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集团

2024-10-01

燃气集团(共8篇)

燃气集团 篇1

企业集团以其规模和实力的强大, 已成为市场中的主导力量。也有部分集团正是因为规模巨大, 应对变革能力大为下降, 不但无法持续增长, 甚至会因此而消亡, 问题的关键在于集团总部的驾驭能力。有鉴于此, 对新疆燃气来说, 构建有效的管控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一、集团管控基本模式

一般来说, 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操作管控型

各个职能在集团的深入, 是为了保证达成集团战略的目标与实施.集团在实行操作管控模式的过程中, 各个下属企业要有很高的业务相关性.集团的集权管理计划是由集团公司制定, 下属单位负责保障实施, 在集团的所属企业和事业部进行集权管理。

2. 战略管控型

集团公司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整体战略规划, 各下属企业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 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集团公司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 批准其预算, 再交由下属企业执行。实施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 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也要求很高。

3. 财务管控型

集团公司主要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运营、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 以及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同时制定下属企业每年的财务目标, 它们只要达成财务目标就可以。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中, 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可以很小, 集团公司主要负责资产运作。

由上可见, 操作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是集权和分权的两个极端, 战略管控型则处于中间状态。

二、新疆燃气集团基本情况

新疆燃气集团公司是2004年11月在乌鲁木齐市燃气总公司基础上改制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从事乌鲁木齐地区的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车用燃气销售以及燃气管道工程设计、施工等业务,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已成为全国燃气行业大型企业之一。公司改制成立以后, 根据业务发展的情况对机构进行了整合, 在集团总部下成立了天然气事业部、工程事业部、车用燃气股份公司、设计院有限公司、采购中心等五个运营单位, 并初步搭建了管控框架。

三、新疆燃气集团管控现状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集团在投资决策、人事任免、物资采购、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方面实行了集中管理, 并健全了内审机构。主要有:统一规划与投资, 对作为投融资主体的子分公司的新建、对外投资、合作合资项目等进行审查, 并对其建设过程和评价进行全面管理。统一物资采购, 按照“统一招标、分级管理”的原则, 将生产设备、工程材料、生产辅材纳入统一采购范围。统一资金管理, 将集团营业资金纳入集中管理, 并加强预算和资金监控, 监督资金收支预算的执行情况。统一人事决策, 各分支机构领导干部任免均由集团决定, 其下属部门领导干部任免均报集团备案。

集团对上述事务的集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粗放、经验式管理方式。但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简单化的集权方式已不适应集团的管理需要, 目前业务发展状态要求公司必须尽快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转变, 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否则必然效率低下, 不能支撑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四、构建有效的管控模式

新疆燃气集团是以城市燃气的分销为核心, 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关的燃气工程设计、安装、汽车油改气、设备经销等业务, 各业务经营的关联性较强。同时, 随着各项业务向疆内其它城市拓展, 管理的地域跨度也在加大。据此, 集团应逐步建立基于战略控制型的管控模式。即:集团作为战略规划中心、资本运营中心、重大决策中心和利润中心, 主要负责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掌控重要人事、重大投资等方面的决策;以全面预算、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为主要手段对集团的经营及效益进行调控。确定集团管控模式后, 必须要抓住组织结构设计、责权体系和核心管理流程构建、业绩评价体系设计三个关键问题, 以构建有效的管控模式。

(1) 组织结构设计要遵循“战略决定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传承战略”的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要想成为集团管控体系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要先选择适合的集团需要的管控模式。新疆燃气的战略方向是专注于燃气分销规模的扩大和燃气应用的相关多元化产业。据此, 新疆燃气将企业战略区划为燃气输配、燃气销售及应用、燃气工程设计安装、专业设备销售4个战略实施单元, 组成集团的基本框架。

(2) 责任体系及核心流程组织结构设计一旦完成, 集团内部业务流程随之就得到确定, 但是业务流程的顺利进行, 还必须依赖于责权体系和核心管理流程的构建。新疆燃气在实际运行中, 一定程度上存在责权体系不明确的问题, 并造成看上去组织完善, 制度严明, 但是运行起来困难重重, 麻烦不断。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对核心管理流程进行梳理, 明确和强化责任体系, 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3) 业绩评价体系设计的责权体系和核心管理流程的明确是在评价体系设计的组织结构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明确的, 业务也需要按规定的路径走。事后的检测和评价机制, 是鉴定业绩评价体系设计是否能实现集团战略、是否有效承接集团组织模式。新疆燃气目前推行的目标考核距离系统的业绩评价体系还有一定的差距。新疆燃气集团在进行业绩评价时, 存在对业务诊断的深度不够、关键业绩指标、业绩目标不够科学、业绩审核缺失、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奖惩脱钩等问题。要构建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首先要对业务状态作深入分析, 找出发展的差距和主要问题。新疆燃气的主要问题是快速发展的渴望与日益缓慢增长的用户和气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确定公司输配、销售、设计安装等各业务单元明确的目标、提炼关键业绩指标、按季度评估业绩差距, 并依据透明的评估和评级进行激励。

综上所述, 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有效的管控模式, 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持续推进组织结构变革、核心流程再造、责权体系完善、业绩评价等工作。同样, 企业集团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经管风险, 进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应构建的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要在整个管控体系合理、清晰的基础上。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 真正促进各运营单元经营管理能力的有效提高, 才能最终保证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

燃气集团 篇2

1制定依据

为推进燃气集团公司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防止和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燃气集团公司机关职能部门,所属地区公司,项目部及控股公司参照本办法执行。3管理原则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构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创造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企业。4管理机构及职责

4.1安全环保部是环境保护的归口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等工作进行规划、监督、协调及管理。要履行下列职责:

—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组织制定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规划或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监督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工作,组织协调重大污染源治理;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负责环境保护管理指标的确定监督考核,参与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技术论证。

—推行环境管理体系,参与环境保护科研项目的技术论证和环境保护技术推广应用。

—组织协调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负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的“三同时”审查;负责监督环境监测网和环境应急体系的建设;负责组织对重大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事故统计上报和事故建档工作。

—负责组织环境保护及绿化宣传教育工作; —负责环保科技项目的审查验收工作;

4.2燃气集团公司HSE委员会对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各单位环保管理职能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环境问题负有管理责任。

4.3燃气集团公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和环境保护承包责任制。各单位行政正职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

4.4各级HSE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履行下列管理职能: —贯彻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审定本单位环境保护计划; —审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审定本单位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并组织检查考核; —协调处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讨论决定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4.5各单位要明确环保主管领导;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环保科长或专职环保管理干部;各项目部、站场、班组应有专职或兼职环保员,形成环境保护四级管理网络。

4.6燃气集团公司机关各职能部门依据直线职责分管业务活动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计划、财务、生产、资产、科技、人事、监察、党群、应急管理(生产运行部是应急管理的归口单位)等部门应当贯彻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规定,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4.6.1计划、财务部门职责:

—负责将环境保护内容纳入本单位计划,督促建设项目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审定本单位财务预算中的环境保护投资,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所需成本,并考核预算执行情况。

4.6.2生产、资产管理部门职责: —负责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组织制定生产作业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并监督落实。4.6.3技术、基建管理部门职责: —负责落实工程技术服务、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过程中的有关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和措施;

—负责将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列入科技计划,并协调组织实施。

4.6.4人事、监察部门职责:

—负责环境保护组织管理网络建设,组织落实全员环境保护培训计划; —负责管理人员环境保护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处分,参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调查。

4.6.5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门职责:

—组织制订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按规定程序报告突发环境事件; —负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次生或衍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

4.6.6党群工作部门职责: —负责企业环境文化建设; —协助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及环境保护评优活动。

4.6.7其他部门职责:

—负责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培训;

—负责业务范围内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及时整改隐患问题; —对作业活动内涉及的环境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参与公司组织的环境保护文化活动。

4.7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由公司向各单位下达环境保护承包指标,签订承包责任书,依照指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或处罚。各单位应逐级明确和分解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定期组织考核。

4.8员工有义务保护环境,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和检举。

5建设项目管理

5.1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即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部分。

5.2严格执行油田公司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规定,各级环保管理部门有权在试运行期间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责令停止试运行。试运行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5.3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批。5.4建设单位须在建设项目竣工投入试运行后,需组织验收材料,向燃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申请验收。

5.5对建设保护设施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公司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建设单位停止生产或使用。6清洁生产管理

6.1防治水污染,禁止向水体超标排放油类、酸液和汞、镉等剧毒物质以及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6.2防治大气污染,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能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装备和产品。

6.3防治有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各种固体废物乱排乱放。生活垃圾有处理设施的要及时处理,无处理设施的部门或单位要集中送到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好堆放点的防护工作,防止垃圾飘散。禁止向路旁、沟边乱倒生活垃圾。

6.4防治噪声污染,设备购置或设备更新,应符合环保、高效、低噪的技术性能,把环境和噪声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6.5各单位应当落实清洁生产审核,确定本单位的环境管理方案(或者清洁生产方案),制订实施计划。对无费、低费方案,筹措资金、及时整改;对中费、高费方案,纳入本单位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逐步实施。

6.6生产过程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降低新鲜水消耗,提倡采用多次利用,循环使用,提高循环水利用率。

6.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综合利用或经过处置后无害排放和推存,不得挖坑填埋或乱排乱放。

6.8各单位结合本单位污染物的排放状况,作好记录,按时上报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负责审核汇总。

6.9安全环保部依据集团公司、辽河油田公司安全环保处和地方环保主管部门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逐一对各基层单位进行指标分解,并在现场检查中,监督各单位实施。

6.10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禁止乱砍滥伐树木和破坏绿地的行为。7环保技术与科研管理

7.1各单位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7.2对重要环境因素、环境敏感区域内治理项目投资较大时,使用单位可在详细论证的基础上,上报安全环保部,燃气集团公司统一向油田公司安全环保处提出申请报告,由油田公司立项列入环保技术措施项目。

7.3油田公司立项批准的污染治理及环措项目由规划计划科下达计划书,安全环保部负责落实项目资金的使用。

7.4对具有重点的环保科研项目,各单位可以按照燃气集团公司科研项目的申报程序申请立项和经费支持,对于一般的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各单位可以自筹经费或向燃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申请一定的经费支持。

7.5各单位应将环境保护费用作为优先项目纳入生产经营成本预算中,落实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清洁生产、环境应急等项目费用。

7.6签订合同涉及环境保护内容时,应依法明确双方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并单列环境保护费用。8环保宣传与培训管理

公司每年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培训。宣传形式以讲座,座谈会,知识竞赛为主。工会和党群工作部协助组织相关文化宣教活动,其他部门积极参加环保宣传与培训。9环境应急预案管理

9.1各单位建立环境应急管理网络,明确责任,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9.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当纳入同级总体应急预案中。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风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

9.3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9.4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或者发生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对事故现场及受影响区域进行应急监测,并按照有关规定将监测信息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9.5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并且根据演练结果及时修订预案。10环境事故管理

10.1本办法所称的环境污染责任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遭受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具体包括: —在施工及作业过程中因没有防污染设施或设施损坏、不完善造成的环境污染。—擅自闲置和拆除治理污染设施,或由于治理污染设备不能正常运转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因管理不善或违反操作规程及隐患问题整改不及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施工作业致使特殊保护区域的植被遭破坏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死亡的。—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

10.2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各单位负责人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有效控制,调查事故原因,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并对事故的性质和造成危害程度做出初步认定。

10.3事故发生单位要将污染事故发生的情况及时通报给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使他们尽快了解发生的污染事故的情况,从而采取躲避、防御和救护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10.4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1小时内向燃气集团公司领导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

10.5事故调查组要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过程、污染程度、经济损失,确认事故责任,核算经济损失,提出事故处理意见、污染治理措施和建议。10.6事故处理后一周内由发生事故单位写出事故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危害、采取措施、遗留问题、事故责任及处理意见等,报告单位和个人要保证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如发现错报、误报,应及时纠正。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

10.7环境污染事故根据污染事故赔、罚款金额及污染程度可分为: 10.7.1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由于污染行为造成赔、罚款在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10.7.2较大环境污染事故:

—由于污染行为,造成赔、罚款金额在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不含五万元的)。—人员发生中毒症状。—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的。10.7.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由于污染行为造成赔、罚款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不含十万元)的。

—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的。—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

—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全受到影响的。—造成干渠、河流、海洋等水域污染的。—捕杀国家级二、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10.7.4特大污染事故

—由于污染行为造成赔、罚款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的。—人、畜中毒死亡的。

—捕杀国家一类保护野生动植物的。

10.8事故赔偿

10.8.1在同相关方协商的基础上,做好合理经济赔偿,防止超标准赔偿。10.8.2对事故处理分岐较大的经双方协商不能达成补偿协议的,三日内由事故发生单位向燃气集团公司法律部门申报。

10.8.3填写污染补偿协议书和污染补偿结算单,污染补偿协议书和结算单一式七份,补偿单位和被补偿单位签字、盖章,并经环保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油田公司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核后,办理结算业务。11奖励与处罚 11.1奖励

凡是对防治污染,清除重大污染事故隐患,在清洁生产以及环保管理、科技、宣教等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燃气集团公司规定给予奖励。

11.1.1实行环境保护承包责任制,对完成环保承包指标的单位,经考核认定,年终按承包规定给予兑现奖励。11.1.2对在环保宣传、教育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11.1.3公司设立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奖,对为推进油田环保科技进步,研究开发对油田环保工作有重要意义的新技术的个人(项目)或推广环保新技术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按照燃气集团公司有关标准给予奖励。11.2处罚

对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本管理办法,造成环境污染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经济处罚。11.2.1对不按环保承包责任制要求,没有完成环保承包指标的单位和环保负责人,按承包方案扣罚抵押金。

11.2.2对新、改扩建设项目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防治污染设施未按要求履行竣工验收手续的单位,根据情节处以10000-50000元罚款;对单位负责人处以500元罚款,对因以上行为造成环境污染的单位,视情节处以10000-50000元罚款,对单位责任人处以1000预案罚款。

11.2.3对污染防治设施擅自闲置不用或擅自拆除的单位视情节处以10000-50000元罚款,对主要责任人处以500元罚款;对因此而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视情节处以10000-50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罚款。11.2.4对向燃气公司环保部门拒保、谎报排污情况的单位处以5000-10000元罚款。

11.2.5对隐瞒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大事故等级分别处以5000元、10000元、30000元、50000元罚款。

11.2.6因违反规定所发生的责任污染事故,对事故单位按经济损失数额的10%-30%处以罚款,对造成人畜伤亡或生态环境破坏的,按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对事故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对事故责任人处以500-1000元罚款。

11.2.7对因化学药剂等管理不善导致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的,视事故情况对事故单位处以5000元-50000元罚款,对事故责任人处以500元-1000元罚款。11.2.8对拒不执行限期治理或治理达不到要求的单位,视污染情况处以10000-50000元罚款。

11.2.9对因废气超标排放、噪声或震动超标排放而干扰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单位,视事故情节处以2000-20000元罚款。

11.2.10对不按规定要求,乱堆乱放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单位处以1000元/m3-10000元/m3罚款,对主要责任人处以500元罚款。

11.2.11对不执行公司排污费、水土保持费、生态资源补偿费和污染事故罚款、污染补偿费等管理规定的单位,按交纳额的100%处罚,对主要责任人处以500-2000元罚款。11.2.12对非法转移污染物的单位,视情节处以10000元-50000元罚款,对造成污染事故的,加倍处罚。

11.2.13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本管理办法情节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或责任人,予以通报。

燃气集团 篇3

0 引言

产融结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产融结合是指工业企业、服务业等产业资本, 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资本, 利用业务纽带形成的合作关系。如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 企业通过金融机构发行股票、债券等。 狭义上的产融结合是指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 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行效率, 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 产业资本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多种方式, 与金融资本进行相互融合。

产融结合最早出现在19 世纪末的美国, 由于企业规模化生产不断加速, 金融资本涉足领域不断扩大, 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相互结合的意愿日益强烈, 最典型的是摩根财团。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 工业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基础上, 考虑将自有富余资本投入金融行业, 通过参股、控股金融机构来反哺实业发展。最典型的是以石油起家的洛克菲勒财团。据有关资料显示, 2014 年世界500 强企业中, 产融结合型企业达80%以上。 我国的产融结合最早起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随着产融结合步伐不断加快, 当前金融行业到处都有大型企业集团出现, 以中石油、中石化、中信集团、宝钢集团等为代表的企业集团, 实施产融结合模式后, 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1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必要性

(一) 优化资源配置, 服务集团主业发展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 能够发挥集团整体资源优势, 进一步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实现良好的协同效应。 集团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品牌效应可以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前提条件, 金融业的发展又能够为集团主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驱动, 协同发展, 这就使得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在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 获得更多的经营利润。

(二) 完善集团金融功能, 提高资本运作水平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利用自身的产业发展经验和稳定的经济收益, 通过发起设立或参与投资财务公司、 基金公司等手段, 实施产融结合, 能够完善集团的金融功能, 提高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 一方面利用其金融功能, 实行集团内部资金统一管理和调配, 满足集团系统不同成员企业的交易需求和资金需求, 进一步降低信息成本、经营成本、交易成本和资金成本, 进而实现外部利润内部化。另一方面, 集团能够利用金融机构这一平台, 获得更为专业的并购重组、融资租赁等专业的咨询服务, 按照政策法规要求和市场化方式, 实施资产收购、股权收购等对外投资活动, 促进集团业务的快速扩张, 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核心竞争能力。

(三) 增强集团管控能力, 推进集团化运作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是企业立足发展实际, 构建投融资平台的客观需要, 也是对所属单位实行资本控制和战略协同的重要手段。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在遵循国家有关金融监管政策的基础上, 推进传统的实物管理模式向以资金价值和货币指标为对象的价值管理模式转变, 能够有效利用金融纽带, 监控所属单位的资金往来、产品交易等情况, 便于及时发现和避免财务风险, 进一步强化集团对所属单位的管控, 加快推进集团化运作步伐,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四) 分散经营风险, 获取多元化收入

燃气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周期长等独特的特点, 如何合理选择科学合理的投资规模、资金投向, 最大程度地减少投资风险, 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是每一家燃气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 国内的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借鉴相关油气企业的发展经验, 着手投资金融产业领域, 能够将集团实业经营和金融业有机结合, 构建形成高效合理的投资组合, 分散企业的投资经营风险, 进而获得多元化的利润收入, 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2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探析

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可以采取两种实施途径: 一是企业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 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进行有机结合;二是企业在实施收购、兼并、重组等活动的过程中, 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对于大型燃气企业集团而言, 企业长期从事的业务集中在天然气管道建设、 城市燃气、 汽车加气站、天然气转化利用等领域, 这些项目的建设和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同时, 一般情况下,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情况非常稳定, 现金流较为充足, 完全具备实施产融结合的资金实力和基本条件。具体来看,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一) 直接控 (参) 股金融企业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 有选择性地选择控股或参股地方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机构等金融企业。也可以与区域内的金融企业开展合作, 参与设立燃气产业投资基金, 该种方式既能够获得相应的金融股权收益, 也可以提升企业在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进而保障企业集团各项业务发展的资本需求。 目前, 中海油、国家电网等企业采取这种模式。 该模式下, 企业集团无需专门设立公司, 实施程序较为简单, 政策限制较少, 但是企业集团需要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

(二) 设立财务公司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可出资设立财务公司, 承担企业的资金司库和商业信用管理职能, 对企业集团系统内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运作。 同时, 也可利用这一平台, 投资相关金融企业, 或者参与发行债券等,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目前, 我国有80 余家企业集团独立设立财务公司, 中石化、中电力、延长石油等企业集团均采取该种模式, 依托财务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和业务拓展。 该模式下, 企业集团投入资金相对较少, 操作程序也相对简单, 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增加投资收益。 但是, 该模式将受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的严格限制, 对集团也有很强的依附性, 实现金融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目标较为困难。

(三) 培育上市公司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可培育1 个或多个上市公司, 甚至推进集团整体上市, 以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 统筹和吸纳多方资本, 保障集团的产业发展。 目前, 陕西燃气集团、深圳燃气、 中国燃气等知名燃气企业都拥有上市子公司或本身就为上市公司, 能够依靠上市公司平台进行融资。 该模式下, 大型燃气企业集团依托上市公司平台, 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券等多种方式, 实施资本运作, 促进企业的项目建设和业务发展。但是, 这种模式对集团产业发展规模、资金实力、管理水平等有较高的要求, 实施时间较长。 同时, 若上市公司为所属子公司, 其资金仅能用于自身产业发展, 难以为集团其他成员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 混合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多种模式相结合, 目前中石油主要采取这种模式。 该模式下, 企业能够有效发挥多种模式的组合优势, 操作方式相对灵活, 实施程序相对简单, 有利于金融业务板块快速做到做强。 但是, 该模式需要企业先期投入大量资金, 管控难度也相对较大。

3 启示及建议

综合分析来看, 实施产融结合已是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的趋势, 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 是企业拓展业务经营地域,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动力, 也应该成为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基于燃气行业和金融行业经营的不同特点, 燃气行业的产融结合应充分考虑自身业务发展实际和资金实力, 实施集团主业和金融产业协调发展战略, 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人员调配、资金运作等手段, 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有效避免集团发展金融产业可能出现的风险, 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营利润。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大企业集团已经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燃气行业作为关乎社会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 为推动行业的稳健发展, 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企业集团在产融结合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 取得良好成效。本文在梳理产融结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大型燃气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融结合,研究,企业

参考文献

[1]赵文广.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王毅.多元化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3]黄愈.A黄金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4.

燃气集团 篇4

——北京市燃气集团企业文化理念建设纪实

作者: 捷盟咨询顾问 任 翀

编者按:本文作者全程参与了由捷盟咨询承担的北京燃气集团企业文化理念建设项目,对北京燃气企业文化的朴素之美深有感触,特撰写本文以飨读者。

大千世界,美不胜收。凡能恒古流长之美,无不在于她的自然亲切,心灵震撼,这种美的灵魂就在于“朴素”。朴素,是自然而然的真实之美,是铅华褪尽的沉淀思考;朴素,是恒定于一的切实之美,是聚焦信仰的稳健力量;朴素,是英雄本色的朴实之美,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真才实学。

企业文化是对人的教化,这是一种朴素的教化,她明确使命、树立愿景、确立核心价值观,并宣贯这些思想理念,而只有这一切让员工感到真实亲切才算是文化建设的成功,正所谓“浓妆淡抹总相宜”。放眼望去现如今的企业文化建设,布衣荆钗者有之,洗去铅华者有之,沦落为丐者也有之,然终究难以从追求时尚、固步自封和张扬卖弄中“脱胎换骨”般的朴素可敬。然而沧海拾贝,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燃气”)企业文化理念建设可谓生动自然的朴素之美。

一、使命的真实之美: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和谐统一

企业文化,就是由企业所倡导,并被企业和员工所实践,影响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个人行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企业文化的理念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回答三个问题:“我们为何而存在?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我们怎样为人处世?”

也许,我们会认为这完全是企业领导的事情,甚至是政府的事情,上传下达即可,特别是国有企业。然而,北京燃气深刻地认识到 自身的文化形成与发展是伴随着首都燃气事业长期实践而生长起来的,一方面要严格遵循市政府的深切要求,不负百姓期望,领导们高瞻远瞩、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也要敢于 突破长官意志,尊重员工意志,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大浪潮中去,群策群力共同铸就燃气人的信仰,并展开了为期半年的企业文化研讨工作,广大员工成为了本次活动的主要主持者、研讨者和管理者,理念研讨可谓热火朝天,理念宣贯的是声情并茂,两项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启发,真可谓朴素得够实在。

北京燃气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投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拥有北京市燃气建设和经营的专营权,集燃气输配、销售、设计、施工、建设、科研、制造为一体,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燃气输配管网,承担着北京市区工、商业和居民用户的燃气供应服务工作。2005 年 1 月,北京燃气 与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成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超过 400 亿,成为北京市最大的国有公司。2007 年 5 月 17 日 北京燃气 在香港注资成功,使企业属性发生了新的变化,标志着集团公

司从传统公用事业企业转变为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

问题的第一个聚焦点就由此产生了:注重社会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两者在理念建设中有没有内在的统一性?燃气人围桌而座,共同回顾了从计划经济时期“ 投资靠政府、经营靠补贴、服务靠垄断”到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下的国企改制、重组、上市的艰辛历程,深刻体味出 北京燃气 依然是“纯粹的国有控股企业”,依然肩负着北京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发展燃气事业、服务用户、安全稳定供应”的历史使命;同时又是“纯粹的上市公司”,就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思考和解决问题。

使命是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企业实现远景目标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体现了企业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文明的能力。燃气人根据历史沿革中各届政府对燃气提出的要求,以及燃气行业的公共服务特性,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视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和百姓安居乐业为己任,开创性地提出了“服务社会、造福民生”的企业使命。

北京燃气的社会效益仍然是第一位的,以经济效益促进社会效益,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必然要对成本、利润、销售量等方面的关注力度大为增强,既要对政府、客户负责,也要对资本市场负责。至此,我们可以说 北京燃气的企业文化建设任务也就清晰了,那就是:北京燃气要重新构建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能够持续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具有高度执行力的企业文化体系。

燃气人凝心静气,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终能褪尽铅华,以“ 始终肩负政府嘱托和百姓厚望”为 自然而然的责任和义务,以“为社会和客户创造价值”带动为员工和股东创造价值,这是一种平凡而崇高的朴素之美。说她平凡,是因为燃气人已经践行了几十年,日日夜夜为首都燃气事业保平安、谋发展;说她崇高,是因为燃气人志存高远,胸怀更加宽广,把燃气事业对于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看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严正承诺和真切落实,把安全稳定供气对于改善百姓的生活看成是传承能源文明的优质服务表现。

二、愿景的切实之美:梦想与现实的齐头并进

愿景是一种激发潜能的梦想,是把使命勾画成蓝图,是企业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长期战略目标,她既是未来发展的现实需求,又是现实发展对未来的必然追求,她是现实性与梦想性的切实统一。

燃气人怀有很多梦想,跟所有的企业一样,希望企业更好、生活更好。然而,“什么样的愿景才能激发这种信念与热情?”,无疑,这是燃气人聚焦的第二个问题。其中,“可实现性”是最关键的,她是联结现实与梦想的桥梁,是最切实的美好回答。

燃气人又一次陷入了深思:我们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严格的内控制度,具备满足市场需求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拥有一大批智慧勤恳的人才和管理团队,特别是注资上市的成功更使北京燃气成为北京市第一家融入国际资产市场的公用事业单位,为首都的城市基

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建造了一个投融资平台。审时度势,我们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运营商”要怎样实现呢?对此,燃气人进行了严谨而翔实的论证,因为愿景不是挂在墙上的文化,而是要践行在每一天的承诺。

实力造就梦想,北京燃气已经成为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北京市的经济安全、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有一组数字对比:北京天然气用户达到 100 万户时用了 13 年,超过 200 万户时用了 4 年,超过 300 万户时仅用了 3 年,北京燃气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预计未来十几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呈高速增长,平均增速将达 11% 至 13%,2010 年需求量将达到 1000 亿立方米,北京燃气的发展空间前所未有。到了“十一五”期末,将实现天然气购入量 63 亿立方米,管网规模达到 8033 公里,用户数量达到 438 万户,北京燃气的发展步伐之大也是前所未有。如果北京燃气以“今天”为坐标点,那么回顾“昨天”就是迅猛发展、稳健经营,而眺望“明天”则是立足高远、前景广阔,正所谓“世界一流并不遥远”。

在奔向世界一流的征途中,北京燃气由原先的能源提供商转变为清洁能源运营商。至此,文化与战略相互影响、融合与促进,恒定于一,形成了一股聚焦信仰的稳健力量。随即,北京燃气以“立足北京、内外并举,专注燃气、上下延伸”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以保证愿景的切实实现,这是一种开阔而专注的朴素之美。说她开阔,是因为在波澜壮阔的

潮头起航,所以才有了“谁主沉浮”般的响亮,是因为有了鲲鹏般的翅膀,所以才有了直冲云霄的向往;说她专注,是因为北京燃气在城市燃气发展及能源结构调整中始终注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形成行业示范效应,成为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力的现代企业和市场主体。

三、核心价值观的朴实之美:选择与聚焦的相辅相成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员工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评价标准和对行为价值的选择标准,是企业理念体系的建设基石。核心价值观的探讨是燃气人最为激烈的一场辩论赛了,甲方说核心价值观应该一目了然,比如注重责任、诚信和服务等;乙方说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高度概括性,从我们耳熟能详的方面作为切入点,比如注重企业文化和管理的精神提炼。我想这两种说法分别代表了挖掘核心价值观的两种鲜明思路,即“具象”和“抽象”。至此,不可避免地第三个问题就聚焦在燃气人面前了: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源泉在哪里?她可以是精神的凝练,也可以是作风的缩影,更可以是企业殷殷传承的倡导。

燃气人换了个角度,从自身赖以生存的事业上找到了突破口,即核心价值观要从“气”上挖掘。按照燃气人的说法就是“我们是跟天然气打交道的,主要职责就是遵循党和政府的要求为首都百姓安全供气、稳定供气。气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她虽无形却流溢于有形之中,正如我们的管网管道输送着燃气,科学管理承载着文化管理。”

“气融万物、惠泽万家”是北京燃气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一种英雄

本色的朴实之美。说她是“英雄本色”就是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修炼自己的真才实学。“气融万物”讲的就是燃气管道具象有形,燃气文化大象无形。正因为燃气人志存高远,才要修炼有容乃大的胸襟与气度,以实力说话,以业绩说话。“惠泽万家”说的是北京燃气是与社会发展一同成长的,我们在集纳企业内外各种资源、智慧和力量的同时,更要怀有感恩之心,讲回报、讲奉献,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讲求企业价值的融会贯通——对政府负责,以服务社会、造福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对人民负责,把真情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提高百姓生活品质;对市场负责,以良好的业绩回报社会及伙伴,互惠互利共享成果;对员工负责,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生涯,同心同德共创未来;对未来负责,传承文明之火、智慧之火。

燃气人面对她们的核心价值观,犹如手捧“传家宝”,朴实、亲切,宣贯中一次次强调,讲解中反反复复提及,看来气融万物首先融的就是员工的心,惠泽万家首先泽惠的就是员工的情。

四、扬弃成就卓越:不破不立的朴素之美

扬弃,哲学上是指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其实质是“不破不立”。都说要“追求卓越”,可“卓越”从哪里来?燃气人认为卓越来自于敢于向自己挑战,这是一种真实,一种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眼光;卓越来自于冷静的利弊分析,这是一种切实,是敢于破、更敢于立的胸怀与实力;卓越来自于脚踏实地的变革改进,这是一种朴实,一种从管理入手的理念革

新与探索开拓。

不破不立是没错的,但破后就一定能立吗?显然这个“破”不是破坏,而是翻新,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扬弃的实质就是不破不立,就是 继往开来、自我改进、自我创新、成就卓越。“扬”为“弃”指明前进方向,“弃”为“扬”开拓发展空间;“扬”是对核心价值观的恪守,“弃”是与时俱进中的成熟。

扬弃需要信念,需要勇气,更需要本领。作为首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业,独特的行业特性激发出燃气人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并在几十年的艰苦岁月中凝练出燃气人在艰难险阻面前举重若轻的潇洒气度和在日常工作举轻若重的严谨作风,真可谓“能 拼搏、能奉献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种精神和作风当然要“扬”,要传承,但以往“气老大”的官僚作风要“弃”,并将随着上市公司的形象而转变。

燃气人深刻感受到“没有经营管理的切实转变就没有成就卓越的基础”这一朴素想法,并从经营、安全、服务、人才和执行五个方面朴素地演绎着:在经营上,得客户者得市场,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站在专业角度解决问题;在安全上,首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在服务上,抽取呼家楼绿洲精神的灵魂“真情到家”上升为服务理念,说明“真情”是优质服务的精髓,“ 到家 ” 是一种资源、标准、承诺和能力,是在创造最佳的客户体验;在人才上,已经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

选拔人才,从制度上突破了国有企业吃大锅饭的现象,因为燃气相信“人才不是淘汰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那么作为企业就要想尽办法“为人才创造机会”,使员工获得个性尊重、才能施展、成长支持、贡献回报和价值实现;在执行上,燃气人突破国有企业“上传下达”的执行方式,从另一个视角思考着为何有时政令不畅通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执行这自身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更有传达者的失误,如果把决策者和执行者当作是彼此尊重和相互服务的合作关系,那首先就是“知道是前提”,即政令传达的正确性、明确性、及时性和辅导性,其次才是“做到是关键”,即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掩卷沉思,燃气人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徘徊:他们不雕琢修饰却是真实可爱,他们不溺于安逸却是切实改进,他们不甘于平庸却是朴实淳厚。燃气的朴素之美成就了燃气文化的大气——“气融万物、惠泽万家”,因唯有宁静方能致远。

真心祝福燃气人健康幸福!

燃气集团 篇5

20世纪20年代,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在理论界与实务界被广泛研究与应用,成为企业决策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在西方一些大企业被普遍采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到了80年代,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西方一些重要的企业管理理念与先进技术相继引入我国。而预算管理做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在我国外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相应地,我国国有企业也逐渐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早在2000年就发文《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明确提出了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随后,财政部也于2002年发文《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强调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实行包括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国家部委政策文件的出台,使我国大中型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逐步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靠预算管理作为管理手段来实现企业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预算松弛就是预算管理中碰到的较难解决的问题。为解决预算松弛问题,笔者以A燃气集团公司为案例,对其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松弛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实证检验,并提供了解决预算松弛的办法。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预算松弛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预算松弛研究作为管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对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预算松弛行为的消除及对策等做了广泛深入的分析。

关于预算松弛的定义,国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Merchant(1985)提出,预算松弛是在一定范围内总预算与必要预算的差额。Mann(1988)指出,预算松弛就是低估收入、高估成本,以使预算目标更容易实现的行为。Dunk(1998)和Nouri(1998)将预算松弛定义为:完成某项预算任务时,有意低估的收入或低估的生产能力、高估的成本费用。从以上国外学者对预算松弛的定义可以看出,预算松弛是经理人员低估收入、高估成本费用,以使自己完成目标更为宽松,进而有利于业绩评价。

在众多的国外预算松弛文献中,对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与预算管理本身相关的影响因素、预算管理本身以外的影响因素。

(1)预算管理本身的影响因素。高严(2008)通过对国外预算松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预算松弛与预算管理本身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预算参与、预算强调、预算公平、预算目标特点,其中关键因素是预算参与和预算强调。第一,预算参与对预算松弛的影响。预算参与是指在分级授权管理条件下,允许和动员各级经理人对本部门或岗位的预算制定、执行、反馈等进行全面参与的行为过程。国外学者Antelt(1985)指出,下属参与预算编制会增加出现预算松弛的潜在可能性。而Lukka(1988)则认为预算参与给下属经理提供了一个直接导致预算松弛出现的机会,低程度的预算参与则会限制这些机会。第二,预算强调对预算松弛的影响。预算强调是指以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为依据,来考核经营或管理业绩,并以考核结果作为制定薪酬或奖惩方案的基础。国外学者在预算强调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上,将预算强调做为预算参与下的一个控制变量来研究,并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论,认为预算调强与预算松弛具有正相关关系。Lewin(1970)的研究指出,如果各级经理人经常参与业绩考核标准的制定,那么经理人就会努力使标准成为他们自认为能够实现的预算目标,因而预算是一种典型的业绩参考标准,这导致在双方讨价还价后制定的预算中包含了预算松弛因素。Onsi(1973)指出,各级经理人以制造预算松弛来满足以预算为基础的业绩考核,除非该预算基础被设置在一个较低水平的位置上。从以上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如果各级经理人的考核建立在以完成预算目标任务的高低来衡量的话,那么各级经理人就会想方设法制造预算松弛。

(2)预算管理以外的影响因素。国外学者对预算管理以外的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信息不对称,而其他影响因素如行为因素、组织战略因素则认为不是主要因素。第一,信息不对称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高严(2009)通过对国外预算松弛相关文献的搜索,发现国外学者普遍将信息不对称当作一个预算参与条件下的控制变量来研究,并认为由于下属参与预算制定,导致预算松弛的程度依赖于信息不对称的水平。Baiman(1983)的研究指出,信息不对称源于下属拥有更多的与决策有关的信息。Chow(1988)也指出,下属拥有信息上的优势,这些信息是影响业绩的重要因素。Young(1985)认为,当实行参与式预算时,拥有信息优势的人比没有信息优势的人会制造出更多的预算松弛。第二,行为因素、组织战略因素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国外学者在行为因素对预算松弛影响的研究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原理,以解释预算参与主体的经济行为与预算松弛的内在关系,其中以Onsi所做的研究较有代表性,Onsi(1973)的研究表明,预算参与主体的行为因素对预算松弛具有一定的影响。国外学者在组织战略对预算松弛影响方面的研究并不多,Van Derstede(2001)的研究表明,多元化战略与业务单元预算松弛正相关;与成本领先战略和防御战略相比,差异化战略和进攻型战略下有更多的预算松弛。

(二)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要晚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以理论指导的预算管理实践,也起步于这个时期。对于预算松弛的实证研究,则只是近几年才开展,目前公开的文献较少。

一是关于预算松弛成因的研究。国内学者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将预算松弛成因的影响因素归纳在三个方面,即制度层面的因素、人性因素、外部环境因素。(1)制度层面的因素。制度是企业实现某个目标或出现某种现象的必要条件。预算松弛是预算管理中的一个具体行为,企业的参与性预算制度为企业出现预算松弛提供了制度条件。高严(2008)指出,在分层管理条件下,任由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参与预算的制定、预算的全程管理,以及该组织的业绩考核,会对组织的预算松弛产生促进性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如果严格依据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即提倡较高程度的预算强调时,预算参与对预算松弛的这种影响会更加严重。张美霞(1999)提出,参与性预算会导致预算松弛,一旦激励与预算目标挂钩,预算执行者就会利用参与机会压低预算标准,由此产生预算松弛。万良寿(2002)也认为,参与性预算为预算松弛提供了制度基础。(2)人性的因素。于增彪(2001)认为,预算松弛就是预算主体在预算管理中的逆向选择。林峰国(2004)认为,预算管理作为一种会计功能,首要的是行为功能。刘秋壮(2007)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三种人性假设出发,分析了三类型人与强制性预算、参与性预算、协商型预算的适应关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实行的预算实际上就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主体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当上司利用业绩来考核下属时,下属各级经理人就会采取各种行为来达到预算松弛的目的,从而获得利益。(3)外部环境的因素。国内学者在外部环境对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研究中,主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指出由于委托人与受托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掌握的信息会对预算松弛造成影响,并基本取得了一致的结论,即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预算松弛的产生,信息不对称与预算松弛呈现正相关关系,如郑石桥、王建军(2008)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预算松弛的产生,高严(2009)也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信息不对称与预算松弛有正相关关系,指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预算松弛,这种松弛不仅会出现在预算编制阶段,也会出现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即“编制松弛”、“执行松弛”。

二是关于预算松弛的解决办法。国内学者认为,要解决或消除预算松弛问题,必须针对企业预算松弛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国内文献主要考虑职业道德层面、组织内部层面、外部环境层面。(1)职业道德层面。周密(2005)提出,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贯彻以人为本,关注预算道德的思想,从价值观念上减少预算松弛的做法。张朝宓(2004)认为,企业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对预算管理意义的认识,并要坚持公平和透明的原则,保持严肃的预算控制。韩涵(2009)认为,要强调各级经理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与沟通,这将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预算合作氛围,这是缓解预算松弛的一种有效途径。韩立军(2006)认为,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协调不平衡的情感,并且建设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和团队精神。(2)组织内部层面。在组织内部层面上,导致预算松弛的成因主要包括预算参与和预算强调。在预算参与上,有的学者认为要结合企业的组织特征和产品所处周期,程明(2005)认为,当企业实行差异化战略或处于成长期时,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太多,预算可能无法发挥计划与协调的作用,这时企业就不太适合采用预算管理,或者只能将预算管理当作一种参考工具。黄海梅(2004)认为,要慎重确定各级经理人员参与预算编制的程度和方式,制定合理的企业预算目标。在预算的考核上,有学者认为预算的考核指标要定得合理。何红渠(2006)认为,要引入“联合确定基数法”确定企业的预算目标。曾维林(2005)指出,采用合理的业绩评价方案,将部门实际利润和公司其他部门期望利润之和作为业绩评价的基础指标。蔡剑辉(2009)认为,要将全面预算改成超越预算,从根本上去除预算,为自我激励、授权管理、网络结构、市场导向的新型组织创造必要的条件。李雪雁(2006)认为,要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加大对预算松弛的惩罚力度。(3)外部环境方面。张朝宓(2004)认为,当企业进行预算管理时,采用合理的手段加强上下级的信息沟通非常必要,其实质正是上级管理中掌握更多的信息,缩小与下级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水平。

三、预算松弛理论分析

(一)委托代理理论与预算松弛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委托人和代理人如何通过契约来实现各自的利益,即委托人与代理人通过契约以企业形式联系在一起。但由于企业受内外环境的影响,造成契约的不完备性,这种不完备性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即委托人与代理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导致了双方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预算松弛做为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具体行为,就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不完备的结果。委托人将预算指标的完成做为代理人业绩评价和奖惩的标准,引导代理人倾向于接受委托人想要实现的预算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代理人有机会就会使用各种手段来制造预算松弛。因此,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看,代理人参与预算的过程,给了代理人一个制造预算松弛的条件,业绩评价与奖惩致使代理人追求利益是预算松弛产生的动机。

(1)参与性预算使得代理人获得了制造预算松弛的机会。在集权式管理体制下,企业的预算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来编制,这种集权模式不利用于激发各级经理人和员工的积极性,由于缺乏参与,企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不利于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倾向于积极参与企业的各种活动,迫切要求企业建立一种民主的氛围和实行分权制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式预算应运而生。通过预算参与,代理人通过预算编制更加了解企业的内外情况和自己的岗位职责,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这是预算参与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预算参与者会利用自己在工作中所处的有利地位,在编制预算时先考虑自己的利益然后才考虑企业的利益,从而制造预算松弛。因此,参与性预算使得代理人获得了制造预算松弛的机会。

(2)预算强调使得代理人获得了制造预算松弛的动机。从委托代理的角度看,委托人与代理人通过预算指标这一契约来实现各自的利益。为了实现利益,委托人与代理人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这种利益的实现,这种措施即预算管理中的业绩评价功能。通过业绩评价,引导代理人通过努力工作和辛勤劳动来完成预算指标,进而实现自已作为“经济人”或“社会人”的物质利益或其他利益。通过建立业绩评价体系或预算强调,使代理人完成预算指标来获得自身利益。因此,在委托代理关系下,预算强调是预算参与主体制造预算松弛的动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与预算松弛

从委托代理角度看,在分权制管理模式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由于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和从事的岗位不同,所掌握的信息也不同。代理人掌握的是一手信息,而委托人掌握的是经过加工的信息,这种状况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信息是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在预算的评价与约束、考核与激励环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委托人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应用于预算管理过程中,通过预算管理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代理人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通过与委托人达成的预算这一契约的完成来实现自身的利益。

(1)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预算松弛。在委托代理关系下,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无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都有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动机,对于委托人来说,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通过下达预算指标,以业绩评价和考核为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代理人的积极性,引导和督促代理人保质保量地完成预算指标,以实现自己的切身利益。预算目标的制定与执行离不开内外环境,信息作为内外环境重要因素,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环节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委托人与代理人获得的信息是对等的,那么预算目标的设定就是公平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就能同步实现,也就不存在预算松弛的问题。但在企业管理和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和必然的现象。代理人会利用信息优势,隐瞒一些重要信息,在预算编制时,会利用各种机会达到较为容易实现的预算指标,以实现自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预算松弛就产生了。在预算执行时,委托人将预算指标交付代理人执行,为了解和掌握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必定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再结合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保证预算指标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仍然会向委托人提供各种不真实或经过加工的信息,这样预算松弛就不可避免。因此,在分权制企业中,代理人会利用比委托人拥有信息优势的机会,通过向委托人提供不真实或经过加工的信息,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中制造预算松弛。

(2)预算松弛会加剧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预算松弛产生。代理人通过制造预算松弛较容易地获得了利益。而委托人必定会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利益,如设定较高的预算指标,建立较为严格的业绩评价体系来削弱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预算松弛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代理人则会更加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反制委托人的各种措施,基于信息不对称与预算松弛的来回较量,最终信息不对称导致预算松弛,反过来预算松弛又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三)预算松弛行为的对策

基于不同的预算主体,其预算参与、预算强调、信息不对称这些因素也是不同的,对于预算松弛行为的约束,必须对预算参与、预算强调、信息不对称这些因素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是解决预算松弛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预算松弛的难点。

(1)预算松弛行为影响因素的特点分析。预算参与对预算松弛的影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预算参与会减少预算松弛,有的则认为预算参与会产生预算松弛,这说明预算参与对预算松弛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关系,还受预算参与的程度及其具体形式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对预算松弛的影响,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关系,不同的预算主体,由于其自身情况不同,其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及其对预算松弛的影响也不同。预算强调程度的高低同样对预算松弛有不同的影响。表1详细描述了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的主要特点及其对预算松弛的影响。从表1可知,较低程度的预算参与会减少预算松弛现象的发生,低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和低程度的预算强调,都较难产生预算松弛或导致较低程度的预算松弛。这主要是由于低程度的预算参与虽然上级给予下级预算参与的机会,但预算指标是由上级确定的,导致参与主体无法通过预算松弛来实现自己对利益的追求,这实际上是一种假预算参与。对于低预算强调,由于预算参与主体的利益和预算指标不挂钩,切割了参与主体与预算指标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也较难产生预算松弛行为。至于低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上级掌握了较为真实的信息,参与主体没有信息上的优势,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制造预算松弛的能力大大减弱,因此这种情况也较难产生预算松弛行为。

燃气集团 篇6

为研究需要, 将A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及其控股的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称为A燃气集团公司或A燃气集团, 将A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A集团总部, 控股的子公司简称为实体公司。A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燃气运营服务商, 其主营业务是在中国内地从事投资、建设、管理、经营城市天然气基础设施, 向居民、商业、公建和工业用户输送天然气, 建设及经营天然气加气站;兼营业务是在中国内地分销石油液化气。A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共计278家, 其中天然气板块管输公司9家, 城市管网公司143家, 其它类公司76家;石油液化气分销公司50家。

(一) A燃气集团预算松弛现状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等环节, 这些环节均有可能产生预算松弛, 对于A燃气集团也是如此。

(1) 预算编制环节的预算松弛。A燃气集团采用参与性方式来编制预算, 使得参与主体有机会制造预算松弛。预算参与者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预算松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 通过提供不准确的市场信息来制造预算松弛。A集团下属实体公司从事城市天然气运营, 其用户一般为市政管网覆盖区域内的工商业、居民和单位食堂等。实体公司为了争取相对容易实现的年度预算指标, 会对区域内的用户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在预算编制时, 往往提供对他们有利的客户信息, 如少报居民户数、推后新建楼盘的交楼时间、隐瞒有潜在需求的客户数量。在市政管网铺设方面, 实体公司往往会通过各种借口, 如需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 办理各种开挖手续繁琐, 谎报市政管网的竣工时间, 人为地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市场开发时间。在庭院管网铺设方面, 实体公司也会以各种借口人为地拖延竣工时间, 以此来制造预算松弛。对于用户的通气时间, 实体公司也会以各种理由“推后”, 以获得较容易实现的用气量方面的指标。

第二, 通过强调工作难度来制造预算松弛。从前述分析可知, 首先A燃气集团下属实体公司属资本密集型企业, 为了减少投资大而带来的风险, 必须尽可能地提高资产的运营水平, 加速回笼资金, 投入较大的人、财、物;其次, A燃气集团下属实体公司属公用事业型企业, 除做好内部管理外, 还必须做好对外协调工作, 涉及到相当多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政府有关监督与职能部门、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各种用户, 这使得公关协调方面的花费较高;最后, A集团下属实体公司因其公用事业型特点, 其收费政策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在政策允许收取安装费的条件下, 实体公司必须快速开发市场, 收回投资成本, 否则政府一旦取消收取初装费的政策, 则实体公司会处于相当不利的局面。另一方面, 由于安装费价格不低, 加上可供选择的其它能源如电、煤、柴、气能等, 用户对天然气的选择还是比较慎重, 市场开发遇到的阻力较大。A燃气集团下属实体公司的工作有一定难度且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在编制财年预算时, 有些实体公司往往会以工作难度大为由来争取更多的日常运营费用, 即通过虚增费用的方式来制造预算松弛。通过强调工作难度来制造预算松弛, A燃气集团下属实体公司在这方面的主要做法就是通过有形或无形地增加预算费用来实现。如, 有些实体公司在编制财年预算时, 会以工程建设协调难度大来增加业务招待费和协调费, 而集团考虑到各地实体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 对于业务招待费也没有一定的标准;有些公司会以市场开发难度大需招聘市场开发人员或其它员工为由, 在编制年度预算时, 多报人员编制;有些公司会强调燃气行业人才缺乏, 为招聘优秀人才加盟, 必须提供优厚待遇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在编制预算时要求较高的薪酬待遇标准。

第三, 通过上下级之间的“博弈”来制造预算松弛。A燃气集团实体公司利用掌握的信息优势制造预算松弛, 这种情况多适用于确定性较高的经营活动, 对于不确定性较大的经营活动, 实体公司往往通过与集团之间的“博弈”来制造预算松弛, 在编制财年预算时, 采取将收益最小化、成本费用最大化的方法, 与集团预算委员会进行“博弈”, 以达到制造预算松弛的目的。

(2) 预算执行环节的预算松弛。在预算执行环节, A集团所属实体公司同样会通过制造预算松弛来尽可能地完成预算指标。在实体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参与主体利用自己工作岗位和角色的便利, 人为地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节奏来实现对自己较为有利的预算指标, 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制造预算松弛。如, 有的实体公司市场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预计本财年完成预算指标没有问题时, 就会人为地将本财年可以开发的市场推退至下年度开发。而经营业绩不太好的公司, 为了完成目标利润会人为地将费用推至下个财年确认。

(3) 预算评价与考核环节的预算松弛。A燃气集团在预算评价与考核环节, 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做法:根据财年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奖励;根据财年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晋级加薪及岗位调整;利用各种场合如年度述职报告、半年度述职报告、月度经营电话会议等多种形式, 根据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的好坏, 对相关实体公司及其总经理进行表扬或批评。由于采用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来对预算执行者的业绩和能力进行评价, 在客观上刺激了实体公司制造预算松弛的内在动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A燃气集团公司下属实体公司预算松弛存在于预算的各个环节中, 可以说信息不对称和预算考核是产生预算松弛的重要原因。

(二) A燃气集团预算松弛原因分析

根据中外文献和预算松弛行为的理论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A燃气集团产生预算松弛行为的原因。

(1) 预算参与主体对利益的追求是预算松弛的内因。A燃气集团在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中, 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而参与式预算模式, 给予各级经理人和员工制造预算松弛的机会, 通过制造预算松弛, 各级经理人员和员工获得了自身利益。

首先, 通过预算松弛来获得直接利益。根据A燃气集团实体公司的员工激励分红政策, 实体公司管理层及员工享受分红政策有两个关键要素, 一是必须完成目标利润的90%以上, 二是分红的多少直接与实际目标利润的多少挂钩。在这种情况下, 实体公司为了较容易实现目标利润和获取更多的分红, 必然想尽一切办法将目标利润订得较低, 从而获得切身的实际利益。

其次, 通过预算松弛来规避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A燃气集团生产经营与市场开发面临各种复杂的内外因素, 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编制预算时, 一般情况下以历史资料和对新财年的各种内外环境的预测为基础来编制预算, 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实际情况往往与预测时的情况有较大的出入, 这对完成目标利润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根据A燃气集团严格的考核政策, A燃气集团并不会因为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预算指标。在这种情况下, A燃气集团实体公司各级经理人和员工在参与制定预算指标时, 就会通过制造预算松弛来规避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

再次, 通过预算松弛来获得未来的利益筹码。A燃气集团自成立以来, 就一直使用分红政策激励下属实体公司来完成预算指标。在编制预算时, 以往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成为确定预算指标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完成得好的实体公司, 下一年度的预算指标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较大幅度的增加, 而对于完成得不好的实体公司, 下一年度的预算指标在此基础上的增加幅度则相应会小些。实体公司各级经理和员工为了避免以后高预算指标带来的压力, 往往会采取制造预算松弛的方法来规避这种压力。

(2) 信息不对称是预算松弛产生的外因。A燃气集团公司从事城市燃气运营, 实体公司是进行生产经营、综合管理、市场开发、客户服务、工程建设、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基础, 编制实体公司的预算, 离不开实体公司在实际工作中各个环节的信息, 这些信息是A燃气集团预算编制中投资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的重要依据。A燃气集团预算委员会主要目的是通过编制预算, 将预算做为激励与监督实体公司的重要手段, 迫使实体公司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管理效益。在预算编制时, 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是实体公司的各级经理人和员工, 他们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 是导致预算编制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如果实体公司提供的信息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完整信息, 那么以这些信息为基础编制的预算将是实体公司工作成果的最佳反映, 亦即实体公司的资源配置是最合理的。反之, 如果实体公司提供的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实体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市场情况, 那么以这些信息为基础编制的预算, 就不是实体公司工作成果的最佳反映, 实体公司的资源配置就不是最优的。因此, 实体公司经营活动中的信息, 是编制预算的基础, 如果信息不是对称的, 那么预算松弛就会产生。

(3) 现有管理制度是预算松弛形成的制度基础。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以制度为基础, 制度是企业完成或产生某项事项的基础, 预算松弛做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具体行为, 其产生也有一定的制度基础。对于A燃气集团来说, 预算松弛的产生依赖于参与性预算和业绩评价制度。

首先, 参与性预算是预算松弛产生的前提。预算编制的模式是由企业的管理模式决定的。A燃气集团做为分权型管理模式的企业, 为充分调动实体公司各级经理人和员工积极性, 在企业中创造了一种民主氛围, 采用的是参与性预算编制方法, 以使实体公司各级经理人和员工正确地认识预算、了解预算的重要性, 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严格地执行。这是参与性预算积极性的一面, 但参与性预算也有消极性的一面, 这是由参与主体的本质决定的。在A燃气集团公司, 实体公司的预算参与者包括从管理层到员工各层级人员, 涵盖了社会各层次人员, 他们将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将企业利益放在第二位, 通过预算的完成来实现自身利益, 因此无论是在预算的编制环节还是在预算的执行环节, 他们往往会采用各种措施来制造预算松弛。在A燃气集团, 由于实行分权型管理模式和参与性预算, 使得参与主体有机会制造预算松弛, 这是预算松弛形成的制度基础。

其次, 业绩评价和激励引发了预算松弛的产生。刘运国、刘开颜 (2006) 指出:“一项制度能否施行基于两个原因:第一, 制度与人的激励相容, 人们能自觉地遵守或依赖这个制度, 第二, 这项制度确实产生了效果”。A燃气集团为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其业绩评价和考核制度确实做到了上述两点。预算管理具有多种功能, 其中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业绩评价和激励。A燃气集团为保证实体公司预算目标的实现, 以是否实现预算指标或预算指标完成的好坏来评价实体公司的工作成果, 并以此做为各级经理人和员工晋级加薪的重要依据。在激励方面, 其多年实行的分红政策, 刺激了实体公司努力完成预算指标从而实现自身利益, 这种以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来激励员工完成预算, 产生的结果就是员工依赖于这个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 并想方设法来满足这些制度所要求的某些条件。

(三) A燃气集团预算松弛的实证检验

A燃气集团预算松弛产生的原因是预算参与、信息不对称和预算强调, 但这些因素是否真正存在, 其影响程度如何, 对此必须经过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来做实证研究。

1、实证检验方法、问卷设计和数据整理

(1) 实证检验方法。本文使用的具体实证检验方法, 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在软件的选择上, 采用SPSS17.0中文版。

(2) 问卷设计。本文的数据资料以问卷形式进行收集, 问卷设计以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李克特多级量表为基础, 问卷的内容包括四类变量, 即预算松弛的计量、预算参与的计量、信息不对称的计量和预算强调的计量。预算松弛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中有较多的方法, 本文以Dunk、Onsi、Kren、Stede等人的计量为基础, 参考国内学者高严 (2009) 的中文翻译来设计问卷的具体内容。问卷的具体内容及汇总结果详见表2。其中, 预算松弛的计量, 采用Dunk (1993) 的6个变量加上Onsi (1973) 的4个变量共计10个变量, 每个变量按态度程度分为7级度量。10个变量中, 分值越小表明预算松弛的程度越高。预算参与的计量, 采用Kren (1992) 的3个变量及Onsi (1973) 的4个变量共计7个变量, 每个变量按态度程度分7级度量。7个变量中, 分值越低, 预算参与程度越高。信息不对称的变量, 采用Dunk (1993) 的6个变量, 每个变量按态度程度分为7级度量。6个变量分值越低, 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预算强调的计量, 采用Stede (2001) 的10个变量, 每个变量按态度程度分为7级度量。10个变量中, 分值越低, 预算强调的程度越高。对预算松弛、预算参与、信息不对称、预算强调四类变量的具体内容详见表3。

(3) 问卷发放与数据整理。调查问卷由A燃气集团公司工作人员通过会议、培训、邮件等多种方式, 以无记名方式要求集团所属实体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负责填写, 经过历时半年多时间, 共收回178份问卷, 经过整理确定有效份数为98份, 对这98份问卷的数据整理结果见表2。

注: (1) 数字代表样本数量, 即问卷数。 (2) 在问卷调查中, 有67份问卷偏向于A燃气集团公司属较高程度的预算参与, 有16份偏向于属较低程度的预算参与, 故认定预算参与程度较高, 其它变量采用同样方法认定。

2、研究命题与研究模型

(1) 研究命题。A燃气集团预算松弛的产生是由预算参与、信息不对称、预算强调引起的, 为检验其关系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具有正相关关系;命题2:预算强调和预算松弛具有正相关关系;命题3:预算松弛与信息不对称具有正相关关系。

预算松弛与信息不对称的正相关关系, 是指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 (低) , 预算松弛程度也越强 (弱) 。由于在变量设计中, 为保持变量按态度计分格式的统一性, 信息不对称的计分刚好与其它变量计分相反。

(2) 研究模型。研究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B0+B1X1+B2X2+B3X3+e, 上式中的含义为:Y代表预算松弛, X1代表预算参与, X2代表预算强调, X3代表信息不对称, B0代表回归方程的常数项, B1、B2、B3代表回归常数, e为随机误差。回归模型中变量的数值来源于98份调查问卷, 最后获得98个样本, 具体如下:首先, 将问卷中预算松弛及其影响因素下面的数项内容, 根据问卷提交者的选择态度赋分, 再将数项内容加权平均计分, 最后得到该问卷某项变量的得分。其次, 将得分结果填入《预算松弛及其影响因素样本计量表》, 得到98组变量, 这98组变量就是上述回归模式的原始数据。

3、统计分析与检验

(1) 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 可测量预算松弛及其影响因素的程度, 其统计结果见表3。

(2) 相关性检验。利用SPSS 17.0中文版对预算松弛、预算参与、预算强调、信息不对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 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在1%以下, **表示显著性水平在1%至5% (不含5%) , *表示显著性水平在5%至10% (含5%) 之间。

从表4中可以看出, 预算松弛与预算参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预算强调呈低度相关关系, 与信息不对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预算松弛确实与预算参与、预算强调、信息不对称相关, 且它们的程度越高, 预算松弛的程度也越高。另外, 从表4中也发现这些解释变量如预算参与、预算强调、信息不对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这说明某个解释变量 (如预算参与) 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还受到其它解释变量 (如预算强调、信息不对称) 的影响, 为剔除这种影响, 对这些变量进行偏相关性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5。

从表5中的偏相关系数可以看出, 预算参与在预算强调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与预算松弛的相关系数为0.782,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与预算松弛的相关系数为0.701, 在预算强调的条件下, 与预算松弛的相关系数为0.653, 在无任何预算强调、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与预算松弛的相关系数为0.626。说明单纯的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在加入预算强调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其与预算松弛的相关性更加显著, 其中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大于预算调强的作用。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在1%以下, **表示显著性水平在1%至5% (不含5%) , *表示显著性水平在5%至10% (含5%) 之间。

(3) 多元回归的检验。由于预算参与、预算强调与信息不对称三者与预算松弛的关系没有一个达到高度相关的程度, 因此预算松弛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结果, 可能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因此, 采用多元回归方程进行检验, 其统计结果表6、表7所示。

从表6中通过向前筛选策略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出预算参与、预算强调、信息不对称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

模型1、模型2、模型3中的预算参与系数标准化回归常数分别0.782、0.707、0.624, 对应的P值近均似于0, 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 说明回归常数与零有显著差异,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显著, 即预算松弛与预算参与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命题1得到验证。

模型2、模型3中的预算强调系数标准化回归常数分别0.305、0.281, 对应的P值近均似于0, 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 说明回归常数与零有显著差异,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显著, 即预算松弛与预算强调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命题2得到验证。

模型3中的信息不对称标准化回归常数为-0.283, 对应的P值近似为0, 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 说明回归常数与零有显著差异,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负线性关系显著, 由于在对信息不对称的计量时, 赋值越小, 则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 因此预算松弛与信息不对称呈显著的关系。从表6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模型1、模型2、模型3的显著性t检验的概率P值都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因此三个模型均是可用的。也就是说预算参与、预算参与和预算强调、预算参与和预算强调及信息不对称均能够独立解释预算松弛, 只是程度不同。这与国内学者高严 (2009) 的研究结论, 即“同时考虑预算强调和信息不对称这两个因素时, 样本企业的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所不同。

从表7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在模型1中, 调整的可积系数R2为0.607, 说明预算参与能够解释预算松弛变化的60.7%, 模型2调整的可积系数R2为0.692, 说明在预算参与、预算强调的共同作用下, 两者联合能够解释预算松弛变化的69.2%, 模型3调整的可积系数R2高达0.763, 说明在预算参与、预算强调、信息不对称的共同作用下, 对预算松弛的影响为76.3%。

(四) A燃气集团预算松弛的改进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A燃气集团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产生了预算松弛行为, 这种行为发生于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导致预算松弛的原因从制度上来说是预算参与及业绩评价与激励措施, 预算松弛的内因是参与主体对利益的追求, 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预算松弛的外因, 这些因素最终导致预算松弛的产生。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 对预算松弛的治理措施必须与其产生的原因相对应。结合A燃气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 消除或减轻预算松弛对A燃气集团公司的影响可以从制度上、内因及外因采取相应措施。

(1) 实行能够改善预算松弛程度的预算参与制度。预算参与是预算松弛产生的制度基础, 为消除或减轻预算松弛要从预算参与制度上着手。首先, 预算参与的人员结构应多元化。A燃气集团以往的预算管理过程中, 预算参与人员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即预算管理委员会与实体公司, 但这两个层面没有互相渗透, 分别代表着委托人与代理人, 两方的利益是对立的。为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将这两个层面的人员结构实行多元化, 在每年预算编制期间, 预算委员会成员不仅来自A燃气集团总部, 也来自实体公司及其政府主管部门。这样做既可以削弱预算参与主体通过制造预算松弛来获得切身利益的机会, 又可以削弱信息不对称对预算松弛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 引导预算参与人员提供真实有效的预算信息。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预算松弛重要的因素, 实体公司各级经理人员与员工为了自身利益, 提供不真实或多次加工的信息, 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现象, A燃气集团公司应制定严格的信息奖惩制度, 对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者给予严厉处罚, 对检举、揭发虚假信息有功人员进行嘉奖并优先考虑晋级加薪。这样在制度上引导预算参与人员提供真实有效的预算信息, 以消除或减轻预算松弛带来的不利影响。

(2) 科学制订预算目标。A燃气集团公司将全面预算管理做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以此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资源配置, 代表集团利益的预算委员会与代表员工的预算参与主体, 通过预算目标的完成来实现各自的利益, 可以说预算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 是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与资源是否合理配置的重要因素。预算目标定得过高, 代理人经过努力仍无法完成会严重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预算指标定得过低, 代理人不须经过努力就能完成任务则会严重浪费公司资源。在这种情况下, 科学地制定预算目标成为A燃气集团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制订预算目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其中首推胡祖光 (2000年) 提出的“HU”理论即“联合基数法”, “联合基数法”被认为是解决预算松弛的最有效量化方法之一。根据其理论, 终审预算目标由上下级所定预算目标的权数确定, 下级所报数小于终审预算目标将受罚, 下级所报数多于终审预算目标将不予奖励。下级实际完成预算目标大于终审预算目标则加以奖励。“各报基数, 权数对半, 超额奖七, 少报罚五, 多报不奖”就是“联合基数法”的基本思想。根据“HU”理论, A燃气集团公司在确定预算目标时, 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首先, 每财年的预算指标由集团总部与实体公司各自上报基数, 集团要求基数C, 与实体公司自报基数S, 确定实际预算目标数O, 其中O为两者权数相等的加权平均数。其次, 确定超额完成预算指标奖励系数与少报预算指标的惩罚系数, 如对于年终超额完成预算指标的, 其超额部分的70%做为奖励基数P, 对于少报预算指标的, 其少报部分的50%做为惩罚基数Q, 对于多报预算指标的, 其多报部分不奖也不罚。最后, 根据年终实际完成预算指标计算其奖励基数BAP。为便于说明问题, 可将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表8的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联合基数法”时, 要注意超额完成奖励系数p, 少报任务惩罚率数q, 实体公司上报数权数与超额完成奖励系数乘积sp, 必须满足p>q>sp。

从表8中可以发现, 对于实体公司少报预算指标的情形, 如模型1、模型2, 均由于少报预算指标受到惩罚, 其最终的实际奖励基数BAP均小于实际完成的预算指标数A, 且少报越多实际奖励基数就越少。而对于实体公司多报预算指标的情形, 如模型4、模型5, 均由于多报预算指标使得预算目标数O较大, 尽管其实际奖励基数BAP与实际完成数A相等, 但最终还是没有完成预算目标任务, 且多报越多完成任务的比例就越小。而对于如实上报预算指标的模型3, 其实际奖励基数BAP与实际完成数A不仅相等, 而且完成了任务, 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联合基数法表明, A燃气集团实体公司只有实事求是地上报经过努力能完成的预算指标, 实体公司才能实现自身利益与完成目标任务的目的, 对于集团公司总部来说, 实行联合基数法引导实体公司如实上报预算指标, 对于整个集团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也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3) 建立较为完善的业绩评价机制及激励机制。A燃气集团公司目前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 其激励机制过于注重财务指标的完成, 导致实体公司为了切身利益制造预算松弛, 在业绩评价方面, 采用单一和传统的以预算指标完成与否来评价实体公司的工作业绩及对员工的晋升加级, 这些措施导致实体公司及员工的短期行为, 不利于整个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及战略规划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目前,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企业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原有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其中以美国学者卡普兰的“平衡计分卡”最具代表性。A燃气集团对实体公司的各级经理人员和员工的考核和评价, 要在集团总部的战略框架下, 结合实际情况, 按照“平衡计分卡”的原理, 对各级经理人员和员工进行财务、过程、客户与市场、培训与成长等多环节进行考核, 有效地减轻或消除由于业绩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带来的预算松弛问题。

(4) 完善信息资料收集渠道。信息是企业决策和管理的基础, 也是企业产生预算松弛的外因。A燃气集团公司应充分认识到信息的作用, 完善信息资料收集渠道和相关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决策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首先, 建立信息收集与管理机构。A燃气集团公司为保证决策与管理拥有足够真实的信息, 应该建立信息收集与管理机构, 负责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在信息收集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一是政策方面的信息, 如房地产政策与市场信息, 财政、税收、能源、物价政策, 国家燃气管网与终端信息, 气源气价信息等;二是行业信息, 如行业竞争对手信息、行业产品及其相关信息;三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状况方面的信息, 如房地产发展状况、潜在客户、消费习惯等;四是实体公司的信息, 如员工信息、市场信息等。其次, 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 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A燃气集团为获取决策与管理所需的信息, 除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信息外, 还要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对实体公司生产经营加强内部审计, 对其提供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审查, 若发现虚假和不真实情况, 要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处罚, 对于举报虚假信息的有关人员给予奖励, 这样才能从制度上保证获取的信息真实可靠, 制造预算松弛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5) 针对实体公司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基于A燃气集团公司实体公司众多, 不同的实体公司由于各种原因, 其所处的产品周期、市场状况、地域等也有所区别, 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预算松弛改进措施。如对处于建设期和成长期的实体公司, 出于加快工程建设步伐、迅速开发市场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等因素考虑, 可实施程度较高的预算参与方式, 以充分激励实体公司的积极性。对处于成熟期的实体公司, 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 为集团公司创造价值, 利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这一特点, 实行较低程度的预算参与。

五、结论

预算松弛做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副作用, 是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A燃气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预算松弛为研究对象, 对预算松弛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运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产生预算松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 对A燃气集团公司改善预算松弛提供了解决办法, 即实行能够改善预算松弛程度的预算参与制度, 科学地制订预算目标, 建立较为完善的业绩评价机制及激励机制, 完善信息资料收集渠道。

燃气集团 篇7

参加本次活动的大多是华油各二级单位的青年骨干。在这次活动中, 我们看到了兄弟单位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利用工作情况, 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有了深刻的认识。就我本人的工作内容, 我仅对本次活动中凯源公司的GIS系统和电话报警系统谈谈我的看法。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随着地理科学、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它的构筑平台为我们的燃气管网向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条件。结合到工作领域, 我们知道燃气工程施工完毕以后就只剩下了一堆资料, 有的是过去的改管工程甚至连一张记录的资料也没有, 仅仅是留在了老师傅们的记忆里, 这些记忆是零散的、模糊的、似是而非的, 最关键是它们都是埋地的、不可复查的。随着老同志一个接一个退去, 这些工作的重担也将毫无疑问的落在青年同志的肩上, 面对复杂的管网我们该怎么办?

在凯源公司机关GIS系统机房, 管理员给我们演示了如何利用GIS系统来管理所辖片区内的中低压管线管、阀门、调压器等燃气设施以及配气站的运行状况。当出现报警时, 在GIS系统中可以精确的对事故地点进行定位, 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使故障管线的位置、如何关断、影响区域一目了然, 抢险人员可以快速的到达现场, 从容的处理险情, 从而将事故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直接保证公司管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虽深知其弊端, 但就现阶段人传人的知识传承模式仍是我们燃气行业传递知识的主要方式。所以我建议:我们华油集团的燃气企业公司一定要搞, 一定要紧密结合自身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发这个系统。有条件的公司应尽量完整的建立起这套系统, 应该说管网系统越复杂、经营规模越大的公司越应该先做起这套系统来, 使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上到一个新的高度;没有条件或规模较小的公司可以借鉴GIS系统的研究方法, 在CAD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是可以完成小规模管网全信息的录入的。

当然, 这套系统需要大量的测量数据,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我们各公司基层的技术人员也应该尽量发挥我们一线技术岗位的力量, 要养成善于收集资料和自己动手绘图的习惯。在城镇成形的小区或道路, 建设单位往往都是可以提供测绘电子版资料的, 我们一定要好好收集, 对部分未知的区域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推算一些点位, 要知道在测绘公司每一个点都要我们拿钱才买得来的!

电话报警系统是建立一套投诉、报警的规范处理流程和事故处理的可追溯方案。建立24小时固定电话接听系统, 做到所有报警电话都有记录, 再分别对信息进行选择处理, 报不同的部门处理, 真正做到报险必理, 投诉必查, 违章必纠, 消案必反馈的正规管理流程。

电话报警系统于GIS系统的配套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公司对安全事故的风险管理能力, 在GIS系统的帮助下, 值班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圈定事故影响的范围, 并得出事故最佳处理方案, 可以直接通知相应部门管理人员关闭对应阀门, 同时可以及时联系相应公安, 消防人员随时待命, 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确保社会财产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

燃气集团 篇8

和平区的老旧管网较多,有的已运行28年之久。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李维光带领全所下大力气对老旧管网实施改造。今年他带领全所职工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相继对三友里、养和里、兴河里等24片小区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采取以7天为一个周期的连续排查、全程跟踪的方法,对管线先期进行踩线,现场核查,从而确定管线的走向、位置,做到对老旧管线全面改造、不留一丝隐患。经过半年多的奋战,到去年8月又圆满完成旧管网改造任务。

随着市政府实施“蓝天工程”,天津市居民供热用锅炉首个“煤改燃”在和平区建发里供热站试点改造。为确保燃气锅炉不因燃气供气而影响正常供热,李维光组织专业人员多次到供热站进行实地勘察和走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出有效的抢修预案和措施。为避免扰民,李维光将停气施工时间定位晚间9:30至次日清晨6:00,其他时段则在路面上铺设钢板,以保证车辆正常通行。施工期间,李维光运用静音设备并将设备放置在抢修车内,使工程噪音分贝数大大降低,尽量不打扰施工工地周边居民的休息,他还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同时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将工作坑填埋,不给居民出行留下隐患,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在李维光的带领和全所职工的努力下,2011年冬季,和平区未发生一起因燃气事故而造成的停气供热,也未发生一起以责任事故停气影响居民生活,这也为2012年和平区其他6个改燃锅炉的正常改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上一篇:强化资源环境审计下一篇:春节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