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预防护理

2024-10-04

综合预防护理(通用12篇)

综合预防护理 篇1

摘要:对270例早孕妇女进行心理干预, 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 手术中严密观察及给予健康指导, 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 仅有2例出现胸闷不适, 予吸氧后症状消失, 均能配合完成手术。

关键词: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护理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是在人工流产过程中, 由于孕妇精神过度紧张以及术中的牵拉, 扩张宫颈口及吸管对宫壁的刺激, 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头晕、胸闷, 甚至昏迷、抽搐等一系列症状[1], 因此做好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预防护理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在我院行人工流产, 妊娠在70 d以下的早孕妇女, 共 270 例, 年龄18岁~44岁, 平均31岁;术前经妇科检查, 阴道B超检查确诊为早孕。 对早孕妇女进行心理干预, 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 手术中严密观察并给予健康指导。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明显减少, 仅有2例出现胸闷不适, 予吸氧后症状消失, 均能配合完成手术。

2 护理

2.1 心理干预

行人工流产者有的是避孕失败意外怀孕, 有的是未婚先孕, 担心术后不孕, 怕有后遗症, 心理压力较大, 怕手术时疼痛, 常有紧张、恐惧心理, 表现为情绪低落, 不停询问手术中疼痛的情况。加强心理干预, 改善病人精神状态, 减轻其心理压力, 对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人是有机的整体, 意志的强弱、精神情绪的正常与否对疾病的产生和康复有重要的影响。与病人进行沟通, 了解她们的心理, 对于疑虑重重、疼痛特别敏感者, 除了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外, 还要进行心理疏导, 给予心理安慰, 使她们情绪稳定, 正确认识手术, 尽快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2]。

2.2 创造良好的环境

保持手术室环境安静、整洁, 室内空气清新, 温度适宜。当病人进入手术室后, 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地接待, 态度和蔼, 可向她们介绍手术室的环境, 通过语言沟通和医护人员的表情、行为, 使她们消除紧张和陌生感。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 尊重她们的人格, 保护好她们的隐私。医护人员应稳重大方, 注意自我形象, 不大声谈笑, 进行各项操作时自信、熟练, 使她们有信任感和安全感。手术器械轻拿轻放, 以减少不良刺激。告诉病人手术中可能会感到下腹部疼痛、酸胀等不舒服, 一般都能接受, 不必感到害怕, 使其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

2.3 术中观察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一般都发生在术中或手术结束时, 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意识、心率、血压、腹痛等情况。一旦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要及时做好抢救工作。护理人员术中可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 放松肌肉, 对于情绪特别紧张怕痛者, 可握住她们的手, 以增加她们战胜痛苦的信心, 也可以与她们交谈, 分散她们的注意力, 并注意保暖, 缓解她们的紧张心理, 必要时可让其听听音乐, 以舒缓其紧张情绪, 使手术顺利完成。

2.4 健康指导

人工流产虽然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 但吸宫时由于疼痛、精神高度紧张, 加上个别妇女平时身体比较虚弱, 往往容易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此时护理人员可给她们讲解手术成功的实例, 告诉她们不健康的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削弱机体的免疫力, 使她们对手术的耐受力减低, 从而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性, 并且不利于术后的康复。因此, 放松心情、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 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也有利于机体的恢复。同时, 给病人讲解常用的避孕方法, 以及发生意外后的紧急补救措施, 使她们了解避孕的重要性及人工流产对她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3]。指导病人回家后要注意生活起居, 保持外阴清洁卫生。

3 小结

精神高度紧张、惧怕手术时疼痛, 心理压力大, 平时身体比较虚弱的妇女容易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因此, 加强对人工流产妇女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 对改善她们的精神状态, 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 对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起重要的作用。护士一方面通过心理干预, 使她们处于良好的心境中;另一方面术中细心的观察也是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的保证;进行健康指导, 有利于机体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美杰.人工流产综合反应防治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1 (2) :29.

[2]刘翠花.人工流产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6C) :1614.

[3]江玲, 邱丽红.人工流产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 2008, 6 (8C) :2215.

综合预防护理 篇2

急性冠脉综合征预防进展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健康网讯:

黄震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上海 200011) [摘要]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最主要手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3 羟基 3 甲基 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激动药、血管紧张肽转换酶(ACE)抑制药、抗感染药物等是目前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 1991年BADIMAN提出急性冠脉综合征概念。按照这一概念,把稳定型心绞痛作为一类,把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型心肌梗死、Q波型心肌梗死归为另一类,称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概念的提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内重大进展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概念的提出和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治疗上的进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上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 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使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随之发生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阻塞。由于阻塞程度和机体代偿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后果。冠状动脉被不完全阻塞时,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被完全阻塞或几乎完全阻塞,但伴有体内早期自动溶栓或伴有充分的.侧支循环等时,引起非Q波型心肌梗死;而不伴有体内早期自动溶栓或不伴有充分的侧支循环等时,则引起Q波型心肌梗死。由此可见,冠状动脉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根本原因,而斑块破裂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直接原因。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最主要手段。 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由2部分组成:(1)较坚硬的主要由胶原组成的纤维帽,约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70%,可稳定斑块,使之不易破裂。(2)富含脂质的粘稠状的粥样物质,无胶原组织、无血管、很少细胞成分。它主要是由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质[主要成分为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后,其溶酶体破裂,使细胞自身溶解所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破裂取决于内在因素和促发因素2个因素。 1 内在因素 1.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及其组成成分 粥样物质在斑块中所占比例越大,斑块越易破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还与其中所含脂质成分有关。当粥样物质中脂质以胆固醇酯形式存在时(在体温下呈液状),斑块容易破裂。而当粥样物质中脂质以胆固醇结晶形式存在时(在体温下呈胶冻状),斑块不易破裂。 1.2 纤维帽 纤维帽的厚度、强度及其胶原组织含量多少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至关重要。纤维帽越厚,强度越大,所含胶原组织越多,斑块越不易破裂[1]。正常纤维帽中含有一种胶原合成细胞,可不断补充新的胶原组织。当该细胞缺乏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于破裂。胶原组织量的多少还与斑块处平滑肌细胞的量有关[2]。炎症过程可使平滑肌细胞凋亡,使胶原合成减少。当纤维帽大量钙化时,纤维帽的僵硬度增加,也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于破裂。 1.3 炎症和细胞浸润 炎症和细胞浸润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已知,纤维帽并非是静止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经历着重构和代谢活动[3]。炎症介质可调节胶原的合成和降解过程,使其平衡发生变化。γ 干扰素可[1] [2] [3] [4] [5] [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篇3

轻度妊高征: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适当休息取左侧卧位,以解除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的血液供应,摄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增加钙和铁的摄入,除全身浮肿者外,不必限制食盐,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给予少量的镇静剂。

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住院治疗,治疗原则为解痉、镇静、降压、利尿、扩容、适时终止妊娠。药物解痉可用硫酸镁、舒喘灵;镇静可用安定、冬眠灵;降压可用心痛定、复方降压片、卡托普利、利血平;利尿可用速尿、甘露醇;扩容可用白蛋白、氨基酸。先兆子痫,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应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方式:引产适用于宫颈条件较成熟者;剖宫产适用于宫颈条件不成熟、短时间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引产失败者,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胎儿宫内窘迫者。

护 理

嘱孕妇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及锌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全身水肿者应限制食盐。增加门诊产前检查次数,中、重度妊高征孕妇住院治疗,保证病室安静、整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尤其是舒张压的变化,定时送尿常规检查,每日或隔日测体重,定时检查眼底,直接评估小动脉痉挛的程度,重视自觉症状,观察有无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及呕吐等症状,一旦出现表示病情进展,已进入先兆子痫,要及时处理。对待患者要态度和蔼,语言诚恳,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交代各种事情,让他们感到在医院就和在家里一样。护士的语言,不仅是与病人交往的工具,也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护士在进行护理、治疗时要耐心说服,正确认识对待自己的疾病。让患者得到温暖,感到心理平衡,鼓起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促进身体康复。

注意并发症的发生:询问有无腹痛、心悸、阴道出血等症状,检查胎位、胎心,注意子宫壁紧张度及胎儿活动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胎盘剥离。定期检查凝血功能,注意有无鼻出血及牙龈出血,抽血时针头易阻塞、注射时有无针孔出血等情况。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水肿表现,给脱水剂时,注意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及利尿效果,监测颅内压及颅内病变情况,使用甘露醇时应快速输入,肺水肿时禁用。记录24小时尿量,送检尿常规,取血查尿素氮、肌酐等,监测肾功能。观察四肢有无黄染,抽血查肝功能。病人若出现妊高征并脑出血,应积极治疗和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准确记录血压及尿量。每2小时观察瞳孔1次,如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不敏感,呼吸节律不规整,说明病情危重,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如血压持续升高,伴有烦躁甚至口角抽动,说明有先兆子痫的征象,遵医嘱持续静滴25%硫酸镁。在应用硫酸镁时应监测膝反射、呼吸、心率和尿量,如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心率变慢,尿量减少,应立即减慢滴速并报告医生处理,备好10%葡萄糖酸钙10ml,必要时静推。应用冬眠疗法时每30分钟测血压1次。颅内血肿行抽吸术的病人,由于血肿抽吸不宜1次抽净,要留置引留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块。每次注入尿激酶后闭管时间≤6小时。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如有渗出液应立即更换敷料。留管时间应根据病情而定。因留置引流管有潜在颅内感染的危险,要加强预防。操作时要严格无菌,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减少人员走动。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照射2次,时间1小时。做脑脊液常规检查,必要时做细菌培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抽搐时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并发肺炎。预防尿路感染,每日用0.1%新洁而灭冲洗会阴2次,消毒尿道外口2~3次,定时开放尿管,尿管放置时间不宜过长,预防感染的发生。

加强胎儿宫内监护:数胎动、听胎心用胎心监护仪,必要时予间断吸氧,给予1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静脉滴注,更好地增加胎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治疗中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硫酸镁使用时应确定膝反射存在,呼吸不少于16次/分,尿量24小时不少于600ml,每小时不少于25ml。同时备有葡萄糖酸钙解毒剂,因镁离子易蓄积中毒,镁离子惟一排泄途径是肾脏,钙、镁离子争夺神经细胞上同一受体,阻止镁离子继续结合,从而具有解毒作用。应用冬眠药物时,绝对卧床休息,以防体位性低血压突然跌倒发生意外。应用降压药时,需严密测量血压,因血压大幅度升降会引起脑溢血与胎盘早剥,应根据血压调节药物滴速。大量利尿可导致电解质丢失和血液更加浓缩,因此必要时做电解质或心电图检查,注意有无血液浓缩、血流量不足的临床表现。

分娩期的护理:分娩过程中应保持环境安静,密切观察产程,尽量缩短第二产程,监测胎儿胎动情况,第三产程注意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及时完整娩出。剖宫产术后要30分钟测血压1次,注意刀口有无渗血,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敷料是否干燥。同时观察阴道流血及宫缩情况。如阴道流血大于400ml,应立即报告医生。术后要清洗乳头,让婴儿早吸吮,以防乳头凹陷,利于母乳喂养。 分娩后24~48小时仍应注意产后发生子痫,尽可能安排安静的休息环境,每4小时测量血压,取得孕妇和家属的理解和合作,限制探视和陪护人员,注意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量,加强会阴护理,防止发生感染。做好抢救应急准备。

综合预防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960例, 年龄21~42 (27.8±5.2) 岁;其中初产妇758例, 经产妇202例。均排除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 均无瘢痕子宫、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出血性疾病等患者。9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0例。2组年龄、初产妇与经产妇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记录产后出血量、吸氧、静脉滴注缩宫素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等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后出血综合预防护理, 具体如下: (1) 妊娠期:嘱产妇加强孕期保健, 定期行产前检查, 据具体病情变化可提前入院准备分娩。 (2) 分娩期:第一产程注意观察产程进展、胎心音及宫缩情况, 及时发现、处理产程延缓及停滞, 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第二产程时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必要时行会阴侧切术, 指导产妇配合宫缩运用腹压, 适当控制胎头及胎肩的娩出速度, 当胎儿娩出后常规使用缩宫素;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并仔细检查胎盘的完整性, 以适当力度按摩子宫, 收集产后至少2h出血量, 当产后2h阴道出血>200ml时应仔细查明出血原因并及时处理, 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 (3) 产后期:产妇于产房中监护出血情况及生命体征至产后2h, 建议其早期哺乳, 对具有产后出血风险者, 做好输血、抢救准备。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产后出血情况。

1.4 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是指引导分娩中胎儿娩出后生殖道出血>500ml, 或剖宫产时胎儿娩出后出血>1000ml[4]。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2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出血原因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 因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目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80%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h内[5]。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为避免产后出血, 围生期应加强护理, 本文对480例产妇采取产后出血综合预防护理, 从妊娠期开始即实施综合护理, 重点加强分娩期护理, 综合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因素, 给予针对性护理;做好心理护理, 减少紧张情绪;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指导产妇配合宫缩正确使用腹压;对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高危妊娠产妇及剖宫产者应适时使用促宫缩药物, 可有效减少出血;对具有产后出血风险者, 做好输血、抢救准备。本文中,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观察组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加强围生期保健及产程管理, 采取综合预防护理, 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并提高医疗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预防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0例。对照组围生期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出血综合预防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2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 因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产后出血综合预防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并提高医疗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预防

参考文献

[1] 康国虹.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21) :1922.

[2]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5.

[3] 于大芳, 韩爱卿.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36) :5140.

[4] 肖兵, 熊庆.产后出血诊疗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 26 (1) :2-4.

枣树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综合措施 篇5

[摘 要]近年来,农业种植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枣树种植过程中发生的冻害和具体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枣树 冻害 预防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4)04-0105-01

岳普湖县从2006年开始发展红枣,到2013年底红枣总面积达到30万亩,但是由于气候条件异常,极端低温天气经常出现,枣树极易受到冻害,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为减少冻害发生,对全县9个乡镇近5年来枣树冻害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查清了枣树冻害的原因,总结了预防和补救措施。

一、冻害发生条件

在冬季-23℃以下低温持续24小时以上,枣树就有可能遭受冻害。而且地表持续低温和温度的剧烈变化是造成果树冻害的直接原因。

二、冻害发生症状

1.树干冻害

枣树树干韧皮部易遭受冻害,冻害严重时可形成纵向裂口。

2.枝条冻害

由于秋梢生长过旺,导致枝条木质化程度不够,枝条养分积累不足,极易发生冻害。

3.根颈冻害

主干与土壤接触面部分形成层变成褐色,最后主干皮层纵向爆裂或卷起。

4.根系冻害

根系受冻一般不容易发现,主要表现为春季萌芽晚,部分在展叶后叶片干枯等现象。检查根系,皮层变褐色,甚至已经腐烂。

5.苗木冻害

冻害部位主要是距地面10cm以内的主干形成层发褐,表皮冻裂爆皮,苗木抽干。

三、冻害发生因素

1.栽植模式

岳普湖县枣园以农林间作模式居多,因考虑与间作物分开浇水,枣树必须开沟种植。导致沟中积雪较深,清理也不及时,白天由于温度高雪开始融化,但晚上温度低雪水结冰,这种情况下直接导致枣树主干受冻。

2.管理方式

后期氮肥使用过多或使用时间过晚(8月下旬以后),停水时间过晚(9月下旬以后),导致枣树秋梢生长过旺,枝条木质化程度不高,树体养分积累不够,无法安全越冬。

3.冬季极端低温持续时间长

冬季极端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会直接造成枣树受冻。

4.冬季温差大

新疆昼夜温差大,特别是冬季温差可以达到20℃以上,极端天气时夜间温度达到-26℃左右,极端的温差造成枣树受冻。

四、冻害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在红枣生长前期(8月中旬之前)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培育健壮的树势,充分运用整枝、摘心、去老叶等促控措施增强枝条木质化程度。后期(9月下旬以后)适时采用控水控肥措施控制秋梢旺长,积累营养。

2.堆土

在冬灌后土壤封冻前根部堆土,堆土高度40cm左右。

3.树干涂白

红枣主干全部涂白,可起到一定的防冻效果。

4.树干包扎

对枣树主干使用秸杆等进行包扎,高度60cm,厚度10cm。

5.提前浇水

2月下旬当温度稳定回升后,及时浇水。

五、春季萌芽后的管理

1.加强肥水管理

在冬季寒流等低温的影响下,枣树容易形成生理干旱,导致发芽期、开花期推迟。因此春季要早浇水,早施氮肥,树盘铺薄膜,提高地温尽快恢复受冻枣树的生命力。

2.合理修剪

为防止树体内水分的消耗,4月下旬开始,及时剪去受冻枝条。

3.防治病虫害

果树受冻后,容易发生腐烂病、裂皮病和流胶病,应加强病虫情监测,及时开展防治。

参考文献

综合预防护理 篇6

关键词:尿道下裂;综合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02-01

由于受到阴茎弯曲影响,导致尿道开口处于不正常位置,即为尿道下裂。该病以先天性尿道畸形作为常见,主要类型包括冠状沟型、阴茎体型、阴茎阴囊型。患儿会表现阴茎短小,且向腹侧弯曲,会对正常排尿产生影响,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整形为主。由于尿道修复手术属Ⅱ类切口[1],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会对患儿恢复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并发症。基于此,我院对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45例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为尿道下裂,手术已成功,患儿家属对研究表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2]:不配合术后治疗者,耐受性较差者。

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年龄为2至10岁,平均年龄为(5.8±2.1)岁,其中冠状沟型12例,阴茎体型30例,阴茎阴囊型3例;对照组年龄为2至11岁,平均年龄为(6.2±2.2)岁,其中冠状沟型13例,阴茎体型28例,阴茎阴囊型4例。两组患儿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于下腹部安置支背架,避免阴茎受到压迫;对尿道支架管进行有效固定,保持支架管通畅;给予饮食护理,让患儿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若患儿存在排便困难,可给予适量开塞露。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指导患儿卧床排便。通过定期训练,让患儿学会床上排便。(2)生命体征监测。患儿术后返回病房后,进行专项监控,保持平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监控,直到病情完全稳定。(3)引流管护理。对引流液属性如颜色、引流量等进行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定期检查引流管固定情况,并保证引流管长度充分,避免患儿变换体位时由于牵扯造成引流管脱落。注意引流管是否存在压迫、扭曲等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若发现引流管中出现明显血块,需及时采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3]。(4)舒适护理。把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定期打扫、通风,注意控制病房温度计湿度,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可主动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适当哄逗,以转移其注意力,降低其疼痛感,必要时可给予适量镇痛药物。(5)切口护理。采用电磁治疗器对切口进行照射,促使患儿切口愈合。在电磁治疗器的作用下可有效控制感染,并降低疼痛,可消除局部水肿,对肉芽组织及上皮细胞生长具有促进作用[4]。另外,电磁治疗器还可改善组织代谢过程,有利于促进切口恢复。(6)针对性饮食指导。术后给予患儿高营养半流质软食,并适当食用水果、牛奶、蜂蜜水、蔬菜,以缓解便秘[5]。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后患儿并发症情况(切口疼痛、切口肿胀、切口裂开、感染、渗血、尿瘘)进行比较。另外,采取院内自制调查表统计满意度情况,满意度=(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取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取x2检验,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出现切口疼痛12例,切口肿胀13例,切口裂开1例,感染1例,渗血5例,尿瘘2例;对照组出现切口疼痛21例,切口肿胀18例,切口裂开4例,感染4例,渗血12例,尿瘘7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满意28例,较为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满意21例,较为满意17例,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为84.44%。观察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并发症(切口疼痛、切口肿胀、切口裂开、感染、渗血、尿瘘)发生例数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改善预后,促使其恢复。

综合护理顾名思义,注重于各方面的护理,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改善预后,以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综合护理实施过程中,通过卧床排便指导可促进患儿排便,防止便秘;通过针对性饮食指导可让患儿保持正常营养摄入,提升其抵抗力,有利于切口恢复;切口护理过程中,采取电磁治疗器照射切口,可有效控制水肿,促进切口恢复;通过舒适护理可为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有利于其休息。护理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及引流管状态,可预防异常情况出现。

综合来看,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秀艳.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控[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22(11):1393-1394.

[2]喻丽丽,栾昕.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定量研究[J].安徽医药,2014,26(11):2219-2220.

[3]谢小玲,祝妍华.尿道下裂小儿Ⅰ期尿道成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5,42(32):150-153.

[4]吴萍凤,陈小莲,刘晓姝.综合护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尿瘘发生的影响[J].理学报,2011,36(18):34-36.

综合预防护理 篇7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肺部感染,综合性护理管理

腹部手术属于“有创性”术式,会给患者机体带来伤害,加之老年患者恢复速率慢、身体机能普遍偏差,因此极易出现肺部感染问题,需加以防护,落实综合护理管理措施[1,2]。为评定综合性护理管理措施在腹部术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预防工作中的有效性,此研究以58例于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对象,分作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和基础性护理管理措施,期待能提升老年患者术后预后水平,避免出现肺部感染问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58例老年患者,以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为指标进行分组。干预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1~80岁,平均(73.2±3.2)岁。常规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62~79岁,平均(74.0±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在常规性护理模式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管理,如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注意病房消毒、护理中的无菌操作、呼吸道护理等,另外,帮助患者翻身、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

1.2.2 干预组

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的护理管理:(1)术前宣教。术前,向患者介绍腹部手术操作流程、肺部感染防护措施等信息,通过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增加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有助于纠正患者的错误理解、消除偏见,以提升其认知度,进一步提升其围术期配合度[3]。此外,采取图文手册将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原因、症状以及危害、自我预防措施等知识告知患者,并加强护患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4]。(2)心理疏导:由于老年患者病情严重、恢复速率较慢,往往会发生一些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态度安慰患者,需对患者实施系统性的心理护理,亲切地与患者交流、沟通,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在治疗及护理中的依从性得到有效提升,减轻其心理负担,进而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3)术后防护。术毕,对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注重病房消毒、无菌操作、气管插管等方面的护理,谨防患者出现肺部感染[5]。此外,对于术后尚未清醒的患者,将其头部进行偏侧,并对其呼吸道内、口腔内分泌物进行充分清除,避免误吸、吸入性肺炎等问题出现。(4)排痰护理。术后1 d,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确保其口腔保持湿润状、清洁性。同时,向患者介绍自主排痰方法及咳痰方法,再通过拍背的形式,协助患者顺利排痰。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感染现象发生率、加强护理管理后第1~5天的排痰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接受干预后肺部感染现象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5例(17.86%)老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现象,干预组出现1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接受干预后排痰量比较

加强护理管理后第1~5天,常规组排痰量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几年,国内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受身体素质降低、抵抗能力减弱等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患病率明显偏高,接受腹部手术的概率也随之升高[6]。腹部手术患者不仅创伤性大,而且其预后难度同样较大,影响患者预后质量的除了本身病情过重外,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肺部感染,所以需要加以防护,并落实综合性护理管理模式。综合性护理管理模式强调以患者的病情为工作依据,通过对患者感染危险性进行深入分析,再加强针对性、专业性防护,从而提升老年患者恢复质量,避免肺部感染问题发生[7]。

综合性护理管理方案落实中,除了要进行术前宣教、心理疏导、术后防护以及排痰护理外,还要加强感冒防护以及体位指导:(1)感冒防护。老年患者实施手术后,其免疫力通常会受到明显影响,而且极易出现咳嗽及感冒等问题,同样可能诱发肺部感染,所以要加以防护。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保暖护理,避免患者受寒,并对病房温度、病房湿度进行合理控制,其中温度维持22℃~25℃,而湿度则维持50%~60%。(2)体位指导。术后,协助患者行半卧体位,确保其膈肌组织位置降低,通过扩张其胸腔,在加大肺活量的基础上,促进患者有效呼吸,从而避免呼吸困难问题出现[8]。此次施行两种管理措施后,常规组老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现象的概率为17.86%(5/28)例,干预组为3.33%(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理管理后第1~5天,干预组排痰量分别为(20.21±2.33)ml、(23.32±4.20)ml、(25.25±4.12)ml、(32.53±4.31)ml及(36.43±4.32)ml,常规组分别为(13.35±2.21)ml、(16.41±3.05)ml、(18.20±3.41)ml、(23.18±4.13)ml、(28.33±4.18)ml,表明常规组排痰量均少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实施肺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避免出现肺部感染现象,建议加强综合性的护理管理,通过对机体呼吸道进行有效保护,加大日均排痰量,从而避免肺部感染问题发生,提升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春丽.泌尿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83-84.

[2]黎巧燕.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方法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88-89.

[3]熊八荣.普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0,8(6):143-144.

[4]易成英.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04-105.

[5]蔡正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8):111-112.

[6]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19-221.

[7]金培丽,周艳.281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04-105.

综合预防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NICU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患者156例, 其中男72例, 女84例, 年龄14~78岁, 平均61.2岁, 脑卒中92例, 重度颅脑损伤53例, 颅内肿瘤11例;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患者173例, 其中男75例, 女98例, 年龄12~79岁, 平均58.4岁, 脑卒中103例, 重度颅脑损伤57例, 颅内肿瘤13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饮食、翻身拍背等护理, 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1.2.1 建立DVT风险评估机制

根据改良wells评分表[3], 结合DVT形成的危险因素[4], 对进入NICU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评分为中、高度的患者, 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危险性分级, 低度≤0分, 中度1-2分, 高度≥3分。

1.2.2 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1.2.2. 1 心理护理

进入NICU的患者往往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有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 清醒患者会产生紧张、恐惧、急躁、抑郁的心理, 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给予心理疏导, 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成功病例, 使其树立信心, 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2.2. 2 饮食护理

做好饮食调理, 保证饮水量, 每日1 500~2 500ml, 能由口进食者, 给予高蛋白低脂富含纤维素膳食, 少食多餐;不能由口进食者, 给予鼻饲匀浆膳 (由膳食科根据患者生化指标营养状况每日配置) , 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

1.2.2. 3 促进静脉回流和血液循环

对一侧瘫痪的患者, 应采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 避免瘫痪侧肢体受压;肢体摆放于功能位, 双下肢抬高20°~30°, 避免膝下垫枕或过度屈髋。高度危险患者, 给予应用弹力袜, 弹力袜松紧适宜, 使用时间为早8点至晚8点, 同时注意观察下肢末梢血运情况。定时翻身、拍背;病情稳定后, 鼓励病人早期功能锻炼, 做好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 偏瘫肢体给予每日按摩2次, 每次30min。做好下肢的保暖, 室温控制在22℃~24℃, 每日用60℃~70℃温水泡脚2次, 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1.2.2. 4 保护静脉血管

加强护士的基本功训练, 提高穿刺技术, 避免反复穿刺损坏血管壁;穿刺血管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静脉, 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手臂浅静脉, 尽量不在下肢及瘫痪肢体输液;根据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及经济状况, 穿刺工具宜选择留置导管, 留置时间长且不易损坏静脉, 如留置针、CVC导管、PICC导管, 本组病例中使用留置针50例, CVC导管47例, PICC导管76例;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药物后, 需推注0.9%的生理盐水20ml, 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做好深静脉导管的维护工作, 使用0.9%的生理盐水和10u/ml的肝素盐水8个小时一次冲封管, 防止静脉内形成血栓。

1.2.2. 5 病情观察

对高危患者每个班次严格交接肢体情况, 尤其下肢, 观察是否有疼痛、肿胀现象, 皮肤的色泽及温度是否正常, 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以确诊, 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1.2.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两组病例中, 发生DVT的患者均主诉下肢疼痛, 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皮温升高、皮肤色泽改变, 并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实验组DVT发生2例, 为1.15%, 对照组发生16例, 为10.3%, 经χ2检验, 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经典的VIRCHUOW理论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5,6]即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的高凝状态。NICU患者病情复杂危重, 由于疾病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和治疗的特点, 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主要原因为: (1) 昏迷及肢体瘫痪患者, 肢体缺乏主动和被动运动;手术中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以及术后恢复期较长或者患者本身病程较长, 长期卧床, 均可造成血流速度缓慢; (2) 频繁的呕吐、输液量的限制、大量脱水剂的应用以及部分肿瘤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因下丘脑的损伤引起中枢性高热、高血糖、尿崩等症状, 造成机体水分大量丢失, 而使血液处于浓缩状态;同时脑卒中患者多伴有高血脂、高血糖, 血液黏稠度增高; (3) NICU患者住院时间长, 需长期静脉输液, 同时甘露醇等高渗性药物大剂量应用和尼莫地平持续泵入, 均易损伤静脉壁, 形成静脉炎, 造成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 不仅影响患者肢体活动功能, 还可出现肺栓塞,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病死率[7]。因此,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 积极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心理护理, 避免由于不良情绪导致的血管痉挛;给予合理饮食, 确保充足饮水量, 降低血液黏稠度;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改善血液循环, 从而加快血流运动速度, 保证良好的下肢静脉循环;使用弹力袜, 借助于弹力袜专业的压力梯度设计, 由踝部向上递减, 收缩小腿肌肉以对血管腔加压, 促进静脉回流, 防止血液淤滞[8];加强穿刺护理, 合理选择静脉和穿刺工具, 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坏;同时加强病情观察, 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本研究对NICU患者采取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保护静脉、病情观察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DVT发生率为1.15%, 低于对照组, 与王彬[9]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见, 对NICU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 (2009) [J].中华内科杂志, 2009, 48 (9) :788-792.

[2]胡美华, 李利, 顾秀娥.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8X) :73-75.

[3]李凌云, 李磊, 王莉, 等.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评估方法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20) :62-64.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2版) [J].中华外科杂志, 2012, 50 (7) :611-614.

[5]胡秀朝, 孙奉辉, 胡文立.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分析[J].山东医药, 2010, 50 (12) :73-74.

[6]林海菊.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 (下旬刊) , 2011 (4) :92-93.

[7]孙向红.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1) :235-237.

[8]张冬梅, 刘敏.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2) :76-77.

综合预防护理 篇9

1 临床资料

肝移植手术病人98例, 男80例, 女18例;年龄2岁~71岁;术前病人体温36 ℃~37 ℃, 麻醉方法全部采用全麻静吸复合麻醉, 手术时间8 h~18 h。

2 综合保温措施

2.1 调节室温

病人入室前30 min将手术间空调开启, 将室温设置于23 ℃~25 ℃, 湿度50%~60%。皮肤消毒时将室温调高至25 ℃~27 ℃, 也可将消毒液适当加温至37 ℃。手术开始后, 为减少手术医生的不适, 将室温设置于23 ℃。

2.2 电热毯及充气加温毯的使用

病人入室前将电热毯铺于手术床上, 在电热毯上加铺橡皮布及一次性中单, 防止漏电, 置于低档, 病人睡在电热毯上, 术中根据需要随时调节适宜的温度, 身体覆盖充气式加温毯, 将温度设置于38 ℃, 手术开始, 将加温毯移至下肢, 根据手术进展及病人的体温在无肝前期及无肝期调高温度至40 ℃~42 ℃。

2.3 采用保暖覆盖物, 减少暴露

双上肢及双下肢用自制的棉手、脚套进行包裹, 除消毒范围外, 胸部也使用尺寸合适的小棉被遮盖, 减少体表散热。

2.4 液体加温

在静脉通路上安装输液加温仪, 开放静脉后将温度设置于38 ℃, 术中根据病人的体温进行调节, 但新鲜血液的成分血加温不能超过38 ℃。

2.5 手术贴膜的使用

手术切口消毒铺剖腹单后贴3L脑科专用手术巾于两侧肋缘下, 系紧尾口, 可利于收集切口渗血、渗液、腹水、冲洗液等, 防止床单及无菌巾浸湿。对于切口周围裸露的部位, 用手术粘贴巾粘贴, 保护皮肤, 减少皮肤散热, 减少手术中潮湿的无菌巾对皮肤的冷刺激。

2.6 使用热盐水沙垫

术中使用热盐水沙垫覆盖肠管及腹腔组织, 可有效地减少体腔的散热。

2.7 呼吸道加温

使用湿热交换器 (人工鼻) 能保持呼吸道内恒定温度和湿度, 预防呼吸道散热, 可减少深部温度继续下降。

2.8 冲洗液体加温

使用40 ℃左右的生理盐水或蒸溜水冲洗, 通过热传导, 使散热减少。

2.9 手术结束及时撤去潮湿的敷料

覆盖充气式保温毯或加温后的棉被, 继续采用保暖措施, 以保持病人体温的恒定。

3 讨论

3.1 低体温的原因

3.1.1 麻醉因素

肝移植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 全麻药抑制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干扰了中枢性体温调节, 使代谢降低, 产热减少。多数麻醉药有血管扩张作用, 致散热增加, 加之气管插管, 使气管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 丧失了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滤过, 加温和湿化作用, 使大量冷而干躁的空气直接进入肺部, 通过呼吸带走体内大量热量, 导致体温下降。

3.1.2 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长, 体表暴露面积大, 手术切口大, 肠管、腹膜及腹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 使水分从手术中蒸发, 也是重要的散热源。同时, 术中大量的冲洗, 病人身体覆盖的敷料被腹水、冲洗液、血液浸透, 都可导致机体热量的丢失。

3.1.3 室温的影响

Morris证实, 若手术室的室温低于21 ℃, 病人往往出现体温过低[1]。层流洁净手术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 ℃~24 ℃, 由于室温偏低和空气快速的对流这两个因素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 更易导致低体温的发生[2]。

3.1.4 冷稀释的作用

肝移植手术由于失血多, 常常输入较多的液体及血制品, 每输入4 U的库血或4 L低温环境下的液体, 中心温度可下降1 ℃[3]。

3.1.5 病人自身因素

肝病病人由于心理因素, 常常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 使血液重新分布, 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 极易导致低体温。加之肝移植病人均为长期患病, 身体素质较差, 由于常规术前禁食, 对冷刺激的敏感性增加, 导致抵抗力降低, 手术引发的冷刺激较易引起体温下降。

3.2 低体温的危害

3.2.1 伤口感染率增加

低体温可直接损害骨髓免疫功能, 尤其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释放作用, 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 减少皮肤血流量, 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 增加伤口感染率。

3.2.2 出血增加

低体温可使凝血物质活性降低, 血小板功能减弱, 出血时间延长, 明显增加术中出血和对同种输血的需求, 而大量的输血又可导致“冷稀释”作用的增加。

3.2.3 心血管功能异常

低体温可致交感神经兴奋, 心率增快, 心肌收缩功能增强, 输血量增加, 外周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增加, 加大心脏的做功, 可使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体温较低的病人围术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了300%[4]。

3.2.4 代谢紊乱

低体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机体组织供氧, 体温每降低1 ℃, 约降低机体需氧量7%, 极易导致酸中毒发生, 特别是肝脏的耗氧量降低, 可致麻醉药在机体内代谢减慢, 导致术后苏醒时间延长[5,6,7]。加之脑血流量减少, 可出现意识障碍、判断力损害和模糊。

4 效果及体会

98例手术过程顺利, 病人术中生命体征稳定, 除2例术中无肝期出现短时间的浅低温外, 其余96例病人术中体温均维持在36.0 ℃~37.5 ℃, 证明采取的综合保温措施有效。

造成病人术中低体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所以单一的保温措施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必须同时采用综合保温措施才能有效地维持病人的体温恒定, 防止低温危害的发生, 为手术的成功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安刚, 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804.

[2]张颖.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 2008, 22 (6) :1413.

[3]吴治敏, 岳毅, 曾俊, 等.肝移植在麻醉手术期间低体温的研究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9) :98.

[4]黄手光 (译) .保持围术期体温正常[J].英国医学杂志 (中文版) , 2003, 6 (4) :203.

[5]王亚莉.肝移植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6 (1C) :205-206.

[6]徐莹, 王世平, 曹晓东.肝移植病人营养支持治疗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8, 22 (3A) :580-582.

综合预防护理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120例入住监护病房的患者, 男65例, 女55例, 年龄38~84岁, 平均 (58.12±13.20) 岁, 原发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肺心病、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高血压脑出血等。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年龄大小、性别构成、病种种类、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评分、文化层次、家庭经济条件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来实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下列心理护理: (1) 加强基础护理:为了满足患者生理安全的需要, 要求每位ICU护士具备娴熟、规范的护理操作技术, 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使其产生依赖感, 从而更好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责任心强, 能正确指导患者掌握各种功能锻练方法, 有扎实的专科护理理论,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2];尽量减少ICU患者全身裸露的次数和时间, 在为患者进行需要暴露的治疗护理操作时, 要随时遮挡, 保护其人隐私, 使其感到被尊重, 防止不安和抑郁感的产生。 (2) 改善监护病房的环境:a.保持ICU病房空气流通, 仪器摆放合理, 尽量避开患者的视线;室内光线柔和, 不要直射患者的眼睛。房间内设时钟在患者的视野内, 使其能昼夜分明。与此同时, 条件允许可在每个房间安装电视。b.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病床之间设窗帘或屏风, 避免患者看到抢救场面, 以减少病友心理感应带来的不利影响[3]。c.减少不良的物理刺激:使用各种仪器时操作动作要轻, 尽量减少监护及报警器的音量, 放置仪器尽量避免靠近患者的头部, 夜间灯光调暗趋于柔和, 保持患者床单整洁, 舒适。 (3) 实施心理护理:a.稳定患者的情绪护士要有责任心、同情心, 沉着、稳重、严肃有序地进行抢救护理, 可使患者对治疗产生信心, 稳定患者的情绪。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有礼貌, 态度温和可减轻和消除其紧张。b.心理支持:心理支持的必要条件是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 护士以热情关怀的态度、真诚关注的表情、亲切和蔼的言语、主动体贴的护理措施去为患者解除痛苦, 使患者能感受到来自护士方面的心理援助, 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心理支持的作用。应适当开放ICU探视制度;允许家属探视, 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增加患者信心、减轻其孤独[4]。 (4) 加强相互沟通: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可根据其病情、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 准确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及时给予解答, 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和痛苦, 尤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失去语言表达能力者, 加强非语言交流, 通过表情、手势和动作等加强与患者的非语言沟通, 减轻了患者因语言沟通障碍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痛苦。 (5)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向患者讲解疾病的一般知识, 以及监护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 使医患关系处于“指导-合作”的共同参与模式基础上, 给予患者倾诉内心恐惧、担忧的机会, 从而有计划性地予以解释开导[5], 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探视制度, 介绍ICU的环境以及设施, 各种仪器的用途, 导管和插管的作用及重要性等, 减少患者由于缺乏对ICU的认识而引起的恐惧感, 随时将患者积极意义的信息反馈给患者,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 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 (2) 住监护病房时间; (3) 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2.0统计软件对定性资料采用率比进行发生率描述, 采用χ2检验;对定量资料数据用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α=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13.33%、住监护病房 (7.14±3.45) d、护理满意率96.67%;对照组分别为28.33%、 (9.23±3.45) d、86.67%;观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低、住监护病房短、护理满意率高 (P<0.05)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监护病房是收治各种危重病症患者的临床部门, 其主要任务是对患者进行呼吸、循环等全身重要器官病理生理过程的监护和救治, 尽管监护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 但仍有的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 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称之为ICU综合征, 可表现为定向障碍、记忆和判断力受损、焦虑、恐惧和抑郁, 甚至拒绝治疗, 影响疾病预后[6]。

监护病房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本文通过改善监护病房的环境, 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减轻患者的感觉负荷, 消除影响环境刺激, 以减少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加强相互沟通的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忧郁, 并从感情上激发患者, 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宿感[7];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 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疏导及疾病宣教, 以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 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创造舒适的病室环境, 增进患者对医护的信任, 在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8]。结果显示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13.33%、住监护病房 (7.14±3.45) d、护理满意率96.67%;对照组分别为28.33%、 (9.23±3.45) d、86.67%;观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低、住监护病房短、护理满意率高 (P<0.05) 。

总之, 为有效的避免发生监护病房综合征, 需要从患者所处的环境, 社会背景以及全身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施以有效的精神、心理、身体方面的护理及治疗措施, 从而达到预防监护病房综合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志红, 周兰珠.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165-179.

[2]杨霞, 刘义兰, 陈冬娥, 等.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 2009, 16 (9B) :1-3.

[3]陈聪.ICU综合征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 :237-238.

[4]周燕, 张红, 陈红美.ICU紧张综合征的病因及护理对策[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8 (4) :138.

[5]欧美金, 许瑞香, 谢书芬, 等.ICU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 2008, 8 (8) :80-82.

[6]张晶晶, 张志刚.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J].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7上半月) :55-57.

[7]纪婕.心理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 (4) :49-50.

怎样预防“考试综合征” 篇11

考试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一是考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多见于神经过分敏感或具有神经质的人;二是对考试缺乏自信,过于看重考试的结果。有些家长和个人对考试的期望值要求过高,导致考生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焦虑;还有些考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缺少运动锻炼,长期熬夜导致过度疲劳,身心状态不佳。去年高考时,笔者一位同事的孙女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考场上却由于紧张激动竟当场晕了过去。由此可见,预防考试综合征对考生和家长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正确对待高考 考生应以平常心看待高考,放松心态,不想考试以后的事,从容不迫地应对考试。

树立坚强信心 考生要克服自卑心理,增长信心和勇气,相信通过自己平时的努力,在考试时一定能发挥出最好水平,取得良好成绩。

学习方法科学 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制定出每周的学习计划,做到有条不紊,不可毫无头绪。要善于总结,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能总是死记硬背)。平时最好以参加考试的的心态进行复习和做题,使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重视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休息和学习时间,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一旦发现自己精神不太集中、记忆力下降时,最好的方法是到外面适当活动,以缓解疲劳。良好的睡眠是消除脑力劳动所造成的疲劳和恢复精力的好方法。考前生活一定要有规律,作息时间最好与高考同步。经常熬夜的考生,在考前一定要逐渐进入高考节奏,每天至少要保证6 小时以上的睡眠;如果晚上学习过于疲惫,白天可通过小睡提神。有些考生在考前“分秒必争”,放弃了所有户外运动,甚至连吃饭、上厕所、走路都在看书,结果把自己搞得头昏脑胀,精疲力竭,是得不偿失的。

家长正确对待 家长不要加大孩子的焦虑,要与孩子加强沟通,在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提供必要的帮助。“儿子不要急,考不起就算了,我们多花些钱也会让你上大学”,这是不相信孩子的表现,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停一下先吃个苹果”,“快点把鸡蛋吃了再看书”,这些举动有时会让考生烦躁,反而是帮倒忙。

处置方法合理 考场上若发生考试综合征,首先自己要冷静,可先深吸一口气,同时闭目养神,屏住呼吸,稍停片刻再慢慢呼出,反复两三次,不但可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还会使大脑中氧气增加,使思维更敏捷。也可备一些清凉油、风油精之类的物品放在鼻前,闻一闻以达到醒脑提神的目的;或者伏在桌子上闭目养神片刻,再饮些水,以避免虚脱和晕厥的发生。

综合预防护理 篇12

关键词:人工流产综合征,心理干预,护理

在人工流产术中及术后, 由于过度的精神紧张以及手术器械的机械刺激, 受术者可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大汗淋漓、胸闷及血压下降、晕厥、抽搐等症状, 称为人工流产综合征[1]。人工流产综合征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恢复。本文探讨对受术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及护理, 减轻其心理压力及精神紧张, 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术后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 来我站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健康妇女354例, 年龄17~42岁, 妊娠5~11周, 其中初产孕妇248例, 占70.1%, 经产孕妇106例, 占29.9%, B超提示宫内妊娠, 术前检查均无人工流产禁忌症。将3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77例, 两组年龄、孕产次数、孕周检验无显著差异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干预组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

1.2.1 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

(1) 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 保持手术室环境安静、整洁、明亮, 湿度与温度适宜; (2) 热情和蔼地接待患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主动接触患者,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取得患者信任; (3) 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事项, 包括手术过程、手术安全性和手术中的正常反应, 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 注意言语温和恰当, 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安全性, 同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应的心理准备,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稳定患者的情绪; (4) 对于个别精神特别紧张的患者,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人的病情状况、家庭关系、社会背景、性格特点、文化程度、个人经历等, 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1.2.2 术中心理干预及护理

(1) 手术器械轻拿轻放, 避免让患者看到手术器械, 避免器械撞击声刺激患者; (2) 医护人员表情镇定, 操作熟练协调, 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及信任感; (3) 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及生命体征变化, 与患者进行交谈, 关心、鼓励、开导患者, 使患者获得心理支持, 同时分散其注意力; (4) 播放轻柔的音乐, 是患者全身放松, 疏解紧张情绪, 减轻疼痛。

1.2.3 术后护理

(1) 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顺利完成, 安排患者值留观室休息, 准许家人陪护; (2)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可能出现腹痛等不适, 是由子宫收缩引起, 不必紧张, 可自行缓解; (3) 部分患者对于选择终止妊娠可能存在愧疚心理, 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让患者自己明白必须终止妊娠的原因及终止妊娠的必需性; (4) 叮嘱患者注意休息, 术后一段时间饮食清淡营养,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5) 告知患者及家属应该注意的个人卫生知识、避孕节育知识、术后饮食及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及诊断标准

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测量所有患者的血压、脉搏, 观察有无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胸闷、心率变化等症状。人工流产综合症诊断标准[2]: (1) 术中Bp降至80/50mg以下, 或收缩压下降20mg以上; (2) 术中或术后心率<60次/min, 或心率下降超过20次/min, 并伴有上述症状3项以上者。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进行描述, 分析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a<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出现人工流产反应15例 (8.47%) , 对照组出现人工流产反应56例 (31.6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616, P<0.000) , 见表1。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作为妇女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的有效补救措施, 手术简单, 成功率较高, 但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往往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恢复, 如人流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手术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极大的影响[3,4], 过度的精神紧张可使痛阈下降, 加重疼痛, 进一步加剧患者恐惧紧张心理, 导致神经性紧张, 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胸闷、心率变化等人流综合征反应[5]。因此,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对于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中, 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及护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发现干预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为8.4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4%, 支持[6,7]的研究结果。可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可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 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73.

[2]曹泽毅.中华妇女科学 (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577-2578.

[3]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328.

[4]李静阳.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J].中外医702临床护理April 2013, Vol.11, No.10 Guide of China Medicine疗, 2011, 31 (5) :152.

[5]朱晓燕.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防范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05, 9 (9) :11.

[6]闫丽.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干预[J].求医问药, 2011, 9 (3) :80.

上一篇: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下一篇:电位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