工场地属于软土地基,必须先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因地基软弱而出现不均匀沉降。

2、沥青路面的材料设计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施工材料,矿料的级配以及质量是沥青路面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材料进行设计时,应该确保进场的材料的质量,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要确定材料的级配范围以及筛孔分级等等。例如,沥青面层的裂缝主要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要选用低温劲度小、延度大、温度敏感性差、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精选矿料,准确级配沥青面层的矿料和合理配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配制出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用量,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均可有效减少裂缝,当裂缝的宽度在5mm以下时,首先要清除杂物以及尘土,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灌入缝中,灌入的深度约为缝的深度的2/3,其次,填入干净的石屑或粗砂,并捣实;最后,将溢出缝外的沥青以及石屑、砂清除。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裂缝的出现。

对于基层材料的设计,基层材料要具有适当的模量,最好与面层相接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要对其进行软基处理,提高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采用半刚性基层材料,即二灰稳定材料和水泥稳定材料进行施工,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对于面层材料的设计,由于面层要很大的构造深度,因此对于集料的选择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纹理深度,还要有很强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一般情况下面层材料应采用SMA、AC-C等沥青混合料,因为这些材料能够使路面面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荷载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有很强的的抗水能力。

3、沥青路面的排水设计

水对沥青路面破坏极大,因此要高度重视沥青路面的排水设计,综合考虑路基排水、路面排水以及路面结构内排水等的设计,合理选择排水方案,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保证路面的畅通。

(1)路基的排水设计

路基的排水位置应与桥涵排水的位置相配合,也就是说,在设计路基的排水沟渠时,应尽可能使沟渠排引的方向和出水口的方向与桥涵的方向相一致;其次要把截水沟设计在山坡上侧,有效地拦截留下的水,防止其流入地表中;路基两侧也要设置排水沟,排除对余的水。

(2)路面的排水设计

如果车行道较宽,可以设计采用双坡排水,即在道路兩侧设置雨水口,以对路面两侧的水进行收集;如果道路较窄,可采用单坡排水,有效地减少地表水在表面的径流时间。

(3)路面结构内的排水设计

设计可以路基以上、路面结构以下设置排水层,可以起到防水、隔水的作用;还可以将乳化沥青下封层设置于在路面面层和基层之间,及时将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

4、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设计

对沥青混凝土的路面进行碾压时,应该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而且碾压的路线不应突然改变,在碾压过程中切不可急刹车或者中途停车,应该慢行。收水抹面的施工技术也应该进行严格的设计,一般情况下收水抹面的遍数为四遍,第一遍必须在整平完毕后约15分钟(根据气候掌握)后进行。为使表面更加密实、平整,并起到初步抹平作用,可先用长45厘米、宽20厘米的木抹子反复来回将路面抹平,待水分稍蒸发凝固,再用铁刮板拖刮,耐磨、粉光。当混凝土处于初凝终止状态,表面湿润时进行第四遍抹面。经抹板抹平后,再用芦花扫帚或排笔顺横坡方向轻轻扫毛。

三、结语

本文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还对我国当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具体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设计的建议与措施,希望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沥青混凝土材料与水泥相比有着较多的性能优势,将其应用在路面施工中,可以减少路面裂缝,还可以提高道路的承重能力,可以大大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的质量,可以从源头降低路面投入使用后的质量问题,是保证道路施工行业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保红.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72-73.

[2]岑云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及质量管理分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68-69.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研究 篇12

1 如何确保道路施工质量

所有的市政工程都有其相应的质量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工、料、机三个大的方面汇集而成。

1.1 如何科学管理施工人员

只有有经验和经过系统培训的人进行操作和管理才能保证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质量和个重要管理岗位真正做到尽到相应职责。只有通过科学严格的相关岗位责任控制, 层层责任确认, 和制定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才能把施工的质量和每个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相结合, 才能让他们除了拥有良好的劳动技能素质之外, 又能对激发他们的美好愿望和提供给他们动力。所有企业领导者应该树立质量至上的原则, 通过定期组织产品质量教育培训, 来不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3]。

1.2 如何控制沥青路面原材料

如果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做到了采用较高强度和耐磨材料, 采用锤式或反击式破碎机处理过的硬质石料良好颗粒, 就可以保证道路路面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以及抗滑性能, 具有优良的耐久性。优质沥青通常具有软化度高, 粘度高, 针入度小, 低含蜡等优点。一般采用优质沥青的施工方可以满足各种环境下的施工要求。骨料如果检测酸性超标则需要通过石灰粉和抗剥落溶剂进行中和处理。混合料应该搭棚存放此类矿粉, 千万不能让混合料矿粉含水量过高。想要避免矿粉含水量超标, 则应该提前做好防雨防潮准备。通过严格的设计要求, 充分掌握沥青拌和相关设备使用技巧, 基本就能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了。

1.3 如何选择合适的压缩比 (松铺系数的确定)

松浦系数为K, 压缩比q, 其中压缩比是指沥青道路结构层的压实厚与松铺比。此类传递要素在施工单位工作人员中, 普遍称之为松浦系数。

通过合理的测量和科学的钻芯就可以掌握松铺系数的准确值。不平整传递受松铺系数影响, 松铺系数与不平整传递成正比。所以先进的摊铺设备可以保障增大摊铺后的预压密度, 通过减少传递不平整, 达到提供施工质量的目的。

1.4 工艺控制在沥青路面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平整度指标的优劣取决于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水平。只有采用先进沥青摊铺碾压工艺才能做出高平整度的施工路面。

2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填筑前, 可以在原路面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整个的道路工程的关键在于路基的施工质量。换句话说, 优秀的路基可以经受住车辆运行荷载、雨水和冰雪的多重侵袭。只有确保了路基填筑质量, 才算的上是好的路基工程。其中路基中层通常遇到的难点在于原地貌的处理和破店面的基地处理。路堤填料。路堤填料通常采用砂砾及塑性指数和含水量达标的土, 所有含草皮和有机土以及冻土等等都是不允许使用的。路基天都的液限不应大于50%, 塑性指数应该小于26。填土路基压实。公路及市政沥青道路路基施工单位应该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或者《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及验收规范》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施工。在试验路段应该用不同机具压实多种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的确认以及规定的碾压次数、随驾的机械配套和相应科学的施工组织。所有的这些, 最终还是要有优秀的施工人员来进行施工的。不完善的排水设施会影响路基的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应该严格避免漫流和聚积以及下渗的不良影响。通过截断、疏干或者降低干扰水位, 将水流引导路基范围之外即可。注意防止渗水和当地水土保持。

3 道路的养护和管理

整个沥青路面平整度水平下降严重, 引起了路面结构的破坏, 缩短了沥青路面的预期寿命。这些问题的出现通常是由于道路运营后养护工作不完善所导致的。所有良好的道路养护会维持较高层次的道路平整度。如果发现沥青路面已经遭受严重破坏, 那就理应尽快进行养护, 减少对交通的不利影响。经常疏通道路排灌设施。避免公路积水。同时路政管理部门应该行使职责, 确保一些建筑运输车辆在混合交通和非封闭路段出现超载现象。同时建筑运输车辆细碎原料散落路面后, 通过车辆碾压, 路面结构会迅速破坏, 道路整体平整度会受到严重威胁。

4 结论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广大市民出行, 公路路面的施工水平又会对交通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到当地经济发展。而路面平整度恰恰是评定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只有高指标的路面平整度才会带来安全的行车保障和行车舒适性。高平整度的路面可以通过避免所受冲击而延长其有效使用寿命, 减小后续维护成本。所以在当今道路建设相应行业, 由于先进的施工设备不断普及, 竞争逐渐趋于激烈。眼下竞争的焦点集中于路面平整度, 谁做到了出色的路面平整度, 谁的施工能力和工程质量建设就会得到认可。

摘要:城市道路施工中最典型的一种便是沥青路的施工建设。其施工技术会影响到整个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本文通过实践总结的经验, 会对市政工程中典型道路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市政道路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比如对行车安全速度以及行车过程中的舒适程度。因此严格考虑影响相关影响因素, 改善和提高道路的质量, 比如道路的平整度等, 这些技术措施会非常实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平整度

参考文献

[1]林增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福建建筑, 2011 (3) :11-13.

[2]周彦忠.对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有关问题的分析.建材与装饰, 2012 (9) :25-26.

上一篇:方法目标下一篇:综合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