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规划

2024-06-02

燃气规划(共6篇)

燃气规划 篇1

1 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1 企业现状分析

1.1.1 企业资源现状分析

(1) 气源保障:企业和天然气供应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部分站点设在民用天然气调压站旁边, 气源方面优势明显。股东方丰富的油气资源, 探明天然气储量4000亿方, “十二五”年产100亿方, 为企业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持续的资源保证。

(2) 网络布局:目前企业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 规模效益处于我省行业领先地位;但西安市以外区域, 网络拓展能力较慢, 未达到规划预期, “十三五”需加大力度, 快速拓展。

(3) 资金保障: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加强, 但加气站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导致企业发展中资金缺口不断加大, 按“十三五”签约200座目标计算, 预计资金缺口在32.85亿元, 需尽快加强融资渠道与能力。

(4) 人力保障:经过多年的发展, 企业已具备一支中坚的中高层管理队伍, 为企业运营能力提供保障。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关键岗位人才储备不足, 网络开发和终端运营人才缺失。

1.1.2 企业能力现状分析

(1) 资源获取能力:良好的本地政企关系有助于获取资源, 但企业内部机制、审批决策程序的欠灵活及后续资金支持能力对于资源获取带来一定的阻力。

(2) 融资能力:企业近几年来平均负债率不高, 无长期贷款, 具备良好的信用等级, 但融资经验不足, 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资本运作能力需进一步深化。

(3) 盈利能力:成本控制和营销能力有待加强, 场站建设、运营期间的成本控制和单站销量提升能力有待提高。

(4) 安全管理:企业十几年的安全无事故管理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同, 四大信息系统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支持, 但安全责任重大, 标准化体系需要不断提升。

1.2 发展趋势分析

1.2.1 政策趋势

近几年, 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大量的利好政策, 各项政策的“松绑”, 进一步促进了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未来天然气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天然气利用政策》中提出:将天然气汽车列入城市燃气优先保证供应的行列。同时, 鼓励和支持汽车、船舶天然气加注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细则》中提出: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的申报条件、评选原则, 项目的实施、验收、后评估, 和示范项目的激励政策都做了具体规定。《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年) 指出:加快发展纯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和船舶, 扩大交通燃油替代规模。加快天然气加气站设施建设, 以城市出租车、公交车为重点, 积极有序发展LNG汽车和CNG汽车。

1.2.2 经济趋势

近五年, 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009年895.20亿m3增至2014年1786亿m3, 同比增长5.6%, 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5%以上。预计2020年将达到3200亿m3, 其中, 城市燃气1300亿m3 (交通用气预计为300亿m3) ;国内天然气供应, 正逐步形成自主开采和四大保障通道, 2020年预计国产: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 (页岩气、煤层气) :2000亿m3;我省天然气储量居全国第三位, 同时具备全国最大的LNG生产能力, 截至2013年底, 已建成天然气液化工厂8个, 产能约为200万t/年, 预计到2020年, 将增至76亿4400万方/年。

1.2.3 社会趋势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 天然气汽车规模将快速增长。天然气船舶推广加速, 将为2020天然气消费比重破十提供持续动力。截至2013年, 国内CNG汽车保有量达到世界第二位, 增幅55%, 为336.5万辆;LNG方面, 中国的LNG汽车数量将以66%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 到2015年LNG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4万台, 到2020年, LNG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0万台。相比燃油汽车, LNG与CNG汽车环保优势明显, 未来随着油价回升和补贴政策的逐步到位, 同等效能的CNG燃料比汽油便宜30~50%左右、LNG比柴油便宜25%左右的经济优势,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车用方面表现出的优势正逐步得到各地政府及消费者的认同。

2 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2.1 战略定位

企业“十三五”规划, 以围绕天然气产业, 上下延伸, 以车用燃气为重点, 积极培育民用燃气业务, 适度发展石化产品销售仓储业务, 顺势发展其他业务, 形成重点突出, 相互协同的业务组合。

全面发展陕西市场, 完成全省布局, 并用两年时间快速走出陕西, 进行跨区域发展;实现上市融资, 优化组织架构, 创新管理机制, 提升文化软实力, 将企业打造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清洁能源运营商。

2.2 战略目标

在全国范围内签约200座油气站, 年销量达到8亿标方天然气, 平均年销售增长率不得低于30%, 销售净利率达到5%以上。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清洁能源运营商。

2.3 规划方案

(1) 车用燃气为重点, LNG快速发展, CNG有序发展:围绕天然气行业, LNG业务加大投资力度, 快速形成业务运作模式, 快速做大规模;CNG业务不断总结经验, 做到有计划、有序发展。

(2) 上下延伸产业链:以LNG、CNG业务为基础, 沿产业链纵向发展, 围绕主业, 横向扩展, 以获得业务协同优势。在纵向上, 探索天然气液化业务及能源物流服务业务, 积极快速发展仓储业务等;横向上加快民用燃气的发展步伐, 积极探索分布式能源业务及综合网络服务终端业务。

(3) 利用股东资源, 适度发展石化产品销售业务:利用集团的资源优势, 加快LPG批发业务及化工品批发业务, 积极发展成品油批发业务, 进一步扩大企业利润来源。

(4) 顺势发展其他业务:以严格的业务协同为导向, 在时机具备的条件下发展其他业务。

3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1 建立规划实施组织保障, 定期进行规划实施测评和调整工作

企业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负责“十三五”规划的组织、领导、协调。设立规划实施办公室, 负责规划具体实施工作。规划方案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召开“十三五”规划实施专题会, 全面总结分析规划实施情况, 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进度、资金、技术等方面问题, 根据规划实施进度及政策、市场、资源供给、技术进度等宏观环境变化, 提出规划实施测评和调整意见。规划实施办公室根据专题会要求, 做好规划内容调整, 制定具体的年度滚动计划, 对年度计划目标进行分解落实。保证企业“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

3.2 人力资源保障

十三五期间, 人力资源主要是形成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人才库。对企业发展很重要的关键岗位进行分析, 分析关键岗位对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岗位后备人员对岗位后备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运营模式标准化和关键核心人才的输出, 将企业在加气站精耕细作的能力加以推广, 以此保障十三五规划的切实完成。

3.3 加强战略绩效管理体系保障

未来五年, 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期, 需要通过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 构建能够为企业战略实现的稳定团队强化企业与外部行业相比, 构建更具竞争力整体薪酬激励机制, 为企业中高层管理团队建立更具有激励性的战略绩效实现兑现机制, 为企业未来补充新的人力资本, 提供足够的吸引力。

4 结论

从外部环境上看, 政策利好, 机会良多。从内部分析来看, 企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打破能源垄断的真正目的, 是使得社会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公平分配。这使得目前还处在这样尴尬境地的中小企业, 在市场的十字路口中间难以迈出坚定的步伐。寻求准确的市场定位, 切实可行的推动企业有序发展, 是企业发展必经之路。这需要企业花时间去思考, 值得企业投入一定精力量身打造。

摘要:面对全球石油市场的低迷, 还算独立运转的天然气市场也受到了不小的震荡。对于一直从事车用燃气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 如何确保在大市场环境不景气, 小市场还竞争不断的格局中力求长足发展, 是每个企业所需要面临解决的现实问题。做好定位, 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 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看清形势, 厘清业务发展主线, 在市场波动中把握机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燃气企业,战略定位,规划

燃气规划 篇2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发布《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十一五”期间,各地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在气源供给、消费规模、管网建设、应用领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镇燃气的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天然气利用发展迅速,成为城镇燃气的主要气源之一;城镇燃气行业积极稳妥地引入了市场机制;行业技术进步成果显著;城镇燃气法规及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燃气经营者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机制初步形成;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应急保障等职能进一步加强。但在发展中还存在城镇燃气需求增长迅速,供需矛盾凸显;城镇燃气调峰、应急、储备能力不足;城镇燃气价格调整机制不适应发展需要;城镇燃气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规划》在总结分析全国城镇燃气“十一五”发展现状、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燃气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到“十二五”末,城镇燃气供气总量约1782亿立方米,较“十一五”期末增加113%。其中天然气供应规模约12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应规模约1800万吨、人工煤气供应规模约300亿立方米、其他替代性气体能源约50亿立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4%以上,县城及小城镇的燃气普及率达到65%以上。其中居民用气人口达到6.25亿以上,用气家庭数达到两亿户,居民用气量达到330亿立方米;工业、商业及服务企业用气量达到810亿立方米;交通运输用气量达到300亿立方米;分布式能源项目用气量达到120亿立方米;其他用气量达到222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建城镇燃气管道约25万公里,到“十二五”末,城镇燃气管道总长度达到60万公里。城镇燃气应急气源储备能力提高,到“十二五”末,城镇应急气源储气设施建设规模约达到15亿立方米。

城市燃气管网规划设计研究 篇3

1 市政燃气管网规划设计的任务

在城市管网系统选定后, 已知气源、用气点位置以及用气负荷的前提下, 为解决城市用地内在用气的需求, 通过对城市用地空间布局、道路网布置等基本影响因素的解析和认识, 合理确定管网的形态和布置燃气管道的路由走向。

2 总体规划层次的燃气主干管规划设计

总体规划层次的城市规划用地空间布局, 是通过城市现状和规划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对应此层面下的市政燃气管网规划设计,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在总体规划指引下, 分析各地块中负荷分布的特点, 和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 进而结合燃气工程要求, 贯彻总体规划层次下主干管在城市燃气输配供应系统中所担负的输气功能, 合理布局燃气主干管。在此, 以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居住商业用地和工业企业用地为例分别进行阐述。

总体规划层次下居住商业用地的密集分期性布置, 其特征表现为以大片居住用地为核心, 辅助于商业用地作为必要配套。我们立足于燃气专业角度, 在此类用地对应下的民用户 (居民用户和商业用户) , 不仅为供气原则中所确定的基本燃气用户, 而且为必须保证连续稳定供气的用气大户, 负荷需求的增长与居住商业用地面积的增加大致成正比例增长关系。

燃气主干管规划设计应按照规划用地的大小及分布特点, 根据用地的布局密度及形态, 布局燃气主干管于各负荷地块之间, 敷设穿插于大片用地之中, 其作用不仅在于可从内部瓦解负荷, 而且可有效利用管道两侧双方向开口延伸功能, 提高主干管使用率以及扩大管网辐射面。为应对此类用地较强的分期蔓延性, 燃气主干管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近、远期规划的关系, 以远期规划为最终目标, 制定好合理的分期实施步骤, 且融入管道敷设于负荷用地之间的规划思路, 使环网建设与道路网结合, 布局管道于居住商业性用地次外围, 呈次内环状布局形态, 并与用地分期开发计划结合, 在次内环状管网内部以蜘蛛网状管道联网延伸, 外部以单向枝状管道外延。在远景规划中, 伴随规划建设区域的不断扩张, 可向外逐层拓展次内环状管网布局形态, 以解决负荷总量和面积的相应增长。

面对总体规划层次下工业企业用地的组群式布置形态所形成的城市工业区, 我们首先须对此类用地进行属性分析, 了解各类工业用地的级别及类型, 和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其产业分布的要求, 归纳出产业发展与工业用地的内在结合关系, 以求准确掌握燃气负荷分布的大小和潜在工业用户的存在。

基于以上工作, 贯穿工业用地下的燃气主干管须满足所有现状及未来负荷需求的思路, 对负荷的总量与扩散体现前瞻性, 要备有足够的预留空间, 布置燃气主干管沿城市工业区用地最外围, 以近期对应远期用地的原则, 形成最外围环状管网。伴随着工业用地的不断拓展和产业类型的升级, 管网规划需及时考虑到未预见负荷的增长和散乱分布负荷的存在, 在外围环状管网的构架上, 进行枝状管道向内蔓延式敷设, 逐渐形成灵活多变的大外环, 小内枝状燃气主干管布局形态。

3 详细规划层次的燃气支管规划设计

燃气支管主要承担着城市中压一级输配气系统中的配气功能。详细规划层次的市政燃气管网规划设计应根据其功能的定位, 对燃气支管应规划敷设、穿插于城市次要市政道路下。对应详细规划层次的城市规划方案, 已确定各地块的城市用地性质、用地红线坐标和楼栋房屋的位置等基础资料, 面对如此详细的城市用地数据, 在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现成参数的同时, 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针对详细规划的控制确定性原则, 燃气支管规划设计面临着两大难题, 其一, 协调组织规划范围内燃气支管与周围城市燃气主干管的衔接, 引入燃气气源;其二, 根据用地空间的要求, 设计布局规划范围内燃气支管走向, 确保局部管网系统配气工况。

要处理好与规划范围外燃气主干管的衔接, 第一步工作就是要准确掌握以规划区为中心的较大区域范围内燃气工程概要, 了解现状及上层次管网布局, 压力运行工况及气流方向等基本情况, 以求确定作为气源引入的现状或规划燃气主干管, 进而分析所选定管道所处城市道路情况, 确定过路管道开口数量。作为城市规划中所布局的城市道路, 既是各个不同性质城市用地分割的界限, 又是燃气管道所须依附的载体。根据城市道路所担负交通功能的不同和建设形式的区别, 可主要分为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类。对于敷设于上述四类道路的燃气主干管而言, 开口的数量及密度除了和本身所承担负荷大小、管网运行工况及流量分配因素等相关联外, 同样与其承载道路的道路级别和建设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为如果过路管开口数量过少, 将会直接影响气源引入的流量、压力等指标, 如开口密度过多, 则会过量破坏道路建设并影响经济性投资。

在详细规划中地块分布更趋于细化, 道路网更趋于稠密, 不同性质或形态的用地都会影响负荷的分布, 而多样的道路网布局将直接决定管道的走向, 并且只有对负荷分布存在的特点解析到位, 才能更好的布局燃气支管, 使其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此以详细规划层次的居住商业和工业用地为例, 分别作阐述分析。

对于详细规划层次的居住商业性用地, 其负荷的存在以楼栋为基本元素, 片区内道路网为连通纽带, 呈星点状散落于地块之中且数值较小。对于此类用地的管网规划设计, 应参考道路网互为连通的特点, 以毛细血管状管网联系于各个负荷之间, 并根据道路网互为交错的特征, 采用三通或四通阀为连接单元的双管交叉式敷设结构。因为在管道互交处借助于运行压力的作用, 至少有1个以上方向提供或分配流量, 即使某1条管道破裂, 都会因其互为管网相通交叉的作用, 在压力改变的状况下重新分配管道中的气体流量, 以至最小影响气流的流向, 并且以布置密集的配气管网作为工况缓冲区, 即可进一步削弱事故波及范围和影响力。如上管网的布局形态, 针对于强调不能断气的民用户而言, 其安全可靠性可得到必要保障。对于详细规划层次的工业用地, 可细化至厂区内厂房平面布置, 同时, 负荷的存在以点状集中为特征, 个数少却数值大。针对此类负荷的燃气支管规划设计, 宜选用以气源引入管或就近支管开口处为起点, 负荷存在处为终点的单向枝状管道形态, 其优点在于针对性较强, 管道敷设长度比环状管网小, 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管道出现事故的风险系数和减少管网压力工况损耗。而对于单向枝状管道安全可靠性较环状管网差的弊端, 可采取双管并排敷设的形式使之有效解决。此类管网形态对于要求进户压力较高 (通常为中压及其以上压力进户) 和需要连续供气的工业用户而言, 尤为显得重要。

4 结束语

以上燃气管网规划设计的分析, 是从燃气专业自身角度出发, 且在充分理解不同层次城市规划理念基础上进行的。望在文章中提出的某些管网布局方法或思路对燃气工程规划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贾高.浅谈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4) .

[2]刘庆辉.城市规划中燃气管网布置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 (12) .

城市燃气管道的规划和运行管理 篇4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燃气输配技术作为城镇建设中的一项基本设施建设,应用前景也十分巨大。城镇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是城镇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加强对燃气输配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其快速发展。本文着重分析我国燃气以及输配技术发展状况和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设计以及燃气管网在运行中的故障处理。

关键字:燃气输配技术;城镇燃气管道;输气压力;管道故障 我国燃气以及输配技术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城市燃气也在快速发展。城市燃气发展的初期,是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开始的,而能源的利用也是从液化石油气开始的。经过在沿海城市的试验,液化石油气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因此得以迅速推广,在全国迅速发展,也为之后的天然气等能源打下良好的基础。随后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相继出现了很多天然气资源富集区,之后经过发展,我国城市燃气的主要能源转化为天然气,而这也成为了今天人们应用的主要能源之一。天然气从一开始就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连续几年的时间都增长十几个百分点。[1]

总体来看,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也依靠燃气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支撑,所以对技术的研究和提高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我国的输配技术的发展也是不容小觑的,输配技术的发展是以天然气的输配为主,并且其发展重点在于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但是我国的输配技术较国外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燃气工程项目中的燃气输配技术来进行完善。加强燃气输配技术研究的意义

我国天然气市场的高速发展时期正在到来。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利用,使城市燃气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天然气来讲,其主要应用于居民生活。但是对于整体的配属系统,就不仅仅是应用于生活,而是包括工业在内的很多方面。随着用气范围的扩大,城市燃气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我国城市燃气输配技术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而是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结合本国情况,通过科技进步,使整个燃气系统取得与先进国家水平看齐的经济效益。

发展天然气是解决大气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天然气在环保方面的优越性也只有通过广泛而有效地应用才能体现出来。这种应用的广泛性是通过完善的输配系统来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燃气输配技术的研究就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能源技术的研究。

[2]3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设计

3.1燃气管道输气压力分类(1)高压A燃气管道:2.5MPa<(2)高压B燃气管道:1.6MPa<

p≤4.0MPa; p≤2.5MPa; p≤1.6MPa; p≤0.8MPa;(3)次高压A燃气管道:0.8MPa<(4)次高压B燃气管道:0.4MPa<(5)中压A燃气管道:0.2MPa<

p≤0.4MPa; p≤0.2MPa;(6)中压B燃气管道:0.01MPa<(7)低压燃气管道:

p≤0.01MPa。

居民用户和小型商业用户一般直接由低压管道供气。采用低压燃气管道输送天然气时,压力不大于3.5kPa;输送气态液化石油气时,压力不大于5kPa;输送人工煤气时,压力不大于2kPa。

[3]

我国已有燃气供应的城市中,只有大中城市,且当供气量很大时,将燃气加压到次高压或高压进行输送才是经济合理的,大多数的中小城市只有中压和低压管道。一般由次高压或高压燃气管道构成大城市输配官网系统的外环网,高压燃气管道也可以作为储气设施,平衡城镇燃气供应的日不均匀性。中压管道必须通过区域调压站或用户专用调压站才能给城市燃气管网中的低压管道供气,或给工厂企业、大型商业用户以及锅炉房供气。当只采用中压一级燃气管网系统时,应在各居民社区或商业用户处设调压箱。城镇燃气管道系统中各级压力的干管,特别是压力较高的管道,应连成环网,初建时可以是半环形或枝状管道,但应逐步构成环网。

3.2城镇燃气管网系统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部分是燃气管网,根据所采用的管道压力级制不同,燃气管网可分为:(1)一级系统:仅用一种压力级制的管网来分配和供给燃气的系统。这种管网系统,一般只适用于小城镇或工厂生活区供气。而燃气压力是依靠低压贮气罐或设置于储配站内的稳压器来控制。

(2)二级系统:由两种压力级制的管网来分配和供给燃气的系统。两级管网系统中,两级压力的燃气管道是用中低压调压站和高低压调压站联结,并利用调压站将燃气压力由高一级降到低一级,以达到输气压力的要求。

(3)三级系统:由三种压力级制的管网来分配和供给燃气的系统。它适用于大中城市的供气,各级压力的燃气管道也用调压站联结。

(4)多级系统:由三种以上压力级制的管网来分配和供给燃气的系统。

[4] 城镇燃气管道运行中常见故障

4.1管道断裂

城镇燃气管网运行中引发管道断裂的因素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管基不均匀沉降引发管道断裂;在燃气管道近距离施工开挖引发管道断裂;树根生长触及燃气管道引发管道断裂;重载车量碾压引发管道断裂等。4.2管道堵塞

城镇燃气管网运行中造成管道堵塞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积水造成管道堵塞;袋水造成管道堵塞;渗水造成管道堵塞;积萘造成管道堵塞;其他杂质造成管道堵塞等。4.3管道运行压力超限

城市燃气中低压管网运行中造成管道运行压力超限的形式有两类:超上限和超下限。超上限会引起管道界面处漏气,增加漏气点和泄漏量;超下限会造成管内形成负压,有在管内形成爆炸气体的可能,从而酿成重大事故。

管道运行压力超上限的原因是管网的起点运行压力突然升高超上限造成的,中压管网是由加压用的风机不正常运行,超上限压力输送造成的;低压管网是由调压用的调压器不正常运行,超上限压力调节输送造成的。管道运行压力超下限,则可能发生在停气或降压抢修的整个过程中的任何时候。4.4管网系统进水

城市燃气中低压管网运行中造成管网系统进水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向与管道系统联接的设备及其附属设施注水时,操作不当或阀门失灵,从而造成管网系统进水;二是管道断裂未及时修复时,雨水或地下水或地表水大量涌入管道而造成管网系统进水。[5] 城镇燃气管道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5.1管道断裂的处理方法

①管基不均匀沉降引发管道断裂的处理方法。首先在管道断裂处两端选择合适位置采用降压封堵法切断气源,然后用柔韧性能好的塑料管更换已断裂的燃气管道,在新更换的塑料管两端接好钢塑转换接头,再采用双接轮法与两端原有的燃气管线碰接。在选择封堵断气位置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发生的原因和继续发生的可能,尽量避免短时间内再次更换管道的可能。

②在燃气管道近距离施工开挖引发管道断裂的处理方法。首先在管道断裂处两端选择合适位置采用降压封堵法切断气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单接轮法或双接轮法修复管道断裂处,并与两端原有的燃气管线碰接。

③重载车辆碾压引发管道断裂的处理方法。这种形式的管道断裂多发生在铸铁管道上,尤其以承插界面的铸铁管道的承插界面处为多。多采用降压封堵的方法进行处理。常用的封堵方法有:加钢制管套法和化学粘堵法。5.2管道堵塞的处理方法

①积水造成管道堵塞的处理方法。积水造成管道堵塞是湿式燃气在管道内的流动过程中,因温度的降低或压力的升高,燃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积聚在凝水井中而形成的。其处理方法是用燃气专用抽水车或燃气专用抽水泵及时抽水,采用煤气中含水量测定方法,测定分析出煤气中含水量变化规律,科学地安排抽水循环周期,定期抽排凝水井中的凝结水。

②袋水造成管道堵塞的处理方法。袋水造成管道堵塞是湿式燃气在管道内的流动过程中,燃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积聚在由于管道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的管道的最低处。其处理方法是:首先采用钻孔法,查找出管道的最低处的比较准确的位置——即袋水造成管道堵塞的位置,然后校正管道的坡度,并在袋水点处的管道顶面钻孔加设临时凝水井抽排出其中的积水,再每间隔一定时间观察并抽排该临时凝水井的积水,如果经一年的观察该临时凝水井连续没有积水,则可去掉该临时凝水井,并用丝堵封堵;如果经一年的观察该临时凝水井连续有积水,则应将该临时凝水井更换成永久性的凝水井。

③渗水造成管道堵塞的处理方法。渗水造成管道堵塞是低压燃气管道因各种原因出现裂缝、界面不严、腐蚀穿孔的位置,恰好位于大于管内燃气压力的水面以下。这时管道内的燃气虽然泄漏不出去,但管道外的水却能渗进来。从而造成渗水堵塞。其处理方法是:先采用选择合适位置在水中加注彩色墨水法或选择合适位置在管道上钻孔在管内筑围堰法查找出渗水点的位置,然后根据现场情况想办法使掺水点的燃气管道露出水面,再按上述5.1中的管道断裂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修复,如果采用化学粘堵法进行处理时,应注意选择耐水性较好的粘接剂。5.3管道运行压力超限的处理方法

①管道运行压力超上限的处理方法。对风机不正常运行超上限压力输送造成超上限的处理方法是对风机运行加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压力超上限自动停机并声光报警装置。确保风机输气压力不超上限。对调压器不正常运行,超上限压力调节输送造成的超上限的处理方法是对调压器加装远程监控调节系统,实现计算机自动监控。确保调压器输气压力不超上限。

②管道运行压力超下限的处理方法。在停气或降压抢修时及时制定较周密的方案,在停气或降压抢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停气或降压操作规程,派专人观测监控管内压力。

5.4管网系统进水的处理方法

①注水造成管网系统进水的处理方法。切断水源,阻断向燃气管内进水的水管。打开管线上可放水的出口放水。待放到管内水量和水压不能自动排放时,用燃气专用抽水车或燃气专用抽水泵及抽水排放至管内无水为止。在用管道排水口放水的同时,还要注意排放设备中的积水。

②因管道断裂造成管网系统进水的处理方法。首先在断裂处的来气方向选择合适位置切断气源。然后,打开进水管在线可放水的出口放水。待放到管内水量和水压不能自动排放时,用燃气专用抽水车或燃气专用抽水泵及抽水排放至管内无水为止。再按上述5.1中的管道断裂的处理方法对断裂管道进行处理修复。之后,在原断气位置碰头接通管线,对进水管线进行置换通气。

[6]

参考文献:

燃气规划 篇5

1.1 燃气用户的性质

城市燃气一般用于以下4个方面

1.1.1 居民生活用气:

传统的用途指主要用于炊事和日用热水。本文将非经营性分户燃气采暖和分户燃气空调等居民使用的设施用气划为居民生活用气。

1.1.2 公共建筑用气:

公共建筑包括职工食堂、饮食业、幼儿园、托儿所、学校、医院、旅馆、理发店、浴室、洗衣房、机关和科研单位等, 燃气主要用于炊事和热水。

1.1.3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

工业企业用气主要用于生产工艺, 在工业用户中, 优先供应在工艺上使用燃气后, 可使产品产量或质量有大提高或用气量又不太大, 而自建煤气站又不经济的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具有用气比较均匀的特点, 所以工业企业用气量在城市用气量中占有一定比例, 将有利于平衡城市燃气使用的不均匀性, 减少燃气储存容量。

1.1.4 建筑物采暖制冷用户

建筑物采用大型双重功能的吸收式制热直燃机, 可以为高层等性质建筑提供制冷、制热等暖通空调热源, 并具有同时可提供冷热水的功能。燃气空调是以燃气为能源, 以水为制冷剂, 采用吸收式冷、温水机向建筑物室内供热、供冷, 从而进行空气调节。目前, 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纷纷采用燃气中央空调, 其发展前景十分辉煌。

1.2 燃气市场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位置

我国是位居世界第二的能源生产大国, 同时也是第二能源消费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原油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天然气产量居世界第十九位。能源消费结构中, 以2000年为例煤炭占71.0%, 石油和天然气占24.0%和2.7%, 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占27%、石油占39.5%、天然气占23.5%的消费结构差距很大。煤炭消费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很大。

受我国能源政策和采取“多种资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燃气发展方针的影响, 我国燃气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发展以人工煤气为主,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液化石油气得到极快的发展, 至九十年代后期天然气发展很快。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 短期内不会有根本转变。

1.3 燃气的消费结构

1.3.1 我国目前燃气结构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有天然气 (NG) 、液化石油气 (LPG) 、炼油厂干气、焦炉煤气和其它气体燃料 (包括发生炉煤气、水煤气、焦炭制气、重油裂解气、压力气化煤气)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1990-1998年中国各种气体的实际消费量的各项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

1.3.1.1 燃气结构中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最大, 依上表统一单位按热值折算, 以1998年为例, 液化石油气占64%, 目前仍占主要地位, 近十年增长最快, 但近几年增速放缓。

1.3.1.2 人工煤气增长势头在减弱, 近几年消费量基本上维持不变;

1.3.1.3 天然气在城市燃气中的比重, 每年稳步提高。

1.4 我国燃气的消费结构

1.4.1 天然气消费结构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如下:

第一产业:主要用于大棚养植 (花草) 、养鸡厂 (温控) 、切割机、水果培养等方面, 目前处在起步阶段, 所占比例很小。

第二产业:主要用于化工、石油和石油开采业, 石油天然气加工业、工业燃料, 其消费量占天然气80%左右份额。

第三产业:主要用于服务性行业中的公共建筑和公共福利用户用气, 比例不大, 但所占比重增长较快。

发电和取暖:是天然气消费很有市场的方向。

城乡居民生活用:是城市燃气用户最基本的用气方向, 受电等其它因素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 人均消费量在某种程度不升反降。

1.4.2 液化气消费结构

国内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于民用、工业和商业。以1998年为例, 液化石油气总消费量1181万吨, 其中民用762.9万吨, 占64.6%;工业消费216.1万吨, 占18.3%;商业及其它消费202万吨, 占17.1%。

1.4.3 人工煤气消费结构

人工煤气包括焦炉煤气、气化煤气和油制气。目前在城市燃气市场中约占据23%的份额。以1998年为例, 焦炉煤气和其它人工煤气总消费量分别是236.3亿立方米和609.34亿立方米, 其中城市人工煤气消费总量为167.6亿立方米, 工业消费焦炉煤气150.5亿立方米, 其它人工煤气447.3亿立方米。从工业消费行业看, 制造业消费占90%,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占8%, 其它应用行业主要是采掘业、黑色金属选矿、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

1.4.4 燃气消费结构

按2002年底统计, 在全国用气人口中, 人工气占22.7%, 天然气占13.2%, 液化石油气占64.1%。从燃气消费结构上分析, 以2000年为例, 燃气消费约占能源消费比例的3%。其中用于发电占4.6%;用于工业燃料的占32%;用于化工原料的占39%;用于城市燃气的占24.4%。

2 燃气市场的需求预测

燃气市场需求的预测是燃气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依据, 同时也是燃气行业管理和燃气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2.1 需求预测的方法

由于燃气系统需求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 现在无法建立一个确定的模型对其进行描述。所以对燃气市场需求的预测, 一般都是基于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基础上进行的。采用不同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其预测结果也不尽相同。

根据对数据处理的方式的不同, 需求预测方法主要可分为时间序列法、结构分析法和系统方法。

根据预测模型对未来时间周期的描述周期, 需求预测分为单周期预测法和多周期预测法, 如以过去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一个单位时间 (如年) 的需求量, 可视为单周期预测, 预测未来两个及以上单位时间的需求量可视为多周期预测。

时间序列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都适用单周期预测法。

时间序列法由于所用数据单一, 而最近的数据则包含了极其重要的预测信息, 所以对下一个周期内需求量的预测较准确, 预测周期不宜太多。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质上是一个指数模型, 当需求量发生零增长或负增长时, 系统误差严重, 而且预测周期越长误差越严重。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需要数据动态的训练系统, 近期数据对系统影响很大, 预测周期也不宜太长。结构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法属多周期预测方法。它们是分析用气系统、收集多种用气数据后建立起来的, 在系统未有新类型气源加入的情况下, 可以得到多周期的预测值。

2.2 几种典型预测方法的分析

2.2.1 回归分析法

该预测方法是通过回归分析, 寻找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建立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而且系统发生较大变化时, 也可以根据相应变化因素修正预测值, 同时对预测值的误差也有一个大体的把握, 非常适用于长期预测。而对于短期预测, 由于用气量数据波动性很大, 影响因素复杂, 且影响因素未来值的准确预测困难, 故不宜采用。该方法是通过自变量 (影响因素) 来预测响应变量 (预测对象) 的, 所以自变量的选取及自变量预测值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故引入适当自变量, 避免过多的自变量使模型稳定性退化, 避免把不可靠的自变量预测值引入模型, 致使误差累加到响应变量上造成很大误差, 在目前基础数据短缺, 预测及决策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下显得非常重要。

2.2.2 指标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是通过对系统历史数据的综合分析, 制定出各种用气定额, 然后根据用气定额和长期服务人口 (或工业产值) 计算出远期的需气量。该方法与回归分析有相似之处, 在一定意义上它等效与服务人口 (或工业产值) 的一元回归法, 用气定额相当于回归系数, 所不同的是回归分析具有针对性, 而用气定额具有通用性, 与回归分析法相比, 其工作量比较小。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燃气工程设计手册》.

燃气规划 篇6

但是目前集团公司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应急救援装备不足,没有完整的应急救援信息平台,与政府应急平台、公安110、消防119、医疗120的应急联动也没有形成完整机制,达不到应急救援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要求。

本文拟结合燃气特性和行业特点,参照同行业先进经验和办法,针对下属各燃气公司现状,进行太原煤气化公司燃气应急救援体系规划研究。研究成果对公司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燃气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燃气的安全正常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燃气应急救援体系现状

目前,集团公司下属各燃气分公司分布在太原市、晋中市、临汾市,分别为太原天然气公司、晋中燃气公司、临汾燃气公司。公司之间地域跨度大,应急救援管理相对较为困难,应急救援工作由各燃气公司各自承担,无法在集团公司层面做到资源优化、统一协调、信息共享,没有形成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

1. 应急救援队伍。

各燃气分公司依托各自的管线所、管理站、职能部门建立应急抢险小组,承担各自属地内的应急救援任务,应急救援人员兼职日常维检修工作。其中管线所抢险小组负责户外管网的应急救援工作,管理站(营业所)抢险小组负责户内燃气设施的应急救援工作。

(1)应急救援力量。随着燃气用户的增多和管网的腐蚀老化,现有应急救援力量相对薄弱,已无法满足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太原天然气公司管线所位于城北胜利街,无法满足城南的应急救援要求;二是晋中燃气公司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可以满足晋中市区户外管线的应急救援工作,但只有1个营业所,无法满足市区所有居民用户的户内应急救援工作要求;三是临汾燃气公司仅有1支管线所应急救援队伍,无法同时应对2起以上突发事故。

(2)应急救援人员。

一是数量不足。太原、晋中、临汾3个燃气公司的应急救援人数分别为32、13和18,均存在应急救援人员不足问题。

二是年龄结构老化。太原煤气公司应急救援人员平均年龄41岁,晋中燃气平均年龄46岁,临汾燃气平均年龄较小,31岁(详见图1)。

三是学历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由图2可知,三家燃气公司的应急救援人员大部分均为高中、中专学历。其中:太原煤气公司大专以上学历13人,占41%;晋中燃气公司大专学历仅1人;临汾燃气公司大专学历3人,占17%。

2. 应急救援信息平台。

太原天然气公司有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网GPS巡检系统,应用于生产、巡检、应急救援中,但信息系统不完整,存在系统未及时更新升级、管网资料短缺等问题。

晋中燃气公司有管网GPS巡检系统,应用于日常巡检、维检修中,但是系统资料中缺少大学城区域的管网资料。

临汾燃气公司目前尚无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集团公司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应急救援信息平台,未与各燃气公司的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及时准确地获知各燃气公司的管网及设施运行状态。

3. 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

各燃气公司的应急救援装备均存在抢险车辆、大型机械设备短缺的问题及装备老化、物资储备种类不全等问题。

二、构建燃气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原则

由于燃气事故种类繁多,情况复杂(2),突发性强,覆盖面广,应急救援活动又涉及到从高层管理到基层人员各个层次,从公安、医疗、消防到环保、交通等不同领域,从宣传、教育到培训和应急演练等各种行动,这都给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建设完整统一的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3):

1. 预防性。

预防是任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预防不仅在于要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应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就能迅速、准确、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活动。

2. 统筹性。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涉及各级人员、各个部门及相关领域,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他们各自的职责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自身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

3. 节约性。

根据危险源分布、事故类型以及相关的交通、消防、医疗等条件,以现有的各种应急资源为基础,本着节约的原则,对应急救援体系进行补充完善,避免资源浪费。

4. 先进性。

根据各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实和发展需要,及时引进国内外成熟、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保证应急救援体系与时俱进。

5. 实效性。

任何应急救援体系都应以能够实现及时、快速、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于本公司燃气应急救援体系现状和该体系的构建原则,参考国内其他燃气公司的经验(4),分别对本公司燃气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行近期和远景规划。

三、燃气应急救援体系近期规划

1.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分别从集团公司、各燃气公司两个层面,从应急救援机构、队伍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燃气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应急救援机构建设。集团公司成立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负责燃气应急救援全面指挥和协调工作,制定与完善应急预案(5)(6),审核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和各燃气公司的应急预案,保障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到位,组织事故调查。设专人专管各燃气公司应急救援,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改变目前各燃气分公司各自为政的现状,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快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各燃气公司成立各自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负责本公司应急救援全面指挥,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联动,执行应急救援指令,制定技术措施和抢险方案,组织事故调查等。

(2)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各燃气公司现有应急救援力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阶段增加应急救援人员和装备配置,达到接警后8min出警,30min内到达现场的应急救援要求。

应急救援机构与队伍设置见图3。

一是户外中低压管线应急救援队伍。太原天然气公司在城南储配站或罗城高中压调压站设立1个城南管线所,下设1个燃气应急救援抢险队(包括2个应急抢险组),负责太原市长风大街、长风西大街以南地区燃气抢险工作。

临汾燃气公司管线所增设2个应急救援抢险班,实行应急救援轮班制。

二是户内燃气设施应急救援队伍。太原天然气公司组建1个工营事团站应急救援抢险队(包括2个应急救援小组)。

晋中燃气公司在晋中市北部增设1个营业所,设立应急服务点。

三是高压、次高压管线应急救援队伍。各燃气分公司均没有抢修高压燃气管道的技术、装备与人员,一旦发生燃气泄漏,不能对其有效快速抢修。因此,建议集团公司与有高压燃气管道应急救援资质的企业签订应急抢修协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2. 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建设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救援装备及物资储备充足,建立科学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调运机制,确保应急装备与物资储备能够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结合公司应急救援现状,建设相应的燃气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各燃气分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在现有基础上配置装备,达到标准要求。

3. 应急救援平台体系建设。

应急救援信息平台是整个应急救援体系的核心。燃气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的建设,需在集团公司和各燃气分公司均构建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并实现各燃气分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的系统信息共享,实现集团公司对全公司所有燃气管网设施的实时监测、监控、预警等功能,保障燃气事故的预防预警、抢险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系统(7)包括GIS系统、管网GPS巡检系统、气量管理系统、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监控系统)和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等。

(1)应急救援平台功能简介。

GIS系统。利用GIS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空间定位搜索、查询功能、空间模拟等功能,能够直观有效地对管网及设施进行定位、搜索、查询。

管网GPS巡检系统。可在GIS系统基础上,实时获取燃气管网设施周围环境变量参数,对巡检工作实行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包括对巡检员、应急抢险车等进行定位、导航、行驶路线监控、呼叫指挥,实时监控巡检员的巡检轨迹,对巡检员反馈的各种数据进行自动处理,指挥巡检员处理巡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自动统计巡检员的工作情况等。

气量管理系统。是对气量合同、气量采购、气量销售、气量库存、气量结算等方面的业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可实时监测、计算管网进气量、管道压力、燃气销售量等参数,实现气量科学合理的调配。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在GIS系统基础上,借助遥感等技术,对现场设备进行监控,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各类信号报警等功能。

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是对管网设施基于风险的预防性管理系统,可根据监测、检测等数据,对影响城市管道完整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对燃气管网进行风险评价与适应性评估,达到事前预控的目的。

(2)建设内容。各燃气公司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相应升级与完善。具体建设工作如下:

太原天然气公司。对现有GIS系统、管网GPS巡检系统进行升级,完善管网设施资料。并对管网设施进行普查,将传感器、阀门等设施更换为电动遥测遥控型号,对SCADA系统进行逐步完善与应用。

晋中燃气公司。对现有管网GPS巡检系统进行完善,将大学城管网设施资料录入系统。同时,对管网设施进行普查和更换,建设GIS系统和SCADA系统。

临汾燃气公司。搭建前述应急救援平台各系统。

集团公司。各燃气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在各自相应权限范围内,实现与集团公司的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的系统共享,形成集团公司统一的应急救援信息平台。

另外,各燃气公司应急救援机构与当地政府应急平台、公安110、消防119、医疗120实行联动机制,互联互通。

(3)建设安排。对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分为三期进行建设,在2017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具体安排见表1。

四、燃气应急救援体系远景规划

1.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年轻化的燃气应急救援队伍,从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大队、中队到现场应急救援小队,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应急救援机构、信息传递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配置,制定应急救援工作制度和协调指挥程序,强化应急管理。

集团公司建立燃气应急救援大队,下设5个燃气应急救援中队(分别为直属应急救援中队、太原应急救援中队、太原城南应急救援中队、晋中应急救援中队和临汾应急救援中队),每个中队由4个应急救援小队组成。

(1)燃气应急救援大队。在拆迁的工厂区划出30亩建立燃气应急救援大队(参照太原天然气公司管线所用地面积),设有办公楼、车库、材料库、食堂、澡堂、值班室、训练场地等。

应急救援大队与集团公司调度中心共享应急救援信息平台,主要负责燃气应急救援全面指挥和协调工作,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联动,下达应急救援指令,审核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保障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到位,组织事故调查。

(2)燃气应急救援中队。在工厂区、程家村管线所、近期规划中的城南管线所、晋中市、临汾市设立5个燃气应急救援中队,负责各属地范围内应急救援的全面指挥,执行应急救援指令,制定技术措施和抢险方案,组织事故调查。

太原城南应急救援中队与设置在程家村管线所的太原应急救援中队以迎泽大街为界,分别承担太原市城南(包括西山地区)、城北的燃气应急救援任务,直属应急救援中队负责集团公司高压管网、设施的应急救援工作以及对其它中队的支援任务等。晋中燃气公司应急救援中队和临汾燃气应急救援中队分别承担晋中市与临汾市燃气管网及设施的应急救援任务。

(3)应急救援小队。每个应急救援中队设置4个应急救援小队,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实际操作。

2. 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

根据燃气应急救援队伍的规划,建设相应的燃气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

3. 应急救援平台体系建设。

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大队调度室建设GIS系统、管网GPS巡检系统、SCADA系统的基础上,在集团公司调度室或燃气管理部建设气量管理系统和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并与应急救援大队调度室信息共享。在应急救援中队调度室,可对相应属地范围内的系统进行操作,服从应急救援大队调度室的命令。

五、结语

目前,太原煤气化公司存在燃气应急救援力量薄弱、装备不足、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按照本文的近期与远景规划,通过优化应急救援队伍,构建信息平台,配置相应的装备与物资储备,最终即可形成分区划块、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指挥、迅速、科学、有序的燃气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的燃气应急救援能力。

注释

1蒋宏,周以良.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城市安全应急系统[J].城市燃气,2006(1):18-20

2王超.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J].民营科技,2014(11):49

3牛伟伟.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4王继武.重庆燃气集团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25):156-158

5王厅.城市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技术问题[J].山西建筑,2012,38(2):267-269

6韩振华.城市燃气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城市燃气,2006(7):19-24

上一篇:高中历史课改革反思下一篇:上海交通信息中心